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人生

标题: 不分东西 - 书评 [打印本页]

作者: 连接你我他    时间: 2012-9-19 14:37
标题: 不分东西 - 书评
  本书以2008年至2010年间发生的重点新闻事件入手,通过对新闻事件和新闻报道背景的还原和条分缕析,理性梳理从专业媒体到民间声音对新闻事件的不同解读,展现中国和世界在相互理解和沟通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与错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28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作者: 小蜉蝣$    时间: 2012-10-23 09:45
  有一些朋友问我   你研究生阶段的目标 是什么
  
  
  
  我想  在为自己未来的工作和经济的尽快独立累积筹码之余  在更高的层面上  我想能够拥有真正的 独立思考  的能力
  
  
  
  近几年自己内心的一大转变  是从早些年岁的只关注自己内心喜怒哀乐的变化  到现在的  更多的愿意关注宏观大环境的变化  以及我们所身处的这个社会在经历着什么样的改变
  
  尤其在决定硕士攻读传播学之后   更加改变了内心的关注点  
  
  有学者说  媒体始终要走到受众的前面    因此研究媒体  必然要具有更好的前瞻性   在渐渐地对媒体研究有涉猎之后  我对近些年最热点的研究方向-----新媒体的崛起及其影响  最感兴趣
  
  
  
  在基于这种兴趣的基础上  我也开始反思当今青年人的心态问题
  
  前不久和一个好友讨论"韩寒现象"   我们都觉得 "韩寒现象"被过度关注  反映出了社会的不成熟  
  
  我且觉得  在一个真正成熟的公民社会里  如此像韩寒一样的具有独立思考能力 且有勇气说真话的人  是应该被鼓励的  而不是成为"沉默的少数"被吞没在"螺旋"里   或者被标签化为"异见分子"
  
  
  
  可以注意到的是  在杰克,凯鲁亚克的书里  我们这一代被形容为"垮掉的一代"的年轻人  可以借助新媒介  成为某一领域的意见领袖  继而发出一些不同的声音  因为这个时代本就应该是不同声音的共振
  
  其实谁也没有权利去批评年轻人  或者年轻人的功利性  因为如果我们不去适应这样的社会  首先就没有办法让自己独立起来
  
  这是一个很矛盾的现象  人们以方面在批评年轻人的过度自我和缺乏社会责任感  一方面却又不能为这"垮掉的一代"创造一个培养责任感的社会环境  
  
  
  
  
  
  对书中闾丘露薇的一个观点印象深刻  她说  很多从苦日子打拼过来的中年人和老年人看不惯现在的年轻人  但是他们却没有想到  正是因为不同的起点不同的环境  每一代人的要求也就不同  年轻一代的新要求  让到政府是时候检讨过去的教育  经济和房屋等政策
  
  而我们在这个时代  恰恰最需要的是  有勇气说真话的人  而在说真话之前  首先必须要具有能够独立思考的能力
  
  只有如此 才能真正地造就一个"公民社会"  而没有公民的社会  是无法成为一个公民社会的
  
  
  
  韩寒们所做的  只不过是在履行一个公民的责任  而没有一个社会是可以依靠一个公民  或者几个公民运行的 也就是说  韩寒有再大的影响力  他也只不过是在影响着自己以及喜欢听他说的一些人
  
  而只有每个人都能够真正把自己当成社会的公民 那么所有的个体  才能构成一个具有公民意识的社会
  
  
  
  
  
  我极其愿意 并且期盼能够早成为那些不沉默的少数人之前  尽快让自己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能够在基于常识和是非  而不是好恶 来做出自己的判断
  
  在我看来  这样的人的可贵之处在于 他们关注的不是自己  不是特别浮夸虚无的东西  而是别人的苦痛 这样原来越多的人能够意识到  当自己愿意为别人说话的时候  也会有人在自己需要的时候为自己说话  也能为那些素不相识的人争取公平
  
  这才是真真正正的慈悲  我觉得
  

来自: 豆瓣
作者: 梁洛舒$    时间: 2012-10-23 09:45
  书摘
  
  1、        自由派和保守派的区别:
  根据一些问题来判断:例如:如果全球化无法避免,首先是为人服务而不是为跨国公司利益服务?
  关于经济问题,你需要选择自己是否认同“控制通货膨胀比控制失业更重要?”
  在社会价值问题上,涉及到女性是否有权力堕胎等等
  根据问题的答案,最终分出了四个坐标位置,
  第一象限(经济右,政治右):希特勒,撒切尔夫人,布什,布莱尔
  第二象限(经济左,政治右):斯大林,萨达姆。教皇本笃十四世
  第三象限(经济左,政治左):甘地,曼德拉
  第四象限(经济右,政治左):弗里德曼,哈耶克
  在中国自由意味着右,保守意味着左。
  
  2、        做人不能太CNN。
  3、        中国傲慢论
  4、        事实上,新闻缺确实是一个需要一点信念来坚持的行业,但是理想主义的坚持,并不代表不坚持捍卫自己的基本权益。媒体人只有好好地爱自己,才能够拥有人文关怀的情怀。其实这样的人文情怀从来不是某一个时代的特殊产物,只是,当新闻记者因为环境而变成了“新闻民工”的时候,人文情怀只不过是一种奢谈
  5、        曾经觉得,在这个社会上,我们必须接受这样的现实,虽然真话不能够全说,但是只要坚持不说假话,已经是值得骄傲的事情;曾经觉得,只要用专业的手法、敬业的精神,去做好自己的工作,已经算是尽到自己的则热。但是现在,当我不断反省自己的时候,我问自己,作为一个公民,我合格吗?作为一个媒体人,我为何不能在不说假话的同时,多说一些真话呢?做公民的底线,还有作为一个媒体人的职业底线,是不是应该随着时间而不断提高,而不是后退,我们渴望看到社会的进步,但是自己有做了多少呢?
  6、        我不能要求别人,但是可以要求自己。我想首先要好好地爱护自己,而爱自己,最重要的是让自己形成一种独立的人格,因为只有懂得爱护自己,才会懂得如果去爱别人,爱自己的亲人,爱自己的朋友,爱那些陌生人,然后,我才可以做得更多。经营好一个家庭,教育好子女,让他们拥有美好的品格,做好自己的工作,尝试用自己的坚持,让身边的人,因自己而愿意在这个浮躁的现实中反省,去维护一种道德底线。
  
  
      闾丘露薇,作为一名媒体人,有她独特而专业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都说,做记者的人因为看多了社会的黑暗面,人生的悲欢离合,生离死别,即使发生什么大事都不会引起他们内心巨大的波澜,所以其实作者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我其实看到的是平白而现实的文字,充斥在《不分左右》中的事件,其实从事件本身是足以引起社会的舆论,但是通过丘女士的描述,我反而觉得,嗯,,,怎么说,说平淡,又算不上,她会有一些突发的情节或者你不知道的事情去提醒你这件事的重要性或者被重视的程度,然后说负责任,这么说有对不起她那颗为国为民的心。
      说实话,我真觉得她70%像一个局外人,冷眼旁观着事件的进展,20%是带着情感去工作,10%是用超级冷静的自我审视去评判一件事,就这样。
  
      其实这本书蛮受欢迎,可以是我看多了小说对情节有要求,也读多了尖锐一针见血、热血愤青教授写的批判性文章,也习惯了报纸上的平白简单的报道,对于丘女士这种文笔有待“磨合”。总的来说,我认为如果你以后走上了媒体的路,看看丘女士的文章,也许你会记得“人文关怀”是何物。因为丘女士对“人文关怀”有很深的感情和见解。我想这短短的四个字也是中国媒体所遵循的标准之一。
  

