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人生

标题: 少年Pi的奇幻漂流 - 书评 [打印本页]

作者: 小宇宙大心灵    时间: 2013-1-3 17:59
标题: 少年Pi的奇幻漂流 - 书评
  一艘孤单小船,一个落难少年,一只孟加拉虎,这是南太平洋上,最艰难的生存考验。《少年pi的奇幻漂流》是作者马特尔的第二部小说,但是一面市便惊艳国际文坛,获奖无数,成为畅销书。小说描写一个印度男孩和一只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80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作者: 爱吃小$    时间: 2013-1-3 18:06
  这本书有木有有同样想看的的,真心好看啊,有木有啊,强烈寻找书迷啊,还有多少评论才够啊,有木有啊还有多少评论才够啊,有木有啊还有多少评论才够啊,有木有啊还有多少评论才够啊,有木有啊还有多少评论才够啊,有木有啊还有多少评论才够啊,有木有啊

来自: 豆瓣
作者: zn1996$    时间: 2013-1-3 18:06
  谁能赠送我电子版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我可以给他冲q币或者电话费,我没有网银。...................................................................................................................................................

来自: 豆瓣
作者: Jeclan$    时间: 2013-1-3 18:06
   情节设计很巧妙,在大海漂流的描写很精彩。
    
    可惜作者不是大师,没能把两个故事更好地对应起来。
    
    吃人岛那段没看懂。
    
    对本地治里的生活的描写应该是为后面做铺垫,有些冗长。
    
    最后有些草草收场。

来自: 豆瓣
作者: melody$    时间: 2013-1-3 18:06
  翻译很差,有的前后句子都不通顺。原本打算在班车上看,结果看了几页后实在看不下去只能看插图了。
  不用想肯定是电影火爆之后,书商临时攒几个人火速翻译出来的。
  建议找原版看
  
  

来自: 豆瓣
作者: 悄悄兔$    时间: 2013-1-3 18:06
  要怎么样才能相信,当我看到对方的眼神,令我的心砰然一动的眼神,那并不是某种思想,不是善良,不是愤怒,不是我所认为的一切,仅仅是,物理学倒影。
  尽管抗拒着,某些人某些事还是在命运的安排下强行闯入,抗争过,绝望过,哭泣过,接纳过,欢笑过,甚至曾在同一条战线共同努力过,当我完全把你当成我生命的一部分,当成我情感上的依赖,当成我最难以割舍的一段回忆,你却离开得如此决绝,没有肝肠寸断的抱头痛苦,没有掏心掏肺的促膝长谈,没有倾诉别离的话语,甚至连一个回眸一个眼神都要省略,然后就连,就连我们共同经历过的蜿蜒曲折,共同遇见过的良辰美景,共同对抗过的重重苦难,也要换成世俗接受的说法表述出来,只为了,迎合大众化的趣味,以免跌破众人的心理底线。他们认可我捏造的故事总结出他们认可的答案满意而归,我意识到从始至终我都是孤独,愿意陪伴我的,愿意聆听我的,始终都是我飞蛾扑火般的执念,并非意愿,纯属偶然。
  可这些都曾真实的存在过,如果不是,我眼角的泪水是因为风沙迷了眼睛吗?窗明几净,一个无关的旋律,话题,眼神,都会让我想起你,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的你,没人相信曾经来过的你。
  我的认知能力有限,关于欲望、生存、信仰,一个字都没有。
  

来自: 豆瓣
作者: Bloody$    时间: 2013-1-3 18:06
  宗教之所以给人以心灵慰藉,是因为它脱离现实,让人通过道德和爱的追求和践行激发出心中的崇高感,忽略或忘却现实中存在的残酷。所以即使第一个故事如此经不起推敲,我们却更愿意相信或者喜欢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相信了宗教。

来自: 豆瓣
作者: 520520$    时间: 2013-1-3 18:06
  亲,业余时间间,职吗?经常对着电脑也会无聊吧?别虚度时光了呗(赚外快)只要你会掏宝,会支付宝,会歪歪语音,日赚100-200(日结) 有意请联系Q923604395空闲的大学生、上班族、家庭主妇、都可以联系我、了解下也无罪、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哟, 你还在犹豫什么呢?需刷信誉的卖家也可以联系我喔~~

来自: 豆瓣
作者: 墨颜$    时间: 2013-1-3 18:06
     我一直有一个疑问:帕特尔先生为什么不亲自把这个奇幻瑰丽的求生之旅写成一本书,而是把这个责任交给了扬 马特尔先生呢?鉴于这一点,我对帕特尔先生有了如下的最初印象。这看似多余,其实很有必要。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对小说内容的理解。
    起初,帕特尔先生在我心中的印象更多的是一个没有多少天才和智慧的人,他只是恰巧有一段与众不同的奇幻经历,而在是否能拥有一段奇幻的经历这件事上面,天才和智慧都不是决定因素,也许这更应该求之于命运或是上帝。所以,帕特尔先生只是一个糊涂的幸运儿。也正因为如此,他才需要找扬 马特尔先生来为其代笔作传。
    然而读完小说之后,我发现,一个幸运的糊涂虫是不可能与一只凶猛的孟加拉虎共处一船227天而未丧命的,他需要有一些勇气有一些耐力,更需要有对动物的全面了解,他需要运用智慧使自己和老虎之间有一种平衡的互不干扰的关系,然而维持平衡之难,光是阅读就已经让我望而却步了!
    最后在贝尼托华雷斯医院与两位日本调查员的谈话也把帕特尔先生的机智以及能完成一本书的能力体现的淋漓尽致,请原谅我的迟钝和肤浅:是帕特尔先生叙述完他那个篡改了的没有动物的求生之旅之后,我才更加确定这一点的。然而为何帕特尔先生不亲自完成这部书,对我而言,就更是一个谜了!!
    下面说说小说吧!通常情况下,我恨自己随波逐流,但是有什么办法呢?同侪压力我没办法对抗。我好想看这部电影,又苦于天冷不愿意外出,只好看小说了。
    我总是认为,译为中文的外国文学总是没有什么美感,傅雷译的《约翰 克利斯朵夫》在我看来只是一个被译为美文的特例,以我粗浅的见识,结局似乎确是如此!这部小说,译的不咋的!但是故事确实很吸引人,但因为篇幅的原因,没有那么荡气回肠的感觉,但是足以震撼心灵了。
    好吧。。。最后,我想说:我喜欢老虎、鬣狗、长劲鹿、沼狸、猩猩、飞鱼。。。喜欢蓝天、大海、求生艇。。。喜欢冒险、希望、绝望、隐忍、舍弃、坚持、固执。。。我喜欢Pi!喜欢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

来自: 豆瓣
作者: 松扶我$    时间: 2013-1-3 18:06
  在漫长的,拉锯般的焦虑、恐惧和钝痛之后,迎头一记重击。
  
  读完了,整个下午都沉浸在焦躁中。人,在极端的饥饿、恐惧和绝望面前,会丢弃人性,我知道这是现实,无可指责。
  
  然而,当我镇定下来,无端想起周梅森的旧作《黑坟》。我得承认呢,比起为了求生而啃食同类,那些为了利益而践踏生命的行为,才是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
  
  

来自: 豆瓣
作者: 赖叔$    时间: 2013-1-3 18:06
  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弄到电影院3D票,费了很大的力气才等到放映厅的灯光重新打开。——太多的人投入到这个零差评的影片中,结果就如同七天长假去八达岭旅游一样的悲剧。
  
  事实上,这部电影对我而言是前所未有的感受,这种体验与将近固化的意识相碰撞,便是一种强大的对比以及随之而来的震撼。——这远比登上那个连绵百里、百年未变的破防御工事要好得太多。
  
  我的一个同事,痴迷其中。看了两遍的电影,回来专门做了一个读后感的PPT,接着差点跟着我第三次走进PI的剧场。
  
  但是我是不会第二次去看这部李先生的大作的。我害怕像上次一样憋尿憋得用5分钟的时间去放水,而已。
  
  今天我的qq邮箱收到了豆瓣的登陆邀请,信中说:爸爸 你好,好久不见,豆瓣上有一些很多人都感兴趣的内容。也许你会喜欢,所以试着推荐给你,欢迎回到豆瓣。有个著名的网站叫我爸爸,不得不点开链接。我的女儿尚未学会讲话,叫我父亲估计还得小半年,一声“爸爸”显然让我欣欣然。即使这只是在账号设置的时候一个小小的恶作剧。
  
  接着便是看到了豆瓣小子给我推荐的PI书中的一段试读文字。
  这段文字大概有1000余字,可是我紧紧花了2分钟看完。接着便要花上20分钟来写1000余字来谈这2分钟的感受。
  
  我觉得自己有点2B。
  
  大学的时候,似乎有一个课程叫中外文学比较什么的,或者是外国文学史?记不起了,因为当时所有的心思都在那个教授此门课程的女老师身上。
  她长得并不是特别的漂亮。典型的湖南姑娘,中等身材,白皙皮肤,齐肩黑发,面容姣好。没有穿警服,或许是外聘的。年轻,或许刚毕业没多久。我淡淡的喜欢他,一如她身上淡淡的香水味道,淡淡的青春,淡淡的成熟。
  可是我只是在某一个秋日的课后问她借了本书:《追忆似水年华》。而后,我在一个星期后还给了她。还书的时候,她例行问询了下我的读后感。我说,抱歉,老师,这不适合我,太纯意识流了。她嫣然一笑,说,是啊,一般人不容易读。
  
  我当时懵懵的想:亲,我是普通人不假,你呢?
  
