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人生

标题: 世间的盐 - 书评 [打印本页]

作者: 飞雪    时间: 2013-6-3 22:27
标题: 世间的盐 - 书评
  《世间的盐》是高军(豆瓣网名:风行水上)出版的第一本书。他笔下的人与故事充满智趣。他有敏锐的触觉,观察细致入微,将日常的所见所闻,描摹得生动有趣。他俚俗掌故、吃喝玩乐、行走见识、家常咸淡、邻里小事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557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作者: 秋阳    时间: 2013-7-27 07:16
  今天读完这本书算很迟了,没有赶上豆瓣大家频繁的刷《世间的盐》的趟儿。拿在手里读完,那感觉说不清,反正就是很好,具体好在哪儿,我真是说不好。
  中午娘亲不在家,于是我又是荣登大厨。一直觉得我做饭挺好吃的,但是就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只要是红烧菜,总是会把锅烧黑。为此,妹妹控诉过我很多次,我也很无奈。完全没有悬念,今天我又把锅烧黑了。在我埋头用清洁球洗锅里的黑乎乎的一块时,猛然想起风老师在河边洗被子的方式,从上游把被子抖开,然后顺流而下,自己赶紧跑去下游去接被子。太赞了!正想着,不由自主的就笑出声。那种感觉就像是想起喜欢的人,瞬间就觉得高兴。这大概就是烟火的味道。
  朋友出门散心,在大理住几日。回来见面,对我言之,大理就是精神病院,什么人都有,有趣极了。风老师笔下的这些人,也是有趣得紧,各人有各人的生趣。
  风老师的语言,读起来也是满是乡土味道,太喜欢了。读书的时候,我完全是自动转化为合肥话,普通话不知道忘记到哪个地方去了。上学的时候总是被老师教育普通话要标准,后来我自己还万般努力的去考普通话证书,克服合肥方言的前后鼻音、鼻音边音不分的问题。后来,张家玮写了一篇《口音是一件性感的事》好像是这个标题,然后仔细想想还真是,要是每个人都口吐新闻联播主持人的调子,这个世界也就没有那么好玩儿了。
  小时候觉得《大话西游》好玩死了,好好笑。前段时间翻出来看,看的只想哭。尤其是那句台词“你看,那个人好奇怪喔,就像一条狗”。风老师的字也是,刚开始看的时候也是觉得好玩的要紧,后来再读,看的人心里难受,而后再想想笑一笑,世间还不是如此。
  这条路一直往下走,长也短,只消做个惜福的人、懂乐的人,这一世也就够了。恩。
作者: Roxann    时间: 2013-8-11 00:47
  这似乎是一本在豆瓣很火的书,刚出来的时候就看到很多人推荐过,当时一闪而过想要读一下的念头,事隔很久之后,一次偶然的机遇,又重新遇见这本书,终于一气读完。
  
  想想最近读了很多杂文或者散文,一部长篇的小说磨叽了很久还没有读完。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最近的心情比较浮躁,读不进去种种大部头的著作,只能找找这些轻松易读的小品来解闷。
  
  作者的身世很传奇,非科班出身的作家,杂七杂八的事情做过不少,所以写的东西也很接地气,有一种传奇的感觉,书中也是各色人物齐上阵,读起来自有一股邪气。作为一个科班出身,读惯各种严谨作品的读者,刚开始阅读此书的时候甚至有点跟不上作者跳跃的节奏,以至于开始怀疑这究竟是是小说集还是散文集,适应了很久才习惯这种风格。读过之后,顿时觉得“世间的盐”这名字起的尤为精彩,将全书的精髓一言以蔽之。盐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料,虽微小但不能忽视,世间百种人有百种味道,如盐一般平凡,也如盐一般不可或缺。
作者: tianfe    时间: 2013-8-17 08:48
  文字没有目的 没有见解 请问高老让我看的是什么?读了一半实在看不下去了。文笔很乱,没有方向性。甚至我不到短文的侧重点是什么,看到真是云里雾里……文字没有目的 没有见解 请问高老让我看的是什么?读了一半实在看不下去了。文笔很乱,没有方向性。甚至我不到短文的侧重点是什么,看到真是云里雾里……文字没有目的 没有见解 请问高老让我看的是什么?读了一半实在看不下去了。文笔很乱,没有方向性。甚至我不到短文的侧重点是什么,看到真是云里雾里……
作者: little    时间: 2013-8-18 11:50
        昨天把《世间的盐》看完了,因为一直喜欢汪曾祺的文风,看到腰封上说这是继汪老之后最有市井气的书,便借阅来看看,觉得还是缺少汪老叙述的平静,有的文章感觉在刻意地卖弄幽默。至于说人物注重“奇”、“怪”,那也远远不及冯骥才的《俗世奇人》。
  
