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人生

标题: 一九八四 - 书评 [打印本页]

作者: 天天向上    时间: 2012-10-28 10:29
标题: 一九八四 - 书评
  《一九八四》和《动物农场》是奥威尔的传世之作,堪称世界文坛上最著名的政治讽喻小说。他在小说中他创造的“老大哥”、“双重思想”、“新话”等词汇都已收入权威的英语词典,甚至由他的姓衍生了一个形容词“奥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11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作者: fairy$    时间: 2012-11-6 10:51
  我把它当做恐怖小说来看的
  
  看完之后
  发现
  爱情在政治面前
  死的太惨
  
  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
  两者皆可抛
  
  
  顺便把村上春树的《1Q84》前3部给看完了
  太像是童话了
  与爱情无关,与政治无关
  只是童话而已
  

来自: 豆瓣
作者: 九轩砂$    时间: 2012-11-6 10:51
  前三分之一,我觉得《1984》又无聊又可笑;中间三分之一,我承认它很感人;后三分之一……我发现这是我迄今为止看过的最可怕的一部小说。TUT
  所有对人物的认知,对情节的推想,对信念的感动,都在最后三分之一被摔得粉碎。我和曾经的主人公一样,以为自由的思想和情感是永远无法剥夺的骄傲,然而我们都太天真了。
  我的存在主义信仰几乎发生了根本性的动摇——友爱部的目的并不是你的生命或者情报,而是你的理智与情感。我无法想象从那里出来的时候还有谁能完整地保留它们,无法想象在101号房间还有谁能做到自由选择。
  ……如果萨特看过《1984》,他还会写下《墙》吗?
  “仇恨他们而死,这就是自由。”温斯顿想。
  可他最终还是没能获得自由。
  
  没有果尔德施坦因,没有兄弟会,没有怀念过去的旧货铺老板,没有引领者,没有同伴。
  没有异端,所有的异端都是党自身,所有的异端都被用异端的方式(双重思想)抹去了,然后抹去这件事本身也被遗忘了。
  
  《1984》是一个悖论,它是真理,同时又是谬误:最清醒地认识到集权制度的罪恶的人正是发动罪恶的人;主人公加入反党组织时立下的誓言与党的恶行毫无二致;党用理性将人还原到只剩本能,以此来摧毁他们的理性……
  然而,如果所有的理性在本能面前都不堪一击,那又如何解释有那么一批人如此无私地为“集体”工作,不惜以自身的毁灭为代价去换取“集体”的永存?(我指的是核心党员而不是外围党员,因为后者大多不能算“人”——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们没有清醒的理智与健全的情感)
  诚然,迄今为止有很多这样的组织,但是它们的成员无一不是相信,自己是在为人类的正义和进步而不懈奋斗,少有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作恶、在与全世界为敌仍然不改初衷的,即使是恐怖组织。当然,组织的首领可能例外,但是这个首领有且只能有一个,原因很简单——权利欲是排他的。
  既然核心党员奥勃良表示,他们舍弃了所有的一切只为了至高无上的“权利欲”,那么权利欲的本能绝不可能使他们相处全无嫌隙、工作协调高效、利益完全一致。
  他们明明清醒地知道世界的真相,他们明明清醒地记得过去,他们明明清醒地了解人性。他们哪怕存有一点私欲,也能使自己的生活条件提高N倍(以当权阶级的标准看,他们的生活算是相当简朴的了)——他们甚至都不能把优越的条件传给后代。他们到底图什么?他们的信仰怎能如此坚定?
  既然“洗脑”是将人还原到本能层面从而获得成功,那么这些核心党员到底有没有经过洗脑?如果完全洗脑,他们就不可能有清醒的意识(奥勃良和洗脑后的温斯顿不一样吧);如果部分洗脑,那么贪婪、自私的本能不可能将他们导向无私奉献;如果完全没有洗脑,回到老问题——他们图什么?他们除了比别人稍好一点的物质条件和过早衰老以外还得到了什么?
  从权力欲的私心出发,却为了“集体”牺牲一切;奉行似是而非的双重准则,却将它导向单一的方向;一无所获,却相信自己拥有全世界……种种极端的矛盾都决定了小说所构建的体制只能是空中楼阁。
  所以1984只是一个寓言,它没有成真。
  能无私到这种程度的是机器,不是人类。
  人性万岁。
  
  另一个不科学的地方在于:人类社会永远不发展,这是不可能的。
  同样因为人性。
  人的天性不可能忍受一成不变的生活、日复一日的说教、永无休止的战争,人不可能生活在永恒的谎言里。人性的野蛮、自私和破坏欲同时意味着无畏、深爱和求知欲。没有永不改变的东西,自然规律如此,人心的规律也如此。
  而消灭全部的人性,是这个集权体制再发展一百年也做不到的事。
  首先,外围党员仍然保留着一些属于“人”的东西。老大哥改变不了他们对“美”的判断,否则宣传画里出现的就不该是健壮俊美的男女,而是现实生活中为党鞠躬尽瘁,面黄肌瘦过早衰老的人们;老大哥改变不了他们对“发展”的向往,否则皮鞋增产、战争胜利之类的宣传就毫无必要;老大哥磨灭不了他们的爱憎,否则他们又怎么能去仇恨“敌人”、爱老大哥呢?
  其次,被“挤空”再被“填充”后的温斯顿变成了一具行尸走肉,而不是另一个奥勃良。他已经不能够做任何实质性的工作(他为退化成野兽的那一刻所付出的代价是:他将再也不能作为一个人生活),他真正地不存在了。可见,“洗脑”固然可以消灭“人”,却不能创造新的“人”。而国家不能靠一群白痴来运作,因此他们不可能把所有人都关进友爱部。当一个温斯顿变成几十个几百个温斯顿,也许变革的火星就会出现。
  更重要的是,冷静下来以后,我觉得我还是非常相信广大无产者的力量的。[这部小说太成功了,我从来没有这样深刻地信仰过社会主义= =]无产者们无疑保持了相当完整的人性,他们拥有没有电幕的小屋,拥有家庭,拥有唱歌的能力(尽管歌词是机器写的,然而洗衣女工将它唱出来时不是打动了温斯顿麻木的心吗?因为她已赋予了它新的生命)。他们拥有爱。
  爱是生产力。
  那些外围党员们不会爱,所以他们只是消费,没有生产。世界必须依靠无产者的生产劳动才能维持运作,人类社会也将依靠他们的生产延续下去——他们曾推动了它的每一次变革,下一次也一样。
  最后,历史毕竟是一条浩瀚的人性和真理之河,它的存在是很难磨灭的。
  秘密警察却林顿伪装成开古董店的老头,直接导致了男女主人公的被捕。你却很难说他对古董的爱是假的,他渊博的知识是假的——也许他在道德和真理之间做了抉择,选择用良知去换取一小片自由的天空?
  奶油纸日记本、漆器鼻烟匣、玛瑙饰针、珊瑚水晶……这些造物是先人智慧和情感的结晶,它们带着不灭的真理之光穿越了久远的时空,前来告诉未来的人们:“人”之永存。
  他一定相信那些古老的歌谣存在过:
  
  二十四只乌鸦 拷馅饼里摆
  当那馅饼一打开 鸟儿就唱起来
  
  FIN
  
  +++++++++++++++++++++++++++++++
  P.S. 友爱部什么的太可怕了,理智惟一赢的机会,就是在被捕的那一刻马上自杀有木有T T
  不过还是有个疑问:101号房间将一个人最本真的恐惧展现在他面前,使他还原到兽的状态(温斯顿瞬间变成了那个抢走妹妹最后一点巧克力的野兽),从而摧毁他对自己是“人”的信念,夺去他最后的理智和情感。(我自认如果面对一笼子蛇,我的表现也不会比温斯顿好╮(╯▽╰)╭)
  但是……有没有可能,人在那种状态下出卖一切,却仍然会本能地保护子女?
  没有相关经验,所以我也不知道><
  

来自: 豆瓣
作者: 锦瑟华$    时间: 2012-11-6 10:51
  2010年夏天因为世界杯的缘故,我开通了微博其中关注了黄健翔,那时候主要是关注关于足球的评论,黄健翔有时候也会转发一些关于“自由,民主”的微博,那时候开始知道自由的另外含义,暑假里方舟子在微博上打假神仙李一,还有唐骏,慢慢的公知开始成为骂人的话了。2012年韩三篇问世,网络上关于自由民主革命的讨论达到了高潮,随后麦田质疑人造韩寒,方舟子的打假,彻底明白媒体绑架了我们的认知,
  可以确定无疑1984是一本恐怖小说,
  多一个人看1984,世界就多一份自由的希望,这本小说让自己成熟了很多。看这本小说时感觉很压抑,有种透不过气的感觉,恐怖从心底慢慢传遍全身,奥威尔在1948年写的这本小说,20年后小说中的情形不幸被历史印证。真是中华民族的杯具,

来自: 豆瓣
作者: 默镝$    时间: 2012-11-6 10:51
  你是否敢于去嘲笑他人思想的禁锢?因为从第一堂思想品德课开始,可能你边已披上枷锁,更遑论这么多年的新闻传播,政治会议。
  但你可以分辨,你知道北朝鲜军队见到领导人时的眼泪应被嘲笑被可怜,你知道香港的反对思想统治的有幸应该被理解被支持。虽然你身上有他们嘲笑的影子。
  这真可怕,但醒悟给我们以勇气。

来自: 豆瓣
作者: Pz.蔡$    时间: 2012-11-6 10:51
  相信读书的各位生活状况不会差到哪里去。。。每日为一宿三餐奔波、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人不会在这里谈论什么事情,所以当大家温暖的家中床上,或者是舒适的咖啡厅和图书馆、书店里读这本书,在键盘上敲击这些文字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也是这个体制下的既得利益者?
  饱暖之后当然会思考更多的东西,还会去比较,和某某国还有多大的差距,在某某国能做的事我们不能做,会欲求不满,然后整个人就郁结了,把之前的幸福感都抹掉。苦于无处追根究底,把这些都归结于体制、社会,这样就让自己的郁结有一个合理的释放渠道——后者很难辩解也无法辩解。
  世界上一尘不染的事情是没有的,我们每天都在吸进灰尘,但是并不妨碍我们活得好好的,并且向更好的方向努力——这种努力不代表着要用推倒重来的方式:一、现在的生活没让你活不下去,被迫用这种重新洗牌的方式来改变,假如你读这本书的时候是文中开头部分那样描述的话;二、世界上非常有限的国土和资源上养活着最多的人口,使这种方式充满着巨大的风险。当年苏维埃老百姓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下麻木了,对这种风险没有足够的认识,认为僵化的现状不如刺激的未来,所以过去20年都在为当年的选择还债。幸好大地眷顾,俄罗斯地下还有足够的石油天然气,1996年仍然饿死了人。如果同样危机发生在13亿人的地方,无法想象会发生什么样的人间惨剧。
  回到书上来,如果现实真的如此不堪的话,那么大家还能读到这本公开出版发行的书吗?还能在这里畅所欲言吗?我们的先辈曾经经历过那样的岁月,对于今天只是从他们口中听说那个年代的我们,再体会一下现在的生活,就会感受到一种进步。是的,这种进步不快,但是稳健,甚至还需要更稳健,这是上文提到的——我们的硬件环境决定了我们经不起大的激进,这是历史的教训。
  

来自: 豆瓣
作者: 枫小莫$    时间: 2012-11-6 10:51
  整个故事“反乌托邦”的基调定得令人毛骨悚然,主人公们明明知道其中执政者的理论荒谬至极,却无力反抗那些折磨人性的酷刑和洞悉他们每一分每一秒生活的思想警察;没有人性,没有希望,没有明天,只有对权力和老大哥的忠诚....
  
  书中这样的社会,显得格外荒诞不经,毕竟,彻底泯灭人性的社会和教条怎么可能统治全人类呢?(好吧我承认我没有办法理解所谓的双重思想... 客观的事情存在就是存在,你就算改了所有人的大脑,存在过的还是存在啊!)   
  还有,Party本身存在的目的就是用尽其极毁灭所有人身上的人性,并让执权者享受统治所有行尸走肉的快乐 。。。。。不太明白这样做有什么意义。。。。这样的生存方式于民是不幸至极,于执政者则是甘之若饴。。。这种执政者的丧心病狂只有邪教才能与之相比吧。。。到底是怎样的恶魔让这些内党这么狂热?到底是怎样的组织能让众人弃人性之根本于不顾?!  
  
  
   然而这部小说的伟大之处,在于它确实预测到我国和前苏联后来发生的一些事情,最可怕的不是寓言本身,而是它在现实中发生的可能性并不为零...   
  
  毛骨悚然,警钟长鸣。但愿我们可敬可爱的地球永远永远不会走到书中那一步。
  
   ps:村上的1Q84是向此书致敬的...但是...没看出太大联系啊!除了青豆一直在躲的那个组织。。
  
  pps:看完此书联想到了发条橘那电影。。准备近日观摩~

来自: 豆瓣
作者: shelle$    时间: 2012-11-6 10:51
  人,不要想太多。规则内老实行事,你是完全可以快乐的。面包糙面的又怎么样,巧克力少吃点又何妨。光明的世界? 你到给我说说该是个什么样子。思想的解放?你说一是一,他说二是一,算不算,若真是这样,我看还不如谁都不知道什么是一。这个世界总有阳光照不到的一些地方。就像人性的斑点,去除了人也就不是人这种东西了。我们能做些什么,做什么才是有用?不甘心被别人压制,把他撸下来,自己站上去。若是做不到,或不敢做,多余的话也就别说了。自己真憋的不行了,就去找个能让你发泄的地方发泄一通,爽完了,也不会有太多的妄念。人本来就是个贱种,说白了所有的反叛不全是因为面包,咖啡,女人这些动物性的欲望的不及。若真把你带到了所谓的美丽新世界。面包,女人都给了你,就能保证你就心满意足了?呵呵,反正我不信。
  说到孩子,童年教育的异化可以说是一个问题,但总觉得那么矫情,若这般教育不好,那什么样的教育又算是好的?给他知识吗,在一个不需要科学知识的年代,你教老虎唱歌,有用吗。教他做人嘛?我看这些孩子倒全不必要人教,适者生存,为当权者效力,这种做法不正是当今众多人杰挤破脑袋想干的事儿吗?我们常夸的聪明孩子的聪明之处有一个共性,见风使舵。
  在资本主义的剥削压迫中,我们相信社会主义会是美丽新世界。在社会主义的光明旗帜下,我们相信资本主义的人权,自由是美丽新世界。我们找寻美丽新世界的时间不长也不短了,也两三百年吧。美丽新世界到底是个什么样,或者该是个什么样,一直都是各有各的说法,也一直都没个说法。
  我就纳闷儿了,说说想说的话,写写想写的字儿,发发想发的牢骚,骂骂想骂的不要脸儿的东西。怎么就那么难了?是真有老大哥盯着我们吗?还是我们自己做不到,就要怪罪人家。人,我说是贱种吧,就是不肯承认自己胆小无能。
  
  

来自: 豆瓣
作者: 旧时菖$    时间: 2012-11-6 10:51
  战争是和平   自由是奴役  无知是力量
   战争是和平 即 既然一天到晚都有战争就等于无战争
   现代战争的主要目标就是为了让经济停滞 工厂不断生产而有一点没有增加世界上的财富  
   均富的存在对统治阶级是一种威胁
  
    这些是以前没想过 不懂得的道理
    也许戈斯坦真的不存在 但是这些文字却打动人心 虽然现在没有让人来控制我们的思想 不允许我们想 但是我们从小就被灌输了某种思想 也许有些人一直相信 但有些人也终会懂得  
    最后温斯顿是被镜子中的惨不忍睹的自己打倒了吗
    最可怕的也许不是死亡 而是不可抵御的对某物的的厌恶
    我浅薄的思想。。。

来自: 豆瓣
作者: 浓雾森$    时间: 2012-11-6 10:51
          一开始读时,感觉是灰蒙蒙的气氛,越读下去越压抑,感觉越来越黑暗、越来越寒冷,让人冷汗淋漓……情景却似曾相识……结局……还是不透露了,总之短时间内我是没有勇气再读一遍了。但是强烈推荐大家都读一读,你会体会到很多……

来自: 豆瓣
作者: 阿舒$    时间: 2012-11-6 10:51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局?
  
  充斥着黑暗窒息的空气,给一点零星的火光,正让人好不容易燃起希望,然后一步一步,拳打脚踢,痛的挫骨扬灰,割断你每一根神经。
  
  脑子里一团乱麻,很多疑问。
  
  党的集体权力理论表面似乎无法辩驳,但如果没有残酷至极的审讯和针对人致命缺陷的101室,那么思想犯还会被纯洁改造吗?我认真的想象过,如果101室给我准备了一个深水池,水底暗无天日,只给我一个氧气瓶,把我关在黑暗的深处三天三夜,那么我可能什么都承认了,正如思想警察给男主准备的装置——让老鼠活活的啃噬他的脸,光是看这段文字都不寒而栗,更何况老鼠是男主最恐惧的东西。
  
  但是,酷刑真的就意味着纯洁改造吗?思想上的,情感上的,彻底的改造?所以看到结局男主对老大哥充满了畸形的热爱,我觉得不可思议。或许男主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被改造了,因为周围的一切显得虚实难辩,毕竟在那个世界里,个人的生活空间极小,就算党规定怎样荒谬的结论,个人也无从反驳,假如党说太阳是绕着地球转的,个人想要反驳,但是在党完全控制的世界里,没有书籍没有电视没有网络没有传承,那么个人将永远无法辩驳,因为他找不到证据,因为他丧失了过去。奥勃良审讯温斯顿时,一遍又一遍逼他承认二加二等于五,不承认就是浑身可怕的疼痛,温斯顿开始还不屈服,最终他承认了,二加二等于五,但温斯顿曾在日记里写过这样一句话“自由就是可以说二加二等于四的自由”,说实话看到这一段时有种沉痛的感觉,回顾人类的历史,有太多类似的悲剧上演。我觉得人类作为人类,难道不应该有一点守护真相的最基本的自由吗?为什么人与人之间一定要疯狂的压榨呢?奥勃良疯狂的崇拜他的党他的所谓集体的权力,但实际上那也不过是两百万人的人数,为了这两百万人的权力,却牺牲掉其余几十亿人的智慧,自由,快乐和回忆。奥勃良居然也大方承认党的出发点就是对权力的无限追求,这样毫不掩饰的态度,倒也让我刮目相看,至少能看出这两百万人是一个头脑清醒的集体,或许不能说是清醒,而是极致的冷酷,这更可怕。
  
  双重思想真的就毫无弱点了吗?就好像太阳绕着地球转的这个理论,对于核心党员而言,一方面他们知道这是一个谬论,但是更重要的一方面这无所谓,只要能巩固党的绝对权威,他们可以自我催眠毫不迟疑的大吼太阳绕着地球转。因为党永远不会犯错,这个集体永远英明神武,是啊,表面上看,这个党销毁一切记忆,重塑一切思想,监视,窃听,酷刑,暗杀……无所不用其极,更可怕的是,这还是一个有文化有思考有理性的团体,最典型的一个例子,他们在核心党的内部竟然废除了世袭制,因为这不利于底层民众的稳定,从这个角度上而言,他们对权力的追求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注意这里用的是他们而不是他),并且是以集体为出发点的(如奥勃良),他们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极权社会。在高科技的监视科技的辅助下,他们一步一步控制了人民的思想,最终彻底维持社会秩序。而在这个伴随暴力和丑恶的过程中,双重思想就是核心党员的精神盔甲,刀枪不入,不择手段。因为它本身是悖论,只有悖论才会让人无从反驳。
  
  无产阶级真的不能成为救世主吗?核心党给了否定的回答,在他们看来,占人口百分之八十五的无产阶级虽然人数众多,然而品质低劣,视线狭小,一盘散沙,如果没有党的领导他们只能加速灭亡,所以党的压迫也是理所当然,实际上无产阶级只是一个称号,他们和千百年来被压迫的愚蠢大众没有差别,他们也永远不会自动起来造反,只要没有比较的标准,没有多余的教育,他们永远不会意识到自己受到压迫。这些说法看上去好像有些道理,但是这不是唯一的结论,因为核心党的变态们,别忘了,人终究是人。人是为了快乐而存在的,权力能带来快乐,不代表其他的不能带来快乐,就算你们丑化性爱,杜绝娱乐,监控人民,但是永远无法灭绝人的天性——如果你们不能遮挡天空,就不能让每个人都厌恶晴天白云,如果不能把大家变成哑巴,就不能让每个人都不再聊天歌唱(书中反复出现的那个唱歌的无产阶级大娘形象)。正因为无产阶级没受到太多的知识教育,反而最大可能的保留了那份最原始的热情,只要人类天性中的热情还在,那么总会有一天,总有一个人,会意识到这样的生活不幸福,有什么地方出问题了,应该要改变,打破,哪怕还要再等一千年,但会有那么一天的,人类漫漫几千年来的进化发展正是铁证,就算核心党再怎么抹杀历史,但历史就是历史,它存在过,也势必对现在有影响,这是无法抹杀的。
  
  说到这里,我想起书里最让我感触的一幕,当温斯顿被奥勃良的酷刑折磨的死去活来时,某一夜他却做了这样一个梦——梦里有金黄色的夕阳,树叶在微风中发出轻柔的声音,他,母亲,妹妹,裘利亚,还有奥勃良坐在翠绿的草坪上,大家说说笑笑,一条清澈的溪水悠悠淌过,空气中充满了清新的味道,温斯顿深深吸了口气,沉浸在前所未有的安宁愉悦中。乔治奥威尔行文冷峻,终于在此处流露出难得的柔情,虽然他没有说明什么,但我想他也找到了那个答案。
  
  最后,我想对自己说,珍惜现在。
  
  
  
  

来自: 豆瓣
作者: 鲲鹏$    时间: 2012-11-6 10:51
  在看《1984》之前也曾想过,比肉体折磨、杀戮更恐怖的是对精神上的折磨,但是在这之后,我发现这还远远不是!在小说中,有一种更恐怖,让人一想到就做噩梦:失去自我,背叛挚爱,把以前最唾弃的人和事变成从心底里的最爱。

来自: 豆瓣
作者: hollow$    时间: 2012-11-6 10:51
  
  本书的成书背景可能直接影射的是20世纪上半期的特别是在斯大林统治下的苏联。至于我这个猜测是否正确,我没有过多去做考证,只是从我自己阅读经验得来。但是本书的意义肯定超过了仅仅是对某种制度的影射,对一些更重要的概念,比如自由,比如人的尊严,以及现代性都有某种程度的思考包含在里面。
  首先,从书中来说,奥威尔描述的是一个丝毫没有出路没有希望的政体——极权主义。这个政体控制的不仅仅是人的身体,同时渗透到人的思想,把一个个作为个体的人牢牢地束缚住,除了热爱老大哥之外不能有任何别的个人感情。这个政体下全部都是极度扭曲的人,每个人都处在双重思想的控制下(“WAR IS PEACE,FREEDOM IS SLAVERY,IGNORANCE IS STRENGTH”) ,而且老大哥永远在看着你。(“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
  在这个政体下,充满了各种欺骗各种隐瞒各种名实不符和各种高压和恐怖。“The Ministry of Love was the really frightening one.” 历史可以随意篡改。主人公扮演的正是这样的角色。这是一个让人想到就毛骨悚然的世界。
  主人公作为最后一个人曾经希望找到出路,他把希望放在了无产者的身上,但是无产者却不关心这个世界,他们甚至于都不知道他们所处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有多么可怕和恐怖,他们的关心琐碎,记忆也支离破碎,他们湮没在细小的生活中不关心过去也不关心未来。事实证明他们似乎是最没有希望的人群。而关于群众究竟具有真正的力量还是只是一些乌合之众的争论历史上早已有之。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和托克维尔似乎有着很大的分歧。
  合上1984,我希望能从小说所描绘的情感和故事之外找到历史和政治的意义。
  极权主义历史上确实有之,汉娜阿伦特在《极权主义的起源》一书中,系统地从历史的角度梳理和探讨了极权主义的起源性质以及演变。在她看来,历史上的极权主义是以希特勒建立的纳粹政府和斯大林时期的俄国为代表,阿伦特在第三部序言里提到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在这方面她因为档案的关系所以不作很多评述和分析,但是有写道“毛泽东的民族主义情感明显地和一切从前殖民地国家的革命造反起义一样,其强烈程度足以限制全面统治。这一切似乎不符合本书写到的某些恐惧。”但是“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在取得胜利之后立即将目标对准组织上国际化、意识形态全面化、政治抱负全球化,也就是说,它的极权主义迹象从一开始起就有所表现。”
  而极权主义究竟该如何定义,在网络上比较权威的维基百科是如此界定的:
  “totalitarianism (or totalitarian rule) is a political system where the state recognizes no limits to its authority and strives to regulate every aspect of public and private life wherever feasible. Totalitarian regimes stay in political power through an all-encompassing propaganda disseminated through the state-controlled mass media, a single party that is often marked by personality cultism, control over the economy, regulation and restriction of speech, mass surveillance, and widespread use of terror.
  The concept of totalitarianism was first developed in a positive sense in the 1920s by the Italian fascists.The dominant version of totalitarianism was created in the late 1940s and 1950s by anti-communist Cold Warriors, who sought to emphasize the supposedly "evil" nature of the Soviet Union and its alleged similarity to Nazi Germany, for propaganda purposes.”
  而同时在阿伦特的书中,有一些逻辑结论可以分析到以下很容易被混淆的几点:
  1.        极权主义政权只严格地指希特勒执政时的纳粹德国政权和苏联的斯大林肃反时期。
  2.        极权主义起源于大众,潜在地生存于每一个国家,极权主义的政治根源存在于一切政治制度。
  3.        极权主义政府同专政和暴政不一样,在它们之间划分区别的能力绝不是可以安心地留给理论家们讨论的学术问题,因为全面统治是唯一一种使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共存其中的政府形式。因此,我们很有理由严格地使用“极权主义”这个词。
  奥威尔描述的世界具有极权主义的特征,书中的预言甚至在后来的历史上有着令人惊奇的相像,让人不禁感慨奥威尔的天才和洞见,但是毕竟作为小说,该书有着太多的虚构和想象。尽管如此,1984作为一个对人类的提醒,将永远敲响警钟。
  对于未来世界的想象,不同的想象和意见就意味着对未来和当下世界的不同的诊断。对于自由民主的尊重及捍卫很可能是本书背后的深深立意。但是究竟是不是我们防止了走向极权主义和极权政权,人类的未来就不会有隐患?
  在另一本同样伟大的小说《美丽新世界》中,阿道斯赫胥黎作出了不同于奥威尔的对未来世界的诊断。在阿道斯赫胥黎看来,可能可怕的不是极权主义,很可能我们不被极权主义强迫和压榨,但是我们却自觉而乐意地接受机器的奴役并浑然不知。“让人们失去自由的并不是“老大哥”,而是人们所热爱并崇拜的工业技术。换句话说,将毁掉我们的,并不是我们憎恨的东西,而是我们热爱的东西。”
  同样《娱乐至死》中,波兹曼有着和赫胥黎相似的判断。“奥威尔警告人们将会受到外来压迫的奴役,而赫胥黎则认为,人们失去自由、成功和历史并不是老大哥之过。在他看来,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  而在波兹曼自己的著作中,思考了一个相关的问题,娱乐业的发展给我们当今的社会带来的是什么?他认为“媒介的形式偏好某些特殊的内容,从而能最终控制文化。” 在最后一章赫胥黎的警告中,波兹曼说:“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波兹曼指出的危险正在于,技术以及娱乐媒体的发展已经让人类分心于各种繁杂琐事,文化生活甚至政治活动全都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他在书中一开始就讲述了因为电视的存在,总统的选举是如何被形象所限所影响。事关国家大事的总统选举都可以被电视的存在而左右,那么所有重大的事件和意义都可以被娱乐所肢解,一句话,娱乐似乎在使我们变得平庸变得迟钝甚至变得愚蠢而更加卑微。人在娱乐的世界中慢慢失去了人本来为人的尊严和意义,变得矮小,精神萎缩,变成婴儿,变得不再具有思考力和判断力。在这个过程中,人必然自己会抛弃掉自己的自由而湮没在工具技术和娱乐中。在奥威尔那里被老大哥所限制的自由在赫胥黎以及波兹曼那里成了人类自愿放弃自由。波兹曼说:“到了这个时候,如果你还不能意识到技术必然会带来社会变迁,还在坚持技术是中性的,仍然认为技术始终是文化的朋友,那么你实在是太愚蠢了。”
  波兹曼在这句话上触及到了一个更根本的问题。什么是技术?而关于什么是技术,海德格尔曾有专门的论述,收录在演讲与论文集中,其中开篇即为技术的追问。海德格尔苦苦追寻技术的本质究竟是什么,通过对招致、遮蔽、无蔽、解蔽、促逼以及集置一系列概念的考察,他说:“技术之本质现身威胁着解蔽,带着一种可能性逼人而来;那是这样一种可能性,即:一切解蔽都在订造中出现,一切都仅仅在持存物的无蔽状态中呈现出来。人类的行为决不能直接应付此种危险。人类的所作所为决不能能单独地祛除此危险。不过,人类的沉思能够去思考:一切救渡都必然像受危害的东西那样,具有更高的、但同时也是相近的本质。”
  海德格尔引用荷尔德林的诗歌:“但哪里有危险,哪里也生救渡。”对于海德格尔来说,这个救渡在于艺术,他说“艺术是一种唯一的、多重的解蔽。” 他同样引用这位诗人的诗句:“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这是他对现代性病症的诊断和解药。在现代性的问题上,不管是奥威尔还是赫胥黎或者是波兹曼都有触及到,也是三本书背后共同的大问题。人类告别了上帝的襁褓,虽然开启了自己的步伐,兴奋且勇敢而坚毅,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却在兴奋之中带着紧张,带着无所适从,甚至是巨大的恐慌,背叛之后如何重建一个更加坚定美好的世界这是很多大的思想家关注的问题。甚至有很多思想家如施特劳斯告诫我们在启蒙的时候我们就走上了一条歧路,似乎古人的智慧才是更高的智慧。韦伯告诉我们要清明要勇敢,即使局势如此,也要清醒成熟。而如哈贝马斯这样的晚近的思想家寄希望于新的出路------‘“交往理性”。由此可见,现代性的问题作为一个大的话题各位大的思想家都做出了不同的论述。有共识的同时不免也存在重大分歧,于是到现在为止,现代性的问题正如刘擎的著作所选用的词语:悬而未决。
  从极权主义到现代性,这是只有人类现代社会才会遭遇的问题。世界真的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一个小国走向一个大的区域进而到现在走向了全球,我们遇到的问题不是某国人民遇到的问题,而是全人类共同的问题。相应的,问题的解决越来越需要全体人类的共同关注和努力。也许,在这样的背景下,世界历史日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
  

