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人生

标题: 第一炉香 - 书评 [打印本页]

作者: 小小看客    时间: 2012-9-24 09:34
标题: 第一炉香 - 书评
  沉香屑---第一炉香  沉香屑---第二炉香  茉莉香片  心经  封锁  琉璃瓦  年轻的时候  花凋   中国的日夜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618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作者: 雨淚の$    时间: 2012-10-28 15:06
      豪华的别墅,自傲的女仆,宣泄的交际,低俗的辱骂,无趣的思想,腐朽的灵魂。
     葛薇龙,到底是那种所谓上层阶级的生活侵入了你的骨子,还是你以为你能在如此浑浊不堪的社会中种下属于自已的那一片绿草碧茵的花园。
     我该以何种眼光与你对视才能读出真正属于你灵魂的清澈。
     你坚持,完成你认为很重要的学业;你期待,拥有属于上流社会的奢华;你幻想,梦着有真正爱你的人会舍弃一切的吵杂与你携手。结果,我们都知道,你依然梦着,在炉香中过着虚拟的生活。
     我想这是你吧,是你!你们拥有相似的经历,同样的梦境,你们同样清楚,却有同样迷惘,你们被现实的手术刀撕的血流成河,却顽强地不断结痂,认为它会好的,可是留下的却是那恐怖的红痂。
     炉香浓了浓了又淡了淡了,在雾气萦绕中,似懂非懂的,走过这梦境,或许我们累了,想再睡会儿,或许我们醒了,却迷惘了,或许...或许...

来自: 豆瓣
作者: myfeel$    时间: 2012-10-28 15:06
  再点上一炉沉香屑,沉香屑不必放的太多,只需少少地撮上一些,因为这回的故事是比较短的,称不上一段传奇。在缭绕的香烟中,您当然也可以闻到爱情的味道,只是这味道很淡,依稀存在着美的幻想。可是有人却偏偏喜欢这种幻想,独自沉浸在罗曼蒂克式的柔美的梦中,当然,这不能只是怪她,一个初次触碰爱情的女孩,过浓的味道总会让她感觉到些许的不舒适,仿佛一切美的幻想瞬间全都毁了,破碎成沾着脏的现实。梦醒之后,现实似乎已经离她远去,却深深地刺痛了给她爱情的人,它就像一张新织的蛛丝网一般地飘粘在他脸上,任凭蛛丝网外边的愚蠢在他头顶上晃动,指指戳戳地咒骂。蛛丝网逼得他越来越喘不过气来,呼吸随着缭绕的香烟渐渐地淡了下来。沉香屑点完了,时间虽短,却也熏出了半世的人生,而这爱情终究还是一个悲凉的爱情!
  附:
  罗杰道:“愫细,你为什么喜欢我?”愫细把两只拇指顺着他的眉毛慢慢地抹过去,道:“因为你的眉毛……这样。”又顺着他的眼眶慢慢抹过去,道:“因为你的眼睛……这样。”
  
  另:悲剧,不过是喜剧过后的悲凉!
  爱情和结婚是不同的两回事!
  

来自: 豆瓣
作者: myfeel$    时间: 2012-10-28 15:06
  点上一炉沉香屑,在淡淡的香气中,听着一段古今传奇。传奇中有亲情的一缕烟,可这亲情似是沾了沉香屑的味道,便不再只是亲情,而是含着浓浓的粉黛,显得有点不伦不类的样子。当然,传奇中也有着爱情的一缕烟,很浓烈,却又很模糊,既含着梁少奶奶身上的胭脂,也含着乔琪乔身上的铜锈,是一种杂乱的混合,仿佛爱情不只是两个人的事情,而是几个人,甚至一群人。任何读过爱情故事的人可能都会怀疑这样的爱情,可这样的爱情却又实实在在的存在,故事总是喜欢让人去相信理想的虚幻。只是这样的爱情切实地苦了传奇的主人公,为了它,她牺牲了自己,眼睁睁地等着自己未来,无边的荒凉,无边的恐怖。可是这又能怪谁呢?她的一句话已经解释一切:我爱你,关你什么事?千怪万怪也怪不到你身上去。沉香屑点完了,待余烟散尽后,却恍然发现,这沉香屑并不是香的,而是浓浓的苦涩,将传奇外的人熏出了满眼的辛酸泪。
  附:为了爱而结婚的人,不是和把云装在坛子里的人一样的傻么!
  有时候,你明明知道一句小小的谎可以使我多么快乐,但是——不!你懒得操心。
  世界上没有真正的爱情,所谓的真正的爱情不过是孤独时眼睛没有看清的虚幻。就像葛薇龙,如果卢兆麟没有遇见梁太太,或许葛薇龙已经成了卢兆麟的妻子;而如果葛薇龙没有遇见乔琪乔,葛薇龙又不一定成为谁的妻子。可是葛薇龙到底是爱卢兆麟还是乔琪乔呢?可能连葛薇龙也不一定清楚。而真正的爱情不应该只是两个人的关系么?
  现在想一想,葛薇龙还是爱乔琪乔多一些的。这似乎又推翻了上边的理论。
  到底我还是相信真爱的。只是有时这真爱是两个人的事情,有时却只是一个人的事情。
  

来自: 豆瓣
作者: badaba$    时间: 2012-10-28 15:06
       
  昨夜 闲来无事 无意之中翻到了张爱玲 的成名作  沉香屑 第一炉香  ,记得上大学时 喜欢去图书馆读书 ,民国的那一众作家 也读了差不多 ,但是到最后喜欢的却是张恨水 一类 ,那种绮丽却带点悲哀的文字 总是让我有点沉醉的意思。张爱玲也读了一些 总是觉得太颓废,有些地方也不太明白 也就不了了之 。
  即至昨天 ,大学毕业四年之后,经历了些许沉浮,懂得了稍许人事 重新翻开张爱玲却是被深深吸引,原来小说重要的不止是故事 情节 ,揭露俗世的人性 也是一番看头 。对于年纪稍大 却喜欢做梦的女人,张爱玲的文字或许是一瓢最好的冰水,淋上头 虽是冰凉 却有足够的能力让人清醒。
  年少时的女生总是做过公主的梦吧 ,幻想有一个王子 来迎娶自己,只是这梦做做就好 。小说里的葛薇龙 向往浮华奢靡的生活,离开自己笨重 沉闷的老式家庭 来投奔名声本就不好的姑妈,与其说这是因为被实事 所逼,不如说是自己的选择。即便香港不发生战事,父母不需回迁上海,葛薇龙的投奔也只是时间问题。人总是喜欢找借口的种种不道德事情的发生 总是喜欢迁就于别人,小偷总是喜欢怪父母不管束,或许只是为了减轻自己心理上的负罪感。
  来到姑妈家 葛薇龙也过上了公主的浮华的生活 ,每天只是社交唱歌 跳舞 ,虽是替姑妈弄男人,心理上会有自责 但是与这绮丽的生活做取舍的话 还是牺牲了吧。即至遇到乔其乔,虽是王子却是浪荡的王子,葛薇龙自以为爱上乔其乔 ,乔其乔的相貌应是很大的一部分 ,但是乔其乔本身的放荡不羁 让葛薇龙固有的自卑 以及道德感萌生了拯救的意味 ,女人总是想要担当救世主的角色,幻想着自己能够将一个浪荡子改造为谦谦君子。一个男人越是不羁,女人的救世主意味就越浓厚。如若女人拯救了男人,那么结果自是 欢喜,若女人拯救不了 ,随男人一起坠入深渊,也会觉得自己占领了道德的高地。女人会认为 看看 吧 都是因为他,若不是因为他我也不会沦落至此,说这种话时 脸上估计会有圣母般的慈祥吧。这种自我牺牲或者是自虐好比精神毒品,越陷越深 却是欲罢不能。
  葛薇龙的悲剧  从开始就已注定,喜欢奢华 放荡 危险 ,这是来自人的心灵深处最原始的诱惑,把控力不强 走上这条路也是必然。结尾的时候 ,葛薇龙说道:我爱你 关你什么事千怪万怪也怪不到你身上去。这个应该是她 对自己的总结 ,总归 经历过后才会清醒 但是却无可奈何 ,有无 姑妈 有无乔其乔 都是不重要的。
  

来自: 豆瓣
作者: 田唐$    时间: 2012-10-28 15:06
  第一炉香:
  一个穷人适应富裕容易,再回到贫困就很难了,所以这样的女子,即使一开始只是想念书,最终还是成为富人的玩物,更可笑的是还得凭这项技能去赚钱养自己的男人。真是太过悲哀。倒并未觉着薇龙是真心爱乔琪,只是活在自己的想像中罢了。并不喜欢这样的故事,但却真实地反映出那个时代的香港的腐烂,张的笔下总是可以很清楚地表现出外表富丽堂皇内在却是千穿百孔的家族及生活在其中的人。让人觉得无奈,更多的却是悲凉。
  
  第二炉香:
  让我知道原来无论是哪个民族的人,只要来到中国这片土地,来到这个环境,你便会成为它黑暗下的俘虏。爱上那个时代心理不健全的女人是很痛苦的事,不能逃避不能改变,所以最终只能是自杀。让人心寒的是那么多人都认为你是错的,你是罪人。
  
  茉莉香片:
  短短的一篇,从极度的压抑到最终的爆发,扭曲环境下生长的人不可能会拥有健全的人格,即使没有结尾,但可以想像最终也只能是走到那一步。
  
  封锁:
  张的文中总是透着想知道真假的疑惑,这也是每个人或多或少曾在心中迷惑的东西。封锁短短的一点时间可以从陌生到熟悉、从开始到结束、从真到假、从梦的开始到醒来。什么才是真的?只有自己。

来自: 豆瓣
作者: 归晚$    时间: 2012-10-28 15:06
  我还记得当初只是为了看倾城之恋才买了一本短文集,第一篇,便是这第一炉香。怪诞的名字,细细看下来,也觉得实在内容和名字不符。
  
  葛薇龙,她当初怀着一份虔诚的心来到家境富足,却名声着实不好的姑母家。她在想啊,若不是为了学业能继续,我才不要和这样的女人住一起。
  第一踏进姑母家,被那像似古代皇陵般的大宅子。她的心就开始沉沦了吧。只是她不成察觉。
  看着那一柜子华美的衣裳,心中恐怕不是不欣喜的吧。偷偷的一件件试着,等到试完,又觉得这和那不三不四的女人有何区别。
  这样一边抵抗,一边却又沉迷其中。最后发现自己依然离不开这纸醉金迷的生活。遇上了纨绔子弟乔琪。
  
  
  这一生,结局如何,即便不说,也大概是猜得透的。
  
  

来自: 豆瓣
作者: 咖咖$    时间: 2012-10-28 15:06
  薇龙呵,很让人感伤,又好像普通不过极的事,真的要那么的卑微么,是缺少爱的缘故?怎么会这样的放纵?你就不能从新开始一段生活?我真是痛恨,不知是因为觉得过去还是现在是一样存在这样的,还是就是痛恨这个故事,或者厌恶故事里拥着这样关系的人  

来自: 豆瓣
作者: 咖咖$    时间: 2012-10-28 15:06
  薇龙呵,很让人感伤,又好像普通不过极的事,真的要那么的卑微么,是缺少爱的缘故?怎么会这样的放纵?你就不能从新开始一段生活?我真是痛恨,不知是因为觉得过去还是现在是一样存在这样的,还是就是痛恨这个故事,或者厌恶故事里拥着这样关系的人  

来自: 豆瓣
作者: ζ~LIn$    时间: 2012-10-28 15:06
  還是張愛玲一貫的文風,讓人靜靜地痛,卻流不出淚來。第一爐香 似乎燒得有點長,最後火都要滅了,卻又留著點兒的火星,忽兒閃忽兒滅的。在蕭靜的冷夜里,讓人看著點光亮,卻又找不到光源,也感受不到任何的溫暖。就這樣忽明忽暗地跳躍著,更顯得詭異與恐懼,無限的孤獨與無助。想找個希望,卻又找不到希望 這麼跌坐在地上,似乎在等著一盞燈來指路,實際上是那火星的滅,讓人完全地絕望了。恩,一爐香燒完了,就這麼完了,是一種解脫吧。只有那裊裊的白煙,和那糜爛的香爐,靜靜地沉了下來。
  

来自: 豆瓣
作者: HU$    时间: 2012-10-28 15:06
  我爱你,与你何干?可以说是固执,也可以说是对爱的执着。好与不好,自己不后悔就好!
  
  
  而我男友就不能理解她以及我以及朋友们这种愚蠢的这种为所谓的爱情牺牲的做法,男人就是不一样,理性思维。。
  而我们女人,明明知道那是错的,还要为之,虽然蠢,但感性,才叫女人。。为爱情傻过的人,都能体会女主的心情。不过,我傻得轻些,她更蠢些,有些原则还是坚守的。所以我也是矛盾的。所以他说我思维混乱。。
  
  
  

来自: 豆瓣
作者: 小blin$    时间: 2012-10-28 15:06
  张爱玲的小说大都看过,单选了这篇来说,一来因为这是她真正意义上的小说处女作,经周瘦鹃老先生的推荐登在《紫罗兰》的创刊号上,惊艳了上海滩,你看,我固执地称当时四十八岁的周为老先生,只为突出这两人一个是鸳鸯蝴蝶派的泰斗,一个是“出名要趁早”的文坛新手,原来张爱玲在我印象中始终是个顶年轻的女子,穿着那件旗袍料的七分袖斜襟褂子,她的眼眉高挑着,给棱角分明的下巴一个特写,不觉间就睥睨了整个世界。
  
  另外一个原因在于,这是我最早接触到的属于张爱玲的文字。那时尚在读初中,偶然得到一本《张爱玲文集》,而第一篇便是《沉香屑:第一炉香》,黄毛丫头一个的我还不懂社会环境之压迫,世俗欲望之挣扎云云,单纯为那个叫薇龙的女孩子吸引,看她在昏暗的车里哭了,便也跟着抽鼻子。近十年后再看它,仍固执地认为这是张爱玲笔下最好的一篇,这里没有那个用有预谋的调情给爱情开场的白流苏;没有那个多年媳妇熬成婆、索性对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残忍的曹七巧;也没有那个到头来把山盟海誓的爱和咬牙切齿的恨通通抛去,最终只剩苍白的曼桢……薇龙带给人的,是淡淡的馨香,繁盛的留恋。
  
  “请您寻出家传的霉绿斑斓的铜香炉,点上一炉沉香屑,听我说一支战前香港的故事。您这一炉沉香屑点完了,我的故事也该完了。”故事的开头,张爱玲如是说。
  
  渐渐地,大家一定会有似曾相识的精致盛大之感,绿色的琉璃瓦,翡翠鼻烟壶与象牙观音像,斑竹小屏风,金漆几案,大红绫子椅垫和窗帘,景泰蓝方樽,漂亮的衣料,聚会时整桌的宴席,礼节繁缛的送往迎来,男男女女的进进退退,一切都要与华丽挂钩,看白先勇的《游园惊梦》也有这种感觉,总疑心是闯进了颦儿的园子,兴许在下一分钟就会听到绛珠仙子重建桃花社的吟诵。《红楼梦》对张爱玲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谈起吃的,她是如贾母一样爱吃甜烂之物,谈起姓氏,是见得黄金莺的名字好,只因她曾与藕官于河边柳荫下编花篮儿。她还提到自己在很小的时候就写过一篇《摩登红楼梦》,其中情节令人捧腹,秦钟与智能儿乘火车私奔杭州,宝玉和黛玉由贾母带着在西湖边吃上了冰淇淋,或许只有那个时候张的文字才有稚嫩的影子,其父为《摩登红楼梦》代拟的回目也令人印象深刻,那五回章目绝对是工整像样,颇有大家风范。故现今到了《第一炉香》里,我也总固执地认为睨儿身上有袭人的影子,而睇睇则像晴雯。
  
  言归正传,写《第一炉香》的那一年,张爱玲还未结识胡兰成,而待香屑燃尽,薇龙这一段故事无声收尾的时候,我却发现它像极了日后张爱玲与胡兰成的过往,一样美丽才气而清醒固执的女子,一样拥有着让人无法抵抗之魅力而又阅人无数的花花公子,或许,这便叫作冥冥注定。
  
  百度百科里关于这篇小说的主人公简介是这样的:
  “由上海至香港求学的普通女孩葛薇龙
    热衷声色犬马的富豪遗孀梁太太
    社交红人乔琪乔,花花公子
  葛薇龙为求学投奔姑姑梁太太,继而渐渐成为她吸引男人的诱饵。她陷身于享乐泥潭不能自拔。最终难逃被利用和抛弃的命运。”
  
  概括的是很精准,可我不愿也不忍这么说薇龙,她只是个出身中落书香名门而又漂亮有想法的女孩子,面对突如其来、令人眼花缭乱的上流社会,即便聪颖如她,也只能剩下饮鸩止渴,飞蛾扑火。
  
  前面提过,薇龙一直是清醒的,她想过要远离这绚丽又污浊的环境,从她到姑妈梁太太家看见她训斥丫头的第一天起,到她濒临绝望哭着闹着定船票回上海,决心做个新的自己,这种洁身自好的想法从没离开过她。她也知道自己为梁太太和乔琪所利用,这场婚姻不过是一张迟早会被瞬间撕破的草纸。可是当她遇见了乔琪,一切就变得由不得自己。他告诉过她,“我不能给你爱,只能答应给你快乐”,这和她想要的差的太远了,而她却只能愈加苍白和羸弱,因为,自始自终,这都未曾是一场公平的博弈。
  
  张爱玲在送给胡兰成的一张照片背面写过这样一句话:“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这是我见过最浪漫而又最苍凉的表白。内在的相似已让我分不清薇龙和张爱玲,不禁想到前世今生,上帝给了薇龙一个重新来过的机会,给她显赫的家世,逼人的才气,总之一切可以让她不必半推半就地坠入深渊的资本,然而,当生命的轨迹和胡兰成的交汇了的时候,她还是重复了前世的选择,几千年才淘出一个来的才女也变作了沉浸于爱情中再寻常不过的女孩子。
  
  她用手指抚着兰成的眉,说:“你的眉毛。”抚到眼睛,说:“你的眼睛”,抚到嘴上,说:“你的嘴,你嘴角这里的涡我最喜欢。”许多年后,胡兰成忆起张爱玲的小女人状,心中亦是温暖欢喜,而当年那朝秦暮楚又是他,怜花惜水,负情债累累。
  
  乔琪是否爱薇龙呢?这应该是每个读过这段故事的人都想过的问题吧。
  
  故事的男主人公乔琪为乔诚爵士与婚后便不得宠,后来离了异的葡萄牙姨太太所生,他不受老子喜欢,曾认真地说过自己以后是注定了要当驸马的。在这篇三万言字的小说里,先后提到了他跟六个女性的纠葛。一个是粤东富商梁季腾的第四方姨太太、薇龙的姑妈梁太太,一个是惹出过绯闻风波的周吉妙——香港小一辈中数一数二的交际花周吉婕的姐姐,另两个是梁太太的丫环睇睇和睨儿,还有一个两句话带过的玛琳赵,最后一个也就是薇龙,当然,她绝对成不了最后一个。这样的花花公子给过任何人爱情么?这让我不禁想到了《Gossip Girl》中的Chuck,尽管心里喜欢着B,他仍可以在父亲的性感女助手向自己走过来时开始烂熟于心的男女周旋,全然忘记了在路口等着他一块去国外度假的B。这便是声色犬马的交际场里纨绔子弟的逻辑,我爱你,但我更爱自己,这两者并没有机会在我的世界里冲突。
  
  所以,我们姑且可是说乔琪是爱她的,刚开始时因为他的浪荡本性和她的娇艳夺目,后来他是同情她、怜爱她的,他明白薇龙对他的付出,意识到他俩在权利与义务上的不对等,他也不许她把自己说作妓女。可是正如薇龙所说的,“我爱你,关你什么事?千怪万怪,也怪不到你身上去。”他爱她,但这并不影响他拿着她用青春美色换来的钱挥霍找乐子,而后在她年老色衰、没有利用价值的时候将她抛弃,他的爱不影响他的生活方式——如果这是爱的话。
  
  薇龙的“病”是自己招惹来的,每个人都这么说,她自己也不是例外,可是她无力抵抗乔琪。小说里有一段我一直记得很清楚,薇龙订了回上海的船票回来:
  
  “正走着,背后开来一辆汽车,开到她跟前就停下了。薇龙认得是乔琪的车,正眼也不向他看,加紧了脚步向前走去,乔琪开着车缓缓的跟着,跟了好一截子。薇龙病才好,人还有些虚弱,早累出了一身汗,只得停下来歇一会儿脚,那车也停住了。薇龙猜着乔琪一定趁着这机会,有一番表白,不料他竟一句话也没有,不由得看了他一眼。他把一只手臂横搁在轮盘上,人就伏在轮盘上,一动也不动。薇龙见了,心里一牵一牵地痛着,泪珠顺着脸直淌下来,连忙向前继续走去,乔琪这一次就不再跟上来了。薇龙走到转弯的地方,回头望一望,他的车依旧在那儿。天完全黑了,整个的世界像一张灰色的圣诞卡片,一切都是影影绰绰的,真正存在的只有一朵一朵挺大的象牙红,简单的,原始的,碗口大,桶口大。”
  