          我喜欢文章中诸如齐白石,萧龙士等名士的平常故事,还有关于科举、古琴、宿墨之类的知识,风先生见多识广,文笔轻快,看着觉得有趣得很。
  
         私人不能创办出版社,而有些出版社只要给钱就什么烂书都出。一班子文人觉得必须要负起给大家甄选好书的职责。于是类似“铁葫芦”这种文艺标志就应运而生了,“铁葫芦”的口号是“铁肩担道义,葫芦藏好书”,听着就有股子侠士之风。看过风先生的书之后觉得“铁葫芦”还是蛮靠谱的,接下来会有意识的去找找“铁葫芦”出的其他书目。
  
      上次买的《唐朝穿越指南》出版品牌是文治图书,代表的是三文治:气质、品质、素质。有了出版品牌的出现,对图书的现状来说不失为一件好事。
作者: gold    时间: 2013-8-24 20:16
  因为书名有味道,因而去读。确实是有意思的书,身边事、成长史、行当内的奇人轶事,信手拈来,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相较之下,还是写自己成长经历的几篇最佳,大概是在心中沉淀得最久的缘故,下笔淡而言情深。
作者: 星星    时间: 2013-8-26 04:14
        其实这本书到手的时候,我纳闷了很长时间,看腰封上“大器晚成的美女老师”,我想怎么搞的,记得豆瓣上风老师明明是男士嘛,我搞错了吗?带着这种纳闷读了很多页有一天才猛然发现是我认错字了。。。哈哈哈。。。
      风老师用他那独特的幽默诙谐的语言,写了一个又一个小人物的故事,有些是年代稍远时候的事情,有着那个年代特有的质朴感,有些故事带点心酸感,但是看的时候还是会忍不住笑起来,不知道算是"笑中带泪"还是"泪中带笑",印象最深的要算是“给牛把尿”那篇,差点笑岔气了。。。世间百态、形形色色的小人物的故事,同样的事情,风老师的笔将他们变得特别有看头,有滋有味的。。。还有一种乐观的态度,对待事情乐观的心情,生活中值得学习。
作者: -道亦    时间: 2013-8-26 09:18
                                                                   一
        “这是懒惰的标志。”我时常提醒自己,“你期待别人的语言,别人的思想占据你的大脑,这样你就省去了独自的思考。”
  
          大部分我所读过的书于我就如路人一般一面之缘地过了,在阅读时也许我会为作者的某个感想触动,某段经历嗟叹,会享受到共鸣带来的美妙体验,但一旦合上书本开启下一个“世界”后,之前的种种便消逝不见。任我有多少情绪涌动,都随着阅读结束而停止了,以至于几月后当我在书架上再次看到那些书时我都必须停下来回想,真是有愧于书!开篇许知远的话一语中的,或许正是我的问题所在,你在读书可能恰好是因为你的懒惰!这也许能解释我一直以来不爱写读后感之类东西的原因了。我们不断地接收着各方的思想和信息,它们潮水一般占据大脑,又飞速退去,与此同时,省去思考的你也丧失了这个能力,到最后大脑空白一片。这多危险,在自己即将完全沦为一名思考逃避者前我必须做点什么来挽救,不再以学习忙活动多为借口,顶着黑眼圈也顾不上了,我来试着当一回挤时间的人。管它思考成什么样,为的只是不把阅读过程中脑海里突然冒出的哲思感想放走。
  
