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人生

标题: 阿加西自传 - 书评 [打印本页]

作者: 书虫百变    时间: 2013-6-12 23:58
标题: 阿加西自传 - 书评
  他是历史上最受欢迎的运动员之一,也是网球场上最有天分的运动员之一——但是从小时候起,安德烈阿加西就讨厌网球。还在摇篮里的时候,就被骗着拿起了球拍;还在小学的时候,就被迫每天挥拍数百次。即使他勤学苦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615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作者: 会心一    时间: 2013-7-24 06:20
  在想,为什么这本自传不起个中文名呢?OPEN也很好翻译啊,敞开心扉。这本书里,阿加西确实做到了:他的父亲对他严厉苛刻到了极点,他偷食冰毒而且撒谎最终蒙混过关,他说桑普拉斯迟钝,甚至他比赛时不穿内裤。
  但我想,OPEN的另一个意思,应该是公开赛,四大满贯。他的成就、他的名望,主要建立在拿过四大满贯的冠军和奥运会冠军,成就了所谓的金满贯。论实力,阿加西对桑普拉斯胜少负多;论个性,桑普拉斯也远不像他那么叛逆、放浪。他的大满贯冠军数也远不及桑神。我其实就更崇拜桑神(如今是费德勒了)。但我不得不承认,这本书写得实在好,阿加西的故事很吸引人,完全是一个好莱坞的好剧本。
  阿加西在球场上最精彩的一段,是1999年的法网夺冠,为他的金满贯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开始并不顺利,他面对第一个对手赢下来并不算轻松,但他赢了。接下来,第二个、第三个......期间他还去看了场演唱会,被观众认出、欢呼喝彩。然后,进入了半决赛、决赛,离梦想越来越近。对手竟然是一个“在他帮助下成长起来的喷火巨龙”。
  决赛,巴黎。阿加西输掉了第一盘,第二盘开始时,小雨从天而降,回到更衣室。布拉德在沉默中爆发了,“......这一记球,你只要比他打得稍微好一点儿就行。你没有必要做得比整个世界都好,记得吗?你只要比一个人做得好就行了。他有的你都有。去他的发球。当你真正开始以自己的方式击球时,他的发球就会变得不堪一击。用力击球吧,你他妈的只要用力击球就行了。如果我们今天真的输了,没关系,我可以接受,但即使输,我们也要保持我们的风格。......你听到我说的话了吗,安德烈?看球!击球!使那个家伙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对付你,使他真真切切地感觉你的存在。你没有跑动,你没在击球。你可能认为你跑动了、击球了,但相信我,你只是傻站在球场上而已。如果你要倒下了,好的,倒下吧,但是你要双手握抢,抗争到最后一刻。永远、永远、永远都要抗争到最后一刻!”
  重新上场,阿加西很快输掉了第二盘。第三盘,4平,阿加西发球,现在是30:40,已经连续五次发球失误,“接近崩溃的边缘”。两个人在脑子里不动声色地较劲:梅德韦杰夫,“你别无选择,我赌你没胆主动进攻”;阿加西,“这是一次对意志、心灵和勇气的考验”,拒绝退缩。一个猛力而凶狠的发球,几个回合后,得分,保住发球局,进而赢下这一盘。
  比赛按照阿加西的方式推进了,严格遵守布拉德的指示,对手还沉浸在懊恼中,又拿下一盘。
  第五盘,早早破发,事情正在变成现实。5:3领先,获得两个赛点。“在付出了所有的努力和汗水之后,在经历了这一不可思议的回归和这项神奇的赛事之后,如果我不能现在就赢得这场比赛,从此之后,我绝对不会感到快乐,真正的快乐,布拉德也将不得不遭受池鱼之灾。”攻击对手弱点,找回绝佳的发球。冠军点。又轰出一记“毒辣的”一发。
  举起双臂,喜极而泣,飞吻致意。
  
  
  这也是他人生的转折点。格拉芙获得了同项赛事的女子冠军,从此开始了两人并不算浪漫的爱情。从各方面,两人都是最合适的,有很多共同语言,彼此了解和关怀。阿加西终于功德圆满,开始了人生的幸福旅程。
作者: 宇聪    时间: 2013-7-25 11:49
  阿加西曾辉煌过曾与桑普拉斯对决数个年头,获得过1999年ATP年终第一,获得大师赛冠军无数,四大满贯冠军,荣耀无数。
  
  阿加西,我认为他属于底线型球员,这与桑普拉斯的发球上网型截然不同。正如网球也慢慢从网前,过度到现在的底线——这与现代科技密不可分——网球拍的弹性越来越好,磅数越拉越高啊,碳纤维。发球上网的年代一去不复返啦。
  
  阿加西在网坛可谓是勤勤恳恳,能打的比赛尽量去打,一直到三十多岁的高龄,还在于年青一代较量,怎能不称她为“黄牛”。但我在这里丝毫没有贬义的意思,我也特别喜欢阿加西以及击球动作,很规范,很绅士——不必费德勒差多少个人觉得。
  
  阿加西坦言,他从四岁开始,就对着车库门练习正手击球——再看看我们国内那有小孩这么刻苦的呀?
  