来自: 豆瓣
作者: le_mq$    时间: 2012-11-6 10:51
  感到深刻的恐惧
  但没想到即使在这样暗无天日的,2+2=5世界里也是有爱情的,这样人暂时忘记了恐惧
  
  以我现在的情志和政治觉悟理解这样一部寓意丰富的小说
  但至少我能理解这种恐惧给人、社会、文明的伤害
  
  还好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
  民主、言论自由、人民当家做主仍旧写在宪法的最前页
  祝愿

来自: 豆瓣
作者: shinin$    时间: 2012-11-6 10:51
  乔治奥威尔,在其短暂而颠沛流离的一生中创作了为数不多但影响甚广的文学作品,其中以《1984》、《动物庄园》为甚。小时候目睹了殖民地的尖锐冲突,青年时在缅甸当警察了经历让他深深同情殖民地人民的悲惨生活。后又参加西班牙内战,随后流亡,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宣传工作。他虽出身英国中产阶级,但一生都在与处于底层的贫苦大众接触,同时接受到的英国传统教育让他难以彻底摆脱这种阶级烙印,所以他的一生都是在思想挣扎中寻求平衡和解脱。
  《1984》和《动物庄园》的主题其实相似。我以《1984》为例,作者给我们构造了一个集权主义严重的小型国家——大洋国,主人公温斯顿对这个集权小国从怀疑到思想上的反叛,到与其情人裘丽娅行为上的反抗,最后被思想警察进行了思想改造的这么一个故事。
  其实我一边看一边想,这样的社会在现实的历史长河有没有出现过呢?彻底的集权主义,完全的控制思想,荒唐的篡改历史记录.......这是另一种乌托邦的想象,同欧文的新和谐公社不一样,欧文的和谐公社是一个世外桃源,没有电幕,没有两分钟仇恨,没有老大哥,没有思想警察,没有101房。欧文的和谐公社,起码有说2+2=4的自由,有独立思想的自由,它没有集权主义,而是社会主义,尽管仅仅是空想社会主义。
  电幕下的大洋国,连最细微的表情变化都会被认为是背叛的征兆,无处不在而又隐形的思想警察时刻监视着你的一举一动,靠维持着等级社会的永久化来实现虚拟“老大哥”的寡头统治。我觉得这个社会什么东西都是虚假的。记录是虚假的,战争是虚假的,生产是虚假的,统治领袖是虚假的,甚至人们的思想都是虚假的。党的口号:谁控制过去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就控制过去。思想被改造已是家常便饭,只要不符合党要求的,一律改造合格为止。文中的主人公就是经历了一场思想改造,最后成为一个盲目崇拜老大哥领袖的愚民。
  看了此书,我对集权主义有了自己的理解。集权主义最基本的就是学会自欺欺人,最重要的是学会放弃自己的独立思想,最核心的是忠实于执政党的统治。我觉得在人类历史发展史当中,真正的集权主义没有出现过。就连在最疯狂的法西斯统治时期,集权没有出现,有的只是希特勒的个人独裁主义,而我理解的集权主义应该是集体的集权专制,没有明显的领袖却人人自危,这样的集权才真的“深入人心”!但幸好,这样的集权只是在虚构的小说当中,若真的出现在真实世界里,那人类的处境该会是如何的悲剧?容易轻信、盲目无知、恐惧、仇恨、领袖崇拜、欣喜若狂、颂赞......同时,人类的一切正常的本能都被压制,代之以意识的控制。生命会无故消失,历史会无故篡改,记忆会无意识地改变.......一切都是虚假。

来自: 豆瓣
作者: shinin$    时间: 2012-11-6 10:51
  乔治奥威尔,在其短暂而颠沛流离的一生中创作了为数不多但影响甚广的文学作品,其中以《1984》、《动物庄园》为甚。小时候目睹了殖民地的尖锐冲突,青年时在缅甸当警察了经历让他深深同情殖民地人民的悲惨生活。后又参加西班牙内战,随后流亡,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宣传工作。他虽出身英国中产阶级,但一生都在与处于底层的贫苦大众接触,同时接受到的英国传统教育让他难以彻底摆脱这种阶级烙印,所以他的一生都是在思想挣扎中寻求平衡和解脱。
  《1984》和《动物庄园》的主题其实相似。我以《1984》为例,作者给我们构造了一个集权主义严重的小型国家——大洋国,主人公温斯顿对这个集权小国从怀疑到思想上的反叛,到与其情人裘丽娅行为上的反抗,最后被思想警察进行了思想改造的这么一个故事。
  其实我一边看一边想,这样的社会在现实的历史长河有没有出现过呢?彻底的集权主义,完全的控制思想,荒唐的篡改历史记录.......这是另一种乌托邦的想象,同欧文的新和谐公社不一样,欧文的和谐公社是一个世外桃源,没有电幕,没有两分钟仇恨,没有老大哥,没有思想警察,没有101房。欧文的和谐公社,起码有说2+2=4的自由,有独立思想的自由,它没有集权主义,而是社会主义,尽管仅仅是空想社会主义。
  电幕下的大洋国,连最细微的表情变化都会被认为是背叛的征兆,无处不在而又隐形的思想警察时刻监视着你的一举一动,靠维持着等级社会的永久化来实现虚拟“老大哥”的寡头统治。我觉得这个社会什么东西都是虚假的。记录是虚假的,战争是虚假的,生产是虚假的,统治领袖是虚假的,甚至人们的思想都是虚假的。党的口号:谁控制过去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就控制过去。思想被改造已是家常便饭,只要不符合党要求的,一律改造合格为止。文中的主人公就是经历了一场思想改造,最后成为一个盲目崇拜老大哥领袖的愚民。
  看了此书,我对集权主义有了自己的理解。集权主义最基本的就是学会自欺欺人,最重要的是学会放弃自己的独立思想,最核心的是忠实于执政党的统治。我觉得在人类历史发展史当中,真正的集权主义没有出现过。就连在最疯狂的法西斯统治时期,集权没有出现,有的只是希特勒的个人独裁主义,而我理解的集权主义应该是集体的集权专制,没有明显的领袖却人人自危,这样的集权才真的“深入人心”!但幸好,这样的集权只是在虚构的小说当中,若真的出现在真实世界里,那人类的处境该会是如何的悲剧?容易轻信、盲目无知、恐惧、仇恨、领袖崇拜、欣喜若狂、颂赞......同时,人类的一切正常的本能都被压制,代之以意识的控制。生命会无故消失,历史会无故篡改,记忆会无意识地改变.......一切都是虚假。

来自: 豆瓣
作者: 凌绝顶$    时间: 2012-11-6 10:51
  到那时,你是否还会记得,那张皱皱巴巴的的字条里,写满了爱意。——题记
  
  
  
        “你记得吗?你在日记中写到:‘所谓自由就是可以说二加二等于四的自由。’?”
  
        “记得”温斯顿说。
  
        奥勃良举起他的左手,手背朝着温斯顿,大拇指缩在后面。四个手指伸开。“这是几个手指头?”
  
        “四个”
  
        “如果党说不是四个而是五个,那么你说是几个?”
  
        “四个”
  
        话还没说完便是一阵电击的剧痛,电椅仪表上的指针转到了五十五。温斯顿疼得汗如雨下。奥勃良看着他,四个指头仍然伸在那里。他把操纵杆拉了回来,不过那剧痛只是稍微减轻了一些。
  
        “现在是几个手指头,温斯顿?”
  
        “四个”
  
        指针升到了六十……
  
  
  
        倘若没有了解奥威尔的无助,你决然不会懂得以上的场景。到那时,时空只剩下了粘滞,昔人只成为眷影,一切都在骗与被骗中残喘,而春天的鸟儿呢?
  
        竟要躲到郊野去歌唱。
  
        刚刚看完《一九八四》,心中升起的是一种莫名的惆怅。这其中,自然有对那种黑色预言不可名状的恐惧,而更多的却是悲伤,痛到心底的悲伤!读罢,我不禁问自己,人类的社会真的会那样吗?面对人性和权力,我们真的不讲一点点情意吗?非要把一个人逼到绝路,眼睁睁的看着他背叛自己的灵魂,才肯罢休吗?虽然,那只是个预言,但是却终究有着现实的影子,恍惚间,模糊了界限。
  
        到那时,你是否还会记得对视时的坦诚,记得我们在电幕前的私会?
  
        温斯顿,我们的主人公,一个外围党员,面对老大哥那胜似“阳光”的可靠面庞,你竟然产生了怀疑。你竟然动摇了对党的笃信。在一个大街小巷到处布满了监视器的国度里,这样的怀疑是多么的不易!然而仔细想想,这确又是一种必然,为什么呢?在一个真理部负责撒谎,友爱部负责战争,富裕部负责贫穷的地方,你要人民踏踏实实,幸福安康的跟着“永远正确的老大哥”,岂不是痴人做梦吗?就这样,你在同自己反复的斗争中明白:这不是我要等生活。
  
        “打倒老大哥!”
  
        “打倒老大哥!”
  
        “打倒老大哥!”
  
        在电幕的监视范围之外,你的手不受控制的在日记上写下了你的思想,然而你却害怕,这并不是因为会有警察冲进来逮捕你,你早已想好,自从失去崇拜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要成为在友爱部的地下室里化为乌有的人了。那么你在怕什么呢?原来是孤独啊!坐在每天例行的所谓“两分钟仇恨”的会场里,你觉得只有自己一个人清醒,周围全是愚民。狂热的尖叫,顶礼的膜拜,不过全是些群魔乱舞罢了。在这孤独间,你准备放弃。直到有那么一天,你在楼道里遇见了那个你曾认为是思想警察的女孩,那个你曾经准备要灭口以绝患的姑娘,递上了那么一张皱巴巴的纸条。是什么呢?是威胁?是传票?是暗杀令?是劝你自首的纸条?是让你化为乌有的前兆?你颤颤巍巍的打开了茱莉亚的纸条,上面却写着:
  
  
  
                   “我爱你”
  
  
  
        炙热的泪水夺眶而出,原来你不是一个人!在那个没有“生活”的土地上,有人和你一起在怀疑,在挣脱,在高压线的一旁勇敢的爱恋。这,便是对老大哥最为有力的讽刺!就这样,你们相爱了,为了短短的约会,你们不得不设计一个精确到分钟的碰头计划,因为所有的误差都可能导致被捕。为了久别的相见,你们不得不装作是在系鞋带,是在买东西,因为所有的真情都是党所不能容忍的“thoughtcrime”,你们明知道结局必然是枪毙,却还要义无反顾的去爱,还管这叫“活一天,算一天。”你难道觉得这是一种颓废吗?不!好了腿疾,胖了身体,有了精神,戒了烂酒,来了热情,这不是证明吗?真理部自然可以给这种行为定义成是无产者低俗而不求上进的放纵,但活着就是活着,快乐就是快乐,它不会随一天删改七遍的报纸而抹杀。说到这,核心党的奥勃良恐怕要笑了吧?“我们还有遗忘炉呢!”
  
         那又怎么样?
  
         既然是黑色政治预言,结局自然是悲剧,奥威尔要表达对于极权的讽刺与愤恨,在渲染了核心党和老大哥无以复加的荒唐变态之外,也给读者带来了无尽的伤痛。当曾经最信任的老头以思想警察的身份冲了进来,当拳打脚踢连带冷漠绝望呼啸而来。你沉默了,看着茱莉亚被打晕带走,你竟然没有想法去反抗。那一刻还是到了,再欢愉的生活还是逃不过老大哥残酷的审判。绝望吗?
  
  
  
        电椅仪表上的指针又上升了。
  
        “现在是几个手指头?”
  
        “四个!快停下来!快停下来!你怎么能这样对待我!四个!四个!”
  
        电表又上升了。
  
        “多少手指?”
  
        “五个!五个!五个!五个!”
  
        “不,温斯顿,这没有用,你在撒谎”奥勃良说,“你心里仍然认为是四个,到底  是几个?”
  
        “四个!五个!四个!五个!你爱说几个是几个!”
  
        电流停了。
  
  
  
        太残酷了吧,他们可以让你把四个说成是五个。太无情了吧,他们竟然可以用你根本就无法承受的恐惧去逼你出卖爱人。就是这样,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你走出了友爱部,你被改造好了,“你热爱老大哥!”
  
        熟悉的街道上,你又遇见了茱莉亚,然而那漠然的眼神绝然没有了先前的感觉。那是木讷的,空洞的,没有灵魂的摄像机。没有办法,她也热爱老大哥了啊!
  
        树灌里的幽会,教堂里的相见,弹坑里的热吻,闹市旁的呢喃。一切的一切都随着真理部那些本应是真理的废纸一起飘进了遗忘炉里,那深不可测的大口仿佛昭示着,不要感动,没有什么存在过,一个人消灭了就是消灭了,什么情都是乌有。奥勃良笑着:“倘若你要是说你是明白的,老大哥是坏人,那恐怕你就是那明白人里最后一个了吧,我们会枪毙你,这样所有人就都纯洁了,不是吗?”
  
        温斯顿,放心的去吧。虽然你最后还是归顺了“伟大的永远正确的老大哥”,然而你毕竟清醒过,明白过,爱恋过,抗争过,这就足够了。真理部的职责不就是让谎言成真,让人们相信这些胡言吗?你用短暂的锋芒,证明了只要有一点点自由的希望,那块吱吱歪歪的电幕终究会闭上他罪恶的嘴巴。在明白了的范畴里,你绝不是最后一个人。
  
        此时此刻,我又来到了这片芬芳的草地,我看到了,那躺倒的嫩草,那相识的鸟儿,那真的存在过的,抹杀不掉的,爱意。

来自: 豆瓣
作者: 西裤老$    时间: 2012-11-6 10:51
  如果你爱天朝,那么看看《1984》吧
  如果你恨天朝,那么看看《1984》吧
  如果你爱天朝,那么看看《1984》吧
  如果你恨天朝,那么看看《1984》吧
  如果你爱天朝,那么看看《1984》吧
  如果你恨天朝,那么看看《1984》吧
  如果你爱天朝,那么看看《1984》吧
  如果你恨天朝,那么看看《1984》吧
  
  泥煤 够长了吗?
  豆瓣,你很喜欢长的吗?

来自: 豆瓣
作者: 年少轻$    时间: 2012-11-6 10:51
  感觉很堵,不知道怎么说出来,那么就把自己能够想到的写出来吧。 记忆最深的是那帕森斯家的那两个小孩子,只因一个陌生人的鞋子奇怪就向警察告密;看到老人用有“老大哥”照片的纸张包东西,就在老人背上点火;听到亲生父亲晚上的梦话就向警察揭发自己的父亲,这些让我看到的是两个长着幼齿的恶魔。
  这个太牛逼了我现在去完成我的网站http://www.catonimaritime.com/等下在来看

来自: 豆瓣
作者: 一灰$    时间: 2012-11-6 10:51
  经典的政治讽刺小说。绝对的权力带来带来绝对的异化和恐怖。随时在电幕的世界里生存,随时被监听监视,没有个人的自由更没有思想的自由,爱情更是奢侈。那样的世界里,怀疑都是一个恐怖的词语,消灭思想成了必然,灌输思想和编造历史是自然的,奥威尔伟大的前瞻者!

来自: 豆瓣
作者: 谜画之$    时间: 2012-11-6 10:51
  这本书的标题是数字,所以在我的电子书单的最前面。开头看到男主角写日记不知道是哪一年,我还以为这是奇幻小说,日记上写的是未来发生的事。结果,迷迷糊糊地看到了Thought Police,马上想到了V字仇杀队。其实作为小说来讲,这本书并没有复杂的叙述手法;因为是上个世纪40年代的作品,语言中也没有当代英国畅销书里那些怪异的俚语。作者的叙述很平实,第一部分对社会制度的描述读起来还很让人义愤填膺,但是后来一些句子都重复了很多遍。前半部分男女主角偷偷见面的情节很有趣,本来还挺期待主角能做点地下党的工作再被抓起来,结果刚读完那一大段政治宣传资料就被抓了,让我有点质疑作者具体编故事的能力。语文老师说过经典名著有很多都不注重曲折的情节,雨果的作品例外(悲惨世界是我读的第一本小说啊!想来小的时候读《复活》,我就想这种劣质作品怎么可以和悲惨世界一起被列入名著?)。所以故事情节我就不追究啦,思想才是最重要的。
  
  有几个地方触动了我——
  1.Winston在The Hate的时候看到了O'Brien,他俩一对视Winston就觉得O'brien在说:"I am with you.""Don't worry,I'm on your side."
  2."Freedom is the freedom to say that two plus two make four,if that is granted,all else follows." 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我就被震撼了,后来在第三部分这句话又出现了,好感动~
  3.和Julia第一次见面时,Winston说:"Would you believe that till this moment I didn't know what colour your eyes were?"
  4.Winston被折磨了,警棍打向他的手肘——Never,for any reason on earth,could you wish for an increase of pain.这是生理自然原因,疼痛不受欢迎,面对恐怖的疼痛,人做出任何选择说出任何话都情有可原。一切结束之后可能会感到后悔,但要是再面临同样的情况,还是会做同样的事,也许以后会有神经科学的专业解释(也许已经有了?过几天就去啃那本neuroscience encyclopedia,唉,那么厚一本...)。
  
  O'Brien拷问Winston的时候,我一直在琢磨他到底是不是“好人”,每说一句话我的立场就换一次。后来他说着说着说到Goldstein那本我基本上跳过的小册子是他写的!无法理解!我是个唯心主义者,唯心主义是客观的,唯物主义是自大...但他这简直是极端唯心是有病啊!(Solipsism,that's its bloody name)
  最先开始我是很坚定地支持rebellion,后来O'Brien说的那些话...我真不知道作者是想怎样了,我甚至不知道他描述的既intelligent又insane的党到底,到底是不是为了集体的利益掌控权力,也许他们的内部人员真的是这么认为的!和V字不同的就在于这一点,这些人跟现实中的人不一样,他们坚信党不是为了私利存在,而且这不是单纯的信仰,而是像动物学家看到有猪会飞想要一探究竟的思维本能!
  
  结局没怎么懂,男主角被彻底整疯了么?如果他真的疯了,他就可以适应疯子的逻辑,体验疯子的快乐了!Happy ending!

来自: 豆瓣
作者: 呸呀$    时间: 2012-11-6 10:51
  好,相信这部书给很多人带来的影响很大,对我影响就很大,但那是看了许多书评,明显可以感觉出离真这部书的内涵差很远,很多人太着急了,太着急读懂,太着急赋予其意义,如果你觉得有点难懂,没关系,少说与等待,等你年龄大了,一切就都好了。这也很正常,你在空调和咖啡中挤出几小时就想超越人家用生命写出的书?

来自: 豆瓣
作者: 雅霖$    时间: 2012-11-6 10:51
  匆匆的读完了一遍,心中有很多感受,感觉很堵,不知道怎么说出来,那么就把自己能够想到的写出来吧。 记忆最深的是那帕森斯家的那两个小孩子,只因一个陌生人的鞋子奇怪就向警察告密;
  我感觉这个不错你应该可以去看看电影www.zhj2.com我感觉他也是非常不错的
  看到老人用有“老大哥”照片的纸张包东西,就在老人背上点火;听到亲生父亲晚上的梦话就向警察揭发自己的父亲,这些让我看到的是两个长着幼齿的恶魔。孩子没有罪,我们只能把这些归咎于教育,英社的集权统治,恐怖的思想控制,

来自: 豆瓣
作者: 一个人$    时间: 2012-11-6 10:51
  版本有很多,不知有谁能介绍那个版本好。现实世界出现的文革比书上说的还恐怖  。现实世界出现的文革比书上说的还恐怖  。现实世界出现的文革比书上说的还恐怖  。现实世界出现的文革比书上说的还恐怖  。现实世界出现的文革比书上说的还恐怖  。现实世界出现的文革比书上说的还恐怖  。够字数了吧

来自: 豆瓣
作者: 海边的$    时间: 2012-11-6 10:51
  作为预言小说出现面世,1984年已经远远在我们身后了……
  政治——全部的什么
  《1984》反乌托邦,政治是其内核,到了这样的时代,奥威尔夸张设计的政治场景并未出现,但我们的“全部什么”却稳稳落入奥威尔的预言,丰富并持续着“奥威尔主义”的价值。全部什么,无法清晰的概括,甚至难以罗列。像是文化、价值观念一类最软性的却比“电幕”更能控制我们行为的“什么”。这里没有老大哥,却意味着权威的全民性和强大的繁殖能力,不必怕谁被打倒,总有不计其数的人和头脑去顶替。这里没有“电幕”,却有超凡的教育环境,显然这比“真理部”的工作更让人放心且更有信心。这里没有“友爱部”,却有制作孤独和羞辱的全民武器。我们可以逃避政治,在这样一个所要求的自由度范围内,还是可以自由独立,但我们无法逃避活着,“全部什么”无处不在。
  党——平民
  小说中党和平民是两个几乎不相干的领域,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在奥威尔的世界里我们还可以逃到那样满是臭虫,放置了大量古典物品的二层房间,或者和爱人约会的杂树丛。如今,我们将逃亡何处?
  我看到的——你看起来的
  我看到的自己和你看起来的我是不同的,请不要轻易的去理解我,去读懂我。我尚在床上默默等待思想警察的到来……

来自: 豆瓣
作者: 白斩熏$    时间: 2012-11-6 10:51
  乔治.奥威尔有两部为人称道的作品:动物庄园、1984。后者比前者晚出版了4年。
  如果说动物农庄像童话,那么无疑1984是写给成人看的。两者立意相似,不过后者更深刻,且有少儿不宜的片段。
  1984里描述的国情可以说是当今龙国与金国的精华版。它像金国那么封建那么贫穷,老大哥就是真理,过去未来随他意愿而肆意更改。
  它又像龙国。不过施压对象是党员。
  奇怪吧。
  卑贱的无产阶级有双人床睡有真正的咖啡茶叶喝没有电幕24小时监控能化妆不必穿工作服能听歌恋爱写字…
  可是外围党员呢。报修的暖气拖延数月无果,喝着脏水味的咖啡,加的还是糖精。
  相信是个中国人读到这里都会大吃一惊。
  可是仔细想想不无道理。
  首先在战争年代入党的都是狂热份子居多(参见王山笔下的阮晋生刘南征等人),这些人充当了思想警察的角色。与生俱来的奴性、几乎透明的生活、每天两分钟仇恨时间的煽动、环境感染使普通党员变成了供奴役的机器。
  这只是国民的少数。
  处于底层的愚昧的无产阶级更好对付。他们不过是贪图生活安逸,真理部的谱曲器写诗器以及大跃进式的报纸很好的麻痹了他们,所以虽然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可是没见过光明的人有怎知夜的黑暗呢。
  由于被奴役的是精英,所以这样下去成为日不落帝国也极有可能。偏偏当权者还嫌不够,决定进一步控制甚至消灭思想。真理部着手编写新话辞典,让语言尽可能简洁,词汇尽可能少。在第11版中竟连反义词都取消了!据称这是为了让公民找不到合适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意义受到严格限制,意识的范围也就越来越小,也就没有理由或借口可以犯思想罪啦。控制思想可以稳固政权,但是消灭思想的结果必然导致政权覆灭。
  这无疑是个典型,一个不可能存在现实社会的典型。现实中即使只有秋毫之权也要扯纛做山大王。再加上新时代的种种磨灭了铁血之心,被假民主实资本的制度膨胀了野心的官员怎甘心被奴役?
  ——由于本书尚未读完,评论就此打住。摘录书中的一句话作为结尾:向未来,向过去,向一个思想自由、人们各不相同、但并不孤独生活的时代--向一个真理存在、做过的事不能抹掉的时代致敬!

来自: 豆瓣
作者: Candy.$    时间: 2012-11-6 10:51
  读乔治.奥威尔的<1984>,看到最后一句话“我爱上老大哥了”,纠结了两个星期的心情,和温斯顿的命运一起起伏,最后竟然心里咯噔一下,“此间人又少了一个”,温斯顿的灵魂终于被弄死了,他活着,可是他死了。
  
  这是一本书名比书的内容更出名的书籍(抱歉,很绕口),和<动物庄园>一起被无数次地提及。我一直以为这是一本资本主义作者通过幻想来描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恐惧的政治讽喻书籍,看毕后觉得奥威尔在1930-1940期间,凭着其西班牙内战的特殊经历和自身对于社会体制的感慨,创作出来的这两本书籍,不会特指社会主义制度,而是针对所有的专制和特权政府的假设和想象,把对专制集权的恐怖幻化成书中主人公的命运沉浮。深深的感受到,不自由毋宁死,民主和法治对于人类及社会是有多么的重要,"若为自由故,一切皆可抛"。
  
  温斯顿是一个普通的党员,真理部职员,他的工作很简单,为老大哥所认为的真理服务,每天及时地篡改历史以便跟上政党统治的需要和步伐。他每天被“黑幕”监控,他被迫参加“愤怒两分钟项目”假模假样的发泄对戈斯坦(老大哥的敌人)和欧亚国的愤怒;他通过及时修改各种媒体上出现的旧闻来达到篡改历史的目的,篡改历史的目的都是处于政治的需要,他在“新语”和白话的“旧语”灵活转换,他喝杜松子酒来麻痹自己,他渴望女人渴望爱情尽管那个时候的大洋邦社会压抑人性的本能,他有思想有自己的判断,因此他怀疑老大哥及他所代表的真理,他怀疑他的工作价值怀疑整个社会体系,他怀念过去人们的自由生活,他羡慕无产者不受拘束的生活方式,他爱上了一个叫茱莉亚的黑衣女子,疯狂的相爱和偷情,直到一天厄运降临。
  
  大老哥所代表的新社,是一种专制集权制度,他究竟是人是神,甚至是否真的存在,我们无从知道。那个社会的许多现象,现在读起来,仍会在内心里感慨和引起强烈的胸腔共鸣,奥威尔真心牛逼,不愧为一代大师,40年代就用文学的方式预见到了我们所遭遇的现在,现在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资本主义出现了200年,社会主义出现了不到100年。那个伦敦所处的大洋邦,1984年,统治的疆域很大,面临两个敌国,欧亚国和东亚国。那个社会是一个完全专制的社会,有真理部,及时的修正历史左右后来人的思想,想想和现在的“喉舌”功用是雷同的;那个社会有制造低俗黄色读物的部门,专门用来麻痹老百姓的思想,和现在的娱乐至死的导向也是不谋而合的;那个社会的“敌友”转瞬即变,话语也是一不小心就180度大转弯,一个人,昨天可能是英雄,今天就人间蒸发了,这也让我联想到我们的“不厚”家族,和很多落马的高官,和我们的刑法修正案允许的不通知家人就可以实现拘留办案等现世的案例;那个社会用新语,取消了很多繁文缛节,通过语言的简单化进一步禁锢和弱化人的主观能动性,如好、非好、加好、双加好四个词语就涵盖了所有的“糟糕 坏 差”等等复杂的形容词,形容词副词动词是越少越好的,人是越笨越好;那个社会有会发声的“黑幕“监控着人们的思维,有愤怒两分钟,非黑即白的集体非理性项目来扭曲人性,那个社会有会易容和潜伏的思想警察,来监控所有人行为和思想出轨;那个社会的教育,把小孩都教育成兔崽子,”红小兵“,吃里扒外的揭发自己的衣食父母,毫无怜悯之心,那个社会有像”奥布莱恩“这样的伪道学,披着羊皮的狼,诱人犯罪又残忍至极。那个社会有威逼利诱,有酷刑,有逼供,有画押,有所有我们现在恐惧的黑暗因素,没有自由,没有独立思想,有的是流水线生产出来的麻木的行尸走肉,只需要相信你所听到的和被灌输的。
  
  就是在这样一种社会下,温斯顿成了一个有”思罪“的犯人,他以为逃过了黑幕监控的出租屋可以给他提供短暂的自由,没想到出租屋主人是思想警察;他以为日记本上记录的内容不会被发现,没想到思想警察从最一开始就掌握了所有他思想犯罪的事实;他以为奥布莱恩是好人,是在野党的领导,没想到他也是资深的老大哥的思想随从,残忍不堪。他败给了这个无法抵抗的社会,一切都是监控,一切都是黑幕,他的厄运开始了。其实奥布莱恩对他的期望很简单,没有思想,不要去思考,相信他被灌输的,譬如2+2等于5,譬如大洋邦一直和东亚国交战,相信他以前所知道的真相或者思考的真相都是不正确的幻觉。从有思想到无思想,是一个吃尽苦头的过程,温斯顿因此吃尽了苦头,各种被残忍的折磨,一轮又一轮,思想被思想警察不分黑夜不分日月的穷尽地榨干,强奸......此处省略痛苦不堪的一万字.......总之最后,他为了生存,缴械投降了,承认了2+2也许等于5,承认了他以前的思想都是错误和幻想的,还出卖了所有的人和事,承认了所有被强加的莫须有的罪名,否认了所有的过去。但是有一点,他没有放弃,就是他还爱着茱莉亚。这种时刻对爱情的坚持,也是不被允许的,他被带去了死亡终点-101室,在101室发生的事情,是我读过的最刺激和惊心动魄的描述,那种对人性深处弱点的利用,那种用死亡和生存的命题来逼迫人投降和背叛的瞬间,让我背脊发凉,太可怕了。这也是一种很残酷和残忍的做法,利用人的终极弱点来达到洗脑的目的,我害怕地瑟瑟发抖。如果没有自由,没有法制,滥权私刑,这个社会会变成怎么样?
  
