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人生

标题: 基耶斯洛夫斯基谈基耶斯洛夫斯基 - 书评 [打印本页]

作者: 灯下看书    时间: 2013-6-13 00:04
标题: 基耶斯洛夫斯基谈基耶斯洛夫斯基 - 书评
  1996年。克里斯托夫·基邪斯洛夫斯基英年早逝,电影界顿时失色。《十诫》、《维罗尼卡的双重生活》及《红》、《白》、《蓝》三部曲给基氏来了世界级电影人的美誉。基氏为人出奇低调,甚至对自己的工作和天赋也不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677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作者: 陈朗xx    时间: 2013-7-23 17:28
  1,
  我很害怕那些想教我点什么东西的人,或那些试图给我或别人指明目标的人。我认为如果自己找不到目标,那别人是不可能给你寻找到目标的。我莫名其妙地害怕那些人,这也是我害怕精神分析家和心理疗法家的原因。当然他们经常会说,我们不给你指出目标,我们帮助你发现目标。我知道所有这些道理,遗憾的是,那只是理论,而在实践中,他们又向你指出来了。
  我认识许多事后感觉很不错的人们,我也认识一些感觉非常糟糕的人,他们认为今天感觉好的那些人到明天就不会感觉那么好了。
  
  2,
  我们想知道世界发生了什么,人们是怎么生活的,人们为什么不能生活得比现在更好,为什么人们的生活不能像纸上描写的那么容易。我们制作的都是这些电影。
  
  3,
  事情总是这样——人们想以他们的理想为名义追求一些东西,他们想一起做一些事情,以某种方式给自己下定义,当他们获得钱财和一些权力之后,他们开始忘记那些理想,拍自己的电影,不让别人插足。
  
  4,
  波兰人崇尚道德评判,喜欢批评,喜欢把他们认识的或者甚至是不认识的人进行分类并加上标签。我经常问:对不起,请问谁能作道德评判?谁在批评?凭什么他或者她的评价比我好?他或者她为什么要作评价?他或者她如何知道事实?我真的很不喜欢波兰人的这种性格。遗憾的是,这种性格总是同他们对自己稍微富裕的人的敌意密不可分。
  
  5,
  在戒严期间,我认识到政治并不真正重要。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规定了我们的位置、我们可以做什么、我们不可以做什么,但他们并不真正解决人类地重要问题。他们无力做任何事情或回答我们一些基本的、必要的人类和人性问题。就生活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为何早上要起床等问题而言,是生活在共产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并没有什么区别,政治不回答这类问题。
  
  6,
  我力图展现不同处境中的人,跟社会困境及生活中的一般困难有关的一切,都常在背景中的某个地方体现出来。
  
  7,
  我相信每个人的生活都值得细细品味,都有它的秘密和紧张刺激的事件。人们不谈论自己的生活,他们感到窘迫。他们不想打开旧的伤口,害怕显得过时或多愁善感。
  因此我们决定每部电影以主角无意中被摄影机捕捉到开始。
  
  8,
  我认为诚信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结合体。我们永远不能说“我是诚实的”或“我不是诚实的”。在我们所有的行为和处境中,我们都会发现自己处于确实没有出路的位置中——即使有出路,那也不是一条好的出路或更好的出路,它不过比别的选择相对好些。换句话说,就是没那么邪恶。这当然是诚实。人们都想一辈子诚实,但做不到。随着你每日作出一些决定,你永远都不能始终诚实。
  
  
  ps:
  我从来没有这样愿意去阅读一个导演的传记。但基耶斯洛夫将一直被国人以小资著称。然而对于这样一位出生于波兰,经历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双重国度,对于同样身处社会主义体制下的人,有很大的阅读意义。不仅仅在于电影创作,且在于思考层面,尤其对于当下中国的问题反思和人的定位反思,都有相当大的意义和文本价值~




欢迎光临 悦读人生 (http://dothinking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