  
  
  
  
  
  
  
作者: 没头脑    时间: 2013-8-4 11:51
  一名优秀网球的自传不应该将太多的笔墨着重于,这次和谁打球打了几比几。
  谁谁谁说他很优秀。当然我这里绝对没有吐槽费德勒自传的意思。我是费德勒和翻译的脏老师的死忠党脑残粉。
  我觉得一个自传要告诉人们的是,这个人经历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他又能让读他的人带来什么。
  成长吧,其实我要去赶稿子了- -
作者: 帕克淡    时间: 2013-8-20 22:08
  我只亲眼看过安德烈的一场比赛
  2005年上海大师赛
  对我来说 有种这辈子够了的感觉
  那时候我还坚信
  阿加西他热爱网球
  
  直到看了这本书
  
  是啊,如果你一直被迫着做这件事情,你怎么可能热爱它呢
  对不起,安德烈,这一切我都不知道(这句话建立在你在这本书里说的都是真的的基础上)
  
  关于这一点,我也算少有体会了,把爱好当成职业的我,也并不幸福
  
  在奔三(绝对的事实的奔三)的这个档口,鬼使神差的接受了老爸交给的任务:把书卡里面的钱花光。鬼使神差的进了我家那边那家臭屁的不得了的新华书店。鬼使神差的走到了传记区,然后看到了我喜欢的大光头。那还等什么呢?
  
  我隐约的受到了鼓励。让我想起当年我彻底喜欢上他的那一届澳网,决赛对阵克莱门特。又让我想起在学校刷着大满贯计分板,期盼阿加西能够再赢一场的日子,我那时候是个对着计分板流泪的疯子。
  
  那时候我相信他热爱网球,不然一个人怎么可以坚持这么久。网球是一种只能靠自己,挑战人类极限的运动,安德烈是如此的强大和从容,加上他浪子回头的背景,征服我这么一个二傻子球迷,也真的太过容易了,我想成为他。我也彻底喜欢上了看网球(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如果开始打球就会讨厌网球了)。而安德烈他,讨厌网球,那好吧。这并不影响我喜欢他,阿加西的强大充满了人生和人性的狗血,一个被人生和自我蹂躏出来的强者。回忆起来,喜欢上了看网球,大约只是我喜欢上了安德烈的一个最好的附属品。
  
  看名人传记怎么能不学点什么呢?可是昨夜合上书之后,我只是感到不再孤独了,28,9是个充满挣扎的年纪,谁都有过。可是生活和网球有一点类似,不坚持到最后一分,不知道结果,谁都有可能获胜,谁都有可能瞬间崩溃。然而对于生活来说,输赢并不重要,网球突然什么都不算了。
  
  网球比赛的商业化造就了这些英雄,运动和强身健体再无关联,运动员们给我们带来肾上腺素升高的感觉。而当你把他们的梦想,无论是谁,一个垫底的外卡选手还是骏逸脱俗如费大神仙的梦想和目标拿出来琢磨,你会发现,在一个人的整个生活中,这些显得多么次要。赢又能怎么样呢?所有的名望和快感都是一时的,商业化的,留给他自己的又有什么呢,奖杯?作为一个球迷,我以前很少想到这些,想到这个之后会觉得脊背发凉,有很大的罪恶感。或许,应该放开心怀,甩下一句:做人嘛,最重要的就是开心。而那些以网球为职业的赌徒们,个个都把自己“献给”了我们的开心。安德烈后来找到了更高的目标,办教育,我以为这很好,在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中,教育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往好里变。书里写的理由很充分,他也做得很好,我为他高兴。
  
  好吧,当我看到安德烈吸毒的篇章的时候,心真的沉了,人在脆弱的时候都是一样的,会抓住任何让你感觉好一点的东西,安德烈也不例外。更令人失望的是,他对ATP的谎言,但如果没有这次谎言,我也不会喜欢上安德烈。造化。我试图说服自己mess这码子事儿在美国是很正常的,设身处地的想想确实充满了对他当时境遇的同情。但是,你永远都可以选择。我希望可以宽容他,但是我仍然需要时间。
  
