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人生

标题: 黄瓜的黄 西瓜的西 - 书评 [打印本页]

作者: 连接你我他    时间: 2013-6-13 00:06
标题: 黄瓜的黄 西瓜的西 - 书评
  本书是著名华裔笑星黄西的第一本书,涉及他在中国的成长、在美国的经历以及从生化博士到脱口秀演员的道路。
  黄西从小有礼貌但不是很听老师的话。中学老师说他考不上大学,后来因为不想让一位慈母般的老师失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701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作者: SWIMMI    时间: 2013-7-23 14:55
  一开始几乎要读不下去,文笔非常的烂
  大白话 平铺直叙的风格很难让人相信是笑星写的书
  
  再后来,发现虽然作者的文笔并没有特别带有感情色彩
  确是将人生中的大小事 起起落落 艰难苦难 选择与思考
  都这么平铺直叙的一段段写出来
  
  很多东西值得去品味
  比如初到美国 比如怎么融入美国社会
  再比如怎么从一个学术类生化博士后向幽默明星辛苦的转变
  比如前一年还在夫妻打工挣学费,下一年就能够坦然的去滑雪
  
  黄西是一个天生的adapter 非常能适应于新的文化和人群
  他在美国之后受到美国式文化非常大的影响
  
  会去追梦 也许17年才回一次中国老家(他并不觉得陪伴父母是人生要事)
  
  PS最后几章就是讲发迹史了,对美国文化特别有兴趣的可以细读
  有很多信息。
  
  我个人很喜欢rusell peter 下次去找黄西的脱口秀来看看
  
  另外一个震惊的事实就是再优秀的幽默家,其实估计肚子里也就最多几个小时的笑话。。。不像中国的相声,一个丑娘娘我至今都没听完。。
作者: hao    时间: 2013-7-24 01:59
  标题灵感来自一种鸡蛋的趣味吃法:拿着生鸡蛋使劲儿地摇动,里面的蛋黄会散开同蛋白混成一股脑儿的,然后便可煮出一刻淡黄色的蛋白质食品。黄西用单口相声在美国的喜剧界开辟出自己的一片天,而观其身份,既非“香蕉人”,也非“芒果人”,更像是我所列举的这么一个“散蛋人”。
  
  之所以认为这本书还行,因为读其文字主要是读其观点和想法,但从文字来讲读起来非常的淡:像小学生造句一样的平淡无彩,这或许同作者长期在美国用英语思考工作娱乐的因素有关吧。
  
  既然如此,我的书评也将主要围绕这本书中的观点抒发一下自己的看法:
  
  1)黄西身上有着亚裔的努力:他走过了高考,考研两道当今中国求仕途的必经之路;高分托福和GRE;为了写笑话不断的挤时间,花精力,折腾了七年之久;
  
  2)作为新移民,能够在美国过得风生水起,也离不开黄西的创新精神:能够干出“一劳永逸”的背辞典法,估计也只有少数奇葩一样的理科生能够干出来了;立志在华人鲜涉足的美国相声界开辟出自己的一片天,而非立足于自己的专业做一名生化专家,颇有些“换个角度”看世界的猛劲。
  
  书中关于美国社会的看法颇为实诚。
  
  如今,黄西也回国发展了。看来,美利坚固然美好,但这黄瓜西瓜的韵味也只有在中国的语言文字里方能占以立足之地,因为老美看不出cucumber 和     water melon 两者间玩的是什么文字游戏。
作者: lights    时间: 2013-8-1 23:31
  非常喜欢这样的写作风格,不夸张,不恶搞,不装文化,平淡中饱含对人生的理解和对生活的热忱。
  
  整个叙述风格和他的段子一脉相承,需要从字里行间留意他讲的笑话,往往都是不经意的一笔。和他的段子一样,不是简单的荤笑话,都有他对于自己和外部世界细心的观察,所谓高智商笑话,不过是需要一些背景知识。
  
  我喜欢这样真实的人,真实的作品。
  
  这样的自传,你当然不能期望里面会给你总结出八十条军规或者成功的十个秘密。有很多他个人的观点都符合“独立、自由”的价值观,我就是我,我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生活。
  
  下面是他关于人生的思考结果:
  
  “我现在已经41岁了,我认识到人生的意义不是一句话一个想法或是一套思想体系,而在于每天都有努力去找到一个灵感,找到激励自己的东西,然后用这个灵感提升你的灵魂和生活。”
  
  他也没忘记说说成功的奥秘: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目标要多元化一点,心态放轻松,把做一件事情做到70岁,就可以说我做了40年是一种成功。坚持,就是很多次在不同的俱乐部、电视台、电台尝试,大部分人都会在途中放弃的。
  
  他没有强调的是,成功的人通常都是要在已经有的秩序中寻找自己的位置。他最后找到了移民的视角,和所有美国主流的政治笑话、荤段子和各种八卦做出了差异化。  
  
  谈到他对美国的认识,以及美国人对于中国人(亚洲人)的认识都还算跟我观察的很相似。美国人,制度好,也有自己的偏见。中国人,需要承认有文化障碍,在自己的文化和融入美国主流社会之间有些迷茫。
  
  美国人重视public appearance, 所以必然的会有 "Be like a duck, calm on the surface, but paddling like hell underwater" 这样的信条。
  
  他关注小人物,因为自己就把自己定位为屌丝的感觉吧。所以才能说出一些关于小人物真实而鲜活的段子。视角决定内容,没有那样的体验和理解,想象力在描述真实世界的时候是毫无帮助的。
  
  很早就很赞同古龙写作的态度,大概意思说这世界悲惨的事情太多了,为什么不写点欢乐的东西让大家会心一笑呢。黄西说“幽默是面对于人生不完美的最好办法”,如出一辙。
  
  里面提到《华尔街日报》的头版关于他的访谈,却有很多不严谨的内容,不出意外。看过几个这种资深金融媒体人写的关于fund的书,真是非常失望。




欢迎光临 悦读人生 (http://dothinking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