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人生

标题: 中文系 - 书评 [打印本页]

作者: 飞雪    时间: 2012-9-21 09:29
标题: 中文系 - 书评
  中文系在校学生我——师师,爱上女生左堤,被外校开除而投宿他寝室的铁哥们凯子愿意帮我牵线,结果我发觉凯子与左堤相恋。我与左堤凯子反目。后左堤被凯子所伤害,寻求自杀未果,我终于有机会向左堤表达真爱,却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64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作者: 水晶心$    时间: 2012-10-25 16:15
【泱泱中文系
多么庆幸我来到这骚动的坟墓里
屈原和杜甫的白骨散发油墨且磷光熠熠
李白化为一缕仙气弥漫墓室
几个教授轮班当了兢兢业业的守墓...

来自: 豆瓣
作者: 付邶北$    时间: 2012-10-25 16:15
         这是三小姐拿给我看的一本杂志,大约在一年前,她就极力向我推荐,中间断断续续因许多事被搁置下来。而里面的第一篇长篇就是李师江的《中文系》,有人说它理想主义得一塌糊涂,也有人说李师江你他妈的就是一流氓。
  
        这是部痞子味十足的小说,做爱、手淫等词汇像见面问好一样不定时出现,叙事风格应该与《草样年华》归为一类,只不过主角换成了最具传统大学知识青年代表性的中文男。安德烈在港大读书期间写给母亲龙ying台的信里就将青春分成了三部分——性、药、摇滚乐。但他所说的青春是在香港和台湾或者德国。在观念相对保守的内地,在观念相对更保守的内地的小城市,性是敏感词,药更是敏感词中的敏感词,摇滚乐也早已死去多年。即使它们都仅仅只是态度而并非行动,在我们这里却仍旧显得未免太过疯狂。可我想如果安德烈生活在内地大概那才是会真的疯掉吧。青春中最难以启齿的一部分,有时也是最真实最具诚意的一部分,邪恶点讲叫心中有码。我就是后者。李师江最大的魅力也正是诚意所致。
        
        看完《中文系》后脑海中一直停留在故事里狂欢的最后一夜。九十年代末的大学生们围坐在草地上,日期正好重叠在香港回归的九七年,离别前夕所有的秘密与纠葛像出酒般被一个个倾泻出来,诗歌与啤酒,欢笑与泪水,这是青春俗到掉渣却也仍令人感怀的结局。诗与酒,都一半是助兴,一半是消愁。现实中我是万分讨厌酒这种东西的,尤其讨厌关系参差的人一起喝,酒量完全替代诚意,狂欢成表演,人生本就如戏,戏中戏更是双重狗血,这也是我不喜欢聚会的主要原因。我觉得喝酒应当在处于一种理想状态下时进行,这种状态也并非高深到可望不可即,而取决于心情与人,有时候两个人你一杯我一杯,多少自斟,不需任何废话,其感情就足以达到最深度共鸣(狗屎言,还记得高三那屋吧)。尤其是当主人公“李师江”还应景地唱了郑钧的《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借着酒劲拉着左堤吐够所有,将我对作者真人李师江的好感推向高潮。 因为同是中文男,经历不同,却有类似的性情,并且对郑钧和他的音乐有着不可阻遏的偏爱。
  
          诗与中文系男生永远有着不解之缘,虽然很多的中文系早已是一副没有生气的烂摊子。中文系在大学里基本可以理解为无专业状态,似乎什么都能学,又似乎学什么都是业余,毕业后似乎做什么都有可能,又似乎什么都做不了。在旁人眼中似乎那般惬意与潇洒,实则一片狼藉。我自己也经历过每天写诗的时期,拒绝主流,拒绝平庸,只热爱别处,觉得不爱艺术的人有多么可悲,哪管在这些人眼中自己也是同样的存在。后又反感所有的诗,对自己写过的每一首诗羞愧难当,转身狂爱所有像诗的东西,认为真正的诗意是像诗,真正的诗是诗意,而三十岁前的怀旧都是无病呻吟。最后发觉迈出瓶颈的第一步竟是必须要承认自己当初有多么无知和傻逼,而且这念头是多么清醒与坦然,同时夹杂着自卑感。
  
         后在和朋友聊到郑钧起兴时,我情不自禁地对他吹了一个牛逼:有生之年一定要去看一次郑钧的演唱会,大学期间只要有,我一定会去。
  
  此生我必须努力
  只因吹过牛逼
  对着心爱的人儿
  吹过的牛逼
  
       我爱李师江最后这首被称为旋律的“诗”。
  
        可另一朋友说,这货不是圆谎吗。

来自: 豆瓣
作者: 左小失$    时间: 2012-10-25 16:15
要有多大勇气
才能在这个世界里
和他一起
徜徉中文系

【耕】

去,上中文系

披着一衣带水的悲悯

用文字    犁下...

来自: 豆瓣
作者: 小公子$    时间: 2012-10-25 16:15
  這是一個很多記憶隨風飄散的季節,現在又開始想看小說了。。
  
  中午拿了一本北師大作者寫的青春校園小說《中文系》來看。。
  
  中文系,作為一個文藝青年來說,這是一個很嚮往的專業。。
  
  可是面對現實的考慮最終沒有就讀這嚮往的專業。。
  
  下午和晚上都在讀這本《中文系》,中文系,有點頹廢,有點純。。
  
  也許青春就是一本太倉促的書兒,書裡書外都一個樣兒。。
  
  在書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有很多方面和主人公很像。。
  
  書中寫到:“中文系是最容易產生理想主義、虛無主義、無政府主義乃至好高騖遠者的場所。”
  
  多麼符合現今文藝青年的想法啊。。
  
  書中都是平淡普通的情節,卻讓人無比的懷念自己的青春。。
  
  單純的感情,真摯和執著現在又有多少呢?
  
  正直而柔弱,善良而自卑,有理想卻又不得不選擇性頹廢。。
  
  主人公---師師是我喜歡的人物。。
  
  小說---《中文系》是我喜歡的一個故事。。
  
  青春散場,中文系畢業,沒有續集。。
  
  誰也不能停留在過去,生活在推著我們往前走,往前看。
  
  青春與大學,誰上了誰,也許很重要,也許不重要。
  
  命運就是這樣,不講道理。。
  
  九十年代的大學不講道理,現在同樣不講道理。。
  
  是愛是猿,全看自己能不能想得開了。。
  
  最後還是那首小詩最出彩:
  
  “此生我必須努力/只因為吹過牛逼/對著心愛的人兒/吹過的牛逼......”
  
  也拿来自勉一下~~哈哈哈哈。。
  

来自: 豆瓣
作者: 已注小$    时间: 2012-10-25 16:15
  寒窗十载,从未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整地看完一部小说,不论英文还是汉话,实在不知何故,也无意去探究。不过,前天下午到昨天下午,我弥补了这个遗憾:《中文系》被我收编了。
  
          六十分万岁,放荡不羁,懦弱的男人,理论主义者,才华横溢,痴情种子……“李师师”,逃课大王,最终如常所愿。
  
          看“师师”的文章,我不必仰望,没有那许多敬畏之情,不像拜读季羡林、王小波或是老舍的文字。他的笔触轻松随意,并不高深,鸡毛蒜皮,来的真诚,倒更像纪实文学-----书看得少,更没读过纪实文学,可不太准的直觉告诉我这本小说靠近纪实文学。
  
         毕业十年,同学重又团聚,地点在学校。昔日的人儿,如今默默无闻或是有些本事可资炫耀,还是过去的脾性,虽然体型“些许”走样。在象牙塔的日子,还算不得陈芝麻烂谷子吧?
  
         师师很可怜,虽然爹娘都在,可他们不过是抚养他长大而已,对师师再无其他的关心。这样的成长过程,师师一直处于非理性的怀疑状态,没有清晰的个人价值观,虽然给人桀骜不驯的感觉,他实际上很是懦弱,骨子里像个小女生。
  
      在感情上,师师很胆小,一旦遇着些许阻力,他多半就要打退堂鼓。
  初恋是自己的高中同学,钱浅。优秀的他被学校报送上大学,结果高考前他就无事可做。老师叫他给在上自习的时候给同学们解疑释惑。这下可好,他和她由于学习的原因走了的很紧,最后在单独的地方,单独给她讲解不懂的题目。她喜欢上了他,每次得到他的帮助,她就吻他一次。可是,好景不长,她的父亲发现了她俩的事情。至此,师师的初恋才才结束。
  
  第二次还未开始就已结束了:师师发表诗歌,在学校里出名了,受人仰慕。有个女孩儿给他写了封短信,想和他见面。他经过思想斗争,毅然赴约,虽然想过有人会说他俩早恋。到了预定地点,他惊愕地发现:仰慕者好胖。于是,他匆匆离开。这一次,谁也不怪,师师的举动属于正常人的表现。换作我,我也会采取同样的做法。
  