  好在读高中的时候就已经有萌生过短短的师生恋情节,对于这个女讲师,我没有太多的用心。如今想来,倒是很感激她真的借书给我。现在这种老师应该不多了吧。
  
  扯远了。回到正事上来,这短短的1000多字关于PI故事的描写,就让我瞬间又追忆到了似水年华。只是,我一如既往地懵懂,读不出其中的味道,体会不了其中丝丝缕缕的思想。
  ——与十年前相比,我居然完全没有长进。
  
  是的,我不喜欢这种书,不喜欢这种文字。
  我还是喜欢金庸的飞雪连天,我还是喜欢古老的西风瘦马,我还是喜欢年轻的轻舞飞扬……那个年轻的、让我微微喜欢的女老师早就定义我了,我是个普通人。
  
  但是,普通如我,也懂得宽容博物。我深深理解每一本书,都是一个世界,书中的生态世界、作者的心灵世界、读者的对接世界。
  
  只是,每个世界都有对应的人群、语言、思维、逻辑、信仰……很明显,我不属于PI的世界。
  
  因为,至今我都没有能理解,那个关于印度少年奇幻漂流的故事,到底想要说明什么。

来自: 豆瓣
作者: yugi$    时间: 2013-1-3 18:06
  作者是个有趣的人,所以写出了这么有趣的书。
  
  看这本书的这两天,我好像做回了小时候的自己,读着冒险故事,为主人公所拥有的每一件装备(食物,水,毛毯,求生指南,渔网)、掌握的每一项技能(游泳、训虎、打结、捕鱼)欢欣不已,仿佛是自己置身其中。相信每个小孩子都曾幻想过自己有一天在海上求生,通过自己的智慧和技能顽强地活下去,某天登上了一个荒岛之后,自己搭建树屋、采集野果、烹饪饭食...从这个角度,这本书为我带来了久违的、纯粹的阅读快感。
  
  关于前一百来页,锵锵三人行里提到,写序的人也说稍显沉闷,可以去掉(序言太长,我还没看),我倒觉得这是全书的核心,也是我摘录最多的部分。这一百来页展示了一个陌生而充满魅力的世界。动物们的行为特点以一种别具一格的“文献综述”的方式呈现,颇具“学术研究”式的趣味。作者认为人们用人类视角解读动物行为其实是一厢情愿,这种对人与动物关系的“点破”贯穿全书始终。对动物来说,食物、水、地盘是最重要的,而这些要素的分配建立在地位的高下上。老大还是老二,是动物的思考模式,没有人类的温情脉脉。派也是用这种动物们的逻辑,建立了自己和动物之间的关系。
  
  关于宗教。其实派做的事也是我想做的。对于宗教,我只有一些粗浅的看法。为什么一个人只能有一个信仰,是什么规定了人只能在一个信仰的教义里才能真的得到救赎?书中有一段描写,“在此之前,道路、大海、树木、空气、太阳都对我说着不同的话,而现在它们却说着同一种语言。树木注意了道路,道路意识到了空气,空气留意着大海”,某一刻,自身与世间的各种元素融为一体,互为关切的体验,我也有曾有过,仿佛自己的圆心和宇宙的圆心会合了。这种生命体验是宗教吗,是信仰吗,需要我去信奉哪一个主才能领悟呢?身边有一些信教的亲戚和朋友,有时觉得自己和他们比起来,对生命的无常更焦虑,更无从应对。于是开始明白,为什么基督教的一些宣教者会告诉潜在的教徒“如果不信上帝,就不能得到救赎”,但是该信哪个主,不同的主之间是冲突的吗,我不知道。如果做个不可知论者,或者坚定的无神论主义者,也许会有文中所描述的遗憾:
  
  “‘白色,白色!爱——爱——爱啊!我的上帝!’——还有临终前突然有的对上帝的信仰。而不可知论者,如果他忠实于自己的理性自我的话,如果他依赖干巴巴的,丝毫不能引人激动的真实性的话,也许会试图这样解释沐浴着她的温暖的阳光:‘也许是大——大——大脑没——没——没能充氧。’直到最后一刻,由于缺乏想象力而错过了更好的经历。 ”
  
  唯一的遗憾:小说读了一半的时候,我去电影院看了电影。再读小说的时候,脑海中全是电影里精彩绝伦的画面,书中很多精妙的情节和叙述竟没有耐心仔细去品味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会冲淡文字的趣味,限制阅读的想象空间。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选择先享受阅读之乐,再去欣赏电影。也许接下来可以去读读英文版。

来自: 豆瓣
作者: 看山看$    时间: 2013-1-3 18:06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孟加拉虎。这只老虎名叫恐惧和欲望。问题的关键是你要如何控制恐惧和欲望。从恐惧和欲望中吸取养分和生命力。
  
  也许人只有生活在有对手的环境里这种恐惧或警觉才能让你很好的生存下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如是而已。
  
  一本好书给人带来的精神力量是无穷的。

来自: 豆瓣
作者: 飞行鱼$    时间: 2013-1-3 18:06
  《少年Pi的奇幻漂流》,好像是唯一一部我在电影院看了两遍的电影。然后,才看了原著。当然,原著复杂一些。不过,正是电影吸引了我愿意去看原著。我想如果先看了原著再去看电影,我可能会失望的,虽然改编已经很成功了,或者说能拍成电影就很不容易了,因为这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故事”,它相当抽象。顺带说一句,外国电影引进来时,往往都会很狗血的翻译一个名字(为了吸引票房?),《Life Of Pi》,尤其看完原著后,我一点也不觉得这是“奇幻”之旅,而是残酷之旅。再比如,《The Terminal》翻译成《幸福终点站》,而它就是个发生在航站楼的故事嘛.....
  现在记性相当差,刚看完的书,也记不起多少了。
  1、Pi在海上漂流了一共227天 。
  2、货船上的高级船员是日本人,普通船员是台湾人,说中文的。而沉船那天 ,那些台湾人把他扔到救生艇上,是因为鬣(这个字是不是念lie)狗已经在里面了,他们想把Pi当作这只凶猛动物的食物,然后自己再上去逃生。没想到斑马掉了下去,救生艇砸掉了。
  3、关于动物园及动物,宗教信仰的过程,都有很仔细的描述,而这些都很难在电影里呈现。对于残酷教育,电影里是兄弟俩先去逗老虎,才引来父亲的怒气,而书中是父亲主动的教育,压根没有前因。
  4、书里没有阿南蒂,电影里加进来,显然大大冲淡了残酷的味道。
  5、书中还有一些描写相当残酷,李安都回避了。比如,鬣狗杀死斑马,它是直接撕开它的肚子,并且钻进去吃,而吃掉一半后斑马还没死。让人头皮发麻。登上小岛之前,Pi有一段时间失明了,并遇到另外一个失明的漂流者,后者企图干掉Pi,结果被老虎干掉了。Pi也吃了他的肉。而在第二个故事里,对于厨师干掉水手的描写,更残酷。
  6、电影里Pi只是远远看到了一艘船,而书里那艘船直接朝救生艇冲了过来,也没看到他,还差点因此死掉。
  7、岛上的小动物,电影里叫狐獴,书里叫沼狸,不知道到底是个啥。
  8、作者可能对日本人有可笑的印象,所以对于后来那两个调查员,书中的描述非常可笑,就像在捉弄他们。
  我不是要分析个啥,记下而已。

来自: 豆瓣
作者: 凡尘雨$    时间: 2013-1-3 18:06
  因为信仰,我们有着前进的方向;因为信仰,我们有着美好的期望;因为信仰,我们有着无限的梦想,那么你的信仰在哪里?!前有“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后有“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什么是真,什么是假?我们依靠的只能是自己,能够救赎自己的也只有自己!

来自: 豆瓣
作者: 玩美人$    时间: 2013-1-3 18:06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伤感。我最近的伤感是,阅读大部头的能力与日俱减。越来越难以让心灵长时间地停留在一个空间里,它们被切割成很多零落的小块,不时地被各种信息和情绪干扰,变得越来越像个衣衫褴褛的流浪汉。在这种时候,我会觉得自己是个穷人,心灵的额度在减少,少年时代在以光速远离,尽管是一种缓慢地光速。
  
  在这种时候我会特别渴望金钱,有钱了干什么?我要买一座岛,关闭所有通信讯息,躺着读三年小说,让自己的心灵吃成个胖子,再重回人间通过实务的训练使它们变成肌肉。这种乌托邦式的想法在读《少年Pi的奇幻漂流》这种书时会来得特别强烈。它让我想起初中时的暑假,母亲躺在床上,我躺在床下的席子上,将《倚天屠龙记》藏在她的床底,用轻微几不可闻的手势翻书页。她以为我在睡午觉,但我在练武功。哈哈。
  
  就像所有的武侠小说一样,《少年Pi的奇幻漂流》最好看的部分在于大侠武功尚未练成,正在遭遇各种奇迹的阶段。大白猿的肚子里有本经书啊,神雕在瀑布里教你站桩啊,跟一群蜜蜂追来追去过不去啊。全是这种事儿。等大侠武功练成了,故事就变得极为乏味,襄阳城里打一架,从此就从理想无限的少年变成乏味的中年人。那就不是金庸的事儿了,也不是扬马特儿的事儿了。所以《少年Pi的奇幻漂流》首先是一本青春小说,其次是一本武侠著作。值得所有童心未泯的老年人在周末时光拿来回味。
  
  所以《少年Pi的奇幻漂流》其实是个悲哀的故事。他讲了一个勇猛非凡,悟性脱俗的少年如何一步步地被生活打败,最终遁入乏味安全的日常生活。他尽了他一切所能,信了三个神,也得到了可能限度内的最大眷顾,最终还是离开了他的爱人,送别了他的爱情,回归到世俗的人间理解力。在这个意义上,李安导演的《少年派》完全颠覆了小说的原来主旨,处理得像个英雄片,却置其中的悲哀于不顾。而一旦失去了这种悲哀,就会变得浅薄,更像是一个闹剧。或者比闹剧还糟糕,像是粉饰太平,投其所好。
  
  小说的结构分为Part 1 \Part 2\Part 3,分别是“多伦多与本地治里”、“太平洋”和“墨西哥托马里镇贝尼托华雷斯医院”,但是我们还可以根据功能需求不同,将它改以其它的称呼;比如“岸上”“海里”“重回岸上”,或者是“光明”“黑暗”“平庸”。
  
