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人生

标题: 纽约琐记(修订版) - 书评 [打印本页]

作者: 书迷可可    时间: 2013-4-18 09:45
标题: 纽约琐记(修订版) - 书评
  这本书是陈丹青纽约生涯的结账,初事写作的开端……他的生活因这本书从此转向,出现新地带。和其它几本书相比,陈丹青说“这本书不越界、没脾气,聊聊纽约、谈谈艺术,自然显得雅,而久在域外,所谓生活积累比较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046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作者: 明净摇    时间: 2013-4-21 09:57
  如题。这句话最具体,最素面对人,也最容易让人信服。
  
  另对作者描述纽约艺术画廊的商业化与推动艺术繁荣的关系印象颇深。
  
  艺术与自由: 有创见的人与国家是完全对立的。对国家来说只有一个办法-扼杀那些具有真知灼见的人,如果社会这一观念是为了支配一个人的思想的话,那么这个人就注定要毁灭,反之,要是没有扼杀个人的国家,也就不会有真知灼见的人:只有在这么一种时刻,在这么一种压力下,才会有真知灼见的人。人只有在越过无数障碍之后,才能称得上是艺术家,因而对艺术非但不该加以鼓励,相反应当压抑艺术。-毕加索的这段见地甚为奇怪,不过跟“愤怒出诗人”的说法有一拼。艺术总应当是尝试跳脱出秩序和既有规则,才能保持新鲜和活力。

来自: 豆瓣
作者: 蛋蛋    时间: 2013-4-21 09:57
  书还没有看完,投入的气氛i健看健少。。总觉得同是生活在纽约,可是距离却实在是太远,可能因为时间相差了十多年,亦或者职业相差了估计36行都不止,书里描述的除了万年不变的街区号,我就没有办法再联系起我现在生活的这个纸醉金迷的大纽约了。不过,不管如何的改变,总是有些贯穿始终的东西存在。
  要说初来到这个城市,这个全世界的金融中心,就算不遍地黄金一如它给人的金钱欲,至少也应该满足国际化大都市的干净整洁。可是来了你会发现这个城市呈现一片老态,地面也满是垃圾,甚至连地铁都没有信号。可是它还是尽他可能的去包容每一个到这里来的人,给他们提供机遇,让他们成功。就像书里的那个长相俊逸的少年,虽然不专业亦或是没有到达专业的天份,他却从不失去为此奋斗的勇气。
  书里印象最深的有四个片段:
  1、完整的诚挚。作者说他已经失去了这种可贵的诚挚,只能接受,不能付出。其实不只他失去,而且极少有人还保有。我们通常会顾及太多的东西,顾及关系,顾及面子,顾及日后的相处,顾及自己在别人眼里的形象,顾及这,顾及那,于是面对外人,我们一派祥和,和事老一般的唯唯诺诺,不会说任何不好听的话,只会把那些不满意,不喜欢,认为不该做的留在心底,自己腹诽。之前听到过别人说,遇上个给你诚心诚意希望你好的挑错的就随了吧。这年头能真心给你指出问题的人才是真正对你好的,因为他们是真的从心底把你当成朋友,并且希望你能幸福的人。
  2、对梦想的执着。这个就是在说上面的那个少年,即使失败,即使不被认可,都没有自己放弃自己来的彻底。其实我内心里曾经应该还是有个遥不可及的梦想的,不可及到都不敢告诉别人,因为一定会被笑话。所有人都会指着鼻子告诉你放弃吧,你不可能成的,然后就真的认为这个是不切实际的是永远没法实现的,再然后,它就只能永远的被遗忘,i因为无论自己还是别人都说不可能啊。可是还是有那么一小些人,他们的内心强大到可以不为所动的坚持,我爱着他们的执着,也感动着他们的坚持。不管最后他们是否成功,那份不放弃的精神就足以让我铭记。
  题外话:我之所以喜欢看海贼王也有这个原因,就是对梦想的坚定不移的追求。在所有人都笑话路飞,甚至连游泳都不能的情况下,他一次又一次,没有一丝一毫犹疑的说,我要当海贼王。还有佐罗,为了儿时的同伴,拿起了三刀流,势要让自己的名字响彻天堂。还有为了追求all-blue的山治,还有为了画出全世界地图的纳米,为了朋友出海的乔巴,为了有更多故事讲的乌索普。。每一个人都在为了自己,为了朋友拼命。
  
  回归正题:
  3、“无事”
  小学的时候写日记,开始还是每天认真的写,写到后来实在写无可写,于是只能写到“今天和昨天一样,没什么好说的”。彼时至今,我一直因为自己的睿智,想出来这么又可以应对差事,又讲出实情的日记而感到骄傲。然后发现,鲁迅他老人家先我几十年的就高端出着,以“无事”这简练、精华的词语涵盖了我以上的一切想说的。我一直以为名家名人那都是有理想,有目标,有计划,不浪费一分一秒的奋斗着的非人类,却不成想也是有“无事”这种赋闲时刻的。不过,有着“无事”的人生也才是完美的人生,你说是吧,一天24小时,一个月平均30天的话就有720小时,一年12月,就有了8640个小时,而那些你认为是事儿的又能占用多少时间呢?人生远没有你想的那么复杂。既然“无事”了,那么就好好的去享受“有事”之前的宁静吧。
  看到现在,最喜欢的一章应该是《桑兰和莱奥纳多》。那时候的桑兰也才刚把腿摔着,还没有出什么告养父母,忘恩负义等负面新闻,而莱奥纳多在我的印象里也还是那个叫着“rose,i love you”的帅气jack。看到标题的时候,我以为会写成纪实性的会晤,或者内幕新闻的爆点等,没成想,就是毫无意义的表面文章而已。作者流水账的记录了i一天的生活,以及一天之内的毫无联系的新闻点。只是为了说明不是任何事情都有意义的。就像我去大都会看展览,每次电视上那些名家在欣赏的时候都能或多或少的说出一幅画的意义,而我只能走马观花的看个外在,还以为是自己浅薄,今天终于被一个实在的画家解密,原来在创作的时候的想法远没有后来被解读的多。可能当时就是看到了,然后联想到了就动笔画下来了,没有意义,没有隐喻,没有画外音,就是你看到的原始样子。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就想套个正义的理由或者内涵给某个东西,殊不知他原本就是毫无意义的样子存在着,不可改变,不可解读。
  
  4、艺术与良心
  艺术与良心作者举了两个例子去描述,都是奥斯卡颁奖,不同的是一个是以自己的良心在审视着台下众人的,另一个是台下众人在检视着台上人的。
  前者是马龙白兰度,获奖后去拜托以为印第安人去领奖,并将颁奖词写成印第安人如何被迫害的历史。他用自己的行动去震醒其他人让他们去重视,去直面自己的良心,这是优。后者是拍《欲望列车》的导演获颁终身成就奖时的被漠视,因为他背叛了自己的良心,在年轻的时候出卖了朋友,出卖了同样的从影人。原本应该全部起立鼓掌致以敬意的观众在面对这样一个人的时候选择沉默,他们无法接受像这样的人致敬的g情景,他们用自己的良心履行着艺术的真谛。
  看这章的时候不禁让我想到了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赵文卓和甄子丹事件。我有时候真的是特别不理解,某些z低素质,低能力,有如流氓一样的人是怎么就洋洋自得的红了起来的呢?

来自: 豆瓣
作者: 疯兔不    时间: 2013-4-21 09:57
         一个常常拿“插队落户”一段往事鼓励自己面对一切眼前坎坷的画画的人,来到纽约,租一间便宜的画室,有个在当代艺术横行的现今执着于古典主义绘画的邻居,有一群在语言障碍下仍然互相心领神会的画友淡淡如水地交往着,参观学校、介绍同行、讨论画、为争取租来的画室游行。与三两好友相约共赴一个展览,然后各自分开展开一段脑中被空白紧紧充斥的奇妙旅程。
  
      偶尔脱离纽约的生活回到中国,好像完全换了身份,纽约的一切都如前尘往事远远的。
  
      我在琢磨,书中写到的“但愿诸位每天过的是同我非常不一样的生活:非常有意思,而且说得出是什么意思。”
  
      我想起《北京人在纽约》,对一些特定的人来说,生活在纽约应该是个未完成、正在完成或已经完成的梦吧。非要说为了什么呢,身在梦中,便就是这样了。过着这样的日子,就可以了。说不出什么意思,但还是这么过着,才是比较好吧。
  