   张爱玲的比喻和描写向来妙笔生花,谈到梵高的向日葵,她只说是嫌着色不够强烈,就把颜色大量地堆了上去,高高凸了起来,油画变成了浮雕。她曾坦言还没有何种感觉或意态形致是自己描写不来的,《金瓶梅》里写孟玉楼,“行走时香风细细,坐下时淹然百媚”,她便将这“淹然”说与胡兰成听,“有人虽遇见怎样的好东西亦滴水不入,有人却像丝绵蘸了胭脂,即刻渗开得一场糊涂。”我时常想着那究竟是几分细软的丝绵,又是几分润红的胭脂,能只一点朱砂,便勾得两处的情投意合。
  
   文笔轻轻落到这里,依旧是那么的不经意,那张灰色的圣诞卡片只被风吹着,到了这边又飘向那边,一朵一朵挺大的象牙红将眼儿、鼻儿全给遮住了,看不清周围世界的样子,也嗅不到周围世界的味道,只恍惚着。
  
  如果这样一个男子出现在我的面前,我想自己或许会如薇龙一样的义无反顾。你爱他的唯一理由便是他不爱你,但是他又总是招人心疼的,他甚至不会再说出一句好听的话哄你开心,不会死缠烂打,只是远远地坐在车里,他和你之间横亘着的刚好是无法把他看清楚的距离。自己是个浮躁的人,敲了这篇文章的前几段把粉色的笔记本电脑待机了翻看张爱玲的散文时,看着微弱的白色指示灯一闪一闪会觉得很堵心,偏得找到一个废弃的酸奶包装袋把指示灯盖上,仿佛它一直闪下去就会把思路全切断了似的。或许浮躁的人就会欣赏并非细水流长的爱情,犹如那一朵桃花,一旦在枝头盛开时,就要毫不掩饰,纯真透明,肆意地展示自己无与伦比的美。一如张爱玲,要么轰轰烈烈,惊世骇俗,敢爱敢恨;要么孤独一隅,默默终老,这中间没有妥协。
  
  看到胡兰成当年写与张爱玲的婚书,不禁又要心疼起来。
  
  “胡兰成与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当时两情相悦如斯,却终究未能相守白头。
  
  那一日,张爱玲回到了位于静安寺赫德路口的住处,开了房门,竟发现了一张经门洞递进来的字条,字条上除了姓名和电话外还写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她与那个旧式才子的故事由此开始。
  
  沉香缱绻,她,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来自: 豆瓣
作者: 方彧山$    时间: 2012-10-28 15:06
    ——《琉璃瓦》的蕴藉艺术分析
  
          很奇怪,张爱玲的写作在《琉璃瓦》一下子越到了一个不凡的高度。从题目你也可以看出,跟初期作品相比,张爱玲再也不是那个写着蹩脚的悲情诗的少女,而变得柔滑、亮丽起来。这在文字上体现得更明显。从此以后,张爱玲的每篇小说第一段几乎都会有一段俏皮幽默、智慧深刻的话语,发人深思而又统领全文。从《琉璃瓦》开始,一个聪明的张爱玲出现了,读者不断被她形象独特的比喻震撼,被她狡黠的幽默倾倒,被她的婉转突变的迁延吸引,被她潜藏的宿命寓言击中。人们惊叹文字艺术的华美,体味人心层次的繁复,激动、迷离、紧张、欣喜、大笑,笑完之后却又陷入深深哀思或暗自流涕。……我想,《琉璃瓦》算是第一部“张爱玲小说”。
          人情温暖,心思敏捷,老于世故,繁茂风华和落败凄凉——这是《琉璃瓦》的基本特点。然而更进一步,则是生长在传统家庭里的人各自为自己的富贵、幸福命运而挣扎、斗争,最后是掩不尽的滑稽、荒诞和苍凉。
          从第一句,文笔就精炼老道、流丽圆滑、富含韵味。所叙所论恰切适宜,点到即止。很多精彩的地方让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多一笔则觉拖沓,少一笔,则失了那丰富的劲道和韵味。用词练字也极为讲究,非一般人可比。
          姚太太多产,连生一七个女儿,名字起得好听:筝筝(是玉旁)、曲曲、心心、纤纤、端端、簌簌、瑟瑟。秀气所钟,天人感应,女儿一个比一个美,时代流行什么美,生出的就是什么美。说“女儿是家累,是赔钱货,但是美丽的女儿向来不在此例”。于是就开始了嫁女儿的过程,只写了前三个女儿的故事,即筝筝(是玉旁)、曲曲、心心——在这过程中,三个女孩的心思摹写的非常细致精彩;家长里短也诙谐曲折、秀色生辉。
          姚先生是半古旧文化人,和姚太太夫唱妇随,心意相通。筝筝是老大,顺利地被嫁给了父亲所在印刷公司大股东的独生子,因为带有包办和卖女求荣色彩,姚先生打包票“以后有半点不顺心,你找我好了!”三朝回门,新婚夫妇和姚家父母其乐融融,直喝到月上中天。回家途中黄包车上,醉意寒意交织,两人调情热腻里却又讽喻刺探,筝筝锦心绣口,辩白自尊,为了彻底揽获丈夫的信任,最后“咬着牙道:‘你往后瞧罢!’”从此以后故意跟娘家疏远,尽量躲避母亲探望,还主动阻止公公给姚先生的晋升,可把姚先生气了个半死。对女儿婚事心灰意懒。
          第二个女儿曲曲是个有个性的丫头,“一双宝光璀璨的长方形大眼,美之中带着点犷悍”。把她荐到少年新进人才济济的大机关当秘书,指望她的高眼界挑个乘龙快婿。然而丫头不争气,偏偏看中了一个三等书记王俊业,这对曲曲的物质生活而言是没有保障的。两人过从甚密,王俊业常常上门拜访,曲意巴结。在家里吃饭聊天,曲曲和王俊业却乘机卿卿我我,姚先生施计打散,又联合太太对女儿严加训诫。这时曲曲亮了,心思巧妙,出语有轻有重、酸中带讽,又把姚先生气了个半死。过后,王俊业不再上门,却和曲曲两人外面玩得开心。人言籍籍、危及门风,为底下几个妹妹的未来声誉,姚先生答应两人结婚,只求快快脱手。曲曲就说了句名言:“除了王俊业,也没有别人拿得住我。钱到底是假的,只有感情是真的——我也看穿了,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她这番清高的恋爱至上主义宣言可谓字字珠玑,掷地有声。
          到了第三个女儿心心,是一个文静听话的女孩,必得由父母替她做主,姚先生为她物色了一个杭州富室子弟,陈良栋。攀扯关系精心安排了一次相亲宴席。怕心心窘,特地多请了一些人。席间姚先生颇有手段:“把陈良栋的舅父敷衍得风雨不透,同时匀出一只眼睛来看陈良栋,一只眼睛管住了心心,眼梢里又带住了他太太,唯恐姚太太没见过大阵仗,有失仪的地方。散了席,他不免筋疲力尽。”回到家里,心心神情依恋、吃吃哎哎地对着镜子绞头发,一问,果然情投意合,老两口欣喜不已。心心只顾陶醉在两人志同道合的独白里,不想出了破绽。原来她看中的并不是对面的陈良栋,而是旁边的青年程惠荪,程惠荪就要回北京了。姚先生暴跳如雷,要发狂的样子。姚太太献计回请一次,再行撮合。心心委屈了,不愿被这样作弄,还描述那陈良栋“那个人,椰子似的圆滚滚的头。头发朝后梳,前面就是脸,头发朝前梳,后面就是脸——简直没有分别!”这话与其说是在讽刺姚先生,不如单单看成笑料好了。心心哭哭啼啼,姚太太心软,姚先生大骂“你要是把她嫁给程惠荪哪,以后你再给我添女儿,养一个我淹死一个!还是乡下人的办法顶彻底!”
          这以后,荒诞悲剧就开始了,姚先生病倒,昏沉数日,大女儿筝筝却蓬头垢面回来哭闹,要姚先生为她做主,说丈夫在外头有人了,天天不回家,公婆一家齐打伙儿欺负她,咬定父亲当时打了保票,要他为她做主。姚太太和女儿黑色幽默地一番争吵,终是于事无补,姚先生气得又昏睡过去。病愈后知道,在姚太太的相助下,心心和程惠荪已经打成一片了。结尾是,姚先生下面还有四个女儿,“一个比一个美”(这句话简直是一根深层隐伏的刺,时不时扎得人心疼),姚太太又怀孕了,想必又是个女儿。亲戚们祝贺,姚先生想他活不长了……
         
          本来评论不该长述情节,可就是这么简单地过滤一遍,依然可见小说的鲜活、生动与妙趣横生。笔者实在忍不住要写在这里。不过,我们更为看重的,是张爱玲的文笔。开头说了,阅读体味的过程就是最好的评论。
          小说着重和细致描写的四个情景极为精彩。
          第一是筝筝婚后回娘家同丈夫启奎如胶似漆,夜晚两人在车上一软一硬、轻重徐疾的对话,店铺玻璃橱窗里品字式堆着的黄肥皂,像童话里的金砖堡垒;启奎带着酒气的嘴巴下巴和手随话语在筝筝身体上的移动;筝筝鬈发被风吹乱,差点卷到车轮上去,启奎去挽,筝筝猛一甩头,发梢扫到他的眼里。这部分写足了上海租界的夜巴黎式的大都市氛围,和新婚夫妇的情长意短,画面感很强。
          第二是王俊业饭后对姚先生曲意奉承,然后和曲曲两人趁机亲热,以姚先生视角,只在外面听得追笑打闹和香软耳语,“你搽了什么嘴唇膏!苦的!”,急得姚先生在外面直跺脚,差小女儿瑟瑟进去打探,后来看到曲曲的嘴上、腮帮子和冰纹绉单袍上点染着斑斑胭脂痕……写得隐幽曲折,闪烁含蓄,一出趣味十足的幕后调情戏,绝对的高手文笔。后来曲曲与父母的针锋相对也妙趣横生。
          第三是姚先生为心心精心策划布局的相亲宴席之后,回到家里,在浴室里外的情景。张爱玲巧妙地运用一个“阴差阳错的误会”,带着读者兜了一个大大的圈子,先给姚先生一家三人和读者一种皆大欢喜、大功告成的喜剧、轻松感。心心在镜前羞羞答答、情思缱绻状惹得姚先生大喜,感叹“真的,我倒不知道我们三丫头这么鬼精灵,隔得老远的,眉毛眼睛都会传话!早知道她有这么一手,我也不那么提心吊胆的——白操了半天心!”直到一个关键性细节透露,才发现弄错了。这大约似亚里士多德的“突变或转折”。姚先生大骂,死劲啐口,却啐在自己汗衫上。心心惊怕啼哭,这时的姚先生猴急火燎,转来转去,正在脱的汗衫套在颈上,“像草裙舞的花圈”。活脱脱一个喜剧小丑……我判断,张爱玲明显吸收了那时传入中国的欧美喜剧因素。如爱默生。总之,最后大家都怏怏不乐,姚先生也病倒了。
          第四是大女儿筝筝在姚先生昏沉病中回娘家求救。看起来纯是一出家庭生活闹剧。筝筝此时邋遢庸俗的形象与之前自主独断、心高气傲的气质大相径庭,对比鲜明。然而张爱玲加重火力,再行渲染,以对话语言加重喜剧(闹剧)色彩。筝筝出语不当,大哭中假设父亲死去,极似哭丧。姚太太冷言批评女儿的无情,继而两人开始争理,不想姚太太说了一句“这会子别说他还没死,就是死了,停在棺材板上,只怕他也会一骨碌坐了起来,挺身出去为你调停!”,被筝筝反唇相讥……浓厚的黑色幽默气味。然而又是中国人的黑色幽默,大约是照着《儒林外史》和晚清谴责小说的幽默模式做了现代翻版。姚先生内中忧愤却无力辩驳,赌气睡去。醒来后人不见,褥单哭湿了一大片,冰凉,像孩子溺湿了床。一个很脏的意象。
          结尾,张爱玲余音绕梁,穷追不舍,心心和程惠荪随他们闹去不说,又让姚太太再怀胎,又是女孩,旧话重提——一个比一个美,这强调让人战栗,仿佛重重的蘸盐鞭子一记记打在姚先生衰弱的心脏上。真是不将姚先生置于死地不罢手。亲戚们恭贺“八仙祝寿”,姚先生已经绝望了,觉得活不长了……终结的调侃,讽刺和悲凉。
          姚先生是被女儿气死、拖累死的,更是被张爱玲的一杆笔掐死的。
         
          张的文笔则圆转流丽,毫不滞涩,聪明中带着喜感。
         
          所谓“屏风体”,有三个点可说:
          剧情感、画面美。
          无论是综述描写(静态地描述环境、关系、人物等),还是特定叙述(动态地叙述故事情节、语言、行为等),张爱玲总善于将人物身上或周围的某个印记深深打在文字里和作者心里。比如筝筝的果决、无情和冬夜里路边橱窗里品字式堆着的黄色肥皂,人物的鲜明个性和街景的朦胧描写,将读者强烈地带入一种电影剧情中,往往留在脑海里的就是那若有若无的月、金黄的橱窗肥皂、带着酒气的寒风,以及身在其中的一个女人的狡黠和忿恨誓言。看张的很多小说,都有看电影的感觉,堪称电影语言的翻译高手。具体而言,张爱玲的比喻就像刺青、胎记,精美而刺痛人心,形成一个个点击人物个性的诗歌意象。所以,画面美是在情境描写和比喻修辞上同时体现的。正如屏风,既可以是故事图画,也可以是诗象的定格。
          蕴藉、含蓄美。
          细腻不等于精确,蕴藉则与细腻和精确都无关。诗歌的蕴藉若是凭借意象跳跃和意义的无穷散发勾连、纵深层次差异造成,小说蕴藉则要靠情景的烟笼雾罩和人物心灵的观照限制来营造,且总是处在单方面视角,恰如刘姥姥眼里的大玻璃镜,似真似幻。多数作家在性描写的时候一般会使用类似的手段,但往往仅是顾左右而言他。在曲曲和王俊业卿卿我我那一段里,有一堵隔板墙放在两方中间,张爱玲简直是掐着姚先生的心尖在撷取墙后屋里两个年轻人的肉麻动态,每一声响动,每一句狎昵耳语,都让姚先生揪心、汗颜,简直老脸丢尽,无地自容了。至于写到曲曲“嘴上油汪汪的杏黄胭脂,腮帮子上也抹了一搭……单袍子粘在身上,像牛奶的薄膜,肩上也染了一点胭脂晕”,更是一种油滑的虚与委蛇,蛛丝马迹。仿佛蛇蜕的皮。仿佛贾宝玉和晴雯在屋内洗了半天澡之后地上的一大滩水迹。遮盖、掩藏,是一种高级的美,隐隐绰绰中最撩动人的纤细神经和审美意识。屏风除了出自室内空间的分隔设计,自然还有这种审美心理在里面。
          洞窗景深,背底苍凉。
          苏州园林有很多亭台楼榭,回环檐廊,其间遍布着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花瓣、扇面、雕镂型窗洞和月门,这些设计深得取景构境的奥秘。洞窗取景,就是一个新的景深;假山屏风,是另一种风致的障景通幽。深得中西文化意蕴三昧的张爱玲对此运用得极好。姚先生有七个、八个女儿,要细论起风月故事,大概比得上红楼梦的规模了。这原本可以扩展为一部家族婚嫁风俗长篇小说。张爱玲无意写成长篇,不愿在拖沓缠绵的叙述中消耗自己和读者的兴致。只写前三个女儿的嫁人,每个部分简化综述,情节快进,在一个关键的地方停下,娓娓叙来,极尽风韵,犹如曲折游廊中三个含纳万千风情的洞窗。这便是详略取材的匠心。三个细处描写风景各异,精炼地传达出三个女子不同的心理个性,不费笔墨,曲尽其妙。当然,在更深层次上,作者赋予了它们无尽的幽默讽刺,在总体效果上构成一种透彻的人生悲凉意味。正如屏风上的图画,看久了,画面便烟雾迷蒙,犹如幻境,画境也遥远荡开,如在千山万水之外,一股水流幽咽。便是屏风的苍凉底色。
          在初期那篇幽怨满怀的《茉莉香片》中,张爱玲这样写怨艾少年聂传庆死去多年的母亲,“她是绣在屏风上的鸟——悒郁的紫色缎子屏风上,织金云朵里的一只鸟。年深月久了,羽毛暗了,霉了,给虫蛀了,死也还死在屏风上。”这样绣针式的精密贴切表述恰好可以自明张氏小说的画面感、蕴藉美和景深苍凉。尤其后两者,最见张氏艺术特点和功力、魅力。   
          衬在人物形象面影上的花鸟图案,美丽而黯淡。就像一件故去多年的人的衣服,贴在脸上,气息悠远,触感冰凉,一霎间,衣服和它的主人似乎活过来了,于是往事那华丽繁复的精彩纷呈、热闹曲折娓娓上演(即小说内容)……然而,很快就幻灭了,依旧是冰凉暗淡的衣服。
          屏风,就是人物命运的一瞥薄魂,偶尔闪现、哼吟,如此而已。
          这种屏风式的人物,在张爱玲笔下多为女性,且多怀着繁华美梦而悲剧终结。从她的整体文学景观来看,是数不胜数,乃至是一贯的。例如段小寒、《花凋》郑川嫦、《桂花蒸 阿小悲秋》阿小、《留情》敦凤、《鸿鸾禧》娄太太和棠倩、《相见欢》荀太太表姊妹、《色戒》王佳芝、《倾城之恋》流苏、《金锁记》七巧和长安、《红白玫瑰》妻和情人……
         
          《琉璃瓦》当然不是张爱玲最好的小说。后来的很多小说要出色得多。
         
         
  

来自: 豆瓣
作者: syrinc$    时间: 2012-10-28 15:06
         高中的时候自读课本里节选了张爱玲的倾城之恋,那个时候读张,是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背着父母老师偷偷躲在桌下看。没有体会过爱情和世俗,只觉文字凄凉,好像冬日里缺少阳光的日子,缺少希望的气息。大学的时候,随着小团圆的出版,张爱玲的文字又回到了我的生活。重读那些不完美的故事,又有了新的意境。
      有人说张爱玲悲观,即便是倾城之恋这样看似团圆的结局,也预示着白流苏寂寞的婚后生活。女人在这些故事中,算不得数,飞蛾扑火的女子,更是低到尘埃。葛薇龙,“一个极普通的上海女孩子,站在半山里一座大住宅的走廊上,向花园里远远望过去。薇龙到香港来了两年了,但是对于香港山头华贵的住宅区还是相当的生疏”。这样的开头,预示着女主逃脱不了世俗的腐化。“在这夸张的城市里,就是栽个跟头,只怕也比别处痛些”,倾城之恋里的这句话,又何不是所有故事的结局。葛薇龙明知自己被利用,却又抵挡不住奢华的引诱。面对乔琪乔的追求,薇龙无法抗拒,“他的爱和她的爱有不同的方式——当然,他爱她不过是方才那一刹那。——可是她自处这么卑下,她很容易地就满足了”。她自恃深爱乔琪,可她真的爱的是乔琪吗?换一个层面来说,她爱的只是那虚幻的爱情。她明知结局,却又不可自拔。当他知道乔琪乔的真面目后,又舍不得离开,从表面上来看,她舍不得乔琪乔,“但是她生这场病,也许一半是自愿的;也许她下意识地不肯回去,有心挨延着……说着容易,回去做一个新的人……新的生命……她现在可不像从前那么思想简单了。念了书,到社会上去做事,不见得是她这样的美而没有特殊技能的女孩子的适当的出路。她自然还是结婚的好。”面对一番对自己的分析,或许,她还是舍不得。爱已蜕化为零,而虚荣欲却膨胀前进。她已经无法摆脱,只有继续选择留下,把自己的青春,卖给了梁太太和乔琪乔。
      幸福是什么,薇龙永远都不会明白。她让我们看到了人性脆弱的一面。每个时代都有着这样的故事,而这样的故事永远不会结束。“当然,过了七八年,薇龙的收入想必大为减色。等她不能挣钱养家了,你尽可以离婚。在英国的法律上,离婚是相当困难的,唯一的合法的理由是犯奸。你要抓到对方犯奸的证据,那还不容易?”薇龙想抓住的爱情到头来到底什么,我们没有看到,看到的不是爱情,而是爱情借口下虚荣与欲望。薇龙的命运就像乔琪乔吸过的烟卷,“仿佛开了一朵橙红色的花,花立时谢了,又是寒冷与黑暗……”

