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人生

标题: 地铁 - 书评 [打印本页]

作者: 飞雪    时间: 2012-9-24 09:30
标题: 地铁 - 书评
  《地铁》为一部都市悬疑、惊悚和幻想类作品,被喻为“技术时代的聊斋志异,电子囚笼中的卡夫卡”。全书分为五个独立中篇,彼此间有隐藏的线索交叉,因此也可视为分段式长篇。《末班》,一个老人在搭乘地铁回家途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610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作者: 旧书/    时间: 2012-10-28 14:52
  去年抱着“收藏”的态度买下《地铁》。盘算着,这其中的故事都读过了,有些还不止一遍,便翻翻了事,没想到逐行逐句地去读。
  前几日一天晚上,吃完自己煮的乌冬面,某种着魔的感觉又回来了。
  
  《末班地铁》、《地铁惊变》、《符号世界》、《天堂里没有地下铁》……头四则的故事原型可以直接搜寻出来。最后一则,脑子暂时联系不上。
  ——原来为了集装故事、出版新集子,做过大量文字加工。故事的面貌妖艳了好几倍。
  可是这样妖艳到极致的韩松,将陈述句统统拐成疑问句的韩松,为了篇与篇之间的强弱联系硬加进细节线索的韩松,将短篇灌成中篇的韩松。读起来,还真找不到当初的味道……
  
  最开始读韩松,有两个大的回忆:在地摊上淘来的过刊和报刊亭追买着的新刊上读;在可以打八位机游戏的山寨播放器上读——从“诡异的边缘”上把文章复制下来,存成txt,高二的凌晨,躲在被窝里头读。《地铁惊变》读了几遍?终究数不出来。
  
  于我来说,读韩松,绝非是因其晦涩的隐喻,而是因其猎奇诡谲的视觉奇观。《地铁惊变》里不同的车厢里人群异化成不同的生命形态,历历在目;成为童年阴影的说到底还是《看的恐惧》——新生儿诞生时额头上覆盖了一层肉膜,揭开,额头上长了两排密密麻麻的眼睛。男人猎杀女人为乐的《美女狩猎指南》、电视机统统消失收音机成为世界主导的《收音机时代》、未知星球上指向深空的《宇宙墓碑》……
  诚实的说,一开始读韩松,只是为了获取贴近读伊藤润二漫画时的感受——那种感受,是沉浸在新世界中,冷静旁观的同时却代入感剧烈的一种冒险。
  体验这种冒险,是幸福。
  
  当然,韩松的另一面。比如直接了当地叙述在夏威夷度假的中国人在日本人和韩国人的裹挟之中看见世界末日般天象的故事。那些故事,我模模糊糊能感受到,大概说了些什么,韩松想要表达什么。
  
  可是今天,我读却不懂这新新的《地铁》,读不懂字里行间的隐喻和反讽,感受不到原本一万字的故事扩充为五六七八万字、这其中的新知与思辨。
  
  当初的那种幸福,又去哪里了呢?
  
  或许要足够复杂,才能体验到某种新新的幸福罢。就像这新新的故事,已和当初的摸样大不相同。可我的心智,却还是未能跟上时代的变幻呢。
  
  
  去年成都开华语星云奖,我混在志愿者和主办方中间,在酒店门口追上韩松,要签名。当时韩松赠了一句话予我:“科幻让人感到幸福!”
  确实如此。
  
  可我想要的是,更加简单的幸福。

来自: 豆瓣
作者: 木鱼醪$    时间: 2012-10-28 14:52
  刚开始的《末班》还算中规中矩,算是开胃小菜吧。看完第二篇《惊变》,不得不感叹作者对进化的想象了,那么匪夷所思却又那么理所当然,还有在绝境中的人性变化社会组织变化都很让人入迷。于是怀着激动的心情一口气读完了剩下的《符号》、《天堂》、《废墟》,然后,然后,然后感觉那口气还憋在心里呢。完全没有了阅读的快感,是太晦涩了?好像是有点,再看看封面写的“电子囚笼中的卡夫卡”,你都忍不住骂自己水平太臭了,连作者的寓意都读不懂。但是看到作者隐喻的诸如有NASA的“M国”、来自亚平宁的“Y国”等等,这不和《投名状》里李连杰踩在冰面上说,我现在可是如履薄冰啊,一模一样么?并且我不止一次的翻看了作者的介绍,因为书里的语言和春上很类似,或者说很像是翻译的作品,读着就不像是本土作品。还有里面的各个人物,好像都一个样子,我甚至怀疑他们直接就是主角的各个人格...

来自: 豆瓣
作者: 海石$    时间: 2012-10-28 14:52
  老实说,此书阴暗晦涩而且带一些绝望的气息,有心理承受能力的人如果多读几遍也许可以发现其中的妙处,但如果仅作为消遣的科幻,那还是考虑找些其他更为大气的书来读为好。
  不过作者的构思和想象力确实值得称赞,把一个基本概念延伸衍生出的多种可能性力所能及的覆盖,也算奇特。
  

来自: 豆瓣
作者: skydan$    时间: 2012-10-28 14:52
  《地铁》描述的表象里,想象被连绵不绝的诡谲形容词所掩盖,通篇流淌着浸泡在福尔马林液中的尸体味道,在斑驳的被绿色植物覆盖的车皮下,细节变得难以触及,以至于思感本身都像是害了风寒的精灵,仿佛一触碰都会尖叫起来。地铁在中国是一个相当后现代的概念。那些狰狞的巨兽总是从深邃不见五指的幽暗中来,面向毫无逻辑可言的黑幕而去,地铁像是青色的巨龙,让所有从月台上来到月台上去的路人都争先恐后的患上了幽闭恐惧症,以至于妄想自己可以在地下漫长而不可自洽的空间里表达人性。地下埋藏的铁龙可以飞上苍穹,上天与入地,远古时期人类关于天地威能的至大幻想就这样在韩松的笔下被无缝连接。然而,这一切,不过是蝼蚁般的人类诈尸般的挣扎。
  
  比起对于人类不可知的命运的悲观陈述,我更倾向于认为韩松是在借助种种夹杂着病态的变异的原始的人性通感的描述来构建一幅感观世界的图腾。在这里,人物是抽象的符号,空间以光年为单位消逝,时间诡异的伸缩变形,以各种形态呈现在人类周围,伴随着地下列车的轰鸣声,旧种族在适者为尊的铁律下变异,或者以共生的形态死去,或者以吞噬彼此的方式毁灭,或者化成一团虚无。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被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然而至始至终,他们都不曾有离开的机会,绝对封闭的空间能够造就的只有彻底的毁灭,人成为一种元素的聚合态,性爱、生殖、呼吸以及排泄都变成了感受这世界的一种方式,生命的消逝更像是回归的仪式,死亡钉下的老者和微笑倒下的少女都变得毫无意义可言,从虚无中来到无形中去,一切在感受的名义下有条不紊的演进,新世纪福音战士中最终人类完成补完,成为一个个体而存在于宇宙中实际上并不具有实践的可行性,仅仅因为难以适应。现代科学的建立得益于中世纪炼金术的成就良多,因而也难以撇清它与宗教神学青梅竹马的暧昧关系。正如有人把革命者比作现代社会秩序的毒瘤,思想是癌症。本体生存的欲望必将用尽一切手段将它消灭殆尽,但当毒瘤被剜除,癌症本身却可以成为能够被人利用的宗教,来唤醒民粹以及所有不安躁动渴望改变的人的共鸣。所以逃离会被认为是“神”的选择,是人性的再描述,是人类面对难堪过去的遮羞布。
  
  事实上,这个故事是与传统意义是与所谓人性的光辉相绝缘的,有的只是冰冷的陈述与受害者SM式的快意表达——食物与性。所谓光辉的人性在人类与身俱来的重口味面前毫无还手之力,只有摆出“文明”这个凡善可陈的字眼才能让人自我陶醉。因而一切都被现代社会视为异端,然而,文明的外衣并不会让DNA中的埋藏的恶与丑消失,压抑带来的往往是歇斯底里的反抗。从伦理规则中解放出来的人性堕落的是如此彻底。在上帝已死的年代,谁也不会去奢谈拯救。在这种语境中,人类这个概念无论是作为个体还是整体都不再具有情感上体验的价值,从而把感观提升到一切意义来源的高度。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切来源于感知,在感知之外别无他物。人因为饥饿而注重对食物的体验,因为性欲而产生对美色的渴求,因为记忆贫乏的不甘而产生旅行的冲动,因为对未来的不可知而对当下忧心忡忡,所有的一切,似乎再也逃脱不了这个逻辑所创设的藩篱了。地铁代表的空间便是我们所能感知的一切,曾经比肩继踵而在的路人一旦离开,你不曾了解却已错过。因为沟通被视为悲剧诞生的起点,而陷于囚徒困境的众生只能沉默。
  
  这便是地下的铁轨,轰鸣着,大声宣誓着对于领地内一切无可辩驳的主权。在城市的皮肤下蜿蜒鼓噪,以人类难以置信的方式进化、改变。
  

来自: 豆瓣
作者: 老鱼$    时间: 2012-10-28 14:52
  有点慕名而来失望而回的感觉。最能吸引人的是第一篇(当然极可能是自己的鉴赏能力问题),后面四篇像脱了轨的列车,似乎作者有点hold不住或者是对整个故事未及经过特别周密的架构就天马行空。最感觉:思想过于宏大,细节过于荒谬。鉴于其盛名,还是给了三星

来自: 豆瓣
作者: 接受催$    时间: 2012-10-28 14:52
     《地铁》真是一部怪诞的无法理喻的小说,曾经看过韩松同样的小说:短一些,和《惊变》几乎毫无区别。当年我十几岁,从没看懂过他的小说,如今没几年就要而立了,依然看不懂(捉摸不透的是虽然看不懂居然还是坚持看了他的一些作品)。这是在做隐喻吗,不知道是该说深奥、该说晦涩、还是该说牵强,但《1984》中的隐喻就清晰、明了、强烈。总有些审美是我不欣赏的,跟结构有关、跟色彩有关、跟节奏有关。作者是迷上了描写那些异化的个体和世界了?这小说也许是在描述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异化,确实,人在各方面钻进了无穷无尽的牛角尖儿,不断发生着令人惊讶又合情合理的异化,但生活不还得继续吗?谁知道什么才是伊甸园一般纯洁的生活方式,宗教是答案吗?还是也只不过是某种形式的异化而已。密集的黑暗中毕竟还有美好所在,这是我相信的。所以读到《惊变》为止,我不知道是作者在发疯还是有什么高妙的典故只是我孤陋寡闻。总觉得这个世界的表象已经以很大的信息量在被描述、反映、传播和拼接着了,戏剧化、发人深省的作品有那么一两部开先河之作便够了。这也是为什么我的书目中会有越来越多的历史、哲学、政治学的通俗读物,代替了过去的小说目录。历史本身往往更丰富、更戏剧化、更匪夷所思而且迷雾重重。历史和思想在人类身上的碰撞就像蒙娜丽莎模糊的微笑,令人神往。
  
     每天接受者高速袭来的信息,凭借固有的观念和常识做出反应,但那些观念真那么客观吗?那些常识真那么可靠吗?人的集体无意识像一个微妙的不断做布朗运动的庞大动物,能量和破坏性都巨大,怀着善意的自我提升是一种责任,所以一切都是共通的,人的幸福,是自己给予的。
  

来自: 豆瓣
作者: peeer$    时间: 2012-10-28 14:52
  前半部分应属于多年前在《科幻世界》中发表的《地铁惊变》的中长篇版,扩展之后的文字让人更容易去接受这惊变的过程。后半部分是前面的延伸。
  
  其实看完前半部分,也可作为一个终结,因为后半部分会让人看的比较难过,明显比前半部分晦涩一些,导致我阅读速度大大降低(从7万字每小时降到2万字每小时)。
  
  虽然花了4个晚上,最终看完了,但对整体情节的理解还不够到位,让我这个近二十年的科幻迷汗颜。
  
  所以,陪我一起在书店买这本书的朋友问我,这书怎么样?我无法评价,只能说:如果你不怎么看科幻小说的话,还是不推荐你看这本了。我也无法理解“反乌托邦”对这本小说的整体说明,只能重看之后再做感受。
  
  另外:双封面非常有意思,我第一次见到如此的封面——外封面展开后是衣服海报,貌似,有点诡异。

来自: 豆瓣
作者: wanguy$    时间: 2012-10-28 14:52
  这是一部让我不知道该如何评价的科幻小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甚至根本不知道它究竟是不是科幻。一方面,书中的五个故事都架构在一个类技术主义的世界观上:虚幻的车站,停不下来的列车,地下神秘实验,未来遭受重大毁灭的地球,外星人,星际列车等等,但另一方面,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作者描绘的则是五个近乎于荒诞,混乱乃至疯狂的故事。一个老人看到车站里有神秘的小绿人,把昏睡的乘客装进玻璃罐里;一列停不下来的列车,乘客最后在车上变异成了各种生物;一群志愿者潜入地下想要找出政府在地下进行秘密实验的真相,转了一圈回到原点,连为什么来都忘了;地上世界毁灭了,人类在地下进化成了类似于老鼠的物种,丧失了科技,历史,记忆乃至文明,只有当年留下的一台自动挖掘机仍夜以继日地在地下挖掘着地铁隧道……整部小说完全充斥着这种让人想要发疯的荒唐,以至于我读完了都不知道这到底是个什么故事。
  然而,如果要做一番点评的话,我还是能稍微讲几句的。
  《地铁》的封面上,有这么两句话:技术时代的聊斋志异,电子囚笼里的卡夫卡。不知道这两句是作者的自序还是编辑的评价,总之,这是两句非常贴切的话。如果一定要定义这部小说的话,我愿意称它为:荒诞现实主义。就像《变形记》或是《等待戈多》一样,《地铁》是一部在荒诞中却又隐含着诸多冷峻思考的小说,总体来看,它表达的是一种典型的反乌托邦情结。就像王晋康《蚁生》中对于蚂蚁社会的描述,刘慈欣《三体》中关于宇宙法则的阐述那样,韩松也在一个完全架空的世界中对于乌托邦进行了一种批判和反省。不同的是,韩松反乌托邦的角度并不是文明或是人性,而是完全从生物角度出发的一种纯粹的科学式推导,在小说的第二第四部分这种推导表现得尤为明显。在《惊变》这一部分中,行驶过程中的地铁由于坠入虫洞陷入了一个死循环,永远也停不下来了。列车上的时间也逐渐的加速流逝,最后达到了惊人的速度和跨度。作者借助一位试图从车厢外面爬到驾驶室停住列车的登山员的眼睛描绘了乘客们在每节车厢里的变异——或者说,进化。有些车厢里成立了一个帝国,一位乘客成了皇帝;有些车厢里乘客们为了解决没有粮食的问题,身体长出了可以吸收电力的器官,扯下车厢里的电线作为能源;一些车厢里乘客分成了两个国家,以车厢中间为界互相征战;当登山员最终爬到了车头时,他看到了令人窒息的一幕:列车前方不是隧道,而是一望无垠群星璀璨的宇宙,换句话说,列车正载着乘客驶向茫茫宇宙之中。星辰,宇宙,变异的人类,停不下来的列车,作者的隐喻和象征不言而喻。
  前文说过,《地铁》是由五个相对独立的故事组成的。个人感觉,不一定准确——这五个故事是按照一种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关系排列的,这种递进不仅表现在年代,剧情,更表现在它的含义和作者所寄托的思考上——说的直观一点儿,那就是谷子越来越看不懂(⊙﹏⊙b),第五个故事谷子则是完全不知道他在说什么。所以这不是一部适合那些想轻松阅读的读者的小说(据说当初出版社曾拒绝出版,原因就是其阅读门槛过高)。因此谷子在此不推荐各位去看,除非你是一个那种所谓的“文学青年”……

来自: 豆瓣
作者: bobotr$    时间: 2012-10-28 14:52
  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啊……全篇充满了混乱的比喻和猥琐的想象,每个第一人称的人物都自卑而多疑到了神经病的地步,书里能和科幻挨边的地方完全没有逻辑,许多句子ms是从高中课本里引入的。看了一多半终于被恶心的再也看不下去了,这就是星云奖银奖的中国科幻小说?!

来自: 豆瓣
作者: 忘情风$    时间: 2012-10-28 14:52
  读韩松的《地铁》时,有一个其实并非问题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那就是本书究竟是什么类型的作品呢?大多读者应该是将其当做科幻小说,从广义上来说确实如此。不过与国内另几位著名科幻作家如王晋康、刘慈欣等不同,《地铁》并不以具体的科技发展为素材,或是致力于描绘一个生动的未来世界。科技进步在书中基本是一种笼统性的指称,即使在后几部“科幻”味道越来越浓的时候,这一点也未曾改变。而且,书中对未来世界的幻想,有很多即使在最宽容的科学界人士看来也是荒诞不经的,实在称不上“科学的”幻想。
  
  这也不是一个典型的恐怖惊悚故事。虽然故事一开始似乎很有这样的趋势——一个现代地铁里的诡异经历,但实际上却和那些以此为眼球吸引读者“诡故事”,或是为过腻了平淡日子的人们提供一点“惊悚快感”的胡编乱造有着本质的区别。阅读本作不会给你带来任何类似快感,反而会让你一直处于诡异、压抑、困惑乃至厌恶的情绪中。为了读“恐怖小说”而来的 读者,恐怕是要大失所望的。
  
  那么,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很难确切概括,大概可以勉强叫“技术时代的寓言故事”。全书共分五个短篇,互相独立却又彼此关联,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世界观,一个围绕“地铁”而展开的故事。韩松的文字,给人以复杂的感觉:奇诡、华丽、怪异、天马行空的同时又充满了深沉与悲凉。地铁之中不时有人失踪,一个老人在不经意见看到了真相;一列日常运行的地铁,却迷失在地底,载着乘客通往未知的世界……乍一看,似乎只是恐怖小说的桥段,但是叙述风格却截然不同。恐怖小说“吓人”,是用突兀的情节和悬念收放来制造读者的心理落差,从而让读者享受一番过山车式的刺激,纯属找乐子。然而在韩松的作品中,恐怖却如同阴影般笼罩,弥漫,给人带来的是孤立和无助的感觉。他是用恐惧为引子,剥去了人们平日里岸然的假面,让人性中真实的一面暴露无遗。他笔下的人物,在灾难到来时的表现往往是脆弱、麻木、冷漠、自私、服从本能、自相残杀……万物之灵的自傲,文明社会的自诩,科技进步的福音,全都荡然无存,沦为残酷的生存竞争。韩松对未来的描绘充满了悲观,有鲜明的“反乌托邦”特色。科技的进步虽然带来了安逸的生活,但并没有带来人类精神的提升,反而让人在安逸中迷失了自我,成为了科技的傀儡,机械性的存在。自命不凡,然而实际上却是贪婪、势利、狡诈、伪善、无知、懦弱。人与人之间充满猜忌、欺骗、背叛、相互利用和暗算。如此,你就大致明白为何读韩松的作品不会给人“惊悚的快感”,反而让人厌恶不快,甚至不愿继续读下去。因为你潜意识中在害怕,会在这些不堪的描摹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因为你不也是那“乘坐地铁”的一员?有人将韩松和卡夫卡,奥威尔等人做比,倒也不算无端。他们的作品,都是批判了对现代工业社会对身处其中的个人的压迫,使人成为“非人”的存在。然而,如今的科技,相比卡夫卡们的时代,又向前了多少,身处其中的人又愈发“异化”了多少?
  