  π天生是一个印度教徒,他在一所基督教学校上课,却从来未曾踏入教堂圣所。在他的认识里,基督教“它有一个神祗很少而暴力却很多的名声”。在认识了耶稣,接受了古怪的“爱的救赎”之后,他的心灵又接触到了穆斯林的神祗。穆斯林的祷告更具身体性,于是“大多数的时候,我在屋后院子里的一个角落铺开垫子。那是刺桐树荫下一个僻静的角落,旁边是一堵墙,墙上爬满了九重葛。”但最后这一切的神看来都不能保留π在动物园里度过的美好的童年时光,“在父亲心里,新印度破碎了,倒塌了。母亲同意了。我们要逃离这里了。”
  
  在这个意义上,这三个部分,又可以命名为“童年”“少年”“成年”,童年悠长美好,少年激烈争斗,成年则索然乏味言不由衷。
  
  《古兰经》里写着“对于敏悟的人其中确有迹象”。但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迹象啊,在这种生命的流程中所展现出来的究竟又是什么呢。全书读完之后,我感叹到书中的动物似乎都比人类更为有尊严。
  “考虑到动物没有衣服、鞋袜、亚麻床单、家具、厨房用品、化妆品也能过;考虑到国籍对它们毫无意义;考虑到它们一点儿也不在乎护照、钱、就业前景、学校、住房的费用、健康设施——”简言之,动物没有我们构成尊严的一切物质条件,于是也没有让我们沦为小丑的负累。
  
  看看π的所作所为吧,他先是出于本能地向理查德帕克扔去一只救生圈,出于人类热爱生命的本能;接着又极力阻止理查德帕克上船,再想尽各种办法希望杀死它,无能为力后又想出各种办法与之相处,最后却又爱上了它。这一连串的出尔反尔只能出自小丑才有的摇摆不断的内心。而这正是人类,复杂,软弱,摇摆,如同跳梁小丑是再恰当不过的比喻了。在残酷的条件下,完全没有尊严可言。但这也正是人类的可爱甚至伟大所在,以残缺软弱的心灵与能力试图去经历爱,去接近神,并不怕因此落下成为小丑的笑柄。
  
  π一家离开形式严峻的印度,乘坐日本货船前往加拿大,途中遭遇海难。π不得以与一只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呆在一天救生船上。五天内,斑马、鬣狗、猩猩在厮杀中纷纷死去,π必须单独面对代表人类终极恐惧的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这种恐惧既是生命力所在,同时也是生命的威胁所在,π必须学会如何与之相处。理查德帕克其实就是我们自己。他身上具备我们的一切天性,在极端环境下,我们要学会去爱的不是经过教化的我们自己,而是原本的那个我,在他不可爱的时候去爱他。并且去驯服他。而不是恐惧他或杀死他。
  
  而这种极端境况其实就是这样一种比喻,“在最后一局,挑战者已经没有什么好输的时候,他又开始变得放松、大胆、无忧无虑。”当然结局每个人都是输家,不同的是,在这个输的过程中你有没有看到并且爱上自己。“我已经不再害怕它了。它离我还不到10英尺远,但是我的心没有停止跳动一下。”
  
  “——一个男孩,穿着一整套单薄的衣服,但是不见了一只鞋。
  ——一只斑点鬣狗
  ——一只孟加拉虎
  ——一条救生艇
  ——一座海洋
  ——一个上帝”
  
  这其实也是我们每个人境况的写照。
  
  “耶稣,玛利亚,默罕默德和秕湿奴啊!”
  
  这其实也是我们每个人内心的信仰状况。因为对他们中的任何一位我们都缺乏能力地更深地进入,于是停留在所有的表面,显得摇摆、拼贴、滑稽、软弱… …这是现代人在呼求现代人的疏离。是繁华里的落寞,热闹里的疏离,全信里的全不信。
  
  所以我们需要恐惧。恐惧这个强大的对手可以将我们逼入信仰的死角,让我们像年老的艺妓那样擦掉脸上的粉,直接地去将自己最不堪的部分呈现出来。恐惧“它是个聪明又奸诈的对手,这一点我太了解了。它没有尊严,既不遵守法律也不遵守传统,冷酷无情。它直击你的最弱点,它可以毫不费力地发现你的最弱点在哪里。”
  
  只有敌人知道你的最弱点。它会像镜子一样照亮一个人最弱点并且毫不犹豫地给予重击。如果这样都不能让一个人认识自己,那么所有的苦难都会失去意义。
  
  “我得驯服他”,当π这样说时,他开始了自我驯服——正是在这个驯服或者说自我驯服的过程中,π开始了他在乏味与恐惧之间的摇摆。当他感到自己占着绝对的支配地位时,日子是乏味的,而当他对这种地位不确定时,日子又充满恐惧。他还需要最后一击,需要一种外力将他和他的恐惧送进同样绝望的境地,送到死亡的边境,他才会发现驯服是没有用的,他需要的是一种内在深处的和解,他需要用爱来覆盖恐惧。哪怕这类似于绝望,它也比所有的希望都更接近于爱的本质。我们开始对话。π和理查德帕克开始对话,就像在伊甸园里,人可以与万物对话,人和自己的内心没有任何隔阂。——这是整本书的高潮所在。我们经历认识、喜欢、对峙、试探、共存、驯服、豢养、苦难使我们最终变成同一个陷阱里两个绝望的生物,除了对话什么都做不了的时候我们才会选择对话。
  
  其实,这是π真正想要的。我们其实都是傻瓜,向着一个方向不断泅渡,但只有在我们得到一样东西时,我们才会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我们永远不可能在自己没有得到时提前预知内心真实所需。我们的方向总是错误。我们永远是颠簸反复的小人。但这不影响我们得到奇迹与内心真实的所需。
  
  “还是回答问题吧,现在后悔吗?”
  “我不去想这件事。”
  “完全是动物的定义。你就是个动物。”
  “你是什么?”
  “一个人,我会让你知道的。”
  “自吹自擂的傲慢。”
  … …
  
  失去了人与虎对话的场景,《少年派》就失去了高潮和定海神针,失去了漫长漂流的意义。终点不在π飘着美食的厨房,不在他与作家的对话,不在孟加拉虎离去的瞬间。终点在这里,在绝望里的这场对话里面,在这句话里,我是一个人,我会让你知道的。这不一定是一个明摆着的事实。有时候,它的确是一种自吹自擂的傲慢。
  
  作者:扬马特尔
  译者:姚媛
  出版:译林出版社
  

来自: 豆瓣
作者: Munch$    时间: 2013-1-3 18:06
  整个故事的构建能力一般,但还是不可复制的精品。文字中有独有的魅力洞悉着每一个人,这和电影是不一样的,感觉还是不错的(我还没看电影,我坚持先看书再看电影)。
  
  首先我要申明的是,少年PI并不是源于希腊字母π,代表某种不可知的神秘论(不知道为什么看电影的人都这么理解,难道是导演误导大家,把少年神化了?)。而是非常简单,是法国一家游泳池的名字,但是piscine与英文小便同音,于是派从小在学校被同学嘲笑,于是,他决定把自己的名字简化成PI,自以为很酷。所以,这本书也可以叫“屁的一生”
  
  前一部分虽然对宗教的叙述比较啰嗦,集中在少年派的个人宗教信仰方面的初建时期,各种宗教派别的相互交锋。终于,派选择了同时信仰三种宗教。并且我认为作者有耍小聪明之嫌,经常卖弄文字(也许是译者)说些俏皮的小花样。还有就是那对于各种动物的观察笔记,对读者来说很新鲜,身临其境。素材的累计很重要吧。
  
  到了海上失事以后,情节陡然的紧张起来,让我炯炯有神的看了一个晚上。作者给派建立了各种合理的应对情景,为派保驾护航。中间的海上奇迹,大鲨鱼的巡游,各种虎鲸的潜伏,海钓,杀海龟喝血,收集蒸馏水,第一次杀鱼,绝望时把脸盖上湿布的轻度窒息,鬃狗猎杀斑马,战罢猩猩后后又被老虎吞食,不成功的海豚射杀,干渴时的难熬情景,因营养不良的短暂失明。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派在海上漂流时,曾经遇到另一个失事者,只不过那个人第二天就被老虎吃掉了。真的很可怕吧。
  
  我认为这本书探讨的是,在极端的生存环境下,个人是否能否放弃自己的信仰,为存活而斗争。这甚至包括各种人吃人,就更不要提那些虚无缥缈的宗教信仰了(对于教徒的考验比无神论者更大些)。作者认为活下来更重要,虽然以后会一辈子为此而寻求救赎无果。至少,这个故事有个幸福的结局。
  
  而不是像电影那样美化的光辉伟大。影视作品往往处于艺术加工的考虑,扩大的信仰的力量,并且处于教化国民的用心,更是表露无疑。HOMELAND和一次别离,对此都做了很好的阐释和界定。
  
  要是我,早就死了一百次算了。我承认自己没有那么大的求生意志,但求一死了之。

来自: 豆瓣
作者: 玉上烟$    时间: 2013-1-3 18:06
  很好的一本书,极力推荐,   理查德-帕克,我实在不想把他与食人 自相残杀以及邪恶 残忍联系在一起,因为在它在快淹死的时候最后望着天空的眼神,让我对他一见钟情,  哪怕是出于私心,我也要选择相信人性,所以我选择了第一个故事, ,就如周国平所说:  我们需要这个故事,当然不是为了掩饰我们的兽性,更是为了对我们的人性怀有信心.
  