来自: 豆瓣
作者: 皮卡丘$    时间: 2012-10-28 15:06
         清纯貌美心高的葛薇龙、不甘平庸嫁给姓梁做小的梁太太、颇有女人缘的豪门失宠浪子乔琪乔、身为下贱志比天高的丫鬟睇睇、风度翩翩少年郎卢兆麟、出手阔绰内心猥琐的司徒协、年轻貌美工于社交的混血女郎周吉婕……处处都是对照,各种不调和的地方背景,时代气氛,全是硬生生地给掺揉在一起,造成一种奇幻的境界。
         “墙里的春天,不过是虚影个景儿,谁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墙里的春延烧到墙外去,满山轰轰烈烈,开着野杜鹃,那灼灼的红色,一路摧枯拉朽烧下山去了”。 薇龙自小受传统文化熏陶,到香港喝了几年洋墨水,不想内心的不甘被触动,逐渐萌动起来。回老家上海前夕投奔姑妈梁太太,为学业八成是幌子。收获总要有付出,被姑妈利用也心甘情愿。“为适应新环境,她新生的肌肉深深嵌入了生活的栅栏里,拔也拔不出”。到底还是在似水流年中随波逐流。为梦想奋斗的女孩子呀,该爱还是怜?
         贵妇阔少奔走于无尽头的聚餐酒会,恭维无意的话不绝于耳。都说不要沉迷于安乐,但是沉迷于安乐中的人何尝无自知之明?“我在五十岁以前,不能做一个令人满意的丈夫”,“我没有婚姻自主权,我没有钱,又享惯了福,天生的是个招驸马的材料”,这么理性的话竟然是从身边从不缺女人的乔琪嘴里说出来的,不敢相信!终究年少不更事,经梁太太一忽悠,权衡利益得失,还是娶了薇龙。
         梁太太可不是省油的灯,年轻时冲破家庭阻挠加入朱门做小,想必有几分姿色。如意算盘打的也不错,不消几年,梁老头儿脖子一伸两腿一蹬,留下的别墅票子也够享清福。半老徐娘,风韵犹存,上至糟老头子,下至没毕业的大学生,无所不吃。训练左右手,侄女也利用,和“欲成大事,至亲可杀”的武曌倒是有几分相像。可能是以此来祭奠她那已失去的青春,抑或是无所依靠,时刻为将来做打算。
        上等阶级的名利场,从一开始就是冰冷的,跳进去又如何,不过溅起了几朵鲜黄橙红的花儿,花,立时谢了,依旧是寒冷与黑暗。。。。。。

来自: 豆瓣
作者: jocely$    时间: 2012-10-28 15:06
  在那个新旧互相冲撞的特别时期,我们不仅看到了旧时代根深蒂固的残留,也看到了新时代不伦不类的拼接,尴尬而可笑。
  葛薇龙并不是一个傻女人,却不聪明地爱上了乔琪乔。她很有野心,不甘心因为家境的窘困而放弃香港的学业,放弃香港的一切,竟然大胆地去找与父亲势不两立的姑妈。她谙熟一切,深知姑妈为她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一种利用。她洞察敏锐,颇有谋略,仅是花了短短时间,就在上流社会中游刃有余。
  她与乔琪乔的开始不过是一段看似认真的调情,但是,却在此后,义无反顾地爱上了他。很多时候,我们都不懂爱情。明知他不过是逢场作戏,却乐此不疲地沉沦于此。即便,他只能让她快乐,不能给她婚姻。她依然用全部的生命去爱他,心甘情愿放弃自己的自尊,放弃自己的坚持,独自固守着一段可悲的爱情。
  在还没遇见我们的另一半以前,我们都曾有过幻想,幻想着他(她)应该是如何。然而有天,当他(她)猝不及防地出现,心里便永远种下了那颗只属于他(她)的种子,哪怕与心中的期许有着太多的不相符。或许这就是爱情的游戏法则,谁先爱了,谁就输了。从此,按捺不住,无止境地追着他走。

来自: 豆瓣
作者: brie$    时间: 2012-10-28 15:06
  看了很多遍,最喜欢的小说之一。
  薇龙开始就对乔琪另眼相看。
  因为,他是唯一一个可以抵制姨妈诱惑的男人。当然,乔琪的迷人也是吸引薇龙的致命原因。他的孩子气思考的动作,触动的是薇龙心地最柔软的母性。他的不会在五十岁前做一个安心的好丈夫的言论引发的是薇龙愈燃愈旺的征服欲。这样一个男人,一旦爱上就是无休无止的烦恼。他给你最美好的吻,最浪漫的情话,最美丽的爱情,可是,你却抓不住他的一颗真心。薇龙为了这个男人,为了自己的爱,心甘情愿的堕落,一点点的陷落直到自己放弃自己。
  一直傻傻的希望,时间会让乔琪慢慢的珍惜薇龙的爱,慢慢的让这份爱融化乔琪变化的心。时间会改变一切吧,即使变幻如乔琪。

来自: 豆瓣
作者: Kikyou$    时间: 2012-10-28 15:06
  当薇龙深幸乔琪没跟她结婚时,是这么比喻的“有个人逛了庐山回来,带了七八只坛子,里面装满了庐山驰名天下的白云,预备随时放一些出来点缀他的花园。为了爱而结婚的人,不是和把云装在坛子里的人一样的傻么?”薇龙和乔琪结婚后那句“我爱你,关你什么事?”不知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如果问起来又会有怎样有趣而心酸的回答。不是为了爱而结婚,为的是对方的财富?地位?性?陷入爱情的人是没有智商可言的,甘愿自己去赚钱养活一个放浪不羁的纨绔子弟,盲目的爱情可怕。而不得不说薇龙却有那么些清醒的认识,正如她说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里,根本谈不到公平两个字”。梁太太和葛父、薇龙和乔琪、睇睇和睨儿、司徒协和梁太太、睨儿和薇龙……错综的关系,没有公平两字。

来自: 豆瓣
作者: Evange$    时间: 2012-10-28 15:06
  透着淡淡的忧伤,文字美得无法比拟。
  张爱玲的文字有许多红楼梦的影子在,细节刻画让我惊叹。
  有人说,乔琪有什么好,值得薇龙这样?爱情就是这样的,让人无法自拔。
  在大雨中,乔琪开着车一言不发,缓缓地跟在薇龙后面。这样的画面,薇龙如何说不?许仙有什么好了,白娘娘为他喝雄黄,触天条,水漫金山。这样的爱情,我不赞同,但是做为局外人远远看来,有一种绚烂的美。

来自: 豆瓣
作者: 暖暖$    时间: 2012-10-28 15:06
  搜遍豆瓣,都没有第二炉香,它只是一个故事,它撑不起一本书的面。
  难怪,愣是没看懂。张爱玲本身就写得晦涩,我以为出了啥事了,怎么就口口声声一个禽兽就出来了。
  立马度娘搜书评...开始懂了~~~~
  邓爷爷说得就是对,性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啊!
  张爱玲也看得很清,不晓得那么年轻的她是怎样无师自通起来的。

来自: 豆瓣
作者: 夏天的$    时间: 2012-10-28 15:06
  像所有女孩一样,在像城堡一样的洋房里(即使看起来像坟墓),在美丽的衣柜里,在风流别致的名流里,这都是女人的虚荣心,然而葛薇龙跨进了这样的世界,犯下这样的错误,是如此的合理。女人其实是矛盾的动物,即希望自己清高的被仰慕,但又希望放纵的调情。葛薇龙明知道乔琪乔是这样的人,她还是死心踏地的爱着,就像我们知道爱情是毒药,我们还是喝里一样。故事虽没有结局,但也不一定是坏的。第一香炉里葛薇龙的堕落,常常让我想起张恨水的《纸醉金迷》。呵呵。。。

来自: 豆瓣
作者: fmdou$    时间: 2012-10-28 15:06
  张爱玲的文字像是毒品,拿起来,读下去,就忘了时间,忘了本来计划这个阳光灿烂的午后要去买面包和牛肉。
  
  十年前第一次读第一炉香,一面同情薇龙,一面又有些怪她爱上不该爱的人不能自拔,最后出卖了自己的人生,变成绝望的交际花。
  
  可是今天突然觉得或许自己错了,或许我低估了薇龙。
  
  张爱玲笔下的精刮女人当中,我最喜欢的大概是流苏:了解自己需要什么,懂得抓住机会,计算每一个细节,最后到底修成正果--虽然借了香港陷落的光,而且那幸福可能也只是十年八年。
  
  不过现在想想,其实薇龙也没那么不同。如果说不同,大概就是乔琪乔比范柳园要差一些。但是爱情向来都是盲目的,何况虽说薇龙的选择看似很多,但第一炉香里又有哪个男人比乔琪乔好多少呢?薇龙不是她姑妈,所以注定要爱上个什么人。她可以像她姑妈那样选择一个有钱的老头子,但不会快乐。是的,乔琪乔什么也给不了她,除了快乐。所以她选择了出卖自己--至少十年八年之内,在她的努力之下,她还弄得到钱,她爱的男人还是她的,还会让她偶尔感觉到一点小小的幸福。
  
  这个世界上值得爱的男人太少了,而女人又大都为爱而生--没有办法不爱任何人,甚至大部分时候没有办法不爱某个人。这就是女人不幸的一大根源,跟精不精明无关。

来自: 豆瓣
作者: Apple+$    时间: 2012-10-28 15:06
  印象中,这是我第一次看张的文章,早就期盼能有幸为她点一炉沉香,陶醉其中。或许葛薇龙本就是张内心的一个投影,在我看来,葛本是一朵小世界的月季,四季绚丽和坚强。只是被大世界变成了玫瑰,只开放在那一个季节、、、、

来自: 豆瓣
作者: 似水年$    时间: 2012-10-28 15:06
  薇龙说,“我爱你,关你什么事?千怪万怪,也怪不到你身上去。”  有时候爱一个人,就算知道他是在欺骗也无所谓,只要那层窗户纸不要捅破,自己依旧可以作着美梦,只希望那梦能长点,再长点,甚至卑微的不再做自己。

来自: 豆瓣
作者: liaoku$    时间: 2012-10-28 15:06
          欲望女性的依附性存在
          ——读张爱玲的小说《第一炉香》
  
           汤哲声先生认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写爱情小说最深刻的是张爱玲,这个判断是大块人心的。《第一炉香》是张爱玲的处女作,此作一发表,张爱玲便名声大噪。这部小说发表在《紫罗兰》杂志,这是鸳鸯蝴蝶派办的文学刊物,鸳鸯蝴蝶派是通俗文学的一个流派,是专写言情小说的。从《第一炉香》这部小说的情节看,它就是一部言情小说,写了一个女大学生和一个花花公子的爱情故事。就是这个原因,这个流派的带头大哥周瘦鹃看了这部小说拍案叫绝。这说明张爱玲写小说一开始就是走言情路线的。然而张爱玲的文化背景决定了她的言情小说中根本没有真诚的爱情,有的只是男人对女人的利用和女人对男人的依附。她的言情小说由于加进了她的人生苦痛,揭示了女性依附性存在的悲剧,因此使得她的小说更具有现代意义,小说中剩下的只有对爱情的悲凉,对人生的悲凉。
          小说中微龙的悲剧是在原始生存欲望和原始情欲的双重压力下必然要发生的悲剧。这使我想起了英国作家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这部小说也是一部言情小说,书中写了四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其中韦翰和莉迪亚的爱情与微龙的爱情故事颇有点类似。韦翰这个男人特点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他是浪荡公子,寻欢作乐,挥霍钱财是他的拿手好戏。他对女性的追求主要出于两方面的目的:一是为了获取钱财,满足其贪欲;二是为了获取性感,满足其原始情欲。韦翰并不爱莉迪亚,但若有这样一个细皮白肉的女人一路陪陪他,他当然不会错过机会。莉迪亚对穿“红制服”的军官具有无可抗拒的情爱力量,她对于人生的最高要求定位于对情欲的满足,在她的情感里也就不可能发生对真诚爱情的追求。于是,她嫁给了韦翰,得到的只是一个四处寻欢作乐的丈夫和毫无幸福可言的婚姻牢笼。我们可以发现韦翰和莉迪亚是欲望冲动的结合。奥斯丁通过写这对爱情,衬托了伊丽莎白与达西的真爱的美好,讥讽了无爱的婚姻。
          张爱玲是个在感情上受过伤的女性,她对真爱已经死了心。因此她不会去描写伊丽莎白与达西这样的真爱故事,从这部作品的描写重心来看,这是一个女人堕落的故事。正应了那句话,女人变坏就有钱。这是个女人变坏就有钱的故事。自从《第一炉香》出炉后,文学界就一直褒贬难定。很多读者对这个因为贪图享乐,自甘堕落,逐渐变坏的女人的故事难以接受,文学史上也找不到它的位置。比较在张爱玲之前问世的《日出》,我们可以发现,同样是写女人变坏的故事,《日出》带有倾向性,陈白露在那个灯红酒绿中挣扎,她的身体在堕落,可她的精神世界却没有完全堕落,她对美好的人性是向往的,她最后自杀是一种抗议,是对自己堕落的痛悔,是对可怕命运的抗议,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曹禺对造成陈白露堕落的外部世界是决绝的态度。可是张爱玲的这部小说只是在慨叹人性的不堪一击。她对葛微龙是同情的,葛微龙的尴尬人生说明,在很多情况下,一个人是难以掌控自己命运的,特别是在香港这个物欲纵流的世界里,挥霍人生太过容易,你很难保持不被诱惑。
          故事开始,葛薇龙,一个出身在没落大家庭的上海女学生,因为上海传说要有战事便和家人一起到香港避难。可哪知香港这个花花世界,根本上就是为富人准备的,飞涨的物价,使她们家中的积蓄一天比一天减少,于是在接到上海时局已缓的消息后,父亲做了回上海的决定。但薇龙却不想因为这个而耽误自己念书,打算留在香港完成学业,可是一个人留在香港定该怎么生存呢?我们看到张爱玲给她的女主人公设置了一个重大生存难题,就是因为拖欠学费,她面临着失学的重压,对知识很渴望的她,怎么能甘心呢。为钱所困,这是微龙这个追求美好生活的女学生必须克服的最大难题。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她背着父母跑到香港山头华贵的梁家大宅里来请求帮助,这里住着她的姑母。她来找姑母,动机很明确,就是想借点钱以便继续完成学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是她的姑母是个被视为玷辱葛家门风的有罪的女人。早年与薇龙父亲闹翻,是因为在微龙的父母眼里,她的姑母身上有着可鄙的人性恶,当年她不顾家庭反对,为了弄到一笔钱,而甘心情愿地给一个行将就墓的男人做了姨太太,丢尽了葛家的颜面。找这样的姑母借钱是与父母作对,就是向人性恶低头。
          故事中的梁太太的昨天其实就是微龙的今天,她也不是一个天生下贱的女人,她当年顶住压力给香港一个年老的大款做姨太太,也是为钱所困这个生存难题折磨着她的缘故,在为情所困和为钱所困的双重打击下,二者又不可兼得,她只能把解决为钱所困放在首位。这里我们看她对微龙说的一段话:
          “我是你家什么人?——自甘下贱,败坏门风,兄弟们给我找的人家我不要,偏偏嫁给姓梁的做小,丢尽了我娘家那破落户的脸。吓!越是破落户,越是茅厕里砖头,又臭又硬。你生晚了,没赶上热闹,没听得你爸爸当初骂我的话哩!”
          可见她对破落户的所谓气节是瞧不上的。后来微龙真正认识了姑妈才发现,她其实是要关起门来做慈禧太后。这话就是梁太太人生追求的最好注解。她前半生的意义就是专等这个大款死掉,大款死了之后的梁太太后半生所有价值就是使用和享受这个大款留下的金钱。有了金钱之后,她就是慈禧太后,她就可以回过头来再解决为情所困的难题。我们看到,梁太太软弱的人性在她占有金钱之后突然变得强硬起来。书中有段描写是关于她和一个人的争吵场景,在这个场景里面,梁太太说:“我有的是钱!”,因为婚姻所获得的生活底气也就那么张扬地显了出来。就这一句“我有的是钱”,就把她傲视群雄的占有欲望活脱脱地表现出来。我们来看她的出场:
          扶了铁门望下去,汽车门开了,一个娇小个子的西装少妇跨出车来,一身黑,黑草帽檐上垂下绿色的面网,面网上扣着一个指甲大小的绿宝石蜘蛛,在日光中闪闪烁烁,正爬在她腮帮子上,一亮一暗,亮的时候像一颗欲坠未坠的泪珠,暗的时候便像一粒青痣。那面网足有两三码长,像围巾似的兜在肩上,飘飘拂拂。
          这段外貌描写历来被人称道,黑色是她硬气起来的佐证,珠宝像泪珠,其寓意不言自明,网的描写更绝,说明她活在网里。我们再看下面的细节:
          开车的看不清楚,似乎是个青年男子,伸出头来和她道别,她把脖子一僵,就走上台阶来了。睨儿早满面春风迎了上去问道:“乔家十三少爷怎么不上来喝杯啤酒?”那妇人道:“谁有空跟他歪缠?” 睨儿听她声气不对,连忙收起笑容,接过她手里的小藤箱,低声道:“可该累着了!回来得倒早!”那妇人回头看汽车已经驶开了,便向地上重重地啐了一口,骂道:“去便去了,你可别再回来!我们是完了!”睨儿看她是真动了大气,便不敢再插嘴。     
          这很像《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出场,对侍候她不周的乔琪不满和侍女对她的反应,把一个有钱的寡妇颐指气使的做派活龙活现地表现出来。
          梁太太在丈夫死后成了寡妇,但却如愿以偿地继承了一笔巨额财产,面对过去看不上自己的死对头的女儿前来打秋风,颇具人生智慧的梁太太知道,她的对头现在已经是被金钱逼得无路可走,成了为钱所困的人,这正是她报复的好机会,然而事情并非如此,梁太太不仅没有复仇,还尽释前嫌,答应帮助微龙。微龙很感谢姑母,可她不知道,她已然落入了梁太太布下的陷阱。因为梁太太在年轻貌美的侄女身上发现了投资的价值。这个价值比复仇重要的多。情欲缺失的姑妈要让微龙做勾住男人的色饵。微龙出生富贵,自有一股贵气,也算没落的淑女,又进过洋学堂,会钢琴、网球,说一口流利的英文,参加酒会和派对自然是最为合适。梁太太像一个张网捕鱼的钓者,找来一个便宜的钓饵,那是划算的。后来按照梁太太的意思,薇龙要搬入梁家。这一点她解释说:“你跟着我住,我身边多个人,陪着说说话也好。横竖家里有汽车,每天送你上学,也没有什么不便。”
          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这部小说是一个纯洁的女学生和一个占有欲极强的少妇斗智故事。这也是小说的矛盾主线。
             我们先看微龙,看看她是如何在为钱所困的逼迫下又走上了她姑妈当年的路子。当薇龙站在梁太太在香港半山的豪宅后,惊羡之余又有一丝恐惧慢慢的涌上心头:
          薇龙站住了歇了一会儿脚,倒有点惘然。再回头看姑妈的家,依稀还见那黄地红边的窗棂,绿玻璃窗里映着海色。那巍巍的白房子,盖着绿色的琉璃瓦,很有点像古代的皇陵。薇龙自己觉得是《聊斋志异》里的书生,上山去探亲出来之后,转眼间那贵家宅第已经化成一座大坟山;如果梁家那白房子变了坟,她也许并不惊奇。她看她姑母是个有本领的女人,一手挽住了时代的巨轮,在她自己的小天地里,留住了满清末年的淫逸空气,关起门来做小型慈禧太后。
          在微龙眼里,姑妈是个有本领的女强人,不是她父亲眼中那个败坏门风的女人。这个情感的转变是她在为钱所困从而寻找化解之道时产生的,这与她刚来之时认为姑妈名声不干净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她意识到梁太太的路就是她的路,这是她走向堕落的第一步。作品中的故事就发生在梁宅,梁太太人生力量就被体现在这宅子里,这是她用青春换来的,这里寄托着她的人生理想,见证着她的悲情命运。这个宅子在作品中赋予了意象的味道,是一个挥霍人生的地方,是一个占有欲得到满足的地方。作品的一开始就对这个宅子做了细腻的描绘,以后也多次描绘。
          山腰里这座白房子是流线型的,几何图案式的构造,类似最摩登的电影院。然而屋顶上却盖了一层仿古的碧色琉璃瓦。玻璃窗也是绿的,配上鸡油黄嵌一道窄红边的框。窗上安着雕花铁栅栏,喷上鸡油黄的漆。屋子四周绕着宽绰的走廊,当地铺着红砖,支着巍峨的两三丈高一排白石圆柱,那却是美国南部早期建筑的遗风。从走廊上的玻璃门里进去是客室,里面是立体化的西式布置,但是也有几件雅俗共赏的中国摆设,炉台上陈列着翡翠鼻烟壶与象牙观音像,沙发前围着斑竹小屏风,可是这一点东方色彩的存在,显然是看在外国朋友们的面上。英国人老远的来看看中国,不能不给点中国给他们瞧瞧。但是这里的中国,是西方人心目中的中国,荒诞,精巧,滑稽。
            为钱所困的微龙进入这个宅子,就再也没有走出来。但是此时的薇龙还是个纯洁的女学生,出污泥而不染的思想还是有的:“至于我,我既然睁着眼走进了这鬼气森森的世界,若是中了邪,我怪谁去?可是我们到底是姑侄,她被面子拘住了,只要我行得正,立得正,不怕她不以礼相待。外头人说闲话,尽他们说去,我念我的书。将来遇到真正喜欢我的人,自然会明白的,决不会相信那些无聊的流言。”然而享乐的欲望把这仅有的自尊给挤兑得所剩无几。这就是梁宅这个挥霍人生的所在厉害的地方。薇龙住进梁家的当晚,她就在卧室里发现了满衣橱“金碧辉煌”的衣服:
          薇龙打开了皮箱,预备把衣服腾到抽屉里,开了壁橱一看,里面却挂满了衣服,金翠辉煌;不觉咦了一声道:“这是谁的?想必是姑妈忘了把这橱腾空出来。”她到底不脱孩子气,忍不住锁上了房门,偷偷的一件一件试穿着,却都合身,她突然省悟,原来这都是姑妈特地为她置备的。家常的织锦袍子,纱的绸的、软缎的、短外套、长外套、海滩上用的披风、睡衣、浴衣、夜礼服、喝鸡尾酒的下午服、在家见客穿的半正式的晚餐服,色色俱全。一个女学生哪里用得了这么多?薇龙连忙把身上的一件晚餐服剥了下来,向床上一抛,人也就膝盖一软,在床上坐下了,脸上一阵一阵的发热,低声道:“这跟长三堂子里买进一个人,有什么分别?”坐了一会,又站起身来把衣服一件一件重新挂在衣架上,衣服的下原先挂着白缎子小荷包,装满了丁香花末子,薰得满橱香喷喷的。
      一整晚,梁太太都在宴请宾客,薇龙在音乐声中入睡。可是那夜,她还是昏沉沉的,梦中也有音乐伴着自己试衣:“毛织品,毛茸茸的像富于挑拨性的爵士乐;厚沉沉的丝绒,像忧郁的古典化的歌剧主题歌;柔滑的软缎,像《蓝色的多瑙河》,凉阴阴地匝着人,流遍了全身。”在睡前,两次对自己说:“看看也好”。她的理智就一点点在享乐欲望面前投降了。薇龙“看看也好”的自我放松,导致了她生活方式彻底被纳入了梁宅挥霍人生的轨道:从一个女学生渐渐的转变为交际花。作品有一个细节很有意思,姑妈的老相好汕头搪瓷业巨头司徒协在一个暴风雨之夜,给薇龙套上了一只金刚石镯子,“过程的迅疾便和侦探出其不意地给犯人套上手铐一般”。微龙非常清楚这个的意义:“一晃就是三个月,穿也穿了,吃也吃了,玩也玩了,交际场中,也小小的有了些名了;普通一般女孩子们所憧憬着的一切,都尝试到了。天下有这么便宜的事么?如此看来,像今天的这一类事,是不可避免的。梁太太牺牲年轻的女孩子来笼络司徒协,不见得是第一次。她需要薇龙作同样的牺牲,也不见得限于这一次。唯一的推却的方法是离开了这儿。”
          在这个镯子的逼迫下,微龙欲望不断膨胀:“三个月的工夫,她对这里的生活已经上了瘾了。她要离开这儿,只能找一个阔人,嫁了他。”她看着梁太太的颜色在应酬男人,却为此抵挡不住情欲的诱惑,走入了“为情所困”的陷阱,她对乔琪的单相思是个一厢情愿的爱情的付出,是占有乔琪感情欲望在起作用,是对姑妈占有欲得反抗,这种为婚姻的结合注定是没有希望的。到处挥霍人生的乔琪,岂肯被婚姻套上枷锁,他无情地摧毁了薇龙对婚姻的梦想:“我不能答应你结婚,我也不能答应爱你,我只能答你快乐。”他答应给薇龙的快乐,不过把微龙当做挥霍人生的道具罢了。这就是梁宅这个宅子的毁灭性,醉生梦死的快乐腐蚀了纯洁的人性。
           薇龙当初投奔姑妈是为了摆脱为钱所困的境遇,可只短短几月的时间,占有金钱和情欲的慈禧太后似地姑妈已经成为了她的人生榜样,她失却了投奔姑妈时的初衷和原则,变成了一个和姑妈一样的依附性存在。与花花公子乔琪结婚后,她不是替乔琪弄钱,就是替梁太太弄人。
           小说末尾写到:当一群水兵喝得烂醉,不约而同地把薇龙当做了妓女,吓得她撒腿便跑后,乔琪笑道:“那些醉泥鳅,把你当做什么人了?”薇龙却说:“本来吗,我跟她们有什么分别?……她们是不得已,我是自愿的!”这一笔非常令人触目惊心。在梁太太布下的陷阱里,微龙为了反抗姑妈的占有欲占有了与乔琪的婚姻,但在这个无爱的婚姻中,最后还是以姑妈得胜画上了句号。
          “你要钱的目的原是玩,玩得不痛快,要钱做什么?当然,过了七八年,薇龙的收入想必大为减色。等她不能挣钱养家了,你尽可以离婚。在英国的法律上,离婚是相当困难的,唯一的合法的理由是犯奸。你要抓到对方犯奸的证据,那还不容易?”
            这是梁太太开导乔琪的一段话,原来她是一箭双雕,一是可以牢牢套住了向来不受羁绊的乔琪,让她束手就擒;二是可以使薇龙成为任他摆布的高级交际花。这是活脱脱地占有,可怕的占有。
            微龙的姑母梁太太是这个作品中真正的主角,这个人物塑造得非常成功,这是一个依附性存在,被欲望俘虏之后,她开始了漫长的依附,通过她依附的悲情,显示了张爱玲对女性命运的深入思考。似乎薇龙从一个涉世未深的单纯的女学生堕落为情欲和物欲的双重俘虏是梁太太一手导演和操纵的。但是我们看到梁太太的今天,其实就是微龙的明天,因为薇龙在看清了梁太太的动机和用心的情况下,仍然像飞蛾一样欢欢喜喜地扑向了这欲望的火坑。梁太太当年为钱所困,违心地走进梁宅这个豪门做姨太太,她的动机是出于对金钱的占有欲,可是这种占有欲的满足是以她的情感被占有为代价的。长期被占有的痛苦使她对情感的占有欲被激发出来,在她取得对金钱的占有之后,她开始疯狂地占有男人的情感,这其实是一种对被占有的复仇。所以她不是为情所困才挥霍情欲的,她是在被压抑之后才奋起反抗。这个人物的审美意义正在这里,人类的占有欲把人类拖向了欲望的火坑,这种占有欲只能导致情欲的挥霍而不能带了真爱。这就是张爱玲这个女性作家的高明之处,在看似女人变坏的故事中却写出了女性生命的悲情力量。
               张爱玲因为恋父和缺少父爱,所以她的两次婚姻都是找的比她大了许多岁数的老男人,这与其说是寻找爱情不如说是在寻找心灵的慰藉,她为那些老男人付出了许多,可是她依旧生活在无爱的世界中。
              小说中有一句话颇有韵味,梁太太见微龙对乔琪动了真情,就说:你怎么就动了真情呢。这话好像是张爱玲说给自己听的。
           (霍聃《动什么别动爱情》)

