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人生

标题: 三国志 - 书评 [打印本页]

作者: 山狼    时间: 2012-6-22 20:35
标题: 三国志 - 书评
  《三国志》的版本很多,常见的有百衲本、清武英殿刻本、金陵活字本、江南书局刻本,其中百衲本是影印的,其余三种是刻本。当今最为通行的是中华书局新式校点本,它是对以上四种版本作了校勘而成的,还容纳了自清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94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作者: 来哟    时间: 2012-7-18 21:54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

曹操身世显赫啊
作者: 来哟    时间: 2012-7-18 22:05
吾见天下名士多矣,未有若君者也!君善自持。吾老矣!愿以妻子为托。

太尉桥玄很早就知道曹操了,而且评价很高
作者: 来哟    时间: 2012-7-19 09:39
顷之,冀州刺史王芬、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连结豪杰,谋废灵帝,立合肥侯,以告太祖,太祖拒之。芬等遂败

废立之事,天下之至不祥也。曹操一生也没有行废立之事
作者: 来哟    时间: 2012-7-19 09:41
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

董卓却要行废立之事,结果,天下共讨之
作者: nicole$    时间: 2012-7-27 12:13
  孙坚字文台。155-191
          孙吴开创者。吴郡富春人,是不是孙武之后有待参考,但至少史书是把他家往名门上扯的。但说实话孙坚一开始什么都不是,只是勇武过人,正直聪敏。在长江下游的口碑不错,有个小官做。直到黄巾作乱后,孙坚在南方屡战屡胜,才逐渐被朝廷重用,做了大官。
  
          跟董卓看不对眼。先后为朝廷平过许昌(会稽小型起义),黄巾贼,边章韩遂凉州乱,区星长沙作乱。汉朝最终封给他乌程侯。此时孙坚在南方的人望达到最高点。
  
          他救过庐江太守陆康的从子,两方关系不可能不好。只不过,当他死后,他的儿子孙策为骗取袁术信任,砍了陆康的人头。这位陆康不是别人,正是几十年后孙吴大都督陆逊的祖父。孙陆两族几十年的恩恩怨怨,一言难尽那。
  
          灵帝死后,董卓入洛阳,关东联军兴起,孙坚亦举兵反董。诸侯大乱,各怀异心,孙坚的忠诚,变得不合时宜,他也与不少人交恶。比如他敢杀了荆州刺史(王睿),也敢吓唬南阳太守(张咨)。
  
          后来与袁术结盟,成为“破虏将军”,做豫州刺史,专心与董卓和各地农民军对抗。董卓在他身上讨不到便宜,还损了大将华雄。阳人之战,吕布也参加了,但打不赢孙坚不知是编制问题,还是当时奉先已有异心。
  
          孙坚的强大引起了袁术的猜忌,袁术不再给他兵粮。激动的孙坚连夜从阳人赶到鲁阳与袁术辩论,袁术放不下脸,答应了他。
  
          董卓很看得起孙坚,说杀了二袁、刘表、孙坚,天下就是他的了。
  
          董卓火烧洛阳,孙坚部队进入了数百里无烟火的废城,痛哭流涕。他清扫了汉室宗庙,以极为神秘的方式拿到了传国玉玺。
  
          这下诸侯间闹开了,袁术很快按捺不住,把孙坚妻子拘禁了起来。
  
          至今,孙坚至死未交出传国玺的做法仍是个谜。他究竟是感于诸侯的不忠不义而宁愿自己为汉室保有薪火,还是胸怀平定天下之志最后取而代之?
  
          无人可知。
  
          他留给后世两种猜测,也留给儿子两条路选。显然,孙策选择了后一条。他的选择,或多或少影响了三国局面的形成。孙策以传国玺换来的资本加上他自身的实力,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几乎统一的扬子江中下游地区。孙策死的那年,孙吴策略有二:孙策领兵从徐州北上搅乱官渡之战;周瑜镇守荆州边境,伺机向西吞并刘表。如果孙周二人谋划成功,孙吴的版图,越过长江直达曹操老巢,翻过巫山,进入汉中。
  
          当然,这仅仅是如果。这个策略还没正式开始,就被扼杀了。孙策被暗杀,孙吴在未来几十年中,再未前进一步。
  
          191年(初平三年),孙坚与荆州黄祖交战,被黄祖军士射杀(据传为甘宁?)。孙坚死时只有三十七岁。
  
          孙坚有四子,孙策(伯符),孙权(仲谋),孙翊(叔弼),孙匡(季佐)。或许从四子的名字上,我们可以看到孙坚的野心。策从符,意味着大儿子是统治者。权从谋,二子则是谋划者。三子四子皆为匡扶,辅佐之意,是不是用意已经很明显了呢?
  *******************************************************************************
  孙策字伯符。175-200
          孙坚为仕途奋斗的时候,他的儿子们自然也不闲着。175年,20岁的孙坚初为人父,他的第一个孩子,就是孙策。孙坚是大将军,四处征战,他的家一直在寿春,后来袁术的都城。孙策在这里长大。
  
          孙策从小便不是一般的孩子,十几岁就开始结交名士,这之中就包括周瑜。周瑜不是名士,只是出身名士之家,有那么点人望实力。孙策与他如胶似漆的主要原因,还是周瑜本人的魅力。
  
          周瑜与孙策同龄,也是个有大志的人。孙策名气大,周瑜便主动上门拜访。这下俩人便“推结分好,义同断金”。孙策甚至听从了周瑜的劝告,搬迁到了周瑜老家舒城。
  
          只是好景不长,孙策和周瑜十七岁那年,孙坚意外死亡。孙策离开了周瑜家,一个人住到了江都。
  
          这时候,他的三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或许他以前还渴望着成为父亲那样为汉尽忠的大将军,而现在,他开始重新思考这一切的意义。当他把从父亲处袭来的乌程侯随随便便让给了还不懂事的小弟弟孙匡时,我们知道,孙策已经思考出了答案。他做出了选择。
  
          在江都,他认识了名士张紘。当时张紘也有四十了,两人却成了忘年交。《吴历》中记载了两人这样一番对话:
  
          孙策用极为正统的口气说,汉国祚衰微,诸侯各拥众营私,我想继承父亲的衣钵,为汉朝扶危济乱。我父亲曾经和袁术结盟,所以,你觉得我现在也和袁术结盟如何?我先求袁术把父亲的余兵给我,再合吴景之力,做朝廷的外藩。怎么样?
  
          张紘先是傲娇了一阵,在孙策痛哭苦求之下,才说:如今的大汉,就像曾经走向衰微的周朝,齐桓晋文之兴已是无可避免。你现在有才能,若是领了兵,占据长江合并荆扬,岂是区区一个外藩?
  
          孙策这下放心了:与君同符合契,再无后顾之忧。
  
          孙策有多放心?他把母亲和幼弟都托付给张紘了。可以说,张紘是最早清楚,并支持孙策吞并天下的野心的人(如果大都督没有和阿策心有灵犀的话)。
  
          孙策几乎一刻未停,安顿了家人后就着手募兵。不过就他这么个小娃娃,谈何容易。最初,在孙策什么都不是的时候,他身边有这些人:吴景,孙策母舅,丹杨太守。吕范,孙河,亲戚。这些人手下一共也只有几百人。不够,远远不够。
  
          194年,孙策回到了他熟悉的寿春。投靠了亡父的盟友,袁术。他投靠的条件是,把孙坚的老部队还给他。袁术不是傻子,他喜欢孙策,但又怕他。他喜欢孙策的才能,但更喜欢孙家的玉玺。
  
          袁术先把孙策打发去了丹杨——吴景的辖地,同时也是产精兵之地,叫他尽管去募兵。孙策要是能在丹杨找到兵,那他第一次去找舅舅的时候也不至于只募得“几百人”。所以这次再去丹杨,还是只招了几百人,而且经过泾县的时候还被当地豪强祖郎给打了,几乎全军覆没。
  
          孙策灰头土脸地回到寿春,只得说袁叔叔我愿意帮您打仗,把我爹的部队给我用就行了。袁术答应了,因为总共也就千余人,孙策闹不出大乱子。
  
          袁术防着孙策,但孙策只会更防袁术。《三国志》记载了这样一件小事。孙策军中有个骑士犯了罪,逃到了袁术大营的内厩中,孙策找了出来直接砍死。袁术知道后也只讪讪的说,士兵就是爱叛变,我们都很痛恨,你何必来跟我谢罪?
  
          这事儿有些意思。为什么孙策的兵犯了事要躲到袁术那里?他能犯什么事?孙策毫不避讳在袁术大营杀人,这是怎样的景象?最后,袁术是不是直接点出了兵士犯的罪,“叛”?
  
          袁术当时的主要敌人是曹操、刘备、袁绍,吕布也是个不省心的,所以他没空也没力气与孙策翻脸。既然孙策主动来投(骗),他打算暂时先物尽其用,让孙策帮他打打天下。何况按普通逻辑掂量,几个够格的敌人(庐江太守)大概就能把孙策手上这点兵给耗光了。
  
          可惜孙策不是你用正常逻辑来掂量的。袁术跟吕布翻脸,要打仗,想从陆康那借粮。陆康不借。话说那时候袁术拿了孙家的玉玺要称帝,冒天下之大不韪,敢借粮,等着成马蜂窝吧。所以陆康的做法根本无可指摘。他不幸就在于,袁术派了孙策来报仇。
  
          他跟孙策的梁子——史书虽然没有细说,但应该是在孙坚死以后结下的。孙家顶梁柱倒了以后,孙策那段时间到处造访名士,换句话说是拉赞助,为了以后东山再起。有谁能看到这样一个20不到的毛头小子?陆康没有选择把赌注压在他身上,孙策求见的时候,他只叫主簿接待了他。于是孙策便把这笔账记下来了。
  
          既然不能为我所用,那你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顺水推舟,他便领了袁术的命,去庐江砍了陆康的人头。
  
          袁术每每令孙策出征,都拿各种官职做诱饵,但每次在孙策得胜而归后都不兑现。
         
          袁术在被曹操打跑之后,逃到了九江郡。当时扬州刺史是刘繇,他把人家轰走自己占据了寿春。刘繇只得渡江住在去曲阿,而原来丹杨的太守吴景、孙贲又被他赶到了历阳。两股势力就隔江对峙。而吴景、孙贲则奉袁术之命在前线与刘繇军对抗,连年不克,逐渐成为袁术后方的大患。
  
          孙策逮住了这个好时机,请求袁术让他离开寿春,前往横江、当利帮助吴景军。
  
          吴景是孙策的舅舅,孙贲是孙策的从兄,这个脱身的机会,简直太妙了。
         
          离开寿春的时候,孙策的官职是折冲校尉,殄寇将军。带了千余兵,数百个愿意跟随他的宾客和几十匹马,一直走到历阳。到历阳后,孙策的实力一下壮大到五六千人了。原因,自然是周瑜带着兵与他相会啦。
         
          那么,时间已经来到了兴平二年(194),收复江东之战正式开始啦!
         
          牛渚:刘繇粮草大营,顺利拿下,尽得粮草战具。
          县南:守将筰融。筰融发现孙策很强大之后(首战被斩首五百),便说死闭门不出了。
          秣陵:守将薛礼。薛礼被打跑了,但还没等孙策拿下秣陵,后方着火了。
          牛渚:在横江当利战败的樊能、于糜夺下了牛渚,孙策只得回头与他们交战。大胜。
          秣陵:再过来打筰融,孙策中了流矢,伤了大腿,估计挺严重。严重到手下放风声说孙策伤重而亡,筰融都信了。筰融速速出兵,而孙策也不应战,遣出几百士兵诈降,结果将敌兵引入包围圈中才一举歼灭。得胜后的孙策,一路跑到筰融大营前,令左右高呼:“孙郎如何!”,吓破了筰融军的胆。但筰融仗着地势险固,继续死守不出。孙策也不强攻,很快就去打别的地方了。
  
          在筰融死守的时间里,孙策攻下了海陵、湖孰、江乘等地,几乎没遇到任何抵抗。那时候,没见过孙郎的人,都很怕他。他每到一城,守城的长吏都吓得躲起来。但孙策的脾气却很好,军队也有纪律。他凭着个人魅力,收买了很多人心。
  
          他发布军令,凡是刘繇、筰融的部曲来投降,绝不过问以往恩怨。愿意加入孙家的,自然欢迎;不愿意从军的,也不勉强。
  
          就这样,他很快就招募到了两万士兵。江东人都明白,差不多要换主子了。
  
          而那些做惯主子的,自然反感孙策,而且数量相当多。严白虎、钱铜、王晟、邹他等等,各个拥兵成千上万,全都是做过太守的人。“好脾气”的孙策,对他们毫不手软,遇降便杀,屠城(东冶)的事也是干过的。杀到什么程度呢?孙策母亲吴夫人,拉住她这个儿子,说:“王晟过去跟你爹有升堂见妻的情分,你现在已经把他们家诸子兄弟全杀了,留他这一条老命,又怎样呢?”孙策这才没有杀掉王晟。
  