  
  
  
  

来自: 豆瓣
作者: 萧秋水$    时间: 2013-1-3 18:06
  读完《少年PI的奇幻漂流》,仍然无法下笔,不管是影评还是书评。复杂的情绪不断翻腾,无法形成语言或文字。电影和书的冲击力一样强烈。必须承认,把这样一部书拍成电影,李安竟然做到了,令人惊服。我也想起《象与骑象人》,少年PI的漂流故事,不管相信哪个,都会引发理性与感性的交战。
  
  电影和书里面,都是光明的结局。不管发生过什么,有这样的结局,也好。
  
  对于我,我还需要时间,才能写点什么。

来自: 豆瓣
作者: 绿袖子$    时间: 2013-1-3 18:06
  【壹】 写在电影之前的读后感
  
  1、不管原著题目的译名再怎么“ 有深意”、“恍然大悟强烈对比”之美,我就是不喜欢这个名字。。。
  太有误导性。
  原名叫“LIFE OF PI”。或者用文艺一点的写法叫《PI一生的故事》或者其他的什么。。。
  现在这个,不知道的以为是纯儿童文学,或者像我一样以为是奇幻题材。
  第一印象很重要,如果不是最近他这么火我要跟姬友去看电影冲着名字我都会把它排到很多没有补完的科奇幻、侦探小说之后。
  还好我是原著党。
  
  2、 看的2005译林版PDF。。。说实在的用爪机看好痛苦。。。。。。
  不过我喜欢这个版本的翻译。在于文风,很幽默。
  鸟语无能星人表示鹰文版大概要好久以后才有兴趣&时间慢慢琢磨,所以还是让我保留对这一版本的美好印象吧。
  
  3、现在开始写读后感。
  还是不得不提一句,所谓“奇幻漂流”误导性太大,即使是书中的第二章,也断然挨不上“奇幻”这种字眼。
  ——就如很多人以为这本书是说一人一虎相亲相爱漂流冒险的故事。
  很可惜,至始至终都是残酷的生存故事,即使后来PI对理查德产生了某种感情,对于理查德来说,这种感情是单方面的,所以他才会头也不回的走入森林。
  
  有人说,看这本书需要耐心。
  确实,第一部分是PI的童年真实生活。【其中还穿插了另一位第一人称视角的PI获救后结婚生子的故事
  他爸爸是动物园长、PI从小与动物打交道、宗教的选择。。。这些都是为了后文做铺垫。
  如果有人迫不及待的想看冒险故事,很可能会失望。
  第二部分要到100+多页了。
  我么。。。是看到20页左右的时候产生浓厚的兴趣,因为里面提到了动物到底是喜欢动物园还是野外。
  从小在动物园成长的动物,想必是更喜欢动物园吧。没有天敌,有食物、有舒适的环境。所以很多放生活动不能顺利进行而是因为这个吧,从来就没有野性的家伙,能指望他们在野外生存吗?
  
  
  第二部分,这不是奇幻漂流,是生存竞争。
  我比较喜欢里面不厌其烦的描写PI如何求生,即使有时候会觉得略枯燥。
  脑补一下里面的情景,可以为周末的电影之行做准备。
  也喜欢这些细节中反应出PI是怎样从一个素食者变身为手刃各种动物茹毛饮血的”野人“。
  总的来说小说的文风是幽默的,而且里面不乏经典台词。
  怎么说呢。。就像上一秒正看到吐槽笑着笑着,下一秒残酷的现实扑面而来。
  笑声戛然而止。
  书里有一句话我很喜欢,关于生存的。【其实喜欢的有很多很多
  想起了《三体》里,生存是宇宙的第一准则。
  而道德,不过是人们自我约束的一种方式。
  在残酷的生存环境面前,道德,可以吃吗?
  
  “人可以习惯任何事情,【为了生存——这是我加的,原话没有】,甚至习惯杀戮。”
  
  人生是一段不断放下的过程,而我遗憾的是有的时候连一场正式的告别也没有。
  那些放下的东西,或许还包括那份素淡的纯真。
  
  这个漂流又是奇幻的。
  因为PI会好运的碰到各种奇迹。
  比如老虎单单没有吃掉他。
  比如饥饿的时候飞鱼队伍从海中飞起。
  比如他快死的时候看到一个小岛。
  比如最后他终于得救。哦不,是他们。
  
  
  第三部分。
  最后一个问题
  ”爱过。“【PIA~~~泥垢!!
  最后一个问题。”你相信哪一个故事?“
  作为资深搅混水党 *自豪脸*
  我两个都可以相信。
  不愿意相信第二个的人,怎么看那个在第二部分想掐死PI最后反而被老虎咬死肉也被他俩分食的家伙?
  
  生存——不过是你死我活。
  只能看清人性,心怀期待。
  那点小期待,是没办法告别的”放下“。
  ——像我这样的搞不好会死得更惨。。。【笑。
  
  最后的最后还是要说,不管相信第一个还是相信第二个,顺从自己的心,不必谁说服谁。
  
  

来自: 豆瓣
作者: 李艾苒$    时间: 2013-1-3 18:06
  小时候老师叫我回答关于这篇文章作者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的时候,我总是在怀疑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真的是这么想的么?
  
  一万个读者就有一万个理查德帕克。
  
  前几天在微博上看到关于这样的帖子-陈文茜专访李安《对信仰的天问》VS柴静采访李安《心中的卧虎》,你可以从专业角度选出你喜欢的版本。
  两位的采访风格大相径庭,但李安的回答却是大致相同的,我不了解这位华裔导演,我看过的他的电影除了少年PI的奇幻漂流,就只有卧虎藏龙和断背山,卧虎的片段就只剩下零星晃动的长竹条。他想表达什么?说我不知道会不会觉得是没有思考?那么思考就一定是主观的对一件事物的断章取义么?
  李安在接受柴静的采访时,有这么一段话很打动我.
  “你不怕挑战?”柴静。
  "怕,怕才有挑战"李安。
  "所以那种提高警觉,那种心态,心理状态,其实是生存跟求知跟学习最好的状况。"
  “所谓的天才不是能演能逗趣,而是他愿意投入在一个把自己相信的状况,能够非常专注”“电影就是相信。”
  
  相信,相信是什么?我好像总是在提出反问,亦或是疑问,自我的疑问。那么相信是什么?相信是早上的太阳么?可是太阳会落下,就好像即使你笃信长生不老,死亡还是会不期而至。PI说“事情并没有像我们预想的那样发生,你能怎么办了?无论生活以怎样的方式向你走来。你都必须接受它,尽可能的享受它”我在工作中遇到的人有五十步笑百步的。当她看到衣着光鲜,姿态妖娆的面试者来应聘管理岗位时会去评价她们即使说的再好有什么用,能力不可以代表一切,先学会做人才是正道。难道她说这些话的时候就没有反思自己的人生态度么?我想,她的相信来源于她的不安全。能够洞悉一个人最深层的思想,我突然就释然了。把她定义为这样的一个对象算是自我安慰的一种表现么?那么我的行为又代表着什么?
  人和动物的区别在哪?那些动物单纯的欲望只来源于活下去么?活下去,所以消灭一切威胁。
  “这很简单也很严峻,人可以习惯任何事情,甚至习惯杀虐”
  
  这而是我阅读时间最短的一本,两天。
  “我让自己不停的忙碌。这是我能活下来的关键之一”
  PI在大海上的希望就是忙碌,所以人活着就是为了死么?希望,爱,还有意义是什么?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情还是做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好好活?
  “我能活下来,还因为我打定主意要去忘记。...时间是一种幻觉,只能让我们恐慌。我能活下去,因为我甚至忘记了时间概念本身。”
  忘记时间,去专注的做一件事情,很多时候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么?像许三多。
  每天打开电脑会重复的去看士兵突击,前几日思想高度总结,突然又 有了新的感悟,许三多在刚刚进五班的时候是迷惘的,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在五班,没有连队,没有纪律,没有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法,他唯一的信念就是好好活,做有意义的事情。忘记了时间。专注,还是专注,在五班,唯一可以干扰他的就是他自己。后来去了老A,他越来越知道自己要什么,留下来,除了专注还是专注。就像高连长说的那句话,大家都以为他抓住的只是一根草,好家伙,他早就抱的是一棵参天大树了。
  忙碌,是虚度还是有意义的活?两者的界定又是什么?忘记时间?问题带来的不是答案,问题本身就是一副枷锁。
  
