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角落有故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
发表于 2012-10-24 13:58:12 | 只看该作者
  大学毕业就意味着分手,这在大学中早已是显而易见的结果,来自天南海北的你、我、他,因为同校的缘分而相识、相恋,可是这样的魔法只适用于上大学的四年时间。在大学里,见过许多学长学姐,上学期间两人爱的死去活来,难舍难分,每年的寒暑假都要想尽办法留校或是找地方见面、相会,可是毕业之后没多久,就传来了两人和平分手的消息。当第一次听说这样的事情时,难免会感到震惊,然而,在大学四年中这样的事情却是屡屡发生,久而久之就变得见怪不怪了。
  谈及他们分手的原因,不外乎这么几种,有的是因为毕业后要回家乡,家中早已安排好了一切的事宜,所以回去是必须的,而如果双方之中没有一个人愿意放弃自己的想法跟随对方,那么分手就是结局。有的是在社会的大浪之下,淘到了更好的黄金,躲在象牙塔的时光是大家美好的回忆,可当他们离开象牙塔,面对社会的滔天巨浪时,更实在的选择就成了众人分手的理由。所谓“贫贱夫妻百事衰”,面对这些现实的选择,你无法去责备他们,毕竟,这个社会就是在不断地淘汰那些脱离生存法则的人们。
  许多人,在学校中保留着各种纯真,可一旦进入社会,那份纯真就会随着生活中的琐碎小事而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面对现实的那份算计。只是,再怎么改变,却也忘不掉那段纯真岁月中的纯真情感。
  与《那时年少》一样,这本《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书中的主人公依旧是苏扬,只不过这次是从苏扬的小时候开始说起,从他的年少朋友谈到了大学朋友。在这本书中,苏扬怀念的是他大三时期的一段感情,和白晶晶的那段风云岁月。
  在学校时的岁月是快乐的,可是毕业了之后的那段日子对苏扬来说应该是不堪回首的。穷困、潦倒,无数次的碰壁,无数次的失败,直至失去那份爱情。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埋怨白晶晶,可是从现实来看,她的选择没有任何过错,有人说,如果白晶晶能坚持一阵子,就会看见苏扬的光辉岁月,可她却早早地放弃了。但是,对于一个从小生活在光芒之下的女孩来说,白晶晶的选择无可厚非,不是不能坚持,而是她做了当时与她生活环境和性格相匹配的决定而已。
  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也许就是我们开始成长蜕变的时候,只是不知道蜕变之后长成的是蝴蝶还是别的什么呢?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发表于 2012-10-24 13:58:12 | 只看该作者
  无聊yy的小说,没有涵养和品味。物质和yy是小说中始终贯穿的主线,没有意思。白晶晶  苏扬,看了一半就打算不看了,后面的无非是蜗居的生活,yy的想象,有些接近现实但远没有那么……不过有一句话,很哲学 生活就像强奸,如果无力反抗,不如闭眼享受。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
发表于 2012-10-24 13:58:12 | 只看该作者
  很少看书的我,昨天把这本书看完了,感觉有些伤感,我喜欢对号入座,对于刚刚失恋的我来说,感触就颇深。爱情和面包,对于不谙世事的大学生要怎么抉择???我羡慕苏扬他们宿舍带着九十公斤老婆回家的哥们儿,但是毕业之后,会有多少情侣像他们一样幸福呢?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发表于 2012-10-24 13:58:12 | 只看该作者
         看到《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这本书,源于豆瓣的新书推荐上。看到这个名字,总会想起现在自己的状态——毕业。这个7月,终于也要毕业了,一直以来也想过很多关于毕业的问题,想起自己的未来和理想。看到介绍,让我怦然心动,于是在卓越上订购,一个礼拜以后收到了实体书。
         第一次拿到书,很好的封面,有人哭,有人茫然,有人微笑,或许就是诸多大学生毕业之后的众生百态吧。今天花了一天的时间读完了,很沉重,很伤感。
         这部小说分为两大部分,前部分是苏杨等主人公在大学的时光,或许可以用美好这个简单的词语来形容。在F大,苏杨交到了他认为可以天荒地老的女朋友,拥有着爱情和理想的他,从未想过毕业以后终究会怎样。可是,天荒地老的誓言在残酷的现实面前竟如此不堪一击。想要坚持自己理想,不被现实所打败的苏杨,终究和白晶晶说了拜拜。这世上终究没有柏拉图式的爱情,在现实面前,所谓的理想,所谓海誓山盟的爱情,还不如一张白纸。后半部分是苏杨毕业后拼搏打拼的历史。八个月,窝在地下室内,苏杨面临着人生最大的考验和挑战。最终,苏杨也失去了自己残存的理想和信念。在与他的昔日好友麻杆因为兜售假冒保健品分道扬镳之后,他依靠麻杆给的1000万,开始疯狂的赚钱,依靠给保健品打广告身价暴增,可是我觉得,就像书名所说的,这时候的他一无所有。虽然有了钱,却失去了纯真的爱情,失去了一直以来的理想。所以当他坐在班机上的时候,回想过往的岁月,在梦中嘤嘤地哭了起来。
         对于苏杨,作者说他是一个梦想家。在他身上,我总是能找到自己的影子。或许,自己也是一个梦想家,一直以来做着一个梦。对于未来,虽然没有仔细的考虑过,却乐观的相信自己所有的梦想都能成真。可是苏杨最终失败了,他无数次的后悔,无数次的怀念那段纯真的岁月。如今自己也站在离别的门槛,也将对自己即将逝去的岁月做最后的缅怀与致敬的时候,我不知道在未知的未来,是否也像苏杨一样,变得一无所有。
