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人生
标题:
安静 - 书评
[打印本页]
作者:
小小看客
时间:
2013-5-24 01:22
标题:
安静 - 书评
《安静》是作者从1999年到2002年所发表的文章的结集,分为“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灵魂的在场”、“在维纳斯脚下哭泣”等六辑。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005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作者:
何鱼
时间:
2013-8-10 01:27
1.
进入冬天就想重读旧书,所谓温故而知新。眼前的这本周国平先生的《安静》,是我刚参加工作那年在安泰夜市书摊上买的,一晃近十年光阴飞逝,睹书思旧,不免唏嘘。
周先生是我所敬重的两位哲学学人之一,另一为李泽厚,庆幸的是,这两位先生仍然在世。喜欢上周先生的著作,是从那本《守望的距离》开始的,正是这本书,让我体验到哲学的乐趣。市面上周先生的作品选本太多,但按照时间顺序所出完整的结集不外如下几种:哲理散文集按时间先后顺序为《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善良丰富高贵》《生命的品质》,3本随笔集为《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碎句与短章》,其他著作还有《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宝贝,宝贝》及自传《岁月与性情》。有如上周著,市面上的其他选本就不必收,因为其间文章都是从这些完整的结集中选取的。
有人说读哲学要读经典哲学原著,此话或许不错,怎奈所谓经典,怎么就那么难以读懂呢?我曾非常来劲地找来《存在与时间》《存在与虚无》等存在主义大作阅读,但如读天书,没翻几页就知难而退了。至于黑格尔、康德等哲学大师的著作,根本就是硬着头皮在翻在看啊。我承认,大学时,我只读过叔本华、尼采、弗洛姆等少数几位哲学大师的原著,还敢称读得懂。此外,如周国平、李泽厚先生的著作,我倒是读得津津有味。对哲学的兴趣也一直保持至今,周、李二位先生一有新作问世,我就赶紧收来,如今已收全了二位先生的几乎所有大作。
2.
回到《安静》这本书上来吧。近几日我又翻出此书通读了一遍,我觉得它给带我的启迪和收获没有前两本《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那么多。此书所收的文章,按周先生自己在序言中所说:“这个集子里的许多文章仍是应约而写的”。(坦承很多文章是约稿,这正是周国平先生的诚实与可敬之处。)集子里文章体例很杂,有为别人写的序,也有自序;有读后感,也有访谈、演讲辑录等,虽说如此,但其中仍有许多可以一读的文章,只要静下心来,仍可读有所获。比如关于史铁生、几米作品的读后感,以及读圣经的札记,就写得极好;还有《中国人缺少什么》《哲学与精神生活》的讲演录,就颇有启发。
《守望的距离》和《各自的朝圣路》出版后,周国平名声渐起,逐渐成为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各种采访、约稿纷至沓来,面对各种纷扰,周国平一再强调内心要安静下来:“我必须为自己的心灵保持一个自由的空间,一种内在的从容和悠闲。唯有如此,我在写作时才能真正品尝到精神的快乐。”“我觉得,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
如此再三强调,可见周先生无疑是遇到了名人同样的烦恼,成名之后的困惑,这本《安静》正是他当时内心各种纠结的一种体现吧,但幸运的是,他克服了这些,“在一个安静的位置上,去看世界的热闹,去看热闹背后无限广袤的世界,这也许是最适合我的性情的一种活法吧。”
3.