  至于第三次,故事发生在大一。孤独的师师看上一个女孩儿,眼睛水汪汪的。一天晚自习,师师鼓足勇气把一张字条递给她:请你到后花园,有要事相商。当时他们在北师大北校区,也就是恭王府,有个后花园是理所当然的事儿。二十分钟之后,她到了。事实很大胆且直接:我们交个朋友吧,这个地方不错的。“什么样的朋友?”,女孩儿吃惊的问。“当然是男朋友女朋友。”“我没有心理准备,我考虑一下,明天答复你。”次日,未遂。
  就这样,师师被吓着了,不敢再向女生表白。他的日子回到从前,郁郁寡欢,没事儿就写写诗,逛逛街。反正他不想去上课,老师普通话太差,听不懂;大多数老师水平不行,尽是些照本宣科的角色。可是图书馆,他倒爱去,那里面书比较多,有吸引他的东西。
  后来,体育系的泰森来了,把哥们儿凯子叫道师师的下铺暂住,因为凯子把他的学校开除了。说是为了女友,可实际原因只有凯子自己知道。很快,凯子和逃课大王熟识起来,居然成了贴心的朋友,互吐衷肠。凯子自告奋勇给师师帮忙:帮师师追求同班同学左堤。“左堤呢,说实话,我从来没跟她说过话,当然也有可能说过一两句话,但肯定是无关痛痒的,可以忽略不计。要讲怎么喜欢上她,真可是费劲事儿。上大课的时候,我有时很无聊,就会四处张望,找一些养眼的事物打发时光,左堤的侧面轮廓吸引了我,她嘴角的轮廓以及小小的酒窝,构成的曲线吸引了我——可能是在大教室里最吸引我的赏心悦目的风景。” 师师很感激也很信任凯子,连自己为左堤写的2首十四行诗都是由凯子转交给自己心中的女神。可是,师师被自己的兄弟骗了:凯子和左堤恋爱了,所以师师的2首十四行诗也成了凯子的作品。当然师师一直蒙在鼓里,还傻傻地以为左堤已经知道自己的心思,心里撒花儿呢。事情逐步恶化。有一天,师师、凯子和左堤相约一聚,因为之前对凯子说“现在,可以把左堤换给我了吧”。“没问题,你拿走吧。”凯子漫不经心道。“靠,又不是馒头,怎么能说拿走就拿走,应该有个交接仪式,你不会不懂吧?”……预定地点,醒醉楼。左堤和凯子如约前来。师师很紧张,因为他真正面对左堤了。可是,左堤却还是那么和善与热情,对谁都笑脸相迎,还有点人来熟。凯子太直接了,夹起一颗花生米,指着就对左堤说:“他一直喜欢你的。”他这话的意思:我凯子已经把左堤还给你了。左堤听了,笑着叫了一声“去你的”。笑里有一丝害羞一丝喜悦,师师怦然心动。之后,三人岔开话题,开始海阔天空地摆谈。师师成了话唠,在心爱的人儿面前充分展示所学,就行孔雀充分展开自己的尾羽一般。饭后,三人结伴而行,在林荫道上散步。这下,凯子成了电灯泡,师师些许不乐意,想着法儿把他赶走了。终于,“他”可以和她独处了。夜里他俩深深地吻在一起了,就像他和钱浅的吻,兴奋与恐惧交加,长久期待的满足充盈了他的心。后来,情况还比较乐观,他和左堤再次约会。他努力把倒出肚子里的墨水来吸引左堤,身上的幽默细胞也突然发挥了作用,惹得左堤笑开了花。满足与自信在师师的心里油然而生。“下次可以约你吗?”临别时师师成熟地说道。 “没问题。”左堤很爽朗地回答。 再后来,师师才用了贴身战术,抓住机会就和左堤一起上晚自习,当然他早就预谋好的,只不过假装一切都是巧合,免得她有所觉察。上晚自习的时候,他们只有窃窃私语,怕影响他人学习。随着教室里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只好各做各的。左堤自己复习功课。师师坐左堤身旁,觉着安详又,却不知道为啥伤感,于是开始写诗。越来越伤感,他想到了自己的母亲……最后,写了一首诗《悲观》, 交给了左堤,让她知道自己为啥那么伤感。她轻声诵读,最后轻叹“太好了,我都感动了”。那时候,师师很想对左堤说“我好喜欢你,接受我吧。”可是师师害怕他的话会把左堤吓跑,于是欲言又止。 余下的时间,师师百无聊赖地近距离观察左堤,她的脖子白皙,细细的容貌充满活力;鼻尖有点调皮地翘起,生动智慧;睫毛整齐而专注,有乖女孩儿的范儿,头发的分际像林荫小道,一定无人走过。他用木刻刀似的眼光把她仔细刻画在脑海里,并对着空气祈祷:神啊,请把这个女孩儿赐给我吧,你让我全科目不及格都没关系。
  接下来是期末考试,并很快结束。左堤回家了,师师没来得及给她送行,很是遗憾。假期里凯子干啥呢?他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天天睡大觉,结果坚持不下去了,告诉师师:我要去三峡做个“文化苦旅”,接我点钱。师师给了他600元人民币,很够义气。
  转眼之间,假期结束,左堤,师师朝思暮想的女神又回来了。师师寻思着想个办法感动她,于是从“狗或者梁档”打听出她的生日,准备给她送些玫瑰花。可是,悲剧马上就要上演了。一天上大课,师师色胆包天,居然挤进了前排的女生堆中,因为左堤在那儿,他想坐在她的旁边。上课没过多久,左堤说话了“这个,回头你带给兀凯歌。”
  “我接过,看了看照片,就如被毒蛇咬了一口,血液霎时凝固。我说话很慢甚至结巴,但是感性思维的反应异常迅速。比如说看了一幅画面,我在瞬间就想到整个故事。”师师的心凉到极点,迈步离开教室,全班惊愕,老师也十分错愕:“你要干什么?”师师无暇顾及这一切,然而走到门口的时候,突然觉得不辞而别太不礼貌,空中抛出一句“对不起, 我必须逃课”。师师冲出了教室,穿过幽暗的走廊,周公高大的法国梧桐,最终倒在了一片草地上。不知过了过久,师师起身回寝室。他一脚踹开宿舍门,凯子正躺在床上,被师师吓着了。“啪!”照片被甩在桌子上。师师冷冷地道:“左堤让我给你的”。“赶紧给我滚”,师师强忍怒气,指着门外,对不安的凯子发话。凯子想解释,却被师师阻止。“别说废话了, 再不出去我就动手了!”凯子只说“你打我吧”。师师用尽全身力气,扑了上去,连推带踢搞出门外,嘶喊道:“你他妈的要是不走,我就宰了你,你这杂种!”凯子被赶走了,师师体力透支,瘫倒在床上,看着地上的照片:凯子和左堤的合影。背景是正在动工的三峡。
  
  
  

来自: 豆瓣
作者: cheese$    时间: 2012-10-25 16:15
  作为一名中文系的学生,读李师江的《中文系》无疑具有别样的意味。李就读于北师大的时间是上世纪90年代,我们所处的时代二十一世纪前十年。算了算中间正好隔了十五年,中文系变了没有,哪里变了。
  
  一个很显然的变化,书中的九十年代是一个诗歌盛行的年代,无论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割包皮还是师师的几首爱情抒情诗,庸俗高雅且不去谈,诗歌在中文系学子中间占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地位,追女孩子、抒发苦闷都少不了它。而今却连一封手写的书信都不易见,更别说被很多人嗤之酸腐的现代诗了。几千字的论文,几万字的小说都不在话下,却没有人再写诗歌。各类大型考试的作文要求也都明令禁止拟写诗歌。逐渐地,诗歌在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没人写,也没人欣赏得了。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一去不返。
  
  在通读文学史、美学史的过程中,我曾经很困惑,为什么诗歌在所有文学体裁中享有如此崇高的地位。我去问老师,老师说,因为诗歌和音乐是最原始的东西,最接近天堂。的确,散文戏剧小说都有一个后期渗入技巧的成熟过程,唯有诗歌,来源于人类最初的生产生活。但是我只能很惭愧的说,大学三年,我连一本诗集都没有完整地读过。可能我愿意用一天时间读完一本小说,也不会用十分钟读一首诗。一定要究其原因,我想可能和轻阅读时代的到来有关,就像我不会去读意识流、不会去读长河小说,诗歌能用最精炼的语言塑造最完整的意象,包融着不能承受的象征力量之重。因此,诗歌很好读,因为它短,同时它又很难读,因为它内涵丰富,我想这可能是诗歌阻拦在我面前的原因。
  
  大家不写诗,不读诗了,中文系便失去了用文字去感动心爱人的优势。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知不知。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曾经感动着我们的那些最纯粹的文字占据书店一角成为言情畅销书扉页上的营销卖点。中文系不再是诗人作家纯文学的摇篮,有院长在开学第一天就号称中文系不是培养作家的,掷地有声。
  
  我惊奇的发现,原来在九十年代,英语四级就和学位挂钩了。十五年了,市场经济物价疯涨金融危机股市回暖二次探底,很多人很多事在我们生命中来来去去,当每个人都在质疑还有什么不会改变还有什么可以持久相信的时候,你看,这个东西居然数十年如一日的稳如泰山固若磐石。是多么让人泪流满面感激涕零恨不得去撞墙啊。所以我像坚信共产主义一定会到来一样虔诚的笃信着所有关于取消四六级的谣传都是放屁。学弟学妹们别想了,背单词才是王道。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就我目前观察而言,也仅有中文系不用修“专业英语”了。撒花欢呼吧,感谢我们阅读的对象是有着几千年历史底蕴的方块字,和他妈的盎格鲁撒克逊没有半毛钱关系。
  
  于是我理解了老师面对满教室的雅思托福的无奈和怨愤,如果我经历过那个诗歌畅想的年代,我也会在今朝有种穿越的荒谬感。文化殖民,你不用刻意去感知,它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常态运转的一部分,血肉交融。
  
  还有一个未变,大学的教师职称体制,虽然我并不十分的了解。只是看到越来越不想上课的某些老师,抄袭的越来越露骨的学术论文,越来越嚣张的凌驾于学术之上的行政机构,大体是越发的严重了吧。
  
  我总觉得男性作家相较于女性作家而言视野要开阔许多,这或许会遭到女权主义者的鄙夷不屑。但我更愿意相信这是来源于生理构造例如荷尔蒙的力量。就像单恋这件事,女性作家可能更多的塑造成一个悲情的痴心怨女,此情无计可消除为伊消得人憔悴。而文中对“我”的描述却诙谐幽默,有趣的很。如果说这算“流氓叙事”“痞子英雄”,男性作家显然更有优势。
  
  泱泱中文系,岂无人才?

来自: 豆瓣
作者: 顾悦顾$    时间: 2012-10-25 16:15
  书的看点有三个:(1)泡妞经;(2)凯子和主角对人性的把握;(3)封面诗。
  (1)凯子:你不了解女人,她们拒绝你第一次是因为自尊,你要真的追女孩,必须试过几次之后才知道。
  (2)左提:你太毛躁了,其实我那时候也不是对你没感觉,但是我不希望像商品一样成交下来。
  (3)凯子:不要相信任何人,对任何人的感情,都会让你成为感情的奴隶。
  
  主角比较优柔寡断,我屡屡不堪其柔弱的性格 ,看不下去,但是对主角的成长和各位哥们的命运支持我看下去 ,后来凯子是所谓成功人士,其他都是混混,可以从中看出点端倪 。 想起《靠山》里面楼新华对文革的一句鼓励话:搞对象和钓鱼一样 ,要下对饵 。

来自: 豆瓣
作者: 不平幕$    时间: 2012-10-25 16:15
         李师江曾是一个杰出的诗人,从他写出《福寿春》之后,我开始对小说家李师江有了期待。《中文系》没有让这种期待落空。《福寿春》和《中文系》显示了一个杰出的小说家的潜质。李师江是所谓“70后”作家的一员,《福寿春》和《中文系》,证明了当初的青年先锋作家,已开始走出青春激情式的写作(尽管这已来得不早),真正开始了“文学劳作”。把文学当做一种劳作而非游戏,当做持续的事业而非一时的情绪喷涌,无疑意味着文学创作者的成熟。从李师江的小说中,可以看到了劳作者的身影,看到了劳作者的手艺,甚至让人感受到劳作之后的疲倦(郑敏有诗句“伟大的疲倦”,《金黄的稻穗》)。
      我对李师江的创作还算熟悉,数年前就读过他的《逍遥游》。这部小说没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那种描写粗粝的青春的小说太多了,叛逆、恣肆、荒诞、欲望、暴力,这些关键词足以形容那些小说,《逍遥游》在其中并不突出,自恋的叙述也显得造作。有人把《中文系》与《逍遥游》相提并论,称李师江经由《福寿春》那种古拙的叙述,写作风格上又回归到了“粗暴、颓废、反讽、自省”。可在我看来,如果说《中文系》是青春小说,那么《逍遥游》只是“青春期小说”。前者指向叙述的对象,而后者指向叙述者的状态。《中文系》讲了主人公的大学生活,主要讲了“我”对左堤的单相思、追求和两人的情感纠葛。尽管两部小说都是第一人称叙述视角,但在《中文系》中,叙述者在故事发生一段时间后的位置叙述(文中称十年后),而《逍遥游》的叙述者则是和主人公在同一时间点上,是重合的。《中文系》的这种回顾式的叙述视角,使叙述更有一种“痛定思痛”的从容和淡定,对人物的描摹也更客观、更体贴入微,甚至有对青春的善意的嘲弄和反讽。第一人称的叙述,最怕叙述者以自我为中心,自我膨胀,处处显露出自恋的情绪,那既是对读者(我更指叙述学中所谓“理想读者”)的一种冒犯,也是对叙述本身的不尊重。自恋式的叙述往往在自我神话中遮蔽了叙述,封闭了叙述所能构建的敞开的空间。而《中文系》,全然没有“青春期”的自恋,叙述者真诚地、充满善意地解剖和展示自我给读者看。应该说,自嘲或自剖,不仅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在这种真诚的甚或谦卑的叙述中,处处可见深刻的体察和智性的光芒。比如说,书中记述“我”和兀凯歌的友谊,描绘的“我”对兀凯歌既爱又恨、既想逃避又离不开的心态,可谓入木三分。“我”借给兀凯歌600元钱让他去三峡作“文化之旅”,他却拿着这钱和“我”心仪的女生左堤约会。兀凯歌后来把钱还给“我”时:
  