         那就从前几天刚看完的《世间的盐》开始吧。很久没有读到过这样的文字了,它们让我想起了接触甚少的“荷花淀派”,也让我联想到了从文的学生汪曾祺。书中的故事无不充满生活气,作者阅历甚广,用老练辛达又清新隽永的口气和文字领着我尝遍了他“世间的盐”:70年代自己动手制作风扇的小伙,乡下找对象办喜事中放鹰的团伙们,扬州偶遇儿时见过的没变老的乞丐;那些与中医有关的民间高人,抗战时不合时宜的爱情,外国人在合肥的见闻;还谈书画奇人,点西瓜谱,论读书睡觉......大事小事皆在眼前,雅俗共赏。作者说:“我们活在世上,不过想生活能有趣些。”每一篇都点到为止,亦或只说故事,背后之意留予读者无限思索,这让我想起了《台北人》,不过二者在描写手法和语言上大不相同。世间的盐千千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袋,尝罢了你的盐,也该回味回味自己的了。
  
  
  
                                                                       二
         我小时候有个玩伴叫冯兰,她爸爸是养猪的,我觉得长得很像外国人,瘦黑且不高,眼窝深陷,头发有点卷。她妈妈也像外国人,不过是白人那类的,白胖且微高——至少比她爸爸高,还有两个酒窝。我看到过他们的结婚照,现在都记得清晰,照片中的他们穿着西式婚服,男的看起来比女的高,冯兰给我说那是因为她爸爸是站在板凳上的。冯兰还有个弟弟,长什么样我记不清了,不过姐弟俩都很瘦,而且冯兰有点假小子性格,留着兰花式短发。她家有两处,一处是租得我们起的房子,另一处是养猪的破房。她爸爸养猪这个职业多少是让人看不起的,我也从未去过她家那个专住猪的破房,但就小孩子交友一块儿玩这回事来说,我是从不分“好坏优劣”的,所以我们还算要好。不过有一件事曾让我们产生过隔阂。应该是在某个暑假,我头上长了虱子,痒得昏天黑地,什么方法都试了试,后来是用煤油把虱子们闷死的。忘了谁告诉我,说我头上的虱子应该是冯兰带来的,因为她很少洗头,而且头上也有虱子。我便开始记恨她,小孩儿的思维是,谁对你不好或是给你带来什么坏处你便讨厌谁,于是我开始不和她说话,不和她玩耍。过了不久,有天我去一个小卖部买零食,店主奶奶给我说前几天冯兰来这儿买东西,她拨了拨冯兰的头发问到:“冯兰啊,平时谁给你洗头啊?”冯兰说是自己洗。那个奶奶的言外之意是想告诉我冯兰的头发很脏,不知道为什么,当时我突然觉得冯兰很可怜,内心泛起一丝同情。后来不知道又怎么地我们和好如初,还是和其他小伙伴们一起玩儿。他的爸爸妈妈似乎经常打架,我多次以为他们会离婚。冯兰学习不好,但我以前还用那种半透明的纸临摹字帖上的字拿去给他妈妈看,换来的当然是她妈妈的“看人家的字写得多好”之类的赞扬。现在想起来,我为了满足自己那小小的虚荣心,竟然扮演过“中国式教育”的帮凶。
  
         忘了是在小学几年级,冯兰一家搬走了,据说是因为没钱交房租。初中时我写过好多回忆童年的作文,其中有一篇是专写冯兰的,当时老师还让我在课上念给大家来着。在作文结尾处为了增添效果,我化用了一首诗来表达我对冯兰以及童年生活的怀念,诗的第一句是“斯人已乘黄鹤去”。念完后老师问我是否知道这句是写给去世的人的,老师大概猜到我是用错了,所以问的时候还面带笑意,忽而又问“还是你那个朋友已经?”我死要面子地点头默认。真是对不起,你这虚荣的俗友再次伤害了你。
  
         现在冯兰在哪儿,过得怎样,是否变成了社会混混我都无从知晓了。
  
  
  
