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角落有故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月亮和六便士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11#
发表于 2012-8-29 17:39:43 | 只看该作者
  看完了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的《月亮和六便士》。
  
  这年头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读杂志之外的小说是件奢侈的事情——除了我们这种时间大把的学生。所以一个好的题目应该让人一看就知道文章是什么内容,比如《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比如《东方快车谋杀案》。
  
  《月亮和六便士》这个题目一开始让我一头雾水,第一章又有点煞有介事的无聊,如果不是通过那本《人性的枷锁》让我了解到毛姆也是个闷骚的家伙(奇怪,为什么说也呢?),我想我是不会保持看下去的动力的。看完整本书回过神来,这个题目让我想到的是许鞍华那本电影《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里的场景:大到不可思议的银白色的月亮徘徊在窗子外面,柔和的光冲开窗帘,美好静谧到仿佛触手可及。见到这样的场景之后,宽宽小朋友去了国外读书;断腿的姨妈回到了当初她逃离的地方。
  
  对习以为常的东西熟视无睹,对未知和黑暗感到恐惧,人的天性如此。从这个方面来讲,作为很长一段历史里暗夜里的唯一光源,月亮总是能给人以面对未知时出走的勇气。持久又温柔。再说下去让我觉得自己有点象请了太阴星君附体的乩童,回过头来讲《月亮和六便士》。
  
  这也是一个关于出走的故事。
  
  主人公Strickland(原谅我用英文,“思特里克兰德”实在是又长又饶舌)是伦敦四十出头的一个股票经纪人,长相和事业一样四平八稳,妻子贤淑,有儿有女。一日突然不告而别两手空空去了巴黎。妻子怀疑他有了外遇,央人去找他,恳求他只要回来就既往不咎。结果发现没有什么第三者,他只身去巴黎学画去了。
  
  “他要是发疯地爱上一个人,同她逃跑,我是能够原谅他的。我会认为这种事是很自然的。我不会太责备他。我会想他是被拐骗走的。男人心肠很软,女人又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但是现在却不是这么回事。我恨他。我现在永远也不会原谅他了。”
  
  “我不敢说。你的意思是:如果他为了一个女人离开你,你是可以宽恕他的;如果他为了一个理想离开你,你就不能了,对不对?你认为你是前者的对手,可是同后者较量起来,就无能为力了,是不是这样?”
  
  我发现这么介绍剧情实在是一件很傻的事情,书不是电影。让我直接跳到结局好了,最后这个曾经的中产阶级不为世人所容,落魄潦倒,因为麻风病客死在塔西提岛,终生没有卖出一副作品,只留下密林深处小木屋里满墙让人恐惧的杰作。
  
  死后也被烧掉了。
  
  故事就是这样,让人想到画家高更(Paul Gauguin)。毛姆这篇小说的想法也确实是来源于高更的故事,不过他可不是要给高更写他传。这是一篇关于理想和生活的小说。
  
  说说我印象深刻的几章吧。
  
  “珍惜生命,远离天才”。
  
  按照我个人的性格,我开始不能理解的是Strickland在巴黎时候的“放肆”:以怨报德,百分百的抛弃责任和玩世不恭。我想我这辈子都不会喜欢一副“关我什么事,一切都是xx自找的”这样的嘴脸。可是因为那份不管不顾旁若无人的“入魔”的感觉,又让我这个现实主义者也心生赞赏。这一切的事件在Strickland发生的那么自然,就像我们不能责备老虎为什么会暴虐。作者通过一个好心平庸的 “丑角”施特略夫发出感叹,旷世之才对承受的本人是会带来痛苦的负担的。
  
  这一章里,写书时候还比较年轻的毛姆对爱情也很不客气的冷嘲热讽了一番,看得我是背脊阵阵发凉。只可惜我是庸人,背脊发凉,头脑发热。而且貌似我还是喜欢有点温度,笑。
  
  最后的一章里,“我”去拜访被Strickland抛弃在英国国内的家人,见到了他成为了引经据典的牧师的婚生子,不禁想起他在塔西提岛上他和土著生的那个水手儿子,那个“活泼、开朗、快快活活的小伙子。”
  
  “在想象中,我仿佛看见一艘双桅大帆船,这个年轻人正在船上干活儿,他浑身赤裸,只在腰间围着一块粗蓝布;天黑了,船儿被清风吹动着,轻快地在海面上滑行,水手们都聚集在上层甲板上,船长和一个管货的人员坐在帆布椅上自由自在地抽着烟斗。思特里克兰德的孩子同另一个小伙子跳起舞来,在暗哑的手风琴声中,他们疯狂地跳着。头顶上是一片碧空,群星熠熠,太平洋烟波淼茫,浩瀚无垠。”
  
  看到这里,我觉得眼前月亮和六便士同时出现了。
  
  不能不哲学一把,我们活着又是为了什么呢?
  