来自: 豆瓣
作者: 简之$    时间: 2012-10-23 09:45
  《不分东西》是一本由旧闻堆积出来的书,好在闾丘露薇写出了温故而知新的意思。奥巴马访华、抵制家乐福、汶川地震等一系列重大新闻事件重新被提起,不同的是,这次你能看到,面对同一件事情,中西方媒体在报道上的差异,政府、媒体和民众在信息沟通上的不平等。而这些矛盾都来自于难以避免的偏见。
  偏见如何产生?作者认为是来源于给自己预设的立场,立场一设立,就相当于事先划分好了派系,看到对面来人,自然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了。
  对于同一个事件,中西方媒体拥有着两套截然不同的文化体系,自然就形成两个立场,任何一方都热衷于在自己的舞台上想唱就唱,我说在我们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应该是这样这样,你说在我们民主的资本主义应该是那样那样。其实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都没听谁的理。
  对于这种鸡同鸭讲的困境,书中提供了解决方案,遇事应以是非为先,立场在后,用开放的心态获取更多的资讯。
  此话说来简单,但是真的要实现,估计跟做物理题目一样,要在理想状态下才可行。首先,政府应该更注重公共外交,应该明白媒体监督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其次,媒体自身要有骨气,不做政府的宣传办,要有做新闻的勇气;最后,普通百姓要培养自己的公民意识,为他人为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写完这三点,我想,这恐怕只能交给火星人来完成了吧。
  要减少偏见,价值观很重要,政府的价值观尤其重要。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更何况13多亿人口的泱泱大国,每天都会冒出大大小小千奇百怪的事件。从这些事件的处理上看,这个有着五千年底蕴的政府应该是地球上是最不了解媒体的物种。出了事,他们只会一招,瞒着。一旦走漏风声,他们就向媒体施压,简而言之就是不让报,谁报谁倒霉。他们厌恶“负面新闻”,因为这会给他们的辉煌政绩抹黑。哪怕农民工过年回家真的是一票难求,哪怕油价物价房价猛涨真的只有收入不涨,官媒里依旧是一片文景之治,开元盛世。电视新闻里的百姓永远幸福得跟花儿一样,恨不得跪下来拜谢皇恩浩荡。
  这招在国内好用,放之四海就玩不转了。西方媒体打娘胎里出来就不是政府的玩物,可我们政府多年来只学会了怎么对媒体颐指气使,却从来没想过要和媒体平起平坐,用训儿子的办法对待邻居,情理上也讲不通。作家冉云飞对比过两个例子,小布什被人扔鞋后的反应是,我要是想办法接住那只鞋子就好了;温总理遭遇同样的状况后,则是义正言辞地说,这种卑鄙的技俩永远也阻挡不了中英两国人民的友谊。同一事件,两种反应。两国政府的价值观,可见一斑。不论孰是孰非,对话,总是要好过对抗的。
  在可行的范围内,媒体应该尽可能地引导大家从对抗走向对话,对百姓,对政府,对别人的政府,都应该这样。作为一名优秀记者,闾丘露薇在书中多次阐述了媒体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深受西方新闻教育的她,主张重新闻,轻宣传。咱们年轻一代的记者在学校里同样深受西方新闻理念影响,满怀理想步入媒体,却发现原来现实中的媒体其实就相当于一个没有公务员编制的市政府宣传办。随着工作经历的增加,一直无用武之地的新闻理想逐渐被一套娴熟的宣传本领代替。内地媒体不比香港媒体,一个只准姓共,一个则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书中对媒体的思考,放在内地似乎有些水土不服。
  有了政府和媒体的共同努力,百姓也应该培养自己的公民意识。这话说得有点无奈,的确,需要人自觉的事情,总是很难实现。
  有人就是爱用远光灯照你氙气大灯照你,以为自己是太阳公公,其实充其量就是个公公;有人勤于遛狗就是为了让狗享受抬起后腿那一刻的恣意盎然,为他人无私奉献踩狗屎运的机会。无论多么密集动人的道德教育,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是让你想上去扇他巴掌的。
  但是真的遇到让你不满的情况,你该怎么办呢?一位政府官员私下说,任何文明行为的养成,都必须从强制开始。《不分东西》里有一段话,表达了不同的意思:“一个社会,如果只有少数人具备公民意识,刚开始的时候,他们的生活可能会非常痛苦,因为绝大部分的人,无法理解他们的不满,甚至会觉得他们的声音太过刺耳。但是很快,当有些人发现自己的权利遭到侵犯的事实,他们会感谢这些人的存在,这个时候,他们可能继续保持沉默,但是他们不会再批评这些少数人。当越来越多的人的权利遭到损害之后,保持沉默的人如果再不发声,那么他们会发现,自己的境遇是不会改变的。”

来自: 豆瓣
作者: 我要看$    时间: 2012-10-23 09:45
          早就听说过闾丘露薇,知道她的勇敢与敏锐,但是第一次看闾丘露薇的书,感受到了这个资深女媒体人对于新闻事件的敏感触觉和对新闻内容的深刻、细微地分析与理解。于是不禁感慨,作为一个新闻专业的学生,自己知道的实在太少,而对于已经知道的内容的分析与理解,又是那么浅薄。
          现在回到这本书的本身,首先吸引我的是它的封面,用测试视力的符号的方向突出了书地名字:《不分东西》。简单,有创意,又与书本身想要表达的意思相契合:偏见有东有西,真相就在细节中。而这一句话也是我看整本书时一直抱有的想法。
  
                            从记述到思考
  
       一个记者,学会从记述到思考,显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记者的职业要求他们在报道的时候要尽量保持中立,不应该加上记者自己的观点。可是如果记者只是这样做,那就永远缺少了对于事物的主观认识,永远只是一台描述事件的机器而不是一个鲜活的人。对于新闻事件的报道,要中立要真实要没有偏见,很对,但是也不能没有我们自己的思考。“我所能够做的,就是在报道的时候,选择独到的角度,让自己从单纯的记述当中能够提升到观察的层面。”观察和记述显然是不同的。记述只是将事件记录叙述下来,而观察是在运用自己的职业累积的同时,加以自己独到的认识与感受,用思辨的方式来报道新闻。
          “让自己从一个记述者,努力成为一个愿意思考的人。”这句话不仅适用于新闻工作者,适用于新闻专业的学生,更适用于每一个人。现在的大学生,尤其是中国的大学生,在大学里学习,更多的是一种对于学习本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而不是对于知识的渴求与运用。所以在我们的课堂上,没有积极的发言,没有热烈的讨论,除了手机、睡觉、逃课,就只剩下一具具坐在那里学习却没有思考的行尸走肉。大学,顾名思义是学习的地方,但是当这种学习变成一种机械的为了完成考试和学业的必然途径的时候,我们如何能够保证我们的思考的位置?我们不单单是一个单纯的学习者,我们学习,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更好的思考。
  
                             偏见的形成
  
          “偏见是不分地域、种族的,偏见来自于对资讯掌握的多少,以及使用怎样的思维模式。”
          在这部分中作者举的美国“冒牌白宫记者”和德国两个记者将随各自的总统访华的见闻都发在Twitter上,充满了正式报道所没有的调侃、挖苦、讽刺。外国记者所受教育和文化背景,与我们这边有太大不同,他们看到的中国跟我们自己所感受理解到的自然迥异。所以,当对一个国家或一个事件缺乏了解,或者所有的认识只停留在一个层面的话,就算有机会亲身接触,也很难产生正确的判断。因为了解和认识的有限,偏见就油然而生了。
          如果说个人的偏见的影响只存在于小范围内,那么当媒体在传播过程中抱有偏见的时候,社会舆论与民众的力量将被无限放大,导致社会热闹至沸腾的可能性大增。比如书中提到的近两年热炒的“韩国事件”和06年的“星巴克风波”。当传播者带有偏见的去报道的时候,这种个人的主观性是不可取的。“观点可以不同,但是基本的是非和事实不应该有太大的区别……越是有影响力就要越发小心。”这是作为媒体的责任问题。媒体人负责把事实真相传达给受众,受众则根据他们获得的信息作出相应的言行。媒体人所处位置的重要,要求他们要客观的做新闻。但是现实不同于理想。总会存在这种种不确定因素,就会常使媒体这块平面镜蜕变成哈哈镜,或夸大,或缩小,精确形象,极难映射。“如果媒体只是放大议题,而不带领受众一起去深入思考,那么这样的媒体依然只能够停留在做秀的层面,而不是在真正地做新闻。”
          书中讲到两个“奥巴马女郎”的时候,我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中国的“奥巴马女郎”明明是她为了自己出名而做的一场秀,她背后有一个策划团队计划了那么一出脱衣成名曲,而作者则认为她是非主动的,是“被出名”的,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个漏洞,或者是我自己理解的错误。
          然后回到书中由“奥巴马女郎”写到的严肃新闻娱乐化的问题。在中国国民素质普遍不够高的情况下,大多数中国人更能接受一个严肃或者沉闷的新闻话题以娱乐的方式加以传播。很多新闻通过被恶搞加以传播而让更多的人了解,省级卫视用节目娱乐化来赚取收视率……媒体用这样的方式让受众知道这个新闻事件,到底是对新闻得以传播的欣喜还是新闻本身的悲哀?“娱乐化的结果是大众放弃思考,而不善于思考的人往往会丧失判断能力…严肃新闻娱乐化不单单是媒体的问题,更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
  
                             从记者到公民
  
          记者在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之前,首先是一个公民。我们不能因为记者拥有了这个职业而忘记了他们一直要有的公民的责任。
          书中在这一章节里首先向我们讲述了在灾难面前,因为记者这个职业的缘故,从而有更多机会看到天灾人祸带来的苦难,但也是因为记者这个职业,让他们在面对灾难的场面、悲伤的面孔的时候总要保持清醒与冷静,要把现场看到的告诉那些远离现场的人们,告诉大家这个地方需要什么,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当作者在战乱的阿富汗,在因为海啸而夷为平地的印度尼西亚亚齐,在汶川地震后的大地上,她首先是作为一个公民,一个人,她有公民的责任感:“采访灾难,媒体工作者却是很辛苦,有时候还充满了危险,但是不管怎样,无论承受怎样的艰苦,都是短暂的,我们都看得到结果的那一天,但是留在那里的人们,他们却要承受更长的时间。”
          最后一篇文章中,作者提到了80后代表,“意见领袖”韩寒,并称他为一个公民的标本。作为韩寒的铁杆粉丝,我是不应该在这里带有“偏见”的,但是当我在目录看到他的时候还是激动了好几下。然而,更让我激动的是作者对于韩寒态度的转变:从认为他只是一个心高气傲的年轻人到成为他的忠实读者。在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和时代里,说真话需要勇气,而不是常识。他选择通过博客这种免费的、非商业的方式分享他的想法,从过去“一个娱乐化了的韩寒”成长为现在媒体眼中的“公共知识分子韩寒”。而韩寒所做的,只不过在履行一个公民的责任。那些有影响力的人,没有公民意识;而又公民意识的人,却没有大的影响力。而一个人的影响力在大也是有限的。“只有每一个人都能够先把自己做好,做好一个公民,那么所有的个体,就会构成一个具有公民意识的社会。”
         