                                                                     三
         在我以前《沈从文的凤凰&边城》那篇游记里提到过,我在凤凰古城曾遇见过一位本土作家马蹄声,他自号梅花巷人,平时干些农作,闲时写写文章,出过几本书,写得一手苍遒有力的好字。当时我在熙攘的古城里转悠,忽见一店铺门口冷清无人,走近发现也不算什么店铺,只是一户宅子的大门口摆了一张桌子,桌上放着一些书,桌后坐着一位花甲老人,戴着墨镜叼根烟,颇有风范。门上方挂着一条横幅”本土作家马蹄声作品签售“,本来我只是瞥了一眼便继续前行,可刚迈两步又被一种道不清的感受驱动返回,便问这位老人:”您就是马蹄声吗?“他说是。我翻了翻桌上的书,大多是记录湘西的种种,半疑地估量这位本土作家的作品,一边又心生怜悯,可能是觉得他这儿太冷清,我该照顾下他的生意吧。那时我还不算一个老练的旅行者,对于目的地,当地人还没有完全敞开的心和”厚脸皮“接触法,所以问了一下他作品方面的事便没再多说,最后挑了一本《沧桑凤凰》。老者悠悠的叼着烟提笔写下了”梅花巷人 庚寅年于凤凰古城“,再悠悠地盖上了章。
        
         后来读罢这本书才开始真正了解其人,自号”梅花巷人“是因为他儿时住在凤凰古城现已消失的南华街梅花巷中,知道了更多我所陌生的湘西的各处和风俗。我把游记发表在网上后,没料到那年春节前竟收到了梅花巷人的回复:“游记写得清新真实如果再度来凤凰咱们好好聊聊新年将至除夕之夜祝福你小妹妹马蹄声畄言”。这位老者竟是如此与时俱进上网用博客,我看了一些他发表的文章诗词,颇有造诣,虽回应甚少,他却没有间断。不免叹息,对于诗词,文化当今还有多少人真正在乎,单纯坚持。在那两年后,也就是去年3月,我重返边城和凤凰,满怀期待地打算找到这位本土作家好好聊聊,凭着记忆找到了当年买书的地方,却发现空无一人,大门紧闭。不知是因为外出,还是梅花巷人本就不住在这里。这是那次重返的遗憾,同样遗憾的还有当时看到从文的墓碑上刻有与夫人合葬的文字被打掉了,墓碑下面还塞满了烟头,听涛山对面不再是安谧的沱江和树林,取而代之的是正在兴修的客栈与饭店——不止遗憾,还有困惑与愤怒。
  
         愿梅花巷人仍身体康健,闲时多赋诗写作,明年我再返凤凰时能有缘相聚。
  
  
  
                                                                     四
         我在学校的广播台里播音,其中有一个节目是和留学生进行访谈的,所以每做一次节目都要提前寻找联系留学生。上次节目的嘉宾是一位缅甸学生,她已经30多岁了,是因为工作关系来中国进修中文的。和以往我遇到的留学生不一样,我们的谈话间还多了一份对长辈的恭敬。说实话,我一点儿也不享受和她交流,她常抱怨中国和北语的不好之处——我认同,也同样会辩证地谈到这些问题,但在这一切的过程中,她总是习惯性地说“知道吗?明白吗?”,让人很是抓狂。我理解她并不是因为她的阅历丰富而故作姿态,只是中文蹩脚和习惯使然罢了,但两人对话间总不时地出现这样的话语任谁听了也不好受吧。当然,她也表明中国有很多好的地方,并且帮助着缅甸,她也想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中国。一般这样的交流顶多2个小时,但她丝毫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我从来没有这样反感过和别人的谈话,全身满是不爽,憋着一股气两手攥紧作伸腰状来发泄不满,但又不能表露出来。就在这时,她拿起我的手,开始看手相!得出了我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之类的人的结论——我这才开始真正提起兴趣和她聊下去。
  
         对于缅甸我不甚了解,除了知道这是个佛国和一些基本的地理情况之外我一无所知。她当然也是佛教徒,我问她能看手相,做预言之类的能力是不是通过佛教传授什么的而学会的,她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冥想。密修,冥想...这些玄幻的东西我几年前便开始关注,因为西藏的关系,也因为一本书《藏地密码》,我对这类神秘行为所能带来的神奇效果颇为好奇。在高二的时候我曾尝试过冥想,无奈以失败告终,毕竟未能找到精要。她告诉我冥想不一定是要打坐才算,你只要心无杂念地做一件事,全身心集中到你所做的事上也能算作冥想,当然,这必须要自身在实践中漫漫参透。接下来她所给我谈到的每一件事让我越发地觉得此人深不可测,同时对于有信仰的人,国度产生了深深的敬畏。我甚至不敢轻举妄动,怕她从我的神态言行中读懂我的想法——谈话结束后我身心俱疲。
  