  温斯顿最后屈服了,背叛了他的内心和最后仅存的一点思想,通过把痛苦驾于第二个人的方式让自己获得了生命的权利。可是,他失去了自我,他没有办法再回到过去,他变成了一具行尸走肉。最后大洋邦打赢了仗,获得了非洲的统治权,他竟然发现,他不恨老大哥了,他爱老大哥,一切的黑与白自然地完成了转换,他洗脑成功了。尽管他经历了那么多的肉体痛苦,把命保住了,但最终他确死了,他再也无法思考和反抗,他的精神死了。
  
  这是一个描述专制和集权的故事,主人公是一个悲剧的缩影。专制有多可怕,集权有多糟糕,自由和民主就有多美好。不自由毋宁死,我们所生活的社会还有很多的不美好,在1984中找到了很多共鸣的影子,但这个社会会更好的,会吗?我们可以相信吗?

来自: 豆瓣
作者: 墨远$    时间: 2012-11-6 10:51
  P2奥威尔首先是一个社会主义者,其次是一个反极权主义者,而他的反极权主义的斗争是他的社会主义信念的必然结果,他相信,只有击败极权主义,社会主义才有可能胜利
  
  P3对一个孩子最残酷的事莫过于把他送到一所富家子弟的学校中去。一个意识到贫穷的孩子由于虚荣而感到痛苦,是成人所不能想象的。....一个不合群的孩子在寄宿学校吃到的苦头可能是英国唯一可以与一个外人在极权主义社会中感到的孤立相比的事。
  
  P10他遭到了一道沉默和诽谤的双重厚墙的包围,其他幸存者和目击者也同样被封上了口,以致摇旗呐喊的应声虫们能够放手改写历史而无人质疑...哈罗德 艾萨克——“把蒋介石这一柠檬挤干了扔掉”
  
  P11他的反极权主义的斗争是他的社会主义信念的必然结果,他相信,只有击败极权主义,社会主义才有可能胜利,因此揭露极权主义的危害,向世人敲起警钟,让大家都看到它的危害性——对伦理的破坏,对思想的控制,对自由的剥夺,对人性的扼杀,对历史的捏造和篡改...——是何等重要。如果听任它横行,在不久的将来,人类社会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P6在远处,一架直升飞机在屋顶上面掠过,像一只绿头苍蝇似地徘徊了一会儿,又绕个弯儿飞走。这是警察巡逻队,在伺察人们的窗户。不过巡逻队并不可怕,只有思想警察才可怕。
  
  你只能在这样的假定下生活——从已经成为本能的习惯出发,你早已这样生活了:你发出的每一个声音,都是有人听到的,你做出的每一个动作,除非在黑暗中,都是有人仔细观察的。温斯顿继续背对着电幕。这样比较安全些,不过他也很明白,甚至背部有时也可能暴露问题。
  
  (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P21总是在夜里——逮捕总是在夜里进行的。突然在睡梦中惊醒,一只粗手捏着你的肩膀,灯光直射你的眼睛,床边围着一圈凶狠的脸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举行审讯,不报到逮捕的消息,人就是这么销声匿迹了,而且总是在夜里。你的名字从登记册上除掉了,你做过的一切事情的记录都除掉了,你的一度存在也给否定了,接着被遗忘了。你被取消了,消灭了:通常用的字眼是:化为乌有。
  
  P30千篇一律的时代,孤独的时代,老大哥的时代,双重思想的时代,向未来,向过去,向一个思想自由、人们各不相同、但生活并不孤独的时代——向一个真理存在、做过的事不能抹掉的时代致敬!
  
  思想罪不会带来死亡:思想罪本身就是死亡。
  
  P35以前的事,一切都淡薄了。没有具体的记录可以参考,甚至你自己生平的轮廓也模糊不清了。你记得重大的事件,但这种事件很可能根本没有发生过,你记得有些事件的详情细节,却不能重新体会到当时的气氛,还有一些很长的空白时期,你记不起发生了什么。当时什么情况都与现在不同。甚至国家的名字、地图上的形状都与现在不同。
  
  P37如果党能够插手到过去之中,说这件事或那件事从来没有发生过,那么这肯定比仅仅拷打或者死亡更加可怕。
  
  “谁控制过去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就控制过去”
  
  双重思想:知与不知,知道全部真实情况而却扯一些滴水不漏的谎话,同时持两种相互抵消的观点,明知他们相互矛盾而仍都相信,用逻辑来反逻辑,一边表示拥护道德一边又否定道德,一边相信民主是办不到的一边又相信党是民主的捍卫者,忘掉一切必须忘掉的东西而又在需要的嘶吼想起它来,然后又马上忘掉它,儿尤其是,把这样的做法应用到做法本身上面——这可谓绝妙透顶了:有意识的进入无意识,而后又并不意识到你刚才完成的催眠。即使要了解“双重思想”的含义你也得使用双重思想。
  
  P42报纸、书籍、照片,凡是可能具有政治意义或思想意义的一切文献书籍都统统适用。每天,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地修改过去,使之符合当前情况。这样,党的每一个预言都有文献证明是正确的。凡是与当前需要不符的任何新闻或任何意见,都不许保留在记录上。全部历史都像一张不断刮干净重写的羊皮纸。
  
  P43你所知道的只是,每个季度在纸面上都生产了天文数字的鞋子,但是大洋国里却有近一半的人口打赤脚。每种事实的记录都是这样,无论大小。一切都消隐在一个影子世界里,最后甚至连今年是哪一年都弄不清了。
  
  P71他们不到觉悟的时候,就永远不会造反;他们不造反,就不会觉悟。
  
  P75一切都消失在迷雾之中了。过去给抹掉了,而抹掉本身又被遗忘了,谎言变成了真话
  
  P80所谓自由就是可以说二加二等于四的自由。承认这一点,其他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P100你要对付的从来不是那个外部的敌人,而是自己的身体。
  
  P141夕阳的淡黄的光线映在床角上,照亮了壁炉,锅里的水开得正欢。下面院子里的那个女人已不再唱了,但自远方街头传来了孩子们的叫喊声。他隐隐约约地想到,在那被抹掉了的过去,在一个夏日的晚上,一男一女一丝不挂,躺在这样的一张床上,愿意做爱就做爱,愿意说什么就说什么,没有觉得非起来不可,就是那样躺在那里,静静地听着外面市井的闹声...
  
  P162如果你爱一个人,你就爱他,当你没有别的东西可以给他时,你仍把你的爱给他。
  
  P186可以设想这样一个社会,从个人财富和奢侈品来说,财富是平均分配的,而权力仍留在少数特权阶层人物的手中。但实际上这种社会不能保持长期稳定。因为,如果人人都能享受闲暇和社会保障,原来由于贫困而愚昧无知的绝大多数人就会学习文化,就会独立思考,他们一旦做到这一点,迟早就会意识到少数特权阶层的人没有作用,他们就会把他们扫除掉。从长期来看,等级社会只有在贫困和无知的基础上才能存在。
  
  P187任何国家要是工业落后,军事上就会束手无策...在实践中,要做到这一点的唯一办法是不断打仗。战争的基本行为就是毁灭,不一定是毁灭人的生命,而是毁灭人类的劳动产品。
  
  P195战争的目的是保持社会结构不受破坏..因此真正永久的和平同永久的战争一样,即“战争即和平”。

来自: 豆瓣
作者: 512昭    时间: 2012-11-6 10:51
       《1984》描写的不是世界某一阶段,而是最终结局。
  当世界为三个极权主义国家所瓜分时,这个世界上就不会再有真正的自由。
      奥威尔以一种独特的方式,简洁的笔法表达了自己对集权统治的不满。
     “战争即和平,无知即力量,自由即奴役。”奥威尔笔下的社会就在这三句话的指导下完美的运行着。随着新话逐步成为官方语言,世上将不会再有反抗者,因为所有的历史都将被篡改,正如英设所信奉的教条那样:“谁掌握了过去,谁就掌握了未来。”
  英社最恐怖的一点就是,他将政治强加入了人的内心,通过系统化的洗脑使大部分人认为,检举思想罪罪犯是天经地义的事,孩子检举父母会受到嘉奖,夫妻之间互相检举也成为常事,更可悲的是,父母甚至鼓励自己的孩子这么做。当社会上的大部分人都成为思想警察,孩子举报父母之时,当杀人放火不会受到真正的惩罚而仅仅产生一个反对政府的念头而被判处死刑之时,当通过创造新语言使人断绝与过去的联系之时,政治的发展就真正到了一个终点。因为没有人知道什么是真相,即使知道什么是真相,他也不肯去相信,那么它便与假象无异。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帕金森家的孩子。看到有人用老大哥的画像包香肠,便在那人的背上点火;在锁眼里听到自己的父亲说反政府的梦话,便向思想警察去告发,将自己的父亲送入“仁爱部”,这哪里是孩子,分明是两个恶魔。给可悲的是,帕金森先生在狱中甚至为自己的孩子感到自豪!孩子是没有责任的,应该对此负责的是恐怖的思想控制。
     这就是建立“大洋国”统治的重要手段。
     《1984》中的“仇恨会”,“双重思想”等在现实中已有所体现,集权统治需要不停地为人民寻找一个“仇恨”的目标,让人民的仇恨可以发泄,以维护他的统治。在奥威尔死后的若干年,这已经在遥远的东方出现了。
     总之,自由就是2+2=4,但是最后,领导人可以宣布2+2=5,而可怕的是,几十年之后,大部分人认为领导人是对的,而客观世界又只存在于人的意识中,意识又是可以被更改的,那该肿么办?
     奥威尔留给我们的一个永恒的问题。。。。

来自: 豆瓣
作者: 这男人$    时间: 2012-11-6 10:51
  一开始,说真的觉得很一般,语言有些拗口。但读着读着才发现不那样。很难想想在书中的那个世界里我会怎样,也许我连自杀的勇气都没有吧。找不到毒药我会怕痛吧!更甚的是也许我会连反抗的意识都消掉吧。第一次发现自由的珍贵。发现过去的意义,不要无视过去,更不能忘记,而那些企图篡改过去的人更是不可饶恕。

来自: 豆瓣
作者: 淼儿飞$    时间: 2012-11-6 10:51
         温斯顿最后的结局在我意料之中,我想与其说他成了众多“老大哥”的拥护者之一,还不如说他真真正正地消失了。
      以前模模糊糊想出一些观点,自以为成熟了,长大了,书看的多了开始独立思考开始有深度了。现在回过头来,发现那时的观点才是真正的幼稚可笑,起码是有这样的潜意识,好像以前活在一个美好的世界里,现在则完全回到现实中。101房里的遭遇让我不寒而栗。这个世界上,我不怕蛇,不怕虫,不怕猛兽,独独怕的就是那——我也不愿说名字,怕到骨子里,如果有人像对温斯顿那样对我,我应该也会屈服吧。但是现实不一样。没有有型的折磨,只有慢慢腐蚀,以前的我恰是被腐蚀最严重的时刻,而今我不刻意针对某一现象,某种主义,某种学校里大多数人都想要加入的组织——无论是为今后现实利益还是个人信仰——去做评价,我只是发现我早就不是自己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Elact$    时间: 2012-11-6 10:51
  if you do not fight, the green dam installed in your computer will become the telescreen in this novel.

来自: 豆瓣
作者: 229608$    时间: 2012-11-6 10:51
         考上研了之后,义务推销这本书,争取卖出去100本以上。专门卖这本书,或者加一本《美丽新世界》,自己去想办法进一批,然后在校园里面像推销员那样给遇到的同学兜售。
         一直就有这个想法,写在这里,免得以后忘记。

来自: 豆瓣
作者: 17#$    时间: 2012-11-6 10:51
            老大哥看着你,嘿嘿,其实咱们不都是在被看着么?就算没人看你,你也会妄想出有个人在看你,你小心不要让自己放出一个响亮的老P,吃饱了不敢随便打饱嗝,你要买个大房子,你希望有辆好车子,你希望有个大美女,你希望的其实更多的是敬仰的目光。别说有人在看你,其实没人看你的时候,你别逼着自己觉得有人看就好。哦对了,该觉得有人看的时候,往往你会忘掉被看着这回事情,比方说,拣了100块钱的时候、算计你的同事的时候、出卖权利的时候,嘿嘿,别以为在说别人,我只是在说我自己,所以,这本书,看起来不那么美好,每个人其实都想摆脱这样的生活,那么不害怕别人看,选个方式,这个方式是去爱一个人,荷尔蒙让你学会勇敢,可惜,荷尔蒙是有期限的,爱情在这里无辜地成为池鱼,爱情就是爱情,不是高压下的释放,也不是无聊时的零食。人们啊,可怜的人们。妄想着互操一下就可以摆脱命运对你的摆布,可以忘却这个枯燥乏味的世界,请试着用用脑子吧。哦对了,这个其实谁都没有说,书里写的我看到了,如此而已别生气。我只认为,书中描写到的那种愤怒绝望,我们还没有资格去感受,因为我们如此卑鄙,如此猥琐,苟延残喘地伏地而行。别问我为什么,这个问题不是我能回答的。再见,列宁。

来自: 豆瓣
作者: 庚楚$    时间: 2012-11-6 10:51
  马克思将社会分出了阶级,漠视了人性个体的存在,诞生了一个又一个荒诞暴力的国家,只摘取一段书中关于性的描写,无关风月,只是触动心灵的震撼:
  “他把她的工作服拉开,仔细看她那光滑的白色肋腹。他想,在过去,男人看着女人的躯体,看得产生了欲望,就这么简单。如今却既没有纯粹的爱,也没有纯粹的肉欲,没有一种情感是纯粹的,因为一切都混合了恐惧及仇恨。他们的拥抱就是场战斗,高潮就是胜利。是向党的一击,是政治行为。”
  在1984中,他们控制的不仅仅是我们肉体的行为,甚至还有我们对外界感觉,以致最终能控制我们的灵魂

来自: 豆瓣
作者: 坎坎坷$    时间: 2012-11-6 10:51
  读完之后,感触很深(相信许多人都有感触):
      极权主义社会的人没有人性,因为极权主义本身就没有人性。千百年来极权者总是打着各种旗号进行极权,而人民总被他们欺骗,一场革命上台的总是新的特权阶层,人民从来没有真正当政,他们总是在最下层,有史以来都是这样。极权政治最根本就是一种建立在恐惧仇恨和残酷之上的政治制度,正如书中所说,这种体制是永远不会支持很久的。极权体制政府不会让它的人民知道得更多,人民也不会知道更多,极权政府会永远让人民保持麻木不仁,保持愚昧,让他们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不威胁到统治阶层的利益,统治阶层的利益是统治阶层最关心的事情,维护统治阶层的利益是极权政治的目的之一。这种社会不论用什么主义来自称,其本质都是极权。极权政治家来编出一些华丽的辞藻欺骗民众,愚弄民众,最后获利的仍是统治阶级。说白了,极权主义就是一种统治阶层为维护自己的利益,满足自己的欲望的一种丑恶的思想——很多人打着其他旗号来掩饰他们极权的渴望。
    最后,向时代的良知,本书的作者George Orwell致敬!向那个不存在的,但仍给予我们警示的1984年致敬!
                                                                      
                                                            2012年2月29日   21时44分

来自: 豆瓣
作者: Gaberb$    时间: 2012-11-6 10:51
  看过动物农庄之后就找来1984想要看,但是一直到看完第一部分,我都没发现看完动物农庄之后再看这个有多大的意义,毕竟看起来1984似乎只是把前者最后的结果细致地描述出来而已,没有提供任何新东西。但是看完第二三部分之后我有点明白了。
  1984不只是一部政治讽喻小说,而是写到了远比政治更严肃更暗黑的问题:人性,希望,精神世界如何被再造,社会和人类本质上的不可救药,等等等等,远比政治寓言和预言丰富、深刻。Winston改造的过程算是揭示了今天人看起来十分荒诞的现象到底为什么可能发生,其背后的mechanism。奥威尔在告诉读者,绝望到底可以有多绝望。他暗示了读者头脑中可能有的那些一点点的最微弱的光明,然后坚决地当着你的面把这些微弱的光明之火掐掉堵死,不留任何后路。
  我开始以为自己知道doublethink什么意思,双重思想不过是阳奉阴违,选择失忆,后来看到对Obrien的行为描写我才发现,远比这个复杂,后面的很多论述都是贴近哲学层面、精神层面的高智商逻辑与意识游戏。所以智力不能及的普罗大众就看动物农场就好了,直白简单,没有那么多枝蔓,而1984大概智力越高的人能看到的东西也越多。
  
  另外,“极权”是奥威尔政治讽喻的中心内容。极权必然意味着人的异化、工具化,意味着个人是国家的一颗螺丝钉,哪儿需要就拧到哪儿,这些都是有违个体尊严、自由价值的东西。然而与许多人所认为的不同,“个体异化为集体的螺丝钉”之类的奥威尔极力警告的现象并不是在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两千年从未变过难以去除的民族特性,中国文化并不缺张扬个体价值的成分。每次看到这些,我都会想到庄子的“尊生”,“君子不器”,就会感叹两千年前我们曾经有过如此之高的境界,今天不要再忘记,也不要再狡辩“那些是西方价值,不符合国情、传统文化”。庄子和奥威尔都懒得搭理你呢

来自: 豆瓣
作者: 穆言$    时间: 2012-11-6 10:51
  
  
       一
  
      苹果公司在1984年推广它那著名的Macintosh电脑的时候,曾经制作了一部后来被媒体誉为近五十年里最出色的电视广告:在背景广播喋喋不休的宣传灌输中,一列长长的,表情呆滞的人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进了一个灰暗压抑的大厅。他们的眼神空洞而茫然,呆呆地凝视着在一个巨大屏幕中以不容质疑的语气欢呼“信息净化法案”的“领袖”。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充满着运动员般的生命活力的少女,不顾后面卫兵阻拦,奋力冲进了大厅,用尽全身力量将手中的大锤掷向屏幕。在屏幕被击碎的同时,一串字幕浮现出来:“在1月24日,苹果电脑将推出Macintosh,那个时候,你会明白为什么我们的1984,没有变成(乔治奥威尔笔下)的“1984”。“
  
      关于这部向《1984》致敬的广告的具体含义,以及苹果与在这个广告中被影射的IBM间的恩恩怨怨 [1],笔者在这里不作过多讨论,只是想借此例说明一下这部反乌托邦小说的影响力。自1948年奥威尔完成这部作品以来,它所产生的震动,早已超出了文学本身意义上的范畴,甚至有评论如是说:“阅读《1984》的人多一个,这个世界就多一分自由的保障“,评价之高令人瞠目结舌。而在本作品中出现的“Big Brother”(“老大哥“)“newspeak”(“新话”)等词语,也被收入了权威的英语词典,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以至于到了苹果发布那个著名广告的1984年,世界许多报纸媒体还纷纷专门发表文章,额手相庆乔治·奥威尔在这部作品中关于未来的预言没有变成事实。虽然我们的世界仍然充斥着各种意识形态的冲突,但是那种法西斯式的全面控制一切的极权主义政权,毕竟没有在全球扩散开来,变成全人类共同的梦魇。
  
      二
  
      对于这部受到如此多重视的小说,笔者首先简单地介绍一下它的情节。
  
      这部小说描绘了一个阴暗,压抑的近未来世界,在那个时代,世界已经被三个超级大国所瓜分,他们分别是大洋国(Oceania),欧亚国(Eurasia)以及东亚国(Eastasia)。三个大国在各自的交界地区进行着无休无止的战争,然而奇怪的是,他们似乎对敌人究竟是哪个国家并不在意,有可能昨天还发表了一篇严辞谴责东亚国暴行的社论,第二天东亚国就变成了“我们可靠的盟友”,而且在所有的记录里也找不到任何同东亚国曾经敌对过的痕迹。它们对战争何时才能有进展也毫不关心,虽然总是在宣传我军不断取得重大的胜利,但是战事的结束似乎总如地平线般可望不可即。
  
      故事发生的舞台,是在大洋国“一号空降场”的首都,伦敦。在这里,无数的“老大哥在看着你!”的宣传画张贴在城市的每一处,确保你无时无刻都感觉沐浴在“党”——英社(Ingsoc [2])的领袖:“老大哥”的坚定目光中。除此之外,还有无数的“电幕”(telescreen)安放你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宣读着“党“的决定,注视着你的一举一动。人们被划分成了三种成分,核心党员,外围党员,无产者,在老大哥的领导下精确地生活着。一切都是那么和谐,稳定。党甚至还正在试图推广一种新的简化语言“新话”(newspeak)以确保任何“有害”的思想届时已经完全不能通过语言来表达。而政府部门的名称也是那么的令人安心,它们是,真理部,友爱部,富裕部,和平部,分别位于五座白色的,高耸入云的大厦里面,上面用漂亮的字体写着党的三句口号:
  
  “战争即和平
  
  奴役即自由
  
  无知即力量“
  
      而我们小说的主人公温斯顿,却感受到了一丝异样。他在这样的“幸福”生活中,出于他残存的人性本能,察觉受到了种种不可思议的荒谬。他是一名“外围党员“,在真理部从事着根据老大哥讲话修改记录的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一张同宣传明显矛盾的照片。这令温斯顿困惑不已,他开始怀疑周遭的真实性。为了对抗这样的谎言,他开始写日记,试图记下自己小小的,但是却是真实的“历史”,并能被后人所读到。在这个过程中,他认识了裘莉亚,一个用肉体的解放来对抗“党“的道貌岸然的女孩,并从温斯顿的同事,地下组织”兄弟会“的成员奥勃良那里了解到了这个国家的恐怖本质,他们开始尝试反抗。然而,这一切都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圈套……
  
  
         三
  
      《1984》作为一部伟大的反乌托邦小说,由于其时间设定在创作时的未来(1984年),所以有的时候会把它归到“科幻小说”的范畴中来。但是如果真的要和人们常常同时提到的另外两部反乌托邦小说(苏联作家扎米亚京的《我们》,英国作家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相比的话,《1984》中的“科幻成分”其实少之又少。所以与其把它归为科幻,不如和奥威尔的另一部作品《动物庄园》一般,认为是一部深刻的政治讽刺小说。其背后蕴含的政治哲学内涵,是值得我们反复品味的。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对奥威尔的这部作品作过多的阐释,甚至掩盖了它是首先作为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而存在的本质,同样也是不合适的。借助评论家波斯纳的话来说,《1984》是“一个精彩生动的、悬疑叠生的、气氛渲染的和令人恐怖的(就这一意义而言,它并不带贬义地意味着,它类似于亨利·詹姆斯的著作、甚至哥特式作品的那种恐怖性特征)罗曼蒂克的冒险故事。”[3],这也是1984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而经久不衰的原因所在。
  
      要理解《1984》的思想内涵,就必须首先回顾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乔治·奥威尔乃至他那一代“战后知识分子“的思想经历。众所周知,二十世纪的上半叶,是人类历史上空前动荡的一段历史时期,在短短的五十年间,接连爆发了两次世界性的大战。在这两场战争中,由现代技术力量所武装的屠杀机器,其毁灭生命之高效率,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人类战争的形态已经产生了质的改变。而更引人注目的是,在这五十年里,还发生了两次时间几乎重合的两场政治浩劫:德国的纳粹运动和斯大林苏联的大清洗。这两场政治灾难与以往的专制政权不同,也体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这些悲惨的事件,对西方知识分子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令他们对造成灾难的极权政权以及其指导思想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思。这些反思后来成为了战后一系列的经典著作的思想起点,如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卡尔·波普的《开放社会及其敌人》,汉娜·阿伦特的《极权主义的起源》,当然,还有乔治·奥威尔的这本《1984》。
  
      正如上文所言,《1984》所包含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如果要对这些内涵进行一个全面的梳理的话,恐远非笔者学力所胜 [4]。在这里,笔者只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对这部作品的背后的一些内容从局部的角度切入,进行简单的分析与解读。
  
      首先引起笔者关注的是《1984》中的社会阶层划分。在原作中,大洋国被划分成为了三个阶层:核心党员,外围党员,以及无产者。核心党员,相当于一个庞大而封闭的官僚阶层,他们垄断了国家的权力,占据着国家机器的重要地位,如秘密警察,部门长官等。而外围党员,相当于现实中受到一定教育的知识分子,技术人员,则是充当维护这个机器正常运转的普通文职人员,技术专家,以及其他职位。而占总人口85%的无产者,文化程度极低,从事着最简单的体力劳动。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小说里,“党”针对于对于不同的阶层,所采取的统治策略也是不同的。作为垄断权力的官僚阶层而获得舒适生活的核心党员,是这个体制下的既得利益者,党利用对权力的渴望和追求笼络他们,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而对于社会金字塔的另一极端,无产者,党则通过愚民宣传彻底麻醉之,令其在庸俗而卑微的贫困线上挣扎,但也未太加控制。
  
      然而,对于中间的外围党员,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他们通常从事的工作能令他们了解到一些有限的真相(如温斯顿,就在真理部从事改写报纸的工作),而良好的教育又能让他们具有一定的思辨能力,这样他们当中必有人发现这个极权主义政权的本质,而这正是党所忌惮的。所以,针对这个阶层的对策,就是全面恐怖:彻底的,无孔不入的严密监控。1984这部小说,其实也是主要围绕着这一批夹缝中的个体在极权主义下的命运的而展开的。关于他们的生命状态,笔者姑且总结为:孤独的囚徒。
  
      四
  
      为了更加清楚的阐述这一观点,笔者需要首先引入英国哲学家杰里米·边沁所提出的”圆形监狱“的概念。
  
      1785年,受一所法国军事学校的建筑设计所启发,边沁产生了设计一种以管理人员最少为目的监狱的念头。在他弟弟塞缪尔的帮助下,他最终设计出了“圆形监狱”这个模型:以一个环形的建筑围绕着中央的塔楼。环形建筑被分隔成单间作为囚室,并统一朝向塔楼。塔楼作为狱卒监视囚徒的场所,开有带百叶的窗户。这样,一方面以很少的管理人员即可监督众多的囚犯,另一方面,囚徒又看不到监管者的状态,时刻感觉出于一种被监视的状态之中,从而主动规正自己的行为,达到一种“自我监禁”效果。
  
      边沁在设计这一概念时的目的,最初只是单纯建筑学意义上的,正如他在那本长长的副标题中所说:“它体现全新的建筑原则理念,适用于任何类型机构,能将各色人物均置于监察下,尤其适用于收容所、监狱、工厂、车间、贫民院、制造厂、疯人院、医院和学校:这些地方的管理计划中都适于采用这些原则.“[5]。他的这一思想也的确为之后的监狱设计者所吸收。
  
      然而,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在其著作《规训与惩戒》中通过 “圆形监狱”隐喻文本的深入阐读,天才地揭示了通过这一隐喻所折射出的现代权力的惩戒本质。在福柯眼里,若仔细考察这一概念,我们不难发现这一隐喻的社会学含义所在。边沁在“圆形监狱”所设计的空间关系,实际上是对社会关系的一种具象化的映射。他所指向的实际上是一种封闭的社会系统的构建,这种构建具有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的特点。边沁自豪地表述它为:“一种新的监视形式,其力量之大是前所未见的。”
  
      按照边沁自己的话来说,如果要保证“圆形监狱”这一系统能够良好运转,其核心在于确保“监察者本身的中心性”,即处在“能够看见他人,而他人看不到自己”的状态之下。在这种情况中,囚徒随时都处在(或者,更为重要的,“自认为处在”)监管者的目光之下,受到监管者连续性的规训之中。监管者的这种“貌似显然的无处不在”,令囚徒自身的意志时时刻刻都处在主动压抑的状态中,得不到付诸实践的机会,久而久之,囚徒独立运用意志的能力必将退化,而将组织自己生活的能力完全交给监管者,以寻求“平静与安宁”。
  
      我们很容易看出,“1984“本质上就是一个巨大的“圆形监狱”。最为直接的证据就是小说中“电幕”这个设定。按照书中的描述,“电幕“(telescreen)是一种类似于监视器的存在,而同时又具有宣传的功能,随时在向你宣传”党“的一系列重大胜利,同时下达一些重要的通知。例如它可能在宣布了一条粮食全面增产的好消息之后又通知本月居民粮食配额下调,而且丝毫不显得突兀。而它的更重要的功能,就是监视你的一举一动,甚至一点微妙的表情都逃不脱”党“的法眼,从温斯顿的一段独白可以很明显的体现这一点:”在电幕面前你最好保持一副宁静平和的表情,因为这是老大哥希望他的人民所保持的精神状态。“
  