         小时候总想着成为一名拯救世界的英雄,总是为周总理那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心情澎湃不已。然而,渐渐的长大了,接触到的人与事越来越多,不知不觉中自己也越来越物质化。自己的理想,是不是终究沦落为数钱数到手抽经的意淫?终究有一天,是否所有所谓高尚的理想,所有所谓自己标榜的才华与志气全部褪成苍白,化成一张张红红的票子。或许,那将是真正的悲哀。不,或许已经麻木到感觉不到悲哀。
         在未毕业最后的岁月,我庆幸,自己终究还能高谈自己的理想和未来。
        一草在后记中自己坦言,对于爱情的悲观和绝望,这几年来一如既往。因而这部小说的爱情,都以悲剧和失望结尾。哪怕坚固如苏杨和白晶晶的爱情,哪怕互相许下天荒地老的誓言,终究形同陌路。或许这也是伤感之所在吧。
         全书看完,虽然很多的感触,很多的感伤,却没打五颗星。对于封面标榜的“读《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毕业后少走五年弯路”和“年薪二十万,本书正提供”我是不以为然的。所谓成长,还是在弯路中前进。一部小说,哪怕是自传性质的,终究也只是作者的经验,毕竟每个人的道路不同,每个人的选择不同。我想,书中苏杨最后功成名就也是寄予作者希望的吧,毕竟,不是所有的草根大学生都能有这么好的运气和才华能够走到那一步。
          不过,我也希望着,毕业了,青春散场,不诉离殇。我也希望着,自我标榜的理想不是一纸空文。我也希望着,能够永远保持着自我,发掘自我。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
发表于 2012-10-24 13:58:12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前面 和书中所说一样,荒诞。当开始读着的时候,我觉得也好笑,也没什么西奇,差不多是在读着不知名的武侠小说,看看也就准备过了。而读到最后,我发现,我确实已经没法在发笑,正如书中说说:往往那荒诞的个体正式我们自己。
  前面虽然荒诞,但也反应这社会,以一种游戏而“幸福”生存,使人忘却理想,使人丢失原我而追求,那个社会,尽管也是有益的地方,而无可厚非,有着大家很多思绪。最后,主人公认识了这个规则,并违心得去做了,做得“很成功”。
  基本上,我一读完,差不多就楞了,因为,这种程度上,我也正走着这  一无所有 的道路。
  是本让人深思的书,读读  没错  。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发表于 2012-10-24 13:58:12 | 只看该作者
  一,封面最上方写着“最激励人心的奋斗小说 献给坚硬现实里 正和梦想死磕的你我”。看了这本书,真的会给人激励人心的感觉吗,至少我没有。书中内容80%写的是大学生的恋爱故事,做爱字样频现。即使是在观念较为开放的现在,即使是在繁华的上海,我想大学生之间的爱情也不会这么轻易就和肉体联系在一起吧。大学里的青春,除了爱情,难道没有其他的了吗。激励人心,激励什么?激励苏杨在大学校园里不奋斗,大四害怕面对社会而不去找工作导致毕业后在地下室辛苦住了几个月?这些都是他自找的。面对一个对未来没有规划,对女友不负责任的人,我要是白晶晶,早和他分手了;激励苏杨在喷水池边,脑中回响着麻杆的邀请,最后恶狠狠的抛下一句“努力,奋斗,你不可以再做一个小人物,所以你要比谁都狠毒”然后短短两年后,就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所向披靡,没有一次失败,身家上亿的天才企业家?这现实吗。和梦想死磕”?苏样有梦想吗,是成为一名自由的流浪者还是一名富豪?成功来得太快太顺,有和梦想死磕的过程吗?没有。苏样的成功没有给我一丝激励人心的感觉,有的只是两个字:浮夸。
  二,封面作者下方写着“从校园到职场,从小白到精英 读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毕业后少走五年弯路”书中关于苏样作为一名一无所有的毕业生,白手起家,成功致富的过程中,没有写到具体过程,有的只是“一个月后,楚水公司成立了;公司收入数千万。。。”钱可真好赚。我读不出对未来职场有帮助的哪怕一点东西,是鼓励我们暗算室友敲诈资金还是鼓励我们去貌似很容易成功的创业?少走弯路不是看了这么多恋爱做爱,然后忽然就成为亿万富翁的故事就可以达到的。
  三,封面最下方写着“年薪二十万 本书正提供”。最开始看到这几句话,就给我一种不太好的感觉,感觉是推销书的一种噱头,不够踏实和坦诚。但是我还是告诉自己,可能这本书会给我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可能是一种对自己梦想的坚持的方法,可能是一种信念,又或者是一种建议我们的思维模式,这些东西的确可能改变我们的一生。翻到书的最后一页我才知道原来是招聘广告。我很失望,看了这样一本书,浪费了我的世界。
  四,看来买书真的要买名人推荐的,像俞敏洪,徐小平推荐的 拆掉思维的墙—古典。所谓的好评,销量只是人群效应,人云我云的产物罢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发表于 2012-10-24 13:58:12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说《那时年少1》还算真诚
  