      我犹豫了一下,坚决地接过来,道:“这笔钱给你的时候,我没当它是钱,也没指着你还我,那是一种知遇之情;但我没想到你用这笔钱来泡我的妞,你是够可以了。现在你还我,仅仅是一堆钞票,一些珍贵的东西都不存在了。”我把钱整齐地撕成两半,再撕成两半,放进口袋。
  
      然后“我”回到宿舍后,“小心地把撕破的钱重新粘起来。”这种叙述让人莞尔,也让人佩服作者对人物心理的把握。《中文系》中,这样的精彩而深刻的细节还有很多。
      同《福寿春》一样,《中文系》的叙述语言朴素简单,没有故意炫技的语言表演和故作挑战的语言暴力,这种朴素自见叙述的魅力,恰恰可见叙述者对控制语言的自信。诗人李师江在小说中也水到渠成地展示了一些极为夺目的句子,让人难忘。“我”和左堤在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约会时,对她说:“阳光透进叶缝,像不像溶化的黄金?”两人淋雨,“我”又说雨水就是父亲的鞭打。两人一次夜间在一起,“我”托着左堤,让她越过栏杆回寝室,“看见她裙子里面圆圆的臀部,像个月亮。”这样的句子让人心驰神往,显示了作者极好的写作状态。
      小说中“我”给左堤写的信也很精彩。而正是这些信,让我对《中文系》有了种熟悉之感。我努力回忆这熟悉感的线头,终于抓到了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再次翻阅《中文系》,我发现它和《挪威的森林》有许多气味相通之处。左堤身上自然有直子的影子,“我”给左堤的信让我想起了渡边给直子的信。直子若即若离,似真似幻,总让渡边不能完全把握。这也像“我”与左堤的关系。而兀凯歌,这个很强大的、自在地游弋于社会漩涡中的朋友,很像《挪威的森林》中的永泽,他们都是把“我”由单纯天真引向“成熟的恶”的教导者。永泽、渡边和初美的三人约会,也可与兀凯歌、我、左堤去香山的三人约会对照着看。《挪威的森林》中渡边有个可笑的室友“敢死队”,《中文系》中我的室友“大师”“阳痿”等,也是怪诞可爱之人。渡边和直子约会时向她讲室友的事迹,“我”和左堤约会时也以室友为谈资。当然,两部小说不可简单拿来比对,只是其中语调相似处让人自然联想。这两部小说有共同的主题,即“青春时触摸到而又消失的爱”。这或许是两部小说在氛围上有相似之处的原因。我绝不愿以这种相似,来稍加诋毁《中文系》带给人的阅读快乐,只是有些好奇李师江在写作的时候,有没有嗅到一点《挪威的森林》的气息并不自觉循迹而来。
      《中文系》的名字,很容易让人想起李亚伟的诗歌名作《中文系》。但这部小说并不是一部讲述中文系人物和故事的小说,而是一部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去掉中文系的背景,这部小说依然成立。“爱情小说”的命名容易让人误解,想到言情小说之类。王小波曾多次强调,他从事的是“严肃文学”的范畴。联想到当代文学的背景和王小波小说中被人误解的“不正经”元素,不能不让人对王小波的话肃然起敬,感佩其姿态和立场。我想说,如《中文系》这样的小说,同样应以“严肃文学”来强调。近年来,深入探讨男女关系的小说,给我印象深刻的有两部,一部是韩东的《我和你》,一部就是《中文系》。此种爱情小说,不专事描写爱之深、情之切,不编造曲折跌宕、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不以感动读者为目的,而是在细节中探究男女关系的形态,描绘人在男女关系中的冲动、惶惑、激情、沉沦、迷茫、自欺,这种叙述建构着爱的真相又消解着爱的本质,贴肉地细节地描摹逼问着男女关系中人的真实状态。就《中文系》来说,文中大量细节对自我地剖析,展示了“我”的爱情心理状态。左堤是一个影子、一个女神,又是一具肉体。小说中写到“我”用炭笔练习画左堤的头像。“有一天,我将左堤的头像与一个裸模的身体结合起来,并且在瞬间灵光一闪,手淫起来,达到从所未有的巅峰。”之后“做人的崇高感在脑海中升起,形成鄙视的力量。瞬间我后悔极了,觉得自己做了一件亵渎神灵的事。”小说中“我”与左堤的对话,并没有展示出二人的灵魂相通,也没有展示出左堤的不同寻找的动人之处,实际上“我”像一个滔滔不绝的倾诉狂,左堤只是一个普通的听众,不时发些平庸的见解。小说中对左堤美好之处的描摹,皆是虚指。这不由让人想到,左堤的形象大概只是小说中的“我”自己建构的,“我”幻想了一个神秘的、超拔不群的、美好的人,去迷恋她,爱慕她,不能自拔。或许这没有什么奇怪的,爱就是误解。人总是幻想爱的人是多么美好,实际上或许只有爱本身是美好的,美好的那么不真实。如《我和你》和《中文系》这样的小说,就像是一部只解释一个词的词典,这个词就是“爱”,或者是“爱的关系一种”。它并不准备满足一些读者想要在小说中获得情感补偿的期待——像那些言情小说做的那样,它只是努力地呈现出一种未被虚文套词定义过的爱的关系,甚至是在研究、探讨、分析这种关系。这样的小说让人感动,却又不止于感动,它自然会在另一些读者那里得到回应。
  
      小说是一种极为迷人的文体,李师江正用他的创作向我们展示这一点。我们越来越需要把他从“下半身诗人”“70后作家”这样的限定性描述中解放出来,还原出他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动的写作者的面目。而所有的那些曾被冠以群体性描述的写作者,都需要经过自己的努力,用个人的书写,证明那些描述是多么大而无当。
  

来自: 豆瓣
作者: mumuca$    时间: 2012-10-25 16:15
  作为一名刚刚从中文系的学生,随着这本书我也顺便回忆了一下我的大学四年。有那么多的体会我是很他相似的,譬如 我也讨厌语言学,我的考研也是败在语言学上。很多时候我都怀着一颗谦卑的心认为什么事存在即合理,更何况一门学科。事实证明你不擅长的东西,你花掉毕生的时间只是让你更平庸。中文系这本书叙述的是老套的校园爱情故事,有着纯真的浪漫情怀。这是我们80后大学生所欠缺,在我们身上执着是个陌生的字眼。很少有人执着,痴迷,我们的自私是无以言说。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毕业多时的人所写,那他就写得挺不错,毕竟能真切忆起纯真的年代的情怀是一件难事,很多时候我们的感觉会随时光而遗忘。有时候看自己曾经的日记都不会承认当时的想法,心情。70后有着对爱情,友情,诗人那般的朝圣。而我们呢,我们的精神产物是什么。
  

来自: 豆瓣
作者: 抚顺读$    时间: 2012-10-25 16:15
  《中文系》
  
      《中文系》不是很适合我的阅读兴趣,不过朋友老牛很喜欢,读完以后还要自己买一本留着,却不喜欢我推荐的《白雪乌鸦》。《中午系》是一本带有很强自传体的小说,如果说优点也就是语言,偶尔带出点幽默俏皮,还有点出彩的地方。至于情节就一团糟了,说到人物,那里的几个主要人物都让我很难接受,尤其是主角师师,竟然被凯子骗成那样,骗吃,骗喝,骗钱,连女朋友都骗走了,然后还能和他当朋友?让人有点接受不了。还有楼上寝室的美女秦,在师师落寞的时候主动追他,都送上门来索吻,师师竟然不为所动?这也太不给美女面子了!有点说不过去。书里面就是一个大学生的日子,逃课、恋爱、聊天、喝酒、考试、打工、写诗、友谊、背叛……很琐碎,里面偶尔出现的挺有味道的句子也肯定都是当时集体创作的结果,毕竟师师读的是中文系。
  
  
  

来自: 豆瓣
作者: hwr199$    时间: 2012-10-25 16:15
  故事的大致内容就不用多讲了
  在我一个生在上海伪90后看来
  完全颠覆了我对北京以及对20年前大学的概念
  许许多多的意想不到
  这些个意想不到甚至让我憧憬那样的生活
  
  同是在大学
  如今的大学宿舍比起那个年代是不是少了些许温馨
  如今的学生对于感情的想法是不是少了些许慎重
  也许那时也有吵架的寝室
  也许那时也有轻浮的爱情
  但是反观今时今日
  真的有说不尽的感慨
  
  推荐每一位在校的大学生都看一看吧
  以上。
  
  PS。其实每一个角色都是一类人的集中代表
  也许还能为校园恋爱提供参考 但是不要随便代入~
  
  
  
  
  
  

来自: 豆瓣
作者: NiEVE$    时间: 2012-10-25 16:15
  
  
  
  
  沉浸到故事里
  然后从自己的回忆中醒来
  亦幻亦真
  
  人模狗样
  若即若离
  这不是故事
  
  我依然爱你
  
  
  
  
  
  
  
  
  
  
  
  
  
  
  
  
  
  
  
  
  
  
  
  
  

来自: 豆瓣
作者: 腦殘夏$    时间: 2012-10-25 16:15
  我在想師師為什麼要把這本書起名叫中文系!  嗬、原來中文系的男只是這個樣子的噢我咋沒發現呢。  為什麼這麼多年的記憶還記得這麼清楚、一寫就是幾十萬字啊臥槽哪有那麼多話寫啊、當年的北師就那麼開放了咩造就出這麼多XX人才。實在是佩服啊佩服啊。  笑點還蠻多、可以看看。

来自: 豆瓣
作者: starfi$    时间: 2012-10-25 16:15
  也许是因为李师江年龄的问题
  其实他写的中文系更多的感觉是想展现漫天飞舞的荷尔蒙却又碍于面子
  所以整体给我的感觉就如同是一个闷骚的寡妇
  青春是一种负担
  青春就是漫天飞舞的荷尔蒙
  真实的生活
  真实的感情
  没有丝毫的娇柔做作
  这一切是青春以后所无法知道的感受

来自: 豆瓣
作者: 瓷器$    时间: 2012-10-25 16:15
         《中文系》的情节谈不上跌宕起伏,因为生活本身就波澜不惊。
  
       李师江的性格多愁善感,懦弱且不自信,注定了他恋爱过程的曲折,而且由于性格的原因,料想在相处中还会遇到更多的苦恼。虽然在毕业的时候大走桃花,两个姑娘都自愿献身,但这应归结到纯属巧合之类。李师江的故事只是天下无数爱情里的沧海一粟,认真爱过的人都不会忘记那无法言喻的感觉。相信人们在懵懂的爱情面前,都吃尽了揣摩和忐忑的苦头,同时也享受了无尽的期盼和憧憬所带来的快感。
  
       回首过去,一定有为数不少的人有唏嘘有遗憾,如果当时如此这般,那结果可能是这般如此,但是仔细想想,那理想的结果重要吗?成功也好失败也好,得到也好失去也好,结果不重要,因为爱情的感觉才是最珍贵最难忘的。
  
      苦也好甜也罢,爱情就在那里。
  

来自: 豆瓣
作者: 生活12$    时间: 2012-10-25 16:15
  平淡普通的情节,却让人怀念自己的青春.单纯的感情,真挚和执着现在又有多少.这是一本回忆学生时代的书,学生时代是美好的,令人向往的.
  本着无限的怀念,仔细的看完这本书,突然也想涂鸦一下,从没写过的诗,虽然从没写过.同时也总是感叹自己的感情.