  “地铁”在本书中有着象征性的意味,代表着科技进步带来的成果。然而与技术进步论者歌颂科技进步带来福祉的高调不同,韩松从中看出的是进步所衍生出的,连人类自己都无法控制的骇然巨物。书中的地铁,早已脱离了设计者的初衷,成为了独立而神秘的存在,将人们带往未知世界的地下巨龙。其所象征的技术进步,不也是在人类不知不觉间成为了难以驾驭的可怕存在?不也让人类自己被异化,反而成了机器的附庸存在?这样的进步,恐怕只是在一步步走向毁灭吧。于是盛极一时的文明终将迎来毁灭之日,只留下幸存者在漆黑的地底化为异形,或是在遥远的星球苟延残喘,妄想恢复往日的荣耀。毁灭这文明的不是什么异族,而是人类自己。从废墟之中诞生的新文明,也将重归废墟,这就是历史的兴亡演替。书到末尾,愈发苍凉悲戚,带来深深的绝望之感,令人不忍卒读。虽然也有人试图去挽回,去拯救,去探索,但这些人最终也只是杯水车薪,徒劳无功。韩松的故事里没有英雄,只有被摆上祭坛的殉难者。
  
  读完这本书,是在地铁上。那一刻,恍惚间自问是否这班列车也会踏上永不停站的未知旅程?若是那样,车上的人们,是否也会如书中那样?当然这一切只是臆想,列车在下一站稳稳停下,月台上宽敞明亮,毫无异常。等车的人们两列排开,秩序井然。于是你长出一口气,心想韩松这家伙真是无聊,这不过是一个不怎么成功的怪谈故事罢了。然而,当你看到车门机械的开合和人们配合的动作,当你看到那一双双冷漠空洞却又茫然焦灼的眼睛,也许你心里已经明白,这一切其实就是生活的常态。

来自: 豆瓣
作者: 亢蒙$    时间: 2012-10-28 14:52
  韩松在《地铁》里填充了太大的一个主题,而他自己又完全把控不住这个主题和系列小说之间的关系,这导致《地铁》看起来的确风格清晰、想法独特,但就是缺少一个更浓烈的代入感。《地铁》里的几个故事都有些故弄玄虚之感,每个故事到了中后部分必定会因为失控而滑入强行扭拽情节的嫌疑中。但韩松在小说中塑造出的一些意象还是颇为有趣的,如地铁列车永不休止的行驶在无边的黑暗中,再比如爬行在地铁车厢上看到各种奇怪景象的画面,这些意象场景的出现都让《地铁》至少拥有了成为一篇惊世骇俗之书的可能。但韩松浪费了这种可能,害得如我一般对地铁这个地下行驶物和地铁站这种地下人类聚合地保持强烈关注的读者,只能把注意力降低迎合韩松对于地铁的诸般强硬填鸭。这种迎合对于作者和读者来说都是痛苦的,韩松把科幻小说太当科幻小说,他总想在其中彰显出意义本身,但显然他在彰显时也把小说的意义消减了。无法把人文社会上的意义和小说的意义两者恰当的调和好,是《地铁》在我看来最大的问题。
                2011年10月11日

来自: 豆瓣
作者: wi99$    时间: 2012-10-28 14:52
  封面设计很给力,展开是一张大海报具体多少开我不懂也不瞎说了。
  我买到的一本,书内排版很郁闷版子偏上偏外。起初我以为就是这样设计的,谁知道翻了翻有的偏上有的偏外,有的偏上外(汗。。)。
  书都看过了,买一本是为了收藏,但是总感觉买了盗版似的。

来自: 豆瓣
作者: 繁星秋$    时间: 2012-10-28 14:52
  很难下手个这本书做一个评价,因为它绝对值得一看,但绝对不会给你的阅读过程带来任何的愉悦。
  花一个下午忍受着各种心理及心理的不适看完了全部五个故事,突然发现封面上那段用作宣传的文字写的是那样的贴切:“华文世界反乌托邦的新长征,技术时代的聊斋志异,电子囚笼中的卡夫卡……”。
  20万出头的文字中充满了咸湿阴暗残肢断臂,以及无处不在的隐喻、隐喻、隐喻……
  好样的韩松,隐喻的如此欲盖弥彰,有MIT和NASA的“M国”、有罗马的“Y国”,有人民广场站的“S市”、“C饮料公司”、“一个巨大的实验”……如果说姜文在《让子弹飞》里完成了一个英雄主义隐喻者的角色,那么你就是躲在这个哥特色调的故事背后的幕后黑手。阿西莫夫和克拉克在你的故事里起劲的跑着龙套,人类在《美丽新世界》的时间跨度下完成向卡夫卡的甲虫演化的过程。
  我不明白为什么大家总是把你定义为一个“科幻作家”,你的作品从来都只是披着一张科幻的外皮,那外皮下的东西,或者早已超越科幻本身。翻出这本书那个诡异的海报加封套,背后的上架建议上赫然写着“畅销、文学”,可是再看豆瓣书评里,大家给你打上的几乎都是“科幻”的标签。
  如果真的从科幻的角度来看这部小说,那么科幻的读者完全可以把你骂的狗血淋头。且不去牵扯已经争论多年的“软科幻是不是科幻”的争论,但是书中想象及情节的张力,就已经把“科幻”中的“科”字抛到了六维宇宙之外;甚至这本书也根本不是什么小说,这本书能够表达的也已经远远超出你的控制,里面一些隐喻将永无定论,这部小说也会在人们自以为是的解构与争议中延续她的生命……
  我在你的字里行间看出了许多东西,一些绝望悲观、一些迷茫无助、一些灰色阴暗、一些恶心反胃、一些作为记者主编的你不能表达,但作为作家的你却能够用另一种方式表达的东西。我也承认,我还远远未能理解这部作品的全部。
  但我绝不会读它第二遍,尽管她会让我想很多,但我还是喜欢有阳光的世界,哪怕是不真实的阳光……
  周一,我还要上班,一号线,路过人民广场,希望那时我会不再想起这本书……
  

来自: 豆瓣
作者: 心狠手$    时间: 2012-10-28 14:52
  不适合简单的人看。让我想起了村上春树或者卡夫卡,尤其是村上,是我最讨厌的作者之一,我不明白他为啥这么受推崇。在我眼中,村上的书就是装B犯惯用道具,真读懂的不会挂在嘴边到处显摆。
  
  这本书不太受我待见,唯一的收获是了解了地铁逃生的一些知识,一点点而已。不是易懂的书就是没深度的书,晦涩干巴拗口的书就是好书,白居易写诗还让老婆婆读看读不读的懂呢。
  以后不会买韩松的书,不是我的风格,被某些写评论的人误导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知月$    时间: 2012-10-28 14:52
  看完韩松的《地铁》,绝非愉悦的阅读体验——也许这么说还是过于轻描淡写了,事实是那些带着尸体味道的比喻真的为我省下了好几顿饭。
  书里是一座隐喻的迷宫,梦游的时代,钉子钉进头骨的响声,俨然是“老大哥”一般的C饮料,还有那本可以是地图也可以是历史可以是圣经也可以是葵花宝典的《读书》杂志……
  总是想起残雪,梦魇般的句子,一样的压抑,晦涩,把无意义的世界撕碎了,重新拼出个更加无意义的世界来给人看。
  科幻小说最爱写末日,《地铁》中的末日却仅仅就是末日而已,没有谁能像科幻大片中那样成为英雄的救世主或者英雄的幸存者,所有的人物都在重复着西西弗斯似的徒劳。
  令人郁闷的是,合上书你会不由自主地感慨,这就是TMD现实啊。
  从第一个故事里“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却只是不说”的人们,第二个故事里盼着小寂打破铁屋子去找个答案却不敢追随而去的乘客,一直到最后一个故事中那些毫不犹豫地向着同类下手面对异族却只会胁肩谄笑讨杯残羹的老人们,书中最不缺乏的就是沉默的大多数,他们最大的能力便是改变自己以适应世界的改变,必要的话可以变成树变成鱼变成虫豸,然后随遇而安地活下去,而且即使被流放到小行星上也会随身带着可以把铁钉钉进同类脑袋的斧头,是凶器,也是玩具。
  理想主义者注定死无葬身之地,书中所有试图探索真相的人都没有好结果。《地铁》不是一部英雄主义的作品,书中的探索者们其实也和沉默者一样平凡怯懦卑微,只不过少了些自欺欺人,所以不小心在一条不同的路上走了下去。探索的意义消逝在答案的虚无中,于是探索的行为也变成了堂吉诃德式的滑稽可笑。
  探索的道路上,女人显然比男人更坚决更勇敢。卡卡,澄子,还有露珠,几个故事的女主人公无一例外地为守护男主角的探索之路献出生命,轰轰烈烈的死亡在场面上甚至有了几分古典悲剧的情怀。然而她们终究不是引领救赎的比阿特丽斯,而只不过是虚无祭坛上的牺牲而已。
  书中的末日总有些咎由自取的意味,黑色的月亮,红色的酸雨,地底蔓延丛生的“地铁之友”,这些非现实的场景仿佛带着死亡气息的花朵,令人作呕又妍丽非常,而与之相比,人类——如果还可以称得上人类——却是从肉体丑陋到灵魂,那些裸猿般的,壁虎状的,还有小行星上那些从幼年直接进入老年的人类,活着还是死去都脱不开的腐朽味道。不怕救赎之路艰难,怕的是自身的沉沦取消了救赎的意义。

来自: 豆瓣
作者: waits$    时间: 2012-10-28 14:52
  
  
  韩松的影响,这两年正在迅速溢出科幻小说的类型圈。他的短篇小说,会相继刊发在《新世纪周刊》和《文艺风赏》这样截然不同的杂志上;而他最近出版的小说集《地铁》,虽多为旧作再改编,但包装上则完全洗去了科幻的痕迹。“电子囚笼中的卡夫卡”,类似这样贴在《地铁》封面上的标签,以及封底诸多大众名流和海外杂志的推荐语,让我想起宫部美幸为伊坂幸太郎《想象力的精确度》所写的赞辞,“像他这样的作家将背负起日本文学今后的命运……他有独特的文风,是个天才”。请注意,是文学的命运,而不再是某个类型写作圈子的命运。
  这无疑是令人期待的。然而,读完《地铁》,我对韩松却无比失望。如果用科幻迷喜爱的维度比喻,那么韩松的小说基本还是一种二维的类型写作,也许他在这二维中已做到极致(韩松被粉丝称作韩老大,这与刘慈欣被称作大刘,有着微妙的差异),但一旦进入真正文学的三维空间,他呈现出来的不过是一些苍白、扁平、单调的线和面,因为,他的小说中缺少文学三维空间最重要的一维,那就是“人”。
  韩松从卡夫卡那里学会了隐喻写作,但却不懂得,卡夫卡致力挖掘的是一个个具体而微的人性深渊,而非笼而统之的社会地狱,在那个怪诞奇崛的表面之下,卡夫卡本人有一个对日常生活充满热爱的狄更斯式的健全灵魂(参看卡夫卡1917年日记)。也正由此,一种卓越超拔的隐喻写作在韩松这里就沦为一种糟糕的观念写作。在《地铁》中,所有的细节都有其象征性,所有的描述都暗有所指,绵密的寓意被充塞入精心安排的怪诞情节里,他将自己对生活、对社会的诸多愤怒、不满以及设想,用几乎是明喻的方式,埋藏在小说中,这种观念写作,会立刻吸引两种人的注意:一种是同样愤怒和不满的青年;另一种是善于找寻意义的评论家。张大春评论索尔贝娄《雨王亨德森》:“亨德森从头到尾只是贝娄为了兜售显微镜而附赠的一具活检体,而小说在这里又死了一次”,而韩松小说中的所有故事情节和人物,都可以作如是观。小说在这里,同样又死了一次。
  抛开一切理论的教条,我们从真正的文学中期望得到的,有两点大概永远都不会改变,那就是“美学乐趣”和“精神洞见”。而韩松作品有新感觉派的影子,那是一种操持着形容词来写作的美学。“空气中冲来一股膻怪味儿,像乱葬坑中的尸体在腐烂,地面是蓝黑色的,潮湿而阴冷,周遭若有大雾弥漫,污浊腐朽,摇摇欲坠的围岩上,挂满结晶的、人血似的大颗水珠,在丛丛青苔下缓流慢溢。”《地铁》中充斥着这样的描述,我们从中看不到任何活生生的人和事,只有形容词,形容词,形容词。在“红色”形容词统治下长大成人的韩松,作为一个反抗者,端给我们的,却不过是另一群“黑色”的形容词。
  地铁,无论它本身的千差万别,在韩松那里已成为一个最大的形容词,即对地狱的形容。然而,韩松对地狱的认识并不高明,不过停留在类似“植物大战僵尸”这样的网游和漫画层次,他是一个地狱的受害者,却不是一个合格的小说家。在序言中,他提到要表达“中国最深的痛,她心灵的巨大裂隙,并及她对抗荒谬的挣扎,乃至她苏醒过来并繁荣之后,仍然面临的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她深处的危机”,这话说得蛮好,但是这话里却没有具体的个人,只有一个抽象的“中国”。这是可怕的,因为,假如只存在一个抽象的“中国”,那么她所有的痛苦、挣扎、不确定性乃至危机,正如她所谓的繁荣、和谐、发展一样,不过是一体两面,都是可能被预设和被控制的。
  对小说家而言,没有一个抽象的群体,没有一个抽象的地狱天堂,只有个体,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个体。退一万步说,即便我们如今的确已生活在地狱之中,每天的确已穿行在韩松所谓的地狱般的地铁中,那么,我愿意用来作为慰藉和消磨时间的小说读物,也不是韩松式的,而是卡尔维诺式的。因为,在《看不见的城市》末尾,这位感受过法西斯暴政的意大利小说家曾给予我们一种非凡的精神洞见:“在地狱中寻找非地狱的人和物,学会辨别他们,使他们存在下去,赋予他们空间。”
  
  
  

来自: 豆瓣
作者: 乔3少$    时间: 2012-10-28 14:52
  不知是谁在宇宙最阴冷处产下了人类,
  
  这狗苟蝇营的杂种。
  
  他们熙熙攘攘,
  
  蛆虫般无知、快乐,
  
  他们背叛了孤独,忘记了反思与自省,
  
  在自以为成熟、老练的地铁,
  
  他们终于露出了原形……
  
  
  
      2011.6.3读韩松《地铁》后入梦,然失梦之大意,仅余此诗,示以缅怀
  
  http://hi.baidu.com/%E4%B9%943%E5%B0%91/blog/item/948619c7666aac039c163d6c.html

来自: 豆瓣
作者: 糖匪$    时间: 2012-10-28 14:52
  我们将要讨论的科幻小说,不同于国内大部分科幻作品,甚至在一百多年的世界科幻史上都有鲜有。它的出现模糊了科幻小说的界限,也从而重新定义了这一处于边缘地位的类型文学的定义。即使对于只想把它作为普通小说阅读的读者来说,仍然会发现整个阅读过程中充满阻力。
  正如小说其名《地铁》,深入小说核心的路径幽闭晦暗,却确实有轨道可循。也正如小说中所描写的地铁一样,这条路径诡谲破碎,由无数类似路障的碎片组成。拧巴各色的造句用词,极为突兀的比喻,几乎是以感官感受为全部推动力进行的写作方式。
  有趣的是,所有这些阻力完全来自作者本意,而非笨拙或者失误。在这个苦苦为时间追逐的时代,为什么一个作者要着力创造这么一个几乎充满反小说意味,和大部分读者的阅读快感拧着劲儿的一部作品?《地铁》到底通过怎样的方式到达它作为小说并且是科幻小说呢?
  
  一
  “瞬间万变,飞速切换 在信息时代,人与人的准确嵌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本体的困境
  
  每一个读者都会发现要进入《地铁》必须重重阻力。于其他作家敞开性诱惑姿态相比,韩松的叙述不仅内敛,而且各色。在别人着力布局设置悬念高潮的时候,他似乎正低头忙于思考其他事情,而忘记却写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地铁》里几乎没有可以寄情的英雄,几乎所有的主角都是反英雄式的人物。他们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是“怠惰者,卑怯者,猥琐者”,羽毛般的空心人,无论处在哪个时间段,怎样的世界,都无改本性中的恶。就连他们的恶都寻常普通,人性中最能被理解和捕捉的一块,缺乏魅力。唯一一个例外,惊变中的小寂,所以他最后成为神,一个同样给人希望归于虚妄的神。
  没有英雄,韩松拒绝拯救,正如同他拒绝轻飘无力的代入和娱乐。
  毫无疑问,地铁是一部重小说。他着力于某种层面的真实。也正因为这样,困境出现。
  如何寻找人物的叙说路径?他们既不是英雄,也不是多少魅力,也不能作为榜样增添勇气,很难勾起读者深入其内心的欲求。地铁中的主人公们犹如深海中鱼群,在微光中神情淡漠,张开嘴,只吐出泡沫。
  从某种意义上,这正是当代人生活的真实写照。我们生活的城市拥挤嘈杂,成千上万的人与我们擦肩而过,与我们共同挤压在同一个狭小空间,比如电梯,也比如地铁。但是对于这些“彼此能感受到对方体内器官蠕动和血液涌行”的人,又有多少了解,或者是了解的欲求呢?
  毕竟“瞬间万变,飞速切换 在信息时代,人与人的准确嵌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何完成“嵌入”如何完成准确的“表达”?
  本体遭遇到困境,不仅是表达层面的,不仅是叙事层面的,事实上,更是现实个人的生存层面的重大问题。
  
  二
  “他们以一种他无法理喻的方式,解决了自己问题。”——不可理喻的比喻
  
  恰恰在解决这个重大问题上,韩松显现了自己在表达上的独特性。他以一种他人无法理喻的方式,解决了自己的问题。正如同《天堂》里寻找出路的盾构机,他也用一种风格化十足的方式找到了出路。他的方式不是打通,而是设置路障。极为个人化风格化的比喻和通感组成,在无意中成为某种标识,如同格林童话里进入森林的孩子们因为害怕迷路而丢下的路标,一方面,顺着它们必将会被领进作者所希望我们进入的世界,拥有神奇诡秘的阅读体验,一方面,路标,即路径。这条秘密路径准确无误地通往人物的内心,也通往故事的下一站。
  在看到“尿渍一般的深情“玉米一样炽热柔软的肉身”等比喻时,即便是一个对文字不敏感的人,也会感到错愕不解。而“空气中早餐奶般的光线”散发出了民间诗歌的光晕。
  更多的比喻令人不适,充满金属,死和腐烂的味道。
  “天空似癌细胞扩散开来,鲜花喷发出真正凄美的气息。”“可口可乐焚尸般的蓝色火焰。”“污血一般的雨雾,宛如健康向上的剧毒蘑菇的楼,蚁聚的人群”,以及在形容拥挤人群中被反复出现的“罐头”“榨果汁”的意象。
  科幻作家的想象力可以像刘慈欣那样体现在宏伟的科学设想,也可以像韩松这样体现对感受力跳跃性的关联。这接近了诗歌的神秘奥义。
  然而比喻在这里不仅仅是美学上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叙述上的功能。是主人公们个人感受表达的最佳途径,是作者韩松通向外部世界所打开的一条隧道,也是最主要的一条隧道。
  首先,毫无疑问,比喻以最为迅捷有效的方式传达了人物对当下情景的感受。这一方面也受益于他的小说虽然多以第三人称的角度叙述,但整个叙述方式都是围绕人物内心感受去展开的。
  比如在“早餐奶的光线”中,仅仅三个字就神奇了完成精准微妙的传达了人物对外界环境的感受:色泽,味道,还有时间的微妙暗示,更有当时情境下主人公心境的折射。
  其次,突兀的比喻打破了小说的表面连贯性,迫使阅读以一种视觉化碎片化的方式进行。这种剥夺读者有限的沉浸快感的行为,类似布莱希特在戏剧舞台上力求达到疏离效果的努力是一致的。如果说韩松的小说具有后现代特征,显然是言过其词。但是他在某种层面上的确有延后读者代入的努力。
  在尿渍般的直观联想下,深情二字显现的是完全不同的面貌,不由让急于投入罗曼蒂克想象的读者迟疑起来,去深思此种情景里更深层面的男女关系,性别竞争意识,以及在幽暗地下人性的异化。
  “遭受轮奸的女孩发出的尖叫明美娇艳,如明月升起,给予失控中的地铁希望。”在这里比喻所造就的错愕感达到一个高潮。常态,伦理道德,心理判断都被这遭受轮奸女孩发出如明月升起的叫声彻底粉碎,将一个怪诞而又魔幻的场景抛给给张口结舌的读者,逼迫他们思考这疯狂颠乱的世界。
  抛出的各脚石头,阻止了读者急于迈进的步伐。阻力成了疏离的手段,不仅在延后或者无限延后代入时间,并且丰富了文本的多义性。每个读者对不可理喻的比喻都有自己的解读。不同的解读反过来滋养了比喻本身,壮大了比喻的想象空间,使得地铁这部小说拥有了异样的阅读趣味。
  这样一来,阻力构成了路径,同时也成为前行的动力
  