  还有安德烈的感情生活。这部分说实话真的只能随便看看了,因为安德烈不可能会说的太真实。毕竟他现在和格拉芙是两口子。他可以很好的描述他的初恋,他年轻时的恋人,但是却不能忘了时刻憧憬格拉芙。他更不能把和波姬小丝的关系写的太美好。我就当你是为了家庭和睦吧。所以我很同情波姬小丝,她和安德烈度过了最低潮最混乱的日子,她也给了安德烈一种生活可以选择,她也做出了努力和牺牲,而这一切被写的如此的生冷和隔离,比不上格拉芙的一个眼神和微笑。天知道Brooke受到了怎样的精神压力,而Andre又为她分担了什么。Brooke成了他走向成熟的路上的最后一课,却永远不是胜利的果实。这不免让我对所有的男女关系感到失望,所有的关系看来都是大满贯决赛第五盘最后才上演的大逆转,当比分定格后,没人在乎你之前的汗水和疼痛。从前,Brooke就像是阿加西轻狂时代的奖杯和荣耀,而当一切落幕以后,又有几个人关心到底发生了什么呢。Brooke不知道有没有写过自传和回忆录,我觉得她是不会写的。
  
  所以,回到看传记学习的问题。安德烈变得过于真实,对他的喜欢也变得非常沉重。很多事情让我联想起一些不快乐的回忆。而我仍然相信,某一天这些阴影可以被驱散。我仍然是爱阿加西的,但是在内心深处,我终于确定了一件事情,安德烈不过也只是一个在人世间混的血肉模糊的人罢了。让他伟大的,只有坚持。
  
  安德烈,我也会坚持下去,还没到放弃的时候。
作者: Su-Jin    时间: 2013-8-21 00:03
  想要动笔时剩下却只有是想创作的冲动,是阅历的不足,还是本身的能力有限,脑海中唯只剩下零星的片段,剪影如旧,却终不能汇集成册,更不能使它变成一幅瑰丽完整的画。
  故事非生活,然而能使它们联系在一起的,唯有岁月。于是我曾想把那些岁月记录下来,不为纪念什么,因为我的过去不曾有什么值得纪念,它既不使我快乐抑或悲伤,更不曾使我感慨,如果非要说它带给了我什么的话,恐怕也只有平淡二字了,是的,平淡的以至于让人失望。
  那我又是在记录什么呢?昔情难追亦无甚可追,那么岁月于我而言,究竟又代表着什么?有这样一个小男孩,从小被父亲逼着去练网球,训练苛刻而又艰苦,因为父亲要求这个孩子将来必须成为一个伟大的网球运动员,对,不只是优秀,而是伟大,从小男孩尚在摇篮中时,他就判断出了这个孩子那异乎寻常的天赋,认定他是一个网球天才,并且会在将来成为世界第一!于是,不断地向着“成为世界第一”这个目标前进,造就了这个小男孩今后的成功,可也毁掉了这个小男孩的童年。
  在他还小时,没有人去问过那个小男孩想不想成为世界第一,甚至没有人去问过他爱不爱网球这项运动。等到小男孩长大了,真的成为世界第一了,真的成为了一个伟大的网球运动员时,终于有记者问他,阿加西先生你是怎么看网球这项运动的?
  这时镜头之下,有一个名叫安德烈.阿加西的男人身穿着一件白色的衬衫,光头之上顶着那热烈的阳光,用他那略带外八字的脚有些难看站在那片曾经被他称为最孤独之所在的网球场上,对着面前的记者如是说;“我爱网球,他是我的一切!”
  寻常的不能再寻常的一个问题得到了一个情理之中的回答,然而这个回答却是一个天大的谎言,阿加西痛恨网球,从来如此,在他还是一个留着比莫干头的愣头青时,甚至在他还是一个梳着西瓜头的小男孩时。
  那么过往的岁月对他来说又是什么呢?仅仅只是一个谎言?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他为什么尽管嘴里一边咒骂着网球这项运动,一边还要每晚躺在地板上忍着一身的伤痛,第二天继续和一个可能小他10多岁甚至更多的种子选手比赛呢?是啊,他从事这项他所痛恨的运动已经21年了,他手中有60个冠军头衔,其中8夺大满贯单打冠军,一度排名世界No.1……他明明已经取得了这么多头衔了,光环和金钱他都有了,爱情和事业他都全了,甚至连他的宿敌桑普拉斯都已近早于他多年退役了,那么他还有什么理由在从事这项被他所称为“最孤独”的运动呢?
  原因是一所以他名字命名的学校,在这所学校中学习的都是那些贫苦家或庭背景极差的孩子,一个父亲刚刚被人谋杀的学生对他说,我在这里找到了方向和希望,并且获得了重生。那么他,阿加西便要继续为这“希望”继续挥拍,几十年前,当阿加西也像这些孩子这么大时,他失去了希望,他被他父亲逼着做他不喜欢的事,在达波利泰尼网球学校的痛苦岁月使他失去最宝贵的受教育机会,所以现在他不要让这些孩子重蹈他的覆辙,让他们能把握住掌握自己人生的机会,这时他找到了继续网球的另一种价值和意义。于是,阿加西抱起这个孩子,对他说,“其实需要道谢的是我,我应该谢谢他。”
  我一直在想阿加西为什么要为他的这本自传取名OPEN,当我看到这个单词时,它的简单明了使我得以在我脑海中那贫瘠的可怜的词汇库里翻出它的若干种意思——开门?开放?打开?开始?还是什么其他的派生的意思,不,都不是,或者并不全是,其实那是一种于叛逆与迷茫中的自省,是一种于失败与悔恨中的自责,是这一种于误读与错解中的自证,是一种于完美与丑陋中的自悟……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原来OPEN是于那一段传奇之中寻找并回归自我的意思。
  那么我还应该对我的生活感到失望么?答案尚不可知,可是至少我为这“记录”寻得了一个理由。那就是,若干年后,不管那时我成功亦或是失败,杰出亦或是平庸,当我再次翻开那一篇篇“平淡”的生活记录时,至少能不孤独迷惘,并且,回到最初。
  
