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人生

标题: 空谷幽兰 - 书评 [打印本页]

作者: 角落有故事    时间: 2013-6-5 00:21
标题: 空谷幽兰 - 书评
  空谷幽兰,常用来比喻品行高雅的人,在中国历史上,隐士这个独特的群体中就汇聚了许多这样的高洁之士,而今这些人是否还存在于中国广袤的国土之上?这是一直在困扰着比尔·波特的问题。因此,他于20世纪80年代末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795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作者: zhaohe    时间: 2013-7-31 04:31
  如果当你已经读过了“道德经”,你就会明白波特用自己行动在践行着他对老子的理解,用虔诚的诉述和深刻的自我反省来与这位道家的创始人进行空谷对话,当他去拜访隐士,之前他他先对老子的生迹进行了体悟,他体悟到了,老子的道是什么,他继续像现在还在继续践行道的隐士进行深刻的访谈,或许,波特想告诉我们,这些类似生长在空谷的兰花,虽然看着孤独,其实他们在追求老子真正的道,也就是每个人自己道。
作者: Magus    时间: 2013-8-5 13:39
  偶然在书架上发现这本书。犹如碑文般凹版的印刷,上面若隐若现的墨迹,真如石碑一般。在看这样文气十足的书名却是一个外国人所著,顿时吸引住了眼球。再看书背的介绍——隐士,的确是可以让外国人心驰神往的一个主题。
  
  再看全书,书中文字平铺直叙,简单直白,多记录所寻道士、和尚所言以及作者所行路径,偶有作者感想穿插,最诗意的大概就是这个书名了。类似的主题若是国人所著,想必文中其行其感能更富有韵味(当然作者在书中引经据典所显其对中国禅、道、历史等了解比常人更甚),更让人好奇此书英文原著是如何表达的。
  
  书中所言隐士,多是道士、和尚、比丘尼等。隐士初给的印象倒不是和宗教所关,只是再想,若无类似宗教的支撑也很少能去做此孤独修行吧。即便是作者此行,也是其对道的追寻。
  
  作者1989年走进终南山寻找隐士。那个年代遗留的寺庙,多还未修缮,能吸引游客的也就寥寥,而此时已有多名道士、和尚已言游客的到来对修行有很大的影响,而真正修行的人愈发减少的事实。那时至今日,想来真修行的人也定不在那些闻名于世香火众多的寺庙之中,更是在群山流水之间了。而终南山的开发,想必留给修行之人的空间愈发减少。
  不过正如作者来大陆时,台湾告知其大陆已没有隐士而其还能寻到一样,也许现在隐士虽更是寥寥但始终会存在于常人难以涉足的山间林中,去修行,追开悟。在任何一个时代,对天人合一的追求,对永恒的追求,是始终有人去追寻的。
  
  想来此时也绝非最坏的时代。
  
  P.S.1.一直不能理解国画中对山水的描画,看了此书中的照片方知原是我不曾见山罢了。书中照片虽模糊,黑白也不分明,却恰是山水画中的山水。山水画也是源于此处。
  P.S.2.竟然是安妮宝贝序,一开始都没发现,还好一开始没发现,否则估计看不下去了。
作者: lusaka    时间: 2013-8-7 11:19
     在中国,隐士们有一种解脱自在的精神。保持自在的心灵,有些身体与心灵远离喧嚣大都市,有些处闹市而修行。
    老子说,要修静和不偏不倚。要自然。自然的意思是不强求。当你自然地行事的时候,你就会得到你需要的东西。但是为了了解什么是自然的,你必须修静。
    关于修行,基础的东西你哪儿都能学到,要学更深的秘密。当你修行达到一定层次的时候,你自然就会遇到一位师傅。但是你不要着急,得有终身献身于修行的准备。修行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一样的。首先,得悟。保持清心寡欲。道教的修行是修炼成一个长生不死之身而佛教是寻求摆脱一切的真相。
    你可以不信。但你修就会有所得,不修,你就会无所获。
    
  
  