  三
  “漆黑无际的地下世界里有什么及没有什么,那都是不能以“看”的形式来表达意见的事。” ——隐藏的路径
  科幻评论作者兔子等着瞧认为韩松小说的比喻充满湿热肉感,这个看法在大多数时候都是正确的。然而同样不能忽视的,是《地铁》中出现具有金属质感的比喻。“陨石般的思维,闪长岩般的笑容,压成罐头的人群,电子束般喷涌而出的乘客,电子般的乘客”,这次词汇的出现无疑确证了《地铁》作为科幻小说的身份,当然也与韩松作为科幻作家的知识结构相关。在这些比喻中,喻体从自然场景,生理现象切换到具有后现代工业特征的事物,带来的是肉感与金属感两种截然不同的体验感觉。万丈沟壑横亘在这两种生命感觉之间,原本浑然一体的大地受到科技新神与自然原力的撕扯,人类的整体感觉被分裂,生命的整体感觉遭到分割,如何在这个技术时代挽救破碎割裂的生命热情与生命感觉正是当代小说想要解决重大命题之一。
  似乎,说到这里,地铁中的比喻关系已经言尽。此时,我似乎看到作者韩松躲在阴影里露出狡黠的笑容。他说“漆黑无际的地下世界里有什么及没有什么,那都是不能以“看”的形式来表达意见的事。”
  隐藏的比喻,以及隐藏的比喻所构建通向终点的路径是否存在?
  闭起智性的眼睛,开启遗忘已久的感官,去触摸黑暗中长满苔藓的路径。
  当从认识论之外去看待,比喻则跳出雅各布森所讨论的比喻范畴。于是“蓝色的黑暗,闪亮的恐惧,被光铲瞎的眼睛”这类字句完全可以看做比喻。同样完成了利用人类对本体喻体的普通体验,而完成跨度极大的跳跃链接,从而完成某种专属于个人体验的言外之意的传达。
  再进入更深一层的黑暗,黑暗的都感觉不到是黑暗。在这一层面里,隐藏的路径恰恰看上去是在地表,这些隐藏得更深的“比喻”往往被理解为直指我们所熟悉的事物。
  “带红袖章往老年人脑袋里打铁钉的少年人;只有一张报纸的城市;不断制造隐匿各种秘密的枢要部门,白日隐匿蛰伏暗夜思维猛烈撞击的男人。”这些都极为容易被一一贴上现实具体的标识加以解读。还有什么比对待艺术作品犹如对待八卦的研究态度更可悲的呢?
  事实上,《地铁》是黑色的,戏谑的,狂欢的,犹如浇注人油的发动机,犹如不断喷出想象力烟雾的蒸汽火车,不由自主地夸诞,犹如一个个寒战。
  《末班》里困于表格一生的老记者最后受困于和表格一样制造并隐藏无数秘密的地铁。整个过程压抑琐碎充满日常性的生活碎片,然后到最后,老人的死法怪诞又美丽,如同酒神狄奥尼索斯的一个玩笑。
  在《废墟》中关于灭亡的讨论中出现纯正的武侠故事模式;新闻式的描写以及真正的新闻报道也都散乱在小说的各个章节里。
  再加之本文提到的比喻,足以证明韩松具有小说家的自觉和文学野心。《地铁》不是反讽小说,更不是有一一对应可以破解密码的新闻报道。作为文学作品,韩松尝试寓言叙事的努力在贯穿全篇五个故事的最为隐藏的两个路径可见一斑。《读书》,可口可乐这两条路径,作为具有时代象征的物件反复多次出现,每一次出现又增加另一层意味,随着故事推进,它们逐渐从我们所熟悉的日常事物异化。如果说读书,可口可乐作为众所周知的喻体,那么本体显然是被隐藏起来。更有趣的是,每个人关于本体的理解都会多少有着不同,每个人的理解都取决于其生长环境个人经历情感教育等等关乎于个人存在层面的因素而不同。文本的多义性也是在读者个人生命体验的不同上的基础上建立和丰富起来的。
  现在我们看到,无论是本体论还是认识论上比喻,无论本体喻体之间的跨度多大,有一点是相同的。在《地铁》中,个人体验被放置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正是通过个人体验(作者),本体喻体才能建立风格化十足的关联,也正是通过个人体验(读者),小说的阅读才更会丰富厚实。
  到最后,我们终于发现路径的终点原来并不重要。路径本身才是意义所在。韩松将自己的生命铸就为一个比喻,敞开内心世界,在他人昏睡的黎明书写不倦。
  
                                                    发表于《经济观察报书评增刊》5月

来自: 豆瓣
作者: 韬子@T$    时间: 2012-10-28 14:52
  诡秘科幻新浪潮
  
  文/韬子
  
  
  韩松(1965-),武汉大学英文系、新闻系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及法学硕士学位,1991年进入新华社。撰写了大量报道中国文化和社会动态的新闻和专访,还著有有关克隆技术进展的报告文学《人造人》。代表作有中短篇小说集《宇宙墓碑》、长篇小说《2066之西行漫记》、《让我们一起寻找外星人》、《红色海洋》等。
  
  科幻一直以来的形象相当的宏大或者壮丽,至少你需要完整的技术支持和细节描写,不然在那些所谓的资深科幻迷面前——尤其是重金属科幻(硬科幻)迷面前,你根本不好意思开口说你看过科幻小说。当科幻世界中充斥太多技术派时,我们也在逐渐失去更多的原本科幻可以涉足的世界和领域。所幸的是,中文原创科幻中还有韩松和他的诡秘科幻——在传统技术流主宰的科幻世界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宇宙观和不一样的科幻世界。
  
  凡人入科幻
  这本《地铁》和当年的那本《红色海洋》一样,基于已发表的部分章节,最终扩充成长篇小说。当然,最重要的是,两本书依旧保持了韩松固执的写作手法和同样顽固的科幻观念。就像贺岁档期国产大片大堆的影像一样,《地铁》出版时,也正值《三体》出版,韩松和刘慈欣几乎同时的单行本出版在最近几年中国的原创科幻中是相当少见的,而试图对比两个风格迥异的科幻作家笔下的科幻作品,显然是不合逻辑的,就像你不能比较厄休拉·勒古恩和金·斯坦利·罗宾逊孰优孰劣是一样的道理。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是将我们的视野放大到太空、宇宙,放大到那些形而上的未知和深邃,而韩松则是将大家拖回现实。一个是天上,一个是地下——在《三体》和《地铁》同期出版的时候,这种对比无疑是有趣的。
  一个是技术流的典范,一个是思想派的代表。
  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刘慈欣作品所代表的是“黄金时代”的遗风,那韩松则是实至名归的“新浪潮”。
  诡秘自有诡秘的乐趣。这一点上韩松的文字和伊藤润二的漫画都有着异曲同工的妙处。第一章节《末班》的画面感和伊藤润二的画风如出一辙,我甚至在想当这些诡异的文字变成图画时会是一副什么样子。装在罐头中的男人和《漩涡》中的那个老男人是多么的相似啊。
  他并没有剑走偏锋,也不是一个离经叛道的人,他所刻画的这些人物实际上就是我们身边的人,就是每一个游走于这座城市牢笼的人。平凡人的科幻,就是普通老百姓的现实——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老百姓有太多的无奈和平淡,而这种无奈和平淡就如同小说中的主人公一样——这种现实和幻想的差异在《地铁》中处处可见,两者相互交融的场面,很容易让人想起厄休拉·勒古恩和库尔特·冯内古特。甚至在“文学祖母”多丽丝·莱辛的科幻小说中,我们也同样看到了这种思想和现实差异化下的文字故事。
  当思想爆棚时,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发泄点,而科幻小说很容易成为这样一个合情合理的出口——仅仅是文字,仅仅是故事,仅仅是些诡异的语言——不是社会的异类,仅仅是写小说的而已。《地铁》中韩松所表现出来的对文字的驾驭性,似乎可以让这部小说成为“城市科幻”或者“诡秘科幻”的代表。《九州幻想》中的作品风格味道较着重于故事性,这一点和市川拓司、梶尾真治甚至是乙一的那种“平凡中见诡异”的故事风格相似。而韩松的《地铁》似乎在城市科幻的路子上走得更野蛮,口味更重。他似乎毫不掩饰那些人性的弱点和阴暗,他只是如同一个“观察者”一般,客观记录那些发生在地铁和隧道中的事情。
  如果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一列地铁的话,我们会看到站台上的韩松面无表情地看着这列火车驶向未来的隧道。他并未上车,只是关注。
  关注而已。喜和悲对他而言,已经毫无意义。连是否上车,都已经无关紧要。
  
  
  纠结与扭曲
  韩松是悲观主义的代表,一直以来我是这么理解的。但是也谈不上那种绝望的悲观,至少在小说最后还会看到一丝希望的光亮,例如这本《地铁》和《红色海洋》。《红色海洋》描绘的是未来人类生存于海洋的故事,《地而铁》中关于人类未来的场景更狠,至少在看完这部小说后,你不会觉得轻松。
  那些变异者和进化者的相互纠结和矛盾,生存与死亡这个一直以来困扰人类的重大话题,安于现状的平庸和与鹤立鸡群的异类的冲突……小说就是一部另类的人类进化史,这也许是无数个进化方向中的一支——但至少在这里看到了这种恐惧、血腥、变态甚至是扭曲的可能性。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韩松的小说是扭曲的,是一种思想和现实矛盾相互冲突的结果。如果说在他早年创作的小说中,这种扭曲和矛盾还不是很明显的话,那么在后来的作品里,这种精神层面和现实层面的激烈冲撞就越发清晰了。《地铁》可以说是这种扭曲的“集大成者”——“扭曲”在这里是一个中性词——韩松把这种矛盾外在化,读者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这种怪异的场面,就像斯科特在《感染》中所着力表现的脓水和粘液一样。这种扭曲也恰好成为了韩松笔下科幻小说的诡异之处。《地铁》不仅仅是刻画了人类的进化史,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部思想的进化史。正如伊藤润二的漫画一般,他把那些他所能想到的矛盾和黑暗刻画出来,摊在阳光下,任凭它自生自灭。同时,读者也可以直白地感受到那种内心的恐惧和惊悚。《地铁》和韩松的其他小说一样,充满了严重的挣扎感。我一直觉得,他似乎总在在试图寻找一个完美的平衡点,来平衡人性和技术,平衡现实和理想,平衡当下和未来——而实际上,残忍的现实总是将他这种试图寻找完美的想法击得粉碎。
  他很挣扎,因而作品也很挣扎,他的写作过程始终是在寻找一个自洽和圆满的过程——这种孜孜不倦的寻找和对于完美的纠结,直到作品完成后,依旧在印刷好的白纸黑纸上活生生地跳跃着。
  这种文字的生命性,在目前国内的原创科幻小说圈中,是绝无仅有的。
  国内的科幻作家中,性格和文字最迥异的当属韩松。很温和谦逊的一位先生,文字却是如此的惊悚和挣扎。作为作者,可能无法理解读者阅读你作品时的内心矛盾和挣扎。
  
  
  不止是科幻
  公正地说,韩松的小说故事性比起刘慈欣来,还是相对弱些。作为目前国内商业化科幻写作最为成功的刘慈欣,其文字性和故事感是相当资深而熟稔的。而在文字的感动性上来讲,则非韩松莫属。《地铁》,这部严重充斥着空间幽闭症的科幻小说,在阅读到一半时,甚至让我想到了飞利浦·迪克,一样的如同嗑药般的亢奋,一样的五光十色,一样的光怪陆离。突然想起以前聊天时,朋友说的那句话:“韩松用一己之力,把中文原创科幻小说的尺度放大了N个数量级。”
  科幻文学本身就是一门创新的手艺,而在这种创新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韩松走得比大家更远。他是自私的,也是任性的,他的作品一直以来固执地坚守着自己的创作激情和动力,也固执地守护着他的创作观点。
  感觉上他大概不是很在乎读者的意见,他的作品中晦涩的和精彩的一样多。在《地铁》中,他依旧保持着这种鲜明的“韩氏风格”。因此,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对于韩松作品的评价,读者中会出现如此严重的两极分化。
  如果说非要在众多的国内科幻作家中选出一个最具有艺术气质的作家来,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韩松。他的作品符合任何一个关于艺术的定义。
  这部小说其实完全可以不用标签为“科幻小说”而推广宣传、摆书上架。它完全可以当成主流作品和村上春树、卡夫卡甚至是石黑一雄的小说摆在一起。它充满了技术,却无法用传统技术科幻来定义;它充满了想法,却无法用传统的主流小说来界定;它始终在漂移和游离,在理想和现实的边缘行走。
  《地铁》无疑是今年相当有含金量和诚意的科幻小说。我们无法去领悟韩松到底真正所要表达的主题,这部小说很深,所以还有无数的解读层面。
  作为一部科幻作品,能让读者主动去试图理解它,无疑它是优秀的;作为读者,能在作品中寻找到阅读的快感,足矣;而作为作者,我想韩松也是希望大家在阅读后略有所思,也就足够了。
  
  
  (原文刊登于《i时代报》)

来自: 豆瓣
作者: 已注小$    时间: 2012-10-28 14:52
  怎么没人转载这篇呢?
  出处
  http://www.ewen.cc/cache/books/208/bkview-208479-650271.htm
  ================================
  
  开往冬天的地铁
  2011-3-22 12:58:09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吴岩
  
  
  
       我第一次听说地铁的事情是在1970年代初期。那时部队里都在传,说地铁是一种战备设施,能让中央领导同志从中南海通过地下直接到达人民大会堂或天安门城楼。这样,即便帝国主义者和修正主义者扔原子弹也不会打到我们的领导人,领导人照样能够动员全国人民群起抗战。后来,我们得到内部票,去参观地铁。我大概参观过两次。大家最关注的是每个站上不同的大理石设计和壁画,几乎是过一站就发出一阵惊呼。我们的国家太伟大了!但是,当时的地铁行进速度有问题,我总感到晕。而且,进出地铁门的时候,发现外面的风特别厉害。所以,我每次参观地铁回来,都会高烧一次。
  
      这就是我对地铁的一些早期记忆。多年以后,地铁开放给普通市民,对于地铁是“秘密武器”和不断使我发烧的记忆逐渐远去。直到读了韩松的长篇小说《地铁》,那些忘却的记忆才又再度返回。
  
      曾经有过那样一个时代吗?
  
      《地铁》中那些故事的发生,有一种似有似无的时代线索。在开始的章节中,诡异的地铁成为了平民主人公回家的方式。家对中国人来讲,永远是一种安全的驻留地,给人温暖和舒适。但是,主人公登上的回家列车,竟然开行进入了一段长路漫漫的奇异旅程,种种奇怪的事情不断发生。他先是看到空心乘客,再看到了奇怪的搬运。在这种种稀奇古怪的人与事物的出现中,读者仿佛体味到了造物主给中国近现代历史所制造的种种疏漏,它让中国与世界隔绝,从隔绝中产生恐惧,于是,末班地铁成为逃亡的惟一通道。第一章对我个人的意义,是通过地铁的历史发展时序,缅怀现代中国建立过程的艰难性,并观照由此导致的当代生活和发展的种种困境。这其中,隐约蕴含着“他者”的强大作用,为未来的高速抢点运行奠定了基础。
  
      在随后的两章里,作者将地铁故事的发展投影为现实的虚像,人们从中读到了在他者的威逼之下自我超越的急迫性,以及随后走上的赶超之路。而在这条道路上所发生的乱伦和杂交、未婚先孕、快速的生长超出了理性,人们对技术发展的期望引导出种种实验,并最终发展出没有历史深度的技术型国家。整体的畸形发展必然导致了种种微观怪异的产生。蔓生的“地铁之友”暗示了包裹着地铁发展的文化伪装。而人鼠之间的种种争斗,则把发展经济体内部的种种对抗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这种对抗可以是左和右的对抗、上和下的对抗,更可能是精英和百姓之间的对抗,在对抗中世界发生了巨变,而地铁的异形突破,则震撼了整个世界,重塑了世界格局。
  
      小说的第四章描述了变态发展后的遥远未来景象。作者探讨了变态发展的起源和内容,研究了中国问题的外部环境和中国人对异族的态度,分析了集体主义的起源,他还从人类学和生态学角度探索了异族灭亡和自我毁灭两种可能性。最终,作者还跳出民族/国家这个束缚人的既定视角,打乱内外差别,观察了异族、鼠族等不同种族的未来前景。作品是以家园毁灭为结束的。换言之,乘坐地铁的回家之旅,最终演化成为了无家可归的恐怖现实。
  
      《地铁》是韩松式科幻现实主义的典型创作。跟他过去所发表的《红色海洋》等作品如出一辙。但与《红色海洋》相比,《地铁》缺少前者所包含的史诗特征。如果《红色海洋》外表给人的感觉是现代性中包含着的古典主义,那么《地铁》则更强化了后现代式的多义和多疑。之所以会产生多义与多疑,主要是因为作者将作品和现实之间进行了多点投射。所谓多点投射,我的定义是作品跟现实不具有一对一的直接关系,而是可以一对多地进行相关投射。小说中的经济巨怪是当前的哪个大国?小说中的异族是当前世界上的哪个种族?故事中那么多跟现实对应的词语,什么市长亲切会见外宾、工农业生产取得巨大成就、科学家研制出转基因抗病毒稻种、什么见义勇为与歹徒搏斗光荣负伤,这些不是确有其事?那个“绿岛咖啡厅的门面改造工程”谈的又是什么?
  
      阅读韩松的科幻小说,必须眯起眼睛,以一种写意的方式窥探作品背后的神奇世界。在这种恰当过滤了枝杈信息之后的阅读中,每个人都会生出奇异感受。对我而言,这些感受是严峻而真实的,它包含着一系列课本上所没有的边缘知识甚至界外知识,包含着科幻式的反射性思维,包含着曾经被刘妮研究过的时间谜团、被飞氘阐释过佛教无常观和日本式物哀感。我还要加上一点,我从中能读到晚清中国科幻小说的强烈影响。但是,韩松的小说确实不是这些东西的简单组合,它超越了古典主义的美感黄金定律,颠覆了现代思维中的二元对立,它是回归感觉性的。这种回归是放弃理论家那种对世界的简化,放弃政治家那种把复杂现实口号化的阐释,它让人重新面对真实世界的复杂性。
  
      《开往春天的地铁》虽说是一部发生在当代的故事,但处处让人感到虚构和幻想。而韩松的这部贴上科幻小说标签的作品,反而让我感到冰冷现实的刺激。一趟,确实会让人感觉到异常寒冷。
  
  

来自: 豆瓣
作者: SF$    时间: 2012-10-28 14:52
  看了几篇朋友的《地铁》评论,亲王兔子团长飞氘老左旺喜,你们全在坑爹啊,说的话都是跟宣传语一个样,很个人化的务虚的呓语般的感觉。读者看了你们的评论肯定还是一头雾水啊。好吧,我就写点务实的东西,给跟我一样挠头的读者。不过,这可不是完整版解读,《地铁》要想做完整解读,那不读个八遍,不把韩松脑袋撬开一遍遍盘问,那是做不到的。我其实连这第一遍都是囫囵吞枣的读下来。所以抛砖引玉,让各位愿意作“务实”解读的读者一起参与进来。
  
  大刘说韩松的小说是四维的。我也不玩这么虚的说法,我就说韩松的《地铁》可以有至少三个层面的读法。
  
  第一个层面是单篇的故事层面。韩松的小说绝大部分在故事层面都比较成功。一部分小说具有完整的情节和人物发展,比如我很喜欢的《红色海洋》第一部分《深渊》(我老婆看得都手不释卷),还有韩松自己最喜欢的《美女狩猎指南》。这些小说如果抛开所有其他的附加物,它们也给你讲了一个好故事。好在哪儿呢?有一种别处找不到的日式的诡异和惊悚。还有一小部分小说呢(多数是短篇),情节并不展开,人物也没有发展,只是一个片段,但场景描写也让人惊心动魄、冷汗直冒,比如《乘客与创造者》。咱们看看《地铁》里的五篇小说在讲故事层面的表现。《末班》(原作《末班地铁》)单看下来是纯正的都市悬疑,但结尾没有给符合逻辑的清晰的解释,当然现在看来因为这篇只是整个图景里的开胃小菜而已,解释是后面的事儿了。《惊变》:当年看《地铁惊变》就被这诡异的地铁进化简史给吓到了,算是我前面说的第二类好故事。《符号》好像是在原有小说(《符号世界》)基础上作最大修改的一篇,完全削减其故事性,是五篇小说里故事层面最弱化的一篇。《天堂》(原作《天堂里没有地下铁》):刨掉任何前面三篇预设的前提,这篇从故事逻辑上也是很完整的,但相对于其他后灾难小说,这篇没有惊喜之处。《废墟》:好像是完全新写的一篇,试图来讲述灾难后很久的情景,给出一定的解释,必须联系前文来读,从单篇故事角度看也比较弱。总体而言,《地铁》的五个部分从单篇故事层面看并没有超出韩松之前《深渊》、《美女狩猎指南》、《2066》、《春到梁山》等的水平,可以抛开彼此间联系单独看的是《末班》、《惊变》、《天堂》三篇。
  
