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人生

标题: 我与父辈 - 书评 [打印本页]

作者: 小小看客    时间: 2012-9-21 09:27
标题: 我与父辈 - 书评
  《我与父辈》在赤贫之境中挣扎的父辈们 却以亲情哺育儿女的善良感恩。亲情是养育善良的土壤、阳光和细雨。直到今天忆起大伯那次自杀的事,忆起父亲、大伯、和叔叔间的兄弟情,忆起他们各自为了最普通的生存和人生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60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作者: 小书$    时间: 2012-10-25 15:45
      看了《我读》,才开始选择读此书。此书却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不仅是温情,而是一种生活的感悟。命运,似乎总爱作弄凡人,而凡人,总爱算命。好玩的是,到最后算命结果好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内心。
     如果你也爱散文,不妨读读,收获各不同,但是总有收获。

来自: 豆瓣
作者: 嘿~小    时间: 2012-10-25 15:45
  那个特殊的年代,贫穷而缺乏生气,那时代的作者,描写了真实的自我,有克服苦难的坚持,由苦难中寻求自由的憧憬,也有落寞时的孤寂,还有被生活压抑时的逃离。我们看过太多赞扬,看多太多对自己成长的肯定,却少有看到将自己真实而略带自私的那种内心表达出来。这本身,感动了我,让我每读一节,都感触良多。

来自: 豆瓣
作者: 达西@    时间: 2012-10-25 15:45
         我对文学作品产生感动大概有以下三种:1)因为极大的共鸣而产生感动;2)没有太大的共鸣而感动于作者自身的情感流露;3)因为自己的情绪而非文字本身产生的感动。第一种最典型的是村上春树激发的感动,他没有任何悲剧的故事,甚至连悲剧的情节也很少设置,可是现代都市人极易产生的孤独感、挫败感、迷失感,经他极为特别的表达方式,淋漓尽致地宣泄而出。第三种则是中学时期的我读琼瑶小说的状态。
  
         阎连科的『我与父辈』则是第二种。这是一本很个人、很私密的文字,没有太多高超的写作技巧,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情节,只是简简单单地“介绍”了“我”的三位男性长辈说不上曲折谈不上悲壮的一生,仅仅是20世纪前期出生的三位普通的农民兄弟颇为“普罗大众”的一生。可是说“简简单单”却又不尽然,阎连科的感情是那样的细腻而澎湃,对三位父辈的思念、愧疚之情是如此的深刻和丰沛,这“简简单单”像是随时要被情绪这壶沸腾的热水掀翻的壶盖。
  
         正因为如此,它如此的个人、私密,喜欢的可以“十分”喜欢,不喜欢的可以“一百分”的不喜欢,他们不是名人、不是伟人、甚至不是怪人,如果没有阎连科作为他们的晚辈,他们的故事连相邻故里都不耐烦听。
     
          我没有读过阎连科的小说,单就这部类报告文学的『我与父辈』,我的评价比较中庸。阎连科是位农民作家,但是笔触却又稍显不够“农民”的作家,稍显做作。『我与父辈』中常常透露出阎连科对于上个世纪城乡巨大差异的不满和感恨,甚至有时候流露出为自己拼命挤入城市的努力感到不耻,可是他的笔触,他那种抒发情绪的口吻,又有太多城里人式的做作。(本以为这是我的个人感受,借给我此书的莹莹亦是同样的感受。)我的感动,是来自我能体会到阎连科深刻的感情,那种感情的深刻是写作的方式和表达的手段都掩盖不住的,可见其深刻程度。
  
         而我自己,除去我的父亲,我还有一个叔叔和两个舅舅。我们家虽不来自大城市,却也不是农村人,说起来,我们之间的情感没有阎连科与其父辈那般朴质、单纯,但却也都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我来北京“打工”,彼此之间的情感总是只能压抑在心里,不能付诸于语言,顶多是以“礼物”或是简单地“探望”作为表达的方式。
  
        尤其是对于我的父亲。自从我三岁父母离婚后,我和父亲一直很是生疏,等到工作后对情感的态度越来越开明,对父亲也不再有太多偏狭的看法。可是人就是这样的,小时候培养感情总是容易,等到都是成人之后,彼此再来培养父子情谊,却不似爱情那般来得简单火热。所以我们之间的表达更是流于表面,或干脆藏在心里。
  
         今年春节假期结束,即将去赶赴大巴车时,父亲帮我拎了一把行李。我对父亲说“我来吧,都这么大了,熟门熟路,不用担心”,彼此眼神交汇一秒却又紧张地互相挪开,但那一瞬间,我突然如此深刻地看到了父亲的衰老。那种衰老,是你太久没有留意,而显得更为明显,我那么气馁地转身赶紧走开,我害怕那样的眼神交汇,但是我和父亲真的都不知道该如何更好地亲近彼此。
  
        阎连科在全书快结束时,有一段文字,大概是所有心智成熟的人都能有所感受的。“只要父母健在,就永远把老人当作当年三四十岁的壮年去对待,永远把自己当作少不更事的孩童去享受父母给我们的心怀和疼爱,哪怕自己已经是壮年,而父母长辈已经步入老年的行列里。因为这种疼爱河流样源远而流长,我们便以为那疼爱是可以取之不竭的;因为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所以我们也并不把那爱放到心上去。许多时候,甚或把那疼爱当作累赘和抱负,当作烦琐和厌恶,想把长辈的疼爱扔掉就像扔掉长在我们背上的瘤。直到有一天,长辈老了,父母病倒了,我们才明白父母和长辈,都早已为了生活和儿女、日子和琐碎,精疲力竭,元气耗尽;而我们,也已经早就不是了少年和青年,不是了青年和壮年。”
  
        人与人的情感总是个案的,但好像又总是有互通的地方。最重要的,大概就是尽己所能去珍惜吧。遥祝长辈们都身体康健、一切安好!

来自: 豆瓣
作者: 话梅超$    时间: 2012-10-25 15:45
  整本书语言平实,但还是有感染力的,由于在城市长大,一些艰辛无法完全体会,印象最深的是作者为没花10块钱给父亲包场电影看而后悔不已。
  
  读完这本书,脑子里我想应树立这么个信念:趁父母健在,赶紧想方设法对他们好点!
  
  具体点:经常回父母家吃饭聊天、每月拉上父母去喝次茶、逢年过节给点购物卡(给钱肯定不要)、买点新衣服...........

来自: 豆瓣
作者: 亲爱的$    时间: 2012-10-25 15:45
  《我与父辈》是阎连科的,不太喜欢他的写作风格,讲河南艾滋病村的《丁庄梦》太煽情,而且啰嗦,这本书也一样,不过还是有亮点。之前看过好多知青文学,都抱怨自己被国家命运荒废过的青春和曾遭遇过的磨难,岂不知农民们一直生活在那样的磨难之中,并且因为知青的到来被迫分出粮食田地,日子过得更苦。阎连科作为农民的代言人,当时想的是:赶紧回去,你们回你们的城,我们过我们的生活,两不打扰。
    
    《我与父辈》中城乡差距因为知青下乡更真实的呈现在每个人面前。知情被分派到“比较干净”的农民家里去吃饭,农民把过年吃的白面拿出来给他们烙饼做面汤,自己的孩子只能远远的躲在一旁流口水,而饭后知青只是象征性的留点零钱。一男知青强奸一个十五六的乡村女孩,女孩投河自尽,知青逃跑,他父母和公社书记来到这家慰问道歉,不了了之。半年后,一青年农民爬知青墙头意图强奸未遂,被判死刑,当众枪毙。
    
    历史还是要看谁来写,无疑,知青的文化水平普遍比农民高出很多,他们掌握着话语权,如果不是农民中也能出作家的话,我们很难对这段历史全面了解。
    
  

来自: 豆瓣
作者: 水中天$    时间: 2012-10-25 15:45
  书中记了这么一件事:某日,农民正在田里劳作,远处突然开来两辆载着革命青年的卡车,架着机枪从田间公路驶过。那些红卫兵忽然朝农民没头脑地打了一梭子子弹。当过兵的农民大喊“卧倒!”其他农民都学着他的样子慌忙趴在红薯秧的垄沟。卡车远去,载着革命青年的阵阵笑声。

来自: 豆瓣
作者: 优悠天$    时间: 2012-10-25 15:45
  喜欢这本书,是因为作者用质朴的文字写出了大爱之情,对父辈的爱,及亏欠之情。与作者不在一个年代出生,但也来自于农村,现也在城市里打拼,作者的文字里有着许多与父辈们想象的东西深深的打动着我。因为自己没有能力写出这样感情,但作者出表达出来了。看此书的过程中,无数次的落泪,感动最深时,真的是泪如雨下。父母对我们的好,是别人都无法取代的,而我们给予父母的爱,一定不是最多。这是本能打动心灵的书,建议有爱心的人都看看

来自: 豆瓣
作者: alors$    时间: 2012-10-25 15:45
  读《我与父辈》感觉它就像一口深邃的老井,流出的是汩汩清泉,不是汹涌的,就犹如它的叙事方式,没有很激烈的言辞,就那么述说着,但却沁人心脾,让人感到震撼的力量。
  在我看来作者的父辈们最令人敬佩的就是将善、孝身体力行的传给了下一代。虽然他们只是农民,虽然除了作者的四叔,剩下的长辈都是在农村呆了一辈子,但是,这不妨碍他们那闪光的人性。父辈们奋斗了一辈子,心心念念的就是给儿子盖上瓦房,给女儿攒够嫁妆,他们的辛劳又让人觉得心酸,那个时代的农民的日子那样的苦。但他们的质朴,勤劳以及他们坚守的原则将我震撼。书里给我印象很深的一个细节是作者的大伯每次从外面回来给孩子们发糖的时候,总是先紧着关系最远的,而自己家的孩子总是放在最后的,可事实是大伯口袋里的糖不够所有的孩子吃,自己家的孩子几乎每次都分不到,这时做父亲的心理该有多难受,但他还是选择这样做,甚至在那次自杀前,都是先给孩子们分完糖,确定每个孩子都有糖,大伯要去一个人结束自己的生命。大伯勤勤恳恳一年一年的劳作,但是赌博却是他的最大的软肋。大伯的晚年应该是幸福的,儿女都那么孝顺,也不用再下地劳作,对一个老人来说这样的晚年应该用安详来形容。
  作者对于四叔那一类的“一头沉”,“他们是一群离开土地,未来到城市淘金而一生都在物质上困顿、精神上颠簸,乡愁上千转百回的人”这样的形容如此贴切,把他们的境况都表达出来。对于年少时对日子和生活的辨别,那时作者眼中的生活就是美好幸福的代名词,因为不了解,不懂得,所以向往。
  在写知青和农民的地位、待遇差距时只是叙述他们犯的两件事,明明是知青的过错更大,更不可饶恕,但结果却是知青父母道歉和“世上最为真诚的一种臃肿的道歉”,农民却“猛的一下,轰然毙了”。一切都在事实中,是非,别人评说。作者对于很多事情控诉的方式就是叙述,就是这样近似于质朴的叙述却勾起了读者深深地共鸣。

来自: 豆瓣
作者: 祺張$    时间: 2012-10-25 15:45
  这不是我的父辈,也不是我的父亲,可是有些文字是可以把你拖到灵魂的深处。一本书只要有一两句能让你改变和铭记的话,就已经值了。这本书能让你看看自己家族,想想自己的过去的亲人。他们的样子你记得多少,忘记多少。虽然和你成为亲人的人,这靠的不是爱情故事里面所说的缘分,那是注定。当你熟悉了过去的生命,那你也能在注定的情感世界里面无关孤独,不怕寂寞,因为你们心血一脉,生命不息.
  当父辈的爱来的时候,请现实的温柔对待。

来自: 豆瓣
作者: June$    时间: 2012-10-25 15:45
  虽然我没有那个年代的记忆。但,笔者对父亲,大伯,四叔的描写让我觉得好像距离我很近,很近。虽然没有过多的煽情,但是平白地文字也能让我深深理解我的父亲。变革时代的中国,无论乡村还是城市,每个人都是牺牲者。
  
  不过,买本2手的价格上会比较划算。

来自: 豆瓣
作者: trs100$    时间: 2012-10-25 15:45
文字的写法实在不敢苟同。缺乏一种感染力。
写父亲这一章应该不错,不仅写出作者的内心世界,对那个时代的观察也是到位的,比如随时怀疑身边有特务,比...

来自: 豆瓣
作者: 易暝君$    时间: 2012-10-25 15:45
从那儿望过去,我们都已可以清楚地看到死亡了,可以听到死亡走来的脚步声,可以听到死亡在路上的交耳言谈和细语,可以看到死亡手持的通知和预告。这样儿,...

来自: 豆瓣
作者: jdbook$    时间: 2012-10-25 15:45
  作者用他河南人特有的人气劲*写成了这本家族人物传。很有味道。很受感动。一个个活脱脱的中国农民形象被成功塑造,不能说塑造,应该是重现。我信里面的都是真人真事,因为它真实。读的过程中两次落泪,一度哽咽不止
  
  *将人的价值观、精神、习性等等诸多性质杂糅在一起提取后便是人气劲

来自: 豆瓣
作者: 不够时$    时间: 2012-10-25 15:45
    初识这本书,还以为是一位女性的作者。因为好像书名“我与父辈"此类的字词不容易出现在与父辈交流甚少的男人笔下。也许这只是对于我们这一代的误解罢了,就如我所说,我是个很少与父辈交流的人,对于书中的作者所提到的父辈之间的感情,只能靠脑中不断构造的画面来填充那样的场景那样的剧幕,因为对于我来说,作者经历过的事更贴切于我的父辈。
    那个年代的父辈们为了自己的子女的婚娶姻嫁,会不辞辛苦的苦上一辈子。在他们眼里那就是他们虽过着那些干乏重复简单的日子但也终有价值意义的定义吧。通过作者的视角,也让我了解了那个年代的父辈们,对于柴米和油盐,生老和病死或许就是他们一辈子的宿命吧。可是谁又能逃出这样的宿命的呢……只不过在现在看来,选择的方式多了躲避的技巧也衍生多广。
     生活和日子之间的区别在哪里……作者对于四叔的描写让我很深刻。与四叔700多天的相处之后,原先对于四叔的模糊的印象变得不怎么模糊,清晰的又不再那么清晰……我们所认识的事件只是事件在我们面前呈现出来刺激内心的感觉罢了,真正清楚的原来还是当事者。这样也就不难理解四叔在酒醉后嚎嚎大哭,嘶喊着这日子过得怎么那么苦的心情了,那一份在城市人眼中的“农村人”的一头沉,那一份在心底仍然放不下老家农事的惆怅。我想,对于那个年代出生生活过日子的农村父辈们一辈子挂念的事情也大致如此了吧,单纯淳朴一心为子女与劳苦辛作为伴的强韧行性情。
     我突然有想起了作者在书中提到了对于面对死亡的态度。当我们的青春年轻的经历渐渐耗尽衰老不再从前精神,是否也可以不再恐惧不再生杂念安心享过这副残皱旧慢的身躯应该拥有的安稳了呢……
    不知道,于我,我想我会慢慢体会的……
  

来自: 豆瓣
作者: henryt$    时间: 2012-10-25 15:45
  阎连科这代人是我的父辈。由于历史原因,对他们身上的文化积淀、社会态度与洞察力,我一向有所保留。所以对他们的观点和表达方式采取了更加宽容的态度。
  
  这本书基本贯穿和穿插了城乡矛盾和作者不够深刻、不够坦率的内省和有所局限的眼光。
  
  对于我和四叔的描写,写出了城乡之间那种深刻的鸿沟,人为地划分城乡,让农村人十分无奈,从社会层面上也就阻隔了下层架构的改变。我猜,城市化中止于一九九八年的住房商品化。这令农村人变为城里人的可能性隔绝至今。现在,进入“城镇化”的中国将要建起N多县域城镇,这将是从未有过的结构。农民工以后就要居住在“城镇”里了?中国社会结构将会如何发展?不得不说,两百年来,中国的变化实在太剧烈,让人应接不暇招架不了。所以,在美国的中国人会觉得美国太平淡了,你说人究竟想要什么呢?
  对于上一辈人的城乡冲突,这一辈人的城乡冲突,下一辈人的城镇(?)冲突,值得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好好思考。我的父辈,为何、怎样?我?子侄辈又如何?
  