         信仰的力量果真是强大。如无根的浮萍,我在井底只见着上方的天, 那次交谈扩修了井口,这井口还需要被不断扩修。
  
  
  
                                                                      五
         让别人的思想进入我的大脑,可不能省去独自思考。
  
         我试着回味了我的几粒“世间的盐”,文字干涩,词句无彩,但庆幸我记录下来了。我们是如此富有,只不过是在忙碌与焦躁中把那袋盐遗忘了。
  
         嘿,去尝尝世间的盐吧!
  
  
  
  2013.3.24
  
作者: 薛定谔    时间: 2013-8-31 00:17
  “不,那是你口味重。”
  这年头,上淘宝买本来路不明朗的书,还能看出个物有所值真的是聚人品之精华嘛~
  我觉得这本书跟正在看的艾柯的《带着鲑鱼去旅行》有着跨地域和时空的相似感——都普及了作者本身在“旅途”过程中那些被常人所忽视的“小三八”。
  书的封面一再的强调“这是继汪曾祺后,最富人情味,最有生活智趣的文字”。
  我倒是觉得文字虽有汪曾祺甚至“荷花淀派”之风,但是,你要给他这么大的评价,扣这么大的帽子,我倒是觉得过了。
  我特别特别特别喜欢汪曾祺——家乡的特产“咸鸭蛋”。所以对于我来说,整个汪曾祺笔下的文字,我都闻得到咸鸭蛋的味道,还有那红油红油的黄。
  那是寻常人家的颜色,也是寻常生活的味觉,咸涩且麻苦,却不失蛋黄般细腻。
  话说回头,其实这本书也没有离这个风格很远啦~~只是,相比于汪曾祺那种纯文人式写作,其实它还是很有个性的。
  你想,这两个人接受的教育就不同,所处社会时代不同,个人经历也不同嘛。
  我们总是被课文里“黑洞洞的旧社会”或者“老电影里的旧时代”所限制,对于过去,我们无情的鄙视与鞭笞。毕竟喜新厌旧是人的本性。
  作为一本随笔集,我觉得这本书很像寿司拼盘,前面都是作者自己的经历,中间是自己喜欢的禅理故事,后来就是一大串作者那个圈子里大佬们“你不知道的事”。
  不知为嘛给我一种怪怪的感觉,是拼接感太强了么?
  但是,不得说,通过作者的叙述和娓娓道来,我觉得我读到了父母亲的那个时代。那个其实对于中国来说最好的时代——夹在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中间的七零年代。你会体会,为什么家长总是不经意在你面前强调他们小时候的快乐。在我看来没有彩色电视机没有小霸王的童年简直是渣滓洞里小萝卜过的——对了,他还可以画画。
  最后,我觉得这本书绝对是一本绝佳的厕所读物,假如把它放在书架上会很失去价值,而应该放在厕所,经常阅读哟~~~
  
