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人生

标题: 谁掠夺了我们的脸 - 书评 [打印本页]

作者: 小宇宙大心灵    时间: 2013-4-26 18:20
标题: 谁掠夺了我们的脸 - 书评
  该书是陈染沉默几年来的一本最新的散文集。本书与以往不同的是,虽说依然充满个性,但却处处渗透出作者从容淡定成熟的生活态度。《谁掠夺了我们的脸》书中共分十一个篇章。讲述我与我,我与物,我与生存我与思考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070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作者: Eartha    时间: 2013-4-26 18:21
     
  
  
  
  
      读陈染的书是出于想了解何为女性文学,但读下来发现,她的作品并没有代表性。《谁掠夺了我们的脸》是她的散文集,随手翻开一篇,看完开场寥寥几字,便没有了读下去的冲动。因为我对这类文字,这种写法太过烂熟于心,既然熟悉,也就不是为了了解的目的了。而又执于非要完整阅读的强迫症,尽量不带偏见的明白它为何不好,不好在哪里,所以看完整本还是有必要的。
  
   有时看到文章名会猜想它会谈些什么,而陈染的文字的确“通俗易懂”,几篇看下来还真就那点东西,所以只用看名字便知其内容了。这样虽省去不少时间,但又觉得无趣。明明一句话可以说明问题,却要用各种华丽无死角的方式呈现出来,其实它本来是什么就还是什么,嘴角的一颗痣不可能凭空消失或者让它看起来像个蜜桃。陈染说的最多的就是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的矛盾和碰撞。她儿时就认为人心叵测,不可深交同谋。便躲到自己的内心里,像内生长。对这种处事态度暂不评价,我只是担心如此下去会不会过于狭隘自负,一个人的世界到底能有多大,如果她把自己孤立起来的话。
    
   王小波说陈染的《私人生活》是种感情逻辑的破产,一个感情不能自圆其说,非近精神病院不可的人物,叫人无法认真对待的。这本小说我没读过,但一样能从《谁掠夺了我们的脸》里看出些端倪和通病。陈染的写作有很大成分的自恋,甚至到泛滥的地步。这种自我陶醉下产生的情绪和抑郁本身就是贫瘠而没有说服力的,它和绝望有本质上的差别。当然绝望也是负面的,但这是在认清外部世界的某一分支时才能确立的情感,所以它也有力量。自恋则是主观个体性的放大镜,一个人躲避到自我的半寸池塘,闭塞到不与人交流,抠着手指甲冥思苦想,喟叹感慨,其实空无一物。因次才会问出:“再过两个小时就要被枪毙,如果是这样,这两个小时您准备做什么?”,这种对现实存在毫无帮助的问题。
    
   而只有向外探索,对外部世界冷静的观察和客观的叙述,关注构成整个社会的系统与如何运作,才能全面的审视自己,回位到历史延续下来的秩序与规则中。对人的了解不可避免,而不是像陈染所说:“我认识的人越多,我越是喜欢狗。”
    
   回到女性文学的话题上,用文化相对主义来说,那它也有一定的独特性。女作家写的最多的是对性别意识的形成与过程,善于写内心活动,以细微见长。但容易流于一种依附性和单一性,也许深度有余,而宽度却让人汗颜。如此不协调的写作方式,必然会导致像陈染写出的文字一样,无病呻吟,患得患失。即使再反复刻意的强调渲染,依旧无法撑起黯然无光的文思枯竭。假如在女性性别的位置下开始思考,那女性天然地对感情的过度依赖,会导致无法像男性一样理性的写作。而该如何平衡这种差异,是女性文学对自己的二次思考。
    
   是否可以在统一的标准下来判断作品的好坏,能否超越性别来确立一种文学的体系。这些问题在陈染被掠夺了的脸上,是注定无法告诉我的。
  
  
  