      陈丹青说“这本书不越界、没脾气,聊聊纽约、谈谈艺术,自然显得雅,而久在域外,所谓生活积累比较厚,要论写作的闲静与专注,也确是这本书”。没人能比作者本人概括得更精悍准确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Jane    时间: 2013-4-21 09:57
      看完这本书有好多天了,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名为“回顾展的回顾”这一篇配图长文,记录了他十几年来在域外美术馆和画廊的所见所感。不仅言之有物,而且所选画作也大多是我在美术课本中未曾见过的,很新鲜。作者说他从千余幅画中最后挑选了最终印在书中的这些,看似在画旁随手注解的文字也颇多妙语。身为画家,陈丹青的眼力可谓高出普通人,并且长年累月的浸淫在纽约这所现代艺术之都中,眼界大开,写出来的东西也更透彻和好看。         
      读过之后,心中对于西方美术隐约有了一个大体的认识。一般人们比较中西方绘画,都认为西画写实,讲究透视,而中画写意,讲究气韵。其实这有点以偏概全了,中西方绘画的源头都一样是写实的,请看古希腊罗马陶罐上的人物画和敦煌壁画(敦煌现在已是世界公认的艺术的圣地了)。这之后,也许是作画工具和颜料的不同,中西方便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但是写实的风格依然被各自继承了下来,这样的例子在西方举不胜举,单说我国,顾恺之的人物画、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韩熙载夜宴图,这些不都是写实主义的旷世杰作吗?时间再向后推移,来看看十九世纪,西方的油画从顶峰上开始在走下坡路了,其中委拉斯贵支被新兴的印象派画家誉为画家中的画家,即便获此美誉,也不得不让位于西方绘画的“异端”——印象主义了,此后各种主义交替频繁,你方唱罢我登台,好不热闹,像野兽派、达达主义、极简主义等等。再把目光投向我国,明清时代文人画兴盛,文人兼画家已经不再去画唐宋时的大幅作品了,而纷纷选择创作短制,热衷于画山之一角、水之一端,按《美的历程》一书中的说法就是画纸上全是“残山剩水”。也因此,写实风格趋向了写意,即便是扬州八怪中的专业画家也如同印象派诸位元老一样,各自探索新的画法和技巧,印象派捕捉大自然的光与影,而徐渭和朱耷等人则用水墨画出别样的自然。此后两次世界大战爆发,冷战开始,这个世界除了政治,似乎把很多东西都遗忘了,艺术更加被打入冷宫,乏人问津。于是在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等人短暂繁荣之后,便没了传人,断了线,至于本书作者陈丹青,漂洋过海才能瞻仰到几百年前的数量可观的珍贵画作。到了这样的地步,也难怪他在书中总是抱怨中国美术界和美育的落后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Rudolf    时间: 2013-4-21 09:57
  以下,摘自《和毕加索在一起的日子》。
  
   巴布罗说:“柏拉图为什么会说诗人应该被驱逐出共和国?就因为任何一个诗人,任何一个艺术家,都是反社会的 ,并非诗人和艺术家要这样,实在是他们只能如此,国家从国家的角度出发,当然要把他们驱逐出去;而他若是个真正的艺术家,那么,他不会想要被人认可,这正是艺术家的天性。
  
    "艺术家一旦被认可了,就意味着他所做的一切是可以理解,可以通过的,因而只是一顶破帽子,根本不值得一钱。一切新鲜事物,一切不值得一做的事,都没法得到承认。人们就是看不到那么深,那么远。说什么要捍卫文化,要给文化以自由,纯属荒唐。人们只能在一个广泛的意义上捍卫文化,譬如指继承文化遗产;而自由表现的权利是要艺术家自己去夺取,而不是由人赐予。它不像某个原则能够加以确认,而一旦确认后就得以生存下去。如果有什么原则的话,只有一条,即原则之所以存在乃是为了反对现存秩序。
  
    有创见的人与国家是完全对立的。对国家来说,只有一个办法——扼杀那些具有真知灼见的人,如果社会这一观念是为了支配一个人的思想的话,那么这个人必定要毁灭。反正,要是没有扼杀个人的国家,也就不会具有真知灼见的人:只有在这么一种时刻,在这么一种压力下,才会有真知灼见的人。
  
    人只有在越过无数障碍之后,才能称为艺术家,因为对艺术非但不该加以鼓励,相反应当压抑艺术。

来自: 豆瓣
作者: Rudolf    时间: 2013-4-21 09:57
  感谢这个闲的无聊的清明节,让我在家里静静地读完了这本书(当然,还有去福州的动车上,也看了不少东西)。
  是冲着作者来看这本书的,觉得书籍包装和版面设计就和艺术家本身的气质一般,很是吸引人。书的内容,更是要在寂寞无聊的时候静静地读,才能体会。
  恩,总之,好书。

来自: 豆瓣
作者: 素冠    时间: 2013-4-21 09:57
  纽约琐记
  
  又是陈丹青的作品,或者说,是在无数被骗以后终于知道了陈丹青有几斤几两
  
  在之前的《退步集》和《荒废集》里,大抵觉出的是一个所谓“愤青”所谓“公共知识分子”的炒作嫌疑
  
  在这本更早一点的文集里,陈丹青才是陈丹青,而文字也更多的关于艺术生活和中西文化
  
  《退步集》中说,陈丹青先生自己觉得中国艺术史是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学会的
  
  而这本书,却是若干年前他在大都会看朱耷、看八大的生活
  
  还有80年代出国时瘦削的、年轻的、艰辛而颇为真实的生活故事
  
  关于《陈丹青音乐笔记》(也就是后来的《外国音乐在外国》)大都是这个时期
  
  这一册是《纽约琐记》的第二版,而第一版分上下册
  
  写作《纽约琐记》的时代,陈丹青还在靠手写记录他的外国生活
  
  二版的续中,多了一张图片,一座当代艺术雕塑,一个人双手放在键盘上,而脸已经整个被屏幕吸了进去
  
  今天的文字,与其说是自己的写作不如说是电脑的写作
  
  而我们也再也看不到这个时代尚在思想,并将思想付诸于笔端的人的文字底稿
  
  《纽约琐记》中一篇文章占去了五分之一册书,关于各色回顾展
  
  惊叹于塞上先生何以一遍一遍用心的绘画,而晚年佛洛依德抱着宠物狐狸的照片也在暖光下很微妙
  
  再想到达利晚年牵着自己的宠物金钱豹在美国的高中开讲座,一切在国内都不可想象,直到今天
  
  

来自: 豆瓣
作者: 斗斗堂    时间: 2013-4-21 09:57
  特别是对我这种伪艺术爱好者来说,更是如此,另外知道一个画家弗洛伊德原来是老弗洛伊德的孙子。搞得我想自己也画油画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dandan    时间: 2013-4-21 09:57
  刚刚好武汉在展出很棒的画展,跑去看看看....一边看一边想到正在读的陈丹青的这本书。就觉得画画真是一件神奇的事情,通过深深浅浅的色彩、阴影,让看画的人知道你的心意,与你同悲同喜。但或许画画又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那一刻的感觉在画布上凝结成永恒,看画的人通过画看到自己的心思,看懂自己的心情。而不同的角度,或远或近,或光线的微妙差别就让你感到完全不一样,不禁想到,是不是阴天和雨天,他们都有不同的色彩。此外,印刷品、照片跟真真切切的画作真的很不一样。你可以改变你看画的位置,看画时你觉得画也在看你。那是印刷品永远无法传递给你的感觉。
  
  

来自: 豆瓣
作者: tippi    时间: 2013-4-21 09:57
  或是得天独厚,或是被眷顾,终得拿出一天时间全心诚读《纽约琐记》。恐是期待过高,实感平平,不免失落。毕竟只是陈丹青某段纽约历程,亦不会犹如《孤独六讲》般有太出彩的主题。文字有些矫情,却很耐读,喜欢。只当陪同一起回忆了作者的曾经,了解到些许当年纽约的情景,并无更多吸引。正如作者所述,每次出稿只为复命,偶遇相对观点性议题,亦只点到即止,并无过多论述。好处是,轻松,无需多做思考。喜欢其中一句话:同绘画的相处之道,最好是朝夕与共,经年累月,不必用心看,不必多看(经过,抬头,画在看你)。觉得括号里的更具诗意。此书为其九七年之作,看情形,当时美国艺术市场正符目前中国之现状,岂不知中国是否在步美国后尘,甚或步及欧洲后尘。如若果真,该去了解目前美国与欧洲的艺术市场,或许会起早预见未来10年的中国。

来自: 豆瓣
作者: Lombar    时间: 2013-4-21 09:57
  基本上都是写在纽约的美术见闻,不如叫 陈丹青纽约美术见闻录
  或者陈丹青纽约笔记,一望而知是美术为主
  