      借助电幕这一技术手段,极权机器将它冰冷的触角,伸到了公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几乎彻底消灭了“私密空间“的存在。而这正是极权主义的重要特点。同过去历史上的专制不同,技术的进步,给予了独裁政权一个“全面渗透进公民生活”的有力武器,从而由“专制“走向“极权”。东德的秘密警察机关“斯塔西”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有趣的是,这个特务部门的标语正好是“我们无处不在”( “WIR SIND BERALL”)。它借助窃听,揭发,告密等手段,全面监控公民的思想动向。在其特务活动的最高峰,在东德有600多万人被建立了秘密档案,甚至超过了东德人口的三分之一。如果将这种情况稍加推演,一个翻版的“大洋国”就呼之欲出了。这在德国电影《窃听风暴》里面有着生动的表现,可谓是跨越时间,为奥威尔的预见做了一个鲜活的注脚。
  
      在这样的“圆形监狱”中,由于监管者面目的模糊不清,囚徒不得不无休无止的进行自我审查,稍有放松,就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小说中温斯顿的邻居派逊斯,是一个毫无头脑的,对“党“崇敬之致的模范公民,就因为在睡梦中喊了一句”打倒老大哥!“被小女儿告密,而被投入友爱部的监狱。在1984中铺天盖地的“老大哥在看着你!”宣传画,正是想向人们强调这一信息,使人们陷入主动放弃自主思考的境地。通过这种手段,“党”就成功地把无数的“老大哥”植入到每一个人的脑海之中,发挥着“威慑”的作用,从而大大地减小了监控的成本。
  
      这样的“圆形监狱”,剥夺的不仅仅是被囚徒的自由,而且,还会令被监禁者彻底丧失“成为自由者的能力”[6],康德所说的“独立运用自己理性”“从加诸自身的蒙昧状态中脱出”也根本无从谈起。即便是身处其中的个体萌生有反抗意识,他也不可能从“党“灌输给他的行为逻辑中逃脱。当温斯顿和裘莉亚在奥勃良的寓所里起誓,奥勃良问如果向孩子脸上泼镪水也能促进兄弟会的事业的话,他们会不会照办。温斯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讽刺的是,温斯顿正是出于残存的人性,才对”党“产生了反抗的念头,但是当奥勃良诱导他们立下这个灭绝人性的誓言的时候,温斯顿已经没有办法独自运用自己的理性进行判断,而是从一个恐怖迅速投入到了另一个恐怖的怀抱之中。即便兄弟会不是一个圈套,而真正是一个反抗老大哥的组织,我们从这个誓言所折射出得信息来看,如果它掌权,也不会比老大哥仁慈多少。这不能不说是在这个巨大“圆形监狱”中的囚徒的一个悲哀的怪圈。
  
        五
  
       汉娜·阿伦特在《极权主义的起源》中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一切极权主义的本质,就是孤独,是对个体的彻底孤独。
  
       极权主义的统治,就是竭力试图让个体处在一种一盘散沙的原子化状态,几乎与他人建立不起任何稳固的联系,甚至连基于血缘的家庭关系也要想方设法地破坏。这也是为何极权政权是如此钟爱近亲控告,还树立为“大义灭亲”的忠诚典范的原因所在,如在小说中泰晤士报津津有味地报道过的一位偷听自己父母谈话然后检举的“小英雄”,以及温斯顿的邻居,派逊斯自豪地对温斯顿说是他小女儿的告发,才将他送进了监狱。它通过鼓励、胁迫告密的手段,相当于在每个家庭中都安插了它的思想警察,摧毁了最后的伦理底线。每个人都不可信任,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扣下自己脑后扳机的行刑队。事实证明,这并不是作家的夸张。1989年柏林墙倒塌之后,东德斯塔西的资料库也随之解密,可以对外公开查询。这却在东德造成了意料之外的巨大冲击。许多人赫然发现,自己的妻子,丈夫,儿子,女儿原来这么多年一直在(主动或被迫)向“组织”汇报自己的言论和思想。很多人接受不了这个残酷的现实,或者经受不起良心的拷问,纷纷选择了自杀。这在当时的东德社会甚至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足见当社会的最基本单元——家庭的信赖关系被摧毁之后的后果是何等的可怕。
  
       而小说中的温斯顿,无疑正是处在这样的孤独状态之中。在遇到裘莉亚之前,他在小说中始终都是孤独地住在这个公寓之中。他有妻子,凯瑟琳,但是他们之间并没有感情而言,因为他实在无法忍受她即便是在谈到性爱时也要称之为“咱们对党的义务”的那种状态。对他来说,她就像一个空壳一般,除了党灌输的教条之外没有任何鲜活的东西。而他和裘莉亚则不同,他爱她,她爱他,他们之间拥有着一种稳固的联系,这已经是对党的统治逻辑的一个重大的挑战。这也是为何他们把彼此幽会视为是在身体力行地反抗党的统治的原因[7]。
  
       如果一个个体只是社会关系被切断了,我们这时还只能说他是被孤立,而不是孤独。然而,极权主义统治不会满足于此,它要把它的触角一直深入到“你头脑中那可怜的几立方英寸”(温斯顿语)才肯罢休。这就是极权主义的恐怖之处:它造成的,是人与“自我”[8]的撕裂。这,才是最可怕的孤独。
  
       我们之所以拥有一个自身存在的确信,是因为我们有着关于自身的一系列连续性的体验:对过去的记忆,对生活的常识。这一切都构成了“自我”的内容,藉此,个体得以确定自己。正如温斯顿所说,所谓自由“就是承认二加二等于四。有这个作为基础,一切都迎刃而解。”温斯顿偷偷写日记也是这样,他想给对过去的记忆留下一份自己能够确定的记录。只要过去能够被确定,常识能够被承认,他就有了一个坚实的出发点来对抗这个世界的荒诞不经。
  
       而党的统治术则恰恰相反,它所要谋求的,正是与“自我”的断裂。在党的统治下,常识是受到权力强暴的,历史是可以根据需要随心所欲地修改的(“谁掌握了现在就掌握了历史,谁掌握了历史就掌握了未来”)。这里的历史不仅仅是在宏大叙事框架下的“历史”,而且还包括个体对于过去的私人体验。你真的看见了那三个叛国者参加党的会议的照片了吗?不,你没有,那是你的幻觉,你已经有病了,温斯顿。这是奥勃良对温斯顿的冷酷宣判。你是如何了解过去的呢?记录,照片,书本,很遗憾,这一切都在“党“的掌控之下。它可以轻易地将一个事物,甚至是一个人“存在过”的一切痕迹轻易的抹消掉,或者,按照原文的说法,“化为乌有”。那么,这个时候,你又到何处去寻求对你记忆的确信呢。
  
       将连续性的“私人历史”从个体上剥离,令他永远都只生活在“此刻”这支离破碎的片段之中,陷入连自身的存在都无法确定的惶惑不安,这就是“恐怖”的含义,这就是“自我”的连续性被破坏后,个体所面临的彻底孤独。愈孤独,则愈希望融入到一个集体当中。这就是为何所有的极权主义政权都钟爱“历史必然性”与集体主义的原因,失去了“自我”之后的个体们,在面临“不可阻挡的历史洪流”时,总会产生一种无力感,于是就会主动寻找一种庇护,而在这时,他们是最容易铸造成一个整齐划一的“战斗集体”的。于是,极权主义贯彻其权力意志的最后结晶,也就应运而生了。
  
        六
  
       以上笔者遵循着两条路线,简单分析了在《1984》中的那种无孔不入的极权恐怖状态下,所有遭到戕害的个体的命运:成为“圆形监狱”中的“孤独囚徒”。在1984的结尾,主人公温斯顿怀着对“老大哥”和“党”的无限热爱,被处决掉了。之前的一切,怀疑,爱,反抗,在冰冷的极权机器下都被碾压得粉碎。这应该也是作者悲观态度的反映。不过,现实的验证,要比奥威尔的寓言宽慰不少。《1984》成书64年了,奥威尔笔下的那种彻底的极权恐怖政权,即便是后来存在过,如红色高棉等,也被证明是难以长久的。奥威尔构想的独裁者“老大哥”,是一个概念化的形象,他既有人格化的特点,而又实际上只是一个权力阶层所推出的符号,而非真实存在,所以就会永远存在下去。这即是奥威尔在书中所说的“寡头政治集体主义”。但是在现实操作中这种理想状

来自: 豆瓣
作者: 冻黑狗$    时间: 2012-11-6 10:51
  可能是我天真,想的事情简单。真的以为不会有人愿意高其他人一等,,或者有人宁愿他人放弃思想使世界千篇一律。真的每个人会放弃挚爱,背叛信仰。
  当然可以狡辩是为了生存。
  一切美丽都来自对原有事物的意见和改变,如果没有这种冲动,社会又会怎样行尸走肉。战争就是和平,自由就是奴役,无知就是力量。背后又是多么悲凉的妥协,统治者信奉的永恒的统治,换句话只是死水一滩。永恒代表不了永生。没有绝对的自由相反也没有绝对的统治。
  
  
  
  但如果没有比较,怎么知道自己生活的环境是好是坏,是应该赞美还是应该痛骂。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一个老实本分的农民一生辛辛苦苦勤勤恳恳,忙碌在自己一亩七分田里。或许他衣食无忧会感到生活很幸福。
  但他儿子年轻喜欢接触新鲜事物,爱看电视爱上网,他知道自己生活圈外还有一个更新鲜的世界。他放弃种地去城里打拼,混在城市最基层最角落的空间里。忍受城里人的偏见和欺辱,不敢逛大商场不敢生病。他总是担心害怕,羡慕白领的日子却无可奈何。
  谁更幸福,在饭店食堂是不是觉得别人的食物总比自己的美味。但没有这种比较心里会放心么。
  其实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农村还有多少年轻人会宁愿种地。打工来钱肯定更快。如果有选择,多少人愿意呆在田地里。
  又是一个很傻的问题,我都能猜到别人会怎么说:这种问题不用你操心,人份三六九等。没本事的就回家种地呗。
  
  
  
   还有,理智重要还是冲动重要。如果你遇到喜欢的人,你会不计后果的表达感觉,还是深深克制。如果遇到厌恶的人,会礼貌招呼还是扭头就走。用一种思维说,冲动和感性是不成熟的表现。用另一种思维说何必将事情复杂,推崇简单纯真不是更好。如果克制,一个人能忍耐多久,内心暴躁外表老成?自然平衡最重要,但关键点在哪里。如果变革都来自冲动和简单纯真,为什么大家还会觉得幼稚?如果身边的人想法与其他人不同,他是不是很孤单。我猜包容的会很少,当然有想法的人或许也不会说出来。虽然我还是挺喜欢听人讲故事的,有故事的人,大多是老人,真的很值得去尊敬。
  
  
  
  如果报复仇敌应该怎么办,肯定不能杀掉他。说不定反而帮他上了天堂。如果折磨他,给他痛苦,自己也许会因为虐待而开心,但这种开心只会让将来更不安。或者让他害怕,但痛苦到极致一般都绝望了。让他伤心,毁掉他最爱的人或事物,这一般只是电视中的桥段。如果让他亲手出卖爱人,就和电锯惊魂一样,成本真不小。
  
  
  
  关于谎言,以前朋友说他们历史老师这样讲的:我是知道一些不同与书本的历史,但我更希望你们有一个健康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1984》里所有的过去全是篡改过的,用来保证人们的幸福感。既然过去本来就是虚无飘渺的,又有多少人在意与自己衣食无关的数据。书里说的老大哥就是降了一级的黑客帝国里的母体。即使尼奥一群人希望逃离母体,但最终还是妥协了。
  如果一个社会如《1984》所说,没有自由。但社会已经开始运转,有必要去破坏他么。身边每个人都麻木了,改不改变又有什么用。
  如果一个人觉得活得很幸福,即使是假的。你愿意给他真相么。

来自: 豆瓣
作者: 沫默漠$    时间: 2012-11-6 10:51
         大学学的是新闻,新闻不可避免地会提到言论自由。一个我很喜欢的老师每每提到言论自由,总会说到奥威尔的《1984》。她经常说,你们一定要去读这本书,看看在极权社会下失去言论自由,将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
    
      无处不在无法关闭的电幕,无影无踪无迹可寻的思想警察,每个人都活得像提线木偶,要随时注意自己的行为,表情甚至呼吸。为了能够安全生存,只能对组织忠诚,对老大哥忠诚。生活是压抑的,恐惧的,因为你不知道是不是下一秒就会从这个世界上消失。
  
      书中最触目惊心的是真理部对历史的篡改。想想现实生活中不也如此吗?小时候傻傻的,课本上说什么就信什么,后来长大了才知道,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已是做了太多的粉饰与修改。幸运的是,我们还不是大洋国,我们还可以读到许多不同人不同角度写的历史,能通过验证得知真相。但是在大洋国,所有的一切,修改后原先所有的资料将全被焚毁,想要去求证也是无能为力。所以温斯顿才会被问倒:“你怎么去证明过去是真正存在而不是你脑子里创造出来的幻象?“因为过去所遗留的东西统统不存在,又拿什么去证明你是正确的?
  
      前段时间,因为小悦悦的事,微博上纷纷议论为什么现在中国人这么冷漠,其中一个很抢眼的观点说是因为中国人没有信仰。其实关键的是,你的信仰是什么?你能说文革的时候中国人民没有信仰?思想是这世界上最有力同时也是最恐怖的武器。仅仅只需要两分钟,人就可以变得歇斯底里与狂热,而事后却毫无感觉。就像我们无法解释,为什么文革时中国人民会狂热到那种地步。
  
      其实我们曾经也是有信仰的。对于书中出现频率极高的某字,我想我们每个人都不会陌生吧。小时候老师告诉我们,红领巾是革命烈士的鲜血染成的。那时无比骄傲,只是有时会纳闷为什么这么珍贵的红领巾五毛钱就能买到一条。后来长大,也就渐渐明白了些什么。上学期一直被大家看好的某位同学在最后环节被刷了下来。我心中纳闷,后来打听才知道,原来这位同学没有跟组织内的重要成员打好关系,在评分中分数垫底给刷了下来。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这事跟它一直宣称的从来就没一致过。如此想来小时候倒还公平些,只看成绩。
  
      老爸一直要我积极向组织靠拢,他们这一辈的心理不难理解。书里广大proletariats住在陋室里吃着发霉不知其味的食物,温斯顿们相对好些,而奥勃良们就住在铺着地毯的干净明亮的房间,优雅地喝着葡萄酒。这样一比,谁不愿意向组织靠近?现实中的利益对比掂掂也是可以比较出来的。现实中最被羡慕的,并不是富二代,而是官二代,红三代。
  
      思想虽说是最有力最恐怖的武器,但也是最难控制的。所以温斯顿的脑里才有了各种“不合规矩”的想法。说到独立思想,很惭愧,我深知自己不是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我很容易被各种观点看法所影响,也很容易人云亦云。令我感到悲哀的是,没有独立思想的人太多太多了。平时在学校上课,包括我在内很少跟老师交流,因为我们只会听,只会记,却不会提问与质疑。有时学校开个讲座啥的,我从来不知道去提问些啥,而提问的环节,我也很少看见什么思维碰撞的火花。
  
      像温斯顿这样的人当然是少数。在日常生活中,我也经常感到自己是少数。或者说,当我脱离了我固定生活的群体,回到茫茫人海中时,我总觉得我的想法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就拿我学新闻一事来说,在学校,老师在我们心中塑造的记者形象,是扒粪者,是揭黑打假捍卫权利的勇士。然而过年当亲戚说起我的专业时,他们是这样说的,当记者好啊,将来要是他们不给钱,就威胁说乱写他们。我当时在旁都无语了。
  
      温斯顿被强迫修改思想看得我心惊肉跳。原来黑也可说成白,二加二也可等于五。现实生活中,我们虽然没有遭受这样被迫修改的痛楚,但是我们却在不知不觉中自己修改了自己的思想。曾经以为自己是这世上最独特的人,但如今渐渐发现自己也开始屈服,开始低头,开始从少数变为多数。这是比被迫修改更为悲哀的事。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很多人最后多发现,自己成为了当初最讨厌的那种人。
  
      《1984》就阅读感受而言,是本令人绝望的书。一开始温斯顿发现自己脑子里有一些不老实的思想时,我还为之感到欣慰,而裘莉亚的出现 ,让我来以为希望就在不远处。然而最终在101室,温斯顿屈服了。他爱老大哥。原先所有光明的一切原来不过只是泡影。
  
      在奥勃良拷问温斯顿时,温斯顿曾经说过:“我相信,我知道你们会失败。宇宙之中反正有什么东西——我不知道是精神,还是原则——是你们所无法胜过的。”
  
      然而,究竟是什么呢?
  
  

来自: 豆瓣
作者: 紫兮$    时间: 2012-11-6 10:51
  这本书总体感觉是“压抑,扭曲,愤怒和无奈。”充满了小人物在一个大时代的痛苦和不能改变现状的无力感。
  这种灰色的风格可能跟奥威尔的身世有关:出身贫寒,但身处充满拜金色彩和阶层意识的贵族学校。即使成绩优异,但是也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
  因为不属于任何阶层,或者说横跨了几个阶层,体验了几个阶层的生活,所以这样的人才能真正看清楚社会各个阶层,发出清醒的声音。
  
  1948年,苏联如火如荼,资本主义社会却不那么好过。当时的socialism是一股新鲜的潮流,受到广大渴望改变的青少年的追捧。但是这本书却通过夸张的手法尖锐的指出了没有东西制衡的socialism极有可能变成totalitarianism。小说中的电子屏,思想罪,少年侦察队还真的让我想到了现在北朝鲜和文革时期的一些骇人听闻的事情。
  “老大哥一贯正确,全才全能。一切成就,一切胜利,一切科学发明,一切知识,一切智慧,一切幸福,一切美德,都直接来自他的领导和感召。”
  这多么像文革中被神化的毛主席和刚去世的金正日老先生!
  朝鲜人民幸福吗?活在编织的谎言中,充满对未来的向往比较幸福还是活在残酷的现实中但是能保持人的基本权力比较幸福?我百思不得其解。可能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吧。
  而思想罪这种子虚乌有的罪名,却突然让我联想到了最近甚嚣尘上的颠覆罪。同样可笑。
  还有少年侦察队,组织形式上像我们的少先队,而实际功用上类似于文革时期的红卫兵。
  另外书中出现“老大哥”篡改历史的情结,在我们生活中发生的是混淆视听和封闭消息等舆论手段。
  其次,《1984》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让我想到了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当时不怎么懂,为什么会如此赤裸裸地突出情欲。看了这本书终于理解了,在一个人性被压制的年代,疯狂的享受性爱的快感本身就是一种反叛,一种对蔑视人性的反抗。
  正如书中所说:“动物的本能,简单的不加区别的欲望,这就是能把party搞垮的力量。“
  还有这句话特别精辟,让我陡然理解了王小波想表达的感情:”要是在从前,一个男人看一个女人的肉体,就动了欲念,事情就是那么单纯。可是如今已没有纯真的爱或者纯真的欲念了。没有一种感情是纯真的,因为一切都夹杂着恐惧和仇恨。他们的拥抱是一场战斗,高潮就是一次胜利。这是对党的打击,这是一件政治行为。“
  也许正因为这样,冯唐等作家才大力创作大肆表现情欲的书籍。这不是黄色下流,而是人性的释放。就如同文艺复兴时期突出女性身材的柔美和大肆歌颂爱情的美好一样。
  “存天理,灭人欲”中国人被压抑了上千年,我们需要释放,这种释放就是对专制体制最好的fuck。

来自: 豆瓣
作者: 碧嬋$    时间: 2012-11-6 10:51
      我是躺在教五前的草坪上读完这本书的。
  
      天气晴好,阳光洒在身上很暖,被冬阳烘烤了一天的草叶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香气,令人安心,远处有孩子在放风筝,老人们坐在石椅上聊着天——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周六。可是,每次从书中的世界回过神,我都在想,其实温斯顿所渴求的生活,也不过如此。
  
      但是,“老大哥在看着你”——书里那无处不在的思想警察,时时监视着你的电屏,彼此猜疑揭秘的人际关系,所编织出的就是这么一个令人绝望的“乌托邦”。没有历史,没有自由,无所谓真实,控制思想和情感。那个世界剥夺了人生之为人的一切意义。
      独自阅读也好,休息日里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也好,在夕阳里毫无心机地谈天海侃也好,在《一九八四》的世界里,都是难以企及的梦想。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当温斯顿在小屋里醒来时,红胳膊女人深沉的歌声随着夏日微风飘进窗里,在那一刻,他才突然拥有了生的实感。也正是在这一段,我才觉得这弥漫着煮卷心菜气味的字里行间里,微微透出了一丝亮色,尽管这最后的光芒,也未能逃过被掐灭的命运。
  
      书中的英社是怎么做到的呢?人们明明身处地狱,却仍自以为是乌托邦的永恒住民。
  
      但是这还不是最可怕的,真正令我绝望的是温斯顿最后的背叛,或者说不得已的屈服。
      “在遮阴的栗树下,你出卖了我,我出卖了你。”
  
      一开始在看书时,我还坚信,这种极权,是无法磨灭人性的,其实我也在期待这样一种结局——无论思想钳制怎么变态,人们还是会去爱,真理还是不会改变,而且,就算无法言说,头盖骨下的那两片额叶里流动的思想,是任何人都无力触及的;身为人类而爱上他人的本性,是任何酷刑都难以扭转的。
  
      “所谓自由就是可以说二加二等于四的自由。”
      “我没有背叛茱莉亚。”
      “他没有停止爱他。”
  
      但当温斯顿声嘶力竭的叫喊着:“咬茱莉亚!”之时,我明白,在一九八四的世界中,无法改变的东西,不会被洗却的信念,不存在。
      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人绝望,更让人伤心了。
  
      只是,我还是不愿相信人类的文明会走向这样一条绝路。
  
      的确,近代以来,极权主义曾多次盛行,也造成了惨绝人寰的悲剧。法国雅各宾派的断头机下亡魂无数,德意志奥斯维辛的哭喊不远,更不用说苏联的大清洗,中国的文革……人类过去因它而伤痕累累,惨烈程度不下书中所写,将来也一定难以避免,像书中描写的那种恐怖,并非遥不可及。
      但它过分违背了人的本性,且过于绝对。而我坚信,尽管专制和不平等永远也不可能不存在,但在我们注定承受的孤独和磨难之外,还有被称之为“爱”的感情。
  
      这种感情可能一时黯淡,但绝对不会消失。
  
      我知道用掺杂了太多感情色彩的方式来看待这样一本政治讽刺小说并不恰当,实际上,行文至此,我也觉得自己实在没有什么凭据下此断言。文革里多少子女背叛父母,仅此一件就能够作为反例。只是,那样的世界太冷酷,裹挟其中,让人感到痛苦。而我不相信,处在这样的不自由下,谁能无动于衷。
  
      有人说:“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
  那么我衷心地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看看这本书。客观而认真地看待书中所写,警示自己不要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而非将此书与天朝现实一一对应,流于偏激。毕竟,奥威尔写此书,是为了人类以及可能的未来,单纯将其看作攻击现行制度的一块板砖,是折辱了它,对记忆,对历史,对人性的肢解,才是这本书最深刻的地方——我不愿看到它成为愤青们在留言板上狂喷口水堂而皇之的理由。泄愤之后,于现实依旧无补,奥威尔在字里行间想要传达的深意,也难免语音渺然。如果是那样的话,也许我们终于还是无法解脱1984的到来,因为人类的明天应该靠思想延伸,而非用情感铺路。
  
      我没有什么想写的了,只能言尽于此,虽然心中的那份无力感依旧强烈。
  
      文中有一个细节——温斯顿一直很想知道老人吟咏之诗的全文。对他来说,这仿佛是证明记忆和过去存在至关重要的证据。请允许我在此引述。
  
      “‘桔子和柠檬。’圣克莱门特教堂的大钟说。”
      “‘你欠我三个法寻。’圣马丁教堂的大钟说——”
  
      随着这首短短的韵律诗所远去的,是旧时代模糊却温暖的音容笑貌,我想,也许还包含温斯顿对母亲和童年的怀念。无论如何,只要想一想,假如我生活在书中的那个东亚国,夜空中永远都不会再回荡着熟悉的诗律,我永远都不会再对他人付出真挚温柔的情感,就会感到难以抑制的悲哀。在那么一种世界里,我会苟活,但已形同死去,而且,也逃不过注定的终焉。
  
      “‘你什么时候还我?’老百利的大钟说。”
      “‘等我富了再说。’肖尔迪奇教堂的大钟说。”
  
      希望这不要成为人类文明的绝唱。
  

来自: 豆瓣
作者: peterp$    时间: 2012-11-6 10:51
  《怀疑三部曲》序里,王小波说“1980年,我在大学里读到了乔治奥威尔(G.Orwell)的《1984》,这是一个终身难忘的经历。这本书和赫胥黎(A.L.Huxley)的《奇妙的新世界》、扎米亚京(Y.I.Zamyatin)的《我们》并称反面乌托邦三部曲,但是对我来说,它已经不是乌托邦,而是历史了。不管怎么说,乌托邦和历史还有一点区别。前者未曾发生,后者我们已经身历。前者和实际相比只是形似,后者则不断重演,万变不离其宗。乔治奥威尔的噩梦在我们这里成真,是因为有些人以为生活就该是无智无性无趣。”
  中国的读者可能会在这本写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书中找到某种政治预言,这就是六十年代末中国兴起的红色革命。奥威尔所描述的种种科幻小说里才有的幻梦式场景,不幸在中国成为现实——虽然作者原意是要揭露和讽刺前苏联。
  小波在《盖茨的紧身衣》里又称:“《1984》这样的书对我有帮助,是帮助我解决人生中的一些疑惑。”这个“疑惑”究竟是什么,如果对小波的生平有稍微的认识,那么就不难理解。红色革命期间,小波曾在云南等地的农村长期插队,那段年岁的他正处于青壮年时期,这个阶段本来当用来开拓眼界、求取知识。而现实是,他被上帝抛到一块极其闭塞之域。此种苦闷体现于他后来的《黄金时代》。小波一生钟爱幻想,即他所说的胡思乱想,这种习惯正生成于他的青年苦闷期。知识与文化的贫瘠反倒促成了想象力的极度旺盛。那时的他大约也对现实产生过怀疑,由于人人都把荒诞作现实,他的疑惑在现实中无人帮他解答。直到他在成年之后看到《1984》,猛然意识到大革命所根生的一切荒诞来源于极权,便对以往的“疑惑”恍然大悟。
  如果拿一本小波的小说,来说明他与奥威尔的师承关系。那么我想应该是《黑铁时代》,它所描写的“黑铁公寓”正类似于《1984》里监狱式住所。这部未竟之作,可以看成小波向《1984》的致敬。如果继续写下去,是否会到达《1984》里那个灰暗的结局,或者小波还有着超越原作的野心?不得而知。
  经历过文革的中国作家或多或少会对《1984》产生共鸣。小波,这个一生追求自由和趣味的知识分子,在其几大卷作品中,也对这场事后看来极为荒诞的政治革命进行反复书写。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小波最优秀的作品,诸如《黄金时代》、《革命时期的爱情》都有着红色背景。那些丧失历史寄寓之作,比如《白银时代》,单单靠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通常笔力难以为继。
  在那场政治大浩劫中,个人渺小如蝼蚁。个人的存在只有在高喊空洞的口号时才有意义。人类仿佛抽象成了一根根线条,是传达符号指令的机器,而不再是一个个充满欲望的躯体。此时期发生的一切爱欲,尽管是温暖的,但同时也是悲壮而苍凉的。在人群的喧哗掌声中,个人的不鼓掌成为一种叛逆。在极权社会里,乃至性爱都成为一场无声的革命。
  这就是《1984》里的两个主题,极权与爱欲。这两个主题同样被运用到另一个政治与艺术并重的作家——米兰昆德拉的诸多小说里,如《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笑忘录》,如果说昆德拉早期的《生活在别处》,还隐隐透露出王蒙式的对革命时期理想主义的歌颂,那么这种歌颂到后来全然变成了控诉。乌托邦的美梦破灭之后,人们愤怒地将其踩在脚底,揉成碎片。
  伟大的作家不仅描述历史,书写历史,而且预言历史。《1984》成功地预言了斯大林时代及之后的苏联,也预言了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就像狄更斯的《双城记》无意间预言了巴黎公社一样。王小波对《1984》的热爱,实则正是对这个政治预言的首肯与痴迷。
  

来自: 豆瓣
作者: etoile$    时间: 2012-11-6 10:51
  先说说书里描绘的恐怖:
  人们的生活状态,没有洗脑恐怖,洗脑本身的过程还不是最恐怖的,最恐怖的是,凡是犯“思想罪”的没有抓不到的,凡是被抓到的,没有不被洗脑成功的!即使他们要从这个世界抹去一个人,也要先把他变成“自己人”再清除掉!
  而对于洗脑的过程,光让人屈服远远不够,要改变理智,要使他/她变成一个真正坚信那一切的“正人君子”。但是这也还远远不够,最后,利用人内心的恐惧,生生的挤走人心里对其他任何事物或任何人的哪怕是一点点的爱,再填充进对老大哥的爱,并把这爱变成一种感情,一种本能。
  曾经在一个心理学的博客上看到过这么一句话,大意是说,人与人的交往,实际上就是互相之间意志的较量。而《1984》这本书里所描绘的,是对人的意志的最大的迫害和侮辱!所谓人权,最根本的要有想的权力,表达的权力,如果没有各自的意志,存在与消失有何不同?
  这本书就像一部三部曲的最后一部,读的时候,我总是想,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当然,你也可以说它像开头的一部。
  在日常生活里,要是旁边老有人非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你,肯定是件糟心的事儿,即使是你最亲爱的父母,她/他做的任何事都是“为你好”。一个国家,要是执政的,很多事情都没争得老百姓同意,就“为民做主”,百姓也开心不了。百姓不开心的时候,就想起了民主这么一个词儿。
  民主是啥,我回答不了,我只知道很多人传说美国特民主。我刚来美国的时候,在好莱坞大道上,看山达基教会(Scientology)的在街边摆摊儿,而且还有人围观。当时,在我眼里,这简直就是一邪教,虽然还没直接杀人放火啥的,但是觉得也挺误导群众的,后来发现,这邪教势力还不小,不仅美国有,其他国家也有,有各种出版物,有现代化的教堂,有气派的总部大厦,各种打赢了的官司。那时我就觉得,这么一破玩意儿在国内早就取缔了吧,美国人可真能忍,不该民主的地方瞎民主啥。
  其实民主真不是什么甜美的事,先不说效率问题,首先,既然允许别人说话,自己就有听话的义务,说不好听了,就是要容忍各种各样的sb说话,各种各样的sb想法,只要他们还没有谋财害命,还没有触犯法律。诚然,好的方面就是,那些真正有意义的,积极,创新的想法,也有被随时提出并且及时被听取的土壤。
  如果社会里的一部分人,总认为另一部分人说的话太蠢,而这一部分又恰好是所谓的“精英”,或者是社会的管理者,那么这个社会会走向什么结局?又如果,作为每个个人来讲,有效的沟通成为一种习惯,不是把重点放在一个人说了什么,而更多地,是去理解一个人为什么这么说,不是发现有异意的时候,就急着去反驳,而是容许别人把话说完呢?我承认,这将是个很累的世界,打骂人,堵人言,甚至强迫别人的意志,可能都比试图理解人,容忍别人的不同想法做法要容易得多(触犯法律,谋钱害命的另说)。“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绝非易事。
  和谐社会,如果大家都发出一种声音——我很难相信它是真的,但也不光是大家能发出不同的声音就够了,还要有懂得聆听,理解和宽容的氛围,没有这些,那些能发出的不同声音,也坚持不了多久。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想自己的意志自由,就先要允许别人的意志自由,若是每个人都有这个习惯,1984里面的制度又怎么能有滋生的土壤呢?
  

