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人生
标题:
寂寞的撒旦 - 书评
[打印本页]
作者:
飞雪
时间:
2013-6-18 23:29
标题:
寂寞的撒旦 - 书评
《寂寞的撒旦们》着力刻画现代人的孤寂感,作者对于同性恋与异性恋之间互动的深入刻画尤其值得称道。四个原本毫无瓜葛的“撒旦”,因种种偶然和必然的因缘产生了交集。出生于商人家庭的撒旦之一从小家庭破裂,为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892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作者:
几画几
时间:
2013-7-22 03:56
就如一杯白开水,这本书带给我的,并没有多大的冲击力。只是作者的大胆直白是我所欣赏的,而本书对边缘人的探讨似乎并不深刻。
人生哪里来这么多铺天盖地的寂寞?能拯救自己的,还只有自己。
书中的部分文字过渡得不太自然,结尾匆忙潦草。
作者:
Cute@T
时间:
2013-7-24 03:25
由寂寞发展出的故事,触及到每个人的内心,现如今朝九晚五、两点一线的生活在不同程度的上演,身边的亲朋好友,在白天的生活中充当着各自的角色,当夜幕的来临将不再掩盖内心的寂寞,一部分人们将在家,在酒吧,在不同的地点与心爱的人缠绵和相互安慰,这一切已成大家心照不宣的共鸣以及习惯。
作者:
做个好
时间:
2013-7-24 10:24
世间百态,人最病态,我是书外第五个撒旦,所以我在许找另一个魔鬼,因为撒旦一定要与魔鬼为伴才不会寂寞。 教育是个问题,教育出了问题。作为家长不知道你们想过没有,孩子只是孩子,孩子幼小柔弱,所以孩子最开始都很依靠父母,父母才是孩子的支柱,家才是孩子的避风港,所以他们最需要的是你们,可是当你的孩子最怕的就是你们的时候,最想离开的地方是家的时候,你们不觉得可悲吗,不觉得失败吗,不觉得自己错了吗?而学校老师们那,做为孩子作为学生,孩子和学生的求知欲望不是最强烈的吗?可是你们家长和老师们有是怎么扼杀,我们的求知欲望的你们想过吗?家和学校明明应该是我们最喜欢的两个地方,可是你们是怎么把它们变成我们最想离开的两个牢笼的,你们思考过吗?我们如今的病态你们考虑过原因吗?》
作者:
何必
时间:
2013-7-24 15:23
四个来自不同家庭背景,不同际遇的人,坦荡的躲避着世俗的社会,真实的表达爱和欲望,人性的坦诚或许就该如此。 无论是异性还是同性的爱情,应该是真诚的,不该有欺骗,没遇见,就一个人坦荡的面对孤独的肉体和寂寞的灵魂;遇见了,就好好的爱,爱的无瑕疵,或许只有书中的爱情才唯美吧! 不知不觉喜欢上彬彬,喜欢他的洒脱和真实,还是孩子吧,所以爱恨都如此纯粹,对于父亲、对于继母,逃避,是因为害怕失去这个世界仅剩唯一的亲情;对于爱情,觉得爱的最好方式是成全;对于友情,无论是老白还是那个女孩,都是祝福;如此干净纯粹的生活是个童话。 看到彬彬让我想起了,现在80末和90初的男孩子,或许就是这样的吧,干净纯粹,随性,但是经历了就会有责任感。 而她,我却不是很喜欢,用自己的堕落来反抗,无论如何,不管别人是否相爱,至少自己不该是导火线,何况还不清楚自己是否爱了。 婚外情的老白,故事到此就该结束了,他们之间是否会长久呢?比起彬彬,我对他们更没有信心。 爱情无关乎性别,关乎的是你我的心
作者:
detect
时间:
2013-7-25 03:38
在这本书可以看到80后独生女成长过程中的寂寞。
渴望理解却又得不到理解,叛逆,冲动,特立独行是这些撒旦的标志。
师生恋,同性恋,婚外恋,这些不为世俗所容的感觉,都涵盖在了这本书中,忠诚与背叛,执着于放弃,性与生活,都苦苦折磨着撒旦。
若撒旦真的代表着邪恶和黑暗职员,那它又为何还会痛苦。
有光明就有黑暗,有天使就有撒旦,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又何尝没有撒旦的存在呢?
不过是想要拥有爱,抓住爱,我就是撒旦,那又如何?
作者:
Tsuki
时间:
2013-7-25 15:10
一本好看的书总是让读者忍受着虐心的痛苦却欲罢不能。青春期的叛逆还或多或少残留在我们的生活中,但是能真正走到撒旦这一步的并不多,有时候是给不出一个彻底的理由,有时候是缺乏放弃一切的勇气。书中的故事是最好的弥补,让我们可以把自己的身心彻彻底底的融进去,当撒旦之一面临撒旦之三母亲的强硬指责独自承受压力时,我们会痛骂撒旦之三你这个没节操没自觉的混蛋;当撒旦之四想对撒旦之二负责,妻子却突然变回温柔的枕边人让他说不出离婚二字时,我们会抱怨撒旦之四你什么时候才能更像个坚定的男人!一切的咬牙切齿,恨上天不公世界不平,却会因为彬彬姑姑家的母猫博比顺利的生下四只小猫而通通抛向了脑后。新生!什么时候撒旦们才能迎来他们的新生?
撒旦之二曾对撒旦之四说:你的妻子是天上的女神,你是地上的凡人,而我是地狱里的魔鬼。
四颗寂寞的心串连成一个世界,而我们只是世界之外的凡人,虽然这些离我们并不遥远,但我们无法奢求,只能继续过着平淡无聊的日子,一边偶尔摸鱼,一边撕着日历,一边等待某天某一个同样无聊的撒旦的引诱,然后把我们带走……
作者:
PCHY
时间:
2013-7-26 09:25
看完这部书后,自己很震撼,这是怎样一种人生?