  ---------------------------------------------------------------------------------------------------------------------------      这就让我想起前几日。在馆里,有几位学生过来咨询“请问这个瑜伽要学多久,才能减肥,才能变得有气质。我要面试作为才艺,三天必须学会舞韵。”“我不想老作为一名写手,我想作作家。”“我想学书画”“一个礼拜学会游泳”“我的论文要写庄子,赶紧看下南怀瑾的《读庄子》”
      我们想做的事情太多,看上去任何事情都合适。做点这儿,一点那个。可每件都很片面。没办法将气沉到底,没法去思。终日持有妄想。或许,我可以做到。就算做到又如何,那是什么?运气。
     隐士,现在越来越少,也越来越多。恐怕,能放下,不执着,去修行的人。太少了吧。那书中也讲述。隐士,也居于闹市。我们生活在闹市和其它人不一样。也在修行,也在寻找道。放宽范围那也算上隐士?
     关于修行,可否理解成是种信仰。而这份信仰督促你的还是神。而这个神,不单单是神户鬼怪的神。这个神也不是耶稣基督里的神。而是某种至高无上的精神意识了?不论在《圣经》《佛经》都有提过,不论是谁都无法填满你的心。而只有神能进入到你的心,你的灵,你的魂。
    每个人,从落地那一刻便有了他(她)的道.这条道,你看得见,看不见。只有去寻找她便清楚。你不寻找也有道。毛姆在《面纱》里也提及过。“有的人从鸦片里寻求这个道,有的人从上帝那里,有的人投奔了威士忌,有的人想从爱情里寻个究竟。而有了道,你还是什么也没得到”
     当人们努力去寻找道时,他们就失去了道。我们感觉看到了我们的道,我们感觉听到了我们的道。最终什么也得不到。修道,最终还得修德。就象食物能填饱肚子却填饱不了心。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从起点一路跋涉到终点。有得有失,过程中,有些难以割舍,最终只是大漠幻想。到终点你全都得放下。
    
