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球状闪电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5#
发表于 2012-7-26 13:30:51 | 只看该作者
         球状闪电这种东西是真实存在的,但非常罕见。但我们的大刘很幸运的亲眼见过球状闪电,见识过它的威力,因此就写了一篇科幻小说来解释什么是球状闪电,挺有意思的小说,很值得一看。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4#
发表于 2012-7-26 13:30:51 | 只看该作者
  对于情节无可挑剔,内涵深广,让人深思。理想,家国等等主题虽然是老调重弹,但那份难寻的追求真相的执着,让我很感动。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3#
发表于 2012-7-26 13:30:51 | 只看该作者
  很喜欢刘慈欣的文章,球状闪电是大学都毕业了才有机会读到,之前一直yy来着。。。喜欢大刘的东西就是因为其中的技术细节描述,可惜我先看的三体,觉得三体比球状闪电更震撼。。。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2#
发表于 2012-7-26 13:30:51 | 只看该作者
  在看这本书的这几天都没有想到这个问题。
  
  书里面说,单个球状闪电对物体的能量释放是有选择性的,有些是有机生命,有些是芯片,等等。
  
  然后我回想起故事的最开始那个雷雨夜,一个球状闪电似乎烧坏了许多不同的东西。我特意翻回去查了查,那天晚上球状闪电将两个活人变成了粉末、一柜子书变成粉末、冰箱里的食物煮熟(不是粉末)、主人公的背心成为粉末、口袋里的掌上机融化成塑料(不是粉末)。其他东西,安然无恙。
  
  大家鉴定下是不是bug啊,还是我没看懂~~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1#
发表于 2012-7-26 13:30:51 | 只看该作者
  放弃你        我想我并不聪明  我没有你的机灵  在爱情变质之前我没反应  没察觉你的表情    你知道我不聪明  所以才选择放弃  放弃去猜你每一个反应  去猜你是否变心    放弃你放弃爱情  放弃了所有权利  连自己都知道这不公平  放弃你放弃自己  放弃了爱的权利  放弃你等于放弃我自己    你知道我不聪明  所以才选择放弃  放弃去猜该如何留住你  放弃了所有回忆    放弃你放弃爱情  放弃了所有权利  连自己都知道这不公平  放弃你放弃自己  放弃了爱的权利  放弃你等于放弃我自己    放弃你放弃爱情  放弃了所有权利  连自己都知道这不公平  放弃你放弃自己  放弃了爱的权利  放弃你等于放弃我自己  放弃你等于放弃我自己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0#
发表于 2012-7-26 13:30:51 | 只看该作者
       想象力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但是文笔却是常年的积累。刘的小说常让我想起当年新概念作文的小儿们。在吉布森、丹 西蒙斯这些巨匠面前,中国这些“作家”更像是作文写手--想象力已无法匹及,而写书的笔法更是殿堂与幼儿园的差距。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9#
发表于 2012-7-26 13:30:51 | 只看该作者
  故事一开始就是一个大大的悬念,一个大大的悲剧,我以为,这就是典型的欲扬先抑。
  确实的,在悲剧的夜晚,失去的亲人似乎再也不回来了吧,可谁又知道呢?
  主人公毕其青春研究物理研究自然,研究电闪雷鸣的怒吼,以至最终加入军事与武器的队列。
  我不懂物理只是,不懂所谓量子力学,不懂所谓兵器,所谓军事,可我依然只能可以津津有味的看着,紧张着,猜测着。
  不可否认,小说很精彩,一个简单的自然现象,引出诸多故事,爱情,甚至灵异。
  如果硬要将它归为软科幻或是硬科幻,我想,他是软硬兼施。
  小说没进行一段,便会出来一个悬念,失去的亲人似乎活在身边,幽灵般的球,给与了我们另一个围度另一个世界的钥匙。
  故事的结尾也依然诡异的绽放这光彩。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8#
发表于 2012-7-26 13:30:51 | 只看该作者
        据说刘慈欣的科幻代表了中国科幻的最高水平。《球状闪电》算是他作品中的上乘之作吧。
          他的作品被称为硬科幻,就是指主攻理论方面。想起当年看银英传,属于科幻的架空历史类,着实精彩。现在的科幻小说我是很少看了,大部分时候都在看推理和悬疑小说,这回受不了大刘的名气,看了这两本,《流浪地球》短篇,《球状闪电》长篇。
          实事求是的说,我感觉大刘的作品属于科幻类的故事会,至于理论怎么牛B,文笔是气短了点,尤其是《球状闪电》,如果不是科幻的悬念撑着,单凭文笔不可算是佳作。可是,他的想像是牛B的,这么丰富的想像,让大部分作家汗颜,加上理论,这个号称中国科幻第一人不是浪得虚名,有点水平。应当让小孩子多看看,扩展他们的想像力,给他们科幻的童年。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7#
发表于 2012-7-26 13:30:51 | 只看该作者
  紧着慢着看完《三体》,又争分夺秒看完《黑暗森林》,发现自己蹲在了一个虽然壮丽但不折不扣是个大坑的底部,等着那个叫刘慈欣的大神施舍下一锹半锹的土。
  