来自: 豆瓣
作者: 欣然沐    时间: 2013-4-26 18:21
  昨天偶然发现陈染的新书《谁掠夺了我们的脸》,赶紧订了。
  
  她是我从中学起就很喜欢的作家,源于那本翻的很旧的文集《与往事干杯》,和姜育恒那首著名的歌曲同名,静静的躺在书架上。说到这里,不知怎么就想起了法国女作家萨冈,她们都可以堪称美女作家,且年轻时就声明鹊起。不同的是,萨冈一生放荡不羁,是法国的宝贝,陈染就低调寂寞多了。
  
  有人用“清丽”来形容陈染,再贴切不过。我见过她二十几岁的照片,神态从容舒展,面容恬静清秀,干练的短发……从见到这张照片的第一天起,她就定格在我的脑海里,因为喜欢。
  
  去年偶然发现陈染在新浪的博客,常常看,因为她差不多沉寂了十多年,想必80年代的人是不容易知道这个名字的。陈染还是那个陈染,清瘦憔悴了很多,网上放着她四处游历的照片,神情忧郁,有一段短暂的婚姻(想象也必是不幸),如今一个人和一条狗相伴,看的我不由得伤怀唏嘘,不过能时时读到那些熟悉优美落寞的文字,与我总是时常惦念的。但陈染不止一次的想和博友们告别,终于关闭了博客,于是她又在人群中消失了,直到看到新书,才犹若回到人间。不过,关了博客才是她自己,她那样不喜欢哗众的性情,就像那些深沉美丽带着些诡异的文字一样,应该是一匹暗色的绸缎,在寂静中默默的等待一般。
  
  中学时读了小说《与往事干杯》,敏感的年纪就喜欢读那样一个敏感萌萌的内心世界,她的诉说遥远又仿佛近在咫尺,就像一张瞬间就会破碎的纸片,故事原来可以这样写,这样品味的。于是,我猜测陈染的心一定是玻璃做的,而且是迷蒙的毛玻璃。
  
  大二的时候在北图看的电影《与往事干杯》,朋友说,萌萌的演员选的不好,不够瘦,她该是个纤细透明的人儿,薄薄的嘴唇,将心事遮掩在密密刘海下羞涩的眼睛里。不过,那个中年人演绎的很好,第一次看濮存昕的片子,从此记住了这个温情的男人,后来他就真的火了。
  
  谁又能和往事干杯呢?现在的陈染也没法摆脱昨天的困扰吧,否则怎会憔悴?
  
  昨天和熊讨论关于作家的命运,短命忧郁的多。敏感多愁损害健康,而内心的激情狂野又难获宁静的生活,就像一枪打掉半个脑袋的海明威,一生无论多么风流倜傥,依然掩饰不了内心的脆弱无助。
  
  