作者: 暮邑    时间: 2013-8-8 15:09
      文/暮邑
  
    儒释道如何入门是件大课题,但对初时兴趣的培养,稍作简单些。一些掌故、风物种种都易引导“无知者”对其产生探知的意向,有这种功效的记述,便是大文章。其中,《空谷幽兰》便颇有感染力。
    这是一本常年旅居台湾与大陆间的美国人——比尔-波特,写的游记。他是一名汉学家,尤功中国的佛教和道教,同时他自身也是一位佛教居士。这本书书写了他在终南山中寻找当代山中隐士的详细经过,并加以评论和介绍。隐士,是一个神秘的族群,却也有着大众化的基础,很多人都会在一时一地升起过隐居情怀,却也只是闪念而已。
     读过这本书,最大的感触就是了解了人的恒心与毅力是如此之大!宗教信仰不是一种强制的事物,所以他们有的更多的还是平常心。一位在山上住了七十多年的隐士,这七十多年的岁月里没下过一次山,他并不知道谁是毛泽东,更不晓得共产党,但他明了“生”与“死”,明了生存的智慧。谁又能否认这不算是一种伟大呢?在他的采访中,得知有很多佛教隐士是北大中文系的毕业生,他们风华正茂,却安静的像位百年老人。或许他们天生喜欢安静,把孤独当作一种享受;或许他们有更高的追求,把人生当做一次旅行。无论怎么说,这便是空山幽谷,空谷幽兰。
     生存的阻力是欲望,包括食欲。生存的目标是死亡,包括地狱。只有消去一切感受,不高歌、不哀悼、不畏惧、不祈求,才能融入自然,融入真实的天与地。对凡人来说,这或许就是孤独!但对于隐士来说,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隐士也分很多种,儒释道的隐者们探寻者自己的修行路径,无论修什么,其实都不如不修。书中记述着这么一句话,“努力活着就够我忙活的了”,这是一位老和尚对笔者提问修哪个法门的回答。在与世隔绝的深山中,也同样要生活。也许,这才是一位真正的隐士。
     生活其实不必那么劳累,栉风沐雨、日理万机的感受是自己强加于自身的,这种自我摧残式的生活完全是靠自身的意念坚持着,这种坚持还有来自外界、他人的鼓励与影响。社会就像一个蜘蛛网,各个人生交叉在一起。人与人互相警示、引导着他人的生活,其实也让自己陷入了生活的困苦之中,不能自拔。隐士们,正是看透了这种关系,他们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甚至不拘泥于道德的规范,把人性的本真畅快淋漓的发挥了出来。他们懂得过去与未来是造成苦难的原因,所以隐者不会等待,不会留恋,他们只吸当下气,吐当下息,不受时间、空间、事件、人物的影响与圈囿。人,本是自由的;生活,本可以没有桎梏。
    隐士情怀是我们都曾怀揣过的,但又不舍抛下现有的生活,继续在劳累中咒骂一切,而这债是谁酿的又该如何还,没有人在意。因为现在的价值观必须让人们在劳累中生存,所以我们也心安理得的生活着。隐居,也只是生活的一种偏离主流的形式而已;各种形式的生活,都无可厚非,无需评论。
    故,文中大道亦可抛弃,仅探访的所闻所见,便可令“无知者”对儒释道的好奇心,陡增一码。
作者: maysno    时间: 2013-8-17 03:50
        合上书的一刻,出现了些许的唏嘘。我本想应该不会有任何情绪的,毕竟读的过程中,什么实质的起伏内容都没有,没有太惊叹,没有多喜悲。你感觉那些隐士们什么也不做,也说不出什么深刻的大道理,但是合上书后,那个叫做“无”的精神气息,好像真的可以透过书悠悠地进入心里。书中隐士们的生活,明显和我们所知的古代名人隐士有所差别。后者无论如何,出山后都带了功绩,以至于被书卷记录传到今世。而书中那些隐士,无非是住在山里的贫苦出家人,追求他们自己的道。你无法运用世俗的功利标准对他们做出评价,因为他们仅仅是忠于自己,诚心修行,远离挣扎与喧嚣,更亲近内心。
          作者问一位老道长其眼瞎的原因,老道长没解释太多,其中说了句“我做错了一件事,它们就像蜡烛一样,熄灭了。”我感动于这句话,但说不出原因。应该学习它们什么,这个总结不出来,也许也没必要,因为他们和我们已不在一个道路上。读后才知感谢,原来跟着作者云游一番,不必承担皮肉之苦,心却可以飘进深山。
作者: 小崔    时间: 2013-8-18 07:27
  空谷幽兰,早闻大名,今日拜读。
  
  写得好,当然,我认为翻译有很大关系,翻译的好。
  
  前几章,谈到对中国古代隐士文化的理解,是在一般人以上的,那一章引经据典,则可以当做是对幼儿启蒙的教科书了。
  
  由道谈到佛,甚至萨满或者神仙,文章前行的脚步舒缓,沉稳。
  
  虽然访谈的内容,势必受到接受访谈者的影响,但我们可以不论真假,至少是一种当年风貌的回顾了。
  
  而作者本身,恰是因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而有了一种内心的关照感,故而虽然寻访的色彩仍旧有些猎奇,但平淡的陈述,更趋向于表现一种理解性的对一种内心向往文化的展示。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本更早的,寻路中国。
  
  外国作者对于中国的描绘,大不相同,但是流传的优秀作品,莫不是语言平白,细节充分的作品。我们有时候大大惊叹于这些细节,因为我们作为存在于此中文化的人,是很多时候,感受不到他们的存在的。
  
