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人生
标题:
我的视觉日记 - 书评
[打印本页]
作者:
大道说书
时间:
2013-6-14 22:17
标题:
我的视觉日记 - 书评
旅德摄影艺术家王小慧以文字伴随摄影的形式——视觉日记,完整地记录了自己旅居德国十五年来的亲身经历。书中的17个章节,既有缠绵的爱的誓言和浓烈的亲情,也有超前的艺术实践,更有无私的超越国界的人道主义关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517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作者:
JGINK
时间:
2013-7-24 05:52
前几天小田让我推荐他几本书,艺术家写的,不枯燥的。
《我的视觉日记——旅德生活十五年》王小慧。
可能更多女性读者喜欢看。有点励志的,而且女性的感受能发生共鸣,或者借鉴?我喜欢看艺术家写的文学书,或者文学书里带点艺术,太偏哪一边的的至少现在受不了。
她广泛的艺术能力当时让我非常膜拜,视作偶像和励志成为的人。高中时候的仰慕显然是盲从。但后来在上海美术馆和外滩的一家艺术机构看到她的装置和影像作品,并没有使她在我心目中的印象减分。
还有不得不提的就是她曾经的丈夫,俞霖。说到这个就有点难过,他死了。他是我记得的为数不多的书中人名之一。很长一段时间成为我的择偶标准,不,不是很长一段时间,是至今。他非常有才华,优秀,他会把贝壳做成耳环(准确的说是艺术品)送给小慧,他会在长途跋涉的旅途中帮她扛沉重的相机设备,他会独自啃一本本摄影理论书,然后用浅显的语言教会她.......这是哪个小女生抵抗得了的。后来,他们遭遇了车祸,俞霖走了。王小慧在康复后,一遍又一遍的去回听他的电话留言,只为拥有那一秒钟的错觉。
她有个想法我一直不明白,可能还有一点不认同,更多的可能是无法理解吧。她觉得艺术家根本不能拥有爱情,因为艺术家的爱很热烈,要爱就会全身心的投入,然后不顾一切。在很多年以后她和一个老外相爱,然后整整一年放弃了她所有的工作。(你们不知道她曾是一个多么热爱艺术工作的工作狂啊!用工作狂这个词也许还不够极致呢!)
我仔细想了想,身边认识小几个朋友,都是男性,艺术上有点造诣。(这个是相对他们身边的人而言的)不过也确实有思想,略微有点偏执。
对他们有一定了解以后,我觉得我能感觉到,他们极度喜欢女人。不是那种很热烈追求的表面的喜欢,是可以离得开女人,但在心里在思想上有着牵连,这种牵连有时会随着时间,随着他们的思考而扭曲,从而变成更加紧密的联系。然后不得不想到典型的“毕加索与七个情人的故事”,艺术家是不是必须在情感上有所“卓越的表现”,或者说把出轨当作稀松平常的事情的人才有潜质成为艺术家?无论是情感上还是艺术上,都是我无法理解的。
有点越说越偏了。说到王小慧对我的影响,她在建筑,摄影,电影,装置等多方面公认的才能当时令我瞠目结舌。就像以前在语文书下面的注释中看到朱光潜和他的头衔时,惊讶得不得了,居然还有这样的人等。现在想来,是因为艺术眼光。有了欣赏水平,做什么都可以高端。
还有的就是抓紧时间之类的老生常谈,把自己搞得很累是她的特长。进大学以后我似乎有在一点一点学习她的特长。一室友有天问我这么忙累不累啊?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累在其中,乐在其中?这个回答比较打动人。
看这本书好像是两年多以前了,其实对我的影响也不算太大,和大多数有拖延症和懒惰的人一样,看完很振奋,然后就束之高阁了。现在再回想,居然还能写出点东西,挺欣慰的,说明当时我看得还是比较认真的了。