  
  
  2011.12.24&非日常
  
  
作者: laigeg    时间: 2013-9-2 03:05
             我读阿加西,从阿加西上看见了自己,又从阿加西身上看见了上帝的恩赐。
        我看到了阿加西的徘徊不前,看到了他的放纵,看到了他的无力,看到了他的挣扎,看到了他的优柔寡断。
        但到后来,我看见了他的坚持,看到了他的真诚,看到了他对伙伴的好,由内对外的温情。看到他变成了一个坚毅又温柔的男人。
        是什么促成了这一变化?
        是坚持,也是各种情。
        阿加西的不顾一切的求索,他的专注,是上帝给他最大的恩赐,所乐意,不论他走向何处,最后,总是重归于此。
        专注的男人,总是能散发出富有吸引力的气场,把各种有利的因素吸引到自己身边。
        
作者: 尧斌    时间: 2013-9-5 05:33
  阿加西在其暴力父亲(伊朗裔拳击手)的逼迫下走上了网球道路,父亲立誓要将其培养成世界第一(其兄姐未如父愿);阿加西自言一生痛恨网球,但又欲罢不能(他自认为除了网球,不会其他);阿加西最讨厌温布尔顿草地球场,讨厌英式英语,讨厌英国人在网球比赛时的繁文缛节,但恰恰在1992年他在温布尔顿获得首个大满贯冠军,22岁的阿加西终于让父亲喜极而泣。
  
  作为凡人的我们总以为大师们的生活富贵荣华、鲜亮精彩、自尊自信,看了阿加西的生平,才知道大师们在成长道路上的孤独、苦闷、忧郁、彷徨、愤怒、懦弱、胆怯、厌恶、仇恨、堕落,当然还有疯狂、激情、张扬、荣誉、自负、金钱、奢侈。——阿加西敞开心扉,在自传中一一道来,惊心动魄。
  
  在男女之情上,阿加西与温迪、波姬小丝、格拉芙一路走来,家庭与职业终于完美,更加完美的是两位“金满贯”选手走在一起(费德勒虽然大满贯冠军数名列第一,但不是金满贯,他缺一个奥运会冠军),同登世界网球名人堂,堪称世界绝配无双。
  
  一个团队完成的自传,自然精彩,但主人能细述1000多场职业比赛的经过,真是匪夷所思。
  
  
作者: 夜奔    时间: 2013-9-8 11:45
  安德烈,
  
  很冒昧在你退役这么久后还要写信打扰你,尤其是皮特·桑普拉斯——这个困扰你职业生涯多年的家伙——的球迷给你写信,着实让你有些不爽。不过这些想来都已不再重要,不如拿你的自传《open》做个引子,以此信当作一个读后感吧。
  
  坦率地说,自从我1994年前后喜欢上皮特后,我从未认真地观察过你,戴着有色眼睛看到的,就是一个戴耳环披长发,总是特立独行的家伙,这别具一格让我这种根红苗正的中国少年觉得太离经叛道,不值一喜。更为重要的是,你总是皮特的手下败将,更让我借主为贵有点看轻你。这种优越感,犹如内拉祖里看米兰,达拉斯小牛球迷看休斯顿火箭,威廉姆斯车迷看迈凯轮,诺维斯基球迷看加内特……进而鄙夷地说:嘁,你哪点也比不上我喜欢的那些,好不啦?
  