  第二个层面是韩松长篇里面独有的全景层面——拼图景、凑脉络。《2066西行漫记》飞氘做了详细的解读,《红色海洋》的几个部分很松散,但老吕还是做了时间线。飞氘说细心的读者通过潜藏的线索可以拼凑“还原出谜局的真相”——也即五个相互联系的故事“背后那个统一的宇宙图景”。很遗憾目前还没有人这么做,甚至小亦团长这样说:《地铁》的“时间线不但迷失在了语言和文本的实验中,而且由于大量梦魇般的描述的存在,我们无法在这条时间线上添加任何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因为你从不同的人物口中听到的是不同的描述,于是那场灾难成了一个真正的罗生门,到最后甚至连这场灾难是否存在也受到了质疑。”团长看到的是罗生门,很多读者会觉得也许作者本人也很糊涂,但我们绝对可以确定的说韩松本人作为作者是有一个确定性的图景解释的,这不仅是出于对他的了解,也是一部小说正常意义上的立身之本。“罗生门”的问题就出在:即使韩松自己有清晰的解释,但他不愿意以简单的方式告诉读者,而是用独特的文本有意无意地设置一个个巨大的障碍,阻挡在读者的理解之路上。这一点在《符号》这篇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如果大家去读《符号世界》这篇原文,你会发现文本表达的逻辑要顺一些(虽然依然是迷雾重重晦涩难懂),但经过修改的《符号》一文更加晦涩。其中给读者理解带来最大的障碍是抛出非常多似是而非的线索,比如主人公的“思考”(他一会儿说会不会是因为这个,一会儿又觉得也许是那样),比如卡卡的鬼魂化(原作里是没有卡卡这个人物的),诸如此类的东西非常干扰读者自己的判断。《符号》一文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末班》和《惊变》只是大灾难前的小片段,《天堂》和《废墟》是灾难后的情境。于是要解读整个图景,搞懂大灾难的来龙去脉,不能不搞懂这篇难如天书的《符号》。我现在还不敢提出自己的拼凑见解,全因无法通读这篇《符号》啊……
  
  第三个层面是追寻寓意。与其他悬疑惊悚科幻小说相比,韩松的小说就多在寓意这块儿。有赖于他晦涩的表述,他想要表达的真正意图都隐藏在这看似顺畅的文字当中。而且事实上他想表达的东西也是非常之丰富,如何解读全在个人,能解读多少也是丰俭由人。很多读者读完韩松的小说,除了被故事的诡异惊得一身汗,还隐隐觉得有话要说,但却说不出个所以然,全是一种朦朦胧胧的意象性的感觉。如果读者愿意深入想一想,那也许会稍微清晰一点,当然你也可以读读其他评论者的深度解读(比如老吕解读《暗室》、杨蓓解读《地铁惊变》、舞蚊仔解读《乘客与创造者》),好处是帮助你清晰化背后的部分寓意,坏处就是你会被评论者的思路局限住。也许韩松本身要的就是你朦朦胧胧若有似无的感悟。毫无疑问在这一点上,《地铁》就像一座宝库,是值得读者用思维这个铲子去一遍遍挖掘的。我自己的挖掘还没真正开始,所以就不误导大家了。
  
  写了这么多,好像什么实在的见解也没提出来,我也够坑爹的了,呵呵。算是提出啃书的方向,与广大读友们共同努力……

来自: 豆瓣
作者: 小勺$    时间: 2012-10-28 14:52
  很久很久没有读过科幻小说。少年之后,便不敢想深远宏大的宇宙时间世界——生命是什么,当我成为一堆白骨或灰烬之后,这个世界上还要发生一些什么?这问题太痛苦也太永恒,与其不停发问不停假设,不如退入内心、俗世,在小压力小琐碎小温暖之下偷安。
  为此一度不敢买这本小说,最终说服自己的理由是——这是一本由媒体人写的小说,想看看,未来自己能达到如是水准么?在一团纷杂的工作里,在主题话语旗帜明确的采编压力下,还能有讲一个奇特的故事的能力么?
  如果没有,我该怎么填补生命呢。
  韩松的小说散发于我而言熟悉的气息——即便阅读《科幻世界》的岁月忽忽已远,总还留下了难以蒸发的印迹。
  像这样的小说里,居然也可以容纳下这么多盛大的隐喻。神像,可口可乐,十字架,《读书》杂志,当然,还有地铁,它是我所在的城市的血管,黑色的血管。从文学而非科幻的角度,相比村上春树1Q84中的小小人,《地铁》中运用的这些意象更加奇崛,似乎也更有原创性。新闻人特有的对现实的调侃味道,也算是一些小调料,诸如“贵国”等等。
  生生不息的地球,生生不息的生命,反复创世纪。一男一女的人物设置明明是亚当和夏娃。但没有爱,没有美,我们也便依靠本能这么活着,像地铁一样繁衍生息不能回头。这种抑郁是真实的,所以大概也不会再去为消遣时间而重翻这本书——生活在一个充满地铁的城市,不愿将地铁与压抑和恐惧联系在一起,如果还是生活在厦门,把这当作另一个世界,或许就会更勇敢地伸头去看。当看到一半时,我决定倘若这本书里出现“爱”和“美”,我就给他五星。
  这两个字出现在整本书的将近结尾处。看到的时候心中悚然,仿佛在黑暗里生活了许久许久,上到地面就被平常的光线刺瞎了眼睛。
  

来自: 豆瓣
作者: linki$    时间: 2012-10-28 14:52
  看到有介绍说这本书因为“阅读门槛太高”而被出版社拒绝,不禁一笑——这个评价实在太精辟了。花了两天把书看完,几乎可以说是“捏着鼻子”看完的,阴暗的恍惚梦境的地下世界,零散又联系在一起的各个章节,除了声光效果,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各种腐臭味。看完整部,作者似乎是在描述一个离奇的梦境,是他在许多次坐地铁时在脑海里想了无数次的一个梦境;但对我来说,一边阅读一遍想象画面的本能在这个时候显得很无力。
  
  也许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本书的失败,只能体现出我的理解水平低下。但确实,这本书与我原先的期待,还差了很多。地铁这个场景,可以写出很好的科幻小说,但这里我看到了许多名词的堆叠,许多有点刻意的阴暗的描写。还是不大能欣赏得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aamyji$    时间: 2012-10-28 14:52
  很早以前在科幻世界上看过《地铁惊变》,觉得很有趣,然而今天看完全书,却有种不知所谓的感觉。似乎原本浓缩在一个短篇里的即可表达且令人产生无限回味和遐想的故事核心,延伸成了一本书,却让人难以把握了。当然也有可能是本人阅读能力未达到此书的“阅读门槛”,不够水准吧。
  不可否认韩松有着丰富诡谲的想象力,只是在表述上这种个人风格强烈得有些过头,更像是一个画家恣意的作品,不在乎读者是否能够接受并理解,只求自己抒泄的畅快。大量突兀和奇异的比喻和刻意的形容词并不能让读者达到在心里勾画出故事场景,身入其境的阅读感受,反而觉得难以想象,游离在故事之外了。
  
  不过还是很喜欢这样的故事,阴冷的寓言,与我一直以来的文明观宇宙观有相似的契合。也许我们都是技术悲观主义者,宇宙怀疑论者。人类文明在偌大的宇宙中毫无高度可言,更别提那些宇宙之前和之后的秘密。我们知晓的太少,我们也无从知晓。就像那些费劲心力以为找到了天堂来到新世界的人们,结果仍在不见天日的昏暗中,无穷无尽。这种感觉相当悲凉,但让人清醒。
  

来自: 豆瓣
作者: 长河$    时间: 2012-10-28 14:52
  韩松的《地铁》有一种诡异的气氛,读起来让人联想到一些西方的比较诡异的电影。韩松在地铁中也是营造了一种非常诡异的气氛,有各种各样的非常诡异的元素,这些诡异的元素是怎么来的,韩松没有交代。或许这些来源就是这本书的言外之意,也就是韩松想要人明白的事情。只是,各种元素太过诡异,这些元素的来源和产生,或者这些看似诡异的事情产生的现实的合情合理的逻辑实在是让人很难以捉摸。毫无疑问的是,这些元素虽然诡异,必然有其来源,能够在现实中解释通。这需要对现实生活有深切的体会,所谓世事洞察,有了这些体会才能明白的更好一些。  韩松是西文出身,在这一点上有些类似高行健。《灵山》也是这样类似的某篇布局,似乎有些意识流的味道。

来自: 豆瓣
作者: 華斯比$    时间: 2012-10-28 14:52
  只有淡忘才敢纪念的文字——《地铁》读后感
  
  高峰/文
  
  年初,这本书,毫无预料地到了我手中。那是我托好友大薛帮我带一本《三体3》。没想到这位藏书达人,随《三体3》一同交给我3本书,其他两本算是额外赠送,其中就有这本我以前听都没听过的书——《地铁》。
  
  《地铁》包括四个故事,故事间似乎独立,也有可能相连。我在看的过程中就很快就陷入迷茫,并渐渐失去对故事架构合理性分析的耐心。这本小说的故事性反而变得不那么重要,不断出现的荒诞陆离的景象,打破了我对常识的认定。作为读者的我,就像是书中地铁乘客,不知道自己会被作者驾驶的地铁带到何处。这次阅读也就变成了无目标的旅程,只能在过程中不断的接受文字背后象征的意向。意向也极其隐晦,显得支离破碎、忽远忽近,但是却确如有魔力样紧紧抓住我的心。
  
  第一个故事,似乎是个卡夫卡的变形记,扭曲的人性;第二个故事,似乎是反达尔文的进化论,展现着种种病态的社会形态;第三个故事,则彻底展现病态族群的光明探索,我终于在书中读到了一些希望的色彩,但结尾的一群恶心的老鼠,则完全打破了我刚要找到的自信;最后一个故事,讲述失败的人类回到地球探索终极答案,但作者没有说明找到了没,即使说了,惊恐的我也没有体会到。最后合上书页,耳边似乎响起地铁到站的声音,而我就不愿相信已经到了目的地,因为我知道地铁是没有终点的。
  
  那段时间,恰逢我做了很多旅行,在封闭的车厢里,周围坐着陌生的旅人。这些旅人,或渴望与人交流,排解寂寞;或目光凝滞,缩在自己占据的空间,感受封闭。而我坐在其中,手捧这一本黑色文字的书籍,如病人一般开始思索世界这个概念,着实害怕了。过了好久,我才体会到世界是并不那么黑,作者也许只是一个敏感多思的人。他在用另一种笔触描绘一个极端的世界,他的目的只是想用一盆冷水叫醒麻木的世人,因为世人正在破坏这现在这个曾经美好的世界。这些黑洞洞的文字,就是那盆冷水。
  
  正如这本书的出现充满未知一样,看完后带给我的感觉也带着浓浓的诡异。我承认,看完书的一长段时间我患上了一种封闭空间旅行综合症,这种症状医学上是否存在我不知道,这仅是我那段时间灰暗心理自己给自己作得诊断。尽管如此,我仍感谢这本充满黑色文字的书籍。它让我在旅途的空白时间内,开始思索这个宇宙包括人生,虽然视角中带着灰暗与烦躁,但我相信这正是人类面对未知领域时共同的感觉,未知往往与恐惧和排斥同行。这些探索,可以说不会有答案,但是这本书带给我人生体验的过程却是实实在在的收获。也许我唯一可以确定的收获就是恐惧感,但正是因为恐惧,我才更加敬畏生命,热爱人生,珍惜我正在逝去的年华。
  
  【后记】
  
  书是2月份看到,现在到了4月1号,我才写这篇书评。看这本书如此诚惶诚恐,让我必须慢慢去淡忘它,而然它又那么独特,以至于必须纪念一下。正如我的标题所写,只有淡忘才敢纪念的文字。写完后,又翻了一下书,果然是淡忘了,竟忘记了其中的一个故事。但这就是我的感受,索性不改了,让这篇错文,成为我那段时间的记录吧。
  
  
  
  【特别说明】第一段中的“大薛”就是在下,在下本家姓薛。

来自: 豆瓣
作者: fruhli$    时间: 2012-10-28 14:52
  小时候的同桌每天都在五毛钱一本的四年级作业本上写很多字,他称之为小说,同桌书写时的姿势很与众不同,右手整个向内勾成了小鱼钩,手肘把铅笔字全部抹成均匀的模糊体。这小本子是神圣的,绝不轻易给旁人看的,在同桌很多年后,我才有机会一睹芳容。写得很用心,但恐怕不能称之为小说,这本书给我的感觉类似,只闻其声,不知其意
  
  在未创建出雏形的世界的里能发生什么,一切都崩坏的时刻,地铁跟它的轨道仍存续着,当法律与地平线一同消失时,性还是没有改变,再加上些对身份证讽刺性的强调,实在没看出要告诉我怎样一个世界,场景是相似的,异形也是一贯的长相。卡夫卡写的真不是科幻啊。作者难道是要说其实世界尽头无甚新意,“并没有什么异族,你们的的先辈就是我们的先辈”,最终都是宇宙尘埃,起码我对科幻的期待并不如此
  
  

来自: 豆瓣
作者: olala$    时间: 2012-10-28 14:52
  有些书是这样的,挺深的,挺有内容的,文字不那么容易看懂,最重要的是好评如潮。所以在给星的时候一定条件反射地给5星,表明我是“好评如潮独具慧眼深谙其味”那一国的。拜托,能诚实点吗?
  
  坐在地铁里读韩松的《地铁》是一种诡异的体验,一抬头,下一站木樨地,居然坐反了,每天都从一号线倒二号线,居然坐反了!!自从手机流量莫名其妙地大量丢失后,我关了GPRS,从此坐地铁上下班只看书。我以坐过站的次数和坐反方向的次数多少来评判一本书的好坏。
  
  《地铁》让我坐反站1次,坐过站0次。(顺便说一句,城邦暴力团让我坐过站N次,因此属于地铁禁书)。
  
  关于《地铁》,唉,故事寓意是好的,文字太拧巴,用力过猛便显做作。一句话需要想多久才能用上那么多并不搭的字眼。比喻类比如同时装的混搭,再五彩缤纷,顺眼才行啊。同样是怪腔怪调怪语气,匪夷所思的词句,《杀鬼》之类的就读起来舒服多了,更别提前面某篇评论里推崇的汪曾祺大师了。另外,那篇自序也很无趣牵强啊。。。。需要百度谷歌多少,才知道这么多并不重要反显得无聊的关于地铁的细节啊。
  
  从作者介绍里知道韩松是我武大同院的师兄,所以买书的时候多了一分亲近与期待。看完此书,我觉得同样的大学,同样的学院,还是看齐邦媛先生的《巨流河》比较靠谱。

来自: 豆瓣
作者: SimonL$    时间: 2012-10-28 14:52
  1. 大刘说韩松的小说是四维的。
  2. 以前读过《红色海洋》。
  
  正是这两个条件拯救了我,不然以我这种笨拙而较真的人,直接看《地铁》,估计会被憋死在那即幻即变的三千地下棺界中。
  
  这种书读过一遍就不愿再去碰,随便打开一页,就觉得蒙克的《呐喊》里的那个小人又蹦跳出来,爬到你的头上,透过皮肤直接把你的神经抓捏在一起,吸食起里面的精神养料,如同C公司的液体一样。
  
  比起《红色海洋》,这本书十分的不友好(《红》读过之后还是很愿意再翻出来看看的),而且境界上没有达到《红色海洋》的高度,十分遗憾,韩松在“诡”的属性上下笔太重,下手太狠,失去了《红》中的气度与准度。叙事顺序也没有突破,甚至不如《红》的狡猾。我以为,韩松自己一定也很欣赏《红》吧,书中我甚至看到了一些不算致敬的致敬,老实说,《地铁》就是《红色海洋》的重口山寨版。
  
  我十分希望那些看吐了的人能去再买本《红》看看,会觉得好受很多。毕竟《红》还勉强算是人间读物。
  
  当然《地铁》也有属于自己的特色画面,一如《红》中的吃人场景让人印象深刻,《地》中一直在强调“把铁钉钉入父辈或同胞头中”这一场景。还有用“梦游”这样暧昧的词语逃避掉历史的问责。
  
  韩式小说的特色之一就是深入内心的,通过各种假设而针对真实性本身的不断反问。但是《地铁》里类似的反问太多了,多到令人发指,不建议独住的人阅读,放下书本在家里随便走几步,毛骨悚然的反问就惯性一样的从内心最深处产生。
  
  但是如果忽略掉所有的问句,这小说基本更没法看了。
  
  所以这本非人间读物的阅读指南就是:不要看它了,直接买本《红色海洋》看吧。
  
  
  

来自: 豆瓣
作者: 望春风$    时间: 2012-10-28 14:52
  内容走科幻路线,借着地铁说事,气氛悬疑,内核飘空,一不科幻,二无想象,三没真材实料~~~~~~~~~~~~~~~~~~~~~~~~~~~~~~~~~~~~~~~~~~~~~~~~~~~~~~~~~~~~~~~~~~~~~~~~~~~~~~~~~~~~~~~~~~~~~~~~~~~~~~~~~~~~~~~~~~~~~~~~~~~~~~~~~~~~~~~~~~~~~~~~~~~~~~~~~~~~~~~~~~~~~~~~~~~~~~~~~~~~~~~~~~~~~~~~~~~~~~~~~~~~~~~~~~~~~~~~~~~~~~~~~~~~~~~~~~~~~~~~~~~~~~~~~~~~~~~~~~~~~~~~~~~~~~~~~~~~~~~~~~~~~~~~~~~~~~~~~~~~~~~~~~~~~~~~~~~~~~~~~~~~~~~~~~~~~~~~~~~~~~~~~~~~~~~~~~~~~~~~~~~~~~~~~~~~~~~~~~~~~~~~~~~~~~~~~~~~~~~~~~~~~~~~~~~~~~~~~~~~~~~~~~~~~~~~~~~~~~~~~~~~~~~~~~~~~~~~~~~~~~~~~~~~~~~~~~~~~~~~~~~~~~~~~~~~~~~~~~~~~~~~~~~~~~~~~~~~~~~~~~~~~~~~~~~~~~~~~~~~~~~~~~~~~~~~~~~~~~~~~~~~~~~~~~~~~~~~~~~~~~~~~~~~~~~~~~~~~~~~~~~~~~~~~~~~~~~~~~~~~~~~~~~~~~~~~~~~~~~~~~~~~~~~~~~~~~~~~~~~~~~~~~~~~~~~~~~~~~~~~~~~~~~~~~~~~~~~~~~~~~~~~~~~~~~~~~~~~~~~~~~~~~~~~~~~~~~~~~~~~~~~~~~~~~~~~~~~~~~~~~~~~~~~~~~~~~~~~~~~~~~~~~~~~~~~~~~~~~~~~~~~~~~~~~~~~~~~~~~~~~~~~~~~~~~~~~~~~~~~~~~~~~~