  作者的父亲和大伯是纯正的农民生活,很难说几千年来中国的农民是幸福的。他的父亲就是积劳成疾哮喘而亡,他的大伯是精神空虚、中年连丧二子。作者着重写了他父辈的善良,我不否认,但这绝非全部,人之恶相被他有意地掩盖了。
  在作者的描写里,我分明看见了中国的华北、东北、河南、山东广大农村的生活(西北与南方的农村生活如何我不熟悉)和农民的人生轨迹。宗族、祖坟这一结构现在看来其实有些怪怪的了,中国就是一个奇异的世界。
  
  对于所谓的新中国和军队,作者大概既感到无奈与忿忿(对“自然灾害”和堂弟在部队无故死亡的经历),但同时由于自己也是身在其中的既得利益者,所以态度上显得十分的暧昧和模糊,尽管不满但绝不会采取任何行动。我想,这也是多数1950、60后体制内人的缩影吧。
  
  不管怎样,把让父母获得慰藉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是必做的也是难做的,说实话。能够互相理解,理解背景,理解观点,理解历史,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想着对方,与对方沟通,是必须的、是困难的。
  自私的人。

来自: 豆瓣
作者: 湖$    时间: 2012-10-25 15:45
    呕哑嘲哳难为听,是在读不下去,他的语言风格是怎么造就的呢?难道也是流派一种?给两星是给的立意。

来自: 豆瓣
作者: 歪歪$    时间: 2012-10-25 15:45
  比起阎连科其他的小说来,我更喜欢这本。文字朴实,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就像是一个长辈再向我娓娓的说着故事!说着我们小时候怎么也理解不了,长大却突然明白的那种情感!

来自: 豆瓣
作者: 乌拉拉$    时间: 2012-10-25 15:45
  
  
  将土地的桎梏矫情到底——《我与父辈》
  
  去年末,某晚躺在床上戴着耳机收听央广的节目,在半梦半醒之间再次听到了姚科舒缓的声音,伴着音乐将这本《我与父辈》中的片段娓娓道来。那片段间透出的温情与质朴着实在寒冷潮湿的上海冬夜给我划亮了一根火柴。
  两天后当当给我送来了这本书,一看腰封:“最让世界震撼的中国作家”,一种媚俗、矫情的风情跃然纸上,愤然一把扯掉腰封,随便把书放进书架,束之高阁不愿再读。某日,与老妈为一个看法分歧较大,最后谁也说服不了谁,自己气哼哼的缩到沙发上看书,这才勉强把这本接灰几月的书挪了个位置。
  
  一、内容:
  书正文分了四章,分别以自己、父亲、大伯、四叔为主角独立成章,讲述其各自在那一段岁月里的人生轨迹,以及作者从中忆苦思甜、以小见大感悟到的诸般人生真谛。
  二、评论:
  这种以人物命运的坎坷经历见证社会变迁的写法在大多乡土文学里算是惯用的手法。然而刻意为了一点“调调”就动辄大段拗口词语的堆砌的表现手法,重复描述一段时期内大众生活却矫情地拔高的叙事,以及煽情描述艰苦岁月的创作套路,却真的对不起这个本该温暖或者缅怀的书的题目。
  甚至连起码的,这本书完全否定了作为一个名作家应该有的、必须具备的驾驭文字的能力。以至于有读者直接给出了“中学作文”的评价。
  正如豆瓣上别人的评论:“当你准备拿个人家族史说事而且还要公开出版,做为一名严肃的职业作家,除了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还要对得起自己的名声。显然,阎连科低估了受众的文学审美(能力)”。
  
  读完觉着整本书透露着一个农民孩子面对亲情、生活挥之不去的木讷和本不该有的消极。
  
  三、错误:
  ①P14 第二段
  作者的大姐病痛缠身,在艰苦岁月里尤其痛苦,却因为家里经济拮据而没有认真医治。作者阎连科根据自己的理解,在2008年写书时给出了诊断“以今天的医诊,可能是所谓的腰椎股骨头坏死……”。我挺无语的,首先,腰椎和股骨头是两个根本不在一起的解剖结构,一个在腰上,一个在大腿上;其次,根据P60描述的情况来看,作者的姐姐更像是“强直性脊柱炎”
  ②P67 第一段
   在用了15行文字纠结了“命运-原因-结果”后仍然不知作者所云,不过结合文中多处记述作者对命运、人生的感悟后发现,作者哲学素养非常“不高”,逻辑混乱,基本的唯物主义范畴都理不清,甚至连自圆其说都困难。百度搜索发现居然其毕业于河南大学政教系,按说专业对口,难道这学历是买的么?
  ③P101 最上面一句话
  作者这样写:1949年的10月1日,毛主席站在天安门上宣布说:“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我挺想告诉阎作家,你用的双引号表示全文引用讲话者原话,可是这不是主席的原话啊,如果不确定你该打开土豆网,搜索开国大典,听听主席说的是什么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啦!”
  
  四、感悟
  书中作者讲述的他的父辈作为河南一个乡村里的农民,一辈子就是“盖房子-娶妻-生子-盖房子……”这样的土地模式。
  中国是农业国,5千年的土地文化是根深蒂固的。不只是农民,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到现在都觉得人生应该围着房子转,只有有了房子才有老婆,才有生活,才有炫耀的资本。一辈子辛苦给银行打工就是为了在国家的土地上买一个有号称70年居住权的房产,仿佛没有这房子,就人生无望、爱情无望。所有的一切都深深地根植于这土地上一间不知何时会被写上“拆”字的房屋。
  
  如P45所写“土地与劳作,是农民人生的一切苦乐之源”。
  文中父辈的男人,都在严酷环境下拼死拼活为儿子盖房子,然后村里互相攀比,结果房子好了,父辈倒下了。之所以世代走不到那“百里之外的古都洛阳”,都是被这土地、这房子给栓牢的。
  P25第二段的内心刻画,赤裸裸地透露出作为一个身在城中的凤凰男内心对城里人和乡下人的区别而放不下的自卑。这一切都源自从小所见所听的教育,凤凰男的内心从来就没有跳出过乡下,虽然淳朴,可也愚昧,更无从谈起从未自知的尊严与民主。
  
  
  房子,是一个桎梏人生的囹圄,是一个精神上的枷锁!
  

来自: 豆瓣
作者: 印记三$    时间: 2012-10-25 15:45
  偶然我在图书馆读到了
    立马坐下一口气读完
     读了很多人书评
   没有在那样的环境中生活过
  怎么能体会的到呢?
    仿佛我又回到了十年前
   那个已过去的农村
   父辈身上的气息
  那个环境的气息
  一次一次的冲击我
  遗忘了的
  说不出口的
  表达不了的
  激起了我心里的涟漪
  久久不息

来自: 豆瓣
作者: 小虎$    时间: 2012-10-25 15:45
  每天一打开浏览器就觉得有一股大酱味儿,在链接跳转的迷失里不时提醒自己要做什么,逻辑越来越牵强和脆弱,在这场你来我往的角逐里,我癫狂的两手乱抓,然后一个浪过来,就又被淹没过去了,一天下来大脑缺氧,着急上火,咳嗽又接二连三。
  
  主动,从来都是缺失的,开始收紧自己的心性,一本接一本读书。图书馆小了,想读的都找不到呢,然后凭着缘分在书架间穿梭,怀揣着邂逅美丽姑娘一样邂逅一本好书的心,让从不可预知的给自己那么点惊喜。没有希望也就没有失望,可总觉得这也是一种自慰。
  
  就是这样的,读到这本《我的父辈》。往年梁文道的《开卷8分钟》有听到介绍,乡土气息,文革,父辈...这样的词汇出来,脑海里先想到的就是余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余华那儿,时代人生命运的种种残酷不是血肉横飞,只是一切安安静静被他娓娓道来,当残酷就是一种生活方式,谁还能够逃离呢?种种荒谬,就是那么荒谬的存在着。
  
  在我这儿,把阎连科和余华都是看做一样的作家,他们有过时代的经历,对这个国家,这片土地上的有着根深蒂固的认识,那种骨子里“生于斯,长于斯”的人。在大时代的失落里,内心还有恒定的坚守,语言不用犀利漫骂,只是在已经落下尘封的大时代幕布上,撕开一片,看那上面的斑驳流离,原来“是和非”从来就没那么重要过。
  
  
  喜欢书的好,是掩书信马由的缰浮想联翩,读别人的故事,想自己的心事,读别人看自己,踉踉跄跄二十年来读到现在,这么盘点来:
  
  1、读书休闲的多,求知识的少
  2、顺手牵羊的多,有计划的少
  3、囫囵吞枣的多,细嚼慢咽的少
  4、小情小绪的多,责任关怀的少
  ...
  
  在这个惶惶恐恐的假日,卧躺着读了一半的《我与辈》,那些看着自己长大,从穿开裆裤到娶媳妇的父辈,自己也有那穿开裆裤的年纪,就想自己小时候来:
  
  第一次觉得长大的不好,是五岁还是六岁。家族里结婚的传统,按照习俗都会带一小孩子去接新媳妇儿好讨喜,小孩子总是喜欢热闹的场面的,何况还有各种好吃的和红包。以前总是我,直到有一年新年,又一个谁结婚带的我一个小表弟。
  
  那年,我分明知道什么叫失落。
  
  第一次知道死亡,那年暑假天气似乎特别热,在姥姥家赖着过了暑假,临要上学了爸爸接我回家,路上爸爸不经意又酝酿很久的说,小喜死了...大概是这样的,几个小孩子跑到田里去捡井边废弃的农药瓶玩儿,后来又去偷人家的西瓜吃,没洗手。而一帮孩子,就恰恰小喜自己......
  
  我到现在挖空心思,也找不到我跟他天天一块儿赖着满天疯跑的记忆。当路过一片坟地,爸爸指着一个露着黄土茬的小土堆说,小喜就埋在那儿...
  
  那会儿,我似乎懵懵懂懂知道了什么叫死。
  
  ---------------------------------------------------------------
  
  生老病死,几十载,能留下点什么呢,从回忆里跳出来。
  
  散漫、无序、这样的词成了自己思维的常态,千头万绪中抓不到一条主线,但总是在这样千头万绪中竟还有一种自适的安慰,觉得自己的无心插柳读法,总有一天也会绿树成荫....
  
  我没有真正爱过书,我只是一个伪书虫,但床上散乱着时常咯到我的硬装书,搬家时候沉甸甸的几纸箱子,让我切切实实感到一种力量。她安安静静的陪伴,好过任何一个脾气反复无常,所需无度的姑娘,你会发现她是那么值得你去爱,而且明了的让你义无反顾。
  

来自: 豆瓣
作者: Aha$    时间: 2012-10-25 15:45
      十一放假回来,火车上看到《旅伴》上有一篇采访阎连科的文章,谈到其几部小说尚未解禁。我不知道其他几部小说的内容是什么样子的,但就《我与父辈》而言,感觉很真实。每一个从农村出来的人,随着阅历的增加,应该都有一种刻骨铭心的疼痛,会更加体会到父辈在一生当中的挣扎是如何的不易。
  
      从目前的社会分工来说,农村、农民没有得到应该有的待遇。农民毕生辛劳,生活却可能难以得到基本的保障,医疗、保险、教育、养老等等方面,无不彰显农村基本保障的薄弱。实际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不应该受到这样的冷遇。
  
      阎连科在书中讲述了很多过往小事,核心表到的就是自己逃离土地的冲动。这种冲动有一种赤裸裸的真实感,没有一点做作的伪饰。正是有了不公,所以才有了对不公的抗议。逃离是一种方式,对不公的关注与呼吁是另外一种方式。不管是哪一种方式,实际上都是对家乡和土地的一种复杂情绪,有眷恋,也有遗憾。

来自: 豆瓣
作者: 21新媒$    时间: 2012-10-25 15:45
  我似乎没有读过阎连科的小说。或许以前读过,但是忘了。这一次,之所以读《我与父辈》,不是出于谁的推荐,而是它的题目和内容介绍就吸引了我。
  
  很多年前,还在中学里,有一次,比我低一个年级的徐捷写了一首诗,开头两句是:
  
  父亲 父亲
  
  你喝水时我在看你
  
  我把这两句诗念了整整一节自修课。到现在我也觉得这两句诗很好,但是我也还是不知道它们究竟触动了我的哪一根神经。
  
  《我与父辈》开始触动我的,却不是父辈的什么事情,而是作者阎连科自己充满艰辛苦难的少年时代。这种艰辛苦难从一开始就弥漫在这本书的每一个字里行间。当我看到十六岁的他竟然要争取机会,去做每天十六个小时的苦力,恨不能当下搂着阎连科的脖子大哭一场。“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是屈子的情怀。对于我们这些常人来说,普遍的民生之多艰总不如具体的某个人、某个家庭的苦难更能直接打动内心深处。
  
  置身于这样的苦难之中,尤其是亲眼目睹,并且从城市户口的女同学那里切身体会到不啻天壤的城乡差别之后,萌生出逃离的念头,自然是再正常不过了。至于他选择了文学创作作为从农村到城市的道路,我们就不妨说是命运吧。
  
  命运看不见摸不着。真真切切呈现在眼前的是父辈们的生活、劳作。我们倒不如说,我们的命运就蕴蓄在他们的生活、劳作之中。
  
  如此,之所以要写父辈,写父辈之所以触动我们,说到底,还是为了我们自己。至少,可以让我们更真真切切的看清自己的命运。
  
  但是,我丝毫也不怀疑阎连科写作这本书的念心,就是他在“前面几句”里说的,因了妹妹在四叔灵前的提醒,“我对我的写作感到了歉疚和不安,觉得我必须为他们——我的父辈和我老家的兄弟姐妹、侄男甥女们写些什么了,哪怕写得并不好,可却只要是他们关心的”。
  
  这几句话正是我一直就想说的。不知从何时开始,我已经在心里对自己说了很多次。现在,阎连科说了出来。我多么希望我们这些以不同的方式(无论是文艺创作还是学术研究)以文字为生的人,都在这段话后面签上自己的名字,越多越好。然后,无论早晚,无论多少,无论如何,写些什么,“只要是他们关心的”。阎连科郑重其事,把他的“前面几句”单列一章,从字数上看,跟后面四章很不相称,但是它们的分量是均衡的。会干活的人,无不谙熟均衡之道。
  
  然而,念心和技术还远远不是写作的全部。总会有作者无法抵御、无法掩饰的东西影响着他的写作。它使得阎连科真心诚意地阐释父辈们的生活、行为及其思想观念的时候,不知不觉地作了些许改写。譬如,第四章结尾,他给大伯守灵,夜深人静,他似乎听见大伯的几句话,其中说道:“你年轻活着时,要好好和生活相处在一起;到你年老,疾病和孤独降临时,你一定要和死亡好好相处在一起。别忘了死亡其实每时每刻都如影随形地跟着你,也别每天都记住死亡每时每刻都和你在一起。”这明显就是1980年代盛行一时的存在主义思想对于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的阎连科的影响。在这段话前面十几页的地方,还稍有些突兀地提到了西西弗的神话,以及别的一些地方,都是出于同样的原因。好在经过时光的磨洗,而且阎连科自己也已然到了天命之年,存在主义思想残余已经变得有些稀薄,它已经不是重塑父辈生活和思想的模子,而毋宁是终生如泥土一般沉默寡言的父辈们的内心世界的传声筒和扩音器。“面向死亡”是存在主义最关注的哲学命题之一,而父辈们对这一命题作出了自己的独特的解答。以“面向死亡”为题的第四章第十五节如是说:“从大伯生病为死亡准备时,他整整又活了十年,从他七十二岁到八十二岁的十年间,大伯的生命是在和死亡聊天、说话,彼此平和相处之间度过的。”“我不能定断他明白与死亡相处的秘诀和密码,但他却有意无意地证实了这一点:正是他与死亡的平和相处,才使他总是多病而无恙。”
  
  父辈们的离世是阎连科写作此书的契机,这也就决定了死亡是此书绕不过去的话题之一。书里用了三小节的篇幅着力写大伯对死亡的态度,写他如何把身后的一切事无巨细安排落实之后,安然面对死亡的来临。“正因为大伯不识字,因为大伯是农民,因为大伯和所有乡村的人一样,或多或少地有些迷信,相信着来世和去处,也才使他对生死有那样的坦然和轻淡。”在作者看来,有两种人,一是真正的大知识分子们,一种是大伯这样的一些不识字的人,面对死亡最为淡漠、平静,正所谓上智与下愚不移。他接着说,“面对死亡最为痛苦的人,正是我们这些识字又读书,可又读书不多、思考不够的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甚至是从幼年直到中年后,我都是一个恐惧死亡的人。……可在那次和大伯谈话后,面对死亡我有些坦然了”。
  
  由此显露出阎连科身上那种可贵的品质。他从小就巴望着跳出农门,但是直到他已经算得上“功成名就”,成了知名作家,在父辈面前,他依然把身段放得很低很低,而且是那么天经地义、真心诚意。
  
  他明白父辈们的迷信,却压根就没有轻视的意思,没有小知识分子特有的那种自以为是。相反,他对父辈们的赞颂有时候会失去节制。而且,我们完全可以相信他的夸大其辞没有任何假冒伪劣的成分。恰恰就在这里出了问题:一个好作家,可以酗酒、好色、嗜赌、贪财,就是不可以在写作中放纵自己的感情,无论这种感情是多么天经地义、真心诚意。
  
  再者,如果可以对阎连科再苛刻一点,我们还可以追问:如果对于父辈的一切都不加思辨地认同、接受下来,那么,改变这种农村生活状况的最根本的力量从何而来?莫非永远只能等待自上而下的制度变革?如大伯那样的农民,永远只能对自己的命运安之若素,一如其面对死亡的淡漠和平静?
  