  多年后我终于静下心来抱着你的自传来读,最初原因是《open》在我的书单里停留时间过久,以至于让我有荒废人生的错觉。后来我想,通过阅读你的故事,也许我能探究出是什么原因让我在皮特退役后对网球再无兴趣,你们间的对决又勾起我怎样的记忆。
  
  我喜欢你平实道来的叙事方式,莫林格的文笔也吸引我在一周内将这本厚厚的书看完,不管是睡前还是上班的地铁上。我从你的自传中读懂你痛苦的少年记忆,一个厌恶网球的孩子被逼着走向球场,每天练习2000个发球,孤单地同大龙较劲,为梦想孤身一人来到网球学校,背着球包四处比赛寻求营生。错失的教育让网球运动独具的孤独感在你身上无限放大,渐渐地迷失方向。你挥霍着天赋,冷眼看着瘦弱的桑普拉斯、技术未成型的张德培,那种骄傲和自负,如同我们年少时的自己,总是凭借自我傲然的天赋和优异的学业,觉得高人一等,最终心理失衡于皮特、张德培等人先于你取得的大满贯成就。然后你就厌倦比赛,咒骂裁判,会嗑药,无休止的跟自己较劲……
  
  1994年之后我看球记忆最深刻的5年光景里,皮特九夺大满贯,豪取温网五连冠成温布尔顿国王,而你只是零星地取得了三个大满贯和一个奥运冠军,还有两次在大满贯比赛中成为皮特的手下败将。此景让我想起谢霆锋在领金像奖影帝时说“每次颁发影帝,我听到的就是梁朝伟、梁朝伟、梁朝伟、周润发……”时的那种无奈和绝望。你在书里最后时刻也在谈论皮特给你施加的压力……
  
  这种生活,甚至连光艳十足的波姬小丝都无法挽救你,你们离婚了。若这本书仅看到这里,我会说:呔,这种生活太狗血了吧?我告诉同事:“阿加西的职业生涯真是不堪,怎么配得上是桑普拉斯的对手。”他深以为然,“他也就一大号的休伊特吧,感觉一个是优雅的正宫娘娘,另一个就一直折腾着自己的小三。他的职业成就虽然不够辉煌,真正让人津津乐道的主要还是他大起大落的场外生活,以及他人生观180度改变的反差。格拉芙的勇气和睿智,能把一个浪荡人变成后来的谦谦君子真夸张。”于是我就耐心地读下去,想必你写着本书的意义也在于辉煌的下半章,不是么?
  
  你和波姬小丝的生活到了最后已经是无话可说,两个人都有自己的事业,家里的叙事却对牛弹琴,彼此融不进对方的生活。从当初的传真叙情到最后的传真离婚,一拍即合,一拍即散。你想告诉皮特网球运动员和影星结婚是多么的不合拍,每个人的情感都那样具备明显的差异化,但我却认同你大尔简单的悟道,“和一个适合自己的女人在一起,真的是会让人从心底感到幸福。这些年来我一直跟我所谓的团队在一起,现在我唯一想的就是成为斯黛菲·格拉芙团队里被认可的有价值的一分子。”此时方有一种“阿加西终于活明白了”的感慨,这才有了你的事业第二春,四个大满贯和一堆老人记录进账。好女人真是一所大学啊。
  
  关于女人和婚姻,你也许有太多的经验值的后来者学习。和温迪少时无牵挂无担负的恋情,和波姬小丝激情四射的花花生活,和格拉芙相濡以沫后的平淡,三种情怀让你的生活展现出三个不同的阶段,但你说你没有蜕变,你一直是你,人们被你的外表发型所蒙骗,将你的“自我探索”误以为是“自我表达”,但你只是在逐渐成形,而人们都无视这种成长。换言之,这也是我们所谓的男孩到男人中所经历的阵痛和蜕变吧。
  
  真诚地谢谢你,安德烈,正是因为你在战胜自我的伟大征程中,才塑造了像皮特、格拉芙那样伟大的对手和伴侣,这本书让我略微读懂你们所处的时代。若有幸某日我见到皮特,我定会像你那样问他:“皮特,你到底是怎样一直保持高度集中?你是否曾经后悔过把所有献给了网球?”
  
  我还想多问一句,“你怎样看待安德烈这个让你一度头疼的家伙?会想起职业生涯中你会有怎样的悟道?”
  