  “如果仅仅一个可信性问题就让你们迟疑不决,那你们还活着干什么?难道爱情不令人难以置信么?”
  行动,也许是诠释一切的答案。
  
  看一本书,关于感悟,关于学习,慢慢积累。
  

来自: 豆瓣
作者: 墨愚玩$    时间: 2013-1-3 18:06
  1、
  我的几个朋友,对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都有一个相同的感受:震撼!不全是因为特效(事实上特效也不多),更多的原因,是一个接一个来不及想就过去了的美妙瞬间。
  李安导演将一流小说拍成一流电影的秘方,看过杨.马特尔的小说《少年派》的读者,都能如迦叶一样体悟到“拈花一笑”的滋味。李安对小说的尊重,让他只是将剧情重组而非添加什么,这就是电影和小说一样伟大的原因。这其中固然有李安的个人因素,也是原著小说的天性使然。我想,如果一个有宗教信仰的观众和一个无神论者的观众,都有如上所述的“震撼感受”,本身就能说明《少年派》的伟大,它和其他有关宗教的伟大文学作品一样,不是为了让宗教信徒增强信念自我欣赏,而是让有缘一睹的人对自己的生命有一次“内省”的机会。
  2、
  在浑身欲碎的关头,我们是从什么地方冲出“恐惧”的牢笼,重新面对人生的?是心理学、哲学这类科学的知识么?还是一座座金身万丈的佛菩萨的微笑,或是耶稣的痛苦力量,毗湿奴的梦境,安拉、宙斯等神明的威慑力?
  有一位朋友向我讲述某黑道大哥一次陷入敌对势力的刑罚时的心理,因为被吊着,他已经3天没合眼,没有了恨也没有了悔,他看不清对手的脸,无法分辨自己是清醒还是幻觉。这个时候,他觉得仅有的力气从四肢往胸腔收缩,顺着这股力,他进入了自己的胸腔,“看到”了黑乎乎的一片。也不知道这黑暗过去了多久,开始有光亮。是一尊金色的佛!之后他又忘记了时间,不过他清醒了,浑身通泰,没有恨也说不上有具体的爱,唯一肯定的是,他不恐惧了。敌对势力没有再打他,他们放了他。“因为他们看到他那表情,觉得很无趣。”朋友说,之后,“大哥”离开了黑道。
  震撼之余,我很自然地就想到,如果这位“大哥”是个基督徒或穆斯林以及其他宗教人士,他最后看到的就是自己信的那位神明。但是,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有同感,那神明就是“大哥”自己。
  但这个“自己”,每个人都有的“自己”,是多么神秘的存在啊。坐在各种交通工具中为了工作焦躁的时候,你见不到“自己”;明知工作对他人、环境有害但你无法停止“以此谋生”的坚定信念时,你见不到“自己”;一个信仰坚定清贫但充实的宗教人士,试图让你“少为自己,多为他人”时,你一瞬有愧转而无畏时,你见不到“自己”。
  说一千道一万,我不幸地发现,只有一种情况下“自己”才有可能出现,就是灾难来临人人恐惧之际。有很多中途皈依某个宗教的人士,他们常常会因为无法和不信者传教,而沮丧地从“不信的人们”身上看到从前同样不信的自己,另外,也能看到支撑“不信的人们”的两种对等力量:傲慢和恐惧。
  傲慢导致很多靠自己活得很好的人,不会相信“人不为己”能过得更好,傲慢下面隐藏地则是不自觉的恐惧:恐惧不幸的到来,恐惧“不信的惩罚”的到来。这恐惧又推着人衍生出更深的嫉妒、更多的贪婪以及对“自我”更执迷的执着。
  书中第23章,让我看到这种“贪嗔痴慢”不只是凡人的苦恼,不同宗教的资深教徒一旦被它们控制,迸发出的可怕能量,既诋毁了各自宗教的教义,也摧毁了他人通往信仰的唯一通道。这一情况没被李安收进电影,也许他也看到了这种能量的可怕性。事情是这样的,基督教的神父、伊斯兰教的“伊玛目”和印度教的梵学家对“派”同时皈依了这三种宗教起了争执,他们以各自宗教捍卫者的身份争夺“派”,互相攻击对方宗教教条的软肋,互相揭对方神明的短,唯一一次契合,却是三人面红耳赤之时令所有人尴尬的一句异口同声的话:“是的!信仰,只能有一种!”
  他们问派为什么要同时拥有三种信仰,派的回答,诠释了全书的精神,也算是电影之所以给我几个朋友“一闪而过的美妙瞬间”的原因:“我只是想热爱上帝。”
  3、
  我们小时候都可爱地唱过“春天在哪里”,我特别喜欢这首歌的这句歌词以及孩子们笑嘻嘻的声音,而后面一连串的“春天在那……里”,显得非常无趣。原因就在于,如果歌词是“上帝在哪里”,后面接什么回答都是不合适的。我觉得这首歌的“春天”和“上帝”是一样的。
  在“派”还是动物园园长的儿子时,他就已是个幸运的小伙子,既对印度教的神明神往,又能接触到基督教的“爱”和伊斯兰教的清净,还能和各种各样的动物做近距离的日复一日的观察。这个时候的派,如果听到“上帝在哪里”的歌声,一定会给出具体的回答,例如在动物的眼睛里,在春花秋月里,在经文里。他的生活是和自然打成一片的,无需背负生存压力,欢乐无穷,因此他走进信仰,比太多被压抑的孩子或成人要容易得多。此时派的精神世界是如此让人向往,在阅读时,你会无数次为派的奇思和妙语发出赞叹。但显然这不能打动已经和生活打了大半生仗的那些人,纯真的力量,通常无法提供一个人的社会生活所需。于是,派全家人以及一批动物在迁徙加拿大的途中遇上了海难。“死亡”这个人类公敌,让全书的后半部成了印证信仰的磨难,也成了能够打开所有人心门的钥匙。
  “如果你的恐惧成了你逃避的、也许甚至想方设法忘记的无语的黑暗,那么你就使自己容易受到恐惧的进一步打击,因为你从不曾真正与打败你的对手交战。”
  什么人都有权利说“我不信上帝”,只要他们“没见过上帝”。但大家都知道恐惧的滋味,虽然我们也没看见过“恐惧”,也无法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描述。不过上面这句派对恐惧的描述,精准地让我目瞪口呆。
  当灾难让人恐惧时,无论是敬畏神明的派,还是不信教的凡人,“傲慢”的一面都会消失,作为人的尊严不复存在,证明生命价值的物质资本也付诸东流。如影随形的是死亡,而唯一的区别就在于死亡来临的瞬间。
  对两种人临死前的区别,派有一段非常毒辣又真诚的描写:
  我完全能够想象一位无神论者临终前所说的话:“白色,白色!爱——爱——爱啊!我的上帝!”——还有临终前突然有的对上帝的信仰。而不可知论者,如果他忠实于自己的理性自我的话,如果他依赖干巴巴的,丝毫不能引人激动的真实性的话,也许会试图这样解释沐浴着她的温暖的阳光:“也许是大——大——大脑没——没——没能充氧。”直到最后一刻,由于缺乏想象力而错过了更好的经历。
  这段描写,是我能从小说和电影给予的“一闪而过的美妙瞬间”中捕捉下来的最重要的一个瞬间,这个瞬间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若未活着,就不会死。
  这句烧脑子的话,在我脑子里不断出现,我感觉到它有语病,隐藏着悖论,但我发现,它是美妙的,值得我用余生继续思考。
  
  
  

来自: 豆瓣
作者: 呵呵好$    时间: 2013-1-3 18:06
  原著没有李安的电影那么唯美,前部分甚至有些乏味。原著依然是以第一个故事为主,第二个故事虽然说得比电影中的详细,但也只占了十来页的篇幅。
  
  派摆脱自己“小便”外号的方法是不停的重复用“π”来介绍自己,并没有影片中背圆周率的传奇。
  
  理查德帕克是一只被抓到动物园的小老虎,因为有只豹子逃跑并且连续伤人,政府雇佣了一位叫“理查德帕克”的职业猎手,猎手有一天发现了理查德帕克和他的母亲在喝水,于是用麻醉枪抓住了他们,并给理查德帕克起了一个“口渴”的名字,但是被办事员记反了,于是小老虎变成了理查德帕克,猎手变成了“口渴”。
  
  派的父亲让自己两个儿子看老虎吃羊,不是因为派偷偷跑去喂老虎,而是要告诉儿子们动物园里的动物很危险,防止自己的儿子被动物园的动物伤害到,那只老虎也不是理查德帕克。
  
  拉维和派在茶山那里打赌,让派跑到教堂去偷圣水喝的桥段没有,是派自己去教堂参观,然后与神父交谈,最终成为基督徒的。并且原著里还有派的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三教的领路人在同一天傍晚遇到出来散步的派,那段挺有意思的~
  
  原著中派没有谈恋爱,那个印度女孩和舞蹈,没有只言片语的提及。举家搬迁的时候,最伤感的是派的母亲,派倒是没有多大的反应。
  
  上船之后吃饭发生的冲突原著中没有提及,那个说中文的台湾人船员不会说英文,只会说中文。
  
  沉船那晚派是听到爆炸声被惊醒的,并没有风暴来袭,有的只是短时间的小风雨,所以沉船原因不是风暴,派跑出去也不是为了领略大海中暴风雨的神奇壮阔。
  
  派在海上一共漂流了227天,书中还有捕海龟、鲨鱼,没有派把食物偷偷从救生艇搬到小筏子上,没有满海面的荧光水母,没有鲸鱼的神奇一跃,有飞鱼群过境。
  
  原著中第一个故事里面派眼睛瞎了一段时间,然后遇到了同样遭遇海难的漂流者,那个人在上船之后被理查德帕克杀死并吃掉,派也吃了。在食人岛派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发现是食人岛之后下决心离开。
  
  原著中派所说的第二个故事是“没有任何加工的平淡事实”,详细说了厨师如何阴谋杀死水手,派的母亲如何与厨师搏斗并被杀死切掉头颅,然后派回到船上继续吃厨师所抓的海洋生物,最后厨师也丧失了求生的意志,没什么反抗的被派杀死,派吃了厨师。
  
  派问作家的那段话是录音带中派问两个日本人员的话,回答一样是喜欢第一个故事,并且在最后的报告中也提及的是派与一只孟加拉虎在海上漂流。
  
  派最后有个美满的家庭,温柔美丽的妻子,聪明活泼的儿子,害羞可爱的女儿。
  
  不管是电影还是原著,说的都是一个很美妙的故事,所以才会叫“奇幻漂流记”,纠结于怎样把一部很唯美的电影理解成阴暗惊悚的CULT片,还不如记住那些美轮美奂的画面。
  
  我们要追寻的是那种能熬过大苦大难的坚毅精神,能克服内心恐惧,直面恐惧的勇气。我们要相信世界的美好,用一双美好的眼睛去发现这个世界的神奇,让自己的人生充满奇幻。
  
  不要让内心的理查德帕克随意出笼,让它“躲在一个你们永远都找不到的地方”。
  
  书不错,不过没有电影那么赞,四星。

来自: 豆瓣
作者: 傻驴$    时间: 2013-1-3 18:06
   “Pi”,对于中国人来说或许是个陌生的名字,但“π”,几乎是每一个接受过义务教育的中国人所熟知的,这就是“圆周率”。在数学的王国里,“pi”是一个超越数,无限不循环小数;但在哲学的世界里,“pi”则代表着一种关系,即圆周与半径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关系包含着这样的表达:在理性的世界里,人类对于真实世界的认知的可能性以及局限性。正如我们在逻辑上可以认知圆周与半径之间有一个超越数(π)的关系,但我们却永远无法确知这个超越数是什么。
  
        “life”一词 有着“生命”与“人生”的含义,而生命本身又是“欲望”和“理性”的矛盾体,而这两者的“pi”又是什么呢?我们必须在各自的人生中找寻答案。但人生又是“已知”与“未知”的矛盾体,这两者之间的“pi”该是如何呢?或许我们又需要回归生命去寻找。这样就给我们提出了第三个问题:“生命”与“人生”的“pi”是什么样子的。《 Life of Pi》其实就是在探寻着这些关系。
  
          主人翁的历险实则是对“欲望”和“理性”之“pi”的探寻;而保险调查员所面对的两个截然不同的故事版本则是“已知”与“未知”之“pi”的思考;而这个故事又引人深思“生命”与“人生”之“pi”。
  
