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人生

标题: 我這一代香港人 - 书评 [打印本页]

作者: 天天向上    时间: 2013-5-24 21:02
标题: 我這一代香港人 - 书评
  我這一代是名副其實的香港人,成功所在,也是我們現在的問題所在。香港的好與壞我們都要負上絕大責任。1980年代我們的一些作為,決定了今日香港的局面。
  
  舉世無雙的香港本色是值得大書特書的 - 不知道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678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作者: Fionan    时间: 2013-8-2 02:31
  陈冠中认为在香港,身份认同的问题不是很突出。他提出“无边界的本地主义”,香港人对于自己是中国人这一点一般都没有什么异议,但也正如我们可以说我们是“四川人”、“广东人”,他们对于自己是“香港人”也感到荣耀。这二者并不矛盾。
  
  而在台湾,根据选举研究中心2012的民调,认为自己只是“台湾人”的人已经过半了。
  我一直很好奇这种差别的原因,但陈冠中对这问题一带而过了。但也许,第一篇中对50年来香港的历史和民众的心理也算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吧。
  
  香港没有经历过外来政权的白色恐怖和在其中为了民主和自由的抗争,而台湾有二二八和戒严。香港似乎一直未曾被置于一个政治的漩涡中,繁荣和安定是政府的目标,人人都专攻”港式精明“。所以也许,原因是人们没有体会到自由的空气收紧时的不快,于是身份认同的问题在香港几乎没有被凸显出来,人们并不认为它是重要的。
  
  但这几年的一些争论,比如国民教育科事件,以及最近港支联的尴尬,不知道会不会使陈冠中改变他的一些看法。也许其实这个问题比他想象得要复杂。
  
  
  
  
作者: dolphi    时间: 2013-8-6 20:25
  看第一章第一篇的時候,就意識到該書被引進的可能性甚微,就算引進了,估計也成雞肋了。閱讀此書的過程有種在“獵奇”的感覺,六七暴動、坎普、刻奇、移動的邊界等等詞彙對我而言是全新的。文章涉及面很廣,包括城市管理、電影、文學、建築、社會……,同時,大量信息的湧入所帶來的思想上的碰撞,讓我很興奮。這種感覺很奇妙!
作者: 秋盈    时间: 2013-8-6 20:49
  陳冠中以非凡的洞察力、坦率誠懇的態度,反省嬰兒潮世代對香港的貢獻和枷鎖,精闢獨到,與呂大樂提出的「世代論」互為表裡,值得所有真正愛護香港的讀者仔細體會。可是,最應該細看此書的嬰兒潮世代,又有幾人有這份見識和胸襟,肯花時間看看這部跟炒賣股票、房產毫無瓜葛,反而把他們的思想盲點盡情暴露的小書?
作者: 蘑菇头    时间: 2013-8-7 00:24
  香港,我的东南方.
    寻觅盛唐的踪迹,
  见得浩淼的烟云.
    西北雪,江南雨,
  唐人街上唱昆曲.
    剑气寒,刀飞叶
  唐人独饮共九洲.
    
  
作者: zai912    时间: 2013-8-30 13:58
  書是在台北重慶南路買的,香港版叫《我這一代香港人》,返港後在書店看了一下香港版文章題目,兩版本基本一樣。作者遊居香港、台北、北京三個中國人的都會,活在其中,有反省、有觀察、有建議,對城市文化生活有興趣者相信從中都會有得著,當然活在這三個城市的讀者可能共鳴更多、得著更多。
     我居於香港,算是趕上八十年代出道的列車、書的賣點文章《我這一代香港人》便是反省七、八十年代出道一群mindset之作,針針見血,結論是自以為自己見多識廣的香港人實際只是夜郎自大,香港所謂成功之道種出了現時深層矛盾的苦果。
    我和作者一樣喜愛台北,我愛台北那種現代與傳統夾雜的氣息,作者說一間誠品書店提升了一個城市,我亦相信愛去台北的人沒有不愛去誠品,北京過往工作常有機會去,感覺不大好,但已是五六年前的事了。陳冠中以波希米亞來形容當下北京的文化風貌,當中一個表徵是混文化的男人都不洗頭,在高檔餐廳深受時髦美女的歡迎,北京男人不洗頭我見得不少,這可得寵於時髦美女我想都沒有想過。




欢迎光临 悦读人生 (http://dothinking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