          但在这些年间,他结下了多少新梁子,恐怕是数都数不清了。
         
          严白虎很快就扛不住孙策了,便派弟弟严舆请和。孙策说,要来就来吧。严舆请求和孙策单独会面,孙策也答应了。会面酒席上,孙策抽出刀就砍了桌子(这一点在后来被他弟弟孙权山寨了),严舆吓得抖了一抖。孙策笑着说:“早听闻,你坐着也会跳,伸手敏捷,我只是想试验试验!”严舆咽了咽口水:“我是见了刀,才抖的。”孙策没多说话,抄起手戟就杀了他。
  
          严白虎大败,逃到了余杭许昭处。
  
          程普请求领兵讨伐许昭,孙策说:“许昭对故君有义,对故友有诚,就别去了。”
  
          他钦佩有种的汉子。故君,指的是曾经的吴郡太守盛宪。盛宪,是声名较好的士大夫,和孔融、陶谦交好。许贡是袁术的手下,和孙策一起攻打吴郡后来领太守,顺便杀人,盛宪被许昭收留。而“故友”,指则是严白虎。他钦佩许昭有胆子收留他们,竟然留了他们的命。
  
          可他不知道,许昭收留的,不仅是严白虎,还有曾被他击败的吴郡太守,许贡。这个人,被孙策饶过一命,却在后来与曹操暗通。孙策发现后,即刻将他绞杀。但在200年,许贡的门客刺杀孙策,复仇成功。
  
          至少表面上,孙策与曹操是和谐的。拿下江东后,他遣使奉章诣许,拜献方物。建安二年夏,曹操也表他为骑都尉,领会稽太守。
         
          袁术称帝,曹操命孙策与吕布、陈瑀一起讨伐。孙策便去海西找陈瑀,结果到钱塘的时候,陈瑀欲加害孙策,让那一度被孙策打败但却蠢蠢不安的力量(祖郎、焦已,严白虎等)在孙策离开后反攻倒算。孙策发觉了,遂发兵攻陈瑀,俘获四千余人。
  
          陈瑀一个人逃走了,逃到了袁绍处。
          值得一提的是,陈瑀哥哥的儿子,叫陈登。
         
          这样的变故出现后,孙策上表表忠。并加倍进贡。建安三年,曹操才表他为讨逆将军,拜吴侯。
  
          没过多久,袁术就死了。树倒猢狲散,他的部下亲属不敢投靠曹操,便转投皖城太守刘勋。
  
          处理这群人,又成了复杂的政治问题。刘勋粮草养不活这么多人,但却还算有义气,派弟弟刘偕到豫章郡太守华歆处求救。豫章本就不是粮草大郡,华歆半真心半敷衍地把刘偕又打发去了海昏的上缭。上缭有粮三万余斛,拿出了数千救济刘偕,可刘偕偏偏起了歹心,回头告诉刘勋不如偷袭了上缭,占了他们的粮草。
  
          刘勋偷偷进军到海昏,结果泄露了情报,当地宗帅逃跑,什么都没留下。
  
          刘勋离开了皖城,反到中了孙策的计。当时孙策正向西进军讨伐黄祖,听说刘勋这边的事,立刻遣心腹孙贲,孙辅率八千人埋伏在彭泽等待刘勋归来,又命周瑜率两万人取得皖城。轻轻松松拿下了袁术所有残余力量——百工、鼓吹部曲、士兵、袁术刘勋的家属等等,一共三万余人。而刘勋在彭泽遇伏大败。
  
          这根本是孙策与华歆合伙算计刘勋。
  
          刘勋最后逃到了刘表处,得到了黄祖部下的支援。仍然被孙策打败。刘勋是荆州的人啊。最后走投无路的他只得投奔曹操。
  
          【百度所得:刘勋当时在江淮之间有很强的兵力,受到孙策的忌惮,于是孙策派使节特以卑下的言辞和财宝要求刘勋代为攻打上缭城。刘勋相信孙策,更因收得财宝而十分高兴,各人都祝贺,但刘晔则不感喜悦。刘勋询问,刘晔认为上缭城不易攻下,若出兵,孙策必会乘虚袭其后,到时候”是将进屈于敌,退无所归“,反对出兵。但刘勋不听,坚持出兵。】【刘晔传】(刘晔不是刘勋的人,但他是扬州人,想必怨恨孙策。在刘勋兵败归曹后,他成为曹操的军师。)
         
          打完这一仗,清理了又一个祸患后,孙策正式对荆州开战。第一站,夏口,vs黄祖。第一战对刘虎,韩晞,大胜。
  
          看看孙策写的表:
          我在十二月八日进军屯于沙羡县,十一日率周瑜(江夏太守,建威中郎将)、吕范(桂阳太守,征虏中郎将)、程普(零陵太守,荡寇中郎将)、孙权(奉业校尉)、韩当(先登校尉)、黄盖(武锋校尉)同时进军。当天便打烂了黄祖,虽然他逃跑了,但他的家人被俘,刘表的从子刘虎,韩晞的两万部队全部被斩首,溺水死亡者达一万余人。
  
          这一战后,曹操拿着孙策的上书,说:“狮儿难与争锋也。”
         
          建安五年,亦即公元200年,官渡之战开始。
         
          高岱事件:孙策因为和高岱辩论《左传》受人挑拨认为高岱看不起自己就把高岱关了起来?然后看到黑压压为他求情的人更是怒火中烧杀了他?
  
          孙策的阔达听受都哪去了?
  
          高岱,吴郡人。是当时江淮地区名士。与许贡交恶。
  
          高岱与许贡的故事:孙策攻下吴郡后派许贡领太守,盛宪和高岱一起在许昭家避难,并求救于陶谦。陶谦(一向厌恶孙策)答应出军,并给许贡写了封信,叫高岱带回去。史书对陶谦的“出军”书信毫无解释,但从上下文看来,许贡当时就有心反孙策了。只是孙策还蒙在鼓里。
  
          别人都很担心已经囚禁了高母的许贡会杀了高岱,但高岱还是献上了陶谦的书信,并成功说服许贡释放他的母亲。
  
          高岱当然还留了一手,在见许贡之间就准备好了逃生小船。母亲一被释放就连夜而逃。许贡后来遣人来追(怕什么?怕他泄密?),但没追到。
  
          实际上,孙策在得知许贡暗通曹操立刻杀掉许贡,高岱很可能就是那个通风报信的人。但最后,高岱还是死在了孙策手上。表面上因为阅读《左传》,实则是永久堵住他的嘴巴。
         
          至于于吉事件……或许于吉只是如黄巾一样的叛民首领(“太平青领道”有木有!),或许当时民间宗教信仰的力量真的是被大大小觑了。如果是这样,孙策之死,就是高岱事件和于吉事件的合力了。虽然,跟他们本人没有半毛关系。
  
          陈寿写这两件事用了同一个套路笔法:孙策嫉妒文化人高岱(实际上暗地里与陶谦联系调兵帮助吴郡许贡造反的家伙)的人望,也嫉妒于吉的祝祷能力拉拢人心,才杀了他们二人。可是哥哥,之前的“性阔达听受,善于用人”也是您亲自写的啊~
         
          算上许贡,孙策杀掉了三个人,却还是杀不净他们背后的武装力量。他很快就为此付出了代价。
  
          在他一面清理江东,一面密谋攻许的时候,他被许贡手下的人暗杀了。
  
          事情是这样的:陈登因为陈瑀被孙策迫害,在孙策西征时就联合严白虎余党弄孙策,等孙策大胜黄祖,出征归来,就立刻平叛,找陈登算账。行军到丹徒,等待军粮后至。就在这休养期间,孙策被暗杀。史书上说,他爱打猎,爱独行,因此给了人暗杀的机会。
         
          世人皆以孙策轻狡。孙盛后来点评说,孙策当时声势虽浩大,但处境却一直艰险。荆州黄祖未灭,下游陈登又“间其心腹”。孙策不可能有闲心贪图许都。他要搞死陈登是真的,孙策的首要目标,依然是荆州和刘表。曹操确实倾巢而出,但当时袁绍已衰,孙策如何敢去撞?何况他在名义上,仍是大汉(曹操)的臣。
         
          “庸人都能明白这个道理,何况是达于事势的孙策?”孙盛写。
  
          孙策被杀当日,他与随从同行,只不过他一人单骑当先,等后人追赶上他的时候,他已经重伤了。会不会有人故意延阻?谁也不知道。
         
          裴松之则有了另外的分析。江东六郡确实有很多不安因素,但荆州绝对不是压力最大的一头。黄祖元气大伤,刘表无暇东顾,两方根本是相持状态。孙策就是要打陈登(上面已经论述),但最终目标绝不止陈登。图曹操,不是不可能。
         
          那么真实的孙策,究竟有没有图许之意呢?
          孙策死前,交代的第一件事:先观其成败,善待我的弟弟!
          这里的“其”,显然是代词,代指的,只能是正在官渡激战的袁绍和曹操。这样一来,事情就清楚了,他把袁曹二人放在心上很久了,连死之前都念念不忘。
          孙策死前的脑子是很清楚的。重伤的这段日子,他想了很多。全是关于江东未来之事。他可能也知道,他不在以后,他的规划他的野心可能再也不能实现了。他所求的,只是家人安康而已。
         
          孙策交代的第二件事。这件事是对孙权一人说的。他把印绶亲自交给孙权,告诉他: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卿不如我,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江东在孙策活着的时候,是欣欣向荣,团结一心的。但在他死了之后,君与臣的隔阂,再也没有消失过。

来自: 豆瓣
作者: 篱落$    时间: 2012-7-27 12:13
      郭奉孝,(170-207)颍川阳翟人,26岁出仕曹操,那么老谋深算的一位政治家,对于这么个算刚刚步入中年的谋士,言听计从。假如嘉未早逝,托孤大臣必然有他,憾憾憾。
      早年,奉孝在北方四世三公的袁绍处谋职,一眼看穿,袁绍做事没有要领,喜欢谋划却不能决断,难成霸业。颍川戏志才死后,由于荀彧的推荐,虽没有曹操的三顾颍川,却得到了曹操从心底的信任和佩服,表彰他为军师祭酒,虽然这是一个低微的官职,细想想,那些重要人才,开始都是这么低微的职位,但是跟领导最近距离的谋划,最后一举成名,甚而权倾天下的主大有人在。这是曹操对他的考验,也是对他的仕途规划,能相信,奉孝得到曹操召见,座论天下事,不正是魏版隆中对?刘备有孔明,曹操有郭嘉,孙权有周瑜。曹操慧眼识珠,立马就知道这个人将是自己霸业最有力的助手,得一奉孝,胜得一子,此时的郭嘉也正是步入他功名之路的大道上,有才不能算了不起,得一识货的主才是人生幸事。
      曹操袁绍官渡大战,看来胜在许攸的临时倒戈,抛开这些看来偶然的事件,郭嘉战前就分析了官渡之战的胜利的因素,这就是有名的十胜十败说,虽有点马后放炮之嫌,因为战争瞬息万变,光靠这点所谓的理由还不足以绝对战争的胜利,但十胜十败说无疑给曹军一个出师之名,出师得胜之因,相当于喊口号,“我们兵强马壮,我们上下齐心,袁绍怎么怎么......我们不胜都不行”,但是这口号得喊得自然,喊得让人信服才行。不知道,私底下,郭嘉有没有跟曹操真正的商讨调兵遣将,行军布阵,粮草接济什么的。这才是官渡之战胜利的原因,打仗打的就是敌我双方的因素。
      刘备来归,所有人都知道这不是个善人,要早早处理为妙。但是杀,可能堵人才之道,不杀,难免放虎归山。郭嘉献计,既不杀也不放,软禁刘备。没想到,刘备什么人,他不拼了命也要想法跑,一时疏忽还不就中了他计?这事,没有处理好,后患无穷啊,要是假他人之手,杀刘备于无义,何来三国鼎立。历史总是说袁绍优柔寡断,其实曹操有几次不也妇人之仁吗?而且都是关键的那么一着。
      官渡之后,郭嘉献计退兵,这才是谋士政治家最漂亮的一招,杀人于无形,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敏锐的看到袁氏后裔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只需退兵就可让这矛盾瞬间激发。这不能不说是郭嘉的眼力和判断力。
      其后征吕布,退孙策,出奇兵破乌桓,千里袭人,平定北方后背,可惜时不我待,回来的途中重病而亡,传言,曹操每天派去打听郭嘉身体的哨探,络绎不绝,读到此处,心不觉为阿瞒心痛,郭嘉既是谋士,是下属,也是朋友,是知己。孔明尚能哭公瑾,阿瞒心为奉孝死啊。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若,奉孝在,赤壁之战岂会如此狼狈,岂能让诸葛小儿,年年侵犯,天下大业何等身后。
      封洧阳亭侯,谥曰贞侯。
      青青子衿悠悠心,为郭奉孝时沉吟。天赐奇才冠群英,英才早殒痛君心

来自: 豆瓣
作者: 轩辕逸$    时间: 2012-7-27 12:13
      疾向东南。独立舟头。江流如湍。白帆张驰翠岸。水天一线苍鸥远。时在少年。廓清天下。鲲鹏之愿。战事繁、横行于荆楚。运筹谈笑间。纶巾羽扇。倥偬书生。风流千古。知音顾盼。
  初见。卿卿国色。流离宛转。茜裙裾。青丝绾。对姊兀坐语文言。芙蓉花开独艳。刹那间。千万结。惟有此念。夫小乔初嫁了。辗转相随。犹自知节。诗书怡悦。虽天不假予年。公瑾无怨。

来自: 豆瓣
作者: 传奇$    时间: 2012-7-27 12:13
  章太炎说:读《三国》要读裴松之注,英雄巨眼,不其然乎?
  