很喜欢那段精品的剖析“正常人”和“非正常人”。每个人其实都是寂寞的,而这故事中的四位撒旦们用别样的方式排除着寂寞,可是那样行么?似乎,人这一生都离不开寂寞,却又极力想要脱离寂寞,于是有了爱的滋润,可是沐童说:每一次的愉快都要付出很多的代价,尽管这些代价没多大联系(大致是这个意思,找不到原话)。
爱着,依然会寂寞。
我庆幸着,自己是个“正常人”,没有太浓烈的兴奋,也没有太苦涩的压抑。可是,我依然会说,不管兴奋的程度怎么样都要好好地珍惜,不浪费一点点,不管悲伤多么沉重,都要希望着下一次的幸福。单单的一个个体在这个偌大的世界,许是寂寞的,而且一直是。
只是不明白,是不是那种地狱里的精灵就喜欢把做爱当成生活的主要旋律呢?沐童裸露的手法让人惊愕,可是自己就是不明白,是不是当我们的灵魂逃不开寂寞的枷锁时就只能用这个方法让自己慰藉呢?是不是这样才能取得温暖呢?
一直很怀疑这些撒旦的爱情,那是一种怎样的深度呢?
不懂就不该乱说,只是,还是不明白,爱在寂寞面前到底能撑得多久?
作者:
早睡早
时间:
2013-7-27 11:04
总的感觉,语言上稍稍显的贫乏了些,没有感觉到作者的文字功底,行文还算流畅,只是情节上略显仓促,故事的结尾更是如此。
总的来讲,很平的一本书,没多少新奇,平。
作者:
尤利西
时间:
2013-7-27 17:17
一直觉得中国的图书审查制度的开放性和宽容性和电影审查制度完全是两个极端。这本书中间的性描写露骨不下于卫慧同学,这也许就是时代的进步吧。不过我想说的并不是这个,再露骨也不过是小儿科。
在我看来,此书最成功之处在于他的结局设置。一般认为悲剧比大团圆要高段位的多,我见大团圆只觉其庸俗,看悲剧又觉遗憾。此书甚好,一喜一悲,而且都具有无限延展及任意揣测的开放性,就为这一点,我给他的评价好高啊!竟然是四星。
作者:
寂寞不
时间:
2013-8-4 17:14
在这个世界上,有人不寂寞吗?寂寞恒久不变,徘徊在每个人心头,只是有人承认,有人回避罢了。撒旦不怕寂寞吗?也怕,所以要寻找和自己一样的撒旦。他们不愿做天使,因为天使要和众人一样,过平平常常的日子,不能率性而为。所以他们喜欢夜的黑,不愿为别人背负责任或负担,也不愿让别人为自己背负责任或负担。可惜,责任和负担从来都逃不开,就算做了撒旦,也有撒旦的责任。
看了这本书,赶紧找了《堕落天使》,很早以前的片子了,那时候的黎明还很瘦,金城武还是懵懂的样子,及至看到金城武趴在猪背上大力按摩,才想起,原来自己看过,很久以前。只是在书里反复提及这部电影的时候,怎么就不记得呢?之后恍然,我印象里的《堕落天使》和书里给我的这部电影的印象实在差异太大,我印象里这部电影的男男女女都拼命摆脱寂寞困扰,要留住自己的爱人,而书里却认为他们都是爱寂寞的撒旦。谁爱寂寞?谁都不爱。
即或如此,即或不喜欢书封上将它比之为大师级作品(现在的书好像都这样,可能是促销手法吧),但撒旦的爱情,黑色的爱,虽然扭曲或压抑,却炽烈的爱,依然感天动地。
作者:
Brian
时间:
2013-8-4 17:39
很久以前就想写这篇书评,结果草率一次之后发现没有抓住些什么
撒旦。第一次看见这个名字觉得有好强的象征性。
四个人各具特色,但都和撒旦产生某种必然关联:与主流价值观不符。世上的主流价值体系是由大多数人创造的,这个体系因为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赞成所以被冠以正确的旗号,用道德的大棒去追打撒旦们的行为我想这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每一天都在发生的事情。
但为什么又是寂寞的?因为他们与大众无法相容,他们找寻的永远只是少数人。所以在茫茫人海他们寂寞,但当找到一个同行者,一切从此不同。另外童年的遭遇又加深了他们的寂寞感。
书里面几个撒旦在陷入爱情前后产生了很大的人格变化。那个去了英国的男孩一开始是冷到极致的感觉,后来看到因为情人的背叛而砸碎玻璃,划伤自己,一路伤心,然后只身飞向英国。。。。。唉,爱情,真是颠覆人的东西。当爱过以后就会格外迷醉爱情的滋味,所以当爱情突然横遭打击之时什么冷什么理智通通跟我滚掉,伤心.....