作者:
小勤
时间:
2013-7-29 16:58
我认为王小慧是一个银杏一样的女人,也是看了她这本书中关于银杏的描写。比如银杏的古老,银杏经历的地球的大变迁的生存,还有日本那棵经历了原子弹后留下来的银杏树......银杏是一种坚强的植物,同时又是美丽的,它的叶子就像两片心紧紧连在一起,无论是做书签还是拿在手里把玩,都很有感觉。
而王小慧作为一名艺术家,对美的触觉以及美丽的形象,不言而喻。而她的生命感染许多人的,是在于车祸丧夫和后遗症的坚强。
苦难并不可怕,但苦难后依然对生活充满信心和热情,仍然能洞悉生活中的美感,实在难能可贵。她描写得与丈夫之间的种种恩爱场面,让你觉得为什么要拆散这么一对模范夫妻。生活中有太多互相恨得要死却不得不在一起的男男女女,好不容易有一对有着共同理想、生活积极、举案齐眉的伉俪出现,却因车祸天人分离。让人不得不感慨生命的无常不在于美好的浓度,是随时随地会发生的。
但是车祸消沉了一段时间后,王小慧依然去做她和丈夫原本在车上商量做得事情,并且做得很圆满。她的摄影艺术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她在德国仅凭艺术家的身份养活自己,非常不容易。
在古老的中国,艺术这个词很多时候局限于本国的书画戏剧,但摄影是国际的东西。王小慧的艺术细胞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她在摄影、电影、设计甚至厨艺等方面都颇有造诣。我虽不太懂这些事情,但是她拿得各种国际大奖说明一切。
王小慧最让我佩服的一点,是身为女人,她一次又一次打破了自我安全感的局限。女性生来比男性缺乏安全感,但是王小慧会在选择纯做艺术家还是边做学术边搞摄影时(后者更有生活保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包括有很多有财有才的人想请她当山水如画别墅的女主人时,她依然选择自由。
我想一方面是为了艺术,另一方面是她真正懂自由两个字的含义。可能是在某一瞬间的顿悟,让她放弃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真理;也有可能是为了逼自己在艺术这条路上走得更好更远。
我不太懂摄影,但是她的《花非花》系列我非常喜欢,她能把普通的花看出许多不同的东西来。我喜欢她书中的展示的《行走的人》那幅画,因为角度的不同,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新鲜的世界。
作者:
古诺
时间:
2013-8-5 19:36
书的前半段给人的感觉和后面差别很大,特别是前面看到有个男的(安斯佳)为了她而自杀的时候,我觉得好自恋啊,为什么有人要把追求者自杀的部分也写进来,实在是感觉有点看不下去了。后面在她老公出车祸去世后,写的越来越让人感动,虽然她的书肯定有自我加强肯定的意味,但是很少看到有人这么坦诚的面对自己的感受,并且分享出来的。这是一个有点完美主义,有点自恋倾向,有点工作狂性质的女人,但是她最大的特点是她是一个自信自立自己确定生活价值而不是由别人(环境)来确定自己定位的女人,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非常好~~
作者:
梦之城
时间:
2013-8-5 22:04
我喜欢小慧
,陈鲁豫说,这本书我读了三遍,看一遍流一次眼泪。看过之后,我想我和无数的读者一样,深深爱上了这本书的作者王小慧
杨澜说,她是“独一无二’的,她的艺术不是很中国,也不是很西方,而只属于她自己。
……………………………………………………………………………………………………..