  这篇书评讲一些题外话,关于裴松之。
  
  裴松之修改《三国志》,征引书目达210种,在广征博采的基础上考订史实,补充史料,以将近两倍于原著的篇幅所作的注,弥补了陈寿原著简略的不足。
  
  裴松之自己的描述他所做的工作是:
  “绘事以众色成文,蜜蜂以兼采为味。”
  
  作注原则:
  “寿其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罔不毕取,以补其阙;
   或同说一事而辞有乖离,或出事本异,疑不能判,皆并抄纳,以备异闻;
  若乃纰缪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纠正,以矫其妄;
  其时事当否,及寿之小失,颇以愚意有所论辩。”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把《三国志》注的内容由补阙、备异、矫妄、论辩扩展为六类,即:
  “一曰引诸家之论以辨是非;
  一曰参诸书之说以核讹异;
  一曰传所有之事详其委曲;
  一曰传所无之事被其阙佚;
  一曰传所有之人详其生平;
  一曰传所无之人附以同类。”
  
  《南史`裴松之列传》称“松之鸠集传记,广增异闻。既成奏闻,上览之曰:‘裴世期为不朽矣!’”。

来自: 豆瓣
作者: Kovu$    时间: 2012-7-27 12:13
  繁体竖排线装八本,摸起来够有感觉,就是书皮太脆弱,经不起揉卷。
  看了三国部分章节(完全不认识的人和少帝们没看),虽然对赤壁和夷陵之战陈述简略,战略思想还是交待的很多,尤其是曹操,吕蒙等。读了感觉对孙子兵法的了解也更立体了一些。
  
  人物上也澄清了原来一些想法。
  
  1. 对曹魏三帝及其谋士团体更加了解,脑残粉了荀彧. 可惜三国志没有司马懿的直接记载。
  
  2. 曹操与陈宫,张邈的青葱往事。及颜良,文丑之死。
  
  3. 苦逼的谋士陈宫(为布画策,布每不从其计),与沮授(绍不听,绍不听)。
  
  4. 管宁与 华歆,三国志里华 歆官至尚书令,”清纯德素”,精通法理,促进教育和人才举荐制度。数次举荐管宁甚至不惜让位与他,管宁做了一辈子隐士,为了避乱还迁到了辽东。 就算管宁割席的故事是真的,何妨不解释为管宁心胸狭窄,且不怀天下万民。
  
  5. 东吴的局限,孙权的野心。撇开孙权本身和孙策的强弱点不说,孙权的野心或许从来没有很大,至少三国志中他常年称臣(无论是对曹操还是曹丕),常年打蜀不打魏,个人觉得他内心比谁都纠结。时人多把曹操“生子当如孙仲谋”和孙权后期的“昏庸”联系起来感叹没了周瑜的东吴,岂不知东吴本身不上不下的尴尬处境,根本没可能攻入中原,和蜀开战又必被人所趁,不安于江东能怎么办。小打小闹的战斗和挑动魏蜀互斗,成功了也不干东吴太多事吴蜀的基础都太弱了。
  
  6. 孙权与张昭周瑜的关系,虽然陈,裴都没有取信[江表传]的周瑜遗言中“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根据本人不算成熟的对人际关系的了解,大臣跟皇上交待后事,竟然要在推荐自己的接班人之后加这么一句“乖异”的话,两人关系总不会太好。
  
  7. 孙策哥哥真的好萌。” 策为人,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撇开瑜策不说,其实兄弟也很好啊T.T
  
  8. 兵法就那么几条,reasoned determination很重要。以曹操攻打于毒和官渡之战为例。
  
  9. 不容易的诸葛亮,”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其实这话也不算太错,虽然未必是孙权的问题。姜维也是个不容易的娃。三国后期善终的将领太少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晴空万$    时间: 2012-7-27 12:13
  《三国志》是晋朝陈寿所著,《三国志》不仅是一部史学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陈寿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简练、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展现出了三国人物的本色,陈寿以求真的精神去考证所获得的材料,不妄加评述与编写,与之后的《三国演义》完全不同,具有较强的真实性。

来自: 豆瓣
作者: 悠悠岁$    时间: 2012-7-27 12:13
      《三国志》在历史上有很高的评价,后人更是推崇,相对当时同时期的其他类似书籍而言,也只有其达到了文字和内容的统一。
  
      在读三国志以前,对诸葛亮的了解仅限于《三国演义》,那简直是个神似的人物。能掐会算,一场空城计吓退敌兵,草船借箭更是妙不可言。但是通过《三国志》我了解,诸葛亮只是个凡人,他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但却并不是一个号的军事家,草船借箭是假的,火烧新野纯属虚构,六出祁山都战败而返,让他在我心中的形象顿时下降不少。
  
      但毕竟小说和历史有很大不不同吧,小说注重故事性,史书注重客观性,看三国志有助于我在小说之外更号的了解历史,也是一件乐事……

来自: 豆瓣
作者: zhouwe$    时间: 2012-7-27 12:13
  《三国志》行文简明、干净。它常用简洁的笔墨,写出传神的人物。作者陈寿为晋臣,比较客观地将三国历史完整地表现出来。《三国志》不仅是一部史学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陈寿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简练、优美的语言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幅三国人物肖像图。人物塑造得非常生动,可读性极高。

来自: 豆瓣
作者: coandc$    时间: 2012-7-27 12:13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羽扇纶巾”“从容不迫”的翩翩君子的形象,他被描述成足智多谋的军师,领兵打战是“战无不胜”。但在《三国志》中的诸葛亮,会带兵出战却众不敌寡,有残酷刑法压迫百姓,他并没有料事如神。《三国志》为我们还原了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

来自: 豆瓣
作者: 梦旅人$    时间: 2012-7-27 12:13
  在老师推荐下看得 虽然没有看完 只是重点看了诸葛亮的部分 不过“大气”二字就显现在脑子里! 看了三国志才发现原来真实的历史和三国演义差这么多! 光诸葛亮就和原先三国演义里的不一样,原来诸葛亮在我们印象里是羽扇纶巾的 不过三国志里却描述了他“自比于管仲乐毅”。辅佐蜀汉事业他真的是称得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来自: 豆瓣
作者: 小可$    时间: 2012-7-27 12:13
  这本书是晋代陈寿所写的一部书,讲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魏蜀吴三国鼎立及各国为治理国家或对外兼并所做军事部署。与《三国演义》相比较,后者更多的是带有小说的性质,情节更具有戏剧化,而《三国志》作为一部史书,更多的是从记述历史的角度来讲述三国时期这样一段历史,更客观,符合史实。

来自: 豆瓣
作者: 旺财$    时间: 2012-7-27 12:13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547080/转自这里
  
  “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懦,狐狸的狡猾。……”
    
    很奇怪,《三国演义》中这位最后的胜利者,这最终统一了天下的西晋王朝的奠基人,留给我的竟然是这样一种感觉。
    
    尽管史书上清清楚楚地记载着他的外表:鹰视狼顾,非人臣之相也,但在我心中,他的面目却如此模糊。我怎么也没法相信这个表面上浑浑噩噩的老者,能有着一双鹰的眼睛、狼的耳朵。我没法想象那双混沌的老眼也能暴射出犀利的凶光,我更没法想象那副“面正向后而身不动”的“狼顾”模样。
    
    我知道这对他不公平。一个能让曹操视为最大隐患、能成为诸葛亮最强劲敌手的人,一个集厚黑学之大成的阴谋家,一个为自己的子孙夺得了天下的准窃国大盗,无论如何都应该带着些阴沉诡谲的气质,或多或少。可是他展现在我面前的,却只是一次次的装聋作哑,假痴不癫。以至于每次读到这个永远沉默寡言、不动声色的老者出场,我总是会习惯性地和他那些政敌一样,撇撇嘴,露出一丝不屑的笑容。
    
    是啊,这是个索然无味的人物。与那些灿若群星的谋臣勇将相比,他没有任何闪光之处:没有曹操的霸气张狂,没有诸葛亮的挥洒自如,没有周瑜的风流倜傥,没有吕布的睥睨天下,没有孙策的激情飞扬……翻遍全书,最乏味、最没有英雄气概也最不讨人喜欢的两个主要人物,一个是毕生都窝窝囊囊的刘皇叔,另一个便是这位司马宣王。
    
    结果,偏偏是这个最乏味、最没有英雄气概也最不讨人喜欢的司马懿,笑到了最后。也许真是君子不敌小人、英雄不敌无赖,曹操、刘备、诸葛亮、孙权……无数当世人杰近百年的逐鹿问鼎,却徒为司马氏作了嫁衣,上天总是这样愚弄着我们的感情,我只能无可奈何地发出“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的慨叹。
    
    盘点司马懿成功的资本,我感到的是一种啼笑皆非的荒谬。诚然他有自己的真才实干,可比起其他人,终究还是逊色了一筹:打仗不如曹操,治国不如诸葛亮,识人不如刘备,谋略不如郭嘉、贾诩,勇武不如关羽、张飞,魅力不如孙策、周瑜……之所以能成为最后的赢家,首要原因居然是——长寿。他比66岁的曹操晚死31年,比 63岁的刘备晚死28年,比40岁的曹丕晚死25年,比54岁的诸葛亮晚死17年,比34岁的曹叡晚死12年,只比72岁的孙权早死1年,竟一直活到了 73岁,居然是曹丕、曹叡父子二人寿命的总和。在人才凋零的三国后期,阅尽魏蜀吴,能出其右者竟都已相继作古,上天为司马懿带走了所有强悍的对手,给他剩下的不过是一个可以玩弄于股掌之上的7岁小皇帝,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草包政敌,两个一天天走向腐朽没落的敌国,至于孟达、公孙渊、王凌之流,更是碌碌之辈,不足挂齿。于是我从他身上总结出的最大经验便是——即使你不如对手强,至少也要比他们活得长。
    
    然而有得必有失,在这场遥遥无期的长寿竞赛中取得胜利,司马懿同样也付出了惊人的代价。他那漫长的人生颇为坎坷,论命运的多舛,恐怕仅次于一生都郁郁不得志的刘备:《三国演义》群星璀璨的前半部,这个人物一直默默无闻地隐藏在曹操身后的阴影中,从29岁出仕到曹丕称帝,被压制了整整10余年;曹操、曹丕相继亡故,他崭露头角没多久便被朝廷贬黜;虽然后来得以官复原职,但紧接着又被(演义中的)半仙诸葛亮一次次打得左支右绌;好不容易拖死诸葛亮,却被政敌曹爽再次排挤出权力中心,又是长达10年之久……73年的生命,44年的仕途,居然绝大部分岁月都在不如意中度过,这样的人生,是怎样的晦暗压抑?
    
    面对着如此不公甚至残酷的命运,换成其它任何人恐怕都会心灰意冷,然而司马懿却偏偏是个例外:数十年如一日地蛰伏隐忍着,藏匿自己的锋芒,掩饰自己的光彩,甚至泯灭自己的人格,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始终是这样坚忍不拔地一次次承受住了来自对手,也来自命运的各种各样的打击与考验。割草喂马的生活没能磨灭他出人头地的野心;曹氏祖孙整整三朝四代的猜疑冷淡没能瓦解他的力量;宦海的潮起潮落没能淹没他;疆场的屡战屡败没能击垮他;政敌的排挤打压更是没能动他分毫……
    
    他的那些对手,在性格上各自都有着强大的优势,同时却也各自有着致命的弱点。曹操败于贪,过分的自我膨胀使他太盲目轻敌,结果导致了赤壁的惨败;(演义中的)周瑜败于嗔,过分的嫉妒使他盛年夭亡,饮恨千古;诸葛亮败于痴,对信念的过分追求使他耗尽了自己的生命之火,最终灯尽油枯。狂放的曹操败于狂放,激情的周瑜败于激情,执着的诸葛亮败于执着,他们各自鲜明的性格成就了他们,也毁灭了他们。唯有司马懿,性格上几乎没有任何亮点,然而与之对应的,便是没有任何破绽缺陷。这是司马懿的乏味之处,也是高明之处,更是可怕之处。
    
    在旁人,在我们这些读者眼中,喜怒哀乐忧悲惊恐,能干扰常人的一切情绪,到他这里竟完全不起作用:
    
    他没有恐惧,刺客的利刃架在脖子上,他还能继续假寐;
    
    他没有沮丧,一次次地被贬黜、一次次地吃败仗,他都没有灰心丧气、一蹶不振;
    
    他没有快乐,无论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他都没有长久沉醉在胜利的喜悦中,而是继续殚精竭虑,苦心孤诣地盘算下一步棋该怎么走;
    
    当然,和古往今来所有成功的政治家一样,他也没有怜悯,击败曹爽后不为任何哀求所动,充分发扬了“对敌需狠,斩草除根,男女老幼,不留一人”的精神,冷酷无情地灭掉了对方的三族;
    