那个教授很无辜,物质的丰裕伴随着精神的孤独,家庭的美满与肉体的渴望一同纠结。我有时候想既然这种家庭制度这么压抑人性干脆废掉它。但是——他们毕竟是撒旦,是少数。这种社会制度也是大多数人所习惯的,所以他们在其中也会感到不自在
唯一的一个女生很可爱,最后走的那一瞬间,决然而漂亮。该结束的总要结束,不属于自己的不用强求,just one last dance,before we say good bye。想起这句歌词,他们是两个轨道上的人,擦出火花,随后沿着自己的轨道继续运行
两个男生的爱情很美,用这个词形容并不过分。记得其中一个去了英国以后另一个在从前一起住的小屋里回忆的描写:这是我和他一起呆过的小屋,窗台上还晾着一双彬彬的袜子。大概是这么写的,几个日常的景物勾勒出温馨的家,相爱的瞬间一同涌起,回忆纠结着悔恨。。。。他选择了去英国找他,相见的瞬间他们抱在一起哭了——其实彼此都知道还深爱着对方,又何必千山万水的阻隔?历经诸多考验,哭的瞬间一定感人。
作者在处理他两的爱情的时候处处都在强调它的正确性,深怕受正统观念影响严重的读者读到这里尖叫:BT。。。。 我想大多数人都还是会说他们的爱情很美——帅帅的男孩,深深的爱,小小的屋,两个人的幸福生活。。。。
整部作品从第一视角写不能不说打破了传统的阅读视线,心里与场景的切换,故事情节与人物的融合都在语言的跃动中完成。也不像太多新作家,一爱就爱的稀里哗啦语言和情节都失控,爱情但不煽情,虽说是主线,但是不冲淡人物本身和故事情节。教授妻子、学校氛围、家庭生活....都还过得去吧,算不上好。
尤其喜欢写英国的那几章,写猫咪写得我都想去买猫咪宠物。
涉及伦理问题的东西不讨论,时间会解决一切,就像大观园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当代的宝玉想娶黛玉少了很多的麻烦。可能一百年后他们会站在街上,勇敢的在日光下忘情一吻,虽说目前还会引来无数观众和评论家
愿撒旦们都能抬起头来,在茫茫人海勇敢的找寻自己的另一半,阳光普照的世界,每个人都有幸福的权利。
作者:
姜姜
时间:
2013-8-4 18:00
并不觉得是本颓废的书,反而看后让人全身充满力量。
我说不清楚这股力量究竟可以带我走多远,有太多周遭的因素影响着我,拉扯着我,有时候坚信不意味着可以坚持,我不想对自己过多苛求。
撒旦(Satan),圣经中的恶魔(或称魔鬼撒旦),反叛耶和华的堕落天使(Fallen Angels)。他曾经是上帝座前的六翼天使,负责在人间放置诱惑,后来他堕落成为魔鬼,被看作与光明力量相对的邪恶、黑暗之源。
看来撒旦曾经也是天使,有些身份的转变仅仅是一步之遥。
彬彬是个太特别的孩子,柔弱清秀的外表下包裹着一颗坚固的心,本能无声地反抗着继母,无视周遭的爱,直到父亲患病去世,撒旦之子痛哭流涕。有些人从小就在走着一条艰难的道路,但是越长大,道路渐渐变得宽阔。故事中的四个人物,我最心疼的就是彬彬,孤独、乖巧、冷漠而有灵性。
表哥(Alone),自闭、不善沟通,蜷缩在自己狭小的角落,用网络编织自己的世界(爱上网络的人多少有点孤僻,我想我就有点),他和彬彬的彼此吸引感觉像是彼此找到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寂寞的人与寂寞的人为伍,不是一个快乐的组合,这种爱世人也许觉得畸形,但谁又能说清到底如何才算最真挚的爱,爱从来都没有模式,只是某些爱的形式太普遍开花了,于是便被世界认可了。表哥和一个爱慕他的女人ONS后,那种愧疚懊悔让我深深地为之颤动,他对彬彬的爱已经如此的难以自拔,几乎附着在他的灵魂里。
他们在伦敦的相遇相拥大概算是一个相对美好的结局,我不由想到那个在4月1日选择跳楼结束生命的男人,据说他是因为无法在旧爱和新欢之间作出选择,最后不得不以如此惨烈的形式放逐了自己。我很想了解他那段时间的真实挣扎,爱情的力量到底把他撕裂得有多厉害,有些美好的东西也许只能从残忍和痛苦中得到最纯净的提炼,就如凤凰涅磐一样。
故事另外两个主角:表妹和白教授。表妹有恋父情结,这让她对母亲敌对,也最终爱上了大她20的已婚男人,堕了胎,想过逼婚,最终放那个男人自由,也放自己自由。
白教授是典型的有点地位有点经济基础,又有点懦弱的中年男人代表,爱上小他20岁的女孩始于对多年惨淡婚姻生活的救赎。爱是要冒险的,一开始他就清楚,只是命运不会与你商量,只会带着你走,走到头破血流。女孩把青春献给了他,而他把自己拱手交给命运。最终,也是唯一一次他像个男人一样鼓足勇气脱离多年的避风港,命运却在这时给他泼上一盘冰凉的水,浇灭所有火苗。各自回归各自的生活,回到自己的轨迹。
这是沐童的处女作,但出版颇经周折,我不禁唏嘘。不过还好,最终还是了了作者的心愿,也成就了我的这趟心灵之旅。
作者:
窗前一
时间:
2013-8-4 20:00
如果说这本书描述的真实的话,是有点沉重了。其实,我们那么多人都在渺小平凡的活着,被一些人不屑,却寻找着各自的微小幸福。
叙述的形式有些跟现在所谓的80风,有点耍帅,有点跳跃。不过,喜欢其文章的架构和故事的情节。
其实,都好好活着,就好了。。。。
作者:
Lemo
时间:
2013-8-5 04:40
3个晚上熬夜到凌晨两三点,终于把「寂寞的撒旦」啃完
不同于最初阅读时的鄙夷,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不知不觉地严肃了神情
一直不屑于着重笔墨孤独或哀愁的人或事,看不惯那被放大无数倍的所谓伤痛
世间有太多美好的事物,为何某些人就只能独独看到那暗色调的阴暗面呢
或调转视线,或后退一步,或站起身来,眨一眨眼睛也可以,世界就会有所不同
往往不是伤痛把人困住,而是人作茧自缚
由于以上的不认同,于是在txt网站上下载来的「寂寞的撒旦」一直被陈置在mp4的某个角落
我是个不擅长记忆名字的人,书名、人名、地名(省略N个‘某名’)……
但又喜欢看各式各样故事,于是网上搜文的时候,一般只要有人真诚推荐,我都会搜罗回来看看
一般挑文的时候除了看文题、文案,还会看看被推荐的缘由,从而收集对我来说的‘疑似合格文’
而真正开始看文的时候,对于书名、作者一概忽视,全心全意的投入到正文中去
以前一直会觉得自己不理会书名或作者,一味的看文这种做法貌似不太要得
具体怎么不要得又暂时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不过偶尔会体现在某个情形下——
某人:你有没看过X的Y文啊?很经典啊!
我:X的Y?没有啊!(暗忖:唔…好像有听过,又好像没有—_—|||)
某人:X在Z界很有名的啊!Y更是有名!你竟然不知道!枉你为 #$%&^&%*……
让某人给说说大概情节的时候,又会勾起自己模糊又真实的残存无多的记忆——
这文看过!原来那人那么牛的啊!啊,我什么时候长记性啊!!