来自: 豆瓣
作者: 欧阳宁$    时间: 2012-10-28 14:52
      发表于南方都市报2011年2月27日GB05版南方阅读/文学
      没有陆地红灯的阻碍,也不怕地心引力的牵扯,黑暗隧道中,光影闪动,笛声轰鸣,气压骤涨。地铁来了。上面有一位乘客名叫韩松。
      韩松身边挤满无数乘客。他们来自四面八方。他们并没有其它复杂想法,只是单纯地把地铁当做通往明亮未来的一个快速运载体。从这一站上车,到另一站下车,地铁里的旅途只是生命中极短暂的一部分,犹如白驹过隙,倏忽而已。蓝天里漂浮白云,陆地上滋长绿草,海洋中荡漾清水,一切都应该是这样美妙,这样正常,这样自然,这样理所应当,毋庸置疑。
      无数乘客包含一个韩松。他来自重庆,供职新华社,朝九晚五,有时值夜班。自从21年前的春天来北京查询研究生论文资料起,就与地铁结下了不解之缘。第一次乘坐地铁,给他留下了“车厢里无比拥挤,充满强烈异味”的印象。而且他觉得地铁只能与首都联系在一起,它们同样具有诸如“高贵,封闭,神秘而灵异”的特质。随着在北京生活工作的时间渐长,韩松与地铁之间产生了越来越强烈的共鸣,地铁的气场吸引韩松,韩松的心灵扫描地铁。
      如过江之鲫的乘客仅仅把地铁当做跟汽车、飞机、轮船一般的交通工具,没有觉察出任何异状,即便发生事故,不久就遗忘,仍如常搭乘。韩松却不是这样。在自然界中,剧烈的地震、海啸、洪水、火山等灾难爆发之前,身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基本都是最后才感受到。而被贬称作“畜生”的其它动物往往提前预知,并且突然作出迁徙、狂跳、乱叫等反常行为。人类作为一个族群,只能对动物们这种奇异的与天象地征紧密相连的感官功能甘拜下风。韩松身边的乘客也许正如人类,五觉正常无碍,但韩松却超越了五觉,经过深埋于下的地铁刺激,激活了他的第六觉。他像是开了天目一般,感受到了游移不定的怨灵,目击到了盘亘不走的幽魂。这些怨灵和幽魂通常只在地下生存,地铁隧道的开掘和地铁站的运行,恰像外科医生给大地躯体切下一刀,露出深藏其中的脏腑来。一般乘客无法感知终日轰鸣的地铁里蕴藏的秘密,韩松却凭借其敏锐的第六觉,为我们展示了那个更为幽深广阔的地下世界里的状态,然后通过他瑰丽诡异的文笔表现出来。
      在那个世界里,繁花似锦的城市成了一座浩阔的陵园,流光溢彩的摩天大楼呈现出骷髅般的苍白色,车头灯光相应地化为了不倦游荡的鬼火。达利所画的物件---剪纸般的挂钟---垂头丧气地停在了登上地铁列车的某个时刻。除了这些硬件以外,地铁世界里的软件更是产生了令人惊异的剧烈变化。所有车厢里的乘客都幻为了空心人,手可以直接从他们的躯体里插进并穿出,而且这些空心人居然全部沉沉昏睡,唤而不醒。梦游中,主人公在一个漆黑长夜中,看见一群绿衣绿裤的年轻人,把大铁钉砰砰地打进一排跪着的被缚老人的脑门里。从梦游回来后,他又看到成群结队的小绿人来回搬运那些沉睡的乘客,把他们装入盛有绿色液体的容器里,并渐渐消失于伸手不见五指的暗窟中。在另一些空间,地铁不断奔驰,车厢里的乘客为了生存竞争,进化成各种奇特的状态,甚至全部抱团凝成一体;也有老鼠创造出的包含高等智慧,人类却处于被奴役和支配地位的地底文明……
      从结构来看,《地铁》既像每一个章节之间有隐含联系的短篇集,也同时是藕断丝连的长篇小说。不少人觉得《地铁》很黑暗,但实质上其实是比较乐观的。五个故事里,不管多么困难,每一个主人公可能都会死掉,但他们下一辈子都还坚持着一定要找到那个答案。变异并不表示悲观,一般惯常的思维认为死亡变异,人类异化就是悲观,但是不一定。甚至吃人也不一定就是。对照历史经验,它反倒是一种正常发生过程。
      《地铁》里,文本实验性的东西特别多,不像以前我们经常接触的凡尔纳似的很通俗易懂的科幻小说。它极具跳跃感,很有拼插画的意味,逻辑性不是太强,思路也不是正常自然。各种意象纷至沓来。感觉重于情节。
      刘慈欣所代表的中国硬科幻,从内到外,探索宇宙终极规律的折冲樽俎。而韩松所领衔的中国软科幻,则由外至内,窥测人类心灵世界的颠倒纵横。外在的宇宙神秘莫测,却是被一些基本物理定律和宇宙常数所塑造,所定型,距离广阔,空间无垠,也许倒是可以预测的。内在的心灵貌似微小,却不容易被模型化、数字化,更加难以具体描述概括,像是百慕大三角那个终年旋转不休的海底漩涡,对趋之若鹜的探寻者产生出无穷魅力和吸引力。
      角色搭配,干活不累。我们非常需要刘慈欣这样“硬硬”的敢于正面碰撞的思想者,同样,我们也很召唤韩松这样的“软软”的擅长迂回探测的幽语人。只有包括以上两种类型在内的各个题材,各种角度,各套思维,发扬并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历经曲折的中国科幻在网络时代的再次复兴,才会具有更坚实的基础,更牢固的理由。
      韩松在自序里坦承,“那些偶像般的作家并没把中国最深的痛,她心灵的巨大裂隙,并及她对荒谬的挣扎,苏醒过来并繁荣之后,仍然面临的未来不确定性,以及她深处的危机,在世界的重重包围中的惨烈突围,还有她的儿女们游荡不安的灵魂,等等,更加真实地还原出来。抛开这些再去谈论其它,都是肤浅的”。在这里,我强烈地感受到了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理想主义新闻人,热血科幻作家的韩松,对于中国这片土地的热爱,对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生灵的关切,以及他的职责,胆量,良心之所在。
      “这就是那个吞噬了他一辈子的名叫‘生活’的怪物吗?那么,昨夜的又是什么呢?如果确有多个世界存在,哪个比较靠谱一些?他为第一次看见了横亘在昼夜之间的那条巨大鸿沟,而打了一个寒战。”太阳底下无新事,地铁这个巨大而幽闭诡谲的人性实验室,还将继续轰鸣运行下去。而《地铁》光怪陆离的外封皮下露出的漆黑幽深的内封面,也许恰恰暗示出了生活比我们眼之所见的,那更为真实的真相。
  
  发表于:
  南方都市报2011年2月27日GB05版南方阅读/文学
  http://gcontent.oeeee.com/e/f7/ef76a95879354195/Blog/b92/02a3b0.html

来自: 豆瓣
作者: 门柱$    时间: 2012-10-28 14:52
  科幻作家韩松的《地铁》包含5个独立成文的中短篇故事,每篇故事的人物之间会有隐秘的关联。比如,上一篇的配角或龙套是下一篇的主角,上一篇的主角成为下一篇人物口中提及的背景。故事也有共同的线索,譬如C公司、人形项链,譬如时而成为杂志,时而成为地图,时而又成为技术手册,却都名之以《读书》的小册子。
  
  5篇故事在时间上具有接续性。在时间的延展中,韩松构建的世界已经从开篇的略带未来色彩但更像今天的现实,逐渐变成彻头彻尾的末世,及至末世之后、人类已消亡的世界。“地铁”这个贯穿始终的元素成为剧情暗线的标记,在第一篇仍作为正常的城市交通运输设备出现,午夜时分主角目睹了外星人在此降临的奇观,经过第二篇的事故与变局,到第三篇成为了进入地窟世界的入口,第四篇里的地窟已经发展为与地上平行的世界,两者毫无联系,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到最后一篇,地铁入口成为了寻访祖先灭亡原因的主角在途中发现的遗迹,谜底就藏于其中。
  
  用时髦的说法来讲,《地铁》很有一副B级Cult片的风骨,文字不算讲究,尤其是过多由作者代笔的人物心理,能力效果一般,谈不上是出色的文学。它的开篇看来甚至有些难以下咽,作者过于着力地向读者推送他想要传达的情绪,用一种“蛮力”式的表达来渲染情境。举个例子,为了描摹过度发展、超现代化的人类社会景观中的死亡气息,仅第一页就用了冥灯、骷髅、坟头、幽灵、鬼火、尸蓝色、巨冢等大量词语进行高密度的比喻。对于更有经验的读者,这种手法的效果恐怕有些适得其反。
  
  但当越过了文字瑕疵带来的“障”,进入韩松脑中那个引人窥视又值得探索的地铁世界之后,作品的魅力就开始浮现。篇幅最长的第三篇“符号”中,一种与前文不同的、奇异的叙述一下打开了读者的眼睛,那是一种浅尝辄止般的讲故事手法,前进方式几乎是匀速的,不因事件的发生、重要性和奇异性而改变叙事节奏。读者看到再惊异的事、再微妙的谜题,作者也没有花篇幅进行解释,途中出现的新人物也只有天经地义的属性,没有细节描写,一切信息似乎本来就在那里,作者根本没有展示来源的意图。这样看似极不工整的写法,却不断加大着读者的好奇心与文中世界的谜题之间的张力,不动声色的作者带来了一种类似《百年孤独》般的不疾不徐的奇幻阅读体验。
  
  韩松的小说中有一点几乎有点好笑,就是他的个人写作风格似乎尚不固定,一些段落就像囫囵吞下的旁人作品一样:独行主角的心理描写像陀思妥耶夫斯基,当出现女孩时,两人的对话又像极了村上春树。以此为佐证,尽管从80年代就开始科幻写作,但记者身份的韩松本质上还是一个业余作家。不过,Sci-Fi作品拼的是世界观,韩松用业余小说家的文字营造出了一个复杂的黑色世界,它令人恐惧,开放而又迷人,它多意象而少解释,因此留有巨大的谜题缺口,又几乎可以自恰。那里不像20世纪的地球,还沉浸在向左走向右走的选择当中。在那里,世界无论看来是残破的还是金碧辉煌的,处于个体的人们都像蝼蚁般苟延残喘。他们的祖先(也就是我们)的人性之恶导致了这样的结局,我们搁置了正义,越过了选择,消耗掉资源,使组织权力最终与资本大鳄联姻媾和,让子孙后代处于“托管基金会的概率计算机”的绝对控制之中。
  
  忘掉外星人入侵与胸部喷火的女孩这些B级桥段,不是科幻迷的读者,或许能够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更加理解韩松的悲观世界。用句90年代摇滚乐手高旗的歌词吧,台湾女歌手杨乃文也翻唱过,她谈的是爱情,但在这里也正合适:“我对明天的恐惧,来自对今天的厌倦。”

来自: 豆瓣
作者: 菠萝$    时间: 2012-10-28 14:52
  
  
  大过年的不做准备,半夜不好好休息,不读点喜庆的东西,我一个人窝在被窝里,就着有些刺眼的台灯,读《地铁》。我把有些铁青色,有艳丽插话的封皮扯下来,读得晦涩难解,神志不清,或是过于疲惫需要活动腰肢的时候,就把书反扣过来,盯着封面的“地铁——SUBWAY——韩松”几个“符号”,懂不懂都忍不住要喊一声:不要在半夜读韩老师的书啊!凌晨2点,黑色的内层封面像是踽踽而来的末班地铁,缓缓停车,不容分说的把我像灰尘和吸尘器一般吸进去,再开往台灯光线之外的浓密黑暗。
  
  我承认我有点儿害怕的。(主要是想象力丰富,一直在联想)睡觉的时候窝紧了被子。我承认我有不少细节没读懂,这并不妨碍我在书里有些过分矫饰的,意象晦涩的,感情诡吊的短句的淫威下小小的颤抖一把。
  
  于是我睡不踏实。大年三十早上早早起床,准备了一肚子问题,在网上搜书评,想找到答案。发现,哎,没有答案。让我想起 Dia的书评里说:“比如,(这不是《地铁》里的情节)一只豚鼠胡子上挂着一把发着金属光泽的布制手枪,这手枪只出现了一次,它居然也没有响过。至于豚鼠从哪儿来的为什么胡子上要别着手枪,手枪为什么是布制品,又为何会有金属光,似乎根本不是作者该考虑的范围。在《地铁》里,营造荒诞场景是大多数短小句式以及比喻的主要用途,至于它们之间的关联和盖然性,完全漂浮在书本几光年之外。”
  
  也许那些刻意矫饰的句子,过分装修的比喻,埋地雷般高密度的与黑暗和死亡有关的意象存在的目的,仅仅是铺垫出一种恐怖在场的氛围? 还是因为我没有迈过《地铁》的“读者门槛”,比起在大门里大呼“原来如此”,我只能在门外独自喟叹其“不知所云”?
  小说究竟是应该追求理解还是追求感觉?作为一个喜好转牛角尖,对文本的解读从“懂了才是好”的原则出发的读者,我只是觉得,不能理解的文本和叙事所蕴含的,复杂也好害怕也好的种种感觉,固然有其吸引力,但为之而读这本书,倒不如看恐怖电影来的干脆爽利。关于“陵墓”、“尸块”、“棺材”等等的比喻,读多了也就失去了锋利的触觉。
  
  所以全书最吸引我的是《惊变》和《天堂》里新的世界模型和生态变化。读的最“爽”的正是小寂(和“寂之神”有关系?)在地铁车窗外攀爬的探险和五妄的地下部落。语言也明快了许多,节奏也清晰了不少,而小说的点子仍然新鲜活泼,新世界的设定让人惊叹。
  
  也许我还是比较适合阅读凡尔纳的探险小说?
  “科幻星球太危险,施主还是赶紧打道回府吧。”
  
  
  
  -总的感觉
  《符号》看不懂,晦涩;《末班》看不懂,荒诞;《废墟》看不懂,因为草草收尾的结局中的剧情大转折。看不懂只想问到底这是神马意思?!
  唯有《惊变》和《天堂》看懂了,想说“痛快”。尤其是经历了之前仿佛在沼泽中跋涉的迟滞感。
  
  所有章节都像是浓雾弥漫的城堡,看不究竟中透着诡屌的轮廓。兼具酣畅淋漓的境界和些微颤抖的触觉的,我只喜欢《惊变》和《天堂》。
  
  
  
  以上个人的一点小看法。意在交流,切莫深究。
  
  
  
  
  

来自: 豆瓣
作者: 小J快    时间: 2012-10-28 14:52
  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d0e8e10100pprg.html
     
                                       开往?的地铁
                             ——评《地铁》
                                                 
      新世界第一个十年行将结束时,共和国进入了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两位优秀作家刘慈欣和韩松,对这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民族也都有些话要说。前者的《三体3》高调登场,以其一贯的气魄,为人们展示星空的壮美,试图唤回我们的理想主义激情,后者则低调地推出了《地铁》,刨掘着黄土深处的迷宫,露出那令人错愕的庞然根须,让我们对脚下的土地有了更深的认识。
  
      韩松是个温和体贴、善良聪敏、实力毫不逊色的作家,以写作阴郁晦涩的重口味小说著称,大概在中国当代被称为“科幻作家”的人当中,没有谁的作品在阅读和接受方面,能比他具有更大的分歧性。几十年来,他悄无声息地出版了几本书,多数都只粗糙地印刷了几千册,尘封在地摊儿盗版书风格的奇怪封面下。但韩松耐住了寂寞,继续默默地写着只能为“科幻”这一小圈子里的少数人所喜爱的作品,而他的热爱者们,虽也常说自己读不懂韩松,却以淘到一本他的书而欣喜,然后等待着有朝一日,这些稀奇的版本将因作家被世人承认而变得价值连城。
  
      然而,如果有系统地阅读韩松,能够发现他的写作始终围绕着一些特定的命题展开:生存的荒谬、人生的虚无、中国的现在和未来、人类历史的黑暗、文明的兴衰、面对强大国家机器和神秘宇宙时普通人的挫败感、时代的丑恶欲望、自我与他人的可恶与可怜,等等。白天,他是一名新华社记者,在形形色色的新闻事件中承受着时代脉动的撞击,晚上,他是一个深沉的作家,寻找着一种非如此不可的独特表达,去把他以异于常人的认知模式得出的惊人判断埋藏于诡异的故事中。这种表达,他称之为“科幻”,并把它改造成一种生存状态,一件可以使活着更有意义的事。对他来说,“科幻”有两个意思:批判现实的有力方式和完善自我的修行。
  
      优秀的作家总是创造一个有个人烙印的风格化世界。韩松也用笔组装出一个罕见而珍贵的宇宙体系。那些软弱具有强烈羞耻感的男性主人公,那些时空错置和历史反转的滑稽和荒凉,那些无法解释却颇有味道的神秘情节,那些在异常环境中的暴力和血腥,那褶皱而饱满多汁的语言,均以变形的方式勾画出一副暧昧、游离的时代风俗画,令人若有所悟又若有所失。《地铁》正是这一体系中最新、最圆熟的代表。在这里,地铁会不能自已地一往直前,遭遇离奇变故的人们这幽闭空间里上演一出出惊心动魄的进化/退化戏剧,释放着人性深处的恶与无奈,而这背后,却隐隐浮现着不同文明间为了生存而进行的竞速实验,在天空与大地的竞赛中,谁也没把握地说末日的来临究竟是后发现代化国家在拼命地寻找前进道路时的实验意外,还是冥冥中的神秘力量在世界末日后制造的幻像。而后末日时代退化的民族在地底的挣扎注定是徒劳,早晚要被进化的鼠类取代历史的主角,一代代人对真相的追寻,直到最后一对少年男女重返祖先遗留的废墟,才终被证明为虚妄。
  
      “过去百多年来,铁道的修建,已成为了中国崛起的一个标志,浓缩着这个泱泱大国的现代化奋斗历程……如今,这个修建了万里长城的民族,已然修建出了超过万里长城的铁路网,无论从速度、长度,还是从密度、高度,在世界上都名居前列乃至首屈一指……如果说现代化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城市化的话,那么,地铁正好是这一进程的写照。”在《自序》里,韩松如是说。实际上,也正是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最深的痛,她心灵的巨大裂隙,并及她对抗荒谬的挣扎,乃至她苏醒过来并繁荣之后,仍然面临的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她深处的危机,在世界的重重包围中的惨烈突围,还有她的儿女们的游荡不安的灵魂”,使得韩松选择了以奇崛的方式,写出了时代的寓言。
  
      在一篇创作谈中,韩松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比卡夫卡还要荒谬的时代。确实,在今天,个人的经验被碎片化、同质化。能否从总体上认识和把握这个时代,并将贬值的经验和破碎的认知整合成一幅有效的世界图景,并带着可贵的诚意和信念呈现给读者,越来越成为当代作家的根本挑战。有时看某些所谓“主流文学”简单地将社会新闻平移到作品中,我总觉得不过瘾,疑心在文学已失落了文化先锋地位的今日,这种对“时代丑恶”的简单批判不过是精英人士在标榜良知而已。而有些“魔幻现实主义”,又放不开手脚,好比电影中的轻功,再神奇也只是吊钢丝。然而《地铁》却好比从地球来到了月球,因为重力的不同,不用道具,也可以飞檐走壁,更加飘逸和痛快。而那些难于理解的时代经验,就在这惊艳的黑色世界里获得了曲折的展示和宣泄,那个冷静的观察者也就在写作与抗争中,重新找到了信仰。
  
     值得关注的是,《地铁》的部分内容曾以单篇小说的形式发表过,并令很多读者困惑不已。如今通过情节的改动和新写的篇章,五个短篇被整合为一体,首次为我们呈现出其背后那个统一的宇宙图景,细心的读者通过潜藏的线索,便可大致还原出谜局的真相,窥探到作家对于“地铁”及时代的思考,甚或可发出苦涩的会心一笑。正是这从零散断章到统一世界的整合,预示着作家或许已不再满足于散篇的表达,而要开始以成规模、有系统的方式去建设他心中的宇宙,使其愈发成熟和厚重。《地铁》无疑是新世纪十年里最好的华语文学之一,随着它的呼啸而过,韩松的更多作品将要被发掘和认识。如果说四十岁是一个作家最好的年龄,那么,是时候让更多的中国人与最好的韩松相遇,去领略往那神奇的幽冥世界了。
  
  
  
  附:1关于韩松其人,可参看北青报《韩松越界求真》,有人看了报道后说,“韩老师不开口时让人想要远观,一开口就想要亵玩,比大龙猫还可爱。”http://bjyouth.ynet.com/article.jsp?oid=76415179
  
      2本文发在《时代周报》114期。
  
  

来自: 豆瓣
作者: 脱缰的$    时间: 2012-10-28 14:52
  首先……我承认我可耻……我是从网上下载的电子版图书…………………………………………………………………………………………………………………………………………………………………………放到我的bambook里……在睡觉前……一口气读完……之后感觉自己的卧室仿佛飞驰在黑暗腔洞中地铁的车厢……再无睡意……

来自: 豆瓣
作者: fenrir$    时间: 2012-10-28 14:52
  刚拿到书,从卓越订的,一个礼拜才到手。先说说第一感受:封面设计颇有新意,刚到手的时候还以为是腰封,准备习惯性地拆了扔掉。才发现原来是副折起来的海报。全书印刷质量一般,最后几页还有重影。版式设计上,上方和左右的页边距好窄,下面的倒是挺宽,第一感觉是切边的时候出了问题,大概是为了契合本书的”妖气“有意设计这种不平衡感吧。

