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人生

标题: 我也有一个梦想 - 书评 [打印本页]

作者: 小小看客    时间: 2013-4-16 09:56
标题: 我也有一个梦想 - 书评
  本书通过精彩动人的故事,展示了美国种族问题相关联的,社会意识和法律演进史。介绍了在契约社会里,立法的民众基础,法律对人性的思考,法律的变化与社会理趟的关系等问题。通过作者的叙述,读者能够看到,在法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960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作者: free    时间: 2013-4-16 10:51
  读起这本书,便想记起了豆瓣id:idanyboy的令我印象很深的一句话:教材是遮蔽思想的最佳屏障。回忆起自己受教育的历程,那些考试的重点照顾区域,往往是自己考完以后再也不想多看一眼的区域,好奇心就这么悄无声息的被扼杀,而更何谈思想。所以在读《明朝那些事儿》《中国大历史》之前,对历史完全没有兴趣;读《苏菲的世界》之前对哲学更是昏昏欲睡。而读完林达的这本书,那些常常听到的:种族歧视,契约,平等,民主,宪政等词语便鲜活起来;一个报纸电视上的美国生动起来。
  
  现在看来,读历史具有相当的重要性。人类的思维,很难轻易的摆脱其历史局限性。就像大海的浪花,浪花是很难看清浪潮的方向的;除非从雪山小溪江河入海,一路走来,理清清自身的时空轨迹。扩展开来,学习一门知识或技能,这样才能深入把握其发展方向?很重要的一点是追根溯源,找到其发展的脉络,在这个过程中找回初心和好奇,对某些朦胧的概念不停追问,必有所得。如此训练,思维方式便从黑白的世界进入彩色的世界,走向理性。
  
  人类最大的特点:思考反省;反省人性与兽性的差异;人类的反省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下面是笔记总结,有透露,可忽视。
  1、洛杉矶骚乱并不仅是法律和证据的讨论,更是深刻理解其背后的渊源;种族问题没那么简单
  2、以前学历史的时候,只知道万恶的奴隶制;后面看《林肯》的电影,才直到什么叫立法保护奴隶,那些有自省精神的白人是如何保护人人平等的权利;林达这段,才明白,为何在那个历史的潮流点才会废除奴隶制,如何在利益与道德中博弈,白人的道德进化与利益的博弈,历史也是人类整体的思想史。
  3、一国两制
  原来人人生而平等这几个字来得如此不容易;当年的废奴,就像今天所有的房屋可以自己决定归属一样。
  华盛顿总统打了一场美国革命;杰弗逊总统为独立宣言奔走,与南方南卡和佐治亚州因为经济的原因达成妥协,删除了废除奴隶制的条款,这个问题在南北战争后才得以解决,他还创立了virginia大学;都是这个州的人。他们俩人都在死后才解散黑奴,也坦然记入历史,没有人为尊者讳。
  这个国家强调分治理,1776年独立后6年居然没有总统;
  美国的废除奴隶制,实际上是一场自我革命,人类的理性和人性压倒了利益。
  原来种族歧视对人类而言其实几乎是本能,康有为同学见了黑人还吓了一大跳,消除这种歧视才是真正的进步。
  这个国家从建国起,让步和妥协,以理性和人性的力量和谐推进。
  4、
  阿姆斯达事件不仅是个简单的事件;折射出真诚的法律和虚伪的法律,中国有哪些是由于民众觉醒的真诚的法律,哪些是虚伪的法律呢?利益与人性、理性的博弈。
  5、南北战争的打响,原因根本不是所谓的废除奴隶制度,而是一个为了自己“分离独立”而建立的联邦,一个为了美国不在自己的手上分离的总统;而这个国家见过的宗旨,却是从下而上的这正的民主制度。
  林肯总统本以为,以一个统一的名义,速战速决的解决战斗;后面发现战争完全无法掌控的时候,想了一个关键的策略,以解放黑奴的名义,以人性的道义为名义来打,而不是以统一的名义,因为,美国这样一个联邦制国家,本来在宪法的角度,就无法以武力的名义不让其州脱离联邦。
  6、南北战争后期
  战争结束,解放黑奴,万事了了。但显然不是这样,以前对历史的理解是如此肤浅。
  黑奴被解放了,生活反而不如前;就像,自给自足的农民,你给城市化了,他没有劳动技能,最重要的是没有更新观念,而关联的更新取决于思维模式的更新和整个社会整体文化的进步,这个依赖于教育和整个社会的进步,这个是无法速成的,需要一步一步来。
  在利益与人性反省的双重纠结中,从来都没有一个历史选择是简单的。
  7、法律就是一个不断引领社会道德水平
  南方因为利益的缘故,不断钻法律的空子,才会把独立宣言里面,美国从英国分离且平等出来,理解成种族之间的平等。
  民众受教育水平的提升,包括马丁路德金等一批受教育的黑人成长起来,通过宗教的传播,才达到了一个道德水平的提升。
  8
  1964年民权法;1965年选举法;
  多数人的民主,也可能是暴政;
  只有建立在自上而下的区域自治基础上的选举,似乎才有民主的意义,而民主非得与契约精神结合。
  9
  近代推出了平权法,即以不平等的方式,保持对弱势群体的关注,而前提条件是少数族裔的比例越来越高;
  另外也竟然有少数族裔反对平权法,认为不需要照顾,这个族群需要自立自强;
  10
  当代的种族问题体现在多元化文化,和融合之间的悖论。
  如果既能保持种族的特色,又能互相宽容,和谐相处,是在文化冲突前的一道难题。
  

来自: 豆瓣
作者: 公路    时间: 2013-4-16 10:51
       可以感受到基督教的作用,绝不是初高中教科书所谓的唯心主义是不科学的这么简单,早起的北部各联邦人们正是由虔诚的信仰对人性进行自发的反思和觉醒。
  
       和想当然的不一样,美国人们对奴隶制和黑奴的态度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歧视,在北部很多人是抱同情态度的,甚至有的在独立战争时就已开始觉醒甚至采取立法措施。
  
      南北战争的初始原因并不是由于北方要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而是南方联邦要求退出合众国。林肯站在历史的路口,被迫做出维护合众国统一的决定,再加上低估了战争机器运作起来后的结果,发动了战争。   
  
      印象尤其深的是弗吉尼亚州的决定和那位将军的态度,他们反对奴隶制度,但他们认为南方各邦有退出合众国的权利,尤其是北部各邦不应该武力攻打,是非正义的,从而选择站在南部各邦。   
      这种理性的态度是很让人深思的,当今中国大众很少这样的理性思考和对人权的思考,当然原因众多,执政党的态度占不可推卸的责任。
  
      林肯及时找到战争原因,即文中所谓的找到了永恒的历史诉求,悄然把战争原因由维护合众国统一过渡到废除奴隶制。这是很关键的一点。
  
       马丁路德金很宝贵的一点是非暴力,他站在火药桶的前面,却冷静地选择不诉诸武力,号召黑人们忍耐坚毅,而不至于使矛盾进一步尖锐和不可控制。这是他伟大的地方。  当然正如作者所论,非暴力本身是值得讨论的,需要根据当时的社会状况来决定。

来自: 豆瓣
作者: 雾披华    时间: 2013-4-16 10:51
     这本书主要呈现了美国二百余年历史上种族问题的演进历程与社会进步,书中讲述了美国种族问题在妥协与厮杀中曲折前行的历程以及一个个为种族矛盾付出的泪水,鲜血甚至生命代价,以此表现了作者在契约社会中对有关种族问题的民意基础,人性思考,法制变化及社会进步的见解。
         那么种族问题是否唯独存在于美洲大陆呢?是否只是国家历史短暂,彼此缺乏理解的产物?
         追溯到人类的远古时期,交通方式的落后,使得高山、江河、大洋、沙漠、峡谷等天然的地理屏障将各个种族割裂开来。但自然万物中唯独“人”,自打出生就有了探索未知的欲望和勇气。于是,第一只人猿放弃丛林尝试在陆地行走,几经沧桑,人类已开始有能力越过那些地理屏障,有幸遭遇的不同族群并不多,难免激起外表及习惯差异所造成疑惑,蒙昧一挑拨,人类历史上便有了种族奴役和种族压迫,亘古至今绵延不绝。而几次工业革命后应运而生的蒸汽机车、远洋巨轮电话电报,到今日的超音飞机、动车高铁、互联网,各个族裔和文化正在越走越近,已不局限于“两人的邂逅”,人类已经无法回避,而在继承祖传的种族分离以保护自身文化的纯净和特色,和接受种族文化接触、交流、碰撞、磨合的现实来谋求彼此的理解和宽容两个选项,人类又该做出如何抉择呢?
         回到美利坚这个小小国度,建国之初,宪法宣扬的自由平等及奴隶贸易盛行的时代背景,把美利坚早早推到了新时代种族问题的“试验区”,从初期美国北方的主动废奴求平等,到在开明北方与狭隘南方间妥协与争吵中艰难前行的黑白两族,再到妥协不成就兵戎相见的“南北战争”,而后60年代黑人民权运动的风起云涌,一波三折的种族平等之路走下仍是争议一片,无论马丁路德金一忍耐和宽容换取平等的“非暴力”,还是马康姆X挑唆式的“以暴制暴”,亦或是克林顿总统谨慎对待“平权方案”的“折中态度”…………不同的阶层呈上不同的答卷,由此推动的是旧问题的解决核心问题的不断涌现,谋求种族平等共荣的道路依然漫长。
         新时代的种族和文化问题趋于多元,“分离”与“融合”成为人们互为悖论有共同存在的态度。“分离”的意义在于保全各文化的独特,保持各族裔间的差异,而这正是“融合”的最大障碍。像巴以,印巴,朝韩,以及弥漫在非洲中北部的种族战争,这些现代的种族矛盾很大程度是由于差异引起的。我们在面对多元文化与多民族共融时,再三强调理解与宽容,但即使在中国,这种有宽容支撑的忍耐度还远没有达到不同民族忍受彼此外观、言行、习惯、信仰上巨大的差异。
         然而在美国人面对新时代种族问题的态度中,我读出了各个阶层的自我反省意识,以及那种避开暴力以和平的沟通和妥协来谋求彼此理解和宽容的自觉,他们也曾走过弯路,也曾相互厮杀,但是,祖辈的每一个错误,他们念念不忘,而且他们敢于承认,从中吸取教训,以此化解他们的内部仇恨。他们能平起平坐的交流己见,换来的是社会和平的不带破坏性的渐进改良和完善,这一点已经难能可贵。
         合上书,偶然会一闪念,联想起未来各种族和谐共处的比喻:也许有一天,这个小小世界仿佛是一个健康人体,而每个种族,则是那精密复杂的四大组织,八大系统中的一个细胞,以共同的呼吸交流,以共同的血液生存,却能各司其职,各显其能,和而不同,共同维持这一个人体健康,富有活力的成长。
         今日我们愈发看清隐藏在种族歧视与矛盾内的实质,是一场人道主义与强权主义,人性和兽性间的激烈斗争。那片动人的《我有一个梦想》中“人人生而平等”的信念。这个信念,是人类最终都会完成“从猿到人”转换的信念,是饱含真诚、良知智慧的信念,是人道主义与人性必胜的信念。如林达老师所说“信念就是梦想”。
         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美好的梦想,不只是作者,我们每一个持有这一信念的人,今天都可以如是说说,我也有一个梦想。

来自: 豆瓣
作者: 格格巫    时间: 2013-4-16 10:51
  所谓的法律就是人们对社会所达成的一个共识,也可以说为契约。(但请注意,我国的Labor Camp是体制下的一个特色的另类存在,是非主流/中国式的杀马特;是中国脸上的一个巴掌。)在这插话一下中国的特色,不言而喻,这里的特色无非是特权的代言词,如果一个法律体制下允许特色存在,那就不可能做到那就不可能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特权特别对待。譬如我们常看到对高官和对平民的判刑是不平等的,因为官有Party membership这张隐形透明的保护衣,而平民“衣不蔽体”。有点像美国南北战争前的南方的白人和黑人。卢梭说:任何形式的政府,如果没有对每一个人的权利/自由和平等负责,那它就破坏了作为政治职权根本的社会契约。让人不禁去思忖:C.P.C毁约了多少次,而我们的无声当作原谅了它。
  
  研究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法治进程免不了“翻旧案”。当一个国家的法治抬头时,就是民众用法律不断地维护自己的利益的同时也唤醒了社会的民主气息,这就会产生案件。
  
  当今的美国黑人,他们的法律意识可比我们还高。可在以前,就像我国Cultural Revolution年里的知识分子能有点人模人样地活下去就不错了。达哥用叙述刑事案件的方法,拖出美国南北战争前后的黑人的待遇和争取平等以及在法庭上的抗战的演变历程,要看当时/现时社会的法治进程,很大程度上就看法庭里代表不同阶级的斗争;也阐述了其南北的思想主流之不同才引发60万人死亡的原因。南方的歧视无疑是当时历史的局限,是根深蒂固的保守党民族主义思想,代表顽固利益;也是我很震撼地看到,宗教思想站在人性那边和利益相抵触相斗争的时候,胜利之花会开在前者。
  
  在介绍美国的黑人在争取平等和其它权利的同时,或不多不少地牵扯出自由问题;达哥出生在中国,我个人认为这书或多或少是写给中国人看的:在第一封信《洛杉矶的骚乱》中写道:政治家们在大选中尽量去影响每一个选民的这种努力,产生的最直接副产品之一,就是增加了这个国家的政治透明度和公开化。这毫无疑问会激起读者心中对天朝的制度不满。我们国没有较大的启蒙运动,大多数是从欧美那边描摹过来的,百日维新和6月4日的运动都是我国历史的遗憾和伤痕,特别是后者让人觉得在日出最早的东方是否得不到金光耀目的太阳直射。自由民主等潮流思想不入民心,从很多人并不知道普选为何物就可以看出我们离普选有多远。政府不应该是保护少数人的财富和权利,而应该着眼于每一个人的权利和平等。
  
  很抱歉此评多说的是中国...若下次在整理,定多说美国...一本好的书必然会引起读者的共鸣,但是怎么鸣才证明读过这本书才让人纠结,所以觉得有必要试写一下书评,第一次写书评,即使还有话说,但有点稚拙,学术短浅,写得不好有请海涵。×请不要举报,打字很辛苦的。

来自: 豆瓣
作者: ddt    时间: 2013-4-16 10:52
  这一部的关注点在美国的种族问题,其实并不是很感兴趣,大部分是当做历史故事来了解。但是这一部作者写得要比前两部更精彩,很多议论感情充沛,大气滂沱,读之酣畅淋漓。
  虽然作者继续对美国的各项制度政策歌功颂德,强调美国的发展历程其实是人性的完善与升华。无论是本可以将权利无条件归还于人民的开国元老,还是事不关己却不懈奔走呼喊的普通民众,无不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但是作者一直避而不谈的是,为什么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不同信仰的人会突然有了共同的追求目标,生而自私的人性在这里完全不见了踪迹。难道这真的是所谓的普世价值的力量,或者仅仅是作者得到的片面结论,其中还有其更深层次的原因。我更倾向于后者。

来自: 豆瓣
作者: slongr    时间: 2013-4-16 10:52
          美国种族分离与融合,这个命题其实挺大的。作者能从具体事例出发,娓娓道来,看起来毫不吃力。而且以美国历史为背景,详细剖析了很多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对一个不了解美国历史的人来说,也顺便补了美国历史课。特别是关于美国南北战争的成因和剖析,更是更新了俺固有的那就是一场解放奴隶的战争的看法。里面关于梦想,关于信仰,关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阐述,都很有启发性。
          成书还是克林顿在任的时候,虽然有点不够贴近时事,但是里面很多思想应该不会过时。中间更多结合了美国的治国理念,诸如对人道和平等的追求。虽然有对美国体制过于推崇之嫌,但也不失为一家之言。如果有机会的话,要去看看比较精彩的相反观点。有空也会看看其它几本书的。也希望看到与时俱进的更新版。

来自: 豆瓣
作者: 一棵果    时间: 2013-4-16 10:52
  印象最深的,是本书花了大量篇幅来讲述的阿姆斯达号事件,这个在今天的中国听起来也像天方夜谭的故事,却在170年前的地球另一端真实发生过。如果可以穿越,亲历这个历史事件,我想捎上九个政治局常委,跟他们说这是挑战你想象力的“回到未来”之旅。

来自: 豆瓣
作者: Hogan_    时间: 2013-4-16 10:52
  近期一直都在看这个系列,这个系列已经看了快一个月,第三部才看到一半,说明近期的读书状态有所懈怠,要注意注意,哈哈,国庆节过得太悠哉了。
  今天看到关于这本书中林达关于南北战争口号的阐述。觉得挺精彩的。自古以来,对于任何战争的发起,交战双方都希望得到一个能够跟正义拉的上边的口号,以此来取得民心所向,取得战局优势。
  南北战争的挑起最开始的时候本来是北方联邦为了阻止南方从美国分离出去,而挑起的战争。这时候的南方打起战来可以说是理直气壮的,很多有识之士纷纷投奔,打的是保卫家园,抵抗侵略的口号。对于领导北方联邦的林肯来说,确实是理亏。虽然南方有奴隶制,但是要合要分,那是南方人民的权力,他们可以选择,而不是我合并的时候你就开心,选择独立开来你就要来打我。这自然违背了独立宣言倡导的人民有追求独立自由的权力。所以南方很多战前在全国已经有很高地位,或者有卓越的领导才能的能人在战争打响后纷纷皈依南方,对抗联邦。他们撇开一切,只是为了维护那一份追求自由的权力。
  林肯的智慧在于能够站在历史的角度看待这场战争,看到了这场战争的突破口----南方的奴隶制。他提出的要为彻底废除奴隶制二战的口号彻底扭转了战局。既然独立宣言倡导了人人生而平等,有生命权,自由权和最求幸福的权力。那么南方的奴隶制就是彻底违背了美国精神。而且回到最根本的,南方的分离就是为了继续维持奴隶制。
  当林肯提出这个口号时,正义天平毫无疑问完全向北方倾斜。南方很多打战的人几乎一夜之间失去了寄托,本来是一场保卫自由保卫家园的正义之战,结果成了维持压迫人权的不人道的奴隶制的保卫战,情何以堪。
  林肯的这一决策,奠定了个人历史地位,保证了美国的完整,并最终废除了奴隶制。
  有时想想,同样一件事,找寻的切入点不同,带来的结果往往是截然相反的!!
  