  那《毕业了一无所有》就纯属意淫+扯淡
  
  “年薪二十万,本书正提供”
  
  “读这本书,少走五年弯路”
  
  我想请问这本书的编辑你要脸吗?作者你还要脸吗?
  
  一本书写得烂就罢了,为什么还要包装成这样来骗人?你们还有没有职业操守啊?作者你是不是就准备捞一票就卷着铺盖卷滚蛋啊?你以为所有的读者都是傻子吗?
  
  我们上了一次当,不会再上第二次!!!!!!
  
  这是一个男人的意淫!!!!
  
  估计作者之前是个穷光蛋。。。。。。。。。。。。。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发表于 2012-10-24 13:58:12 | 只看该作者
  青春是人类少数几个能和爱情抗衡的主题,关于青春,有太多真真假假的传说,有的是电影塑造的,比如岩井俊二;有的是校园民谣传唱的,比如罗大佑;有的是话剧演绎的,比如《切格瓦拉》;有的是小说书写的,比如《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
  《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讲述的苏扬和他的朋友们的青春故事:爱情敌不过金钱,理解敌不过现实,激情敌不过生活,他们在一次次伤害中长成“大人”,相互伤害,一笑而过。
  青春美好,青春易逝,所以才令人格外怀念。据说回忆是唯一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会愈发美丽的东西,在回忆的神奇催化之下,青春经过理想主义、怀旧色彩PS以后,连青春的忧伤和不堪都扎上了蝴蝶结。
  读这本书时,那段原本已渐渐远去的大学时光再次闪现在脑海中,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欢笑和眼泪。我突然想起了报名那天站在学校门口举头望校门的兴奋与害怕,想起了大一暑假一个人在寝室看漫画《金田一少年事件薄》时的脊背发凉,想起了那些记得和不记得姓名的导师们,想起了心里暗恋的那个他,想起了关系暧昧的小学初中高中同学,想起了写在粉红色精美信纸上的恋人絮语,想起了大四时的兵荒马乱与人心惶惶,想起了散伙饭上的豪气干云与依依不舍。
  作者一草说毕业前拥有整个世界,毕业后一无所有,大多数80年后大学生们在求职的道路上前所未有地坎坷,看着苏扬的自我放逐与救赎,毕业后我一个人去异地求职,一个人搬家,做饭,一个人旅行,唱歌的昨日一一重现。
  对于一草而言,青春是必须不能忘记的事情,他毫不犹豫地上路,带着自己和别人的故事,言辞简约,风格直白,却又百转千回,细腻忧伤,一如青春本身——简单又复杂,直接又委婉,豪放又细腻,勇敢又忧伤。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发表于 2012-10-24 13:58:12 | 只看该作者
  题记:谨以此文献给我们短暂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
          记得以前坐在公交车上,一位老者对身边的小辈亲戚说,等你老了就明白了。一路走来,经历过形形色色的人,体验过各种各样的生活,遇到过千差万别的境遇。到头来,其实生活就只是一种习惯,哪来那么多激情。
          只是我想,走过了那么多的路,当回忆一层一层的嵌套,自身已经老化而麻木僵硬之时,或许也就不会再去玩味这段时光,这段欢笑与泪水共存,氤氲着潮湿的咸味,奋力挣扎的时光。(成熟的并不是你,成熟的只是你的回忆,说你成熟,只是因为你套上了一层坚不可摧的回忆罢了。)
          合上这本书,脑子里依然间歇泛起主人公青葱的脸庞,泛红的脸颊透出年轻人特有的朝气,眉宇间凝聚的种种不屑,对人对事总是咿呀的各种嘲讽与表态,夜晚好不安生的挑衅喧闹,然后弄得床板吱呀乱响。没错,这就是现在的我们,这就是现在最美好的时光,毫不吝啬的挥霍着属于我们自己的情感。笑到深处可以弯腰扶墙,眼睛里噙出泪花。苦到痛处可以默然颓废,让伤心兀自在血液里流淌。大学里有着无数个苏杨,闷骚而固执,将一腔热血扑在纸上。大学里也有着无数个马平志,风流倜傥,处处拈花惹草无忧无虑却也只是未到伤心处,眼圈一红举起酒瓶一饮而尽:早忘记了,都过去了!!然后吐得昏天暗地。大学里同样有着李庄明,怀揣着泡沫般脆弱却晶莹剔透的梦想,经历完人世沧桑,梦想破裂,蓝图被毁,崩溃的伏在地上仰天悲鸣:我好恨!!!