          最后,想用书中的最后几句话与大家共勉:“作为一个媒体人,虽然走得有点累,但是很多时候,幸福和满足感也恰恰来自这份职业,以及所处的这个时代。”
          “所以,走好,记得路上相互取暖。”

来自: 豆瓣
作者: 当初若$    时间: 2012-10-23 09:45
  现在看书的效率真的是越来越低了,好像属于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给自己定个目标吧,一个月看一本,实在不行的话,那至少每天都要看上几页。Fighting
  
  这段时间,看的是闾丘露薇的《不分东西》。还是老话,有赞同的,也有不认可的。以下是自己的一些杂七杂八的胡思乱想的小笔记。
  
  一、偏见的形成
  
  1、  偏见是怎样来的
  
  某XXXX电视剧被翻拍,随后,“糟蹋经典”,“主角太丑”、“原版无法超越”,各种拍砖之声四起。为什么?因为旧有印象深刻,已牢牢占据你大脑。偏见,产生于先入为主。
  
  老师对全班学生说,XX同学上课迟到,睡懒觉,开小差,是不良学生,将来肯定考不上大学;老人对小孩说,隔壁XX爱打架,玩游戏,是个坏孩子,以后肯定没出息,你不要学他。偏见,来自于传统的顽固的思想、错误的引导与教育。
  
  “我听说,她……”,“啊,原来是这样啊……”,“难怪……”,某件事情在道听途说中流转,真相在广而告之中被覆盖、扭曲。偏见,来自盲目的从众。不经筛选、分析接受到的信息,只知人云亦云,这是一种可怕却愚蠢的行为。
  
  当然,偏见还来自不同的空间差异,环境差异,文化差异。偏见,来自任何空间、时间的缝隙。偏见,来自倔强的个性,来自该死的自尊心。
  
  有时候,它也许是一种无谓的表现。
  
  总之,以上,还有以下,都是偏见之见。
  
  2、  左右之争
  
  不分东西,自然,没有左右。
  
  反义词这种东西,都依赖参照物,不能说的太绝对,划得太明显。
  
  左也好,右也罢,只不过是条虚线,自己心里明白即好,何必摆明立场,非要与他人为伍。若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做什么都无所谓。
  
  3、被滥用的民族主义
  
  其实,对我来说,被滥用的是爱。对,就是博爱了。那么容易能够给出同情与原谅。
  
  韩国,不讨厌,日本,不厌恶,我反感的只是那些细节上的缺点与肮脏。
  
  有点扯远了。
  
  关于民族主义,我觉得有些人在很多事情上,其实只是在起哄或者存在唯恐天下不乱的心态,或者说没有了自己的主见,缺少独立的思考,然后随波逐流了,你MARK一下,我也顶一下。这样做,其实也OK啦,我们不是在追求言论自由嘛。然后,偶尔集体爆发的民族情绪,让外人错认为是持久的民族主义了。
  
  但是,对于媒体来说,就必须压抑一下自己的感受了,除非你去注册一个马甲,否则,太直接表达个人观点,会出大事。
  
  特赞同书中的一句话,“如果存有敬畏心的话,越是有影响力、有话语权的人,就会越发小心”。
  
  作者担心的是,如果哪天,我们社会的判断力越来越低,那将多可怕。
  
  4、  哈佛与中国学生
  
  我们要出去留学和外国人想到中国来学习的出发点,个人觉得,不大一样。
  
  为什么那么多人羡慕国外的教学模式与学习环境,为什么我们很多人从大学出来,都说不出自己学到了什么?到最后,习惯了说这么一句话,经验还是要到社会上去学的的。连不少家长都承认,只是去拿个文凭,好像这种事情是理所当然一样。
  
  5、  “两个奥巴马女郎”
  
  “娱乐至死”。我知道,至少,我就站在那条线上,左右摇晃,左边是随性而至的肤浅,右边是死脑细胞的各种冥思苦想。
  
  我到现在还记得大学传播学课程中,“议程设置”这一个定义出现在书本中的哪个位置。可是,我又觉得很心虚。知识溜得太快,谁能介绍几本不错的传播学书本呀??
  
  6、 “港漂”的内地学生
  
  新闻其实无关技术,新闻就是关于价值。好文章,要有价值,而技巧只是表面上的东西。
  
  7、  真相背后的真相
  
  做人不能太CNN。
  
  对新闻媒体作用的定义:监督重要,还是宣传重要?事实重要,还是立场重要?是非重要,还是政治正确重要?
  
  一目了然,但又心知肚明。
  
  8、  中国需要公共外交
  
  书中说,对于中国来说,公共外交的概念,从2010年开始也流行起来,政府也明白一个国家“软实力”推销的重要性。
  
  我想说,确实,“辟谣”开始了,流行了。
  
  9、  如何向大众说“不”
  
  “不喜欢独立思考的人们,乐于跟随媒体的选项,显得自己好像无所不知、关心天下大事!”在集体中你找到了安全感。但,自我的思考分析能力慢慢退化了。况且,人云亦云的东西太危险,搞不好会砸到自己的脚背。
  
  这个世界太迷惑,作为个人,我们经常不知所措,碰上“差不多”就会抓住它。所以,媒体人真的应该杜绝“差不多”新闻,把好关,让新闻还原事实。这样,至少,可以引领受众朝正确的方向涌进。(怪事,看到这一篇,突然就断了,印刷有误?)
  
  10、“做人不能太CNN”
  
  恩,很有道理。
  
  我不喜欢那些自我标榜“爱国者”的人,打着“爱国”旗号在那瞎起哄,请务必,聪明地冷静地看世界,看自己。
  
  11、 中国傲慢论
  
  那些自以为是的家伙,就是见不得别人比TA好,尤其是曾经被自己远远抛在后面的人。
  
  哪天,突然发现对方与自己平起平坐了,甚至自己正在被比下去,就开始紧张了。这种所谓的傲慢论,难道不是被逼急了,反咬人一口吗?
  
  如果每次交流,各方多付出几份真诚,那就能少开几次会议了。温总理所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各方都太执着于“区别”二字了。
  
  12、 两个同而不同的错误
  
  蓝翔技校与军方部队关系密切,说实话,我看了此书才知道有这么一个假新闻。为什么我就想到了《2012》中西藏在建造诺亚方舟呢?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记者的思维方式差异,不是你到这里驻地几天,几月,甚至是几年就能彻底改变的。
  
  想起在微博上转来的一条有趣的内容:
  
  遥远的泰山,展现出阴暗的身影;
  
  厚重的基础,支援起浅薄的高层;
  
  假如有一天,有人将那乾坤颠倒;
  
  陈旧的传统,必将遭逢地裂山崩。
  
  这是一首中文诗译成英文后,再由英文转译成中文的。有没有想到各种象征手法啊什么的,那原诗呢?
  
  远看泰山黑糊糊
  
  上头细来下头粗
  
  如把泰山倒过来
  
  下头细来上头粗
  
  作者:“狗肉将军”张宗昌
  
  。。。。。。。。。。。。。。。。。。。。。。。。。。。。。
  
  二、从记者到公民
  
  1、“在灾难面前”
  
  羡慕那些记者,能够去现场,帮助那些受难的群众。退一步,如果自己有足够的勇气去做一名志愿者的话,那也好。可是,只是如果呀。我有时就幻想,自己是一名英雄来着的。
  
  最是膜拜战地记者。
  
  2、“富士康,关注劳工本身”
  
  一转眼,富士康事件已过去很久,但问题的本质还是没有得到解决。时间,只是让它过去,被人们遗忘。
  
  记得当时在LN写过一篇比较生硬的舆情。
  
  3、新闻民工
  
  一杯咖啡,一本书,一支笔,几张薄纸,寻一处宁静角落,默默呆上半天,这样的生活,内心很向往。可是又怕苦思不得,怕绞尽脑汁而带来的那种压迫感。所以,我总结,我只想写我自己想写的东西,真挚的感情,细腻的文字,而不是那些虚伪的东西。承认吧,这是在为自己找借口,为“懒”找借口。
  
  在LN工作的半年时间里,虽然登报的机会不多,可是那段时间,真的逼自己写过不少东西,舆情信息,各种总结,先进事例,等等。那些文字,虽生硬,甚至有些夸张,不真实,但都是自己杀死很多脑细胞而换来的。我想,那时的自己太过拘谨,如果放开一些,将会学到更多。
  
  时光再往前移一下,在YQ做内刊的时候,恐怕那时的自己可以用六神无主却假装一切都OK来形容吧,哈哈。不过,当同事拿来彩印的内刊模本的时候,真的很开心呀,那是属于我自己的纪念品呀。
  
  现在呢,正在逐渐生锈吧。
  
  然后,总是发现别人在努力。
  
  哎~~~~
  
  4、“驻华记者”
  
  ————
  
  5、外国记者写中国
  
  ————
  
  6、我是香港人
  
  我发现我对那些大城市,没有多大好感。至于香港,只是感到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因为旅游、因为度蜜月、因为购物而去了那里。如果要说那里有哪些是吸引自己的,应该是对人权的尊重、对自由的追求了吧。很想参加那种街头示威与游行,嘿嘿。。
  
  7、台湾媒体的政治选择
  
  公民政治,超级羡慕哎,不过在这里我们也就只能当个微乎其微的小P民了。神马选举权,都是floating clouds。
  
  “对于媒体来说,需要扮演在野党的角色,这样才能够起到监督的作用。”哎,不被和谐、不成WM党就已经不错了,怎敢对执政党挑刺啊,想被取缔吗?????
  