  接下来就要看我哪天有心情去看他的《刀锋》了,这是活着才能做的一件事情。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12#
发表于 2012-8-29 17:39:43 | 只看该作者
  选择任何生命道路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无关于金钱,权利,权势等。但是很多选择只好屈从社会,是因为没有跳开这个禁锢着你的圈子?高更跳开了,结局又如何?有得必有失,就像你不得不呆在寝室里忍受别人打搅你做梦的结局,因为现在你跳步开只好固守这一小份地盘。
  很多人向往月亮的光芒,却在仰视的途中还不忘要捡起地上的六便士。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的解脱世俗,骄傲地不羁于世间。除非国家,制度,习俗文化,历史统统不存在,将会化做一个不屑于世的自我,往着自己向往之处飞奔。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13#
发表于 2012-8-29 17:39:43 | 只看该作者
  《月亮和六便士》里,毛姆以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的生平为原型,创造了一位证券经纪人在人界中年以后突然响应内心的召唤离家出走,仿佛被魔鬼附了体似的作出种种常人难以理解的行为,最后到南太平洋的希塔提岛与土著人生活在一起,创作出了惊人的艺术杰作,并在死后被尊奉为天才震撼了整个艺术界。
  也许大部分读者的目光都会聚焦在斯特里克兰德这个天才画家的身上,他是如何孤独地不屈不挠地与周围的环境和人事作斗争,如何不可思议地放弃一切去响应内心的召唤,如何说出刀锋般犀利而让人回味无穷的话,如何在一种坚苦卓绝而心地洞明的情景下完成不朽的杰作。我们每个人都会被他的精神所感染,他的身上有一种神性的光辉而不是俗世的道德规范,在他对人世进行冷嘲热讽时,我们拍案叫绝,那正是我们千百次想脱口而出却又碍于道貌岸然的教养而忍气吞声的话语;在他穷愁潦倒地到达棕榈树环绕的希塔提岛娶了当地的一位土著女人一起生活,当他怀着种种奇思遐想在点燃起自己丰富想象的陌生荒岛上全身心地投入艺术创作时,我们被深深地打动并由衷地赞叹。如晴天霹雳般地被击中,不仅因为畏惧也是因为羡慕。斯特里克兰德的一切行径在某种程度上满足着我们心里始终被魔鬼纠缠的若隐若现的欲望。很难说清楚天才是不是凡人中的一员,如果是,他无限地放大并夸张了人心中微乎其微但却不容忽视的真实存在,正如库特拉斯医生描述的那样:“人的最原始的天性赤裸裸地呈现在你眼前,你看到的时候不由得感到恐惧,因为你看到的是你自己。”如果不是,天才来到这个世界上,只是为了按照神的意志向凡人俗世揭示某种本真却又被遮蔽不为人知的现象或真理。天才不是凡人,注定他要孤独地完成自己的使命,天才又是凡人,注定他的作品在死后被千万人承认、景仰、膜拜并不同程度地得到理解,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然而我更感兴趣的是围绕在斯特里克兰德周围的这一群人,包括他的太太,施特略夫和施特略夫的太太勃朗什,尼柯尔斯船长,他的土著太太爱塔和库特拉斯医生。斯特里克兰德的太太在丈夫离家出走后,虽然有过种种怀疑和猜测,她无法理解,却也不得不坦然地接受了这个事实并默默承受周围异样的眼光。施特略夫是最让我感动的一个人,作为一个拙劣的画家和一个滑稽得几乎没有自我的人,他把自己的画拿给斯特里克兰德看,却在他不发一言之后说只是来向你借二十法郎,他却不计前嫌,在斯特里克兰德生病以后把他带回家,并和自己妻子一同悉心照料,直到夫人被勾引,他本该暴怒实施复仇,但他却把屋子让给他们,到他深爱的夫人勃朗什为了爱情自杀身亡,他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怨言。他说:“亲爱的孩子,他是有天才的。不要认为我相信自己也有天才。我倒希望我有呢。但是别人谁是天才我看得出来,我从心眼里尊重这种人。天才是世界上最奇妙的东西。对他们本人来说,天才是一个很大的负担。我们对这些人必须非常容忍,非常耐心才行。”其次是爱塔,在斯特里克兰德得了严重的麻风病以后,她仍然不离不弃地守护在他身旁,并在斯特里克兰德死后遵照他的吩咐把那幅画在四面墙壁上的最后的杰作烧掉,亲眼看着房子烧光。爱塔的忠诚完成了一个天才艺术家最后的最了不起的心愿:“他已经得到了自己所追求的东西。他可以说死而无憾了。他创造了一个世界,也看到了自己的创造多么美好。以后,在骄傲和轻蔑的心情中,他又把它毁掉了。”
  天才不需要任何人来成就,但他需要一些人能够藏起自私的偏见来理解尊重和辅佐天才不同寻常的行动和想法。我觉得这些人就是六便士,他们用自己卑微的硬币面反射着高高在上的月亮皎洁清冷的光辉。而天才用如六便士银币卑微的地位和生活铸就了如月亮般崇高的理想和成就。
  每一枚六便士银币上的那一抹光辉,都是令人感动的,这个隐喻是巧妙而意味深长的,说万川之月都是那一弯月,有千万张面孔如我般凡人琐事,从怎样来对待一个天才到怎样来对待周围与我们意见相左格格不入的人,你的,他的,我的,一个自我的世界,有着完全不同的内容、形式和思想,在神的面前,谁都不能说谁的更美更好更有意味,就像便士、先令和英镑之间不能因为硬币面额的大小而判断哪个更多地反射了月亮的光辉,因为和天上那宇宙初创时的便高高在上的月亮相比,你会知道这是多么地可笑并且充满了讽刺的意味。
  在具有大自然的原始力量的天性的掌心里,人是无能无力的,受这种意志的驱使天才创造了神的作品,受这种力量的不作用甚至是拒绝,凡人因此庸碌地终了一生,只有依靠神通过天才展示出来的作品时,他们才会说,看啊,这便是我们盘踞在心头的魔鬼。而一个人是不是天才,只有神和我才知道,并且天才的成功没有规律和经验可总结,也许在《月亮和六便士》里,天才画家需要离家出走到土著岛上完成震撼人心的不朽作品,也许在现实中,大隐隐于市的打磨也会培养出一个暂时不为人知的天才和他的伟大作品,谁知道呢。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14#
发表于 2012-8-29 17:39:43 | 只看该作者
  首先说,是有点失望的。好像是冯唐把毛姆归为他的师承之一,所以我对月亮寄有文字上较高的期望,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原因,总是感到啰嗦,聒噪。这种以旁观者来叙事的方式可能不对我的胃口,再加上翻译可能挂丢失了文字的美感,so,只剩了个故事和人物。
  