  对了应该是“琐记”吧

来自: 豆瓣
作者: 长安冷    时间: 2013-4-21 09:57
  “讯息不等于眼界,然而足够搅扰众人的心思”
  读到这时,想到刚看过的一个关于艾未未的电视节目,他在教训一个年轻人,那孩子问他:能不能说出三个钟繇写的帖子。艾未未勃然大怒,好像说,像他那样人都是垃圾,用些冷僻的讯息唬人,其实他们说的根本不是自己的东西,都是抄来了,偷来的,都是用来显示自己高人一等的东西...后来艾未未冷静下来,跟那个孩子说,你说话啊,说些自己真正领会到的东西,别说那些茴香豆有几种写法之类的玩意。
  难怪陈丹青和艾未未都是星星画会的人,“独立精神、独特技法、独创风格”,现在还有这种最求的人么?
  看这本书,长见识,开眼界。
  

来自: 豆瓣
作者: sylvia    时间: 2013-4-21 09:57
  买了他的这本书很久,一直没空翻看,接着有一天坐火车去另一个城市办事儿,记得带着这本书,在火车近22个小时得行程中,伴随着那熟悉的摇晃,我把这本书读的七七八八,其实我想他得书,已经没有不要再来写书评,都已经有了这么多“阅后感”了,难道还有增添写无水平得废话么。只是想说,这是一本想跳脱体制喝压抑但是又没有完全跳得出得书,适合在公车或者火车上阅读,因为这样得心情,和书中的不一定有些吻合。

来自: 豆瓣
作者: 九燕    时间: 2013-4-21 09:57
  P14 翫 wán
  P19 口“彩色胶卷泛滥之后,照片变得丑陋”
  P27 口“但见一排酒瓶闪光,像……”有没有错别字?
  P37 徵
  P38 嵒 yán 同“岩”。
  P54 口“闲人免进的老式资产阶级门禁早以废除”错字?“早已废除”?

来自: 豆瓣
作者: klein     时间: 2013-4-21 09:57
      知道陈丹青是因为知道刘小东。
     
      也想不起来那是06年还是05年了。大冬天,我跟5D两个人在保利后面乱晃,晃到了一个叫什么粮仓的小院子。一抬头,发现那小院子被改成一个艺术中心了。说是艺术中心,其实就是几间破庙改成的画廊和几个故意修成破庙样式的餐厅。特别俗气。不过既然是画廊,我俩就索性进去看了看。一个伪文艺青年加一个视觉传达专业的科班生,不看看画廊很不应该。进去一看,无聊得不一般。墙上画了几个营养不良的男女,柱子上也有。特俗气的苍蝇红,蛤蟆绿,然后地板被拖的一尘不染,还反光,仿佛像进入了80年代的迪厅,连地砖都铺不起。问问画廊的作品是谁的,答案曰,刘小东。我的天啊,刘小东。美术圈里关于他和喻红的爱情故事可是经典阿,白胖子那可是我最喜欢的现代中国油画作品。我今天看到此人的真迹了,我咋还说差呢。看来真是没办法,谁也有跌倒的时候。然后我就想,难道现在中国这帮画油画的,也都是概念派了?回家很郁闷,打开电视,你说巧不巧,正好演的是刘小东。CCTV10的一个栏目,叫什么人物。里头刘小东操着东北口音,给陈丹青一顿猛夸。一口一个陈大师。我当时就想,丫是谁?
     
      2009,我看新浪网的时候,无意间,看到陈丹青的一番话。说有人找他签名,他很生气,他说什么所有有志气的年轻人不会干这种丢人事。我当时就心里一痛快,想,还真是老愤青!回国之后,赶快买了本他老人家的书,回家看。还别说,有点意思,看着这书,就想起我来德国当文艺青年的日子
     
      2007,我来到了德国,一个叫杜塞尔多夫的城市。这城市没别的,特资。是那种一条街上有五个星巴克,香奈儿开在博物馆旁边的资。是那种剧院会演吉屋出租,演唱会能听诺拉琼斯的资。电影院播波兰电影,小餐馆挂伍迪艾伦的资。就是因为这么资,所以美术馆也就格外的多。
  
      2008,终于出现了一个大展览,Bonjour Russland.全是从俄罗斯借出的印象派的作品。我打小就不喜欢1800年以前的西方美术,没理由,就是不喜欢,除了伦勃朗,伦勃朗我喜欢,这家伙是那个时代的照相机,画的跟真的似的。除了他,我全不喜欢,连达芬奇我都不喜欢。我喜欢印象派,抽象派。为此我还专门找法国同学,学习了如何用法语念那些大师的名字。高更,塞尚,莫奈。。对了还有雷诺阿。那个画出来的画就像是照相失了焦一样的画家。整个展览名画不少。尤其是马蒂斯的。那颜色生猛的,那空间感平面的,差点没给我看乐开了花。但是那次最让我上心的,还是高更的四副大溪地(Tahiti)的画,那颜色,就是想像中油画的颜色,生动,虚假。一点都不像文艺复兴时期的那些又黑又暗的古董。我当时就想,给这四个做成邮票,那得多美阿。小四方连,肯定升值啊。
  
      2008年,还是这一年。这座城市最大的美术馆要关门了,于是我就崇敬的去看了最后一眼。里面毕加索多的跟每次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的张大千,齐白石一样。摆一大堆。看了又看。来欧洲才发现毕加索还真是多产。无论多小的城市里,多小的美术馆,都能看见毕加索,毫不稀奇,让人生厌。倒是摆在二楼的波洛克让我喜爱。那混乱不堪的墨水道子,配上黄里发白的底色,说不出的舒服。要是把这便成装修时,家里的玻璃屏风,或者玻璃墙绝对拉风。而且我现在都特会给波洛克找台阶。凡是有人问我他有啥好。我都会说,这些黑的墨水道子,粗细不同,长短不一,表现出他的控制力。整副画的不可复制性,则体现出大师的本质。天啊,说得跟真的一样。
  
      说了这么多,一点也不切题。其实我只是想说,看看陈丹青的书就知道,即使是大画家,看别人的画,也是看个乐子,何况我们这些不是大画家的呢?所以,不如轻轻松松,看个意思。等回头想起来,不至于说,没看懂,扫大家的兴。

来自: 豆瓣
作者: homer    时间: 2013-4-21 09:57
  修订版的里面加了很多画,的确是一本忠于职业的书。让我们放下那些恼人的各式各样的社会问题,平心静气看看画,读读书

来自: 豆瓣
作者: 有我无    时间: 2013-4-21 09:57
  在陈丹青出版的那么多书中,我最喜爱《纽约琐记》,属于那种可以反复摸索的书。他的《退步集》、《退步集续编》、《荒费集》等等都买过看过,着实佩服画家出身的陈丹青有这样的好文字,谈绘画、谈教育、谈音乐,写来游韧有余,想起陈先生的一双如小鹿一般的大眼睛,真是很敏慧的人啊!但是陈先生对社会、教育等等的评论固然很有一番道理,但是看多了也让人心烦,就让我们这些喜爱艺术的人沉浸在艺术中吧,把那些靠渺小的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抛在脑后。
  陈丹青的《纽约琐记》修订版就是这样一本书,陈丹青又回归画家的本色,书的大部分篇幅交给了对中外几十名画家的评论。说评论,也不尽是,很多仅是三言两语,可能需要有些美术修养的人能领会个中意味。由于陈丹青的画家身份,浸淫其中几十年,深得其中三昧,即使如有些评论“陈丹青已画不出什么好画了”,但是陈先生作为一个画评者,跟那些只会夸夸其谈、不得要领的批评家比,还是绰绰有余的:
  关于德加:在西方,不服德加的恐怕就是他自己。我对德加佩服的五体投地。
  关于凡高:天才的性格,浓度百倍于常人。
  关于罗丹:除了他的纸本速写,我很快就不再喜欢他,太多的绘画性,太19世纪。想起李斯特。
  关于董其昌:董其昌,我一看之下当即喜欢。........遇见这样的画,你喜欢,便喜欢,若不领受,说也白说。
  关于维米尔:我看过他十几件作品,都是珠玉之作。
  关于敦煌帛画:看古人下笔,徒呼奈何,徒呼奈何。.........中东艺术似乎非得由西域道中的汉人过一道手,那妖媚繁华,那股中东的羊膻气这才去尽,干爽神秀,转成大汉气象。
  等等 等等
  记得广西师大出过一本魏尚河写的《我的美术史》,虽然陈先生的这本《纽约琐记》还没有宏大到美术史的地步,但却有那点意思。
  此外,这本书穿插了大量的绘画、照片,版式精美,本来视觉和文字的东西互相不能取代,陈先生在书中通过这两种方式进行表达,增加了全书的信息量。
  

来自: 豆瓣
作者: gold    时间: 2013-4-21 09:57
  据说是陈丹青出的第一本书,成名的人物,第一部第二部作品多半是好的。《纽约琐记》的好,在于它的诚恳,因而真实,因而好读。
  