  

来自: 豆瓣
作者: amyshe    时间: 2013-4-16 10:52
           这几天一直在听林达的《我也有一个梦想》,因之前看过他们写的《带一本书去巴黎》,喜欢他们的写作风格,语言精练质朴,娓娓道来,而且,总能将我们在教科书上读到的历史一一详述,比如法国大革命。第一次知道课堂上赞扬的大革命竟是法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
  
         《我也有一个梦想》讲的是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度和种族隔离的历史进程以及这一系列事件所引发的司法挑战,当然就无法避免的讲到阿姆斯达号事件(斯皮尔伯格以此事件拍了电影《阿姆斯达》又名《阿米斯达》、《断锁怒潮》《勇者无畏》)其历史上有名的南北战争。
  
          此前,我对该战役唯一了解的就是教科书上所记载的以及《乱世佳人》,只知道这是为解放黑人奴隶而发起的内战,但文中,南北战争一开始的定位并非解放黑奴,而是爱国,维护联邦的完整,后来才切换为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思想相对开化的北方反对南方的奴隶制度,但还不至于挑起一战战争。南方在维持奴隶制度与面临联邦一再宣称废除奴隶制度中做了一个决定——脱离美国联邦。当时,作为总统的林肯遇到此等史无前例的情况,左右为难,他既无法承担南方脱离联邦政府的历史责任也无法承担挑起一场战争的历史恶名。终于,在南方打出第一炮的时候,他等来了一个让他不用背负任一罪名的机会。所以,打出爱国旗号欲收回南方。但该口号却经不起推敲,因为按美国自由平等的原则,南方有权利按自己的生活方式继续其奴隶制度(但缓冲期过后就要废除奴隶制度),也有选择加入或脱离联邦的权利。所以与联邦作战的南方,并非全部都是赞同奴隶制度,他们刚开始只是为了自由平等的权利而战。故战争一开始,正义是在南方的,首先战场在南方,其次他们是为自由的权利而战。这也解释了为何一开始,先进的北方会节节败退(当然还有其它原因)。
  
         当林肯站在历史的高度重审该战役,他清楚的知道如果只是为了防止南方的脱离而挑动这场战争,那么他将是历史的罪人。但,随着人类思想慢慢开化,后世的人们却会宽容一场为废除黑人奴隶制度而引起的战争。所以,深具历史责任感的林肯在两年后的演讲中切换了战争理由。战况也在他切换原由的那一刻发生改变。这就是我们在中学时代读到的南北战争了。
  
        
        战后,关于该战争的书多如满天繁星,大家都在反省这场耗时四年,牺牲六十多万年轻生命的战役。美国也不再有类似的战争发生。当然,这与美国言论自由关系很大,比如,南方可以定义这是一场国与国的战争,而非内战。
  
         相比之下,从古至今,我们的战争、起义、革命数不胜数。我们从来就不缺伤痕,只是,我们太缺乏思考了。我们是个健忘的民族,即使经历过几乎灭族的年代后,历史还是在重演,而我们还美其名曰包容促进民族和谐。不正视何来包容?五胡之乱,汉民族濒临灭亡,是冉闵拯救整个民族,却无相应的历史评价,甚至书上连名都没有提到;文革毁了多少文人学者古物!记得一次与同事讲到这段历史,我们都庆幸蒋介石当年带着那么多文物去台湾,至少都保留下来了。要不,历经文革,它们岂能完好?
  
         只是,我们太缺乏思考了,没有一场战争能像美国南北战争一样,被重复提起。难道我们流的血没人家多,战争的时间没有人家长;还是我们虽有足够的伤痕,还来不及反省,另一道伤痕又来袭;抑或,只是我们的言论不够自由呢?      

来自: 豆瓣
作者: 阿赛    时间: 2013-4-16 10:52
     美国种族问题的解决有一个很好的出发点,由于其浓厚的宗教氛围以及坚定的宗教信仰,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一些人提出来解放黑奴,给予黑奴以人权。
    在发展中,南方的几个保守州本来也有可能在历史大趋势下解放黑奴,但是由于经济原因造成南方州对黑奴态度的极端化
    美国最高法院在“斯高特案”作出黑人不是美国公民的判决,不是基于大法官们的偏见,而是在当时出于维护主流文化的考虑。在一个连白人妇女还远没有选举权和担任陪审员这样政治权利的条件下,赋予黑人与百人等同的政治权利无疑是大大超出了当时的认知范围。

来自: 豆瓣
作者: statio    时间: 2013-4-16 10:52
  朴实平易,文风亲民。似乎就像在教堂对着小镇上的父老乡亲做一个sermon一样,阅读下来有快感而无障碍,这也是林达夫妇一贯的文风。
  
  写这个东西不是为了赞扬这本书,林达美国四部曲第一部是无法逾越的,尽管【我也有一个梦想】保持了一贯的水准。我想表达的是对林达夫妇的个人经历和生活态度的无比钦羡,每当诸位在早高峰晚高峰在公车和地铁上精疲力竭汗流浃背昏昏欲睡的时候,可曾想过有这样一种生活选项:半年写作,半年劳作,街头卖画,行走世界,相濡以沫。生活如一杯温水,没有浮躁的泡沫,就这样干干净净清清楚楚的活出一番别样的滋味。
  
  对月形单望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在这里衷心地祝福林达夫妇。

来自: 豆瓣
作者: 空气小    时间: 2013-4-16 10:52
    很少这样自发的写书评,但看着这本书,无论是“阿姆斯达”事件还是用灵魂抵御暴力这一系列的诉求,都给我了强烈的震撼。
   过去历史课本里提及这一段,总是在告诉我们白人的虚伪、贪婪、自私,他们对自己宣扬“自由、平等”,对外却大行殖民主义,贩卖黑奴,屠杀印第安人,如何如何,即便是南北战争,也是因为北方商品经济发达,需要将黑人解放出来成为独立的消费者、购买者,一切为人性和道德而发起的运动,都被扣上了“资本主义”的帽子,都被定义为“经济的附属品”。
    读罢此书,却给我很不一样的感觉。“在北方,一群移民在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时候,就迫不及待的建立了哈佛大学,并且把哈佛大学所建立的地方叫做剑桥。当然,那时候的哈佛只可能是陋室几间,可是,他们却觉得,只有在哈佛大学这样的精神支柱下才能活下去。真是难以相信,当他们满怀希望的挂上哈佛大学牌子的时候,距离‘五月花’号抵达这里只有16年。距离美国的成立,却还有100多年。”就是这样一群人,他们更习惯于在世俗诱惑之前,做出理性的思考。奴隶制自兴起到废除,中间一直有无数这样有良知,理性的人在为之奋斗。
    而无数的黑人,在一种茫然无知的状态之中,就被绑架去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他们之间语言不通,难以形成群体性的力量;而偶然进去这个陌生文化系统又让他们蒙昧不知;更重要的是,“在他们许多人的原来文化中,奴隶状态也是生活的一部分,非洲的部落战争也经常使得战俘成为奴隶。种种原因使得黑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逃亡和反抗都只是个别现象,而逆来顺受却被迫成为主流”。当你有能力、条件能够随心所欲的将其他的生命控制在自己之下,你却不为所动,还要给他自由,为他争取自由,这种精神实在是太可贵了,在我看来,它是超越了一切人性,是一种难以名状的精神!
     不得不承认,很多黑人奴隶的权益,是白人为他们争取而来。
     “因此,这里走过的最初一段路程,并不是你我原来所想象的,奴隶制从兴起到终结的历史,就完全是白人奴隶主和黑人奴隶之间压迫和反抗的历史。基于我前面提到过的原因,当时黑人还不可能成为这个舞台上的主角。实际上,从一开始,这就是人类良知和愚恶在自己内心的角逐。你已经看到,在这一段历史中,这场角逐主要发生在北美殖民地的白人部落。这时,我们发现,原来人类的思想和人性反省是进步的一个重要力量。”
      这场贪欲和人性的较量在美国最终胜利了,而后“阿姆斯达号”故事更是震颤人心,之间律师、媒体、普通民众是如何自发,为这30几个和自己毫无关联、从一片土地上来的黑人兄弟争取自由与公正。大量的人参与了这场没有报酬、没有私人利益的营救活动,在长达三年的持久战中,所有的费用都是来自于美国人的私人筹款。参加营救的基本上都是白人,这些白人“基于对于人类不平等所造成的苦难,持有一种宗教性的深切同情和慈悲情怀”,才有了这样无私持久的抗争,仍有很多有良知的人,在为了别人,为了最普通的大众的利益在奔走,回想到今天中国的现实,实在是有寒意上身。
      仔细回想,在我的脑海里找不到一个案例,是律师们自愿组团为弱势的群体进行辩护,每每在读美国的司法大案的时候,我总是被他们的律师所表现出的睿智,他们对于传递正义的法律的热情所感染,也被一代又一代美国人对于一个朴素理想——“人人生而平等,都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的追求所感动。
      书中作者曾提到在一个纪录片中,一个黑人说当他看到“人人生而自由、天赋人权”这些字时所产生的震撼。“生而平等,人人自由”这些词,从小也出现在我们的课本之中,可为什么我们不会为此震撼?在美国最开始起草《独立宣言》时,它的制定者们便对这些权利深信不疑,并用他们的一生去表明了他们对于“自由、民主、平等”的尊重,用他们毕生去追求,用他们的热情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美国人。而在中国,在我脚下的这片土地,我们的官员们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了法制如何被践踏、人权如何被践踏,自由是何等荒谬,而平等又是如何的遥不可及。上行下效,有这样的官僚体制高高在上,老百姓怎么可能会去相信“人生而平等,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法律在中国一点也不神圣,甚至无法带来应有的正义,甚至只是统治阶级统治国家奴役百姓的工具,但我仍然选择了法律这条路,我的内心是有多希望一天司法能够独立,每一个司法系统的人都充满良知和正义感,我们走进司法,并非为了个人利益,而且为了真正的民主真正的法制,希望我们尊重程序、信仰宪法条文里传达出的精神,真真正正的将“自由、民主、平等”每一个字都落到实处。
    而书的后半部分,讲述了马丁路德金等黑人自发的形成的非暴力运动去争取自己权益,读来也是唏嘘不已,当一个国家,从内心深处信仰了“自由、民主、平等”之时,这个国家离真正的理想之国也就不远了。而黑人在百年的忍耐中所积聚的一个巨大韧性,在歧视、压迫中,仍然坚持非暴力运动,仍能“将自己忍受苦难的能力,来较量你们制造苦难的能力;我们将用我们灵魂的力量,来抵御你们物质的暴力,我们不会对你们诉诸仇恨,但我们也不会屈服于你们不公正的法律······不久以后,我们忍受苦难的能力就会耗尽你们的仇恨。在我们获取自由的时候,我们将唤醒你们的良知,把你们赢过来”,每读到这段话,我也对黑人所表现出来的韧性所折服。今天的中国,就像一个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炸开,越是如此,我越是对那些用人性战胜贪欲的人,为平等、自由而奉献的人感到一种崇高的敬意。林达的书既让我向往美国,又让我深深沉入对于中国该如何的思考中,但我仍然不得解,仍然不知该如何,在人性和贪欲的较量中,不得不承认中国全线落败,贪欲战胜一切,个人利益也战胜了一切,深感痛惜,却又无可奈何。

来自: 豆瓣
作者: 空气小    时间: 2013-4-16 10:52
    很少这样自发的写书评,但看着这本书,无论是“阿姆斯达”事件还是用灵魂抵御暴力这一系列的诉求,都给我了强烈的震撼。
   过去历史课本里提及这一段,总是在告诉我们白人的虚伪、贪婪、自私,他们对自己宣扬“自由、平等”,对外却大行殖民主义,贩卖黑奴,屠杀印第安人,如何如何,即便是南北战争,也是因为北方商品经济发达,需要将黑人解放出来成为独立的消费者、购买者,一切为人性和道德而发起的运动,都被扣上了“资本主义”的帽子,都被定义为“经济的附属品”。
    读罢此书,却给我很不一样的感觉。“在北方,一群移民在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时候,就迫不及待的建立了哈佛大学,并且把哈佛大学所建立的地方叫做剑桥。当然,那时候的哈佛只可能是陋室几间,可是,他们却觉得,只有在哈佛大学这样的精神支柱下才能活下去。真是难以相信,当他们满怀希望的挂上哈佛大学牌子的时候,距离‘五月花’号抵达这里只有16年。距离美国的成立,却还有100多年。”就是这样一群人,他们更习惯于在世俗诱惑之前,做出理性的思考。奴隶制自兴起到废除,中间一直有无数这样有良知,理性的人在为之奋斗。
    而无数的黑人,在一种茫然无知的状态之中,就被绑架去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他们之间语言不通,难以形成群体性的力量;而偶然进去这个陌生文化系统又让他们蒙昧不知;更重要的是,“在他们许多人的原来文化中,奴隶状态也是生活的一部分,非洲的部落战争也经常使得战俘成为奴隶。种种原因使得黑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逃亡和反抗都只是个别现象,而逆来顺受却被迫成为主流”。当你有能力、条件能够随心所欲的将其他的生命控制在自己之下,你却不为所动,还要给他自由,为他争取自由,这种精神实在是太可贵了,在我看来,它是超越了一切人性,是一种难以名状的精神!
     不得不承认,很多黑人奴隶的权益,是白人为他们争取而来。
     “因此,这里走过的最初一段路程,并不是你我原来所想象的,奴隶制从兴起到终结的历史,就完全是白人奴隶主和黑人奴隶之间压迫和反抗的历史。基于我前面提到过的原因,当时黑人还不可能成为这个舞台上的主角。实际上,从一开始,这就是人类良知和愚恶在自己内心的角逐。你已经看到,在这一段历史中,这场角逐主要发生在北美殖民地的白人部落。这时,我们发现,原来人类的思想和人性反省是进步的一个重要力量。”
      这场贪欲和人性的较量在美国最终胜利了,而后“阿姆斯达号”故事更是震颤人心,之间律师、媒体、普通民众是如何自发,为这30几个和自己毫无关联、从一片土地上来的黑人兄弟争取自由与公正。大量的人参与了这场没有报酬、没有私人利益的营救活动,在长达三年的持久战中,所有的费用都是来自于美国人的私人筹款。参加营救的基本上都是白人,这些白人“基于对于人类不平等所造成的苦难,持有一种宗教性的深切同情和慈悲情怀”,才有了这样无私持久的抗争,仍有很多有良知的人,在为了别人,为了最普通的大众的利益在奔走,回想到今天中国的现实,实在是有寒意上身。
      仔细回想,在我的脑海里找不到一个案例,是律师们自愿组团为弱势的群体进行辩护,每每在读美国的司法大案的时候,我总是被他们的律师所表现出的睿智,他们对于传递正义的法律的热情所感染,也被一代又一代美国人对于一个朴素理想——“人人生而平等,都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的追求所感动。
      书中作者曾提到在一个纪录片中,一个黑人说当他看到“人人生而自由、天赋人权”这些字时所产生的震撼。“生而平等,人人自由”这些词,从小也出现在我们的课本之中,可为什么我们不会为此震撼?在美国最开始起草《独立宣言》时,它的制定者们便对这些权利深信不疑,并用他们的一生去表明了他们对于“自由、民主、平等”的尊重,用他们毕生去追求,用他们的热情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美国人。而在中国,在我脚下的这片土地,我们的官员们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了法制如何被践踏、人权如何被践踏,自由是何等荒谬,而平等又是如何的遥不可及。上行下效,有这样的官僚体制高高在上,老百姓怎么可能会去相信“人生而平等,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法律在中国一点也不神圣,甚至无法带来应有的正义,甚至只是统治阶级统治国家奴役百姓的工具,但我仍然选择了法律这条路,我的内心是有多希望一天司法能够独立,每一个司法系统的人都充满良知和正义感,我们走进司法,并非为了个人利益,而且为了真正的民主真正的法制,希望我们尊重程序、信仰宪法条文里传达出的精神,真真正正的将“自由、民主、平等”每一个字都落到实处。
    而书的后半部分,讲述了马丁路德金等黑人自发的形成的非暴力运动去争取自己权益,读来也是唏嘘不已,当一个国家,从内心深处信仰了“自由、民主、平等”之时,这个国家离真正的理想之国也就不远了。而黑人在百年的忍耐中所积聚的一个巨大韧性,在歧视、压迫中,仍然坚持非暴力运动,仍能“将自己忍受苦难的能力,来较量你们制造苦难的能力;我们将用我们灵魂的力量,来抵御你们物质的暴力,我们不会对你们诉诸仇恨,但我们也不会屈服于你们不公正的法律······不久以后,我们忍受苦难的能力就会耗尽你们的仇恨。在我们获取自由的时候,我们将唤醒你们的良知,把你们赢过来”,每读到这段话,我也对黑人所表现出来的韧性所折服。今天的中国,就像一个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炸开,越是如此,我越是对那些用人性战胜贪欲的人,为平等、自由而奉献的人感到一种崇高的敬意。林达的书既让我向往美国,又让我深深沉入对于中国该如何的思考中,但我仍然不得解,仍然不知该如何,在人性和贪欲的较量中,不得不承认中国全线落败,贪欲战胜一切,个人利益也战胜了一切,深感痛惜,却又无可奈何。

来自: 豆瓣
作者: 每天跑    时间: 2013-4-16 10:52
  首先,这册的书名取的非常有感觉,一看就知道说的是黑白种族问题。全书开始也是以洛杉矶暴乱为引子,居然看着看着巧妙地引出了美国奴隶制的历史,南北战争,内战后的种族问题,种族融合等一系列故事。很精彩,比看电影过瘾。不能不说,从林达这套书里,我仿佛真的去了一遍美国。也许我去一次美国,也达不到这种认识。美国的历史,确实人性地耐人寻味。
  
  部分摘抄:
  “尼格罗”居然不是源于英语而是源于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
  “五月花”号;
  第一次北方正式开战,出发前去攻打利奇蒙,大量平民带着野餐用具跟在后面,气氛颇为轻松;
  整个非洲,唯一的一个没有受过殖民统治的国家,也是最早的一个共和制国家----利比里亚;
  美国的版图,在南北战争之前已经基本完成。也就是说,它在南北战争之前,面积已经基本和今天差不多了,可是在制宪会议时的美国,其版图只有南北战争时的五分之一左右;
  《汤姆叔叔的小屋》;
  华盛顿打下了一场美国革命,而杰弗逊则是思考了一场美国革命;
  南方只是想摆脱在废奴问题上的被动地位,离开美国
  