  那个艺术家。。。没有超出想像,但那些女人让人失望。除了最后一个岛上的妇女,全都是绑肉票的。
  
  但有一个人物让我很喜欢,那个赔上了老婆的胖子。他和艺术家其实有相通处。他们都面对艺术和真实的时候无比诚恳,即使这样做会给自己带来污辱。不同的是,胖子还会感到尴尬,但艺术家?嘿嘿,人家早就强大到无生无死了。
  
  胖子这样的普通人,真勇敢。艺术家瞧不上他的画儿,艺术家抢走他老婆,艺术家画老婆的裸体,艺术家乱而又弃。。。所有这些东西,是真实理性夹杂着污辱,平常人只被污辱激怒,而他,选择承受污辱,但承认真实理性,很了不起了。
  
  全书最后一个镜头非常电影感。
  巴黎的儿女们在挂着赝品的房间里做上流社会的高级状,塔希提的儿子赤着黑黝的上身在蓝天蓝海里航行。
  
  可怜的是岛上还埋着一个麻风病了的呢,没人想起。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15#
发表于 2012-8-29 17:39:43 | 只看该作者
      毫无疑问,我正是那种明明看到地上有六便士,心里揣着月亮,结果又没拣着钱,又嫌仰脖子太累的那种人,也就是说两样都没落着好儿。但是满足是一种可以通过虚构完成的情绪,比如在我什么都没落着好儿的时候,幻想六便士可以买到什么,同时幻想天空中那我并没有在仰望的浑圆月亮的清辉何等皎洁,都让我满足。
      《月亮和六便士》是一本可怕的书,我一个下午读完了它,窗子吹进一阵风这大夏天的我居然打了个冷战,确切地说是恐惧。就本身而言,我绝非一个容易受到任何言论影响、鼓动的人,好像也很少有什么人物像晴天里打在头上的一个霹雳一样让我当时就震惊和感动了。可是我觉得特里克兰德是一个可怕的人,天才可怕又有什么稀奇?
      他是粗鲁的,讥讽的,直截了当的,而且在每个方面都毫无保留,他没有所谓的良心约束他任何的言行,当然可以相信他说的每句话都是真实的,是他对所处的世界不留情面的看法。我之所以觉得他可怕,是这么坦率的咒骂也是我的一部分,但碍于礼貌和惺惺作态的教养一直没能说出口的,他的话胜于我对任何人任何事最恶毒的诅咒。我真羡慕。
      真正的恶行不会让我觉得恐惧,在此不赘言善与恶那些扯不清的屁话。就把他看成一个自然而然又完整的人来看。
      特里克兰德不在乎任何人对他的看法,他甚至不会觉得任何人对他的好评也好恶评也罢对他来说是种冒犯,更不关礼貌什么事了。我和别人一样常常对另外一些人感到恼火,恨不得直接扇过去两巴掌,其原因无非是:为什么这个恬不知耻的家伙对我说的话无动于衷呢,难道我说的话对TA来说没有任何的影响么?对别人造成影响当然是好事情,能够让自己沾沾自喜好一阵,拆了别人家的房子和让某个人朝思暮想都是同样的一件事——权力。可是为什么别人就非得有动于衷?
      他有他的月亮,不同的是他所有的眼光都朝着那个月亮,现实中的好坏境遇都不能将他的头扳过来正视地上的六便士。很多时候嘲讽一个人有句很万能的话: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那个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他人既不尊重也完全不清楚,只管把这些对自己轻慢的家伙称作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神经病。恩,难道你没有自己的世界,你甚至没有奢望,没有一丁点地幻想过自己也有一个世界?
      拿自私这个词指责特里克兰德这样的人,作用还不如一个叮咬未遂的蚊子,都他妈的是些词穷又没有想象力的人做出的自以为最强烈其最没用的攻击。拿什么去刺激这位厚脸皮先生都没有用,他不会为任何东西所诱惑,常人总乐意幻想自己强大得不得了打造一身铜墙铁壁能对抗全部的伤害,可惜人总是有欲望的,欲望就是破绽,怎么就忘记了老话说得好无欲就刚得嘛。攻击一个人,诱惑一个人都是一样的,必须有那个点,必须精确地扎到那个点,不然再费力也白搭。
      因为作为普罗大众,大家谁也没有试过月亮走我也走,没有除了那个月亮什么都不在乎过,最多做点我跟阿哥到村头的破事儿已经足以引为疯狂的谈资留待将来想当年了。这也无可指摘,正是如此人类才发展到让一个英国人写出这么一个真正疯狂的人物故事的地步。许多人拣起六便士,挣到更多的便士,使得看月亮的人出现、存活、湮灭,再花很多便士收买月亮留在人间的一抹光辉。
      特里克兰德是个魔鬼一样的人,谁也没见过魔鬼就把接受不了的一切屎盆子往这个无辜的传说中的生物头上扣了。可谁比魔鬼更敬业,据说是从始至终矢志不渝地在从事着颠覆人类灵魂的罪恶勾当?当然,看见神和看见魔鬼一样震撼,一样惊心动魄。
      对任何一本小说里那些动不动就满口圣经,搬弄“人性”“道德”的人都很有怒气。怎么?就因为你们是既得利益者,恰好你自认为自己是道德规范中的一员,便可言之凿凿地拿自己的话当做铁律了么?人性个锤子,连你同胞中与你不同的一员你都不能接受怎么胆敢玩弄文字?又或许,这也是人性,这才是人性。
      这本书虽然比《刀锋》薄很多,但其中的厉害之处远胜后者,那是比刀锋更锋利无畏的东西。拿月亮和六便士这样的比喻来形容这个故事远远不够。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16#
发表于 2012-8-29 17:39:43 | 只看该作者
  很早前看的一本书了,记得当时看的时候蛮震撼,现在回想起来倒没有多少感觉。
  