来自: 豆瓣
作者: mariew    时间: 2013-4-26 18:21
  不等第一篇看完,便断定陈染不是个合格的作家。从写作者的角度看,她狭隘自负,破绽百出。
  我不是个会写东西的人,只是明白灵感的冲动与枯竭的低落,明白一个操弄文字的人敷衍塞责与避重就轻的把戏。在此不提文字内容思想深度而只谈写作方式,因前两者根本没有。
  首先必须承认起初看陈染的书动机便不纯。我听说她愚弄了一代人,于是想一探究竟。结果让我失望,她的文字表皮像层纸一撕就破,而里面只飘着陈腐空气与碎屑旧絮。
  从写作自由的角度讲,我不反对一名作家只将自己作为写作对象。但这在根本上是不负责任的,说有煽动人沉溺于错误精神形态的嫌疑可能有些古板耸动,至少绝不是一名作家所应该甚至会想到去展现的东西。
  叙述自己时她始终有种自得自恋的口气,由此我看出她大多时候的确是在充满幸福的写作冲动中爬着格子。但从一个同样在文学世界跌跌撞撞的人的角度来看,这种多少过火的标榜使人羞耻。如你执意想写自己乖僻性格书痴性情,烦请口吻自然一点。你是自己最亲的人,没有必要通过矫揉造作的粉饰来使其为自己与大众所接受。
  突然意识到我反对陈染写作方式的两个理由:其一,语言极不自然,而只有文字自然的作家值得尊敬甚至效仿;其二,她自欺欺人的写作态度带有误导大众的倾向。
  譬如海明威的作品其实有种无处不在的交际场中的圆滑高明与浮华的空无感,镇日在家书读百遍你也无法体味,因其是得益于他早年在巴黎左岸高级沙龙的游戏与训练。你有什么权利什么理由,在抱残守缺的前提下宣扬自己肤浅的清高并以此为傲?不入世不交往没有敷衍欺骗与穿杂其间的坦诚相对,你如何揣摩出人性?你只是愈发详细且远离真实地叙述自己,以及从这眼枯井中看到的狭小世界。
  再者,我是极不同意她将世俗生活与灵魂割裂开的。自有人可为她找中西文化差异等等诸多借口,但这无疑完善了我对其文字误导性的多少有些恶意的指控。写出这种文字的人生活是贫乏的,无亲厚无知己,故对这花花世界生了怨恨,又为泄一己私愤找个相对说得过去的理由。
  想起胡兰成对张爱玲说的那句:“你写自己写得很好。”本要以此形容陈染,却担心她不配。
  至此一段是由于观点不合导致的离题。我因知写作方式三言两语即可点破,故大着胆子绕了这么一圈。
  最最让人不快的是她对文字毫不贴切的过度修饰,明眼人一看便知是由写作时的患得患失与内容贫乏所致。当初是谁规定文字绮丽的方是才女?与之相反,女性写作第一要命的便是思想深度与宽度,某种程度上说的确是由于和男性某些方面的差异。在这点上她和池莉有共通之处,我相信成就她们的更多是社会背景,而非个人才华。但池莉至少算是尽职敬业的作家,因她虽自负,却老到,故尚不至捉襟见肘的地步,而陈染可怜的华丽,只是强调了她的无病呻吟。
  另外让我啼笑皆非的一点是她在文思不济时为显示灵感未竭所作的努力,简而言之就是凑字数。描写时她文字的不连贯非常明显,或者由于其思维无法专注深挖于一点,或者由于其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太过糟糕。我不知道哪种评判对她来说更可悲。
  有时在以时间为轴的叙说中她可能突然对其中某一事物有失自然的大加描写,如果不是她觉得这段文字平淡无聊了需要加些抓人眼球的东西,就是卖弄辞藻无奈脑中意象寥寥。作为使用过类似伎俩的我来说,看到这点不知是该厌恶还是嗤笑。
  总而言之,我只是在以各种委婉方式批判其空洞做作狭隘自负。而或许我唯一能这么理直气壮的对其加以指摘的理由,就是我不是名作家。这也是件幸运的事。
  这么本书零零落落读下来,只记得一句话:“我认识的人越多,我越是喜欢狗。”笑。

来自: 豆瓣
作者: feathe    时间: 2013-4-26 18:21
  很长时间没有读书了,更长时间没有梳理自己的情绪了。潜出豆瓣的水面,这是第一次。
  
  这个上午,工作有点抓狂,突然想到,我已离读书很远很远了,煞那间,一个词语突然从脑子里冒了出来——知识分子,那也许已经成为幻影,即使我在它的包裹下生长了二十多年。进而,我又想到曾经在某个女作家的博客里略有印象的一句话,大抵意思是,越是知识分子的父母对子女的“伤害”越精致、细腻。
  
  印象中的这句话时不时萦绕在我脑中,特别是我无力应对这个世界的时候、对世界充满期待的时候、对未来恐惧的时候。网络的力量和豆瓣的精准让我将这句话翻箱倒柜的找了出来,原来,是陈染在“谁掠夺了我们的脸中”的一篇文章:
  
  “有朋友对我说,像你我这种先天敏感之人,倘若在后天一个相对健康的环境中长大,能否阻断从问题儿童向问题青年、问题中年的续?这个问题与宽恕有关。她说,从小她母亲就极为尖刻、严厉、冷漠,父亲极其软弱。若父母均为工农也罢,其伤害恐怕也只是较为粗旷,但父母偏偏又均为知识分子。使其伤害更加精致、细腻。在她最需要情感的时候,他们给了她无尽的伤害。以致她终生与快乐无缘。现在,父母年纪大了,每每要求她关心他们的时候,她每打一次电话均要进行一场思想斗争。她说,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宽恕,我们还能宽恕谁呢?但问题是父母对她的伤害是终生的。一方面她依然承受着被扭曲的性格之苦,一方面却还要强颜欢笑地去照顾父母。
  