来自: 豆瓣
作者: Felici    时间: 2013-4-16 10:52
  林达总是用平易近人的语言去四两拨千斤。
  读者除了佩服,还有感动。
  
  这本分册主要谈黑人解放的过程,很多描述不仅充满沉甸甸的重量,而且具有超越国界的高度。如下。
  
  @奴隶制的原罪
  三百多年前,北美移民所考虑的,远不是今天的人们所想象的“发展”、“发财”这样的奢侈品。如果其中有人曾经在英国上船之前有过这样的念头,一下船也就被冷酷的现实风吹了。他们绝望地不知如何才能在一片荒野里活下去。就在这个时候,运来了一船黑人劳力,说是连现钱都可以不要,以物易物,用当地的木材换就行。可以想象,他们中的大多数根本没有太大犹豫就跨过了第一道横在面前的道德门槛。
  
  @早期移民美国的清教徒与反抗奴隶制体现的“北美精神”
  北方,正是大量的政治移民的集聚地,他们受教育的程度相对更高一些,他们流亡的原因往往是“宗教迫害”为主的政治原因,所以,他们更习惯于在世俗诱惑的面前,做出理性的思考。他们甚至在尚未完全解决温饱问题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建立了哈佛大学,并且把哈佛大学所建立的地方叫做“剑桥”。当然,那个时候的哈佛只可能是陋舍几间,可是,他们却觉得,只有在哈佛大学这样的精神支柱的支持下,他们才能够活得下去。真是难以相信,当他们满怀希望地挂上哈佛大学牌子的时候,距离“五月花”号抵达这里只有仅仅16年。距离美国的成立,却还有一百多年。所以,一直有所谓“现有哈佛,后有美国”的说法。
  
  在了解了类似马萨诸塞和宾夕法尼亚这样的相关历史之后,才发现这些文件所表达的一波三折,实际上很典型地反映了北方一个有逻辑的历史进程。他们都有过一个最初的人性思考和结论,也都有过一个抵御不了包括“王朝利益”在内的欲望浪潮冲击的阶段。但是,最终对人道的坚持终于战胜了人类贪欲的一面,人类在对自身的反省中,走出坚实的一步。
  
  从一开始,这就是人类良知和愚恶在自己内心的角逐。
  
  一块土地,一群人,乃至整个人类,它的真正希望所在就是它的自省能力和良知醒悟,而这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的。
  
  在北方,奴隶问题的解决确实是一个自省和清理的过程。在那里,这场思想上的清理在美国独立战争过程中就已经基本上完成了。
  
  美国革命是“真革命”还是“假革命”,就看怎么处理殖民时期留下来的奴隶问题了。平等自由的口号是糊弄英国人的表面文章,或是为了赶走英国人而制定的一个策略,还是一个即将诞生的新国家的真正理想,对于奴隶问题的态度,成了一块试金石。
  
  
  @真诚的法律与虚假的法律
  一种法律来源,是这个国家、地区或者群体,对于一个命题的思考和反省的结果。他们因此制定一个规则,愿意共同遵守。对违规者按法规进行认真惩处。这样的法律逻辑性极强,执行的过程也比较清楚。诚然,这样的法律仍然会带有历史的局限性,因为人类在某一个阶段的认识,总是局限的。但是,它是认识一步走一步,也许前进的脚步缓慢,但却是扎实的。这种法律,我常常用大白话叫它是“真诚的法律”。
  另一种法律来源,是对外部压力妥协的结果。一些地区,它自身并没有产生与这条法律相适应的认识基础,但是出于种种压力,不得不诞生这样一个法律。在这种情况下,整个系统从一开始就有着“违法”的强烈冲动。这样的法律,它的目标可以定得非常高,看上去可以比那些“真诚的法律”更加“漂亮”。可是一触及现实就会完全面目全非。我把它叫做“虚假的法律”。
  
  @内战时期的美国
  美国当时松散的状态,实际上反映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状态。那就是,如果它的各个部分的联系显得松散,那么它能够作为整体长期继续存在下去,维系它的东西有可能反而是相当有力量的。
  
  @刑事诉讼中对于辩方检方的证据要求
  在辛普森案件和洛杉矶骚动案件中,都走了刑事诉讼的流程。
  在刑事诉讼中,为了防止政府陷害平民,依据美国的宪法修正案,必须充分保障被告的公民权利。要求陪审团对待检方证据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这些证据必须是确凿的,完全超越合理的怀疑的。而辩方却不用提出铁证去证明被告肯定无罪,他们只需提供充分疑点,证明检方的证据是有疑问的。在形式诉讼中,对于简便双方的证据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在刑事诉讼中对于证据这样的法律要求之下,只要是证据具有争议性,陪审团就已经有理由宣判被告“罪名不成立”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第e调    时间: 2013-4-16 10:52
  《近距离看美国》分为四部——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个梦想,如彗星划过夜空。暑假已经看完电子书的第一部,回到学校后开始第二部,(我有一个习惯,再看比较正经的书的时候喜欢看纸质版,如果是小说,则喜欢看电子版,txt放到手机随身携带想看就看多方便,关于正经一理解,嘿嘿,大家都懂的……)所以,回到学校后我就迫不及待到图书馆借了纸质版来看。
  
  作者林达,70年代或80年代移居美国的一对华人夫妻,他们一起发表的文章署名的为林达,《近距》是一部真实且客观记录并讲述了美国的历史,宗教,司法,政治体制,人情风貌等等,这不作品的可贵之处在于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觉眼光和写作手法来讲述和分析美国。相信很多人都会觉得教科书中的历史乏味无比,然而在这本书,至少在作者叙述的关于美国历史这一部分,我认为相当精彩。作者利用叙述故事的手法,通过讲一个个的案例,再恰当的地方设置悬念,从而引导读者有了继续阅读的兴趣,遇到由于文化差异而使读者不能理解的问题时,作者又能结合美国现时状况适当地将历史真实的还原回来,同时穿插有作者对案情的分析和理解,由于作者擅长通过对多角度的进行案例分析并结合自己在美国的生活经历,因此很多分析都显得让人信服。作者并不侧重于对一个国家的褒贬,而使作为一个新外来者,要融入这个多元化大家庭成为其中一员,因此其中很多叙述比较富有生活情趣,不会显得乏味。另外,第一部分中,作者关于美国司法,国会与政府三者职能及其关系以及牵扯到美国建国历史的叙述大部分是通过向读者讲述和一步步引导读者分析案例的手法来展开,很大程度上因其有种类似于侦探小说的谜团令读者想解惑,因此更加加深了阅读作品兴趣,于是不知不觉中,读者对美国的了解就会丰富深刻多了。
  
  以上书评感觉上有点严肃啊……汗,这不是我的本意……
  
  南宁喜洋洋精致婚纱摄影http://www.21onlyyou.com/

来自: 豆瓣
作者: janet    时间: 2013-4-16 10:52
  本书详尽地介绍了美国奴隶制的由来、废除以及逐渐消灭种族歧视的历史过程。一个原本在国人眼里单纯而简单的问题一经分析和解剖,我们才发现其中的复杂性和深刻性。同时这也与人类醒悟、历史前进、制度完善的渐进过程密不可分。
  
  说国人会觉得这个问题简单是因为在整个历史过程中,汉民族一直是正统和权威的代名词。在“天朝大国”的眼中,其他民族才是蛮夷。真正有过被歧视的经历也是近代。最被国人愤愤地当属那句在租界出现的“中国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标语。但不论如何,中国人如果不是生活在国外的话,鲜有因为种族(黄种人)而遭受歧视的,至于那句侮辱性的标语也只算得上是一种民族性的侮辱(中国当时是弱国)。至于对黑人,尤其美国黑人的种族问题,恐怕大多数国人对其充其量就是个形而上的体会和理解。
  
  可以这样说,从美国建国以来就是存在种族问题的。新大陆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没有这些非洲黑人的辛勤劳作,美国也不会在短时间内从满目荒凉的新大陆蜕变成强大的工业国家。但是,如果不是美国人民(欧洲移民)对自然法的敬畏,没有人道主义、信仰、宗教的力量,他们就不会在建国的根基和理念上达成一致——人人生而平等。整个种族问题的历史脉络都在围绕着这个理念进行,人类一直在努力实现这个遥远的梦想。
  
  从建国初的宪法规定”一个非自由人等于五分之三个自由人“;到进一步制定宪法修正案;到南北战争的爆发;到实施”平权法案“、到1955年颁布法令,实行种族合校;1964年通过民权法案。我们除了认识到种族问题的复杂性和残酷性之外,还能看出200多年的时间里,美国的司法制度和美国南北方人民民意的改善程度是多么惊人。
  
  历史不能重演。但我们还是要学习历史,是因为它具有类比的功能。以当时的民意、风情、制度和历史的局限性,有些问题是不能解决的。但是好在美国人民还有信仰和宗教,还有对自然法的敬畏之情,当一切都交给时间时,有些思想意识、有些传统习惯就会被自然法征服。毕竟民意总会向着更昌明、文明、开化的方向前进。美国联邦政府在不断地妥协中获得的成绩不应该被现在依然突出的种族问题所埋没。
  
  文章的最后并没有给大家松一口气的感觉。即使现在的黑人已经获得自由、获得公民权利甚至在许多时候还受到特殊照顾,但今天的种族问题非但没有解决而且还有更多复杂的趋势。种族的大融合会带来弱势种族特性的退化和消亡,形形色色的少数裔族在美国人口的比例越来越大……一系列的问题亟待美国政府的解决。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并没有完全实现,仍然任重而道远。
  
  这是全人类的事业。人类在社会结构中生存,在统治阶级意识形态中接受教化、进行思考、建立价值观。但作为人类最本质的自然性是不会消亡的,对有一个高于人类的欲念的上帝的敬畏之情是不会改变的。现在无法改变的观念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发生变化。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有时必要的妥协也是一种前进。

来自: 豆瓣
作者: 随性随    时间: 2013-4-16 10:52
      第三部近距离看美国,主要围绕美国黑人的种族斗争史,前面几篇叙述了“阿姆斯达”事件,一艘载满黑人奴隶的西班牙船发生暴动,黑人杀死了刚刚购买他们的西班牙人,希望回到故乡非洲, 但却在错误的方向上抵达了美国。 美国政府希望尽快将他们和船只返还西班牙,躲开麻烦, 但是激进的、呼吁人类平等的美国白人却把此事引入到美国司法,最终通过他们的努力为这些黑人奴隶争取到了自由。
  
     中间部分是美国的南北战争, 作者认为南北分歧虽然由对奴隶制的立场不同而起,但林肯上台后,南方诸州决意脱离美国而独立, 而林肯对国家统一的爱国理念才是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当林肯认识到战争带来的巨大灾难,在葛底斯堡的"解放奴隶"宣言在历史的深度上改变了战争的性质,也更为坚信人人生而平等立国理念的美国人接受。
  
       南北战争之后奴隶制虽然废除了,但是黑人为争取自己平等权益的道路却很长,有马丁路德金的非暴力运动,也有肯尼迪的民权法案,更有很多志愿者牺牲的生命。
  
       作者这本书主要想表达的其实依然是在法治国家里,民众、尤其是弱势人群怎样运用法律,经过长期抗争,取得自身权益,并由此推动全社会认识的深化,使整个国家在消除不公正的历史进程中取得稳定的进步。

来自: 豆瓣
作者: 猪是超    时间: 2013-4-16 10:52
  真正到了美国后再来读“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就会发现,书中其实是有一些细节上的偏差的。这可能是作者仅仅是基于个人的经历以及理解来写的这些书。当然亦不能排除十余年来美国社会变化的因素。
  总之,这套书就如同作者所言“只是作为美国少数民族的一员,所感受到的一些体验。”
  当做消遣的书随意读读尚可,不必追究细节,亦不必全盘接受。

来自: 豆瓣
作者: 小工匠    时间: 2013-4-16 10:52
  美国教育的目的,正如沃伦大法官所提到的,教育是帮助一个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更成功地寻求自己的幸福。教育不是为社会机器塑造一个合适的螺丝钉。他们认为,重要的是一个孩子未来的幸福,一旦成了螺丝钉,有谁会关心螺丝钉的幸福呢?
  
  “民主”是大多数人的意愿,它并不保证少数人的“自由”。所以民主在历史上常常是个危险的东西。它与不民主的区别,只在于由多数人掌局还是由少数人甚至一个人掌局的区别。相对后者来说,它当然是一个进步,可是,它并不一定是全体民众的自由保障。假如没有对人性的醒悟和孜孜不息的对于人道的追求,民主的结果完全可能演变为对于少数人的暴政。
  
  美国制度的严肃性,是契约文化的最基本特征。既然在契约里规定了分权,就要清楚分开。有权管的管,没权管的,只能坚决不管。在这个契约没有被推翻的时候,只能继续实行这个契约。假如要考虑推翻,美国人先考虑的应该是如何重订契约,而不是无视契约,自行其是。这种契约文化的好处其实是一目了然的,就是在制度方面的每一点一滴的推进,都是可靠的,是一种扎扎实实的积累。不会整个社会陪着几个强权人物,翻来覆去地烙饼。所以,肯尼迪总统推进了1964年民权法,就会成为一个真实的社会进步。进了就是进了,不会像跳探戈一样,摇三摇又退一步。推动的时候是吃力的,因为大家都理解不容易。一旦通过,就是人民的契约,理解不理解的,就都得执行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一米阳    时间: 2013-4-16 10:52
  真正静下心来阅读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书籍,发现自己对这些书是多么爱不释手。这一本是第三册,讲述美国种族歧视和内战渊源,实在是让我对于那一段历史有了全新的理解。
  
  也许从一开始我也和作者的朋友一样,认为美国内战就是一场解放奴隶的战争,但事实上,战争的真正起源和奴隶制度有关,但不全在于此。美国南北双方在对待奴隶上的分歧使得他们在国体上产生了眼中的矛盾,南方因此想要脱离联邦,这样便可以自由享有奴隶提供的各项服务而不受政府的谴责。但是这种想要分离的想法却是于联邦政府所不能容忍的。于是林肯总统决定发起这场保卫国体完整的战争,虽然当时南北双方都认为自己是在爱国,也虽然林肯总统当时绝对没有意识到这场战争将历时如此之久。等战争一拖再拖,林肯总统发现战争最初的推动力已经不足以支持这场战争的“正义性”,于是他成功地将战争的目的有维护国体转为解放奴隶——一项更容易被道义接受的神圣使命。于是美国内战给人的解放奴隶印象就这么形成了。这其中的来龙去脉还真是需要一番努力去了解。
  
  在这场内战之后南方开始了近一百年的种族隔离政策,要公平但是仍然可以“公平”地隔离。在那样的状态下,当时的人们怎么就这么钻了制度的空子。在这一百年中,发生了很多由种族隔离或者歧视而引起的问题,比如培尼中校的被杀,比如蒙哥马利市的公交抵制。正是这些不公平事件引起人们对于这个国家的种族问题日益强烈的关注,即使是南方的人们也意识到这一切是不公平的。林达对于培尼中校事件的描述饱含愤慨,也让我深受感染。以今天读者的角度去审视那位无辜牺牲却促进了改善种族歧视的培尼中校,无论是谁,心情都是复杂的吧。
  
  作者在最后写到“大同世界的梦想”,写到现在的美国各个种族融合与分歧的现状,我想我很同意他下面的观点:在美国,离开不是难事,相反有太多的人拼命想要挤进这个多元化种族的国家。承袭了欧洲上流文化的美国,又将如何迎接既保持自己又接受多元化融合的挑战呢?这会是一个难题!

来自: 豆瓣
作者: 马牛    时间: 2013-4-16 10:52
  最近读了这本书。这书,算是书信合集,是“写给一个历史没学好的小朋友的信”。我就是这么一个小朋友。历史课本看得生硬,没有故事性和作者的感情色彩,读过也就忘了。我觉得这书好,还有一点可能是因为在美国,书中的事情也就跟我有了直接的关系,也就感兴趣一些了。书中介绍的美国文化的发展,对理解在美国发生的和与美国有关的一些“这怎么可能”的事是有帮助的。这是好书,虽然我觉得把美国白人说得太高尚,都感觉是神了…..得把李敖的《阳萎美国》看完,再想想这事。
  
  书读到一半,我就在想,这林达是什么人?下面是在网上看到的一些链接。原来是神仙眷侣~
  
  豆瓣小组 http://www.douban.com/group/dinglin2/
  
  wikipedia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E%97%E9%81%94_%28%E4%BD%9C%E5%AE%B6%29
  
  blog http://linda2150.vip.bokee.com/
  
  林达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国内历史书的作者是不会讲故事的人。这说到以前上这些课的事哦,我就纠结。当时一本历史书,上下几个百年,一页一个事变,一页一个改革。一本语文书,几十个作者,各种文体,各种风格。学得我很乱。还被逼着写中心思想,为什么作者是这么说不那么说。真希望当时有老师逼我们读几本书,逼我们写读后感。这写到这,这括号里的字是写得太多了。我跳)出来吧…说到这个事情,我就想到了林达对美国上课的教材的分析。美国各个地方的教材是不一样的。依据林达的观点,这是源于美国人民对政府的不信任。怕政府给大家洗脑。所以每个学区自己选出来的代表会选择自己学区的教科书。为什么政府不能强制执行?因为他们那个作为立国之本的宪法。某年,克林顿为了提高国民素质,想搞个全国数学统考。 国会没通过。看着现在学校里的本科生要上Humanity的课,读大本头,我是羡慕的(他们是痛苦的)。
  
  林达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看《我也有一个梦想》的时候,本来只是上厕所的时候打发时间,其实也没有很关心美国的黑人问题。看了一点开头的部分讲LA骚乱的事,就让我提起了兴趣。林达讲故事会把事情的起因、经过、高潮、结局讲得很清楚,很流畅(如海飞丝流到手掌心)。比如说到骚乱的起因时候,讲到Rodney King超速被追,林达就会把美国的汽车超速的背景说一下:超几迈是一般不会被抓,超几迈是会比较危险(我从中受益)。这些都是要在美国待些时间才能发现。林达的这些描述会给读者非常好的事件背景,让读者更容易明白。这些描述也说明了林达的知识之丰富(求林达夫妇照片~)。
  
  我是历史差生,初中考试的时候,我会把答案抄大腿上。在读林达的书之前,我搞不太清“独立战争”、“南北战争”、“内战”、“解放奴隶战争”……我乱了。读完此书,才理清楚了些。林达是我的历史老师。
  
  林达在书中对美国的负面谈的比较少。即使是谈了,也总是“往好的方面想”。比如华盛顿蓄奴,是历史的局限性。而在李敖的《阳萎美国》里,华盛顿就是王八蛋,蓄奴+家材万贯。我想,历史的局限性是有的,王八蛋总是有点的。哎,让他们随风去吧。
  