  8、韩寒,一个公民的标本
  
  作者认为,以韩寒的影响力来说,不需要办一份杂志,他只需要有一个说话的地方就可以了,他的博客完全能够承担这样的功能。可是,博客也好,微博也好,随时都会被和谐哎。幸好,大家都习惯蹲点,在没有被和谐之前,先截个图。
  
  不管是“被娱乐化了的韩寒”,还是“公知韩寒”,我都无条件支持。因为,就如微博一样,你本想微个心情,可是你觉得太过矫情了,但是过后你就欣喜地发现原来还有“转发”这一回事。呃~~这么说,不是很隐喻吧,嘿嘿!
  
  ————————————————————
  
  开头说,一个月读一本书的计划,破灭。这本书,不知道经历了几个月,在这么多空闲的日子里,差点被遗忘。
  
  这浮躁的内心,什么时候才能够静下来。喜欢与书相关的人。
  
  (时刻带着一种敬畏去生活工作,对待自己的职业,对待周围的人,对待真相。不仅仅是媒体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必须这样做。)
  

来自: 豆瓣
作者: 沫默漠$    时间: 2012-10-23 09:45
  不能免俗的,除了豆瓣外,也混在微博和人人。那天在人人看到一个好友分享的日志,题目叫《此是个辟谣贴,谣言滚粗》。里面列举了在人人传播程度极高的几条状态,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就只复制粘贴过来一个吧。
  
  谣言:时至昨日中国刑警学院95级缉毒班全部牺牲,向他们致敬!
  
  解读:中国刑警学院99年才开设禁毒学专业,不解释。
  
  你说辟个谣多简单,百度google一下,谣言不攻自破。我一直觉得比较讽刺的是,据说混人人绝大多数是大学生,连个基本考证的精神都没有。然后羞愧地表示,我也没有。
  
  所以在看《不分东西》时,我最佩服闾丘露薇的一点就是,在各种抓眼球的新闻出现时,她能够忍住立即传播八卦的冲动,而是去查找相关新闻及消息来源,等确定了才去传播。
  
  要说做到这一点有多难呢。人的天性都喜欢八卦,尤其是女人。而大多数的新闻消息都是抓人眼球的,能马上激发人的八卦欲的。而且现在在微博和人人,要转发分享更容易了,鼠标一点就成了。前几天我就刚转发了一条网友COSPLAY郭敬明的微博,幸好后来我特意去翻了真身的郭敬明的微博,才发现是COSPLAY。不过作为未来的新闻行业从业者,这样的反应还是太慢了。
  
  扯远了。其实《不分东西》讲的不是辟谣,而是偏见。偏见几乎是与生俱来的,人都有爱憎,没有也不称之为人了。然而闾丘露薇所从事的记者行业,所秉承的核心理念,则就是客观。许多报道,因为各种原因,大量的事实与细节无法展现在读者面前,有意无意间,读者的价值判断就被引导了。而去除偏见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就是还原事实与细节。所以闾丘露薇对许多新闻事件都做了考证,还原了其本来面目。
  
  看书的时候,我一个最深的感触就是,在墙内呆久了,会以为墙内就是整个世界。大学以前是被洗脑过来,现在稍稍反抗了下,还以为自己挺了不起的。然而现在发现,能接触到的,其实都还是墙内的东西。在各种新闻还有文化产品的轰炸下,还以为中国和西方已经步入了和平友好时代,看了书才知道,原来老外对我们都还是充满了敌意。所谓的和平友好,不过是摆上了台面的东西。当然,一方面是对中国不了解,但是更多的,仍是意识形态在作怪,这就是偏见。
  
  面对西方的敌意,我们有一种东西很容易被煽动,那就是民族主义。闾丘露薇提到的08年奥运火炬传递事件,当时我在读高一。课上老师给我们放了事件有关的视频,有同学把矿泉水瓶砸到了屏幕上。后来学校里面也出现了抵制呼吁。你别说,现在回想起来那种感觉还是挺好的,大家团结一致,同仇敌忾,为自己是个中国人深深地感到骄傲自豪。
  
  民族主义这种东西也不能说不好,爱国是必须要有的。但是关键就在于,由于我们太容易被煽动了,所以很容易被媒体或别有用心的人给利用了。民族主义极端到了地步,就成了地域主义,像前不久的香港和大陆之争,因为对事情一知半解,我也没有站队,但我有点好奇,这里面是不是有煽动的成分在里面?
  
  作为一个新闻学子,有时候感觉自己的身份蛮尴尬的。因为现在报道上某些事件上,的确有些媒体,其实也不是扭曲事实,只是为了吸引眼球而刻意夸大某方面的细节。当事实真相被发现后,媒体就会被骂得狗血淋头,说什么下作无底线的。
  
  这就是新闻工作者的尴尬。一方面许多进入这个行业的人,是怀抱一种理想的,想要以一己之力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好,为此牺牲了很多。但是在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原因,报纸的发行率电视台的收视率都要考虑在内。而且有时候,如果你按真实情况报道一件事,反而不会引起读者和观众的注意。如何两全,实在是个难题。
  
  读完整本书,我自己暗暗下了个决心,下次再看到什么爆炸性的新闻,第一件要做的,是求证!

来自: 豆瓣
作者: Alice$    时间: 2012-10-23 09:45
  最近在读一本书,闾丘露薇的《不分东西》。初拿到这本书,简略翻看了一下,刚开始我以为和之前买的梁文道的《常识》很像,是那种针对社会现状,专栏式的文体,饱含作者的“偏见”。终于很闲下来了,最近在很认真地翻看这本书,其实把它和《常识》相加以比较实在有些贬低这本书,因为写的非常好,《常识》是本买了没怎么看的书,而《不分东西》读起来很有兴趣,愿意与人分享。
  
  其实读着读着,发现了许多自己原来很困惑的东西,也是很多别的人同样困惑的。
  
  有些想做笔记--------
  
  美国的汉学家林培瑞在接受《南方周末》的采访时,这样谈论他眼中的当代中国知识分子:“这15年来,我观察的主要是到美国来的中国学生和研究生。大致上说,他们与历代的年轻中国知识分子不同,他们不谈社会理想,只追求自己的利益,愿意接受中国不民主和中国社会贫富悬殊的状况,愿意认同那种(比较狭隘的)民族主义。我的确感到失望。”
  
  他们惊讶于中国网民的力量,竟可以大到对一家庞大的商业机构产生压力。于是他们更加关心,中国网民的力量是否可以推动中国的民主进程。
  
  ---------------------------------------------------------------------------------------
  
  突然想到身边发生的事,其实网民真正能干什么呢,无非是在网络虚拟的世界对看不惯的事情拿来骂骂,实际生活中什么也没做,是个胆小的屁民,舆论啊舆论,其实有些人是不怕你的。
  
  还有就是,对于一个比较黑暗的事情,选择加入还是逃离,也是一种态度。想到蒋方舟写的关于大学学生会的事情,联系我身边同学,某人的院学生会属于“福利”特别好的组织,几乎奖学金不需要评比,学生会内部人员瓜分,还有保研推优什么的,会在平常人不知情的情况下,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给内定了,简直和某某很像么。他现在回想起来只是觉得后悔怎么自己在大学时就没有混个官当当,然后自己不用这么委屈。或许没能力改变,我可以对自己做的是不要和他们混在一起,像陈丹青和他的导师绝交了。
  
  其实力量真的很小,或许什么也不会发生,但是我的精神是不同的。
  

来自: 豆瓣
作者: 漂泊的$    时间: 2012-10-23 09:45
        一看到这本书的简评,我就被它吸引住了,确切的说,是被它的写作题材吸引了。这本书每一章以一个新闻事件开头,通过对这些新闻事件的进一步阐释来引出对深层问题的思考。对于我这种爱看故事的人来说,的确是具有吸引力。
     本书作者是一名记者,所以他在书中以一个媒体人的角度来剖析新闻。书名是“不分东西”,作者想表达的就是偏见的产生是不分东西方的。因为每个人掌握的信息量不同,思维方式的差异,还有先入为主的立场,这些都阻碍了人们的互相理解,产生了偏见。作者在书中选取了一些很有代表性的新闻事件,把不同报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展现到了我们的面前。书中还有很多作者在各地采访、学习的经历,通过对自己经历的描述,使我们对各地的文化、政治和经济的差异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从而是我们对偏见的产生有了更深的理解。
     但是,这本书不仅仅是对偏见的产生作解释,这只能算一部分内容。更深层的便是作者关于媒体和媒体人的思考。这种思考贯穿全书。关于媒体的思考,作者着重写了媒体与政府以及公众之间的关系。关于媒体与政府,书中“记者扮演的角色,就是要比政府更快更早地发现可能会产生的问题。”即西方强调的媒体应该是“看门狗”,而不是“宣传器”。更重要的是媒体与公众的关系。一些媒体垄断信息,愚弄大众,一些媒体利用敏感问题刺激大众。作者认为,媒体应该给大众提供全方位、大容量、未经筛选的信息,以此来启蒙大众思考。媒体不能靠迎合大众来获益,更不能煽动、操纵大众。关于媒体人,作者特别强调媒体人应该核实事实,不能不加核实的报道。以后看报道的时候得注意了,“据称”“据报道”这些词不能一看到就深信不疑了。
     作者在书的最后表达了自己对公民社会的向往,即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不受拘束地表达自己想法的社会。这真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人们不论教育程度如何,对社会的问题总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但大多人的想法只停留在抱怨阶段。一方面,政府没有完善的吸纳公众想法的渠道。另一方面,人们不敢表达。更恐怖的是,人们逐渐没有了要表达自己想法的意识了,不管是农民还是大学生。他们只会在自己的生存被威胁时,才会发出自己的呐喊,而这个呐喊,也往往只是真正的呐喊。
     但我们这一代人,处在网络兴起的时代,接触到了微博等新的平台,可以接触到经典的思想和世界的新思想。中国的公民社会的梦想,可能就从我们这一代开始。所以,任重而道远啊!
  

