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50|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声默片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8 10:28: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老袁是个下岗的中年男人,靠在车站门前摆摊擦皮鞋谋生,过着再平常不过的小日子。某日老袁偶遇一个和尚,受其点化,萌生了写书的念头。可未曾想,从下决心要成为“作家”后,老袁的生活开始变得比小说更戏剧。家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09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发表于 2012-11-5 11:09:07 | 只看该作者
  刚刚看了这本书大概的内容简介,觉得和桥声一样让人充满疑惑,好奇,以及激动的想要立刻马上吸收进自己的脑中,再反复消化,反复思忖它的绝妙之处,最初作者应该是最小说的文学比赛了,每个月都会有新的赛况以及一些拟定的文题,所有选手都苦思冥想绞尽脑汁的创作属于自己风格的文字,很喜欢那种现场纯粹净空的创作,因为真实,因为更加具有感染力,最有印象的就是那篇作女,记得看到那个题选后,还特地去书店买了张抗抗的作女,想要更加深入的了解作女背后的蕴意,每个选手写的作女都很长,吴忠全的作女更是惊喜连连,让人一路惊心动魄,看的途中真是为主人公招笑的一系列作风习气可笑不得,但最后却有些伤感涌上心头,那种落寞,那种未知的冲击,一下子冲垮了我的心,觉得在幽默轻松的字里行间,这种突至的灾难,有些接受不了,完全超出人的想象,人力所能及的范畴,喜欢那种诡谲的文字体系,因为生动,因为简单,因为更富吸引力,不用猜想想象很久,因为故事就发生在身边,左右,因为真实,因为绝望,所以非常非常想看有声默片,我能想象到我拿到书的那个刹那间,会以多么快惊人的速度一口气读完,不是因为我粗略的一闪而过,而是,而是太喜欢,因为层次不穷的阴谋绝境,所以不想因停顿而接连不上如此让人牵肠挂肚的故事,很想,很想读,想在扉页上面看到印有吴忠全亲笔的签名水印,因为,值得珍藏,因为这是他的书,吴忠全。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发表于 2012-11-5 11:09:07 | 只看该作者
   我很喜欢吴忠全。
    他参加文学之新比赛的时候,因为还没看到过人。从他的文字上看我一直以为他应该是一位保尽沧桑的老者,因为文字中透露出的娴熟不可能是一个涉世未深的毛头小子,这样的文字我只在路遥和余华的作品中看到。
    后来我知道他只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少年时,我的惊讶就不言而喻了。后来看他诸多的短篇,让我从对他的喜欢晋升为敬佩。
    去年十月他的第一本长篇问世,我第一时间买来看,在阅读那本小说的时候我把自己也置身于小说中。吴忠全就是有这样的魔力,他把普通的生活写得让读者觉得自己也是其中的一角。所以,这篇小说是成功的。
    今年的五月,在这个繁花似锦的季节里,他的第二本小说出版了——《有声默片》。现在我还没看到这部小说,但是我相信,着会是他一个更新台阶,他的世界会更加广阔,就像呼伦贝尔的打草原一样。
    祝贺你!吴忠全。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发表于 2012-11-5 11:09:07 | 只看该作者
      刚刚读完了《有声默片》,现在马上来写一个短评,因为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鼓起勇气再翻看第二次。
  
       这是一本相较于之前的《桥声》很不同的一本书。全篇并没有《桥声》中很多血腥情节的描写,但是依旧用故事情节紧紧揪着你的心,让你喘不上气来。
  
        故事开篇介绍一个小镇上的一户小人家每天为了柴米油盐奔波的平淡生活。而全书的转折点大概从 Chapter06老顽童 这一章开始吧,所有的故事情节紧密的串联起来,所有的人物开始一一浮现出来。老友结婚,母亲入狱,儿子归家......几乎从这一刻开始,各种不幸伴随着恐慌一步一步朝着这一家人袭来。
  
  
       这本书我还是愿意给它五颗星,无论你说是出自个人情感也好,还是出自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也好,我都愿意向你推荐它。同时我也希望每一位读者在阅读的时候,能够跳脱出“小余华”的称号,因为它的作者叫 吴忠全 。
  
       
  
