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粉晶乖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
发表于 2012-8-26 15:34:46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看书成了稀罕事儿。
  
  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所有的经历体验都是在追寻自己命定角色的路上的风景。命运最终会让你遇到自己的。
  阿富汗
  在我的印象里,.阿富汗就是恐怖分子,就是塔利班恐怖组织,就是战争,就是强权大国美国火炮下恶毒爬行的蜘蛛。在拆弹部队跟种种看到的关于阿富汗及中东地区国家的音像抑或文字资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怪异宗教的,拘谨警惕的,危险性极强的人种。
  而这本书向我展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阿富汗,我看到了一个挺立着腰板的,蒙面裟袍下独立的虔诚的伊斯兰民族。这些崇尚着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们有着坚强的决心,有着天下大同,和平、美好的愿景,他们与任何希望生活在一个更好的地球上的人一样,有抱负,有思想,有责任心。至少这样的人也是这样一个饱受苦难的国家中的一员,这是个有希望的民族与国家。
  我想到说中国是怎样的在国外媒体的恶言下受到外界误解,暴露阴暗面掩藏蓬勃的发展生机与日渐庞大的实力。我们感到愤懑,觉得这是不公平的,觉得信口胡诌的丧失职业道德的媒体记者都应被排除出这个团体。但其实这是世界上,恶,存在的一个标志,是不了解不理解与其他种族自我保护的下意识而已,我们不也正沉浸在他国水深火热,毫无希望的误解当中么?
  亲情
  或许尊卑意识与文明是让一个人能更好的理解亲情,或者说一切感情的大前提。对于长者的敬仰,同辈的友爱,亲人的热爱,儿女的关怀是让我们能更好的理解他们在自己所处位置上放出光芒的一个渠道。有时我们会责怨长辈无法做到陪伴或是一些伙伴可以完成的事,其实怎承想,这并不是他们这个角色应具有的光芒。法齐雅的童年几乎只是父亲的远景,也没有多少与父亲的亲密接触,甚至她在记忆中唯一与父亲的对话就是父亲叱责着,甚至用了“连女人都不如”这样贬低人格的词语叫她走开,她还是敬仰他,爱戴他。我不知道这是否也与距离产生美有关,但她并没有因父亲的忽视而减少对于父亲事业及政治贡献的崇拜。
  血缘
  在计划生育的大体制下,血缘已经不再成为我们亲近的渠道,取而代之的是因共同的经历而构筑的人际关系。相同的学校,相同的班级,相同的家乡。人是社交动物,也是由整个社交网才构筑起的人格及价值。
  女性
  其实看这本书时几次都鼻头发酸,但终究没掉下泪。我总是觉得女人更加强大,思考的也更多,但总是停在一个阶段,这只是因为她们需要考虑的方面太多。记得曾经看文章介绍,女性的忍受力比男性要强很多个阶段,但实际生活中女性却显得更加较小脆弱。性格是环境造就的,由于人类对于女性的认知从而使女性需要考虑到各种方面,包括社会评价,包括自己的内心对自己的评价,她们渴求更多的支持与帮助,只是为了完善对于自己的认可。在做事业做科研的途中若是考虑了太多杂七杂八,又怎么能坚持到底。终究这还是个未能完全达到公平的世界。
  杂七杂八
  一个闭塞的世界观比一个闭塞的世界,更加可怕,也更加严重的影响着一个人。
  痛苦从不会因时间而削减,它永远都在那里.只是在世事的冲击下被相同大的事物所掩盖,成为认为可控氛围内的一段尘埃.
  所有的信仰都是真善美的化身,让你感受到自尊,自爱,社会的美好,希望与起码的安全感.如果那种教徒挥舞着暴徒或统领的旗帜,那就是伪信仰,伪教徒.
  如果真的读一段那时的爱情,便会懂得,为什么日落慢的迷人,一纸思念需翻越千山万水.千里一骑孤马,只为一面,愿走天涯.
  如果真主让你活,便好好活,这是天意.哪怕是一粒沙,也有他于这万物生灵的必要.
  爱情因责任而大放异彩,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其中一部分.如果让我来说的话,我愿用无忧的童年,青涩而疯狂的青春来描绘我所走过的这近20年.等待爱情的过程,就像吃一份生日蛋糕上厚奶油时期待着下边松软的蛋糕胚.
  失去所爱的人是生活的一部分,使我们成长路上的一部分,没人能够例外.而梦想与希望,是即便失去一切之后仍能支撑生命的唯一引导力.
  任何麻烦都是不愿付出不在意的代言词.
  我们的骨子里都流淌着不放弃的血液,如果选择轻松的那一条捷径,注定会一事无成.我们奋斗!我们幸存!我们永存!
  很多份感情都是在繁琐而平淡的生活中消磨殆尽的.如若你一直从未担心的拥有,其实不如艰难险阻中茫茫人海间惊鸿一瞥来的幸福.
  磨难,不是失去作为个人的坚强,骄傲,自豪的理由。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发表于 2012-8-26 15:34:46 | 只看该作者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昨天晚上看完了,由于急着要拿给我小姨,阅读速度比较快,无法很清晰的梳理正本书的内容,可是她确实影响着我的思想。
      书中有很多话听起来熟悉又遥远,比如忠诚、梦想、信仰,这些大家耳熟能详,可是又有几个是真的时刻谨记在心的呢?结合法齐娅·库菲背后的故事、她的思想、她的经历、她那不屈不挠的韧劲、还有她对国家真诚的热爱、她对伊斯兰教信仰教条的解读与执着,无一不渲染着这些曾经活跃在我们脑海中长大后却逐渐被现实淹没的信念。是的,忠诚、梦想、信仰,她是那么的必不可少。
      书中描述的是从她小时候到现在的阿富汗,读这本书之前我对阿富汗一无所知,甚至不知道本·拉登是来自于这个国家。我是一个很健忘的人,我记不得他的国王是谁,只记得是游击队击赶走了苏联入侵者,后来塔利班打着伊斯兰教的教条,以真主的名义,对这个已经千疮百孔的国家再次进行残暴的统治。
     可是书中提到的妇女和女童在那个时代的遭遇却让我过目不忘,而且触目惊心。阿富汗是妇女和婴儿死亡率最高的国家。她们的丈夫可以娶四个妻子,她们没有自己的床,她们决定不了自己的婚姻,她们的主宰空间是厨房,她们必须忍受着丈夫的毒打,而且这在当地看来是很正常,她们不允许从医,也不允许被男医生接生,她们的丈夫往往在一头绵羊和她们的生命之间,选择了一头绵羊,因为绵羊可以给她们的生活带来食物,而妻子死了可以再娶。她们自出生以来就被称为“可怜的女孩”,她们的地位永远那么的低贱。书中描述到一个落后的山区里的村民,她们居住在一间房子里,角落是大小便的场所,另一个角落是圈养牲畜的地方,剩余的空间是妇女生活居住饮食起居的家。我发自内心的同情她们,也发自内心的觉得自己生活在大家眼里不怎样的中国,是何其的幸福。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生活,幸福点也是极其的多。
      我同情她们的同时,更加敬重她们的坚强、勇敢和她们对孩子的爱。这些很大的一部分来自法齐娅的母亲贝比简。她是一个独特的女人,她坚强、勇敢、远见、睿智、能干、有气场、爱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家还有大家庭里的每个孩子。要是在中国我想她肯定是个了不起的领袖。在那个国度那个时代,即使自己目不识丁,但她也深刻的懂得知识的力量。她允许自己的女儿冒着生命危险去上课,自己每天守在门口万般担心的等待女儿的回家。爱女儿胜过于自己生命的一个母亲在等待心爱的女儿安全回家,可以想象她的心情是多么的难熬,多不容易。
  