作者: 许三坨    时间: 2013-8-31 02:53
  可能是我孤陋寡闻了吧,读到这个书名的时候很惊艳。它给我一种既高贵又亲切的感觉。然而把里面的文章读了几篇,却有些失望,说白开水有些刻薄,但离盐的感觉还差得远,最多算略有些味道的淡盐水吧。总之不喜欢,可能是我还难以领会这种平淡质朴的美吧,胡乱评价一番,喜欢的读者别介意。
作者: Maius    时间: 2013-9-7 01:47
  昨晚带带拉拉读完了,说是读完了,是真的大声朗读,看到《味觉》这一篇,感觉风大师的文字通篇有趣,临时兴起顺手给睡前的小朋友读了,还差最后一段时,小朋友纳闷怎么开头是臭豆腐后来又讲美食了,这跟她11岁的智商不符,与所有学过的传统小学语文也有差别。我教育她,这位作者是发散性思维,能从一个点联想到宇宙万物,天马行空任我驰骋,但题目是味觉,总归不离吃字,这叫形散神不散,是散文的一种写法。小朋友似懂非懂地说哦,我困了。我命令道,那你就闭着眼听完最后一段吧。
  一般来说,精彩的文字会让人手不释卷欲罢不能,可是,最近睡前读《盐》也是两篇就眼皮酸困头不能只,反倒成了解乏和治疗失眠的良药。大概是文字轻松,我们作为读者也没什么压力,一下子精神放松,它既不像阿婆的推理小说环环相扣引人入胜不到结尾揪出真凶不罢休,也不像那些女主身世悲惨情节曲折离奇的小说让人浸淫其中不能自拔,反正都是些浅显的白话文字,每篇不长不短,2000来字,文白相间,机灵有趣,边读边思索边咀嚼边回味,有时某处会自然浮白让人浮想片刻,这么着,一晚两三篇,一个小时过去了,到11点我就正常睡了。
  这本书的责编跟作者大概意趣相投,随性自然,文中的几处民间惯见的骂人的粗话都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似乎也找不出更好的词汇表达作者彼时的心境,好在那些粗话明显都是语气词而非动词,不会跟颜色沾边。
  还有一处提到一位弄考古的朋友,讲了一堆从唐宋至明清石狮子的造型演变,反正我是猜测这位朋友是李某菜,若果真是她,那就太有趣了,因菜的职业是广告,石狮子月饼模之类是业余兴趣,作者特意用“弄”字说明并非专业考古工作者,实在妙笔。
  书中很多是写世间的小人物,我觉得是我有生以来读过最好的描摹众生相的文字,跟以前读过的结尾处大逆转的世界名著,或者伤情悼亡的哀怨小说都不同,话说完就完了,也不戛然而止叫你回味无穷,也没有中学语文中分析的点睛之笔,转承启合的中心句,总之,每一句话都那么美妙有意思有趣味,不由得让人狠想认识一下这位会下蛋的公鸡。
  书的封面设计感觉有些怪诞,是俗艳的风格,小朋友开始还以为封面上这位两颊酡红的魁梧汉子是个女的,说好丑的女人,我俩猜测了半天,封面男手拿一束荷花究竟是什么寓意,借其高洁之意?是要送给哪个女人吗?这人跟作者是什么关系?是自画像吗?我不信。
  风大师的文字在豆瓣上阅读常会噗嗤噗嗤笑出声来,装帧成书,就多了一层隔膜,自古书为圣贤之物,不可亵渎,好比一个美女屋里屋外床上床下的区别,多了一身正装,有了身份和尊严,就体面了神圣了端庄了。
  最后希望风大师再接再厉,多码字,多出书,一样挣钱。
  
  
作者: 潇湘夜    时间: 2013-9-8 07:19
  高军最初以“风行水上”的网名游荡于豆瓣网,我也是他的豆瓣关注者之一。
  
  《世间的盐》写的是世情,故事有趣,依我看,真假虚实羼杂,有些地方明显有虚构的痕迹,可归入说部。像《世说新语》,未必都是信史,但读来爽快有趣,文字幽默老道,雅俗之间拿捏准确,宣传说像汪曾祺,我倒觉得更像老舍。
  
  有趣,有着两个字就够了。僵尸只适合手机屏幕上打着玩,并不适合搁在枕边细细端详,就是美女,半夜卸了妆,一脸无趣的僵硬,你也看不惯。可惜太多文章有僵尸气,涂掉脂粉后不忍细看。高军的文章活泼,不是鱼缸里的金鱼,姿态优雅就是没有生气。高军的文章是静静一澄潭水中的一尾,往来翕忽,明净可见。
  
  最近看网上评论,发现爱放议论者,很多都喜欢谈论深刻的思想。无论影评、书评,只要是认为没有讲出什么新鲜的道理,就一概斥之为无聊浅薄,以此凸显自家眼光之超迈高远。其实世间的道理翻来覆去,并没有太新鲜出奇之处,倒是人生的际遇远比枯燥的道理多姿多态。喜欢看道理,追求缜密的思维乐趣,宏大的理论体系,当然也好,尽可去读读康德、费尔巴哈、福柯、哈维尔,何苦一定要在几篇随笔里搜掘深刻独到的思想性。但凡看随笔,也要看思想性的,求灵魂升华的,真有大部头的理论著作未必看得下去。
  