  大多描写的是对天才的理解和崇拜。可是我们一般人的生活还是很平淡的,而回想那些蛮荒小岛上的生活,如同噩梦中一般,天才的生活被描写的光怪陆离,看不到生活的细节,看不到一点的人性。
  一句话,不真实。
  
  我想作者可能要告诉我们某个自己认同的含义,但是有点赤裸裸,让人有压迫的感觉,其实他的意思可以在一句话中就可以表达出来了,不必大费周章,虚构这样一个单薄故事来证明自己的道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17#
发表于 2012-8-29 17:39:43 | 只看该作者
  被斯特里克兰德的巨大的内心力量所震慑。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发觉内心被附的魔力,发现的人也并非有勇气抛弃一切不遗余力地寻找表达这种内心的勇气。
  
  天才,都是遵从内心的诚实的赤子,令人费解,甚至讨厌,但我们无法嫉妒,因为他离我们太远,我们只能羡慕。天才,关心的只是自己内心的表达。无谓身边左右事,无谓身前身后名。
  
  相对于梵高说“我希望自己走到人生的终点时,以最深的爱和静静的留恋,回味自己的人生,还带着‘啊!我还想画那样的画!’的一番离情别绪,永别人世。”我更钦佩斯特里克兰德,也许是高更,在临死前嘱咐最亲的爱人,放把大火,把自己的绝世大作烧掉。
  
  艺术创作的本身,追求的是一种表达与宣泄。表达结束,艺术创作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在巅峰恰到好处的结束,不带任何留恋地安详地离去吧。
  今生播种,来世收割。
  