  顺便仰望星空。
  
  带着许多疑问。
  
  
  刘慈欣的大名真的如雷贯耳,以致看到架上的书有他的名字,就毫不犹豫买了下来。于是第一本看的是《超新星纪元》。看完之后,去了解这个作者的资料,接着找到《球状闪电》,读了个废寝忘食。考虑到那些日子连跑上海北京杭州,阅读条件真是艰苦呀。然后小飞说你一定要读《三体》!好好,就读《三体》。中间还读了《乡村教师》和《时光尽头》里的短篇,包括很多人叫好的《朝闻道》。
  
  看了这些,最强烈的感觉是刘慈欣才大如海。他对长短篇科幻都有驾驭能力,描写的科幻题材很广泛,知识面相当广,某些领域很深。虽然理工是他的强项,但他也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审美情趣,并从自己的认知出发试图解释社会层面的现象和规律。最特别的地方,在于他那似乎不受任何东西束缚的想像力,其光芒掩盖了不少技巧上的失误。我喜欢他的短篇,一个短篇就是一连串新奇的概念。想想那面会唱歌的地球上空的大镜子,想想那个疯狂的低温艺术家。。。有些时候,特别在长篇里,他在前面抛出的构想到后面就没了下文,但你知道这不是他不能解决那个构想,而是他有了新的主意,顾不上前面了。这固然是技巧不纯熟,不过也说明在这个人的脑子里,点子随时都在超新星爆发。
  
  他也有高明的讲故事的悬疑手段。对我来说,如果只是点子好,想像丰富,但故事说得不吸引人,我是不可能废寝忘食要看完的。相信对其他读者也是如此。这很不容易,许多冠冕堂皇的作家都没有这个本事--他们可以写出很精致的句子,可故事简直半点都不有趣。
  
  目前为止,最喜欢的长篇是《球状闪电》,短篇是《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小巧玲珑,结构紧密,却全身是窍,可以从多个角度解读体会。它控诉了现实也控诉了历史,控诉了人心也控诉了传统,但在控诉的同时早已原谅了一切。它歌颂了知识歌颂了教师,带着悲凉将这番歌颂上升到了宇宙的高度。并不是因为它拍了教师马屁我才喜欢《乡村教师》的,这个短篇是精品。
  
  《球状闪电》是迷人的。对我来说,迷人之处在于它的科普性。从球状闪电到量子论,我居然跟着主角的冒险把这些事情看明白了。结果几天后开始看《上帝掷骨子吗?》(关于这本怪书,改天再说),我对量子云、观察者、坍缩这些名词熟得很,不禁产生得意的幻觉。而且真有几分相信这个刘慈欣自创的球状闪电假说。话说回来,能把球状闪电和量子论扯到一起,并解释得像模像样,难道不是一种天才的表现吗?
  
  从文章来说,《球状闪电》的叙事很细腻,男主角的科学和精神冒险,娓娓道来,使读者产生强烈的代入感。男主不是强势人物,也不是特别聪明勇敢,因此他是这个英雄冒险故事的正宗男主。因为他的任务是带领读者一起在故事中探索和挣扎,要这样才好看,才有悬疑。不管刘慈欣有没有涉猎过英雄论的说法,他的故事结构刚好暗合《星战》、《魔戒》等成功的奇幻故事。细想起来,男主、丁仪和林云,也符合两男一女的三人组模式。
  
  刘慈欣是个特别典型的北方男生。爱思考大尺度的科学问题和社会问题,把女性想像成极浪漫或极严酷的样子(唯独不屑或不能把女性还原成本来的模样),特别是,爱玩打仗游戏。
  
  他对科学有多崇拜,对武器和战争就有多痴迷。
  
  本来不是很可爱的搭配,但放在科幻的园子里,就长出希奇古怪的艳丽花朵,幸甚。
  
  于是就说到《三体》。《三体》最了不起的地方还是想像力,不光是向前的想像,还有向后的想像。将文革与外星人搭配在一起,效果简直震撼无比。网游跟外星人的搭配,虽然也很绝,新鲜度稍差一点,当然还是很够味。把三体问题实际运用到宇宙中,也亏他怎么想出来的。我的科学知识非常浅薄,这些书,的确是扩大了眼界。
  