  面对父辈的这种极尽谦逊和顺从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作为作家的阎连科。它使他的眼光只能停留于自己的父辈和他自己,以至于到了这本书的结尾,他说:“有一堵围墙整面地已经不在了。从那儿望出去,我们都已可以清楚地看到死亡了,可以听到死亡走来的脚步声……”如此严肃而具有普世意义的话题,我们却感觉到他仍然只是在说着他自己家族内部的事情,跟外人多少有些无关似的。……
  
  其实,凡此种种,也是常有的事。我们常说自己为别人,为自己最亲爱的人作出种种考虑和奉献,却不曾意识到实则也是为了自己。如前所述,写父辈,读父辈,仍然是为了我们自己。或许,我们只有把为别人、为亲人的念心也去掉,或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才有可能更彻底放下自己——但是,这对阎连科来说有点强人所难,因为亲人们的温情是当年看似无边无际的艰辛苦难之中仅有的依赖,就算到了现在,要他抛开这些,也会要了他的命。所以,我也就没有任何理由对他提出更高的要求。
  
  (本文发表时有删节,未经作者审阅)
  
  作者:朱生坚 来源:21世纪网
  
  原文地址:http://www.21cbh.com/HTML/2010-3-24/170005.html

来自: 豆瓣
作者: 迪梵$    时间: 2012-10-25 15:45
  完全改变了我一个所谓城市人对农村和农民的想法   
         贫困不是过错  却是痛苦的根源   
  
  我看了泪流了一遍又一遍  就凭这个  是一本情感真挚的好书
  我想到我的父辈 甚至是祖辈们
  他们怎样在当时战乱时在上海这个动荡的城市扎根
  怎样在文革中以一介知识分子还保存着全家  保存着生活的原貌
  
  在这个新的年代   这些人 这些事还是值得我们去回忆  去感动
  然后从中汲取我们生活的勇气   
  像过去的一代代那样  把这勇气传下去

来自: 豆瓣
作者: 洋葱$    时间: 2012-10-25 15:45
  春节期间,邻人遭遇车祸去世,在外的子女纷纷奔丧归来。与久不相见的众相邻微笑招呼,风尘仆仆的脸上竟然找不到悲伤之情……亲情淡漠得让人吃惊,这也让我自己反思,我一再地说我现在苟且地活着只是为了父母,可是我什么时候去温暖过他们,四年里,有三年未曾相见,电话很少,问候更少。他们的愿望,很简单,可是因为我的自私一次又一次的拒绝,看到阎老师说起对父亲的愧疚“子欲养而亲不在”时,我在想,是不是到了我为我的父母做些什么的时候了?父母都快到花甲之年了,不能再让他们有遗憾了。拥有感恩的心,回报父母的爱……  我会努力,放心吧,爸爸妈妈!

来自: 豆瓣
作者: 豆豆向$    时间: 2012-10-25 15:45
  也许除了人生的另一半,最可以记述的要数自己的父亲母亲了。甚至有时候,父母之事却要来的比爱人更为真切。毕竟,中国文化孝为先。
  阎老师的其他作品我都未曾拜读过,这本却独独的吸引了我,单单是题目,就引得我思考。曾经,看到的差别,听到的代沟,认为与父辈不能沟通,无法交流。而父辈们的言语随中肯却显得过时,也许这就是年轻。代沟也并不是时代的变化,而是涉世的深浅,人生的历练吧。
  喜欢写父亲劳动、父亲盖房的两章,总觉得要写的是这个人,不需要时常把爱、债挂在嘴边、写在字上,只要把它们留在行里字间就好了。所以看到后来多少觉得有些刻意。也难怪,由于年轻的疏忽,对父辈的了解往往甚少,到了懂得了,感恩了这溢满的情怀又会由于缺少实体而散于直白的叙述。觉得,不曾有情债这一回,只要感恩尽孝。也无需觉得亏欠,而让负疚感冲淡了父辈们用心血换来的我的幸福,只要记得去爱。
  还觉得,这世上的人都是相同啊。环境、出身只是表象的差异吧。

来自: 豆瓣
作者: 初夏$    时间: 2012-10-25 15:45
        作者在书的第一章中写到“父辈们在他们的一生里,所有的辛劳和努力,所有的不幸和温暖,原来都是为了活着和活着中的柴米与油盐,生老和病死;是为了柴米油盐中的甘甘苦苦与生老病死中的挣扎和苦痛。”
      我想人活着第一个问题是生存。不论我们是否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民,还是一个知识分子。生存其实就可以简化为柴米油盐,简化为家长里短,简化为一个个的日常琐事。我们其实和我们的父辈一样,开始为或者将要为油盐柴米来奔波,开始要卸下父母身上的担子,为自己的父母来分担什么了。
      但是我们能分担什么呢?终究他们爱我们远远多余我们爱他们,在享受了父母20多年的无私关爱后,他们对我们的所求真的非常少,我们帮他们刷个碗,在他们眼中都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来自: 豆瓣
作者: 初夏$    时间: 2012-10-25 15:45
  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只觉得人生有着那么多的苦难、心酸
  不变的却是父母之爱
  
  让我更深的感受着生活的艰辛

来自: 豆瓣
作者: 悠果$    时间: 2012-10-25 15:45
  刚看了大半,说不上来哪里的别扭,觉得不如阎连科以前的小说好。由于写的是自身的经历,又是土地亲情这等最浓厚的情感,太过真情实意、太过写实,有种用力过猛的感觉。文字和语言倒是阎连科少有的质朴简洁,情感也不可谓不真挚,但就是觉得无法完全融入。直面亲恩,浓墨重彩的描绘因为带有太多个体的经历而更成为作者一人的私历史,少了几分打动人心的共鸣感。对土地和农民苦难的反思,有些地方竟有说教的感觉。不如以小说写来,实实虚虚、虚虚实实,更引人反思而不是一味受教。

来自: 豆瓣
作者: 背心$    时间: 2012-10-25 15:45
  看网上评价这本书挺高,才去读的,借来后,发现读着好艰难,又啃又嚼的,但总是吞不进,也不知道为什么..  勉强翻了七八十页,终于不想再读了,因为发现自己确实不是太喜欢这本书,但连科大叔的写作水平还是很棒的..

来自: 豆瓣
作者: 英特颂$    时间: 2012-10-25 15:45
  
      他笔下的亲人、乡土,在一种赤诚的叙述中,真实、庄严地站立在了我们面前,可以说,这既是作者对父辈的怀念,也是对自我的救赎。
  
      当代散文界的写作实况可以证实,好的散文往往是那些业余、跨界的人写的。我尤其喜欢读小说家写的散文。他们对散文的介入,对于抑制一种过度抒情的倾向,使散文的美变得节制、适当,是有益的。小说家的散文说的多是家常话,情感更隐忍,更注重经验、事实和细节,也更注重自我在一个时代里的真实经历。
  
      阎连科的长篇散文《我与父辈》,就充分昭示出了这些特点。
  
      这是一个对故土怀着骨血般的情感的人。他笔下的亲人、乡土,在一种赤诚的叙述中,真实、庄严地站立在了我们面前,可以说,这既是作者对父辈的怀念,也是对自我的救赎。许多远离故土、到城市里生活工作的文学人,往往都会怀着对故土的歉疚之情,进而以文字的方式来还债。阎连科的故土情结在小说中就一直念兹在兹,在散文里,更是毫不掩饰地表露出来。我甚至隐约觉得,一个有根的作家,他的一生恐怕总是要写这样一本书的。贾平凹写长篇小说《秦腔》、南帆写长篇散文《关于我父母的一切》,雷平阳写长诗《祭父帖》,之所以感人至深,其实都是源于这样一种还债的情结。
  
      《我与父辈》记述了这样一个写作缘起:阎连科在回家为四叔奔丧时,一个守灵之夜,他的妹妹问了他一句话,“连科哥,你写了那么多的书,为什么不写写我们家里的事情呢?”这句话,或许是整个家族的人都想问他的。也正是这句话,一下把阎连科的人生记忆、故土情怀全部激活了。在《我与父辈》中,那些蜂拥而来的细节,显然储存、激荡在阎连科的记忆中太久了,他一直等待一个被表达的机会。他自己也说:“写这篇散文没有什么难度……最重要的一点是诚实,最重要的是写作的契机的到来。”当父亲、大伯和四叔都相继去世之后,写作的契机来了,还债的机会也来了,“你发现你欠他们什么,你想把这个东西偿还掉。”整部作品正是围绕着父亲、大伯和四叔这三个人物而展开,作者以一种直白其心的方式,写出了父辈的艰辛、困苦、善良和温情,叙述平实、真切,毫无美化之嫌,作者在行文中不仅怀着一种沉重的告慰,也直面父辈们的无奈和错误。
  
      造物主从来都只提醒父母不要溺爱孩子,而不会反过来说让孩子“溺爱”父母,因为子女对父母的爱,要很迟才能顿悟,需要时间提醒。《我与父辈》对阎连科而言,更像是一份迟到的领悟:对父辈厚实之爱的领悟,对贫苦之卑微的领悟。它所发出的哽咽声,压抑,沉重,感人。是啊,活着是如此的艰辛,又是如此的值得留恋。“只要活在这个世上,能同他所有的亲人同在一个空间生活和生存,苦难就是了享受,苦难也就是了欢乐。”——— 这几乎是所有中国农民的生存哲学。尽管贫穷舔尽了每个人脸上的一切生气,但他们依然周而复始地生儿育女,娶妻嫁女,造屋置业,选择坟地,他们对生命的理解,有一种宽容和慈悲,也有常人所没有的坚韧。他们是真正用自己破败的生存来肯定生命的永恒价值的人。
  
      哲学家唐君毅说得好,我们没办法不肯定这个世界。只要我们还活着,就必须假定这个世界是有可能向好的方向发展的。你只能硬着头皮相信,否则,你要么自杀,要么麻木地活着。如果你还没有自杀,那就意味着,你的心里还在肯定这个世界,还在相信一种可以变好的未来。农民为何有那么强烈的传宗接代的观念?就在于他们比一般人更相信未来比现在会更好,否则把孩子带到这个世上来本身就是残酷的。
  
      理解了农民的这种生存哲学,我们才算真正理解了中国的乡土社会。
  
      《我与父辈》中有一段是写大伯暴打书成的,“打死你们我们家的日子就好过了……”这样的狠话听起来是惊心动魄的,但这背后何尝不是一种爱的扭曲表现?或许是贫穷把人变得暴躁而绝望,但希望儿子有出息,能摆脱这种令人窒息的生存状况,是每一个穷人内在的渴望。当然也有温情,幽默,也有乐观,自得,有仁慈,也有阴暗,有隐忍的时候,也有死要面子的时候——— 这些混杂在一起,就构成了乡村真实的日子。人会消逝,但日子在继续、生活在继续,这才是生命长河中最伟大的力量。
  
      只是,让乡村的日常生活得以维系的伦理力量正在解体和崩败,也是一个触目惊心的事实。《我与父辈》的另一个动人之处,是它写出了面对这种溃败而有的反思精神。一方面,作者面对父辈,有一种愧疚之情,进而在文字中以自责和忏悔的心态,回述记忆中的点点滴滴,在敞露父辈的幽深内心的同时,也追问自己心灵中不为人所知的种种隐秘和不堪;另一方面,作者面对“村落没了人气”、“村人没了魂灵”的现实,一种更深的悲凉也油然而生———父辈们的离去还只是正常的生命更替,后人还能在想念中不断亲近他们;但当一种乡土伦理崩败、消逝,一种村庄文化溃散、解体之后,真正的家乡就只能存在于记忆之中了,因为这是精神意义上的连根拔起。
  
      《我与父辈》所揭示的这一困境,无论在南方还是北方,几乎都是中国现代化演进过程中无法规避的后果。乡村的凋敝,人气的涣散,使得土地价值、乡村伦理的魅力已不复存在,而拥挤在城市的打工人群中,又多是心灵上的“丧家之犬”———城市不是他们的家,他们顶多只是暂住者;而远方那个乡村,他们又回不去或不愿回去了。即便阎连科以写作的方式郑重地向故乡、亲人致敬,那也不过是一次虚拟的精神还乡,当阎连科的身子真实地站立在故土、祖屋面前时,他有的也只是矛盾和茫然而已。就此而言,《我与父辈》也是一曲乡村的挽歌。
  
      真实地写出一段人生,并为一种朴素的人格加冕,是文学能感动人的核心品质;而在一种生活背后,看到那条长长的灵魂的阴影,并咀嚼它所有的幸福和悲伤,是文学得以重获心灵深度的重要通道。从这个角度看,阎连科确实写出了一本很多人都想写的大书。
  
  http://gcontent.nddaily.com/a/ca/aca9d4f91ffc53d1/Blog/09c/a3eb5e.html
  
  

来自: 豆瓣
作者: Echorr$    时间: 2012-10-25 15:45
  被文字感动了~
  想把第三章《想念父亲》中的“清欠”一节其中一段,摘录下来,很真实。
  
  “先说一下我没有花十元钱让父亲看一场他想看的电影《少林寺》,当时,我身上是一定有钱的·······完全有能力挤出十元钱,包下一场电影,让父亲生前目睹一下他一生都有些津津乐道的"飞檐走壁"的那种神话和传说。
  为什么没有舍得花那十元钱呢?当然,是小气、节俭和当时的拮据所致着。可是更重要的是些什么呢?是不是从小就没有养成那种对父亲的体贴和孝爱?是不是在三岁、五岁,或者十几岁时,父亲倘若从山上火田里收工回来,给我捎一把他自己舍不得吃的红枣,或别的什么野果,我都会蹲在某个角落,独吞下肚,而不知道让父亲也吃上一颗两颗呢?我想是的,一定是这样。因为自我参军以前,我从来没上街给父亲买过一样吃的、一样穿的;甚至,从田里回来,也没有给父亲捎过一穗鲜嫩的玉米。我倘若不是那种私欲极旺、缺少钟爱他人之心的人,在有能力给父亲花十元钱的时候,我为什么没有去花呢?
  人总是这样,在来不及的时候才明白,在不需要的时候才会大方和无私,在一片推让中才会无私和慷慨。毫无疑问,我也是这样的人。是那种天冷了首先自己穿暖、天热了首先要自己站在树荫下面的人。这样的人,无论对谁,包括自己的血缘父母,都有一个先己后他的顺序,先己时不动声色,后他时张张扬扬。而且张张扬扬还在先己后他的掩盖之中。·······至今我都认为,一个人可以对他人在任何方面缩手退步,而决不能对自己的父母、对与自己一切又血缘关系的兄妹、子女,在任何时候退步缩手,哪怕是死,或去流血。”
  
  “可以由我自己对我自己实行一次良心的清洗和清理了”
  
  有些事弥补不了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已注小$    时间: 2012-10-25 15:45
                                 阎连科:为了一棵树的尊严
  
                                                                           邢小群□学者,北京
  
       阎连科说过去一直没有写自己身边的亲人,是觉得写作这类事似与他们无关。其实,他在散文集《没有边界的跨超》中也有一篇《想念父亲》。但是专门写写自己的父辈,通过他们的人生轨迹,表达一些想法,可能不是旁顾其它的忽略,而是有些问题他没有想清楚。2009年出版的《我与父辈》,让我们看到,他从亲人的身上,已经有了某种思考。
  