  林达的书还是要再读下去的。期待回国买到正版的纸书。
  
  
  补充:
  Rodney King被打的视频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W1ZDIXiuS4
  20年后的Rodney King (Rodney King | His Beating 20 Years Ago - CNN)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dl8ziKU3Jw&NR=1
  他前段时间又犯事了
  
  http://crimevoice.com/rodney-king-facing-another-court-appearance-8588/
  Los Angels 骚乱
  
  http://www.youtube.com/results?search_query=los+angeles+riots&aq=0
  由罗莎·帕克(Rosa Parks)引发的马丁·路德·金领导的公车罢乘运动Montgomery Bus Boycott
  
   http://en.wikipedia.org/wiki/Montgomery_Bus_Boycott
  马丁·路德·金所在的教堂的街景
  
  http://g.co/maps/7dhu
  一个有点可爱的介绍1962密西西比大学骚乱的视频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E0VMpwyvxg
  密西西比大学骚乱的纪录片视频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VqvCuOwpZU
  
  
  
  ------------------------
  Blog上的原文:
  http://www.manio.org/cn/read-amarica-i-have-a-dream-2/

来自: 豆瓣
作者: Roykid    时间: 2013-4-16 10:52
  “因此,来到美国以后,我们发现,无论在这个国家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我们能够听到的,并不是大量居高临下的翻番大评论。美国人并不热衷于把一个时间往重大的路线,纲领,大方向等等高处上领。我们听到最多的是,属于法律界,历史学界,新闻界等等的众多专家,一起来对这样一个时间和案件进行忧心忡忡的细致入微的分析和跟踪,以试图找出这样一个新的实践或是案件,给这个制度提了什么难题,揭示了这个制度的什么薄弱点或者疏漏。然后是完全专业地讨论如何修补的方案。大量象我们这样的普通民众,也就在这样不断的收看电视中,了解了一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法律上的历史依据,可能的发展方向,以及目前还不可能达到完美的原因。
  于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理解,伸张正义是一个极为艰巨复杂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只能得到一个阶段性的成果。然而,有一点是基本的就是这个制度必须是建立在寻求公正的基础上的,及时它没能百分之百的公正,也是因为囿于历史的局限,而不是它的设计利益本身就非公正。在一个具体事件发生的时候,人们必须能够看到,这个制度是在孜孜不倦地追求当时的最大意义上的公正。还有,就是对待一个具体时间的处理,它的整个过程是向全体人民公开的,实在新闻监督之下的,很难有一手遮天的私藏猫腻。只有这样,人们才可能对一个尚不完美的制度仍然持有信心。假如人们发现,有一个足以超越制度的,凌驾在上的力量在暗中操纵的话,那么,这个社会的整个基础和信心就会在顷刻间灰飞烟灭了。
  美国人至今还不打算重启炉灶,就是他们对两百年来的这个制度仍然持有信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加入你今天生活在这里,你会时时听到对这个制度的赞美。恰恰相反,你在所有的文字中看到的,几乎都是批评,挑剔,责难甚至是鸡蛋里挑骨头。因为所有的专家教授们,他们自认自己是一种叫做“知识分子”的特殊地位的人。这里的这种人,都有一个“毛病”,就是他们刻意和世俗拉开一定距离,不与广大工农群众相结合,也不以自己是劳工阶级的一分子而欣欣鼓舞。在这一点上颇有修士的味道。而拉开这点距离,他们认为就是为了能够对这个社会看得更清楚,更有利于他们横挑鼻子竖挑眼。唱赞歌这样的好事他们总是认为那是夜莺的专利,这个社会也习惯了他们的毛病,习惯了这种尽是一团漆黑,没有大好形势的指责甚至预言。这只是一点题外话”

来自: 豆瓣
作者: 浪者宋    时间: 2013-4-16 10:52
  8月份要去美国读书,从5月份开始看林达先生这个系列的书
  一直读得很起劲,因为作者叙述的功力太强了,不管他到底还原了多少的历史,这系列书是目前为止我看过的最有意思的讲述历史和社会的书了(当然作为理工科学生,我也没看过很多哈)
  林达是一对夫妻的名称缩写,主写是妻子,听一位熟悉林达的老师讲,这位主写的妻子是本科学建筑的,所以看过这些书我最大的惊讶就是她怎么会对历史了解得如此详细而丰富?还是非常的佩服她的
  
  我本身就是一个理想主义的人,所以对林达的书中对事件解读的角度很喜欢,因为她让我感到可以通过对人性,个体价值的尊重和反思,来实现社会的进步。
  
  读这些书之前,受从小到大外界对我的影响,我对美国的认识基本上是这样的:美国是一个霸权主义国家,专门喜欢管别人国家的闲事;美国人追求效率和物质享受;美国历史很短,所以没什么文化底蕴。。。
  
  看完这些书,我最大的感受之一就是美国是一个多么有原则的理想主义式国度啊,它的原则就是美国的建国理念,人人生来平等,基于这个黄金原则,大家可以对一切他们觉得不公正的事件问责,当然还要归功于那些可爱的维权激进分子的舍身努力。这种社会机制本身就充满了魅力。
  
  另外我还有一个感触是美国花了100多年消除了种族歧视以及隔离,还是通过相对理性的方式渐进式取得,那中国消除几千年来封建思想绝不仅通过100多年就可以实现的,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改进吧 ,这样我对于社会的现状平静了许多。。
  
  非科班解读,欢迎指正~
  
  

来自: 豆瓣
作者: nian年    时间: 2013-4-16 10:52
  如同本书书名容易使人联想到的,全书讲述的是美国复杂的种族问题。尽管看完之后依然觉得千头万绪难以理清,但至少我可以了解到,这个原本以为是“非黑即白”的问题,其实没有那么简单。
  撇开久远的肤色歧视等种族问题,看看当今变化剧烈的社会。当今多元文化碰撞激烈,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却能感受到许多人对于多元文化的本能抗拒,尤其是在父辈们的观念里,当今的许多观念几乎是不可接受的。可我时常在想,当我们谴责其他文化或只是其他人的某种行为某些观点的时候,是不是也不自觉地走入了一个歧视的阵营?我们几乎是本能地认为他们是错的,而我们是对的。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都有对事物对错的判断,但是在对待别的文化的时候,哪怕我们认为那是错的,只要它们没有违背基本的人性,我们是不是就应该给予它们更多的尊重呢?毕竟,在这个全球化的世界里,文化的多元,是不可阻挡的潮流。

来自: 豆瓣
作者: 一囧一    时间: 2013-4-16 10:52
  双头骑士异闻录——白人意识的双头骑士
  
  按黑格尔的说法,高尚意识不可避免地要转化为卑鄙意识。为了说明这个转化,我举一身兼扮隐士彼得和穷汉瓦尔特两个角色的维利希先生的吐露为例。
  
                                                 ——K.马克思 《高尚意识的骑士》
  
  如果人类起源的的夏娃假说的角度来看,从黑色非洲起源的人类大抵都要变成白色欧洲和黄色亚洲的人类,前者是后者的前提,为后者的发展做出铺垫。只要举出林达先生的煌煌之章为例,就能证明这个想法的正确性。在历史那里,黑色非洲不仅提供了黄金、香料和石油,还源源不断地产出黑皮肤的劳动机器,新航线的开辟造成了这个机器的按钮,北美大陆是这个机器最大的工厂和消化器官,所以我们看出不仅在过去和现在,甚至在将来黑色的非洲都注定要为新兴的杂色的北美提供自己的金字塔的基石。而在林达那里,黑人不仅充当了在人类历史里的光荣使者,还要担当一种社会学上的趣味,以及社会创口的蛆虫疗法,通过植入到北美社会的烂疮里把脓包吸掉来完成自身物质的和意识的完满。这是有先例可循的,希洛人是斯巴达人社会伤口上的蛆虫,从那些疮痍的洞中生出了一整个军事贵族制度;而雅典的奴隶们的命运恐怕更好,他们是雅典贵族的血液,在这些鲜血上生出了一整个古典共和制度。而这又是一次后者替代了前者,共和征服了军事贵族,蛆虫注定化为鲜血。
  
  为了详细考察林达二人的黑色社会学的具体趣味,我们先来考察本书第一篇的内容。
  我们知道了林达先生的黑色社会学的具体趣味之一,就是把洛杉矶暴乱的社会意义描述成“讨论司法公正的,讨论警察权限的,等等。”由于有了“等等”这个后置修饰词,因而我们不知道这是一种健忘症或者是出于一种我们不知道的原因,林达仅仅提出了关于公权力方面的话题,而我们也知道后文当中林达先生以自问自答的方式证明了公权力没有问题。除了那个“等等”之外,这种自我消解的方式把暴乱的基本问题从社会意义上迅速地在开篇就清除出去了,而却丝毫没有提到关于“滥用的新闻freedom”的话题。
  只要提到那段臭名昭著的83秒的故事,KTLA电视台和CNN电视台就不得不粉墨登场,而不能只是躲在鼎鼎大名的etc.之后了。而林达在描述那段83秒的录像时,显然没有提到过另外一段在全美电视台播放的69秒的录像,当然这是可以理解的。林达不仅有自己的社会意义,还有自己的“操起车上恰好携带的摄像机,对准了他所看到的景象”的“驾车人”,而那个住在现场的附近的霍德利先生,不得不在林达的社会学趣味之中在同一时刻扮演一个过路“驾车”的角色。
  掩藏在etc.之下的真实是耐人寻味的,因为在后文我们将分析的林达的社会学分析结构当中,暴乱的元凶占据了重要意义。因而,林达在这里成为了一个充满正义感的真相求索者,不得不为我们讲述作为导火索的罗德尼.金事件真正的始末(尽管有一个天上掉下来的驾车人),而对KTLA电视台将83秒的录像剪辑为69秒的录像的小插曲避而不谈,而按照流行的说法,正是那14秒的过程足以颠倒黑白,将活人说成死人,将死人说成僵尸,以至于69姿势的民众投票认为警察有罪,83秒的法庭陪审团却一致认定无罪,从而引发了暴乱。
  所以,为了将我们对元凶的视线牢牢锁定在林达的黑色社会学,不会把它引导向CNN的白色社会学,甚至危及到伟大的新闻freedom,适当地剪裁就是必要的,就如同将83秒剪辑成69秒。

来自: 豆瓣
作者: 鹿茸    时间: 2013-4-16 10:52
         相信林达一定是写完了一本书再给它命名的,书名是作者的目的,正如书本身是他的手段一样。
  
      在试着读完近距离看美国系列之后,掩卷沉思时看一眼书名,“历史深处的忧虑”“我也有一个梦想”,突然发现这个似乎平淡无奇的题目,隐藏着太多对现实对社会的思考。什么才是历史深处的真正忧虑?什么才是我也拥有的一个真正梦想?
  
      也许很多时候,作者如此详尽的尽可能客观的再现美国的文化历史法制原貌,带我们回顾这条光荣的荆棘路,是在为我们展现,原来有这样一面勇于面对自己的镜子,这就是敢于面对伤口的历史观。
  
      “所以,假如我们发现,在我们的历史观中,总是能够聪明的发现别人的种种恶行,同时又总是对应出自己的种种光荣事迹,而很少能在历史的镜子里,看到自己曾经和别人一样有过的那张清晰而丑陋的猿脸,甚至那条猿尾巴的时候,我们大概就可以怀疑自己的聪明是否过了头了。在这样的历史观下,很难有什么本质的进步,因为一切可能取得的历史教训都被我们排斥了。”
                                    ——《我也有一个梦想》  387页
  
     
  
  

来自: 豆瓣
作者: NeoCon    时间: 2013-4-16 10:52
  林达的书虽好,却跟所有其他天朝的“介绍外国”书一样,给译名却不给原名,给事件却不列索引,对读者这么残忍,情何以堪,特列出我的索引。
  
  American Civil War 美国内战,南北战争
  Rodney King 罗德尼·金
  1992 Los Angeles Riots 洛杉矶暴动
  Quaker 教友派
  惨无人道的奴隶制
  
  《美国宪法》中向南方妥协的条款
  第一款第二条
  
   [Representatives and direct Taxes shall be apportioned among the
  several States which maybe included within this Union, according to
  their respective Numbers, which shall be determined by adding to the
  whole Number of free Persons, including those bound to Service for a
  Term of Years, and excluding Indians not taxed, three fifths of all
  other Persons.]
  
  第一款 第九条
  
    Section. 9. The Migration or Importation of such Persons as any of
  the States now existing shall think proper to admit, shall not be
  prohibited by the Congress prior to the Year one thousand eight
  hundred and eight, but a Tax or duty may be imposed on such
  Importation, not exceeding ten dollars for each Person.
  
  第四款 第二条
  
   Section. 2. The Citizens of each State shall be entitled to all
  Privileges and Immunities of Citizens in the several States.
    A Person charged in any State with Treason, Felony, or other Crime,
  who shall flee from Justice, and be found in another State, shall on
  Demand of the executive Authority of the State from which he fled,
  be delivered up, to be removed to the State having Jurisdiction of
  the Crime.
    [No Person held to Service or Labour in one State, under the Laws
  thereof, escaping into another, shall, in Consequence of any Law or
  Regulation therein, be discharged from such Service or Labour, but
  shall be delivered up on Claim of the Party to whom such Service or
  Labour may be due.]
  
  斯皮尔伯格的 Amistad,中文译名一般叫“勇者无惧”,豆瓣上有。
  Amistad案
  John Quincy Adams 约翰·昆西·亚当斯
  Martin Van Buren 凡布伦总统
  Abolistionists 废奴主义者
  Prigg 就 Margaret Morgan 逃奴案诉 宾州,即普里格案
  
  其中斯特里法官的著名判词:
  
  As to the authority so conferred upon state magistrates [to deal with runaway slaves],while a difference of opinion has existed, and may exist still on the point, in different states,whether state magistrates are bound to act under it;none is entertained by this Court that state magistrates may, if they choose, exercise that authority,unless prohibited by state legislation
  
  最后这句话直接导致北方州立法“不作为”,不抓逃奴。
  
  斯科特诉桑福德案, Scott V. Sanford
  
  美国殖民协会(美国帮助有色人种重获自由协会) American Colonization Society
  罗伯特·李将军 Robert E. Lee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
  安德烈·杰克逊总统  Andrew Jackson
  阿灵顿国家公墓 Arlington National Cemetery
  3K 党 Ku Klux Klan
  布莱西对弗格森案 “平等而隔离之辩” Plessy v. Ferguson
  Martin luther King 马丁路德金博士
  Rosa Parks 罗莎·帕克斯
  布朗案 Brown V. Board of Education of Topeka
  入坐, Sit-in
  马尔康·X   Malcolm X
  詹姆斯·迈瑞迪斯 James Meredith
  罗斯本内特州长 Ross Barnett
  肯尼迪兄弟:R. Kennedy,J.F Kennedy、
  Lydon Johnson 林登·约翰逊 争民权,陷于越战的杯具总统
  乔治·沃利斯州长 George Wallace
  夏季自由计划Freedom Summer
  1964民权法案 CIVIL RIGHTS ACT OF 1964
  
  死于密西西比的三位志愿者不朽:
  
  The murders of James Chaney, a 21-year-old black man from Meridian, Mississippi; Andrew Goodman, a 20-year-old white Jewish anthropology student from New York; and Michael Schwerner, a 24-year-old white Jewish CORE organizer and former social worker also from New York, symbolized the risks of participating in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 in the South during what became known as “Freedom Summer“, dedicated to voter registration.
  
  无辜的培尼 Lemuel Penn
  私刑 lynching
  平权法案 Affirmative Action
  
  
  首先讲南北战争的问题。从历史经验来看,到今天没人能否认奴隶制的不合法与反人权的属性,这里面正邪分明;连土生土长的德州人+共和党人小布什,也敬佩林肯打"moral war"的勇气与正义感,此其一。
  
  从历史现实来讲:1. 州有没有脱离联邦的权利?理论上当然有, 现实中也有魁北克等几乎成功之例。但是最最起码,得有公投,不能州长州议会说了算:在南方脱离联邦的例子里,全部黑人都处于无公民权无投票权的状态,从自然法角度来讲(因为并没有别的双方一致认同的法律对这一议题有约束),这本身就剥夺了其任何“独立”的合法性。再说,今天来看,南方脱离的原因是为了独立自由的理想吗?其实是自知理亏而要逃离美利坚合众国的这个“人人生而平等”的框架以外。
  
  2. 即便在定义州与州为国与国关系的前提下,即便这次战争是“道德战争”,那么这里头的正义在谁今天来看也非常明白。人权高于主权,以法律条文的形式非法化对一个人群的奴役的政权是根本没有合法性的,美国宪法与其解释中说:“The phrase "We the People" indicates that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is, emphatically and truly, a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rather than a league of the states.:这也是内战/战后非暴力抗争的道德基础。这一点,从南方自己穷途末路时也要废除奴隶制就看的一清二楚。此其二。
  
  题外话:这就好比堕胎的问题一样,如果你判断胎儿也是个生命,那么这根本不是母亲的选择权问题,而是胎儿的生命权问题。没有“我选择谋杀我的孩子,你不得干涉”的道理。(前提是你认为胎儿是生命)。
  
  

来自: 豆瓣
作者: 三丫    时间: 2013-4-16 10:52
        (一)
         直到南北战争,黑人的力量依然没有成长起来,他们还是只有少数的偶发的小规模反抗,根本无法与当时南北两大实体的对峙同日而语。而这个对峙的双方,都是白人。北方当时在白人民众中日益强大的反奴隶制力量,对于民众的唯一感召就是人道主义和人性的原则。因此,你可以想象,这个国家从开始建立,它的民间就有一种与利益无关的近乎天真的人道追求。这种具有广泛民众基础的追求,形成了这个国家的思想主流。这使得它在今天的思维方式中都保存了这样的传统,以致于从外部看去,常常使许多成熟世故的民族,觉得它莫名其妙,无从理喻。(战争,为了什么?)
      (二)
      所以,“非暴力抵抗”不是从人的本能反应引出的。它是人类面对无数无辜牺牲者的生命,深思熟虑以后作出的一个理性反省。但是,实行“非暴力”是困难的,因为它的实质是提倡非暴力的一方,主动把自己置于战术上的一个不利地位,以这样的一个姿态,邀请对方回到有游戏规则的理性的讨论中去。这一方显然是吃亏的,就象打架双方扭成一团的时候,第一个主动住手,提出谈判。难就难在这时对方再动手,他也下决心不还手了。问题在于,人们最终是要靠对话和理性的妥协解决问题,总要有一个先住手的。所以,在历史上,不论是民众一方,还是权势的一方,在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最先醒悟过来而不再动手的一方,不论以前有过多大的罪过,就凭着这样一个转折点,都是有可能得谁谁谁什么什么奖(你满意了吗)的。(用灵魂的力量抵御暴力)
  