来自: 豆瓣
作者: 轩尼诗$    时间: 2012-10-28 14:52
             
         《地铁》据说是最先在光合作用书店铺货的,我也是在这家书店里发现并第一时间购买的,不过不是传说中首批签名版中的一本,扉页光滑如新。买来之后断断续续看了很久,第一篇始终不能看完。慢慢的书放在床头一次又一次滑落到地板上,索性我住的房子没有裂口,小区又离最近的八宝山地铁口很远,因此我怀疑这本书买张票企图逃离的阴暗理想最终没能实现。为了报复对我的不忠以及一点点恶趣味的小满足,我决定在地铁里趁着阴郁的灯光把它读完在此之前,我特地买了一瓶绿茶,并把瓶口撑开……
        1.关瓶子的妖精
        末班地铁发生怪事,被搭乘末班地铁的“他”发现。在这里“他”发现怪事的那个夜晚之前我是可以断定在之前许多年“他”规律性的下班搭乘地铁的时间里是没有发现这样的怪事的。但是怪事还是发生了,就在眼前,“他”的手伸进了一名昏睡的年轻男乘客的身体里。第一个故事仅仅是发生的怪事,是五个相互串联故事的第一幕场景,是蝴蝶的翅膀。蝴蝶诡异的扇动翅膀,不久之后海啸便会来临。
        蝴蝶扇动翅膀的时候恰巧被“他”发现,这可以理解为有组织有几率有预谋的巧合。幕后的力量操纵了‘“他”发现怪事“这一事件。在这起连泰晤士小报都不会关注的小趣闻事件中,“他”应当扮演传说源头者的角色。因为在第三篇《符号》中主人公小武曾听北方周姓老人关于xxx的传说,而周姓老人就是”他“的女婿。”他“发现了绿色液体绿色液体瓶子、小矮人,以及目睹乘客被搬走的全部过程。为了能够知晓真相,也为了驱散心中莫以名状的恐惧焦虑不安,“他”小心翼翼地做了一些失败的、令人沮丧的寻找,并对一个多年不见的老同学敞开心扉,但最终都无法释怀。
        或许绝望之下,只有深切体会当晚乘客被塞入绿色液体瓶子的感受才能发现什么,于是他出现在办公室,自己浸泡在绿色的液体瓶子里。是想唤醒人们对于渴求真相的欲望,或是出于我和“处长”都不能理解的目的?人们很快遗忘这个在麻木的机械化的大楼里突兀的怪异的东西,它就在眼前,却视而不见。只有瓶子里老王一副心满意足的表情,“像一个胎儿,在子宫中安睡”。
        “他”被火化,剩下一个十字形的结晶体。
        【个人低声:找不到答案的时候,就去跟上帝们喝茶好了】
        2.飞走的蝴蝶
        无聊之极的蝴蝶舒展一下翅膀,接着去找菊花唠嗑去了。它不知道自己引起了一场巨大的“海啸”。
        地铁再也停不下来之后,处于封闭环境的人渐渐地变异。人们首先是惶恐,惊诧,但仍抱有希望。初期在怀着“地铁会停下、外面的人会来救我”的心态下,人们安静的接受目前所处的困境。当小小骚乱、少数人情绪变化,警察适时出现,并被大家在潜意识里接受为秩序的权力执行者,兼最低生活保障发放者。在困难时期,偷吃食物是无耻的不可饶恕的行为(已经超越杀人成为最不被原谅的犯罪),哪怕是愚昧的农民。于是农民瞬间被打死,在警察至高无上的威严下食物被平均分配到每名乘客的手上,此时,“会有Mr.X来拯救”仍然
  充斥在每个人的脑中。
      乱世出英雄。既然不能坐以待毙,便有挺身而出充当探险家战士新希望天行者的人冲破藩篱,进入到未知的黑暗。
       车厢在飞速的地下变成一个独特物理规律支配的世界(《霜与火》),扔掉最后一块生理遮羞布的人们发现自己在急速的衰老,为了继续活下去(“地铁会停下”这样的想法什么时候被遗忘的?),人们几近疯狂推出各种“理性生存方案”,比如吃掉小孩、杀掉一些人等等。这是科学家再一次出场,告诉大家其实还是有一种被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方法:我这里有一台机器……
        天行者离开车厢一点点的攀爬,一节车厢一节车厢的目睹平行世界里在独有的物理法则支配下的人或挣扎或沉寂或直接消失不见【我怀疑没有人的车厢是不是为了春运时加座用的】,然后带着一个失望的发现轮回到原点——出发的世界。他惊讶的发现这节车厢的人已经进化成为王晋康了【《蚁生》作者】,不明所以的曾经充满希望的英雄/攀岩者,被蚂蚁晚餐了。
        【看来人是很难进化成老鼠的】
        3.符号
        小武所在的S市出了一点小意外,不知自己究竟想要什么答案的小武邂逅了邻家女孩卡夫卡,两人相约一起深入地下寻找失踪列车的真相。他们在莫瑞亚矿坑中遇见了另外7名同伴(分别是阿拉贡、波罗密、金厉等),于是具有西方侠义精神的九人小组各怀鬼胎开始了幅员辽阔的远行。首先消失的是外商,由于消失的很突然,只好把原因归结于他回到爱隆王那里讨要没被带出来的戒指去了。剩下的八个人继续他们通向M国,也就是那个什么火焰的山口你们知道。但是终究要分开,于是在被老农民狠狠地K了一顿之后,代表精英阶层的记者联合小情侣和代表等待戈多的未知的空姐娘俩不情愿带着农民分成两大帮派——洪兴社和三合会。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各走各路。
        不过很快外商化身白袍甘道夫再次出现,这令小武和记者很是不安,卡夫卡的失踪更加加剧的小武内心的焦虑与后悔。为了继续漫无目的的走下去,大家一致决定没有目的的继续前行,同时还要防范进化了的农民与外商在某一个值得庆祝的时刻将他们撕成碎片,一口一口的吃掉。
        小武逃离洪兴社,或许他认为洗白自己才是最好的选择。可是他误入克隆岛,看见无数被复制的羽/鸟人为了一个宇宙大同的崇高目标辛勤忘我的工作,这让小武很感动,他很快便投身到革命的洪流当中去了。
        不幸的是小武差点挂掉,他再一次改变决定:
       要有爱,要知道为啥自己叫“小武”。
      【……】
        4.天堂没有地下铁
        十七世列车长挂掉之后,十八世继任者五妄终于在法定年龄上完成了蜕变。五妄注定要到达地面,无论这节车厢里幸存的人们在进化后已经面目全非。然而地下的世界已经成为充斥着轰隆隆的拆迁声的新农村建设大工地,一方面五妄要带领着村民躲避大机器的破坏;另一方面又要带领大家本想美丽的新世界。“那里空气总是宁静,那里湖面充满澄清……
       老鼠中出现了新的物种——鼠语者,老鼠群体中率先进化到介于老鼠和人之间的智慧老鼠。五妄与鼠语者对话,并继续前行。
       最后仅存的光杆列车长五妄爬到地面,然而地面已经被老鼠占领,它们把五妄包围起来,高呼着:
        克里兹!克里兹!
       【阿尔及侬终于可以瞑目了】
        5.一头雾水
        此时人类早已灭亡,幸存的宇航员后代孤独的在小行星带苟延残喘。人们被分成许多的帮派,相互之间尔虞我诈。
        露珠和雾水身负神圣的秘密使命,被老头从小行星派出和老头一起到地球参观,在躲过了史莱克好朋友的监视之后重新生长进化,在废墟与黑暗之间寻找被祖先隐藏起来的文件夹。
        这时一个叫做李刚、实际上是系统插件的男人开着一辆黑色迈腾出现在雾水的面前,并表示可以提供帮助。雾水相信了他的话,跟着他来到地下铁的遗址中参观拍照。可是螺柱很快发现了李刚的真面目,她杀死了李刚,但也被李刚打中,奄奄一息。临死之前楼主对雾水吐露了真相:她是老头派来监督+帮忙的。
        雾水发现了真相,并将文件复制到了自己的硬盘——大脑中。然而李刚再次出现,杀死了雾水。
        被复活的雾水发现文件夹被剪切,历史记录和cookie也被清理的干干净净。李刚告诉他其实雾水发现的真相并不是人类灭亡的真相,而真相与曾经在地球上建立的一家”C“标志的可乐公司有很密切的关系。不过这一切都他妈的变浮云了,因为老鼠告诉雾水关于阿尔及侬的实验失败了。
        【最终雾水一头雾水,什么都不知道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華斯比$    时间: 2012-10-28 14:52
  刚刚从当当网买来《地铁》还没来得及看,无法全面地点评此书,在这里想谈谈自己对“果壳阅读”的一些看法:
  包括这本《地铁》在内,“果壳阅读”目前已经推出了四本书,其余三本书《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一百种尾巴或一千张叶子》和《吃的真相》,都是科普类书籍,作者均是科学松鼠会的成员,内容也大都来自网站或博客上的文章。
  这四本书可以分为两类:前三本是一类,科普类;《地铁》则属于科幻类。由此可以初步看出果壳阅读在出版方面也基于这两种类型。
  从目前的稿源来看,科普类图书的出版基本会和之前的三本一样,主要以在松鼠会官网和果壳网上的科普小品文为主,走流行科学阅读的路线,这也符合松鼠会一贯倡导的“让科学流行起来”的主旨。
  但在科幻小说的出版方面其实并不乐观,稿源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出版国内作者的原创作品,还是引进国外的畅销名著?或二者兼顾?这要看果壳阅读的定位了。
  原创出版这一块,所有科幻出版者都知道美国的先进经验:科幻要想繁荣,必须从期刊市场转变为图书市场。在国内悬疑小说领域,已经基本形成了图书出版市场,而科幻还没有,因为什么,没有充足的长篇小说稿子,怎么出书?目前国内还基本处于以杂志发行为主、图书出版(指原创出版)为辅,以杂志带动图书的模式,即使有了中长篇,也大多会先发在杂志上,而后再出版单行本。细算下来,国内一年能出版单行本的科幻长篇屈指可数,如果果壳阅读将科幻出版定位在直接出长篇单行本上,难度可想而知。
  长篇原创出版可以参考新星出版社的“午夜文库原创系列”的选稿理念,要出只出质量过得去的精品,要么不出。
  那么出版中篇集呢?是一种思路。其实刚刚出版的《地铁》就可以看做是韩松一系列关于地铁的小说的合集,可以算是一个专题的合集。果壳网开了“微科幻”主题站,站内的优秀作品完全可以考虑定期、分主题、分作者结集出版,这是将自己的短篇科幻资源进行整合的一种不错的做法,此是其一。
  其二,可以搜罗整理旧有的科幻资源,整合出版。最典型的做法就是出作家的作品集,比如已故科幻作家柳文扬、绿杨等人的。当然不一定出全集,可以选择和果壳阅读定位、主题相契合的来出。也可以出些普及科幻文化或涉及浅显通俗科幻理论的通俗读物,这些都有利于科学文化的普及,比如柳文扬在《惊奇档案》上发的一些文章。但其中可能牵扯到和一些作品的版权问题,则要和杂志社或著作权持有人等进行沟通和合作。短篇的稿源相对多一些,结集出版相对容易一些。
  从果壳阅读对《地铁》的定位可以看出,有推向主流文学的意思,旨在让更多人关心科幻,让科幻也流行起来。

来自: 豆瓣
作者: entrop$    时间: 2012-10-28 14:52
  不是书评,也不想做明确的解读,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感悟,下面只是将《地铁》中一些能让人会心一笑的语句和段落摆放在这里,与大家分享;精彩的、发人深省的段落和语句还有很多,还没有读过这本书的读者快快自己去发现吧!
  部分书摘如下:
  “他们为什么仍然保留了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两样稀罕的能力,不是早已被地面的新闻信息聚合器和纳米市场监视器给摧毁了吗?”
  
  “直到那个疯魔迷醉的梦游时代结束之前,...他们...天真无邪地生活着,从不去构想未来的灾难。这个世界已经足够大,南北东西均相距五千余公里...让人闭着眼睛,随便地走来走去...在五千公里乘五千公里的疆域上,再增加上下五千年这个尺度,其实就连爱因斯坦的多维连续时空观,也早早包含进去了...”
  
  “...实验的目的正是为着S市居民的未来着想,而这也许是要在灾难来临之际,与M国人的星际移民飞船进行较量,争一口气,赌一赌谁能幸存下来,也就是为了面子吧。...”
  
  “这个虫洞肯定是我们凭借自己的科技力量,独立自主人工制造出来的。不靠M国人,也不靠外星人”
  
  从可口可乐的广告牌到C饮料:“C饮料的C,其基本含义已根据我国国情,进行了重大的拓展和提升。它就是control,contain,caculate,circle... C饮料也由我国资本控股了吗...UFO研究会最后也被C饮料公司收购了吧...搜索引擎只需要用C饮料进行润滑,就能以超光速运行...C就是液体本身...世界是咸湿的......”
  
  C饮料的C(control,contain,caculate,circle),... 与S市的S(submit,sustain,survive,succumb的打头字母)相匹配,形成美妙的生命进化双螺旋图形......
  
  (他们不停地把 “地铁之友”装上卸下,卸下装上,循环往复)... “鬼影幢幢,却妙曼神圣,热血沸腾,洋溢着理想主义与英雄主义的豪迈。小武在令人窒息的恶臭中,感受到了久违的幸福,心中激荡着仪式般的虔诚与庄严。”......
  
  废墟探险者说:“迷宫很早就有了,不知是谁建造的。现在成了老鼠的乐园。它们把跑迷宫当作了自己的进化方式。老鼠们相信,跑出去就可以获得更高级别的智力及地位——至少可以加入马面人的序列。也许它们都急切着想要为我们打工吧,嘿嘿。刚开始时,我们以为,老鼠们是在寻找另一个宇宙的入口,但显然它们还没有具备这样的能耐,只能一步一步的来。不过,这仍然可能是一个巨大的阴谋,目的是为了搞垮我们,现在只是初现端倪。不管怎样,跑迷宫已成了老鼠们的宗教——在我们看来自然是邪教,但这才是最可怕、最要命的。也许正因为这个,当年,这些同样生活在黑暗地底的小动物,才没有与你们的先辈一起,在大爆炸中俱亡。它们好像更能适应环境的剧变。它们既不像机器人,也不像人类中的大多数那样,只会按照程序基因中设定的惟一机制运行。老鼠们懂得学习,还善于记忆。它们很少有压力性失误。它们早就比大型猿类更加聪明,却一直小心地在人类面前掩饰了自己的平均智力水平。老鼠中智商最高的家伙,现在的确正在为我们工作。但我们猜测,这一定不是它们真正想要的未来。未来会怎样呢?不同的物种的脑海中,未来是不一样的图景。因此未来永远是不清晰的,永远像是一团又一团的迷雾……按照这个画面,为物种设计的进化路径也各不相同。只知道老鼠的行为最近越来越超出想象,有几个亚种的鼠群,已能把人类潜意识中想要看到的东西复制并模拟出来,幻化给前来遗址公园的游客们观赏,目的不明。这很不寻常。似乎,鼠辈们攒足了劲要创造新的文明,这越来越显而易见了。如此的锲而不舍而低调行事,是你们那些死要面子的先辈们无法想象的。毕竟是千万年来就生活在贵部族地盘上的老鼠啊。其实它们与早期的你们倒是很相像的。这才更加让我们警惕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entrop$    时间: 2012-10-28 14:52
  不是书评,也不想做明确的解读,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感悟,下面只是将《地铁》中一些能让人会心一笑的语句和段落摆放在这里,与大家分享;精彩的、发人深省的段落和语句还有很多,还没有读过这本书的读者快快自己去发现吧!
  
  部分书摘如下:
  “他们为什么仍然保留了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两样稀罕的能力,不是早已被地面的新闻信息聚合器和纳米市场监视器给摧毁了吗?”
  
  “直到那个疯魔迷醉的梦游时代结束之前,...他们...天真无邪地生活着,从不去构想未来的灾难。这个世界已经足够大,南北东西均相距五千余公里...让人闭着眼睛,随便地走来走去...在五千公里乘五千公里的疆域上,再增加上下五千年这个尺度,其实就连爱因斯坦的多维连续时空观,也早早包含进去了...”
  
  “...实验的目的正是为着S市居民的未来着想,而这也许是要在灾难来临之际,与M国人的星际移民飞船进行较量,争一口气,赌一赌谁能幸存下来,也就是为了面子吧。...”
  
  
  “这个虫洞肯定是我们凭借自己的科技力量,独立自主人工制造出来的。不靠M国人,也不靠外星人”
  
  
  从可口可乐的广告牌到C饮料:“C饮料的C,其基本含义已根据我国国情,进行了重大的拓展和提升。它就是control,contain,caculate,circle... C饮料也由我国资本控股了吗...UFO研究会最后也被C饮料公司收购了吧...搜索引擎只需要用C饮料进行润滑,就能以超光速运行...C就是液体本身...世界是咸湿的......”
  
  
  C饮料的C(control,contain,caculate,circle),... 与S市的S(submit,sustain,survive,succumb的打头字母)相匹配,形成美妙的生命进化双螺旋图形......
  
  (他们不停地把 “地铁之友”装上卸下,卸下装上,循环往复)... “鬼影幢幢,却妙曼神圣,热血沸腾,洋溢着理想主义与英雄主义的豪迈。小武在令人窒息的恶臭中,感受到了久违的幸福,心中激荡着仪式般的虔诚与庄严。”......
  
  废墟探险者说:“迷宫很早就有了,不知是谁建造的。现在成了老鼠的乐园。它们把跑迷宫当作了自己的进化方式。老鼠们相信,跑出去就可以获得更高级别的智力及地位——至少可以加入马面人的序列。也许它们都急切着想要为我们打工吧,嘿嘿。刚开始时,我们以为,老鼠们是在寻找另一个宇宙的入口,但显然它们还没有具备这样的能耐,只能一步一步的来。不过,这仍然可能是一个巨大的阴谋,目的是为了搞垮我们,现在只是初现端倪。不管怎样,跑迷宫已成了老鼠们的宗教——在我们看来自然是邪教,但这才是最可怕、最要命的。也许正因为这个,当年,这些同样生活在黑暗地底的小动物,才没有与你们的先辈一起,在大爆炸中俱亡。它们好像更能适应环境的剧变。它们既不像机器人,也不像人类中的大多数那样,只会按照程序基因中设定的惟一机制运行。老鼠们懂得学习,还善于记忆。它们很少有压力性失误。它们早就比大型猿类更加聪明,却一直小心地在人类面前掩饰了自己的平均智力水平。老鼠中智商最高的家伙,现在的确正在为我们工作。但我们猜测,这一定不是它们真正想要的未来。未来会怎样呢?不同的物种的脑海中,未来是不一样的图景。因此未来永远是不清晰的,永远像是一团又一团的迷雾……按照这个画面,为物种设计的进化路径也各不相同。只知道老鼠的行为最近越来越超出想象,有几个亚种的鼠群,已能把人类潜意识中想要看到的东西复制并模拟出来,幻化给前来遗址公园的游客们观赏,目的不明。这很不寻常。似乎,鼠辈们攒足了劲要创造新的文明,这越来越显而易见了。如此的锲而不舍而低调行事,是你们那些死要面子的先辈们无法想象的。毕竟是千万年来就生活在贵部族地盘上的老鼠啊。其实它们与早期的你们倒是很相像的。这才更加让我们警惕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entrop$    时间: 2012-10-28 14:52
  不是书评,也不想做明确的解读,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感悟,下面只是将《地铁》中一些能让人会心一笑的语句和段落摆放在这里,与大家分享;精彩的、发人深省的段落和语句还有很多,还没有读过这本书的读者快快自己去发现吧!
  
  部分书摘如下:
  “他们为什么仍然保留了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两样稀罕的能力,不是早已被地面的新闻信息聚合器和
  
  纳米市场监视器给摧毁了吗?”
  
  “直到那个疯魔迷醉的梦游时代结束之前,...他们...天真无邪地生活着,从不去构想未来的灾难。
  
  这个世界已经足够大,南北东西均相距五千余公里...让人闭着眼睛,随便地走来走去...在五千公里
  
  乘五千公里的疆域上,再增加上下五千年这个尺度,其实就连爱因斯坦的多维连续时空观,也早早包
  
  含进去了...”
  
  “...实验的目的正是为着S市居民的未来着想,而这也许是要在灾难来临之际,与M国人的星际移民飞
  
  船进行较量,争一口气,赌一赌谁能幸存下来,也就是为了面子吧。...”
  
  
  “这个虫洞肯定是我们凭借自己的科技力量,独立自主人工制造出来的。不靠M国人,也不靠外星人”
  
  
  从可口可乐的广告牌到C饮料:“C饮料的C,其基本含义已根据我国国情,进行了重大的拓展和提升。
  
  它就是control,contain,caculate,circle... C饮料也由我国资本控股了吗...UFO研究会最后也被
  
  C饮料公司收购了吧...搜索引擎只需要用C饮料进行润滑,就能以超光速运行...C就是液体本身...世
  
  界是咸湿的......”
  
  
  C饮料的C(control,contain,caculate,circle),... 与S市的S(submit,sustain,survive,
  
  succumb的打头字母)相匹配,形成美妙的生命进化双螺旋图形......
  
  (他们不停地把 “地铁之友”装上卸下,卸下装上,循环往复)... “鬼影幢幢,却妙曼神圣,热血沸
  
  腾,洋溢着理想主义与英雄主义的豪迈。小武在令人窒息的恶臭中,感受到了久违的幸福,心中激荡
  
  着仪式般的虔诚与庄严。”......
  