来自: 豆瓣
作者: 南阳布$    时间: 2012-11-6 10:51
  闻知乔治·奥威尔的大作《一九八四》已经很久了,师友推荐时皆赞不绝口,更有论者誉之为“世界文坛最著名的反乌托邦的政治讽喻小说”。近日,终捧卷在手,不意却经历了最为痛苦的阅读过程。“他战胜了自己,他热爱老大哥”,奥威尔用这样一个结尾残忍地折磨了我数个夜晚,噩梦连连了,那种不寒而栗的感觉至今仍是如斯清晰。那么,1948年的奥威尔是如何预言1984年的呢?翻开书本,一个留着浓密的黑胡子,面部线条粗犷英俊的男子正在微笑……
  
  
  
  一、    一九八四年:一个知识分子的疑惑
  
  《一九八四》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全书讲的是一个生活在以“老大哥”为领袖的极权主义国家统治下的具有知识分子气质的党员,从对党的怀疑,到对党的反抗和最后被党彻底征服的过程。全书分为三个部分,也正好契合了故事发展的逻辑顺序——怀疑、反抗、征服。《纽约时报》曾在其对《一九八四》的书评中这样表述:“《一九八四》是一部纯粹的恐怖作品,这种恐怖瞬间即全,震人心魄”。
  
  作者在书中塑造的男主人公名叫温斯顿·史密斯,他是一个“外围党员”,负责在一个名为“真理部”的地方篡改历史,以使党、使“老大哥”永远英明伟大,永远光荣正确。温斯顿本可以庸庸碌碌地过完一辈子,说不定还有机会投入“核心党”的怀抱之中,从而摆脱物质极度匮乏的生活;然而,或许是知识分子的“劣根性”作祟吧,在“老大哥”的注视下,温斯顿居然有了疑惑,居然开始了思想上的反抗。作者通过温斯顿的眼睛,描绘了在极权主义统治下的民生百态,栩栩如生而冰冷残酷。
  
  温斯顿开始记日记了,在明知这种行为的结局下,还是记日记了——虽然“写日记并不是不合法的(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合法的,因为早已不再有什么法律了)”,虽然此时的大洋国“要把任何日期确定下来,误差不出一两年,在当今的时世里,是永远办不到的”。作为一名党员,温斯顿很清楚,“他已经犯了——即使他没有用笔写在纸上,也还是犯了的——包含一切其他罪行的根本大罪。这叫做思想罪”。即使如此,温斯顿还是“我行我素”。
  
  党有一句口号——谁控制过去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就控制过去。温斯顿虽然曾确确实实地掌握过篡改过去的证据,可是,他绝望地发现:
  
  过去不但被改变了,而且实际上被毁掉了。因为,如果除了你自己的记忆以外不存在任何纪录,那你怎么能够确定哪怕是最明显的事实呢?……
  
  一切都消失在迷雾中了。过去给抹掉了,而抹掉本身又被遗忘了,谎言便成了真话。
  
  吊诡的是,温斯顿本人从事的正是“掌握过去”的工作,他甚至还很沉醉于自己的工作。奥威尔笔下的极权主义国家已经不仅仅是 钳制思想,扭曲人性 那么简单了——这个“怪物”的根本目标是清除人性!是使“人”不再成为“人”!温斯顿是幸运的,他的脑壳里的几个立方厘米依然属于他自己,他是“最后一个人”,他还有人性;但是温斯顿又是不幸的,因为极权主义国家绝对不能允许他还可以思想,还能有怀疑!他的结局冥冥中早已注定。但是,温斯顿还是义无返反顾地走上了“通往自由之路”;他甚至在日记中发出了“打倒老大哥”的呐喊,他建立了自己朴素的自由观——必须捍卫显而易见、简单真实的东西!不言自明的一些道理是正确的,必须坚持!客观世界存在,它的规律不变。石头硬,水湿,悬空的东西掉向地球中心。……所谓自由就是可以说二加二等于四的自由。承认这一点,其他一切就迎刃而解。
  
  在《一九八四》中,有一种叫做“新话”的语言,温斯顿对此还“颇有心得”,他在“真理部”的工作主要就是使用“新话”。那么,极权主义者为什么要发明“新话”呢?作者借温斯顿的朋友,“新话”专家赛麦一语道破天机:“新话全部目的是要缩小思想的范围,最后我们要使得大家在实际上不可能犯任何思想罪,因为将来没有词汇可以表达。”这真是极权主义的巅峰之作!这种奴役的手段可称冠绝古今了!难怪赛麦不无得意的宣布“语言完善之日,即革命完成之日”。讽刺的是,连温斯顿都明白,像赛麦这样一个洞悉极权统治技术的“杨修”,是一定要“化为乌有”的——不是被毁灭,而是从来都不存在。我不由得想起了诸如“建国”、“封建”、“批判”等一个个现代“新话”来,平常我们使用的是多么自然,多么流畅啊!以致于连怀疑都不曾存在。
  
  
  
  二、    曙光的初现与幻灭
  
  在本书的第二部中,温斯顿开始了从思想到行动的真正反抗。
  
  起因简单而富有戏剧性——裘利莎,一个一度被温斯顿深恶痛绝的“党的女人”,给他递了一个纸条,上书三个大字“我爱你”。爱情的突然降临促使温斯顿走上了与党完全决裂的反抗之路——虽然他不知道,无处不在的电幕与思想警察造就“捉住了他”,曙光初现即告幻灭。
  
  温斯顿在反抗之路上,思想渐渐发生了变化。书中描述党实行禁欲主义,原因竟是“不仅是一个人的爱,而是动物的本能,简单的不加区别的欲望:这就是能够把党搞垮的力量。”正如裘利莎理解的那样:“性本能创造了它自己的天地,非党所能控制,因此必须尽可能加以摧毁。(为什么王小波写《黄金时代》) 尤其重要的是,性生活的剥夺能够造成歇斯底里,而这是一件很好的事,因为可以把它转化成为战争狂热和领袖崇拜。”但是,恰如温斯顿所说,裘利莎只是一个“腰部以下的叛逆”,温斯顿本人对此却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正是“爱情”这样一个最简单最朴素的情感,构成了不可泯灭的人性的支点。至此,温斯顿对自由的理解完成了一次升华:自由不再是承认“2+2=4”,而是不出卖裘利莎;只要不出卖裘利莎,即使认同党的“2+2=5”的哲学也无所谓。
  
  特务头子奥勃良曾给了温斯顿一本书《寡头政治集体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书中详尽描写了作者对极权主义统治主义技术的解读。在《一九八四》中,党有三句经典的口号“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这是极权主义统治技术的核心秘密:
  
  1、为什么战争即和平?“因在打仗,自有危险,结果就是,要维持生存,把全部权力交给一个少数人阶层就自然成了不可避免的条件”,甚至,“战争的目的不是征服别国领土或保卫本国领土,战争的目的是保持社会结构不受破坏……真正永久的和平同永久的战争一样。”原来如此!多么辩证而疯狂的思想!笔者不禁想起了秦晖先生的经典论断“人难免自私,因此自由主义可以成立;人难免怯懦,因此社会主义可以成立”。而极权主义者恰恰利用了人的怯懦并把它推向极致!所以,如何避免“战争即和平”的出现,应是每一个社会主义者深思的问题。
  
  2、为什么自由即奴役?其实,这个问题不难理解。在之后的小说第三部分,奥威尔通过极权主义者对温斯顿征服的“学习——理解——接受”的三部曲,把奴役的技术作了“酣畅淋漓”的描写,对于温斯顿来说,他在奴役下终于获得了“自由”,不仅服从,而且热爱老大哥。
  
  3、为什么无知即力量?在大洋国中,每一个人都必须参加“两分钟仇恨”,这成为统治者挑动民众盲目狂热的爱国情绪的重要手段。再看看孩子们的生活:唱歌、**、旗帜、远足、木枪操练、高呼口号、崇拜老大哥——所有这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非常好玩的事。他们的全部凶残本性都发泄出来,用在国家公敌,用在外国人、叛徒、破环分子、思想犯身上了。不仅如此,国家还通过“犯罪停止、黑白、双重思想”等新话的训练,使民众的思想扭曲、异化乃至消除:正统的意思是不想——不需要想。正统即没有意识。于是,不再能思想的人们成为了极权主义者的囚徒,成为了罗马斗兽场上的奴隶。
  
  奥威尔确实是个“残忍”的作者,在将一丝希望,一点自由之光赋予温斯顿之后,又让极权主义者亲手掐灭了它;在圣克利门特教堂的钟声中,温斯顿开始了没有黑暗的黑暗之旅。
  
  
  
  三、    “我们将在没有黑暗的地方相见”
  
  他曾经做过一个梦,梦见自己在一间漆黑的屋子中走过。他走过的时候,一个坐在旁边的人说:“我们将在没有黑暗的地方相见”
  
  
  
  “我们将在没有黑暗的地方相见”是主人公温斯顿曾经梦见的光明与希望,是他与奥勃良相约的美好;然而,当温斯顿在友爱部的监房里看见奥勃良时,一切都归于终结。正如奥勃良所说“别自欺欺人。你原来就明白,你一直是明白的。”温斯顿的确是明白的,在大洋国中,他的反抗和背叛注定无法逃脱被镇压征服的命运;他的“自欺欺人”,在作者的笔下更多的带上了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没有黑暗的地方”居然本身就是黑暗之渊,奥威尔在彻底撕碎了温斯顿的同时也撕碎了我,撕碎了笔者的“自欺欺人”。
  
  审问、拷打、背叛、征服,在极权主义者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下,温斯顿在思想上完全屈服了。可是,尽管温斯顿“在思想上投降了”,他承认了党的“2+2=5”的哲学;“但是他想保持内心的完整无缺”,他依然坚守着自己自由的底线——不出卖裘利莎。于是,有了这样一段对话:
  
  “告诉我,”他问道,“他们什么时候枪毙我?”
  
  “可能要过很久,”奥勃良说,“你是个老大难问题。不过不要放弃希望。迟早一切总会治愈的。最后我们就会枪毙你。”
  
  多么可怕!极权主义者早已不满足“强权之下,没有英雄”了,他们不仅要清除异己,更要彻底给异己洗脑,使所有人不仅要服从老大哥,更要发自内心地热爱老大哥!大洋国,没有英雄,更没有人能成为烈士。
  
  人,总有弱点,温斯顿也不列外。在那个神秘而残酷的101室,温斯顿再也无法坚持了:一笼老鼠,一阵“咬裘利莎”的嚎叫,温斯顿的灵魂终于被彻底撕碎,他出卖了裘利莎。
  
  “我们将在没有黑暗的地方相见”成了最恶毒的谶语。“他抬头看着那张庞大的脸。他花了四十年工夫才知道那黑色的大胡子后面的笑容是什么样的笑容。哦,残酷的、没有必要的误会!哦,背离慈爱胸怀的顽固不化的流亡者!他鼻梁两侧流下了带着酒气的泪。但是没有事,一切都很好,斗争已经结束了。 他战胜了自己。他热爱老大哥。 ”读罢结尾,悲伤的感觉是那么强烈,止不住泪水滑落脸庞。《一九八四》的故事至此结束了,或许,故事才刚刚开始。
  
  
  
  四、    多余的话:未来在哪里?
  
  在《一九八四》中,奥威尔笔下的党对待“无产者”的态度值得玩味:虽然“党自称正把无产者从羁绊下解放出来”,但是,实际上“他们不值得怀疑。正如党的口号所说:‘无产者和牲口都是自由的’。”奥威尔笔下的极权主义国家不再号称代表无产者,甚至根本不把无产者当人看,正因为如此,对无产者反而放松了管制,任其自生自灭。以致我们的主人公在日记中写道:“如果有希望的话,希望在无产者身上”,因为“无产者仍有人性”!显然,温斯顿的想法有点一厢情愿了。极权主义统治者如果没有控制的把握与能力,是不会让无产者保有一丝“人性”的。未来真的在无产者身上吗?笔者以为不然。无产者本身面临着“他们不到觉悟的时候,就永远不会造反;他们不造反,就不会有觉悟”的悖论,谁来启蒙?连温斯顿这“最后一个人”都“化为乌有”了,又怎么会有启蒙者?在“一九八四年”,即使是作者寄予厚望的无产者也注定无法有所作为,现实就是如此残酷。因此,要避免“一九八四”的悲剧上演,唯一的办法就是防微杜渐;在这个意义上,正如一位评论者说的那样:“ 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
  
  

来自: 豆瓣
作者: lzprgm$    时间: 2012-11-6 10:51
  在地铁上陆陆续续看完了这本书,说实话,对内容与内涵都不是很有把握,于是重新浏览了目录,重读了董乐山的评论“反集权主义的1984》”,并在豆瓣上翻阅了一些评论,才大概理出了一些思绪。
  
  这部小说描述了各个层次的人(无产者、外围党员、核心党员)在集权主义社会中的生存状态。
  
  什么是集权主义?
  就是一小部分当权者对无权者蛮横暴力的统治与压迫,造成对伦理的破坏,对自由的剥夺,对人性的扼杀,对历史的捏造~~~
  
  什么样的生存状态?
  无产者, 也就是普通大众,一代又一代的接受着优秀的愚民教育,基本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即使有,也被压迫的没有时间与精力去思考;
  外围党员中或许有那么几个能独立思考的,但他们接受着严密的审查,一旦被发现,就会被改造或者被消失
  核心党员,就是既得利益者,他们知道一切,控制一切,压迫一切,他们是老大哥~
  
  
  根据时间推算,我想乔治·奥威尔是以纳粹党或者苏共为原本创作这本小说,但是若干年后,一些国家以此为剧本进行了更为逼真,更为贴切的深情演绎。 历史,就是不断重复的,悲剧
  

来自: 豆瓣
作者: 过尽飞$    时间: 2012-11-6 10:51
         毫无疑问,《一九八四》是乔治奥威尔最著名的一本书,一部政治讽刺小说。我们不得不为他的政治敏感性和先见性而叹服,看过一些资料,了解他并没有在类似极权主义的国家生活过,但是,但是想象,就让他写出了这样一本书。
      前一段时间,看了《异端的权利》,我一度对宗教感到恐惧,他会控制人的思想,加尔文严苛的清教徒主义以及对他的反对者严酷的刑罚,赤裸裸的就是集权主义,他是一个蛮横的独裁者。
      今天看《一九八四》这本书,突然觉得和《异端的权利》有着一些相似的情况,虽然一个是政治上的独裁,一个是宗教上的独裁,但是,他们的共同点在于,他不仅仅控制着人们的行为,更要控制人们的思想。在所谓的思想警察面前,人们没有任何隐私和自由,没有亲情、没有爱情、没有友情,一切一切作为正常人的情感都是不被允许的,一旦超出控制,就要受到严酷的惩罚。这是地狱还是人间??
      对于这本书,最为感触的就是,作者描述着人们对于发生过事情,明明就是存在的,但是他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所谓的“双重思想”“犯罪停止”,用这种方法控制着人们的思想和记忆。
      但是,存在的就是存在的,总有人会认识到这些,总有人是在坚持真理的,即使被认为是疯子、是犯罪的,只要坚持这种认识,人们就有希望摆脱这种恐怖的高度极权主义!因为,即使是在古代社会,物质和精神都极其匮乏的时代,产生了无数伟大的先贤和哲人,他们是整个人类的精神导师!
      真理是永存的!即使现在没有人发现,总有人会发现她!

来自: 豆瓣
作者: 兔女王$    时间: 2012-11-6 10:51
  有这样一种痛,不可以像撕心裂肺似的一次痛个彻底,有这样一种怒,却不可以像困兽般轻易宣泄,这是一种窒息的感觉,这样的感觉,从头至尾笼罩在奥威尔的《1984》中。
  《1984》是英国左翼小说家奥威尔的代表作 ,小说讲述的是在奥威尔所预言的未来——1984年:世界被分为三个超级国家,大洋国、欧亚国和东亚国。大洋国的政府部门,又分成了真理部、友爱部、和平部、富裕部,分别统管消息、文化、军事、财政。在大洋国 ,一切权力都被“老大哥”所代表的“党”牢牢掌握:个人的权利和自由被剥夺,思想被抹杀,个人要服从党的意志,人的繁殖通过科学,人的教育由“党”来操控,“思考”和“恋爱”是最重大的罪——思想罪和性犯罪;事实和历史不停地被篡改,对外战争成为对内统治的手段,语言也被严格地操纵以抹杀思想,所有的人没有隐私可言,所谓“自由”就是“2+2=5”,无人可以否认。在整个国家,每个角落都有电幕监视着每一个人,都有“老大哥”的画像注视着每一个人。在这样压抑的国家里,几乎所有人都变成了温驯和无意识的动物。在这个无思想的世界里 ,只有主人公温斯顿敢于在心里承认自己的虚伪,勇敢地追求个人自由。
  温斯顿为党表面效忠的同时,却又偷偷写着日记“打到老大哥”;他与情人顶着“性犯罪”的危险勇敢恋爱,自信地以为自己的上司也是反党者,两人携手共同承认自己的坦荡,以为上司会支持自己,没想到结局是惨烈的,“在阴霾的栗树下,你出卖了我,我出卖了你”,曾经两个立下誓言的恋人成了出卖彼此的敌人,而他们最终也遭到了党的惩罚——用他们互相出卖的弱点来对人性加以摧残,曾经立誓打到老大哥的温斯顿总被洗脑,流着泪,对老大哥说“我爱你”。
  黑色幽默
  有一些评论家把“黑色幽默”称为“绞架下的幽默”或“大难临头时的幽默”,这种幽默在极其压抑的《1984》当中隐蔽的出现,极其珍贵。
  奥威尔在书中喜欢把黑色幽默放在人物的自我矛盾上演绎,比如,在“2+2=5”极权主义思想的控制下 ,人们相信“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就是真理。原本一心坚信自己可以战胜双重思想的温斯顿在经受了极权统治集团对他身体的摧残、精神上的折磨之后,“他鼻梁两侧流下了带着酒气的泪”。但是没有事 ,一切都很好 ,斗争已经结束了,他终于在心底涌出了他热爱老大哥,2+2=5,他始终无法去去承认。因此,我们无法得知,他对老大哥的爱,是真是假,恐怕这也是连他自己也都不知道的问题。
  此外,独裁的政府让几个毫无性经验的“处女”负责色情文学的编辑,而所谓色情文学的内容更是自欺欺人。作为第二主角的朱利亚在鼓起勇气对温斯顿表达爱意之后,愤怒地将那条代表着贞洁的高腰带用力摔到地上,她恨这腰带带给她的束缚,恨着那印有工号的连体制服。她渴望能够像真正的无产者的女人一样,穿着裙子,涂脂抹粉,和心爱的人一起生活,煮煮咖啡,晒晒衣服,这样的幻想在他们珍贵的小阁楼的日子里实现了一回。然而当一切回到现实中,她又不得不穿起那身制服,扎起那条高腰带,虚伪地做着自己认为虚伪的工作。
  不仅主人公身上带有黑色幽默,就连整个“党”的各级部门,都是这样的黑色幽默。例如,统管历史、消息的真理部上午刚刚发布了国家将会减少巧克力的发放重量,下午富裕部就发布了消息说将要提高巧克力的发放数量,矛盾的消息自我暴露了整个“党”的随意、夸张、虚伪,以及对人民愚弄的统治态度。
                          
  人性的抹杀
  奥威尔在小说中对人性的抹杀描述得让人隐隐刺痛,不寒而栗,不保留任何一丁点的怜悯。他尝试用这样“残忍”的手段,将“老大哥”的独裁气氛营造得更为恐惧。
  在小说中,温斯顿与茱莉亚是唯一有着自我思想的两个角色,温斯顿的人性觉悟从一开始就有,而茱莉亚是在爱上了温斯顿以后才开始有的觉悟。当茱莉亚跟着人群在“仇恨周”的游行队伍中大声喊着口号的时候,她吃惊地发现自己无法做到这样的虚伪,明明自己根本不支持这样的党派,却又被迫去参与。她勇敢的向温斯顿承认了内心的想法并且明确表示自己不想再这样参与下去。温斯顿也如同孩子一般在茱莉亚的怀抱里放声哭泣,他告诉了他的致命弱点就是童年时期对老鼠的恐惧。在偷偷租用的无产者的小屋子里,看不到可以监视私人生活的电幕,她们两人最真实的人性因此得到了最毫无保留的释放,包括思想,包括爱情。
  当他们双方互相出卖了彼此之后,遭受到的均是自己最恐惧的惩罚,温斯顿就是遭遇到了老鼠的啃咬,不仅是触觉上,更是心灵上最大的折磨,他的人性,对于爱情的誓言,也在顷刻间崩溃!“去咬茱莉亚!”是的,他崩溃了,原本誓死不肯屈服的温斯顿在进入了世上最恐怖的101室看到老鼠的一瞬间,他明白了茱莉亚是第一个背叛的人,对于自己曾经的人性,在自身利益面前,也已经算不上什么了!这恰恰是“老大哥”最厉害的抹杀人性的手段!
  此外,对于其他的“人”,温斯顿的同事兼邻居,帕森斯,他对孩子的教育继承了“老大哥”的精神宗旨,看着年幼的孩子凶神恶煞地对母亲吼叫,看着没有一点温暖、充满互相指责、猜忌的家庭,他居然是那么的自豪,这样一种病态的自豪感之下,整个家庭已经毫无人性可言。帕森斯的结局也是黑色幽默似的结局,他在梦中本能的喊出了自我“打到老大哥!”因此被自己的女儿揭发并送进了监狱,他却依然保持这样养的病态自豪感。
  
  伟大的预言
  一、思想文化的统制
  在小说中,党的真理就是三句话:“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每个人别无选择的必须相信,2+2=5,这就是自由。控制思想的办法是消灭旧的语言和创造新的语言,对旧的词汇的成批的消灭,实际上也就是在消灭过去。另外,这种消灭使词汇由词意的趋于复杂和微殊逆转为趋于简单,所谓《新话词典》的编纂者一语道破了其工作的目的:新话的全部目的就是要缩小思想的范围,最后使大家实际上不可能犯任何思想罪。因为他们将没有词汇来进行思考和向别人表达,词汇逐年减少,意识的范围也就越来越小,语言完善之时即革命完成之日,从此就不会再有异端的思想,而正统的含义就是没有意识。
  对下一代的精神操控和洗脑是任何集权者都不能忽略的事情,希特勒这么做过,东条英机这么做过,红卫兵也是这样的牺牲品,还有今天的无数从小学到大学乃至博士一直熟读马列毛的人。年幼无知的我也曾和无数小孩一起高举着少先队队礼对着一块红布宣誓。奥威尔的预言之一体现在了这一点。即使一个人知道不该这样独裁,经历了如此多的教育熏陶后也不一定能保全其头脑清醒,老大哥教育小孩子们要爱党,要先进,不管行动怎么样,思想上的忠诚是必须的考验标准。
  不管是一道杠两道杠还是红领巾,一定要争取那么一个中国红的配饰来显示自己的身份,还非得要有那么一个偶像的肖像,摆放在可以看到的角落,教室里,走廊边上,如同“老大哥”一般“注视着你”。今年2月爆红网络的五道杠少年黄艺博正好将伟大的社会主义教育“从娃娃抓起”诠释给了我们。一个从小被“官僚化”教育者的孩子,还被父母当成了引以为荣的工具,社会的舆论又将他以“天才少年”推崇给了大众。究竟何为天才?“两三岁开始看新闻联播,七岁开始每天坚持读《人民日报》、《参考消息》”这就是天才的鉴定标准?原来我的童年真的好傻好天真,黄艺博2岁就已理解了新闻联播,我却傻傻的以为《红星闪闪》真的只是一首儿歌!
  二、隐私的权利
  《1984》中,整个“英社”由 “老大哥” 统治,他的势力无处不在,人们没有思想及言论自由,日夜生活在电视屏幕和窃听器的严密监控之下,思想警察随时都可能会逮捕那些思想稍有不同的异己分子。人们生活在极度猜疑、 恐惧和孤独之中。对于隐私,必须坦荡面对被围观被监控,倘若有一丝的逃避,那就是思想罪的证据。
  在小说中,老大哥的监控工具就是挂在墙上的“电幕”,它无处不在。奥威尔的预言是伟大的,尽管如今小说中的“电幕”已经演变成了人们可以自由开关的电视,或者电脑,但是谁又能保证我们所看的节目,我们用电脑做的工作不是在被监控之下呢?在路边,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摄像头,看得到的摄像头我们理所当然认为那是为了抓捕犯罪分子的“监控”工具,看不到的,也就成了非法的“偷窥”。
  公众的隐私对执政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德国斯塔西组织以及默克多《世界新闻报》早已应验了“老大哥”的“注视”,公众的隐私早已不能被称为隐私,就连执政党之间,也出现了诸如“水门事件”大丑闻。当然,如果仅仅为了说明“个人隐私不可侵犯”这点意思, 奥威尔大可不必殚精竭虑写《1984》,最后还因连续熬夜写书而把自己的性命给搭上。在“老大哥”式的思维方式逐渐成为一种流行文化的今天,“看”与“被看”的双方已经不再停留于“监视”与“受控”的单向关系,而是相对的、可逆的。就像美丽诗句:“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我们在被监视的同时,很可能我们也在享受着窥视别人所带来的快感。拿个身边的好例子来说,当我们使用谷歌地图窥视别人家门的时候,当我们围观360与QQ大战的时候,当我们兴致昂扬地围观明星们的生活曝光图的时候,谁能否认自己心中闪过的一丝兴趣呢?
  三、历史的主宰
  奥威尔在《我为何写作》中说:“1936年以来,我所写的每一部作品都是直接或间接反对极权主义,支持我所理解的民主社会主义。”
  小说中,“老大哥”的富裕部用列数字的方式不断的向国民宣传自己统治下的国家的进步,每一项工农业指标都在翻倍生长,经济不断的掀起新高潮,人们的生活似乎也在进步,男人们却为了一片使用了6个星期刀片的丢失而烦恼。小说或者电影中的这一段在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几乎得到了最完美的真实再现。不过,《1984》中巧克力的进步是以“克”为单位,而我们国家在1958年说稻子亩产量可以达到十几万斤,并说明了科学根据。
  “谁控制过去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就控制过去”。在奥威尔所预言的极权社会之下,我仿佛看到了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文革时期的中国,红色高棉以及当今朝鲜的升级版。到了如今,我看到了一个城市凭一张假照片而对灭绝华南虎依然存在的肯定,甚至还亲自看到了一场惨烈的动车事故之后故意谎报的伤亡人数报告以及责任的推卸!!然而你,或者我,究竟又能怎么办呢?
                          
  结   束
  不会游泳的人被扔进水中只能尽力抓住浮在水面的稻草,那不是懦弱的表现,一个被推下悬崖的人极尽全力抓住崖边的上的树杈,那也不是无能的表现,在温斯顿身上 ,我们不会看到一个值得学习的榜样 ,也不会是一个我们可以完全唾弃的恶棍,而是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现代人 ,一个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必须的可笑样子,因为,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
  
  
  参考书目
  1. 刘娴.浅析奥威尔的《一九八四》----政治与艺术的和谐乐章.[N]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2. 单儒超.极权主义下的人本主义关怀.[N]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8(4)
  3. 徐贵.警惕道德完美主义的陷阱——奥威尔的启示.[J]南风窗.2011.5.4(10)
  
  

来自: 豆瓣
作者: 半生瓜$    时间: 2012-11-6 10:51
  在这之前,我从来没尝试过,看一本书会有一种中毒的感觉,以至于很长的一段时间,都不敢再拿起一本书来读,那是一种沉重的恐惧感,寒意从心底深处渗透出来,情绪陷入一种极端的低落和绝望中,无法自拔。
  这本让我中毒的书,名字叫《一九八四》。
  

来自: 豆瓣
作者: 耶斯特$    时间: 2012-11-6 10:51
  剥夺自由,泯灭人性,限制言行,强奸思想,无望的贫穷与愚昧成就了极大化的统治权力。在这个最大单位的传销组织里,上等人从支配他人中获得了极大的满足。
  国家,公司,学校直到家庭,威权政治的意识形态体系无处不在。
  有一本书,你读完之后发现,以前所有的书你都白读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craphu$    时间: 2012-11-6 10:51
     狼狈啊,明明才看了一九八四。
  
     那种浑身发寒的感觉还未消退,想起来仍阵阵地发冷。恐怖小说还真当之无愧。政治么,集权的压迫是恐怖,可你敢说他们没有打败你么。你敢说...我的人性只不过被扭曲了,而不是丑恶地全显露出来了?
  