来自: 豆瓣
作者: 孪生故$    时间: 2012-10-25 16:15
  《作品与争鸣》2010年第11期刊载了这本书
  总的来说,还不错。里面个别地方作者跳出来叙述让人很不解,有一种不庄重的感觉。
  看了很多遍了,毕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总之,李师江是幸福的,大学完了,有两个女人愿意献出自己的处子之身,而他只选择了左提……

来自: 豆瓣
作者: 梦长君$    时间: 2012-10-25 16:15
  买这本书因为开头篇章的精彩,和十分喜欢它封面上的“此生我必须努力,只为对这心爱的人儿吹过的牛皮”。后来仇拿这本书去读,他说不喜欢,他喜欢的是“此生我必须努力,只为心爱的人儿能安心的吹着牛皮。”~呵呵,前者是青涩的,后者是成熟的~~然后我想说,青春是潦草的,带着阳光或者潮湿,明朗或者颓废。不规则是它的美丽所在。不过每个人都应当知道自己的不成熟,于是就不至于过于浪荡和没溜了。这本书从精神状态和生活学习感情态度上来看,都是“人不风流枉少年”的上世界中国青年的草根版。

来自: 豆瓣
作者: 上上$    时间: 2012-10-25 16:15
  无意中DOWN了2010年最佳年度小说到IPOD上,张炜《你在高原》八本大作也位列其中,这套书我有,随意点了李师江的《中文系》,一看就一发不可收拾,看到结尾我在那里猛骂,以为被剪了,正意犹未尽就THE END了;就像做爱到了快高潮的时候,突然电话响了。不过这无意中的收获也算是一个不小的惊喜,在看完这本书后,我习惯性地去查找与作者相关的资料,发现这位李师江竟也来头不小,属于“出口转内销”一类,作品先后在港台海外出版,引起强烈反响,而后反攻大陆(这四个字用在这里确是不二选择了,不知道会不会被掐)。
  
  早期啃完了王朔所有作品后,对我在以后小说的阅读取向上可能形成了思维定势,那些立志成为大师的作品,要么生涩枯燥,要么故作深沉。《废都》的此处省略若干字在2011年春节晚会被赵本山搬上舞台后,重新成了年度流行语。近期重读贾大师的没有删除版《废都》我不禁感概,毕竟底子薄啊,悟性还离大师殿堂咫尺天涯。唯一让我好奇的是,八九十年代的贾大师在性描写方面的功力丝毫不逊色于如今的日本A片,画面感很强,经典源于生活,看得出贾大师不仅理论功底扎实,还是不折不扣的行动派,该作因种种尽人皆知的原因未能在国内获奖,却在1997年11月3日获法国费米娜文学奖。也不知是法兰西人太淫抑或国人过矜。事过境迁,该进作协的进作协,该拉赞助的拉赞助,声色犬马,日向宁次。
  
  看完《中文系》,我想到韩寒的《1988》,路内的《追随她的旅程》,与其说这是中国文坛七零后的中坚力量,不如说他们代表了现今文学艺术的阶段趋势。那些所谓灵魂思索的篇章与生活的笑中带泪,无一不在告诉着我们,折腾过的人生更令人回味无穷,爱与恨都不是米饭,二锅头才是粮食。
  
  精彩往往就在不经意间!
  
  
  

来自: 豆瓣
作者: SamSom$    时间: 2012-10-25 16:15
          李师江出版了《中文系》,没过多久另一位作家林文月的《读中文系的人》于2011年1月在大陆出了简体中文版。这两本书的名字放在读他们的读者面前,非常有意思,读者就成了“读《读<中文系>的人》”。这样双重的意淫颇让我兴奋,而把这两本书的阅读体验相比较,却更有意思。林文月规规矩矩地描写中文系,可能是时代、地域的问题,李师江的中文系呢,则显得不那么规矩,但我们能发现,到底上中文系的质都是没有变的,对那些向往中文系的人来说,她都让人痴迷,很有些“围城”的意思。
          反正这个时代大家都在说:人们“理想主义逐渐淡化、物质主义大行其道”。小小反思一下,我想,如我一般以为自己是21世纪才进入大学而又有点文学梦的人,看着那个尚还保留着些理想主义的时代,不免有些不是滋味:不就十年露个头嘛,世界咋就变了这么多。
          说来惭愧,作为李师江的福建老乡,之前并未看过他的作品,甚至林语堂、冰心之后并未看过福建籍的作家作品。但从另一方面看,也反映福建写作者的现状,总不能说这都是现实社会龌龊思想所造成的。
          我相信对于像我一样生在南方、活在南方且又憧憬中文系的人来说,李师江的中文系世界给了我们很大的安慰。即一个寄托着我们向往的人,行至北方,有机会看着北方冬天漫天的鹅毛,还能用蹩脚的普通话呐喊、感叹、忧伤,他仿佛就成了我们的眼睛,成了我们与那些京片子们的交流通道。
          书里的师师说:“伤害一个女生,与爱上一个女生一样,都令人难以释怀”,而爱上一本或者喜欢上一本书里的人物,即是伤害也是释怀,因为在他们身上能够看到自己,可又默念着希望那不是自己,快乐、悲哀、欣欢、厌恶……这些分明都是自己的,像是长在同一根茎上的两个竹笋,只有小心地刮去覆盖在上面的泥土,你才能发现原来他们是一体……或许这根茎上还可能会出现第三个、第四个竹笋,我们无法预测。《中文系》里的生活,其实代表着我们另外一种存在,毕业钟声响起的时候,学校里的一切都会结束,除开这短暂的留驻,我们的人生又会从另外一端开始,走向更漫长的未来。作为学生的时光将最终成为我们最值得想的时光。
          《中文系》把大学、把青春期的闲愁扩展到了极致,那种分不清清淡还是浓郁的缠绵感觉,在读过《中文系》之后,会突然一跃而起,这次她们不需要读者外加任何判断,她们就是激情澎湃,就是翻山倒海。而我们一时无法预测并不代表着一世无法预测,《中文系》它能让我们(至少让我)成为高手,能让我像挖竹笋高手确信有些竹茎在已经挖出两颗竹笋之后一定有第三颗、第四颗一样,让我确信:只要我确信自己的理想,管他现世社会是不是物质,是不是龌龊,我都能做一个读中文系的人。

来自: 豆瓣
作者: xinkuo$    时间: 2012-10-25 16:15
  无数次嘲笑自己,但是又迷恋。文人之所以会彪炳史册不是因为他们多么与众不同,而是因为他们掌握着书写的笔。他们在现实的无力是一种不能摆脱的诅咒,但是也因此在虚拟的世界得到补偿。他们必然分裂成带有淫威的帝王和可怜到受虐上瘾的不值一提的精神上的饕餮,无休止地怀疑,并且在梦中一次次登上王位。
  海子说,秋天深了,王在写诗,该失去都已失去,该得到的尚未得到。
  你别无选择。

来自: 豆瓣
作者: 最美的$    时间: 2012-10-25 16:15
         很偶然地在报纸上看到了这本书的简介,于是怀着心中对中文系无比的熟悉感开始读这本书,之后又一种熟悉感油然而生,很像多年前的读过的一本书。初中时看的韩寒的《三重门》,一样对青春的不屑,一样对传统的反叛,一样对生活的不羁,一样对一个女神的执着。不一样的是我没了年少时激动如遇知己般溢于言表的心情,或许这就是成长使之然,见到的多了,思考得多了,也就不会那么绝对化地看一件事情。
  
      我猜测也许每个男孩心中都有一个女神,譬如韩寒的susan和李师江的左堤。在他们的青春里,这个女孩牵动着他们的神经,她的一颦一笑,一喜一怒,都让他们魂牵梦萦。
  
      凯子一开始答应帮师师追求左堤的时候,就隐隐地觉得凯子可能会和左堤好上了。果然如此,师师失去了最好的哥们儿和心爱的人,这对任何人来说无疑都是当头一棒,七窍流血。在凯子把左堤抛弃以后,师师又开始在行动上对左堤有所表示。这期间的辛苦却没有换来回应。作为一个局外人曾经觉得师师这样是不值得的,把时间和感情浪费在一个不爱你的人身上是徒劳的,倒不如接受一个爱你的人。直至结尾,师师明了了左堤的感情,小说才告诉读者爱情没有孰是孰非,如果有一个人可以勇敢地向对方迈出一大步,之间的距离也许就更近了。这就是熟稔世事沧桑的作者与不谙世事的本人之差别。
  
      我猜测或许每个男人都有一点自恋情结,譬如让《子弹飞中》的姜文,竭力把自己塑造成一位至高无比的英雄。譬如susan对于韩寒那份悠悠的感情,直到沧海变桑田,主人公才知道心中的女神同样爱慕自己,怅惘无比追悔过去。
  
      师师亦然。他在爱慕着心中的女神的同时,一个也很优秀的女孩表达了对他的仰慕之情,此情堪说是一往情深。无奈,师师只对他的女神着迷,把这个女孩若离若弃,又十分原则性地放置一边,此女受伤十分重。我怀疑这本看似自传体的小说中的这一段应该不是对现实生活的描摹吧。还有关于凯子,师师从一开始对他百般依赖,到最后成为一个只信仰自己的男人,凯子的形象跌落谷底,也可以吹毛求疵地认为是自恋情结,当然这也是小说本身的情节需要。或许这就是现实与艺术的差别,在艺术的世界里,每个男人都能满足自己的自恋情结,哈哈。
  
      回顾师师的大学四年,除了对一个女孩的至死不渝,他的生活被逃课、海侃、无所事事包围。不禁怀疑这是真的中文系吗?这一定是我不曾触及的生活,说真的对这种生活还真的有丝丝的向往。
  
      无论哪种生活,我们都在成长。就像书中的一句话“我们努力地学习,只是为了更体面地滚出校园。”师师也在大学毕业的时候成长了,他长成了一个有自己思想的男人,他终于看清了凯子,也不必信仰凯子而生活,他也在努力……
  
     此生我必须努力
     只因吹过牛逼
     对着心爱的人儿
     吹过的牛逼
     此书以这样一首小诗谢幕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sigaof$    时间: 2012-10-25 16:15
      我看了这本书,感觉作者的功力还不够,只能给个及格。
    对人物的心理描写太少,不是少,而是太少。
    我看了这本书,感觉作者的功力还不够,只能给个及格。
    对人物的心理描写太少,不是少,而是太少。

来自: 豆瓣
作者: 话别锦$    时间: 2012-10-25 16:15
  如果是上大学的时候读到李师江的《中文系》,我或许会爱不释手,为书中那些桀骜不驯的思想热血沸腾。工作了几年,性情渐失锋芒,现在读《中文系》,除了觉得文词幽默轻松愉快,更多的是激起我对往事的回忆,不禁陷入感伤。
  
  实际上,和书市上流行的“青春小说”不同,这本书并不感伤。“我”是个桀骜的青年,具有怀疑的精神,拒绝甚至敢于反抗机械的大学教育(和现在网上的愤青还是有很大区别),但在爱情面前,却有点胆怯。后来受了大学肄业生凯子的影响,开始对喜欢的女孩穷追猛打。直到大学毕业,各奔东西,“我”一厢情愿的爱情才有了终结。
  
  毕竟是专业作家的创作,文字看似信手拈来,却也很有诗的质感。虽然不是自传,但主人公的某些经历和作者颇为相似(比如他们上的都是北京师范大学)。有真实的生活为依托,故事流畅自然,人物众多,但性情各有不同。特别是那些教授,被囚在学术的围城里,作者写出了他们的无奈和滑稽。书中的故事,仿佛就是我曾经历过的,只是作者进行了总结、夸张、变形,形成了一部大学人物众生谱。
  