  书的一半篇幅都是中间那一大篇“关于回顾展的回顾”,初看起来像是纯粹的堆砌。但细细读来能看出作者的诚恳、用心以及深厚的理解,令我感到极有收获。
  
  半个月前去巴塞尔文化博物馆看梵高,七十几幅梵高的风景画一直排开,浏览中间见斯拉夫模样的男子偷偷的拿钢笔在小本子上临摹,功力非常不错,发现我在看他,便赶紧把本子收起来,冲我笑笑,我也冲他笑笑,脑中想起的却是陈丹青笔下纽约的生活。
  

来自: 豆瓣
作者: 小MM孜    时间: 2013-4-21 09:57
  虽然也是学设计出身的
  但始终不敢承认自己是搞艺术的
  我理解的真正搞艺术的人等于
  终身穷苦+疯子+没有朋友+不被社会认可+作品没人理解。。。。。。。(开玩笑了)!
  看完了纽约琐记
  印象深刻的有俩点
  1、真正玩艺术的都不希望自己的东西被理解被认可,如若一旦有人理解那所要表达的意义就说明他已不是小众、 已不是独创。所以说搞艺术就是与自我不断挣扎不断自省的痛苦过程
  2、鲁迅也可以终日“无事”
  

来自: 豆瓣
作者: 仙人掌    时间: 2013-4-21 09:57
     很早以前开始看《纽约琐记》,到现在还没有看完。装在包里,每天在公交车上看上一段。我很喜欢陈丹青,一直觉得他有名士气,他的艺术评论完全没有含含糊糊,似是而非的卖弄,老老实实说自己的观点,读起来非常舒服,通透。

来自: 豆瓣
作者: Pengui    时间: 2013-4-21 09:57
  之所以题为“观”,原因有三点:其一,很简单,丹青先生把很多有名的画放在了自己的文章中,可以让读者观赏这些画,大饱眼福。其二,丹青先生在回顾展的回顾这一章节里面分析一些名画的时候用的形容词,太令人佩服。虽然我热爱艺术,并且学过一段时间的绘画,对于我这样的半瓶水理解这些词汇实在有点困难,所以我只能观赏这些词语,不能深刻的体会到真正的内涵。其三,丹青先生描述他如何在纽约打拼的日子,对于我们这些虽然出国国门,但是没有长期在异国他乡生活的人来说,也只能“围观“而已。那些艰辛和信心也只有我们真正踏上那片国土才能诠释。
  
  丹青先生的文章犹如他身上散发的气质一样,很洒脱,又不失一种理性;严谨,又不失一点幽默。或许是经历的太多,明白的太多,才那么洒脱,才如此严谨。
  
  在书中他还想表达一个观点:那就是,中国不再是我离开中国时的那个中国;美国,也不再是我初来美国时的那个美国。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了我们,那个永恒不变的真理:我们要用变化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对待这个世界。
  
  当然,最佩服他天天去美术馆临摹名画的毅力。
  
  我知道,这本书还会再读一遍。

来自: 豆瓣
作者: kenzo    时间: 2013-4-21 09:57
  对我来说这本书最有价值的话语来自最后一节,是作者引录所谓的大师级艺术家的“艺术人生观”,大师们当然知道艺术是什么勾当。只是当他们昧着良心说出来时,不免显得可笑,可悲。是艺术的可悲。艺术家是什么,是卖假药的商人,是活在自己意想世界中的现实主义者。我敬重那些对艺术有韧劲的,纯然为了艺术感觉而生存的艺术家。只是在现代,很少了。陈丹青在书中说,诚实,是艺术家最低,最起码的品质。可是,这一点在艺术学院中也确实少见了。诚实的学生是异类,会被主流所不容。在学院式教育中有的只是为了生存,充满功利性的欲望。但如果没有他们,现在的艺术史又是写不下去的。你还能期望艺术能够带来什么?艺术本是无事之事,是中国的文人士大夫闲暇时意淫人生时不小心在艺术史上撇过的一笔,但人们似乎太把艺术当回事了。把一种生活方式降格到一种生存手段,应该对艺术的堕落赞许还是哀鸣呢?

来自: 豆瓣
作者: 玻璃被    时间: 2013-4-21 09:57
  我没有想到我会这么快读完这样一本没有情节的厚书。也许,最大的原因就是好奇心吧.我好奇这个男人从生疏到眷恋再到离开一个城市的故事.虽然我无法在这部书里面找到完整的答案,但是我似乎可以看到他谈论起那个城市里他有关的梦想一切时眼睛里的闪亮的光芒,似乎可以看到他写下这一切的时候面前的烟灰缸.书写也是一种对话方式,尤其是对于想得太多却又无从开口的人们来说.
  
  飞机上,没有人愿意听一个满脸写着叹号的大哥和你讲他的年少和他的理想.但是当这种倾诉变成了文字的时候,你才有耐心仔细听下去.况且它被铺陈在那么素雅的灰色封下,那现在少见的铜版纸上,还有那么昂贵的标价.
  
  他告诉你他也曾和所有刚刚来到这个城市的人们一样,在自由姑娘胳膊下照相,在美术馆传世的画面前合影.现在,所以别人眼里的酷只是一种习惯罢了.就像人们在为他不羁的言辞争辩,其实他也没有愤怒,只是陈述一些看过的事实,只是有人的不同意激起他更多的看法而已.后来,他点了一根烟,不想和你再继续就这些话题谈论下去,于是他说我来讲故事吧,讲讲我自己的故事.你才发现他的神色突然变得温和,眼神也开始圆润起来,最重要的,他的故事那么生动,简直可以把你带到那个目光如炬的小伙子面前.跟着他的眼睛去看,跟着他一起去安静地浏览,仔细地临摹,跟着他从窘迫拘谨到自在掌控,跟着他琢磨某个人或者某段对话,跟着他去膜拜和仰视那些亮晃晃的名字,跟着他遭难搬家,跟着他犯困,无奈,跟着他善良地去观察...
  
  喜欢他说打开画室,如厕,泡茶,点烟,然后轻触昨天画的油料有没有干.寥寥几笔,就铺开一个光线很好,光线中香烟弥漫的空间.
  
  还有说自己换了"董其昌综合症",摩很多他的画.
  
  谈俄罗斯在纽约举办画展的奇怪场所.
  
  讲起那个可叹可怜又有许多可爱的奥尔.
  
  讲美术馆时代年轻的他和画廊时代中年的他.
  
  看讲到总是反面角色出现的美协,讲美院的印象(馒头,熬白菜,U形天窗画室...好象没了?!)
  
  看跟着他的思路被截开的小小的图.
  
  看他谈那些艺术后面的政治.
  
  我想喜欢的人不会太多。学术人会板着脸说写得肤浅,想读游记的又失望说这里连百老汇好象都没有提,想提炼大师的人发现居然可以听周华健的歌画油画,想挖探隐私的人只能发现老婆只在提示无聊电视剧情节时候上了场...总之,会让很多人失望的.
  
  但是,很有兴致的一本书.试想,一个人在回忆起自己年轻时候的梦想,并试图重新体验当时的体验时候,当他为大师们留下几万字的话的时候,他该多么有激情.
  
  不错的一本书,尤其是在美术常识的范畴,挺有趣的评说.

来自: 豆瓣
作者: 风沙    时间: 2013-4-21 09:57
  在图书馆无序的溜达,按随机的原则抽取了陈丹青的《纽约琐记》,隐约中记得他是一位画家,他怎么会杀出来写作呢?名人出书的多了,什么主持的唱歌的,只要会张口说话成了名都能整几本“著作”来忽悠忽悠,与其说卖弄文笔(没料也没啥好卖弄的),不如说靠主动贩卖个人生活来替自己造势,那样的书实在无趣。
  
       翻开《纽约琐记》,无人作序,洁净的纸张,朴素的排版,珍贵的图画,封底的几行小字对作者作了简单的介绍。读了几段作者对一张名画的理解和评述,很是喜欢。不需煞费苦心的包装和编排,这会是一本实力派书,遂借回去细细品味。
  
      不愿查阅作者的相关链接,直接开卷。到读到他的“因无知而素面相对”一言时不仅莞尔,他原来也是有过这样的拜读经历的,因无对将面对的事物的先知先觉,才能卸下许多思想重负,不是吗?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1970年至1978年辗转赣南与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其间自习绘画。1978年以同等学力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班,1980年毕业留校,1982年赴纽约定居,自由职业画家。2000年回国,现定居北京。《纽约》是对他在美国17年生活的一些回顾性整理,(这是我的个人猜想,不知正确与否),换而言之,这些文章并不是他在纽约日记似的日积月累而成(那样的东东我也不想看,我跟他非亲非故,干嘛要关心他的鸡毛蒜皮的事情)。大师毕竟是大师,即便是非本职专业的写作,也能作出不同一般的大手笔。他的对“美术馆”“画廊”“我的画室”的感触,他的对凡高杜尚赛尚等诸多大师(多数我都不认识,我只记得大学男生宿舍那个端着陶罐的婀娜女子的画)及作品的见解。。。
  
      尽管有些不露痕迹,他把自己对自己国家的画对画界的现状对不同大师的艺术及人品的看法都浓烈的着了色,有欣喜有忧虑有感动有悲伤。貌似琐碎实则通书精心构了图,画外的境界我看不懂,但是文中的情怀我或许读明白了。所以有人说他是老愤青,我却认为他是大赤子。无论画画或者写作,无论是印象还是写实,道是无心却有心,这是不是就是艺术家的最高境界呢?
  