  不过,作为小说,《三体》一和二有点散。这是大刘在尝试把握新的结构和规模,他试图把这些年新的旧的想法都融入到《三体》中,比如三体人的质子二纬展开,概念跟地球上空的大镜子是一样的。他的企图心很大,所以有些细部没有掌握好。比如汪淼,他是《三体》前半部分的重要人物,后面居然连结果都没交代;比如面壁人和破璧人的对决,实属雷声大雨点小。因为要说的太多,该好好说的东西就浮了,比如三体人不会说谎,跟说谎是第二天性的地球人之间,应该可以生发出许多对比和矛盾,会很有趣的。思想钢印这个恐怖的东东也没有下文,希望第三部有交代。(《超新星纪元》里这种现象也很严重,不少有趣的构想不了了之。我特别想知道没有成人指引的儿童社会,是如何自我教育的,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书里只提了几句。大刘心里真正想写的,显然是南极大战。)
  
  黑暗森林法则,美其名曰宇宙社会学公理,这个真的需要再琢磨。当然,作为小说的情节支架,作者要这么设定,谁也不能说三道四,不过考虑到大刘对自然科学的想像和描述巨细靡遗,精彩万分,对宇宙社会学的处理是简陋了一点。风间曾专门写了一篇《社会学家大战外星人》讨论过这个。
  
  科幻小说都有bug的,没有bug的很少,阿西莫夫也有很多bug,阿瑟克拉克最少。关键是,只要是值得讨论的bug,都是好bug,说明小说家想出了有意思的点子。刘慈欣跟我差不多年纪,正是创作盛年,只要大伙由着他写下去,我们蹲在坑底是很有希望的。
  
  那么,最后的呼吁就是:请大家去买他的正版书,把他养得白白胖胖的。这次我买到《超新星纪元》和《时光尽头》,其它的作品一时找不到,又心痒痒想看,只好找电子版,以后找到了还是会买正版。如果你现在没有钱,记得以后有钱了去买他的书收在家里。这个人,要养得好好的。比什么都强。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6#
发表于 2012-7-26 13:30:51 | 只看该作者
  又是一篇yiyin量子理论的小说,我喜欢这个结尾。
  因为存在一个似是而非的世界,存在着那些似是而非的爱,因为梦中总有黑影飘过,空空的花瓶里插着飘着香气的花。当你去寻找的时候,它们坍缩成不存在的虚无。
  这样的结尾让人想起一些哲学命题,诸如,我们的头脑梦游般地漂浮在环境与自我之中,试图将环境纳入自我的认知中来,一切可感知的,便是存在之物。
  而在这里,不可知,方存在。
  这个奇妙设定如下:
  球状闪电使宏观世界的物质进入宏观量子状态,即,这一部分的宏观世界将遵循德布罗意方程,以量子云状态存活,当出现观察者的时候,他们便会坍缩成唯一的结果:实体,或量子。
  换而言之,只有封闭五蕴六识,不看不感,所爱人才有可能出现。这个存在的设定本身立于存在的反面。
  所幸人可感知的器官并非仅限于五蕴,虽然蛋疼的作者将一切人的延伸——媒介包含在内——啊就是说连摄像机也算入观察者之列,但是,不是早有人说,六识之外,还有两识:
  第七识:末那识,对自我生命思量之识。
  第八识:阿莱耶识,也被称为“宇宙识”,虽在生死,不思没故。佛教中的“人类补完”,大体上就是LCL之海的状态。
  五年以后,故事的细节都忘了,唯独记得这个设定和结尾。超越有限的局限,包含这些局限的延伸,超越有限的爱恨,包含这些爱恨的执念,无感无知的时候,它就出现了。文末,女儿拉着父亲的手,指着空瓶子说:爸爸,那里有一朵花。而若有若无的香气的意象,就像“无限”才能包含“有限”,“没有”才能包含“有”,充满悲悯的宗教情怀。
  一切科学最终会走向宗教。
  五年以后,我在想,如果你还在,一定懂我在说什么。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7-3 21:24 , Processed in 0.04323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