      -----------------------------------------------------------------------------
       
       午睡归来
     我同情战争中阿富汗的国民的遭遇,也第一次那么深刻的意识到了战争的可怕,他不仅摧毁了家,也摧毁了人的心理防垒,甚至产生的长久的影响。但是有些本性是无法被改变的。他们的善良、助人为乐、对同胞真切的爱依旧,在战乱的年代显得弥足珍贵,又真切感人。那些出租车司机冒着生命危险载和他素未谋面的女性,其中有一个场面给我印象最深刻,有一个出租车司机除掉出租车的后座,专门去捡道路上那些无法挽救的生命或早已死去的横尸马路的可怜人,然后给他们安葬祷告,在伊斯兰教里,死者应该有个安葬之处,这是对他们灵魂的尊重。要知道,那时炸弹和手枪是胡乱轰炸的,这个出租车司机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是什么让他不顾生命安危,不计任何回报,去拯救这些与自己无半点关系的陌生人呢,在他的身上又发生过怎样的故事呢?我想支撑在他内心的是对真主最虔诚的信仰和对人类伟大的爱。
     文中有很多残忍的画面,但是感人的画面更让人记忆深刻。这个国家曾经的统治者,有点残忍,但是人性的善良是永存的。这本书给了我很多的感触。
     