来自: 豆瓣
作者: 逃学为    时间: 2013-4-21 09:57
  丹青兄,或者老陈,虽然看书并不一定如见本人,不过总是可以混个脸熟,下次见了,可以腆着脸打个招呼。
  
  先看了退步集和退步集续编,再来看这一本,反而多了很多惊喜。陈丹青还是爱画的,自己也有认真想过跟短暂尝试过画画,所以常常看着看着会有全身发抖,眼眶微湿的情形。回顾展,回顾的是陈丹青的绘画之路。而透过书本,看到的也只是纸后和画架之后的人。

来自: 豆瓣
作者: 水木丁    时间: 2013-4-21 09:57
  前一阵子看完陈丹青的《纽约锁记》的再版,后来就在北大的一次活动里看到他,于书于人,我都是初次接触,非常喜欢,因为他身上散发着的自在之气。我自己写字也有些时日,写电影,写书,写小说,写乱七八糟的什么和什么,但唯独,我是不会去描述一副画的。因为我总觉得那是太把文字自以为是了,写东西的人,首先该知道有些东西不是你的里力量范围之内的,绘画有绘画独立的表达方式,再好的文字,去描述一副画,终究是牵强附会,永远不如让人自己去直接看画的好。
  
  
  
  一个画家写画,却不去写画,只描写了画画和看画的那些日子,这到也颇有几分道理。但是我还是有些吃惊他文字的好,实属难得。这样的收放自如,根本是因为画家写字,始终知道自己的主业是画画,写字无非是个副业而已,也没有人会拿他的文笔太吹毛求疵,所以心无负担,干脆就把文字这个东西放下了。这境界其实很了不得。我自己摸摸索索的写了这么多年,才最终把文字给放下了,不当回事了。结果人家一提笔就到了。看得我着实很有些郁闷。不过心里又不厚道的想,也许他画画的路上就没这么放下了,也是经过我所经过的端端放不下的苦,想到这里,心下释然,下次如果有机会再遇到陈先生做演讲,该当亲自问问。
  
  
  
  回到这本书,受启发良多的,是关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艺术生活的。不说那些专业的艺术家极艺术评论家,只说艺术爱好者吧,实际上,很多人在这个事情上都是很有上进心的。很努力的去“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一般来说,是一向被人称赞的一种积极向上的品质。但是当代中国人受的美学教育,一向是个怪胎(其实但凡中国的教育基本都是),我们很小的时候,艺术就被从我们的生活中割裂开了,在中国,大多数的孩子,如果不打算将来做一名画家的话,就会很少有时间去画画,看画。陈丹青说,他经常在美术馆里看到各种肤色的小朋友们像小狗一样坐了一地。有母亲推着童车里,叼着奶嘴的娃娃蹬着大眼睛看着莫奈,超级奶爸坐在巨大的油画前沉思,胸前的婴儿袋里是熟睡的小毛头。我自己去美术馆看展览,碰到一些小孩子在画画,黑的白的娃娃七七八八坐了一堆,都是小老外。中国的小孩儿在哪里?在幼儿园里学习怎么画太阳,咱么画树木。我常常在自己的身边发现一些试图接近艺术的人,我知道他们对艺术的真诚,并非是自我的标榜。但是他们是不去美术馆,不去博物馆的,他们坐在电脑前收集图片,看画册,看文字说明,看历史故事。在看画展的时候,经常碰到可笑的事情就是发现一个人在给另外一个朋友或者儿女背展品的资料,当讲解员。虽然这可能单纯的是出于一种炫耀的动机,但也有可能,它被认为是一种真诚的沟通的方式,而后者则更让我觉得无语,因为你看到人们在那么努力的去想靠近艺术的时候,却离它更远了,因为他们不知道,艺术不是用头脑和理性去学来的知识,艺术是用眼睛和心去看。艺术是一种生活方式,一副伟大的作品,其实并不是要你顶礼膜拜它,而是你和它安静的呆在一间屋子里,你在做你的事情的时候,偶尔抬起头来,看它一眼,或者你一直看着它发呆,发现它,还是那么看不尽,看不够。
  
  
  
  这样的说法,让我想起很多年前的一个冬天,我来北京旅行,因为我没有班需要上,没有事情需要忙,所以就到美术馆去闲逛,当时正好有一个美国画廊的巡展,其中有毕加索的两幅画,那是一个晴朗的工作日的午后,美术馆里没有人,我于是静静的坐在毕加索的《十字架上的受刑》(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前,看着看着,就感觉血脉喷张,心里难受得要命,于是赶紧回头去看另一幅和谐的静物画,我当时感到很惊讶,也非常好奇,于是心里舒服了之后,就又回头去看毕加索,难受了就再去看那副静物,就这么自己和自己玩了好一会。还有一次,是前年和朋友一起去看《从梵高到雷诺阿》,那一次当然没有这么好运,人山人海的展厅,耳边不断是照相机闪烁和山寨版的解说员。我好不容易挤到《圣雷米的白杨》前,不顾人潮的流向,站在那里看了好一会,看着看着,眼泪就忍不住掉下来,挤出人群后,必须找到一个角落独自安静好一会,才才可以继续看下去。后来看陈丹青先生在纽约琐记里说一起看梵高五六十副作品是很需要心理承受能力,心领神会又只能无奈的向往之。
  
  
  
  高科技让观看更加方便,但那只是观看而已,真正伟大的作品,当你站在它的面前,会感到它的气息扑面而来,每一个伟大的画家,最终都是会将自己疯狂,愤怒,迷人的气息,凝注于笔端,凝固在画布上,当我们终于站在它的面前的时候,如果你有幸,便可以感觉到自己面对的是一颗穿越时空来到你面前的灵魂,而那一瞬间,便是永恒,无论你是国王,亦或是乞丐,在穿越沧桑的这一刻,每个人都是渺小而伟大的,我们是平等的。
  
  
  
  这样的相遇来之不易,冰冷的电脑屏幕可以让你观看一幅画,却无法将一幅画的气息传达。艺术不是顶礼膜拜,而是细水长流丝丝入扣的生活,是心无旁骛的闲散漫步在永恒之间,一瓶水,一块三明治,一道透过玻璃窗洒在地板上的阳光,地板上坐着信笔涂鸦着的孩子,艺术是一杯伟大的下午茶。当你开始懂得他们的时候,他们也是最懂得你的人。一切在内心深处安安静静的发生,孤独至极,绚烂至极,幸福至极。就像尼采说的那样:我喜爱的是,像森林和海洋动物那样,有好大一会工夫茫然自失,在轻轻的迷误之中蹲着沉思,最后从遥远之处唤回自己,把自己引诱到自己这里。
  
  
  
  在北大看陈丹青和贾樟柯的访谈,他说电影拯救了贾樟柯,绘画拯救了他。于是很多孩子就拼命抓住“拯救”这给词不放,屡次提问他,谁来救救我们?我想他们理解的“救救”是说绘画帮助我成功,帮助我找到工作,帮助我赚钱吧。这是一个很无奈的误读,可是就像陈丹青不能像我们解释一幅画一样,他也不可能替代我们生活。在如此的艺术环境之下,你又怎么能够怪他们呢?所以,最终得到救赎的,也不过是那么几个人。想到这里,我突然感到自己是如此的幸运,虽然像《纽约琐记》这样的生活,我可能今生都很难体会得到了,然而写作和读书置于我,也同样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生活方式了。那么我似乎也可以说,写作拯救了我吧。在无数个与大师共近下午茶的日子里,我的心,充满感激。
  
  
  
  我们已经很满足,再多已是贪婪。
  
                      
  

来自: 豆瓣
作者: fanxi2    时间: 2013-4-21 09:57
  翻开《纽约琐记》,才看了序就气馁起来。当然是对自己气馁,书在几上放了多日,来来回回扫过就是不曾拿起来看。许多日子以来,一味地浮躁,一味地无聊,明明只是自己的千回百转,却以为胸怀人类了,不止气馁简直可笑。我是清醒的吗?自以为是,实则混乱而糊涂。这样一想,我果然就糊涂起来,我到底是要说什么呢?
  