  小说结束在1997年香港回归时。1999年,我国的大学开始大规模的扩招,一切都变了。大学生态彻底破坏,学术氛围被商业化所替代。这本小说里的大学,还保持着扩招前最后的平静。“我”虽然经常逃课,热衷于做点家教赚钱,但还有着怀疑的精神,用写诗寻找心灵的寄托。那时的男女关系,相对比较保守,即便有那么几个不太纯真的学生,在今天看来,也算不得什么。
  
  大学究竟教给学生了什么?或者换句话说,大学应该教学生什么?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大学,教的是课本知识。而“我”怀疑这些陈腐的思想,整日不务正业,写些“粗俗”的诗歌。因为英语四级只考了59分,“我”差点就不能毕业。那是理想主义破灭的时代,从这本小说里,我们能看见“我”和同学、老师们的挣扎。那些所谓的理想,在毕业以后,立刻被残酷的社会所击毁。到了今天,我们的大学变成了职业学校,教给学生求生的技巧,师生头脑里想的都是赚钱,不管在学校里表现怎么样,日后能赚钱的,自然就是“好学生”。大学变成这样,也无怪乎出国潮汹涌澎湃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影随茵$    时间: 2012-10-25 16:15
  一位南方男子以一种北方的笔调写就的青春校园虚实回忆录,很容易就让人把他的作品与同类作家对比之,显然这位叫李师江的哥们确实处处透露着自己独特的痕迹,这种痕迹体现在下笔时力求的嬉笑怒骂,调侃戏谑的文风与自身性格中细腻感伤,孱弱委婉的情怀上的矛盾。
  
  京味青春文学具有代表性的,70年代首当冯唐,80年代为之孙睿,占着先天的优势,他们把北京文化中的痞和贫发挥的淋漓尽致,而性格里更有着真“流氓”的直率,同为理工科男,在他们的小说里更多影射出的是一种青春的放肆,是一代人的,特别是男孩们与时代碰撞时的不为折服的躁动和折腾,在他们的小说里,雄性的荷尔蒙上扬到了最高水平线,所以也引动了一代人相当大的共鸣。
  
  反观李师江,这位出生于福建,毕业于中文系的男生的作品,你既会发现明显的同化,也会看到绝对的留存,虽然同为70年代,但是我更愿意把他与80年代的石一枫相比较,因为毕竟他们同出自中文系,中文系男生与理工科确实有着有一些天然的差异,他们更懂得谋篇布局,更注重文字的华丽讲究,与之前两位作家作品中弥漫的情结相比,他们的作品里更多充溢的是情怀,我以为,中文系的学生,都多少有些理想主义,而且许多人的性格本身也是敏感脆弱的,许多女生,细腻如丝,寥寥的男生,也不乏千转百回,至于宏观的大气架构,我一直以为理工科的缜密更容易与之生发膨胀,就像医学专业的人,有不少后来转为文坛的都成为了文学大家。
  
  当然,一部青春校园小说很难写的迷踪玄妙,但是比较而言,我还是觉得石一枫的《红旗下的果儿》要比李师江的《中文系》更符合我的阅读兴趣,毕竟骨子里的东西很难变更。
  
  《中文系》里的主人公师师,给人一种非常明显的作者自身的影子,所以我们姑且把他半真半假的与作者本身联系着来看,从而很容易得出一个闷骚男的印象,缺少放纵与大气,洒脱和不羁,性格本身的因子里充满着南方男子的柔情细腻,特别体现在那些诗歌里,确实才华横溢,但也不免太过惆怅自顾。老实说,这本小说的内容相当不新颖,意外结识的好哥们,背地里与暗恋的女孩暗度陈仓,“我”却顾影自怜,最后对两个人谁也放不下,哥们伤害了女孩,我又重新追回了女孩,可是大学毕业的分离又不得不让我们再次挥手作别。小说写的波澜不惊,开头起始于阔别多年后的同学会,然后引出回忆,收尾的时候并没有跳回此时此地,只止于一场与女孩的分别,不仅不完备,而且失之升华。全书过多的靠插科打诨推进,室友的外号,囧事,像一个个的段子般叠加起来,开始的时候还蛮有意思,多了难免乏味。
  
  纵观整本小说,只能说作者确实为科班出身,所以拥有较好的文笔,但是却过度囿于自身的喃喃低语,虽然尝试用北方的文笔修饰这种过度,却终是难掩敏感秀气的核心所向。青春嘛,特别是男性作家笔下的青春,缺少了那份张扬,多少会引起一点不适,当然毫无节制的张狂,也会引起一些女性读者的反感,能够恰到好处的,我还是觉得石一枫要比李师江好一些,因为他的这本《中文系》有些太过于软了,实在是缺少些力道。

来自: 豆瓣
作者: 伽洛蒂$    时间: 2012-10-25 16:15
                秉承一贯快速阅读的优良作风和一贯囫囵吞枣不加思考的恶劣品质,我又只花了一天就看完了这本长篇。看完了就想,泱泱,形容深远广袤辽阔的状态,在大学那么多院系里,只有中文系才配用得上:她继承的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各国人类几千年的宝藏以及被定论为糟粕的财富,她信手拈来,她娓娓讲述,她运用文字像男人点烟一样娴熟,她可以有世俗龌龊的内心却清丽脱俗的外表,用文字装点的遗世独立的古典光芒照亮俗青年人的心房;其他系能有的浪漫和思考,她全有;其他系不可能有的情怀和无奈,她也有;所以,她博大她泱泱,连她的前程和出路,也一样广袤无边,主人翁师师说就是块狗皮膏药,社会哪里需要哪里粘。
  
         以前写读书笔记,开头定会把情节大概描述一番,抒发抒发对结局的感受以及自己脑海中的畅想,批判批判现实的无情,感怀感怀理想的远大与完美的不可实现。中文系,结局是什么不重要,我只觉它最起码写出了一种真实的生活,校园里男生女生百态夸张的生活,却又万变不离其宗的狗血的叛逆的哀嚎的苦涩的青春生活,对爱情、对未来、对生活还留有被挫伤之前的美好憧憬和壮志情怀的赤诚生活;以至于我感同身受的同时,对师师的各种准确精辟的比喻,并没有预想中会感觉幽默,心情也不是轻松的,带着无奈和沉重,把每个情节每个思想跟自己曾经走过的做了一一对照。我承认,如果以现在的经历过一些什么的思想来衡量,那时候是幼稚的,但又是我最怀念的最宝贵的日子。
  
         师师和凯子,是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两个典型例子;左堤,是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都喜欢都追求的同时拥有母性光芒和少女情怀但并不自知的内心叛逆但不会越界的现实乖乖女的女神形象。这种迷人可爱又不知道自己好处的女孩儿,应该是每个大学男生心中完美的女朋友吧。师师,是坚持理想的人,在感情上狂热、专一、不乱来,却不知不觉伤害了倾慕于他的女生;凯子,是现实中世故圆滑的人,厚黑、官场、人际、向上爬,无一不熟稔,最终不为师师认可,却道出了师师经历很多之后才明白的关于生活的真理——世界上的事,没有那么多好与坏,对与错,没有绝对,没有永恒。左堤,我猜她和师师最终还是没有在一起,虽然对爱情对家庭的失落布满全篇,但是无论是书里写到的结局还是我推理的最终结局,都不会对生活和感情丧失最后的信心,师师说“死固然有壮美之处,但在生命的奇观面前,只是附属部分。死是生命最后一个收尾音符,必须自然而然。”我喜欢的就是这种套路,不对,说套路有点亵渎《中文系》,虽然我读的少,但我觉得它没有落套。

来自: 豆瓣
作者: 第五粒$    时间: 2012-10-25 16:15
     
        翻过最后一页,末了好像要绕梁三日的诗句是“此生我必须努力/只因为吹过牛逼/对着心爱的人儿/吹过的牛逼……”然后又从扉页开始,作为引子的诗,只是把“牛逼”换成了“牛皮”,也不好说这是两首诗还是一首诗的两个版本,就像我在刚读完这个小说的时候也觉得不好说这是篇好得很的小说还是烂到极点的小说。按照一个业余读者的习惯,对于小说人物总乐要轻易分出好人坏人才会觉得爽,对于小说也同样应该理所当然的作出是好是坏的评判。可是对于这篇小说,我知道它要么非常好,要么非常坏,但是究竟是好是坏,我觉得不好说。
  
       以大学生活为主题,却从工作了的十年之后开始写,可以说,这个小说从一开头就是粗鲁的,一点也没有青春偶像剧的意识。而人物的取名也粗糙的令人发指,尤其是作为一名在小说观念上深受《红楼梦》的人物取名艺术所影响的读者,在看到这个小说里的人名,总会觉得作者的态度也过于偷懒。至于一讲到爱情就和母爱父爱联系起来,在80年代也许是时髦,但是80年代的衣服现在穿出来如果还不能低调,就很可能被义愤的读者拍了黑砖。指出以上这些,其实我想说的是,我多么喜欢这个小说,因为我居然能够容忍这些我认为的写作技术上的重大失误,甚至在拿到书的当夜就连看了两遍。
  
      当然,也不完全是因为书本身的魅力,有社会经历的读者跟校园读者的区别是明显的,就像一个中文系的人在学校里与离开学校之后,可以迅速的分化为截然不同的两个人,在这个时候看重的东西,在那个时候可能完全不屑一顾。
  
      大学时代作为一个客观事实,就是那样的,用一个野蛮的比喻吧,真像处女,在你没上之前,总有许多幻想,美好的能让所有的青春偶像剧导演都羞愧的自杀一百遍一百遍,上过之后就成了十年后同学嘴里的破鞋。在这个过程中,中文系未必是一个特例。大约也就是逃课更容易,闲时间多而闲情逸致多了,写歪诗的人更多,比如这篇小说里就塞进去了好多这样的歪诗。反复地重读这样的小说,才能明白,对于这样的题材,故事中的人物名字是最没有实际意义的,因为在每个读者的追忆中都会有一个“泰森”“凯子”“大师”……以及“左堤”,名字真的只是一个符号,那些曾经的青春消逝了,但是这些“符号”具备了咒语的魔力,可以招魂。
  
      比如小说里的“梁档”这个名字吧,看着看着就不断地把十年前我同宿舍的“老狗”同学给招来,听到他躺在床上喊一个女生的名字,想着他毕业时说等他发达了一定要请我们去他老家那儿最豪华的“电力大酒店”去大餐,然而从离校就再没有消息,如果不是这个小说里的“梁档”,恐怕我也不会有专门的闲工夫去想他。
  
      这么一说,好像那些粗糙的人物命名反倒成了优点,因为名字本身的粗疏而且名字与名字之间关系的松散,让读者可以填进去许多属于自己的东西,《红楼梦》就不行,你只好这样想,某某某真像林黛玉啊,某某真像薛蟠啊,因为它的那些名字已经精致而顽固地成为一个严密的体系,每一次阅读,都要以侵略的态度才能把自己的人生经验附着到阅读经验中去。反而是“大便”“阳痿”这样的名字让读者可以恣意地在人生经历和阅读经验中信马由缰。
  
       我不是说这样的小说就一定好,但是对于这种题材的小说,这样恐怕还是好一些,比如十多年前读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现在还想得起那些人物的名字吗?可是那种感觉还在。
  