       这是生活在乡村二十年,且一直与乡村亲人血肉相连的阎连科的体验,一种咀嚼与回味。
  
       书中有两个例子,读来让人锥心刺骨、不寒而栗。
  
       一是,阎连科家开山地种红薯。1966年代父亲带领全家人,在一面山上翻地,让镢头飞舞在一块料礓地里。这块料礓地开垦出来,“种豆子够咱们一家吃半年豆面,种红薯得再挖一个窑洞。”父亲每天傍晚挑起一担子捡出来的料礓石,回家去。挑到家时,把那一担礓石放在山墙下边,就彻底地“用完了”自己的气力,随着那两筐落地的礓石,也把自己“扔坐在”礓石堆上,起不来了,让家人把饭碗拿来,吃完了夜饭,才会起身回家……家里山墙下堆的黄色的礓石,足够表砌三间房的两面山墙,在田头沟底堆起的礓石也足有家里的十倍之多。一家人又冒着酷暑,在几里外的山下挑水,在那块田里栽下了它成为真正的田地之后的第一季的红薯苗儿,可到了寒露那天,大队召开了一个群众大会传达红头文件。文件说人民公社绝对不允许各家各户有自留地的存在。父亲脸色灰白……。
  
       二是,阎连科大伯家盖房子。“为了盖出三间瓦房来,大伯领着他的孩子们,不是冒着寒冷劳动了一个冬天,而是顶风冒雪,打了一场为盖房子不得不打的卓绝的命运与人生的战役。”在阎连科家乡田湖村以东的七八里之外,有一架山脉,是岩石结构,用炸药轰开山体,采集的红色的石头,是盖房子做地基的最佳材料。为了盖房,这年冬天大伯一家人,趟过冰冻的河水,到河对岸去扛、去抬那沉重的石头。石头小则百余斤,大则上千斤。一家人能抬者抬,能扛者扛。河里的流水,两侧岸边,是酷寒的冰凌,河心齐腰的水流,没有白冰,却是更为刺骨的湍急。一块石头要从河那边运到对岸来,必须经过这河水。大伯就带着他的孩子们,脱下衣裤,单穿了裤叉和布衫,先在岸边用双手拍拍冻僵的腿上的肌肉,而后走进水里,趟过河去,把石头运到河边。“那几年冬,我大伯一家人,大都是赤裸着踏在河滩的鹅卵石上和冰水里,手和脚都冻得如发酵的面团样,又肿又厚,又有无数无数网状的血裂口。终于到了冬将过去时,大伯家门前的两棵泡桐下,堆起那鲜红方正的石头堆。盖起引人注目的瓦房了。”而后,他对儿女们说:“房子盖起来,债也欠下了。人在这个世界上,什么都可以欠,惟独不能欠的是人家的债。从明天起,我们一家人都重去拉石头,卖石头,尽快把欠人家的债务给还上。”生活又恢复到原有的轨道,和原本就没离过轨道一样。
  
       阎连科说,“我大伯是个极有尊严的人。是个把人的尊严放在活着的首位的老百姓。”
  
       看了他对以大伯为代表的父辈们的评价,想到他开头的一些话:“终于就在一瞬间,明白了我父辈们在他们的一生里,所有的辛劳和努力,原来却都是为了活着和活着中的柴米与油盐,生老和病死;是为了柴米油盐中的甘甘苦苦与生老病死中的挣扎和疼痛。”我在想,作家们总想从一种恒定不变的人生中,提升一种恒定的人性,一种永远不会毁灭的人性的光辉———生存的意志和尊严。恐怕这就是阎连科写父辈们的角度和认识。
  
       但我却想从另外一个角度谈谈“父辈们”的遭遇。
  
       阎连科父辈们一生的日子对他们来说不算短。他们的人生是不是老百姓必得承受、永远不变的一种生活方式?
  
       阎连科在写“四叔”之前,有过这样的议论:
  
       城里人把“日子”叫“生活”,乡村人把“生活”叫“日子”。这似乎是对同一人生状态的不同说法,但其本质的差别,却有着天壤的不同。“日子”更多的含意是,“一天加一天,天天都是那样儿”。它单调、乏味、无奈,消耗人的生命,而你又无力去改变。可“生活”,却给人的感觉是丰饶,它有色彩,有人气,有宽阔的马路,有明亮的路灯……对生活而言,日子是一种贫乏和愚昧;对日子而言,生活是一种向往和未来。
  
       看了这些文字,我心里长时间不能平静,思绪走得越来越远。
  
       不同的时代,老百姓的日子尽管有不同的贫乏和愚昧,但人的尊严和意志是可以有不同表现的。阎连科笔下的人生意志和尊严,首先应该是对他父辈们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绝妙讽刺。
  
       阎连科让我们如此真切地看到“那个时代”的农民为了不受冻挨饿,为了让儿女们成家育子过上人的日子,拼尽了全家人所有的气力,付出全部生命的能量。在以往大量的阅读中,去寻找暗无天日的“旧社会”给人们带来的“水深火热”,也没有见到过如此动人心魄地拼日子。“旧社会”的乡下人,有天灾、吃不饱饭的时候;有人祸,濒临绝境的时候,但老百姓人身多是自由的。这个自由,可以让你背井离乡“闯关东”;游踪四方打零工;投亲靠友寻生路;走进城镇干手艺;或借点小本做生意;哪怕是乞讨要饭,社会、民间也有施放和施舍。乡下城里,总有活下去的可能。而阎连科的父亲养家的时代为了让家人吃上饱饭,上述活路都是行不通的。拼尽全力苦干三年开垦出一块石料地,成了“资本主义”,若离开土地挣点糊口的“小钱”岂不更是一种“资本”?“旧社会”穷人也盖房子,建筑材料,部分靠自制(土砖)与自然积累(自家的树);部分靠粜卖粮食来买。可是阎连科大伯盖房的年月,人们种粮有余粮变钱吗?买盐打醋还要靠鸡窝里有着温度的鸡蛋呢。
  
       曾经看书,不少学者少时失怙,送自己上学堂甚至出国留学,都是家族宗祠出钱相供。那时,如果有祖产、有祠产,家族是有责任的。可是“新时代”,农民除了像阎连科父辈那样在没有自己一分地的家乡“受活”,还能有什么出路?宗族因了土地的非私有化,基本人际关系全然没有了经济联系。社会组织关系的重组,城乡的二元形态,把农民如铁板之钉,死死地钉在了二分住宅地上,没有了其它生存的各种可能。“父辈们”生活的时代,什么是自己的?只有力气是自己的。不,连力气都不是自己的。
  
       阎连科觉得大伯、父亲、四叔的存在,让人“有了一棵树的尊严,一株草的尊严”。
  
       超出人的负荷极限,超出人的忍受能力,换来的一小块土地,轻而易举地被没收了去,小草的尊严在哪里?一辈子拼尽全力地在吃、住的困境中挣扎,看不到“日子”中还会有别的“生活”,这里有“人”的尊严可言吗?
  
       亲眼目睹着父母们无休止的劳动换来的是无休止的饥饿。是永恒的人生景象,还是时代的“赐予”?

来自: 豆瓣
作者: 天牛行$    时间: 2012-10-25 15:45
  我只看了几页,感觉与作品的宣传以及作者对作品的评价有些差距,也是与我所想象有些差距,我不想评价整部书的立意及作者倾注之情感,只想说说作者的文字功底和驾驭能力,说的不对尽管骂,毕竟我很久不怎么看书了。
  在第二章我的那年代的第一小节小学中作者写道:事件是年代的标记,如同老人脸上的皱折标刻的岁月。我总感觉这标刻是什么意思?很生硬,而且整句是说事件如岁月,总是感觉有点别扭。
  还有:是缘于那年我与二姐一道到村头庙里读书的因由。读完此句,感觉缘于和因由是不是重复啊?
  还有:说她在城里师范读书时的一些新新和鲜鲜,有新新和鲜鲜这样的词吗?
  还有:我的女性老师,依依然然,准准确确,兴奋如了那时我不曾有过的朦胧爱情,似乎度日如年等等,不想如此举下去,怕举例太多被人耻笑愚昧无知更甚。
  总之,我刚刚开始看,就有点读不下去了,也许是我水平有限,望广大读友指正
  

来自: 豆瓣
作者: 游叶子$    时间: 2012-10-25 15:45
  阎连科是我一直喜欢的作家,可是这本书真不像作家写的。
  
  随便来一段:
  “大伯的一生,多半生命是被他对生活与命运的承诺所煎熬和折磨。可也正因为为了承诺而活着,才显出了他一个农民对卑微的生命认识的高贵和脱俗,显出了大伯在那块土地上,生命的痕迹在命运的路道上,要比别人留下的深刻并光辉。”
  
  这个人总结写的......
  
  再来一段:
  “对于生活而言,日子是一种贫乏和愚昧,对于日子而言,生活是一种向往和未来。日子是一种被遗弃在宽广山野而又冥顽不化的荒石;生活是被养育成长、四季有变的花草树木。如果日子是一棵草,那么,生活就是一株花;如果日子是一棵树,那么,生活就是一出坐落在城市中心的公园了。”
  
  这要是放在高中,能打个甲上了呗?
  
  阎连科是不是把高中作文拿出来结集卖钱?
  
  
  
  

来自: 豆瓣
作者: toyman$    时间: 2012-10-25 15:45
     书,散文般地记录我、父亲、大伯和四叔之间的生活记忆,第一次看阎连科的书,更多的是感动,为书中文字的真诚感动,作者的家在偏远山区,“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虽然充满着无边的贫穷,却也充满着无边富裕的恩受。父亲的勤劳和忍耐为他的子女树立着榜样,母亲的节俭、贤能和终日不停歇的忙碌,让我们兄弟姐妹过早地感受到了一种人生的艰辛和生命的世俗而美好。”平凡因真实而感动,书中的父亲、大伯和四叔都是偏远农村平凡似乎有些卑微的生命(河南,文明的发源地,贫瘠的土地,人口最密集中国内陆省份),但他们却用自己的超凡意志和一生劳作,诠释着尊严,总是乐观地为下一代的成长生活劳心劳力。父亲用日复一日,双手和镢头从自家地挖出礓石(礓:一种不透水的矿石,块状或颗粒状:砂礓(可做建筑材料,这里泛指石头),将汗水和气力换成粮食和土墙瓦房的基石;大伯,精明的乡里人,走街窜巷做着小生意,养活了全家8个小孩,冬季,严寒,河面冰封,带领全家,爆石运石料,盖起了儿辈成家立业的房子;四叔,“沉一头”的人,家在乡下,城里水泥厂的工人,悬浮生活在城市的“天堂”与乡村的“地”之间的半空。
    作者是1958年生的,对于我这个所谓80后算是父一辈的人了,父母养育我们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供我们吃饭、上学,学校里学到的是书本上的知识,家里父母教的却是实实在在的做人,知识多了会教会人如何撒“漂亮”的慌言,父母则永远教育我说真话。长大了,才发现,每天相处的父母,自己却并不真正了解,嘴里说“知道了”,其实心里想得完全是另一回事。真的去想,发现父亲一代的历史对于我来说真的是空白,“三年自然灾害”、贫穷、“红宝书(毛主席语录)”、知青下乡(书中进一步认识到“伤痕文学”,,其实知青还有机会拥有话语权,一辈子生活在乡村的人却总是沉默地忍受,从来都没机会表达)、全中国疯狂的十年、恢复高考、改革开放。在他们的聊天中,了解一些过往的事情,只言片语的记忆碎片,我所听到的,贫穷和饥饿磨练了父辈艰苦、坚韧的意志和支撑家庭的强壮身体,读书在他们那个时代是快乐的,嬉戏和玩耍一切都拥抱自然,不像现在所谓“快乐学习”的家教公司为很不快乐的学生们贩卖所谓“快乐”,当他们感慨一代不如一代时,也承认如今的时代又是如此不同。作为80后,衣食无忧,受到了有些父母一生都梦想的教育,对于分数决定命运的考试制度下的教育,更多的是陷入无穷和无止尽的妒忌和狭隘的竞争,耗尽了大半的精力和青春,一心只读圣贤呀,书,却发现自己的双手居然连锄头都没摸过,担子也从没过肩,连割稻最基本的农活也是帮同学如游戏般做过一回,相比较父辈,我缺失了太多东西,很多没有传承下来,无法体验到他们的快乐和忧愁。对于父辈,太多事情想要去了解,这本书也能了解到一些父辈的经历和那时的想法,更多还看到父辈们对他们的父辈的继承和尊敬,人生来是平凡的,但生命却是伟大的,他们无不在诠释着生命的意义。
       看这本书,有时还会有些感悟,比如日子和生活,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城里人把“日子”叫生活,乡村人把‘生活’叫‘日子’,对生活而言,日子是一种贫乏和愚昧;对日子而言,生活是一种向往和未来。社会将大多半给了日子,少的给了日子”。中国城市和农村存在一条巨大的鸿沟,从古至今都是如此,城市侵占了大半部分的资源,乡村则从并不富裕的土地和善良的人们中贡献出更多给了城市,但却总被遗忘在某个角落,背负着愚昧和贫乏的名声。
      盛世庆典不过过眼云烟,生活最终还是平常的日子,父辈和父辈的父辈,他们是我们后代的旗帜和榜样,他们的做人,值得我们去尊重和一辈子去学习,总在想,到底跟父辈相比,最重要缺失的是什么,或许是坚韧、实践的果敢、承担责任的勇气还有乐观。急速前进的社会,随波逐流,过去是不能被遗忘的,遗忘意味着背叛,现实中看到不少自欺欺人的事,但真实的才是永远的,值得尊重。

来自: 豆瓣
作者: 夕阳用$    时间: 2012-10-25 15:45
  刚刚看了大家的书评才猛然发现那漂亮的封面原来还有层意思
  “父辈”已经如土,而“我”也有半截在土中
  这很符合这本书的主题
  原来书的设计者还有这么有心,现在的人真的很有想法啊
  
  说说看这书的感觉,很新鲜
  很少接触这样的话题,对于一个city born,city bread的人,没有体验过农村的生活,也是说,对于一个平常只关心自己生活的人,有很大的感触。
  从前都爱看一个人的外表,如果那人长得很漂亮,我会很乐意的跟他在一起,挺贱,好像专门去作陪衬一样。我害怕民工,也害怕家里那些远房的乡下亲戚,他们总脏兮兮的。
  但现在回想,总能看到那些人淳朴的面孔,他们小气,是因为他们生活所迫,他们愚昧,是因为他们从没有多一点的机会接受各方面的教育……但他们却不会和城市人一样待人冷漠,勾心斗角。他们的人际关系,大部分只限于那小小的村落周围。
  当他们来我们家做客时,总会带上家乡最好吃的菜,虽然那对我们来说微不足道。
  我真的很差,很差劲。为什么我到现在才懂这些,突然觉得好想打自己一顿。
  
  另一个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亲情,每当我看到这类的文字,心里总会很温暖。书里的亲情都很美好,是因为父辈们都对亲人很好,不仅对同辈,甚至对下辈,有如亲生。例如太多了,不举了。
  对父母,我总有很多的亏欠,今天下午就因为在看这本书,妈妈叫我去帮她买东西,我不应。突然,才猛的感受到我一直忽视对父母的关爱。无论我是否已经在不久前成年,父母对我来说,永远都是父母,永远都是在庇护我的。而不去在意,他们的两鬓是否已有许多华发。再次感到自己很差劲。
  
  书中还谈到了很多深层的话题,比如生和死,日子和生活,刚刚看到有童鞋说作者很矫情,笔法很幼稚。
  我倒不认为,作者是用很原始的手法点出了自己对很深奥话题的看法,不管你同不同意。一千个人看书有一千人的看法。对于生死观是如此,对这本书也是。
  
  至于那个腰封,我们就忽略它吧,那个不是作者本人加上去的,是宣传需要,现在的书都这样。我是看都没看就扔了。
  
  总之,是书,既然已成册,总有值得看的地方。
  我对《我与父辈》,甚爱!