  看书去吧。
  
  陈丹青的书,第一本看的是《退步集》,之后凡是他的书我都要买来看的。因为不管他写什么,都很好看。自然随意不端架子,不愠不火却有棱有角。
  
  实际上,《纽约琐记》才是他的第一本书。初版是在一九九九年,我买的这一本是今年新出的修订版,从序言里看和前书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我假定自己更喜欢这个版本,因为删除了访谈,杂稿和中国话题部分,就“纽约”的书名来说更加纯粹一些,内容也主要集中在了艺术话题方面。
  
   读陈丹青讲艺术的乐趣不在于艺术话题本身,而在于他沉着而跳脱的思绪、随意而敏锐的感性,在于他从不说教从不做知道分子的真切,还有那种把无法言说的复杂或者矛盾情境活脱脱端到你面前的精准语句。
  
  
  
  在说到委拉斯贵支的时候,陈丹青这样描述:神奇的委拉斯贵支对于物象和画面的“凝视”借由这“正在”转让给我们,不是我们在看他的画,而是我们像他似的正在画画——他画出了他的“凝视”。
  
  看陈丹青的文字也正有这种现场感,仿佛我们自己站在这些画或者画家面前,凝视,并若有所思。
  
  
  
  “至今我记得画布角落上的陶罐,记得我凝视陶罐时六神无主,当场被催眠的感觉,时间好像停止,我几次走开了,又丧魂落魄蹭回画前,心里却毫无所感一片空白——”哦天哪,这不正是我看那双眼睛时的情境么。
  
  这景况又像是面对那些古老而流落海外的艺术品,“不看也罢,看见了,最是无可奈何......”
  
  
  
  陈丹青不喜欢怀斯的画,他把《纽约时报》艺评人的一句话引为不喜欢的一个说法:怀斯是一位对绘画没有好奇心的画家。
  
  作为一个站在绘画艺术门外的观赏者,我却比较喜欢怀斯的画。原因当然也是外行的——他的很多画作具有文学性,有故事情节,我觉得可以看着他的画来写散文诗。
  
  (。。。。。。忽然一顿,我这样的描述恰恰是对怀斯画作绘画性方面的贬抑,面对一帧风景优美的图片人们也会有写诗的冲动吧。)
  
  
  
  写,总是记录一些东西的,在于我却同样是“不断遗漏的过程”。写下来的并不是开始写的初衷,说出来的也往往跑了调。所以,我坚持——没有说出来的那部分才是真正想要说的。
  
  “误读创造距离感。
  
  美正是有待更正的地方。”
  

来自: 豆瓣
作者: 猫熊    时间: 2013-4-21 09:57
  陈大师以他的失败经历向后辈娓娓道来
  一,不要过于注重技术。
  二,不要过于看重西方所谓美术史。
  三,对于一个艺术家而言,个人的性格和思考永远最重要。博学和手艺并不重要。
  

来自: 豆瓣
作者: 忘记了    时间: 2013-4-21 09:57
  不好意思,借用了陈丹青先生的题目,这是他一次演讲的题目,关于先生的。可惜我没有机会去现场聆听,只是看了看文字稿,“鲁迅先生是一个好玩的人。”这样评论先生的人,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第一次看到他是在王志的面对面里,他一身黑衣,讲他要离开清华的故事。从那时起,就喜欢他的说话方式了,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等退步集出来时,我马上买了一本。在访谈中,他的对答经常会出现诸如“他妈的"这样的表述,我第一次觉得原来脏字也可以精准表达一种情绪而令你赞叹。
  他自己就是个好玩的人,至少在我看退步集的时候,好像远离了周围那个无趣的世界,疯狂地到了另外的世界,然后看他狂侃或者发泄,觉得周围亮了起来。
  就是这样,开始了对他的持续关注。发现他早就开始写字了,主要是为一些杂志的专栏供稿,谈音乐,绘画,文字等等艺术吧。
  看了他的音乐笔记,纽约琐记,多余的素材,在里面可以隐约发现他是怎么样一步步到退步集那种风格的。后来看退步集续,觉得有些失望,毕竟人不可能永远都有新的灵感。
  这本纽约锁记,主要是谈绘画。作为外行,我觉得说什么都是多余的。书中有这么一段话:“洋洋万言,好句子会从字里行间走出来。
  好句子,好意思,最好不去动它,转一道手,让它多给人听到,看到。”
  好吧。就让书中的好句子登场吧。
  
  
  1 一旦有了画廊,艺术家和他的作品就此被生生掰扯开来,他的梦境(原就是他的现实)和现实(也就是他的梦境)也被掰扯开来,从此艺术家必须醒着做梦。
  2 是的,不是技巧,只是好习惯:耐心,细心,别太急,有始有终。
  3 我也不免世故的。在坦然率真,了无心机的马克与奥尔面前,我常暗自惭愧。这两位美国多么不相似,不相干,但我每想到他俩总觉得像同一个家伙:都娶了欧洲的妻子,都是三个孩子的父亲,魁梧,健康,男中音,见面握手,直视我的眼睛,一股郁勃凛然的学生腔和少年气。
  4 准确地说,还未成名发迹的艺术家——疲倦,亢奋;沮丧,骄傲;心事重重却了无牵挂;目光冷漠但眼神热情;懒,随便,又显然紧张而工作过度;气质是单纯的,精神则是天然地颓废。
  5 “喂!塞尚,塞尚先生!你好吗。我来看过你了。我们诚心诚意来看过你了。
  6 不是江郎才尽,那是庸才的以己度人;也不能说由于他的精神病,人间有的是精神病患者。是什么呢?或许是一种罕见的对于自己的诚实。
  梵高究竟为什么了断生命,不重要的(各种说法我都接受也都不相信)。那时神秘的事情。他只画了几十年画,但他自我完成了。夭折的天才自有艺术生命的早期,中期和晚期。同年龄顺序无关。有的花只盛开一天,一小时。有些真理只显示给一个人,梵高自己知道的。
  7 董其昌,我一看之下当即喜欢:不是出于知识,教养,只因无知而素面相对。
  8 自从去年秋冬用油画写生董其昌的画册以来,多重的”异己“性使他(以及中国水墨画)与我之间构成一种奇怪而自然的关系,既像是“本家”,又全然是“外人”:我于他在画种,工具和美学上以全然陌生,歧异的方式在同一城市,同一画面相会合——我与他都出离了中国本土,远赴纽约。我做梦也想不到会在纽约认识这位祖先,并带着全套油画工具钻进他所管辖的水墨山林中去。他,一定也想不到我会以他当年效仿前辈的热情和愚忠效仿他。
  9 史论永不会谈及画家的性格。
  10 历史是偶然的,事先不知会遇到谁。
  11 回顾展只是“他”。他,比如说塞尚,在回顾展这才显得是真的:真有过这么一个活人(不再是供在美术馆墙上的艺术“牌坊”),同我们一样,住在某个地方,年轻过,后来老了,死了,剩下这些画。如果这个人还活着。那么,他此刻还在工作,画架子周围摊得乱七八糟的。
  但说明什么呢?(所以真难写)回顾展给予我的是既高于又低于诸如美学,赏析,知识,思想这类东西。真有所谓“美术史”吗?假如没有这一个一个"人”,美术史是什么?在拥挤的参观人群中,我只觉得是在与“他”在某年,某日,某一时辰亲手画的,用各种弯曲的笔画签着名字。那位罗马总督指点耶稣的话正可借来形容我在回顾展最真切的感觉:
  “瞧——这——一——个——人!”
  12 每一项回顾展都多多少少提醒或修正了我的无知,有知,偏见,宿见——原来如此。或者,原来并非如此。思慕太久的人最好及时见到。
  13 我出生在中国文化自古未有的荒年,深昧于书画器物之美。虽曾在出国前游历西北敦煌,龙门,领教过秦汉晋唐雄大厚重的一面,但历朝历代精致文化那锦绣繁华的一面,却是迹近于无知,终于要到出国后才算开眼看见,也补了对于中国古典艺术的较为完整的认识。这样的看过一看,唯感到我们如今是活在另一个中国,除了人种,地名,方言,同先祖的雄大也好锦绣也罢,都谈不上什么活的关系了。
  14 国中现有的展览大抵只是陈列,并不等于回顾展。重要的不是展览,而是主办者的眼光。我们仿佛已经学会画画,我们是不是还得学会怎样办展览,看展览?到那时,我们回掉转头来回顾我们今天与过去的视界。
  15 Francesco Clemenk
  对于自己在做什么,知道得越少越好,不要去明白自己到底干了什么。我不认为画家应该相信这个世界,即使世界相信他们。认真地看待鄙俗,并以鄙俗来看待真相。
  