而现在我又觉得,这样的习惯和性子,对看文来说,也未尝不是好事
是真的喜欢or讨厌这文,还是因为受到作者的影响而对其抱有不同程度的偏见?这对于我来说显而易见
正因为我只专注于文,所以能更纯粹的感受文字与其构建起来的故事
喜欢or讨厌,只是纯粹地针对文而已,所以更单纯而真实
回过头来说这「寂寞的撒旦」吧
这文分别以四个主人公的第一人称视角来陈述故事,一个由于寂寞而展开的故事
故事中,有着共同寂寞特性的四个不同地方的人聚到了一起
围绕着同性恋,师生恋,家庭与第三者,亲情与爱情,背叛与理解,痛苦与无奈,爱与希望
他们的性格缺陷和生活环境相互作用,起着不同的化学反应,
在一起了,或又分开了,每个人都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具体情节我就不啰嗦了,有兴趣可以找我要文)
一开始我所鄙夷的重笔墨的寂寞与孤独,无理与偏执,都是他们被生活与环境所逼出来的性格缺陷
带着生活给的伤害,逐渐习惯并爱上了寂寞,或自伤、或伤人,遵循着自己的意欲行事
因为有着共同语言,所以才有了接触与交流,有了改变和希望,有了成长,别离
他们都说自己是恶魔——
“魔鬼喜欢罪恶,而且在魔鬼的眼睛里,罪恶根本就不是罪恶。”
“我也是魔鬼,魔鬼的职责就是引诱别人。魔鬼也可能被引诱,但是他只能爱上另一只魔鬼。”
“她是天上的女神,你是地上的凡人,而我是地狱里的魔鬼。女神可以俯就一个凡人,而魔鬼永远不该有这样的奢望。”
“她的话说错了一点。我本来是凡人,可是她已经把我变成了一只魔鬼……现在我们都是魔鬼了,寂寞的魔鬼,我们遵循的是魔鬼的道德。”
结局是出乎意料的,即使在看文的中途已明白他们并非无病呻吟以后,结局对我来说还是出乎意料的
在一起了还是分开了?是不是个好结局?
其实文末的「完」并没有给我真正完结的感觉,虽然作者选择在此结束全文
幸好,他们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迈出了步子去追求
我觉得,一个人之所以是那么样的一个人,造就他(她)的除了本身性格,就是其生活与环境了
性格与生活环境,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方式进行着
所以当抱怨生活or环境的糟糕时,请反思自己
当抱怨某人的恶劣or仇视某人时,请注意其生活环境
平静下来,心放宽些,就会发现其实这个世界很大
于是就会发现,原本的问题已不是问题,原本的矛盾已不是矛盾,密布的乌云边缘就是晴空
就算被无视,就算痛苦,也要坚持住,要清楚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绕弯路也没关系,最重要的是坚持,带着希望坚持
当你觉得受不了要放弃的时候,或许就是最低谷的时候,只要再熬一下下就是转折点了
最痛苦的时候都熬过了,还有什么值得害怕的呢
(写于2008年04月14日)
作者:
Lili
时间:
2013-8-5 15:15
上周末在家,Molly介绍了一本<寂寞的撒旦>给我看。我的习惯是每天临睡前要看一会儿书,无论是多长多短的一会儿,都是要看看。最近几个月来,突然打几天渔晒几天网有一搭没一搭的加紧学着英语,每天睡前变成了要读一小段的英文书,搞得我对于临睡着看看看书的兴致缺缺,于是很长的时间没有好好的看过一本有思想有内容的书了。这本沐童写的<寂寞的撒旦>据称是亚文化描述,写的是非主流人群的故事。也许Molly认为我也是一个非主流人群吧,所以介绍给我看。
刚开始看的时候并不是很感兴趣,小说主要是讲4位主角,三男一女,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第一章是交待主角们的背景的,分成四个小章节,每一个小节都是以主角主观的语气来描述他们自己的背景和内心世界。他们并不是主流人群,他们都有着与常人不同的经历与思想。
撒旦之一,母亲在他年幼时跑掉了,酗酒的父亲再娶了一个温婉的妻子,后母对他非常好但他却不以为意,心里也许认定了后母毕竟不是亲生母亲吧,作者以一个孩子略带稚气却强充成熟的语气,描述了这个男孩的童年与他的必然性格。他有优越感,他自认为洞悉人间所有的事情,他自认为自己已经经历过了人世间所有的冷暖,他自认为从此他不会在意在世上任何的人任何的事。
撒旦之二,是这部小说中唯一的女主角,她有着强烈的恋父情结以致于痛恨自己的母亲,她同样认为自己洞悉人世间所有的分分合合,这个世界上唯一能牵动她的心的只有她那常年不在身边的父亲。
撒旦之三,一个因为父亲太过严厉而患有自闭症的男孩,他独有自己的世界,在他的世界里,只有他一个人,他声称自己享受孤独,却害怕寂寞。
撒旦之四,其实不应该将他也称为撒旦,他其实是这本小说中最正常的一个人,他的不正常来源于他的妻子的不正常。他娶了一个美丽的妻子,并且对妻子又爱又怕。但他妻子却是一个有洁癖的女人,四十多岁的他,在妻子身上得不到生理上的满足,他只能出轨寻欢以寻求生理上的慰藉。但是,心理上,他只爱他的妻子。灵与欲,忠贞与背叛,让他在道貌岸的背后,有着不可为外人道的苦。
关于每一个主角的背景介绍,其实并不引人入胜,我甚至花了4个晚上,才读完了第一章。他们的非主流经历,对我来讲,也并没有什么可以令我为之吸引特殊之处。
然后,4位主角在北京相遇了,撒旦之一和撒旦之三在网上相遇继而相恋了。他们互相为彼此开启了一道门,让他们更看清了深藏在自己内心最深处的需求与渴望,他们从彼此身上认清了自己。
撒旦之二与撒旦之四是师生关系,当他们第一眼看到对方,都觉得对方与心中最爱的那个人是如此的相似,于是顺理成章的,他们在一起了。他们甚至很清楚自己爱的并不是对方而只是彼此心目中最爱的那个人的替身。
作者:
phoebu
时间:
2013-8-9 17:56