  
       原评有剧透,出于人道主义(......)暂时先写这些,一周后更新。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发表于 2012-11-5 11:09:07 | 只看该作者
  
  
  http://www.tzyol.com西安anmo
  http://www.xaxyjj.com太原shangmenanmo
  http://www.whwmt.com济南anmo
  http://bbs.tzyol.com郑州anmo
  http://sdwscmy.com厦门anmo
  http://www.szzxhzp.net长沙anmo
  http://gaocard.com郑州anmo
  http://www.aodabj.com西安anmo
  http://www.gzjast.com大连shangmenanmo
  http://www.bjsubo.com厦门anmo
  http://www.cxyhy.com大连shangmenanmo
  http://www.qhdhb.com西安anmo
  http://qdxiqu.com合肥shangmenanmo
  http://www.jnthsl.com厦门shangmenanmo
  http://www.jljsy.com郑州anmo
  http://yusail.com长沙anmo
  http://smyloveu.com太原shangmenanmo
  http://www.qqhtm.com西安shangmenanmo
  http://hodbuy.com郑州anmo
  
  
  http://www.ysyjzs.com西安shangmenanmo
  http://hkwsd.com郑州shangmenanmo
  http://www.955533.com苏州shangmenanmo
  http://www.sdzfs.com西安anmo
  http://eqwap.com合肥shangmenanmo
  http://cnsxml.com长沙shangmenanmo
  http://www.ylyzs.com济南anmo
  http://www.bjjjky.com苏州anmo
  http://www.djyong.com厦门anmo
  http://www.myeinfo.com郑州anmo
  http://www.szmr.net合肥anmo
  http://hkzippo.com西安anmo
  http://www.gaokaopx.com苏州anmo
  http://www.bjjljx.com西安shangmenanmo
  http://www.feigew.com合肥shangmenanmo
  http://zgfcxj.com西安anmo
  http://www.zxquan.com济南anmo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12-11-5 11:09:07 | 只看该作者
        
           “窗外的雪还在下着,像是无声的画面,其实还是有声音的,仔细听的话就能听到沙沙细微的声响,像是历史的脚步,小心地渐行渐远。”
     
            作品中的人物有着独特的形象。一个小城市中的老袁最先带我进入了这本书的世界。他滑头,有时候像个无赖,他粗旷,却体贴家人,他无情,甘心让老母亲住进牢房,他坚韧,无论面临怎样的困境仍坚持着生活,可是他也脆弱,儿子的瘫痪让他最终倒下了。
  
            这个小城市里下层的小人物,老袁 老顾 陈桃花 袁晓玲 袁晓军 刘大梅 小孔....... ,就这么一点点的把我困住了。
  
            “我终其一生追求的也不过就是,别人在谈论我的时候眼中没有讥讽,话语中没有偏颇。还有,活得不要太久,就和所有的故事一样,结局不能拖沓。”
  
            文中的小孔是个精神病患者 可是透过整个文章他是最清醒的。在我看来他是个很明显的暗喻形象----------作者吴忠全。但这并不是说作者是个疯子。有声默片中个整个世界都是浑沌的,人心冷漠。袁晓军看着妹子被强暴却默不作声,刘大梅因内心的嫉妒就对好姐妹下毒手......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充斥着整个生活圈。仅存的一些温暖也一点点地被吞噬。然而这个小孔却很明显不符合这个圈子。他是有病,可是却总能让人当头棒喝。他是精神病却是人们精神上的引领者,这很可笑也很可悲。作者把自己的思想融入到这个人物形象中为的是能给肮脏的生活里带来一点慰藉。无论是记忆中的北大荒还是开始建造的别墅群,每一个既是噩梦的起点也是灭亡的终点。
  
            作者总是把人性的残酷与阴暗面毫无保留的呈现在人们面前。而读者却又总是期盼着阳光。
  这也让我想起了温柔又残忍的菲茨杰拉德。
  
             兄妹间可以好无情分,姐妹间可以兵戎相见。究竟为何?不就是为了生活。
  
             “ 四月的风刚吹到,护城河的冰面噼里啪啦地碎裂开来,而冰面下潜伏的暗涌已经迫不及待地翻滚汹涌,有些心急的孩子找出藏了一冬的风筝,顶着还很冷的大风呼呼地跑着,风筝被强硬地刮到天上,又拼命地想挣开桎梏,风筝线便被拉扯成一道难以取舍的弧线,在天空下优柔寡断。”
  