来自: 豆瓣
作者: 三丫    时间: 2013-4-16 10:52
         (一)
         直到南北战争,黑人的力量依然没有成长起来,他们还是只有少数的偶发的小规模反抗,根本无法与当时南北两大实体的对峙同日而语。而这个对峙的双方,都是白人。北方当时在白人民众中日益强大的反奴隶制力量,对于民众的唯一感召就是人道主义和人性的原则。因此,你可以想象,这个国家从开始建立,它的民间就有一种与利益无关的近乎天真的人道追求。这种具有广泛民众基础的追求,形成了这个国家的思想主流。这使得它在今天的思维方式中都保存了这样的传统,以致于从外部看去,常常使许多成熟世故的民族,觉得它莫名其妙,无从理喻。(战争,为了什么?)
      (二)
         所以,“非暴力抵抗”不是从人的本能反应引出的。它是人类面对无数无辜牺牲者的生命,深思熟虑以后作出的一个理性反省。但是,实行“非暴力”是困难的,因为它的实质是提倡非暴力的一方,主动把自己置于战术上的一个不利地位,以这样的一个姿态,邀请对方回到有游戏规则的理性的讨论中去。这一方显然是吃亏的,就象打架双方扭成一团的时候,第一个主动住手,提出谈判。难就难在这时对方再动手,他也下决心不还手了。问题在于,人们最终是要靠对话和理性的妥协解决问题,总要有一个先住手的。所以,在历史上,不论是民众一方,还是权势的一方,在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最先醒悟过来而不再动手的一方,不论以前有过多大的罪过,就凭着这样一个转折点,都是有可能得诺贝尔和平奖的。(用灵魂的力量抵御暴力)
  

来自: 豆瓣
作者: cavali    时间: 2013-4-16 10:52
  本书是系列的第三本,讲述美国的种族问题来源和废除奴隶制度、种族隔离制度,并逐步实现不同种族平权的历程。
  
  几点看法:
  
  1,对废除奴隶制产生的斗争(包括南北战争)的原因的描述,书里的介绍有点按照教科书式的官方说教,但未触及根本,其真正原因在于代表南方种植园主的农庄资本与北方正处于工业化起步阶段的工业资本的冲突,南方需要奴隶制度来支撑和稳定种植园经济,而北方则要破除奴隶制度以释放出支撑工业经济的产业工人,因此南北的矛盾,根本在于经济体制的矛盾(不过话又说回来,农庄制度又比搞家庭承包的小农经济更具规模性和集约性优势)。至于说到人的自由的问题,在那个年代,除了确实是少部分人坚持的信仰外,更多的是北方发起斗争的一个道德借口而已。
  
  2,美国的南北战争,北方林肯政府是不义的,很难想象这样的民主政府居然可以对自己的联邦人民开战。南方很吃亏。对那些经历百年建设的城市被毁灭,很痛惜。此外,真正废除奴隶制和种族制度,从来不是靠强权强制施行的,而是要靠文明的进步,这也是为什么尽管南北战争后那么多年南方仍然存在种族矛盾(甚至对黑人的迫害反而比南北战争之前加剧)的原因,实在是因为他们的经济体制决定了那样的意识形态。
  
  3,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也只有针对如英美者文明程度较高的统治者有效,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必要条件就是英美统治者自身也对放弃种族制度已经形成了共识,在此基础上,才有甘地和马丁路德金的成功,否则,如果放到别的文明形态中,扯蛋。
  
  

来自: 豆瓣
作者: 黑白森    时间: 2013-4-16 10:52
  横跨半个多月,将这本书看完了,因为存这本书的手机不常用。这本书看得有点支离破碎,很喜欢作者林达清新自然的文笔,内容倒是有些不怎么感冒了。总的内容就是对美国多种族文化的介绍与思考。同样是地大物博的中国,美国是种族多,中国是民族多,地域差别大,贫富悬殊大。以前是因为高山大河把人类分割成不同的族群,为了资源打个稀里哗啦。文明社会了,虽然还是会打架,可是和平对话的机制还是畅通得多了。互联网把世界缩短了,是指文化的距离,飞机缩短了地域的距离,文化和教育,应该缩短我们人类心与心的距离。大家同住地球村呢,想想真是有些矛盾,不同的种族大杂交,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杂交也意味着古老的单纯的人种在慢慢消失吧。杂交改变的只能是肤色,要想让体质得到改良,目前人类普遍的运动强度是不够的。是不是应该建立一个体育达人大联盟呢,让我们消灭那些胖子,瘦子,哈哈哈。当然,这个社会还是靠脑力说话的,那就让那些单纯的肌肉棒子消失吧。这样也不是最佳方案,我可不愿意世界上只有我一个人存在。所以说真是庸人自扰,顺其自然吧,最大的隔阂不是人种,是文化。让我们大中华民族的汉文化席卷地球吧,什么英语过级,什么美式英语,都靠边站吧,没落的汉文化需要重塑辉煌。

来自: 豆瓣
作者: 晴天曼    时间: 2013-4-16 10:52
         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每本都有一个主题,第一本是自由,第二本是总统,第三本是种族。
        以“洛杉矶骚乱”为引子,引出了美国建国200多年来一直围绕的话题,种族。
        后边以种族为线索把美国的历史叙述了一遍,其中包括独立战争时开始北方就已经开始废奴,而南方却坚持到了南北战争之后,还有20世纪60年代的发生在美国南方的种族隔离事件,讲了很多歌故事,然后利用这些故事阐明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希望世界融合,走向“大同”。
        作者还分析了自己对美国南北战争的一些感想,即“解放奴隶”只是南北战争的一个高尚的借口,战争真正的原因是南方想从联邦分离,但联邦却不允许,结果双方发生了战争。
       再有就是和前两本书一样再次介绍了美国的司法系统。总之是对想了解美国的人来讲一本十分重要的书。
       原来美国的南方和北方竟然有这么大的差异,这也是我看这本书之前所不知道的。简单概括一下看完第一遍的感受,以后有时间再继续看!

来自: 豆瓣
作者: wells    时间: 2013-4-16 10:52
         1.民主和自由那种四字成语一样的神秘联系被打破以后,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一个简单的事实,就是“民主”是大多数人的意愿,它并不保障少数人的“自由”,所以民主在历史上常常是一种危险的东西。它与不民主的区别,只在于由多数人掌局还是由少数人甚至一个人掌局的区别。相对后者来说,它当然是一个进步,可是,它并不一定是全体民众的自由的保障。假如没有对于人性的醒悟和孜孜不息的对于人道的追求,民主的结果完全可能演变为对于少数人的暴政。
      2.民主制度所推崇和认可的多数人的统治,假如没有人性的反省和追求,假如人道主义得不到高扬,假如不再追求自己自由的同时,也尊重他人的自由,那么,民主大树上所生长的,往往只能是“多数人的暴政”这样的畸形恶果。
      3.一个国家的立国理念,是在呼吁人道,还是在“以革命的名义”和“公众正义的名义”呼吁仇恨,它的人民将走过的路径是不相同的。
  
  
  
  
      看罢此书,精神为之一振。如此精彩的书,相见恨晚。通过本书的阅读,我对美国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对美国的种族问题、司法程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对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中的多元文化冲突理论产生了了解的冲动。

来自: 豆瓣
作者: joyce    时间: 2013-4-16 10:52
  昨晚秉着手机看书,一个情节让我心中一动。
  林达夫妇说到,参观独立宫时,一个高高瘦瘦的黑人负责讲解,这不稀奇,我国的博物馆也有讲解。然而不同的是,这位讲解员把孩子都安排在第一排,一边讲一边提出与二百多年前的历史(即签署独立宣言、制宪时期)有关的问题。每当他提出一个问题,那些七八岁到十来岁的孩子,一个个高举着手回答,答得毫不含糊。
  我扪心自问,如果有人现在问我从鸦片战争到改革开放的历史问题,我能答出多少?
  答案让人面红心跳。尽管1840之后的历史我至少学过3遍,加上杂七杂八的书籍若干,我依然只有一个历史的轮廓。
  我们真的以我们的历史文化为傲吗?
  为什么我在博物馆里从来看不到对孩子循循善诱并鼓励思考的讲解员,他们的讲解是如此的套路化,连我这个大人听了都甚感无趣。为什么我从来不知有针对小孩子的历史讲座历史沙龙,把他们从那些呆板又偏颇的历史教科书中拽出来。
  而且我们还有意无意的一直忽视着鸦片战争以前的历史。
  几乎每个受过教育的美国人(甚至大多数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国人)都知道美利坚合众国的萌芽始于五月花号,但我们自己却很少有人说得清从秦朝开始的历朝历代,更不要说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变迁了。
  深为自己的肤浅痛心

来自: 豆瓣
作者: 三少    时间: 2013-4-16 10:52
  这段时间陆陆续续看完了林达这个系列的前三本,随着阅读的深入“美国”这个国家的概念也逐渐清晰起来,这可能也是这几本书最可贵之处。国与国之间的比较是毫无意义的,不同历史背景不同现实环境理所当然会带来差异,孰是孰非实在很难判定,如果要树一个榜样,那也决非是美国。
  
  在我看来,哪一天人类能扔掉“国家”这顶帽子,那才是人类社会进而跨入新一阶段的标志。当然有一前提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当以自身民族为荣。或许这里彼此有些矛盾,但差异恰恰是大同的基石,可去而不可无。
  
  林达的书写的还是有些繁琐,但值得一看,至少有些东西值得去了解,有一篇书评中这样提到:“如果谁读完这套书后只是成为林达的FANS,那也许他就是白读了这套书”

来自: 豆瓣
作者: 格瓦拉    时间: 2013-4-16 10:52
  P2
  -  暗中拉帮结派,扩张个人势力,给对手安套子、下绊子之类的小动作,在一个政治透明度很高的社会,就不再是政治家们的必修课。
  
  P24
  -  人类的许多战乱,都有一颗种族矛盾和文化冲突的坚硬内核隐含其中。而这个世界的人们还在越走越近,叫人看着多好捏把汗。至今我们尚不知道,人类是否有足够的智慧,对付这样一个越来越小的地球和越来越近的距离。
  
  P31
  -        作为整体的人类是有这样一种特性的。那就是,第一,他是在思考的;第二,他思考的一个最基本问题永远是与人性有关的。作为整体的人类,他不得不始终在对这个问题进行道德自省和良心拷问。这是人类有可能对“进步”二字持有信心的基本依据。
  
  P115
  -        要推动一个大的社会变革,如果仅仅指望一个在位的政治人物,大概往往是要落空的。因为这样的任务常常有太多的政治利益需要顾及,常常受到各个方面的牵制。即使他曾经有过变革的激情与理想,也在瞻前顾后之间零零散散地失落了。
  
  P147
  -   当一个国家的建立,以最贴近长满野花和青草的土地,以最贴近寻求真善美的人性,来作为它的立国根本。那么,即使在这块土地上还有许多半兽半人,尚未完全进化的“人”,可是,一旦遇到“大是大非”的时候,人们的判断依据和历史进步的方向,在基本人性的标准下,是更容易搞清楚的。这也就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相反,假如人们热衷于建立非常宏伟的社会发展理论大厦。在无数的雕梁画栋、仙山琼阁之间,却迷失了最基本的人性自我,这大概就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的结果吧。
  
  P197
  -   他们(美国殖民协会)是由一些最积极废奴的人组成的一个民间组织。这个组织成立于1817年,他们的目标就是筹集经费,用这笔钱先是赎买黑奴,把他们从奴隶主手中救出来,然后帮助解放了的黑奴和自由的黑人回非洲,不仅支付他们的路费,而且在西非帮助他们在那里建立一个自己的国家。这就是在整个非洲,唯一一个没有受过殖民统治的国家,也是最早的一个共和制国家——利比里亚。(中学历史书上并没有提到原来美国殖民协会与这事有关)
  
  P211
  -   因为美国的建立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特例”,它是完全反“常态”的。那个时候,一般来说,人们想到一个国家,总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概念。一个中央政府控制了各个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一级级派下去,直至一个小官,管理着一群草民。具有很强的整体性。而美国从一开始,它的建国理念就是维护草民们的“个人自由”。它的出发点不是“上面“的管理方便,而是“下面”的自有保障。这样的自下而上的一个观念的逆向行程,就造成了几乎是从个人开始的,一级级向上的“自治”和“联合”。这种国家概念在当时可以说是完全超越了那个时代的。它的出现,并不是源于一个高明的理论,而是出于一个向往平等自由的人性本能。
  
  
  P220
  -        他们(建国者)站在最贴近地面的朴素的人性基础上,却远远站在历史的前面。
  
  P227
  -   如果说,今天有许多人离开自己难以割舍的传统、文化和母语,来到这里,是为了寻找一个富裕生活的话,当初的美国却曾是一个贫穷的地方。然而它却不但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还吸引了一个个加盟的地区。因为自由是符合最基本人性的状态,不论作为个人还是一个地区,人们的本性在寻找一个自由的状态,以及在这个状态下的互惠互利。
  
  P228
  -   站在被冠以爱国,只需要建立一个纪念碑和不断的鲜花,战乱残酷的一面就被掩盖,它的意义就会得到升华。
  
  P283
  -   美国教育的最大优点,就是它对于孩子是人道的,是充分诱导孩子产生最奇异的思想的。美国教育的目的,正如涡沃伦法官所提到的,教育是帮助一个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更成功地寻求自己的幸福。教育不是为社会机器塑造一个合适的螺丝钉。
  
  P317
  -  可怕的并不是在一个国家中,不同的地区对于某一个问题持有完全不同的观点;可怕的是在一场破坏性的战争之后,从此再也建立不起这样一个共同的游戏规则。到那个时候,国家就陷入真正的危险了。
  
  P318
  -   民主和自由那种四字成语一样的神秘联系被打破以后,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简单事实,就是“民主”是大多数人的意愿,它并不保证少数人的“自由”。所以民主在历史上常常是一个危险的东西。它与不民主的区别,只在于由多数人掌局还是由少数人甚至一人掌局的区别。相对后者来说,它当然是一个进步,可是,他并不一定是全体民众的自由的保障。假如没有对于人性的醒悟和孜孜不倦的对于人道的追求,民主的结果完全可能演变为对于少数人的暴政(我想法学专业的同学一定了解“多数暴政”这一概念)
  
  P369
  -   一个国家的立国理念,是在呼吁人道,还是在“以革命的名义”和“公众正义的名义”呼吁仇恨,它的人民将走过的路径是不同的。
  
  P386
  -   有时候,我们看到历史的讨论,也会有一种负面的效应:就是在两种文化进行讨论的时候,一方在捍卫自己的时候,以撕开对方历史伤口的方式,证明自己今天类似的行为“有依据”。假如双方都是如此,就是双方都伸出手去,揪对方那根救援的历史尾巴,既然大家原来都是猿,谁也跑不了。可是,在这种非理性的讨论中,谁也不在意真正的历史教训,这里没有反省,只是在揭对方历史短出的过程中,掩盖了自己今天的短处。
      所以,假如我们发现,在我们的历史观中,总是能够聪明地发现别人的种种恶行,同时又总是对应出自己的种种光荣事迹,而很少能在历史的镜子中,看到自己曾经和别人一样有过一张清晰而丑陋的猿脸,甚至那条猿尾巴的时候,我们大概就可以自己的聪明是否过了头了。在这样的历史观下,很难有什么本质的进步,因为一切可能取得的历史教训都被我们排斥了。
  
  P427
  -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上,各个种族是靠高山大川和沙漠海洋把他们阻隔分离开来的。当他们开始有能力越过这些自然屏障之后,人类的历史就充斥了无穷无尽的种族奴役和种族战争的故事,至今未能绝迹。有了远洋货轮、喷气飞机、洲际导弹、全球互联网以后,高山大川和海洋沙漠已经不再成为障碍。各个族裔和文化之间将会走得很近。人类将无可回避,他们将会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展开交往、交流、接触和碰撞。这个未来的世界能否经历这样一个考验,而走向一个融洽并且多元、宽容并且相互了解的世界呢?
      面对矛盾重重个的今天,我们只能说,这还只是变得越来越小了的这个地球上的一部分人的信念。在这个信念里,包含了他们对人类最终都会完成“从猿到人”这个过程的信念,包含了他们对人类的良知、道德和智慧的信念,也包含了他们对于人道主义和人性必胜的理念。信念就是梦想,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美好的梦想。持有这个信念的人,今天都可以说,我也有一个梦想。
  
  P428
  -   其根本原因就是,对于他们来说,追求人人生而平等的理想,追求一个人人都能够享有的自由生活,是比维持一个强大的国家,比维护这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比其他任何比输比赢的政治游戏更重要得多的永远的梦。为此,他们不惜付出任何代价。
      在人类步入21世纪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民族矛盾、种族差异、地区分离、文化对抗在全世界各个角落里顽固的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国家,几乎没有人能够摆脱这个问题的困扰。怎样对待人类本身与生俱来的差别,怎样面对人与人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肤色、宗教信仰、文化遗产、政治理念乃至风俗习惯的差别和矛盾,怎样协调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将成为21世纪每个个人、团体、地区、国家乃至全人类所不得不面对的最大挑战。没有人能够回避。
  

来自: 豆瓣
作者: 以阅众    时间: 2013-4-16 10:53
  关于《近距离看美国》之《我也有一个梦想》
  
  2.2
  
  这本书总体而言延续有关美国自由的话题,我所强调的是自由,这是因为从林达的描述中也许对于美国而言,自由更胜过民主。美国历史中更多的看重是对于个人的自由的尊重,对于人性的关怀,而不是所有事情都通过民主来表决。比方说,美国法院在早期的时候对于陪审团做出的有罪判定应当全票通过,如果无法实现一致则需要重新审理。而这个也说明了不是大多数人的一致同意就能够剥夺少数人的权利。美国人相对于民主更多的是看重民主是否能够保障自由,而他们更为担忧的是对于多数人的暴力的担忧。而这些正在美国的历史中不断的显现。
  
  如果说前两本书在于讲述一个民主自由的国家的法治程序以及对于公权力的限制,而这本书则转向了美国发展史中更为重要的一件事情,那就是种族问题。而美国对于种族这一棘手问题的解决,也逐渐反映了一个有着自由、人性思考的国家对于个人自由的尊重和一以贯之追求。
  