来自: 豆瓣
作者: 六哥$    时间: 2012-10-25 15:45
  这本书是从地铁报纸的介绍上看见的,于是买来欣赏,果然,文笔细腻,感情真挚。让人感动之余,认为这本书也是对那段历史与中国农村历史与现状的真实记载,建议我们的初高中生能被推荐阅读这样的书籍。
  
  
  也许若干年后,中国的后辈就不知道他们的父辈曾经做过的事,经过的苦难,但是有些历史是需要一遍遍回放的,不光是大事件,生活中的历史细节也是需要人们忆苦思甜,中国很大,各地的历史在特定年代都有相同点与不同点,可以作为人生思想的提升教材。也正是有了好作家,我们才能看到如实的记载,并且这些记载让人感动。
  

来自: 豆瓣
作者: 苏莫$    时间: 2012-10-25 15:45
  
  
      我读阎连科的《我与父辈》,并不是因为腰封上的所谓“09年最令世界感动的中国作家”,我更多地还是因为地缘的缘故,希望在他的作品里找到那一方土地上的人、物的命运轨迹。
      一部诚意之作,这就是我对这部作品的最低要求。但是看到后来,我连这一点也有点动摇了,文章的多数地方处处可以看到作者的居心,他太想做大了,因此一下笔就带着许多的目标,给一些往事赋予了新的意义。比如他和一个来自城市的小女孩的一点往事所带给他的城乡差别的巨大阴影,这明显是带有今天的目光在追怀往事了。而他的自我反省更是缺乏诚意,比如他对父亲的死所怀有的愧疚,事实上并不是一种必然的因果,但他反反复复地说,说的不客气点,这基本上类似于乡野村妇的嚎丧,以手掩面,扯破了嗓子干嚎,但终究是没动了真感情,或者仅仅是想引起大家的注意,夸一句、劝一下,仅此而已。
      作者自说,写作的原因的是因了亲人的去世,或者正是这一腔悲痛,在写作之处就充盈胸间,使行文看起来用情过度。作家写作品讲求个“以情动人”这没错,但是情终归还是在作者的掌握之中,若不加限制地任之冲撞,则有失淡定而显得矫情。
      在这本书的语言上,我还想多说几句,看这本书的整个过程,我一直对语言的运用感到很失望,尤其开始的时候,他试图在语言的使用上凸显点旧的文气,但明显地力不从心,过多的重叠词的运用,看起来不但不会形成某种风格,反而觉得有点好笑,我也是无聊,大致统计了一下,第10、11两页中,用了三个“依依然然”,“准准确确”“邋邋遢遢”“破破烂烂”“干干净净”“洋洋气气”“完完整整”“规规整整”各一次,另有“永永远远”“翩翩跹跹”等。中原语言自身的特点还是有的,尤其是方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具有相当大的潜力可以发掘,无论是刘庆邦的那种空灵和质朴,还是刘震云的冷幽默,他们都是根植于同一片土地,但在阎连科的文字里,你几乎看不出任何地域文化所显露出来的印记,我不知道他是像他执意要逃离的乡村一样刻意规避了呢,还是真的是自身所限,在语言上完全打不开局面。
      这本书的后面两章明显较前面顺畅很多,但依然不能算上乘的文字,全书留给我最大的印象不过是几个精彩的片段或者场景,比如父亲临去世之时,看到匆匆赶来的的儿子,留给这世上的最后一句话却是:你回来了?快吃饭去吧。这样的细节如此真实,真实到不必抒发什么感情就可以令人动容,所以阎连科试图在做的庞大的剖析、梳理和自省,事实上恰好阻碍了他真正地去贴近,说到底,他一开始就把自身的角度放高了。
      诚如《亚洲周刊》作者江迅援引阎连科的话说:「这本书探讨的是一条回家之路,是在寻找我是从哪里走出来的,我的道路和脚印在哪里」,这句话恰好说明他已经离他的故乡越来越远了 ,并且这一次找寻,难说成功。
  

来自: 豆瓣
作者: 八戒晶$    时间: 2012-10-25 15:45
  我只是觉得这是一个有力量的书名,但在连续的几个夜晚里,常常泪流满面。我无法想象那是怎样一种生活,当人生的压力如此巨大,但如作者的父辈,包括我的父辈甚至祖辈,也许过的是同样的生活,如此地震撼着我.......
  

来自: 豆瓣
作者: 淋雨轩$    时间: 2012-10-25 15:45
  “在我看来,乡村和城市,永远是一种剥离,城市是乡村的向往,乡村是城市的鸡肋和营养。”
   “上世纪70年代,记忆深刻的对我来说不是革命,而是饥饿和无休止的劳作”
    “革命出产激情,并不生产粮食”
     “还有他来自娘胎里的对农民和乡村的一种鄙视”
                                    --------------《我与父辈》
  -----------------------------------------------------------------------------------------
     以上是我感觉蛮好的言语。诙谐略带有几许犀利。

来自: 豆瓣
作者: 向天而$    时间: 2012-10-25 15:45
  今天下午刚刚读完阎连科的新著《我与父辈》。掩卷之际,不禁想起了曾火爆一时的都市情感剧《靠近你,温暖我》。虽然该剧内容和《我与父辈》风马牛不相及,但借用“靠近你,温暖我”六个字却能恰如其分的形容我此时的读后感。
  
  阎连科曾创作有《受活》、《日光流年》等,其作品浑厚质朴,多次荣获文学大奖。此次推出长篇叙事散文《我与父辈》更是创造了销售奇迹,一举超越张爱玲《小团圆》。获得如此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无疑是《我与父辈》的高水准、高质量,用阎连科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这是他所有作品中的一颗真钻。
  
  在第一章里,阎连科交待了写作这本书的缘由:四叔的突然过世,让他忽然惊冷的意识到父辈们大多已经离世,对于写作、柴米油盐、人生、苦难、命运等等,他忽然有了一种新的认识。几番辗转,他决定从回顾自己的童年开始,讲述父亲、大伯、四叔平淡却坎坷的一生,清偿自己的心债。
  
  在“想念父亲”一章里,他谈到父亲的病、任性、战争、命运,更谈到自己未能让父亲临终前躺在床上看一场《少林寺》而带来的永久地悔,诸多细节令人动容,潸然泪下。在“大伯一家”一章里,他讲述了一个足可成为“英雄”的大伯,大伯的洋袜、糖果,年复一年在冰天雪地里破冰赤足渡河拉石头,倾家荡产的赌,以及最终浪子回头的金不换……
  
  如果说“父亲”、“大伯”激起了我对自身父辈们的回忆,那么“四叔”的一生,直接刺激了我对自身生存状态的反思。“四叔”是一个所谓“一头沉”——自己在城里有正式工作,妻儿却还在农村——的水泥工,每次回家探亲都是光衣鲜亮,惹人眼目。幼年的阎连科也如同他人一样非常羡慕四叔,及至有机会与四叔共事,他才对“一头沉”、对生活的柴米油盐有更深体悟。更让人唏嘘的是,在四叔年华老去,回乡安度晚年,四叔却发现自己已成为村庄里最熟悉的陌生人,“一头沉”变成了两头空……
  
  这个故事让我心有戚戚。少小离家老大回,生活的压力,命运的无常,这些都会造成一批又一批的异乡人。在今天,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可扭转,一批又一批的村镇青年,他们对城市充满想象,发疯般地逃离乡村,到城市里打拼,试图漂白自己。也许十年或者二十年后,他们才会发现其实村庄的痕迹一直都在铭刻着自己,始终未曾离去,在故乡里他是异乡人,在异乡里他是故乡人。
  
  《我与父辈》只有十三万字,半个下午就能读完。但,我相信,对于很多人来说,半个下午的阅读很可能会带来长达数月的震动。毕竟,能够读到一部和史铁生《我与地坛》、张洁《世界上最爱我的那个人去了》般的作品,实在可遇不可求。这些年里,我读过很多次阎连科,我发现,他的根其实一直没有离开中原故土,他的天赋灵感来源,对生活的咀嚼体味,说明了他至死也将会是一个“狐死首丘”型的作家,我对他的下一次书写充满了期待。
  

来自: 豆瓣
作者: 微空啤$    时间: 2012-10-25 15:45
  如果阎连科真像其新作《我与父辈》的腰封上说的是“最让世界震撼的中国作家”,那我无语了。我之所以能看完这本书完全不是因为腰封上宣传的那种“锥心泣血的文字”,而是想知道阎连科到底能把汉语的语法、修辞、美感发挥到什么程度。我不怀疑作者的真诚,但我实在怀疑作者驾驭汉字的能力。
  
  以个体命运的波折见证社会变迁的写法现在很流行,甚至连我妈都用这种方式在博客上写回忆录。但我必须客观的说,阎在《我与父辈》中所体现的文笔确连我妈都不如。我能接受略带修饰的平静的叙述,也不反感煽艰苦岁月的情。不过,当你准备拿个人家族史说事而且还要公开出版,做为一名严肃的职业作家,除了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还要对得起自己的名声。显然,阎连科低估了受众的文学审美。
  
  在某种意义上,《我与父辈》跟我妈的回忆录具有很多相通的地方——都是农村题材、都是那个年代的事、都是为了谋生活、都是一个大家族、后来的日子都有了转机、都是把反思和疑问留给读者而自己不做或少作评述······但是,阎连科的笔调从始至终都在刻意营造一种沉重的氛围,这种氛围多来自于作者颇费笔墨的恶劣的自然环境,对于制度的恶却惜字如金。这本书败就败在作者看似平和实则矫情的写作基调上,比如那些关于日子与生活的对比、生与死的顿悟等等。这些哲学层面的思考不仅没能提升本书的高度,反而让读者怀疑作者的哲学素养。
  
  下面这段文字来自我妈的回忆录:
  
  “人民公社是通往共产主义的金光大道,15年要超过英国赶上美国。”人们憧憬着美好的共产主义,期盼着“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神仙般的日子早日到来。在领袖关于“人定胜天”的教导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革命口号的鼓舞下,全国上下一片欢呼、一片沸腾、一片狂躁。在农村实行“组织军事化、生产战斗化、生活集体化。”社员们一起上工、一起收工、一起劳动、一起休息、一起开会、一起吃饭。大锅饭就是这时产生的人间“奇迹”。
  
  全家人都去参加大跃进,生产队里成立了大食堂,母亲和二婶不用围着锅台转了,叫做解放妇女、提高妇女的家庭地位、实现男女平等。家里的饭桌子、锅碗飘盆都拿到生产队里,全村人在一起吃大锅饭。队部的院子里、屋子里摆满了饭桌子。大人们的欢笑声、嬉闹声;孩子们的叫喊声、敲碗声。不知是谁把马号里的驴牵了出来,它也放声大叫,像是正在演出一场大戏。不光是全村的人都来吃饭,家里养的狗也跟来了,围着饭桌拣食主人特意丢给它的食物。吃完饭女主人还要偷偷地带一些米饭、干粮回家喂鸡、喂鸭。也有人吃完饭把剩下的饭菜连同碗筷一起拿回家。在一些人的眼里这就是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优越性,公社就是社员的家,社员需要什么就从家里拿。没多长时间食堂的碗、筷、碟、盆坏的坏、丢的丢,社员们只好把饭菜打到家里吃。再过几天大锅饭变成了大锅粥。因为大办食堂是头脑发热一哄而起。一没有充足的粮食储备,二没有蔬菜基地,三是食堂实行供给制,白吃白拿。再过几天没米下锅了,食堂黄了,大锅饭的历史结束了。
  
  在大锅饭的日子里,社里号召家家户户杀狗,熬狗肉汤做肥料。我家把做饭的大锅按在院子里,家里养的大黄狗勒死了,煮一大锅狗肉汤。孩子们围着锅台转却不能吃,因为是连皮带毛一起煮的,就连肠子都煮在里边了。是给生长在地里的庄稼做的大餐。发酵后在每一棵玉米秧苗的根部挖个小坑,浇上一勺,只有地头上的秧苗才有这个待遇。给庄稼拿大草也是只薅地头上的草。因为弄虚作假、虚报成绩的干部不但不挨批评反而受到表扬,不说假充饥的话倒要挨批评。上面要的是体现高效率、高速度的数字,而不是实际情况。结果土地荒芜了,粮食减产了,人民没饭吃了。
  
  大跃进后的第一个春节——1959年春节,人们没有吃上白面饺子,社里供应的是一箩到底的全粉面,一口人一斤。全家人吃了一顿黑面饺子就算过了年。早春二月青黄不接,饥荒降临了。一口人一天供应3两粮,当时的口号是“低标准、瓜菜代”,上级号召用瓜果、蔬菜代替粮食。可当时并没有瓜果和蔬菜,实际上是用野菜、野果、树皮等充饥。冰封的大地还没有开化,人们在上年种菜的地里把干枯的烂菜帮子、白菜根子、葫萝卜樱子、冻黑了的烂土豆子······这些本来已经扔了的东西,又捡了回来。洗净、切碎,掺点黄豆面煮一大锅,没有油,只能放点盐,叫小豆腐,即当饭又当菜。地里的干菜拣没了,野菜还没长出来,上级号召做人造淀粉。把玉米秸秆粉碎了放在锅里煮,时间长了,分解出一些粉状沉淀物,即人造淀粉。能充饥,但是没有任何营养成分,不消化、不吸收、大便干燥,排不出来。有人说,树皮比淀粉强,人们就去扒树皮。去掉外面一层老皮,把里面的一层用碾子压碎,筛出的面其实也是一种人造淀粉。
  
  总算熬到了青草发芽,地里长出了野菜。人们象是看见了救命稻草,大人、孩子挎筐、背篓去挖野菜。由于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挖野菜的经历,我学会了识别哪些野菜能吃,哪些不能吃,哪些有毒。有一种大叶徽菜猪能吃,人不能吃,人吃了得膀肿病(浮肿)。但是能吃的野菜长的太慢,踩的人太多,供不应求。能吃的吃没了,不能吃的也得吃,如大叶徽菜、榆树叶子等。
  
  菜团子是那时的主食。不管是有毒还是没毒的野菜,只要能充饥就行。把菜剁碎,放在开水里焯好后攥成团,外面粘上一层面粉或人造淀粉,放在锅里蒸熟,家家如此。由于长期营养不良,村里的大部分人都得了浮肿、便秘、消化不良等疾病。
  
  不光是没有粮食吃,物资还极度匮乏,就连火柴也供不应求,用火绳代替。火绳是用艾蒿编的象手脂头一样粗的绳子,点着以后不起火苗,经久不灭,吸烟的人用来点烟。记得旱烟、香烟也不好买。烟瘾大的人抽干树叶子过过烟瘾。由于物资奇缺,各种东西都是凭票供应,如粮票、布票、棉花票、油票、糖票、豆腐票等。最管用的是粮票,用钱买不来的东西可以用粮票换。因为钱还能挣得到,粮票是按规定发的救命粮,粮票比钱还好用。旱烟18元钱1斤还买不到,但是2斤粮票就能换1斤旱烟。鸡蛋就像金蛋一样宝贵,因为养鸡的人家很少了,人都没饭吃了,何况是鸡?鸡蛋不仅可以充饥、解馋、补充营养,还可以换很多用钱买不来的东西,如换粮票、布票、棉花票。如果儿子结婚,得做新被、新褥、新衣服。全家的布票、棉花票凑在一起也不够,就得用粮票、用鸡蛋去换······”
  
  一个优秀的关于艰难岁月的回忆录,笑着流泪应当贯穿整个阅读过程。只有沉重是不够的,作家更应善于从苦难中发掘那些令人轻松的片段。这才是生活。
  
  

来自: 豆瓣
作者: silly$    时间: 2012-10-25 15:45
  读这本书时,我看了下坐着简介,一看是河南人,说实话,我对河南人。。。(曾经在河南做过业务)
  
  翻开书,这本书 实在 是 高人 所作。
  
  用词并不华美,但有很多环境描述得非常美,却又感到真实。
  
  其实,作者所述父辈兄弟三人的故事,在那个年代的乡村实在很平凡,很普通,因为那个年代,每家人都是这样过来的,总有种似曾相识的直觉。
  
  经过作者的总结,描述,让我回到了自己的童年,少年,直到上学离开家乡,感受到父辈的不易,要懂得 理解 他们 的 生活方式。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善待老人,他们曾经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养育我们成人。

来自: 豆瓣
作者: 小桃$    时间: 2012-10-25 15:45
  看《我与父辈》的那个晚上。
  我在二十楼的阳台俯瞰城市万家灯火。
  心中却那样深的惦记着阎连科笔下那个淳朴的乡村。
  这里没有那样淳朴的爱,只有灯火。
  而那里没有什么灯火,却有父辈的眸子,夜夜摸索着,为你找到回家的路。
  