  我非常理解她的苦恼,因为与她有类似的经历。”
  
  文章没有更细致的读完,但我也感同身受。我们在感谢如此的幸福的出身之时又感慨这样的“伤害”,在被精致伤害的同时又庆幸与众不同的父母带给自己的爱与教育。
  
  敏感,其实很多时候,是不健康的烦恼。
  

来自: 豆瓣
作者: 卷帘人    时间: 2013-4-26 18:21
  她的文字,有我很讨厌的女作家的通病:自恋。她又发展到将自己的玉照不厌其烦地刊登在文章前面。如果是美女养眼也就忍了,又不好看,大头、消瘦,和鲁豫有一拼。
  
  可能有些刻薄,不过朋友也有同感。自我感觉太好不是什么好事,意识不到不足,也难以进步。
  
  内容呢,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很重复。总之,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来自: 豆瓣
作者: 漫无目    时间: 2013-4-26 18:21
  一本《私人生活》才知道作家陈染,但对于她的那部作品并没有太大的印象,只是感觉她为一个作家,以写为生,并不见得有多么的独到之外,在如今媒体宣传的强大攻势下,似乎也不常看到这两个字。如非坚持地喜欢,遗忘就也不足为奇
  
  再读陈染,是站在图书馆长长的书架前,随意拿下一本书,熟悉的名字。当我们面对大量物件时,最敌不过的即是“熟悉”二字,书亦如此,熟悉的作者、拨动你心弦的书名,就会让你延长手持的时间。《谁掠夺了我们的脸》好奇心促使我去联想、猜测
  
  作者本人散文式的日记,分为若干章节:我与我、我与物、我与心、我与生存、我与情感、我与城市、我与游走、我与家、我与写作、我与读书、我与思,看名字即是记录着作者生活细节与感受的点滴。一个人身处并享受孤独,才会对周边的人与事更加敏感,女性犹是
  
  陈染在静静地讲述着,性格在生活中由黑及灰的过程。生活在潜移默化地教会她如何融入社会,她曾经的坚持,在岁月的磨练中,带给她的是不曾料想的不堪一击,她软化了,她的棱角被磨平了,她必须改变自己,面带微笑,对着陌生的人与事,她不再激进,更多的是一份从容,这是需要代价才能够换取,甚至换取之后你也会矛盾,也会在心底一遍遍地问自己,我真的需要这个吗?青春时多么不屑的东西,现在却是在委屈地接受,而且是必须。正如陈染文中所言:没有人生来就是灰色的,是时间和经验把人打磨成灰色。人不到一定的(心理)年龄,不会体味灰色的价值。这是成长的代价,亦是生活的赐予,处世、生活的灰色基调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拿捏的游刃有余
  
  看着她的改变,我们或许会轻叹,平实的文字、真实的生活、细致的感触,我不禁在想,若干年后我被掠夺了的脸会沧桑几许?被掠夺了的心又将会是怎样的面目全非呢?
  
  

来自: 豆瓣
作者: 我的香    时间: 2013-4-26 18:21
  看一个受伤孤独的女人如何用冰冷却坚定的文字写下生活中的片言只语。没有过多的废话。简洁,绝对的简洁。始终觉得,散文,是女性必看的一种文学载体......
  