       在我的印象中,十多年前的文明人多半说“吹牛皮”这个词,野蛮人才说“牛逼”这个词,但是现在好像绝大多数人都习惯了“牛逼”这个词,而“吹牛皮”这样词成了只好到《现代汉语词典》那样的标准词汇博览馆才能看的收藏品。有意思的是,在小说里,十年前的过去进行时态下,那首歪诗里的是野蛮的“牛逼”,大概是为了让懦弱的心理有一点点豪气云天的伪装。而在小说之外的,现在时态的扉页上一本正经地用了“吹牛皮”,反倒好像穿越到了规规矩矩的装纯装处的十年前。
  
      青春与大学,谁上了谁,也许很重要,也许不重要。命运就是这样,不讲道理,十年前不讲道理,十年后同样不讲道理,是爱是缘,全看自己能不能想得开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小偷爱$    时间: 2012-10-25 16:15
  痞子师师
  
  偷爱警/文
  
       能够被王朔所认同的作者,一种是与王朔秉性相投的人,一种是文路相通的人。
     
       王朔的文,具有时代的特殊痞性,而这部《中文系》的展现,提升了痞的浓度,解释了痞性的精华内容,将痞人的情感分析入木三分。
       
       文中人物师师,是不是原作者本人?书中有多少是真实事件,发生在作者本人身上的有多少是可信的?这一连串的问题,也只有作者本人能够说清楚,作者之所以如此大胆而直接的将自己的名字编入到文中,存在着一种情愫和释怀。作者本人就是一个容易痛伤的人,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物极必反的原理。作者怀念曾经的校园生活,因为在校园里,作者的隐痛,使得文中的一段段场景无法割舍放弃。校园中的一段爱,一段只存在于幻想和暗影下的爱,温暖的抚摸着分离的忧伤,使得一把回忆的刻刀,生生的雕琢出苦楚和迷茫。
       
       师师在文中的路,体现出许多70年代生人的大学校园历程。他们在校园内的生活点滴,是沉闷而刻板的机械模式,没有现代大学生如此丰富的课余文化生活,校园的主要流派,也仅仅局限于一种煽动和怂恿。松散而长效常态化的沉迷生活,70年大学生并不敢触碰和越雷池一步。他们觉得开除学籍,简直要成为人生经历中的灭顶之灾,跟判了死刑没有区别。首都名校里浪迹的尖子生们,似乎再低迷,再厌学,也要为头上的名校头衔挽留一丝的尊严。没有任何人希望和等待,被日月交替的更换中弃管,弃落在厕所的边缘。
  
       师师这个外号,容易联想到尿急。师师的性格中不安分的躁动感,从高中时代加速导入到大学城里,越来越频急,越来越无法收敛小宇宙的爆发。恋爱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师师也是如此。首次表白,过于直言,拒绝的压抑感可想而知,一把暗恋失败的刀,刺向心底。因为含蓄和腼腆,师师越来越隐蔽的克制,自我的恋爱情绪。对喜欢的女孩,也只是默默的关注,不敢和盘托出自己的秘密。凯歌的出现,成为师师爱情连接的救星,也因为这位救星的出现,抢占了本应该属于师师的一份感情。铁哥们的匕首,又捅了师师一刀。前后两刀,师师无法忍受,却从没考虑过,那位暗恋中的女孩,如何解开两个男人之间的结。
  
       师师有点湿湿的潮,而这样的潮,让他重新看清楚爱情与感情的区别,看清一个人的真实。干爽清透的阳光,会在一个恰当的时机,给师师一次拥抱。只属于他一个人的爱情。
  
       中文系的才情被作者隐去,不过文中还是能够看到大篇幅的诗歌。原因在于中文系的学生,专修课程从口才、笔法、诗词歌赋都属于科班出身。对校园里的其他女同学来讲,学文的男生,文邹邹的都是些花架子,没有几个,可以成为爱情寄托的相恋者。由此,对中文系男人的印象分大打折扣。情诗的感动效力,被看做一种文笔借喻,可以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但绝对不是促成恋情的有效工具。
  
       师师是寝室中首批“脱光族”的一员,但这位“脱光族”对袭来的爱情,连裤子、衣服都没来得及脱下,就草草的收场。喜欢之中,承受爱的婉约拒绝,师师的性格与当时社会约束有定关系,相对于80后一代人的思想开放,70年人显得就保守的多。
  
       师师、大便、凯子,作者将中文系的外号,起的如此随心所欲,很大程度来看,是在寻找一种接近生活的品味格调。毕竟,校园里的大学生,都是即将要迈入到社会文化大家庭的“文化流氓”。他们的笔墨和言行,直接反应校园的形象和一代人的观点。70年代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成为80后的学弟们效仿前辈的一种流体,80后的校园文化要比70后的观念更具有时代气息和升级空间。
  
       70后与80后大学校园大不相同。师师的爱情观是从喜欢到尝试,试探着去探讨爱的讯息。而80后,男女之间的校园恋情由含蓄变为积极主动,但夹杂着一种牵制和妥协。
  
  
  

来自: 豆瓣
作者: 谢飞$    时间: 2012-10-25 16:15
  关注李师江已经三四年了,从他的获奖长篇《逍遥游》开始,我心里就锁定了这个善用第一人称的高手。要知道这年头能让我兴奋的文字不多,这人必须关注。
  他是这么一种行文风格,看起来都是些不起眼的常人琐事,什么朋友同学、同事客户、邻居室友、路人炮友,被他口水揉巴揉巴,就捏出一个个鼻长嘴短相貌怪异的泥人排在一起,他拿剔过牙的臭牙签戳一戳,泥人动起来,演出一幕幕活生生的轻喜剧,几个人调换下位置,又有别样故事。李师江呢,他躲在一边暗处继续剔着牙,边看边嘿嘿偷笑,为自己的杰作得意。反正他就是这么种人,用他熟练而讨巧的语言风格和叙事技巧,能把大白菜做出鱼翅味儿,看一眼便欲罢不能,满碗层层叠叠的幽默佐料,更是让人吃得满嘴香。可悲的是看看现在,多少小说家都在绞尽脑汁编故事,但就是让人读起来精神阳痿,无一不是因为语言乏味,在这方面李师江无疑是个天才级选手,被人冠以“继王朔之后最具叙事魅力的小说怪才”也并不为过。
  他不惜在文中丑化自己,让自己也成为泥人之一,屡屡自曝其短(阴茎除外),借着曝己之短的同时,又曝人之短——反正看起来没一个好东西——于是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不美好现实的对比里面,夹杂着对生活的反思,价值观的判断,情感的梳理,人生的思索,从中得出一些弥足珍贵的总结性论断。我觉得这种自我丑化的真诚和勇气是可贵的,也让我看到李师江心底的善良面,也许还有一点点低调惯了的自卑,虽然他一点也不完美,他还主动告诉你他有很多缺点和“邪恶”面,但是你会对他凭生好感,知道他一定是个可以交往的人,一个没脱离低级趣味的但是纯粹的人。
  说到《中文系》,觉得这是李师江近来最能代表他风格的作品,当我花了三天两夜把它通读完毕的时候,昨天夜里我一直在回想着一个场景——他穿着袜子拎着左堤的高跟鞋走在冰冷的香山石阶上,前面并肩亲密的是他最好的哥们凯子和他最心爱的姑娘左堤,他在尾随中不时涌上心酸却又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满足——这是最他妈让我心碎的一个镜头。性格决定命运,这是《中文系》给我们的一次次暗示,师师在抱怨自己性格的种种弱点的同时,又苦恼于不能改变自己,只能眼睁睁被命运玩弄,一次次的情感遭遇说是“阴差阳错”,实则在性格的驱使下早已命中注定。李师江用文字给自己织了个大茧,一个叫师师的蛹体在其中沉默地反思。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细细品味,多么深刻!
  从种种迹象上来看,《中文系》不会再有续集,即使有,也不是关于左堤,李师江已经把左堤的美抒情到了极至,把每一次与她的单独见面的记忆酿成陈酒,留给岁月去品。左堤与师师已经没了下文,但我觉得这一点也不可惜,如果再见面,无非是一次庸俗的一夜情,没有哪个笨蛋会用一次肉体的快感彻底焚毁记忆的美锦。左堤把第一次给了师师,这已经足够了,我在夜里读到这儿,差点落了泪,我的眼光快速滑过这段文字,不想纠结在上面,让眼泪彻底流下来。
  正直而懦弱,善良而自卑,有理想却又不得不选择性颓废——师师是我喜欢的人物,李师江是我喜欢的作者,《中文系》是我喜欢的一个故事。青春散场,中文系毕业,没有续集,谁也不能停留在过去,生活在推着我们往前走,往前看。李师江有个儿子,他儿子有个牛逼的父亲,他父亲有个牛逼的青春。
  此生他必定牛逼,只因一直在卖力,对着文学的肉体,玩儿命地卖力……
  

来自: 豆瓣
作者: 快乐哒$    时间: 2012-10-25 16:15
         喜欢不同年代不同文化的青春题材作品。早就在豆瓣把这本书标为“想读”,还没来得及到卓越下单,就成功申领到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快递来的样书,作为同行,首先向人民文学的策划编辑致敬,这种营销方式值得推广。
  
         不知道是不是老了,70后80后开始集体怀旧,从《李雷和韩梅梅》,到《老男孩》,到《中文系》,我们不断被回忆冲刷着,忧伤的,欢乐的,不可取代,无法复制……读完这本小说,很伤感,不仅仅是因为结局李师师没有跟左堤在一起,而是想起了自己的曾经和过往……
         我本科是99级,在家乡所在的城市,英语系。中文系是我永远无法实现的向往,但是四年来,跟中文系蹭课不少,还旁听了无数的选修课和讲座,最爱现当代文学。不同的是,我不排斥英语,因为那是我的专业;喜欢英美文学的同时,也不讨厌语言学;每次考试前通宵抱佛脚,成绩都还不错……我也爱旷课,爱看小说,爱对老师品头论足,爱给同学起外号;也曾收过情书和礼物,也曾听过男孩弹着吉他唱的歌……只是如今,诗歌和情书的时代已离我们远去,取而代之的是短信和QQ;作者当时听的是唐朝黑豹,读的是汪国真余秋雨,我们听的读的接触到的,比他们丰富了许多……虽然对于铁狮子坟、小西天、恭王府不是那么熟悉,但是,这些地方之于作者,也许相当于书城佳世客一带之于当时的我,每个读者都有自己留恋的生活过的地方……
         作者读书的时代跟我相差6年,但是跟我的两个表哥完全重合,读着作者的故事,仿佛在听表哥他们的故事一样。边读,边回忆我自己的读书时代,尽管过了10年,可回忆起来却是久远而深刻,忧伤而美好,历久弥新……
         喜欢这种风格的小说,像王朔和石康的早期作品,很纯情,很写实,就像讲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很幽默,又很深刻,所谓含泪的微笑,就是如此吧……
  
         借用《老男孩》的歌词作结尾吧: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 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
  
         不管怎样,至少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青春,在它离我们远去的时候,还可以追忆,可以说无悔……

来自: 豆瓣
作者: 丫丫$    时间: 2012-10-25 16:15
  虽然岁月如我的泡尿不留一点臭气就撒走了/但我感到沉甸甸的舍利子正沉积于我们体内/光芒万丈 精气四射
  
  一直很相信豆子们的眼光,最初读这本书,也是冲着这么高的评价来的,开卷之后才发现这本书的魅力远非一个较高的评价可以概括。
  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大学里自卑而又自尊、敏感而又迟钝的自己,看到了充斥着“生活的奴才”的“思想圣殿”和因此而唤起的我内心的怒吼,看到了大学小社会里的众生相,单纯的偏激的为爱情不顾一切的,世故的卑微的为利益不择手段的,压抑的不得志的挣扎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这不仅仅是中文系,而是整个中国大学生生活的快照,无比赤裸和真实。
  