来自: 豆瓣
作者: luke$    时间: 2012-10-25 15:45
  阎连科一向是我喜欢和敬重的作家,作品扎根现实,不乏社会责任感。上次回乡,在洛阳工作的叔叔提到这本书,我以前也略有耳闻,就买来看,果然好,是最近看的最好的一本书,看的过程中,几度酸鼻。
  
  本书其实是散文,其中《想像父亲》一章前几年就发表过。全书记述的是作者自己和三位父辈的往事,是本极为真挚的书,作者对自己、对父辈都做了深入的剖析。作者的大伯、父亲是典型的农民,四伯在新乡的水泥厂工作,当年称“一头沉”,现在更时髦的说法叫“凤凰男”。大伯、四伯在作者眼里虽然伟大,但身上也有着突出的缺点(大伯好赌,四伯好酒好赌),而在对于家族、家庭的负责和个人奉献、吃苦耐劳等方面,却是跟作者的父亲一样,都是朴实的中原农民形象。
  
  我知道自己之所以对这本书有较大共鸣,乃是自己出身农村和也受到家族观念影响这两方面原因,但是多年来的求学和在外地生活,对那些方面也有些陌生。现在自己心里想的,更多是关于个人价值的实现和自己的小家庭方面,忽视了自己的一些责任。这本书让我重新思考农村、家族的问题,那些经历和人际关系,未尝不是自己的人生财富。
  
  阎连科的书里也强调了很多孝道的问题,有很多准确而沉痛的议论,很希望更多人来读读这本书,这是本沉重而荡涤灵魂的好书。
  
  书的封面也值得一谈。设计大气而蕴意丰富,“父辈”已在地下,“我”已半截入土,封面设计与内容可谓配合完美。
  
  抄两段吧:
  
  P160
  这让我想到我们这些做晚辈儿子的,总是要把父母对我们少年的疼爱无休止地拉长到青年和中年,只要父母健在,就永远把老人当做当年三四十岁的壮年去对待,永远把自己当成少不更事的孩童去享受父亲给我们的心怀和疼爱,哪怕自己已经是壮年,而父母长辈们已经步入老年的行列里。因为这种疼爱河流样源远而流长,我们便以为那疼爱是可以取之不竭的;因为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所以我们也并不把那爱放到心上去。许多时候,甚至把那疼爱当作累赘和包袱,当作烦琐和厌恶,想把长辈的疼爱扔掉就像扔掉长在我们背上的瘤。直到有一天,长辈老了,父母病倒了,我们才明白父母和长辈,都早已为了生活和儿女,日子和碎琐,精疲力竭,元气耗尽,而我们,也已经早就不是了少年和青年,不是了青年和壮年。
  
  对父母和长辈生命的疏忽,如同我们常年在暗暗吸吮着父母和长辈的血液而当作可有可无的水。到了这时候,我们想起我们原是父亲的儿女了,是长辈的晚辈了。父母和长辈,在此之前,他们为我们做了他们能做的一切。可我们,能做的一切却都不是为了他们。现在,他们年迈了,不能下田耕地了,不能到车间工作了。而陪伴他们的,只能是赋闲的无奈和一日日的衰老时,甚或从他们迎面走来的日子里,只能是疾病和死亡时,我们该明白我们的角色不光是自己儿女的父亲和母亲,不光是妻子的丈夫、丈夫的妻子,不光要为自己的事业、贪念努力和钻营,我们还应该把我们欲望中的努力拿出那么一丁点儿给他们,把我们十个指头中的二十八指骨分出一节来,让他们使用和抚摸。应该让他们清楚地感觉到,他们这一生,是确确实实生过儿女、养过儿女、有着儿女的。
  
  应该让他们的日子过得和生活样,让他们的生活过得确实和日子不一样。

来自: 豆瓣
作者: 爱思特$    时间: 2012-10-25 15:45
      以前看过阎连科的《为人民服务》,有点意思。后来听说小说被禁了,才开始对这个人感兴趣。这次的阅读不是冲着感动去的,只是终于有空了,正好这本书推出就看一下。
      就像前面一个书评所说,很真实,很平淡,没有大的冲击力,我是一边看电视一边看完的,用了每天晚饭后的1-2小时的时间,刚开始看的时候的确是硬着头皮,因为对农村是完完全全的陌生,在行文中,阎连科会时常地把城市和农村,城市人和农村人做着对比,心中的不平跃然纸上。我能理解,这样的心理是真实的,甚至是阎连科在期盼父亲死去的那一段心理活动,这样的勇气是值得敬佩的,把自己内心深处的东西写出来印成书给大家看,但总觉得因为太真实,才缺乏激动人心的力量。
     只能说这是一部真实和诚实的书,对于我的人生来说,很多是间接经验,不是很亲切。文字尚可,平心而论,如果说能在里面找到一篇或者一段让人印象深刻的部分是件有点困难的事,也许人们都太急于求成了,太着急一本书的价值了。
     何必那么功利,只要这本书感动它想感动的人就达到目的了,多余的宣传没必要。
     及格吧,至少比那些装潢精美的管理书、励志书强很多,也比那些垃圾书强,比如《福布斯咒语》。

来自: 豆瓣
作者: 大棒胡$    时间: 2012-10-25 15:45
  一个经历过那个特殊年代的人,那段记忆一定是刻骨铭心的,而有过相同经历的人,读过此书一定会产生强烈的共鸣的。只是作者的文笔逊了些,显得很粗糙,这大大降低了作品对人的感动程度。以前没有读过阎先生的作品,但既然书上宣传他是“最令世界震撼的中国作家”,想来他的写作功力一定非同寻常,不然也不会有此盛誉,也不会“预售销量超过《哈利波特》”,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书评在一旁随声附和。但这部让我有些失望,不知道是我的欣赏水平有问题,还是那些善于炒作的书商在信口吹嘘。我宁愿相信前者。只是这些年来为了起到宣传的效果,故意夸大,信口胡吹,不负责任,不着边际的书商还少吗?

来自: 豆瓣
作者: 大棒胡$    时间: 2012-10-25 15:45
  一个经历过那个特殊年代的人,那段记忆一定是刻骨铭心的,而有过相同经历的人,读过此书一定会产生强烈的共鸣的。只是作者的文笔太逊了,显得很粗糙,这大大降低了作品对人的感动程度。以前没有读过阎先生的作品,但既然书上宣传他是“最令世界震撼的中国作家”,想来他的写作功力一定非同寻常,不然也不会有此盛誉,也不会“预售销量超过《哈利波特》”,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书评在一旁随声附和。但这部让我有些失望,不知道是我的欣赏水平有问题,还是那些善于炒作的书商在信口吹嘘。我宁愿相信前者。只是这些年来为了起到宣传的效果,故意夸大,信口胡吹,不负责任,不着边际的书商还少吗?

来自: 豆瓣
作者: 方东流$    时间: 2012-10-25 15:45
       这书有几个地方值得读,第一、第二章写挨打。第二、第三章写大伯分糖豆。第三、第四章写四叔送衬衫。
        作者最好别思考,因为书中的思考文字很肤浅。

来自: 豆瓣
作者: 小小棉$    时间: 2012-10-25 15:45
     似乎有一两个月没在当当购书了,某日在办公室不太忙得时候,又到当当闲逛,偶遇《我与父辈》,作者的名字叫阎连科,可能我真的太孤陋寡闻,反正我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这本书在畅销帮,看了看评价和内容提要,喜欢,那就买下吧。书在周一的时候送到,这些天晚上一直狠命睡觉,没有看书。
  
      阴雨天的周末,很适合看书。安静,清凉,还有雨滴相伴。
  
        一口气读完,不止一次落泪。父亲、大伯还有四叔,中原偏僻村落里的普通的兄弟三人。城里的孩子,也许读不懂,因为没有生活的痕迹对照,但如果你从小在乡村长大,经历过那个童年,青少年。我想,你一定可以在书中找到你们村里我们父辈的影子,可能不会是作者笔下性格经历鲜明的亲兄弟,但是肯定会有那么个影子,在我们父老乡亲里边。   
  
      父亲,他是农民,劳作是他的本分,唯有日夜的劳作,才使他感到他是活着的和活着的一些生存与意义,是天正地正的一种应该---想念父亲章节扉页文。这是大部分的父老乡亲里的父亲,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勤勤恳恳,本本分分。
  
      大伯。毫无疑问,我的大伯是个农民,可他在我心里,却绝然地是个人物,从生命和生存而言,这个人物堪称伟大,或者杰出。作者对大伯的评价极高。大伯有手艺,会织洋袜子,走街串巷,所以能在那三年自然灾害的年月,让自己8个孩子安然度过。大伯勤劳,不畏寒冬带着孩子们趟水过河运石头为的是给儿子盖上大瓦房能有尊严的娶上媳妇,没有让自己的八个孩子因为贫穷耽误了成长和婚姻。大伯也有污点,赌,甚至堵上了全家一个冬日趟水过河运石头盖房子的钱,甚至为此寻短,但是不忘寻短之前给他的孙男甥女这些娃们买些糖豆吃。这是人性的弱点,也有人情的温暖。
  
      四叔,感觉距离我的生活最近。书中第一次看到了一个词汇,一头沉。那是自己来自乡村,而妻儿老小都还守在乡村的一群人。爸爸跟四叔有着一样的身份。现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这样的乡亲,他们走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到城市里辛苦的生活,只是为了妻儿老小过上好的日子。个中滋味,冷暖自知吧。
  
      [一头沉]的岁月既不是日子,也不时生活,既有日子中充足的疲惫和烦恼,又有生活中时闪时现的快乐和幸福。这是四叔那个章节扉页上的文字。书中对日子和生活进行了辩证法一样的阐述,这是我第一次看这样剖析我们身边的词汇。乡村人把生活叫日子,城里人把日子叫生活。这似乎是对同一人生状态的不同说法。日子就是一天天的过,单调乏味,无奈,消耗人的生命又无力去改变,生活则丰富的多。或许,小时候我和妈妈姐妹们过得就是有点像生活的日子,而远在外工作的父亲也许过的是像日子一样的生活吧。
  
      那个年代,妈妈拉扯我们兄妹几个在乡下,爸爸在外工作。那时候的我们,在村里人眼力,当工人的父亲应该是很多人艳羡的吧,哪怕爸爸只是一名煤矿工人。我像儿时的作者一样,期待着爸爸隔三差五的休班回家,盼望着爸爸大金鹿后边圆滚滚的大西瓜,还有各种新奇的水果。甚至于,因为那一本蓝色的非农业户口的户口本心里一点点隐藏的骄傲。
  
       只是,那时候的我们怎么能体谅到父母的艰辛?妈妈拉扯我们兄妹5个,大的不大,小的不小,还有农活,还有四邻乡亲的红白喜事。看看现在抚养一个孩子的辛劳,不敢想那个时候妈妈柔弱的肩膀,怎么能承担如此之重。现在能体会妈妈那个时候不太好的脾气。还记得我们姊妹三个都读书的时候,我和大姐二姐全部住校,弟弟妹妹还小。每个周末,要摊好多好多的煎饼,炒好多好多的咸菜。还好,那个时候,大姐已经能够帮妈妈摊煎饼了,而我从小除了学习不笨,别的都是笨的让家人很不屑的,连摊煎饼的时候帮忙烧火这样简单的活都不会干。
  
      我们也无法体会那个时候的父亲,一个人在外县的煤矿,怎样的生活。也幸好,那个年月,父亲已经不下井了,在煤矿的劳资科做起了文职。但是例行值班,偶尔还要到井底,刚刚懂事的我已经懂得了担心。就想爸爸一定要安全,一定要安全。下雨的夜晚,电闪雷鸣的时候总害怕,但是只要爸爸在家,就没有恐惧。记得,冬日的早上,送爸爸去做班车,然后在镇上喝一碗糁(sa)汤,吃两根油条。然后再目送爸爸上班车,自己去镇上上学。也多亏了爸爸的这份工作,才让我们在那个年月的村子里,虽然姊妹很多,也不至于生活太拮据,虽然真的一点点也称不上富裕。再后来直到现在,父亲先是退养后是退休在家,还是闲不住,买了辆三轮车在镇上拉客,打发着不像日子也不像生活的岁月。
  
      生活总是在改变了,现在的老家,已经没有儿时生活的痕迹。我分辨不出现在乡下的日子,是不是可以称得上是生活了,总之,是变得丰富多彩了。跟家里的电视上的画面一样,从黑白胶片到了五彩斑斓。我们长大了,妈妈的性格温和了很多,姐姐说,妈妈比小时候会疼我们了,其实我们心里明白,妈妈一直很会疼我们,只是那个时候那么多孩子,那么多事情,爸爸又不家,她哪有精力来疼我们。倒是爸爸,似乎性格也变化了很多。我懂得。看了书上在城里上班的四叔退休后赋闲在家的样子,突然很心疼我爸。我不希望爸爸有四叔那样的遗憾,在退休后的日子里,所以,心里一种使命感在我心底。。。。。。
  
      父辈们的辛劳,我们心怀感恩,牢记在心里。在我们还来得及尽孝的时候,尽一份子女的责任。不要觉得,我们还不能够给父辈们怎样的生活,也许这些都不是他们最想要的,我们要好好的把自己经营好,让他们放心,安心。弟子规上说,首孝悌,无论什么年代,这都是根本。
  
  〈入则孝〉原文: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茍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茍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感恩父母。
  
  不算书评,因为自己不会评说。只能是内心的一点感受,在读过之后忆起过去。

来自: 豆瓣
作者: lydia$    时间: 2012-10-25 15:45
  第一次看农民如何看待这个社会,如何看待剪刀差,
  第一次了解农民追求什么,想什么
  绝大多数的人口,却发不出声音,没有话语权
  这样的社会真是太不公平了
  从投胎就注定的命运,太过沉重
  

来自: 豆瓣
作者: 慢半拍$    时间: 2012-10-25 15:45
     很内疚,对我的父辈,我是个出生在80年代的人,实在不能体会父母的艰辛与隐忍,以前觉得自己很了解甚至理解他们,现在才知道所有的种种,都是为了生活,为了子女,对于我的父母,我总是不知道,我要如何过的好,才可以弥补我的恩情,才能让他们安心.
     知道了做人可以很贫穷,但是要有骨气的,虽然生活艰难,但是还是要继续,要加油....
     很有力量的小说,让我哭泣了很多次,为了作者,为了作者的父辈,也为了我的父辈.......
     我也如作者般的内疚与不安,我现在所能做的就是要让我的父母开心,快乐,少为我操心,少为我担心.....