  佛道从无到有,从深到浅,在漫长的历史中,早已经浸淫了太多的世俗色彩,这些色彩,来自于我们中国独特的地理,气候,人文,制度,社会变迁。
  
  隐士文化其实也并非遥不可及,但是今日已非昨日。故所有的记述都是有不可重复的独一性。所以,他们是那么的美好。
  
  更不用提,在都市的烦恼中,我们还有一颗无比疲惫的心了。
作者: 闲看花    时间: 2013-8-20 01:08
  读了一半,总觉得有哪里不对。捕捉到的思绪说,是对这本书抱有的期冀本身就错了。
  先不说好坏,这是一本安静的书。只能一个人安静地读,一点音乐都不能有。可是你想从一本书中读出道是什么?笑话。这是一本书而已。
  也不知道应该从哪个方面来看待“寻访隐士”这件事。第一个念头是,这是一个很尴尬的行为。不被人找到才是隐士的意义所在。想得道,自己悟去;想了解隐士的生活,问别人去;想旅游——这本书看上去确实更像是一本游记——何必打扰不想被打扰的人。可终究宗教不是独立于社会而存在的。隐士需要人供养,寺庙需要人修缮,衣钵需要人继承。这个群体需要被人了解。不问世事的出家人需要和执政者打交道以求得一席立足之地,寺庙成了人们参观修行者的动物园,住持坐上了宝马大师开通了博客空间。
  所以不是对书的期待有错,而是我太理想。做研究也必须给本科生上课不是么。
作者: Knight    时间: 2013-8-26 16:08
  这是写于2009.10.31的夜晚,那时刚读完比尔·波特的《空谷幽兰》,今天翻了一下旧本子,偶然发现了,看了一遍,几年前的自己的确和现在不同,那时写的东西也好幼稚。
  
  正文:
  
       自从对《庄子》痴迷之后,对《空谷幽兰》也是带着极大的兴趣去读。“空谷幽兰”好名字,很久很久之前就十分爱这个词,空寂、幽静,是一种超然的境界,人心之中世俗之外。
  
     比尔·波特去台湾的寺庙,台湾的和尚都向他保证:中国隐士已经不复存在了。曾经我也这么认为,一直觉得魏晋时期隐士比较多,鸦片战争以后,隐士就应该所剩无几了吧?现在读了这本书,才知道自己的思想太唯心了。
  
     “中国当然还有隐士。但是当你遇到他们的时候,你认不出他们;除非他们愿意让你找到,否则你就找不到。”
  五台山老和尚的一番话让我们醍醐灌顶,为什么我们就没有如此见解?想必这就是常人与高人之间的差距吧!
  
     第四章《访道》,作者用了很大的篇幅叙述中国道教的发展历史,内容详尽备至。“道”这个字我认为是很玄深的,它应该指的是:事物的道理。就如作者所说的:生活之道。将“道”与“月”相联系是因为二者都是变化中的。很喜欢书中这一段话:
  探索道的秘密就是探索月亮的秘密。而要探索月亮的秘密,就要住在月亮神居住的地方,也即生活在城墙之外——因为那些城墙是人们修建起来以阻挡变化的。
  
       这段话很有道理——人生活在阻挡变化的城墙之中。人总是害怕变化,不适应变化。《谁动了我的奶酪》中的哼哼就是最受不得变化的人,当变化已展现在眼前——奶酪没了,他仍是固守旧地不肯出发寻找新的奶酪,这样他将永远无法拥有新的奶酪。不适应变化的人终将会被淘汰,而主动去追寻变化的人是智者。
  
      第四章有一部分是作者对任道长(任法融,陕西省道教协会会长)的采访。任道长的回答中提到“道教修行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成仙,回归道之体,与道融为一体,道教修行就是要修成一个长生不死之身。——书中原话。让我不解的是:成仙、永生有何意义?难道这就是人生、道的至高境界?成了仙,获得了长生不死之身后,还要做什么?已达到了至高境界,再无其他美好的目标去追求,那这至高境界与死亡、回到虚无之中,又有何区别?我认为道教修行是自我内心的一种锻炼,是探索自然真理的一个历程;道教修行是提升思想高度、加深认知与理解外物能力的一种途径、方式。(这纯属我个人观点)
  