  再致伟大的敬意。
  
  你亲爱的朋友   布贝
作者: Hansen    时间: 2013-9-9 12:41
  表面上看到的阿加西从张狂到谦逊,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内在的阿加西和他成长的过程。 一次一次的和自己较量。网球就是最孤独的运动。永远自己站在一边。较量的是自己的心无杂念和专注。这本书写的非常优美和富有哲理。(这个世界是我能控制的事情很少, 对我能控制的,我会做到极致,比如整理我的网球包。等等)。另外看到的还有就是天才是辛苦换来的,网球的一些不为认知的内幕,比如穿网线的重要性。
作者: 不予    时间: 2013-9-9 19:51
         初读这本自传,感觉很劲爆,阿加西老爸是个疯子,阿加西本身也是个不良少年。这都完全颠覆了我对伟大球手的影响。生于伟大,然而直到涅磐重生到伟大前那么多的时刻,都是历经种种磨练的煎熬。
         首先,看这自传根据是在听一个痞子说话。某个时候让我想起麦田守望者这本书,有点颓废的气息。这跟看费德勒传记完全不一样,可能是因为出自他人之手的原因,我一直只在书中看到成长之路一路的辉煌。阿加西不一样,他说出自己的喜欢,自己的厌恶,自己的堕落,甚至连吃过安非他命这件事他也告诉全世界。
         其次,这个痞子还有个疯子一样的爸爸。不得不说,阿加西能成长成一个出色的网球手,是他父亲一手栽培出来的。他的父亲真不是像费爸那样儒雅可憨的爸爸,暴躁,愤怒,专横,为了让儿子赢球赛逼他吃毒品。我想他的父亲即使在人格上有缺陷,也不妨碍他对儿子的期待。父母的培养真真是伟大球员诞生的重要关键啊。
         最后,看到后面阿加西讲到自己人到中年的辛酸。有那么一种可能性是,如果没有费德勒,阿加西的职业生涯或许能够更辉煌一些。我喜欢费德勒,但是我也佩服纳达尔,因为网球这项运动,真的很需要那种拼搏精神,这是一项孤独而又需要智慧的运动。正如阿加西所说,“网球是一项自言自语的运动,任何其他运动员都不会像网球运动员这样自言自语。棒球投球手、高尔夫球手、足球守门员,当然也会自己小声嘟囔,但是网球运动员是自己提问然后回答。在比赛最激烈的时刻,网球运动员看起来就像公共广场上的疯子,大声叫嚷、诅咒谩骂,不断与自我进行着辩论。为什么?因为网球这种运动太孤独了,只有拳击手才能理解网球运动员的孤独。就算是拳击手,也有助手和经纪人陪伴着,他们甚至还可以将拳击场上的对手视做某种意义上的伙伴,和他们扭斗、对他们咕哝。然而在网球比赛中,你和对手永远是面对面地厮杀,却永远不会碰触对方或是跟对方或是其他任何人交谈。网球规则禁止网球运动员在比赛时与人交谈,甚至与教练交谈都不行。 ” 很多时候,我们看那些世界排名很前的选手总是觉得他们辉煌,可是没有付出和强大的精神做后盾,怎么会有那样的辉煌呢?特别在网球这项竞争激烈的运动里面,没有天赋+努力,哪天才能突围出来?小德都是熬了这么多年才能坐到第二的位置。阿加西那个年代还有康纳斯,桑普拉斯这样伟大的球手,到了中年,还要面对费德勒,休伊顿,萨芬等等的后起之秀,精神要粗到什么程度才能经得起这样的大起大落。我想在阿加西人到中年拿到他最后一个澳网大满贯,必定有很多人感动吧。一个天才经历人生低潮然后烈火重生,怎么说都是个让人动容的故事。
          这是一个我不曾认识的阿加西,可是他又是那样的真实,真实到你甚至不觉得他伟大,他只是一个网球手而已。
作者: travel    时间: 2013-9-15 03:10
        我虽然不太懂网球,但从小爱好体育的我知道阿加西这个人,觉得他很酷。之前从媒体那里得来的关于此人的所有信息归结成一句话就是阿加西很叛逆,我断断续续的关于他的记忆中他得过很多次第一,也跌出过百名开外,但他在此境中又能绝处逢生,东山再起,我对他最后的印象是他跟格拉芙结婚。
      如今当我看到他的传记,我毫不犹豫的买了一本,并计划以一天看完一章的速度看完它,没想到我却轻轻松松的两天就搞定了它。正如书中序言里所说的,这是一个由男孩成长为男人的故事,但我没想到我眼中的偶像内心有过如此多的挣扎。
      我们总是无数次的重复和嘲笑那句自我安慰的老话:金钱不是一切,金钱换不来幸福。那是因为世界上大多数的芸芸众生都在为维持生计活着,而我作为其中的一个,我肯定感受不到有钱没有什么不好。
      看完此书,我至少从中感受到了:你内心的踏实感,不但无法从外界给予你的荣誉中获得,也不能从金钱中得到救赎。看到他两次截然不同的婚姻,我也领悟到了,里子比面子重要!
      阿加西,我心中的偶像,永远的传奇!
作者: D.H    时间: 2013-9-21 19:00
  Andre Agassi often says in “Open” that tennis is a lonely game. But the writing of this autobiography was a team sport. Mr. Agassi’s memoir was put together by J. R. Moehringer, who wrote “The Tender Bar,” a shapely and expert memoir of his own. The same gift of gab that colored Mr. Moehringer’s tales of being a boy in a barroom now magically finds its way onto the tennis court and into Mr. Agassi’s much-analyzed, follicularly challenged head.
  
  Skip to next paragraph
  
  John C. Russell
  Andre Agassi
  
  OPEN
  
  An Autobiography
  
  By Andre Agassi
  
  Illustrated. 386 pages. Alfred A. Knopf. $28.95.
  
