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人生

标题: 林语堂经典作品选 - 书评 [打印本页]

作者: 天天向上    时间: 2013-5-24 21:09
标题: 林语堂经典作品选 - 书评
  林语堂,幽默的智者
  作者:清秋思幽
  曾与鲁迅并肩作战,曾留给我们对生命与艺术的深邃思考,林语堂先生是这么个幽默的智者。他的语言平和,哲性,娓娓道来中蕴涵了多少智慧。
  鲁迅与林语堂,好比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732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作者: 梅从梅    时间: 2013-7-31 00:46
         我也曾经多次思考,究竟为什么要读书?当然,这里所说的读书,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和获得学分而学的教科书或辅导书,而是在闲暇时候自主地去读的书。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所看的文学、美学、哲学之类的闲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读书不是为了故作高雅,不是为了炫耀渊博,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早已一去不复返的年代,甚至连求取功名的作用都起不到了。
  
         我觉得,读书是心灵的需要,是追求真善美的需要,是慰藉孤独的需要。我赞同“人生来不是白板”的西方哲学观点,对此有各种说法,典型的有譬如“天赋”、“兴趣”说,以及曹雪芹的“天地间的正气和邪气”之说。这几天,我突然冒出一个比喻,我愿意将这归结于“内心的种子”:每个人生来内心都埋藏着各种各样的种子,有善的种子,恶的种子,诗的种子,美的种子等等。在生命的最初始,种子尚与世隔绝,深埋内心深处;而随着生命的展开,内心的种子也不断遇到外界适当的刺激和诱导,仿佛遇到阳光、清风或雨露,从而不断地破土、生根、发芽,甚至长成参天大树。这种外界的刺激和诱导主要来自于种子所受到的社会熏陶和教育,这是由文化大环境所决定的。另外,种子是很孤独的,如果遇到与它类似的种子,这将激发和碰撞出它生长的潜力,这一点也很重要。有了“种子说”,那么我也可以轻松地来解释人的心灵世界的千差万别:有的欣欣向荣,蔚然屹立;有的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有的浅吟低唱,鸟语花香;但也有的平淡无奇,枯燥无味……
  
          林语堂先生将读书比作“情人”,我觉得也很巧妙。读书说到底也是与人的交往,只不过是范围更广,超越了时间、空间的局限。既然是与人的交往,那么亲疏程度必有不同,或许很多书犹如陌路之人,很多书就像君子之交,但一定有那么一本或几本书,触动了我的内心深处的“种子”,让我惊呼把我内心曾闪现的或朦胧或不成熟的想法表达出来了,觉得仿佛跨越了几千年回到前世的我,此时那颗被触动的种子也必然是立刻破土而出,拔节而长,那种精神上的愉悦,比作“情人”或许也不夸张。读书之所以是情人,讲究的就是一个“气味相投”,朋友之交或许还淡如水,但是情人必然是有一股魔力吸引着我,浸润沉浸在其中自得其乐,在不知不觉中,这股气味已经沁润到心灵深处,成了自己的一部分。林语堂先生说,读书旨在排除俗气。我觉得,排除俗气与其说是一种目的,倒不如说是一种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结果。正如黄山谷所说:“三日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当然,读书更偏形而上的心灵层次,因此比起“情人”这个比喻,我觉得更高雅一点就是将其比作“知音”吧。人是孤独的小岛——最深的孤独,我觉得是找不到能一起说话说到心坎里的人。我明白古人说的“人生得一知己,足以”,也很能理解“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从这个角度来看,读书和写作为了慰藉孤独,有“嘤鸣以求友”的意味。读书是为了寻找与我心灵契合的知音;而写作,又何尝不是如此?写作与读书一样,都不是为了博取功名或装点门面的,在一片浮躁嘈杂声中,甚至连博得“文笔美妙,思想深刻”这样的虚荣心都满足不了。写作不也是源自孤独,冥冥之中希望我的文字也唤起某颗心灵种子的共鸣呢?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作者: 海盗    时间: 2013-7-31 01:30
  静静的在角落上,在山坡上读完这本书,很享受这种读书的感觉。。。
  读书才能与作者深入内心的交流,体味他的视角下的人身感悟,如果没有他的书,很难想象,怎么了解这个人
  
  
  
  
  
  
  
  
  
  
  
  
  




欢迎光临 悦读人生 (http://dothinking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