来自: 豆瓣
作者: 我非衣$    时间: 2012-10-23 09:45
  当下中国新闻至少存在三大毛病:一是过于注重新闻的宣传效用;二是标题党横行,娱乐至死;三是主观色彩浓厚,喜欢与民怨、民愤站在一起。
  闾丘露薇曾在《软文,会把新闻挤走吗?》中指出,“软文是把广告还有宣传,包装成新闻报道,利用新闻在读者或者观众心中还存在的一点公信力,建立正面形象。”在台湾,这一类软文被称为“业配新闻”,依这个标准而言,大陆不少新闻都可以称得上这种软文。一方面是商业的侵入,在网上看到的博文,说保利这个房地产公司倒是招了不少新闻学院的学生,翻开报纸,你所看到的房地产板块、汽车板块,基本都属于宣传的软文。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新闻宣传是党的喉舌”的习惯思维,却在有意无意间片面理解成为新闻宣传和控制是某部门之能事、某利益团体之权力,最终演变成“你是替党说话”的闹剧。
  抛开利益的纷争,新闻依然不能避免媚俗的趋势。这种媚俗一方面体现在“娱乐至死”的表现,一方面表现在假意的民意上。以前我一直以为在沿海看凤凰卫视是一种幸运,直到遇到陈水扁丑闻,连续滚动播出有关新闻,直到让人反胃,近年来更有愈演愈烈之感,搞一个“五都大选”还以为是全球大选。这种过度的信息量冲击着人们,使人无思考的余地。至于其他媒体的标题党和娱乐化就不在此赘述了。同时,我们常以为媒体作为监督权力的工具,而某种程度上,新闻记者却常假以民意来煽动民愤、民怨,中国的仇富心态在某种程度上正是记者的功劳,当然,这些人也并不像他们标榜的那么爱民(贫)。
  当然,以上更多的是记者的软环境。作为新闻记者自身,依然还需要克服自身的主观意识和思维惰性。
  “新闻是历史的草稿”,这一名言既显示了新闻的真实性,也体现了新闻的主观性。新闻,要求的只是在现场。作为闾丘露薇的同事,卢宇光在莫斯科人质事件中由于勇敢的冲在前线报道,一下子就实现了从特约记者到记者再到首席记者的三级跳。同样闾丘露薇被人们所熟知也正是由于在阿富汗、伊拉克战争中的勇敢,赢得了“战地玫瑰”的称号。这种在现场的报道不仅增加了真实性,也很有与世界同呼吸、共命运的感觉。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记者总是会带着先入为主的偏见。到现场之后,由于时效性的要求记者更多的是需要官方的协助,即便是采访到当事人,也由于自身经历,或多或少带着这样或那样的评价。正如闾丘露薇所言,“很多时候,带着良好的出发点、善良的用心,同样会产生偏见,因为正是先入为主的立场,阻碍了个人用开放的心态去获取更多的资讯,甚至会对那些和自己的观点不符的看法产生抗拒,严重的,会质疑提出这些观点的人的用心。”
  同时,闾丘露薇在文中提到的“急就章”估计也是每一个文字工作者的通病。闾丘露薇说自己关于阿富汗的采访手记,只用了十天的时间,而关于伊拉克的那本,也就是花了一个月。这么快的写手,除了自身亲历,更重要的是作为记者,本身就占有非常的资料。作为文字工作者,有时候感觉不是没有材料,而是材料太多了。然而单纯的将这些材料罗列,或许很容易组合成一篇、十篇文章,但是你只是在说大家都会说的话,真正一篇有思想活力的文章则必须经过自我的思辨。这需要的不仅是克服自己的惰性,更需要的是持续的文字和思想锻炼,当你觉得自己在和自己打架的时候,修炼才刚刚开始。或许也有一天,你也会感同身受,“原来文字是可以进步的,思辨能力也是可以进步的。”
  闾丘露薇从记者升为咨询台总监,《不分东西》的出版或许也似乎预示着“战地玫瑰“的转型:从记述到观察,“利用自己的职业积累,迅速发现新闻里面最重要的那些点,也能够体现出自己新闻报道的独到一面。”闾丘露薇说这个作品叫《不分东西》,“是想尝试告诉大家,偏见是不分地域、种族的,偏见来自于对资讯掌握的多少,以及使用怎样的思维模式。”我忽的想起佛家的教训,平湖镜月,照见万物。一个人有多大的包容心,才能不偏不倚的照见万物?
  新闻,要有真实,要有资讯,更要有理性,有包容。
  

来自: 豆瓣
作者: 不死鸟$    时间: 2012-10-23 09:45
  第一部分:偏见的形成
  
  1、偏见是不分地域、种族的,偏见来自于对资讯掌握的多少,以及使用怎样的思维模式。(信息不对称)
  2、事情应该立场在先还是是非在先?
  
  3、民族主义是个好东西,可以提高消息的爆炸性和实现其他政治目的,但是除此之外的就是一群给欺骗的群众。如韩国的端午申遗。
  4、对于没有机会离开自己生活的地方、到外面去走走的人来说,要了解外面的世界,只能靠媒体。........但是有些媒体展示的内容,不可避免地带着传播者的主观性。
  5、星巴克当时是如何进入故宫的,如果确实是合法并且符合程序的,用这样的理由把它赶走,现代社会的契约精神到底在哪里?
  6、美国的汉学家林培瑞在接受《南方周末》的访问时,这样谈论他眼中的当代中国知识分子:“这15年来,我观察的主要是到美国来的中国学生和研究生。大致上说,他们与历代的年轻知识分子不同,他们不谈社会理想,只追求自己的利益,愿意接受中国部民主和中国社会贫富悬殊的现状,愿意认同那种(比较狭隘的)民族主义。我的确感到失望。”这可能是很多人的感触。现在的年轻人里,优秀的太多,但是懂得独立思考的人却不是多数,他们的表达经过了计算,为的是能够获得最高的回报,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看到,只有这样,才能在自己所处的社会被视为精英、榜样和成功的标志。”
  
  7、如果媒体只是在放大议题,而不带领受众一起去深入思考,那么这样的媒体依然只能够归纳在作秀的层面,而不是在真正地做新闻。
  8、其实谁也没有权利批评年轻人,或者批评他们的功利性,因为如果他们不去适应这样的社会,他们首先就没有办法让自己独立起来。这是一个很矛盾的现象:我们一方面批评年轻人过于自我,缺乏社会责任感、不愿意承担,一方面却又不能为他们创造一个培养责任感的社会环境,甚至是作为应该言传身教的前辈,我们也没有为这些年轻人做好如何承担、如何不功利的榜样。
  
  9、在网络世界,消息一旦背传播,绝大部分人都不会去确证,以讹传讹,于是假的变成真的,最终变成了一个“证据”。
  10、很多人在谈论民意的时候,总会觉得,只要站在民意的一方,就一定是正确的,反过来,站在政权的一方,就一定是错误的。我想,这种简单的二元区分,其实犯了同样的错误;当我们指责政府拥有特权的时候却没有看到,给公众特权同样是危险的事情。如果我们回头看历史,就会发现有很多事情,往往是在很多年后才被证明,大多数人所想所做的其实并不正确,甚至是犯了很大的错误。比如法国大革命,比如被处死的苏格拉底,所有的这些错误,都是因为赋予了民众特权,而特权放在任何一方,如果没有制约,都是产生危险的导火索,特别是如果这些民意,是出于可以被操控的情况下,公众的集体无意识,则会成为利益集团手上的筹码。
  
  
  第二部分:从记者到公民
  
  1、很多时候,大部分公众对一些公共政策是比较后知后觉的,很大原因在于信息的缺乏。
  
  2、现在年轻人拥有的价值观,是一些已经不再年轻的人无法想像或者超越的。
  3、很多从苦日子打拼过来的中年人或者老年人看不惯现在的这些年轻人,认为他们只会抱怨,但是却没想到,正式因为不同的起点、不同的环境,每一代人的要求也就不同。
  
  4、因为工作的缘故, 我已经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在存在文化差异、政治体制差异的情况下,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倾听对方的表达,然后再转换成自己的判断。记者的工作就是聆听,我不希望自己在还没有理解对方的前提下就轻易地判断对方的对错,或者轻易地产生抗拒。
  
  5、在一个成熟的社会,人们谈论的任务和话题会很多元,在思想文化领域,很少会出现偶像式的任务被大家追捧,个体付出的努力能够被自己,还有周边的人所欣赏就可以了。只能说,我们从小总是拿不同的人物作为我们成长的前进的榜样,于是当我们长大之后,如何摆脱寻找座右铭、寻找励志人物的思维,真的需要一定的时间,甚至这样的思维根深蒂固,一辈子都无法摆脱。这是我们所接受的教育模式的结果,我们一方面被教育要对自己自信,一方面又被不同的模范人物左右着我们的人生目标,有意无意地复制,或者希望复制别人的道路。我们是否意识到,这其实非常矛盾?我们是不是应该从现在开始,尝试一些改变?