来自: 豆瓣
作者: 大岚$    时间: 2012-10-28 15:06
  觉得仍然没有看懂,在网上找了评论,看完评论后觉得心情好凝固,原来说的是这个意思。没有看懂主要是对香港那个时期的社交活动内容不了解,经过评论的一些透露,才恍然从相识到最后的这些经历太残酷太毒了。开始她为什么迎上他,为什么会对他产生好感,为什么爱上他,为什么成为交际花……唉!在每一个为什么里她都是清醒的,因为她心仪的男子上了姑妈的钩,因为他可以抗拒姑妈的魔力,因为他没有说过他爱她,因为她想跟他结婚。所有的清醒相加=清醒的悲剧……
  
  里面的一些话也很毒:“可是她为了乔琪,已经完全丧失了自信心,她不能够应付任何人。乔琪一天不爱她,她一天在他的势力下。她明明知道乔琪不过是一个极普通的浪子,没有什么可怕,可怕的是他引起的她不可理喻的蛮暴的热情。”“乔琪没有朝她看,就看也看不见,可是他知道她一定是哭了。”“他把自由的那只手摸出香烟夹子和打火机来,烟卷儿衔在嘴里,点上火。火光一亮,在那凛冽的寒夜里,他的嘴上仿佛开了一朵橙红色的花,花立时谢了,又是寒冷与黑暗……”
  
  是不是有些男子执意的不去爱他想爱的那个女人?为什么?
  
  

来自: 豆瓣
作者: Jo$    时间: 2012-10-28 15:06
  第一次读张的作品,便是这本“第一炉香”。
  
  后来,一直听到人们在说“传奇”,却从未买到过那本”传奇“。直到今天方才知道,原来这”第一炉香“的内容便是她初版”传奇“中的所有内容。
  
  也怪不得,读了第一炉香,但会喜欢上这女子及她的文字。

来自: 豆瓣
作者: 天京文$    时间: 2012-10-28 15:06
  天京文化艺术书有售,此书很好!
  
  江苏天京文化公司(常州分店)  
  手机网上商店: http://shop33858354.m.taobao.com
  
  天京文化书社网上服务店:美术类图书、音乐类图书、社科特价类图书批发与零售。
  http://mystore.eachnet.com/shop/proList.do?shopId=254444
  
  http://shop33858354.taobao.com/
  
  http://shop1.paipai.com/cgi-bin/qshop_info?shopId=376305860
  
  TEL:0519-86963765
  QQ:376305860

来自: 豆瓣
作者: 夏雨天$    时间: 2012-10-28 15:06
  最喜欢心经。。
  
  喜欢里面小寒所有的情绪。。
  
  尤其是那句从她好朋友嘴里说出来的那句
  
  你不爱他 但是你希望他爱你
  小寒虽然否认了。。
  
  但。。我相信她心里是这么想的~~
  
  喜欢她故意长不大的样子。。
  每个女人都希望自己永远是女孩的样子~
  有人疼有人爱

来自: 豆瓣
作者: 杜皮杜$    时间: 2012-10-28 15:06
  葛薇龙。
  
  她爱上满心想娶阔女人的花心大少。
  
  她没钱。那个时候,女人没钱的时候要想有钱还能怎么样,无非是卖,她不过卖得高级一点。
  
  她卖得很合算,用卖得钱,买回了心上人,好歹他对她多少也有那么一点真心。
  
  不然,还能有什么出路。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遇到一个家中略有资产的,年纪相当,要娶她的人。
  
  她也就胡乱嫁了。不嫁?青春韶华也就那么几年,还等着没人要时再白送?给老头子当姨太太?
  
  管它背后的肮脏,龌龊,她是和自己欢喜的人一起,没有辜负这良辰美景。
  

来自: 豆瓣
作者: mycaro$    时间: 2012-10-28 15:06
  不敢说评论
  只是看的第一部张爱玲的小说
  好像男人多少有处女情结一样
  对第一个,第一次还是多少难忘的
  而后看了不少张爱玲其他的小说,但最每每想起她的时候,会拿起的还是这一本。。。
  很久没读了,现在的心境也许会读出与当年不同的味道
  
  

来自: 豆瓣
作者: 槲寄生$    时间: 2012-10-28 15:06
   1.
  这样的爱情绝望而浓烈。
  她说,不要痴缠。不要过于信任男人。这些她是懂得的。
  可是为什么宁愿沦落也不愿放弃那个乔姓男子。最终,黑暗里盛开出无数恐惧。她看不清楚自己的未来,只能默默坐在车里流眼泪。
  这样的绝望与悲伤。我是懂得的。当女子卑微到了尘土里的时候,那个男子,他在哪里呢?他只是一个理智的刽子手,一点一点凌迟她最终的幻想。
  看不清俗世的因果,得不到想要的答案。知道我不是她,身边的男人没有如乔一般的;我知道我是她,对某些东西的追求已经超越了自己。
  她在忙着些什么?我又在忙着什么。
  难道只是为了物质。为了资本。为了俗世的东西?呜呼,黑暗的土壤里盛开了一朵血红的花。张只有怜悯。只有慈悲。所以虽然女子凌厉,但仍是值得悲悯的。
  而我所遇的男子,不是物质,就是善于变化。对付女人游曳自足。合起来,居然大抵比得上一个乔琪。
  我看这世间大多数情爱,不过是一个怨字。又有什么了不起。
  烟花再灿烂,仍要寂寂人定初。美丽的,不过是瞬间罢了。什么沧海什么桑田,只是后人编织出来的美丽笑柄。可笑至极。
  不如寻一斑驳铜炉。燃香自怜之。
  
  2。
  红衣佳人白衣友,朝则同歌暮同酒。
  曾经艳羡过这样的绝代佳人。但是被生活打击久了,就逐渐麻木起来。
  何曾有这样的男子为我心动。
  或许李碧华之流看的太多。如今看这世间,总是冷冷的。冰冰的。凛冽的。
  叫人清醒的。
  不明白别人怎样做是为了什么,也不想擅自揣测别人的心机。只觉得烦闷不堪,实在不想去考证。
  张的女子,从来都是缺乏勇气。从来只有慈悲。
  从来不会说一句,你不配。
  胡兰成一般的男人。委实太多。叫人爱不得,恨不得,忘不得。
  男子,是永远不懂女子的。不如就此成全一座城,成就一段爱罢。
  
  ________Yucca。

来自: 豆瓣
作者: olivin$    时间: 2012-10-28 15:06
       近些天跟人谈到浪荡子,这让我首先想到一篇小说<沉香屑 第一炉香》。说是讲了一场走向沉沦的鸦片爱情。
    不想说很多,很喜欢薇龙。因为她够坚强,——我爱你,关你什么事?千怪万怪,也怪不到你身上去——我不知道这是否算爱情,但我还是很感动。
  
     张给他写了一封信明确的告诉他“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欢我了的。这次决心,我是经过一年半的时间考虑的,彼时惟以小吉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难。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了。”这番话中决绝中透出些许的苍凉。
  
  作家和作品是如此的相象。否则写不出这么决断的话。
  
  
  明明知道乔琪不过是个极普通的浪子,没有什么可怕,可怕的是他引起的她那不可理喻的蛮暴的热情”
  
   乔琪隔了一会,忽然说道:“真的,薇龙,我是个顶爱说谎的人,但是我从来没对你说过一句谎,自己也觉得纳罕。”薇龙笑道:“还在想着这个!”乔琪逼着她问道:“我从来没对你说过谎,是不是?”薇龙叹了一口气:“从来没有。有时候,你明明知道一句小小的谎可以使我多么快乐,但是——不!你懒得操心。”乔琪笑道:“你也用不着我来编谎给你听。你自己会哄自己。总有一天,你不得不承认我是多么可鄙的一个人。那时候,你也要懊悔你为我牺牲了这许多!一气,就把我杀了,也说不定!我简直害怕!”
  
  
  薇龙笑道:“我爱你,关你什么事?千怪万怪,也怪不到你身上去。”
  
   乔琪道:“无论如何,我们现在的权利和义务的分配,太不公平了。”薇龙把眉毛一扬,微微一笑道:“公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里,根本谈不到公平两个字。我倒要问了,今天你怎么忽然这样的良心发现起来?”乔琪笑道:“因为我看你这么一团高兴的过年,跟孩子一样。”薇龙笑道:“你看着我高兴,就非得说两句使人难受的话,不叫我高兴下去。”
  
  
  乔琪笑道:“那些醉泥鳅,把你当做什么人了?”薇龙道:“本来吗,我跟她们有什么分别?”乔琪一只手管住轮盘,一只手掩住她的嘴道:“你再胡说——”薇龙笑着告饶道:“好了好了!我承认我说错了话。怎么没有分别呢?她们是不得已,我是自愿的!”
  
  
  她诧异她的心地这般的明晰,她从来没有这么的清醒过。她现在试着分析她自己的心理,她知道她为什么这样固执地爱着乔琪,这样自卑地爱着他。最初,那当然是因为他的吸引力,但是后来,完全是为了他不爱她的缘故。
  
  他对她说了许多温柔的话,但是他始终没吐过一个字说他爱她。现在她明白了,乔琪是爱她的。当然,他的爱和她的爱有不同的方式——当然,他爱她不过是方才那一刹那。——可是她自处这么卑下,她很容易地就满足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maktub$    时间: 2012-10-28 15:06
  她从上海来
  
  重读《沉香屑 第一炉香》
  
  请您寻出家传的霉绿斑斓的铜香炉,点上一炉沉香屑,听我说一说近来读《沉香屑第一炉香》的心得。您这一炉沉香屑点完了,我的话也该完了。
  
  一、情节复述
  
  请您跟我一起在张爱玲轻描淡写呵成的一片苍凉的气氛中,走进战前的香港。
  
  葛薇龙——一个极普通的上海女孩子——因为上海传说要有战事便和家人一起避到了香港。可哪知香港的物价一天天的涨,家中的积蓄也所剩无几,于是在接到上海时局已缓的消息后,父亲做了回上海的决定。但薇龙却不想因为这个而耽误自己念书,打算留在香港完成学业,可是一个人留在香港定不能生存,于是就有了下面的故事。
  
  在故事的开篇,薇龙因为家里穷,难以维持自己在香港的学业,只能像生活堕落腐化的姑母求救。
  
  姑母原是香港数一数二的阔人梁季腾的四姨太,当年不顾家中的反对,毅然地嫁入豪门,终于熬到了富孀可却人老珠黄,收留薇龙也只是为了利用她来吸引男人。
  
  当薇龙站在姑母也就是梁太太(请大家注意,在小说后来的叙述中,张对她的称呼只是梁太太,一方面是因为自从她当年不顾家人发对嫁给梁季腾后,薇龙的爸爸葛豫琨就跟她断绝了一切往来,对于薇龙,这个姑妈只是一个素未谋面的名字;另一方面,薇龙和姑妈之间毫无亲情可言,只有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所以称之为“梁太太”是在恰当不过了)在香港半山的豪宅后,惊羡之余又有一丝恐惧慢慢的涌上心头:“薇龙站住了歇了一会儿脚,倒有点惘然。再回头看姑妈的家,依稀还见那黄地红边的窗棂,绿玻璃窗里映着海色。那巍巍的白房子,盖着绿色的琉璃瓦,很有点像古代的皇陵。薇龙自己觉得是《聊斋志异》里的书生,上山去探亲出来之后,转眼间那贵家宅第已经化成一座大坟山;如果梁家那白房子变了坟,她也许并不惊奇。她看她姑母是个有本领的女人,一手挽住了时代的巨轮,在她自己的小天地里,留住了满清末年的淫逸空气,关起门来做小型慈禧太后。”
  
  
  
  后来按照梁太太的意思,薇龙要搬入梁家。这一点她解释说:“你跟着我住,我身边多个人,陪着说说话也好。横竖家里有汽车,每天送你上学,也没有什么不便。”
  
  但是此时的薇龙还是年轻的单纯的学生,对自己还是有着自信的:“至于我,我既然睁着眼走进了这鬼气森森的世界,若是中了邪,我怪谁去?可是我们到底是姑侄,她被面子拘住了,只要我行得正,立得正,不怕她不以礼相待。外头人说闲话,尽他们说去,我念我的书。将来遇到真正喜欢我的人,自然会明白的,决不会相信那些无聊的流言。” 此处是薇龙进梁家前的第一次选择。
  
  
  
  薇龙住进梁家的当晚,她就在卧室里发现了满衣橱“金碧辉煌”的衣服:“薇龙打开了皮箱,预备把衣服腾到抽屉里,开了壁橱一看,里面却挂满了衣服,金翠辉煌;不觉咦了一声道:“这是谁的?想必是姑妈忘了把这橱腾空出来。”她到底不脱孩子气,忍不住锁上了房门,偷偷的一件一件试着穿,却都合身,她突然省悟,原来这都是姑妈特地为她置备的”。   薇龙那时还是有着学生的聪慧的,突然发现:“一个女学生哪里用得了这么多?这跟长三堂子里买进一个讨人,有什么分别?” 很显然,薇龙此时已经隐约预料到了自己在梁家的角色。                       
  
  一整晚,梁太太都在宴请宾客,薇龙在音乐声中入睡。可是那夜,她还是昏沉沉的,梦中也有音乐伴着自己试衣:“毛织品,毛茸茸的像富于挑拨性的爵士乐;厚沉沉的丝绒,像忧郁的古典化的歌剧主题歌;柔滑的软缎,像《蓝色的多瑙河》,凉阴阴地匝着人,流遍了全身。”在睡前,两次对自己说:“看看也好”。可却这第二次的选择早没了第一次的坚决。她的理智就一点点在虚荣的面前隐去了,同时也隐去了作为学生的单纯。
  
  
  
  薇龙的“看看也好”的结果就是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从一个学生渐渐的转变为社会上的交际花。她看着梁太太的颜色在应酬男人,却不得不心有不甘地放弃被姑妈抢去的追求者,同时因为乔琪乔是她所知道的唯一能够抗拒梁太太的魔力的人而对乔琪产生了好感。这时的薇龙只是缓缓地挪近深渊,为最后的沉沦做着准备。
  
  
  
  一个令人尴尬的镜头出场了:太太的老相好汕头搪瓷业巨头司徒协在一个暴风雨之夜,给薇龙套上了一只金刚石镯子,“过程的迅疾便和侦探出其不意地给犯人套上手铐一般”。可是在梁太太的劝说下,薇龙一时不能退还这镯子,可是她非常清楚这个的意义:“一晃就是三个月,穿也穿了,吃也吃了,玩也玩了,交际场中,也小小的有了些名了;普通一般女孩子们所憧憬着的一切,都尝试到了。天下有这么便宜的事么?如此看来,像今天的这一类事,是不可避免的。梁太太牺牲年轻的女孩子来笼络司徒协,不见得是第一次。她需要薇龙作同样的牺牲,也不见得限于这一次。唯一的推却的方法是离开了这儿。”
  
  同时她还是头脑清醒的,“三个月的工夫,她对这里的生活已经上了瘾了。她要离开这儿,只能找一个阔人,嫁了他。”
  
  在这个镯子的逼迫下,薇龙迅速改变了对乔琪的态度,从暗恋到期待婚嫁。这是薇龙的第三次选择,也就是这个迅速而关键的选择导致了后来荒唐却又合理的结果。
  
  
  