  哪一句跑到你心里去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North     时间: 2013-4-21 09:57
  作为陈丹青文字的粉丝,从《退步集》到《多余的素材》到《纽约琐记》(修订版)等等一路看下来,也随着他的情绪和话语方式一路跌宕,体味到怒目金刚转化为文殊菩萨的机妙之处。
  
  《退步集》上来就开骂,骂教育,骂中国艺术界,骂和他发生关联的许多人与事,说得都很有道理,也很过瘾,但总体上是“破”得很激昂,“立”得很苍白。活脱脱的怒目金刚,我以为,那就是真正的陈丹青。 
  
  国内呆了两年后学乖了,成天价的怒目金刚把自己搞成了疑似愤青,颇不值当。于是翻出以前的文字鼓捣出一批“续编”和“修订版”,我以为是狗尾续貂,但发现无论是原版还是修订版,都那么精彩,连妥协都妥协得有那么有品味。“徒呼奈何,徒呼奈何”啊。
  
  这一本《纽约琐记》(修订版)可以理解为是一本典型意义上的艺术笔记。即便没有陈丹青的大名,也足以称得上是正派艺术人写的有关艺术的严肃的负责任的有想象力的文字。
  
  当时他写这本书基本上是在美国,尚未被“国中”的种种不爽挑起战意,书中对当代艺术和名家的点评与感想都“发乎情,止乎礼”,所以情感质朴行云流水偶露机锋自不在话下,全无《退步集》和《多余的素材》中让人隐隐嗅出的戾气。
  
  戾气是个害人的东西,它让人徒生骄妄之心,全无容人之怀,更可怕的是由此产生的阴阴的破坏欲。好在陈丹青是见过世面的艺术青年,他在快要出界的时候恰到好处地展现了自己,又收住了自己。但这“戾气”总象盘旋不掉的印记。
  
  《纽约琐记》(修订版)是一次意味深长且颇具诚意的回顾。平心静气地讲纽约,讲艺术,讲博物馆,讲画家,点缀以匠心独具的插图,怒目金刚竞显现出一些文殊菩萨的庄重和智慧。
  
  陈丹青RELOADED,仍然让人期待。
  
  
  

来自: 豆瓣
作者: Koyota    时间: 2013-4-21 09:57
     彼时心情平淡,在某个中午随意翻开此书来读。印象最深的是其中的那个自己学画坚持古典的绘者。他平衡不了自己的爱好与家庭,只好找侧重。嗯,但是我喜欢的是他的率真,对于绘画的执着。并且也可以享受了生活。还有坦希,喜欢帮人把画挂起来的画廊老板……
      我很喜欢陈丹青文字中的诚挚风骨,风骨本身也是一个意向了。就像起草时线条要大气一样,这种感觉。
     其关于artist没有个艺术家的“家”字的解释很得人心。
     前半部分的记叙读起来让人开心。相较那些无“家”的artists,我——大多数——亦是与作者一样少了无保留的坦率,但却都是对他们的状态有所憧憬的。
     听陈丹青的描述,知道有这么一群人,一种状态,是不由得要开心的。

来自: 豆瓣
作者: 连恩    时间: 2013-4-21 09:57
          04年陈丹青交给清华大学油画系的辞职信让我见识到了他的“脾气”,了解朋友为什么总爱称他是“可爱的愤青”了。学识渊博广有涉猎已是不易,人到中年,还带着青少年时期的赤诚,更是难得。
           出乎意料,《纽约琐记》是本没有“脾气”的书。没有多余的牢骚没有奇怪的比较,这本琐记就是琐碎记事,老实得与众不同。老实的仅仅是内容,作者行文仍是带着西式的机智幽默与东方的聪颖含蓄,讲讲他的所见所闻,讲讲美国的画廊、博物馆、美术馆,还有那里的本土艺术家(?),给你一个他眼中的真实纽约--那些异国他乡的日常情景,生活。
           书中还评述了不少著名的大师。这也是我的遗憾之处,印刷品不能完整的向读者转述一件艺术作品的魅力。有时候作者在文中记述一幅他非常欣赏的作品,如何如何让他神魂颠倒,却故意不配上插图。大概是怕印刷品的“转述”不能传神吧。
           当然,遗憾仅是来源于印刷。这本没脾气的书还是很好的。
  
  

来自: 豆瓣
作者: 蚱蜢    时间: 2013-4-21 09:57
     艺术家的生活就是在社会边缘游走,既不与政治结盟,更与商业隔膜,超凡脱俗,不食人间烟火.他们也会为捍卫自己的画室做些游行的努力,也会挣扎于理想与现实的无奈.
  
     不过成功与否究竟是由谁来决定?画廊还是博物馆机制、收藏家?成名的毕竟是少数,有些画家死后成名,生前穷困潦倒;有些画家终身都默默无闻,有时候不得不屈服于现实,坚持理想并能得到认可的毕竟是少数。或者从事艺术真需要些天赋,想起《立春》里刻画的执着于艺术理想的小人物终生相,艺术能使人疯狂、执拗、坚持……把它当成全部,就要准备着为它付出代价。

来自: 豆瓣
作者: 严西聪    时间: 2013-4-21 09:57
  陈丹青卖得最火的书应是《退步集》和《退步集续篇》,然而我却不买不看,因为听说那两本书是陈老师潜行名校经年、一朝得道恍然悟出国内教育体制原是垃圾的心血之作,由此可见其错误之严重:既诋毁伟大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又有惊乍于阿妈原来是女人的矫情——国内的体制,需要您陈老师几年才能参透?我不原谅他。
  
  幸而陈老师是有慧心之人,及时发现错误,出版《纽约琐记》来补救。正如陈在序言中所述,《纽》是其近年所出的三五本书中,尚可读的一本。书中有陈老师82年初到纽约时的一张照片,相中人面有菜色目露凶光,直勾勾地望着镜头,愣得象刚到广州火车站的农村青壮,狠得象东京街头指名手配的通缉犯。这种饥饿与凶狠,除了因体内白菜馒头白开水营养值过低造成,更因陈对艺术的极端渴求和纽约艺术品极大丰富相匹配而流露。凭此信念,陈老师横扫了纽约多个美术馆和画廊,沉得住画室被拆的颠沛流离,才修得成今日之风景。
  
  《纽》的内容繁杂,海龟式的勇毅、割裂、思乡、返身固然诚挚(陈老师旅居纽约凡18年),但最值得看的是描述美术馆和画廊两章。那是陈的原初状态,既须为物质贫瘠计量,也最能心无旁骛地欣赏吸收艺术。商业的脂粉气既未爬上油画,那流连和驻足就显得纯粹。在那里,陈接受着数不清的大师和历史沉淀的洗礼。美术馆收藏的都是名画,观者虔诚礼拜;画廊则是画家(画师?)的自由市场,合着无声的吆喝,待价而沽。作品名声的高昂或消沉,就象丛林里的开花与落叶,平常得尽可忽略。寄寓着人类想象力拓展的艺术品,又因人类想象力的匮乏,终于要以钞票才能成为其良莠的标准及流通的凭据。也藉着此标准,陈得以名成利就,然后,他有这样的慨叹:
  
  “在世纪末,我发现自己宁可不是个艺术家,庞大如火车站的艺术博览会几乎要摧毁我对艺术的最后信念。我梦想是个敦煌洞中的奴隶兼画工,如今谁都尊称他们是艺术家;我也宁可如少年时在山沟里为新嫁娘的木箱木床画上龙凤呈祥,为死者的骨灰盒画上松柏常青,然后在红白喜事的宴会上分得一副碗筷,听乡亲口口声声称我是大画家。”
  
