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书虫百变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澜本嫁衣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1#
发表于 2012-11-8 18:25:43 | 只看该作者
  
      她的全部生活,有四个字可以囊括,即“澜本嫁衣”。 这个名字掩盖下的却是难以言说的黑暗,黑暗,蔓延至地狱底端。合上书页,我的心中惟有震惊,只剩震惊。很多往事像回桢的电影画面,刹那浮及。
  
  
  
  
      为这是一个趋于真实而又距离遥远的故事。因为愈是真实,所以愈是显得遥远……
  
  
      一直都觉得七堇年是一个活着乱世中,却依旧如一泉清泽般高雅的女子。她从容,淡定,不迫。可惜,就是这样的一个淡定的女子,总是能写出一些故事,在最闲适的雍懒午后,让我们彻底地清醒,突然看到世界残缺的另一面。
  
  
      一个故事,读完了。内心存在一种很无奈的清醒。让我刹那间忘记身边的一切,只是剩下思考。这样子的清醒,就好像冬日里将双手浸润在冰冷的水中。起初只是简单的冷,而后会经历麻木,最后才是传入内心的痛与清醒。那种激灵,难以忘记。
       澜本嫁衣,它是一个太过于遥远的故事,一个关于很深的爱的故事
  
       有时候,会觉得自己真的是很天真很幼稚。因为有了父母、家庭的庇护,可以自由地飞翔,可以放肆地伤春悲秋。可以自由地选择一些自以为很纯净的东西,也从来不用为了生活而劳碌,累了的时候,可以在父母的怀中得到人间最真切最纯净的爱……我们,青春,似乎仅仅是一个纯白的人生的代名词。
  
       但,在这个世界,仍然存在着很多跟我们不同的人。亦是同样的年华,却终日为生存而疲于奔命。生活无情的举着高高的长鞭,容不得他们做任何思考。除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日夜夜。他们,根本没有资格向生活说一句,我累了……他们,总是那么赤裸地活在世界的残忍一端,而我们总是自以为是地活在世界纯净的一端。
  
  
  
  
       叶知秋:“我们除了自己,其他什么都不可以相信。”
  
  
  
  
  
  
  
  
  
  
  
  
  
       也许,这就是世界教会我们的定律。或者,说是世界硬塞给我们的成长定律。并且它不会在我们来到世界的那一刻,就握着你的手,轻声告诉你这些。我们,对于这个定律,只有在岁月的摸爬滚打中渐渐一点点体会。
  
  
        这样于是乎,我们都成了有故事的人。
        12.17。结束全部关于《澜本嫁衣》的一切。
       叶知秋,叶一生,康以明,何耀辉都从我的生命中彻底消失。
  
  
  
  
  
       我,又从满目疮痍的世界回到了我爱着的单纯生活。
       一切如梦。什么时候,才初醒?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2#
发表于 2012-11-8 18:25:43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过分阴暗了。
  如果说过分美好的偶像剧是脑残,
  那这过分阴暗的则是做作了。
  
  青春文学的受众面是青少年,
  我认为青少年不应过分受社会这些阴暗面的渲染。
  写得很真是没有错。
  但我想问难道现实和深刻一定要以如此单一的阴暗来表达吗?
  这未免太单薄了吧。
  
  人,有希望才能继续活下去。
  但为什么会被写成陷入深渊的罪魁祸首?
  一片阴暗中看不到真正的温暖,连那一丝光亮都是冰冷的。
  这就是所谓的现实吗?
  
  作为作家,是应该写出对现实的的自我理解,
  也应该怀有对人类苦痛最真切的悲悯。
  很抱歉,我在这本书中只找到一味的负面和阴颓。
  这对在青春文学中以深刻作为口碑的七堇年文字,
  未免让人觉得不甚舒服。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3#
发表于 2012-11-8 18:25:43 | 只看该作者
你骗人,不是这样的。
               ——题记
不知道为什么,这句话就这样持续地盘旋耳际,久久不去。
在看完七的《澜本嫁衣》...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4#
发表于 2012-11-8 18:25:43 | 只看该作者
澜本嫁衣是在考前向同学借的,之所以会去借,主要还是因为它的作者——七堇年。

    我并我是因为喜欢七堇年而看,只是培曾说过自己的风格和...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5#
发表于 2012-11-8 18:25:43 | 只看该作者
失望,失望,还是失望。
比起《大地之灯》,我看不出这是七写的书。如果是被同化了,那么我原谅,我亦不苛求。是你渐渐远离了读者,还是我在远离你。我...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6#
发表于 2012-11-8 18:25:43 | 只看该作者
  只是从来都没想过,会有人的一生是这样,书上有一句话大概是说,其他16岁的女生还活在自己的小小快乐的世界撒娇,可是她却似乎已走过了人生的大半。...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7#
发表于 2012-11-8 18:25:43 | 只看该作者
  看完之后,心里极其郁闷。来这里看了评论,终于明白了,这真不是我一个人的感觉。
  叶知秋和黎辉走到一起时,我恍然大悟,这种熟悉的感觉,不就...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8#
发表于 2012-11-8 18:25:43 | 只看该作者
不是本坏书
给我一种安妮宝贝的感觉
却远远不及安妮的感觉

现在有太多的作家都是那么热衷于模仿安妮的风格
那么苟延残喘 那么生不如死 ...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9#
发表于 2012-11-8 18:25:43 | 只看该作者
《澜本嫁衣》是我一直以来很想读的一本书。归结于两点:第一,我对于书名的欢喜;第二,是关于七堇年的名字,我同样喜欢。

对于两个名字的热爱就直...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0#
发表于 2012-11-8 18:25:43 | 只看该作者
   七堇年这个名字,不知为何,第一次见就觉熟悉。也许在某个书店,我拿起过她的书;也许在某本杂志,我读过她的文章。总之,是不陌生的了。但总怀疑这...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27 02:18 , Processed in 0.04777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