来自: 豆瓣
作者: nozise$    时间: 2012-10-23 09:45
     最近有点懒散,买的两本书零零落落,半个月才读完。
    昨晚在床上读完《不分东西》,倒数第二篇章是讲韩寒的。作者是专业的,我想这本书对于我这个非专业的人士来读,读到的只言片语,那一个个新闻事件或许已经成为历史,作为普通受众的我们,我们从媒体上所获知的,和那些专业媒体人士所看到的,的确不同。
    这本书带给我的,不是那些新闻故事的背后,我知道的是一种态度,严谨,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偏信,有自己独立观点

来自: 豆瓣
作者: 幕ni$    时间: 2012-10-23 09:45
  看完一本书对我来说是件漫长的事,把一本新书看成老书,把时评看成旧闻。
  买《不分东西》的时候,还有那种继续探寻真理的心境,想看看这支战地玫瑰——闾丘露薇的独特视角。还记得那时和我一起看书的某人看的是白岩松的《幸福了吗》,那时觉得在图书馆里看这两本书的我们特犀利特有见解。慢慢的,这样“愤青”的想要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感受被消磨。是我开始学会自动屏蔽一些事情,是我开始学会做一个伪愤青。
  还是很喜欢闾丘露薇的文笔,觉得和我平时写东西很像,也许是因为同是女性(╯﹏╰)b,看到愤慨的事情却不会破口大骂,看到不公的事情不会哭天抢地,看到高兴的事情不会手舞足蹈……用温和理性宽容的笔触写出深挖其中的真相,全面还原事件真相。这样似乎不痛不痒的语言,却让人如流水般就能平淡的接受一些我们不知道的所谓的真相,或者说是我们不愿意提及和揭露的事实。正如封面上的一句话“偏见有东有西,真相就在细节中。”虽然她有很多专栏和博客,但是我还是喜欢捧着这样一本书,经过字斟句酌选择的文章,在一个题目下,能看到很多很多的信息。所以喜欢这样的写作风格,也一直从自己创造到殊途同归。
  放弃了走新闻路线,是在大二下学期的时候,因为某些原因,竟然对我曾经那么炽热追逐的某些东西顿时降温。只是还会在杂志上开始写些“不伦不类”的文章,当我开始写浮华的生活时,我知道我的敏锐已经散去。看过《不分东西》,看过很多新闻人的文章,做一名媒体人是要有多大的勇气和执着。一直关注富士康劳工的南方周末的“卧底”记者,那些以异邦人身份看中国的驻华记者,还有亲赴战场、灾区感受强有力生与死的碰撞的战地记者们,甚至是奔波在各大国际会议中看似清闲却身负重任的会场记者们……真的是对这样的媒体人有了一丝敬畏,媒体需要面对各种抉择,媒体人的品格这种深入骨髓的东西,是永恒的共通的。“坚守自己的底线、保持真诚和理性、时刻带着敬畏去生活工作、好好爱护自己和身边的人。”她在书的最后说:“作为一个媒体人,虽然走得有点累,但是很多时候,幸福和满足感也恰恰来自这份职业,以及所出的这个时代,所以,走好,记得路上相互取暖。”
  可是换做是我,我还是甘愿做一名弱女子。就这样过着不是浑浑噩噩却又有着自己的真诚和理性的生活。不分东西。也未免不是一种境界。
  

来自: 豆瓣
作者: 小凿子$    时间: 2012-10-23 09:45
  喜欢看闾丘露薇的东西,不管是她平时写的报道和评论,她管理的1510,或是刚刚由她接手的“走读大中华”。毫不避讳对这位战地玫瑰的欣赏,是因为从这个哲学系出身,半路出家的媒体人身上,我不仅看到了非科班背景却依旧可以追梦的可能性,更重要的,她的身上透着一种媒体人与众不同的气质——不随公权力之波,亦不逐所谓“民意”之流。在我看来,这是种相当可贵的品格。
  不讨好任何人,强势或者弱势。奉行绝对“中庸”原则的意思,不是说“不惮以最大恶意测度人”,预设所有人都是骗子、混蛋的立场,把不信任感作为筛选外来观点的过滤网,以及支撑“独立思考”的怀疑精神所仰赖的逻辑起点。相反,闾丘露薇难得的地方就在于,她抛却了“立场”,以一种开源的分享主义态度,开诚布公地告诉每一位可能,或者正在向她脑中倾倒观点的人:请畅所欲言。在她看来,唯有信息的对称,发言权的对等,才是在纷繁杂乱的谬误丛中寻得真相的唯一途径。这本《不分东西》,正是诠释闾丘露薇这套“传媒生存哲学”的最好注脚。
  值得一提的是书的封面,显然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看得出包装公司的巧思。封面表述与内页内容之契合,用心良苦。象征着高度理性,不带成见看待事物的白色衬底上,右侧竖排了由三号体字组成的醒目标题,左侧则是一副检测视力用的视力表,在它的底部印着一行清晰的小字,“偏见有东有西,真相就在细节中”,隽永而明义。
  既然真相在细节里,那么细节又在哪里呢?透过对一件件案例层层的分析,闾丘尝试告诉我们,细节就在甲方和乙方的拉扯间,细节就在控方与辩方的口水里,细节就在意见自由市场此起彼伏的叫卖声里。
  良性的舆论竞争,固然是身处其中的“贩夫走卒”们喜闻乐见的。然而,构想在代入现实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有一样东西在“看法与观点”被交易的时候,总好似难以避免,我们通常称之为——“偏见”。而它,就是舆论自由市场里的“垄断”。
  形成偏见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是监管这个市场的人触手过长,裁判和选手身份的重叠导致信息弯曲,长期以来造成受众“被动”的偏见;也可能是个体对颠覆固有理念的新进事物产生了疑惑或者不解,却无从询问,形成的“无知”的偏见。偏见多种多样,但是持有偏见的人有一个特征是共同的,他们会将自己圈定在一个固定的区域,自设雷池,不越一步,既没有跨出去呼吸外界空气的意愿,也绝不允许满怀好奇、一探究竟的来者踏入自己的领地。草木皆兵,如临大敌,就好像闾丘露薇在书中对它的定义,“因为正是先入为主的立场,阻碍了个人用开放的心态去获取更多的咨询,甚至会对那些和自己的观点不符的看法产生抗拒,严重的,会质疑提出这些观点的人的用心。很多时候,即使带着良好的出发点,善良的用心,同样会产生偏见。”
  以前总以为讨论问题时,先立场后是非的探讨方式是一种思想上的懒惰。因为无须理性分析,只凭好恶判断,是一种何其快哉的体验。太多时候,满篇苦思冥想出来的逻辑顺畅、论据翔实的辩词都远不如一句情绪上的发泄显得有力。通过多次地参与辩论以及旁观辩论,渐渐也发现,这不过也是我的另一种偏见罢了。正如闾丘在文章中常常强调的那样,大多时候,偏见是无意识的。没有人会为了偏见而偏见,人成为偏见的奴隶,不是出乎自愿,而是不自知。因为获取咨询的常用渠道,惯用的思维方式,意识层面不自觉的习惯和惯性,都可能埋下偏见的种子。
  人与人之间隔阂的产生往往不是被有意的拉开,立场的划分亦然。它们的形成不是因为过分沟通继而“道不同不相为谋”,相反,正是缺乏真正的“沟通”,加深了彼此间的裂纹,而每一次情绪的发泄又一次破坏了弥合的机会,自我主义的壁垒愈筑愈高,思维上的偏见转为领地性的排外,构成不当的恶性循环。
  那么,什么又是真正的“沟通”呢?我想,它应该是在交流过程中,对未知的敬畏,对自我的内省,和对事实的谦卑。对于偏见,将无意识的陷入化为有意识的预防,需要的仅仅是适时的自检,“当思维变成一场战斗,辩论变成了武器,能否停下来反省自问一下,是不是因为,偏见距离自己太近?”落实在普罗大众的生活之中,在针对他人的观点下一个论断前,耐心地做好应有的功课,维基一下你所不知道的东西,点开每一条围脖附带的链接,何乐而不为呢。
  绝知此事要躬行,是某篇《不分东西》书评的名字,作者说他给这本书高评分的原因,不是因为闾丘发掘了什么新鲜的学识见解,洞悉了什么惊世的滔天宏论,而是因为她道出了“言易行难”的事实,并且不耽于言语上的巨人,在理论与实践的巨大鸿沟间建起了可以互通的桥梁。的确,“闾丘哲学”的意义,在于难以立马到达彼岸,却不灭心中梦想之火的执着;在于点滴之间,知行合一。

来自: 豆瓣
作者: 你可以$    时间: 2012-10-23 09:45
  《不分东西》摘录
  
  作为一个记者,总是要从记述的层面向前发展的,这也是我自己在多年前给自己顶下的目标。
  
  如果你看美国主流媒体的报道,关于美国自己的负面新闻要更多。
  
  一直很好奇,新闻的“负面报道”和“正面报道”,是否算是有中国特色的表述?在我学到的新闻理论当中,只有“新闻报道”和“新闻宣传”之分,即REPORTING和PROPAGADA的区别。
  
  如果在网络上搜索“妖魔化中国”,就会发现大量的批评西方媒体妖魔化中国的文章,这些文章有数据、有实例,而且能够指出西方报道当中具体的错误。这些被报道出来的错误是西方媒体的故意,还是缺乏新闻专业的体现,还有讨论的空间。在报道的价值倾向上,如果带着意识形态看问题,就会变成了立场分明。
  但问题在于,是立场在先,还是是非在先?如果我们能够先搞清楚对错,再来讨论立场,是否会更有说服力一些呢?
  