来自: 豆瓣
作者: 山水之$    时间: 2012-10-25 15:45
  写得很平淡,但是也真实,也许很多感受,只有有过类似经历的人,才会引起共鸣。几个孩子都处于上学的年龄,但是因为生活所迫,只能供一个人孩子上学,其他孩子只能辍学到田里劳动。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里,一个苹果、一个鸡蛋、一件新衣服,会让那个时代的人铭记终生。这些对多数的80后和90后来说,也许会是一种看天书的感觉。其实完全以80、90来区别也不对,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一样,即便是同样的时代,对生活的感受也完全不一样,80、90只是泛指而已。
  
  今年5月份去了一趟丽水山区,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浙江,山区还是有很多贫困人口。作者阎连科一家是已经脱离了贫穷,阎连科本人也成为了著名的作家,但这不具有代表性,更多的人还是依然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过着那样的日子。让所有的贫困人口都脱贫致富,远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像一些远房亲戚,住在山里,生活似乎看不到任何转机的希望。
  
  有些所谓的典型,其实并不具有代表性,比如江苏的华西村,奉化的滕头村,只能说这些是比较突出尖子生,并不代表目前农村发展水平。但是,从阎连科所写他的父亲来看,虽然并不是中国所有的农民都具有那样的品质,但却代表了多数的农民。他们是那么卑微,但是又是那么伟大,那么坚韧不拔。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里,辛勤劳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了生存,有时候甚至丢掉了做人的尊严,为了家庭和生计,他们默默忍受。
  
  而作为儿子的阎连科,似乎与大家一样有代表性。他愧疚自己没帮助父亲挑起家庭的重担,愧疚自己当年没花10元钱让父亲看《少林寺》,在父亲离去之后,钱可以赚,而让父亲看电影的心愿永远没法了却。由此,想到前年奶奶去世的时候,父亲挑骨灰盒的时候毫不犹豫地买了最贵的那个。
  
  阎连科关于当年知青的一些描写,这样的观点,以前看到的并不多。以往更多的是知青作家关于知青生活的回顾,往往写的都是知青生活的艰苦,光阴虚度,让人扼腕痛惜。而阎连科则是从一个当时农村少年的角度来看,知识青年下乡,对当时的农村似乎也一场灾难,把农民也折腾得鸡飞狗跳。当然也有一些人写了什么“无悔的青春”,招来某些作家的痛斥:想悔有得悔吗?对于一场灾难,还不后悔,不是有病吗?当然,有悔和无悔都大有人在,至于到底悔不悔,只有自己清楚。

来自: 豆瓣
作者: 句芒$    时间: 2012-10-25 15:45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里“青铜饕餮”一章中写道:“人类从动物开始。为了摆脱动物状态,人类最初使用了野蛮的、几乎是动物般的手段,这就是历史真相。历史从来不是在温情脉脉的人道牧歌声中进展,相反,它经常要无情地践踏着千万具尸体而前行。”
  
  就大历史的演进而言,李泽厚说,战争是例证之一。
  
  就个人的繁衍和发展而言,我想,父辈常常是牺牲品。
  
  孔子骂原壤道:“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千年后这句话简化成四个字“老不死的”,经常被后人用在年老力衰但还活着的祖辈或父辈身上。
  
  日本导演今村昌平有一部电影《楢山节考》,讲的是日本一个偏僻山村里的弃老风俗,因食物匮乏,村里年满70岁的老人都要被儿子背上楢山上去等死。
  
  历史的真相大概就是如此,在动物界没有赡养父辈的传统,独居的动物成年后离开母亲去觅食,群居动物里进入老年的动物常有被群体抛弃的危险。人类从动物进化为人,“孝”是进化到一定阶段后的伦理产物,“孝”是一种准则,而非自发的情感,“孝”几乎和“贞”一样,旨在限制或消除人身上的动物性,但是也和“贞”一样,它看上去理所当然合情合理,却是一个太高的道德标准,稍不小心就会沦为不孝。
  
  回到正题,《我与父辈》是一个朴实的标题,一眼就知道这本书要写的是什么。阎连科出生于1958年,和我父亲是同龄人,他通过入伍和写作离开土地,我父亲通过高考逃离了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阅读这本长篇散文,我一直想到我父亲,想到祖父,想到我和父亲对祖父的愧疚和遗憾。
  
  阎连科写到父亲去世前,大夫说了一句话:“只要二叔活着,你们家怕不会有好日子过;你们家要日子好了,二叔也能多活几天。”阎连科毫不讳言,“明确说,停在我脑里的不是那话,是那话最直接的含义——‘只要父亲在世,我们家(也许就是我)就不会有好日子过。’或者说,那含意就是我对父亲故逝的一种预盼,对父亲长年有病受到拖累的一种厌烦,一种逆子私欲的无意识表白。”“想着我那一瞬间产生的卑劣、罪过的念想,为了惩戒我自己,我朝我脸上狠命地打了一耳光,接下来,又用右手在我脸上、腹上、腿上往死里拧着和掐着……”
  
  倘若不对现实进行太平粉饰的话,我以自己有限的人生经历可以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就算不是百分之百也是百分之九十的现实写照。人生是很吊诡的,最善于以时间来考验人性,“孝”倘若以某一时刻的言行来衡量,大约所有人都不吝付出以换取内心的安宁和道德感的满足,而一旦它成为一个长久准则(家有长期患病需要照料的父母),稍有背离便会落下“不孝”的罪名,那它就成了孙悟空头上的金箍,无比可厌。
  
  我的祖父去世得很快,从发病到离开,半个月余,这后来成了子女们口中的一个美德——去得快,自己少受罪,也没连累人。其实落脚点在最后一句,既没有给子女造成太大的负担,也没有让我们去接受孝顺与否的考验,我们伤心,但心安理得。
  
  祖父去世之后,祖母很快也失去了生活自理的能力,需要人照料。在之后的一年半里,我无数次听到或戏谑或正经的口吻说:“怎么还不死啊?”
  
  人老了,他们的活动范围变得极小,他们的感受被漠视,子女们说这些话时并不避忌,好像老人理应受到“老而不死是为贼”的指责,他们只好装聋,装没听到,后来为了表示尊严,我祖母开口请求子女给她一针,那种打下去能让她去见祖父的针。
  
  当然是不可能打那样的针的,但祖母的生命衰竭到一定程度后,她拒绝再进食进水。就这样熬了八天,祖母才咽下最后一口气,我们这些孝子贤孙们跪在床前嚎啕大哭,一来哭我们经历了那么多次死亡,仍然没有清楚它是永恒的,无法回头的;二来哭我们终究没通过“孝”的检验,我们想必让祖母的心都凉了,一辈子为子孙操劳的那颗心。
  
  我以自己长期在外地首先赦免了自己,至少我没盼望过祖母的死;我的父亲,祖母一生挚爱的儿子,她生了好几个唯一存活下来的儿子,跪在灵前痛哭流涕捶胸顿足,他是悔恨的,因为他有过希望母亲快点去世的念头,但他不能带着悔恨生活下去,那是折磨,良心的谴责,祖母下葬后,父亲开始逢人就说:“反正我照顾了母亲一年半,也算尽了孝心。”他不是需要对别人辩解,是在安慰自己,为自己的不孝辩护。
  
  很长一段时间后,我回想起当时的那一幕幕,感到万分羞愧,至少我的父亲他悔恨过自责过,而我呢?我抢先一步就将自己置身事外了,又有什么资格去剖析父亲?难道我不是祖母最钟爱的孙女吗,难道我没有吃过她一枚一枚为我积攒的鸡蛋吗,难道不是她一把屎一把尿将我抚养长大吗?父亲陪伴了她一年半,端茶伺水,我又做过什么?
  
  受不了拷问时我把责任推卸给环境、时代和生存的压力,甚至我为找到开篇李泽厚的那段话而沾沾自喜,历史和个人都是这样前行的,有朝一日,我也会成为被牺牲的父辈和祖辈,到时我将以心碎和心凉来赎自己的罪。
  
  阎连科在书的最后一段写道:“从那儿望过去,我们都已可以清楚地看到死亡了,可以听到死亡走来的脚步声,可以听到死亡在路上的交耳言谈和细语,可以看到死亡手持的通知和预告。这样儿,我们就不能不正面去考虑与它的答对、应酬了,不得不考虑今后面对命运与死亡时的态度和同死亡答对、争论、打斗时的说辞和尊严。因为活着终归是要有着最后那一日;因为终归有着那一日,也才必须要认真地考虑、安顿那些活着的事。”
  
  死亡把一代一代的人带走,腾出空间给后来者。我们并非不爱自己的父辈,也不是不想谋得一个“孝顺”的名声,可是当食物只剩最后一口时,给父母还是给子女,多数人会选择牺牲父母吧!我不知道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繁衍本能还是一种心理的传承,不过或多或少有点安慰的是,我会不可避免地老去,我对祖辈、父辈犯下的罪,终有一日会受到同等的惩罚。
  
  《我与父辈》是写给经历过生死、有一定阅历的人的长篇散文,一如既往地,阎连科保持着他作品的深度和力度,语言比起小说来要和缓些。
  
  我想,心中仍然有一片乡土的人更能理解这篇散文,因为乡土上的挣扎和无奈,也因为土地是最纯粹最残酷的所在。如果我的父亲能戴上老花镜,静静地坐下来读完这本书,他的所感所想一定比我更多更深刻。

来自: 豆瓣
作者: 花小生$    时间: 2012-10-25 15:45
  这本书给我感觉稍有些头重脚轻,我喜欢写父亲和自己的段落甚过后面的部分。
  在写父亲的笔墨中,渗透着作者深深的愧疚之情,我想作为晚辈,常常有一种力不从心,或是对赡养父辈有一种或多或少的逃避,那是内心一抹难以名状的惭愧,而阎连科在这本书中用真诚地笔墨说了出来,我被这样的坦诚感动……

来自: 豆瓣
作者: 蜂窝煤$    时间: 2012-10-25 15:45
  下决心买这本书,就是冲着腰封上抢眼的宣传文字,然后花了一个晚上看完了它,虽然也让我有些感动,但远没有宣传的那么强烈。又一个言过其实、宣传大于实际的炒作典型。有些失望中……

来自: 豆瓣
作者: 逆·逆$    时间: 2012-10-25 15:45
  书中感情很真,但文笔还是差了一点。
  当然,也可能只要这样才能体现出那种真。
  说来真惭愧,像我这个88年出生又住在城市很少去农村的人真的很难体会到书中所写的上一代人的苦难。
  农民那种勤劳,纯朴善良,书中到描写得很细腻。为了生活,为了儿女而奔波。很多时候都吃不饱穿不暖。
  我这种生活在城市的很难体会到以前那种一定要逃离农村的感觉是怎样的,可能有点像小时候讨厌上学要逃离学校一样吧。
  看完书就知道现在的生活已经是那么的美好和幸福了。
  做人要知足,惜福。
  还有很重要的是感恩。
  要记住现在的生活是谁给你的,那怕这不是你想要的。
  是谁在我们这条成长之路上浇水,施肥,细心呵护的?
  有时间就多点陪陪父母,爷爷奶奶吧。
  大道理不多说了,你懂我懂人人懂,但真正做得到的又有几个?

来自: 豆瓣
作者: 夏暖$    时间: 2012-10-25 15:45
  在杭州到温州,温州来杭州的车上看的这本书,终于在周末读完了最后几页。
  在阅读期间,多次做了深呼吸。我的小时候,我的父亲,我的大伯,我的四叔,看似没有关联的故事,却又紧紧联系的血缘与命运。
  连科告诉我们小时侯想逃离土地的那股强烈的决心,和回想往事时的懊悔。告诉我们为了子女,我们的父辈就算搭上生命也是可以的。告诉我们尊严是没有大小的。告诉我们生活与日子存在差距。告诉我们时间、命运和死亡的另一种解释。告诉我们父辈的爱是一种活生生地存在。
  父辈,对我们来说,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我们像书里说的那样,永远都是贪婪地理所当然地在吮吸父辈给予的爱,像可有可无的水。陌生的是,在这样的年纪我们始终无法顿悟和理解当父辈的爱全部倾光的时候,他们的血液也将停止流动。
  父辈,对我们来说,遥远又近在咫尺。我的大伯、叔叔还有我的父亲大概也经历过与连科小时候历经的那些事情,对我们来说这样的日子有些遥远。而思忖着自己是多么的不懂世故,在孝与不孝间,我们的行为总是那么的稚嫩。这些又是近在咫尺我可以去改变自己的行为的,哪怕只有将十个指头中的二十八节指骨分出一节来。
  
  读这本书的时候,自己其实受了点挫折,想想连科的文字,尊严在日子前面是那么柔弱与渺小,命运在死亡面前是那么无畏与无奈。
  从这本书里我获得了一些力量。
  

来自: 豆瓣
作者: cici$    时间: 2012-10-25 15:45
  让我们一次爱个够
  
      上数三代,我们每个人几乎都和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或生于山村,或长于小镇,那些自由驰骋的童年往事和乡里乡亲的乡土故事,总是令人在蓦然回首是,唏嘘不已。土地不但能培育粮食,也能培育我们善良的根。所以,乡土亲情的文字最是感人,因为他扯动了我们灵魂深处最敏感的筋,那筋连着心肺,牵着柔肠,带着思念。
  翻看《我的父辈》,是在偶尔清晨的早茶间,一段一段文字缓缓的铺陈开去,看到了年少时的作者在为和姐姐同班同学被互相比较而痛苦,也因为究竟谁最终能够可以继续上学而煎熬。那段细节描写让我在清晨初醒的头脑里,注入了一丝纠结的伤感。
      看完书,还清晰记得这个场景:“晚上,姐姐走进来站到我的窗前:“连科,念高中,姐不去了。还是你去念吧”,说完这话,二姐借着窗光的月色,看了看我。我不知道那时候的二姐,看见了我什么表情。而我,却隐约看见,二姐的脸上,似乎挂着凄淡的笑容。笑着转身走时,还又对着我说:“你好好读书。姐是女的,本该在家种地。”作者继续写道,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高中的开学。在开学的前一天里,二姐给我买了一支钢笔,送给我时,她眼里含着泪水,却是依然地笑着说:“你好好读书。姐是女的,本该在家里种地。”
  书中类似的情节很多,我几乎不敢看第二遍。似乎到了一定的年纪,人的理性更成熟了,但也似乎更加容易波动了。面对这样一部书,似乎没有什么更多的点评,所有书写自我生活和情感生活的纪实作品,总是如此感人至深,因为文字夹带着作者本人的生活记忆,如此刀削斧凿的镌刻在纸业上。
      作者的文字简单而质朴,巧妙的记录着成长以来的家族故事,家族里的父辈的生老病死,奋斗与落寞,无疑是中国一代农人的缩影和写照。作为一个在农村成长过数年的人,这样的文字夹带的乡土的气息令我几乎窒息----清新如斯,美好如斯。
      忙碌的一生,我们每个人可以认识很多人,朋友,战友,敌人,对手,情人,爱人或者擦肩而过惊鸿一瞥的陌生人,最令你放心并信任,牵挂你而不求回报与功利色彩的,恐怕只有亲情的存在了。而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年轻时为了我们奋斗,年迈时守着夕阳为我们担忧。正想作者写的“直到有一天,长辈老了,父母病倒了,我们才明白父母和长辈,都早已为了儿女和生活、日子和琐碎,精疲力竭,元气耗尽。”所以,我们千万要在父辈们健在的时候,亲近他们,问候他们,关照他们,因为这是我们应该也必须做的,而且必须做好。
      我不是作家,或许也不会有作者的才气和文笔,但却有一个已早的梦想,某一天可以写下我的家族故事。我那生于民国的,裹着三寸小脚的奶奶,我那辞了城市工作将家户口转为农村的爷爷,以及由爷爷的三个同门亲兄弟,父亲的同辈兄弟姐妹构成的庞大的家族故事。伴随着我的成长和记忆,我目睹他们的离去,我记忆着他们的笑和关照,我时常想起我久违的远离的小山村。还有,还有每每回去,村口叼着旱烟锅子,满脸风霜的皱纹上,布满了坦诚微笑的大叔大伯们。
  看着这本《我的父辈》,我庆幸作者的妹妹一句点透机缘的话,是她心里藏着的爱,点燃了作者或许久违的某种情愫,于是我们幸运的看到了这样为文字。
      有的年代过去了,有些亲人离去了,有些故事结束了,有些文字记录了。文学就是人学,真实的人的故事,就是如此而深刻的昭示着生命最本质的意义。无论是乡土的山村,还是水泥的城市,我们不能忘却,不该忘却,也不敢忘却。
      因为爱,我们的存在,才有了价值;因为感恩,我们的生命,才有了光辉。
  
  