               就如同海明威在《太阳照常升起》的序言中说的那样,这世界大多数人都在迷茫。我们安慰自己,只因为那里,或许有个上帝,端坐天堂。
  
             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很自然的将痛苦淡化因为这样可以让我们活着更舒服些。我们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我们有着可以对自己生活做一些小改变的权利。然而默片中的北方小城生活着的人是毫无权利可言的。暴力,淫靡遍布大街小巷,大学校园里被强暴可以有被保研这样荒诞的事。一个连教育机制都可以沉沦腐朽的环境,人们究竟可以有着怎样的发展。
  
              “而如今,时光已让那个年轻人容颜老去,体魄尽失,安静地坐在轮椅上一动不动,如同窗外温暖的黄昏,泛起忧伤的光。”
     
              没人知道老袁与陈桃花最终是否还活着,就算活着是否还能找到幸福。带着裂痕的幸福照片是否能够引领我们在晴朗的天空下去触摸温暖。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发表于 2012-11-5 11:09:07 | 只看该作者
  梦想是生活中一盏虚拟的明灯——读吴忠全《有声默片》
  
  
  梦想是生活中一盏虚拟的明灯,而我始终认为这是一句反话。
  有声的默片,这本身也是一句反话。却由反话引出正题。
  
  首先,暂时抛开故事情节。我想说的是关于作者题材的选择:无疑这是一部刻画现实生活的小说,作者以往的作品均是这类型,显然他擅长,无论过程如何艰辛,读者看到的成果都是好的。
  书中以真实的笔触描写各种不幸降临在袁公安一家及其周边人身上,造成了他们生活陷入低谷,甚至到了苟延残喘的地步。在旁观者看来,这不过是上天的闹剧,可是进入故事中,这是真切的,生活的悲剧。而吴忠全就是有能力让这一切闹剧干脆地转化为悲剧,他的文字有种特有的冷静与直接,却将故事衔接得很顺畅。
  不少人拿他与作家余华比较,我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好,若要比较起来,从风格,针对的内容,叙述的语言都是有些相像的。但这决不会是成为影响他个人风格的魅力。
  难得的是,吴忠全将自己的位置放入了故事主题中。不知这点他有没有想过。
  生活与梦想是生命共同体,还是彼此的附属体,或者,梦想只是生活中一盏虚拟的明灯,不时照亮平淡的日子,熄灭时也将日子焚烧得彻底。灰烬不就是证据吗?如那身后满天飞下的纸张却只能匆匆逃离的残局,如那记录着生死存亡的黑白照片。
  
  一个不可或缺的人,我认为是袁晓兵。虽然他出现的较晚,但很快融入了进来,一目了然他就是个有骨气没出息的。很快,发现了他连骨气也没有,还是个这里面最倒霉的一个。对袁晓兵的印象,是从他妹妹袁晓玲被前男友报复时他卑微的反应,如果没有欠债这层关系在,他也许会上去打几拳,但是骄傲的人到了被生活压得只能卑躬屈膝时,这样的做法恐怕也要思前顾后一番了。他的懦弱,不正是我们沉默的大多数放大后的样子吗,这样想来,跟袁晓兵落得又被栽赃嫖娼还被人把盆骨坐碎的下场相比,开煤气自杀的结局还是轻柔了不少的。
  袁晓玲的变化是最大的,本以为会和夏凡有段短暂的幸福日子,可事事不如人意闹了个不欢而散,其中骗报送研究生名额的手段也成了真,生的孩子没几天就让水冲走了,荒唐而惨烈,对她哥哥由恨之入骨到同病相怜,一句话的时间,如同恍然隔世,喟叹不由得人辩驳何时眼前就是这样一番情景了,接着是沉默,终归于平静。
  刘大梅的故事,大概是这里面唯一讲关于爱情这一话题的,有凄无美。小孔那点所谓的才华倒平添了些幽默,最终也不过是个疯子。爱了一辈子的人,最后什么也不知道,跟没活过一样,却在无形中剥夺了别人生命及生活的权利。这样的人是身不由己的,也有一点可怜,还有一点可恨。
  至于老顾一家跟妓女的纠葛,其中的真情也随着老人的精神而去了,无人可知无人后继。在老袁一家的生活里,就是一个小插曲,算不得什么。却像是一个预示,像卡佛《毁了我父亲的第三件事》那样。
  最后是陈桃花与老袁这对分不开的苦命的老夫妻。岁月送来变迁,用来颠覆人生。陈桃花当年风韵不再,徒留一头白发。也数他们的日子过得最为平淡,却最能在细小的地方很轻易地触动人心。最后老袁为现实,为儿女操碎了心,只剩下陈桃花照顾他。结尾处他开口说话,只是因为饭菜烫口吗?不是的,死了的人没法活,活着的想死也没那么简单。于是这故事从开始到结束都充满了一种强烈的宿命感。
  想要把老袁的梦想,即他的武侠小说生涯放在后面,是因为这带给我的感受是最为深刻的。如生活中有很多不幸的事发生,幸事也是有的,比如老袁的作家梦。在一个如此现实的故事中,老袁选择了一个很虚的题材,武侠。并且通过故事列举现在人们热忱于什么样的书,打击了老袁,给他本就坎坷不断的日子蒙上了一层灰纱。现实的面目变得可憎了。
  