  记住自己家族的故事,就是在学习里历史。
  要让民众关心是非,而不是先确定立场,要为民众说清事实,而不是引领大家的毫无,这些不正是现在的知识分子,也包括现在的媒体的责任吗?
  
  美国汉学家林培瑞心中的现在的中国知识分子:“这15年来,我观察的主要是到没过来的中国学生和研究生。大致上说,他们与历代的年轻中国知识分子不同,他们不谈社会理想,只追求自己的利益,愿意接受中国部民主和中国社会贫富玄蛇的现状,愿意认同那种(比较狭隘的)民族主义。我的确感到失望。”
  外国媒体惊讶于中国网民的力量,竟可以达到对一家庞大的商业机构产生压力。于是他们更加关心,中国网民的力量是否可以推动中国的民主进程。
  我想谈谈媒体的责任问题,如果媒体只是放大一体,而不带领受众一起去深入思考,那么这样的媒体依然只能归纳在做秀的层面,而不是真正地做新闻。或者大家认为媒体做秀、娱乐大众,最多显得自己很CHEAP,也不会带来其他坏处,那可是完全错了。这就有点像温水煮青蛙,当我们放任媒体把底线一点点降低之后,整个社会的判断力其实也在同时降低。
  热门话题的好处是活的持续的关注,从而带动报纸的销量、电视的收视、网络的点击率,最重要的是in组情绪这东西,应该是安全系数最高的。也因为这样的原因,查证的步骤被忽略了,当然,对于一些媒体来说,转载时不需要负责的,也就不存在查证这样的步骤。甚至有些媒体为了显示这是度假的稿件,更是干脆连出处都省略了。
  
  哈佛的中国学生
  
  至于《纽约时报》的报道,为何要花如此大的篇幅讲述一个个体?其实这在新闻写作当中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方法,NARRATIVE REPORTING,将属性报道。因为大部分的人,对于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者不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是很难感受到的,这个时候,真正能够让人产生感觉的是对一个个体事件的细节的详细描述,当然这样的描述布什充满了形容词的,相反,依靠的是具体的中性词汇的运用,在读者的面前展现一幅画面,有具体的任务、地点、还有动作以及对白,有点点像小说。当然,不同的地方在于,所有的细节都必须是真实的,不夸张渲染的。
  
  两个奥巴马女郎
  
  一个严肃或者有点沉闷的话题,最终以娱乐的方式收场,媒体的严肃新闻娱乐化,到底是受众牵引,还是主动在位受众设定议程呢?这似乎是一个鸡和鸡蛋的问题,也就是一个大家讨论了很久的问题。到底是有怎样的受众就有怎样的媒体,还是媒体决定了受众的质量。大果然媒体有自己的苦衷,由于太多时候严肃话题无法延伸,于是只能停留在表面大做特做,但是表面的东西毕竟没有太多值得书写,于是又需要绞尽脑汁寻找亮点。
  
  对于《娱乐至死》之中的观点,作为一个电视人,我倒是从来没有这样的担忧,不管是电视还是网络,都只不过是传播手段而已,真正让人娱乐至死的,只有人本身。是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对权力控制的追求,还是为公众知情权服务,出发点的不同决定了利用这些手段传播怎样的内容,这些内容最终用怎样的形式出现。也因为这样,严肃新闻娱乐化不单单是媒体的问题,更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
  
  “港飘”的内地学生
  
  善于思考比较、眼光敏锐,最关键的是不预设立场,愿意倾听,这正是艺名好记者需要具备的基本特质。
  
  香港作家陈冠中说过:对于中国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我们这些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出生的人是自愿地机体遗忘,但是这些年轻人,他们是真的不知道。
  
  如果JAVE是因为这些学生缺乏足够的咨询,无法产生互动而失望,那么是可以改变的,只需要培养他们的求知欲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是因为她的美国记者的身份,学生们因此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大家国语明白在不同场合要进行不同的表达,这才是真正令人担忧的现状。如果大学生都已经如此世故,又如何期待他们在进入社会后引领“说真话”的风气呢?
  
  重视内容,而不是过多形式的东西,我想这是一个好老师应该教会学生的、最实质的东西,也是一个记者要时刻记在心中的标准。有很多学习新闻的学生问我,做记者需要掌握哪些技巧,我总是告诉他们,新闻最需要的是对新闻事件的敏感度和判断力;技巧,掐掐是必要,但不是最重要的东西。
  
  引经据典应该是为了更加直接明了地表达观点,而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博学多才,特别是在教授学生的时候,觊觎学生的应该是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观察、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哪些背景资料。
  
  当自律的时间越长,慢慢地就会筋骨自己的思想,最可怕的是,这样的筋骨,自己是无法察觉到的,甚至认为理所当然。新闻也是这样,自我审查久了,新闻的敏感处决就会慢慢消减,于是,再谈新闻的技巧,就是浮于表面的东西。
  
  真相背后的真相
  
  媒体之那时成为英美政府的宣战工具,他们没有遵循新闻的基本守则,那就是,就算是政府说的话,也需要经过第三方的查证,特别是政府官员私下给的那些所谓的独家消息。可惜,那个时候,媒体一方面担心挑战政府,会背上不爱国的职责,另一方面,在竞争激烈的媒体业,独家消息的诱惑,实在巨大。
  
  或许是大家习惯了看正面新闻,突然看到大量的负面新闻会觉得很难接受,甚至不和谐,这里就存在对新闻媒体作用的定义问题了:监督重要,还是选中?事实重要,还是立场重要?是非重要,还是政治正确重要?
  
  一个人是否带有偏见,自己往往是感觉不到的。
  
  

来自: 豆瓣
作者: 跑偏团$    时间: 2012-10-23 09:45
  这本书的作者闾丘露薇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时期,拒绝上级命令,成为第一个出现在伊拉克战争现场的中国记者,为中国观众带来了华人自己的视角(凤凰卫视很喜欢华人视角这个词)。后来,闾丘露薇被称为“战地玫瑰”,凤凰卫视也借此机会在大陆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当有人向我介绍闾丘露薇这个人的时候,总要提到上面这一点。
  
  而在这本书的开头,作者便开诚布公的说,“我希望有一天,人们认识我,不再是因为我的勇敢,而是因为我的专业,以及我对事件的观察,最终分享我的观点”。关于这本书为什么叫“不分东西”,她说,“我是想尝试告诉大家,偏见是不分地域、种族的,偏见来自于对资讯掌握的多少,以及使用怎样的思维模式。很多时候,带着良好的出发点、善良的用心,同样会产生偏见,因为正是先入为主的立场,阻碍了个人用开放的心态去获取更多的资讯,甚至会对那些和自己的观点不符的看法产生抗拒,严重的,会质疑提出这些观点的人的用心。”
  
  书本分为两大部分,名为“偏见的形成”和“从记者到公民”。我以为最值得一看的还在第一部分,全书的前三分之二。作者通过各种她所观察到的产生偏见的现象来试图说明偏见是如何形成的,因此,她分析了“冒牌白宫记者”、“星巴克风波”、“反韩清晰”、“奥巴马女郎”、“西藏问题”等等曾经引起过众多讨论的新闻事件。而结论,一开始便以说明,偏见的产生是因为资讯的缺乏。
  
  而资讯的缺乏取决于两个方面,内部和外部原因。也就是,作为接收资讯的个体,你本身是否愿意接收不同的看法,并对其进行认真的思考,而不是盲目的急于捍卫自己的立场;另外,在现代社会中,外部是否创造了一个可以容许各种不同的资讯共处的环境,这里面,媒体起了很大的作用。当然,在本国,还有更多的限制。
  
  “我们要警惕,资讯缺乏往往导致偏见,而带着偏见的思考以及跟随而来的辩论,往往会导致争吵甚至分成敌我”,所以,敞开胸怀,试图给予更多的观点在你的脑子里生存的可能性,切勿保守成见。如我们对于韩国,西方对于西藏问题,互不了解而急于发表意见,就不可避免的导致偏见,接着是争吵、甚至分成敌我。
  
  在外部环境上,能做的还有太多。比如,媒体是否要一味的迎合大众口味?是否应该总是有意无意的对民族主义情绪煽风点火?是否应该预设立场?
  