    最后,还有最重要的,他没有愤怒,面对着诸葛亮的羞辱,他居然能坦然穿上女人的衣服,面对着曹爽的骄横跋扈,他宁可躺在病榻上装疯瘫;
    
    ……
    
    最为可怕的是,这种隐忍的功夫仿佛已臻化境,他的情感几乎完全可以做到收放自如,彻底服从于理智。在这点上,与司马懿对比最鲜明的还是刘备。整部《三国演义》中最能忍的两个人,仍然非他俩莫属。两人同样野心勃勃,同样忍辱负重,同样压抑自我,但二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却使得他俩形似而神非。来自北地边陲的刘备,身上多少流淌着些胡人剽悍的热血,他终究还是个性情中人,否则关张相继殒命后,他不会那样悲痛欲绝,不会不计后果地攻打东吴,为此付出一切代价也在所不惜。他的压抑自我与自身的天性完全相悖,所以他的忍耐也就充满了被动的痛苦。然而司马懿却迥然不同,不同于刘备的矛盾挣扎,他的忍耐完完全全是出于清醒冷静的主动选择,那样安之若素,那样自然而然。我怀疑这人性格中是否天生就带着那么一股冷漠凉薄,或许正如吕布纯粹是为战斗而生一样,他也纯粹是为玩弄权术而生?这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是一个冷酷的人,一个阴狠的人,一个不择手段的人,一个很难称之为人的人,简直是一架冷冰冰的机器,只有对形势和利益的缜密算计,没有任何常人的情感。
    
    不知为什么,这人居然令我想到了关汉卿的自我表白: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司马懿实在是一只龟,万年龟,龟虽寿;更是缩头龟,忍者龟,龟仙人。
    
    可他是一味的隐忍么?绝非如此!光靠着隐忍能实现自己的野心么?决不可能!后退是为了更大步的前进,防守是为了更好的进攻,拳头收回来是为了更有力地打出去。司马懿数十年如一日的忍耐,也同样是为了积蓄力量,为了时机成熟后的爆发。旬月内剿灭孟达、百日内平定辽东、数日内完成高平陵事变,这样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这样摧枯拉朽的威力,能是一个只会唯唯诺诺的糟老头做得到的么?
    
    “凡攻敌,必先扼其喉而捣其心。”司马懿的手段,真可谓不发则已,一发必中。
    
    金庸曾为中国历史上成功的政治领袖列出了几项要求,排在最前边的第一个条件便是“忍”,这里又包含三个层次,一是克制自己之忍,二是容人之忍,三是对付政敌的残忍。司马懿完完全全符合这些:数十年的蛰伏是为克己之忍;诈中空城计、死诸葛走生仲达是为容人之忍;南平孟达、北破公孙渊、内摧曹爽是为对敌残忍。李宗吾曾曰,刘备皮厚,曹操心黑,孙权厚黑皆不够,司马懿却是皮既厚心且黑,其人理论是否正确姑且不论,对仲达的断言却还算精准。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位有着重大篡位嫌疑的阴谋家,原来还饱受儒家思想熏陶——出身于“传礼来久”的士族大家,与崔琰等名士交好,《晋书宣帝纪》更是记载他“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实在出人意料。然而仔细想想,却也在情理之中,有人说宿儒未必都是大奸大恶之辈,可大奸大恶之辈却多是宿儒,话虽刻薄,但未必没有道理:最锲而不舍追求贞节牌坊的,恰恰是婊子;越是一肚男盗女娼的,越是要满嘴仁义道德。既然如此,司马懿成得了例外么?这或许可以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皮厚”吧?
    
    根据司马懿自幼所信奉的儒家学说,他的人生其实是最成功的,整个三国时代,只有他一个人完全做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么多年的隐忍韬晦,能说他没修身么?教出了司马师、司马昭这心思能路人皆知的两个“德才兼备”的儿子,能说他没齐家么?位极人臣、权倾朝野,能说他没治国么?给子孙们打下了统一的基础,能说他没平天下么?再看《三国演义》中被立为道德标杆的刘备、诸葛亮、关羽,至多做到了前两层,诸葛亮勉强达到了第三层,与司马懿相比,实在是萤火与日月争辉,“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
    
    可纵然如此,对这位内圣外王的三国第一人,我还是没有多少好感;对他建立的那不世功业,我也同样提不起多大兴趣。恐怕自己真不是做政客的料,扪心自问我学不了司马懿。我实在难以想象,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个人竟能如此无所不用其极:每天都要压抑自己的情感,掩饰自己的本心,揣摩别人的心思,孜孜不倦地去策划如何算计别人和防备别人算计,就这样度过自己大半生的时光,还要赔上一辈子的幸福和快乐,赔上自己的一切人格甚至人性……而在《三国志》中读到他的谢幕演出,我更是深感匪夷所思:当司马懿忍耐了最后一个10 年,彻底铲除了曹爽、一朝咸鱼翻身时,他已年届古稀,离人生的终点只有区区3年。即使是这样,时日无多的他仍然没有告老还乡、颐养天年,居然还在自己生命的最后关头回光返照了一把,铲除了最后一个政敌王凌。好个战斗的一生,好个“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好个“与人斗,其乐无穷”!
    
    可是,有这个必要吗? 他这样一生营营役役,又换回了怎样的成功?那个目标真的伟大到值得他做出这样的牺牲吗?恶的手段能换来善的结果吗?
    
    而对我的这些疑问,历史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公元262年,魏将邓艾偷渡阴平、奇袭成都得手。
    
    公元263年,蜀后主刘禅降魏,蜀汉率先灭亡,共历备、禅二帝,前后42年。
    
    公元265年,司马懿之孙司马炎逼魏主曹奂禅让,废其为陈留王,曹魏灭亡,历丕、叡、芳、髦、奂五帝,前后45年;司马炎登基,改国号晋,改元泰始,是为晋武帝。追谥司马懿为宣帝,其叔父司马师为景帝,其父司马昭为文帝。
    
    公元279年,晋大举伐吴,步骑二十余万分五路直指建业、夏口、 江陵等地。晋将王浚率水军自巴蜀顺江而下,直逼建业。
    
    公元280年,晋将王濬破建业,吴主孙皓降晋,孙吴灭亡,共历权、亮、休、皓四帝,前后58年。华夏历经将近一个世纪的分裂混战,至此重归统一,史称三分归晋。
    
    然而,故事却并未就此结束,这个结束了长年战乱的新朝代竟然毫无任何新气象,反而从头到脚浸透着史上罕见的腐朽黑暗。统一天下后,整个朝廷便由上至下沉浸在一片醉生梦死中,皇帝过着荒淫无耻的生活,大臣们以奢侈浪费为能事,黎民百姓继续朝不保夕。中央朝廷与各地藩王的矛盾、各地藩王彼此之间的矛盾、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矛盾、士族与庶族的矛盾、民间知识分子与官方意识形态的矛盾,各种各样的矛盾都在表面的繁荣下不断激化。随着八王之乱、五胡乱华,这个糜烂透顶的王朝急速滑向了衰落,仅仅维持了52年便寿终正寝。它所经历的五位皇帝,同时也是司马懿的后代们,一个病死,两个被毒死,另两个因国破被杀,几乎皆未得善终。
    
    而晋之后的中国,更是开启了长达数百年的真正乱世。
    
    有破,无立。司马懿打碎了旧世界,他的子孙们却没能建立新世界,于是他打出的天下,终究还是乱世中城头不断变换的大王旗之一而已。这个纯纯粹粹的目的论者,这个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者,从来只会关心能否实现目标、能否取得胜利,除此以外的一切他全都漠不关心。最后他成功了,可事实却偏偏证明,他以献祭般的牺牲换回的所谓成功,竟是何等的苍白,何等的单薄,何等的惨淡,不过又是一场清秋大梦而已,转瞬之间便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还是被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一个又一个乱世所取代。这些,九泉之下的司马懿若是知晓,不知该作何想?
    
    这是我关于三国的这组文字中最后的一篇,之所以选取司马懿作为最后一个登场的人物,正是因为这个人物的性格,浸透着浓浓的时代特征。历史上的乱世,有时是勇士与贵族之间的堂堂战阵,如春秋战国;有时却是流氓对泼皮的市井械斗,如五胡乱华、五代十国。三国演义的前半段属于前者,后半段却属于后者,它以最浪漫的桃园三结义为开始,却以最现实的三分归晋为结束。于是相应地,关于三国的这组文字,也就应该以刘备为开头,以司马懿为结尾。前者虽然本人并无太多英雄气概,但却有着众多充满英雄气概的兄弟和部下们,而后者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离“英雄”这个字眼相去甚远。他开始活跃的时代,正是一个后英雄时代,远大的志向不见了,雄浑的战争不见了,激动人心的传奇不见了,就连慷慨悲壮的死亡都不见了,只剩下明争暗斗、投机取巧、尔虞我诈、蝇营狗苟,手段性的一切成为了主题,在历史舞台上卖力演出的,全是一群粉墨登场的跳梁小丑。纵然这是时代的选择,但无可置疑的是,其中却也浸透着命运对人世浓重的嘲讽与感伤。
    
    还是用《三国演义》开头的那首《临江仙》作为结束吧: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来自: 豆瓣
作者: 武林書$    时间: 2012-7-27 12:13
  我买了本缩印本三国志,前九卷(第一册)是旧字形,后面全是新字形,请问各位朋友你们买的非缩印本也是这样吗?(回答前请确认你知道旧字形和新字形的区别)据我所知,史记已经全都改成新字形,用的是二版,其它的史书没有变,但据中华书局内部人员透露,三国志也改成了第二版,但由于手头没有书,不知道是不是改成了新字形,我只有一本缩印本,却发现前九卷是旧字形,后面全是新字形。

来自: 豆瓣
作者: 搜狗输$    时间: 2012-7-27 12:13
  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与前三史一样,也是私人修史。他死后,尚书郎范頵上表说:“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劝诫,朋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愿垂采录。”

来自: 豆瓣
作者: 江洗月$    时间: 2012-7-27 12:13
        这篇根本不能算是书评,而且我觉得对于史料吧,也很难有什么正经的书评。毕竟对于这些书的评论,大多入了史学史了,既然前人说了无数,后生小子岂敢放肆。
      我对于《三国志》是很难以一种平静客观的心态去读的。虽然很多人说,对于史料,我们去看的时候一定要怀着一颗丝毫不带预设,不带偏见之心去细细体会。但是我知道,之于三国这段历史,我是不能够了。大概因为太小的时候就看过太多的故事,而幼年的记忆与偏见总是那么的鲜明。我心中有自己的刘关张,有自己的孙氏兄弟,有自己的诸葛亮、周瑜、郭嘉、荀彧,他们也许和历史上的真实并不一致,但是我却固执地不愿意去改变。
      好像这种情结并不仅仅我有,我身边的很多同学朋友也有。他们有人钟情周郎,有的独爱郭奉孝,有人喜欢孙氏兄弟,而我对于诸葛亮十分偏爱。我发现对于历史人物的感情真的很有意思,真的能做到爱之而知其恶,但是他的缺点并不影响我们对他们的喜爱。这真是一种奇怪的三国情结,也是在看三国这段历史中很大的意趣。

来自: 豆瓣
作者: 她【等$    时间: 2012-7-27 12:13
  他也曾是英明的贤主。曹操一生甚少服人,却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少年英姿可以想见。只是人到老年,竟然晚节不保,《三国志》作者陈寿说他“性多嫌忌,果於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晚年的孙权和当时的吴国,完全可以用污七八糟来形容。我在此用以下文字来描述因孙权的恶趣味爱好而导致的当时吴国贵族之间混乱的姻亲关系,请根据自己逻辑能力的.

来自: 豆瓣
作者: 子孟$    时间: 2012-7-27 12:13
  很喜欢对关张二人特点的评价:关羽善养士卒而骄于士大夫,张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正反映了两种极端要不得的性格特点,老祖宗教育我们说:中庸最要得!
  
  历史就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人性的弱点,关张皆万人敌,但是挂的都很凄惨,如果早一点领悟这一点,可能可以少走很多弯路——针对所有人都适用。

来自: 豆瓣
作者: steven$    时间: 2012-7-27 12:13
  关羽既败,权使翻筮之,得兑下坎上,[节],五爻变,之[临]。翻曰:[不出二日,必当断决]。果如翻言.