狗血是个很流行的词,我就用它来评价这本书吧。
实在是一本很一般很一般的书,只能靠同性情节来吸引读者。
作者:
尘如逸
时间:
2013-8-11 02:12
刚开始是在朋友的推荐下看的.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上其实有很多人都是外表掩饰着真实的状态...寂寞的生活在这个很残酷的世界上,被那些规则所残喘着,故事中的四个主角都是不畏惧生活的.所以我很欣赏
作者:
plain
时间:
2013-8-13 01:24
这本书读完时不止是感动.读完时,我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原来我只是一个寂寞的人而以.在此之前我因为与周围的世界格格不入而隐隐自卑.在很长一段时间我觉得我是孤伶伶的在这个世界上.原来我不是一个人.我在撒旦一和撒旦三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们单纯,执着,为自己的心而活.他们的故事总是出现在我脑海里,就像是我在回忆自己的经历一样,似乎能体会他门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
作者:
plain
时间:
2013-8-15 06:23
这本书读完时不止是感动.读完时,我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原来我只是一个寂寞的人而以.在此之前我因为与周围的世界格格不入而隐隐自卑.在很长一段时间我觉得我是孤伶伶的在这个世界上.原来我不是一个人.我在撒旦一和撒旦三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们单纯,执着,为自己的心而活.他们的故事总是出现在我脑海里,就像是我在回忆自己的经历一样,似乎能体会他门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
作者:
阿拉伯
时间:
2013-8-15 20:51
《寂寞的撒旦》看完了,算不得喜欢。我的兴趣仅止步于它是国内公开出版的书籍中,少有的涉及了同性情感。
故事的两条主线直白到接近幼稚,有意思的是,作者巧妙的把简单的情节肢解剪裁,再拼凑成文。四个主角统统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各自喃喃自语般的念叨着,着实有点寂寞的感觉。
但是,表现形式的高超技巧,到底掩盖不了文章本身的空洞苍白。整个故事对同性间的感情未做深入挖掘,另一段师生间的婚外恋也流于表面。这样的感情稀松平常,更适合作为直人们了解同志的初级读物。如果小说还有什么能够引起读者的感动或者共鸣的话,应该便是——寂寞了吧。
寂寞,是一个很好的标签,也许这是本书得以出版的重要理由。后工业文明时代的现代人,朝着向往的生活狂奔,却在狂奔中迷失自我。追求真爱而受缚于情感,追求自由而受缚于环境,追求物质而受缚于财富,追求享乐而受缚于身体,追求青春而受缚于时间,什么都不追求,也受缚于观念。
每个人都碍于层层限制,难以摆脱;也由于层层的障碍,更难与他人沟通。交流变得困难重重,每个人都孤立无援。习惯并且享受孤独,倒是成为聊以自慰的生活方式。只是,我们终究还是害怕寂寞。于是便继续找寻,并继续在找寻中迷失。80后的人似乎生来孤独,听听他们靡靡之音,看看我们之间有什么相似,什么不同。
天使和撒旦,这是另一对标签,它们体现出主流与非主流两种状态的争执与共生。每个人似乎都喜欢以自己的标准来评价他人,当一种观念逐渐形成主流,便会对其他的观念造成排挤。所谓道德或者文化,不过就是这么世俗的事情。
这是如此平凡的一个世界,我着实不喜欢分辨所谓天使与撒旦的差异。人和人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如此黑白分明的对立词汇,不适于现实生活。
作者:
麝香
时间:
2013-8-17 18:18
记得在前几个月,沐童曾携他的这本《寂寞的撒旦》做客搜狐,当时,我就以跃然的心情怀着偷窥欲,想彻彻底底地了解一下这位被认为是80后作家中文化底蕴最为深厚的新锐。所以前期,我读过一些关于他的作品,但始终没有时间好好的静下心来思考,关于沐童这个人和他的作品。
《寂寞的撒旦》一书是我第二次拜读,比起上一次让我感动了一个夏天的白老师与女孩的边缘情爱来说,彬彬和表哥的同性爱情更让我在心中产生了一种莫名的男性何尔蒙发应。因为,沐童以其精神上的寂寞,把身体与现实中孤独的存在方式,用鲜亮文辞且灰暗的内心读白放大了两个男生的爱情。在其中,也让我们读出了男人与男人做爱时的种种诱惑,把青春时代的叛逆转化为一种思维与心灵上寻找像自慰般正常的做爱方式。在满足与宣泄后,把对做爱的同性变成可以寄托一切幸福与美好的砝码,最终成为所谓的“爱人”。
其实,不论是在精神上还是在肉体上,都成为彼此相互依赖相互生存的基本条件。把本来就给予青春一代那些放肆、激情、狂妄的符号,剥离出所有人心中对同性爱的潜在意识。在找到属于幻想的另一个世界的自己的同时,把对那些自认为不正常且带些畸形似变态的想法和一直以来封闭自我的压抑态度用生理上的性反应出来,以其做爱的方式来解脱和麻醉现实存在的一切无知与庸俗。