  高军笔下的人物,个性毕现,比如混迹洗头房的余教授,一定要辞职跑到北京找人讨论德国古典哲学的蔡大脑袋,你可以说他刻画人性不够深刻,描写人物不够立体;高军落笔不忘加幽默的段子,嬉皮笑脸中泪就出来了,偶尔还有点恶趣味,比如开放房地产的拿到火葬场的地,盖好楼的广告语就该是“与灵魂起舞”。下乡的知青不知道该怎么抱起牛来把尿,为了得到香喷喷的粥往粥锅里放牛粪,你就能批评浅薄谄媚,低俗煽情;反正这类文艺青年看事情,眼光极毒辣,只要有他们能通顺的部分,都能跳出错来。我们实在很难满足文艺青年的高标准严要求,只能自甘堕落,希望文字有趣、生动如《世间的盐》就好。
  
  高军的文字没拘束,一看就不是写理论著作的料,像他写的王八拳,全是野路子,但他的文字又不是王八拳,全无章法,当然也不是少林派堂皇的正派武功,他是乾坤大挪移,闪转借力,圆圜通融,有趣不村俗,活泼里蕴优雅。
  
  书名典故出在《圣经马太福音》。《马太福音》是新约开篇之作,记述耶稣的生平,这句话是耶稣开始传道不久,教训门徒的:“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高军呈献的,是生活的盐味。
  
作者: 离箫    时间: 2013-9-11 06:29
  名字叫“世间的盐”,不过我觉得味道有点淡。初读尚可,三分之一之后就觉得寡淡无味了。我喜欢汪曾祺的文,有湿润的诗意,即使是油盐酱醋也别有一番风味,我更感觉他对生活对周遭一切的爱。与之相比,作者的阅历并不够丰富,文笔又不足以将平淡的故事写出精彩。更重要的是,在这本书里,我感觉不到一种阅世之后的关怀与情感,似乎只有叙事本身。
作者: 咸泡饭    时间: 2013-9-19 11:42
  王小波生前的好友写了一篇怀念他的文章,其中有这么一个片段:
  
  我坐在王小波君的家里,翻看他刚办来不久的货车驾驶执照。“实在混不下去了,我就干这个。”他对我说。我看了看他黑铁塔似的身躯,又想了想他那些到处招惹麻烦的小说和杂文,觉得他这样安排自己的后半生很有道理。于是我对这位未来的货车司机表示了祝贺……告辞出来。他提起一只旧塑料暖瓶,送我走到院门口。他说:“再见,我去打水。”然后,我向前走,他向回走。当我转身回望时,我看见他走路的脚步很慢,衣服很旧,暖瓶很破。
  
  这是1997年4月2日的事情,9天之后,王小波先生就去世了。
  
  我在一篇书评里读到这段文字的时候,五卷本的王小波全集就摆在案头,触手可及。不过,我已经很久没再翻过了。因为过去看得太多,看伤了。当时,冬天刚刚过去,乍暖还寒时候,阳光还不肆意。我在脑海里反复想着王小波黑铁塔般的身影,把这个场景和文字里那个热爱智识和有趣的王小波联系到一起。我突然觉得,无可救药地迷恋这个人,说出来也没什么可耻。
  
  最近在读《世间的盐》。作者高军何许人也?不知道。简介里说他“现居合肥”,不知道他是合肥人呢,还是移居到那里的?我在那地方长到十多岁,看到书里的遣词造句和风土人情,都是记忆里小时候的味道,觉得很亲切。这本书刚上市的时候,朋友推荐给我,我看了下封面和内容简介,以为是闲书,就没出手。我那会儿忙得热火朝天,书翻得哗哗响,都是给自己充电或者打鸡血的。终于闲了下来,想到了这本书,买来一读,心里不禁嘀咕一声:幸亏买了,不然又要错过怎样的美好哟。
  
  我觉得最好这样来读这本书:桌上要摆猪头肉一碟,白酒一瓶,左手拿《世间的盐》,右手拿煎饼卷大葱,蘸着猩红的辣酱,塞进嘴里,狠狠拽一口,看一页纸,正好嚼碎咽下,拿起酒杯啜一口酒,吧唧嘴巴,夹一筷子猪头肉,再翻一页,重复以上动作。如果是夏天,则要赤着上身,肩膀搭一白布毛巾,擦一擦脸上的油汗。读到兴奋处,得这么喊:“操!好!”老婆大人从身边走过,给了一个白眼,没好气地甩下一句:“神经病。”我胡扯了这么一段,就是想说:读这本书真的很带劲。其实,你果真如此读书,就和这本书的气质很符合了,就是原汁原味的生活。
  