来自: 豆瓣
作者: 汪杨$    时间: 2012-7-27 12:13
  我操有没有搞错!没想明白读史书有什么违规的地方。。。回头小心,把丢失的魏书和蜀书部分补上。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世语曰: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孙盛杂记曰: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
    
    魏书曰:兵谋叛,夜烧太祖帐,太祖手剑杀数十人,馀皆披靡,乃得出营;其不叛者五百馀人。仗剑起兵,能取天下者,岂为戏言。
    
    【魏书曰:太祖将步骑千馀人,行视战地,卒抵贼营,战不利,死者数百人,引还。贼寻前进。黄巾为贼久,数乘胜,兵皆精悍。太祖旧兵少,新兵不习练,举军皆惧。太祖被甲婴胄,亲巡将士,明劝赏罚,众乃复奋,承间讨击,贼稍折退。贼乃移书太祖曰:“昔在济南,毁坏神坛,其道乃与中黄太乙同,似若知道,今更迷惑。汉行已尽,黄家当立。天之大运,非君才力所能存也。”太祖见檄书,呵骂之,数开示降路;遂设奇伏,昼夜会战,战辄禽获,贼乃退走。】购求信丧不得,众乃刻木如信形状,祭而哭焉。追黄巾至济北。乞降。冬,受降卒三十馀万,男女百馀万口,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
    
    魏略曰:王忠,扶风人,少为亭长。三辅乱,忠饥乏啖人,随辈南向武关。值娄子伯为荆州遣迎北方客人;忠不欲去,因率等仵逆击之,夺其兵,聚众千馀人以归公。拜忠中郎将,从征讨。五官将知忠尝啖人,因从驾出行,令俳取冢间髑髅系著忠马鞍,以为欢笑。
    
    孙策闻公与绍相持,乃谋袭许,未发,为刺客所杀。此天命也,群雄逐鹿,惟天允之。
    
    七年春正月,公军谯,令曰:“吾起义兵,为天下除暴乱。旧土人民,死丧略尽,国中终日行,不见所识,使吾凄怆伤怀。其举义兵已来,将士绝无后者,求其亲戚以后之,授土田,官给耕牛,置学师以教之。为存者立庙,使祀其先人,魂而有灵,吾百年之后何恨哉!”遂至浚仪,治睢阳渠,遣使以太牢祀桥玄。知安民者,可得天下。
    
    初,绍与公共起兵,绍问公曰:“若事不辑,则方面何所可据?”公曰:“足下意以为何如?”绍曰:“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公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傅子曰:太祖又云:“汤、武之王,岂同土哉?若以险固为资,则不能应机而变化也。”】
    
    十二月春二月,公自淳于还邺。丁酋,令曰:“吾起义兵诛暴乱,於今十九年,所征必克,岂吾功哉?乃贤士大夫之力也。天下虽未悉定,吾当要与贤士大夫共定之;而专飨其劳,吾何以安焉!其促定功行封。”於是大封功臣二十馀人,皆为列侯,其馀各以次受封,及复死事之孤,轻重各有差。【魏书载公令曰:“昔赵奢、窦婴之为将也,受赐千金,一朝散之,故能济成大功,永世流声。吾读其文,未尝不慕其为人也。与诸将士大夫共从戎事,幸赖贤人不爱其谋,群士不遗其力,是以夷险平乱,而吾得窃大赏,户邑三万。追思窦婴散金之义,今分所受租与诸将掾属及故戍于陈、蔡者,庶以畴答众劳,不擅大惠也。宜差死事之孤,以租谷及之。若年殷用足,租奉毕入,将大与众人悉共飨之。”】
    
    尚、熙与蹋顿、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平单于能臣抵之等将数万骑逆军。八月,登白狼山,卒与虏遇,众甚盛。公车重在后,被甲者少,左右皆惧。公登高,望虏陈不整,乃纵兵击之,使张辽为先锋,虏众大崩,斩蹋顿及名王已下,胡、汉降者二十馀万口。辽东单于速仆丸及辽西、北平诸豪,弃其种人,与尚、熙奔辽东,众尚有数千骑。
    
    【魏书曰:公后日复与遂等会语,诸将曰:“公与虏交语,不宜轻脱,可为木行马以为防遏。”公然之。贼将见公,悉于马上拜,秦、胡观者,前后重沓,公笑谓贼曰:“汝欲观曹公邪?亦犹人也,非有四目两口,但多智耳!”胡前后大观。又列铁骑五千为十重陈,精光耀日,贼益震惧。】
    
    公乃与克日会战,先以轻兵挑之,战良久,乃纵虎骑夹击,大破之,斩成宜、李堪等。
    
    【魏书曰:太祖自统御海内,芟夷群丑,其行军用师,大较依孙、吴之法,而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变化如神。自作兵书十万馀言,诸将征伐,皆以新书从事。临事又手为节度,从令者克捷,违教者负败。与虏对陈,意思安间,如不欲战,然及至决机乘胜,气势盈溢,故每战必克,军无幸胜。知人善察,难眩以伪,拔于禁、乐进於行陈之间,取张辽、徐晃於亡虏之内,皆佐命立功,列为名将;其馀拔出细微,登为牧守者,不可胜数。是以创造大业,文武并施,御军三十馀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才力绝人,手射飞鸟,躬禽猛兽,尝于南皮一日射雉获六十三头。及造作宫室,缮治器械,无不为之法则,皆尽其意。雅性节俭,不好华丽,后宫衣不锦绣,侍御履不二采,帷帐屏风,坏则补纳,茵蓐取温,无有缘饰。攻城拔邑,得美丽之物,则悉以赐有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四方献御,与群下共之。常以送终之制,袭称之数,繁而无益,俗又过之,故预自制终亡衣服,四箧而已。傅子曰:太祖愍嫁取之奢僣,公女適人,皆以皂帐,从婢不过十人。张华博物志曰:汉世,安平崔瑗、瑗子寔、弘农张芝、芝弟昶并善草书,而太祖亚之。桓谭、蔡邕善音乐,冯翊山子道、王九真、郭凯等善围棋,太祖皆与埒能。又好养性法,亦解方药,招引方术之士,庐江左慈、谯郡华佗、甘陵甘始、阳城郤俭无不毕至,又习啖野葛至一尺,亦得少多饮鸩酒。傅子曰:汉末王公,多委王服,以幅巾为雅,是以袁绍、【崔豹】崔钧之徒,虽为将帅,皆著缣巾。魏太祖以天下凶荒,资财乏匮,拟古皮弁,裁缣帛以为帢,合于简易随时之义,以色别其贵贱,于今施行,可谓军容,非国容也。曹瞒传曰:太祖为人佻易无威重,好音乐,倡优在侧,常以日达夕。被服轻绡,身自佩小鞶囊,以盛手巾细物,时或冠帢帽以见宾客。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汙巾帻,其轻易如此。然持法峻刻,诸将有计画胜出己者,随以法诛之,及故人旧怨,亦皆无馀。其所刑杀,辄对之垂涕嗟痛之,终无所活。初,袁忠为沛相,尝欲以法治太祖,沛国桓邵亦轻之,及在兖州,陈留边让言议颇侵太祖,太祖杀让,族其家,忠、邵俱避难交州,太祖遣使就太守士燮尽族之。桓邵得出首,拜谢於庭中,太祖谓曰:“跪可解死邪!”遂杀之。常出军,行经麦中,令“士卒无败麦,犯者死”。骑士皆下马,付麦以相持,於是太祖马腾入麦中,敕主簿议罪;主簿对以春秋之义,罚不加於尊。太祖曰:“制法而自犯之,何以帅下?然孤为军帅,不可自杀,请自刑。”因援剑割发以置地。又有幸姬常从昼寝,枕之卧,告之曰:“须臾觉我。”姬见太祖卧安,未即寤,及自觉,棒杀之。常讨贼,廪谷不足,私谓主者曰:“如何?”主者曰:“可以小斛以足之。”太祖曰:“善。”后军中言太祖欺众,太祖谓主者曰:“特当借君死以厌众,不然事不解。”乃斩之,取首题徇曰:“行小斛,盗官谷,斩之军门。”其酷虐变诈,皆此类也。】评曰: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评曰: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典论帝自叙曰:初平之元,董卓杀主鸩后,荡覆王室。是时四海既困中平之政,兼恶卓之凶逆,家家思乱,人人自危。山东牧守,咸以春秋之义,“卫人讨州吁于濮”,言人人皆得讨贼。於是大兴义兵,名豪大侠,富室强族,飘扬云会,万里相赴;兖、豫之师战于荥阳,河内之甲军于孟津。卓遂迁大驾,西都长安。而山东大者连郡国,中者婴城邑,小者聚阡陌,以还相吞灭。会黄巾盛於海岱,山寇暴於并、冀,乘胜转攻,席卷而南,乡邑望烟而奔,城郭睹尘而溃,百姓死亡,暴骨如莽。余时年五岁,上以世方扰乱,教余学射,六岁而知射,又教余骑马,八岁而能骑射矣。以时之多故,每征,余常从。建安初,上南征荆州,至宛,张绣降。旬日而反,亡兄孝廉子修、从兄安民遇害。时余年十岁,乘马得脱。夫文武之道,各随时而用,生于中平之季,长于戎旅之间,是以少好弓马,于今不衰;逐禽辄十里,驰射常百步,日多体健,心每不厌。建安十年,始定冀州,濊、貊贡良弓,燕、代献名马。时岁之暮春,勾芒司节,和风扇物,弓燥手柔,草浅兽肥,与族兄子丹猎于邺西,终日手获獐鹿九,雉兔三十。后军南征次曲蠡,尚书令荀彧奉使犒军,见余谈论之末,彧言:“闻君善左右射,此实难能。”余言:“执事未睹夫项发口纵,俯马蹄而仰月支也。”彧喜笑曰:“乃尔!”余曰:“埒有常径,的有常所,虽每发辄中,非至妙也。若驰平原,赴丰草,要狡兽,截轻禽,使弓不虚弯,所中必洞,斯则妙矣。”时军祭酒张京在坐,顾彧拊手曰“善”。余又学击剑,阅师多矣,四方之法各异,唯京师为善。桓、灵之间,有虎贲王越善斯术,称於京师。河南史阿言昔与越游,具得其法,余从阿学之精熟。尝与平虏将军刘勋、奋威将军邓展等共饮,宿闻展善有手臂,晓五兵,又称其能空手入白刃。余与论剑良久,谓言将军法非也,余顾尝好之,又得善术,因求与余对。时酒酣耳热,方食芊蔗,便以为杖,下殿数交,三中其臂,左右大笑。展意不平,求更为之。余言吾法急属,难相中面,故齐臂耳。展言愿复一交,余知其欲突以取交中也,因伪深进,展果寻前,余卻脚鄛,正截其颡,坐中惊视。余还坐,笑曰:“昔阳庆使淳于意去其故方,更授以秘术,今余亦愿邓将军捐弃故伎,更受要道也。”一坐尽欢。夫事不可自谓己长,余少晓持复,自谓无对;俗名双戟为坐铁室,镶楯为蔽木户;后从陈国袁敏学,以单攻复,每为若神,对家不知所出,先日若逢敏於狭路,直决耳!余於他戏弄之事少所喜,唯弹棋略尽其巧,少为之赋。昔京师先工有马合乡侯、东方安世、张公子,常恨不得与彼数子者对。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每每定省从容,常言人少好学则思专,长则善忘,长大而能勤学者,唯吾与袁伯业耳。余是以少诵诗、论,及长而备历五经、四部,史、汉、诸子百家之言,靡不毕览。博物志曰:帝善弹棋,能用手巾角。时有一书生,又能低头以所冠著葛巾角撇棋。】若加之旷大之度,励以公平之诚,迈志存道,克广德心,则古之贤主,何远之有哉!文帝雄才,惜其早凋也。
    
    谓他与让善,争以珍物遗他。他得之,尽以赂让,让大喜。他又以蒲桃酒一斛遗让,即拜凉州刺史。看来葡萄酒古时候就是送礼佳品。。。
    
    【魏书曰:帝容止可观,望之俨然。自在东宫,不交朝臣,不问政事,唯潜思书籍而已。即位之后,褒礼大臣,料简功能,真伪不得相贸,务绝浮华谮毁之端,行师动众,论决大事,谋臣将相,咸服帝之大略。性特强识,虽左右小臣官簿性行,名迹所履,及其父兄子弟,一经耳目,终不遗忘。含垢藏疾,容受直言,听受吏民士庶上书,一月之中至数十百封,虽文辞鄙陋,犹览省究竟,意无厌倦。孙盛曰:闻之长老,魏明帝天姿秀出,立发垂地,口吃少言,而沉毅好断。初,诸公受遗辅导,帝皆以方任处之,政自己出。而优礼大
    臣,开容善直,虽犯颜极谏,无所摧戮,其君人之量如此之伟也。然不思建德垂风,不固维城之基,至使大权偏据,社稷无卫,悲夫!】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要搞家族政治,首先是要抓好体育锻炼。。。
    
      塞缪尔·布什 布什家族缔造者,美国前任总统小布什的曾祖父,钢铁石油大亨
    
    
      普雷斯科特·布什 小布什的祖父,美国共和党参议员,与艾森豪威尔总统过从甚密
    
    
      多萝西·沃克·布什 小布什的祖母,出身于华尔街金融巨头沃克家族
    
    
      乔治·H·沃克·布什 美国第51届总统,里根政府两任副总统,中央情报局局长
    
    
      芭芭拉·皮尔斯 小布什的母亲,美国第14届总统弗兰克林·皮尔斯的直系后裔
    
    
      乔治·沃克·布什 美国第54、55届总统,俗称小布什,曾任得克萨斯州州长
    
    
      杰布·布什 老布什的二儿子,1953年生,两次当选佛罗里达州州长。有3个子女
    
    
      尼尔·布什 老布什的三儿子,1955年生,职业银行家,石油商,有3个子女
    
    
      马文·布什 老布什的四儿子,1956年生,商人,投资顾问,有2个子女
    
    
      多萝西·布什 老布什的女儿,1959年生,一直致力于布什家族史研究
    
    
      乔治·普雷斯科特·布什 杰布·布什的儿子,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青年代表主席
    
    少康高祖之争,可见当时品评。
    
    评曰:古者以天下为公,唯贤是与。后代世位,立子以適;若適嗣不继,则宜取旁亲明德,若汉之文、宣者,斯不易之常准也。明帝既不能然,情系私爱,抚养婴孩,传以大器,讬付不专,必参枝族,终于曹爽诛夷,齐王替位。高贵公才慧夙成,好问尚辞,盖亦文帝之风流也;然轻躁忿肆,自蹈大祸。陈留王恭己南面,宰辅统政,仰遵前式,揖让而禅,遂飨封大国,作宾于晋,比之山阳,班宠有加焉。
    