  废墟探险者说:“迷宫很早就有了,不知是谁建造的。现在成了老鼠的乐园。它们把跑迷宫当作了自己的进化方式。老鼠们相信,跑出去就可以获得更高级别的智力及地位——至少可以加入马面人的序列。也许它们都急切着想要为我们打工吧,嘿嘿。刚开始时,我们以为,老鼠们是在寻找另一个宇宙的入口,但显然它们还没有具备这样的能耐,只能一步一步的来。不过,这仍然可能是一个巨大的阴谋,目的是为了搞垮我们,现在只是初现端倪。不管怎样,跑迷宫已成了老鼠们的宗教——在我们看来自然是邪教,但这才是最可怕、最要命的。也许正因为这个,当年,这些同样生活在黑暗地底的小动物,才没有与你们的先辈一起,在大爆炸中俱亡。它们好像更能适应环境的剧变。它们既不像机器人,也不像人类中的大多数那样,只会按照程序基因中设定的惟一机制运行。老鼠们懂得学习,还善于记忆。它们很少有压力性失误。它们早就比大型猿类更加聪明,却一直小心地在人类面前掩饰了自己的平均智力水平。老鼠中智商最高的家伙,现在的确正在为我们工作。但我们猜测,这一定不是它们真正想要的未来。未来会怎样呢?不同的物种的脑海中,未来是不一样的图景。因此未来永远是不清晰的,永远像是一团又一团的迷雾……按照这个画面,为物种设计的进化路径也各不相同。只知道老鼠的行为最近越来越超出想象,有几个亚种的鼠群,已能把人类潜意识中想要看到的东西复制并模拟出来,幻化给前来遗址公园的游客们观赏,目的不明。这很不寻常。似乎,鼠辈们攒足了劲要创造新的文明,这越来越显而易见了。如此的锲而不舍而低调行事,是你们那些死要面子的先辈们无法想象的。毕竟是千万年来就生活在贵部族地盘上的老鼠啊。其实它们与早期的你们倒是很相像的。这才更加让我们警惕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司礼秉$    时间: 2012-10-28 14:52
  用文邹邹但又半吊子的话来说,就是:
  无人读之,我惜之;一人读之,我赞之;数人读之,我叹之;更多人读之,我汗之。
    
  但是换做不那么装逼的说法,就是:
  我没看懂,但我又看明白了。
    
  地铁是一部什么样的小说,你若是问我,我会想一会告诉你,地铁不是一本通俗小说,但也不是纯文学著作。如果非要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的话,我宁可说,它是有生命的,不断变幻的,有趣的文本。
  只要你慢慢看下去的话。
  要不是为了去读三体三,我原来想每天几页,随意地看完。可是,我又担心我永远读不完,困在《地铁》的某节车厢里。
  要不是为了感谢送我样书的朋友,我也不愿意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在我看来,《地铁》是仅仅属于韩松的,同样,对于它的阅读体验也是仅仅属于我自己的。
  但是,我还是想说出来。
  可是一到下笔,我又不知道该说什么。脑海里的词句都是片段式的,比如《地铁》是体验式,你用你的生命与经验,理智与情感在这本不厚的书里沉迷。又比如,我甚至不愿意更多的人读到它。因为地铁里人太多,会挤的。
  如此而已。
    
  有朋友告诉我,世界上看过《悟空传》的人有两种:一辈子只能读一遍的和一年必须读一遍的。
  而《地铁》,我会在以后的岁月里经常拿出来,随便翻几页,看看困在那里面的,24岁的我。
  哎,你找到下一站了吗?
  
  隔了几天,又把《地铁》拿出来翻了几页。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突然看不到幽暗。我突然想到了这么一个比喻:地铁不是一列2号线,从西直门到西直门永无止尽。地铁其实是1号线,过了四惠,突然驶出地面,一切阳光明媚,春暖花开。
  其实《地铁》是什么,我也不知道。
  这是卡夫卡的城堡,韩松的地铁。
  

来自: 豆瓣
作者: Dia$    时间: 2012-10-28 14:52
  在西单图书大厦找了一圈都没有找到,不得不在计算机上查找,终于在盗墓小说的最底层找到了《地铁》。本来我以为《三体3》肯定是畅销书,找到它旁边必定就是《地铁》。结果我连《三体3》都没看到个影,奇幻类和外国科幻小说却分别有四个专门架子!真让人为中国科幻唏嘘感叹。
  
  一晚上看完了《地铁》,心中十分气恼。
  形象、场景塑造的过程,光靠比喻句来支撑,这是打着”阅读门槛高“的旗号在偷工减料。
  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这种以情感比喻情感的句式最惹我烦躁。
  一段四行长的句子里出现了六个同类比喻,在我看来这只能说明作者驾驭文字的能力和想象力都不足。
  我只感觉韩松努力地行走在他想象力的边缘,想象力的大网能铺展多开,他的意识必定在那边缘跳跃着——跳跃,不是狂奔。它运动得太不流畅,太没有关联。
  比如,(这不是《地铁》里的情节)一只豚鼠胡子上挂着一把发着金属光泽的布制手枪,这手枪只出现了一次,它居然也没有响过。至于豚鼠从哪儿来的为什么胡子上要别着手枪,手枪为什么是布制品,又为何会有金属光,似乎根本不是作者该考虑的范围。在《地铁》里,营造荒诞场景是大多数短小句式以及比喻的主要用途,至于它们之间的关联和盖然性,完全漂浮在书本几光年之外。
  
  地铁惊变是里面相对较好的一篇,可我看了更感觉遗憾。它是一个好故事,但是太干燥,捏一把能从指头缝里漏出我上火的扁桃体。
  
  如果说韩松有意修正读者的”地铁观“,目的肯定达到了;但就这本书本身而言,更具体说是我对韩松的期望而言,实在是有些差强人意。另外一篇评论(http://book.douban.com/review/4545143/)以”绝好的寓言,中等的语言,绝对不是科幻“形容《地铁》,觉得很好很熨帖。寓言内涵是这本书的闪光之处,某几处主人公对地铁的忧虑和恐惧能够引起恰到好处的共鸣。我亦不否认这本书塑造的诡异感。
  但形容词堆砌和断层的想象以做作的姿态结合的结果让我颇为气恼,韩松本来能做到的,不仅仅是给人这种虚无缥缈的诡异感以及茫然不知去向的”读者反思“。
  三星致中国科幻,希望以后西单图书大厦能给你们开个架子。

来自: 豆瓣
作者: 亦团团$    时间: 2012-10-28 14:52
  《地铁》由五个似有联系却又独立成章的故事组成。时间与空间交织,梦魇与现实混杂,当下与未来互搏,尽管故事起于一个类似于现在的时空中,依旧存在我们熟悉的景象和心境:钢铁水泥的城市丛林,灰暗的小人物的人生,以及,黑洞般存在的地铁。但是这并没有降低读者的阅读障碍——事实上,晦涩几乎已经成为整本书的基调。这种晦涩不但来自于韩松作品中各种诡异的意象,还来源于他执着的文本实验。
  韩松在写作上的才华之一,便是对意象的不遗余力的发掘。我们至少可以从两个维度观察地铁这个意象的特点,一方面地铁是一个从现世世界中剥离出来的空间,它与地面上的繁华世界无涉:地铁是黑暗、钢铁、污水、电线构成的世界,和那个由玻璃和皮草构成的世界完全绝缘。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审美维度。另一方面,地铁的诗意在于,这是一个类似于空间虫洞式的存在物:我们上车,到站,下车,中间只在幽闭中。物理世界中的“过程”这个概念似乎被消解了,剩下的只有点对点的对接。
  韩松对幽闭空间的描写似乎有着异乎寻常的迷恋,事实上这也构成了韩松小说的一大特点:将人物置之绝地,而后袖手旁观人物的挣扎。你知道,幽闭空间正是这样一个完美的绝地。这就造就了一个个让人迷惑而又陶醉的韩松式人物:他们永远在心不在焉的状态中自寻死路。
  其实不止是幽闭空间,事实上韩松表现出了对“描写”这一古老的文学手段本身近乎执拗的追求。韩松迷恋于对幻想世界的精准刻画,牺牲语言的简练与情节的连贯亦在所不惜。于是你总能看到“伤感地扭动身体,畏怖地躲闪过去”这样的句子;除了血肉和钢铁的意象,糜烂、阴郁、朦晦、飘摇这样的描写也俯拾即是。你可以把这看做是韩松式的文本试验和语言狂欢,但更合适的看法是:这是厌世者吹响的号角,这是局外人奏起的挽歌。
  有一定文学经验的读者都会很自然地从韩松联想到卡夫卡,从《地铁》联想到《城堡》和《审判》。但是卡夫卡的世界虽然是一个怪圈,但依旧是有出口的,尽管这个出口只是逃离和等待未来。而韩松的世界是一个封闭的莫比乌斯环,或是一个埃舍尔式的自洽建筑——历史向上的路便是人类向下的路。韩松构造的世界里一切都无从逃避,未来比当下还要险恶万分。所以这并不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科幻小说,却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现代寓言。任何一个寓言都应当指涉一个荒诞的处境。直白一些的指涉类似于《动物庄园》,有一定阅历的读者可以一目了然;更抽象的指涉类似于甲虫、城堡、饥饿艺术家,那是一种对整个人类世界的荒诞处境的关照。而韩松过于迷失在文本的精巧上,根本无力完成像卡夫卡那样的寓言。他只是用奔放的想象和别出机杼的文本隐晦地传达了他对这个世界的悲观。
  除卡夫卡之外,任何一个熟悉韩松的读者,都不免把《地铁》和韩松的上一部长篇小说《红色海洋》进行比较。尽管存在“海洋-地铁”这样的完全不同的主题,但事实上这是两个几乎相同的故事:故事全部发生于幽闭的空间;时间线全部纵横跨越人类的过去未来,纵横捭阖、汪洋肆意;以及在两本小说都出现那些意象和设定:大灾难之后的变异物种、在极端环境下人类道德体系的肢解、对战争机器的膜拜式描写……;以及最重要的,在韩松的写作中一以贯之的主题和思维角度,那就是:这依旧是一个悲观主义者的自残式发泄。
  事实上,从某种角度来说,《地铁》可以看作是韩松对自己的《红色海洋》的一次并不算高明的复制粘贴,是对《红色海洋》的遥远回响。
  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地铁》中如果有读者试图从几个片段中拼凑出一个完整的故事来的话,那么恐怕他会失望的。曾经有好事者为《红色海洋》建立了一个基本的时间线,但是在《地铁》中,这样的时间线不但迷失在了语言和文本的实验中,而且由于大量梦魇般的描述的存在,我们无法在这条时间线上添加任何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因为你从不同的人物口中听到的是不同的描述,于是那场灾难成了一个真正的罗生门,到最后甚至连这场灾难是否存在也受到了质疑。
  《地铁》充满了谜一样的文本,这必然会对普通读者的阅读造成巨大的障碍,但是一旦和韩松的思路对接,那么这将是一场充满冒险与惊喜的阅读体验。那些字里行间若隐若现的隐喻,必定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被人们详尽揣摩与反复解读。
  

来自: 豆瓣
作者: Mr.六@$    时间: 2012-10-28 14:52
  说实话这本书确实需要一定的阅读门槛,有些地方我就看的半懂不懂的。
  不像《三体》一样能一口气读完,看地铁的时候我不得不中途停下几次喘口气,甚至有天夜里做了有关地铁的噩梦,大汗淋漓。
  总觉得这本书营造的意境有些像伊藤润二的漫画,特别像《漩涡》,暧昧、黏糊糊、阴冷、困惑、绝望、疯狂交织在一起。
  虽然身为路痴,地铁是必不可少的出行工具,不过我想得有一段时间不干坐地铁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已注小$    时间: 2012-10-28 14:52
    昨天下午读完了《地铁》,本来还是阳光灿烂的天气,突然就阴沉了下去,南京的冬天终于露出了它的凶险本质。
  
    《地铁》的扉页上有韩松的签名:“这趟车永远也开不到目的地。”让人想起《地铁·惊变》中那趟失去控制永不停息的地铁,又好像《地铁·末班》中小心谨慎地探寻地铁真相的老王,又像是《地铁·符号》里一次又一次转世却始终弄不清“自己为何叫小武”的小武,也可以说是《地铁·天堂》中来自地底的弱视的五妄苦苦寻求的天堂,也似乎在隐喻《地铁·废墟》中雾水和露珠背负的那个沉甸甸的使命,找到秘密武器以拯救人类的使命,然而,“万赖俱寂”,“什么也不存在”。
  
    虽然之前我读过了《末班地铁》、《地铁惊变》、《符号世界》、《天堂里没有地下铁》这四篇小说,察觉到《地铁》中的末班、惊变、符号、天堂是它们的改编,然而,《地铁》这本书依旧给了我全新的阅读体验。
  
    刚拿到书的那一刻,我就被它的装帧给吸引了。黑压压的封面上包着一层封皮,封皮可以展开为一幅抽象的海报,海报的主体是囚笼一般挤满了人似的鬼魂的地铁,惨白的C标识悬浮在一片混沌之中,同时,一个巨大而猩红的蝴蝶-壁虎状生物窥伺着这趟列车,而它的身后,是一个人的符号,陶瓷化的皮肤,两腿之间一片光滑。
  
    接下来我随手翻了翻书,发现文字的排版普遍靠上,有一种上窄下宽的感觉。躺在床上读书的时候才发现,双手很自然地就按在书下面的空白处,恰好不会遮掉最后一行的文字,很人性化的设计,既适合躺在床上读书,也适合站在地铁上读书。
  
    正文之后,有《附录一·世界主要地铁灾难》,以及《附录二·地铁事故应急指南》。两者都用括号注明:“作者根据媒体公开报道、正式出版物和官方网站汇编而成”。《世界主要地铁灾难》给我的感觉是,在2000年前,中国似乎很少有地铁灾难,而在2000年后,中国各大城市发生的地铁灾难就成了“世界主要地铁灾难”的主要部分,北京、上海、广州、杭州、香港、台北等地的地铁灾难接踵而至,而且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除了自杀,看不到任何详细的人员伤亡记录,同时,似乎中国从来没有出现过针对地铁的恐怖袭击事件。这似乎说明中国的地铁很安全吧,然而,在我读《地铁》的时候,又察觉到其中隐藏着巨大的不安,令人心惊肉跳。《地铁事故应急指南》列举了四十条地铁安全相关的小建议,很实用,比如“建议经常搭乘地铁的人在包里放几件小而轻的救生设备,比如电筒、防烟面罩等”。虽然,作者并没有告诉我们遭遇“地铁误入了隧道虫洞”“外星人入侵地下铁”等科幻事件的应急事项,然而,在读完《地铁》全文后,再读一读《地铁事故应急指南》,确实会有助于我们重新建立与现实世界中地铁的联系。
  
    正文之前,是韩松的《自序·中国人的地铁狂欢》,作者写道,“地铁狂欢,是当今中国除了互联网之外的第二大狂欢”。韩松从成都的地铁狂欢,引出了地球上地铁的历史,并指出,“伦敦地铁(世界上第一条地铁)主要是为了缓解地面交通拥堵”,而“北京第一条地铁首先是为了国防战备”。接着,作者谈到了地铁文化,“地铁已成为了凝聚当代中国人情感、欲望、价值、命运的一个焦点”。然而,地铁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地铁)这样的智能发明,像汽车、飞机和互联网一样,我们自己却没有能够创造出来,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也还不一定能创造出类似的东西来。我知道身边其他的乘客或许不会去想这个,这令我恐惧而孤独。地铁因此有时让人绝望,这也常常只是在接触到某些人所不知、人所忽略的信息之后,才会产生的困顿和慌张。信息即权力,它把那些温情的、做作的、表面的东西,都统统撕裂或阻绝了。”只要认真读了作者在《自序》里写的这段话,我想,《地铁》这本书就会容易理解多了。
  
    与韩松的大部分作品一样,《地铁》的主人公都是中国人,或者是异化的中国人。他们说话做事的风格,无一不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地铁·末班》里,“喂,你到底是哪个单位的?你的身份证号码是多少?”这句话契合了(更可以说是预测,因为很多年前就发表过的《末班地铁》里也有类似的对话)去年的流行语“你是哪个单位的”,透露出只有中国人才能理解的黑色幽默。又比如《地铁·惊变》中周行的心理活动:“周行常常咬牙切齿地想,如果有机会的话,自己也会去杀人的,然后亡命天涯……有很多目标,首当其冲的就是单位的领导!周行每天在领导面前卑躬屈膝,满面堆笑,心里却想着:你快去死吧!有时他甚至也想杀掉大街上每一个素不相识的人。为什么连他也不明白。”这让人想起今年频频发生的幼儿园惨案,是什么样的压抑,才让他们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并进一步付诸实践?
  
    除了中国人,《地铁》中也有外国人,吃人的外国人,变异的外国人,甚至最后变成了“异族”。《地铁》的五篇文章中,有一些东西一直像鬼魅一样存在,比如,《读书》杂志,梦游的人,砸入脑门的大铁钉,可口可乐与C标识,以及老鼠。这些要素将每一篇均可单独发表的文章串在了一起,构成了《地铁》的主体。读《地铁》的时候,我甚至幻想将《乘客与创造者》加入其中,放在《地铁·符号》与《地铁·天堂》之间,它的描写对象是一列在天上飞翔的地铁。
  
    唉,我如何才能将我读完《地铁》后的感受清晰地表达出来呢?我做了很多尝试,终究无能为力,每个人都有一部《地铁》,我感受到的只是我一个人的《地铁》狂欢。
  
    最后,我引用“有几个亚种的鼠群已能把人类潜意识中想要看到的东西复制并模拟出来,幻化给前来遗址公园的游客们观赏”,以此解释《地铁》结束时的“万赖俱寂”,“什么也不存在”。我们只能看到我们看到的,其他的均是徒劳,这便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地铁。
  

来自: 豆瓣
作者: zimuda$    时间: 2012-10-28 14:52
  年底特别忙,但是收到这本书还是很兴奋,毕竟在很多书评上都得到很高评价,所以在出差途中仔细拜读了。去程一遍,回程一遍。
  
  说实话,第一遍读完以后,有些失望。为什么?文字太华丽,太刻意,刻意到有些拧巴的程度。虽然绝大多数句子是短句,但是读着费劲,因为修饰太过。而且,很多句子展现的场景太像好莱坞的末日类科幻了。估计韩松没少看这类电影。总体来说,场景的描写,缺少新意,且读着费劲。最费劲的是第三部分,用力过猛。相较而言最好的当然是第二部分《惊变》,文字相对通顺,内容也最有趣。
  
  我最近在读汪曾祺的书,写得真好,文字通顺、平和且有力量,一点都不拧巴。其中有一篇叫《黄油饼子》。我想,如果能用这篇文字的笔法写《地铁》这个故事,尤其是第一部分,那才牛叉。这个要求,对韩松来说有些高。
  
  怪不得说阅读门槛高。我觉得挺高的,但是高的让人不舒服。不是不适应这高,比这还高的也不少,而是没有必要。
  
  刚才说的是毛病,但是从故事来说,绝对是牛叉的,是个绝好的寓言。而且,我觉得最适合改编成graphic novel,可惜内容太过暴力色情,估计在中国是没法出版,只能找美国人改变了。
  
  最后一句:这本书绝对不是科幻。绝对不是。
  
  
  
  
  

来自: 豆瓣
作者: 兔子等$    时间: 2012-10-28 14:52
  
  《地铁》这本书,生来就带着困难。
  
  不是因为韩松被看作科幻作家,虽然科幻小说卖得不好;也不是因为韩松常被称作晦涩,其实他其人其文更有一种令人惊讶的直白。《地铁》的困难,在于不易被人接受,在于一只游离在外的眼。
  
  韩松其人,眼神不犀利,甚至在某个时候的镜头下,凝固的表情里眼睛略显无神。这时的他,往往跳脱出眼前的世物,睁开一只我们看不到的眼,将肉身双眼看去已经毫不新奇的世间万象,新鲜地摄入眼底。他似乎倾向于佛教,但你很难说他相信神佛。他笔下的世界有各种信仰,但并不使事情变得更好,或者让某个人获得解脱,甚至算不上阴谋论的谋主,在普遍小说中这是常加于其上的。
  
  “宗教已经像是剧毒而淫猥的蕈类一样,悄然无声地在地底生长了出来。”
  
  在这只眼中,人心的归属毫不重要,那只是一些香菇、金针菇和松茸,或有益或有害但也只是悄悄地存在。在这只眼中记下的,是更多的执迷着相。
  
  正因为无所信仰,进而无所持、无所惧,这只眼看到的东西,让我们惊甚而恐,及至试图愤怒。这怒气却找不到发泄的对象,面对韩松树立起的“相”之林,无从施展。说是树立,不如说是流淌。如河流如火淌,顺势而下无孔不入。大自然不挑三拣四,无论何种地形何样地貌,水火总是行进的循规蹈矩,丝毫不逾越。而韩松的文字也势如水火,带着蒸腾的雾气、巨大的热量和忙乱的嘶嘶声,缓慢地,不可阻挡地,正如同一道平静而通透一切的眼光般,侵入现实外壳下的尴尬领域,重新包裹住我们的裸体。
  
  “庞大而嵯峨的城市,果冻祭品一般,悬浮在乌油的肮脏灯火之盏中——却像是一个正在高速飘走的河外星系。……胡同邃长,却并不扎实,像是从老母鸡腹中生抽出来的一根柔肠,浊臭黏滑,自然也没有现代工业感。……未来像一只瞎眼鸟儿在窗外隐然飞翔,一道蓝色火光在它的翅上闪耀。……明明该到站了,地铁却疾驰不停。车厢里的拥挤,似乎正像肿瘤一般长大,向结束不了的局面发展。……”
  
  《地铁》的故事复杂,不是韩松的内心扭曲,如同四层嵌套的克莱因瓶。问题在于我们看世界的两只眼,应当看到简单而直接的世界,但为了善意、恶意以及善恶难辨的意图,被塑造,被遮蔽,被加上滤光镜片,无法成为纯粹的眼。韩松给出一个又一个的谜题,这些没有解答甚至自相矛盾的问题,牵引着书中的每个人物,阻挠他们塑造自己对世界的解释。他们困惑,他们迷茫,他们放浪形骸,他们孤注一掷,他们为了爱抛弃生命,他们把皮相看作是爱:在他们的世界中无论如何都始终无法获得解脱。即将退休的老王不小心看到了世界背后的秘密,再加上他那毫不知情的女婿,两个人在与地铁真相相逢的短短时间中,不但一无所知,甚至或主动或被动地失去了想知道的欲望。而到这种欲望再次萌发的时候,世界已经被地铁列车拖拽着,在地下如翻滚过山车般的轨道上,颠三倒四地,拉着小武等几个人穿越了时空,从后现代的现实到达了超现实的后世。在这只超然之眼的注视下,地铁、盾构机这些机械,因其藏身地下和力量巨大,获得了某种神性,成为地下各种信仰的终结者和创造者,打开了我们对脚下了了不然之物的想象空间。这一空间并不是韩松凭空捏造而来。凡是凭空出现的,终会归于虚无,如同真空的量子泡沫。《地铁》所凭借的,字面上是多年来的坊间传闻,肉里面却是我们难以掌握世界的恐慌。无论谁经过那形同梦游的十年,还恍如昨日,睁眼已经到了以比特计量的世纪,都不会相信屏幕上说的是真话,因为他们见过谎言,人形人样,谈笑风生地从他们身边走过。
  
  尤其是韩松,这个貌不惊人的中年人,身在国家消息的主渠道之中,所见所闻又何止呆板的屏幕和那些人形?《地铁》中的恐慌,来自整个社会巨大的情绪之河。静静地蹲下身,捧起一口浑浊的水,这水离了洪流还在兀自激荡,喝下去,写出来。
  
  这写出来的其实怎是什么新时空?根本就是世界最本原的真相!
  