     我就不敢。不能想象在101号房时,在面对最为恐怖的事物时,还能不能快乐美好地将爱永藏心间,不能把它简单交付出去,用情感,用你自以为积累起的点点滴滴,去换取生理上的,本能的安全。
  
     之后还能剩下什么?
  
     除了情感的累积,一些藏得很深很好,有很坚定的东西,风雪乱作的冬日里一杯温暖的奶茶,同少时的朋友登上单杠悠哉地晒着午后的太阳,一个人群中默默等待的背影,视线交错是墨镜下温暖的笑容,一首与父亲心有默契的老歌对唱,每个挥着汗流着泪付出的瞬间,每个不得不经历的无奈的告别,每当这样的时刻来临时心中的激荡苦涩,每次重逢时那种不真实的喜悦。
  
     还有我终于鼓起勇气,向死党谈起我无望的暗恋时,对方轻声说,I'm sorry, I'm really sorry. 有人分享痛苦的感觉真好,苦痛的感觉减半了,心也变温暖起来。
  
     你要告诉我这些统统是虚假的皮子遮不住内里龌龊肮脏蛆虫乱爬的丑恶真实吗?
  
     而我又能否认吗?
  
     置身于101号房时,不会脱口而出一个这样,或那样的名字?
  
  一个个可以击溃你的过去,你存在意义的名字。
  
     等我把情感出卖尽了,我也就没了活路。
  
     不是不知道没有原则的生命像行尸走肉。
  
     怕只怕本能的大旗向你攻来时,能不能守住城池。
  
     我无限惶恐。

来自: 豆瓣
作者: 索索遥$    时间: 2012-11-6 10:51
  一九四九评的人太多了,还是说说动物农场吧。
  首先赶脚奥威尔和个预言家似的,活生生红果果的写的就是天朝建国后的事嘛。
  开始的时候是解放战争,毛就像那个拿破仑,开始统治。然后拿破仑挤兑雪球,就像毛恐惧刘少奇的威信在群众中提高一样,开始挤兑少奇同志。然后雪球开始研究制造风车,拿破仑先反对,后来又说是自己想出来的,是雪球在剽窃。他们制定了几条戒律,
  凡靠两条腿行走者皆为仇敌; (后被废除)   
  凡靠四肢行走者,或者长翅膀者,皆为亲友; (后被废除)   
  任何动物不得着衣; (后被废除)   
  任何动物不得卧床; (后来先是被改为 “任何动物不得卧床并盖被子”又被废除)   
  任何动物不得饮酒; (后来先是被改为 “任何动物不得饮酒过量”又被废除)   
  任何动物不得伤害其他动物; (后来先是被改为 “任何动物不得无理由地伤害其他动物”又被废除)   
  所有动物一律平等。 (后来先是被改为“所有动物一律平等,但有些更加平等”又被废除)
  这让我想起毛说的打倒走资派神马的。后来邓不是也用了一些资本主义的东西进行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才腾飞的。
  然后拿破仑和其他农场的人类建交,天朝和美国神马的建交。
  再后来,拿破仑光空许愿,还虚报农场产量。当年大跃进的时候,不也这样吗,人民日报,胡说八道。
  再再后来,以拿破仑为首的统治阶级吃香的喝辣的,还学用两只后脚后路,AKA,天朝ZF腐败。
  我很好奇雪球最后到底肿么了,是奥威尔也不清楚该肿么写呢,还是留给读者自己意淫呢?若是放到语文阅读题里,我想答案应该是后者吧。

来自: 豆瓣
作者: Liz$    时间: 2012-11-6 10:51
  经典就是经典,无法超越。去年寒假看完的,现在回忆起来,整本书就像去年冬天晦涩的天气一样,刺到骨头里的冷。这本书能改变一个人观看世界的角度,所以太小的孩子还是不要看的好,免得想的太多,毕竟咱们都是得心无杂念拥护党的人嘛。。。挑个明媚的下午读它吧,有能力的可以尝试下英文原版的,更有味道。

来自: 豆瓣
作者: pamire$    时间: 2012-11-6 10:51
  随着《1Q84》的火爆,《1984》又重回视野,或者说他一直未曾离开,在期望获得真正自由的人们心中。战争即和平 自由即奴役 无知即力量。看似矛盾的话却揭示了极权体制下的残暴和禁锢,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真正的历史?在一个宣扬着代表人民和自由的世界中,一切都是颠倒的,思想既是存在。温斯顿是有勇气质疑的,但是这种质疑在残酷的思想改造后已化为乌有。权力是人无止境去追求的东西,不论是哪等人,只要有机会都不会放过对权力的争夺,因为人们只要尝过一次甜头就会发现这个东西是多么的诱惑和美丽,所以为此不惜他人的生命,甚至摒弃人一切优秀美德。“老大哥”是一个看不见却又绝对的存在,人们没有思想、没有自由,一切以集体形式表示,历史不断被篡改。什么是正确的?历史吗?不对,它可以被改变。记忆吗?不对,记忆会被混淆。思想吗?不对,思想会被改造,甚至会幻想出完全虚幻的世界。那什么是正确的?温斯顿找不到答案,他只在不断的屈打、恐吓、折磨中丧失了意志、丧失了思考能力,于是乎他真正的被改造了,他也就可以“灵魂干净的上路了”。
  奥威尔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他反对的只是以人人平等为口号而实质是极权统治的政体。在这样的世界中,历史不断被篡改只因为党要保持永远的正确性,战争永不结束只因为战争才是保证国内体制稳定的重要因素,人们的思想被控制只因为集体要保证对人民的完全控制。“只有党才是正确的”。这样残酷的社会让现在处于自由体制下的我们不寒而栗,但温斯顿所认为最具有力量的“无产者”却丝毫没有觉醒,他们被统治者的一两句口号所打动,最终换来的仍旧是永无止境的悲惨生活。不仅在行动上,思想上都被控制,甚至于人基本的性冲动都被压抑,只有对党和对老大哥的绝对服从。在这样的社会生活到底有什么意义呢?权力滥用只会造成国家的机械和倒退。只有“无产者”觉醒的时候才会迎来真正的自由。

来自: 豆瓣
作者: 夕沐的$    时间: 2012-11-6 10:51
  《1984》,不寒而栗,是在看这本书的时候给我的感觉。我总感觉里面的情景和我们的现实社会会一一对应起来。不会思考,禁止思考,所谓洗脑,看来我这个经常被教育的人,还是不安分。随后看了《动物农场》,感觉没有《1984》那么强烈了,可能对奥威尔的作品已经有心里准备,可读过之后还是经不住心里发冷。作为一个平凡到放人堆里没有人注意到自己的人,没有期待自己可以改变什么大环境,只是希望自己可以生活在理性中,不随波逐流,虽然会有很大压力,甚至误解,但人生只有一次,不要后悔自己的选择就好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但愿日$    时间: 2012-11-6 10:51
  一直以为是预言,到最后附录才了解到是根据纳粹、苏联30年代的大清洗等史实写成的,专制之恶,不管是所谓的一档专制还是说的好听的人民专制,是所有人类的进步的彻底倒退。
  
  -------
  
  评论过短增加字数1
  评论过短增加字数2

来自: 豆瓣
作者: 人時風$    时间: 2012-11-6 10:51
      在一九八四的世界里只有常态化没有自我,人们只是生活在一种体制中,一张无形的压迫性的网把所有的人囊括其中,书籍,广播,口号把人们越扣越紧,最终,行尸样的生活成为了常态,尽管不尽心可一如既往的忍受,在常态化的生活里没有亲情,爱情,友情,唯有忠诚与背叛。
      经典作品的力量不单单是给当时人的醍醐灌顶,更是为将来的人们指引一条路。
  
       常态中丢失了自我,被种种规则,体制所牵制,昏暗的人生,对此,一切的言语都是徒劳,剩下的意义和存在的意义就是寻找,摆脱和反抗。
       

来自: 豆瓣
作者: OPFANS$    时间: 2012-11-6 10:51
  我没有深刻的思想,我也不知道作者到底是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我读着,就想起了《窃听风暴》中的德国,想起《霸王别姬》中的中国,我一直从心底中敬重那些从那充满出卖、背叛、嘲笑的牛棚里走出来的人,无论当时他们有没有真正的气节,能活过来的那份坚强就令我敬重。
  看到文中的爱情,我想起自己高的的初恋,那是何其的相像啊,总得在躲着那么一些人,那时心中有一个渴望,那就是,什么时候,我们可以正大光明的在一起,呵呵。

来自: 豆瓣
作者: Kikyou$    时间: 2012-11-6 10:51
  第一部没有激荡的环节、没有震撼的场面,思想上的背叛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不要被人发现。
  
  真正进入状态是在第二部中;突然的一声“你们是死人”,吓到我了,真的被惊吓得心跳加快。这一声不知从哪里传来,这间没有电幕的安全房间,他们多少个日夜缠绵的地方,显然对它的隐蔽没有半分怀疑,和之前那林子里的空地一样。那声音是从地狱赶来、还是是虚幻的心理效应?
  
  思想警察无时无刻不在监视着你,逃不掉的思想罪。
  
  全篇每一个时刻说到关于党时我都想到了Ch ina,当然不是现在的,是那个文*革的十年,那个毛 同志领导的时间。
  
  举个例子吧,关于“唯我论”书中内容:
  “温斯顿想:认为你自己思想以外不存在任何事物,这种想法肯定是有什么办法能够证明是不正确的,甚至还有一个名称,不过他已记不起来了。
  
  奥勃良说:你在想的一个名词叫唯我论。可是你错了,这不是唯我论,这是集体唯我论。”
  集体唯我论?双重思想的利用真的不能不说是件创世纪的事儿,这是不是和Ch ina某个时期很像呢?或者是不是可以说Ch ina一直都是这种状态?
  
  奥勃良说:党越有力量,就越不能容忍;反对力量越弱,专制暴政就越严。
  
  在Ch ina的历史中,所有经历的时代都是循环的,这是个死循环,“和谐”后不久就是动乱、再推翻、再建立新政权、最后是历史的篡改,逃不脱的死循环。为此,手段无所不用其极,101房间就是,那是可怕的噩梦------生命所不能能承受的。之前极尽体肤上的折磨已经能够得到他们需要的任何满意的历史口供,但是,他们的贪欲得不到满足,他们要从思想的根源进行改造,要让你尝尽一切世间痛苦----除了体肤还有精神。关于101房间的极刑,书中这样说“这是古代中 华 帝国的常用的惩罚”,你懂了么?我们古代长于的惩罚,那么我们的历史是被篡改了多少?而现在的情况并不一定是最差的,不是么?
  
  战争的目的是什么,之前单纯地认为战争的目的仅是是掠夺资源和财富,是一种不尊重人权和生命的行为,可是没那么简单。不得不说奥威尔是个天才,他总是看到了本质所以能预言到之后的历史。他说:战争是争取能够处在一个较有利的地位以便进行另一场战争。
  
  突然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幼稚。
  
  永远不要卷入政治斗争中去。
  

来自: 豆瓣
作者: 超超安$    时间: 2012-11-6 10:51
  这本书写的,充分暴露人的本性在被制度和强权压抑下的本性,读完有些压抑的。读完和担心,如果制度把权力充分的集中化,我们是否有力量,有勇气去改变,去争取。 这和<勇敢的心>所表现的是人性另一个方向的发展,一个面对暴力反抗,去争取自由。但那样的情景还没有被压制到1984那样的程度,还有滋生反抗的空间。美国的创建者们小心呵护个体的权力,生怕国家权力过大,危及人的自由。读这本书,是不是可以唤起人们小心呵护自己和个体的自由,而对权力的集中有一种警觉呢。

来自: 豆瓣
作者: sai$    时间: 2012-11-6 10:51
  【摘要】二十世纪以来,相继出现了以《我们》、《美丽新世界》以及《1984》为代表作的“反乌托邦三部曲”。在这些作品当中人们走向了另一个反面,体现了人类被科技所异化,人性被囚困于自我枷锁中无法挣脱。一部作品往往受身处的大时代所影响,20世纪也是后现代思潮蓬勃发展时期,《1984》以其先锋性、否定性和颠覆性显现着后现代主义特征。本文将通过颠覆传统语言、小说的政治化以及反英雄视角等方面深入解读《1984》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借此探讨乔治奥威尔对人类生命的关注,以及小说对未来政治环境和社会主义发展的预见性。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反乌托邦;反科技;反英雄;不确定性
  
  作者简介:
  杨森, 1989年6月生,性别:男,民族:黎,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日语专业学生
  邓亚晔,1974年12月生,性别:女,民族:汉,于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任日语教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主功日本文学方向
  Title: Postmodernist criticism of the dystopian novel Nineteen Eighty-Four
  Abstract: Since the 20th century, works like We, Brave New World and Nineteen Eighty-Four representing dystopian trilogy have appeared successively. In these works people reached another extreme, which indicates that human being is the alien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at humanity is trapped in the self-shackles cannot break free. A work tend to be influenced by the era it lives in. The 20th century is a flourishing period for postmodernist. By its pioneering, negativity and subversion, Nineteen Eighty-Four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stmodernism. Through aspects such as the novel's subversive of traditional language, politicizing and anti-hero perspective, this paper will take further analysis on the postmodernism characteristics of Nineteen Eighty-Four. Then based on this to discuss George Orwell's concern for human life, as well as the novel's prediction of future polit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socialism development .
  Key words: postmodernism, Nineteen Eighty-Four, dystopian trilo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nguistic subject, dystopian, anti-technology, anti-hero, uncertainty
  
  Author:
  Name: Yang Sen, Date of Birth: June 1989, Sex: male, Nation: li. He is the student majoring in  Japanese in Zengcheng College,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一.乌托邦与反乌托邦文学
  从16世纪托马斯莫尔创作的《乌托邦》开始,乌托邦文学边成为了西方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文学样式。成为了游走于美学与政治学之间的交叉文类,虽多以小说题材为主,但表现着更为复杂的内涵。既有创作出完全虚构之地,寄托作者理想化情感,也有写成讽刺黑色幽默文学,针砭社会的荒诞。二十世纪开始,出现了乌托邦文学的另一个分支,这就是反乌托邦文学。
      反乌托邦(Dystopia)一词解释为:“一种想象的国家或地区,这里由恐怖、剥削或高压所造成极度恶劣的生存状态,或描述这种国家地区的著作,由此引申为糟糕透的社会。”(赫茨勒 45)十八世纪欧洲开始了工业革命进入了极其技术时代,各项科学技术的提升使工业时代的发展超越以往任何一个时代,但工业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随着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开辟了世界历史新阶段。知识分子对理性主义、科学主义以及社会历史进化论愈加失望,由此孕育出了反乌托邦文学。一反传统乌托邦文学对未来理性社会的美好憧憬,将人们带进了无边的黑暗。其中以”反乌托邦三部曲“《我们》、《美丽新世界》、《1984》”最为著名。
  当人们对于现代社会中的战争,以及现代工业机械化冰冷的社会思考并试图反抗时,当人们对现代理性主义社会感到深深地失望后,也就在自觉与不自觉间向后现代主义社会发展。
  二.《1984》的后现代主义解读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后现代社会(后现代工业、信息社会、晚期资本主义等)的产物,孕育于20世纪30年代现代主义母胎,并在二战后与母胎撕裂,徘徊于西方文化领域。后现代主义反对单一、固定不变逻辑、公式和原则,以及普适的规律来说明和统治世界。主张变革与创新,强调开放性、多义性、无把握性和不可预见性。冲破现代性所营造的条理分明、井然有序世界,使整个世界进入多元的、表明的、短暂的、散乱的、无政府主义的、模棱两可的、不确定维度中。与“反乌托邦”主题十分契合。
  奥威尔经历了西班牙内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贫困和战争中体会到了极权的可怕之处,作者以丰富的阅历、异端的后现代思想、超前的意识,深刻的社会关怀为我们描述了极权社会全景。《1984》运用了第三人称但并非传统的全知视角,深刻地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特征。本文通过对《1984》的后现代主义解读,探讨乔治奥威尔对人类生命的关注,以及小说对未来政治环境和社会主义发展的预见性。
  1.反科技
      马尔库塞就曾强烈批判过科学技术反人性一面,他指出工业社会的负面效应:“技术进步=社会财富增长=奴役加强。”(陈世丹 78)
  《1984》中描绘的“大洋国”是高度技术化国家,但也是高度极权化国家。每一户人家都必须安装电幕,统治者可以随时通过电幕观察每一个党员动态。同时还有思想警察对人们内心思想监控,人与人之间相互告发更是家常便饭,书中的柏森斯便是被自己的两个小孩所告发。对于被抓捕具有异己思想的人,国家机器则运用高科技设备对人进行改造,进行惨无人道的洗脑工作,使用极权主义意识形态对人的天性进行扼杀。科技的进步所带来的工业社会非但没带来人们幸福,反之成为了统治阶级奴役人们的工具。扼杀了每一个自然人的天性,使整个社会整齐划一、麻木、等级地位鲜明。
  《1984》对于现代工业社会所营造的条理分明、井井有条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揭露与反抗。“绑着猩红色‘反性’腰带的茱莉娅从表面行为举止看似个模范党员,言论举止纯洁,举大旗参加游行,喊口号,热心参加公社各种活动”。(115)但实际上茱莉娅对于党却是无比憎恨、厌恶,她通过与温斯顿乃至其他党员发生性关系, “对了,就像梦境里所见一样---一拉就把衣服脱光往地上一丢,其潇洒壮丽的姿势,好像足以把整个英社的文化毁掉。”(119)以此表现对整个极权机制的反抗。两人第一次秘密幽会时她曾说过:“我憎恨纯洁,憎恨善良。我不要看到美德在任何地方存在,我希望每个人腐败的无可救药。”(120)从中可以看到作为组织内的一员,她对极权社会、对“老大哥”权威的反抗。
  科技垄断了一切,表明上看是科技实现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科技让人类陷入了无法超越自我的悖论。科技如同一个枷锁,囚禁了人们的天性。自此,在高科技发展的时代,人为物奴,人本身被异化,从而丧失了人格和自我。
  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思维方式的中心性、权威性、单一性、禁锢性,主张非中心性、多元性、异质性、创新性等。《1984》中的温斯顿与茱莉娅的反抗虽然失败了,但他代表着人们渴望冲破这种科技的枷锁回归人类自由天性的努力。
  2.反政治的政治
  自从马基雅维利以来,西方政治学一直把政治定义为权力的游戏,而捷克现任总统瓦茨拉夫哈维尔哈维尔却提出要以道德,以良心作为政治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正因为如此,他把这样的政治叫做“反政治的政治”。
  作品中奥威尔与哈维尔一样追求人性的存在,温斯顿在日记本上写道:“如果还有希望,只有寄托于在无产者身上。”(185)无产者们虽然过着极其简陋的生活,但他们没有被灌输英社的意识形态,没有强烈的政治意识,至少还存在着原始的人性,无产者们并不是出于恐惧而凭借谎言生活的现实,他们“在真理中生活”。
  《1984》中战争是一个十分深刻的话题,奥威尔将战争提升到了任何一部反乌托邦文学都从未达到的高度。书中构想了世界由3个超级大国构成。“在从前,战争之所以为战争,无法是它早晚有完结的一天,谁胜谁负,骗不了人,如果局势发展牵涉到了军事上的胜负,就不能再讲假话了。”(186)但在《1984》中三个大国不断进行着战争,却维持了一种相对平衡,没有绝对胜负。“装腔作势的战争,也有其意义。一方面耗尽剩余物质,另一方面又维持等级社会所需要的精神状态。战争的目的不是放在侵略或侵略别人,而是保持现存的社会结构一成不变。”(195)至此点明了开篇提出的“战争即和平”这看似矛盾口号背后真正含义,只是出于统治的需要。奥威尔彻底地揭露了战争的本质:战争不过是极权统治阶级贪欲的结晶,也是少数利益阶层维护利益手段和目的。
  一场突然爆发的社会动乱,表面上铁板一块的政权内部的剧烈冲突或者社会和文化界气候发生无法压制的转变,所有的问题的关键被谎言厚厚的外壳掩盖着。无法弄清楚什么时间那最后一刻会来,那最后的打击会来。”因为那是一个荒诞的道德沦丧的极权社会,要摆脱那样一个社会,“必须回到政治的原点——有个性的个人,必须唤醒个人的良知”。( 哈维尔 78)奥威尔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因此将希望寄托于无权者的权力,赋予温斯顿这样一个小人物以良心和对个性的追求,尽管这一切最终都失败了。
  4. 颠覆传统话语
  在后现代主义语言观看来,语言是一个独立的体系,“我只是语言体系一部分,是语言说我而非我说语言。”后现代主义强调了人无意识构想,因此人在语言中只是载体的作用。
  一直以来乌托邦以及反乌托邦小说中,语言并未占有十分重要位置。扎米亚京誉为“白银时代”语言大师,但其在创作《我们》时使用的仍是自身写作语言。但奥威尔却有别于此,他在《1984》中通过对传统话语的拒绝与颠覆,创造出了极权统治的语言系统—“新话”系统。“这样大家采用了新话,忘掉了老话以后,异端的思想,也就是违背英社原则的思想,就根本无法思想,只要思想是依靠字句进行的。”可以说语言本身既是一种手段,又是一种目的。既是一种方法,又是一种本体存在。
  在《1984》中,语言并不是对事件或进程表达,与事件和进程也没有一一对应,割断了与历史的联系。因为语言本身就成为了一种事件,起到了界定世界、构建现实的功能。语言成为主体,人退居到语言载体的地位,被语言控制。书中赛姆作为主管新话制定人物,解析了新话如何起到洗脑作用:“你难道看不出新话的全部目标就是窄化思想范围吗?到了最后,我们将会让思想罪变得完全不可能再犯,因为没单词可以表达它。每种必要的概念将被一个单词精确地表达出来……年复一年,词汇量一直越来越小,意识的范围越来越窄……实际上将不再有思想了。正统意味着不去想—不需要去想,正统就是无意识。”(44)奥威尔带有一种务实的政治态度,以敏锐触角感受到了语言对于人类统治作用,并创立了一种与众不同语言,作者使用了一种预言性的语言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后现代主义画面,创造了一个比现实更现实,比真实更真实的荒诞世界,对于极权社会进行深刻反思。
  语言学家认为,语言不但可以描述现实,而且还可以塑造现实。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词汇手法手段,将自己之所见变成他人的所见,构建或塑造的现实变成他人默认的现实。所以小说的附录中,对“双重思想(doublethink)、犯罪思想”(thoughtcrime)” 等的完整补充,令这些词汇被收入《牛津词典》当中。
  5.反英雄
  后现代主义创作“反对现实,反对偶像崇拜,反对或躲避崇高。他们追求卑微、低级、虚无死寂题材。”(王岳川 26)哈桑曾说:‘后现代文学总是寻找边缘,接受枯竭。以有声的沉默瓦解自己。”(王岳川48)《1984》中,因为科技力量的强大以及极权对个人压制的存在,人被无限地弱化和压抑。英雄被消解,出现的角色都是反英雄,即使是主人公也无法幸免。书中不崇尚人的善良,而是一种在黑暗笼罩下的反面人物。
  温斯顿在面对即将被老鼠吞噬的刑罚时,大喊道:“让老鼠咬茱莉娅!不要咬我!我不管你把她怎么样折磨,让老鼠吃掉她的脸,我不会哼一声,但不要咬我!”(243)他放弃了以往坚持的原则,也舍弃了对茱莉娅的爱,为了存活选择了出卖茱莉娅,最终得以幸免于难。在两人后来的碰面时有过这样的对话:“他们折磨你时,你真的希望有人替你受苦。你知道除此以外再无自救之道,唯一的方法是牺牲别人。你才不管替你受罪的人结果多惨呢,因为你只想到自己。”(245)最终,茱莉娅与温斯顿都选择出卖了对方,如同书中那首靡靡之音所唱的“我出卖你,你出卖我。”至此,作者展示给读者看的是人性中动物性的、丑陋的、原始的、野性的、龌龊、弱小方面。人已不可救药地走向了卑微,人类已经无法超越自身狭隘,陷入自我邪恶中无法自拔。
  在后现代主义作品中,主体丧失了中心地位,没有了自我的存在。人变成了一个非中心化的主体,无法感知自己与现实的联系。成为了没有中心的自我,没有任何身份的自我。正如米歇尔福柯所认为的“‘主体’让位于系统或结构,主观性被客观性所取代,‘人’消亡了。”(陈世丹 45)
  6.反形式
  哈桑曾为后现代主义创作列出一个表单,提出反形式(分离的,开放的)、混乱、过程/表演及不确定性等为后现代主义作品的一些特征。《1984》突破了常规性手法—冲突、发展和线性情节,采用了反体裁、拼贴等后现代主义手法,将读者带入了另一层思考空间。
  《1984》并没有非常明确意义,它提供给读者的只是在切断时间中进行阅读,作品而是随着时间变换而变换。历史的事实是不确定性的,每一句话都没有固定的标准,后一句话推翻前一句话,后一个行动否定前一个行动,形成了一种不可言喻的自我消解状态。在书中就曾出现一幕,五年以来大洋国一直和欧亚国交战,但在仇恨周的集会讲演中突然消息传来,与大洋国交战的不是欧亚国,而是东亚国。内党党员声音和态度没改,内容也没改,但敌国名字改了。在一瞬间,人们仇恨的对象就此改变。这一切仿佛就是一场表演, 人们在狂欢中上演着极权下的无知与盲目!
  后现代主义作品的语言往往没有准确意义的意图,但其却蕴含了深刻含义,超越了僵死不变的体系。如《1984》开篇即提出了三句自相矛盾口号:战争是和平,自由是奴役,无知是力量。表明没有出路、没有目的,没有具体唯一的方向,人们生活在一切都不确定中,而不确定性就是后现代主义的“一种制度”。
      同时后现代主义作家写作时,并不给出一种结局,往往将同种可能性结局组合起来,在这种结局中事物的中心并不存在,事物没有必然性,一切都可以偶然,同一性的哲学层面就此消失了。《1984》的最后,温斯顿如愿吃了子弹结束了斗争。但奥威尔却没有继续交代未来,这一切都留给了读者自行去思考,剩下的一切都包含着可能性,这样一种开放式结局正是后现代写作一大特点。
  作为现代走向后现代的特色产物,奥威尔运用了许多后现代流派的手法,如拼贴倒叙、电影蒙太奇手法以及类似于意识流片段,丰富了人物性格和小说的主题。文中将各个不同时期的片段像镜头一样交替闪回:“此刻他母亲在他下面一个地方坐着,离他远远的,抱着他妹妹突然他站在柔软的草皮上。这是仲夏的黄昏,夕阳的阳光染黄了大地。电幕传来震耳欲聋的哨子声,是办公室工作人员起床时候了。”(236)在此处作者摆脱了时间与空间了的束缚,片段与片段间互不衔接,读者随着它们四处游走。这些片段每个独立、意义、人物和情节都不连贯,但却也给人们对世界构成有了更深感悟。后现代作家怀疑任何一种连续性,认为现代主义的那种意义连贯是一种“封闭体”写作,必须打破形成一种充满错位的“开放体”写作,使文本的空间时间不断分割切断。
  三.结语
  《1984》起源于乌托邦文学,但最终脱胎于乌托邦文学,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奥威尔作为一名自由主义者,使用后现代主义手法向人类展示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并未帮助人类正确的认识自我,反之使人们迷失其中。科技越发达,人们则愈发空虚,缺少归属感。现代工业社会实用主义的过度发展,让人们越加焦虑。《1984》从一个破的方面逐渐走向了后现代主义,同时也赋予了反乌托邦更多的含义:叩问人的内心,寻找人类最终的本质。《1984》打破了传统的文学界限,将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对立所消解,采用了非现实的表现手法思考了极权对人性的迫害以及号召人类对权威反抗。
  

来自: 豆瓣
作者: 草木$    时间: 2012-11-6 10:51
         老早就知道老大哥的存在,他几乎长了一双无处不在的眼睛,就像在希区柯克悬疑故事中的形象,一个墙上,一只可以洞察细微,无所不能的眼睛。
         我一直纳闷一个没有机会经历过苏修红色恐怖时代和中国文革时期的作家,一个外国人,一个生活在崇尚自由平等,一个既守旧又开拓的国度的绅士,是如何知道远在万里之外的国家将要和正在发生的事情?是的,这就是1984的成功之处。一个伟大的作者,总是一个伟大的预言家。
         你可以把它当历史去看,看着它,随时可以找到曾经的揭露批斗严打的可怕历史,你也可以当它是科幻书,里面处处讲着未来。因为世界是一成不变的,世界永远存在着三种人,上等人,中等人,下等人。而下等人渴望的就是地位的交换,而人类历史就在这种交换中,周而复始,无穷无尽。
         这是一个灰色的结局,是大人看的书。
        

