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人生

标题: 红楼梦杀人事件 - 书评 [打印本页]

作者: 大道说书    时间: 2013-6-1 10:22
标题: 红楼梦杀人事件 - 书评
  涉江采芙蓉——晴雯含恨而去;
  彩蝶枯屏风——迎春密室惨死;
  月本无今古——惜春魂归地府;
  冷月葬花魂——黛玉泪尽太虚……
  是谁把水般的女儿,推进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在诗一般的意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6750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作者: CARMEN    时间: 2013-8-17 20:44
  这样的遣词造句!这样的生搬硬砌!这样的拾人牙慧!可真难为我一只小红趴着看完,打开篇没尸-体,袭人奔着宝姐姐去就猜到是怎么回事了毫无悬念。其间人物描写除了借鉴曹公一切皆是大白话,与曹公之言大相径庭!反复挪用曹公之言!实在是不敢恭维!所谓推理就是宝姐姐每每死-人之际的“死亡预告!”丝毫没有密室描写!连简单的心理环境都没有!没有细节!没有呼应!除了“软烟萝”的风筝什么都没有!建议标题改作《红楼梦杀人事件之软烟萝风筝又飘过来了》,全文除了宝姐姐圣母玛利亚白莲花舍己为人毫无看点!不对!是宝娘娘!
作者: 糖果的    时间: 2013-8-19 13:12
  可能是因为我对推理小说不太感冒的关系,看了第一章之后我就开始后悔买了这本书,因为不懂推理我也不好说这推理部分到底好不好。只说看完小说后的第一感觉吧,作者是不是特别喜欢曹公笔下的薛宝钗?因为本书实在是把薛宝钗写的太伟大了点,这点我真心不能苟同。如果你借用了曹公的故事内容及情节,是不是也应该尊重一下曹公笔下的人物性格,薛宝钗怎么可能是那种会管别人闲事的人呢?居然还是为了成全所有人而牺牲了自己?我真不能理解,特别不能理解。不过这只是自己个人的观点,自己本身不具备写书甚至是出书的才能,所以对于作者能写书、出书这件事还是很佩服的,毕竟是付出了辛苦和心血的作品!
作者: 水镜    时间: 2013-8-22 12:56
  作为本土原创的作品,从主观上我一向是比较支持的。这本《红楼梦杀人事件》买的比较早,但是一直没有看。原因是网上的风评不是很好。而且手上一直有其他想看的说,所以落下了。从整体上来说,我对本书的评价是——主题不错,构思不足,野心很大,功力不足。
  
  我从小学就开始看名著,尤其是中国古典名著一直是我的最爱。但是《红楼梦》其书却直到大学才开始看。原因自然是这本书并不适合未经太多人事的人去读。这本旷世名著的好坏早已有公论,我这后世小子也就不多说了。不过有一点我肯定,无论后四十回是何人所续,大观园里众人的结局也绝对是令人遗憾的。无论是故事中的人物,还是小说,都逃不过当时社会的主宰,女子无法追求自己的幸福,最终只有忍受悲惨的命运折磨。而《红楼梦杀人事件》一书正是从这点出发,反其道而行,让这一场发生在大观园中的猎杀成为促使众人寻梦的动力!从这点来说,本书的主题值得大家为其喝彩。
  
  作为推理小说,本书中包含了模拟杀人,密室杀人,不在场证明等多个推理元素。四起谋杀案现场在如诗如画的意境中加入残忍血腥的画面,令人感到强烈的视觉反差。作者对于《红楼梦》的研究不可谓不深。而且作者设置的红鲱鱼也颇为成功。最后的几个逆转也颇有功力。然而,作为一部推理小说,这一连串的不可能杀人事件的诡计确实十分薄弱,都是最基本的“烂大街”的推理诡计。而且让我感到意外的是,作者洋洋洒洒写了四个看起来很华丽的诡计,最终却没有任何的推理。真相是由凶手自己解说出来的。虽然合情合理,却没有证据和逻辑。这点是本书最大的弱点。
  
  另外,作者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可以看得出来是想把整本书融入红楼梦的意境之中。在诗词歌赋、景物描写中也颇有曹风,但是问题又来了。作者似乎文笔功力不足,导致在描写大观园生活时,人物语言、性格均非常传神。一旦开始描写案情时,就完全变成了现代推理小说的感觉。作为侦探的卫若兰放佛是个从现代穿越而来的侦探一般。说着凶手、密室、不在场证明、杀人事件等话语在大观园这一片古香古色中游荡,阅读时感到十分不适。
  
  我对于一本书从来不会一面的黑,或者一面的喷。所以这本书自然也有他的有点,除了之前说的立意精彩,布局巧妙外,作者对于大观园内的每个人物都写的十分传神。宝钗之精明能干,黛玉之娇柔敏感,探春之大气强势,迎春之麻木不仁,惜春之冷面冷心,晴雯之心高气傲,袭人之用心良苦,宝玉之怜香惜玉都着力刻画了。尤其是对史湘云这个角色,作者更是在原著上有所拔高,让我们看到一个英姿飒爽、开朗豪气、活泼娇憨的枕霞旧友。除此之外,作者还对每个角色进行了自己的二次塑造。将大观园内的每个人都写的让人喜爱。这点是值得肯定的。
  