  从美国建国之初,一直到美国建国之后的一百多年立,美国一直深陷于对于黑人自由权利的深深忧虑,或许在现在某些时候仍然令人深为担忧。但是美国人并不是一开始否认黑人的这一天赋权利,只不过我们看到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一个族群的权益拖入了利益的漩涡,而逐渐深陷为种族歧视的冲突之中。
  
  ---------------------------------------------------------------------
   2.3
  
  谈到种族问题,我倒是对于美国的种族或者应当说是族裔问题感受颇深,总而言之,此书中谈到黑人早期是希望能够通过民权法案和平权法案获得一个优惠的条件,可是经历多年的平权法案实施之后,可以发现的奇怪结果是在今天不是说黑人都希望在机会上都能得到联邦法案给予的政策照顾和优惠,已经有相当的黑人群体或者社团组织希望废除这些对于少数族裔的照顾政策,也就是平权法案。理由是,在今天当黑人逐渐融入美国社会之后,这种在族裔之间的差异已经逐渐消减,平权法案的存在反倒更像是逆向的歧视,同时,具有长远眼光的黑人们反倒觉得这些优惠政策的存在削弱了自己族裔们的竞争意识,使得他们更为相信只要稍稍参与就可以获得收获,这对于一个族裔的长期发展来说是不利的。看来明智黑人领袖们更希望他们的族裔在一个完全平等完全竞争的环境下取得发展,从而成为一个自由的美国公民。
  
  相反,美国黑人对于平权法案的思考促使我们思考一个问题,中国如何面对自己的少数民族政策,中国的少数族裔如何面对政府对他们的优惠?我想这个问题似乎不是单一存在的。因为美国也一直存在一个问题就是,黑人的骚乱应当如何看待?很多时候,因为某个涉及黑人的问题,导致黑人乃至许多有色族裔引发的骚乱,打砸烧抢。可是,最终发现的细节确是,黑人不只是打击白人,还包括其他种族,而且这些参与骚乱的人更多的是强抢商店和住宅。如果说有了那么多倾向于少数族裔的优惠政策,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一,这种骚乱不能说是对于少数族裔现状不满的表示,而可能更多的是借口,那么其中所反映出来的就是对于少数族裔治安状况的隐忧;二是,优惠政策是否有助于少数族裔更好的发展,是否能够使其认识到发展?是不是形成少数族裔恣意的特权。三,少数族裔是否是过于依赖这种针对少数族裔的优惠政策产生惰性,从而因为自身的怠惰使得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第四,这种优惠政策的存在是否使得少数族裔缺少鞭策,缺乏有效的监督,从而在经济、文化、教育、个人素养上面自甘落后,从而走向吸毒、偷窃、绑架、杀人、卖淫等犯罪活动。而且美国也确确实实的存在这种问题,黑人的解放和民权法案、平权法案的提出并未为他们带来什么。而在于政府不能总是单纯寄希望于通过某种优惠来带动他们进步,而是,要关心他们是否真的在努力进步。当一个族群的素质显然落后于现代文明时,自由对其而言则可能较长远是有益的,但是就短期而言兴许是对于一个族裔的放弃和放纵。
  
  -----------------------------------------------------------------------------
  
  2.5
  
  回到中国自己的问题上,少数族裔的权利优惠过大是一个越来越备受诟病的地方。比如在教育考试、生育、税收、以及其他一些特权,这些都是汉族或者与某个民族相比的其他民族相比不能比的。如果说今天对于这些族裔的优惠是在于对于历史上大汉民族思维造成的损害的一种补偿,那么对于许多民族而言是否也有同样的资格接受这样一个补偿呢?当然法律是法律不可能紧紧针对特定的群体怎么样,但是需要强调的一个事实是中国的一些少数族裔并不是和黑人一样一开始就处于弱势的地位,而仅仅只是数量的差异。或者说某种差异完全是由于地理环境等原因造成的,这不能完全的归咎于人口占多数的民族,因为中国的少数族裔也存在支配汉族或者其他族裔的历史。所以,回过头来看的话,中国的族裔问题更多的是政治思维居多,权利思维居次或者更次一级。
  
  在很大程度上中国的民族政策始终需要的反思的是如何平衡融合和多样性之间的关系,似乎从目的而言,融合更多一些,从形式而言多样化多一些。因此这里始终存在的就是文化上的问题,似乎在一个大一统的国家里,经济上的冲突更为困难一些,在我看来现代化很容易将各个不同的族群和地区拉进来,从而至少在物质文明上产生相似性和普适性,但是文化方面的进度似乎是要慢一些。但是文化上的冲突或许不是主要问题,只要尊重多样性,不存在强制性的融合,似乎都不是问题。反倒是无法在族群之间遵循一种经济上的共进或者过分拉大经济发展的差距是族群问题的最大隐患。对于这样一种危险将直接会引发不同的族裔之间的矛盾、不满和冲突,但是如果这种差异造成的结果在今天看来似乎是有两种表现,一种是两个族裔的冲突,一个是贫富之间的冲突。前者在于差异化,后者则是有所融合。因此,很多时候看似是族裔矛盾或许只是贫富差距引起的。经济因素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这样的例子比如美国洛杉矶的黑人骚乱、前几年法国的移民骚乱,其实大家可以想想看,美国是个多族裔的国家都可以在一起生存,虽然无法避免各种不同的小火花, 那都是生活习俗的误解、不同而已。但是过大的问题只要在于一个族裔经济状况堪忧,从而讲问题归结到族裔对抗的角度或者种族歧视。可是当骚乱发生时,并不能说完全是一个族裔受害,也许还自相残杀,或者被暴民、非法或者利用。
  
  那么,中国的问题似乎就不能在完全苛责某个族裔,激化族裔之间的冲突,而更多的是冷静下来思考发展中的问题,如何更好的分配资源。这就好比一家人在一起,一个有钱一个穷都好说,可是两家人在一起干活,一个富一个穷总要引起猜忌不满的。
  
  -----------------------------------------------------------------------------
  
  以上个人的讨论未完,待续,如有参与讨论的意见也会继续张贴。

来自: 豆瓣
作者: pudoni    时间: 2013-4-16 10:53
  这套书是朋友推荐的,说是在我国目前较闭塞的舆论氛围里看看美利坚人民到底是如何水深火热。
  有人说是民主政治的启蒙,还真有那么点味道,虽然目前距离民主还比较遥远,但是愤青的自我觉醒还是值得肯定的。
  也许不久的将来,自由和民主就成了我们可以选择的东西。

来自: 豆瓣
作者: 独自旅    时间: 2013-4-16 10:53
  半天看完了“我也有一个梦想”,激动、震撼,也有数次的热泪盈眶。
  
  浮现在脑海的,第一是视野,开拓了视野。千里之外的某个地方,人们坚持自己的梦想,奋斗了数百年。
  
  第二是任何事情的发展绝不是简单的直线,更多的时候是大家在一个游戏规则下的妥协让步,得以缓慢的前进。
  
  最后是道德和宗教的力量,让人直指内心,放弃自身的利益为了理想的无私奉献,让我几度落泪。
  
  这些在目前的国内奢侈得让人不敢想。但只要我们还是人,还有基本的道德底线和向善的欲望,没有宗教信仰的我们,终究还是会逐渐走上相同的路。
  
  不去要求他人,从自我开始,做个堂堂正正的人,从现在开始。

来自: 豆瓣
作者: 蓝色水    时间: 2013-4-16 10:53
  一直觉得自己对美国已经了解很多了,觉得美国的那点东西自己也算是一知半解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觉得自己太易于自满了,人是不能够这样的,美国是当今世界最为强大的国家,但并不是最为完美的国家,他也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他值得我们学习,但也有不好的地方,我们要取其精华,我们要辩证的看问题,用毛主席的话,就是批判的借鉴,不能犯教条主义错误,读者本书,你会明白美国的一个问题,就是种族歧视,有句话说中国盛产贪污腐败,美国盛产种族歧视,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什么事都有它的根源所在,这本书告诉你美国种族歧视的产生根源,和发展历程让你明白一个不一样那个的美国。
     种族歧视并不是只歧视黑人,有许多有色人种都是被歧视的,不要以我们的固有思想去判断他,也就是说不要想当然,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们在中国觉得美国很好,是一个超级大国,什么都比中国好,但是当你生活在美国的时候,当你设身处地的经历时,往往和你的感觉是大相径庭的,因为我们的美国有一种主观的理想化在里边,只有你经历了才会明白
     喜欢美国的朋友应该读读这本书的

来自: 豆瓣
作者: 诸神之    时间: 2013-4-16 10:53
          以前对美国的种族歧视问题一直是仅在课本或是解释的比较简单的书上看过,前几天看完林达的《我也有一个梦想》才恍然大悟,奥巴马作为一个黑人(虽然是混血)能够入主白宫在以往的美国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美国黑人运动在二战后开始风起云涌,并颁布了使黑人在真正意义上获得了与白人相等的法律地位。短短四五十年后,第一位黑人总统诞生。不可否认,在美国存在仍相当广泛的种族主义者会继续挑起事端,但一个国家为了实现建国者们自由平等追求幸福的理想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大同世界人人平等的曙光在这块土地上初现端倪。

来自: 豆瓣
作者: dudu    时间: 2013-4-16 10:53
      看林达的这本书,不能说是把美国看透或是对美国有了什么看法。
  美国(和其他国家一样)都没有什么唯一或可数的国家形象。它有着它历史深处的忧虑,也有他现临的角度。
      我没去过美国,我不知道他有着什么,我听到过很多评论,但我不懂表态。林达在书中说的有他自己的经历感受在里面。我只是从他那再听到一些看法。

来自: 豆瓣
作者: Leo有    时间: 2013-4-16 10:53
      法律专业读了三年,时不时会遇到非法学本科的法硕研究生,经常不知所谓。可是,真正的书却自己也没读多少,总是买的多,看的少。偶尔看了一两本又往往是“非借不能读也”。林达的书是其中的典型,朋友推荐,一发不可收拾。
      看林达的书的顺序,恰巧是从第四本开始往第三本去,有点倒叙的味道。而看这本书之前,包括看完之后,我仍然自认为处在思想上比较漩涡的阶段。十二年的应试教育让我面对问题,总是时不时想要找到“答案”或者解决方法,仿佛发现问题本身会让人有那么些沮丧。在法治理念和现状的迷宫里兜兜转转,会有人告诉你要怀有理想主义情怀,然而更多的是迷茫。然而,这样的问题似乎是没有答案的,想越多越没有头绪。原本以为有希望的也渐渐看成一个个死胡同,一直以来以为是制度造就恶人,可渐渐的却好像无论什么事,国人没有不能把他变糟糕的。制度要么“看上去很美”,要么索性一纸空文。刘新老师上课的时候说,看着那历史,你会看不懂的,怎么好事都给别人撞上了,戊戌变法也好、洋务运动也罢,甚至是辛亥革命之后的国民政府,但凡有一个坚持下去了,我们会幸运的多。是啊,怎么好事都让别人撞上了,怎么别人的民主民权风风火火,生根发芽,我们却总是好苗长出歪瓜裂枣。刘老说,这样想下去真的要想不通的。
      有人说林达的这本书写的拖沓、冗长,的确如此,因为他追根溯源,把原貌一一复原。对于种族问题,几乎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书中的主要内容以至最后的观点,总无外乎人们耳熟能详的几种看法。但,无论是精神世界的追根溯源,还是历史演进的具体进程,有一种细致的魅力,因为揭开那层窗户纸,却看到与想象全然不同的世界。
      最典型的内容是关于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原因,以及一些特色人物的立场描写,至少是我自身认识的颠覆。这样的书才有意义,当然,我这样说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我看的书还太少,这样的经历不常有,于是就多是如此的感叹。
      南北双方探究的是一种近乎于理想主义痴狂的看法冲突,这样的情况至少在中国是不可能实现的,明哲保身的现实尚唯恐不及,哪还有人会主动地去用不怎么硬的脑袋对理想的硬石来个以卵击石?再寻踪而上,看到五月花号的背影和英国教徒的宗教情怀,又免不了转入宗教和中国自古土壤稀缺的死角。
      剩下的只有唏嘘,但或许找答案这样千古难题本来就不应该是凡夫俗子考量的问题。暂且抛开那些让我晕头转向的那些自相矛盾,回过头来看这本书,我不禁觉得书就是应该这样的,写书的人的心就是应该这样的。为我买一本书,我喜欢这句话,当然是说这样的书。

来自: 豆瓣
作者: zhujjc    时间: 2013-4-16 10:53
  之前对美国很多问题的了解是肤浅的,就像很多外国人对中国问题的了解是肤浅的一样。经过几百年的演进,美国宪法和独立宣言依然是美国的明文法律和精神信仰,我想是很不简单的:
  尊重历史——美国历史不讳言。中国历史最完整的时代除了当代(信息爆炸,不可能不完整了,已经不是人为可以约束),就是春秋战国/三国时代了;
  美国式渐进——尊重法律+司法挑战,是一个良性循环;
  美国式关怀——人性。大量在废除农奴制中“牺牲”利益的既得利益阶层,已经后期的“平权法案”
  美国式原则——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独立宣言)
  
  如果不说歧视,种族(群体)区别对待,在当今世界还是很普遍的,关键是能否从人性的角度去解决问题。
  
  PS:此外,林达的书就是真的有点拖沓啊,呵呵。
  
  
  书中梗概如下:从一个黑人青年和警察引起的洛杉矶暴乱事件切入了传说中的美国“种族”问题。美国自独立起,就是一国两制(南方两州是黑人农奴制),随着美国版图的扩张,逐渐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接着,讲“阿姆斯达”号事件,讲“南北战争”,讲美国(包括黑人)的反对隔离争取权益的系列运动,这三个事件,从时间轴线上反应了美国的种族问题的历史渊源,阐述了联邦和州的关系。

来自: 豆瓣
作者: 雨飘泥    时间: 2013-4-16 10:53
    最近看新闻看得很是难过,法航飞机失事,成都公交失火,重庆山体滑坡,河南风雨交加……每一个事故都是多少条无辜生命的逝去,看得真是遗憾痛心加上伤感恐惧。
     真的是很想找一个可归咎的对象,却好像又实在没有什么可归咎的,看上好像全是天灾,去归咎谁呢,老天爷而已。
     但是这样的一次又一次严重的事故又总归让人觉得不正常。为什么有这么多天灾呢?为什么天天都是事故呢?真的没有什么地方不对吗?
    都是那样普普通通的生命,只是在这拥挤的人间谋一个活路,为什么就会遇到这样的不幸?幸免一次的生者,谁又有什么不同?谁又比谁更有理由幸免?谁又知道下一次会不会轮到自己?
    
    公司里的Notes上还能搜到禚佳春的名字,工作地点写着巴西。大约全公司的人都已经通过不同的朋友链收到了最初发自于他的大队培训同学的祈福邮件。他的同学还记得当时“寻找你心中的罗文”,大家都把票投给他,赞扬他的坚韧和敬业;邮件里有微笑的佳春,年轻而有朝气。有同事说听说他此行是回国休假的,休的是陪产假。听的我心头一酸。
    后来搜了下07年5月肯尼亚失事飞机上的华为员工,家境贫寒,父亲还在打工,母亲身体不好,妹妹还在上学,一个人支持全家,工作勤奋,29岁就做到片区销售经理。命运却如此不公。不觉地辛酸,他的家人今后该怎样生活。
    前天晚上新闻说发现了飞机残骸(后来又说不是),还说发现残骸的地点经常有鲨鱼出没,失事乘客可能受到鲨鱼袭击。看得我觉得心里一冷一冷的。我总是忍不住地想,为什么,为什么,仅仅是那样一个普通的生命,和大家一样的上班,坐办公室,出差,挣钱,结婚,生孩子……挣得多挣得少,都一样是那最普通的生活。但是为什么,为什么有的人就要遭此厄运。空难,鲨鱼,那是什么,那都本该是离我们多么遥远的东西,为什么却就发生在这里,发生在那个点一下Notes就能找到的兄弟身上。他应该已经回到了深圳,坐上机场穿梭巴回到了坂田,陪着他待产的妻子在百草园里散散步……但是,他却或许正漂浮在大西洋上听上去黑色幽默似的在和鲨鱼搏斗……
    命运有时候真的是很黑色幽默。
    成都失火的公交车,之前被指责说没有配备安全锤;今天的新闻说在事故现场找到了三把安全锤。大约也可以归为黑色幽默一类。
    前天晚上看法航的消息,又看成都公交的报道,然后眼泪就不停地流下来。
  
    总是要找出点可归咎的吧,如果只是天灾,你就任由它一次又一次地继续?
  