来自: 豆瓣
作者: 我非衣$    时间: 2012-11-6 10:51
  所谓经典无非就是被你买来束之高阁,而悬于口舌的斯文法宝。一部经典无论有多么畅销,有多么影响深远,也并不能改变其真实读者稀少的事实。然而一部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恰恰是因为它在其横空出世之时影响了一批人,而等到这些“圣徒”逐渐掌握话语权,反复引用其中的妙语与观点,而经典也就被列入仙班。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读不读经典本身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因为一个好的当下的小说家不是一个人,他可能是福楼拜、莎士比亚等人的灵魂附体,读他们的小说,而放弃哪些多少有些古老的不易读懂的经典,对于一般读者而言已经足够了。而另一方面,当你真有耐性将一本经典还原成一本书读下来的时候,你的见解或许与“圣徒”们所宣扬的精神迥异。
  “老大哥正在看着你。”这一句《1984》里的名言早已为人熟知。而老大哥也代表着任何试图奴役人的极权统治者,他们通过真理部等思想警察帮人洗脑,实时监控人们的想法。“谁能控制过去就控制未来,谁能控制现在就控制过去。”因此,在当下的中国当人们谈论《1984》时,人们更愿意把它看成和《动物农场》一样的政治寓言小说。由于这部经典的影响,我们在不少影视作品中看到类似于“老大哥”的角色,比如MATRIX(黑客帝国),而村上春树在他的最新小说里也以“1Q84”为名,同时发明了一个叫“小小人”的事物向奥威尔致敬。
  然而相较于《黑客帝国》被看成时一部电影,《1Q84》被看成一部小说而言,《1984》则被长期被人看成是简单的政治主张。正如米兰昆德拉所说,奥威尔的小说流毒就在于它将一种现实无可挽回地缩小在纯政治的范围内,而且只局限在这一范围的否定面上。但如果一本小说仅仅是一种政治工具,那么奥威尔的作品又与哪些真理部的出品、样板戏有什么区别呢?
  这似乎还得回到作品当中。样板戏里《智取威虎山》里小常宝向杨子荣哭诉血泪史,说母亲跳崖后父女二人隐居深山老林,唱道:“白日里,父女打猎在峻岭上,到夜晚,爹想祖母我想娘。”很显然,在革命题材里男女私情是不存在的,因此爹不能想娘,只能想祖母。这种对人性的刻意扭曲,以突出某种意识形态,才算得上成功的政治宣传。这种遗毒之深,以至于我们还可以看到诸如“女交警被违法车碾断胳膊 泪求医生别剪警服”之类新闻。
  在《1984》里,或许是奥威尔对老大哥制度的描绘如此真实、如此震撼,以致人们处处感觉到一种恐惧。但这种恐惧并非是政治主张,因其恐慌的根源来自人的内心,使读者更为感同身受。而奥威尔并没有像昆德拉所言,将生活缩小为政治,他也试图用诗意来对抗政治。
  比如在描写男主人公的爱情时,奥威尔写道:在黄昏的小屋里,男主人公和情人从缱绻后的睡梦中醒来,窗外夕阳的光芒投射在她的身上,外面有一个洗衣妇人的歌声和尘世中种种车来人往。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时光,多么美好的爱情,然而这一切将终被揉碎,就如后来两个人互相道歉、互相背叛。与昆德拉自我放逐式的对抗不同,奥威尔选择的是将诗意揉碎,如果前者是荒诞剧,那么后者则是悲剧。
  如果有一天你不再讨论老大哥,不再讨论真理部,那么你可以试着去读书中最珍贵的爱情,如此之绚烂,也如此短暂,以致无声悲恸。

来自: 豆瓣
作者: ninoji$    时间: 2012-11-6 10:51
  在723事件发生后,重新回想起这本书。以前只当是虚拟世界才会发生的一切,已经活生生得发生在我的身边,书里描述的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所处的环境啊!!!!只是我们已经沉睡太久,不识其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来自: 豆瓣
作者: 爱弥尔$    时间: 2012-11-6 10:51
  一
      我这是第二次读《一九八四》了,第一遍读完就想提笔写点什么,但又感觉无从谈起,就像面对一个极其恐怖、无处不在却又未曾谋面的魔鬼,除了保持缄默,休想说出像样的人话来,因为一说出来就觉得空虚、浅薄、轻浮,跟老大哥的深邃、厚重、残忍相较起来简直连尘埃都算不上。
      于是乎,我怪自己并未“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就又把奥威尔的《动物农场》和散文集《我为什么写作》找来读,结果依然是“捕风”“捉影”,猛干一场后空空如也,正如哑巴想说话、瞽叟欲极目般无可奈何了。于心不甘,终于我又把《一九八四》认真看了遍,就当牙牙学语勉强说上几句,以供大方家谈笑。
      《一九八四》激起了我对政治学的极大兴趣,深深感到政治的控制力,既带着恐惧又夹杂着解脱的希望,希望自己有一天至少让自己的思想不受政治左右。每当我厌倦政治学时,就翻一翻这个小说,仿佛在告诉自己,一九八四不远了,好好研究至少知道自己会怎么死。
  
  二
      《一九八四》描述的世界不仅没有光明、自由、权利,而且是彻头彻尾绝望的极权世界,连光明世界的半点妄想都不许有,任何怀疑反抗都是苍白徒劳的。老大哥绝对高大权威, 压倒一切,甚至压倒你最隐秘的心灵和感情。温斯顿、裘莉亚原本是有血有肉,有个人想法和感情,他们相爱了、幽会了,被思想警察逮捕后彻底洗脑,最终变为行尸走肉,思想纯正,甘愿赴死,化为乌有。《一九八四》以老大哥画像上神秘的微笑终结,温斯顿“战胜了自己,他热爱大哥。”这是小说的神来之笔,绝望的快感袭击了我心头,绝望中掺杂了沉重、惋惜和思考。
      《一九八四》一直拉着读者认同温斯顿,可以说,小说所写到的一切就是温斯顿的所见所想所闻。从开始怀疑老大哥到思想警察的出现,读者一头扎入认同的圈套,跟温斯顿的想法一样,此刻有爱情,有反对派,有自由光明的希望,在绝望的坏境下这一丝丝梦想就像生命一样宝贵,因为梦想是人之本性。可是,到这儿这些树立起来的一点点光明就在友爱部的酷刑和辩难中彻底消失了,前方拥有的只是黑暗,无穷无尽的黑暗。
      事实上,这个小说算不上有什么情节,但它就是如此耐人寻味,唯一戏剧性的地方就是温斯顿对裘莉亚和奥勃良判断的完全颠倒。原以为思想正统的裘莉亚竟然如此不纯净,而以为是反对派成员的奥勃良却成了党绝对忠诚的爪牙。
      而且,奥勃良的忠诚跟派逊斯还不一样,派逊斯是愚忠,无头无脑,毫无思想的正统忠诚,奥勃良却像魔鬼一样绝对忠诚于自己的“恶”。对于他来说,权力就是一切,权力就是目的。奥勃良深不可测、绝顶聪明,对极权的运作了然于心,甚至对温斯顿想什么、做什么、感觉到什么、将要做什么都知道得一清二楚,他像上帝一样俯瞰着可怜的温斯顿。温斯顿绝命的反抗呐喊只是一丝微弱的风,一道细小的涟漪,微不足道。或者用小说里的话来说,温斯顿就像一只甲壳虫,被奥勃良放在放大镜底下研究,从内到外完全通透,毫无保留。奥勃良是如此可怕神秘,他的伪装又是如此高明。不论读多少遍,读者心中只有恐惧,绝对的恐惧感,像血管一样爬满全身。
      但是,这种在我们看来已臻于极限的恐惧还只是一小部分,老大哥才是读者恐惧的根源。他从未出现过,却无处不在、无孔不入,他神秘、高大、坚毅,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他不仅制定出一切规则,还透彻这规则的动机,任何人站在他面前都像是蚂蚁被大海吞没一样。老大哥就是一切,老大哥就是魔鬼,就是上帝。他的一个小小的爪牙奥勃良已然使人胆寒,可想老大哥应是奥勃良的千倍万倍。奥威尔之所以不让老大哥出现,因为他无法描摹这个重于千钧的人物,而且任何直接的描述只会减损老大哥固有的威风,神秘就是老大哥的本质,也是对老大哥最好的书写。
  
  三
      读《一九八四》时我一直很奇怪:为什么这样的作品竟是出现在英国?英国从未出现过极权,而且英国的政治流血极少,很温情很人性,后来学者的解释是:奥威尔参加西班牙战争,接触到了社会主义者,通过他们的谈话了解到苏联的情况,并糅合自己的政治经验想象而成的。
      我的纳闷还有一个深层原因:我希望《一九八四》的作者是中国人,而且只能是中国人。小说里极权主义的种种手段——对伦理的破坏,思想的控制,人性的扼杀,历史的篡改等与几十年前的中国太相似了,简直就像是奥威尔在1948年对1984年中国政治的预言,虽然这预言有些地方很夸张,但模样儿大致不差,正如白居易《长恨歌》说的“雪肤花貌参差是”。故而,这本书在中国人读来都会异常亲切,历历在目。
      《一九八四》的影子在当下中国社会还残留不少。每当我不得不学着官腔说正统话语,做官样思想汇报,赞美党的时候,我会想起“双重思想”;当我想反抗又不敢但又不能对领导说个“不”字的时候,我会想起“老大哥”;我们的社会等级、历史教科书、官员形象、新闻报纸等无不渗透出老大哥的气息。
      实际上,老大哥就是我们每一个人,人都有对权力的向往,有支配他人的嗜欲。那些自以为持平等观念没有权力欲望的人,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过权力,没有体会过支配他人的快感,就像尚未沾过血腥的虎仔还没有食人的念头。
      权力欲隐藏极深,一旦释放出来伤人伤己,而且地位越高伤人越多。我们要做的不是掩藏、遮盖,不是用高调的官话去装饰赤裸的权力,不是用伪善的面孔装悲悯,而是正视权力欲,并且敞开在阳光下,交由他人批判监督,这样才能把权力欲关进理性的牢笼。
  因此,正视权力欲,正视老大哥,我热爱老大哥。
        
  
  
  
  
  

来自: 豆瓣
作者: Arness$    时间: 2012-11-6 10:51
  控制现在就是控制过去,控制过去就是控制未来。这是使大洋国存在的箴言。
  某种程度上大洋国也是一个“乌托邦”,一个思想麻木不仁被完全控制的行尸走肉的乐土,一个寡头政治家们玩弄权力的天堂。
  他们为了钳制可以使出一切手段,也可以制造一个格尔因斯坦,在煽动人们仇恨情绪的同时诱捕所谓的异端。
  没有哪种意识形态更高级,只要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就是英明的就是伟大的就是永垂不朽的。
  而关于人民的生存状态,他们才懒得管。他们只是权力的热切追求者,底层人民永远生活在底层,等级社会也是永远存在的。公平?和谐?只是调和社会矛盾的把戏,一切的一切只是为了更大程度上的揽集更多的权力。
  可怕的双重思想,无处不在的思想警察,颠倒的是非黑白,亲眼所见的非真实。对老大哥只许绝对服从,老大哥说东你不能往西。在老大哥的催眠下,万事皆可以。
  二加二都可以等于五。只要老大哥愿意。
  被洗脑的同时人性也被彻底摧毁。这是多么“美妙”的一个“乌托邦”啊,一个建立在恐惧冷漠仇恨残忍之上的空中楼阁。当温斯顿----作为最后一个人也妥协了也消失了的时候,我所能体会到的也只有彻骨的绝望与寒意了。
  但愿我们不在大洋国。但愿我们没有生活于这样的时代。
  而对此也只能是“但愿”而已。

来自: 豆瓣
作者: Sonic@$    时间: 2012-11-6 10:51
  强烈过分的讽刺也许在某种程度上使人颇感快意。它为我们和日常生活所见的情况之间设置了一段距离,使我们能经常逃避于慵懒、熟视无睹和自以为是的状态中。奥威尔早先出版的《动物农庄》就是这样的一本书。书中的主人公全是动物,因此书的内容也是荒诞不经的。它的喜剧色彩遮蔽了恐怖,使其停留在知性的水平上,使我们不必担心受到情感上的屠戳。但是《一九八四年》却是一部纯粹的恐怖作品,这种恐怖瞬间即至、震人心魄。

来自: 豆瓣
作者: 局外人$    时间: 2012-11-6 10:51
  重读《一九八四》
  ——被误读的细节
  
       第一次看《一九八四》大概在十七还是十八岁这样,那个时候对《一九八四》也就有个懵懵懂懂的理解,了解它讲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大概是什么内容,记得当时好像忙着抑郁症,看了一半中途放下再也没拿起来过。我一直对《一九八四》的评价不是很高,常年对它的理解也就是保持在“差不多王小波”的样子——政治小说写得再好能写到哪里去,它不过是本装逼犯差常聊的启蒙读物罢了。
  
       我最近把曾公的读书十二条写在案头,决定读书不二,每日必读,写读书随感。于是把书架上的《一九八四》拿了下来,昨日,从中饭前到下午六点一口气把这本书读完了。结果,看完后,我心情非常沉重,非常难过,这种情绪甚至持续到今日的早晨,甚至昨夜睡觉都做了相当让我发狂的噩梦,一觉爬起来我决定为它随便写点什么。
  
       不得不承认,我错了,我之前太忽视这名英国作家了,乔治奥威尔哪里是王小波能比的上的,虽然王小波对他有过蹩脚的模仿,但是差得实在太多了。近代世界文学是无法绕过乔治奥威尔的,我更无法只把这本书泛泛而读。
  
       《一九八四》所描绘的完全不是那些普通“右派”们所理解的单纯主题:民主啊,自由啊。《一九八四》没有试图给予任何出路,甚至连希望都没有留给读者,乔治奥威尔不是以鞭笞社会的心态在写这本书,而是以看着它毁掉的心态在做记录而已,他虽然是个老牌资本主义英国的公民,但却是铁杆的“英特纳雄耐尔”,当自己的一生的事业即将付诸东流,当最纯洁、最崇高、愿意为之付出生命的理想被一群暴徒践踏的时候,乔治奥威尔能做什么?他躲过了斯大林的迫害,逃回祖国,拿起笔,试图为未来记录点什么罢了,冷静、悲观、绝望的“为了未来”。
  
       读第一部分的时候,那些仇恨会,思想警察,电屏,老大哥什么的,描写的如此逼真,就在乔治奥威尔死后,这些场景在遥远的东方一模一样的出现了,细节的相似竟然惊人的雷同,我搜索了一个打倒刘少奇的聋哑人视频,简直如出一辙啊,灰暗阴郁的画面中,人们冲上去撕毁刘少奇的画像,十秒之后,画面一下子变成彩色,毛主席的画像以温暖坚毅的形象出现在画面中,背景的太阳从地平面冉冉升起——简直神了,难道乔治奥威尔看到未来?简直是照着描写的。
  
       不过这些并没有带给我太大的震撼——这不过是种“小聪明”罢了,这种小聪明,很多小作家都有过,只不过乔治奥威尔首创先河,描写得与未来惊人的相似,的确是个先知,只不过他是把事情描述得更逼真,但是没有再多说什么,我开始以为这一本书都是在这样压抑的情调里,残忍的描述未来,然后安排一个凑合的结局就此结束,灰暗,政治,小伎俩。
  
       在第一部分结尾,主角单纯的相信奥布兰是志同道合的人,而茱莉亚是个蠢货,他甚至准备把她拍死。我就隐隐预感女人也许完全不一样,而奥布兰恰恰是更可怕的。第二部分一开始,茱莉亚的那张小纸条上的大字“我爱你”如同全书鲜活的一笔红腰带,惊艳,美丽。
  
       当他们在郊外野和,茱莉亚把那红色腰带一扔,场景是如此的唯美。这种爱情,一下把全书都活跃起来,如同火焰。最让我感动,甚至由衷赞叹的一幕是:
  
       当主角悲观的站在野外看着小鸟,他说:“我们死人。”而茱莉亚极了,反驳道:我们还没死。我和骷髅你更想和睡?
  
       然后放荡的用四肢抚摸他,挺过青年女性特有的饱满乳房,顶着主角。那种生命的活力一下子就让主角死灰复燃,又有了生的希望——多美啊。太美好了!我得偷偷得说,我也曾多么希望有个这样的女人,走到我的身边给予我这样粗俗、简单、本性的热情。
  
     
  
       但是!这也是乔治奥威尔被误读最多的地方,茱莉亚第一次和他上床的时候,他问她搞过多少个?茱莉亚放荡的回答:“几百个喽,——至少也有几十个。”然后男主角一顿兴奋告诉她:“你搞得男人越多,我越爱你!”只要是腐化的、堕落的就是反对D的…
  
       曾有多少青年被这段误读?盲目崇拜这一种腐化、堕落、自暴自弃。甚至王小波也对乔治奥威尔的这段爱情有过蹩脚的模仿(《黄金时代》里面那段打屁股),但是王小波只是徒有学其表,根本没有像奥威尔想得那么深。
  
       乔治奥尔威赞同这样的自暴自弃吗?不!他不赞同,完全不赞同,如果你觉得他是如此认为,甚至潜移默化的把这种价值观引导进生活里,那么你又和乔治奥尔威通篇所反对的有什么区别?
  
       茱莉亚的作为,茱莉亚的反对,无论从方法和思想上都是没有任何责任感的,她作为一个女人,一个革命年代之后成长的人,她所有的自暴自弃、对抗,不过是为了极大限度的自我享乐罢了,她不关心族群、人类、未来,更没有对未来有任何责任感(后来温斯顿很期望她读那本书,但是她却听睡着了。还有,主角讨论被改变的历史,她也漠不关心。。)
  
       换句话说,茱莉亚的反抗不过是为了反抗剥夺他享乐权利的集权而放抗,争取的不过是争取自己享乐的权利而已。说来说去,不过是向另一种残暴抢夺自己享乐的权利,而为此她也愿意付诸同样的残暴——当奥布兰问他们:
  
  你愿意屠为革命杀人吗?
  
  我愿意。
  
  去干可能导致几百个无辜百姓丧命的破坏活动吗?
  
  愿意。
  
  去向外国出卖你的国家吗?
  
  愿意。
  
  你们愿意去欺骗、造假、勒索、腐蚀儿童思想、散放毒品、教唆卖淫、传播性病——做任何可能导致道德败坏以削弱D的力量的事情吗?
  
  愿意
  
  比如说,如果向小孩脸上破硫酸这件事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你们有利——你们也愿意吗?
  
  愿意
  
  ……
  
  
  
  很多人只被茱莉亚最后回答“你愿意——你们两人从此再也不想见吗?”,“不!”而深深打动,我刚开始阅读也是只被这里而感动。但是,你们注意到没有?当你们为了反对某种不公,而以更残暴、不公,自暴自弃的堕落来反抗的时候,那么你又与你所反对的有什么区别?
  
  乔治奥威尔难道赞同女人的堕落?赞同残暴的反抗?赞同过激的行为吗?不,必然不。而这也正是在主角妥协和崩溃时,当他自誉为自己是“最后一个人类精神守卫者”时,奥布兰放了这段录音,又给他看了自己的形体的时候。
  
  他们从外表和内心都同时让主角自惭幸亏,愧疚的主角没有什么脸再自喻“人类精神的捍卫者”,从此彻底的被打倒了,乔治奥威尔没有给我们什么出路,但是他至少知道什么不是出路,他并不赞同茱莉亚的那种出于自己享乐的自暴自弃,甚至就连茱莉亚和温斯顿的爱情在最后,女人也是迅速的背叛了他,而温斯顿也在面对恐惧的时候背叛了他,让这一闪而过的温存都渡上了令人作呕、龌龊的情感。
  
  这也是奥威尔被误读的地方,甚至被推得高高的王小波也差不多在宣扬这种误读,更不要谈那么多以《一九八四》为圣经而实施残忍、自暴自弃的小青年们的误读了,我希望读者们能注意到这点。而然,乔治奥威尔还有另一层意思,我们再慢慢说来。
  
     
  
       当读到第二部分结尾的时候,我又被乔治奥威尔感动了,他说“靠得就是无产者”。主角准备为未来做一点事情,被劳动人民给打动,被最后单纯的美好给感动——这也让我有所感动,或许多年的CP教育让我也多少有些时候寄望于“无产者”。
  
       可是读到第三部分,当温斯顿和茱莉亚站在窗口感慨万千的时候,温斯顿说:“我们是死人”,茱莉亚附和道:“我们是死人”,有个声音说:“你们是死人。”(小细节,茱莉亚前文中还用自己的身体和热情说服温斯顿,而此刻也附和起温斯顿,她是那么易于改变,容易被影响。不过,茱莉亚的方法奥威尔不赞同,但这个女人还是很可爱的。)
  
       原来,主角给予希望的“无产者”,古董店老板也不过是名思想警察,连温斯顿最后的希望都被毁灭了,乔治奥威尔的自己的革命经历,让他有更深刻经历去理解马列所谓“无产者最能反抗”的那一套学说,实际上无产者最没用,他们关心彩票,繁殖,吃喝嫖赌,对未来更没有什么兴趣,甚至他们就是思想警察。
  
       当奥布兰回答温斯顿,英社为什么要那样做的时候。温斯顿想回答:什么人民不善于管理自己啊——这种说法,早有人提过。我以为这段会和陀氏《宗教大法官》里面那段一样。可是恰恰相反:D要权力,就是为了权力,没什么道貌岸然的借口。一旦他们为自己的目的而彻底承认丑恶,他们也就真的什么都不怕了。
  
       而真正打倒主角的不是拷打,而是当主角所谓正直良心也能做出什么屠杀、奴役…的录音。最后一击,在于主角面对发自内心的恐怖,也彻底放弃了爱情和最后一份尊严。那些所谓的正义、快乐、欲望也被羞耻、折磨、殴打相互柔和在一块,所有的美学、希望、热情都被打得粉碎。《一九八四》所构建的世界是个完全黑暗,完全想不到出路,完全没有希望的世界,到最后主角已经无法再单独感受任何情感,所有情感都是有双重思想的,他只有一个出口——热爱老大哥,甚至这热爱都是和仇恨交杂一起有着双重思想(这种热爱也体现在那些愚蠢掉渣的邻居身上,所以他会在睡梦里说:打到老大哥,不过是完全彻底的贯彻了双重思想)。老大哥并不是仅仅要求温斯顿从内心里去热爱他就行了,而是拥有双重思想的去热爱:热爱并仇恨着老大哥——自由即奴役、战争即和平、无知即力量、仇恨即热爱。
  
       乔治奥威尔表达什么?在我的理解看来,他是反对超人哲学的,无论什么出路,如果寄托于人的自我升华是不可靠,人总是会有最欲望,最恐惧的事情,当人们面对那些事情最终会妥协,仅仅是有的人意志强大一点,有的人意志薄弱一点(比如茱莉亚的背叛更迅速)。而然结果仍然是,他们彼此背叛了。奥威尔真正关心的重点并不在政治,而是人类——怯懦、孱弱、有渴望、有恐惧、丑陋的人类。不是把对未来的希望寄托于人的精神的自我升华,也就是所谓的“超人”。
  
       乔治奥威尔不仅仅是反对集权,要求自由。他更具有人文精神,作家的人文精神,从作家的意义上来说,他做得非常棒,拥有一个作家该有的智慧和品质,这也是其他政治作家,如王小波之流无法超越的(王迷请绕道,我不是反对王小波,仅仅是说客观事实)。
  
       最后,关于一个小细节,为什么奥布兰故意还要把禁书给他们看,因为那本书只不过是一个“在思想上走的更远,更高大的人”把温斯顿早已知道的事情“更系统化的说出了而已。”实际上那本书也没有给予任何出路。今天有很多人庆幸,我们要比以前好,至少还能看到《一九八四》,可这本书不也就是把我们早知道的事情更系统化的表达出来了吗?——不过,一切不自我们始,一切不自我们终。
  
  
  
  PS:我读得版本是孙仲旭的版本,如果有兴趣读的人,请不要买这个版本,推荐董乐山的版本。孙仲旭翻译的实在是太生硬了,上文中的名词都是用孙版本里的,大家凑合看吧。

来自: 豆瓣
作者: 骨头凶$    时间: 2012-11-6 10:51
        
            没有人会为了废除权力而夺取权力,权力不是手段,权力是目的。建立专政不是为了保卫革命;反过来进行革命是为了建立专政。迫害的目的是迫害。拷打目的是拷打。权力的目的是权力。如何彰显权力的作用?没错,让其他人受苦。 --《1984》
        党并不单纯是为了自己的目的而当权,而是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它要权力因为群众都是软弱的、怯懦的可怜虫,既不知如何运用自由,也不知正视真理,必须由比他们强有力的人加以统治,进行有计划的哄骗。 --george orwell《1984》
        
       权力本身的倾向便是恶的,没有人肯承认,追求权力仅仅是为了满足对权力的无穷欲求。 从长期来看,等级社会只有在贫困和无知的基础上才能存在。 一但人人都能享有闲暇和生活保障,原来因贫困而愚昧的大多数人就会学习文化,打破知识垄断,就会认识到少数特权阶层并未发生作用。他们就会把他们扫除掉。
     
    如果可以心无郁结的坦然说是出所谓党的领导人们,仅是一群平庸无奇,满嘴昭然若揭或自欺欺人屁话的混蛋,算不算一种民主的胜利

来自: 豆瓣
作者: 小米饭$    时间: 2012-11-6 10:51
  读完这本书,我更加坚定了记者的梦想,而这个梦想的力量也更加坚定!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曾说:我写作,不是为了名声,也不是为了特定的读者,我写作是为了光阴流逝使我心安。
  这就是我读完更加坚定的结果!为了心安,为了读懂真想,为了让更多的人懂!