          书页一张一张翻过,从大一到大四再到为人生奔波跟现实死磕,200多页翻起来倒也快。似乎我是在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看自己的未来,也许正因为我无法设身处地的作为主角来体验这字里行间的每一个故事,才读的这么理性以至于还会用文字来记录它。假设一下,10年以后?20年以后?当我们自己也习惯了人情世故,对于这段敢爱敢恨的青春岁月会持有怎样一种态度?凭吊还是嘲笑?我想不管怎么样也写不出一段文字对自己加以描述了,是啊,描述自己的青葱岁月远比想象中要艰难。天都不知道,只有自己依稀记得那时发生了多少事,谁喝光了你放在操场边的饮料、谁揪过你擦脸的毛巾来洗脚……写在纸上供人阅读的是口述的文字,留在心里仅自己品位的才是宝贵的青春。
          身边间或有同学对高三的生活心驰神往,一说那时候虽然累一点但是过得很开心。有目标放在自己的眼前而努力去追寻的日子总是那么难忘而美好云云。那么当我们遭遇未来,目标逐渐被磨砺的缺乏棱角甚至模糊不清的时候,我们会不会怅惘着想回到过去?!过去已经过去,未来还未到来,我也只是随意的呻吟罢了。所以说青春是写在泪水里的诗,因为诗是先写的,记载着那年春天阳光很好,我们在草地上嬉戏打闹。泪是后流的,每个人都会因为不同的缘由流泪,具体意味着什么我也说不清楚。
                前些天连日的阴雨,闷在寝室无法自持遂一个人去后山走走,静静地看看水雾中的景。从后山望下去,夜里的智慧湖一片恬静,仿佛白天里没有水鸟嬉戏没有龙舟跃动过一样,在图书馆映射的灯光中反射出层层涟漪。教学区大部分教室已经暗了,偶有些教室还透出光亮,大概是给为考研而奋斗的学长姐们留作自习教室用的。没有雾的天气,可以看到一湖之隔的南苑成片成片暖色调,泛黄的路灯光亮,和一排排寝室的亮白光。碰上下着雨的天气,空气中弥漫着强烈的水雾,北广场的霓虹灯,兀自投射在潮湿的水汽中,色散开成一片,是那种暗暗地粉色调。各种各样颜色的光,静谧的交织在一起,静静地等待着旧一天的结束。慢慢地,这些灯光会逐渐淡去,仅仅剩下昏黄的路灯,盼着新一天的开始。新的一天,熙熙攘攘的人群从宿舍走向教学楼开始周而复始的生活。
                每年都会有新人走进校园,每年也会有毕业生走出校园。会不会有人像苏杨一样?拒绝合影拒绝留念,一遍又一遍的绕校园的每一条小径。拒绝长大拒绝毕业拒绝抛弃青春而走向成年人的世界……?
                你在等什么?等青春。
                岁月夹杂着欢笑与泪水,欢笑充盈着美好的回忆,泪水见证了残酷的成长。
                总会有一次欢笑让你发现生活依然静好
                却也总会有一次泪水让你瞬间长大……
                别等了。 为什么?
                你长大了,青春却走了,回不来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发表于 2012-10-24 13:58:12 | 只看该作者
  又是一本关于青春的书,通过一条苏杨的主线将本书的几个故事联系在一起,关于青春,关于钱程,还关于爱情。正像书中的人物一样,其实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无奈,即使外表多么的光鲜靓丽...
  一草的文笔风格像韩寒,都是一种无厘头式的幽默,但又表达出现实的沉重...
  但关于书中的故事我觉得没有什么新意,属于看过转眼就能忘得那种...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30 22:07 , Processed in 0.05047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