  

来自: 豆瓣
作者: pethid    时间: 2013-4-26 18:21
  我觉得,每一部作品,都是作者在诉说,读者在倾听,读者没有插嘴的份。
  
  我的各人观念:一个好的作家,不但小说要好,也要写一手绝佳的散文。散文就像说话,小说像讲故事,小说是可以有技巧,能“忽悠”人,散文不能。散文就赤裸裸的躺在那,不像小说,可以遮遮掩掩。所以,我一般是先读一个人的散文,再读小说的。
  
  陈染的书,我读的不多,不过是“走马观花”。《谁掠夺了我们的脸》这本散文集中,是作者成长过程中的种种思考和感触,感性的成分居多。其中一篇文章,《江山如此多“焦”》最不喜欢。字里行间,能明显读出,她对这位保姆的厌恶,而且我相信这种情绪是有所保留的。一个保姆的恶习能让她“痛心疾首”到惊心别人子孙后代的地步,让人费解。
  
  我觉得她难免犯了许多作家的通病----无病呻吟,一味的沉浸在个人情怀中,而把它过分的放大。其实外面的空间有更多的东西值得他们去关注去思考。
  现在的作家似乎都是一副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样子,都在“冥思苦想”,以“灵魂拯救者”的姿态自居。
  
  其实,人生的感悟,谁都会有,不过是普通大众选择了沉默或对周围的人碎碎念,作家行诸笔端罢了。作家们的感悟不见得他们高明多少。
  
  总之,这种调调,很多人说的矫情,我不喜欢。

来自: 豆瓣
作者: 祖伊皮    时间: 2013-4-26 18:21
    这几年来很少读中国作家的东西,渐渐淡忘了一些大学时迷恋过的中国作家,比如,陈染。刚上大学的时候,在一个同学的推荐下读了她的许多散文和小说。她笔下的那些故事早就记不清,但始终能想起她文字里那种执拗的自我感。如她在《所谓成长》中所讲,年轻的她“敏捷、激动、叛逆、忧郁、才思涌动、心高气傲”。如今,翻开这本“中年之作”,我再也看不到那个“敢孤独无助特立独行”的年轻女孩,一个“日常”的陈染出现在我的感觉里。
  
    之所以用“日常”一词,是因为在阅读那些平和口吻中的句子时,我总会觉得看见这样一个陈染,有时,她穿过北京的淡淡夜色,缓慢走在东三环的路边上,牵着她心爱的三三。她四处张望,眼神里却是一种没有目的的从容和淡定。有时,她在有阳光的午后穿过马路,在团结湖路口遇见购物归来的邻居,微微一笑,继续漫步前行,脚步里没有一丝匆忙和急切。
  
    陈染说,如今的自己是灰色的,内敛,朦胧,低调。在她眼中,这是一种不再年轻气盛和放纵恣肆的成熟色彩。人到中年的她,不再黑色凌厉,一味地关心自我。她用简单平常的句子叙说对生活的思考——对真正的日常生活的思考。她关心动物,怀念旧事,她说起人与人,谈论是与非。对于年轻的陈染来说,她已不再是自己。我想,或许当年陈染从未想过,自己有天会如此平和,甚至惟恐自己反叛的黑色青春会有天黯淡成灰。
  
    以前,我常以为,当一个人失去了青春时代的无畏和锋芒,就开始了生命的死亡。失去了像风暴一样的冲击力,生命意义何在?这样想的时候,我尚且窝屈在苦闷的中学时代,青春的黑色对我来说像监牢一样,对自由张扬的渴望占据内心。我在内心死命地拒绝着平庸顺从的生活。
  
    事实却是,直到如今,我的生活依然没有表现出任何无畏和锋芒,我只是在内心死命地坚持着什么。对于许多先锋作家的风格转变,我都报以冷眼。我以为这是放弃了坚持。但陈染的转变却不同,这是一种不同于失掉信仰的真正成长。在《谁掠夺了我们的脸》中,看不见带着奇异色彩的女主角,却可以更加直接了解陈染在浮躁世界里的坚持;看不见像解剖一样残酷的内省,却有更为坦然的面对自我;这里没有对外界的冰冷拒绝,却与浅薄潮流明确地保持着一种智慧的距离。
  
    或许,我过早地读到了这本书。陈染说,“很多时候,青春,知觉醒着,智慧睡着。”她用中年的智慧看清了自己青春的色调,拥有了洗尽铅华的从容。灰色的价值不难理解,沉静之美让人向往。我依然喜欢陈染,理解和欣赏不再青春的她,但却也在内心深处拒绝着灰色色调。我依然要选择拒绝和黑色,让时光和生存来打磨我吧,但在被掠夺之前,必须怒放。
  