当我们读出自慰只代表一个人的独立精神空间,再也没有办法让自己一个人承受着压力跨过那道门时,身体上的成熟和时间上的拉长,使得两个人的做爱成为必然。因为这样,才能让两个人在流言蜚语和憎恨凛然中找到征服世人的欲望,不屑那些在他们眼中看来全是虚挂着天使般的恶魔。他们有权力作呕,因为两个男人的爱情已经升化到了能够超越性爱,但无法脱离肉体的诡异之爱。《寂寞的撒旦》是人性的,而沐童恰恰把这种人性更加具体化,赋予了同性恋其他作品没有的情感元素,让它们能够在世俗的异样的眼光中曲折而温馨地成长。他们的恋情包括白老师与女孩的师生恋,同世间一切所谓“正常”的恋情一样纯净高尚,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尊敬。这种纯粹的人性之善,已经达到了灵魂与肉体之外的真正能够把做爱当作一种撒旦的寂寞。
沐童以其细腻的手法和裸露的方式,把撒旦之一和撒旦之三的恋情使内心世界的张力表现得淋漓尽致。以独到的视角和自述的语言描写出一场如昙花般寂寞绽放的同性之恋。把那种来自家庭的奢侈的享受变成心灵当中最为朴素真实的感情,并用他们特立独行的寂寞与孤独完成对一切事物的释然,附上性爱解脱、物质淡然、精神自由的青春个性的“标签”。
《寂寞的撒旦》一书,正是像那些人所说的如同一面镜子,能看到别人也能照见自己,能够从中读到自己的影子。我们每个人都不愿意去想象自己对于同性之间的爱情到底是怎么回事,但谁也不能否认存在于我们精神和生理上的那种浅化了的“同志”情结。因为,我也有过叛逆,有过抑郁。此刻,我也孤独着、寂寞着……
可能,今天晚上我更是意淫着、幻想着、恐惶着……
因为读它就跟自慰一样,充满快感。
作者:
alagul
时间:
2013-8-18 07:29
去查了撒旦的含义
原来
撒旦是坠落的天使
我相信
人之初,性本善
事情的发生
都是主观与客观的发展
似乎人类没资格去指责谁
我们唯一应该做的是要去拯救他们
哈哈
作者:
火舞艳
时间:
2013-8-21 06:44
其实,我们都是在寂寞中长大的孩子。
我曾遇到过一个孩子。他成长的时候父母为了忙事业常常把他一个人锁在家中,很多很多年以后我听他跟我描述那些他成长的历程,我都仿佛能看到年幼的他是怎样用尽心思想把反锁的大门打开,看到他是怎样透过小小的窗户看外面自由的飞鸟,看到他是怎样一个人无助的哭……看到他是怎样寂寞而孤单的成长。后来他的父母也算颇有成就,已是当地颇有名望的高官,也算显赫的身世,衣食无忧的生活,还有父母给安排好的锦绣前程——在外人的眼中是那样的美满。然而他的感情生活注定要比我们艰辛太多:他的几次感情经历都是我看着走来的,他的坚持,他的执著,他每一段感情的全身心投入,他的无奈,他的艰辛,他的痛苦,他的深陷其中,他的不能自拔,他的奋不顾身,他的飞蛾扑火,甚至他的眼泪,他发狠时说过的话,他在自己身上用烟头烫过的伤疤,他用刀在自己手腕留下的划痕……每一步我都曾看着走过。
从他做出选择的那一刻,或许应该从他父母一次次把他锁在家中的时候起,也或许是该从他出生的那一刻算起,就注定了他的感情之路比一般人要艰难困苦得多。——只是,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没办法选择的。我们只能这样寂寞的成长,长大后,才发现原来自己与这个世界是那样的格格不入。世界接受不了我们,我们也进入不了世界。这个世界鄙视我们,我们也瞧不起那芸芸众生。
寂寞的80后,寂寞的成长。
那四面墙,围成一个屋子,便是整个成长的世界。一开始,想逃,想尽办法出去;后来,适应了;再后来,就发现再也无法走出这个世界,融入外面的世界。就像文中的Alone,甚至表妹和彬彬也是如此,只不过那四面墙是自己给围起来的。
这个时代很混乱,信仰缺失,各种价值观冲撞,传统的精华丢了,而外来的思想又被改得面目全非,让人无所适从。无论是Alone和彬彬的同性恋情,还是表妹和Mr白的忘年之恋其实都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活生生发生着的。彬彬曾说,在一起只要快乐就好。可是,真的是只要快乐就好吗?或者是只要觉得快乐就可以在一起吗?世界上的事情真的那样简单吗?当面临着外界的非议,巨大的压力时,当初的快乐还能继续下去吗,还能再两厢信赖、亲密无间、互相挟持着走下去吗?一开始总会说,我们两个人一齐努力,只要两个人在一起怎样都好。可是后来呢,在外界的压力下,两个人无休止的争吵,和好,再争吵,再和好,直到累了,倦了,坚持不下去了,还是要分开。这个世界上,总有人会那样无奈地生活,寂寞的成长,好不容易碰到一个倾心相爱的人,还是要分开,还是会寂寞。
这一生,许是注定了寂寞。
作者:
河神
时间:
2013-8-21 09:11
工业文明的发达造就了“规则式”的人类生活,然而“规则式”的生活虽然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类生活的物质条件,可是也让粗野的人性束缚在了钢筋水泥的灰色结构之中。寂寞成为每个人心中缠绵不解的情结,所以若干年前就有人曾唱道:今夜的寂寞让我如此美丽,没有人能打扰我的悲喜。
着实惊讶于《寂寞的撒旦》干净而纯粹的文字,它没有小说情节的夸张,但写实的描写在刹那间竟然有直击人心灵的力量。越轨的爱情超越了年龄、阅历、性别的限制,本应另类、偏激的思想,看来让人有黯然神伤的沉郁。
生活在那样一个时代的人,也许都曾在徘徊中选择了妥协,都曾为了成为一个在外界看来“正常”的人而掩饰心理上已经无法修补的缺陷。然而同样也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拒绝了妥协,并且努力的抗争,那种近乎于病态的执固、叛逆令人震撼和动容,可是依旧不为社会所见容。
在更深层次的冲突背景下,在现实看来畸形的恋情构架下,笔者所描述的同性之恋、越轨之恋似乎就有了超脱故事表象的更深层构架,撒旦的行为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传统的人生观、社会观是否就是真理?而非传统的是否就是病态与邪恶?