  可悲的是,薇龙在和乔琪的第一次约会的晚上才清楚认识了他的为人。爱的理想崩溃,薇龙难以填补心中急剧膨胀的征服欲。她想到了回上海,可是自己却病倒了,其实她的这场病就是在她在第四次矛盾——留下,还是回去——的难以抉择中自己的内心做的选择,她还是不愿回去的,因为她的思想已经180度的改变,不可能思想简单的回去重新做人。
  
  薇龙一直以来对自己都是自信的,只不过后来改而相信自己跟乔琪结婚定能使这个浪子回头。
  
  之后,梁太太一手操办了他们的婚姻,她在乔琪和薇龙两个人间游说,可是心却似乎偏错了方向,她竟然在帮乔琪利用薇龙!从此之后,薇龙这个人就等于卖了给梁太太与乔琪乔,整天忙着,不是替乔琪乔弄钱,就是替梁太太弄人。
  
  其实,张在小说的开篇就已经有了暗示:“墙里的春天,不过是虚应个景儿,谁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墙里的春延烧到墙外去,满山轰轰烈烈开着野杜鹃,那灼灼的红色,一路摧枯拉朽烧下山坡子去了。” 薇龙的青春就像这些野杜鹃一样,轰轰烈烈的从墙里烧到了墙外,一直到了山坡下面,萎谢了。
  
  
  
  
  
  
  
  二、浅析薇龙
  
  葛薇龙,作为一个“极普通的上海女孩子”,一开始以学生的形象出场,单纯、聪明,像每一个在家中宠坏了的孩子一样,还不懂人心险恶,不知道怎么见风使舵,怎么交际应酬。在梁太太家腐化的生活中,薇龙渐渐地在虚荣的面前不断丢弃自己的坚持,每一次的退让和放弃,都是那么自然和理由充分,可是在多次的量变后终于导致了质的飞跃。而这整个过程,她都是理智的,眼睁睁的看着自己一点点地堕落,永不回头。这一点,张在一开始就有暗示:“既然睁着眼走进了这鬼气森森的世界,若是中了邪,我怪谁去?”而后来的薇龙也意识到了自己的改变:“我知道我变了。从前的我,我就不大喜欢;现在的我,我更不喜欢。” 但薇龙更加清醒的意识到自己那无法回头的处境:“为了适应环境,她新生的肌肉深深地嵌入了生活的栅栏里,拔也拔不出。”明知自己有着这样的危险而冒险走进,薇龙的勇气和理智想必是令人佩服。只不过,物质的滚滚洪流不停的冲刷着不入潮流的自己,身边一群世俗之人又嘤嘤不休的教唆薇龙“赶紧找个阔佬嫁了”, “浸润之谮,肤受之愬”(见《论语》颜渊十二篇,本用来形容谗言和诽谤),你难以凭借一己之力逆流而上,出淤泥而不染,更何况是在寄人篱下的香港。无可奈何的选择继续沉沦,应该是聪明的薇龙几番思量后的结果,现在的薇龙难以回到上海,“回去做一个新的人……新的生命……她现在可不像从前那么思想简单了。念了书,到社会上去做事,不见得是她这样的美而没有特殊技能的女孩子的适当的出路。她自然还是结婚的好。那么,一个新的生命,就是一个新的男子……一个新的男子?”但是,即使是在这样的痛苦的境地,她还是要做最后的挣扎,不要像梁太太一样选择了金钱,她,还要爱情,于是,带着对乔琪的希望,她选了这个男子。
  
  似乎薇龙的悲剧是梁太太一手导演和操纵的,可是薇龙在充分明了梁太太的动机和用心的情况下,还是像飞蛾一样扑向了火焰。
  
  这是一种惊心动魄的美。张爱玲把一切女性的优秀特质集于薇龙一身后,又让她走向难以回头的悲剧。可能有人会说,既然张对薇龙如此之好,为什么不能像《倾城之恋》的白流苏一样,得到范柳原的爱情和金钱呢?。试想,果真如此,这一炉香怎会点燃张氏的文学之路,怎会让上海注意到这么个女子,怎会达到“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定义,怎会让我不断的向您解释呢?
  
  聪明的读者,不知注意到了吗?张一开始就已经告诉了你答案——薇龙是一个极普通的上海女孩子。极普通的涵义就是不会因为要成全她,让一个大都市倾覆,成千上万的人死去,成千上万的人痛苦着,跟着是惊天动地的大改革……爱玲自己也在《倾城之恋》里说“传奇里的倾城倾国的人大抵如此。处处都是传奇,可不见得有这么圆满的收场。”薇龙不是,童谣(《茉莉香片》女主角)不是,张爱玲自己亦不是。
  
  小说的最后是悲壮的,爱玲不喜欢壮烈。她是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壮烈只有力,没有美,似乎缺少人性。悲剧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色,是一种强烈的对照。但它的刺激性还是大于启发性。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昧,就因为它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自己的文章》)
  
  
  
  
  
  说了半天的薇龙,还没有讲过对她名字的理解。一个具有女性特点的薇,一个带有阳刚之气的龙。这正是薇龙的特点:既有女性的美貌,又有男性的理智。绝不仅仅是女性才能在她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张爱玲借薇龙展示了每个人的成熟故事,不谙世事的单纯孩子迫于生活压力,带上不同的面具,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生活的重压下不得不屈于流俗,放弃了儿时的理想。可不想最初的梦想就像清晨的露珠一样,在物质生活的阳光灿烂的光辉下,慢慢蒸发了,动作是那么的轻,那么的静,难怪他们只顾着奔跑忘记停下来看一眼,等发现时只能无奈的叹息那青涩的美好早已离自己远去。可再也回不去了。
  
  
  
  我在十年前就读过这篇小说。当时只是因为这个是张爱玲写的,就读了。读了之后只是觉得很喜欢,说不出原因。一直以来,薇龙好像是我身边的一个女孩子,亲切的如同我的朋友。这么多年后,再重新读过,忽然感动的想哭,这时才发现当年喜欢的原因是进梁家前的薇龙就是当年的我,后来的很多年里,因为种种不同的原因,我一次又一次的放弃了我最初的梦想,像薇龙最终在虚荣和爱情的诱惑下走向沉沦一样,我在别人限定的生活中我将自己的梦掩盖,可是我没预料到,掩盖的太好了,竟然连自己都忘了。等我发现时,它早就在那年的秋天枯萎了,无法跨越的时空,将我和它残忍的阻断。欲哭无泪,毕竟这条路还是我自己一个人走过来的。只能在回忆的长廊中,遥遥相忘。想到这里,有忽然想笑,张爱玲,就这么轻易的将我都遗忘的曾经又重新展开在我的面前,不留痕迹,我就像他笔下的人物一样,被她戏弄了。不知读者你,有没有落入爱玲的这个圈套?如今我又一次提起笔,虽然多年的空白无法弥补,但是我还是在努力用心的写些东西,让自己的作家梦慢慢苏醒,现在我在努力,那么你呢?
  
  
  
  三、她从上海来
  
  张爱玲最初也是为了求学而离开上海到了香港,和薇龙一样,用上海人的眼光打量着这个新世界。
  
  在张看来,薇龙喜好衣服是顺理成章,为求学费而不妨小作牺牲是灵活而不是原则的处事方式。对美丽衣服的渴求也曾是张一段时期的内心状态,她有过这样的陈述“对于不会说话的人,衣服是一种语言,随身带着的袖珍戏剧”(《更衣记》),这是每个女人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的向往,华美的外表既可以掩盖女人低等的社会地位,又能作为一个未来生活幸福的护身符(当时很多人对女性的幸福定义是嫁个好男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只不过不能让此欲迷乱了双眼,忘记了自己的本心,更不能如薇龙一样,由这个切入点,一丝一丝的将自己的灵魂和肉体卖给了虚荣,最后拥有的只能是眼前琐碎的东西,“而她的畏惧不安的心只能于此得到暂时的休息”。
  
  
  
  上海,之于每个离开她的人,都如家一般,薇龙如是,张如是。
  
  薇龙在病中想回上海的念头就更加迫切了,“在家里生了病,房里不像这么堆满了朋友送的花,可是在她的回忆中,比花还美丽的,有一种玻璃球,是父亲书桌上面着来镇纸的,家里人给她捏着,冰那火烫的手。扁扁的玻璃球里面嵌着细碎的红的蓝的紫的花,排出俗气的齐整的图案。那球抓在手里很沉。想起它,便使她想起人生中一切厚实的,靠得住的东西”。上海在薇龙心目中是人生中最真实可靠厚实的象征,那里传来亲切的上海话,飘来家的温暖,埋葬着她在香港失去的单纯和自由。在香港的薇龙,是“绣在屏风上的鸟,悒郁的紫色缎子屏风上,织锦云朵里的一只白鸟”(《茉莉香片》)。
  
  对于出生,成长,恋爱,成名于上海的张爱玲,就更不用质疑上海在她心目中的地位了吧。她自己曾说:“我为上海人写了一本香港传奇。写它的时候,无时无刻不想到上海人,因为我是试着用上海人的观点来查看香港的”(《到底是上海人》)。理所当然的,她的文章要在灯红酒绿的背景里才能创造,也只能在嘈杂市声的氛围中欣赏,或许这就是她和上海的千丝万缕联系的一个体现,也就是这个体现,才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为什么她离开了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后,作品就失去了往日的魅力,为什么只要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国际大都市,她的作品能经久不衰。
  
  
  
  
  
  自从《第一炉香》出炉后,在文学界褒贬不佳。很多人批判到这个贪图享乐自甘堕落的故事难以入文学的主流,但作者似乎还隐藏了更主要的主题——人的慎独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而且又相当脆弱,很多情况下,一个人是难以掌控自己命运的。特别是在如今这个物欲纵流的时代,薇龙身上似乎有着每一个人的影子,每一个人同时又是薇龙在不同情境下的重演。(不是说堕落的薇龙,而是难以控制自己命运的薇龙)
  
  略去各家评说,静静的点着这一炉香,我得到了以上的心得。
  P.S.这是当年参加一个书评大赛时花了两个晚上写出来的 可能算是我自己写过最正规的书评了 题目借用了一部叫出《她从海上来》的电视剧

来自: 豆瓣
作者: 草木染$    时间: 2012-10-28 15:06
  摘要:
  《沉香屑:第一炉香》作为张爱玲初等文坛的处女作,却并不带着文坛新手的青涩。相反,而是从伊始就打上张氏作品的冷然,冷然中透着残忍。比传统观念认为的“逼良为娼”更残酷的是主人公自觉的“改良为娼”,从骨子里透露出无可挽回的悲凉感。
  关键词:清醒  悲凉  棋子
  一、背景
  《沉香屑:第一炉香》的故事发生在战前的香港,浓重的殖民气息笼罩着这个地方。但在崇洋媚外的时候,港人又不忘了掺入点中国封建色彩。于是,从物到人都因为这多多少少的画蛇添足,透着份不和谐,甚至张爱玲称其面目全非。
  借着小说中一段布景描写,将香港社会中西方文化共处的奇特局面生动描绘出来:从走廊上的玻璃门里进去是客室,里面是立体化的西式布置,但是也有几件雅俗共赏的中国摆设,炉台上陈列着翡翠鼻烟壶与象牙观音像,沙发前围着斑竹小屏风,可是这一点东方色彩的存在,显然是看在外国朋友们的面上。英国人老远的来看看中国,不能不给点中国给他们瞧瞧。
  然而港人这样的炫富与谨慎正视当时香港人自卑心态的表现。想到我很喜欢的作家亦舒在她的小说《圆舞》中曾经这样说过:“真正有气质的淑女,从不炫耀她所拥有的一切,她不告诉人她读过什么书,去过什么地方,有多少件衣服,买过什么珠宝,因为她没有自卑感。”而作为殖民者的英国人不需要说自己拥有什么,整个香港就会蜂拥而至的复制英国,然后告诉旁人自己身上有哪些英国因素。于是,这里的中国,是西方人心目中的中国,荒诞,精巧,滑稽。
  整个社会都沉醉于模仿中,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更是推动这一浪潮的中坚力量。本文主人公——葛薇龙在玻璃中看到的自己的影子,就断定自己是殖民地所特有的东方色彩的一部分:穿着南英中学的别致的制服,翠蓝竹布衫,长齐膝盖,下面是窄窄的裤脚管,还是满清末年的款式;把女学生打扮得像赛金花模样,那也是香港当局取悦于欧美游客的种种设施之一。然而薇龙和其他的女孩子一样的爱时髦,在竹布衫外面加上一件绒线背心,短背心底下,露出一大截衫子,越发觉得非驴非马。
  若说香港人对英国有着浓厚的自卑情结,那像葛薇龙对香港也是持着仰视态度,而香港社会对于像葛薇龙这样无钱无势的迁徙避难的人群也是打心眼里瞧不起的。当葛薇龙在拜访姑母梁太太时,仆人睇睇、睨儿对其视若无睹,甚至在木屐砸中她后也没有道歉。再有个细节,睨儿为葛薇龙解围,梁太太笑称其瘦了薇龙的小费时说了句“你看这位姑娘也不像是使大钱的人,只怕还买不动我呢!”。作为个异乡客,葛薇龙在低人一等的仆人面前也不知如何反驳,也只能选择尴尬面对,哄瞒自己当做没有发生。遇到这样的待遇,遭遇言语刻薄的姑母,但薇龙还是想留在香港,留住姑母这个对自己充满吸引力的香港豪宅中。
  在战前的香港社会,香港人清楚知道自己殖民地的身份,知道中华民族的这段屈辱史,但依旧狂热的为自己打上殖民者的记号。葛薇龙明明知道自己的身份在香港社会的背景不会有出头之路,但仍然愿意加入香港殖民地居民的大军,作困兽之挣。换言之,也就整个社会清醒自发的在殖民地中越陷越深。
  二.本性追求与环境影响
    《沉香屑:第一炉香》的女主人——葛薇龙,是个普通的上海女人,更算是个典型的上海女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头至尾,葛薇龙都是一个很清楚自己要什么的女人。
  不可否认,葛薇龙的内心长期处在所谓的从恶与向善的挣扎中。小说的几处描写十分精彩,几次细致的刻画了薇龙内心的纠葛;
  1.初到姑妈梁太太位于香港山头华贵的住宅她感到十分惊奇,觉得“类似最摩登的电影院”。在接触了府上仆人睇睇、睨儿的势利,无意听到睇睇与俄罗斯修钢琴的私会,甚至在正面与姑妈梁太太打交道并且发现这位做了四姨太的姑妈果真如外界传闻的坏名声一样,生活不检点,薇龙不过花须臾感慨“平白来搅在浑水里,女孩子家,就是跳到黄河里也洗不清!我还得把计划全盘推翻,再行考虑一下。”可转瞬间,还是将满腹委屈收起,低声下气想姑妈寻求帮助,希望姑妈资助自己留在香港完成学业。
  小说在薇龙思虑的过程中插入了这样一段:薇龙一抬眼望见钢琴上面,宝蓝瓷盘里一棵仙人掌,正是含苞欲放,那苍绿的厚叶子,四下里探着头,像一窠青蛇,那枝头的一捻红,便像吐出的蛇信子。运用象征手法,把带刺的仙人掌比作得到资助留在香港,美丽得十分诱人,但却是吐着信子的蛇,发出危险信号。
  2.葛薇龙第二次到姑妈家,被安排入住房间后无意发现满柜的漂亮新衣。“她到底不脱孩子气,忍不住锁上了房门,偷偷的一件一件试着穿,却都合身,她突然省悟,原来这都是姑妈特地为她置备的。家常的织锦袍子,纱的,绸的,软缎的,短外套,长外套,海滩上用的披风,睡衣,浴衣,夜礼服,喝鸡尾酒的下午服,在家见客穿的半正式的晚餐服,色色俱全。很快,薇龙就发现这些衣服的尺码、款式都是为自己量身打造的。”她迅速反映:一个女学生哪里用得了这么多?薇龙连忙把身上的一件晚餐服剥了下来,向等上一抛,人也就膝盖一软,在床上坐下了,脸上一阵一阵的发热,低声道:“这跟长三堂子里买进一个讨人,有什么分别?”但在迷糊睡醒后,她跟自己说“看看也好”,即使梦中也是自己在柔美的音乐中试衣。在挣扎后,葛薇龙还是被美丽的新衣所俘虏。文中,也以此作为薇龙进入梁太太淫荡社交圈的标志。
  即使葛薇龙内心曾有过善恶念头的挣扎,但不论如何她对自己认定的留港目的从未动摇过。她十分清醒地知道自己必须通过寻求姑妈资助才可以实现目标,所以她早想好了要如何欺瞒母亲、联合母亲欺骗父亲。她一直都是知道姑妈梁太太是什么样的人,但还是找上了门。因为她清醒地知道自己所要,所以她可以忍耐女仆的不公对待、忍耐姑妈的冷讽、强势。梁太太虽然没有讲明,但是葛薇龙从头至尾都是清醒地知道自己不过是姑母的棋子,自己的人生是由姑母控制的,她明白为自己打造的那么多不合一般女生打扮的新衣意味着什么,更清楚的明晰自己这颗棋子需要充当什么职责的时候,她还是选择留下。
  三、感情羁绊
  如果说葛薇龙因为清楚太自己想要的而自觉成为梁太太棋子,堕落也在自己预期内的话,那对于感情,对爱上社交公子乔琪乔也是葛薇龙清醒状态下的必然选择。
  首先,和葛薇龙这个交际场上的后起之秀相比,乔琪乔的调情手段一定高出不止一个层次。而对于这点,乔琪乔从来是直言不讳的“你姑妈是难得失败的,但是对于我,她失败了。今天她正在志得意满的时候,偏偏看见了我,处处提醒她上次的失败,也难怪她生气。”乔琪乔在与薇龙第一次见面向她宣告着自己在恋爱调情方面的厉害,而引梁太太的例子更是表示自己对薇龙的势在必得。而葛薇龙呢,从一开始就很清楚乔琪乔不是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男人,她曾试图远离但最终还是失败了。
  其次,此时的葛薇龙不仅是梁太太吸引年轻人的诱饵,也陷入了爱情的棋局中。相同的是,她一直都是棋子,不仅是梁太太的,也是乔琪乔的。但葛薇龙爱的太低太低。在献身于乔琪乔的晚上,她感到的是幸福,感受的是快乐:薇龙侧身躺在床上,黑漆漆的,并没有点灯。她睡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可是身子仿佛坐在高速度的汽车上,夏天的风鼓蓬蓬的在脸颊上拍动。可是那不是风,那是乔琪的吻。薇龙这样躺着也不知道过了多少时辰,忽然坐起身来,趿上了拖鞋,披上了晨衣,走到小阳台上来。虽然月亮已经落下去了,她的人已经在月光里浸了个透,淹得遍体通明。她静静的靠在百叶门上,那阳台如果是个乌漆小茶托,她就是茶托上镶嵌的罗钿的花。她诧异她的心地这般的明晰,她从来没有这么的清醒过。她现在试着分析她自己的心理,她知道她为什么这样固执地爱着乔琪,这样自卑地爱着他。最初,那当然是因为他的吸引力,但是后来,完全是为了他不爱她的缘故。也许乔琪根据过去的经验,早已发现了这一个秘诀可以征服不可理喻的妇人心。他对她说了许多温柔的话,但是他始终没吐过一个字说他爱她。现在她明白了,乔琪是爱她的。当然,他的爱和她的爱有不同的方式——当然,他爱她不过是方才那一刹那。——可是她自处这么卑下,她很容易地就满足了。今天晚上乔琪是爱她的。这一点愉快的回忆是她的,谁也不能够抢掉它。梁太太,司徒协,其他一群虎视眈眈的人,随他们爱怎样就怎样吧,她有一种新的安全,新的力量,新的自由。
  但薇龙马上面对的就是乔琪乔的背叛——看到乔琪乔在和自己交合后马上又找上了睨儿。
  这样的男人在那时还是现在的标准中,都是毫无可取之处的:三无人群加上不学无术、游手好闲,再加上女人最不可忍受的四处拈花惹草。放在那时是挂着羊头的社交花花公子,放在现在就是一小白脸。葛薇龙无措了,想逃回上海。但她忘了,自己已经不是当年单纯的女学生了,她早已回不去了。
  于是,葛薇龙就十分合宜的病了。在病中,所有内心的念头都出来告诉葛薇龙:念了书,到社会上去做事,不见得是她这样的美而没有特殊技能的女孩子的适当的出路。她自然还是结婚的好。那么,一个新的生命,就是一个新的男子……一个新的男子?可是她为了乔琪,已经完全丧失了自信心,她不能够应付任何人。乔琪一天不爱她,她一天在他的势力下。她明明知道乔琪不过是一个极普通的浪子,没有什么可怕,可怕的是他引起的她不可理喻的蛮暴的热情。清醒着明白,自己爱乔琪乔已经着了魔,为了继续下去只能自欺。
  想通了,葛薇龙的病也就好了,也不走了,继续用自己做赌注赌,尽管败局已定。终于,葛薇龙说,我可以赚钱,尽管她脸又嫩,心又软,脾气又大,又没有决断,并且一来就动了真感情,不是一流人才。但是薇龙说自己可以学。那也就意味着葛薇龙身上最后的一点性情和尊严都将不剩,她最终只能等着在自己年老色衰、毫无用处时撤离棋局。而她,只是棋子,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
  最后,葛薇龙着魔爱恋后回归平静。在这样的处境中,爱太稀有了。爱过一次,爱上乔琪乔已经够了。与其说不会爱上别人,不如说不会爱了。但如果不爱,自己又剩下了什么呢?什么都没有的自己又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呢?那就有爱吧,爱那个叫乔琪乔的男人。所以,她笑说“我爱你,关你什么事?千怪万怪,也怪不到你身上去!”
  如果说葛薇龙本身具有女性不可避免的心理痼疾——羡慕、渴望富贵,贪图一时享乐等等,梁太太则是将葛薇龙领上堕落之路的引路者,而乔琪乔就是将她推入万劫不复深渊的魔爪,令其真正无路可退并且清晰认识到这一点。
  清醒地经历自己的堕落,这尤为残忍。当葛薇龙主动让出自己的自主权,成为别人的棋子时,就开始踏上堕落的不归路。这一路,薇龙越来越冷淡,越走越远,越清醒的发现只能依靠自己,连爱也如此。
  文章最后选择让乔琪乔陪葛薇龙过年三十,在喧闹中配上乔琪乔的调情,制造出虚假的温暖。但当葛薇龙被英国水兵误认为路边流莺后,薇龙道:“本来吗,我跟她们有什么分别?”在乔琪乔阻止中,薇龙笑着告饶道:“好了好了!我承认我说错了话。怎么没有分别呢?她们是不得已,我是自愿的!”冷淡的语调,不敢带上怒气,因为这本就是现实,有的只是对曾经的追忆和无奈吧。
  赢弱的灰绿、神秘的雪青、旺盛的葱绿、眩目的孔雀蓝、张放的橙红、浓厚的深赭、明净的银白、暗淡的青灰这些张爱玲偏好的颜色都曾在文中出现,这与主人公经历、坎坷的命运宿命般地相吻合。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从《沉香屑:第一炉香》开始,张爱玲就开始启用玻璃、月光这两个意象。玻璃使主人公自我审视,而皎洁的月光出现代替男女主人公暴露的情爱场面描写,让文章更增添了几分意境美。而这两个意象,在张爱玲之后的《倾城之恋》《心经》等作品中也多次被采用。
  作为张爱玲的首部作品,《沉香屑:第一炉香》以独特的女性视角描写女性,平淡得近乎不带感情色彩的字句,配上精妙的细节描写,将葛薇龙的堕落写得太清醒,也太理所应当,毫无挽回余地。宋家宏先生曾说过,张爱玲对人性丑恶部分的展露,在一定程度上与鲁迅所揭示的国民性的劣根性有相通之处,但是,鲁迅与张爱玲的目标不同。鲁迅的目标在于“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而张爱玲并无再造民族灵魂的愿望,她揭示并接受了人性丑恶的客观事实,仅此而已。我并无意评说张爱玲如此写作的优劣,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写作方式增添了人们的无力感,更是结局多了几分悲凉。
  