    因为我还从来没有成为一个生活的叛徒。
  
  

来自: 豆瓣
作者: 临界    时间: 2013-4-26 18:21
  我怀疑自己快失去阅读的能力了。
  确切地说,是我很难集中精力去完成一件事情,比如,一本书。
  而在我更年少的时候,读书从来是一个虔诚的行为。
  
  庆幸的是,我还是喜欢在书店里流连。
  然后我很郁闷地发现,豆瓣上我感兴趣的很多书,书店里我都找不到。
  
  山区果然比较滞后。唯一发现的新货色是封面很有爱的《巴格达有爱》。但是我已是多少年不看长篇小说的了。
  
  我蹲在书架前,陈染的这本书适时出现。
  
  我还是欢喜这些碎碎叨叨的叙事及随感。这也能解释我为什么更偏爱爷爷级梁实秋而不是伯伯级余秋雨。
  
  而在进行这些琐碎的私人化叙事时,女性作者间的文风是有不小的相似性。我不举例了。
  
  应该说大多数感情是真挚的,比如写她的狗三三。
  
  但是关键,还是要回到题目上。
  
  最起码,就我自己而言,我是对这书名很有莫名的好感。可是这书名是取为何意呢?。。。。我承认我很不厚道地被雷了一下。。。。
  
  原文如下:
  
      气定神闲,一门了不得的艺术!40岁,一生中多么奢侈的季节!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40岁生命就已凋零,她依凭短暂易逝的生物本能活着,年轻是她唯一的通行证,她在浮华中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就像昙花无法不让自己成为昙花那样,顾不上在自己的土壤中储备一些可供日后盛开的养分,当她红颜褪尽、香消玉殒之时,时光轻而易举就把她从人们的视线中掠走了,成为一株被人遗忘的干枝败叶;另一种人,40岁生命刚刚开始,她埋葬并穿越了青春期特有的晦涩哲学的泥泞之路,再一次出生了,她脸孔上岁月的风尘怎么也抵挡不住由她的内心和智慧滋养出来的坦然的光辉,那光辉是一种言辞,透露着她的内容,如同秋天的大地丰沃富饶、层林尽染,如同一个庞大的国家坦荡和岿然,就像苍老睿智、意蕴悠远、既凄凉又温暖的尤瑟纳尔的脸,穿越穹隆和浮云,穿越历史和光阴,永远地向我们走来,击中我们年轻的心!她从不曾在光中衰老,她只曾在光中死去,她死去得像睡着一样,那颗沉思疲倦的心脏仿佛只是小憩片刻就会重新年轻地搏动起来……
  
      一个叫做阿特伍德的作家曾说,请问是谁挡住了风?
  
      我不禁自语,请问是谁掠夺了我们的脸?
  
  
  
  
  。。。。。。。。。。做俯卧撑的分割线。。。。。。。。。。。。。
  
  我着实讨厌感叹号。看见一串感叹号就心惊胆战的。
  
  但是这位40岁的阿姨多不容易啊。所以我们不应该指责人家矫情,应该欣赏人家自赏的勇气。
  
  其实看照片本身,我还是挺喜欢陈柒。瘦削,大眼睛。虽然我搞不清楚你弄这么多自己相片放书里算什么事儿啊?你比作协其他的女的长好看点你也别这样打击人家啊。
  
  好吧,总体来说,这是一本不需要费什么神力琢磨的书。只是一个女人在温和地说话。
  
  至于上面摘录的片断呢。。。
  
  物理上说能量守衡。你写得费力,我读得其实也吃力。
  
  “我无法让自己纯朴,因为生活的谎言是如此之多。”
  
  

来自: 豆瓣
作者: 五月    时间: 2013-4-26 18:21
  这本书我是一气读完的,在近年是很少的事。年纪越大,注意力越难以集中。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和晚上,我在专心的读这本书,它是陈染,所以,特别的优待。
  