  最最欣赏的还是开篇的《泱泱中文系》,这首颇有海子遗风又沾带王朔式黑色幽默的诗,赋予整部小说一个华丽的开始。身为大学生的我们,怀抱着如天空般高远的理想却实践着低到尘土里的生活,蔑视嘲笑这个社会的同时也不得不向他摇尾乞讨求一杯残羹来果腹。这样切身的痛楚,我,还有许多年轻的人们都正在经历着。我们矛盾而不得解脱,不断地问自己问这个世界这究竟是为什么。然而没有答案。答案只能从与社会血淋淋的赤搏中慢慢领悟,甚至将会穷尽一生而不得解。
  
  然而这所有的疑问并不是我们颓废的证明。相反,我们有着比我们的前辈更博大的胸怀更高远的志向。我们在与社会的交手中变得成熟老练,学会韬光养晦,学会卧薪尝胆。我们终有一天可以“从孙子变成爷”,将济世之志放手弘扬。有人说这门书是一个流氓学生的青春史,恕我不敢苟同,在这本看似玩世不恭的小说里,我看到的是洞悉人性了然世事的大智慧,虽然略带失败者的小抑郁,但是掩盖不了一个潜在成功者的锋芒,恰如上述的两句诗暗示的一样。
  
  

来自: 豆瓣
作者: 于一爽$    时间: 2012-10-25 16:15
  青春期小说的内在主线都是什么理想现实的冲突搏斗;外在主线是一个爱情故事,李师江的小说《中文系》高度匹配——师师想泡唐堤,不好意思,让哥们儿凯子从中做戏,不过后来交接仪式没弄好,凯子把师师直接戏走了。。。然后跟亲情友情搞成一团,最后的点题是主人公们恍然大悟或者追悔莫及云云。以上是纵线,横切面是大学中文系的生活主调,理想主义的一塌糊涂,并且以流氓叙事展开。不过说真的手淫和翘课写的有点儿多。
  
  如果刚离开学校,其实我们都不想写这段儿,李师江离开十多年了才动笔。他的处女作《逍遥游》是愤青路线,尖新方面和他更早的随笔集《畜生级男人》一个品相,简单粗暴、返璞归真、相当过瘾;后来的《福寿春》风格隐忍、通情达理,愤怒都显得平静;但是这回《中文系》又返回去了。。。等于从塞林格转型为提前衰老现在又出幼齿了,所以其实我也看不清楚这是什么打法。不过实际上拳拳到肉,因为写的真他娘的大胆。于是这也是我喜欢他小说的理由,完全尊重自己的记忆、体验和表达方式,将一股子男性活力注入汉语言的根系血脉之中。虽然有人说文章中的青春气要不得,但我想这不是什么坏事儿,我觉得《中文系》算是一部诚意之作,也许用这个词不合适,但真的,它很可爱。
  
  李师江70年代生人,在中文系混的时候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理想逐渐淡化、物质大行其道的时候。。。而这个傻逼愤青系又是最容易产生理想主义、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甚至什么主义都没有的好高骛远者们最后一块儿文艺分子自摸的处女地,于是大家都比较纠结且多是无聊人士。在理想和现实的的腹地、夹缝中抱怨、愤怒、喋喋不休、神经病复发,其实很多人都是自我厌恶的。并且这个自我厌恶其实恰恰是逃离真实的一种状态。
  
  所以我想我能理解他写的那个中文系还有青春呀,完完整整,甚至全部。虽然我上中文系的时候已经是非典之后了。他们当年那点儿惯唱大风雅爱悲歌光芒万丈精气四射的气质我们已经荡然无存,而且最关键的是,谁还他妈的读诗呀,海子当年让火车轰隆隆压过去之后,他的那句“得到的尚未得到,丧失的已经丧失” 宛如一根鞭子,抽着90年代发情的发懵的发疯的青年男女们奔向浪漫、热情和悲伤,好像所有人都想和这个世界谈谈。而这个愿望说真的,被这个崭新的世纪已经冲刷好几轮了,不过还是剩了点儿渣滓。
  
  所以有时我想,一个好的记忆力比什么都好,其实我们也经历了那些,虽然不如上个世纪痛切,但有些是高度雷同的,比如看他的小说里写有人要死要活,我就想当初我中文系的时候还真是有人死了。大一军训的时候系里死了个男同学,哮喘;后来一个学期还没过完,又有个女同学从宿舍楼顶飞下来了。。。所以当时我就想,中文系的男的都体弱;女的都不要命、莫名惆怅、思绪万千,谁摊上谁累。这个大约就是文学女青年以及剩女的雏形吧。
  
  而且和小说更像的是,我们男女互相之间谁也看不上谁,很少自我消化;而且不光互相看不上,互相之外也看不上。比如我们看不起艺术系的,私下里断言他们只会接活儿和堕胎;看不起学什么计算机的,说白了就是美国设在北京的人才粗加工基地,毕了业还不都倒硅谷去打工吗;还有什么数学系的女生最没劲了,感觉他们的平均趣味只有傻逼正合适,于是可以预感他们将来都会跟傻逼结婚,如果他们结婚的话。还有管理系的也很麻烦,獐头鼠目、唾沫横飞,一天到晚就都爱当学生会干部,永远日理万机,一个个都感觉是我姑妈。。。
  
  上面这些也许是因为他写到了所以我想起了。而除此之外说真的,有些人的名字我都快忘掉了,而那些没有忘掉的,我也怀疑是不是真有其人。。。现在说这个有点儿可悲,因为毕业几年,好像我只有一个朋友联系的比较多。因为当时我们偶尔一块儿抽烟,经常在校园的某个犄角,跟放风差不多,我们都喜欢用力的踩灭烟头,烟是在校外小摊上买的,几块钱,大家不到20岁。后来这个朋友去做媒体,我们也有点儿交集,大致如此。不过最近几回见面都觉得他身心俱疲,我希望他快点儿辞掉算了,哎,同学一场。而其他的人,谁知道再做什么呢,说实话也不关心。也许很多年之后的什么同学会我们还会碰碰,到时候会忙于吹牛逼和搞破鞋吧。
  
  这个叫我想起有一次看王小峰博客里贴了很多同学聚会的照片。男的下半身全是啤酒肚,乏善可陈,应该都混出来了;女的,就说是当初的系花,现在也只能用风韵犹存形容。而且互相都还在拼命藏住自己的底牌。有点儿可悲。
  
  我再说点儿正经的,其实《中文系》逼真的零度写作,琐碎的残酷现实,极致的生活细节都使阅读过程中出现历历在目的影像感。而且小说强烈自嘲的言语反讽、自我与他人的情景反讽、甚至作者的真实记忆与叙述主人公的实存状态之间的命运反讽,都让小说中的青春期在真真假假之间被反复敲打、勘探、变异和延续,而且这其中有一种恰到好处的游离,将抽象的青春寓言揉碎在高度同质化的现实世界之中。
  
  李师江自己也说——其实一部小说,从社会意义上可以得到无数种解释和评价;但其实从艺术上,只有一种,就是感觉。我想也是这样的,因而除此之外的更多更深的哲理,其实对一般读者来讲根本就是扯淡。真的,小说就是要好读,别故意搞的很抽象然后说读者的高度不够;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标准,尤其不要拿完美说事儿,我想李师江其实还不如郭敬明的读本打造的油光蹭亮,因为郭是商业,且,完美的从来只是商业,而小说是艺术,艺术要的是个性,不怕你有所短就怕你没所长。这个就跟里面的三个主人公一样,毛病不少但是非常唯一。
  
  
  说到这个《中文系》最后的结局是,李师江给里面的师师写了一首诗——
  
  此生我必须努力
  只因吹过的牛逼。
  
  我觉得这个太好了,干净给力,宛如处子。
  
  其实青春期小说通常有两种结局,朱文《弟弟的演奏》我觉得是另一种。他写道——我一瘸一拐地去了火车站买了当场票,一刻不停地踏上了回家的路。火车颠簸完了以后,我又坐上汽车。下了汽车以后,我又上了船。上了岸以后,我就开始步行。就这样,我终于到了家。我抖擞起精神敲了敲门,我有好久没有回老家了,心情自然有些激动。开门的是我满头白发的父亲,他的手里还拿着一副老花眼镜。我对他说,爸爸,我今天阳萎了。我萎掉了。对,我是这么说的,我是想告诉父亲,我终于萎掉了,我终于可以心平气和地过我现实的生活了。
  
  其实这种结局比《中文系》更加酸楚,当然也可以说是种满足。因为青春期,也不过就是一场洪水猛兽,最终卷走热病以及颓废呀这些多此一举的气质,于是挥霍殆尽之后我们就真的痊愈了。因为再也没有了。没有了,也许就更沉实了。
  
  其实这两种落笔都好,我觉得最烂的一种是说什么青春无悔。因为当初我们什么都不懂的时候寻找自我,确认自我,经历了那么多的孤独,游荡和折磨。。。然后再说什么无悔,其实悲伤的有点儿矫情了。而且任何回忆怀旧呀其实都不是为了反思,而是要记得以及给现实一个答案。因为青春真好,并非虚耗。只是人生更现实。
  
  
  
  
  

来自: 豆瓣
作者: Boon$    时间: 2012-10-25 16:15
  不是吹牛逼  就是搞破鞋  
  我开始一直以为这事儿是选择性的问题,后来我才发现这是前后联系紧密,密不可分的,只有学会吹牛逼,才能顺利的搞破鞋。

来自: 豆瓣
作者: 拉夫$    时间: 2012-10-25 16:15
  “此生我必须努力
  
  只因吹过牛皮
  
  对着心爱的人儿
  
  吹过的牛皮……
  
  ——李师江 中文系”
  
  
  
  我被牵回了家,整个下午都在家里,和我的孩子在一起。我继续看李师江的新小说《中文系》,中间还戴着耳机在电脑上看了一圈毛片,听了一截黑豹的旧歌;小番茄反反复复玩着游戏,不时还会拉着我的手问:好玩吧——我说:好玩。我没有做饭,我们也没有吃饭;我的喉咙疼得越发厉害,像气管中装了一组刀片,时不时割它一下。我知道这小病不出十天就会自己好掉,也就没什么好担心的。
  
  我们都倒在地板上睡着了,地上铺着总是挨打的灰太狼和聪明的小羊们,地板还是一片冰凉,我突然醒来的时候,发现小番茄伏在我身边安静地睡着。我将她抱到床上,换了尿布。她没有醒,我既然醒了,便打算接着看小说。时间像憋小便一样紧张,我怎么舍得将它浪费?
  