      看完这本书,她让人的内心变得柔软又坚韧不屈,让我更加热爱我现在拥有的一切,对明天有了更多的激情和期盼。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自己的追求,我很幸福,我要让身边的人更幸福。
     谢谢你,法齐娅宝贝,谢谢你,贝比简。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
发表于 2012-8-26 15:34:46 | 只看该作者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昨天晚上看完了,由于急着要拿给我小姨,阅读速度比较快,无法很清晰的梳理正本书的内容,可是她确实影响着我的思想。
      书中有很多话听起来熟悉又遥远,比如忠诚、梦想、信仰,这些大家耳熟能详,可是又有几个是真的时刻谨记在心的呢?结合法齐娅·库菲背后的故事、她的思想、她的经历、她那不屈不挠的韧劲、还有她对国家真诚的热爱、她对伊斯兰教信仰教条的解读与执着,无一不渲染着这些曾经活跃在我们脑海中长大后却逐渐被现实淹没的信念。是的,忠诚、梦想、信仰,她是那么的必不可少。
      书中描述的是从她小时候到现在的阿富汗,读这本书之前我对阿富汗一无所知,甚至不知道本·拉登是来自于这个国家。我是一个很健忘的人,我记不得他的国王是谁,只记得是游击队击赶走了苏联入侵者,后来塔利班打着伊斯兰教的教条,以真主的名义,对这个已经千疮百孔的国家再次进行残暴的统治。
     可是书中提到的妇女和女童在那个时代的遭遇却让我过目不忘,而且触目惊心。她们的丈夫可以娶四个妻子,她们没有自己的床,她们决定不了自己的婚姻,她们的主宰空间是厨房,她们必须忍受着丈夫的毒打,而且这在当地看来是很正常,她们不允许从医,也不允许被男医生接生,她们的丈夫往往在一头绵羊和她们的生命之间,选择了一头绵羊,因为绵羊可以给她们的生活带来食物,而妻子死了可以再娶。她们自出生以来就被称为“可怜的女孩”,她们的地位永远那么的低贱。我发自内心的同情她们,也发自内心的觉得自己生活在大家眼里不怎样的中国,是何其的幸福。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生活,幸福点也是极其的多。
      我同情她们的同时,更加敬重她们的坚强、勇敢和她们对孩子的爱。这些很大的一部分来自法齐娅的母亲贝比简。她是一个独特的女人,她坚强、勇敢、远见、睿智、能干、有气场、爱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家还有大家庭里的每个孩子。要是在中国我想她肯定是个了不起的领袖。在那个国度那个时代,即使自己目不识丁,但她也深刻的懂得知识的力量。她允许自己的女儿冒着生命危险去上课,自己每天守在门口万般担心的等待女儿的回家。爱女儿胜过于自己生命的一个母亲在等待心爱的女儿安全回家,可以想象她的心情是多么的难熬,多不容易。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
发表于 2012-8-26 15:34:46 | 只看该作者
         看完法齐娅库菲的这本自传,我没有蒋方舟所谓的从头哭到尾,因为我之前看过一本《生命如歌》,里面的逃亡和经历的大屠杀比起法齐娅的经历要恐怖的多,德奥当时当时以为家人都被害,一个人逃亡,在异国他乡的艰难生活,还得提心吊胆担心异族的追杀。而整个过程法齐娅都有一个挚爱她的母亲和那些兄弟姐妹在身边给予了她很多照顾。
      这篇文章是写给法齐娅生命中的最重要的两个人:母亲贝比简,丈夫哈米德。
      我为法齐娅庆幸有贝比简这样伟大的母亲,没有她的母亲,就没有现在的她。她的母亲将整个家庭团结在一起,这于一个女人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可是能做好的没有几个。更令人感动的是法齐娅库菲和那些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面临战争,他们可以做到相亲相爱,即使面临政治竞争,也没有尔虞我诈,如果法齐娅库菲说得是对的,这归功于阿富汗的文化,她说即使妻子们之间会相互竞争、嫉妒,但是每一个妻子的孩子都会得到所有妻子的平等对待和爱护。而在她父亲去世后,她的母亲贝比简坚持要让所有的孩子在一起,尽力去保护所有的孩子,也是他们相亲相爱的一个原因吧!这一切归功于这位女主人。
      法齐娅库菲和哈米德的婚姻,就像一个见证和指点明示我哈米德这样的男子才适合我,才是我需要的。只是我不喜欢这个凄美的结局,这个善良、温柔的男子没有见证到妻子更多的辉煌和成就便被病魔击败。年纪轻轻就去世很大程度是法齐娅带来的厄运,但是他没有抱怨,一如既往的支持法齐娅,即使在男权社会里,即使心里不满法齐娅没有给他生儿子,但是他不会将不满蔓延到其他的情绪上,在其他方面,他依旧支持法齐娅,依旧对法齐娅爱护有加!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5#
发表于 2012-8-26 15:34:46 | 只看该作者
   难得的爱不释手的好书,第一次近距离了解了阿富汗近年来的战乱、阴谋和贪腐,妙的是作者通过一封封致家人的信展示了她生平的一切,让人更真切体会到了阿富汗民众的苦难与不幸,也让我记住了这位阿富汗历史上第一位女议长、2014年阿富汗总统竞选的有力竞争者---Fawzia Koofi。
  