  我很欣慰,斯特里克兰德最后的几年是在塔希提岛上与爱塔度过的,在心灵的家乡,与一个懂得自己创作的土人女人同居。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18#
发表于 2012-8-29 17:39:43 | 只看该作者
  前段时间看的<革命之路>,耶茨就告诉我们,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无畏的追求心中的梦想的,同样,毛姆叔叔在几百年前也提出了这个观点,现实总是如此残酷,我们总是如此脆弱~
  斯特里克兰得,他用生命谱写了壮丽的艺术之歌,尽管他对爱情的态度让我恨的咬牙切齿,他的冷漠与无情把女人作为他艺术道路中的垫脚石,看这本书的时候强烈的女权主义思想会无时无刻的呼唤着我,但是他对艺术的追求,对梦想的追求却深深震撼到了我的心底
  我用了一个星期看了前20页,却用了1天看完了余下的部分,月亮和六便士不是一本特别容易进入的书,尤其是对于不了解毛姆的人,但是当你进入了毛姆为我们营造的世界,你就再也不愿意出来了,所以记得千万耐心~
  研究过两年艺术学,对于保罗高更实在没有多大的感触,却因为这本书对保罗高更有了别样的看法,斯特里克兰得最后在岛上的屋子里的壁画,没有实物,但我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了那幅画,就像保罗高更的颜色和线条,大块大块的充斥着眼球,冲击着我们的心灵
  回过头来继续说,现实中的我们又有多少人会为了心中的月亮而放弃手中的六便士,何况这还不是六便士,可能是六十便士,六百便士,很多人穷其一生去追求名利,追求众人眼中所谓的生活,却忘记了自己的存在,我们忘记了月亮忘记了抬头,忘记了心中的梦想,终究按部就班的完成一生~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19#
发表于 2012-8-29 17:39:43 | 只看该作者
  我是一个没有故乡的人,只有履历表上的一个籍贯,在填表的时候才想到它。古往今来的许多作者,对于故乡无不倾注深情。我心里不免有些惭愧,因自己像一个薄情寡恩之辈。我不爱出生的那个地方,甚至有一点厌恶它。
  
  这似乎原因不明。童年并没有什么不愉快的回忆,会把漫长的阴影投射到现在的人生里,甚至可以说是相当美好。我生在华北平原上的一个小村庄。离开它时,我7岁。印象中,那里河水充沛,树林丰茂,牛羊成群,一派田园风光。村北是块恐怖的墓地,生满了高大的树木,一进去便没了青天白日,灌木丛中隐藏着数以百计的土馒头。我和大孩子进去捉过知了,得小心地绕过土馒头,避免踩到草丛里的白骨;村东是条墨绿色的水库,是挖掘铁矿留下的,绵延五六里长。据说里头生长着锅盖大的王八。小孩子们全无畏惧,还是“扑通扑通”地在里面游泳,大叫大闹的,在铁灰色的崖壁上激起清脆的回声。那里每年都会溺死几个小孩子。我曾经远远地见到一个洗衣服的小姑娘,被人们从水里捞出来,小小的身躯,裹着碎花布,湿淋淋的小辫子,不再飘荡;村北的树丛又添了一块白色的墓碑。我到过她坟前,心里面仿佛有些哀愁。我骂过她,揪过她的小辫子,用一块小石子打破过她的头。她现在没办法来向我报仇了。
  
  由于整日在田间疯跑,村里的事物和人在记忆里就很模糊。只记得邻居有位四奶奶,院里长了两株出奇的枣树。那枣子个儿极大,几粒就能胀饱小肚皮。这自然能引起那一班顽童的嫉羡与骚扰,我就是这群顽童中最为积极的一个。 我相信四奶奶讨厌我,所以我也非常地讨厌她。 她看见我时,嘴里咕咕哝哝不知说些什么话,有一次我清楚地听见她说“作死呀!”我便大声地回答她: “你这个老东西!怎么还不去死?”她愤怒地把这句话报告了我的母亲, 母亲脸色发绿地把我提回家去,问我究竟喜欢笤帚疙瘩还是鞋底。人们说四奶奶是个老绝户,脾气嘎得很,亦即小气。她收养过东北姐姐家的一个漂亮女儿,长到十八岁回东北了。唯一一次回来是在四奶奶死后,把房子与家具卖了个干净,背负着村里人冰冷的眼光走掉了。四奶奶死得很惨。上厕所时掉到粪坑里,摔坏了胳膊腿儿,从此卧炕不起。邻居们骂着东北那娘们,偶尔来帮衬一下。然而不济事。四奶奶身上的皮肉一块块烂掉了,枕席浸满了脓血恶臭。据说,临死前,她身上腐烂的空洞可以塞进一个拳头。
  
  所谓的田园诗意,只是乡村生活微渺的一部分,如今那一部分也在消失之中。河流干了,树林砍了,因为农田实行机械化作业,大部分牛羊都进了屠宰场。我的亲人们也全部迁走了。那里生活着都是我叫不上名字的一群灰扑扑的人,尽管他们里头有的人还能喊出我的乳名。总算村北的那片土馒头还没有夷平。我与那里惟一的牵系是,年终之时,陪父亲去给葬在那里的爷爷奶奶上坟。我打开酒瓶,浇在坟头,点燃一堆黄色的烧纸,看它们变成黑色的飞舞的蝴蝶。这些黑蝴蝶,可飞去天堂,但飞不回过往。父亲说,他以后也要埋在这里。我觉得,埋在哪里其实无所谓。但是,我却不怎么想把身后的这撮寒灰托付此处。从前已经厌倦了的,还是换个地方埋的好。
  
  最近在看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这段话深得我心,给这种心态做了一个最好的注解,便抄录在这里——
  