下面照例是我的摘录,在一本书中能够发现自己想不出也写不出的话语来,这就是读这本书的价值与收获吧。
关于智慧与信仰:人的精神性自我有两种姿态。当它登高俯视尘世时,它看到限制的必然,产生达观的认识和超脱的心情,这是智慧。当它站在尘世仰望天空时,它因永恒的缺陷而向往完美,因肉身的限制而寻求超越,这便是信仰了。《智慧和信仰》P26
关于孤独:人人都离不开一种广义的宗教,这种宗教就是对孤独的体验。——蒂利希P36《灵魂的在场》
关于爱情:爱情不是人生中一个凝固的点,而是一条流动的河。短暂的邂逅,持久而默契的友谊,乃至毫无结果的单相思,留在记忆中的定睛一瞥,在最宽泛的意义上都可以包容到一个人的爱情经历中。P74《爱情是一条流动的河》
关于尼采:尼采在死后的一百年间遭遇到了两次最大的歪曲,第一次是被法西斯化,第二次便是被后现代化。P159《纪念所掩盖的》
关于灵魂:灵魂是一只杯子,如果你用来盛天上的净水,你就是一个圣徒;如果你用来盛大地的佳酿,你就是个诗人;如果你两者都不肯舍弃,一心要用它们在你的杯子里调制出一种更完美的琼液,你就是一个哲学家。P242《孤岛断想》
关于哲学:哲学使我们在没有确定信仰的情况下仍能过一种有信仰的生活。P314《哲学与精神生活》
判断一个人有没有信仰,标准不是看他是否信奉某一宗教或是某一主义,惟一的标准是他在精神追求上是否有真诚的态度。P322《人生的哲学难题》
(何鱼 2011.11.20)
作者:
文采虫
时间:
2013-8-10 01:44
在浮躁的世界找一个安静的角落,在浮躁的文坛听一个心境安静的人诉说,意外中发现这本书,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喜欢周国平的真实,甚至某些方面的犀利。一切太过热闹的东西都藏着虚假。唯有安静才是最无声的力量,蕴含深情。
作者:
LSLSLS
时间:
2013-8-10 20:45
本来想看作者作为父亲的一本札记的,不想发现了这本好书。
这是一本充满了深刻思考的书,沉甸甸的;但使人心灵轻盈。
这本书是作者多年所发表的文章的一个集子,内容比较广泛,思考从哲学到生活。
周说他的文章分三类,重要性依次由高到低:
一、日记类,不用于发表的;
二、有意义的课题类 ,要花很长时间发表的;
三、约稿等急于发表的。
其经济价值恰好依次由低到高。
依葫芦画瓢,我也炮制了一份我应该做的事,重要性依次由高到低:
一、看有意义的书(通常都是所谓的闲书)、电影、艺术
二、运动&报刊
三、工作&学习(即所谓的正务)
我想一本好书就应该给人这样的启示吧。
读到对周的一些采访,我忍俊不禁,觉得老周是一个挺可爱的人。不过里面有些哲学专业词汇不是很懂,不过也不多。
书里推荐了很多好书好人物。如我所喜爱的史铁生,还有崔健,呵呵。
这本读完之后继续他的《妞妞》
作者:
苏子沫
时间:
2013-8-12 19:27
在喧闹的人世找一片安静的角落。对人生对事业爱情,亲情,友情进行思考。审问。寻找内心的安宁与充实。
作者:
我心
时间:
2013-8-14 00:44
‘安静’与我的爱好相同,和我的名字也一样,好想看看作者对‘安静’的叙述以及对‘安静’的意义的理解、、、
作者:
ericch
时间:
2013-8-22 08:24
喜欢对于人文精神和哲学的思考,其他方面的话,感觉不多,其实很多话题上过大学的都想过,作者当然也想了,但是,并没有什么指导性的路子让你走,对于那种把什么都放了,象尼采那种天才,作者是很崇拜的,但是,个人并不赞同,那种狂热并不適合普通大众来培养自己的精神探讨,不过,有个信念更坚定了就是:拯救自己的只能是自己.心智是自己的事,人生也是自己的.