小慧说:“假如上帝只允许我带着两样东西的话,我一定毫不犹豫的说:‘这两样东西是日记本和照相机‘”因此这篇文章的名字是——我的视觉日记My Visual Dairy
感谢我机缘巧合地遇见了你-《王小慧 –我的视觉日记》(珍藏版)经常去图书馆左边而很少去右边,因为还没有发现一些好书。心有时候沉淀下来才能够发现书中的颜如玉,呵呵,我说的是对生活的审视和思考的那种价值,那种美。
作家其实一项你必须具备艺术综合能力的职业,不单单像画家一样懂得一个事物的轮廓和细节,不单单像一个建筑师一样具备一定的想象力,只是他的能力是具各种艺术家为一身却没有他们那么专注细节的通才。他们总是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来驾驭自己手中的大笔,既可读又能让人解读到生活的乐趣。他们的锐利观察力是不可或缺的。
第一次拖着这本书看因为他不但有很舒服的纸质(很精装版的那种),而且里面还有很多让人眼中一亮的图片,包括了小慧拍摄的作品和自己的肖像(小慧长得一张东方美女的脸 很有气质的 哈),又恰好她的大多数经历都在德国,且书评都很好),于是我就开始翻看他。结果一发不可收拾,400页的书断断续续看了好长一段时间。
《我的视觉日记》是小慧的自传,记录的是小慧的前半生,她有幸逃过911,现在在德国吧~她应该比我妈还大个4、5岁的样子,貌似是1957出生的。她之前在上海同济大学读建筑学,当时出国的机会很少,但他和他未来的丈夫双双以出众的能力赢得了那次机会,去了德国深造。小慧现在是一个职业摄影师,她是一个艺术全才。这本书不仅让我慢慢的学会去解读身边的生活,了解自己和他人,而且对我的艺术领悟也起了挺多的作用,呵呵,至少我开始迷恋上了摄影。她穿梭于建筑、拍电影、做文学、摄影等等之中游刃有余!小慧和她的丈夫俞霖美丽的爱情也特别让人感动。俞霖也是在艺术上有很高造诣的人,以前也是建筑学中的能人,会书法和速写,能设计出很不错的东西,当然也很帅~更重要的是他对小慧无微不至的体贴和关怀,面面俱到。看到小慧对摄影的爱好,买了很多摄影专业的书给她看,看不懂的时候自己先身体力行,再给小慧讲解;为小慧办摄影展;给小慧放大小慧自己拍过却还没时间整理的照片,因此小慧的照片才开始受到很多当地艺术家的赞同和赏识。 可是,在一个圣临降临节(他们在德国才呆了5年,还没真真正正办个婚礼)他们出车祸了!!俞霖就这么抛下她独去天堂了,小慧也受了重伤。记得看到那里的时候我眼里不由得模糊了,鼻子酸酸的,好难过的!!那么恩爱深刻的爱情瞬间人间蒸发了。。。。。。可幸的是小慧坚强地活了下来,是的,小慧不只为自己活着,同时也为他丈夫活着。
………………………………………………………………………………………………………..
有些读过这本书的读者会说王小慧太自恋了,文章里处处是她和德国或是欧洲著名的高层人物的接触,处处有她的很要好的朋友,有爱他而自杀的,有临死前给她打电话的。。。。。。。可是我相信她的自恋是应该的!她有那么多朋友是自己经营的,她的艺术才能如此就应该拿出来去影响他人,而不是藏着掖着。其实她很缺爱,她依旧还是没找另一半,她把生命倾注在了事业上,她是那么想让人心疼。我始终觉得,她的这种对自己的恋中有一份是她丈夫俞霖给她的!
小慧是双子座的,很有两面性,这个星座是深夜十一点半,在这星的西边看是颗晨星,在东面是颗夜星。我还没理解他到底的两面性在哪里
…………………………………………………………….
大爱~ 祝王小慧天天开心 身体健康 工作顺利!!
作者:
那拉提
时间:
2013-8-8 17:37
《我的视觉日记》我读了三遍,看一遍流一次眼泪。看过之后,我想我和无数的读者一样,深深爱上了这本书的作者王小慧。
——陈鲁豫
往事让王小慧体会到了生活的力量,使她在艺术的遒路上马不停蹄,用她的相机和笔记录下自己的一切,这也使她重新找到了自己心灵的家园。
——敬一丹
《我的视觉日记》,艺术家王小慧旅德生活十五年的心路历程。这是一本带有自传性质的书,令人感动,催人奋进。尤其是对当今社会的女性来说,一个女人,在追求理想的路上不断前进,并最终取得成功。
翻开这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张耐人寻味的照片,优雅、知性、气质的王小慧带我走进了摄影艺术的殿堂。受西方艺术思想的熏陶,她的很多作品比较前卫,有点抽象,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孩子还很难理解。但是,因为我也喜欢摄影,无形中就有了些许共鸣。还有她的文字,总是包含着很深的感情,让你不由自主地跟上了她的笔触,与她一起徜徉在文字的海洋里。