撒旦们的生活中最典型的代表是他们的父亲和母亲,他们做为传统思想的捍卫者,被笔者放在了撒旦的对立面,虽然他们与撒旦有血源、有亲情,甚至有教养之恩,但是却深切的被他们批判和厌恶。
他们两方就犹如两条永远不能交集在一起的平形线,被笔者冷酷的安排在了地球的南北两极,而正是这样近似于残忍的安排,所撞击出来的火花,有着毁天灭地的可怕效果,这种效果来自于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也来自于人性中普遍意义上的良知与对错之分。
作者:
小飞浪
时间:
2013-8-22 02:28
我们拥抱,无关爱情,只为相互取暖
我觉得四个撒旦各自在一起与爱情无关。他们,渴望被爱、渴望与人沟通,然而,却只能在一次次的努力和尝试之后,回到更加孤寂的自我内心世界当中。他们,只是寂寞。终于找到了同类,相互拥抱着,感到了温暖,于是,无法割舍。
而这过程,他们以为是爱情。
他们是地狱的精灵,家庭的带来的性格上的缺陷让他们与周围格格不入,当他们遇到有着相同特质的对方之后就眷恋不已。所以,他们拥抱,他们做爱,他们不管不顾,他们相爱。他们只爱自己,在爱自己的过程中伤害了多少人他们不在乎。他们用一顶“寂寞”的帽子来我行我素,不顾周围的人所谓的伤痕累累。少年时代的伤痕可能真的就是种下了一辈子的因。就象大多没有父亲的女人往往选择比自己大好多的男人结婚一样,这个叫做“情结”。他们只是最爱的是自己,不想那么大的劲取悦周围的形形色色。这,又有什么错?
每个人都是寂寞的撒旦。所以,宽容他人,就是宽容自己。爱死了这句话...
作者:
水叮当
时间:
2013-8-22 08:20
洁净的刀放在我的手腕上,如此享受她轻轻的划下去。那么的清凉,那么的透彻,那么的放松。。。作者看似平淡简单的几个故事,却衬出了对某种灵魂人性的把握。
平静的文字中掺杂着灵异,怪诞的味道,让我暂时忘却了故事的真实性和可读性,却痴迷于对文字那种不着边际的驾驱。听似撒旦,必会思索是魔鬼的象征,与正义的对立。而书中的诠释却让我领略飘一样的文字,各种滋味感觉缠绕其中,迷雾般的人性,同性恋、师生恋,这些非主流人群成为作者笔下一个个现实的写照,把这些貌似城市边缘话的人物盖上写实的印章。水一般清澈的文字让世间最原始、最终极的人性得到完全的裸露。
撒旦这个象征着罪恶的代名词,在文中却担当不同的角色。他代表的不是魔鬼,邪恶的象征,而是每个人心中那份自己的痛苦,默然,感伤,而又也不同程度的享受着不被常人理解的那份享受,释然与美好,他们是飘逸的灵魂而非真正的实物。用“孤魂野鬼”来相容些许有些不太恰当,但却符合他的实质,魂与鬼这些灵异的东西让常人自然有些抵触,但其并非代表着不好的东西,他也追求他自己想要的东西,并非电影或书中描述的那种以他人作替身而自己得到释放,孤单的灵魂飘逸在城市的每个角落,却奋不顾身的追求自己心中的那份幸福,我们没有理由歧视这类人群,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追求,不符合我们的并非就是错误的。固然每个人心中的撒旦都不同,扮演的性格和品味也不同。
我经常这样的思索,我们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活着,取悦周遭的环境得到心理上的平衡与满足?为了追求自己的自由与快乐?抑或为了某种心灵的支撑点?我不明白。但文中作者笔下那些寂寞的撒旦给我了一个启示,社会永远不会是尽如人意的,也许它永远不会朝着你所向往的那个方向发展,但我们不要放弃,不要满足于现状,追求自己的人性,淡看别人的非议。也许这样,我们会成为那些游离的寂寞灵魂,但那份执着追求的寂寞并非是让我们自卑的。而这个灯红酒绿浮华都市的背后,也许藏匿着那些真正寂寞的“撒旦”,他们才是邪恶的,以为自己取得的成就可以掩盖背后的隐匿。他们以为自己是照耀那片天地的天使,错了,他们才是那些游走在自己虚假灵魂下的魔鬼的代言人。
笔者用短小平实的故事炫出了寂寞的撒旦背后的撒旦!如果有机会,我愿意做个自己选择灵魂的撒旦。
作者:
瑞士土
时间:
2013-8-22 17:07
初识沐童,从《寂寞的撒旦》开始。
沐童,“沐浴在金秋的童话”,这是名字给我的第一感觉。不知真义,仅凭直觉,我断定这是一个内心无比纯净的人才有的名字。于是,我带着最初的认知,步入了《寂寞的撒旦》。
坦白说,在我第一眼看到书名的时候,感到了不小的震撼。因为它的含义,在我看来,至少包含两点:一、作者真正领会到了撒旦的寂寞;二、他为寂寞的撒旦感到心疼。在我的印象里:做到其中之一尚且不易,况乎全部?!为此,我对作者的敬意又增几分。
走进《寂寞的撒旦》,没有见到我所想象中那么多的至理名言,也没有感觉出丝毫的虚妄或不自在。相反的,我真切感受到了,沐童平和的语言所带来的真实、自然。
撒旦一的偏执,撒旦二对父爱的眷恋,撒旦三的抑郁,撒旦四的无奈,一切的一切,仿似都在眼前。沉浸在沐童潇洒的笔间,我仿佛已化身为他们中的每个人,经历着他们的经历,感受着他们的心情。有时候,我竟也分不清,究竟他们是我,还是我本就是他们。他们的痛苦、无奈、挣扎与彷徨,我都能体会,他们的冷漠、叛逆、孤独与渴望,我也都了解。我不禁默然:或许这些,本就属于真实的我;而理解撒旦的心,远没有想象中那样困难……
不可否认,作为以关怀人心为主题的作品,《寂寞的撒旦》很好地完成了对四个身处不同背景下寂寞灵魂的解读;而更具意义的是,借由这种解读,作品成功地唤起读者的情感共鸣,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了人们对心灵关怀的深刻思考。看得出来,本书的作者,真的是怀着一颗天使之心,在拯救灵魂。通过他的仁爱之笔,我能感受他的内心对人类精神的关爱、对另类情感的体恤以及对人性的无私宽容。
让爱在包容与理解中继续,让爱心在平静与和谐中传承。——爱上《寂寞的撒旦》,爱上天使沐童。