    文帝为太子,左右长御贺后曰:“将军拜太子,天下莫不欢喜,后当倾府藏赏赐。”后曰:“王自以丕年大,故用为嗣,我但当以免无教导之过为幸耳,亦何为当重赐遗乎!”长御还,具以语太祖。太祖悦曰:“怒不变容,喜不失节,故是最为难。”
    
    登见曹公言:‘待将军譬如养虎,当饱其肉,不饱则将噬人。’公曰:‘不如卿言也。譬如养鹰,饥则为用,饱则扬去。
  
  葛洪抱朴子曰:吴景帝时,戍将於广陵掘诸冢,取版以治城,所坏甚多。复发一大冢,内有重阁,户扇皆枢转可开闭,四周为徼道通车,其高可以乘马。又铸铜为人数十枚,长五尺,皆大冠硃衣,执剑列侍灵座,皆刻铜人背后石壁,言殿中将军,或言侍郎、常侍。似公主之冢。破其棺,棺中有人,发已班白,衣冠鲜明,面体如生人。棺中云母厚尺许,以白玉璧三十枚藉尸。兵人辈共举出死人,以倚冢壁。有一玉长一尺许,形似冬瓜,从死人怀中透出堕地。两耳及鼻孔中,皆有黄金如枣许大,此则骸骨有假物而不朽之效也。
  
  遂到平原,说备曰:“慈,东莱之鄙人也,与孔北海亲非骨肉,比非乡党,特以名志相好,有分灾共患之义。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以君有仁义之名,能救人之急,故北海区区,延颈恃仰,使慈冒白刃,突重围,从万死之中自讬於君,惟君所以存之。”备敛容答曰:“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邪!”即遣精兵三千人随慈。贼闻兵至,解围散走。融既得济,益奇贵慈,曰:“卿吾之少友也。”事毕,还启其母,母曰:“我喜汝有以报孔北海也。”
  
  吴书曰:慈临亡,叹息曰:“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权甚悼惜之。养生很重要。。。
  
  年二十五,拜安东中郎将,与陆逊共拒刘备。备军众甚盛,弥山盈谷,桓投刀奋命,与逊戮力,备遂败走。桓斩上(兜)道,截其径要。备逾山越险,仅乃得免,忿恚叹曰:“吾昔初至京城,桓尚小兒,而今迫孤乃至此也!”军政岂有年齿定论哉。
  
  权每田猎,常乘马射虎,虎常突前攀持马鞍。昭变色而前曰:“将军何有当尔?夫为人君者,谓能驾御英雄,驱使群贤,岂谓驰逐於原野,校勇於猛兽者乎?如有一旦之患,奈天下笑何?”权谢昭曰:“年少虑事不远,以此惭君。”然犹不能已,乃作射虎车,为方目,间不置盖,一人为御,自於中射之。时有逸群之兽,辄复犯车,而权每手击以为乐。昭虽谏争,常笑而不答。孙氏皆霸王人才。
  
  昭、肃等先出,权独与备留语,因言次,叹瑜曰:“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瑜之破魏军也,曹公曰:“孤不羞走。”后书与权曰:“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瑜威声远著,故曹公、刘备咸欲疑谮之。及卒,权流涕曰:“公瑾有王佐之资,今忽短命,孤何赖哉!”后权称尊号,谓公卿曰:“孤非周公瑾,不帝矣。”
  
  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汉晋春秋曰:吕范劝留备,肃曰:“不可。将军虽神武命世,然曹公威力实重,初临荆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备,使抚安之。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计之上也。”权即从之。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於地。
  
  师还,遂征合肥,既彻兵,为张辽等所袭,蒙与凌统以死扞卫。后曹公又大出濡须,权以蒙为督,据前所立坞,置强弩万张於其上,以拒曹公。曹公前锋屯未就,蒙攻破之,曹公引退。拜蒙左护军、虎威将军。以坞为备,曹公不得渡江矣。
  
  鲁肃卒,蒙西屯陆口,肃军人马万馀尽以属蒙。时东吴皆为屯兵,兵马随帅。
  
  孙权与陆逊论周瑜、鲁肃及蒙曰:“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公瑾昔要子敬来东,致达於孤,孤与宴语,便及大略帝王之业,此一快也。后孟德因获刘琮之势,张言方率数十万众水步俱下。孤普请诸将,咨问所宜,无適先对,至子布、文表,俱言宜遣使脩檄迎之,子敬即駮言不可,劝孤急呼公瑾,付任以众,逆而击之,此二快也。且其决计策,意出张苏远矣;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损其二长也。周公不求备於一人,故孤忘其短而贵其长,常以比方邓禹也。又子明少时,孤谓不辞剧易,果敢有胆而已;及身长大,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於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图取关羽,胜於子敬。子敬答孤书云:‘帝王之起,皆有驱除,羽不足忌。’此子敬内不能办,外为大言耳,孤亦恕之,不苟责也。然其作军,屯营不失,令行禁止,部界无废负,路无拾遗,其法亦美也。”
  
  江表传曰:“曹公出濡须,号步骑四十万,临江饮马。权率众七万应之,使宁领三千人为前部督。权密敕宁,使夜入魏军。宁乃选手下健兒百馀人,径诣曹公营下,使拔鹿角,逾垒入营,斩得数十级。北军惊骇鼓譟,举火如星,宁已还入营,作鼓吹,称万岁。因夜见权,权喜曰:“足以惊骇老子否?聊以观卿胆耳。”即赐绢千疋,刀百口。权曰:“孟德有张辽,孤有兴霸,足相敌也。”停住月馀,北军便退。濡须之战,两军均有备而至,更甚赤壁。
  
  权曰:“昔邓仲华初见光武,光武时受更始使,抚河北,行大司马事耳,未有帝王志也。禹劝之以复汉业,是禹开初议之端矣。子敬英爽有殊略,孤始与一语,便及大计,与禹相似,故比之。吕子衡忠笃亮直,性虽好奢,然以忧公为先,不足为损,避袁术自归於兄,兄作大将,别领部曲,故忧兄事,乞为都督,办护脩整,加之恪勤,与吴汉相类,故方之。皆有指趣,非孤私之也。”畯乃服。
  
  权既权既为吴王,欢宴之末,自起行酒,翻伏地阳醉,不持。权去,翻起坐。权於是大怒,手剑欲击之,侍坐者莫不惶遽,惟大(司)农刘基起抱权谏曰:“大王以三爵之后(手)杀善士,虽翻有罪,天下孰知之?且大王以能容贤畜众,故海内望风,今一朝弃之,可乎?”权曰:“曹孟德尚杀孔文举,孤於虞翻何有哉?”基曰:“孟德轻害士人,天下非之。大王躬行德义,欲与尧、舜比隆,何得自喻於彼乎?”翻由是得免。权因敕左右,自今酒后言杀,皆不得杀。主
  
  会稽典录曰:馀姚虞俊叹曰:“张惠恕才多智少,华而不实,怨之所聚,有覆家之祸,吾见其兆矣。”诸葛亮闻俊忧温,意未之信,及温放黜,亮乃叹俊之有先见。亮初闻温败,未知其故,思之数日,曰:“吾已得之矣,其人於清浊太明,善恶太分。”臣松之以为庄周云“名者公器也,不可以多取”,张温之废,岂其取名之多乎!多之为弊,古贤既知之矣。是以远见之士,退藏於密,不使名浮於德,不以华伤其实,既不能被褐韫宝,挫廉逃誉,使才映一世,声盖人上,冲用之道,庸可暂替!温则反之,能无败乎?权既疾温名盛,而骆统方骤言其美,至云“卓跞冠群,炜晔曜世,世人未有及之者也”。斯何异燎之方盛,又捴膏以炽之哉!文士传曰:温姊妹三人皆有节行,为温事,已嫁者皆见录夺。其中妹先適顾承,官以许嫁丁氏,成婚有日,遂饮药而死。吴朝嘉叹,乡人图画,为之赞颂云。
  
  初,暨艳造营府之论,逊谏戒之,以为必祸。又谓诸葛恪曰:“在我前者,吾必奉之同升;在我下者,则扶持之。今观君气陵其上,意蔑乎下,非安德之基也。”
  
  权欲废和立亮,无难督陈正、五营督陈象上书,称引晋献公杀申生,立奚齐,晋国扰乱,又据、晃固谏不止。权大怒,族诛正、象,据、晃牵入殿,杖一百。权天下英豪,与其相抗,是不知进退也。
  
  徐众评曰:牧蹈长者之规。问者曰:“如牧所行,犯而不校,又从而救之,直而不有,又还而不受,可不谓之仁让乎哉?”答曰:“异乎吾所闻。原宪之问於孔子曰:‘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乎?’孔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今小民不展四体,而认人之稻,不仁甚矣,而牧推而与之,又救其罪,斯为让非其义,所救非人,非所谓恶不仁者。苟不恶不仁,安得为仁哉!苍梧浇娶妻而美,让於其兄;尾生笃信,水至不去而死;直躬好直,证父攘羊;申鸣奉法,尽忠於君而执其父。忠信直让,此四行者,圣贤之所贵也。然不贵苍梧之让,非让道也;不取尾生之信,非信所也;不许直躬之直,非直体也;不嘉申鸣之忠,非忠意也。今牧犯而不校,还而不取,可以为难矣,未得为仁让也。夫圣人以德报德,以直报怨,而牧欲以德报怨,非也。必不得已,二者何从?吾从孔子也。”圣人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世人奇其英辩,造次可观,而哂吕侯无对为陋,不思安危终始之虑,是乐春藻之繁华,而忘秋实之甘口也。昔魏人伐蜀,蜀人御之,精严垂发,六军云扰,士马擐甲,羽檄交驰,费祎时为元帅,荷国任重,而与来敏围棋,意无厌倦。敏临别谓祎:“君必能办贼者也。”言其明略内定,貌无忧色,况长宁以为君子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且蜀为蕞尔之国,而方向大敌,所规所图,唯守与战,何可矜己有馀,晏然无戚?斯乃性之宽简,不防细微,卒为降人郭脩所害,岂非兆见於彼而祸成於此哉?往闻长宁之甄文伟,今睹元逊之逆吕侯,二事体同,故并而载之,可以镜诫于后,永为世鉴。
  

来自: 豆瓣
作者: steven$    时间: 2012-7-27 12:13
       陈寿著<三国志>云:諸葛亮“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我以为诸葛亮非短于应变,实输于大略。其一,身为相国,兴国治邦为要,却连年动众,情虽可原,理却难容;其二,街亭之失,罪之在己。如曹操为将,必罚己,释马谡。而诸葛亮临阵杀将,教条机械,较曹操相去甚远,终至才俊不敢倾力。蜀之不兴,先在于备,后在于亮,与刘禅何干?其三、据偏远一州,未授刘禅为君之道,至乐不思蜀,遗老哀叹;倘非刘禅之君,则当如曹操替而己任,百官听封,政皆出于己,或可出祁山夺州兴汉。如出祁山夺州兴汉,则诸葛亮势必封王,岂非亮之夙愿?如非夙愿,何必出祁山?诸葛亮以一小州之财,疏废治政之要,鼎力维持伐夺中原之志,然擢拔不力,致才众难兴、君大昏、黄门胁政,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有何益?
        一切之启在于兴汉之志。兴汉之实,刘备尚无。刘备托孤,唯云“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其间并未及兴汉之事,孔明何立其志?自揣之:蜀人逸,难一其志,志难一,则或内乱起。孔明志其一,盖以安国也。设兴国安邦以待中原之乱,趁势而伐,或归于汉,然自古未有蜀人定中原者,虽有孔明,亦难更矣!
  

来自: 豆瓣
作者: steven$    时间: 2012-7-27 12:13
  《零陵先贤传》记载:“是时中夏人情未一,闻备在蜀,四方延颈。而备锐意欲即,巴以为如此示天下不广,且欲缓之。与主簿雍茂谏备,备以他事杀茂,由是远人不复至矣”何意?