来自: 豆瓣
作者: lanqoo$    时间: 2012-10-28 15:06
   女孩子名里有“龙”的,按常理该不同凡响,譬如叛逆娇艳、眼高于顶的玉娇龙。谁知龙生九子,偏偏又这么个葛薇龙,注定是欢场上的浮花浪蕊,玻璃盒里陈列的蝴蝶标本,没的荼毒了一个“龙”字。可就是她,一生带过一个一炷香的传奇,骤然亮起又黯淡在湾仔的夜空。
  
      十四五岁的南英中学女生,海派“粉蒸肉”式的面相,怯懦,有时却巧舌如簧——只瞒不过她姑妈那个小型慈禧太后和乔琪乔这命中的天魔星。为读书投奔亲戚,可梁太绝不做亏本生意,连丫头也只能小心翼翼别像睇睇那般湿了鞋。一满柜的锦衣华服,一通宵的牌局舞会,一年的应酬奔忙,葛薇龙纵有金钟罩铁布衫的功夫,也防不了“习惯”的浸淫,这是命运的锁。人前须学得眉高眼低,法文英文网球钢琴样样来得,人后只有无边的寂寥——难不成还跟姑妈讲体己话?睨儿都不那么靠得住——到底还是栽在乔琪乔身上,这男人,这部撒谎也不承担的大孩子,这无根无念的混血儿。
  
     乔琪乔之于葛薇龙又怎样呢?漂亮的外表和绅士派,孩子气的小动作,唤起她心底的温柔来,缠缠绵绵的。再有,乔琪乔是唯一敢驳梁太面子的家伙,暗合了葛薇龙心底的憎和怨。她要的,婚姻、金钱、体面,他都给不了;他能给的只是转瞬即逝的快乐,而这快乐也从来不专属于她。然而,分不开,忘不了。香港就是乔琪乔,让她套牢在一张巨网中,愈挣扎愈痛苦。也许葛薇龙到死也说不清究竟爱上了他什么,或是为何爱上了乔琪乔,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这颗飞蛾扑火的心,这饮鸩止渴的绝望.
  
      金刚钻手镯套牢她的手腕后,葛薇龙就是丈夫的吸金器,姑妈的私家头牌,自己灵魂的弃儿。湾仔墨蓝的海和天,冷而湿的海风,让她沦陷的爱情四面楚歌,香尽火消。

来自: 豆瓣
作者: 空空道$    时间: 2012-10-28 15:06
  今天看完了张爱玲的《第一炉香》。我觉得葛薇龙是一个既可怜又可爱的女孩子,若是她生在现代,家中有很好的管教,一定可以有所作为的,可惜她在那样一个沦为英帝国主义殖民地的香港。       故事的开头首先用两大段来描绘薇龙姑母家的豪宅大院是有深意的,像薇龙这样的涉世未深,家道中落,同时又十分有姿色的女子,很少能抵得住这些诱惑,这些都隐含了薇龙的悲惨结局。薇龙的初衷是好的,为了能留在香港读书,被迫投奔自己的姑母,她看到姑母为自己准备的那些衣服的时候有一种被卖了的感觉,她的这一系列的遭遇使我想起霍小玉,小玉是清醒的,薇龙也是清醒的,但这种清醒时不彻底的!薇龙一开始还会去熬夜看书,知道最后已经完全迷上了姑母为她安排的那种生活。从一名清纯的学生到交际花的转变,可悲,可叹!至最后可以离开那种生活,但她已经上了瘾,不想离开,悲哀的人啊,文中最后出现的那个小女孩,十三四岁,却也和薇龙一样踏上了一条不归的路,悲哀的时代!        薇龙又是可爱的,她痴痴地爱着乔琪乔,到最后竟然是因为乔琪乔不爱他,她才爱他。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我想,张爱玲大概早就看穿了这一点。世上这样的人太多了,说句自嘲的话,我自己不过也是他们中的一个。可这一切又是为什么呢?薇龙到最后为乔琪作出的牺牲,一度使我以为她已经被爱情蒙蔽了双眼。及至最后一个镜头,她的眼泪,我才明白,她只是在逃避,逃避对未来的恐惧,有很多人会说她自作孽不可活,但我却又觉得她可爱,可能是薇龙的身上有我自己的影子吧,并不是所有的爱都必须是伟大的,积极向上的,美满的。爱了,就是爱了,何必去究根问底,何苦去为难自己呢?矛盾半天,斗争半天,累的苦的都只是自己,薇龙也就是这样吧。       这世上有许多的事,不是时代改变了,结果会跟着变的,近代的香港有这样一个葛薇龙,古代和现代更是有千千万万个葛薇龙!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为了这一句话,薇龙葬送了自己的一生。我们可以做的,也只有好好珍惜身边的人,尤其是那些对你好,你却视若无睹的人吧。忽然就想到了《红楼梦》里的那一句“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        ......

来自: 豆瓣
作者: 已注小$    时间: 2012-10-28 15:06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日葬侬知是谁?
  
  未读《红楼梦》,却先晓得了这葬花吟里的名句,时至今日,又重温了那一抹悲凉。曹雪芹借黛玉之手,谱写了这一痴情女子的绝唱,而张爱玲借薇龙之身,演绎这一绝唱的香港版本~
  
  第二次翻开此书,有了对生活真切的了解,才大体明白了此书所述的内容。问天下痴情者,有几何?这不是周瑜打黄盖,却是同样的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不是为了政治目的,只单单为那一个情字。
  
  自古以来,中外都不乏歌颂爱情的篇章,东方有《孔雀东南飞》,西方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之篇章,比比皆是。或华丽,或平凡,或高雅,或流俗,或轰轰烈烈如烟火盛开,或平平淡淡如小桥流水,但不变的,却是你情我愿,互敬互爱,纵是生死分别,也难免于心头挂念。就是那多情的宝玉,竟在潇湘妃子死后少了七八分那爱女子的心~
  
  然读《沉香屑.第一炉香》,感触非常。不变的男女情事,不变的爱恨情仇,不变的你情我愿,却于传统爱情有着根本的区别——这里的爱并不是你来我往、礼尚往来,而是男女猪脚在爱情的收支方面有着根本的不平等,一个因爱而盲目的付出,一个因不爱而一个劲儿的索取。女人想要得到爱,男人想要得到钱。用马克思的观点来看,就是一种商品的买卖,只是这个商品中,男猪脚作为丈夫的身份,并非劳动所得,而女猪脚却真真实实的用身体换来那用以维持爱的钱~不一样的感情故事,一样的你情我愿~
  
  不得不赞一下张的写作手法,若不看故事的人名、地名,恰好似红楼梦的一个章节,一样的工于内心描写,一样的善于用细节刻画人物,一样的带有各种利益关系,只是人物没有那么庞杂,篇幅没有那么冗长。也许,短的,反而更精悍。
  
  看这篇文,不禁联想到丁玲的《梦珂》,一样的美人,一样的寄姑母篱下,一样的成为了一方的交际花,一样的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只是,结尾相去甚远,过程略有高低。梦珂最终看清了爱情的真面目,选择了离开,选择了不再爱,即便去当一个戏子,也不忍因爱而在人格上受凌辱,而薇龙却选择了将爱进行到底,用那一纸婚约,来守住深爱的人,用自身的努力,来换取爱人的留守,她不是不清醒,不是不知道,只是,宁愿醉在其中。她出卖着笑颜,出卖着肉体,出卖着灵魂,只为守住深爱的人,爱得清醒,又爱得盲目。
  
  然而以文窥人,从作品中,不难找出张爱玲自己对于爱情的影子。她用光辉的前半生,深爱着胡兰成,一个如乔琪般浪荡不羁的男人,同样的一纸婚约,却又同样的约束不住一颗浪子的心。胡兰成的生活,也悉数得到张的不少接济,就是那分手后的20万稿费,对胡兰成也同样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女人是水做的,所以注定内心柔弱,又因心思的细腻,所以注定比男人更容易受伤。薇龙的善良与执着,导致了她生活、爱情及婚姻的悲剧,乍一看,远没有其姑妈梁太太在情场之上的圆滑,但细细瞅之,梁太太较之薇龙,就真的更胜一筹么?未然~
  
  年老色衰的梁太太,在年轻最盛的时候没能放开去爱,而是一味的追求金钱物质而嫁给了耳顺之龄的老人,虽得宠,但那却并不是爱。而是,在聚光灯下,被万众瞩目的骄傲而虚荣的心。薇龙说的对,“可惜老爷子就是死的太迟了”~等到她有了这个机会的时候,等到她真的想要去爱得时候,却发现,一切都太迟了。美人迟暮,世间最悲惨哀婉的事情之一。虽有钱有势却年老色衰的梁太太,纵有千种手段,却也不得不靠着睇睇、薇龙、倪儿来拉拢、诱惑男人心,就是那全盛时期仅存的硕果司徒协,亦掩不住那颗想要占有薇龙的淫心。
  
  如此看来,纵是有千金,纵是有心计,纵是能过上慈禧般荒淫的生活,却仍是掩不住一个老女人孤独的心。当一个人身边只剩下钱时,恐怕她也是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之一了。
  
  张爱玲的妙处就在于,她虽善于细节的描写,但却不把事事时时都记录的那么详细,留给我们时间上的大量空白,来设想那未曾写出的时刻,主人公的心里是怎样的历程?那未曾写出的空间,如若是读书的你我,将会如何来填补呢?
  
  若假使薇龙看到倪儿与乔琪的奸情后,第一次买票便成功的逃离了香港,回了上海,她的命运是否真的会转变呢?会转变成什么样呢?也许会比现在好,因为地域的遥远,只消用时间来冲淡感情即可;也许比现在还差,因为三个月的时间,已经让薇龙习惯了过富人的生活,不能嫁给富人,恐怕日子过的反倒多了一丝辛酸,嫁给了富人,恐怕也是年老而多情的浪子;又或许,跟现在一样,因感情的折磨,终是忍不住要回来找这心上人的,即便知道他会负了她…
  
  可是,张爱玲毕竟是张爱玲,总要给人一个她想要的结尾,要给她一个她自己喜欢的结尾,又何必在乎别人的“如果”呢?
  
  呵呵,在这诸多疑问中,忍不住的在期盼那第二炉香的点燃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マヨネ$    时间: 2012-10-28 15:06
  =-=也许欺骗也是一种爱吧~  最起码表示他会花心思估计的你的感受.  "我从不对你撒谎"这种话有时也许比欺骗还难受

来自: 豆瓣
作者: 已注小$    时间: 2012-10-28 15:06
  依稀记得张爱玲《沉香屑》里有这样的一个片段:“在圣诞节来临的时候薇龙和乔琪去逛香港的湾仔闹市,这是一个下层阶级的闹市,但在这个时候会很热闹有些像国内的庙会,所以很多中产人士也会在这个时候来逛逛。卖东西的很多,各种各样的玩意,这儿什么都有,可是最主要还是卖人的。在惨烈的汽油桶灯下,站这成群的女孩。因为过分夸张的光和影,一个个都有着浅蓝色的鼻子,绿色的面颊,腮上大片的胭脂变成了紫色。内中有个年纪顶轻的,不过十三四岁的模样,瘦小身材,西装打扮,穿一件青莲色薄呢短外套,系着大红细褶绸裙,冻得直抖。因为抖她的笑容不住的摇漾着,像水中的倒影,牙齿木楞楞打在下唇上,把嘴唇都咬破了。一个醉醺醺的英国水兵从后面走过来拍了她的肩膀一下,她扭过头去向他飞了一个媚眼——到是一双水灵灵的吊梢眼,眼角直插到鬓发里去,可是她的耳朵上生着鲜红的冻疮。她把两只手和抱着水兵的胳膊,头依在他身上;两人并排走了没几步有来了一个水兵,两个人都是又高有大,有夹着她。她的头只齐他们的肘湾。
  
     后来有来了一群水兵,都喝醉了,四面八方的乱振花炮,瞥见了薇龙,不约而同的把她做了目标猎物,那花炮像流星赶月似的飞了过来,薇龙吓得撒腿便跑,乔琪认中了他们的汽车,把她一拉拉到了车前,推了上去,两人开了车就离开了湾仔。乔琪笑着说“那写醉泥鳅把你当什么人了?”薇龙到:“本来吗,我跟他们有什么分别?”乔琪到:“你在胡说”。“好了,好了,”薇龙告饶到“有区别,她们是被迫的,我是自愿的”。
  
       他们是夫妻,怎样的夫妻?大街上出卖的是肉体(她们是被迫的)。而她们出卖的是灵魂(可她是自愿的)。外表下遮住的的更肮脏。
  
  整本书看完,我都恶心的说不出话来,怎么可以这么露骨的肮脏,这么露骨的丑陋。
  
  “人是脏的,人粘上人便脏了。”人本是不是脏的?我不知道。还有个人说过,他从来都不把“干净”这个词用在人身上。人本不该是这样的,是什么让他们变得不“干净”。是欲望?还是自己本身?
  
  

来自: 豆瓣
作者: 球球$    时间: 2012-10-28 15:06
         这是我所读过的张爱玲小说中最喜欢的一部--一个为爱情牺牲的女子.尤其是结局葛薇龙:"我和她们有什么不同?"明知是不幸的,却不可自拔.路人甲乙丙觉得不可理喻,却很可能选择同一条路而不自知.

来自: 豆瓣
作者: 错误小$    时间: 2012-10-28 15:06
  或许用Indian Summer来形容有些莫名其妙。但看到了最后一面的“他把自由的那只手摸出香烟夹子和打火机来,烟卷儿衔在嘴里,点上火。火光一亮,在那凛冽的寒夜里,他的嘴上仿佛开除了一朵橙红色的花。花立时谢了。又是寒冷与黑暗”,Indian Summer,寒冷冬天来临前的片刻温暖,恰如其分。
  
  《倾城之恋》有一句话——
  本来,一个女人上了男人的当,就该死;
  女人给当让男人上,那更是淫妇;
  如果一个女人想给当让男人上而失败了,反而上了人家的当,那就是双料的淫恶,杀了她也还污了刀。
  而对于葛薇龙,话这么说更合适——
  本来,一个女人爱上了一个男人,就是错;
  女人想让男人爱,那更是错上加错;
  如果一个女人想让男人爱而失败了,反而爱上了人家,那就是无法挽回的错,杀了她也还污了刀。
  
  在葛薇龙与乔琪乔的游戏里,爱跟上当竟然总有那么点牵扯。而乔琪乔注定是不会爱的,而葛薇龙竟是爱他不爱她这一点,爱得低到了尘埃里。乔琪乔何其残忍,明明知道一句小小的谎可以使她多么快乐,他却懒得操心。葛薇龙何其卑贱,乔琪乔不编谎给她听,她会自己哄自己。
  无怪那么多人用“贱”来形容葛薇龙。
  
  这是我读的张爱玲的第一篇小说,大约是高二读的。或许是处女情结,对葛薇龙和乔琪乔总是难以释怀,总纠结着乔琪乔为何不试着去爱葛薇龙。
  四年后的某天夜里,我独自呆在学校,宿舍黑魆魆的,外头忽然传来了烟花声,一声一声地扯得我禁不住难过了起来。
  忽地想到了葛薇龙和乔琪乔。有种豁然开朗的空白涌现在我脑海里。
  
  Indian summer,暮秋里的盛夏,绝望里的残存的妄念,一如乔琪乔指间的火花。这个在英文里表示“在冬天来临之前忽然回暖的天气”的短语,是葛薇龙绝望爱情的描白。
  葛薇龙不爱乔琪乔能怎么办?终究不过是梁太太手中一颗光鲜的棋子。她爱乔琪乔的理由有那么多,或许是因为他是唯一在雁过拔毛的梁太手中全退的人,或许是因为他是第一个理解葛薇龙的苦衷的人,或许是因为他是她唯一接触到的有可能的对象,或许是因为他是一个外表光鲜能说会道进退有度的浪荡子,或许仅仅是如葛薇龙所说的不过因为他不爱她……
  乔琪乔在她愈加灰白惨淡的人生里,是最后的那么一点希望,那么一点温暖。她不能不爱乔琪乔,她只能爱乔琪乔。
  这样的女子,或许犯贱,但仍可爱。起码她爱着,全身心投入地去爱。
  
  写到这里,想到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荒谬的是还想到了《无极》,不过是为了一个馒头而已,谢无欢沦丧了三观。而葛薇龙为了这么一点温暖,将要面对的是更加彻骨的寒冷。
  
  然而,她原来竟是幸福的。乔琪乔在年三十夜陪她去看过花炮。

来自: 豆瓣
作者: 娜娜$    时间: 2012-10-28 15:06
  爱情很多种
  犹如人性,犹如生活。
  并非完美的就是幸福。
  其实我觉得薇龙知道她要的是什么。
  她知道山顶别墅的生活让她回不到从前了,她懵懂的那个教堂同学粉碎了纯洁初恋梦。姑妈极致的物质享乐生活和周围各色人种也许使她更早的看透了生活。
  她逃不出去,抑或不愿意逃出去
  其实,她能够选择逃离出去选择正常的生活和爱情。她愿意么

来自: 豆瓣
作者: 火柴鞋$    时间: 2012-10-28 15:06
  看这样一本书的时候,发现如同她自己的影子一样,有很多地方同她的经历如初一澈,同时爱上了一个花花公子,像她自己,但是结局完美

来自: 豆瓣
作者: stinna$    时间: 2012-10-28 15:06
      张的书我是看得多了,只是时间过去,里面那些人物那些场景以及张用她独有的爱玲式的解剖都渐渐隐去,变成一种味道,让人心里落空的荒凉味道。那是高中的时候接触的,看张爱玲,看三毛,学张文字中的颓废凄败,向往三毛与荷西的爱情,还有那沙漠里的是是非非~~
      终归,唯一还记得且让我心痛的还是这篇《心经》。都说,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所以爸爸爱女儿是毫无保留的,而女孩基本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恋父情节,这都无可非议。名字不记得了,这是一个女儿爱上自己的父亲,关键是那个爸爸居然还因此跟女儿的同学在一起,而那个妈妈却只能在旁边黯然神伤~~因为这个故事,我就决定以后只要儿子,绝对不生女儿!
     有时候看安妮宝贝也会有这种感觉,想死,但是张的书在于用文字构成画面,不将悲哀直抒胸臆,只平铺直叙地娓娓道来,却寒意自起。
     天才都是悲剧、、、

来自: 豆瓣
作者: 屍男$    时间: 2012-10-28 15:06
  我是觉得奇怪了,看来看去书评写的都是《第一炉香》,其实这本短篇集另外的几篇都很精彩,或许看此书的大多为女性。
  