    归咎于公交超载?
  中国人谁没有坐过塞成沙丁鱼的公交车?不奋斗到买房买车的年纪,谁不都是天天塞在各种味道中穿梭着上学上班,塞得脚都不能着地的情况也决不罕见。但是,为什么呢?不停地修路,高速路,高架桥,城市一环又一环地往外摊大饼,这就是改善交通了?不止一次地看到相关人士呼吁中国不能光造路,要发展公共交通,限制私家车才能根本解决问题。现在去过香港的不是少数人了,旺角,铜锣湾,尖沙咀,香港最繁华的地方,大家到了香港都要去的地方,看到过几条N车道的大马路?为什么香港路又窄人口密度又大还能不堵车?因为限制私家车,鼓励公共交通。在新加坡,如果在交通高峰期时间私家车进入城市主干道,车上放着的一个设备就会自动扣车主的钱,扣的还不少。这样除非万不得已,大部分即使买得起车的人可能会觉得天天上班还是坐公交车划算——当然前提是公共交通也足够便捷。
  这些是在郎咸平的书里看的,我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我觉得他说的很多话都很有道理,但是为什么没有人听呢?归根到底,就是利益而已。卖得车多,GDP高,纳税多,相关行业能发展……那我们还能说什么呢?我们还没钱买车,只好天天挤公交。有时候挤不上公交,就坐黑车,打击黑车倒是比较积极,公司也会配合着一起做“整治”,劝员工不要坐黑车,黑车没保障,出了事也不负责。然后黑车就会消停几天,然后就会一早一群同事站在路口对黑车翘首以盼等了许久不来看看快迟到了再心急如焚地去挤公交。黑车不安全,大家也不是小孩子了,你说了我能不明白吗?但是为什么非要坐呢?那看来只能是因为我们还没钱买车活该不安全了。
  
    归咎于安全意识淡薄?
    安全意识淡薄归根到底是生命意识淡薄。
    有一次锵锵三人行说交通事故的,窦文涛说他有一次看到一个画面:高速公路上一个农民在横穿公路,一辆高速运行的车吱的一下发出刺耳的刹车声在他跟前停下来,农民抬头看看汽车——那一刻,他看到的眼神是茫然的、空虚的。
    对生命漠视,对自己的生命同样漠视。或者说,是根本就不知道应该怎么“重视”。
    所以有次百草园门口的小巴失火了看起来随时会爆炸但来往车辆依然络绎不绝;所以合肥的天鹅湖、黒池坝、雨花塘每年都要淹死好几个人却依然永远有大批的人源源不断地下水,再多的警示牌和巡逻人员也没有用,甚至旁边就刚有一个人溺水正在打捞尸体,这边也依然有人下水嬉戏;当然,所以我们也才会屡教不改地坚持坐小黑车。
    为什么有三个安全锤却没有派上用场?有任何人教过我们应该如何使用吗?说日本的安全教育做得多到位早已是老生常谈了,人家是地震多发国,用得着那些。地震就更危险吗?两年前的夏天日本一场地震之后是济南一场大雨,一场雨在中国造成的损失比人家一场地震要大得多。日本孩子在演习的时候学怎么逃生,老师说要逃生的时候要用一只手按住自己的另一只胳膊,这样是为了防止人多拥挤的时候自己会下意识地去推别人。这是我从《樱桃小丸子》上看来的,后来在人多拥挤的时候我会注意一下自己的手,然后发觉如果不用一只手按住另一只胳膊,确实经常会下意识地去推别人。这样一个在这个人口密度巨大的土地上可能每天都能用到的道理,为什么没有人教过我们呢?真的是只有在地震多发国才有这个必要吗?(这篇文写了一半上网看看新闻正看到“广州一公交车尾冒浓烟 车门口乘客背后被推倒踩昏”。如果全中国人都看看樱桃小丸子并且愿意效仿,至少这类事可能就能避免了)
    确实偶尔有些时候,学校或单位会组织“交通安全宣讲”之类的东西,但是引起的关注总是寥寥——除非被强制参加,孩子们也多半当成一个不用上课的休息机会。组织者会觉得,不是我没教你们安全知识,是我教了也没人重视。但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学习和工作都那么重要而自己的身家性命却不重要?谁的思想意识也不是先天就形成的,终归还是教育出了问题。中国人要关注的问题太多,喊了几年素质教育,发现还有更多需要关注的,便也不了了之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已经离开了校园了还是咋的,反正我是好久没在媒体上看到过这个词了。当年我在学校时候所谓的“素质教育”,也不过是下午早点放学,多上些艺术课体育课,当然,大家还是把这些课当成难得的休息而已,散散步聊聊天,或者是在桌肚里偷偷完成其他文化课的作业。高考还是要考,为什么我们能够、应该浪费时间在“素质”上?
    
     还是归咎于人心冷漠?
    从来也没有人教过我们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不是没有人教过我们要助人为乐,只是大道理谁都会说,但是长着长着就会发现现实跟曾经学到过的大道理不太一样。然后,便也没有人告诉我们这时候应该怎么办。
    为什么大道理说中国是文明礼仪之邦事实上很多地方红绿灯却是没有作用的(当然我自己也不是没有乱穿过马路,我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并非站在道德高度上进行教育)?为什么大道理说中国人自古以来就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但是事实上环境却被破坏的愈发厉害?为什么大道理说乐于助人但是事实上慈善家却那么少?
    于是结果就是不相信大道理。
    我总是记得米兰昆德拉的一个故事,说两个男子在路上看到一个漂亮MM,其中一个就要去搭讪,说了些好听话,让她答应了晚上一起吃饭。女孩子说,但是我必须要回家去知会我妈一声,你在这等我我一会就回来。两个男子就等啊等,半天那女的也不回来。搭讪的男的就说,怎么会呢?我确定她刚刚是相信我的,肯定是真的打算跟我吃饭的。另一个男的就说,就是因为她真的相信你,所以才不信你了;她回家后肯定如实地把事情告诉她妈妈,她妈妈肯定就听出了破绽,不让她去了。
    事情就是这样,你真的相信了,就会发现怎么实际上漏洞百出,最后只好不信。你只能本来在心里就不信,你知道都是骗人的,于是才能够为了这样或那样的理由去相信——那女子应该知道本来你就是在搭讪,说那么多漂亮话干啥,然后她也不会把实情告诉妈妈,这样她才能跟他去吃饭。
  
    貌似扯远了。我只是想说,太多大道理的结果就是不相信,但是除了这些大道理却又没有听过后别的,这个不信了又不知道还有什么可以信得,于是失去了信仰,失去了规范,然后我们就不知道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了。
  
    成都公交失火的视频里,看到一个逃出来的女子在地方躺了好几分钟无人问津,不是没有人从她身边走过,却都走得目不斜视。其实也不能怪人心冷漠,只是我们常常不知道应该如何不冷漠。我看着失火的公交,想为什么没有更多的人去砸玻璃,我想如果我看到这情形一定跑过去砸玻璃,我甚至都想了,如果手上没有硬物周围水泥马路上又找不到石头砖头怎么办,我想那我就拿手机砸,拿classic砸,反正它长得也像砖头。
    ——但是,其实这是我经过了深思熟虑的结果;如果当时我真的在现场,从来也没在新闻上看过这样的情形,我真的能不被吓傻吗?我真的能当机立断抄起手机冲上去砸玻璃吗?我确实不确定。曾经时常见诸报端说有人昏倒路边无人管,我想如果我看到路边有个人昏倒我就一定会管吗?我怎么管呢?打110?会不会有人已经打过了?自己把他送医院?我又抬不动他。叫周围人帮忙?人家都不理我多丢人啊。而且“现在社会这么复杂”,你知道管了会不会惹麻烦?我想很多人真的不是内心就冷漠,他们只是瞻前顾后,或者,就是有心关切,无力行动——不知道该怎么行动。
    我总觉得这是应该有人告诉我们的,即使学校不能,媒体也应该发挥作用。当然,媒体已经有发挥一定的作用了,比如再碰到类似的事情我已经想好要冲上去砸玻璃了。(写完此文又发现天涯上有号称消防员的发帖说类似情况不能贸然砸窗户,否则氧气进去烧的更快。于是我连唯一想好的一点也不管用了。我怎么知道什么是“类似情况“?我怎么知道砸和不砸那种损失会更惨重?)
  
    昨天借了本书,《南方的立场》,是南方都市报07年社论的合辑。顺手翻到一篇叫做《一个有关切有行动的社会无惧遗憾》。说的是07年5月惠州一对打工夫妇丢了女儿,经媒体曝光后引起广泛关注,大家帮着搜寻孩子、安抚父母、网上祈福、责问公安……虽然最后的结果令人震惊和痛心——孩子居然就是被自己的母亲杀死的——但正如那篇社论所写:“当惨剧不可挽回地发生时,有时我们只能接受这痛心与遗憾。但是,我们并不只有痛心与遗憾。我们也看到,一个有关切有行动的民间社会也在充实生长,那些细微强大的社会力量正在汇聚共识、化解阵痛。”
    我还够不上这份乐观,但我同样相信希望。媒体会越来越有力,民众会越来越理性。不仅仅是被动地关注那些已经被媒体炒起来的热点,也能去关心每一个可能并不起眼或者故意被做不起眼处理但却同样珍贵的生命。不仅仅是在出现问题的时候痛心或是谩骂,更能去想,以后,要怎样。
  
    6月5日,罗京也随着去了。有人悲恸,有人冷眼,有人把他拔高到“国嘴”的高度,也有人较为理性地呼吁不能够只关注罗京更要关注其时逝去的更多生命。
    其时逝去的还有很多的生命,一条一条新闻看下来,简直就是一个滴血的黑色加法题。重庆山体崩塌,可能是因为非法采矿引起的。zzz发出过停产通知书,但是到底有没有许可证却还不能确定。“武隆县国土局矿产资源管理办公室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铁矿可能有采矿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但他不能确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矿工说,zzz已多次责令该铁矿停产,但该铁矿置若罔闻,不可能有采矿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
    矿难看得多了,大家也就麻木了,引不来公交失火那种空前事故的关注。
    还有河南的强对流天气引起的死亡,没过两天就已经在网页上难觅踪影。为什么一场雨就能带走几十个生命?为什么这种城市人没啥感觉的“天灾”会给农村带来那么大的损失?消逝在雨里的生命和火里的有什么不同,难道是城市和农村的差别?本都是一样活生生的、平等的生命。只是发生得太多,便也见怪不怪,难道发生多了就是合理的?难道事故还要发生得新鲜才能有解决的动力?而那种新鲜的事故,在一阵又一阵关注了又忽略重视了又漠视的循环往复中,最终也要归于平常而成为顽诟。
  
    我总是愿意相信现在有变得更好也会变得更好,比如新闻透明度已经增加了——毕竟,很多负面的东西绝不可能是最近才发生,只不过我曾经我们看不到罢了;比如民众的压力开始变得有效——只是如果有效的仅仅是民众的压力,那民众不可能持久的热情只能又将人带入绝望。
  
    我想要改变什么呢?我也不清楚,我觉得有很多。放眼望去什么都让人看着不舒服,但是总有一个根本的东西吧?
  
    我又想到了林达的书。《我也有一个梦想》里说到的:
    “你一定注意到了,由于美国的独立宣言就是建立在“平等自由”的理论上的,也就是说,美国这个国家从一开始就是建立在自然法的基础上的,因此,尽管它有过严重的历史遗留问题和自身的社会问题,可是,和许多其它地区相比,它在思考和解决自己问题的时候,更容易抓住问题的实质,更能够单刀直入,一下子切到问题的根子上。因为实际上这是一个简单的国家,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盘蜿在前面。换了别的地方,出现社会问题以后,会进行复杂的知识界的理论探讨,如同剥笋一般,一层层数不尽的理论外壳,可能剥了半天绕了半天,还是没有寻到是哪一层的理论,出现了什么样的偏差。在这里,就很简单,因为它只有一个简单道理。遇到问题,只需对简单的自然法进行比照,尽管解决一个社会问题永远不可能是简单的。可是,在是非判断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向上,却显然要清楚得多。”
  
    于是我想,那根本的东西就是培养和建立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的重视,对平等自由的遵从,对民众追求幸福的权利的保障。唯一能够实现这一切的,是宪法——不仅仅是写在纸面上作为大道理不被人相信的宪法,而是真正能够得到贯彻落实的宪法;不仅仅是在司法力量的维护下被动实施的宪法,更是从人之初的教育开始就能够扎根到每个人心中的宪法。
    在这样一个宪政的基调之下,我们才能懂得并捍卫生命的可贵——不仅仅是自己的,也是其他人的,每一个人的生命才会因全社会的捍卫而变得有安全感。在这样的觉悟下,我们才会为不靠垄断不靠资源不靠政府完全凭借自身努力而把生意做遍了全世界的中国民企华为员工的牺牲感到痛心和崇敬,而不是说“以后不能跟华为人坐一架飞机了”。在这样的社会中,矿难才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农民兄弟才不会因为一场雨而遭受巨大损失、学生才不会在拥挤的楼梯被推搡摔倒、市民或许也能在危急关头更加掌握逃生自救的方式。
    还是南方都市报那句话,一个有关切有行动的社会值得期待。而民众的关切和行动,最终需要以宪政制度作为动力和保障。

来自: 豆瓣
作者: 周游    时间: 2013-4-16 10:53
  
    
    林达的系列书,我是大概2000年开始看的,沿着这根线,慢慢往上溯源,看到法国大革命,英国自然法,罗马,基督教 古希腊的书籍,我不是哲学爱好者,对形而上学的东西没有多少领悟力,所以对于制度性,组织性的事物总是特别感兴趣。林达书中的内容不太记得了,有二点我印象很深
    
    一,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是值得信赖的,可以做出理性的判断,对人,生命的尊重是人类社会一直会向前发展的最基本保证。从贤人会议,元老院,主教会议,国民议会一路而来,虽然不乏公安委员会那样的暴政,但只要能够自由选择,我们得到的大多数时侯都比某个权威告诉我们的要好的多。
    
    二,民主只是一种解决分歧的方式。不是目标。没有人掌握终极真理,所谓好坏善恶只是相对的。一个战争中有多少正义,答案是至少有二个,双方都有一个。民主只是帮助我们选择出大多数人目前最能接受的那个方案。虽然很有可能长远来说它是不合适的,比如禁酒令。但在民主制度下,它能自我改正。
    
    对人类本质的信任,和对每一个作为个体的人的不信任,探讨如何用民主制度来保证人类的最大福祉,这是林达系列书籍为我们打开的一扇思索之门。
  
  > 删除

来自: 豆瓣
作者: zhujjc    时间: 2013-4-16 10:53
  之前对美国很多问题的了解是肤浅的,就像很多外国人对中国问题的了解是肤浅的一样。经过几百年的演进,美国宪法和独立宣言依然是美国的明文法律和精神信仰,我想是很不简单的:
  尊重历史——美国历史不讳言。中国历史最完整的时代除了当代(信息爆炸,不可能不完整了,已经不是人为可以约束),就是春秋战国/三国时代了;
  美国式渐进——尊重法律+司法挑战,是一个良性循环;
  美国式关怀——人性。大量在废除农奴制中“牺牲”利益的既得利益阶层,已经后期的“平权法案”
  美国式原则——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独立宣言)
  
  如果不说歧视,种族(群体)区别对待,在当今世界还是很普遍的,关键是能否从人性的角度去解决问题。
  
  
  书中梗概如下:从一个黑人青年和警察引起的洛杉矶暴乱事件切入了传说中的美国“种族”问题。美国自独立起,就是一国两制(南方两州是黑人农奴制),随着美国版图的扩张,逐渐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接着,讲“阿姆斯达”号事件,讲“南北战争”,讲美国(包括黑人)的反对隔离争取权益的系列运动,这三个事件,从时间轴线上反应了美国的种族问题的历史渊源,阐述了联邦和州的关系。

来自: 豆瓣
作者: mechin    时间: 2013-4-16 10:53
  这本书不错,无疑是一本对美国民主与法制启蒙的好书。读完之后重新思考,美国真的如此美丽吗?
  有一点很明确,作者是用崇拜的目光,从正面的角度去肯定美国的民主与法制的,这就不可避免的会将一些事实掩盖起来,作者可能是无意的,但也可能是有意这样来使中国的读者对美国的民主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而非意识灌输)。
  书中的观点有些我是不敢苟同的,比方说,南北战争的真正起因等等。其中我觉得最具争议的是:美国人民真的准备好了吗?
  书中的核心观点无疑是美国人民对分离且平等价值的强烈认同和对契约的严格遵守。但正如卢梭自己也承认的,这一纸社会契约并不真正的存在,那么对它的遵守就只能建立在强大的经济约束或高度发达的全民理性之上。然而,美国人民并不是天使,他们真的在建国之初,就准备好了要严格的遵守契约,他们的理性就已经上升到如此的高度了吗?要知道,卢梭和独立战争基本是同一时代的。而在书中我们也隐约地看到,民众的理性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质的变化,只是原来的问题逐渐被接受,在面对新的问题的时候,理性又回到了原来基本持平的水平。
  所以,真实的历史,不会像作者写的那样令人神往,如果你看《伟大的博弈》的话,会发现任何时代美国都是一个充满贪婪和欲望的都市。历史是复杂的,试图全面恢复历史的真实并予以解释的努力仅是徒劳。而我们只能从它的某个方面去诠释。从这个角度看,在诠释美国民主与法制的理念方面,本书是本难得的好书。只是不要波及其他就好。

来自: 豆瓣
作者: 小镇村    时间: 2013-4-16 10:53
  来源于本人博客:http://cunfu.info/2009/01/31/jian-dan-hua-de-yin-you/
  
  心中一生的痛便是读书很笨,一是因为自己脑袋笨忘忆差是天生的,二是因为理解能力弱是后天的。尤其是一些书中列举的条条款款,大多是今天脑门进明天脑勺出。直到前两天才总结出来具体原因:因为自己无法记忆那些没有理解的内容。
  
      世界上发生的许多事情,当事实被简单化以后,看似清晰的结论,有时反而会模糊事件的真实面貌,甚至也会曲解事件所折射的意义和教训。
  
  比如读书时背诵美国南北战争,就是一个总统林肯突然说“我们解放黑奴”吧,于是便打了4年,然后收兵结束,至于真正打响第一枪是历史背景与深刻原因,战后南北方情况如何,是推行了北方的主张还是南方有了质的改变,这些改变对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反正没有人告诉,你要不去读书就永远也不知道。这已经无法被认定为是“信息”还是“知识”了!当读了林达的又一本《我也有一个梦想》对美国种族问题有了多一层的了解。
  
  自己从来不是一个会读书的人,往往在一本有明确主题的著作中读到的却是极小的点,而这次就是简单化的隐忧。
  
  我们在从小的被教育中都是老师告诉我们,要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在考试时要列出纲,如果用一个词,那一定是“纲举目张”最准确了。就连这次春节与老岳父谈及“纲举目张”一词,我也仍然认为那是“文革”中极为广泛的用语,同时自己深深地理解与认识这个词语,自己刚好是渔夫的儿子,纲便是鱼网的那根提携粗绳,而目是捕鱼的小眼,这种理解简直可与赵本山对东北黑土风土人情有一比,同时“纲举目张”也多在儿时路边的人们的墙上用白灰以那个时代特有的字体刷上。
  
  学习生活中自己渐渐地反省,这种简单化渐失它于己应有的作用,因为愈是简单化,愈是形式化,从而也愈可失去它本来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因为一件事情,一个现象,在长距离的相互传送中会被逐步简化。等传递到了彼岸,原来的一条恐龙,已经只剩下一副骨骼了。至于一个历史事件,它一但遭受长距离海浪的冲刷,还受到时间的淘洗,当它漂洋过海,已经不但是骨骼,而且是骨骼的化石了。似乎经过简化以后,它反而显得清楚和容易被掌握,但是,它留给人们有血有肉的历史教训,却往往在途中失落了。P178
  
  可能对小孩子的教育,一种观念一种意识形态一种道德一种美德,简化是可取的,但从人类的思想和人性的反省是进步的一个最重要的动力的角度去想问题,简化是否会是一种阻碍?
  
  对于现实意义,或许也有可以思考的地方,当人们即使在今天这样的社会中,也难免出现将所有问题简化为一种问题的思考,将所有判断都变成一种价值判断。(具体的事例就不用列举了吧,比如民粹,比如爱国)那独立的思考与独立的判断会隐居在什么地方?
  