     在读佛家部分时,让我震惊的是,有许多大学生选择出家修行,而且他们当中大多是高等院校毕业,有些北大毕业生年岁轻轻就当了某些寺院的主持。
  
      志诚和尚:“只要你不受欲望的困扰,只要你的心不受妄想左右,那么你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根本没有什么区别。一旦你的心很清净,你就能理解业。”(注:佛教徒称一切行为、言语、思想为业。)当我们不再受欲望的蛊惑,不再受纷繁的诱惑,当心清净下来,我们就有足够的精力去悟更有价值的事物。人生所追求的应当是美好的、有意义的、永久的东西;而不是肤浅的、缥缈的、庸俗的东西。追求精神层面的精髓而非物质层面的浮华。一个有思想的人站在另一个高度,一个平俗的人则更具动物特征。同样的人类则分为三大部分:先知、思想者、高级动物。这当中,大多数为第三类,他们缺乏自我认知,缺乏对世界的认知。他们只满足于在狭小的圈子内的争夺、斗争,对真理探索毫无兴趣。他们自娱自乐,对这种“争之游戏”乐此不疲,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是多么可笑、可悲。
  
      隐士是抛开破碎世界而独自享受完整世界的人。他们以思想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但不同于尘世的世界。那是他们的精神栖息所,他们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去禅悟。中国有一句古话: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
  
      在如今这个世界,我们更应该懂得内心的修炼,懂得事物的外表与内在,懂得填补思想的空白。我们达不到完美境界,但我们可以一直追求完美,追求更高一层的人生境界,叩问人生应当如何度过。
  
  
  
  
    
作者: sarah    时间: 2013-8-28 06:26
  怀着好奇,一睹而过。
  离群索居?修行是自律,持戒?洁净恩慈?放弃贪欲?我呢,很现实很务实很实在。不能容忍肉身的痛苦,不过求心灵之恬静。会思考,会放空,会做梦,找平衡。
  
  是喜欢独处。享受某些时刻,雨伞下感受飘雪,书店里体味纸香,慢走,漫看。
  爬过不少山,一直纳闷石块上的题字和其间层次错落的庙宇。想必那也曾是他们进修之地,游人多了,他们走了。
  