           其实对于文中种种的“pi”,我们根本没有办法给出确切的答案,因此在《 Life of Pi》中,作者给出了一个开放的结尾。我想一本具有哲学气质的书并不在于给予读者一个明确的答案,而在于提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来自: 豆瓣
作者: 白希念$    时间: 2013-1-3 18:06
       我花了快十个小时的时间把这本小说看完,可以说看得很仔细。看这本书更多的是因为最近李安拍的同名电影,由于受到大家的连拍叫好,睿思还没有出,而我又不舍得花钱去看3D,所以还是先看文本小说。一般情况下原著要比翻拍更值得看。
     我不想去翻具体情节,就我看完之后的印象表一下自己的感受。派是相信很多宗教的人,本身是印度教徒,但是他也相信基督、伊斯兰教还有天主教,理解有神论和无神论但是最不能接受的是不可知论。我的家庭可以说是一个佛教虔诚者,特别是老人特别喜欢将他们的愿望向“老爷”或者“菩萨观音”祷告,希望受到他们的庇佑。我认识的也有好几个是基督教徒,包括同学老师朋友,仿佛基督教徒我能一眼能看出,他们都很友善,性格很好,说话都慢条斯理。又一次去过他们的礼拜,他们祷告竟然会哭,其虔诚度让我震惊。跟派相反,我恰恰是一个不相信神或上帝的人,我只是觉得一切的事情都有主观和客观的因素而形成的,并不是由谁来安排的。但是我能理解他们的信仰。他们的信仰是上帝,而我的信仰是我自己。
     动物在动物园里不一定不是自由的,在动物园里,有吃有喝的不用担心被杀戮不用为了生存而奔波,说不定他们恰恰喜欢这样的生活,只是他们原本不是这样生活的或者他们走进了一个新环境,他们会感到无所适从或感到不自由不快乐,一旦他们适应了这个温暖的地方,就会觉得这一切理所当然。然而又把他们返回自然的话,他们会不愿意去。因为他们已经将笼子视为他们的领域,不想失去。习惯真是一个可怕的东西。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自然规律,只有自己变得强大,才能不被吃掉。向来都是强者才能活下来,特别是关系到生存问题的时候。
     派跟老虎分别的时候,没有形式,就这样没有任何形式的分手。没有多说一句话,仿佛好像老虎只是出去散散步,不久还会见面。心里总是存在怀念和念想,怀念的是以前相依为命的生活,念想的是他们还会相见。
      这里面有很多我觉得写得很好的句子,但是由于我不喜欢做这种繁琐的事情一一将他们摘抄下来,很费时间,只是就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将其记录下来。或许以后我会因为经历想起来更多,有更多的感悟。

来自: 豆瓣
作者: 只要一$    时间: 2013-1-3 18:06
  少年派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在无际的海上,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有的只是一只孟加拉虎,一个给他的童年留下心理阴影的动物。刚开始是斗,是人与虎的战争,之后就变成人养着虎。派用意念和勇气,养活了虎,也养活了他自己。在派以为虎是她的朋友的时候,却在得救的时候,一声不响的离开。不管不顾。人们总说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当然不能否认,但是,有时候动物根本不领你情。PS,小时候的派真帅。

来自: 豆瓣
作者: 明德$    时间: 2013-1-3 18:06
  说说电影和小说的对比。观赏性来说,电影肯定是完胜的,小说的描写在怎么好也是需要联想的。
  关于那些深层次的东西,我不讲也没什么说的,见仁见智。只说说故事。
  
  整个故事分为三个阶段。上船前,漂流,获救后。
  先说上船前的部分。电影的描述比较轻松, 整个的节奏都是比较快乐的。小说比电影部分多了宗教冲突,少了初恋。老虎吃山羊的部分电影也做了修改。电影处理这一段处理的比小说要好一些。而小说里大量的篇幅描绘动物的习性等等对于整个故事的意义深远,而电影就不是太好表达了……
  
  再说说船上的部分。电影里对上船后一家人遇到的人和事(主要是食堂部分)做了一个简单介绍,起码是让人知道有了这几个人。小说里这一段是基本没写,只是在获救后的故事里才提到这些。而小说里提到的对高级船员(日本人)的不良看法,在电影里只字未提。不过高级船员这部分本来也不是太重要……。
  漂流过程中有一个情节是电影里没有的,在食人岛之前,pi和老虎曾经遇到过另外一个救生船,上面也仅仅存活了一个人类。这个人类,因为当时的pi因为疾病精神恍惚没即时提醒,被老虎吃了…… 老虎吃之前的对话,还是有些意思的。
  从遇难到食人岛之间的部分,电影因为3D效果所以比小说要好不少,起码感染力是有了。但是人和老虎的关系处理上,电影没有小说来的顺畅。电影有些激化矛盾的感觉。
  食人岛部分小说写的很详细,pi是在岛上住了几个礼拜的。看过小说在回想电影的两个白天一个晚上有些单调。
  
  然后说说获救后的部分,日本人的询问,那里的对话,看小说比看电影好很多,无论是故事B还是其他。只说沉船原因部分,电影里日本人是问了,但是没有回答。而小说里让人觉得真实。
  
  最后说下整体。小说里整个故事的讲述是分了很多天来慢慢说的,而电影里就用了一个下午,从我的角度来说,一个下午要好上一些。

来自: 豆瓣
作者: 石榴$    时间: 2013-1-3 18:06
  1、书的节奏比电影要慢,当然阅读和观影本身的速度也不一样。
  
  2、书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读者能代入感受到Pi的恐惧与勇气,电影做不到这点。
  
  3、书里面有一些情节被电影删掉了,我猜李安是为了保持漂流过程的美感不被打断。
  
  4、书的主题和电影主题是一致的,想找另类解读的可以不用买了。只是限于篇幅,电影表达起来要比书困难的多,所以会觉得要讲的太多而有点乱。如果是先看到书再看电影,会觉得这个故事怎么可能拍得好?当看完电影再回头看书,不得不赞叹李安是个好导演。
  
  5、插画和画册很漂亮,书印刷质量也相当好,在已经看过电影的前提下,你未必觉得这本书有多耐读,但它会是非常不错的收藏和礼品。

来自: 豆瓣
作者: 旭旸$    时间: 2013-1-3 18:06
  电影版的,唯美的镜头,唯美的画面;一人一虎的海上生存之旅,飞鱼、水母、让人心醉的海中世界、神奇的水上浮岛,让人目不暇接、回味无穷·····面对恐惧,pi有不争的勇气!影片展现了冒险、希望、惊奇,同时给了我们心灵的震撼。

来自: 豆瓣
作者: Tina$    时间: 2013-1-3 18:06
  好书,有意思,喜欢!
  
  很多时候,当我看着街上的车水马龙,看着川流不息的人来人往,我其实有很多疑问,比如:我们为什么如此匆忙?而当我美美睡上一觉,自然醒来时,我也会问:为什么生活不能如此简单?
  
  这本书让我会心一笑!
  
  感谢作者!

来自: 豆瓣
作者: 天天乐$    时间: 2013-1-3 18:06
  第一部分稍显平淡,需要的是耐心,花了约四天时间;从第二部分高潮起,有很强的阅读快感,一天狂追猛打,争取晚上给小朋友讲述。只要和他在一起,嘴就不能停,因为他会不断追问。
  
  漂流的过程中,有两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不太让人信服。即目盲的小主人公竟然在大洋上遇到了一位盲人,而且盲人的经历都感觉像是编故事;另一件事就是那个奇怪的寸土不生的小岛,有种神秘恐怖的力量,让人不忍卒读。
  
  书本的结尾处,出现一个迥异的故事版本,故事里没有动物,却有使人绝望的人性泯灭。那么,我们还是情愿相信人与动物的和平共生。是一部惊心动魄的好书。
  
  支持李安,期待观影!
  

来自: 豆瓣
作者: zouyan$    时间: 2013-1-3 18:06
  帮他买了这本,在当当上抢到的,还赠送了制造伍德斯托克。
  书的名字是漂流,而不是历险,一个词语就能改变整个意境。这本书带给我们的可不仅仅是个故事,pi不是在历险,他在修行。书里的文字,安详,平静,善良。在这些纸张里,蕴藏那么美妙的语言,能感受到力量的文字…因为弥漫着宗教味道,所以虔诚的让人心动,大海,天空,时间无边无际…pi就像世界边缘的修行者,他拥有信仰,他选择随波逐流的心境,在所有尽头,时间,空间,生命里,享受上帝的恩赐。这些文字,它们有种安详的力量,关于生命和信仰,是更接近内心的秘密,你被遗忘在时间的无涯里,你宁可什么都不去想,甚至忘记时间,你祈祷,极近虔诚,什么声音都没有,什么都不存在,生命就是荡漾在海水的波纹里,斗转星移,无休无止,是的,你被彻底遗忘……这本书让我想到的是老人与海,他想到尘与雪,一部纪录片。老人与海,是在此之前唯一给我安详和信仰感受的书籍,文字的魅力总是让你停下来,反复读,我原来是如此咬文嚼字的人,并且爱上了摘录,每一个心思细腻的人,都会爱这本书,我们不需要故事精彩,我们更想在永无尽头的时空里,看到生命。

来自: 豆瓣
作者: 七少爷$    时间: 2013-1-3 18:06
  中译本和电影的标题搞得跟爱丽丝梦游仙境似的,看下去却发现是鲁滨逊漂流记,最后才意识到原来还是重口味的大逃杀。作为一个没有坚定宗教信仰的人,我几乎是没有犹豫的就认为第二个故事才是真的,因为一个人和一只老虎在海上呆了大半年,从任何角度都觉得太不可信。但是一旦扯上了宗教就变得说不清楚。
  
  那宗教是什么。我看完以后感觉宗教就是一种解释,而这种解释也可以演变成教导和信仰。正因为有了宗教的存在,很多常理无法解释的事情才有了答案。而书中有一段电影中没有提到的情节,就是Pi的三个宗教导师遇见,大吃一惊之余开始相互吐槽,最后甚至对Pi也冷嘲热讽起来。Pi很想不通回家问父母,为什么一个人不能信三种宗教。为什么不能?因为很多事情就只有一个答案,就好像一加一等于二,热带的气温比寒带高,人只会越来越老而不会变年轻。但这还是不够有说服力,因为宗教解释的很多事情其实是没有固定答案的。那就是因为为了能有个更好的解释,每个宗教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完整体系,而这个体系包涵了生活乃至生命中一切大大小小的问题,并没有留下什么疑团,给别的宗教留下余地。
  