  这也是前面提到的,作者把自己的位置摆入了主题,使我有了故事之外的思考,有梦想的人到底是在生活还是在做梦。
  换言之,是写一部现实题材的小说,还是写武侠一类虚幻的题材更能在这真正的生活中摸爬滚打,从而最终获得好的生活?这答案也许是因人而异的。
  我非常欣赏吴忠全,他看问题写文章的角度是旁观的,能给读者留下思考的余地,但自己的想法和创意,都在字里行间。并且在我把情节顺下来一遍后,我发觉这些故事其实完全可以独立成文,每一段都是好的题材,够写一年的短篇。但作为长篇小说,它依然是可赞的上成之作,每个人物,情节之间都被无形的文字串联成完整的一段光阴,达到故事高潮迭起的效果。相比第一本《桥声》,无可厚非的,这本书更加从容,成熟,有力。
  
  同时我也很喜欢和认同他书中的一句话:“我终其一生追求的也不过就是,别人在谈论我的时候眼中没有讥讽,话语中没有偏颇。还有,不要活得太久,就和所有的故事一样,结局不能拖沓。”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12-11-5 11:09:07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才看完【有声默片】,怎么说,因为我泪点很低,看到后面的部分掉了眼泪,没敢让人发现,假装是困的,擦掉了,总的来说,比起【桥声】,这一本似乎更像是写妥协,不多说吧。
  
  还有,我一直很在意的,这本书里有几个大bug,实在是不该,错字病句也还有,但是比上一次确实好不少,加油吧!
  
  大书评http://www.zuibook.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4693&page=1&extra=#pid4552246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2-11-5 11:09:07 | 只看该作者
  有幸能试读 有声默片 感到非常幸运
  就像刚开始看到题目的感觉一样
  让人想起默片的那种场景 一个人在舞台上无声的进行表演 虽然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但肢体语言 感情的共鸣 都能让观众深刻的体会到 表演者的内心独白 想必这本书也会一样 封面很朴素干净 犹如表演者一般 但传递给读者的应该会是很强烈的共鸣
  
  有声默片的章节设置很有新意
  小梦想 老朋友
  小日子 老儿女
  小情侣 老顽童
  小离愁 老畜生
  小荒唐 老故事
  小英雄 老难题
  小意外 老光阴
  小妹妹 老照片
  
  小和老对应起来 让书的结构显得一目了然 非常清晰
  
  看了第一章的时候 就让我觉得 题目真的非常配这本书
  在看的时候 老袁家的场景都一幕幕的在眼前上映 虽然没有声音 但是从字里行间都能让人体会感受到当时的场景 让人能够融入其中
  每一章的故事串成一个生活 让人感觉就如同生活在他们之中 感受他们的生活 体会他们的感情 就如同一家人 为其喜为其悲
  
  很久没有看这样的有故事情节的小说书了 断了好久之后第一本拾起来的 便是 有声默片 没有让人失望 反而重新让我拾起了看小说书的激情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2-11-5 11:09:07 | 只看该作者
  全大,我个人觉得,没有你在最小说上的短片小说震撼人心
  
  虽然这次你一直继续你的风格
  
  故事构筑也很可以,
  
  但是总有那么一点,我说不出。
  
  但是简而言之,就是还有点欠缺吧
  
  全大,我希望你越来越好。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26 19:52 , Processed in 0.05227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