作者:
那那的
时间:
2013-9-10 22:25
看了《安静》,其中一篇是关于活着的灵魂,介绍崔健和他的歌,很喜欢周国平的分析与评价,慢慢开始了解崔健,觉得现在这个年龄才能读懂他的一些歌背后的故事。
作者:
华仔
时间:
2013-10-3 17:15
在当当买的《安静》,是万卷出版公司出版的,字迹扁小,行距不协调,阅读起来不甚舒服,北岳文艺的版本应该要好很多吧。由此第一次意识到,书不能光挑便宜的买,贵有贵的道理,出版社的实力和名声也需考虑
《安静》是周国平第三本比较系统的散文集,花了两天大概就把书翻了个遍,放在书架,没准这就成了“束之高阁”。总体说,书没有太多值得回味的地方,文章篇幅都比较短,很多东西仅仅是点到即止,没有延伸和展开来论述,远没有《守望的距离》体现出来的浑厚感。《安静》是周国平的第三本散文集,可是很多书信、自序等也都拼凑在上面,打散了系统感,不免让人对他有文思枯竭,江南才尽的怀疑
个人非常喜欢周国平的文笔和哲思,但《安静》实在不推荐大家购买。大家可以看看《守望的距离》和《妞妞》,非常棒
作者:
菊二蛋
时间:
2013-10-7 07:35
在學校圖書館偶然找到,在一堆書名中顯現,算是鬧中取靜吧,被書名吸引,然後作者的口碑也很不錯,在喧囂繁忙中我們很需要偶爾的安靜,來沉澱……作者的風範我很欣賞,見解很獨到。讀上幾篇,我們更需要思考。
作者:
lily
时间:
2013-10-8 06:20
不记得什么是时候,我开始追寻安静那个的足迹。亲近那份安静的清醒。但这一切向往都被车马之喧破坏,所以我痛苦过,哀怨过,迷惘过。现在才明白,我追寻的不过是耳际的清静,厌烦的也只是嘈杂,所以往往与安静擦肩而过。心中的那份平和,或许才是安静的位置所在。
作者:
小川
时间:
2013-10-25 17:35
周国平的书里面最喜欢的一本
后来看的他的书都觉得没有这一本好看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很害怕把时间花费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面。”
作者:
sethhu
时间:
2013-11-2 15:16
在一个浮躁的年代,能有一部让人安静下来好好品读的书是很幸运的,信息膨胀的时代人人都想抓住每一个信息,仿佛怕被时间遗忘了,怕自己跟不上时代了,而时间仿佛永远不够,更别说能捧着一本书好好的看下去。都忙着去争物质的东西,而忘记心灵的滋养。不妨停下来,关注一下内心的需求。
作者:
猫团团
时间:
2013-11-3 06:36
初识周国平先生的书,是从语文读本开始。陆陆续续买了先生许多书,但这本安静,确是我不太喜欢的。
个人喜好问题。随笔集是我最爱,但序是我最不爱。学术书不是我最爱,但序是我最爱。而这本书,恰恰符合了第一个标准。
安静,大约指的是灵魂的在场,而隔绝了外界的喧嚣,让在尘世中摸爬滚打的自己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前进的方向。这些东西,不可否认的受到了外界的影响和限制,但更多的,是一种自身的体悟和升华。这就决定了这种感悟往往是限制在自身范围的,而难以推及一个大的群体乃至一个民族。当我们谈论一个民族或一代人的种种优点或不是,这种安静就变成了喧嚣。找灵魂的共性的时候,那么寻找本身也就失去了意义。
作者:
逸冉
时间:
2013-11-11 02:52
可能是性格跟他很像的缘故,所以理解他,是一种共鸣.他的东西并不高深难懂,相反可以让你很安适的沉浸在哲学的干净和凝练中,真的是丰富的安静.我想他的文字特别适合业余哲人,一个永远浸在生活里的哲人分泌出的文字就是他这个样子的.你可以读读,验证一下.
作者:
jienie
时间:
2013-11-11 11:49
周国平的书目前市面上见的很多。我最喜欢的是这本《安静》。这本书已经成为每周必读的书。为什么每周必读呢?因为太嘈杂,太纷乱的世界,人如果找不到自己心灵的安宁,实在是太痛苦。也许,痛苦之后就会使投身于嘈杂和纷乱。我不想那样,于是经常读《安静》。我认为这本书是周国平写得最好的一本书,是他在自己人生经历中,体味得最深入、最有哲理的书,作者本人可能也是生活上最顺心的一段时期。不仅值得一看,而是值得收藏并反复看。
欢迎光临 悦读人生 (http://dothinking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