  Related
  Times Topics: Andre Agassi
  
  Inevitably one wonders which of them actually wrote “it’s the main reason for my pigeon-toed walk” about Mr. Agassi’s troublesome bottom vertebra. The ease with which Mr. Moehringer slips into telling someone else’s story is both consummate and spooky. As for Mr. Agassi, he uses his writing partner in the same way he uses his tennis support staff: as talented individuals in a universe where he, Mr. Agassi, is the one and only sun. (He said that he offered to put Mr. Moehringer’s name on the book, and that Mr. Moehringer declined.)
  
  Welcome to Mr. Agassi’s world. As described in “Open” it is lively but narrow, since Mr. Agassi’s curiosity does not extend far beyond tennis, more tennis, the misery of tennis, the way sportswriters misunderstand tennis and the irritating celebrity that tennis stardom confers. The biggest extracurricular events in Mr. Agassi’s life have been prompted by episodes of “60 Minutes” (one of which inspired him to open a charter school for at-risk children) and by friends’ predictions about which women he would meet, court and marry.
  
  The bullet-point highlights of “Open” have been given the tabloid treatment in advance of the book’s arrival. Its biggest headline maker is a very brief account of Mr. Agassi’s use of crystal meth in 1997, the worst year of his career. Second biggest: that Mr. Agassi has spent years lying through his teeth to interviewers about his love of the game. Third biggest: those frosted mullets might have been part toupee. Shaving his head and liberating himself from fake hair seems actually to have been one of the few joyous things that the otherwise glum and weepy Mr. Agassi has done.
  
  Given the anticlimactic nature of these revelations, what exactly keeps “Open” going? Somebody on the memoir team has great gifts for heart-tugging drama. And through some combination of Mr. Agassi’s keen memory and Mr. Moehringer’s narrative skills, “Open” is cleverly bookended by two all-important tennis matches. It begins with the 2006 United States Open, Mr. Agassi’s last tournament, and with a you-are-there tour of the weary champ’s psyche. “This will no longer be tennis, but a raw test of wills,” the book says with gladiatorial bravado.
  
  Then, mid-showdown at Arthur Ashe Stadium, Mr. Agassi’s mind is “forcibly spinning” into the past, as if it were a whirling tennis ball. And as the book moves into full flashback mode: “I see everything with bright, startling clarity, every setback, victory, rivalry, tantrum, paycheck, girlfriend, betrayal, reporter, wife, child, outfit, fan letter, grudge match and crying jag.”
  
  Cut to childhood. Mr. Agassi is 7 and forced into tennis servitude by a father so tough that he pulls out his own nose hair. For that and many other reasons little Andre is afraid to resist his father’s indomitable will. And his father, himself an ex-athlete, is so determined to make his son succeed that when Andre wins a trophy for sportsmanship (i.e., for something short of winning), his father smashes it to pieces.
  
  Years later, as a tennis star married to Brooke Shields, he’s irritated as he watches her film an appearance on some television show he’s barely heard of (“Friends”). He stomps out of the studio, goes home and smashes his trophies himself. This is what passes for adult behavior during much of his grueling yet cosseted tennis career.
  
  Among the more genuinely startling elements of “Open” is its scornful depiction of Ms. Shields as shallow, materialistic, dense and not sufficiently interested in Mr. Agassi’s career. (Though she does, damningly, show some interest in her own.) Mr. Agassi does not easily forgive, and his book is larded with extremely backhanded compliments for those who have crossed him. “I envy Pete’s dullness,” the book says of Mr. Agassi’s frequent rival Pete Sampras. “I wish I could emulate his spectacular lack of inspiration, and his peculiar lack of need for inspiration.” And yet Mr. Sampras is one of the more highly regarded opponents in Mr. Agassi’s story.
  
  “Open” devotes a lot of space to thumbnail descriptions of matches and opponents, a litany that would drone on without dynamic, writerly flourishes. “The second set turns into a street fight and a wrestling match and pistols at 50 paces,” the books says of a first-round match at the French Open against the Argentine Franco Squillari.
  
  This 1999 match, as tennis historians will record, is the occasion on which Mr. Agassi forgot his underwear, triumphed and vowed never to wear underwear again, which is one more indication that heated tennis combat is this book’s closest facsimile of sex. “The finish line is close enough to kiss,” he writes about the dramatic French Open final against Andrei Medvedev, “I feel it pulling me.” He is “terrified by how good this feels,” he writes about winning.
  
  It is at about this time that Mr. Agassi seriously crosses paths with Steffi Graf, the fellow champion who will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woman in his life. She has won the women’s side of the 1999 French Open. (Here’s his way of congratulating her: “You paved the way. You warmed up the court for me.”) When it comes to Ms. Graf,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Mr. Agassi’s bedazzlement and Mr. Moehringer’s real romantic flair lead this book toward a fairy-tale finale.
  
  The last scene is a love match between the married tennis stars, who have both retired and now have two children. They’re playing for fun on a public court. And “Open” has to end midmatch, because this game has two winners.
  