  和她的同学一样,我很诧异于陈染的外表变化。在我的记忆中,还是那个十年前优雅和不羁相结合极有个性的影像。
  
  是的,我同意陈染的观点,人可以不年轻,年轻也不就一定代表着人生最美好的阶段。但是,当我们不再年轻的时候,也无法保持美好的外表的时候,是否可以稍许回避一下,也无须宣扬、呈裸我们的沧桑,尽管它曾经让我们收获颇丰。每每看到章节扉页上作者的照片,我都有不忍的感觉,陈染,也许,成熟的代价真的很大。
  
  陈染的小说,我是推崇备至的。《与往事干杯》、《无处告别》、《嘴唇里的阳光》、《私人生活》…等等,笔下的黛二的形象塑造得是那么的绵软无骨而又独立不拘。
  
  而这本散文,看了以后,却没有那绵延不绝的回味,也不是认同的散文的写法。如我之拙见,散文就应该是隔靴搔痒,欲说还休,或开水白菜,破了,直了,就没有意思了。
  
  我们不能去评说别人的人生感悟,那究竟是很私人的事。写在纸面上了,那又不一样了,想给看书的人看什么,这是写书的人应该想的。
  
  陈染终究还是直了一些,带着她十年前年轻的痕迹,在十年后“踉踉跄跄”再次向我们走来。我是真心爱戴60年代作者的人,也真心的祝愿我喜爱的作家在年过不惑以后,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来自: 豆瓣
作者: 饭饭    时间: 2013-4-26 18:21
  之前都没有认真看过陈染的文字,但是常常听说。她的名字,和“先锋小说”“身体写作”这类的描述连在一起,对青春期的我很有过一阵吸引力。带着这样的印象,我开始了对《谁掠夺了我们的脸》的阅读。
  
  
  这本书是陈染《僻居笔记》系列的第一本,不是小说,而全是染的生活随笔或者说散文。全书分为“我与我”,“我与物”,“我与心”,“我与生存”,“我与情感”,“我与城市”,“我与游走”,“我与家”,“我与写作”,“我与读书”,“我与思”等若干篇章。这样的明显带有自我探索意味的标题当然是当初吸引我的一大原因。而我在想,如果我之前不曾听说过染,或者听说她的时候没有连带“先锋”这样的词汇,那么也许我读完之后不会感到那么失望吧。是的,如果没有期待,当我与书中的坦诚的,敏感的,细腻的,平和的染相遇的时候,我一定微笑着说:我理解你。我理解你对岁月流逝的感叹,理解你人到中年看人看事的新视角,理解你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在面对真实人世时的局促,理解你对自我写作状态的审视,理解你对“我”与“另一个我”、“这里”与“远方”的思考,理解你对日常生活细节例如婴孩出生、城市污染这些的感触……我想我都能理解,可是,所有这些感悟,除了我本人,还有我身边那些心思细腻的朋友也都会有吧,文字本身也谈不上“先锋”吧,老实说,刚开始读的时候我还在想,陈染究竟是哪个年代的作家啊,怎么文字这么规矩。这本书的作者如果不是陈染,而换成毕淑敏之类,也无不可吧。
  
  
  可是转念想,“先锋”只是外人给染贴上的标签而已,而染在做的只是一直真实得面对自己的内心吧。看完《谁掠夺了我们的脸》,我忽然想起书架上还躺着本多年前在古旧书店淘回来的染的《在禁中守望》,书名的前面赫然写着:先锋小说系列。我翻了翻,终于嗅到了“先锋”的味儿,“先锋”到当年的我买回来之后一直都没有细读,我可以想见,那时的我肯定是看不下去的,我只是对“先锋”后面的冒失劲感兴趣而已,所以当我翻开这样没有情节而处处意象的先锋小说的时候,肯定“先锋“了没两页就“先锋”不下去了。现在再看,所有这些意象,如果不是一个内心敏感细腻充满冲突又时时直面着它们的“先锋”的人,又怎能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那样仍然以书写宏观大时代为文坛主流的时节写出这样私人的文字呢。到现在,当所有的人都在blog上书写私人文字秀的时候,陈染只是走在自己四十开外的年纪,理所当然地与自己和解而已。就像当初的先锋并不是为了先锋而先锋,而是真实地书写内心一样,现在的平和也是对自己的直面。从这个角度来说,染首先是个坦诚不做作的人,其次才是个作家。 这样的染,在我们读过了卫慧棉棉,读过了安妮宝贝之后,是否觉得分外可贵呢。
  