来自: 豆瓣
作者: 赫连勃$    时间: 2012-11-6 10:51
  认识这本书是机缘巧合,它是一次期末考后路老师给的奖品,还是中英文对照的,当时还算是能看得进去纸质书的时候,虽然没有像老师期望的那样通览英文,但却把中文版的好好看了一边。据说老外给奥威尔的这本书评价很高,似乎是二十世纪最深刻的若干本书之一。这本书有其积极性:影射批评了苏联甚至我国的某些极端做法,但更多的表现的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恐惧,因此,读这本书要有自己的立场,能够批判地阅读,才不会得不偿失地受其不良影响。

来自: 豆瓣
作者: ←锺→$    时间: 2012-11-6 10:51
  写的不是你的世界,不是他的世界。
  写的就是我们当下的世界。
  活的世界,死的世界。
  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含沙射影。
  这是一本不能用进肯德基进餐般得速度来读它。
  需要我们先开大火煮沸,再用文火慢慢熬煮。不能加一丁点的味精,即使起锅了也不需要一丁点食盐。
  原汤才是自然,原汤才是精华。

来自: 豆瓣
作者: Fortun$    时间: 2012-11-6 10:51
  首先声明,我看的不是这个版本,而是大学图书馆的某个版本,但是无论版本如何,内容是最重要的。今天看到了这本书,就顺便评一下。
  关于书得内容介绍。书评已经那么多了,都精彩之极!我已经无话可说!
  只是提醒一下这个寓言的另一面:这个深刻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什么样的境地,都不能失去自我,尤其是心灵不要受到污染!有些事是不能妥协的,因为你妥协了,你将失去你赖以存在的力量,就是这么简单。
  至于被大力宣传的所谓的意识形态的寓意,相对来讲,没有那么重要。没有完美的制度,因为人本来就是不完美的!慢慢去向着大家都满意的方向改就好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小虎夕$    时间: 2012-11-6 10:51
    1984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是黑白颠倒的图景 可我们却很自然的在黑方看到了自己和社会的影子 。
    如果说整个民族的眼光都把黑色看成了白色 那这个事物也就是白色的 可在这世界上总会有一些洞察世事的眼睛 他们看到了真相 因此不至于让黑白的景致彻底颠倒 奥威尔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世界充满了谎言 让人不分自由奴役 战争和平 其实我们每个人生来都具有一定的觉悟力 可是难以觉醒 当受到一定启蒙 如温斯顿看到那本施坦因的书时便会恍然大悟 原来这些思想自己本身就有 只是他说了出来 但人性的解放何其艰难 小说中表面是奥勃良的诡计让温斯顿的努力付之东流 但细细揣摩 发现决定人性解放的仍旧是内因 可以说温斯顿自始至终对涂抹这黑白颠倒的画面没有信心 他只是在高度集权的状态下心灵的叛逆 因而成就了后来的逼供下的屈服 对老大哥的顶礼膜拜 这是人性的轮回 再过十年 可能他就会彻底变成了奥勃良身边的佣人——那个毫无创造力 面无生机的木偶。
    麻木的生活人将不再为人 人之所以自认为是高级动物 这区别在思考 但我们真正思考过的是些什么呢 全是物质和外在吧 怎样立足社会怎样承担房价怎样生活的更加体面 可是这种思考却实际上是无意义的 整个社会的氛围和环境没有变化 你将永远深陷泥潭无法自拔 试想一下在一个黑白颠倒的途径中什么才是好的 答案永远是无 如果我们多一点人奥威尔的反思和顿悟 多一点的人关注内在的逻辑和规律 奥勃良们还会得逞吗 可事实却如同在高空拍摄的十字路口——人们的脚步越走越快 却走得毫无生机  当每个人的灵魂被物质磨得不再有丝毫的棱角的时候这个社会是可悲的 它只会盲目的追随着不断变快的社会节奏 然后悄然灭亡 而这正是少数人最愿看到的。
    一幅黑白颠倒的画面一个正邪难辨的世界 人类要走的路还要很久。

来自: 豆瓣
作者: 天●朝$    时间: 2012-11-6 10:51
        乌托邦者认为人性中的贪婪,自私等欲望是不好的,与将来大同世界是背到而驰的,为了实现梦想中的乌托邦,必须摒弃人性中的不好的部分,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你可以有你的情感,包括消极的情感。你有所思,故你所以为人。
        笛卡尔看见鸡蛋有不同的形状,杯子里的水因蒸发而减少,故而怀疑一切的存在,但有一点他是从来不会怀疑的:他在思考、怀疑,这是一个人存在的基础。
        可以实验一下让自己不要想象一只粉红色的大象在你面前,但是你一定会失败,因为你不能抵制你的思维
        然而资本自由派却认为人性是不能改变的,诚然焦虑,恐惧是你所抵制的,但是我们只能去引导他们往正确的方向发展,由此发展出了一套以理性人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理论。
        
         实际上你要求的是受苦受难的权利。其实思想自由是老大哥最大的威胁

来自: 豆瓣
作者: 唐棣$    时间: 2012-11-6 10:51
  十年前打印了一本书,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用的是五号字,零行距,A4纸81页。那个时候的网购业务基本上就是空白,想躺在床上读一本好书,大致只能如此了。曾经抱着笔记本电脑在床上读书,结果过不了多长时间,肚皮就滚烫滚烫的,这一着适合在冬天用。但是这本书却始终没有读,在书架上压了十年之久。以后多次听人介绍过,每次都想,家里有一本呢。直到上周,为了找一本书翻出来,一口气读完。
  
  一读方知,名著就是名著,怪不得生命力如此之强,怪不得屡屡被人提及,怪不得问到的人很多都读过。这本书写于1948年,作者将48倒转,取名1984,据说并无特殊含义。该书1949年出版,1950年作者就死于肺结核。所以有无含义不得而知。据说,作者为了这本书的早日出版,日夜操劳,耽于治疗,所以这本书是以生命的代价写就。斯人已去,而洞见照亮世界。
  
  《一九八四》虚构了一个大洋国,这个国家到处都张贴着“老大哥”的画像,下面写着:老大哥在看着你。大洋国设四个部:真理部,负责新闻、娱乐、教育、艺术;和平部,负责战争;友爱部,负责维持法律和秩序;富裕部,负责经济事务。大洋国的人口构成如下,占人口2%的核心党员,13%的外围党员,85%的无产者。党有三句口号: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党通过“电幕”来控制人民,电幕象电视一样宣传,同时也带有监控功能。
  
  小说的情节大略是这样的:主人公温斯顿在真理部纪录司工作,负责修改《泰晤士报》过去的文章或新闻,以确保老大哥的话永远正确。一旦老大哥说过的话与现实不符,就要“核正”过去的报纸,重新印刷、存档。他结婚了,但是和妻子的关系很不好,又不允许离婚,只能选择分居。他厌倦了这样的生活,产生了“打倒老大哥”的意识。这时一个叫裘莉娅的姑娘主动向他示爱,他们象特务一样约会。他们决定参加反对老大哥的秘密组织兄弟会,并与了秘密组织的领导人奥勃良取得联系。但是没想到奥勃良实际上是友爱部的思想警察头目,他们受到了酷刑,然后互相出卖,最后不得不投降而获释,过上顺从而没有思想的生活。
  
  书中有一句话,最好的作品是把你知道的事告诉你的书。在1948年写出这样一本书,其实并不意外,苏联的斯大林体制已经实行,希特勒的纳粹主义刚刚灭亡,西班牙的国内战争对奥威尔来说也是记忆犹新,书中描写的极权主义不仅在那个世纪存在,在人类有史可查的几千年历史中比比皆是。奥威尔的眼光在于,他描述了一个现实,但并没有指出所谓的出路。这一点尤为重要,比一些仅凭臆想就指手画脚之徒要高明的多。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奥威尔创造的词汇,即便放在今天的世界,包括东方社会和西方社会,都仍然很有启迪意义。

来自: 豆瓣
作者: Weapon$    时间: 2012-11-6 10:51
  看完之后,我问自己:如果这个社会不可避免地到来,你愿意做奥威尔笔下的改造前的温斯顿,核心党员,外围党员还是无产者……(如果可以选择的话)。
  我在温斯顿和无产者中徘徊。
  前者在如此残酷的统治下,能够保留着自己的思考和情感,然而却无法得到释放。他得伪装地生活,在监视下生活,提心吊胆地生活,因为他并不正统。但他毕竟是这个社会里仅存的在思考着的人。然而他最后却也不可避免地被改造了,虽然我前面提到的前提是改造前的温斯顿。但改造前的他毕竟最后出卖了他曾经说过不会出卖的他的情人(尽管这是在101房里)
  而对于无产者,他们不受监视,他们跟鸟儿一样唱歌,他们可以纵欲,可是他们却在无知地被统治者。温斯顿说,如果有希望,希望在无产者那里。那么他的生活是我们可以接受的吗——如果这个社会不可避免地到来。
  ……
  ……
  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如果有得选择,必须选择的话……
  其实我不希望它来

来自: 豆瓣
作者: 第五象$    时间: 2012-11-6 10:51
  中国这样大一个国家的政权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呢?
    它建立在一套马克思主义神学,一套世俗化的神学上。
    对宇宙已经有一个解释了,是物质;对历史也有一个解释了,
    是历史的规律。现在这两个东西都抓在共产党领袖的手上,
    所以它就可以永远维持这个政权。在这个情况下,它怎么可能
    容许另外一个政党存在,怎能容许新闻自由,司法独立
    怎能容许另外一个宗教观念吸引人,把它自己边缘化呢。
      
    醒醒吧同胞们,对抗真理部,要寻求一种价值观,真理的认知。内心才会有平安 喜乐,而不是苦毒,仇恨 才会看透D的伎俩,有力量过得胜的生活。
  
  http://book.douban.com/review/1241386/
  版权没有,详见跟帖

来自: 豆瓣
作者: camel$    时间: 2012-11-6 10:51
  每天都要写论文写到很晚。在这忙碌的日子,每天晚上回来斜躺在床头读1984。夜里寝室的灯火通明,看着书,却也跟主人公一起置身恐怖与黑暗。这不是恐怖小说,却感觉压抑和冷峻。或许,唯一的曙光,我记得的,是109页。她给他的纸条上说:我爱你。那三个字,歪歪斜斜的……

来自: 豆瓣
作者: hmq_dr$    时间: 2012-11-6 10:51
          一本讲政治书,居然被我看出了一种有趣的感觉。可能是因为我无法了解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总觉得作者的描述太过夸张,夸张的有点可笑。或许作者就是要读者从这种可笑中来体会这种社会的黑暗性和不可理喻性。

来自: 豆瓣
作者: 冷暖自$    时间: 2012-11-6 10:51
  明白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文字间充斥着灰暗,窒息的味道,然而这实在算不上引人入胜的故事
  实在算不上引人入胜的故事
  ……
  
  却可以当做谈资。
  
  “我读过奥威尔”
  “谁是奥威尔?”
  “老大哥你听过吧?”
  “嗯。”
  “就是奥威尔的一九八四里出现的”
  
  ……
  
  顺利拿下一局!
  暗爽。
  

来自: 豆瓣
作者: 海豚镜$    时间: 2012-11-6 10:51
  这部小说曾被归类于科幻小说,如果你带着”不要联想”的态度去看,也许能够给你些许科幻的乐趣,不然你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悲凉到新闻联播也无法自救。"多一个人看乔治.奥威尔就多一份自由的保障."这句话并没有任何夸大.虽然小说里的情节带有夸张成分,但是本质是不变的.当我们从小到大被灌输一样的理念时,我们正在慢慢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对社会,对当权者,我们的理解来自上一辈,来自新闻...我们无法得知隐藏的事实,活的浑噩而不自知. 这本书能够让你反思自己,反思这个社会

来自: 豆瓣
作者: 剑走边$    时间: 2012-11-6 10:51
  柯耶夫从黑格尔揭示的“主人-奴隶关系辩证法”入手,深刻指出现代性的基本动力或逻辑是“争取承认的斗争”(struggle for recognition),亦即今天甚为流行的所谓“承认的政治”(politics of recognition)。确切地说,现代性的内在逻辑或道德正当性在于“奴隶”──一切被压迫被奴役的人(包括性别、种族、阶级、民族)争取自我解放、争取被“承认”为平等自由者的历史,这一历史最终指向于柯耶夫所谓“普世无差异的国家”(the universal and homogeneous state)。但施特劳斯向他指出,这样一种“普世无差异的国家”是可欲的吗?这样一种结果难道不是必然会导致尼采早就预言的所谓“报废的人”(the lastman)【剑走边锋:末人】吗?因为这样一种“普世无差异的国家”无非意味着人世间以后将没有高贵与卑贱之分、没有聪明与愚蠢之分、没有优美与丑恶之分、没有深刻与肤浅之分、没有高雅与庸俗之分,没有好诗与坏诗之分、没有经典著作与垃圾作品之分。【剑走边锋:还有判定无分的必要的人和接受无分的必要的人的区别。】一切都是拉平的、平等的、因此最通俗、最流行、最大众化的就是最好的,因为这样最民主、最平等、最政治正确。施特劳斯认为,正因为现代性具有这样一种把人类引向“报废的人”的逻辑,现代性实际意味着整个人类的危机。虽然现代性建立在“低俗但稳靠”(low but solid)的基础上,并非没有其正当性,但其“低俗”最终导致现代性的最大悖论,即现代性最初是要把人提到神的地位,结果却是把人降低到了动物的地位。施特劳斯因此在其《古今自由主义》中提出:“真正的自由人今天最紧迫的责任莫过于要全力对抗那种堕落的自由主义(perverted liberalism),这种堕落的自由主义宣扬人的唯一目的就是只要活得开心而不受管教,却全然忘了人要追求的是品质高贵、出类拔萃、德性完美。”
  
  奥威尔的《动物农庄》墙上的铭文就是:“人与人是平等的,可是有些人比另外一些人更平等!”
  
  更平等这样的说法就是对平等之不可能性的注脚,对叫嚣平等就是意味着垄断对平等的看法的拒斥平等的不平等者的最大的讽刺。

来自: 豆瓣
作者: 安书落$    时间: 2012-11-6 10:51
  星期天,一早去图书馆发现找不到事情干。然后在书架前晃啊晃,发现了这本《一九八四》。其实我是被译者吸引住的,当时只想,董乐山先生翻译的作品一定好看啦,质量有保证啊哈哈~~
  一坐就是一个上午。
  
  讽刺小说,但是讽刺地很在理。
  关于集权统治,我没有了解过,不便多言。但是,这本书确实让我产生了共鸣。
  
  
  奥威尔对1984的预言,幸好没有成真。但是,能写出这部小说,我想当时的他应当目睹了类似小说中提及的、对民众的精神高压统治。
  如果人与人之间连起码的信任都没有了;如果言论自由消失了;如果时刻都不得不生活在对战争的恐惧中;如果性交变成纯粹的生育手段……那么人也可不必为人了。
  
  文明自有她强大的力量,我坚信。
  而且我相信,董乐山先生翻译了这部小说,有不可忽略的现实意义。
  真想让每个人都看看这部小说。
  
  “我们永远都要明白,世界上存在各种各样奇怪的人类,就像我们永远都要相信,世界上就应该存在各种各样的声音。”
  谁也消灭不了,所谓多样性。

来自: 豆瓣
作者: Jeanne$    时间: 2012-11-6 10:51
  我的记忆断层了。
  直到翻到书的那一瞬间,我想起来,我很久以前扫过几眼,当时是有人在科幻小说类里推荐的。
  于是,其实我没有看过这本书,我看的是一本同名的科幻小说而已。
  这也许是我看过的最好的科幻小说之一了。
  即使它只预言到了80年代,但是我们都清楚,它包含了过去、现在以及未来。
  尤其是书的后半段,我总是将它与我的记忆交换信息查对是否有出入。
  我未曾怀疑过我的存在,而这本书,我不知道,它也许从都到尾都从来没有出版过。
  
  另:这次的版本带有译者的原序,我也想着它也许也是从另外一个时空穿越而来的。

来自: 豆瓣
作者: ice$    时间: 2012-11-6 10:51
  压抑,混乱,震惊,恐惧
  读完大概就是这种感受吧
  
  感叹生活中的阳光
  庆幸生活中的自由
  哈,自由即奴役
  
  我们经过了1984
  我们不在那个1984
  我们不会再走入那个1984
  
  
  

来自: 豆瓣
作者: Darede$    时间: 2012-11-6 10:51
  大家都在谈董乐山的版本,我刚译完第一章,也忍不住看了他的第一章,感觉他在那个时代能译这样子也算不错了,值得尊重;但他的译本也算不上什么经典,因为其中不乏硬伤,他老人家没读透原文而搪塞的地方并不少,比如:
  
  例1:“Either the future would resemble the present, in which case it would not listen to him: or it would be different from it, and his predicament would be meaningless.”
  董译:“只有两种情况,要是未来同现在一样,在这样的情况下未来就不会听他的,要是未来同现在不一样,他的处境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解析:“predicament”一词这里不是指处境,而是指“困顿挣扎”。原著是说“未来要么和现在一样,对他的话置之不理;要么有所改观,他这番困顿挣扎就没有必要”,译文没有表达出这个逻辑,而是照原文硬译,结果是不知所谓、语焉不明。
  
  例2:“It had happened that morning at the Ministry, if anything so nebulous could be said to happen.”
  董译:“如果说,这样一件模模糊糊的事也可以说是发生的话,这件事今天早上发生在部里。”
  解析:“这样一件模模糊糊的事也可以说是发生的话”是莫名其妙的中文,生硬不通,与例1相似,也是没有译到点子上。原著想表达的意思是“如此飘忽的情节,若算作一件事,那它发生在今天早上,在部里”。
  
  
  例3:“O’Brien was a large, burly man with a thick neck and a coarse, humorous, brutal face.”
  董译:“奥勃良是个体格魁梧的人,脖子短粗,有着一张粗犷残忍、兴高采烈的脸。”
  解析:原文说这人脖子粗壮,并没有粗而短意思;他的脸“粗犷残忍”说得过去,“兴高采烈”就扯远了,“humorous”在这里既不是风趣幽默,更不是兴高采烈,而是机智、机敏。通读全书的读者,彻底理解原文、明白O’Brien的身份后,觉得此人会在公众政治生活场合一脸兴高采烈吗?
  
  ------敬重前辈,但不必迷信经典!

来自: 豆瓣
作者: 忘却想$    时间: 2012-11-6 10:51
  2011年2月21日,国外网站全断。据说发生了什么,也许也只是猜测。回想起1984,让人感到被揭破的痛楚。有些情形可以预料,却没有人能够改变。我们一直生活在精神上的1984,麻木着向老大哥投诚,老大哥不想告诉我们的是什么?还有谁有力气去挖掘?活着,不需要真相。

来自: 豆瓣
作者: ......$    时间: 2012-11-6 10:51
  “战争就是和平,无知就是力量,奴役就是自由。”读完乔治奥威尔的1984后,虽然还不能完全理解所谓的“自由”,但我似乎明白了一些“老大哥”恐怖的政治压迫,每个人在电子屏幕无时无刻的监视下,没有自由,没有自我,甚至不可以有人性,一切的一切都只有服从和伪装,因为“老大哥在看着你”他再=在冲你微笑,你永远无法回避。从出生到死亡。这就是那个年代,这就是1984.

来自: 豆瓣
作者: 青年孟$    时间: 2012-11-6 10:51
  奥威尔的《1984》如果从加缪的角度理解,那么主人公的状态显然就是加缪在《西西弗的神话》中提到的“突然与背景分离”了。但《1984》的主人公温斯顿却没有意识到‘荒谬’和西西弗那样的超脱,反而想要用一个梦取代另一个梦。
  
  当然,奥威尔讨论的东西与加缪不是在一个层次。但如果能从加缪的角度来看看《1984》,那么我们也许能更好的理解加缪。
  
  在《1984》中,主人公温斯顿对于大洋国体制的不满可以理解为是开始于一种“厌倦”。他厌倦了居住环境的破败、食品的供给不足、质量低劣的各种生活用品还有人们的麻木。如果没有这种厌倦,我觉得他是不会开始怀疑这种生活的合理性的,而且也不会开始怀疑是否在“革命”前生活就是这样,甚至到最后也不会被奥勃良带入圈套。一切几乎都是他的厌倦让他与“背景”分离了。他意识到了生活不该是这样,他渴望更“真实”。但他显然始终没有意识到他所追求的“真实”其实就接近于加缪的“荒谬”了。
  
  而奥威尔没有让温斯顿继续去往更深的层面思考,反而开始求证自己的想法是否真实。他开始找各种线索证实自己生活的“虚假”,还有革命前的生活其实比革命后更好的这一类的线索。但自始至终他都没有意识到“荒谬”的存在,没有意识到“真实”、“虚假”甚至“过去”和“未来”都是不存在的。反而是处心积虑的“反派”奥勃良在最后的审讯中透露了“荒谬”的潜在性。“双重思想”的“正确性”本身就是对“荒谬”最好的证明。但显然,奥威尔并没有想把问题提高到“反抗荒谬”的层次。而《1984》也只是一部“反”乌托邦小说。
  
  乌托邦存在么?如果不存在乌托邦,那“反”乌托邦又是怎么来的?荒谬么?
  

来自: 豆瓣
作者: amingm$    时间: 2012-11-6 10:51
  我不说,你们也懂得;如果不懂,我说再多也是白说!
  可是看过1984,不说点什么心里又不痛快,说多了怕发不了,而说少了也发不了!
  所以我只好说,我和你们想的一样一样的。。。真的
  我不说,你们也懂得;如果不懂,我说再多也是白说
  所以我只好说,我和你们想的一样一样的。。。真的
  我不说,你们也懂得;如果不懂,我说再多也是白说
  这话就像歌曲里的重复,因为高潮部分,总是需要反复吟唱的。。。

来自: 豆瓣
作者: 长寿06$    时间: 2012-11-6 10:51
  长这么大,有一本书让我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就是这本奥威尔的《1984》通过这本书我才认识到集权统治,关于自由,第一次思考是小时候看《基督山伯爵》第二次就是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说句实在话,看着书中的老大哥,我脑子里想的是文革期间的种种故事。王小波写的文革,含蓄又理想,其他人的只有道不尽的苦水。但是《1984》让人在那个不存在的世界里又不断地看见自己生活中的影子,这种在未知中的恐怖,精神的封锁,才是最可怕的世界。

来自: 豆瓣
作者: kyoku$    时间: 2012-11-6 10:51
  自由就是说2加2等于4的自由。若此成立,其他同理
  
  ——《一九八四》
  
  从某种方面来说 文学大师的著作的被误读 与其说是无奈 不如说是大师们所该承担的一种义务 ,就像《乌托邦》这本书的本意是反乌托邦 ,但如今却作为了理想国的代言词,托马斯·摩尔或许也不会想到如此。乔治奥威尔依然, 《一九八四》所写的不是对未来的预言,而是在单纯描述历史,一种循环的历史,我们都在经历的历史。
  
  “谁控制过去,谁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谁就控制过去。” 对于所谓的专制,独裁,很明显的一件事是 人所受到最粗暴的并不是人身自由权利的剥夺,而是对思想的钳制。“ 思想犯罪不会招来死亡,思想犯罪本身就是死亡。 ”在此种情况下,想要让人们拥有自我的思考 根本是件天方夜谭。自我思考的能力,以及对自我的思考,在我们的历史里,是大部分人不具有权利,或者他们亦无法注意这一点。“他们不到觉悟的时候,他们就用不会造反,他们不造反,他们就不会觉悟。”确实如此,觉悟与造反之间 不是因果,而成为了悖论的关系。 人们失去了自我的认识,自然,失去了内心的自由。
  
  关于日本,或许60年来的民主主义建设会给人造成这种印象,日本是一个民主的,自由的国度。他们拥有高水平的国民,健全的制度,以及不过是象征性的天皇。于是乎,包括日本国民在内的大多数人,便沉溺于完美国家的幻想中了。 所谓的天皇象征制,指的就是1946年1月1日裕仁天皇颁布的《年初诏书》,而最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历史事件却被日本的教科书渲染成了所谓的“人间宣言”。按照他们的解释,这就是所谓的日本民主的开端,也是天皇作出了自己也是一个凡人的宣告。但 所谓的事实又是什么?
  
  当时,裕仁以及其幕僚对所谓的人间宣言做过强烈的抵制,而这里要注意的就是这片诏书的一开头,其实引用的是1868年3月14日明治天皇的那篇5条誓文,这是一个被现今日本教科书所故意忽略的重要事实。五条誓文的内容如下:
  
  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
  
  二,上下一心,盛行经纶。
  
  三,官武一途以致庶民,各逐其志,勿使人心倦怠。
  
  四,破旧有之陋习,本天地之公道。
  
  五,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
  
  昭和天皇的企图昭然若揭: 日本从前是,而且现在也是一个君主立宪国,而非绝对君主制。以此来当作逃避他发动战争的责任的借口。而对于当时急于想要控制日本的麦克阿瑟来说,两人的观点不谋而合。所以,所谓的“人间宣言”,不过是些有权者们相互妥协的产物而已,而日本的人民,从未用自我的觉悟来换取自由与民主,他们所接受的,不过是美国赐予的畸形的民主产物。
  
  从象征天皇制开始,日本人始终便处于一种心灵的被压抑的状态中。他们的心是不自由的,既无法对别人给予的自由产生共鸣,又无法回到原来的那个天皇至上的年代。而从教育,媒体的渲染,都只能加深这种无助的茫然感。
  
  所以,一件非常让人感到可笑的事情是,一边是某些外人对其经济发达,民主健全表示羡慕并对自己国家不屑一顾的同时,在日本 经过多年的洗脑,基本上却只有2种人。
  
  对2战历史一无所知的和平傻瓜。
  
  真的以为那是一场大东亚圣战的右翼人士。
  
  我们这个时代 本身就是一场伟大的喜剧,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去看小说呢?
  

来自: 豆瓣
作者: Arthur$    时间: 2012-11-6 10:51
  感谢这本书的作者
  
  我在今年暑假逛APH论坛是看到的这本书,1984这四个字蜷缩在漫画的注脚。
  
  幸亏我的好奇心,我结识了豆瓣,知道了反乌托邦三部曲,又通过美丽新世界顺藤摸瓜到了 娱乐至死 然后是铺天盖地的传媒学 政治学 心理学书籍。准备读完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后,再摸一摸 我们 的藤(这本书对于我难以消化,何况还有那么多诱人的信息)
  
  我信仰自由主义,悲剧的是同桌是集权 专制 独裁 TAT 吵过很多次了
  
  每次上政治课 历史课 语文课甚至英语课时,我都会想究竟是我上课,还是课上了我?
  
  意识形态敝海而来。
  
  为什么对于种族清洗等,不管就是绥靖政策 管了就是强权主义霸权政治 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
  
  为什么高调宣传苏联甚至斯大林时期的好处,苏联解体也归到西方舆论上?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对于苏联解体,重要的是前苏联公民的感受,NINI你就不要哭哭啼啼了。更讽刺的是此时历史课本向前翻1页就是 匈牙利改革 布拉格之春时苏军将坦克开进他国首都,不太了解苏联制度下这种情况是否算干涉他国内政 不过乌克兰饥荒 西班牙内战 甚至赫塔米勒的散文集可都是证据,编课本的人我真想问一句你看不到吗?还是说这一切都为了政治思想上高度统一?
  
  为什么文革之后的今天才想到要弘扬民族精神?而且将这一切都符号化 在马列毛邓三的领导下对古代思想进行批判。老师,你在讲道家时那一句定论 虽说道家思想上觉悟不错,但是清静无为 消极避世是不对的。 你不讲含义 背景 影响 难道什么都要被套上框架?愚公移山也是毛主席讲人定胜天的论据才学的。
  
  NINI睁开你的眼睛吧。
  
  王耀,你若如此,何以笑傲天下?
  
  
  以上仅为对课本吐槽。。初三党鸭梨很大
  

来自: 豆瓣
作者: 黑眼圈$    时间: 2012-11-6 10:51
  二加二等于四的自由对我们来说是不是奢望?!1948年的预言早已上演真实版本,关于我所思考的所迷惑的或者我知道然而无法组织起来语言说出口的,这本书里都冷冷地讲明白了。悲哀的是那种极权主义永不会消失,更可能卷土重来,“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三句话,三座大石,此后永存心中!
  
  最警醒自己的,莫过于以下几段:
  
  “他们早已认识到,寡头政体的唯一可靠基础是集体主义。财富和特权如为共同所有,则最容易保卫。在本世纪中叶出现的所谓“取消私有制”,实际上意味着把财产集中到比以前更少得多的一批人手中;不同的只是:新主人是一个集团,而不是一批个人。”
  
  “群众从来不会自动起来造反,他们从来不会由于身受压迫而起来造反。说真的,只要不给他们比较的标淮,他们从来不会意识到自己受压迫。”
  
  “老一辈的社会主义者一向受到反对所谓“阶级特权”的训练,都认为凡不是世袭的东西就不可能长期永存。他们没有看到,寡头政体的延续不一定需要体现在人身上;他们也没有想到,世袭贵族一向短命,而象天主教那样的选任组织有时却能维持好几百年或者好几千年。寡头政体的关键不是父子相传,而是死人加于活人身上的一种世界观,一种生活方式的延续。一个统治集团只要能够指定它的接班人就是一个统治集团。党所操心的不是维系血统相传而是维系党的本身的永存。由谁掌握权力并不重要,只要等级结构保持不变。”
  
  “我们不让死者起来反对我们,你可别以为后代会给你昭雪沉冤。后代根本不会知道有你这样一个人。你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得一干二净。我们要把你化为气体,消失在太空之中。你什么东西也没有留下:登记簿上没有你的名字,活人的头脑里没有你的记忆。不论过去和将来,你都给消灭掉了。你从来没有存在过。”
  
  我知道永远有人在看着我,我为浑浑噩噩间偶尔的神思清明而困惑。多年以前就明白,唯一自由的只有思想。然而如果思想都受人奴役,那么最后消失的只有自己,乃至人性。余下的无非是全心全意的赞颂和被强行灌输的一切见识。如果真有这一天,我们的选择会是什么?

来自: 豆瓣
作者: apple$    时间: 2012-11-6 10:51
  生活就是一个无法挣脱的牢笼,思想就是被束缚的野马。你不可以有自己的思想与信仰,所有的人都在相互戒备相互监督。每个人都不是自己命运的主宰,每个人都要服从。不仅仅行为被无时无刻的监控,被剖析,甚至是你的潜意识都可能要从冰层下被强行拉出。
  我们充满渴望的寻找着光明,最后悲哀的发现通往死亡的道路比活着更令人庆幸。失去自我的人不会觉得难过,制度下的人们都开始沉默。那么只有那些拥有理智与对自由强烈渴望的人才会痛苦的挣扎。
  《1984》作为享誉全球的政治反讽小说,告诫我们对于自由的重视,要懂得捍卫自己的权利,要防止制度亦或权力凌驾于人们之上,让人们成为制度下的奴隶,权力下的傀儡。

来自: 豆瓣
作者: 原始童$    时间: 2012-11-6 10:52
  一直以为,只要循规蹈矩、安分守己便会活的幸福,但现实是这样的吗,如果是,那么那些所谓的潜规则是秩序还是混乱呢。萨特说世界不是一切皆有秩序,而是表面的秩序掩盖着不可容忍的混乱。
  
  《一九八四》是一部很残忍的小说,我觉得最残忍的不是各种变态的刑罚,而是控制所有人的生活方式而且一成不变,连性生活也用规则束缚,变成一种生育任务,大概没有比这种秩序还残忍的了。
  
  也许宇宙中存在某种神秘的力量,在事物似乎出现无法挽回的变化以后纠正偏移,又恢复原来的格局,好象陀螺仪总会恢复平衡一样。纯粹的混乱是不存在的,只要出现混乱变会出现混乱中的某些规律运动,也可以说一个系统诸多要素的运动必然会出现某些要素的相对静止,或者说混沌向系统得发展是必然的。秩序是混乱的必然结果,或者说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混乱,只有相对的混乱,世界上也没有绝对的秩序,只有相对的秩序。
  
  大概就是这样吧,有点混乱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孤独的$    时间: 2012-11-6 10:52
  当记忆都成为国家操纵的工具,未来还有什么希望可言。控制媒体,是最可怕的专制主义,而篡改历史,则更加让人不寒而栗。在这种时代生活,简直如同身在地狱。而比这种地狱一般的体验更可怕的是,国家用特工来诱导人们心中的反抗思想,然后在加以镇压。这种镇压不是以消灭肉体为目的,而是以摧残精神为目标。人身自由无法得到保障已经是令人忍无可忍了,而精神自由都被奴役则是一场无法醒来的噩梦。

来自: 豆瓣
作者: motolo$    时间: 2012-11-6 10:52
  
  horror fiction
  
  words and sentences plaited into ropes, twisted round my neck...
  I was suffocated, hopeless.

来自: 豆瓣
作者: 微尘$    时间: 2012-11-6 10:52
          quote: 战争即和平
  
               自由即奴役
  
               无知即力量
  
      quote:正统即是没有意识
  
      quote:性生活的剥夺能够造成歇斯底里,而这是一件很好的事,因为可以把它转化为战争狂热和领袖崇拜!
  
  
      外国的一些作家,简直可以说是中国社会事件的预言家。加缪的《鼠疫》预言了非典事件,奥威尔预言了文革……
  

来自: 豆瓣




欢迎光临 悦读人生 (http://dothinking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