  这道眼光,照亮世界的真相,也没有放过我们,让我们的一厢情愿无所遁形。我们以为事情皆是有头有尾,英雄总不会没了下场,群情激昂必能改天换地,坚持真爱也该物有所值。但这不过是小说家语。从头到尾,一字不拉,无论悲喜正邪,全都是写在纸上给我们看的。现实总是虎头蛇尾,狗熊穿了斗篷冒充超人,四个人打麻将都会有鬼,以为留念血淋林的心其实不过是随手捡来的肉块。《地铁》从中间开始,如同闯入马戏团的吹笛少年,带着我们排成一队,在梦游中肆意狂欢。信手拈来的名词,羚羊挂角的比喻,随意点缀的动作,旱地忽律的情绪,一切都是地下世界的可能之物,你说不可?我说可也!
  
  《地铁》一边揭着小说的底,一边编造着自己的虚构世界。“我只给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身为一个理发师,口中所说和手里所做为何非要一样?这只眼超然,自然也超越自身的限制。韩松一边编造着玄而又玄的故事,一边还在重复着一切都是谎言。他在乎的已经不是故事的走向,逻辑与矛盾早就在一阵阵的高潮中,被巨大的盾构机扯得粉碎,和污糟的血肉混在了一处。他所要体验的,只是撕碎,试图在反复撕碎的过程中,找到某种超越性,超然于物外,满心欢喜地走到下一面墙的脚下,再次尝试翻越。
  
  韩松并不是一个关心物理可能性的作家,他的机械带有神性,他的人物很少思考,他的宇宙是美学和隐喻的。韩松所关心的,所涉及的,所看到的,就是人面对巨大物理世界的恐惧和无助。他的人物都是些狂热的爱好者,总是迷恋某件特殊的东西,对物质有种变态的爱;他不热爱物理世界,甚至是敌视和对抗。敌人才是最了解你的人。这让韩松成了物理世界最好的观察者,观察它的强大和可怕,观察它的混沌和脆弱,成为最理解这个世界的人。
  
  这并不对,韩松说,没有人能理解这个世界,我只是理解面对这个世界的人而已。
  
  如是,尽在《地铁》。

来自: 豆瓣
作者: 越$    时间: 2012-10-28 14:52
  韩松以仿若在宇宙之外的视角观察着地球这个所在,她极度真实也极度虚幻,但我们都从未察觉。我们读了太多看似天马行空却总能猜到结局的作品,哀叹着想像的枯竭。然而《地铁》告诉你,其实最真实的,你永远料想不到。他不是要符合你的期待,也不是要讨你的欢心,因为他超越想像。

来自: 豆瓣
作者: 小姬$    时间: 2012-10-28 14:52
  你可能会不喜欢这本书。但是不能忽视它的存在。
  这本书曾经遭到出版社的拒绝,拒绝理由是:阅读门槛太高。
  但是它最终还是得以出版了。
  
  我们选了最适合它的出版公司,我们选了最适合它的插画作者,我们选了最适合它的编辑,我们倾注了无数的心血和爱。我们这么做的原因是,我们坚持认为,这本书会成为一本有价值的书,一本被记住的书。
  
  
  有很多人问我问题,在这里模拟新闻发布会,回答一些常见问题。
  
  1
  Q:这是一本科普书吗?
  A:不是。这是姬十三创立的果壳阅读所出品的第一本小说。之前我们出版过三本科普书《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吃的真相》《一百种尾巴或一千张叶子》,目前销量均在5万册以上,作为写给成年人的科普书,能够达到一万册的都不多,这个销量是科学松鼠会共同努力的结果。
  
  2
  Q:这是一本什么样的小说?
  A:这本书可以看成是技术时代的社会寓言。它有点卡夫卡的味道,也许还会让你联想到《1984》,《华氏451》,《白银时代》。但今天的世界恐怕比卡夫卡的时代更复杂,所以它是我们这个新世纪里的反乌托邦写作。而且,韩松也不是卡夫卡,不是奥威尔,不是布拉德博里,不是王小波。韩松就是韩松。
  
  3
  Q:韩松什么人?
  A:这个问题问得好。
  韩松,重庆人。
  91年进入新华社,历任记者、《瞭望东方周刊》副总编、执行总编,现任新华社对外部副主任兼央采中心副主任、《中国军队》杂志编委。已出版著作十余部,被译为英文、意大利文、日文和希伯来文。
  韩松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hansong
  微博:http://t.sina.com.cn/hansong
  豆瓣小站:http://site.douban.com/106837/
  每篇文章的后面都充斥着各种不理解的留言。
  我曾经为《科幻世界》写过一次韩松,地址在此:http://www.douban.com/note/28942840/
  复旦大学文学系副教授严锋说:“上世纪80年代,中国有过辉煌的超现实的实验文学,余华、马原、残雪、格非......这些闪亮的名字。可惜这些先锋要么流失,要么转向,要么变成了后卫......但是先锋不死,只是转型,当传统文学停止深度思考和探索之时,科幻悄悄地接手了先锋和思想的旗帜......对了还有想象。感谢韩松! ”
  一年两年,是看不清楚韩松的,三言两语,也是说不清楚韩松的。在他文字和意象的迷宫里,你会有你自己的解答。
  
  4
  Q:不要废话,何时上市?我在哪里买?
  A:已下印场,12月底全面上市,宅人们,欢迎登陆当当、卓越、《科幻世界》的“幻想商城”购买或者淘宝的各种科幻书店购买。不宅的人欢迎到各种文艺书店购买,因为这本书是由果壳阅读和上海世纪文景出版的。
  
  5
  Q:跟刘慈欣的《三体3·死神永生》一起上市,你们到底是想整哪样啊?
  A:说实话,我们也为此在内部发生了许多争论,但是最终结果是,我们就是要一起上市。
  有的人说,这是一次撞车,并等着双方给力PK。但不幸的是,我们不认为这是一场PK。
  首先,韩松和刘慈欣,都是传说中的科幻作家,但是本质上来说,他们骨子里是完全不同的,他们的思维方式、写作方式、关注点和受众都是完全不同的(只有少数重叠)。
  刘慈欣是最典型最棒的科幻作家,他的技术型写作和恢弘的想象力让我们,包括韩松,都成为了他的忠实粉丝。韩松说可以把他们写的那些“科幻小说”碾得粉碎。
  而韩松其实是一位站在新华社观察中国的思考者,他写的,其实不是什么科学幻想,他是在用超现实的方式记录他所看的当代中国。将他在工作中不能表达的所看所听所想,写成曲笔的小说。
  对于大刘来说,想象力是苍穹,现实是引力,他能带领我们背叛重力。对于韩松来说,想象力是幽灵,现实是浸满幽灵的海洋,他那儿也不想去。
  其次,我们希望让韩松在科幻圈备受瞩目的同时,走进更多人的视野,因为他具备这样的价值和潜力。倘若我们仍在原地打转,那么,我们便违背了我们的初衷,和你们的期望。
  韩松的书,是写给所有思考的人的。
  第三,都是科幻作家,两本书一起卖,欢迎打包购买,暂时无优惠。
  也欢迎忠实的幻迷拿《三体》找韩松签名,拿《地铁》找大刘签名。
  
  6
  Q:这是一部长篇小说,还是一部中短篇合集?
  A:既是长篇小说,又是短篇合集。
  读者既可以把五个故事分开来独立地阅读,也可以把它们连接起来当作一个长篇来看。
  韩松认为:小说跟人生一样,其实是由一些疏离的片断集合成的“准长篇”,但从来不存在主题和结构都很明晰而严谨的所谓“真长篇”。
  《地铁》的部分内容曾以单篇小说的形式发表过,并令很多读者困惑不已。如今通过情节的改动和新写的篇章,五个短篇被整合为一体,首次为我们呈现出其背后那个统一的宇宙图景。
  这些短篇小说,倘若你不是韩松的骨灰级粉丝,定然不可能都看过的,因为连小姬和飞氘都没有全部看过。
  出版前,韩松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修改和加工,使得这些小说更具连贯性和文学性。我相信,你会看到不一样的韩松。
  不过你也许看过了《地铁惊变》,而且从此以后坐地铁充满阴影。
  
  7
  Q:和韩松之前作品的出版情况相比,这次的《地铁》有什么特别的?
  A:更阴暗,更诡异,更深刻,更文学。严重影响你的地铁观。
  
  8
  Q:《地铁》之后,你们还有什么后续的出版计划?
  A:我们还会继续出版小说,也许下一本还是韩松的小说。不仅会出版他未发表的文章,也会再版那些被包上过奇怪封面的优质小说,比如《红色海洋》《2066之西行漫记》等。
  
  9
  Q:可以团购签名版吗?
  A:可以!
  昨天一早,韩松就赶到印场给300本《地铁》签名。印场说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作者,每本都是自己签,而且还要给每一本都写上一句不同的话。我敢肯定,你们发现签名的过程,将是一场愉快的旅程。
  其中一些最给力的句子有重复。
  我想我们会发起一个“寻找签名”的活动,届时欢迎大家上传你们买到的句子。
  书都会有塑封,不可以拆开来看里面签名,所以,这将会是一场神秘之旅。
  到了夜幕低垂我们才回到新华社,韩松签到手酸,说肩膀很疼(他一直有严重肩周炎)。
  这些书将有150本被分别发往三联书店,光合作用和万圣书园,150本网上团购:请联系本书编辑,世纪文景的杨越江MM,她像你一样爱韩松。
  她的邮箱:yangyuejiang@263.net
  30本起就算团购,单本不能团购。
  
  
  10
  Q:传说中的插画作者是谁?
  A:布兔。
  布兔什么人?为什么选她?
  这个姑娘是我在豆瓣上认识的,看到她的画的一刹那,我就决定去认识她了。
  当我终于能够出版韩松这本书的时候,我没有犹豫,就去找了布兔,好像她就是天生为韩松准备的一样。
  在画画之前,我把他们俩的作品发给对方看了,然后约他们吃饭。我加班来晚了,本担心两个不愿意说话的人会全面冷场。可是我错了,他们已经不需要我了。
  让我难以理解的是,这两个不善言谈的人居然聊得热火朝天,我在旁边显得真是多余。
  后来布兔拿出了她的《地铁》的画。
  事实证明,我错了——我完完全全低估了他们俩的契合度。
  这种强大而静默的默契感让我感到震撼和害怕,并且暗自得意。
  从封面到内部插画,全部布兔所作。
  别跟我说这个姑娘的画很可爱,多一点时间看看她。《科幻世界》年度科幻画银河奖得主告诉我:“别看这个姑娘看似涂鸦的画好像很简单,但是从构图到颜色,完全是大师级的水准。她很有自己的思想和灵魂,很独特。”
  豆瓣:http://www.douban.com/people/butu/
  博客: hi.baidu.com/butu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butu1980微博:http://t.sina.com.cn/butu另外,想约布兔做插画的人,可以找我,也可以直接找她。
  
  11
  Q:封面到底什么样?为什么我见过两个封面?
  A:哈哈,我很开心。你们都在猜吧?
  有人说,你们在封面上写那么多字到底是要怎样?
  谢谢你这么爱这本书,看到有人这么说,我真的心生欢喜。
  我想告诉你们的是,我们一定比你爱这本书,所以我们不会破坏它的。
  这个封面一定会给你惊喜,我有绝对的信心。
  于是后来又有人猜测:
  “是黑色内封加彩色护封?是海报折叠式护封?是折页封?是多重折页封?是正反封? 是立体画面塑料材质封?是有机材料添加试剂改变图形封?”
  “说不定是和刮刮卡一样,刮掉才能看到第二个封面~~~~”
  哈哈哈,你们继续猜吧,我很满足。
  
  
  
  《地铁》          韩松 著
                     
         
         
  华文世界反乌托邦的新长征
  技术时代的聊斋志异,电子囚笼中的卡夫卡
  
  阿来、孟京辉、宁财神、张峥 联袂推荐
  
  我们每日乘坐的地铁,有你从未知晓的真实
  
  内附《地铁事故应急指南》
  
  韩松以难能可贵的认真和执着坚持写作了几十年,他的小说诡异而华丽,深沉而热烈,实在别具一格,为文学开辟了新的道路。
                                               ——阿来  作家
  
  《地铁》散发出一股技术时代的妖风,它像一个新鲜、生猛而痛苦的幽灵。
                                                ——孟京辉  话剧导演
  
  韩松不动声色地讲着诡故事,好像这就是生活的本来面目。
                                                     ——宁财神  编剧
  
  如果有一辆去天堂的快车,但只要还有一个我关爱的人留在站台,我一定不会上去。并不是我有任何崇高,而是因为我和韩松在本质上都是悲观的,上车对我没有意义。
  
  ——张峥  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
  
  
          他白天作为一名记者为新华社工作,晚上写作黑色而寓意深长的小说。
          ——美国《新闻周刊》
         
          韩松的作品被称为“诡异”或“晦涩”,又引起反感,可能是因为韩松写下的是从心理深渊——也就是那个混沌、矛盾、奇怪而又往往接触禁忌的世界——涌出来的东西。
          ——日本《野草》
         
          韩松写作预知历史的小说,铺陈整个人类的内在实质。
          ——台湾《幻象》
         
         
          每年,相当于全国人口总数三分之一的人,在这地下作封闭式旅行,就好像在无光的深海中潜航。
          说地铁是一个忽然出现的崭新国度并不算夸张,但除了个别技术人员,谁也没有好好研究过地铁王国的内在风俗。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疏忽。
          谁是当今幽冥之府的国王?是进化中的电动机或自动调度软件,还是六编组的列车本身?甚至连司机,也只怕是傀儡。
  
  
  上架建议:畅销 文学
  
  
  
  
  
  

来自: 豆瓣
作者: 竹人$    时间: 2012-10-28 14:52
  韩老大这本书后面有我的推荐语,其实是在回复小姬的邮件里摘出来的。全文如下,以作推荐:
  ------------------------------------------------------------------------
  
  看韩老大小说的一个好处是可以一梦惊醒,再无睡意。
    
     坐在那辆地铁上的人,对离开这个世界几乎没有一丝后悔,只有失速之后的惊恐。在被剥离出来的这个空间里,关于人的戏剧重新上演,但几乎都是恶的,浓墨重彩的恶。并不是控诉,也不是无奈,那笔尖底下,有一种摧毁的快感。
     
     这似乎是韩松小说的特征。
    
     我们见惯了粗制滥造的好莱坞大片,英雄拯救世界,同时成全了自己,成全了美人,世界再一次美好。那种甜腻腻的片子,好看而温情,但浮浅而片面。
    
     而把这个世界描绘得如此不值得留恋,而这不值得又恰恰是因为,就像放入地铁,剥离到裸体的人类本质上是无可救药的恶之花(甚至谈不上是花——因为花还有美感,而韩松的文字缺少这一点),我以为,也是片面和浮浅的。
     
     这是一个公式。韩松在和自己做SM。在现实中,是S,奉献,顺良,关爱。但在写作中,是M,S的祥林嫂的状态是丑陋的,是值得用暴君的态度不留情面地去鞭挞的。
    
     他陷在这样一个自洽的公式里,自觉不自觉地放弃世界的另一半。
    
     要写出《第九区》那样的作品,那种残酷和温良并存的作品,而且无意去解决这两个矛盾因为这本来就是一体的两面,也许是韩松不可能达到的状态。
    
     但我恰恰以为,那才是真相。
    
     又,我写过的台北杂记,说到那个山上的庙:
     “而台湾多雨,我能想象常有路人在暴雨之中躲闪不及地抱头窜入这个小庙,浑身湿透,狼狈不堪。瘫坐在椅子上,听庙外风声雷打,放眼看去,只见雾水齐天,白茫茫的一片水世界。
      这是汪洋中的一条船。
     而这路人在无意间回头,一眼瞥见佛像。只见佛祖安详,好像漫天风雨全然没有发生,好像和这路人的相遇,正是昨日前世的安排。
     或许这路人会想:啊,终于找到船长了。
     而我,凡心未脱,担心着岸上的人,却会一跃而起,扑回雨中匆匆赶路。”
    
     如果有一个去天堂的快车,只要还有一个我关爱的人留在站台,我一定不会上的。这并不是说我有任何崇高,而是因为我和韩松在本质上都是悲观的,上车对我没有意义而已。
     
  

来自: 豆瓣
作者: 轩尼诗$    时间: 2012-10-28 14:52
        如果你打算从国贸乘一号线到八宝山,那我将建议你从国贸先去四惠东,然后再从四惠东到八宝山。因为这样的话你可以把“有一个座”的概率大大的提升。在地铁里的时间久了,不仅要习惯站着睡觉,还要明白其实地铁的座位应该留给李刚、彭帅的妈妈和那些感谢国家的人们,诸如我这等尘民小子实在不敢有觊觎奢侈坐下享受一番的待遇。
     密斯特韩老师与地铁有关的作品有一篇叫做《天堂没有地下铁》,是06年8月发表在《科幻世界》(这也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接触科幻),被放在首页推荐。讲述地是继承的列车长五妄要带领眼睛不再如E.T般明亮的人冲出地下走向光明,最后五妄来地面,看到地面的统治者老鼠集结成一支大军将五妄团团围住。文章并没有交代最后的老鼠是否像人一样有了智慧,但是文章的背后提到的应该是人类去了地下,老鼠留在地面。说实话我其实看不懂这个故事到底表达了什么,我的理解来看我也不过是有些幼稚的无法整理出的想法,难道说我认为作者在里面表达了对世界和平老和部队的期待,表达了对人们类的悲观末日情绪终极关怀对3Q大战的关注?
      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但我知道这篇文章写的很好,很过瘾 ,很谁的家人一般的给我当时那年轻幼小的心灵以冲击以力量。我像找到党一样找到了一些我可以看的东西,毕竟这年头老是看杀人已经没什么噱头了(甲杀人,乙把甲揪出来,然后杀死甲。由此推出所有关于杀人或者最后导致某些人死掉的推理侦探小说的凶手必然是侦探推理者)。所以读科幻,然后成为这座县城中学"奇怪的人”。
      韩老师不仅是我科幻的科幻导师,也是中国科幻巨无仅有的科幻作家。他的作品诡异、想象瑰丽奇特,多描述末日降临后未来世界,探讨关于人性的各种问题。《地铁》的封面让我想起了某个版本的《1984》,我很郁闷封面怎么可以做成这个样子,上面的那幅画使我追昔往日,沉浸在育红班时用彩色画笔在一张空白格子本子纸上涂鸦的回忆中。
      不过我依然期待,正如我试读了《三体》之后的不期待,是一样。
      又:如果你不了解科幻,请你在看到这本书的第一眼时,不要轻易地给它归类。毕竟这的确不是一本城市言情小说。

来自: 豆瓣




欢迎光临 悦读人生 (http://dothinking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