一位来自东方的女性,在遥远的异国他乡开辟了一片属于自己的艺术殿堂。当深爱她的丈夫因车祸而离开她的时候,那段文字我不忍卒读,还有她在病床上为丈夫印下的一百个吻,让我深深地感动了,泪水一次次决堤似的夺眶而出。
丈夫的离开无疑给我们的小惠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无论是情感上还是生活上。当身边的朋友建议她选择比较稳定、有很好的未来可以预见的建筑学的时候,王小慧犹豫了。最终,她还是选择了自己的理想,尽管那是一条很艰难的艺术之路,尤其在丈夫离开她又失去经济支柱的情况下……
如今的王小慧,已经成了中国、德国甚至世界艺术领域的佼佼者,她一直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不断向着目标奋斗着。一个成功的女人,一个坚强的女人,为了理想,也为了忠于自己的爱情,她至今仍然选择一个人生活,尽管她对孩子是多么地渴望。
一个女人通往理想的路,有多长?很长很长,而且路上布满荆棘,甚至她们还要比男人承担更多的东西。王小慧是幸运了,尽管路途坎坷,但她毕竟还是到达了理想的顶峰。
而现实中的我们,可能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女性,我们能想象的太多了,而我们能做的太少了。但是,尽管如此,我想还是不能失去生活的希望和对理想的追求。否则,我们的生活就像一口枯井,了无生趣……
就像王小慧说的:“我是独一无二的。”是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我们应该有属于我们自己的幸福和理想。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王小慧,但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作者:
Welche
时间:
2013-8-14 05:46
不知道是否有很多一样的人,会把这书当成是一种媒介,用来找回自己原点的媒介,你不需要有很精湛的摄影技巧,你的德语不需要非常流利,但无论是在人流如织的UBAHN里或者一个人的台灯旁,这个女人,这本书,能让你想到你还在美好得活着,活在有她这样的人存在的世界里
作者:
Persep
时间:
2013-8-26 04:42
出众的外貌,不同的身世背景,悲剧式的爱情故事,炫目的工作经历。。。她拥有了一个女人可以引人眼球的众多因素。出色,有才华。。。这些都可以用来形容她。但是按照中国人含蓄委婉,谦虚的作风,这些最好不要自己说出口。读来觉得配不上艺术家的盛名,难免浅薄。
其个人经历本身比其文字更具有吸引力。她的摄影作品也并不吸引我。正如作者所说,人们宁可喜欢三流画家的画也并不倾心于一流摄影师的照片。可是书中的照片未见得就是一流的。整本书从头直至破碎的月亮更为吸引人,书写得也更为精致细腻充满感情。作者的经历不免使人将其与作家三毛作对比。似乎她少了些东方女人的含蓄,三毛多了些异国情调,但是骨子里却是东方的,而作者恰恰相反。当然正如她所说“她是独一无二的”,可是谁又是可以复制的呢?即使再平凡普通的生命都是不可复制的,是独一无二的。
但是一个女人能够从沉重的打击下走出来,确实是难能可贵的。至于是为艺术而活还是为事业而生,这些都不重要。她精彩的生活无疑是对那个逝去的人的最好回报。这一点比那些难免有些自负的文字更吸引人。
作者:
蓝丫丫
时间:
2013-8-31 03:15
以前在图书馆的时候看过这本书,令我对这个女人特别有印象也特别的喜欢,也曾引用她无数的话语。。今日不小心在网上又再见到,挑起我的记忆。对的,我还要继续买多一本来看。。。
作者:
伊娃病
时间:
2013-9-1 01:14
从《我的视觉日记》认识了王小慧。这样一位优雅、知性、略带忧郁的女性。