  《第二炉香》讲了一个有些荒唐可笑的悲剧故事,说香港大学的舍监,一个驻港的英国男人(恕我记不住名字)新婚娶妻。结果新娘子大半夜逃到大学宿舍里向校长哭诉,说新郎待他禽兽不如。结果那个英国男人顶不住众人的非议,在绝望中自杀了。
  
  不知是张爱玲叙事含蓄还是刻意如此安排,这个故事就像个荤段子一样,一开始让人有些莫名其妙,待想通后才悟出其中的玄妙,只不过结局是悲剧了,倘若按着中国人的传统的思路来写,新娘新郎定能冰释前嫌。然后合家团圆邻里和睦。不过这显然就太像一出戏,作为悲剧主因的矛盾看起来也就不会让人觉得深刻重要。
  
  表面上,这个故事或许是想告诉我们英国人的古板和封建,以及当时驻港英国人生活圈的一个现状。但有时候想想这个所谓的圈子并非当时的香港存在。我们的周围也套着很多个这样的圈子。在一个小圈子里逐步积累起来的名誉和地位,或许会因为一些看似很荒唐的事,或者他人的陷害,瞬时崩溃瓦解。这个圈子可以是家庭,或者某个爱好团体,甚至是网络游戏。仅因为你身边只有这样一个圈子,一旦身败名裂,无法反身,想不开的人只能选择绝望和沉沦。
  
  不如多画几个圈子,或者不属于任何一个圈子,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另议。只不过能想到这一层,也是一种进步。
  
  就像韩寒说的那样,什么圈都是花圈,人之所以选择进入某个圈子,某个坛子,都是出于孤独。所以孤独人自有孤独人的泥沼。我宁愿在泥沼中打滚。

来自: 豆瓣
作者: nanian$    时间: 2012-10-28 15:06
  每每看这个故事,脑子里浮现的是家里两只狗儿打架的场面:
  他做出百般模样,招惹她,逗弄她;
  然后她不耐烦,她起身,她应和,她渐渐投入其中;
  然后他心满意足,他转身而去,任她在身后追赶撮弄,他不回头。
  她“啊呜”的委屈着,看向主人,眼神楚楚可怜。
  
  别人有什么办法呢,春恨秋悲皆自惹,是你活该。

来自: 豆瓣
作者: 金针菇$    时间: 2012-10-28 15:06
    爱上一个人,就会变得很低很低,低到骨子里,没有了自己。
    刚刚看完张爱玲的《第一炉香》,心疼那个女子。那么卑微的爱着,为了那样一个花心荒诞的公子,就丢弃了尊严,丢弃了自己。为了跟他结婚,为了支付他安逸的生活,不惜与一个老男人媾和。可是,就算是结婚了,会快乐吗?如果快乐,为什么还会掉泪呢?这样委屈自己,会怎么样呢?那个深爱的男人,会像自己爱他一样爱自己吗?会为了她,放弃在七八年后,在她年老色衰,没有能力提供他花销,甚至让他厌倦的时候,他会怎么样呢?会不会毫不犹豫的离开,甚至以犯奸为证据?张爱玲没有表明结局,可是,一定会这样的吧。薇龙一定不会想到,她牺牲身体,放弃自己付出一切的男人,是怎么样与她姑妈勾结,出卖自己,厚颜无耻的为自己找好后路的。
    怎么会有这样无耻的男人,怎么会有这样傻得女人?
    或许,深陷入爱情的女人都会是这样的吧。飞蛾般不顾一切的扑向火,以为那是温暖和光明,却不知道那会让自己失去一切。
    无论怎样爱,一定一定不要这样,永远不要丢掉尊严,不要变得让自己都瞧不起自己
  

来自: 豆瓣
作者: 水草素$    时间: 2012-10-28 15:06
  每个男人一生都会遇到一个薄情的女子,每个女人一生都会碰到一个负心的男子。这,简直是一定的。
  
  年少时读张爱玲的《沉香屑:第一炉香》时,曾经迷惑于薇龙与乔琪乔的感情,更确切的说是迷惑于乔琪乔这种男子。一个社交界知名的花花公子,不爱薇龙,却一本正经的跟她调情,调的那么专心致志,含情脉脉。等到薇龙当真整个陷了进去,他又开诚布公的告诉她:“我不能答应你结婚,我也不能答应你爱,我只能答应你快乐。”印象中最深的是一段乔琪乔俯下头来吻薇龙,薇龙木着脸,让他吻着。接着她开始不由主地颤抖得厉害,连牙齿也震震做声,那样猛烈地发着抖,连乔琪乔都抱不牢她。
  
  那个时侯真是年幼,以为吻了便是爱了,拥抱就可以解决一切。完全不明白薇龙天崩地裂般的绝望从何而来。现在想来真是可怕,一个男人柔情似水的注视着你,深情款款不顾一切的吻你,同时还可以坦诚无比地说:“我不能答应你的爱。”
  
  一个女人最悲哀的莫过于当这个男人目光炯炯的告诉她:“你是不同的”时,她发现这里的不同不过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里托马斯所强调的,每一个女人在床上所表现出的百万分之一的不同。
  
  乔琪乔柔声问道:“薇龙,你怕什么,你怕我么?”薇龙断断续续地答道:“我……我怕的是我自己!我大约是疯了!”她又说道:“我可不是疯了!你对我说这些无理的话,我为什么听着?……”
  
  初次见面薇龙就知道也许乔琪的追求她不过是一时高兴;也许他对任何女孩子都是这样的。但是如果他向她有诚意的表示的话,她一定会答应他。再后来他们有过身体接触,薇龙还是想,她为什么会爱乔琪乔,其实不过是他不爱她的缘故。
  
  然而即使是这样,再次看到乔琪乔孩子般疲倦的表情,她仍然叹了一口气,也许有一天他会需要她的。张小娴说,女人的爱情总是容易说服的。于是我们相信,我们遇到的不是乔琪乔,而是玩世不恭浪子回头的范柳原,是外表冷傲浪荡内心柔软专情的白瑞德。我们只需要斗智斗勇亦步亦趋地跟着他们,等待着“那一刹那的顿悟,让我们和谐的生活个十年八年。”
  
  可惜现在我们命不逢时出生在了太平盛世。这里出不了乱世佳人,也没有一座城池的沦陷来成就你的倾城之恋。好在现在还有女权主义的觉醒,对付负心男子的办法只能够比他们更为薄情。《2046》里的章子怡,和梁朝伟比赛般的往家里带陌生的性同伴,较着劲儿看谁的声音更大。可是有用吗?最后撑不住心里最在意的还是女人。当章子怡恨恨地甩出一叠钞票对着梁朝伟说,“算我嫖你时”,已经默认了在这种身体感情的游戏中,女人天生就是失败者。
  
  曾经有个熟识男生无意中问我,“你下辈子想做男人还是女人?”我不加思索的回答,当然是女人。他狡黠的一笑,继而感叹,女人真是生来就贱。我当然明白他想表达什么,在大多数仗着自己的生理特征,而自诩为优良品种的男人心目中,女人永远都只是被压迫被占有的对象。至于薄情的女子,谁在乎呢?他们本身就不需要感情。
  
  忽然又想起萨波协议,当然这是相爱的两个人。只是不需要婚姻和小孩,共用情人,不阻止彼此的各自猎艳,这种爱情中波伏娃真的不会受到伤害吗?或者说,这不过是天下所有负心男子和薄情女子的最好归宿。
  
  相比之下,波伏娃的师姐乔治·桑显然看上去就要强势的多。这个同时拥有整整105卷的文字和几乎与此等量的情人的女神,却几乎可以得到了整个国家的爱慕。阅人无数的圣·勃夫说她有一个“很大的屁股和一副很好的心肠”,波德莱尔骂她为“粪坑”,称她是“伤风败俗的典型。乔治·桑只是淡淡的说,“每一次我都是像初恋一样,发自内心用尽全身气力去爱。”
  
  我想这大概才是薄情的最高境界。
  

来自: 豆瓣
作者: 花小绳$    时间: 2012-10-28 15:06
  年少时读张爱玲,是读她文字中的雅致。
  那些别人口中的冷峻和残酷,我能察其境,却不能会其意。
  
  今天再读《沉香屑》,却隐约觉得无关痛痒了。
  稀松平常的故事,虚虚实实的嘴脸。见得多了。
  
  昨天发现一件很严重的事情:
  我已经不知道什么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了。人或物。
  概念里大概只剩下“需要”这两字。
  我努力想要从脑海里找出一个喜欢的人,男或女。
  找不到。那么多影影绰绰,模糊成一片。
  每个人都是有用的,所以每个人我都是善待的。
  善待着他人于是人家也善待着我。和谐到不行。
  而喜不喜欢又有何干?
  
  本以为张爱玲已经冷到骨头里了
  但是在《沉香屑》里看到薇龙说:
  “我爱你,关你什么事?千怪万怪,也怪不到你身上去。”
  我真真觉得,这小说简直温情得令人发指。
  
  而比为爱沉沦更惨的是:
  已经失去了爱的能力。或者,从来没有学会过爱人。
  
  一个人如果到30岁还没有爱过别人,
  那么,他不是性无能,就是爱无能。
  
  有爱支撑,永远算不得堕落。
  
  也许,我的终极梦想是:成为梁太太那样的人物。
  
  
  

来自: 豆瓣
作者: 游夏$    时间: 2012-10-28 15:06
  张爱玲一直是我喜欢的女作家,虽然她不是个成功的女人,胡兰成不是什么好鸟,即使长得好,有点才气,他辜负了别人。
  但是她是个成功的作家。
  觉得她的文字像一缕忧伤的阳光,从旧上海的阴暗潮湿的弄堂里射出来,绕过逼仄的楼道,透过模糊的琉璃瓦,传达一种生冷的感受。
  喜欢她,所以很想去上海,去看古老破旧的弄堂,去感受那份压抑。
  希望有机会吧。

来自: 豆瓣
作者: caroli$    时间: 2012-10-28 15:06
  在熟悉的城市、熟悉的车厢里,两个陌生的男女因为一场封锁而相识。随着封锁的结束,他们之间朦胧的感情又像来时一样快速消散。这是一个发生在张爱玲笔下的故事,有些哀伤,有些恍惚,但又是真实的。
  张爱玲笔下的人物,就像你像我,无论主次,都一样真实。发狂一般冲向商店的太太们,电车中注视着一切可能的文字的乘客们,每一个都相极了我们自己。故事中的两位主角,吕宗桢和吴翠远之间发生的故事也是我们或多或少梦想、希望或至少是想过的。这个故事发生在许多许多年以前,在今天看来依然真实,原因是什么?反复思量,想来是人性,因为只有人性才可以不变,也只有人性才是最真实的。张爱玲写出的又往往是人性中阴暗的一面,因而更增添其魅力——对于人所共知的东西,就好像大太阳下的熙攘人群,我们往往视而不见,因为这就是我们自己。只有某个昏暗角落里的瑟瑟发抖的人,才能吸引我们,因为他与我们不同,但又是我们。如果说生活中很难找到不同,那么张爱玲的小说便是这种空白的填补。所以它吸引着过去、现在的读者,或许还有将来。
   张爱玲的小说是鸳蝴小说的开拓,一样的少不了爱情。但这里的爱情不是甜蜜的,不是凄婉的,而是……总之是与标准的爱情定义截然不同。它无法给人幸福,却像一大片乌云笼罩在我们的心头,压抑得使人喘不过气来。要不然就是给浪漫的经过加上了一个最真实的结局,彻底打碎我们的爱情梦想。《封锁》就是这样。
  吕宗桢和吴翠远在封锁的短短时间里,摆脱了周遭的一切,他们认为彼此恋爱着了。他们似乎很谈得来,甚至谈到了将来。但是当一切又回复到原点,一切便结束了。没有爱情,什么也没有,就像他们从来不曾相识,从来不曾说过一句话。因为“封锁期间的一切,等于没有发生。整个的上海打了个盹,做了个不近情理的梦”。每一个人都要继续生活,什么也不会改变。
  这就是我们的写真。没有爱情只有生活,还有偶尔的一个残碎的梦。过去如此,现在依然不变。很残酷,也很真实。如果给《封锁》一个琼瑶式的,或是席绢式的结局,那么就不再是张爱玲了。张爱玲是第一香炉,是红白玫瑰,是金锁记。她喜欢用女人的灵性写女人的故事,喜欢给我们讲她的故事,是掺杂着荒凉的那种。她总是在讲故事之前,微微笑着,轻声低语,“我给您沏的这一壶茉莉香片,也许是太苦了一点”。
  封锁结束了,我们也从张爱玲的故事中走了出来。生活不会结束,所以封锁的故事也不会就此完结。有空请来读一读张爱玲,就好像读一读我们自己。每一次都会不同,每一次都会更多的了解真正的自己。

来自: 豆瓣
作者: 赵贤良$    时间: 2012-10-28 15:06
  那是多么小的时候看的这本书啊~
  什么都不懂~看完就感觉很虚无~现在什么都懂了~看过后更加虚无
  葛薇龙曾经我认为跟我不会有交集~那样的女孩子~无助的执拗~盲目的追求~当终于悟出自己的宿命的时候~拼搏以后却也再也找不回曾经在家中那踏实的厚重感
  她渴望原来家里那一方沉重的有俗气碎花的玻璃镇纸~发烧的时候捏在手里~无端的就会很踏实
  我也怀念那原来有过的有阳光晒过似的的沉重的感觉~当你漂在实际之上时~会有东西带你落到地面~
  现在没有了
  因为不知道自己到底是飘着~还是沉下去~
  薇龙最后嫁给谁都是一样的~也许乔琪是比较好的~而命运~确是已经书写好的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ivyly$    时间: 2012-10-28 15:06
    看完这本书,有想哭的冲动~尤其是快结尾的时候,侨琪和微龙去看烟火的时候,有一群男的想对微龙图谋不轨,乔琪拉着她逃跑的时候~乔琪骂她,为什么不反抗,为什么不告诉他们,她不是妓女?可是微龙静静地反问道:难道我不是吗?就这句话就把一切都道破了~
  一切的忍辱负重,只是为他?可是他偏偏视而不见。。。。
  真是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来自: 豆瓣
作者: 思贝$    时间: 2012-10-28 15:06
             
             ——《沉香屑·第一炉香》主人公葛薇龙悲剧形象心理分析
  
      记得初读《沉香屑·第一炉香》是我高一的暑假,薇龙那么多漂亮的衣服让我充满无限幻想。那时看张爱玲的小说总是觉得意犹未尽,以为没有写明结局的故事是种遗憾。而今再来读这篇小说却才明白它的妙处,那些含蓄的、未曾说出口的迷惘和困顿下的寂寞灵魂更能打动人心。虽说这篇小说只是写了一个极普通的上海女子在战前的香港,一步步堕落的故事。但那个霉绿斑斓的铜香炉里袅袅升起的青烟里,开出的寂寞的花,散了之后还在人的心底留下了放大了的无尽忧伤。只因那个叫葛薇龙的为爱沦陷的女子永远无法释怀……
  
      一、星月树影,一切景语皆情语
       我们在谈葛薇龙的悲剧命运的时候,首先便要注意到作者把这个人物放置在战前的香港——那个旧的、扭曲的、将毁灭的殖民地世界,因此被作者塑造的这个人物的命运也注定受那个纷杂荒凉时代和环境所影响。马拉美认为象征主义的艺术“就是一点一点地引出某物以便透露心绪……或者相反,选择某物并从中抽取‘情绪’。”《沉香屑·第一炉香》中便是将主人公葛薇龙的心理转折中的微妙变化,投影于环境景物描写,在物质生活的细节描写中渗透着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薇龙第一次到梁宅找她姑妈的时候,觉得那个宅子“类似最摩登的电影院”,可是离开后“再回头看姑妈的家,盖着绿色的琉璃瓦,很有点像古代的皇陵。”这里她感觉的转变是因为未曾到梁宅时她对上流社会的环境和人是充满幻想和期待的,而在梁宅的见闻和遭遇又让她明白这里并不想表面看起来的那样光鲜和美好。她明白这是一个“鬼域”,而那时的她急于摆脱家庭束缚,所以还是毫不犹豫地向一个坟墓主动迈进。
      在梁太太给她安排住宿的房间里,薇龙看到了满衣橱都是给她准备的各式漂亮衣服,“衣服的肋下原先挂着白缎子小荷包,装满了丁香花末子,熏得满橱香喷喷的。”这里的描写表现出薇龙对新生活的欣喜和开心。而后来她看到睇睇为了一个男人顶撞梁太太被父母遣送回乡下,她再看衣橱时觉得“衣橱里黑?   地,丁香末子香得使人发晕。”是因为这时她也清楚地明白了现实不可能是单纯而美好的,所以会觉得香喷喷的丁香花末子会让人头晕。
      从薇龙求梁太太资助她上学和她到梁宅之后的为人处世来看,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懂得隐忍、八面玲珑的人,但是在爱上乔琪乔之后她的行为却大失水准。在与梁太太和司徒协同回梁宅的雨夜,“黑郁郁的山坡子上,乌沉沉的风卷着白辣辣的雨,一阵急似一阵,把那雨点儿挤成车轮大的团儿,在汽车头上的灯光的扫射中,像白绣球似的归动。遍山的肥树也弯着腰缩成一团,像绿绣球,跟在白绣球的后面滚。”这里的景物描写让人觉得很混杂,就暗喻了人与人之间的复杂,现实生活中的风暴即将来临。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薇龙与乔琪的关系也如同两个绣球无形间被连在了一起,无比纠结。
      随后,司徒协送了薇龙一个金刚石镯子,薇龙感觉到危机,事情并不会那么简单,因此她觉得“紧对着她的阳台,就是一片突出的山崖,仿佛是那山岭伸出舌头舔着那阳台呢。在黄梅雨中,满山醉醺醺的树木,发出一蓬一蓬的潮湿的青叶子味;芭蕉,栀子花,玉兰花,香蕉树,樟脑树,菖蒲,凤尾草,象牙红,棕榈,芦苇,淡巴菰,生长繁殖得太快了,都有些杀气腾腾,吹进来的风也有些微微的腥气。”那些美丽的花朵,太过开得太过娇艳而恣情,有堕落而危险的气息。这里也暗示了薇龙那不可知的未来。
      经过了复杂的心理挣扎,薇龙最终还是为了与乔琪飘渺的爱情,甘愿沦为高级交际花,为其弄钱。两个人单独的到湾仔去看热闹时,“头上是紫??  的蓝天,天尽头是紫  的冬天的海……那凄清的天与海——无边的荒凉,无边的恐怖。她的未来,也是如此———不能想,想起来只有无边的恐怖。”那些来路不明的过往,那些去路不清的未来,对于薇龙来说一切都是不可说与未知。这里也暗示了薇龙必将是悲剧性的结局。
  二、旷男怨女,原来爱情这么伤
  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女性世俗的生存困境:就连香港社交圈小辈中数一数二的交际花周吉婕也清楚自己不容乐观的婚姻状况。而把结婚当作自己翻身机会的薇龙来说,更明白应该在自己姿色正茂的时候,找一个合适的人来依靠。 然而,这也是造成薇龙悲剧命运的主要原因。
  在别人看来,乔琪乔给薇龙的爱不过是建立在金钱与物质享乐基础上的施舍,而薇龙却明白这是一个拜金主义者所能给予的最坦白的爱——所谓的快乐与不欺骗。因此,就如小说中薇龙所说的,为爱沦落的她是自愿的。可是这种自愿也并非一开始就有的。
      他们第一次见面,薇龙“给他那眼睛一看,她觉得她的手臂像热腾腾的牛奶似的,从青色的壶里倒了出来,管也管不住,整个的自己全泼出来了。”薇龙对乔琪乔的好感源于他是“惟一能够抵抗梁太太的魔力的人”。在她对之有过特别感情的大学生卢兆麟也被梁太太俘虏之时,乔琪乔的出现必然让薇龙对其另眼相看。然而她从一开始到梁宅的见闻以及与乔琪同母异父的妹妹周吉婕和俾女睨儿谈话中得知了关于他的诸多劣迹。她的理智告诉自己应该远离乔琪乔,知他不是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人。她也的确这样做了一段时间,疏离他,冷淡地对待他。
  杜拉斯说,在男人与女人之间,是虚幻想象最具有力量的地方。薇龙总是会不自觉的想起关于乔琪的一些细节,比如他想事情的时候,喜欢把脸埋在臂弯里。“仅仅现在这样回忆起来那可爱的姿势,便有一种软溶溶,暖融融的感觉,泛上她的心头。”她无法忽视他,她骗不了自己的心,她爱上了那个浮华的纨绔子弟。而此时她也知道梁太太需要牺牲她的身体来笼络有钱有势的人,惟一推却的方法是离开香港那个完全异化的荒原。此时她对乔琪还抱有幻想,关于他对她的追求,她想要接受。她以为做一个爱他、相信他的妻子,便能改变他。但乔琪是如此吝啬感情又自私的人,明确的告诉她,除了快乐他什么也不可能给予她。
  乔琪这样的男子,在浮华的情爱游戏里,欲擒故纵;因把现实看得太过清晰,颓废异常。在他看来,情欲似水,转瞬即逝。可是薇龙的失望也比不上她爱他的渴望,她心甘情愿地把自己最珍贵的第一次给了他。她自己也明白这样固执而自卑地爱着他是因为“他不爱她的缘故。”可是就如蓝棣之所说,“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所谓人生,也就是种种感情的牵挂。”“人是为了人世间非常鲜活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联系而活着,而奋斗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薇龙愿意为了他瞬间的爱情和记忆里的温情,面对周遭猥琐的市井生活和虎视耽耽的人们。就算她后来看到睨儿跟乔琪在一起,一度反应激烈想要回上海去。她依然爱他爱得不能自拔,只因那些不可理喻的蛮横的热情无法被熄灭。“乔琪一天不爱她,她一天在他的势力下。”大概是人都觉得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自己最想要的。因而会有念念不忘和耿耿于怀。
      所以薇龙和乔琪这样并非势均力敌的爱情,总有一方是落败者。她为了能跟乔琪结婚,愿意做一个名副其实的高级交际花。她的妥协虽说是粱太太和乔琪一手造成的,却也是她自己选择的。在人生的岔路口上,薇龙选择了当时看起来最为合适的路途,结果却是走上了一条漫漫不归路。“从此以后,薇龙这个人就等于卖给了粱太太与乔琪乔,整天忙着,不是替乔琪乔弄钱,就是替梁太太弄人。”
      爱是毒药,让人情愿沦陷于异化的孤岛,甘愿拿青春赌明天。薇龙只是个为爱勇敢而坚持的人,摈弃了传统的道德观念,为了爱她可以不顾一切。她也只是在一个错误的地方错误的时间爱上了一个错误的人。
  