来自: 豆瓣
作者: steven$    时间: 2012-7-27 12:13
       读至华佗予书狱卒,狱卒不敢收,于是华佗焚之时,惋惜之余亦叹华佗之大。若华佗书得以存世,或使医大进;然书之不存,医亦或小进。华佗焚书,我以为应天适时,乃大隐于世之法,亦足证华佗以书为己,世与书无机缘,强而留之者,非华佗也。
       反观曹操虽功至伟,然杀华佗焚书一件过错足以相抵,其生时亦悔,查三国,曹言悔之事鲜矣,足证曹杀佗,千古大谬。
       详观天下兴废,可知世危难时多生神机。神机不行于世,足证危难。当今之时,至伟之书未行于世,久矣。细究其委,盖平世难出,抑或危世难存。一叹。。

来自: 豆瓣
作者: Amber$    时间: 2012-7-27 12:13
  不是正经书评,只是有感而发。
  
  因为一直很难接受《三国演义》美化了刘备、神话了孔明、炮灰了东吴,更不能接受电视剧新《三国》那种历史、文学两不靠谱的弱智改编……所以只能找出压在书柜底的《三国志》,以抚慰我郁闷的心情。
  
  过去读过的不算,现在是憋着一口气只读第五册(《吴书》)。东吴给我的最大感触,唉,虽说是人杰地灵,英雄少年,既豪俊,也骄恣,可堪入诗、入画、入传奇、入小说,然而这到底是次要的;要紧的是,正如《世说新语》中王珣临终的慨叹:“人固不可以无年!”可知人的寿数,以及附着于此的毅力和耐力,是多么重要。
  
  “人固不可以无年”,所以要这样激励我的朋友们。^_^
  

来自: 豆瓣
作者: 牵手$    时间: 2012-7-27 12:13
      这套书,记得小时候曾经在妈妈的教案前草草的翻阅过,得出结论,除了书中几个名字看的熟络之外其他全都无指望看的懂,在当时的岁月,从小在白话文中浸溺长大的孩子看这种古文书毋庸置疑相当于天书,如今重新拾起,不是借着什么新三国的风潮,而在于我一直坚持想了却让自己认真读一遍二十四史的愿望。
  
      书看的很慢,逐字逐句,在阅读的过程中欲罢不能,很多段落甚至想大声的诵读,古文的魅力让我沉醉。在很零碎认真挤出的时间,厕所,办公桌前,中午小憩,傍晚的公交车上,花了大概3个星期的时间,读完了这么多的字句。
  
      三国志的本身文章并不长,长的是裴松之的译注,惭愧的是很多人物的译注草草读完,心中的印象已然不深,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没有很好的记性,在读书方面的确是吃亏的事情,也许背诵呢?
  中国的所有人都是了解三国的,红脸的关公,白脸的曹操,神机妙算诸葛亮,白袍将军赵云。我也对三国类的东西情有独钟,很多三国的游戏也是玩的熟滔滔,但三国志,的确颠覆了我很多一直的印象。比如说弱势的鲁肃,看似不问国事的孙权,在我心中都颠覆了懦弱的印象,而变的丰满起来。诸如此类,还有很多。
  
      许多年以后,我想我会重新拾起这本书。
  

来自: 豆瓣
作者: steven$    时间: 2012-7-27 12:13
  曹冲深为曹操喜爱。待曹冲死掉,曹操惋惜不已,对曹丕说:曹冲死乃曹丕等活着的儿孙之福;对曹操自己不公平。
  
  就此事而言,曹操不知所谓天下所有的公平就是不公平;而不公平就是公平。

来自: 豆瓣
作者: steven$    时间: 2012-7-27 12:13
  常林字伯槐,河内温人也。年七岁,有父党造门,问林:“伯先在否?汝何不拜!”林曰:“虽当下客,临子字父,何拜之有?”於是咸共嘉之。
  
  他人翻译为:
      常林,字伯槐,是三国时河南温县人。他七岁时,有一天,父亲的朋友上门拜访,问常林:“伯先在家吗?”没有等常林回答,客人又大声说:“你见了长辈,为什么不行跪拜礼?”
   常林回答说:“您虽然是上门的客人,但是却在儿子面前称呼父亲的大名,就是不尊重我的父亲;您既然不尊重我的父亲,我为什么要给您行礼呢?”京味开心大碗茶茶馆,侃侃文化事,聊聊京城百态,*  客人顿时哑口无言。
  
  好像非陈寿所撰.

来自: 豆瓣
作者: 黑齿常$    时间: 2012-7-27 12:13
  近读《三国志》之《吴书》,当三分之际,曹操、曹丕与孙权文书往来,虽干戈纷扰,南北阻隔,英雄相惜之意跃然纸上,读之莞尔,因戏题。
  
  
  
  春水方生公宜去,
  
  彼有人哉未可图。
  
  公如不死孤不安,
  
  生子当如孙仲谋。
  

来自: 豆瓣
作者: 查理耶$    时间: 2012-7-27 12:13
  周瑜為吳,忠心比孔明之對蜀漢有過無不及。然後世盡知演義而不知史,盡道其為人狹隘,難容大才,其謬大焉!我讀三國,嘆服其為國忠,為人仁,為官勤,為友義,為事智也。
  讀羅貫中之演義,盡見其偏,事事盡誇皇叔仁,處處不忘孔明敏。然此皆當時民風之所限,無可厚非。唯嘆後世對公瑾之不公也。

来自: 豆瓣
作者: 数卷残$    时间: 2012-7-27 12:13
    選舉之義,以鄉議風評選賢,以踐孔門“無類”之心。就其出發點而言,品鑒人倫(清談之祖)即儒士核心價值觀之社會化;臧否時政(清流之要)即儒教核心價值觀之政治化。二者實為一物之內外層,絕非對立二物。故爾,成說“清流懼黨獄而絕,儒士逃於清談,相率棄社會責任於不顧,以談空說玄為逃避現實之術,自蹈於永嘉之禍。神州陸沉百年丘墟皆根於此”頗有似是而非之處。陳寅恪“吾國學術近於羅馬”即缺乏無涉“政治、倫理之學”之純粹學術,魏晋清談之所謂“中國哲學史或玄學史”,稍究其伏脈,即知其“黨性高於一切”。
    許靖、許邵兄弟之月旦評,即當時之顯學“人倫臧否”公認大師。東京儒學不承認公域私域自有界别,故而良治必出賢人,輿論高於政治。許氏之“亡我之心不死”,開關東牧守舉兵內向之漸,前已論及。然則尤為重要者,月旦之學,未嘗與許氏兄弟相始終,為官府、民間共認為選舉社會氣運所系。就個案而言,選舉或有不當;就通國而言,拔人别無他術。當塗之九品中正,內容無非臨摹月旦,實清議臧否之國有化、系統化、制度化。魯肅之“付鄉黨”、樵熙之“辭辟命”是也,宋武之“清議所棄鹹與維新”是也。而士人之清議亦不因官家品第而息,“江左尚人物,河北重貴戚”餘風延及中唐,殷皓之“如蒼生何”、謝安之“東山養望”顯系東京李黄陳郭諸名士“養望術”發揚光大,曆史連續性不以易代弑君、異族闌入而中斷。
    回顧當塗、典午之際,所謂清談玄學問題,首在四本論,即才性離合問題。鐘會著《才性論》,欲翻曹公求賢三詔所定之“選舉標准答案”,即篡魏之先聲,大小中正視才性論,如宋代考官視《三經新義》問題,乃“考驗黨性”生死關頭。及於東渡,王導之清談,所以調和南北士類共拒元帝父子君臣名法之士。殷浩、謝安、袁宏、簡文帝之清談,所以一君臣之德以拒上遊。宏、溫之“運有興廢”辯,即布拉格“他們知不知道”曆史責任問題。安石“秦任商鞅亦清談之過”論即“中國向何處去”論。劉毅之“正始出風流”即江東名士存心晋室之最後掙扎。寄奴之“清議所棄鹹與維新”即“反擊劉毅司馬休之复辟,重申曹公、李豐、夏侯玄、王廣才性論”之馬捶蹬宣言,是以易代百年沈隱侯仍致不滿。
    渡江名士致命之傷,在於“從娘胎裏帶來的軍事軟弱性”,門第異於封建者亦於此。王馬所共之天下,軍事基礎遠不及孫吴,建業君臣懸命於方鎮平衡術之手,百年不易。前後列朝視為營養保健品之政治太極,於彼竟為五穀不可一日無。清談者,修心養智靜氣精意之要,相業之基也。顧榮之逆陳敏,不發一矢,輕摇白羽扇(按:此物乃風流名士必備行頭,非諸葛武侯個人創意),以諸卿乃從老傭一語直撥敵營“樸素的階級感情”,賊眾自散,陳敏兄弟走死江幹。王導之為元臣,手無寸鐵,所賴之流民帥皆“階級敵人”,所恃亦唯清談。祖豫州縱兵白下,耀贓席前,即楚子觀九鼎之意。導之智急氣靜亦不下王孫滿,以空城計令流民帥莫測虛實,貼然北渡,去京師肘腋之患,樹北門金城之固。謝安之奕棋淝水,漫言“小兒輩大破賊”;以柔克剛,挫桓溫九錫之請。無往而非清談之政治運用,孰雲燕譚即逃避之遁詞哉!此術玄妙,“五分鐘作畫,須賴五十年練筆”者,知其形不解其神,僅效“五分鐘作畫”者,必至簣事。元規之待蘇峻,襲用王-祖舊本,而天子蒙塵矣。
    玄辯所以析理,析理所以習智,佛學名理之精遠勝東土舊學,故而借清談而起。士人佞佛者往往基於愛智習辯,非以信仰,亦無非儒之心,非独六朝,後世亦然。義理派(抽象派)儒生多好辯好智、多習二氏,荊公坡公皆是;保守派(經驗派)儒生多稱許木衲,多疾異端,信史輕經,傅奕、溫公皆是。此義史家迄今尚未拈出。
    南朝曆史軸線,存乎清流士大夫——流民寒人武裝集團之階級鬥爭。《世說》之階級對話如下:
    “老賊何事急急?”
    “我不急急,卿輩哪得坐談?”
    無武裝集團欲淩駕於武裝集團之上,太極內交學、輿論導向學何可稍鈍?二者皆附清談而立。故清談衰而門第尽,門第尽而金陵王氣終於三百年矣。
    王謝門閥之流民政策,以江表為絕對國防圈,為文人士大夫及其私屬宅地專用。非我類而已自成指揮體系者,以柔道驅之上流、驅之河淮,為王障虜,無論成敗,皆建業君臣之利。王羲之奏折即此義,實則乃祖久已“做得說不得”,孽孫偏取“說得做不得”,顯系技巧衰退,琅琊門第乏才,宜陳郡謝氏太極學代興。
    流民諸帥不過無文,豈皆白癡?蔡豹郭默,前車共見。抱血誠而萬裏歸義,懷怨毒而反戈內向者,前後相繼。祖約之淮西集團、蘇峻之海岱集團、姚襄之秦涼集團,皆侯景之先驅。桓氏之雍荊集團、宋武之北府(徐州)集團、齊高之青齊淮北集團、梁武之樊鄧集團,終置馬捶蹬於拂尾之上。
    名士之太極、輿論二學,亦與時俱退。謝晦之易君蹈死,較清談伴友謝傅簡文之從容默契,相去萬萬。謝枘之舉燭默耳,唯求自保耳。迄於梁陳,名士化為膏粱,久矣乎不知“五十年練筆”為何物,目“五分鐘作畫”為pose現場,是以洋相百出,為武夫所嗤。子山受武帝特達之知,守朱雀橋,據皇城要津。以“南朝多好臣,一年一易君”定理,因應政變,乃名士基本功、相業之根芽。衛主破賊,名垂竹帛固無不可。順天應人,以儒門看家本領“愚君政策”,令彼入我範圍,其功亦屬不細。而子山乃坐床食蔗,擺足顧榮謝艾羽扇綸巾、王氏兄弟臨白刃而不動心造型。不意羯狗一矢及蔗,修心功底尽露,主帥棄橋狂奔,三軍解體,武帝餓死臺城。王褒侍元帝,臨危以速降為奇策,署家奴以自免。王克迎湘東王師,北來降人(身即夷狄之畔臣)王僧辯有“甚苦事夷狄之君”之譏,乃不知所答。百年卿相智不及武人,“重人物”之江左人物衰弊,時也數也。梁亡則南朝氣尽,陳家與蠻夷共治。一統則關隴與河北爭,江東不與。華夏之餘燼名存實亡,文中子志建業平毁,哀禮樂也。
    輿論政治開辟門閥政治,輿論領袖由學閥而政閥,唯華夏有之。六朝門第非如錢穆所雲,棄儒入道法,實則門第自身及其命脈——家風家學家教皆儒學“賢人主義”“道德輿論主義”“禮樂價值觀”“政治倫理家族化”邏輯終點。“王氏青箱學”集儒化家族五百年之大成,“傳統中國社會結構”“唐式家族”“差序格局”“多子偏好傳宗接代主義”皆凝固於魏晋,大異秦漢原子化小家庭及其節育主義,唐人掠其美(或恶?)。廢秦刑典,用周變秦,亦於魏晋之間。王郎之拒曹公,儒化刑政之最後勝利也。唐人通盤繼之,無所創益,面目迥異漢獄純用秦政、文法吏自成階級與儒生齊,列朝於唐僅補綴耳。
  儒學和平演變,唯有自政治表層深入社會家庭日常生活,始能牢不可破。貌似拋棄政治者,實為民間設想轉為既成體制,已失爭議價值。無此日常儒學及其家族傳承主義,華夏未必不效羅馬,淪為地理名詞,奉山河於用通古斯語、信佛教、以普六茹、賀洛幹為習用姓名之新邦。成敗臧否,殊亦難言。
  