  诵经,坐禅。关键是,信不信。心中清净,破戒也能开悟吧。只是物质的丰富和满足总会晕染覆盖灵魂的清贫和空静。
  
  求心安理得。
作者: 楼空城    时间: 2013-8-28 14:05
      自小有一种幻想,就是能够在山中遇见一位身怀绝技的隐士,然后传授自己一身好武艺。这样的幻想直到现在仍没有完全湮灭,以至于每次去山间游玩,总有一种莫名的期待。相比于我的消极等候,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要主动得多。他走访了如终南山、长白山、太姥山这样的传统隐士聚居地,去寻访一位位世外高人,并且将这个过程整理成书,于是有了这本《空谷幽兰》。
    书中并没有像武侠小说那样通过峰回路转的笔调去描述一个个隐士的传奇,而只是很专注地探寻一个答案:道。无论是道家、佛家抑或儒家,都有大批的隐士成为独立于社会之外的存在。他们追求宁静恬淡的生活,远离人群,专注修行,也是探寻一个答案:道。
    书中记述的隐士大多年纪超过60岁——除了一些北大中文系毕业的年轻和尚——但这已是八九十年代的事情了。比尔波特走寻隐士的地点主要是在中国西南部,其中终南山占了全书主要的篇幅。他在山间空谷寻找真正的隐士,遇见了诸多道士、和尚、尼师,他们——也就是出家人——组成了隐士的主要部分,似乎只有出家人才符合这样寡群的形象。至于为什么是终南山而不是我家的后山,书中大茅蓬(一间寺庙)的主持德三和尚这样说:对于一个出家人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精神上的修炼,为此他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这座山很安静。而这基本上是所有隐士的共同想法。
    全书开篇围绕道教展开,从黄帝这位大萨满到老子西出函谷关留下《道德经》千言,从部分道教徒认为释迦摩尼是老子转世到玄奘法师取经归来建立大雁塔,又从中国佛教八宗修行方式不同而追求相同到太白山历千年中迎来了各式各样的隐者。这样的大背景描绘下又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修行者。无论他们属于儒释道哪一教派,大多人在山中生活清苦,且几乎所有人都不在意这份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苦。他们或被生活所迫,或是追求静谧,或纯属偶然,或命中注定,就在山间这样隐居了下来,修静,修无,修心。
    或许终其一生都不能获得好的结果,至少这个过程他们也非常珍惜。他们也大多心态平和,身体硬朗,不愿意过多评价他人,只关注修行,真是“此间堪避世,箕坐已忘年”。在比尔波特这位汉学家、翻译家眼里,他们的生活没有什么匪夷所思的部分,他尊敬所有人就好像所有人都是自己的老师,他翻译过众多佛教经典,也在这群隐士中探寻经典的痕迹。每每读到一些触动心灵的部分,我总不免喟叹,太多超越于俗世的人生境界被隐藏在山岚迷雾之中,却由这样一位念兹在兹的外国人去竭力探求,不免有被“窃玉”之感。但转念一想,我们的舆论常常反复重申外国人窃取我国国宝的耻辱,却不反思自己对国宝的保护,实在有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的习性。书中的记录不乏对一些文物被人为破坏的描写,这一场游历也仿佛是对浩劫后隐士物质文化残骸的一种访问,处处带着哀而不怒的情绪。曾经隐士们和古建筑最大的敌人是红卫兵,但背后,其实是一种对传统文化扭曲的价值观,甚至厚此薄彼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而如今,这种状态仍然大面积存在。
    当所有人都只看着前头拼命奔跑的时候,还得有人记得回头看看掉了什么东西,这或许就是本书最大的意义。此书的缘起是70年代时作者在台湾被告知,中国大陆已经没有人修行,更别提隐士了。当作者走访了一个一个山麓,登上了一座一座高山,柳暗花明不期而遇了众多真正隐士之后,才坚定了隐士文化不灭的信念。如果说美国的隐士们更多是一种消极存在的话,中国的隐士往往是怀着拯救自己,拯救黎民的目的。他们远离人群——或者大隐隐于市——通过宁静来达到自我的回归和提升,他们就是那群回头自省的人,他们的存在意味着社会还没有完全失去理智。
    书的最后提到了王维,这位既隐且士的大诗人、画家、音乐家,他的一首《终南别业》,足能表现隐士们对于宁静的体验,引为结束: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作者: 彭阿瞒    时间: 2013-8-30 17:11
         在朋友的推荐下读了这本书。到手后“序”的第一句话就吸引了我,让我有了继续读下去的理由---我总是被孤独吸引。可能正因为自己同样享受孤独,所以有了和本书相见恨晚的感觉。孤独能带给人的东西太多,孤独才能让人思考,孤独能让人静下心来,而静方能修身。
         很敬佩那些藏于深山中的隐士,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能够放下一切,清心寡欲,过那种在世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艰苦生活,以此来达到自我修行的目的。同时通过本书了解到的那个特殊年代“红卫兵”的所作所为感到气愤,对宗教人士也颇感同情。不过或许对他们来说,这也是一种修行吧,更是对自己信仰的一种考验。
          书中遇到的隐士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可能是那位对作者哭诉修行很苦的年轻尼姑。我想不论是在寺庙道观修行,还是隐于深山中修行,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修行开始前,更应该清楚的是自己修行的初衷,是真的为了自己内心的那份信仰,还是仅仅因为对残酷现实的一种逃避。
          看完后觉得没有自己预期的好吧,主要因为感觉书中内容更多的偏于游记形式,希望能够更多的描写与隐士之间的谈话,介绍他们隐于山野间的生活及感悟。
          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对于广大的都市人群来说,只要能够保持自我修行的坚韧,就算不身处于幽深静僻的山谷,也定能有属于自己内心的一片清净之地!
        




欢迎光临 悦读人生 (http://dothinking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