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看书问道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普罗旺斯的一年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13-4-17 09:21:52 | 只看该作者
  将普罗旺斯写得近乎乱花渐欲迷人眼直教人生死相许,这是彼得·梅尔的功力。我买这本书,实在是因其封面太讨人喜,不忍掷手,便买了下来。我此前没听说过彼得·梅尔,更不知道这本书到底如何,心里难免惴惴。但买来,一读,就彻底迷醉在那个遥远的带着薰衣草芳香的普罗旺斯了。
  
  我承认我有些小资的情调,也期盼能过上像彼得一样的生活。倒一杯葡萄酒,坐在院子里,看狗儿追蝴蝶,或者在自家大大的院子里捣腾烧烤,最后,跳入游泳池泳上两圈。更何况,这里没有污染,尽是天然,院后山野葱葱,一片翠绿。
  
  这本书适合安静的时候读,最好一个人,于灯下,于清晨,于傍晚,于花园,于池边,总之,只要安静,只要心静,便可读下去。这是一本令人悠然神往的书,它只能在你心静地可以放飞心灵的时候去读。
  
  书里没有什么大道理,也没有什么人生感悟,或者成功之道。彼得絮絮叨叨地仔细地讲了在普罗旺斯生活的点点滴滴。语言清新之间透着英式绅士的幽默,偶尔不经意的调笑竟成了点睛之笔,乐人心怀。
  
  如果你是美女,坐在湖边,捧着此书,突然被彼得的语言逗得会心一笑,此时,恰有好事者将你的神态、动作都偷拍了下来,一幅经典的图片或许就此诞生。
  
  我读它的时候一半时间板着脸,没有表情,因为我已经深深地陷入这本中了,陷入普罗旺斯的生活,陷入一天二十四小时的轮回;一半的时候我在偷笑,为彼得灵动的文字。他即使表现对某人的不满,仍旧是充满着幽默,幽默中闪现着智慧的光芒。我甚至怀疑这是他此前广告生涯带来的后果。话正着说,但在读者看来却是反着的意思,强烈的反差实在让人憋不住内心的笑意。
  
  好吧,我想,我得继续读下去,直到读完最后一页为止。这一年,我还没有过完呢。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3-4-17 09:21:51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是糖糖推荐我看的。  关于糖糖,我写过一篇日志,有兴趣的可以找找。  我记得那时刚到成都不久,  晚10点,在办公室加班,  有一搭没一搭的和糖糖聊天。  和《普罗旺斯的一年》同时推荐的,  还有几米的《我的心中每天开出一朵花》。    后来就去了西南书城买了这本书,  从头到尾只看过一遍,  偶尔会在上厕所的间隙再翻几页。    该怎样归类呢,  旅游?散文?记事?小说?  似乎都不是,  只是作者偶然到普罗旺斯,  然后买下一座房子居住的故事。    有几个章节印象比较深,  包括房子装修期间,对院子里一张大石桌的处理;  在普罗旺斯参加年度盛会的过程;  冬天的普罗旺斯白雪皑皑……    其实我对这种会勾起梦想和向往的东西,  向来很少碰,也刻意不会放到心上。  如果心心念念而又无法圆满,  那还不如从来就不要经历。    所以,去年的那次大搬家,  很自然的把书带回老家,  封在我很少回去因而几百年都不会开一次的书柜里。    再想起这本书,  是我们项目——不对,是前项目二期的风格定位。  外立面是新古典,但是却起了个法国小镇的案名。  总监说要把二期景观做出法式风格,  然后,我脑子里突然就闪过了几个字:  普罗旺斯的一年。    一直还在想,要抽个时间回家,  把书再翻出来看看,  至少要了解法国背景,  才不枉我们要做法式景观。    没想到,还没回得去,  却先把辞职报告交了。    得到这本书,仔细算算已经快7年。    7年,在我的生命中是一段很重要的日子,  从2004年2月14日起,  到2011年2月14日止。  明年,这段日子将用8年来表述,  如果2012不会到来的话。    这7年,经历了很多很多事,  包括刚刚整理资料,看到7年前毕业证上的我,  和09年到现在这家公司拍的寸照上的我,  明明轮廓没变,五官没变,  却怎么看,都觉得7年前的照片上根本不是我。    那时候,我从未想过我会在这里留下7年,  甚至买了房,估计也就一直定居下去。  人生中最美好的这7年,  虽然有很多起起伏伏,  但总算是平安的走过来了。    以后再也不敢说“最”美好的时间,  对女人而言,25岁之后,  外貌、体态、身体机能,  都会开始走下坡路。  所以,25岁,第8年,又将是一个新的开始。    7年来,有没有后悔的事?  只有一件,如果时光倒流,  或许会有不一样的选择。  不过,还是要勇敢的走,  说不,就要永远不。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3-4-17 09:21:50 | 只看该作者
  没有太多繁冗的细节刻画,就是生活情境活灵活现的展示,最平凡的事情却让我这异乡人看得痴迷,陶醉!一直想买,可是它尽然难得求购了!我一直在等在等,只为再一次深陷其中去游弋!去和那现实中远方的人进行认识。。。。我在等着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3-4-17 09:21:49 | 只看该作者
  那时我还是个高二学生
  