大学在同济读建筑,到硕士,又在德国读博,和爱人俞霖一起留学。学业、爱情、生活都是一帆风顺,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改变了她的人生。爱人俞霖走的太匆匆,路途上听的《阿依达》也成了最后的安魂曲。从昏迷中醒来后半小时,她就开始挪动不自由的双臂,拍下缠满纱布的自己、在宣纸上印一百个唇印纪念俞霖。她选择这样特别的方式释放自己的悲情。在爱人走后的几年时间里,她的摄影作品始终是黑白的。
在她的人生中,灾难太过深重,但她的性格也因此愈加坚韧、平和,而这样的性格又融入到她的摄影作品当中。她用艺术的眼光捕捉世界万物的每一个瞬间。经历过生离死别,用镜头写下的语言是如此凝重,视觉效果也更加震撼。
搜索有关她的访谈视频,看到在一次谈话中,主持人问她为什么现在还是单身,没有再寻找爱了,她回答:“我不是没有了爱的能力,而是再也找不到像俞霖那样忘我地去爱我的人了。”这就是所谓的“曾经沧海”吧。就像德国演员安斯佳对她的痴情,当再一次确认了俞霖对小慧的爱时,他眼里充满了绝望。留下一句“我的唇永远达不到你的,它们之间有着沉重的距离”,就随风而逝了。也许他认为只有殉情才是对找到心底真爱的一种完美表达。在访谈中,再次谈到俞霖,小慧仍然抑制不住地流下泪来。二十多年过去了,他仍然是她那个一提起就掉泪的人,那样永远深埋在心底的爱啊。
但她也是幸运的,至少她心底珍藏着这样完美的恋情,曾经拥有过美好的回忆。这也是多少人都奢望的爱情梦想。
刻骨铭心的爱,也许只有一瞬,就已足够。
刹那即永恒。
作者:
西装宝
时间:
2013-9-1 15:52
这本书是我上大学的时候读到的。今天正在吃西瓜,好瓜,然后无意中在当当看到这书,发现卖的也不怎么样,于是感慨如此好书又被很多人错过了。写个书评,自己怀旧一下。
为什么一本女人写的日记能让一个小伙从热血青年到冷血青年,时隔多年,念念不忘,不是因为尺度宽,而是因为她真正意义上给我启蒙了一下,让我对于所谓艺术有了认识和理解。
我看她的书,然后我被感动了。我开始发现,其实无所谓文学,无所谓艺术,都只是一种表达方式。表达方式可以是很多种的,说也好,写也好,画也好,唱也好,都也没多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人,虽然我们过的是不同的生活,轨迹不同,阅历不同,很多不同,但在某一刻,某个点上,我们相同。这是某种共鸣。这种共鸣就像是你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然后,感到一点温暖和欣慰,发觉自己并不孤独。
文学也好,艺术也罢,能打动你的不是他们,能打动你的只能是你自己。
作者:
乔峨眉
时间:
2013-9-7 14:11
许多年前读过,今天才想起写点什么。
因为学生毕业时,说起四年前我在班上曾与他们做的一个小游戏,
写上自己最喜欢,第二、第三喜欢的动物,记得我做的时候有间奏,
让他们以为下一条是更有趣的问题,哪知道只是排序不同而已,
但是,答案的诠释,让全班气氛立时生动起来,
关键是,临毕业了,学生说他今天才深深体会这一堂“认识自我”的课。
感谢王小慧,我的学生们,以及我,就这样,在生命中与你的生命产生了美丽的联结!
作者:
Annie
时间:
2013-9-8 14:19
几年前看过她的报导,当时介绍的是花之灵的照片,因为是花的照片,很不以为然。
几个月前在书店被这本书的封面所吸引。黑白的自拍照,有着直面自我的勇气和真实。
读下来是本不错的书,摄影作品很有灵气,文字也真实感人。羡慕她自由丰富的艺术人生,也钦佩在这个物欲世界里保持一颗真诚的爱艺术之心。
这样的人生是圆满的。即使有过一般常人经历不到的苦难,但幸福本来就是每一个自我追求和感知的过程,别人都是外人。
作者:
wra
时间:
2013-9-10 14:07
书还完全看完,被这个女人恶心了好几把了,先是克死了两个男人(我一直不太明白所谓女人克男人是怎么回事,看了这段后,我就觉得这就是克)。里面有些细节让我觉得这个女人有问题,比如以低价的租金住进人家洋房里,却没有做到当初的承诺(关窗户事件),就算受到主人的误会,也不用那么气愤啊,十年后还报复了一把,真是可恶!后来看到一段,她妈妈白天不敢打扰忙碌的她,半夜在床边悄悄的看她……之后有记者问她发生什么事会让她能放下所有的事回国,她居然说要是有人投资一部讲述她妈妈的电影……我对她无语了。接下来支持我看下去的动力就是,看看还有什么更雷的。
欢迎光临 悦读人生 (http://dothinking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