  “我认为有些人诞生在某一个地方可以说未得其所。机缘把他们随便抛掷到一个环境中,而他们却一直思念着一处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坐落在何处的家乡。在出生的地方他们好象是过客;从孩提时代就非常熟悉的浓荫郁郁的小巷,同小伙伴游戏其中的人烟稠密的街衢,对他们说来都不过是旅途中的一个宿站。这种人在自己亲友中可能终生落落寡合,在他们唯一熟悉的环境里也始终孑身独处。也许正是在本乡本土的这种陌生感才逼着他们远游异乡,寻找一处永恒定居的寓所。说不定在他们内心深处仍然隐伏着多少世代前祖先的习性和癖好,叫这些彷徨者再回到他们祖先在远古就已离开的土地。有时候一个人偶然到了一个地方,会神秘地感觉到这正是自己栖身之所,是他一直在寻找的家园。于是他就在这些从未寓目的景物里,从不相识的人群中定居下来,倒好象这里的一切都是他从小就熟稔的一样。他在这里终于找到了宁静。”
  
  有本家谱,记载了我的祖先的迁徙历程。我是崔家的十七代或者十八代。我的源头是一对叫崔化龙和崔化虎的兄弟。他们自四川来到山东。或许因为这个缘故,走了许多地方,但对于四川和与四川接壤的湘西,始终有一种莫名所以的温暖感受。这里的风景如同童年画图;这里的女子清秀可人,答应你时说:“是撒。”我好喜欢听“撒”这个柔美爱娇的尾音;这里食物蕴藏着饱满的酸辣,仿佛疾风掠过草原,使我的每一粒味蕾都如同花一样摇曳盛放。
  
  然而,若要将这里当成故乡,好像不甚妥当,而我也未尝甘心。或许,还是做个没有故乡的人,或许,我可以继续寻找故乡,或许,死亡才是惟一的故乡。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20#
发表于 2012-8-29 17:39:43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毛姆这个神奇的老头,很早就想为他写点什么了,但是他这个人是如此奇妙,最初我有点矛盾抗拒甚至讨厌他,而最终却不得不死心塌地的爱上他。
    
    他总是尽力让自己通俗浅显,却在看似自然漫不经心的转角处巧妙的编制出整个故事精致的结构。而他深入浅出的道理又具有一种巨大的冲击力,有时甚至能够让人生观里某些约定俗成的东西如同深陷激烈的漩涡一样无法自拔,甚至产生恐惧和威胁,但也同时带来交流和理解的巨大快感。
    
    这是一种权力,如同所有天才的作家画家音乐家和导演一样,他拥有一种主导人们的思想,控制人们悲喜的权力,这种权力是如此有力,远远超越一切的君王和政治家。即便在他的肉体消亡之后,仍然毫发无伤、甚至愈演愈烈的发挥着他的权力。
    
    所以我想他给我的启发是无法被描述的,就像这世上所有曾撼动心灵的真理和美,是永远无法被任何表达方式所准确还原的。
    
    所以,我只能用我拙劣有限的文字这样来描述他
    可爱的狡猾者,冷漠的善良者
    
    绅士的放荡者,享乐的克制者
    
    理想的世俗者,悲悯的刻薄者
    
    就像《月亮与六便士》里说的 :“卑鄙与伟大,恶毒与善良,仇恨与热爱是可以互不排斥的并存在同一颗心里的。”
    
    说到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它的名字相当奇怪,而傅惟慈的译本序里是这样解释的
    
    “据毛姆说,这本小说的书名带有开玩笑的意味。有一个评论家曾说《人性的枷锁》的主人公菲利普像所有年轻人一样,终日仰望月亮,却没有看到脚下的六便士银币。毛姆喜欢这个说法,就用《月亮与六便士》,做为下一本小说的书名。”
    
    我喜欢这个名字,它像一副含义深刻的绘画,象征和对比运用的惟妙惟肖。
    
    而这本书也正是从头到尾,若隐若现的呼应着这个可爱的主题。
    
    所以关于这本书,其实我没什么好说的了,那么干脆就做些书摘吧。
    
    -----------我的废话与毛姆精辟言论的分割线-----------------
    
    1、为了心灵的宁静,一个人每天要做两件他不喜欢的事情。
    
    2、我们为自己的一些荒诞不经的行为遮上一层体面的缄默,我想这并不是虚伪。
    
    3、她喜欢这些艺术家,对于他们游戏人生的信条她认为无可厚非,但她自己一分钟也不想按照他们的方式调整自己的生活。
    
    4、同情是一种很难得的本领,但常常被那些知道自己有这种本领的人滥用。他们一看到朋友有什么不幸就恶狠狠的扑上去,把自己的同情如同一口油井一样完全喷出来。惯于表达同情的人觉得自己热情奔放,而却使得那些受难者非常困窘。
    
    5、他是一个忠厚老实,索然无味的普通人,人们会非常钦佩他的为人,却不愿意和他待在一起。
    
    6、我满心承认常规生活的社会价值,也看到了它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我的血液里却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渴望人生是更为狂放不羁的旅途。这种安详宁静的快乐里好像有一种让我惊惧不安的东西在默默潜伏。
    
    7、女人总有一种无法摆脱的恶习,热衷于同任何一个愿意倾听的人讨论自己的私事。
    
    8、她穿着一身黑衣服,朴素的近乎严肃,使人想到她的不幸。尽管她悲痛的感情是真实的,但却没忘记使自己的衣着合乎她脑子里的礼规叫她扮演的角色。我为人类的这一习惯感到惊奇。
    