  另外,作者在处理一些细节的地方也很细心。一开始我一直觉得某个地方作者写的十分不近人情,但是一直到答案被揭开,我才恍然,但是这点不能说,很容易泄底。
  
  我个人认为本土原创的作品应该受到我们自己的呵护。对于其优点应该捧,对于其缺点也应该指出来。但是不要一味地去骂。我会为每一位原创推理写手鼓掌!
作者: 有鞋    时间: 2013-9-11 02:23
  只看到题目就觉得有哗众取宠的嫌疑,又扫了几眼辞藻堆砌作呻吟状
  作者的简介更是出卖了这本书
  关键词:70后 编剧 夸张造作
  与红学并无瓜葛 倒像是哪个清宫戏的编剧
  拾点牙慧也要来卖弄矫情一把
  顺便赚点银子
  都要凑上来分红楼这本羹
  有一点值得肯定 倒是不贪心 定价挺低
  又一次出卖了她的内容价值几何
  连自己也有点心虚
  没有深度的书 不喜 不读
  
作者: 何小桃    时间: 2013-9-12 14:13
  但凡是涉及到古典文学名著的创作,或演义或续写,我从来不看,唯一一部印象深刻的是《飘》的续集《斯嘉丽》,但也无法和原著相提并论。 关于经典,我个人认为是那种能够给后人以无限想象和扩展,却从来不曾超越的东西。《红楼梦》这样的经典别说续集了,连后人广泛知道的高鹗结局都被批评的浑身是伤,更别说其他的扩展性著述了。
  江晓雯是个才女,研究《红楼梦》有点功夫,对于这部古典名著的内容、诗词、典故可以说到了信手拈来的地步。在这个基础之上,她写了一本《红楼梦杀人事件》现已由新星出版社推出。可以想象,这本书的推出一石激起千层浪,还可以想象,这本书出版后的各种评论和读者反响。此前曾经有一本同名的书,是个日本人叫芦边拓的人写的,只能说创意不错、文笔也可圈可点,可惜研究《红楼梦》不到位。基础工作不到家,就敢用《红楼梦》写扩展和延伸实在很有勇气,当然最后有读者骂“辱华”虽然夸张了些,但多少也反映出读者的态度,不过姑且原谅人家吧,毕竟是日本人,又不是专业的红学家,能做到这个份上就不错了。按理说您写的东西在日本出版,骗骗日本不了解《红楼梦》的读者就完了,还非得跑到《红楼梦》的故乡出版,招灭可不就是必然了?
  江晓雯的《红楼梦杀人事件》在基础研究的工作上做的还是很到位的,书中也不会出现种种令人汗颜的常识性错误——基本上作者在人物结构和相互关系的展开上还是中规中矩,文风和叙述也都是力求接近和原著相似。不过江晓雯还是聪明的,若想把《红楼梦》写成一个侦探小说还是需要另外虚构一个侦探的,毕竟原著里的人,无论是宝玉还是金陵十二钗,还是别的什么人当侦探都够牵强的,因为每个读者心目中对《红楼梦》描述的人物都有自己的想象,如果作者一意孤行,把这些人物叙述成另外的大相径庭的样子,势必会遭来骂声一片,就好像现在热播的新版《红楼梦》,中规中矩可能比所谓的形象创新要保险的多。所以在《红楼梦杀人事件》里必须另外虚构一个人做侦探,我个人认为江晓雯这点想的透彻,比芦边拓做的要让读者容易接受, 毕竟是架空的同人小说,仍要以尊重原著为基本原则,如果人物的性格和脾气都变成另外的人了,虽然不能一概而论地说是挂羊头卖狗肉,但也足以把人雷翻。
  可以说在《红楼梦杀人事件》这本书中,作者江晓雯塑造人物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一步,基本按照曹雪芹原著的人物性格进行了想象和发挥,却并没有冒险的创新,所以这本书可以看做是以大观园为背景、宝黛钗等金陵十二钗和大观园里丫鬟们为配角的侦探小说——当侦探小说看可以,当原著的续集或演绎的话就免了吧。不过故事本身是不错,但也有遗憾和不足,结尾的仓促和不尽如人意使这个小说大打折扣,另外也有读者提出名字起得不好,我本人也同意这一说法,起个更合适的名字而不是刻意地硬要迎合《红楼梦》这部古典巨著可能更能体现江晓雯本身的作品魅力。
  总之江晓雯写的这部《红楼梦杀人事件》是一部值得一看而并不至于雷人的侦探小说。
  




欢迎光临 悦读人生 (http://dothinking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