  能找到解释是一件好事,最怕的是找不到。而人生的确有太多事情,找不到原因,更想不通结果。我们从小被灌输了一种因果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说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家长和老师也一直强调“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好好学习以后就能有好前途”之类的话。但是真是这样吗?要说有宗教信仰的好处,就是我觉得美国教育观里有一点特别好,就是认识到“天赋”的存在。有的事情,有些人天生能比别人做得更好。非要说达芬奇小时候苦苦画鸡蛋,爱因斯坦执着的做小板凳,其实没什么意义。因为如果没有天赋,你画一辈子鸡蛋也就是个画鸡蛋的,做一辈子小板凳也就是个做板凳的。美国的教育有个理念,就是人都有上帝赐予的天赋,而教师就是要发现这一点,然后加以引导,让学生能发挥自己的天赋,从而在那个领域有所建树。当然,国情也是不同。中国要是讲天赋,也许在寻找的过程中就被别人甩在了后头,在一条湍急到近乎险恶的河流里,再怎么想撒丫子跑也先要逆流而上爬到岸边再说。
  
  如果说天赋还能归在基因上,有的事情则完全没有理由。比如中彩票一夜暴富的人,还比如像Pi那样忽然就家破人亡的。我看电影的时候最震撼的一幕,不是神秘岛,不是荧光鲨鱼,而是再一次的暴风雨来临,一道闪电从天空砸向海面,Pi已经不再去质问神灵,反而是伸开双手,用一种对造物主的仰望之心去拥抱这一切,流着眼泪说他已经准备好了,愿意把生命交给上天,也非常高兴可以马上见到家人。这个场景其实很像基督教的告解(我对印度教了解不深),而也就是在此刻,我也的确觉得有时候,有信仰的人就是比较幸福,因为他们可以自我开导,不然作为一个无神论者,这一幕实在很崩溃:我什么坏事没干,碰上了海难,家里人都死了,就我活着,好不容易撑到现在,暴风雨又来了。。。再想下去,估计不是疯了就是去寻死了。
  
  而无论信仰哪种宗教,它总会给你一个解释。佛教认为人有前世今生,你这辈子的苦难,是为上辈子做下的恶业赎罪;基督教认为一切都是主的安排,人生来都是有罪的。想想Pi第一次走进教堂有多惊讶吧:看着耶稣基督为了众生被钉在十字架上——这本来与他毫无关系,而且他还是上帝的儿子!所以,连基督都在受难,教徒更没有什么想不通的了。所以,一旦信仰了某种宗教,靠近了神灵,就会心态平和——因为什么都有了答案。随之就要按照宗教的规矩行事,大体就是按照真善美的那个方向走。
  
  而这个的反面,我认为就是那只老虎。包括他杀了厨子的戾气,抱怨上天不公的怨气,和一个人在海上漂流的惶恐,迷茫和绝望等等(我还是认为他是一个人在漂流的)。这种情绪在极端情况中,并不一定是坏事,因为如果没有那股劲,他活不下去。所以在老虎落水之后,他还是选择把它救了起来。因为不得不承认,有时候人就需要靠阴暗面生存,比如他吃了人肉;而有时候没有答案才是最好的答案,比如他到底还要漂流多久,正因为不知道,所以才每天都要一样打起精神存活下去,也正因为已经坚持了这么久,就本能的继续了下去。
  
  所以在最后,那只老虎不回头的离开,也是因为Pi已经获救,那种在极端情况中出现的情绪也就不复存在了。Pi因为不能跟理查德帕克告别而痛哭起来,老虎走了,他内心又再次平静下来。很多性格中的极端因素,因为缺少恶劣环境的刺激再也不会被激发。人有时候总把一切想的很好,事实上,在没有真正进入某种情景中之前,是很难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做出预测的。海难发生在一瞬间,他的母亲死于非命也就是手起刀落的一下子,那只老虎也就在某一刻突然出现,在一切恢复正常后很快的消失。
  
  如果这辈子都看不见这只老虎,也许是种幸运。我想起一个有名的行为艺术实验,女艺术家躺在中央,四周放满了各种工具,她表明不会有任何反抗,只是想看周围的人会怎样对待她。一开始人们只是触摸,亲吻,最后看她真的毫无反应,就开始拿刀划过她的皮肤,最后有人真的拿起了上了膛的手枪要杀死她,这场实验这才被迫结束。这毫无疑问算是种恶,但是若没有艺术家的配合,也许这种恶永远不会出现。可每次看见这样的事情,我总觉得很难过,正因为清楚的明白人性深处的不堪,所以尽力不去望向它,更不想去开启它。
  
  然而,既然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活下去这就成为了人生的第一要义,因为我们接受的第一件馈赠就是生命。如果有一天,生命和人性产生了对立,我毫不怀疑前者的力量会大过后者。如果能超越这一点的就是英雄,但英雄总是为了保护真善美而牺牲;而如果能为了丑恶而付出自己,尤其是用别人的罪来惩罚自己,用消损自己来成就别人,这种伟大的不可能就是神。那些相信不可能的人,就是神的信徒,正如同那些相信第一个故事的人。他们相信一个人跟老虎漂流的故事,相信一路上的美景,相信Pi就这样活了两百七十多天。就好像相信圣经中五饼二鱼能使五千个人吃饱,相信佛陀修行六年每天仅以一颗谷粒维持生命,相信的人自然就会去相信。
  

来自: 豆瓣
作者: 财新文$    时间: 2013-1-3 18:06
  洛杉矶再向西,就是广大的太平洋。几年前,就在那片洋面上,发生过一个故事:有个印度男孩,16岁,外号叫派(您猜对了——就是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那个派)。他们家原先开过动物园,后来因为国内政局原因,举家移民加拿大。虽说万里迢迢,可既然要走,就得把家当全带上,包括所有动物。他们搭乘一艘日本轮船,可航行不到一半就失事了。派是乘客里唯一的人类幸存者。救生艇上只有他和几只动物:一匹受伤的斑马,一只小猩猩,一头非洲鬣狗,还有就是理查·帕克,一只孟加拉虎。船运公司负责乘客登记的职员一时疏忽,把这头斑斓大猫,跟一位名叫理查·帕克的先生弄混了。
    
  救生艇变屠场。斑马和猩猩很快在两只猛兽肚子里找到了归宿。已经晋级的两强就看谁比谁更强了。这也没什么希奇。传统上,遇险水手还同类相食呢(热利科尔[Theodore Gericault]有一幅大画《美杜莎木筏》,挂在卢浮宫里,讲的就是类似事件)。最后艇上只剩下虎视眈眈的理查·帕克,还有派自己。幸亏是动物园养大的,这只大虫总算明白一件事:东家的少爷是最可靠的食物供应者,不能吃。于是派不光自己果腹,还要养活老虎。当然,防范和威吓也丝毫不能放松;这世界上有西伯利亚虎、华南虎、苏门答腊虎,也有东北虎跟美洲虎,唯独没有tigris economicus(拥有理性的经济虎)。
    
  派的精神资源丰富得很。他同时信仰婆罗门、基督教和伊斯兰。现在缺的,只是食物和淡水。派是食素的印度人,可事急从权,只好猎杀鱼和海龟,用它们的血肉维持体液和热量。怒海孤舟,人和老虎从彼此防范,容忍,最后发展到互为对方生存的意义和理由。一次受到鲨鱼攻击,派渐渐不敌,千钧一发之际,理查·帕克在一个好莱坞式的高潮中冲到舷边,将大蓝鲨一掌击毙。两百天后,他们终于获救,在墨西哥上岸。在这半年多里,他们错过两次机会,一次是有船经过他们所在海域,但没发现派的求救信号;还有一次,派因为饥饿丧失视力,没看到船。
    
  各位一定猜出,这个苦海余生的故事是编的。我交待,是编的,但不是我编的(是就好了)。我是在转述马尔泰尔(Yann Martel)的畅销小说《少年Pi的奇异漂流》(原文书名是:Life of Pi)。
    
  在本人的阅读中,这本小说属于上文所说的偶然例外。该书2002年出版后,纽约、伦敦一时纸贵,并获得次年的布克奖(英语文学的最高荣誉,有争议)。马尔泰尔是加拿大人,因为父亲做外交官,所以生在西班牙。他大学毕业后当过大楼警卫和伐木工,也洗过盘子,后来流浪到印度;总之又是一不务正业的才子。他是蒙特利尔人,大概法语说多了,英文略显异样,叙事也不属于珠圆玉润的一路。但他讲的是一个“大故事”(恕我歪曲纳博科夫的本意)。这个故事涉及世界的真相,以及人在其中的角色;他的受难和救赎。个人以为,真正值得一读的小说都是关于这个故事的。在我们这个私媒体无所不知又能说会道的时代,那点鸡零狗碎的家常故事,还用得着作家们惮心竭虑地向壁虚构?
    
