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感觉,本人实在是大大大大地佩服杨奎松的治学、运用材料和思考功夫。我会把这本书同沈志华主编、杨奎松有份写作的《中苏关系史纲》联想到一起,不仅是因为历史时段和内容上有极多可以顺承连接之处,更是因为两本厚书的方法和写作风格如出一辙。这本500页的书,参考文献条目虽薄,注释却随处可见,特别是各类民国时代报纸、期刊和各种文件档案集,加起来怕有读过上十万页文献的功夫吧。重要的史实关节和论点,均用档案和文件引文注明,无可辩驳。尤其令我佩服的是,他敢于、也有能力去开挖几座一直存在、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恐怕没人留意或没人敢碰的金矿—共产国际的会议文件,共产国际1920—1930年代同中共中央联络和开会的书信、电报、文件和记录,中共中央各个时期的官方刊物、官方媒体文章和(特别是与现在主流党史不合的陈独秀、李立三、王明、博古等人有关的)内部文档,国民政府和国民党在1930年代前后的运作资料,乃至共产国际前总书记季米特洛夫的日记和文件(说实话看着就是一大堆政治话语和各种细节,看多了真要作呕)。而且在初稿成书的1980年代末,也不知道他从哪里搞到的财力和关系和渠道,居然可以找到台湾方面编撰的各种材料、美国外交关系档案(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FRUS)和俄罗斯政府档案(RGANI)做参考,整本书的论述就显得更全面也更有理据了。杨奎松在这本书上表现出来的功力和潜在的研究方向,还没出国学习就基本上已经超脱了被政治考虑所污染的党史学界的条条框框,不得不说是有天才。到了1990年代相对开放和自由、出国便利、学术交流互动更多、他终于有了想要的条件的时候,便全面地爆发出来了,挖掘出来的新材料和新观点越来越多,作品一本接一本,也成就了他今日在学界的大名声。看来先前的想法不错,有些功夫确实是要潜心踏实地做好,短时间内没用不要紧,关键是一边蛰伏着等待一个机会,另一边也别闲着生锈了,勤练不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