作者:
九色猫
时间:
2013-8-23 16:56
甲男,从小对家庭对女人抱有盲目的仇恨,憎恶只知道用金钱表现爱的父亲,憎恶弃家出走的母亲,憎恶貌似善良的继母。为了逃避这一切,他考上了北京的大学,离家远去。
乙女,热爱一年难得见到几次面的父亲,讨厌无微不至管理严密的母亲。同样是渴望逃离,选择了北京一所语言学校。
丙男,军人家庭长大,在父权的压抑下变得抑郁和自闭。电影和网络是他唯一的灵魂出口。
丁男,教授,男人四十,事业小成,唯一的苦闷来自于性冷淡的妻子。
以上,本来截然不相干的四个人,各自带着各自的伤口,寂寞地在城市里游荡的灵魂,忽然有一天,有了交集。
甲男通过网络认识了丙男,灵魂里相似的寂寞,使他们互相吸引,成了情人。也许甲男是一个因为憎恶女人而自然形成的际遇型同性恋,但丙男本来并非同志,只是一个寂寞的男子,恰好他爱上的甲跟他是同性。
乙女离家到北京读书,住进舅舅家里,发现唯一能跟她接近的是表兄丙,顺带发现了丙的秘密恋情。她在学校读书的时候认识了丁,富有魅力的教授,酷似她所热爱与崇拜的父亲。小小的暗示,寂寞的诱引,恰好他正因妻子的性冷淡处于中年性苦闷时期,因此她和年长20岁的他走到了一起。
——两段并不主流的恋情,冲突和结局大体可以预见。可以看出作者沐童对心理学颇有涉猎,童年的阴影对于性格与性取向的影响,恋父的情结对于爱情对象的选择,性爱与家庭责任的取舍,一切都有迹可循,脉络清晰,故事虽有“另类”之名,但细细想来都合情合理,虽然并不主流,但是也并没有让人反感的出格,至少他的文字一如既往的干净,即使是性爱露骨场面的描写,也是那么的温情细致,淡淡的青春感伤弥漫其间,有一种村上式的纯净。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很有王家卫电影的影子。从小说里屡屡提到的电影来看,沐童非常醉心于王家卫的电影,尤其是《堕落天使》,笔下的人物也很有王家卫电影里人物的感觉,没有名字,大量独白,漂浮于其上的寂寞与伤痛是如此的刻骨,却又不动声色。
也许,寂寞是一种隐蔽的病,存在于你我心底的某一个角落,所以,当我们翻开一本以寂寞为名的书时,读的虽是他人的故事,不期而遇的却是自己的脆弱。打动我们的不是作者沐童,不是他笔下无名的甲乙丙丁“撒旦”们,而是我们自己内心最隐蔽的伤。
作者:
九色猫
时间:
2013-8-24 11:47
孤独是不等于寂寞的,孤独是肉体上的,而寂寞是精神上的。这个世界寂寞的人那么多,或许他们本质上都是不寂寞的,只是遇见的、生活着的没有自己喜欢的罢了。
《寂寞的撒旦》就是描绘了四个看似寂寞的“撒旦”,他们或多或少存在着对妻子、对父母、对社会的愤怒,正是拥有着许许多多的相同点,让素不相识的他们最终走向了一起。两段不能被世俗接受的爱情如干柴烈火般轰然燃烧了起来,并且久久都未停息。
“真实”是书籍给我的最大感觉,没有浮华与不实,作者用浅显的文字静静地讲述着他心中的寂寞之城。或许书中四个“撒旦”的想法都有些夸张与极端,但他们身上的一点两点又何尝不在现实的社会中出现呢?当然,点滴的不理解汇聚成的就是大众的歧视,在歧视下生存,又是一种怎样的无奈呢?或许只有主人公才能体会吧!
人,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呢?在外面,如此光鲜,在内心,又如此邪恶。我们是永远看不到一个人最真实的面目,因为伪装的出现可以使得我们变幻莫测,分不清真实与虚假。书中第四个撒旦也许就是一个善于伪装的人,他在不同的人面前就展示出了他不同的样子。难道伪装真的是人们真正需要的技能吗?或许真的是吧!
一群生活在黑暗中的人,他们都在努力找寻着光明的出口,也许真的异常艰难,但至少他们在一直努力着,光明其实离他们并不遥远。
对于小说的结尾我还是比较喜欢的,四个人最终寻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位置,该离开的终究不会在一起,该拥抱的也终究不会放开彼此的手。我们总是期待着一个个完美的出现,可是永远会出现那么多的缺口,想填满,才发现那么艰难。
纵览全书,沐童个人的魅力在书中纵览无遗,他用新潮前卫的思潮带领着读者进入了我们不常关注的一群人的生活,也许只是浅浅一笔,也能激起不小的波澜。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部小说,只是是否找寻到了一个真正的叙述者,拥有了一个好的叙述者,就是真正地拥有了一个人最真实的人生。
一群哀怨的人,一段黑暗但又暗含光明的故事,四个行走着的撒旦,构成了这本小说的全部。人性,原来可以如此邪恶,又如此美丽!
作者:
Edward
时间:
2013-8-26 02:05
一口气看完这本书,觉得心理比较压抑。
第一次真真切切的感到周围确实存在着这么一群人
在我们眼里他们是特殊群体。
同样在他们眼里我们也特殊。
就像书里说的,两个不同的群体互相仇视。
总之,看完后心理总是怪怪的。
再次迷失在幸福的概念里。
到底什么才是幸福?
我们想要的?
我们想要的是对的吗?
什么才是对的?
为什么这些叫做对的,别些叫做错的?
......
作者:
和天使
时间:
2013-8-26 06:59
刚刚看过.
作者的这种表达方式把四个原本无关系的人2对2的关联在了一起,很有创意.
同性恋的话题感觉有点别扭,还有那个性饥渴的老师,您图什么啊
作者:
张张
时间:
2013-8-30 02:15
早就拿到了这本书。
放在箱子下面,好久才拿来读。
读了1/3。
可有可无。
没有读下去的诱导。
只是拿来无聊下,之后还是无聊,没感觉。
安。
欢迎光临 悦读人生 (http://dothinking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