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人生

标题: 贝壳 - 书评 [打印本页]

作者: 大道说书    时间: 2013-5-7 19:40
标题: 贝壳 - 书评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653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作者: 冬年    时间: 2013-7-28 10:01
  收录了曼德尔施塔姆从1908到1937年部分诗作,可以很清楚地看出诗人本人的成长。
  一开始,全然一个无忧无虑的年轻人模样,热切歌颂着自然和美。不时流露的伤感情绪也如年轻人一般莫名,来得快,去得也快。内容主要是抒情,没有标题,没有什么针对性,语言上也没有什么特色,感觉就像是翻阅一本初中生的日记。所以看得不专心,匆匆翻过。
  后来诗人开始使用标题,内容叙事化,有情节,重描写。但描写过于冗长,也没有取舍,好像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人,刚开始思考世事,什么都看一点,什么都想一点,却又不深入。但在内容和结构上,看出他的变化。
  好吧,后来诗人在标题的使用上又有了取舍,随感性的小品就舍弃了题目。语言更凝练,情节不再是现实生活的复写,有了取舍和再创造,思维也更思辨。但这种思辨和凝练仍旧是粉末状的,并不是结晶体的。
  
  我想,肯定是个英年早逝的诗人,如果经历更多一些,一定能写出更好的作品。于是去百度他的生辰,结果发现他是1881年出生的,也就是说1908年的时候他已经27岁了……那作品中流露出的十七八岁的天真无邪是……
  
  可能是翻译的关系吧。译者本身语言能力还是不错的,很优美,但在翻译诗歌的时候偏重了“歌”的特性,力求押韵和对称,而不在乎语言的精炼,在形式上过多改变了自然的语序,使文字读起来幼稚和浅薄。损害了诗歌内容的深度和力度。分不清楚到底是诗人的思维浅呢,还是译者的思维浅了。
  
  ----------------------------------------------------------------------------------
  说实话,我在写这篇文字的时候只是纯粹记录思绪,所针对的内容仅限于书本和我自己的感觉,下笔随意,用词也是个人化的。如果因此而引起误解,的确难逃其咎。另外,我自知学无止境,贵在虚心,所以更不曾想要对这位诗人下什么判断,而如果我甚至起过这种意图的话,那更是惶恐。
  
  过于随意和欠考虑,忽略了这是一个公共场所,是我的不对。如果激起了看官的不满,实非本意,也很遗憾,日后一定注意。故这篇文字我也会保留以自警。
  
  所以如果大家有什么看法,希望也能考虑到这一公共性。切磋讨论是欢迎的,但如果演变为人身攻击,则似乎远离了为学者的本分。
  
  2012.10.10
  
  -----------------------------------------------------------------------------------
  过了两天,还是在想这事情,罢不过,就去下了一本《贝壳》重新来看。
  
  我可以辨认出零碎的词句,证明自己确实看过这本书。但感觉是崭新的,好像一片从未踏入的森林,每一步,都回响起落叶的梦话,提醒我一个巨大的梦,一个从未醒来的黑夜。
  
  所以现在,我与一年前有不同的感受,截然不同。如果是现在的我,不会同意一年前的这番话,而把它归于孩子的无知。
  
  于是犹豫了一下,是不是把评论改去更好。但是最后还是没有。
  当初我也并没有言不由衷,并没有因为一些著名的观点而违背自己的感觉。就像现在,我也不会因为当时的感觉而否认此刻,我被深深触动而降落,被容纳,被安慰,在某个没有时间的地方,找家的渴望。
  
  所以就把这段情节留在这里,也许作为一种“评论”,正可以说明作品本身的隽永和深邃吧。
  
  当下是当下,并不意味着未来也会重复同样的轨迹。未来,是展开着的无限可能性。但愿我会用这样的眼光看待所有事物、他人,以及自身,但愿这样可以找到家。
  
  并同分有着此刻的你共勉。
  
  2012.10.12
  




欢迎光临 悦读人生 (http://dothinking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