作者: D.H    时间: 2013-9-29 06:26
          全书的开篇是这样的:
      “我睁开双眼,却不知道身在何处,甚至不知道自己是谁。这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我一半的人生都是这么度过的。然而,这一次感觉有些不同。这一次,这种错乱感更令人惊恐,更完全,也更彻底。”
      很像文艺电影男主角的对白,不是么?但这不是剧本,也不是小说,而是阿加西的自传。作为曾经备受争议的球员,阿加西的身上贴满了叛逆、争吵、世界第一、约会女明星之类的标签。当世界排名成为浮云,名利争吵日渐散去,阿加西先生显然想通过这本书展现一个更真实的自己。
      阿加西并不热爱网球,甚至痛恨网球,但他偏偏就赢得8个大满贯。
      本书用大量的篇幅讲述其儿童期间近乎梦魇的遭遇。父亲热爱网球,并鬼使神差地认为“如果我每天击中2,500次球,每周就会击中17,500次球,这样一年结束时,我击球的次数就将接近100万。他相信数学,他说数字是不会骗人的。如果一个孩子每年击球100万次,那么他将是不可战胜的。”开始接受魔鬼式训练的时候他才7岁。天知道为了每天击中2,500次球,年幼的阿加西要放弃怎样的愉悦并承受何种痛苦。面对父亲的强势,阿加西并没有多少反抗的空间,当儿时打下的根基已经带领他冲向全球各地的赛场时,他已是脱缰的马,只能尽力奔跑。
      除了展示获得胜利的喜悦,阿加西先生还展示了网球残酷的一面。全书的第一章他不忘描述对阵巴格达蒂斯后的情景:“我到更衣室的时候,已经一步也迈不动了。我再也站不住了,瘫倒在地板上,蜷缩在那里。达伦到了,他和一位赛会医生把包从我的肩上拿了下来,吧我搬到一张台子上。”而他的对手此刻也好不到哪里去,“看到巴格达蒂斯躺在隔壁的台子上,他的团队正围着他,帮他恢复体力。他们伸展他的四头肌,他的后腿肌腱就抽筋;他们伸展他的后腿肌腱,他的四头肌就会抽筋;他试着平躺,他的大腿根却又抽筋了。他蜷成了一个球形,求他们不要再管他了。”这样的描述与常见的网球新闻有很大不同。
      多数时候,新闻充斥的是变更的世界排名,可观的奖金,以及顶级球员们的飒爽英姿,偶尔也会球员受伤,退赛之类的新闻,但都不过是一笔带过。很少有人真正深入选手们的生活,体会其严苛枯燥的训练,以及大战之后身体虚脱极度扭曲的痛苦。
  网球赛事是一盘大生意,不管你是否热爱这项运动,又或者是种子选手还是第一轮就将被淘汰出局的新人,只要你参与进来,你就自动被要求按照游戏规则来玩。阿加西偏偏要做扑火的飞蛾,粉色衫、紧身牛仔短裤、耳钉、与对手打口水仗轮番上场,媒体形象自然好不到哪里去,吃苦头也就再所难免。
      本书可以作为励志故事来读,例如在机械的训练中强化身体,在不断失败中坚强心灵,但奇怪的是,Google本书的新闻,多半都以阿加西的假发以及曾经吸食冰毒做噱头。人们还是喜欢体验爆炸性的短暂刺激,心灵的探索与升华总是很容易被习惯性的忽略。难以忽略的是本书的合作者J.R.Moehringer先生,《纽约时报》认为本书是“Unusual well written sport memoir”。阿加西因为阅读了他的自传《The Tender Bar》,所以邀请他作为合著者。Moehringer曾在《洛杉矶时报》以及《纽约时报》工作,拿过普利策奖。他的加盟无异让本书更具深度和看点,但既要兼顾传主生活的多个关键节点,同时又要探寻人生的深度并不是简单的事。本书当然包含了一个男子在平静之后重新认识自己的故事,其中的很多章节拎出来都可以慢慢品味。只是有些东西放到传主的身上就觉得有些气场不和?真的是阿加西的所思所想么?还是合著者结合弗洛伊德的理论重塑了一个连传主都陌生的自己?
  
  
  
作者: DaKaR    时间: 2013-10-7 03:26
  我是为了消磨在火车上的时间而买了这本书,我喜欢小时候电视里的阿加西。在火车上,当我看这本书时,坐在对面的银发阿姨,问我,里面有没有说他和波姬小丝为什么离婚?我很认真的翻到到一张,和阿姨讨论了一下。阿姨说,她喜欢网球,呵呵。我猜,她和我一样也喜欢八卦。
  
  看到阿加西眼中的对手们,也很有意思。
  
  一个人,那么真实的说出了他自己。我希望我的儿子,在稍稍长大一点的时候,可以从书架里发现这本书。
  
  




欢迎光临 悦读人生 (http://dothinking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