  当然,有人会说什么“一花一世界”之类。可我不信那套装神弄鬼。画一幅《江山万里图》要求的才力,跟册页里的虾米、蝈蝈会是一样的?别逗了。《少年Pi》中有个细节在我脑子里挥之不去:一次暴雨将至,闪电象分叉的树根,从天顶直扎海面;接着,派看到一株光芒耀眼的参天大树自怒涛中耸立而起。这是神性的时刻,光靠几个“苍凉的手势”,可召唤不出来。
    
  说到这本书,是因为它被李安拍成了“3D”电影。这是很有风险的一件事。这部小说的主要部分发生在海上,背景转换,仅限于天气变化和海洋动物的活动。当然电影有个天然的的有利之处,就是可以通过自由闪回交代背景信息。
    
  把小说名作转译到大屏幕,对于很多导演都是一种致命诱惑,但成功的例子极少。在我有限的观影经验中,只有《豹》《发条橙子》《苏菲的抉择》《英国病人》和《白比姆黑耳朵》,堪称成功典范(还有几部经典的B级黑色片,像《马耳他之鹰》《长眠不醒》等,是需要另文讨论的问题)。这牵涉到两种全然不同的叙事节奏:小说阅读是私人性的,允许暂停,重读,乃至跳读;可电影一旦开始,就不再有回头路。你不能在某个镜头处夹上书签,去一趟洗手间,再回来接着看。虽然我知道很多影片里,都会有两三个明显的“尿点”。
    
  再就是文学具有除音乐之外,任何艺术形式都不具有的内在性。还有它对实验精神天然的宽容。不论18世纪的《项迪传》,还是19世纪初的《公猫妙儿》,拿到今天再看,都是后现代得一塌糊涂。而电影在本质上说,则更接近平民化的连载小说,也就是所谓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那种东西。直到现在,这一套仍然是严肃文学的正统。最近,美国导演沃卓斯基姐弟把大卫·米切尔的《云图》拍成电影后颇受讥评,或许就与此有关。
    
  作为小说,《少年Pi》不像米切尔的巨著那样,充满叙事上的奇技淫巧。也就是说,它更容易成为一个适合有文化的中产大众的,品质良好的产品。如今不是有个新词,叫做upper middle brow?
  
  作者:李大卫
  
  http://culture.caixin.com/2012-11-23/100464465.html

来自: 豆瓣
作者: 零雨其$    时间: 2013-1-3 18:06
  看完电影想看书,感觉应该都很精彩。闾丘露薇在微博里说见到很多家长带孩子去电影院看这部电影,而小孩子则表现得很不耐烦。我以为小孩子看不懂是他们之福,而成人总是倾向于一层层撕开包裹在美好外衣之下残酷的现实,即Pi 的漂流是人与人上演的悲剧故事。我亦不例外。其实转念一想,即使是人与动物间的“适者生存”又如何,还不是一样的丛林法则?只不过我们都是人本主义者,一切先从人的感受、立场、角度去思考,将人替换成动物对我们来说,更有疏离感,从而更能接受。这本身就是一个悲剧。信仰——信仰什么?又是谁的信仰?

来自: 豆瓣
作者: 藿香正$    时间: 2013-1-3 18:06
  书跟读者之间总是存在着缘份的。不过活在这个世界上,经历怎样的人生,遇到哪些人,做成怎样的事,都是要看缘份的。止乎当止行乎当行,冥冥之中自有天定。
  
  至于这本书,我本来有太多的可能性与它擦肩而过了。作者获奖的那一年,卡洛斯面对中国队轰出一脚漂亮的弧线,我还在读初二,每天和现在的女友穿过一个又一个的班级,从窗户外看进去,检查有多少人在做眼保健操。还不知道布克奖是什么,因为我才刚开始看外国书,《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关于外国小说,我知道的就是,没有武侠好看,人名都好长,看着看着就得去翻角色表。
  
  译林出中文版那一年,我高二。已经看了一点点的书,还是不知道布克奖是什么。那时候即使遇到这本书,也肯定会被我扔到一边的吧。因为还不是“世界名著”。何况它的简介总让我想起来《老人与海》和《鲁滨孙漂流记》。更何况它是这套丛书中的一本——“译林少儿文库”。少儿。。。文库。。。谁在快读大学的时候还喜欢去读小学生看的书,嗯?
  
  等真正面对这本书,我已身在大学的图书馆。而且是我真正喜欢的大学。正因为特别喜欢,所以对所有跟校名那两个字有关的人,我都感兴趣。所以知道了“恺蒂”这个名字。所以看到这本她作序的书,我知道我不可能错过了。如果不是幸运地上了喜欢的大学,如果不是偶然间到文科图书馆做兼职,如果不是在文图的阅读中知道了恺蒂,那么,我会像许许多多人一样,直到听说李安拍了这部电影,才知道有着这么一本书。然后在过完生日第二天,看看电影就算了。
  
  关于情节,我本来写了一些在这里,想想还是删掉了。不能剧透。合上书本,你肯定会和我一样,觉得心中满满的,想说的好像很多,可又好像什么都说不出来。很多人靠“追求真相”来刷优越感,但上帝不是一张标准答案表,人生也不会是。另一个不能剧透的原因是,我被恺蒂的序言害惨了——虽然我是因为有她作序才看的这本书——这实在有点搞笑。但即使已经知道大致的情节框架,看到最后二十页我依然被震撼到了。这是一本很沉重的书,真的不该列在“少儿文库”里面。
  
  如果你打算读这本书,我只能说,请先不要看电影。请拒绝剧透。请一定要读完。你不会后悔的。

来自: 豆瓣
作者: 和菜头$    时间: 2013-1-3 18:06
  11月21日,小说《少年Pi的奇幻漂流》即将上映,导演是李安先生。这本书在2002年获得布克奖,距今已经过去了十年。译林出版社在2005年发布了简体中文版,但是这一版很快就消失了。现在李安导演携电影而来,译林出版社会同步发行一个新版,里面增加了克罗地亚插画家托米斯拉夫.托亚纳克为这本书设计的40张插图,价格也从当年的21块8上升到了35块。所以说读书不能太势利,领略美好要趁早,别老等着电影出来再去买原著。
  
  我在七年前读过这本书,因为被题材太过震撼的缘故,当时没有写书评。如今七年过去了,我想试着回忆一下还记得多少。这样一来,那些无聊的文辞和结构就被岁月冲刷得干干净净,我的大脑里回想起来的只是恐龙化石一般的骨骸,纯白色的故事骨骸。
  
  小说以非常漂亮的文笔讲述了一次海难后的漂流故事,少年Pi和三只动物幸存,逃到了救生船上。其中,有一只动物是一头雄壮的孟加拉虎。少年和老虎一路对峙,经历了无数饥馑和风雨。在海上漂流了227天之后,只有少年和老虎存活了下来。这是少年Pi讲述的故事版本之一,而当他面对调查的时候,讲述了另外一个版本:上了救生船的一共有四个人,其中包括他的母亲。最后,只有他一个人幸存。他让调查的官员去选一个故事,大家一致确认选择前者。
  
  如何在227天里活下来?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一点你慢慢去想。别想太多,想太多整本书就变成了一本通俗小说,烂得不能再烂,全靠离奇的情节才能取胜。事情并不是这样的。
  
  《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精彩之处在于,每个人看完都会感觉很复杂,心里有许多感想但是纷至沓来,不知道从何说起。根据我的记忆,大概可以分为几层。第一层是事实,什么是事实?海难是不是事实?孟加拉虎是不是事实?由于大多数时候,我们并不能亲自见证事实,所以事实不得不依赖于他人的转述。可也正因为这样,当一个人开始叙述的时候,他就已经在捏造了。也许,捏造这个词太重了一些,那么他就已经在创造了。而当个人的创造开始,就距离真相远了,因为真相本身不是人类创造出来。你可以归结为上天,也可以归结为上帝,或者说是命运,但都不应该是人类本身。
  
  第二层是自我。真相不可得,那么反求诸己,是否能够认识真我呢?少年Pi讲述了一个227天的海上漂流故事,里面的主人公自然是他自己。但是当我们听到第二种可能性的时候,整个漂流故事瞬间就崩塌了,它听起来更像是一个神经病的胡言乱语。不过细细分析起来,每一处细节又都非常符合逻辑。唯一的破绽是这个故事里的少年勇敢坚强聪慧,显得太过完美。因此,这里少年Pi叙述的自己,究竟是他自己呢,还是他想象中的自我?小说在这里还有一个巧妙的扣子:强大的孟加拉虎和少年Pi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如果一切故事从头到尾都建筑想象之上,大概孟加拉虎才是少年Pi自己内心的投射,一个勇敢、强大、无敌的存在。
  
  最后一层是宗教。读者到了最后,面临的困境和调查官员是完全一样的。故事有两个版本,你选择哪一个?前一个是孤独的少年和三只动物漂流227天,目睹无数的海上奇景,一人一虎彼此对望,相互提防也相互依存,最后大家上岸一拍两散。后一个是四个人无水无粮,如何捱过227天,以至于最后仅存一人。可能的真相让人颤栗不安,于是前者这种明显的现实扭曲显得更让人容易接受。为什么不呢?反正结局都是少年一无所有,孑然一身活在世上。现实太过残酷也太过狰狞,那么想象力让人超拔其上,难道不是一种莫大的慈悲么?在这个意义上考虑,天堂也好,极乐世界也罢,何以会让人深信不疑,也就找到了答案。
  
  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是理性的,心智健全的。但是这本小说依次颠覆了对真相,对自我的认知。少年Pi这个名字本身也蕴含了巧妙的暗喻:我们可以确知一个圆的周长,确知它的半径,但是圆周率Pi是一个无线不循环的无理数,从一个可以完全测度的圆里脱离开去,陷入完全不可能穷尽的无理数里去。你可以计算Pi到亿兆尾数,但是你永远也无法得到完整的值,因为它无限延伸,且不循环。这就是理性之外,可供想象力栖息的空间。也是在我们的有形世界之上,宗教得以蔓延传播的原因。
  
  《少年Pi的奇幻漂流》无法证明漂流的存在,无法证明227天里究竟发生了什么,甚至也无法证明少年Pi就是他自己---也许这一切都只是一场头脑里的风暴而已。但是,整部小说最终成功地证明了上帝的存在。因为必须要他在场,并且安排一切,想象力才能建构起故事,在故事里少年Pi远离悲惨的现实,把它成功地扭曲为一次奇幻历险。而且,最重要的是,我们人类因此能够接受。我们因为我们的想象力而得以证明自身存在,这可能是这本书最深层次上想要说的话。
  
  关于这本书以上就是我所能回忆起来的部分。也许,你看完小说之后会有完全不同的见解。我觉得这是完全正常的,如果这部小说不是如此丰富,可以被诠释出不同的解读,那么布克奖就不应该发给它,而是发给《荒野求生》的贝尔。
  

来自: 豆瓣




欢迎光临 悦读人生 (http://dothinking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