    9、我那时年少无知,不了解人性的矛盾,我不知道真挚中含有多少做作,高尚中又蕴藏着多少卑鄙,或者,其实在邪恶里也找的到美德。
    
    9、我告诉你我必须画画。我由不得我自己。一个人要是跌进水里,他游泳游的好不好是无关紧要的,反正他得挣扎出去,不然就得淹死。
    
    10、在他的灵魂中深藏着某种创作的欲望,这种欲望尽管被他的生活环境所掩盖,却一直在毫不留情的膨胀壮大,正像肿瘤在有机组织中不断长大一样,直到最后完全把他控制,逼得他必须采取行动,毫无反抗能力。
    
    11、有人说他毫不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这多半是自欺欺人。事事要邀获别人批准,或许是文明人类最根深蒂固的一种天性。
    
    12、女人总是喜欢在伤害她们的男人临终前表现的宽宏大量,这种偏好叫我实在难以忍受。有时我甚至觉得她们巴不得男人早点死掉,就是怕这出好戏演出的时间被拖得太久。
    
    13、我和我的朋友们天天过着老一套的生活,每天做的事都一模一样,不等他们开口,我就知道他们要说什么,就连他们的桃色事件也都是枯燥乏味的老一套。我们这些人就像从终点到终点往返行驶的有轨电车,连乘客的数量也都能估计个八九不离十。
    
    14、人说灾难不幸可以使人性高贵,这句话并不对,叫人做出高贵行为的有时候反而是幸福和得意,灾难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只能使人们变的心胸狭小,报复心更强。
    
    15、因为他太好欺负,你反而有点看不起他。他的生活是按照那种充满打闹的滑稽剧的格式写出的一场悲剧。
    
    16、凭什么你认为美——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会同沙滩上的石头一样,一个漫不经心的过路人随随便便就能够捡起来?美是一种最奇妙的东西,艺术家只有通过灵魂的痛苦才能从宇宙的混沌中将它提炼和塑造出来。在美被创造以后,它也不是为了叫每个人都能认识和理解的。要想认识它,一个人必须重复艺术家所经历过的心灵的冒险,它是一曲旋律,要是想在心里重新听一遍就必须有丰富的知识、敏锐的感觉和新奇的想象力。
    
    17、他对自己的画一点也不满意,同缠住他心灵的幻景相比,他觉得这些画实在是完全没有意义。
    
    18、等到这一切过去,你会感到自己出奇的洁净。你有一种灵魂把肉体甩脱的感觉,一种脱离形体的感觉。你好像一伸手就能触摸到美,仿佛“美”是一件抚摸得到的实体一样。你好像同飒飒的微风,同绽露嫩叶的树木、同波光变幻的流水,一切都息息相通了。
    
    19、天才是世界上最奇妙的东西。但对于他们本人来说,天才是一个巨大的不幸负担。
    
    20、我觉得他就像被魔鬼附体,但你却不能说这是邪恶的魔鬼,因为这是在宇宙混沌、善恶未分之前就存在的一种原始的力量。
    
    21、在爱情的时候如果考虑起自尊心来,那只能有一个原因:实际上你爱的还是你自己。
    
    22、以前我以为她爱她丈夫,实际上这只是男人的爱抚和生活的舒适在女人身上引起的自然反应。大多数女人都把这个当做是爱情。这是一种对任何一个人都可能产生的被动的感情,正像藤蔓可以攀附在随便哪棵树上一样。这种感情是什么呢?它不过是对有保障生活的满足,对拥有家资的骄傲,对有人需要自己沾沾自喜,对建立起自己的家庭洋洋得意;女人禀性善良,喜爱虚荣,因此便认为这种感情极富于精神价值。但是在冲动的热情面前,这种感情是毫无防卫能力的。
    
    23、爱情中需要有一种软弱无力的感觉,要有体贴爱护的要求,有帮助别人、取悦别人的热情(如果不是无私,起码是掩盖起来的自私)。
    
    24、从道理上他知道,在实际中真正的爱情有一天会走到尽头。爱情赋予他明知是虚幻的事物以实质形体,他明知道这一切不过是镜花水月,爱它却远远超过喜爱真实。它使一个人比原来的自我更丰富了一些,同时又使得他比原来的自我更狭小了一些。他不再是一个人,他成了追求某一个他不了解的目的的一件事物,一个工具。
    
    25、有时候一个人的外貌和他的灵魂是这么的不相称,这实在是一件苦不堪言的事情。大自然在创造这个人的时候,在他身上糅合了这么多相互矛盾的特点,叫他这样来面对令他迷惑不解的冷酷人世,这是一个多么残忍的玩笑。
    