   同时体会到,或许有时候我们会去做哪类的事情其实是血液中骨子里注定的,即所谓与生俱来的使命感。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
发表于 2012-8-26 15:34:46 | 只看该作者
  你接过了你父亲和家族的责任,担负起更大范围的责任。
  也许你不知道中国古代的花木兰,但是你是跟她一样的人。
  
  我们生存的年代,离战争太远,然而又不远。近代战争依然残酷,人类依然无助。 而记录和还原,会让后辈人不忘历史。
  
  故事涤荡着悲喜,社会动荡不安,时代变迁,个体命运,一代人,几代人的生活,就此决定。
  
  女子的力量,每个人内心的力量,都不可小觑。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
发表于 2012-8-26 15:34:46 | 只看该作者
  在充斥着暴力,充斥着战乱的阿富汗,人民尚且可以给自己选择的候选人打个电话,了解她的政见,甚至连被丈夫禁止参与投票的妇女还可以请求丈夫投票给法齐娅,让法齐娅觉得自己的从政生涯和那么多人息息相关,要努力去转变时局,努力去实现所有投票给她的人的梦想。但是享有选举权的每一个我们,都不知道最后谁“代表”了我们。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
发表于 2012-8-26 15:34:46 | 只看该作者
  多数信以此开头,“亲爱的舒拉和莎哈扎德”,我难掩失落。这是一位母亲,借家书之名讲述命运多舛的阿富汗最终落笔政治主张的市场营销。我介意此等功利,家族政治的起落浮沉和步步为营。也惊异于陈述叙事的娴熟细腻,隐隐略显的尊重平和。
  稍稍整理些句子,同分享:
  1 哈米德是我的一切,也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阿富汗男人。在许多方面,他都走在时代前列,我们是深爱之后才结婚的。但是,我猜测,随着多年的朝夕相处,加上监狱生活的磨难,疾病的折磨,我们似乎朝相反的方向越走越远。不经意的亲密、笑声、共处一室的乐趣、交换眼神时的默契等都渐渐消失了,我相信,这或许是全世界所有夫妻不得不面对时间流逝所带来的残酷现实,无论他们是哪个国家的人,也无论他们是谁。我们忘记了应该花一点儿时间来倾听配偶的心声。一听到难听的话就不耐烦,就暴跳如雷,不再愿意像过去那样花心思。然后,突然有一天,当我们醒来发现,我们的亲密和爱情已荡然无存。
  
  
  2尽管我心存犹豫,但其实很明白,如果不去,将会令我抱憾终身。好机会永远不会在最恰当的时刻来临,这就是生活的现实,而我认为自己能在调查中真正起到作用。
  
  
  3有一次,他满怀悲伤,握着我的手说,他的人生就像是在吃一道菜,这道菜他梦想了好多年,每天都想吃,却只能在想象中闻一闻,尝一尝。而当这道菜终于端到他面前时,却发现没办法吃,没有调羹,没有刀叉。他所能做的,只是眼睁睁地看着。
  
  
  