来自: 豆瓣
作者: 木桶饭$    时间: 2012-10-25 15:45
  文学不是消磨时间的器物
                         
      打开电视,香车美厦、锦衣玉食的,小伙子年纪轻轻就掌管了上亿资产的房地产公司,小丫头20出头就已经靠码字赚得上百万,这种种流光溢彩的景象,让我们感觉距离苦难已经很遥远。阎连科的《我与父辈》,不啻给了我们当头一棒:苦难并没有走远。作者的父亲,被哮喘夺走52岁生命之际,唯一也是最大的愿望就是让电影放映员上家里来放一场《少林寺》,家里却因为拿不出10元钱而无法让这个辛劳了一辈子的农民如愿,这,发生在20多年前;作者的大伯,一个靠给四乡乡亲织袜子为生的手艺人,为给自己的儿子们支撑起娶妻生子的房子,寒冬腊月里带着一家老少去河滩捡石头去卖换得买砖买瓦买房梁的钱,这,发生在10多年前。作者的四伯,为了生计不得不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去城里当被乡亲羡慕的苦工,却还不得不把在城里受的窝囊气掖在心窝里,也就是眼前的事情。
      掩卷而泣,我倍感愧疚。
      不久前,我在我的博客里贴了一篇题为《我和我妈》的小文,对我妈颇有微词。网友非常客气给了我这样的评论:“妈妈永远是给我于我们生命的人,无论做错了什么”、“你还没有走进妈妈的心灵世界,终有一天你会懂得世上只有妈妈好”,读后我还腹诽他们:你们是没有遇到这样的妈妈。如果一本《我与父辈》仅仅惊醒了我的感恩之心,那真是辜负了作者的一片苦心。我们这一代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候,于是,我们有能力为我们的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国内的甚至是国外的;我们也有能力给我们的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衣食住行样样能让他们如意。得意之余,我们回身看看自己的童年、少年和青年:读什么学校能接受到什么样的教育,全凭自己的本事,父母哪里肯为这个殚精竭虑?至于吃和穿,多吃了一个葱油饼或衣服给挂了一个小口子,都会被爸爸妈妈呵斥甚至招致一巴掌。我不止一次也不止听一个人说过这样的话:“假如我父母当初能够……我肯定比现在好。”我附和过这样的埋怨。是阎连科的这本书,让我反省:这样责难我们的父辈,公平吗?我们等于是把我们的父辈放在了天平的那一端,在这一端,我们搁上了被30年飞速发展改变了的生活的砝码,还怪罪我们的父辈当年为什么不使使劲让砝码往上翘一点点,这公平吗?阎连科在父亲死后的这20多年里,一直为那10元钱、为没让父亲临终前在家里看上《少林寺》自责着,作家敢于将这样的自责公之于世,难道只是为让自己曾经幽暗的心灵晒晒太阳吗?我毋宁相信是作家用他的良心昭告被幻象迷惑了的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苦难已经是很遥远的往事了;我毋宁相信作家如子规啼血一般警示我们,我们的父辈不会比自以为是的我们付出的爱少,雪中送炭永远比锦上添花有价值!
      这样的昭告和警示,对我们的后辈有意义吗?80后乃至90后们在讨厌这个社会戴上有色眼镜评价他们的所作所为的同时,却做着匪夷所思的抉择。曾经见过这样一个名牌大学的毕业生,父母双双下岗,他非但不因为父母在他难以想象的困境中扶助他走出大学校门去反哺父母,而是以谈金钱为耻作为幌子心安理得地从父母可怜的生活费里分一杯羹。去责骂这个80后吗?不如审视一下我们这些“培养”出这样的孩子的父母:当我们昂首挺胸地走在小康的康庄大道上时,是不是也分出一点时间与我们的孩子们一起回头看看,就在并不遥远的过去,我们曾经那样为生计奔波过。其意义不仅仅是我们的父母喜欢用的一个词“忆苦思甜”,更在于让也许会走得很远的我们的孩子们不忘记自己来自何处。
      在处处繁华的幻象中,阎连科用平实的语言说了一个我们业已淡忘的道理:文学作品不仅仅是为追逐富足而忙碌的人们用来消磨时间的器物,它可以摆脱低级、肉麻和无病呻吟的形象,而成为记录社会、启迪人民的重要工具。
  

来自: 豆瓣
作者: 酸牛奶$    时间: 2012-10-25 15:45
  这样的感动让人不得安宁
  
      刚刚看完《我与父辈》,在我脑子中徘徊最久感触最深的却不是父辈们的辛勤劳作和忍辱负重,却是大伯的爱赌。看这段的时候心情最复杂,一面恨得想把这个人从书里揪出来痛斥,另一面在心里却拼命拼命地找理由为他开脱。后来,终于,看到阎连科在书里写出了特别的充分的理解,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再后来看到大伯终于离开了赌博,紧缩的心也终于透得过气来了。
  
      跟大伯一样,我们每个人的父辈可能都是有缺点的,可能无伤大雅,可能就有伤大雅。朋友的母亲去做传销。把家里几十年积攒的所有的十几万全都抛了进去,还把亲戚朋友拉了若干。传销害人谁都知道,这样的母亲让人恨得牙根痒痒,但是听到她说的一句话,却又无论如何也恨不起来了。她说:“女儿女婿工资不高,我是想给女儿买个房子。”看到她蓬头垢面,悔的泪在眼里打转,看到她脚上补了又补的袜子,心里的恨就被硬生生地憋了回去,只能泪流满面地在心里翻腾。
  
      父母们是有缺点的,跟所有的我们一样。我们常常去抱怨这些缺点,讨厌这些缺点,不容忍这些缺点。而事实上,我们有没有想过,那些有伤大雅的缺点,有多少是为了儿女才造就的?而那些无伤大雅的缺点,我们是否给过它们足够的关心和爱护,还有心疼?
  
      作者没有多去斥责和抱怨大伯的爱赌,而是想方设法走各种关系,给大伯买了一台电视机。于是,偶尔偶尔才会闲下来的大伯不去赌场逛和看了。大伯以前总是管不住自己,侄儿理解了,一年到头累着忙着,闲下来的时候,是有点闷得发慌。于是,电视机解决了这个问题。于是我们真的又该回头想想,我们是否这样理解过父母,是否这样照顾过和心疼过他们?
  
      现在的市场上,让人感动的书有很多,看完《我与父辈》,这样的感动却让人不得安宁。每个人看了之后都会揪心地痛,都会真诚地悔。我想,为了不让忏悔成为我们永远无法弥补的痛,我们现在要做一件可能一直在忽略的事,那就是,爱我们有缺点的父辈,心疼他们或大或小的缺点。
  

来自: 豆瓣
作者: eaglet$    时间: 2012-10-25 15:45
   
   
    
     阎连科在当代文坛素有“虎痴”之称,原因在于他将小说当成“拿头撞墙的艺术”,敢于直面现实,横扫千钧,敲碎重重禁忌。这使他常常被公众想象成一副怒发冲冠、横眉冷目的模样,而见过阎连科的人都知道,他性情宽厚、朴拙,非常平易,与小说中表现出的坚硬锐利判若两人。这种文与人的印象错位,和人们只关注他的小说创作不无关系。我们知道,作家的性情和文体之间有一种非常奇妙的对应,某些情感只有在特定文体的激发和带动下才会流露出来。在古代,许多文学家兼工诗词,但在诗词中却表达出不同的经验,所谓“诗庄词媚”就包含这样的道理。对于阎连科而言,小说和散文一体两翼、互为补充。在小说中,他与现实对话,经由想象和虚构,表达一种击穿历史和现实的“执念”;在散文中,他则与灵魂照面,返归本心,记述自我的精神旅程。所以,阎连科的读者,都有必要去读一读他的散文。不仅因为他在散文中透示出一种不同于小说“虎痴”般的温厚性情,更因为他的散文其实是一颗“泄密的心”,听懂了这颗心,我们就触及到了阎连科的底线,我们就会明白,阎连科何以成为今日的阎连科,而《我与父辈》恰好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份答案。
    在这部长篇散文中,阎连科回到了他忧思难忘的乡土,用平实的笔调追怀了自己的父辈,与此同时,也与灵魂对话、自我解剖,其间的真挚、哀乐、苦痛与歉疚,在在令人感喟。而我感到,这其中最可贵的地方在于,他写出了一种乡土的生命精神,这其实是阎连科写作的底线。阎连科对世界的理解,对存在的质询,都和这一底线深刻相关。因此,对这种底线的勾勒使这部散文超越了一部简单的悼亡之作,有了大的情韵和襟怀。众所周知,在以往的散文叙述中,乡土要么被书写成愚昧落后需要被启蒙的蛮荒之地,要么被写成原乡神话,成为无论魏晋、不知有汉的桃花源。乡土本身的气韵和精神,却很少有人去书写和关注。对于作家而言,这也确实是一个难于处理的问题。因为我们都知道,乡土的生活“日光流年”,在岁日时节里,自然向前推进,没有那么多差异性可供描摹。生老病死,如同草木枯荣般循环往复,一旦施之笔墨,很容易粘滞于琐细的生活事象。作家为了超越这一点,常常以一种现代性的眼光,来打量和删削乡土的本相。而阎连科的可贵之处在于,他能够通过与父辈们的精神往来,对乡土生命凝神观照,将卑微的生存写出尊严。正如他在散文中写的那样“尊严有大小之说,但没有高贵卑贱之分。如同钟表上的时间,座钟大者可卧似房屋,站如松柏;小者如拳头鸟蛋,搁在桌角床头,如鸟雀卧枝”。对于阎连科的父辈来说,他们活得就是这份鸟雀卧枝般的尊严。无论乡土的历史和现实加在他们身上多少苦难,都无法压垮那种倔强和坚韧。而这或许就是乡土生命的精神,乐生乐死,总有一种应对的从容。写到这里,就不得不提阎连科大伯寒冬涉水、搬运石头的那个场景。
     “大伯就带着他的孩子们,脱下衣裤,单穿了裤衩和布衫,先在岸边用双手拍拍冻僵的腿上的肌肉,而后走进水里,趟过河去,……嘴里呼着白气,额门上挂着雾汗,而周身却又结着水珠冰凌,吱吱呀呀地踩着青白的冰碴,趟着齐腰的河水,把石头运至河的这边,再拉回到村子里”
    我相信,读者一定会和我一样惊异于这样的叙述。这也是我之所以说,我们要读读阎连科散文的原因。我们分享了这样的情感和记忆,就不会对阎连科小说中的那些“绝境”感到惊奇,无论是“三姓村”、还是“受活庄”,那种绝境中拓路的夸张想象,对照着他的散文来读,就变成了水到渠成的叙事。“割肉买皮”也好,施展“绝术”也罢,这些为生存而罔顾一切的修辞想象,早就在阎连科的乡土经验中播下了种子。
    我们都知道,古人写追怀文字,常常因感情而文过饰非,专讲祖先的神明英武,人心的短处却缄口不提。我上面说,阎连科的《我与父辈》有大的情韵和襟怀,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能放下种种挂碍,与这个世界素心相对。他在叙述中一点也不掩饰父辈的缺点,能以一颗宽和之心,娓娓道来。他写到自己的大伯好赌,几次三番输掉了盖房钱,这本是人的缺点,吊诡的是,我们读来竟一点也不觉得这个人的恶,倒是这个人的真,这其实就是散文的伦理,是散文背后的那颗心,早就宽宥理解了这一切,从而让叙述显得朴实中有一种澄明。
    值得注意的是,阎连科对自己,却始终没有宽恕,他始终感觉到对父亲有一种“失孝”的歉疚。他写自己没有花10元钱,让父亲看一场《少林寺》;写到自己逃离乡土,没有帮助父亲承担起家庭的责任……,我们可以感觉到阎连科那种难遣的愧疚,然而,一个乡土中的少年又能如何呢?难道他的父辈不也希望他能逃离吗?但这却成了阎连科难以自我清理的“原罪”。因此,他只有不断地在写作中返回乡土,去思考乡土的生命、乡土的一切。或许,唯有在写作中,他才能解厄和超脱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说他的散文,他的《我与父辈》,是一颗“泄密的心”,因为它让我们听到了阎连科灵魂的跳动,阎连科的文学密室,也在这种跳动声中豁然洞开,现出了他的底线。而这底线,我们知道,就是这糅合了苦痛、哀乐、绝望又无法走出的乡土。
    

来自: 豆瓣
作者: 排骨酱$    时间: 2012-10-25 15:45
                       《让我们一次爱个够》
  上数三代,我们每个人几乎都和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或生于山村,或长于小镇,那些自由驰骋的童年往事和乡里乡亲的乡土故事,总是令人在蓦然回首是,唏嘘不已。土地不但能培育粮食,也能培育我们善良的根。所以,乡土亲情的文字最是感人,因为他扯动了我们灵魂深处最敏感的筋,那筋连着心肺,牵着柔肠,带着思念。
  翻看《我的父辈》,是在偶尔清晨的早茶间,一段一段文字缓缓的铺陈开去,看到了年少时的作者在为和姐姐同班同学被互相比较而痛苦,也因为究竟谁最终能够可以继续上学而煎熬。那段细节描写让我在清晨初醒的头脑里,注入了一丝纠结的伤感。
  看完书,还清晰记得这个场景:“晚上,姐姐走进来站到我的窗前:“连科,念高中,姐不去了。还是你去念吧”,说完这话,二姐借着窗光的月色,看了看我。我不知道那时候的二姐,看见了我什么表情。而我,却隐约看见,二姐的脸上,似乎挂着凄淡的笑容。笑着转身走时,还又对着我说:“你好好读书。姐是女的,本该在家种地。”作者继续写道,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高中的开学。在开学的前一天里,二姐给我买了一支钢笔,送给我时,她眼里含着泪水,却是依然地笑着说:“你好好读书。姐是女的,本该在家里种地。”
  书中类似的情节很多,我几乎不敢看第二遍。似乎到了一定的年纪,人的理性更成熟了,但也似乎更加容易波动了。面对这样一部书,似乎没有什么更多的点评,所有书写自我生活和情感生活的纪实作品,总是如此感人至深,因为文字夹带着作者本人的生活记忆,如此刀削斧凿的镌刻在纸业上。
  作者的文字简单而质朴,巧妙的记录着成长以来的家族故事,家族里的父辈的生老病死,奋斗与落寞,无疑是中国一代农人的缩影和写照。作为一个在农村成长过数年的人,这样的文字夹带的乡土的气息令我几乎窒息----清新如斯,美好如斯。
  忙碌的一生,我们每个人可以认识很多人,朋友,战友,敌人,对手,情人,爱人或者擦肩而过惊鸿一瞥的陌生人,最令你放心并信任,牵挂你而不求回报与功利色彩的,恐怕只有亲情的存在了。而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年轻时为了我们奋斗,年迈时守着夕阳为我们担忧。正想作者写的“直到有一天,长辈老了,父母病倒了,我们才明白父母和长辈,都早已为了儿女和生活、日子和琐碎,精疲力竭,元气耗尽。”所以,我们千万要在父辈们健在的时候,亲近他们,问候他们,关照他们,因为这是我们应该也必须做的,而且必须做好。
  我不是作家,或许也不会有作者的才气和文笔,但却有一个已早的梦想,某一天可以写下我的家族故事。我那生于民国的,裹着三寸小脚的奶奶,我那辞了城市工作将家户口转为农村的爷爷,以及由爷爷的三个同门亲兄弟,父亲的同辈兄弟姐妹构成的庞大的家族故事。伴随着我的成长和记忆,我目睹他们的离去,我记忆着他们的笑和关照,我时常想起我久违的远离的小山村。还有,还有每每回去,村口叼着旱烟锅子,满脸风霜的皱纹上,布满了坦诚微笑的大叔大伯们。
  看着这本《我的父辈》,我庆幸作者的妹妹一句点透机缘的话,是她心里藏着的爱,点燃了作者或许久违的某种情愫,于是我们幸运的看到了这样为文字。
  有的年代过去了,有些亲人离去了,有些故事结束了,有些文字记录了。文学就是人学,真实的人的故事,就是如此而深刻的昭示着生命最本质的意义。无论是乡土的山村,还是水泥的城市,我们不能忘却,不该忘却,也不敢忘却。
  因为爱,我们的存在,才有了价值;因为感恩,我们的生命,才有了光辉。
  

来自: 豆瓣
作者: 木子李    时间: 2013-8-10 16:24
  看着本书的缘由是书评课中老师的推荐。但看完这本书并不是为了完成作业,而是真正的被作者所讲述的自己、自己的父辈们的故事所感染了。或许是作者的经历,让我看到了一丝丝自己父亲的影子。作者的父辈都是苦命的,是一代中国穷苦农民的写照。作者的父辈们很朴实,也很执着。他们即使付出再大的辛劳,也要为自己即将成家的子女盖上三两间瓦房。亲情是伟大的,是无私的,值得所有人的崇敬,值得用文字记载。
作者: 酸奶    时间: 2013-8-17 06:00
          感情挺真挚的,但是那个文笔呀!刚看的时候觉得有些奇怪,后面都开始抓狂了,满篇的"。。。样",这是什么样的形容呀!就连比喻也很生硬呀!写大伯时,一开篇说大伯如果从军估计会是军长或者师长,我对大伯充满了期待呀!接着看,就是一平庸的农民呀!善良、隐忍、能干,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对了,还要加上爱面子。突然,情节急转直下,大伯烂赌,一家人辛辛苦苦拉石头,冬天在河水里泡,皮肤冻得都开裂,就是这样的血汗钱,大伯过个年就输光啦!然后大伯由于自尊心太强闹自杀啦!天。。。我都被气笑了!这就是军长师长?好吧,我只能说"爱" 让阎连科盲目。不过,对于大伯这个人本身我没有什么要吐槽的,每个人都有缺点,作者的如实描述让大伯很真实!恩,还要说一点,我看到了作者深深的自卑!最后,那么多叫好的是怎么回事?




欢迎光临 悦读人生 (http://dothinking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