  我感觉,高军就是以前住在我家隔壁的张三,就是每天推着三轮车到处卖水果的李四,就是晚上在大排档喝啤酒白天卖色情光碟的王五,就是留着一口枯黄的头发还号称艺术家的王二麻子。他们走街串巷,有着自己的小营生,整个人灰突突,不光鲜亮丽,也不时尚,不白领金领。他们做的事情很小,微不足道,甚至是卑贱的,他们压根不知道什么是伟大意义,也没有理想和抱负。他们满口脏话,粗俗污秽,高军竟然也把这些脏话带到书里了。不过我觉得,如果小朋友不在身旁的话,是可以高声朗诵这些句子的,它们听上去比那些所谓的高雅人士用夹生英文叽叽歪歪悦耳多了。
  
  我当然希望生活朝美好的方向发展。比如,不会有人在楼道里放鞭炮了;路边不会有人打架斗殴了;电线杆上不会有人贴小广告了;卖小吃的小贩们能把烤肉串弄得干净点,收摊的时候也能自觉清理一下油污;喝醉酒的人不再开着车到处撞人;等等。我希望总有一天如愿以偿。不过,在《世间的盐》里,这世界充满了不美好,许多人莫名其妙地死去了,有人在里面打架,骂人更是寻常事;还有更多小人物碌碌无为地活着,有很多怀疑和困惑,可是似乎对这些又早已麻木。这些生活的种种不堪,作者没有避讳,照录不误,统统写进了书里。不过,你又发现,作者的笔触是带着悲悯的。在看似粗鄙和智趣的描述背后,藏着一颗悲天悯人的心。
  
  悲悯有什么济世作用呢?我想,作用大概是:像我这样读了书的人,知道了有些人有些事,本不应该是那样的,于是,我收获了寥寥的阅世经验,我的心也更向善了。在我看来,第二点更可贵,使人心趋善,不是佛吗?可是,善心太重,会不会就懦弱了?我也不知道。
  
  李海鹏在他的书里描绘了“伟大社会”的场景:
  
  天气好的时候,城里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念诗的唱歌的全来了,丑态百出。市政府或者基金会出钱,市民们点心随便吃,汽水随便喝。贪财的小老百姓都出来摆摊儿,而武功最高强的城管们也不来踢他们的摊子。高台之上有一个集智慧与美貌于一身的伟大人物在演讲,说的是银河系的和平与发展,这边厢却有个流氓搭张吊床,高卧酣睡,睡到一半儿还支起身子骂人:“怎么这么吵?”于是警察们无计可施,表情很囧。
  
  在遥远的古代,孔圣人也描绘了他认为的理想场景:暮春时节,春服既成,大人五六个,孩子六七坨,下河洗洗澡,上岸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来了。这场景真是无与伦比的和谐。不过,我更喜欢李海鹏描绘的场景,伟大的社会不应该宽容地接受五花八门吗?比起孔圣人的和谐,李海鹏的五花八门其实妙趣横生、好有活力、好生猛的。
  
  其实,在这个五花八门的世界里,大家都忽略了另外一个角色:他们混迹在蠢蠢欲动的人群之中;或者心不在焉地坐在路边,翘首看向不远处。他们可能是路人甲,可能是张三,他们和千千万万个攒动的人头一样,灰突突的。不过,他们的心里敞亮敞亮的,他们把触角伸到市井生活里,然后,他们记下了人世百态。有人想过河,他们却不能提供一辆红尘摆渡船,干脆这么说吧,他们本来就是泥菩萨。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这句话地球人都知道。在我看来,“脚步很慢,衣服很旧,暖瓶很破”的王小波是一个,高军是一个,李海鹏是一个,还有其他人。
  
  本文来源:http://blog.sina.com.cn/sanwendi




欢迎光临 悦读人生 (http://dothinking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