  4巴达赫尚省是阿富汗唯一一个女性可以工作的地区,我则是阿富汗唯一一个为联合国工作的女人。
  
  
  5  他对我的鼓舞至深,他的事迹教会了我:自由不是神所赐的,乃是需要人们努力去争取的。
  
  
  6。对我来说,整件事就像一块拼板玩具,是多年拼凑的结果。这一次,就像某人在某个地方放下了最后一块拼板。于是,整个世界都震惊了。
  
  
  7我真真切切地认为,人只有亲身经历过某些事情之后才会改变自己的看法。对性别的观点可以改变,会改变,即使是最保守的人士也能做到。
  
  
  8亲爱的孩子们,目标定得高是对的。要以星星为目标,那样的话,即使掉下来,你还能落到树梢上。如果你们定位不高,就只能看到树枝以下的部位。
  
  
  9政治是一种长跑游戏,聪明的政治家必须在这个游戏的规则内出牌。合作,偶尔让步,永远努力寻找共同点有时候是推进立法变革的唯一途径。
  
  ps:书中关于阿富汗的历史,值得一读。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
发表于 2012-8-26 15:34:46 | 只看该作者
  书中的内容是我所没接触过的世界一角。
  看书的好处有些国家你是没勇气踏入只能在书中遨游,把文字转会成影像在头脑中播放。
  贫穷战乱女性地位低,大量被破坏的基础设施、很多未爆地雷,还有大量非法鸦片与海洛因毒品贸易充斥其中。
  作者在生了第二个女儿后被丈夫冷落这段看得我有点心酸,她老公追了她四年花了两万美金一套房契在战火中从首都追到乡下才娶到她。
  看来爱情也是经受不住深根蒂固的传统。
  法齐娅迄今37年的人生经历过的事像一部电影惊心动魄。
  环境对一个人的发展非常重要。
  人总究会死,但不要死于一事无成
  
  -------------------------------------  书摘 ------------------------------------------------
  
  想要在这个男人主宰的国家里出人头地,女孩子非得接受良好的教育不可。
  一定要勇敢,不要对生活中的任何事情心存惧怕。
  不要死于一事无成。要以帮助他人、致力于改善国家和整个世界为荣。
  沉默和默许中。没有人能够提出非议,也没有人能够改变现状。
  在短暂的生命里,你们必须经历诸多改变,或许要远远超乎我的期望。在逆境面前逆来顺受比被迫做出改变要容易得多。但有时我担心自己让你们忍受了太多的委屈:我长期不在你们身边,还常常令你们担心我会遇害而使得你们孤苦伶仃。
  有时候忍受不一定是正确的处事方法。所有伟大的领袖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有能力调节自己,适应形势,然后重新开始。改变并不一定都是我们的敌人,你们必须学会接受它,视其为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我们与“改变”结为朋友,欢迎它的到来,那么,下次它来造访我们的时候,或许就不会对我们那么残忍了。
  我又一次觉得自己正在驶离梦想。每次刚要开始新生活的时候,总会横生变故。这哪里还是生活?总是在路上,总是在逃命,绷紧了神经过日子,生活的希望越来越渺茫。
  一切发生得如此突然。一秒钟前,我还在树下坐着,一秒钟后树就不见了。我已经不知道这是第几次死里逃生了。
   记住,无论环境如何,生活中总是有一些事情值得我们庆祝。
  对一个女人来说,或许最糟糕的莫过于迷失了自己。如果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没有任何梦想,那么这才是女人最大的损失。这本来不是无法避免的,而是那些阻止我们去追求梦想、去追求成功的人强加给我们的。我祈求上苍,你们千万不要失去梦想。
  哈米德是我的一切,也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阿富汗男人。在许多方面,他都走在时代前列,我们是深爱之后才结婚的。但是,我猜测,随着多年的朝夕相处,加上监狱生活的磨难,疾病的折磨,我们似乎朝相反的方向越走越远。不经意的亲密、笑声、共处一室的乐趣、交换眼神时的默契等都渐渐消失了,我相信,这或许是全世界所有夫妻不得不面对时间流逝所带来的残酷现实,无论他们是哪个国家的人,也无论他们是谁。我们忘记了应该花一点儿时间来倾听配偶的心声。一听到难听的话就不耐烦,就暴跳如雷,不再愿意像过去那样花心思。然后,突然有一天,当我们醒来发现,我们的亲密和爱情已荡然无存。
  这件事也提醒了我,到处都潜藏着敌人,而且在阿富汗这样的国家,闲言碎语是可以置人于死地的。
  女性在公共部门和政府部门中工作的重要性还在于这有助于逐步改变人们的观念。
  联合国是工作的好地方,在那段困难时期,它对我的帮助颇多
  自由不是神所赐的,乃是需要人们努力去争取的。
  我真真切切地认为,人只有亲身经历过某些事情之后才会改变自己的看法。对性别的观点可以改变,会改变,即使是最保守的人士也能做到。
  这其实仅仅是个短视的处理方法,根本无法解决全球性问题,只是把问题搁在一边,将来有一天它一旦爆发,后果将更严重。
  民众需要被赋予政治表达的权利吗?我认为,在我所信奉的民主制度中,人人在政治上都有发言权。这正是题中要义:政治就是要谈判、理论、劝说。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
发表于 2012-8-26 15:34:46 | 只看该作者
  了解阿拉伯的窗口。为何她们带着面纱?为何女性地位那么低?从一开始就有了答案。真实。不经加工。原汁原味。
  
  作为唯一的女议员,她走的不容易。
  
  故事中间穿插着阿富汗这些年的颠沛流离,还有单纯的子民对美好生活的永远向往。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26 11:10 , Processed in 0.05755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