  李师江写小说的功夫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相比之下,看毛片的快感不值一提,何况看完总是让人厌倦?读《中文系》是种享受,它就是为我这种留恋学生时代的懊悔没上过中文系的人准备的。我有时恨不得早已经死在了五年前,像一件白衣挂在株洲的某根树梢上。可又能怎么样?我终究体会不到后果,只能反复想象。
  
  《中文系》里的师师果然也是个诗人,这也更投我所好。只是相比之下,他的诗歌不及他的小说灿烂,哪怕是《墟,或者祖国的天空》这样容易让人失去方向的长诗,看起来也是对海子《祖国,或以梦为马》的模仿。九十年代,死去的海子是根青春期的鞭子,抽着发情的发懵的发疯的青年男女们奔向浪漫、热情和悲伤。但我极喜欢书封面上的几句小诗,充满着处子阳具的味道。所以我将它顶在了这篇杂碎的头上。
  
  我总是记些毫无出息的文字,随时都可以丢掉。
  
  天黑了,孩子醒了,在房里喊妈妈。妈妈在外面看病。明天的生活还无法预知,我们甩出的话都那么令人讨厌。
  
  中午我突然想起母亲的生日。在她生日的九月十六日,我忘记了这个日子。去年母亲去世,我在家里还和父亲商量:明年我会回来,要么清明,要么七月烧新包时,要么母亲的生日或者周年祭日。现在母亲的生日已经过去,她埋在我小学边朝东的黄土山上不会过什么生日,她的亲人中有几个人会记起这个弱小而悲伤的女人。
  
  我想起父亲下个月要来北京。我们或许会在北京度过母亲的周年祭日,以及小番茄的两岁生日。父亲如果看见我们失败的生活,他能怎么样?
  
  唉……我早已经缴械投降。
  
  “这不是书评,让人们失望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十二月$    时间: 2012-10-25 16:15
  我是杂志社的编辑,长期需要书评,其实这本书我并没有看过,不过刚刚浏览了一下大家的评论,貌似还是比较符合我们杂志的定位要求,假如有豆子愿意写,请单独豆油或者加我QQ。

来自: 豆瓣
作者: 语无伦$    时间: 2012-10-25 16:15
          李师江的小说《中文系》出版了。我这几天一直在想:为什么这本《中文系》不是一个在读的大学生写的,也不是一个刚刚离开大学校园的毕业生写的,而是一个已经离开大学十余年、30多岁的70后作家写的?三年前,李师江《福寿春》出版后,曾有评论家惊呼“70后作家提前衰老”;现在,李师江鲤鱼打挺,重新焕发了青春,又回到了塞林格《麦田守望者》式的写作风格,继续走他的长篇小说处女作《逍遥游》愤青式的颓废路线。
          颓废,是理解李师江的一个关键词。《中文系》被很多人认为写得很“真实”,原因就在于写得很大胆、很颓废,甚至还插播了几首“下半身”诗作。小说中写到:“中文系是最容易产生理想主义、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乃至好高骛远者的场所”,其实,中文系也是最容易产生颓废主义的地方。李师江读大学的20世纪90年代后期,是理想主义逐渐淡化、物质主义大行其道的时候,正像书中作为当时大学生的70后主人公,携带着理想主义的影响,对僵化教育体制非常不满,处处以大胆挑战的姿态面对。李师江夫子自道:“我的思想割掉了与主流相连的脐带,我有了一种看穿世界表面的虚伪的天赋”。颓废便是看穿世界表面的重要武器,他将各种美好的、龌龊的、优美的、“下流”的内心想法和潜意识原形毕露地加以呈现,带着一股愤青式的味道,极具破坏性地反抗一切禁锢,用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打量一切,用嘲笑调侃讽刺幽默的语言对待各种崇高的、低下的、不公的人和事。
          所以,很多读者会被其中搞笑讽刺的语言吸引,众多段子让人忍俊不禁,“北大、清华的传统,就是培养装逼犯的……他们偶尔还是会培养出个把人才,给美国的科技事业添砖加瓦”;“每隔三天考一门,我们像拉一泡漫长的便秘的屎,拉掉一截轻松一点”;还有看门老太太那一声悠长的“泥屎浆——,点娃——!”(李师江,电话。)
          但这颓废并非贬义,它对于僵化、守旧的教育体制和习惯势力无疑是一记铁锤,对老实安稳生活的人无异于深夜闻钟当头棒喝。
          当然,颓废并泯灭纯情。友谊、爱情、文学,在“我”内心还是很神圣的,这是它很纯真的一面。小说结尾、也即封面上的那句话一度被很多人当做msn、qq的签名:此生我必须努力/只因吹过的牛皮/对着心爱的人儿/吹过的牛皮……这句话简单而纯情。小说中有两个女孩左堤和秦芳,左堤是“我”追求的对象,秦春芳是“我”被追求的对象;“我”对左堤始终不渝,对送上门来的秦春芳若即若离始终没有接受——李师江是想用这两个贯穿全书的情节做一个对比,想证明“我”不是一个随便的人,也不是一个随便起来不是人的人。
          所以,可以说《中文系》是一本很颓废、很纯真的小说。很颓废、很纯真,或许是当下很多70后、80后的真实思想状态:奋斗的结果是压力越来越大,充满着理想,却在现实中感到无奈,只能徒留下一声叹息。这大概就是《中文系》引起很多70后、80后共鸣的原因。
  
  
  
  
  
  ————昨天看了韩寒的新作《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中文系》与之相比,有许多类似之处,李师江是语言的幽默,韩寒是文字的幽默;二人皆有着与世界谈谈的冲动。韩寒的那段话让我印象深刻:
      “我离开了流沙,往脚底下一看,操,原来我不是一个植物,我是一只动物,这帮孙子骗了我二十多年。作为一个有脚的动物,我终于可以决定我的去向。我回头看了流沙一眼,流沙说,你走吧,别告诉别的植物其实他们是动物。
   我要去向我的目的地。我要去那里支援我的兄弟们。”
    李师江在《中文系》里说到:“中文系是最容易产生理想主义、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乃至好高骛远者的场所”;“我的思想割掉了与主流相连的脐带,我有了一种看穿世界表面的虚伪的天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李师江和韩寒分别代表了70后和80后要与这个世界谈谈的冲动和实践。

来自: 豆瓣
作者: 阿七$    时间: 2012-10-25 16:15
  我的大学是中国最美的大学,在厦门这个浪漫休闲的小城市里,生活如此惬意,以至于多数人都忘乎所以,当然也包括我自己。
  回头想想,四年的大学生活,就干过几件事:谈恋爱、踢球、喝酒、抽烟,别无其他......

来自: 豆瓣
作者: 周猫又$    时间: 2012-10-25 16:15
  
  小达老师推荐我看《中文系》这篇长篇的时候,脸上一如既往地带着诡异的笑,这是一本写90年代大学生活的书,他是这样介绍的。
       
  在图书馆找到了《当代》,花了两个晚上才把它看完。我过去从未听说过李师江,初读起来觉得他的文字比较有亲和力,叙事很干净,并不绕,不时有无厘头的调侃,讲的都是大学生活,读来倒也十分流畅爽快,不像我读农村题材小说时那么费劲。
        
  【真诚的“流氓叙事”】
  虽然说作家写小说讲“我”的时候的不一定讲的都是自己的真实历史,但是读者还是不自觉地把《中文系》当做李师江的个人自传来看。如果这真的是根据真实体验而写的回忆录,那么李师江真是个无比真诚的作者:当他写到自己握住左堤的手,在大庭广众之下射【哔哔】精的事迹那份真诚实在是让我折服到五体投地……我承认,读到凯子那一段时,由于作者不停地揭露自己儿时缺乏父爱,缺乏安全感而对凯子过分依赖;以及明显地流露出的不符一个正常男性气质的脆弱敏感,使我一度认为主人公要与凯子展开一场缠绵悱恻的男男禁忌之恋!!!尤其是李师江每次受伤害就倒在凯子结实的怀里痛哭流涕,那暧昧的场面……
  
  不过,这细腻地解剖人物脆弱心理的笔法体现了李师江的功力。关于父亲的回忆部分我深有同感,由此造成了的师师的软弱性格和我有着惊人的相似(除了有点过分的自虐倾向)。从题材上来说,这样类似的风格类似经历的小说已经有不少:韩寒的《三重门》算一本,我高中看的一本《草样年华》也算一本,那时候似乎挺流行这种风格的叙事,一种“流氓叙事”——赤裸裸地自爆充满手淫、泡妞、逃课的颓废淫靡的大学生活,就是《中文系》的生活主调。在李师江无下限的揭丑下,中文系男生的猥琐恶毒流氓的形象跃然纸上……梁档为了追求女生,高瞻远瞩地先割了包皮,他写的那首《割包皮》可谓经典:
  
      这个月
      我给小兄弟
      一份特别的礼物
     它鲜血淋淋
     但受益终生
  
     是的
     在俗世生活中
     有什么
     比你出人头地
     更让我
     幸福呢
  
  男生宿舍里面的那些猥琐事基本上让李师江说清了,为了追女孩绞尽脑汁、追到了又想着上床等等等等,中文系的人读来大概会有更多触动吧!
  
  【主线这个东西】
  
  但是和《草样年华》不一样的是,我们的师师本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好青年,在无聊的大学生活里,泡妞逃课之余,抒发其批判精神是生活一个重要内容(虽然往往是在泡妞的时候为了表现自己吹的牛逼)——细心看他批判的内容,虽说写的是90年代的大学,但是李师江在里面对死记硬背式的大学考试、空洞的课程设置、照本宣科的老师、不合理的教授的评级制度的种种牢骚,和我们现在抱怨的几乎是完全一样!过去那么多年了,大学还是没有一点进步么?
  
  不错,理想主义和现实社会的冲突搏斗是《中文系》的一条重要的内在主线。师师代表黑白分明,绝对善恶的理想主义,凯子则代表生适者生存,圆滑处世的生存哲学。每次师师与凯子为女人的事情吵架辩论,最后都会归结到这个话题上,然后因为价值观的根本不同而陷入僵局。几乎每次,师师的哲学在残酷现实面前都输了,在追女孩的事情上输得尤其彻底。
  
  李师江的理想主义是通过他对唐堤的爱来体现的。这是贯穿全篇的叙事主线。这段苦恋的剧情其实并不新鲜,当我看到凯子信誓旦旦要帮李师江追唐堤时我基本就猜到接下来会发生凯子横刀夺爱的情节了。到了最后毕业前夜了,大家要各散东西了,唐堤才坦诚自己对师师是有感情的,之前是因为他太鲁莽才遗憾放弃,男主角这才恍然大悟追悔莫及云云什么的(似乎《三重门》也是大概这个感觉)……在最后一夜,女主角把自己交给了男主,男主抓住她的手,向她发誓要干出一番事业,要女主等他一年,女主流泪答应……临近结尾,情节到这里其实有些俗套了。但是最后作者却安排唐堤失踪——如果他们真的在一起了,无疑是师师的理想主义的胜利,但是作者偏不这样安排,他让师师的女神失踪,再让师师打电话给凯子,揭开了凯子抛弃唐堤的原因,否定了凯子的生存哲学的绝对正确,只为自己的爱情,为自己的理想主义留下一个希望——这样没有定论的结局延伸了作品的意义,更加耐人寻味了。
  
  【可曾记得爱】
  
  小说中的师师情绪难以抚平之时就会写诗。最后的最后,为了爱情的理想,在走向社会之际,他为自己的未来许下承诺,写下这首诗:
  
  此生我必须努力
  
  只因吹过的牛逼
  
  对着心爱的人儿
  
  吹过的牛逼
  
  小达老师很欣赏这首诗,我也很喜欢。多年以后,当我们回想起那段浮躁的大学岁月时,愿能记得那些为自己的理想,为曾经的至爱夸下的海口……
  
                                                                
              
  
                                                                     2010-10-17与广州暨南园

来自: 豆瓣
作者: 脸好圆$    时间: 2012-10-25 16:15
  这书是在人民文学上看到的,都是晚自习时零星的看的 ,目前还没看完,关于师师,凯子,大师,阳痿,梁档的青春故事很值得一看。那时候还没有漫天的网络游戏没有不断的电话短信没有彻夜的K歌,但是却有青春期不变的冲动。

来自: 豆瓣




欢迎光临 悦读人生 (http://dothinking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