  于是想到一个专业上的争论,或许“读者用户都是正确的”在以后之后也会被简化为一句话一个简单的判断,而失去它当初提出时的背景与具体的解释。其实总谈“同情的理解”,有时便是还原历史或纳入历史的背景中去理解某些人与事,如此而已。这种理解又岂是我这样一无所知的人所能做到的,于是停笔!

来自: 豆瓣
作者: 好像旧    时间: 2013-4-16 10:53
  相当容易消化的文章
  条理清楚,循序渐进又有事例
  好象看小说一样着迷
  但是讲述的故事却是沉重得让人一直皱眉头
  
  对于美国历史知之甚少的读者比如我,
  这算是一本难度适中的启蒙教材
  也是一次不同角度的文化冲击

来自: 豆瓣
作者: 天问    时间: 2013-4-16 10:53
  最近读林达,读《我也有一个梦想》。
  不知不觉,我关心上他书中提到的每一个相关的故事、电影、名人,而他书中没有讲到的东西,我都有兴趣去找一找,看一看。
  林达,在我的眼中来看,深以为是华语世界的房龙。一样的宽容,一样的自由,一样的笔触,一样的讲故事,一样的精彩,……绝对让你兴趣盎然地享受最好的阅读快感!我喜欢这样的作家,尽管他们不是最优美语言的创造者,却是最佳阅读快感的创造者。
  
  http://www.teven.net/?p=484

来自: 豆瓣
作者: 小狼韭    时间: 2013-4-16 10:53
  这书我还没看完,不过有些话想先说一说
  
  林肯开了两个恶例
  
  前两天读《我也有一个梦想》。里面有一段关于南北战争的描述。虽然林达还是强调了在那个历史时刻林肯的为难与不易,但我仍然认为林肯开了两个恶例。第一个是,他让这个国家的人民失去了离开的自由。第二个是,以道德发动战争,在意识中被允许了。事实上,无论解放奴隶这个口号多么高尚,我也认为这只是林肯在无法停止战争的前提下,选择了一个更为实际的口号作为战争的追求。但是,无论是以爱国的名义,还是解放奴隶的名义,这场战争都不应该被允许。在林达的书中,林达摘录了独立宣言的一段话,大意是如果不同意一个国家的行为,可以进行谴责,但不能做出其他行为。这并没有被写在宪法里,所以没有强制性,是否维持这一原则,全看一个人的道德水准。但是很可惜,林肯没有做到这么高尚,在自由与维持之间,他选择了后者。于是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美国变成了一个只能来不能走的国家,而发动战争也有了一个突破口,那就是“人道”。但是,我很不同意林达关于人道的解释。我认为区域自由并不是一个政治诉求。一片土地不会向谁要求自由,只有生活在那里的人民才会要求自由。无论他们是否沿用奴隶制,无论他们是否在践踏着别人的人权,但如果要毁掉他们的自由,那仍然是不人道的。我始终认为这场战争是不可取的,这只是用一种错误的方法来纠正另一个错误。而这场战争最初要纠正的,也根本不是一个错误。当年林肯其实也看到,因为美国独特的联邦制,分离出去并不代表不会回来。南方不废奴不是南方人没有人性,而是他们攸关自身的需要,当他们不再需要时,奴隶制是一定会被废除的。这可能需要一段时间,但是自然的结束,后遗症总是最少的。奴隶制的斗争就是一场人性的光明史,北方既然能做到,为何就不相信南方也能做到?不知林肯当时如何权衡利弊,而去发动了一场战争,但是,我想他思辨的过程一定不是非常理性的。
  似乎,在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人似乎都在叫好北方一举消灭了奴隶制,但不知道是否有人还记得,关于“离开的自由”这一点?更加恶劣的是,一个发动战争的永恒理由诞生了,那就是“人道”。从100多年前的南北战争开始,美国也许就转了型。在战争之前,美国在我看来是一个既尊重内,又尊重外的一个国家;但是战争后,虽然美国人也失去了一种自由,但它平衡的制度让他们还能够有最大限度的自由,而对外,恐怕就没那么幸运了。最近的例子就是伊拉克战争。也许,这场战争早在百多年前就已经埋下了种子。当林肯看到他错误的行为留下的遗产并未因他的提醒而得到终结时,不知作何感想?
  

来自: 豆瓣
作者: 迷路而    时间: 2013-4-16 10:53
  昨日睡前读完了林达的《我也有一个梦想》,距离上次看的《总统是靠不住的》已有两个年头。林达的书所能吸引我的首当其冲是他不紧不慢,理性的剖析问题的思路,娓娓道来地讲故事的风格;其次,才是书的具体内容——《总统是靠不住的》讲的是水门事件;《我也有一个梦想》则是美国的种族问题和南北战争。
  政治和历史,原本不是一个热门的话题,林达平实的语言也没有太多“戏说”或者“水煮”的味道。虽然略显罗嗦,但能把如此复杂的问题,不偏不倚地将思路整理清楚,然后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是需要很强的功力的。相比现在市面上流行的太多“博客书”,大家如今追求得更多的是“眼球效应”。
  林达所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一个严谨,运行流畅,经过历史的不断磨砺而日益完美的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虽然通篇没有将他和中国的政体作比较,但只要是读者,就会忍不住时时拿来与本国相对照。我感觉,虽然各国文化不尽相同,但历史的脚步无法阻挡,最终都会朝着发达的最终形态慢慢靠近。并且这种历史的步伐,将不受任何的人为因素所改变。
  看书的速度永远赶不上买书的速度,我想《近距离看美国》系列的余下两本我也会尽快看完。据说《西班牙旅行笔记》和《带一本书去巴黎》也都很不错,这个世界永远有看不完的好书和电影,有时想到这些,人会莫名的感到兴奋。
  《我也有一个梦想》前前后后看了三周左右——比较聚精会神的大概是看了三次——两次在星巴克等人和在出差南京来回的火车上。心绪再乱的时候,抽点时间凝神阅读总是很不错的,读到什么倒也是次要,关键是人可以一下子恬淡下来。
  我是挺“败家”的一个人,崭新的书到手上,到最后看完,已是标准的“旧书”一本——封面磨损,内页折角等等老化的痕迹无处不在,偏偏我还有一种成就感,这些,才是我“看过”的痕迹。
  

来自: 豆瓣
作者: 风入松    时间: 2013-4-16 10:53
      天天关注于基金,读完了一整本《证券投资基金学》,到是花了快一个月的时间才把这本《我也有一个梦想》读完。首先是非常佩服于林达讲故事的能力,引人入胜。
  
      相比于以前零碎地从新闻里听说美国的种族冲突,什么巴以冲突等等,都觉得是非常迷惑的事情。实在无法想象两个种族之间竟然会如此的对峙和仇视。猛然又想起了大学的时候,新疆的同学给我们讲起维族人是如何如何的凶暴,如何如何地横行,我们都似乎觉得离我们太过遥远。
  
      应该说美国的种族问题源自美国的形成。这是一个移民的聚居地,也是移民者的天堂,应该是在那里聚居了世界最多的种族、肤色和国籍的人们。而美洲最开始发展的奴隶制,也是导致种族冲突、隔离和各种种族问题的根源所在。确实,就在一个大学的宿舍,来自五湖四海各个省份的同学尚且有那么多不同的习惯、习性和文化,何况美国那里可是冗杂了如此多也许从来都没有交流过的不同阶层不同背景不同文化的人们呢?文化的冲突之下,没有对与错,没有好和坏。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但是在美国这样的一个国家,竟然要不同类也要聚,不同群也要分在一块,的确是个世界性的永久的难题。也许一代人、两代人也未必能够溶解这些看似简单的隔阂。
  
      跨文化交流是一门学问,不仅仅我所知道的传播学里有这么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分支,其实我们更要注意,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往往时刻存在着这样各种非常重要的“跨文化交流”。一个生在城市、长在城市的孩子,他的文化特性会和农村里一直呆着的孩子截然不同;一个农村长大,在大城市读完大学后留在城市工作的,又会和一直都在城市里的孩子不一样;如此种种,复杂的生活背景、复杂的地域文化以及更为复杂的职业圈子、人际圈子都将给我们每个人打上形态各异的文化的烙印,以至于我们彼此之间沟通起来是如此的困难,冲突在所难免,误会显而易见。
  
      不得不为美国北方的开明的白人们感到感动。他们舍弃着自己的利益,从反省中走向进步,从人性的回归中找到良知和人最善良的秉性,他们尝试着在一个奴隶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度里废除奴隶制,实现他们建国的祖先们“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力”这样一个梦想。不得不为林肯总统的黯然死去而感到遗憾。历史深处如此沉重,如此震撼人心!我也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的那一句拨动所有人灵魂的话语长久在我的脑海里盘旋不散:
  
       朋友们,今天我要对你们说,尽管眼下困难重重,但我依然怀有一个梦。这个梦深深植根于美国梦之中。
  
      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将会奋起,实现其立国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
  
      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州的红色山岗上,昔日奴隶的儿子能够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同席而坐,亲如手足。 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一个非正义和压迫的热浪逼人的荒漠之州,也会改造成为自由和公正的青青绿洲。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小女儿将生活在一个不是以皮肤的颜色,而是以品格的优劣作为评判标准的国家里。
  
      我今天怀有一个梦。
  
      我梦想有一天,亚拉巴马州会有所改变——尽管该州州长现在仍滔滔不绝地说什么要对联邦法令提出异议和拒绝执行——在那里,黑人儿童能够和白人儿童兄弟姐妹般地携手并行。
  
      我今天怀有一个梦。
  
      我梦想有一天,深谷弥合,高山夷平,歧路化坦途,曲径成通衢,上帝的光华再现,普天下生灵共谒。 这是我们的希望。这是我将带回南方去的信念。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就能从绝望之山开采出希望之石。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就能把这个国家的嘈杂刺耳的争吵声,变为充满手足之情的悦耳交响曲。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就能一同工作,一同祈祷,一同斗争,一同入狱,一同维护自由,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终有一天会获得自由。
  
  

来自: 豆瓣
作者: 丁丁    时间: 2013-4-16 10:54
      林达笔下的美国种族平等发展史展现了美国的进步力量,如何在一个挺不错的体制下,遵守游戏规则,推动种族平等和融合的。
       遵守游戏规则,可能是我们最缺乏的一种游戏规则,可能这就是我们如此不堪的原因吧,我们每一个人都从自我做起,感动他人,也许美国的昨天就会变成我们的明天。

来自: 豆瓣
作者: laogai    时间: 2013-4-16 10:54
  连最新出的《如彗星...》,近距离看美国的4本,还差这一本没看完。
  读起来很吸引人,记得第二册时曾经看到夜里4点多钟。。。
  不知道为什么,4本书里,一直没怎么提到克林顿的那场弹劾案,很想读到他关于这个案子的介绍,嘿嘿。。。

来自: 豆瓣
作者: 长夜清    时间: 2013-4-16 10:54
  还没看完,断断续续的,特别是南北战争着的阿姆斯达号事件,给我跳过去了。留待日后一口气把整个故事看完。
  因为有了《带一本书到巴黎》在先,所以不太习惯这种书信体的文字。每封信的开头,作者都要交待上封信是什么内容,真正的书信大概不会这样。如果调整一下,变成一篇一篇的独立文章,大概也不会多费事,但作者没有这样做,我相信可能是出于一种特别的理由。

来自: 豆瓣
作者: kukuma    时间: 2013-4-16 10:54
  个人认为在近距离看美国里这本书是最好的。总觉得前两本写的有些散。这本是专门讲种族问题的;写得很深,很有渊源;很有脉络。
  
  最感慨那些先人,在黑人还是奴隶的时候,怎么能够舍弃自己的利益来换取他人的自由;或是现在,立平权法案的那些人,牺牲自己的利益来建立这一个最自己不平等,却保护少数民族的法案?难道仅仅是对理想的平等自由的追求?

来自: 豆瓣
作者: gehech    时间: 2013-4-16 10:54
  光荣与梦想
  关于美国的名著了
  
  我也有一个梦想
  作者林达想要告诉我们什么了?
  
  我有一个梦想
  我也有一个梦想
  
  美国人
  中国人
  地球人
  呵呵

来自: 豆瓣
作者: 你妹君    时间: 2013-4-16 10:54
      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三部曲终于读到了尾声。还剩下最后一章,留在睡前解决——其实更应该说“留在睡前享受”。从我偶然在同学的书桌上翻到第二部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昨天bbs上还有人提到这几本书,说他一次只读几章,放下回味,然后再继续。我何尝不是如此,常常掩卷,微笑摇头作惊叹状,像是反复回味大片的精彩场面一样。这么好看的书,真舍不得一下读完——生怕以后再也看不到这么好的故事了。
  
      林达是一对旅美夫妇合用的笔名。他们并非专业学者,但却是讲故事的绝顶高手。尽管只是无声的叙述,读起来却颇有些看大片的味道,没有激动人心的惊叹号,却煽情于不露声色之中。第一部《历史深处的忧虑》透过辛普森案的世纪大审判,围绕着“权利法案”,讲述了美国的政治法律的根本精神。全书一半以上的篇幅都花在辛普森案上,第二部《总统是靠不住的》,主题则是从总统权限说到美国的“分权制衡”,当中也有一个大故事——水门事件,在林达笔下简直就成了惊险小说。第三部《我也有一个梦想》聚焦于种族问题,从阿姆斯达号的故事到南北战争,从马丁路德金的民权运动直到现在,一笔穿透了整个美国历史,其情节更是高潮迭起。就算当历史故事书,这三本书也足以值回书价。
  
      正是这种平民视角的津津乐道创造了本书的精彩。此书是直接由书信体发表的,也就是说,它是林达在给自己的好朋友讲故事,作为一个生活在美国的中国人,给国内的朋友讲美国的故事。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一件事。而林达的故事又讲得特别好,就像是茶馆里说书的先生,大家这才都去听他的故事。换了某些满口黑话的政治学历史学专家们来讲,恐怕一般听众忍不了多久,就掩耳逃走了。
  
      但不得不说,带点演义味儿的“讲故事”,确实是一种危险的叙述方法,毕竟林达的中心主题是严肃的政治和历史,虽然是启蒙,也不能信笔写来,如果稍不注意,就有偏离客观事实或片面之险。并不是没有人指出林达书中的硬伤,这实在意料之中。
  
      林达给他的朋友和我们展现的,是美国制度最积极的一面,也是美国历史最光彩的一面。这是真正的美国吗?美国就那么完美吗?当然不。但它是我从没见过的一个美国,至少从没看清过。如果我没读到这几本书,又不去美国生活,不知道要花多长时间才能获得这些美国的图景。虽然我对政治领悟甚浅,但在也不算是不闻世事的只读圣贤书者,从小到大,也听过不少中国人讲给中国人听的美国故事。然而林达所讲的还是大大超越了我的常识,屡屡让我惊叹。原来尽管我对国内的种种丑恶深恶痛绝,却依然没有摆脱中国规则的视角去看待中国之外的世界。
  
      至于林达的具体主题,我也没什么能力来多说。从林达的讲述得到一个直接的结论是:美国的制度就算不是当今最好的制度,也是全世界运转得最好的制度。其实能否“运转得好”或许是一个制度的生命所在,正像林达在第二部中所比喻的:制度只是一台收银机而已,能够正常工作,少出差错即可,空有个天花乱坠的架子又有何用?全书中林达毫不掩饰他对国内制度的揶揄,每当他说道“这里看不到……”或者“不像其他一些国家那样……”,我都心知肚明,这说的不就是咱们么?
  
      全书给我感触最深的大概是制度进步,法律进步之艰难。这种改变在美国,哪怕在我们看来微不足道或者顺理成章的小事,也可能会掀起巨大的波澜。但因了对“游戏规则”的尊重,虽艰难却充满希望。而对规则的尊重,正是我们所最缺少的,中国近代百年,无视规则久矣,我们已经吃尽了苦头,联想到我身边的现实,令人感慨万千。话说回来,美国人是否更幸运,因开国一代的英明而世代受益?我相信还有更深的原因,林达在书中没有多讲,只是提到之所以美国人能在关键时候坚定平等自由之信念,甚至不惜自己的利益以维护自然法,与他们坚定虔诚的宗教精神是分割不开的。
  
      从林达的描述中,随处可见美国人对历史记录的尊重。我们需要历史,即便不谈进步,我们至少也不能因为遗忘而犯下同样的错误。近代史应该是每个中国人我们并非没有激动人心的岁月,更不缺少惨痛的教训,但我们除了虚伪的激情和可怕的沉默,还剩下多少沉甸甸的书写?今天正在发生的决定我们命运的一切,又有多少能为黑幕之外的我们所知?如今我们倒是近距离看美国了,可我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地来个“近距离看中国”?

来自: 豆瓣
作者: nofear    时间: 2013-4-16 10:54
  近距离看美国系列的确让我更深入的认识到美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并且在看美国片子的时候,常常有感悟。但是,我认为作者对于南北战争的动机,写得太完美了一点。
  
  我认为,南北战争和北方资本主义工业化和南方的农业化之间的冲突是分不开的。而作者只字未提。
  
  资本主义工业化就必然要求有大量的工人,黑人则是劳动力的一个大来源。但是南方的理念仍然停留在农奴制的农业化上,农奴无法成为工业所需要的劳动力。同时,人权、平等是资本主义工业化所需要的最基本的制度,农奴制和这个制度也是冲突的。而美国要发展,资本主义工业化是必然趋势,无法阻挡,南方的农奴制恰恰成为了一颗绊脚石。这才是南北战争的根本原因。
  
  另外我还听到过一个说法,当然未必正确,仅供参考。那就是,美国独立战争主力部队是法国人。参战的法国军队兵力远远超过美国人自己的兵力。

来自: 豆瓣
作者: 随梦飞    时间: 2013-4-16 10:54
  这一套书是林达的成名作了,出版很有些年头了,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也不消多说
  记得当时一口气看完3本书很奇怪这种书居然没有被禁
  也许这些平庸的书名帮助它度过了审查这一关
  据我所知,很多教授将其做为课外辅导读物
  更有很多人视其为他们的政治和民主启蒙读物
  
  现在对林达有些争议,我倒觉得这很正常的,
  如果谁读完这套书后只是成为林达的FANS
  那也许他就是白读了这套书
  有时你会怀疑林达有洗脑的嫌疑
  但我喜欢这种暴风骤雨过后的头脑清醒
  
  

来自: 豆瓣




欢迎光临 悦读人生 (http://dothinking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