     三、纸醉金迷,花儿一般的罪恶
      瑞士的心理学家皮亚杰在《认识发生论》中提出了“图式”说:“同化”指将客体纳入主体“图式”中,引起“图式”量的变化;“顺应”指对主体不能“同化”的客体,主体则改变原有的“图式”去适应环境的变化,“图式”发生质的变化。他认为一切刺激都只有为主体的图式“同化”或“顺应”才能发生认识。这也就是说人要么改变环境,要么被环境改变。
      初进梁宅的薇龙看到她房间里衣橱中的衣服“家常的织锦袍子,纱的,绸的,软缎的,短外套,长外套,海滩上用的披风,睡衣,浴衣,夜礼服,喝鸡尾酒的下午服,在家见客穿的半正式的晚餐服,色色俱全。”就正如她自己形容的感受“毛织品,毛茸茸的像富于挑拨性的爵士乐;厚沉沉的丝绒,像忧郁的古典化的歌剧主题歌;柔滑的软缎,像《蓝色的多瑙河》,凉阴阴地匝着人,流遍了全身。”这里将薇龙在梁宅里的所见所闻所感给她的感官带来的刺激描写得非常吸引力。那时的她曾想过身正不怕影子斜,她曾以为自己能抵抗环境的诱惑。
      其间,司徒协送她金刚石镯子。在面对金钱物质的诱惑时,她拒绝过。因她本能地知道天下并没有这么便宜的事。可是声色犬马、华服美食对年轻女子的吸引力也是如此之大,对于薇龙来说来梁宅的三个月,是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而她自己也明白自己对这样的生活上瘾了。所以在她犹豫着是否要离开这里时,她也很清楚的知道“她要离开这儿,只能找一个阔人,嫁了他。一个有钱的,同时又合意的丈夫,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所以我们可以看出,薇龙其实已经不知不觉沦陷在纸醉金迷的物质生活中,被拜金主义者同化了。从这里我们也就能懂得为什么薇龙懂得所谓的“快乐”与“不欺骗”是一个拜金主义者所能给予的最坦白的爱。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如果说薇龙对乔琪的爱情的委曲求全是她堕落的主要原因,那么对于物质生活享乐的沉迷也是她沦陷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因。我们再也见不到最初那个单纯美好的上海女子,那个为了完成学业低声下气求姑妈资助的女子,而结局早已背离初衷。
  
  
     
  

来自: 豆瓣
作者: Rebe$    时间: 2012-10-28 15:06
  There is no fate unless we make it.
  为了自己的愿望,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我们常常以为,自己付的起。
  
  薇龙何尝不明白,
  只是,她以为,可以走一步看一步。
  只是,她以为,可以赌一把玩一下。
  她以为她可以。
  
  这年头没有罗曼蒂克的傻子。
  她不过是个可以利用的筹码。
  
  有人需要她捧场,
  有人需要她赚钱,
  有人需要她美色。
  
  她多么傻,
  她知道爱情很少,
  她知道青春很短,
  她知道现实很苦。
  
  看着路边年幼的风尘女子,
  她说她们的分别是,
  她是自愿的。
  
  我是自愿的。
  
  在读这一句的时候,
  很想知道她的表情,
  薇龙,
  在说这句话的时候,
  是什么表情呢,
  是不是淡淡的笑着,
  嘴角留着深深的苦涩,
  空气中弥漫着窒息的味道。
  
  穿过黑暗
  是不是就有光明,
  那是不一定的。
  
  七八年之后,
  当她容颜老去,
  当她价值不再,
  那些人又会怎样,
  薇龙清楚,
  我们也清楚。
  只是我们都不说。
  现实让我们说不出口。
  
  如果现在高兴,
  何必说些以后会不高兴的事。
  
  如果知道结局,
  惯性让我们还是要走下去。
  
  或许,
  只是停不下来了,
  抱着良好初衷做了点“小小”的牺牲的时候,
  谁知道命运会指向另一个方向。
  路难道不是自己选的么。
  也许考虑过,
  但却天真乐观的以为,
  生活不会这么苛刻。
  
  但生活就是,
  墨非定律不是凭空出现的。
  
  深深的叹息,
  感觉心紧紧的抽了一下,
  傻姑娘,
  该说什么好呢。
  这是追寻爱情么,
  还是不忍放弃呢,
  还是无法回头了。
  大概这也是一种疯狂吧。
  
  自欺欺人,
  幸福的幻象,
  短暂的满足,
  这真的是你想要的么,
  扪心自问一下吧。
  
  
  今天又翻开了积灰的这本书,
  高一时候买的,
  时光荏苒,
  还是会叹息。
  
  
  
  
  
  

来自: 豆瓣
作者: 不纠结$    时间: 2012-10-28 15:06
     《沉香屑——第一炉香》不同于张的任何一部小说,第一次看便被深深吸引,感动似乎象离了轨道的卫星,就那么突然的来袭了。葛薇龙是张的小说中我最喜欢的女主角之一。在对她的解读上,我不赞同这种说法:她是一个从上海来到香港,一步步走向堕落的典型。更不同意他们说这部小说就是讲在战前香港畸形的社会中,人与人交往的荒诞和可悲,以及人在浮华社会的堕落舆沦陷。
  
      她只是一个想要追求幸福追寻爱的平凡女子,但在纸醉金迷的生活中,她对爱的美好幻想的泡沫被现实戳破。她很清楚她的处境,只是被姑母利用的工具罢了,姑母出钱供她在香港读书只不过是一个等价的交易。然而乔琪乔的出现,却打破了所有的厌倦,她觉得自己找到了自己需要的,蓦然回首,发现竟陷入另一个僵局。乔琪乔是因为薇龙的若即若离而追随着她,因为得不到而异常想要得到,而薇龙却因主动表示爱慕而失去了立场。虽然最后的结果是她挽回了尊严,她得到了爱,他也得到了钱,看似完满的结果,我却替薇龙感到不值,她活的那么累,这种爱她怎么愿意,又怎么能承受?
  
     “我爱你,关你什么事?千怪万怪,也怪不到你身上去。”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承载了薇龙多少的付出,而她不追求公平,她自愿付出,她努力着,向着似乎很完满的结局。黑暗中,终于在湾仔公路汽车里的黯然流下了泪水,为她所有付出的一切自愿作结,为了她那点微薄的快乐.......
  

来自: 豆瓣
作者: 阿瓦$    时间: 2012-10-28 15:06
    张爱玲小说的情节总是淡淡的,从不刻意渲染。所以在那个追逐情节奇幻曲折的年龄,我是看不出它的好处的,找来看也只是跟风而已。还每每慨叹,明明看过的,怎么没什么印象?
    
    这次趁着看《色戒》,又把别的一些篇目也翻来看了,第二篇就是《沉香屑*第一炉香》。
    
    葛薇龙,以为自己可以把持住自己,却一步步走到了自己的反面。华衣的诱惑,寂寞的逼迫,爱情的无助,让她心甘情愿地成为别人的摇钱树,替徐娘半老的姑母钓凯子,替所爱的人赚钱来挥霍,日渐成为欢场红人,用所剩无几的青春容颜换取一点点自欺欺人的爱情。
    
    她的堕落是在全然清醒状态下完成的,她分明地知道,“这跟长三堂子里买进一个讨人,有什么分别?”然而她又欲罢不能,那些华美的衣饰轻易地就把她收买了,可是她还在想:“看看也好!”便微笑着入睡了。她以为自己是可以全身而退的吧?别的她又能抓住什么呢?她没有钱,在香港这样一个寸土寸金的地界,她唯一可以作为资本的就是她的姿色她的青春。于是她义无反顾地掉了下去,她甚至不以为那是悬崖。
    
    她曾经爱的人也被姑母看上并勾搭走了,薇龙从此知道自己不可能再拥有纯洁无瑕的爱情,那些男人都经不起诱惑。只有乔琪乔,唯一可以跟姑母见招拆招的男人,虽然也风流。也许是出于报复,她爱上了乔琪乔,甚至愿意为他充当摇钱树。她知道她已经回不去了,为了适应环境,她新生的肌肉深深地嵌入了生活的栅栏里,拔也拔不出。
    
    她没有未来,她的未来只是恐慌,无边的恐慌……这里脏虽脏,可是有暂时的狂欢,那就够了。未来远着呢,谁管它?
    
    看她一团高兴地过年,小孩子般没心没肺,连乔琪乔也起了几分恻隐,或许还有点内疚。可是薇龙说:我爱你,关你什么事?千怪万怪,也怪不到你身上去。
    
    是悲剧,也只是淡淡的。让你想替她哭都找不到理由……
  
    很典型的红楼梦笔法。很奇怪,不像香港人说话的腔调。
  

来自: 豆瓣
作者: lixiao$    时间: 2012-10-28 15:06
  好女人爱上坏男人。总是让人恨得咬牙切齿。
  可我在这边厢急得跳脚,她却仍旧在自己的世界里心甘情愿的受虐。
  让人想同情也不必。
  跟港产电视剧不同,张的小说,从来没有给我大喜大悲的楸心难忍,薇龙为了爱一个并不值得的男人所付出的,也并没有让我捶胸顿足。
  总是清清淡淡让人觉得难过。
  
  薇龙轻轻叹一口气来,说,我来赚钱,让我慢慢学。
  又说,我爱你,跟你有什么关系。
  想像着一个女人,说这样的话的时候的天真。
  
  这幕戏里,男主角竟又彻底沦为背景。
  连想像他的力气都不高兴使出来。
  也没有如看电视剧一样恨他入骨。仿佛他生来就便是这样的。
  可见张对男人失望到了一定地步。
  连一众读者,都不对他们抱任何希望。
  
  故事的最后,薇龙终于嫁给了这个男人。
  看她一团高兴的过年,男人也不忍,终于还会说一些些显得温情的话语。
  可是他还是很冷酷的说,你会自己编话骗自己。
  整个生活、关于他的全部,何尝不是薇龙在自己骗自己呢?
  付出了很多很多,为了和他在一起,薇龙知道这并不是一切的结局。
  但是偏要飞娥扑火。
  偏偏在张的笔下,姿态还那样美丽。
  惶惑以为他们之间真的有爱。
  
  不过是骗了自己。
  
  薇龙在黑暗里哭了。
  她只能默默流眼泪。泪干了之后,日子还在继续。
  她可否有问过自己,究竟这男人,有什么好。
  他有什么好。
  他有什么好。
  
  所有的爱情都是一样的。
  他有什么好。
  春风再美也比不过你的笑。

来自: 豆瓣
作者: 水苗莲$    时间: 2012-10-28 15:06
  梁太太:自私,善攻心计;
  薇龙:困在别人的局里,困在自己的局里。不是不知道,也不是没有警惕,更不是不想走出去,只是,只是好像鸟儿困那笼里,渴望出去,害怕出去,飞不出去....
  乔琪:书中说“他太聪明了,他的人生观太消极”。这男人不仅怯懦而且自私自利!
  (读着书,我感到心伤,心痛!我一直在想,是不是世上有许多人,包括我,都像薇龙一样!?困在别人的局里,困在自己的局里,走不出去?!......)
   最后一句“我是自愿的!.....”催人泪下!

来自: 豆瓣
作者: 晴时天$    时间: 2012-10-28 15:06
  说不到为爱情而付出什么什么的,我想薇龙并非是要为了爱情,或是乔琪,她只是不能控制自己想要那个男人留在身边的愿望,不能控制自己为了实现这个愿望而去努力。付出些,得到些,所有人都在计算,得到一个做或者不做的答案——只不过薇龙的付出与收获,在一般人看来太不成正比了,可是谁让她不能够控制自己那愿望?一面叹息着,一面相信,薇龙在生活痛苦的夹缝里,也能挤出一丝幸福的,哪怕是她想象出来的幸福而已呢

来自: 豆瓣
作者: 清清$    时间: 2012-10-28 15:06
  飞蛾扑火般飞向爱情的往往是女人。
  
  琼瑶笔下这样的女人有很多,对比张爱玲书里的女人显然要少了太多,而且是有条件的飞蛾扑火。葛薇龙是我所能想到的张爱玲笔下最飞蛾扑火的女人。沉香屑第一炉香最后的那一句表白“我是自愿的”一句道出葛薇龙的一厢情愿为爱献身。
  
  薇龙从一个破落的单纯的上海小姐沦落为其姑妈和乔琪的挣钱工具。不是为乔琪弄钱就是为梁太太弄人。年轻的丈夫是拜金主义者,拿了钱不过是玩。梁太太已经三四十岁的年纪,继承了一大笔遗产,没有儿女的她整日介除了挥霍遗产,寻找小白脸假装恋爱就再也没有其他的人生追求。然而毕竟是上了年纪的人,男人喜欢的是年轻的女人,有哪些人会喜欢半老徐娘呢。薇龙的出现对于梁太太来说,是一个冒险,值不值得投资?她也是要犹豫的。结局自然是薇龙小有成绩,不可能没有成绩啊,毕竟跟她是有着亲戚关系的。
  
  薇龙去了梁太太家她就明白了她的地位和梁太太的用心:低声道:“这跟长三堂子里买进一个讨人,有什么分别?”。一个怀揣着幻想涉世未深的小女人面对着锦衣华服,上等社会的浮华,女人的虚荣到底战胜了原有的矜持。碰到乔琪以后,乔琪对她的若即若离,勾起了女人征服男人的欲望,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乔琪对她的不爱,反而成了她爱乔琪的借口。真是有些不可理喻。乔琪深谙女性心理,拿准了薇龙的心理和梁太太的心理。最终薇龙为了长久的得到乔琪所谓的爱,妥协愿意为了乔琪去挣钱。一个女人彻底的消失了自我,成长成交际花,还是别人的替身。梁太太已经老到凭借自身吸引不了有财又愿意奉承长得帅的男人。全力培养一个有着血缘关系的替身,又容易掌控薇龙,又不花本金,成了取悦于男人最好的猎物。梁太太无疑是成功的。
  
  一个依着爱的名义飞蛾扑火般奔向几乎没有保障的婚姻的女人,诞生了,一个青春有着梦的理想的女人死亡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echo小$    时间: 2012-10-28 15:06
      圣经说上“生有时,死有时……哭有时,笑有时;哀恸有时,跳舞有时。”
      佛说:”人生有几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生而为人,就难逃各种困扰,闲得发慌只好翻书。
      我家没有霉绿斑斓的铜香炉,只有俗气的烟灰缸;没有年代久远的沉香屑,只有几根辣人的山茶花,暂且算作一炉香点着,来听葛薇龙的故事。
      是啊,这是个故事泛滥的时代。在时间的分分秒秒里,每个人的经历都可比传奇,至少自认是传奇,可说上个三日三夜。说破了嘴皮,就得到别处去找食吃。
      从何处说起呢,找个简单的由头,好拿捏的——衣服。
      薇龙第一次到姑妈位于山顶的豪宅时,穿着非驴非马——在竹布衫外面加上一件绒线背心,短背心底下,露出一大截衫子。长齐膝盖的翠蓝竹布衫是学校的制服,绒线背心则是她爱时髦的作品。她的身上是殖民地时代的影子。
      薇龙倒是很有主见,为了继续在香港完成中学课程,瞒着父母巴巴地去求早已嫁作商人四姨太的姑妈,而这个亲戚是早已和父亲闹僵打死不相往来的。姑妈是在上流社会的声色场里纵情惯了的。老头子遗嘱上留下大笔遗产,她什么都不缺,整天就是应酬——打牌、跳舞、打情骂俏,名声也不好。
      姑妈说了一些尖酸刻薄的话,又在扇子漏缝中偷瞄了很久,同意了薇龙的乞求。姑妈自有小算盘,可薇龙是看不穿的,然而她对于自己的名誉问题,自有一番理解:“外头人说闲话,尽他们说去,我念我的书。将来遇到真正喜欢我的人,自然会明白的,决不会相信那些无聊的流言。”薇龙相信自己的把持能力。
      送走了父母,薇龙第二次来到梁宅,里面正是灯火辉煌,她被丫鬟领到小如扁舟的房间。壁橱中挂满了衣服,金翠辉煌。薇龙忍不住诱惑,锁住了房门,一件一件试穿起来,却都合身。聪明的她突然醒悟:“这跟长三堂子里买进一个讨人,有什么分别?”可一个人到底是抵不住自我原谅,她又对着自己幽幽地说:“看看也好。”意思是没有大碍的,她的把持还在那里。
      薇龙穿着橱柜中的衣服,在交际场中现学现卖两三个月,已经小有名气。对于姑妈的那道把戏,并不是还在意,可以说到这个时候她还有一颗等爱的心。她在心里早已盘算过了,并选中了秘密的爱慕对象——唱诗班里的大学生卢兆麟。
      可这卢兆麟也是不争气的,逃不出梁太太的娴熟手腕,气得薇龙不由得不骂:“男人都是这么糊涂么?”她痛恨姑妈,抢走了她的心属对象,也开始玩起了手段。乔琪乔是她所知道的唯一能够抗拒梁太太的魔力的人。和他相比,卢兆麟显得粗蠢许多。既然求不得,那就给自己找个台阶下——乔琪乔倒是可爱得多嘛,会说甜言蜜语,会调情,有时又像个可怜的孩子,能激起薇龙的保护欲望,可是他除了玩之外,什么本领都没有。
      在乔琪乔那里看不到未来,薇龙对他冷淡了很多,可她忘不了他的温柔。她正在甜甜地想着乔琪乔的爱,不想竟撞见了乔琪乔和丫头的丑事。
      她发了一通小姐脾气,又大病了一场,一门心思想要回到上海去,重新做回一个人。可她的病竟加重了,她的决心托得越久越不牢固,最后终于妥协了,个中波折也不必细说。
  薇龙嫁给了乔琪乔,得为他弄钱,还得为梁太太弄人。乔琪乔很高兴儿子没花钱就当上门快婿,又送了一件玄狐披风给薇龙。
      从最初的竹布衫到橱窗里的华服,再到最后的玄狐披风,一个女孩的堕落过程清晰可见。从这个故事看来,也够触目惊心了,你有没有好的把持能力呢,看到诱惑,你会不会毅然决然地远离呢。我想,我是做得不好的,不够坚决。

来自: 豆瓣
作者: 洒驴洒$    时间: 2012-10-28 15:06
  薇龙的确是上海女孩子的代表,很知道自己要什么。又总在命运的悬崖边起死回生。梁太太说几句话听来蛮中肯:别以为长得有几分姿色,会几句场面话,会几首英文歌,人家就会大把拿钱给你花。
  
  这小说写香港半山的夜景,那些树,风和雨,写得生动极了。写实写意揉得极到位。那也是薇龙乱糟糟的心在寻找出路。
  
  对乔琪这个人和对他的感情她自己很清楚,但她还是知道自己要什么,能去争取什么。
  
  一炉香燃的也快,到了末端,调子一下子不一样了,一切都明朗了,摊开了。那是奇妙的感觉,很像《倾城之恋》的结尾,又很不一样——流苏是笑吟吟地把蚊烟香盘踢到桌下去,乔琪却是开着车在黑暗中吃着香烟。
  
  都是凡尘中男女的冷峻写照!

来自: 豆瓣
作者: 那个谁$    时间: 2012-10-28 15:06
  那些书看过的年月太久,早已忘了故事情节,忘了人物名字...只是看到这些书名,能记起是她的书,是她的味道..和当年看书时没长大的自己.
  
  
  

来自: 豆瓣
作者: annabl$    时间: 2012-10-28 15:06
  这部小说给人很多遐想,不同于张的任何一部小说,这样赤裸地撕掉亲情的伪装,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只有欲望:金钱和情欲。在带有南洋色彩的香港,我看见美丽而聪明的薇龙在这张网内无望的挣扎,是为了金钱抑或是爱情?让人猜测,让人一再回味这段历史。

来自: 豆瓣
作者: 领主的$    时间: 2012-10-28 15:06
  大学期间读过,当时觉得很凄凉,太压抑了。最近重温,发觉那里面如此深刻的藏着生活。无法言说的,确实深刻而不可逃避的生活。

来自: 豆瓣




欢迎光临 悦读人生 (http://dothinking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