  饭后从图书馆翻出这本书,一下子就被吸引力
  
  作者写的是一些生活中的细节
  
  看了之后让人觉得就如同一杯茶,味道慢慢铺开,深入到身体里
  
  最喜欢的就是这样的书,让人觉得很舒服,很kuso的感觉
  
  看了之后,难道你还不想去次普罗旺斯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3-4-17 09:21:48 | 只看该作者
  在十一往返的高铁上享受了一场视觉盛宴。
  普罗旺斯的一年,是美丽的一年。
  
  我与普罗旺斯的情愫
  
  最早知道普罗旺斯是在高一?在《读者》的温情小说类看到动人的爱情故事,那个时候是需要写周记的时期,于是我把它改写成现代诗,当然啦,我并不知道如何写诗。受故事本身感染而徒发诗兴。
  
  于是我就知道了普罗旺斯这个法国的薰衣草之乡。
  
  高中的暑假我会做一件事,那就是看环法自行车赛。那个盲目崇拜的年龄,成为阿姆斯特朗的伪粉丝。晚间,CCTV5会直播一段环法的比赛。我喜欢守在电视机前看法国山区沿途美丽风光,看夹道为赛车手们加油呐喊的热情市民们,朗朗西风吹人心醉。最后还有第一个冲过丝带的车手,总成绩最好就黄色领骑衫加身,照例喷个香槟。黄色的环法自行车赛的背景充满活力,明媚喜人。
  
  彼得 梅尔在某一年年末买下了普罗的一处别墅,开始幸福生活。point是人有钱啊,咱只能穷游。
  期间历经种种,好客的邻居,热情的水管工,卖力干活技艺精湛而日程灵活的装修人员,不列颠的访客, 当地的盛事等等。
  印象最深的还属法国大餐,法国人对美食的崇敬热爱和虔诚溢于言表。
  照着旅行手册上推荐的餐馆按图索骥,你一定不会失望的。我敢说那简直就是惊喜。
  看书的时候我开始憧憬在以后的某天,看似随意地踏入小餐馆,不知80多岁的老奶奶主厨是否依然掌勺,而她的丈夫是否庄严依旧,问我一句,where are you from? China,我可以开心地告诉他。
  
  这是一本好看的书,一本让生活节奏慢下来的书。适合旅途中阅读,适合很小资地读。我不想矫情,你懂得。
  文风跟我一直在跟博主好像,伊在英国待了好多年。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3-4-17 09:21:47 | 只看该作者
  我首先接触的是这一本。
  