  从18年前初到纽约身无长物的青年,到名成利就的中年,再到心思纯良只知提起画笔的原初,陈丹青这个圆,画得异常圆满。

来自: 豆瓣
作者: 灰土豆    时间: 2013-4-21 09:57
  琐记的琐记
      ——《纽约琐记(修订版)》读后感
  
      几天前,把《纽约琐记(修订版)》翻完,终于确认了陈丹青在这书再版序言里的话——他出过这么三五本书,也就这么一本尚可读。大致原因,这虽是陈丹青先生第一回写书,但写得扎实,写得用功,特别那洋洋一大篇《回顾展的回顾》,读得出学生认真作论文的傻而珍贵的劲头。文字技巧,也不像之后那些书里捻熟得有些油滑。之后的书,批驳教育的文字,狂风一样刮着,刮完了,弱下去,只剩下不流动的空气。虽是不断再版着,那也只是畅销书的畅销罢了。
      论阅读感,我其实很喜欢《退步集》,那是我读陈丹青的头一本书,也吸引我读掉他所有的书。因为文字好看,又是在骂人——好看的骂人,读起来很爽快的。《退步集续编》,凑数文章多,论及鲁迅的那几篇还可看,其余的不值书钱。《音乐笔记》谈的什么,不记得了,大致是借音乐谈他自己比借他自己谈音乐的文章多。至于《多余的素材》,题目也真恰当的,确是不成品的素材,确是多余出版,也许不如不出版的。
      学生的时候,看到过原先两卷本的《纽约琐记》,觉得贵,舍不得买,似乎那个版本没彩图。这回的修订,定价比原先两本还贵,但我见到里面缤纷的彩页,大师画作与珍贵照片堆叠书页,即刻买下来。
      我美术眼界的开窍,多亏李泽厚的那本《美的历程》,虽然那本书说的不全然是美术,但让我晓得美不是“好看”那么简单,就像我读过余华那本谈古典音乐的书,看过一些涉及摇滚历史的电影,晓得音乐不是好听那么简单。后来读朱光潜先生的《西方美学史》,如坠云雾,美的历史变成满篇满眼的哲学用语,读到康德那一章,终于读不下去,读不懂,放下了。后来明白,应该先看些哲学书的。这读了半本的书让我好歹明白,美不是漂亮那么简单,而是可以升华性命的。
      《纽约琐记》的好,我想是对一个个画家的个性,一幅幅画作的气质进行对照的罗列与陈列,让我明了美的概念里有着美学概念之下实在而生活的一面。陈丹青写画家们的平常日子,比如他写他的画家朋友奥尔,如何一边给人油漆广告牌忙生计一边自顾画着卖不出的崇古画。他也会写画家的逸事,比如他写德加画画的斤斤计较,会将许久之前送给朋友的画拿回来重新修改。他甚至单单描述画家的样貌。他也提出自己的观点,乐意颠覆往常的看法,比如他说毕加索的画人物肖像其实没有夸张,也没有变形,只是以儿童的视角,企图在画布上画出它所见的全部,所以将立体的面画成一个平面而已;比如他说夏加尔到晚期的画是假天真,天使飞得太久了。
      我不知道他对不对,我并不懂得画。但我知道他说的好,因为那全然是一个阅画无数的画家看画的真切感受,是喜爱,是憎恶,是敬而远之,是远之且不敬——怎样感受,陈丹青便怎样说出来,丝毫不掩饰的。这是这本书最具价值的地方了,因为这些感受,叫我意识到,学会如何感受一幅画,是懂得画为何美的第一步。
      我原先去美术馆看各种展览,只是硬生生盯着一幅幅画,盯着画里不动的景象,盯着色块,盯着笔触,盯着水早已干了的墨,看完了,好像没有看。
      相比《回顾展的回顾》的严肃较真,书里有趣的,是一篇《我的画室》。画室是画家的中心,连接着怎样生存与生活。陈丹青讲了自己画室的租金,讲了怎样从一间空屋很快“摊得一塌糊涂”,讲了画室的被拆迁以及为拆迁而打的官司。那是一个留洋中国画家的生活自描了,陈丹青文字好,不乱抒情,读来轻松不轻巧。
      书里也有对画论的辩论,对历史的翻检,有些是我不能理解,不能全懂的了。须得再多看些书,多看些画,再去读。
      读完这书,按照书里提及的画家,又去城里一间卖美术书的小铺子里淘了几本画册,都是多年前出版的次等货色,印刷粗糙。我只买的起这些便宜货,不过这不大的城里真想买好图册,也买不到的。至于美术馆,有小小的两座,有一些省内当代画家的展览——和没有一样。只能眼巴巴再翻翻书里《美术馆》这篇文章,借陈丹青描绘,再幻想一把国外那些琳琅满目挂着珍贵画作的美术馆。

来自: 豆瓣
作者: pythia    时间: 2013-4-21 09:57
  广西师大出版社出了《纽约琐记》的修订版,就我个人感觉而言,这是几年来
  陈丹青书中惟一一本让我见到后就想购买的书。--这是一本画家诚恳地谈论绘
  画的书,而不是一个文化名人、知识分子谈论文化和社会的集子,虽然后者也
  没有什么不好。
  
  《纽约琐记》大约是陈丹青90年代后期出的第一本散文集,包括他在纽约所见
  的绘画同行和画展,这是我想了解的画家陈丹青,一个中国人,古典主义的造
  型功力扎实,跑到西方去瞻仰自幼膜拜的大师真迹,却发现那一路已经只存在
  于博物馆中。中国人反而继承了西方的古典,在“艺术家就像蟑螂一样多的”
  纽约,在商业生意经的画商和还沉溺在抽象表现主义荣光的评论人中间,古典
  主义画家如何继续画下去?陈丹青写了画家的交往,“如让 雷诺阿所言,一个
  法国农民和一个中国农民之间的话题,会多于他和法国金融家之间的话题”
  我尤其喜欢他写他的堂吉柯德式的画室同伴奥尔和另外一位登上正途的(被
  美术馆接纳和承认)画家坦希的散文,文笔有点像北岛,但是绘画和文学的
  现代化问题,毕竟有所不同,这是一个你在同城的美术馆中能轻易看到卡拉瓦乔、
  伦勃朗,鲁本斯真迹的城市,但卡拉瓦乔的学徒永远会是当代美术圈的门外汉。
  
  这真实而令人感慨,特别是那一代中国油画家,我想起在纽约时代广场的夜色
  中,各种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街头肖像画家,坐在小马扎上一排给各种不同肤色
  不同语言的人画素描人像。这就是纽约梦--“这么多年了,总得去一趟雅典,
  在梦中你穿上一双鞋子,却在纽约把它脱下”--依稀记得这是欧阳江河的诗,
  我想起时代广场人行道暗处某个华人女孩子一丝不苟给扎着鼻环的黑人青年
  画炭笔肖像,画者和顾客都那么严肃,全然不计身边肮脏的人行道和汽车的嘈杂,
  就像年少时在中国某个明亮美术教室中画希腊石膏头像。
  
  纽约的画展和美术馆是令人流连的,本书中篇幅最多的《回顾展的回顾》,
  喜欢看绘画的读者一定会感到很愉快,我们希望看到画家谈绘画啊,希望看到
  《西藏组图》的作者谈德加,毕沙罗,马格力特,董其昌......对于业余爱
  好者很有启发。
  
  但是这对作者来说也许是不够的,陈丹青文笔太好,思路又活跃,见识也广了,
  
  “我现在不愿仅谈艺术,因这话题似乎愈形狭窄贫薄--在所谓风格、手法、
  主义、观念的背后,我以为还有别的话题在:我们为什么要来画画?所谓
  艺术家是怎样的‘人’,这种‘人’在今天的文化环境中究竟是哪种角色?
  何以自处?.....我又不敢仅谈艺术,因这话题如今恐怕已经贬值,中国是
  大变了,变得我几番回国拜见艺术家们,总发现众人的心思其实并不在艺术,
  而假艺术之名的种种活动,也或隐或现牵连着别的动机....”
  
  这是1999年初版序,这就是后来《退步集》的源头吗?<纽约琐纪》是“纽约生涯的结账,初事写作的开端,”
  
  作者的生活“因这本书而转向,出现新地带”。而回国工作后,每每来往于
  美国和中国之间,“写作使我从只顾画画的痴态中醒来,醒在自己不同的书中,
  暗暗惊讶域外和家国如何深刻地改变和重塑一个人”这则是现在修订版的序言。
  如果没有离开纽约,陈丹青说,就永远不会有这本书,就像北岛说的“重逢
  是一种良药”,我喜欢这种状态,虽然在告别和重逢再三之间,和过去的自己
  日渐淡漠而疏远。这就是我更喜欢这次的修订版的原因--
  
  一份干净而淡漠的沉淀。
  
  

来自: 豆瓣
作者: 扣子    时间: 2013-4-21 09:57
  狂喜欢再版后的封面设计。
  漂亮的灰色,含蓄而优雅。厚厚灰包围着中间小小的照片空间,再忙再乱的心在拿起书的一刻仿佛就能安静。
  
  挺喜欢这本书里陈丹青叙述的语言,感觉和他以后的几本书风格都不太一样了。书里主要介绍着他在纽约的那段时期看过的一些画展和认识的朋友,期间穿插着他离不开画布画室的生活。语言生动也很真诚,居然一直吸引着我这个对西方油画没有什么兴趣的人把它看完了,大概是因为书里有很多他的思想和看法,而不是一本干巴巴的介绍西方油画史的书。
  同意另个书友的说法,这是一本真诚的书,喜欢他的文字。

来自: 豆瓣




欢迎光临 悦读人生 (http://dothinking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