  
  读这本书,还勾起了我其他一些的阅读体验。我回忆了一下自己的青春期阅读,毫无疑问,那一时期的阅读经历对我的影响是深远的(这个词,汗一下)。不回忆不打紧,一回忆才找到了今天我这有人疼有人爱的小妞却时不常爱无病呻个小吟的根儿。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那时阅读的主要特征的话:绝望,颓废,伤感,无方向,无所谓,怀疑,叛逆,戏谑……“先锋”也算进去好了。我对这些作品的精髓心领神会之后就一直没有什么长进,一头扎进对“生命的意义”“我是谁”这类古老哲学命题的苦苦探究之中。直到现在,我才对这类问题不那么热衷。可是我又常常因为自己的不那么热衷而感到一些恐慌。染在《所谓成长》一篇中说:“有时,当我回头阅读自己从前的书时,便惊诧得看到了那个熟悉的女孩——敏捷、激动、叛逆、忧郁、才思涌动、心高气傲,她与现在的我已是那样遥远。”“而现在呢,我已经慢慢地一天又一天地失去了这些权力。”“心里的滋味难以言说”。看着这些文字,我竟发现二十开外的我与染隔着二十岁的年龄差距,却已然也有同样的感受呢,是我的青春期太短,还是染的太长。
  
  
  这样看来,岁月他掠夺了染的脸,也掠夺了我的。
  
  

来自: 豆瓣
作者: bohemi    时间: 2013-4-26 18:21
  岁月是带来智慧还是终于消磨了我们内心尖锐的东西。
  那些激烈过的,挥之不去的,爱的,恨的,慢慢都淡了。
  且泡一壶清茶,看三三,看午后阳光里的微尘,看地板上渐渐淡去的阴影。
  却道:天凉好个秋。

来自: 豆瓣
作者: Teresa    时间: 2013-4-26 18:21
  我努力的在评论里面的“还行”前面标注上,因为我真的不想说陈染的书“较差”。可是,恕我直言,我是真的觉得她老了。
  还记得在年少的时候读过她的文字,那是一种沁入心脾、相见恨晚的感觉。可是,对不起,在这本书里我再也找不到了。书里面好像都是一个上了岁数的女人对于生活发出的牢骚而已罢了。
  我不能不说自己是失望的,但是毫无恶意,毕竟,它是陈染的。

来自: 豆瓣
作者: 行魂    时间: 2013-4-26 18:21
  昨日下午,又一次来到物质生活书吧,仍然坐在那靠窗的座位,享受着阳光. 决定看陈染的这本散文集.
  她的小说'与往事干杯'不知触动了多少脆弱而敏感的心灵,觉得自己就是'黛二',自己的世界就是'尼姑庵底下绿色的阴'.
  后来,随着年岁的增长,由不得自己再整天伤悲了.也曾在书店翻阅过陈染的其他作品,坦率的说,有点失望,不太能够读懂了.
  近来,我因有了较多的时间留给自己,所以又开始胡思乱想.
  在书店里看到这部新作,记住了书名,却仍旧没有买.昨天,在物质生活书吧的一个充满阳光的角落里,我重与陈染相逢了.书中有她近来的照片,明显老了,眼眸不再有年轻时那么明亮透彻,但眼神更加谈定,充满着智慧,噢, 她的脖颈和胳膊更加纤细. 噢,这一个身躯柔弱得几乎要断掉的女作家再一次夺走了我的心,我的情,心灵如此贴近.
  如果读者没有一颗沉静下来的心,没有读过她的任何作品,我想是不能够品得了她这杯淳淳的'葡萄酒'的.

来自: 豆瓣




欢迎光临 悦读人生 (http://dothinking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