  优美、幽默的描写,通俗、自然的翻译,睡前小看一节,安睡。
  
  及后把彼得梅尔的几本书都买回来了。可惜,翻译都不及这个了。
  
  但还是很不错。
  
  后来推荐给同事,可惜,现在已经没有逸文翻译的这本了。不知道后来者翻译得如何呢?有机会在书店瞄瞄吧,如果超越逸文的翻译,必购之!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4-17 09:21:46 | 只看该作者
  印象中普罗旺斯一直是美丽乡村的代名词。但当我读完这本书,才发觉普罗旺斯更是自然、休闲的乡村生活方式的代名词。没有华丽的词藻,却展现出一幅乡村生活的场景。从修房屋,到品葡萄,再到采蘑菇,识面包,最后辨别各种橄榄油,仿佛我也跟着作者在过这样的日子。享受生活,是心灵的另一种旅行方式。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4-17 09:21:43 | 只看该作者
        合上《普罗旺斯的一年》,还恋恋不舍地沉迷于法国东南部这个美妙乡村小镇的宁静生活。书面已被时光摩挲得模糊的紫色薰衣草田让我在阅读书前想象文中应该有大片的薰衣草田描写,结果却发现全文都没有提到薰衣草这种已经俨然成为普罗旺斯代表物的植物,满眼的美食佳酿,风土人情,让我深深的被悠闲乡村生活的气息迷住,无法自拔。
         书中很大一部分描写的是法国的美食,光听名字就让人垂涎欲滴,橄榄沙拉、兔肉馅饼、红酒洋葱烧兔肉、烤羊腿。。。。。。彼得.梅尔带我们逛遍了普罗旺斯的大大小小的餐厅,一桌桌宴席,我也仿佛随着他,用面包把盘子擦净,等待下一盘佳肴上席。孤陋寡闻的我才知道法国菜属于世界四大菜系之一,这可是立志做吃货的我不可错过的美食呀。
         普罗旺斯在他笔下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面前,我陪他走过冬季的严寒笼罩的安静小镇,走过春季百花斗艳门前樱花似海,走过夏季天空湛蓝游客济济,走过秋季金黄葡萄硕硕丰收。热情的乡民,懒散的生活态度显得普罗旺斯暖暖的总如夏日,但其实不论下暴雨还是刮大风,恶劣的天气似乎不能影响他的心情,美好的不仅仅是普罗旺斯,更美好的是他对生活的态度,只有对生活充满爱,惬意地享受生活,总是会感觉到舒适的生活。
         卢贝隆山脚下的小家,屋外有十几颗樱花,屋后有个清澈的游泳池,上面漂浮着可以放饮料的躺椅,屋侧有大片大片的葡萄园地,这是那么多人都向往的桃源生活,没有匆忙的工作,有着按季节做单位的时间观,每天想着什么样的饭菜配什么样的面包,什么样的村庄有最美味的饭菜,静观时间流逝,岁月如光。我只奢求能有此样的晚年,此生足矣。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4-17 09:21:42 | 只看该作者
  在看这本书之前,一直以为普罗旺斯是个四季阳光灿烂、薰衣草遍地的符合文艺青年一切想象的地方。但这本书算是破灭了我这种想法,四季无常的气候可能对于我们来说并不算适宜。
  对于一个习惯在城市中生活的人来说,确实需要勇气和毅力去适应整整一年的乡村生活、衣食住行都在这里。同时还面临语言不通等等的不适应。但作者还是保持客观的态度来描述他在这一年中的经历。
  最吸引我的当然是美食部分啦~
  了解一个地方,不是去标志性的旅游胜地拍照留念,而是体会当地民众的琐碎生活,但这样的机会对我们来说真的很少。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4-17 09:21:41 | 只看该作者
  我以为,这本书会有很多精美的风景插图,实景而不是油画;我还以为普罗斯旺的生活必定是非常惬意舒服,一切从简,毫无烦恼。
  
  读起来,并非如此。作者从搬进来开始就有许多事情需要处理,不请自来的客人,购买房产,房产里的工事,一时大雪纷飞,一时狂风暴雨,要提防小偷,要清扫烟囱证明......遇到的人也不是一个个都品性淳朴,勤劳善良。
  
  书里面没有非常典型的世外桃源式的人与物,其实只是自己想得太完美。简单的生活不是没有烦恼,出世淡漠一切身边事,而是取得一个平衡,自己与外界的平衡。普罗斯旺的居民热爱自己的工作,是该领域的行家,甚至上升到视为艺术的程度。那里强调集体和人与人之间的互助,种葡萄时大家来帮忙,有聚会大家一齐参与,新年之际家里没电准备不了晚餐了,一个电话,餐厅即使坐满了也会尽量帮忙。大家都是美食家,都乐于分享烹饪技巧。哪里有美食有美酒,大家一传十十传百。没有人自私,也没有人要伤害别人。没有商业大楼,西装革履,人事应酬和朝九晚五的办公室生活,一切似乎回到简单的日子。其实,这已经就是世外桃源。
  
  书是作者二十年前写的,不知现在是否给旅游化和现代化破坏,当地居民是生活,是否依然简单纯粹?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7-1 00:27 , Processed in 0.04551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