    26、我不太愿意摆出一副义愤填膺的架势来,这里面总有某种自鸣得意的成分,会使得一个有幽默感的人觉得你在装腔作势。
    
    27、女人们总是不断为了爱情而自寻短见,但是一般来说她们总是做的很小心,不让自杀成为事实。通常这只是为了引起她们的情人和别人的怜悯或恐惧而做的一个姿态。
    
    28、世界是无情的,残酷的。我们生到世间没人知道是为了什么,死后没有人知道要到哪里去。我们必须自甘屈卑,我们必须学会享受冷清寂寥的美妙。在生活中我们一定不要出风头、露头角,惹起命运对我们的注目。愚昧远比知识更为可贵,让我们保持着沉默,满足于自己的小小天地,平易而温顺,这就是生活的智慧。
    
    29、人们动不动就谈论美,实际上对这个词完全不理解,这个词已经被用的太滥,失去了原有的力量,因为成千上万的琐碎事物都分享了“美”的称号,这个词已经被剥夺了他崇高的含义。一件衣服,一只狗,什么东西人们都用“美”来形容。所以当他们遇到真正的美时,他们反而认不出它了。他们用来遮掩自己毫无价值的思想的虚假夸大使得他们的感受力变得迟钝不堪。
    
    30、作家在创作恶棍时实际上是在满足他内心深处的一种天性,因为在文明社会中,风俗礼仪已经迫使这种天性隐匿到潜意识最隐密的底层;给予他虚构的人物以血肉之躯,也就是使他那一部分无法表露的自我有了生命。他得到的满足是一种自由解放的快感。
    
    31、作家更关心的应该是了解人性,而不是判断人性。
    
    32、女人可以原谅男人对她的伤害,但永远不能原谅他对她做出的牺牲。
    
    33、女人除了谈情说爱不会干别的,所以她们把爱情看的非常重要,简直到了可笑的地步。她们还想说服我们,叫我们也相信人的全部生活就是爱情。实际上爱情是生活中最无足轻重的一部分。我只懂得情欲,这是健康的、正常的。而爱情是一种疾病。
    
    34、要是一个女人爱上了你,除非你的灵魂都被她占有,否则她是不会满足的。因为女人是软弱的,所以她们具有非常强烈的统治欲,不把你完全控制在手里就不会甘心。女人心胸狭窄,对那些她理解不了的抽象东西非常反感。她们满脑子想的都是些琐碎的事情,对于精神和理想非常极度。男人的灵魂在宇宙最遥远的地方遨游,而女人却想把它禁锢在家庭的收支账簿里。
    
    35、她自杀不是因为我抛弃了她,而是她太傻,因为她的精神不健全。
    
    36、我们还是非常重视别人看不看重我们的意见,我们在别人身上是否有影响力;如果我们对一个人的看法受到他的重视,我们就沾沾自喜,如果他们对这种意见毫不理会,我们就讨厌他。我想这就是自尊心中最严重的创伤。
    
    37、在交际应酬中,一个人只让你看到他希望别人接受的一些表面现象,你只能借助他无意间做出的一些小动作,借助不知不觉中掠过他脸上的一些表情对他做出正确的了解。有些时候,人们把一副假面装的太逼真,时间久了,他们就会真的变成他们所装扮的那个人。
    
    38、他仿佛在有形的实物上模模糊糊表达着某种精神意义,这种意义非常奇异,他只能用很不完善的符号勉强把它表现出来。仿佛他在宇宙的一片混沌中找到了一个新的图案,正在笨拙的把它描摹下来,因为力不从心,心灵非常痛苦。我从这些画里看到的是一个奋力寻求表现手段的备受折磨的灵魂。
    
    39、我们每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独的。每个人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只能靠一些符号同别人传达自己的思想,而这些符号并没有共同的价值,因此他们的意义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我们非常可怜的想把自己心中的财富传送给别人,可是他们却没有接受这些财富的能力。因此我们只能孤独的行走,尽管身体互相依傍却并不在一起,既不了解别人也不能为别人所了解。我们好像住在异国的人,对于这个国家的语言懂得非常少,虽然我们有各种美妙的、深奥的事情要说,却只能局限于会话手册上那几句陈腐平庸的话。我们的脑子里充满各种思想,而我们能说的不过是像“园丁的姑母有一把伞在屋子里”之类的话。
    
    40、他几乎无法忍受的感到必须把自己的某种感受传达给别人,这是他进行创作唯一的意图。只要他觉得能够接近他所追寻的事物,采用简单的线条也好,画的七歪八扭也好,他一点也不在乎。他根本不考虑真实情况,因为他要在一堆互不相关的偶然现象下面寻找他自己感到意义重大的事物。他好像已经抓到了宇宙的灵魂,一定要把它表现出来不可。
    
    41、生活不过是一片混沌,充满了各种可笑的、龌龊的事情,它只能给人们提供笑料,但是他笑的时候却禁不住满心哀伤。一群兴高采烈的人在听一个小丑打诨,正在捧腹大笑时,会在小丑的眼睛里看到凄凉的眼神;小丑的嘴唇在微笑,他的笑话越来越滑稽,因为在他逗人发笑的时候他更加感到自己无法忍受的孤独。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26 10:09 , Processed in 0.04875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