  
  附注:六朝門第有“社稷之忠”理論,大意敷陳“晏子不死君難”說,以為君主有二身,死社稷者,社稷之臣從之;死私怨者,私屬膩友從之。為士人者,自署於私屬之列,不知廉耻也。南朝之“多好臣”於“一年一易君”之日,不斷運用上述理論。
    六朝及初唐君主於此論不甚愜意,拔寒人、用蕃將為其抵制手段。貌似四肢發達頭腦簡單者忠誠度高,殺身殉君(秦繆所以為繆者)、事君以私,為太子所不甘為、儒臣所不能為,宋齊二明帝、梁武元二帝、唐太宗玄宗皆有切身體會、無限感慨。藩鎮多以蕃兵成,“我胡人也,忠一人耳,不知有他”臺詞反复現身,無論勤王拒畔、從主謀叛,皆以“忠一人耳”為理論依據。
    延及後世,乃有金世宗元世祖之“南人(漢兒)多智,畢竟自家骨頭根底”學說。北洋諸將之“北人誠樸忠信,是以得國,教部諸公新文化乃南人欲以機詐覆我民德”學說。本朝之“知識分子就是心眼多(或上海人就是小聰明),還是工農幹部(或北人)靠得住”。可相發明。

来自: 豆瓣
作者: 拖你带$    时间: 2012-7-27 12:13
  http://hi.baidu.com/love3guo/blog/category/%C8%FD%B9%FA%D6%BE
  

来自: 豆瓣
作者: histor$    时间: 2012-7-27 12:13
  “江湖未静,不得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曹操的这句话,让我比较喜欢这个人物,不管别人是怎么评价他的。一个英雄,敢说敢做。

来自: 豆瓣
作者: Enhui$    时间: 2012-7-27 12:13
  小時因喜讀《三國演義》,愛屋及烏,一次于外婆家翻到外公藏的《三國志》,現在想來似乎還真是全套5卷本,中華書局版,但年代應更古舊一些,因為78年,外公已不在。
  
  那時應是初中,已習過文言,能讀懂,但年幼,與《三國演義》比,大抵都是敘史,偶爾有下面裴注的一些趣聞逸事,吸引自己。后來也沒再碰過。
  
  青封皮,紙發黃,一股書柜里的舊書味。文字里竟都是心中英雄光輝形象的不符和破滅,大人之書,當時的自己是沒有什么理由會喜歡上的。
  
  外婆學的是理科,對外公的文史古舊書籍,也無多大興趣,占著一個大大的壁櫥柜,偶爾打開,也是我來拜訪時,百無聊賴之際。后來讓媽媽和大阿姨整理出一個書單,很多很多本。
  
  再后來,買給了一個書商。
  
  現在去外婆家,外婆用電腦,還給外婆考過一些小游戲,外婆很喜歡,常常玩,而外婆很愛我,來了總問喜歡吃什么。
  
  我長大了,也感激外婆,隨媽媽回娘家總是又吃又喝,只是沒有了以前在外婆家淘舊書,一天把《李自成》第二卷看完的快樂。我沒跟外婆說,我越來越喜歡看書了,特別是文史類的,對外婆的賣書也是十分理解,也相信那個書商會好好對待外公的藏書。只是,只是,一次,我去外婆家,又百無聊賴,不知不覺來到了那壁櫥,打開,怔怔地看著滿眼的大衣...
  
  我想,我是再也看不到那套《三國志》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036801$    时间: 2012-7-27 12:13
  说实话,四大名著我除了红楼梦以外
  都不太喜欢,可能是故事情节很熟悉的原因
  还不如读读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来的有味
  就说三国演义吧 可能以刘备为正统
  处处贬抑魏 吴
  我记得电视剧三国演义 舌战群儒一段
  找来一班外表猥琐的人来饰演顾雍 虞翻 严畯等人
  这些人比诸葛亮差一截 但是也是高官大儒
  这样一刀切现在不应该
  
  还有 我们通过三国志
  知道对蜀国着墨最少 也可能是蜀国人才少的原因
  也可能是诸葛亮太强 别人就显得黯淡无光了
  诸葛亮的朋友徐庶 还有一个谁忘了  在魏国当官
  做得不是很如意 诸葛亮感叹“岂魏多士?”(大概这样,原文记不得了)
  而不是三国演义里面所说的 徐庶终生不为曹操献一计
  像魏国的荀彧 郭嘉 哪个不是才智绝伦呢
  总之 我对三国演义处处贬抑魏 吴两国
  给人带来的历史认识错误是有不满的(当然可能有人说谁也无法了解真正的历史)
  
  还有一些张冠李戴的事情
  如把一些鲁肃的事情搬给孔明
  把刘备的一些事情搬给张飞(打督邮是刘自己打的,干张飞何事?难道是为圣贤讳???)
  
  

来自: 豆瓣
作者: 神仙树$    时间: 2012-7-27 12:13
  这个也是新版,2005年印刷的 质量纸张都较好,性价比很高,由于没看到更好了,暂且为“推荐”,但这本确实很有阅读和收藏价值。

来自: 豆瓣
作者: 周眠$    时间: 2012-7-27 12:13
  把《三国志》里面最激赏的一段生译出来,与大家共勉。译文哪里比得了原文?只是为了先让大家看懂,放在前面;然后鉴赏一番,放在后面。望诸君仔细看原文。
  
  译文:
  
  陈登,字元龙,在广陵(三国时属徐州,当时徐州叫“彭城”,江苏叫“徐州”)有威名。又挟制、侧攻吕布军队有功劳,加官职为“伏波将军”,三十九岁去世。后来,许汜和刘备一起在荆州牧刘表处坐,刘表与刘备一起品论天下人。许汜说:“陈元龙是个江湖之士,豪横之气不加检点。”刘备问刘表:“许汜君说的,对不对?”刘表说:“要说不对,许汜君是个善士,不会说虚假的话;要说他对,陈元龙可是名重天下呀。”刘备问许汜:“你说他豪横,能举个例子吗?”许汜说:“以前我遭遇战乱,然后路过下邳,然后我吧去见元龙。然后元龙没有招待客人的意思,然后很长时间不跟我说话,然后他自上大床睡卧,让我这个客人睡下床。”刘备说:“您有国士的名声,现在天下大乱,帝主不能执政,希望您忧国忘家,有一点救世的念头。可是您呢,整天忙着求购土地,到处询问房地产价格,说的话没一句能采为良言的,这是元龙所不取的做派,凭什么跟您说话?如果是当时是在下,我想自个儿卧在百尺楼上,让您睡地上,怎么会只是上下床之间?”刘表大笑。刘备接着说道:“象元龙那样的文武胆志,应该到古人中去寻求,一般的人真还比不上。”
  
  原文:
  陈登者,字元龙,在广陵有威名。又掎角吕布有功,加伏波将军,年三十九卒。后许汜与刘备并在荆州牧刘表坐,表与备共论天下人,汜曰:“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备谓表曰:“许君论是非?”表曰:“欲言非,此君为善士,不宜虚言;欲言是,元龙名重天下。”备问汜:“君言豪,宁有事邪?”汜曰:“昔遭乱过下邳,见元龙。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备曰:“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表大笑。备因言曰:“若元龙文武胆志,当求之于古耳,造次难得比也。”
  
  鉴赏:
  一看陈登如何豪气。前一段铺叙生平:其字元龙,其爵伏波,其人英雄气短。为陈登作传,数句而神完。之后闲闲来写刘备寄居刘表处时一段闲谈。写元龙但写一鳞,写伏波将军但写余波。却是何等豪气,令人扼腕。
  
  二看许汜如何涩气。身为“善士”、“有国士之名”,只在刘表处居坐陪聊。品论英雄,两句话武断别人,却不能省察自身。说元龙事,也是在讨好刘表:还是你对我好。——比如今日与省长对坐,跟他说,那个小县长让我住招待所,哪有您派头大呢?——刘表听了能不高兴吗?元龙卧其一夜下床,不能反省;中又数年,还不能省。当刘备层层剖解、刘表听了大笑之时,许君还能卧于地否?看他钻于地缝何处!
  
  三看刘备如何枭雄气。枭,一意寄养,一意凶猛。寄养者,处处察言观色,不能得罪许君,更不能得罪养主。听了许君的一句之论,先是征求刘表意见,看看他作何表态。如果刘表说“甚是甚是”,那么他也就无话可说了;幸好刘表听了刘备的一问,也因此有了疑惑,于是刘备顺水推舟,代刘表问一句“宁有事?”及要抨击许君,也是先美言一番,“君有国士之名”,意思是对您的期望太高,所以才失望很大,不让许君太丢面子;之后看到刘表大笑,才骂不带脏字地说了“你们不如去死”的意思。再看其凶猛:看“宁有事邪?”,知其重实不重虚名;看两句“求田问舍,言无可采”,对应许君“湖海之士,豪气不除”,知其明哲善辩(八字真刘备大格言也);看“百尺楼上”,更胜元龙豪气。说刘备是眼泪帝王,我不信。因为他比元龙更有豪气,他是“湖海庙堂之士,豪气收放自如”。
  
  四看刘表如何湿气。刘表蜗居荆州,兵精粮足,却不思进取,豪气已除,坐待被曹操收编,更是个许君第二。若是“许汜与刘表共论天下人”,又当如何?一句“湖海之士,豪气不除”,表当大笑,谓“汝为善士,所言不虚。”也许会琢磨一下,陈登可是个大名头,怎么就不那么得人望呢?想一想,或许会问问许先生,为什么这样贬低人家呢?听了许先生的遭遇,再想想自己对待许君实在不错,跟他对坐着嘛。于是再发大笑。看刘备一句“造次难得比也”,不着一言,噎住当场两个湿涩之人,这是何等场面啊。
  

来自: 豆瓣
作者: zoelul$    时间: 2012-7-27 12:13
  记得当年要读这部书的时候,是因为隔壁的人找爷爷借,被我看见了。是小学吧,因为记得当时很闲,是常年在家装病的时候。随便的翻,像看小说一样看得很快。爷爷说,不是小说,你懂吗?很不服气。因为当时已经读过很多书。当然也读过三国演义。于是默不做声,只是翻阅。读完了,有点困惑。书里的三国和演义里的三国似乎并不一样。然后就想起父亲的话,三国演义只是个小说罢了。然后,困惑就消除了。
  三国演义固然是一部精彩的小说,但是,这部书可以还我们一个真实的三国。

来自: 豆瓣
作者: athrun$    时间: 2012-7-27 12:13
     作为著名的前四史之末,三国志记载了中国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这段历史中,群雄逐鹿,豪杰并起,成为中国漫长岁月中最具有魅力的片段。
     三国是指曹操,孙权,刘备为首的三大集团之间的对抗,而实力最强的应该是曹操。在曹操阵营中,群星灿烂,诸葛亮曾经说过,曹操营中,足智多谋之士,能征善战之将,又何止一二千人。在这些文臣武将中,资格最早,且有王佐之风的,应该只有荀YU一人而已。
     荀YU传在三国志中排在魏书第十,虽然不算很前,但却是曹操阵中众谋士的第一位,其地位可见一般,荀YU投靠曹操时,曹操曾经说:吾之子房也。要知水镜先生评价诸葛亮也只比做兴周800年的姜子牙,旺汉四百年的张子房而已。可见曹操对荀YU的才能是一眼就认定的。而且将他定位为曹操营中的第一谋士。而荀YU在后来的表现,似乎绰绰有余的证明了曹操的这个评论。
     荀YU主要帮曹操出了三个主意,固本强基,迎奉天子,评析袁绍。没有固本强基,曹操就没有与群雄逐鹿的资本;没有迎奉天子曹操就没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没有评析袁绍,曹操也就很难一战定北方。所以说荀YU是曹操阵中第一谋士,或者起码说是曹操打拼事业的时期的第一谋士是比较恰当的。
     这三个主意充分体现了荀YU作为一个谋士的深邃的洞察力和精辟的分析能力。首先,当曹操准备甩开膀子大干一场的时候,荀YU可以及时的发现这个时候曹操没有能力也没有资本向外扩张,用军事学的术语叫做掌握了进攻力学原理,先是设计帮曹操守住了自己的大本营,而后又统领全局的向曹操提出了一整套发展的计划,可以说正是这套计划,使得只有一身血气的曹操找到了奋斗的方向和奋斗的步骤,可以说,曹操正是严格的遵循这个计划,才一步步的将自己的大本营稳定下来。从孤身一人到成了有资本逐鹿的群雄之一。
    如果说固本强基只是荀YU小试牛刀的话,那么接下来的迎奉天子则是荀YU才华的集中体现。

来自: 豆瓣
作者: Saul$    时间: 2012-7-27 12:13
  毕竟三国演义里面演绎得成分太多了,又添加了许多无中生有的成分,由裴松之加注过的三国志比单独陈寿写的三国志又丰富了不少,陈寿本来治学严谨,许多搜集到的史料值得怀疑的都没有收录在三国志里,而裴松之后来又搜集到不少史料载去伪存真的基础上给三国志加了注,其实就是丰富了内容~~

来自: 豆瓣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8-20 16:25
公乃留曹洪守,自将步骑五千人夜往,会明至。琼等望见公兵少,出陈门外。公急击之,琼退保营,遂攻之。

乌巢烧粮




欢迎光临 悦读人生 (http://dothinking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