  “媒体拥有立场不可怕,前提是,不同立场的媒体都有相同的机会讲话”,闾丘露薇说,而在我国,所有媒体全部沆瀣一气,一言以蔽之,为X之喉舌是也。我们的信息自由的空气比之从前,反而越来越稀薄了。“大中华局域网”的形成,无疑是对全体公民的蔑视,也为偏见的形成,增加了更多的可能性。
  
  偏见不可怕,重要的是你有没有改变偏见的勇气。
  

来自: 豆瓣
作者: olivia$    时间: 2012-10-23 09:45
    这本书是分两个阶段看的,终于在今天竣工了。
   不得不说,这是一本好书。作者高屋建瓴,从近两年来的社会热点新闻切入,用平实自然的语言让读者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媒体视界。
  对于很多时政问题作者作了很多点到为止的剖析,同时折射了东西方、港澳台等媒体同行的不同报道视角以及从中折射出的文化及价值观念的差异。不过严格说起来,此书应该是作者对媒体环境,媒体本身,更多的是对社会的一种理想化愿景。
   而书的后记<媒体人的品格>与其说是作者对于所有媒体人的要求和希冀,不如说是作者的自省吧。
  

来自: 豆瓣
作者: 天天$    时间: 2012-10-23 09:45
  不错的一本书,这本书看出了体制下,作者的无奈。同时作者劝导我们和所有的记者,带着批判性精神,理性思考看待新闻,多关注中外不同来源的报纸,电视,可以更加客观的面对一件事。作为群众,我们很依赖于媒体,因为我们无法亲自感受世界另一头发生的事,所以媒体更有义务真诚的对待新闻。

来自: 豆瓣
作者: 正想坏$    时间: 2012-10-23 09:45
  客观是我很看重的东西。不仅是在叙述一件事的时候,在发表个人观点的时候也尽量客观(虽然观点本身就是主观的东西,可是当观点考虑到足够多的因素,通过正常的逻辑,总会得出一个为大多数人易于接受的观点。当然,不能否定个人的经历会对观点造成偏差。)。因为我总相信,只有当去掉了情绪的表述才能最大程度上剔除讲述者的影响,让倾听者更加了解事实真相,加入自己思想。这样才有助于交流。否则一次次的对话将会在偏见中深入,然后离原本越来越远。当然,很多独立思考具有质疑精神的倾听者不会那么容易上当,因为他们会思辨会从常理出发判断事件的正常发展是否符合讲述者的叙述。而这将是一次为了还原真相的你来我往。一方面倾听者希望听到真相,一方面讲述者极力在叙述的同时引导倾听者站在自己的一方。在我看来,这是一次浪费的对话。最有效的对话是双方建立在几乎真实的事件上发表自己的观点,百家争鸣,这将是一次愉悦的体验。
  可是现实生活中总会有太多试图还原真相的挣扎。一方面是因为讲述者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不断加入偏见,以至于倾听者很容易就发现其自相矛盾和逻辑不符之处。另一方面,很可能讲述者就是在刻意争取倾听者,所以不断用非中性词语邀请倾听者。这个时候,一般我会提高警惕。但这建立在对说话人的足够了解。或者,是讲述者习惯用一些夸大的词语,让事件显得生动活泼以吸引倾听者,或者,是因为讲述者的技巧而本身无法客观叙述。
  或许会有人觉得,生活中是否就不需要这些刻板的“客观”,刻意为之显得太累。可是,很多时候,身边发生的误解和偏见往往正是这样的沟通引起的。
  客观,是我对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因为新闻强调不剥夺任何一方的发言权。涉及的因素越多,越能够向真相靠拢。
  媒体的watchdog的职能我很赞成。可是,时点的选择也是产生争议。比如作者质问地震中学校”太易碎“。我觉得这是再fair不过的事。可是,是不是应该在把救灾放在第一位的时间提出这样的问题就值得商榷了。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的我认为,只有最利于好结果出现的事才应该在最正确的时点做。那个时候的当下之急应该在救人。一些不利于此目的的东西试待我们秋后算账不迟。
  最后,无所谓”正面报道“、”负面报道“,只有新闻和宣传之分。挺对~

来自: 豆瓣
作者: 清新逼$    时间: 2012-10-23 09:45
    写的真好,内地当然需要闾丘露薇这样不在体制之内又不被排除在边缘之外的新闻人站出来开口谈论一些问题,并且她又有广阔的视野、深度的思辨能力和敏锐的观察能力。
    但是闾丘露薇重庆签售会的时候提出的[在川大演讲时也提到过]一个观点认为接受足够大量的信息过后独立思考能力就会提高,或者说讲接受大量资讯与提高独立思考能力等同起来,个人认为这不是一个可以成立的观点。作为新闻人自然对资讯的力量与价值有着坚定的信仰,新闻人就是把大家想要看到、需要看到的但又不能直接地看到的东西挖掘出来,呈现在大众面前。但是了解资讯并不等于进行了思索,并且这些年大家也能看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家的观点时常被错误虚假的观点蒙蔽。但是获得资讯确实是进行思考的第一步,也是媒体的职责所在。
    另外一点就是在那场签售会的问答中,感觉闾丘露薇小姐对内地的社会问题的尖锐程度认识是不够的,当然如果要求闾丘露薇小姐对内地社会问题的了解程度达到内地居民的程度也可以说是一种苛求。内地也需要有闾丘露薇这样的新闻人,我们面临着体制经济的困境与压力,但是路必须要走下去,民主制度健全、公平与自由得到贯彻的社会离不开媒体这条看门狗。
    与闾丘露薇小姐一样,我也相信媒体的力量。

来自: 豆瓣
作者: 身后的$    时间: 2012-10-23 09:45
  前段时间非洲乱哄哄,看到闾丘露薇在那边到处跑,恰好又在图书馆看到她的作品,借来一阅。此人生于上海,后移居香港,在美国读书,后作为凤凰记者活跃在世界范围。她的观点是西方式的,但又不会完全无视中国国情,对于媒体有着深刻的理解,心中有正义感,这样的记者毫无疑问是合格的。摘一些能够思考的段落摘录如下:
  
  P74
  这让我想到另外一个朋友的经历,她是把自己的女儿从国际学校转到了本地高中。对于这些在中国成长的父母来说,虽然在国外生活了很久,但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把中文学好。尽管女儿抱怨不习惯,她还是鼓励女儿坚持下去,她认为如果都没有办法适应学校的生活,以后又如何适应社会?直到有一天,女儿告诉她,考试的时候她看到身边好几个同学作弊,但她没有勇气告诉老师,只能够自己放弃做考题,因为这是一次不公平的考试。朋友没有责怪女儿,二是决定让女儿离开,她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学好了中文,却建立了不正确的价值观。
  
  P87
  大家可以挑剔西方媒体,比如《纽约时报》对于中国总是负面的新闻报道,但是同时也应该看到,他对于自己的政府同样挑剔,甚至是更加的挑剔,因为这是作为媒体的立命之本,只有这样做才能够起到watchgog的作用。或许大家习惯了看正面新闻,突然看到大量的负面新闻会觉得很难接受,甚至不和谐,这里就存在对新闻媒体作用的定义问题了:监督重要还是宣传重要?事实重要还是立场重要?是非重要还是政治正确重要?
  
  P154
  我甚至到了现在都一直在想,如何理解“厚道”这两个字?或许正确的含义应该是:不要给政府添乱?媒体的责任当然不是添乱,当然如果一些人始终认定所谓的“负面报道”就是不听话和增加麻烦,那要做到“厚道”确实很不容易。在我看来,“厚道”就是不可以歪曲,不过分渲染,而如果所谓的“负面新闻”能够让百姓的境遇变得好一点点,让存在的问题能够被看到并且得到改善,那媒体才算得上真正的“厚道”,也因为这样,我一直非常抗拒“负面新闻”和“正面报道”这种提法,从媒体人的角度来看,只有新闻和宣传的区别。
  
  P219
  和一个来自北京的朋友争论。他很看不上台北,觉得这么多年,这个城市依然没有宽阔的街道,没有太多高楼大厦,没有发展。但是我和另外一个出生在上海的朋友却觉得,一个城市,不是以高楼的多少、道路的宽窄来衡量的;一个城市是否适宜居住是以人们在城市里面行走的舒适度,在城市里面生活的方便度来计算的,而这一点,走过如此多的亚洲城市,台北让人体会到才是有质量的生活。
  
  P231
  当我们发现了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有足够的勇气把这样的思考说出来,把我们认为的这个社会存在的不足说出来,把政府做得不够的地方说出来。而这样的勇气,或者说不是勇气,而是自然而然地去这样做,来自于一个人是否具有一种品格,那就是对生命的一种真诚。

来自: 豆瓣
作者: ashtra$    时间: 2012-10-23 09:45
         其实一拿到闾丘露薇所著的《不分东西》港版和大陆版两本书,在尚未仔细翻看目录和内容的时候,我脑中闪过的第一个关于两者差异的直观想法便是:为什么大陆版没有腰封而港版有?我一点都不希望这是因为大陆版图书的腰封遗失了,因为就外表看来,比起红艳艳带着腰封的港版《不分东西》,我确实更中意干净简洁的白色大陆版。
         
   关于腰封
  
      香港我倒是不大清楚,至少在大陆,“腰封”这个东西被很多读者诟病已久了。在某段时间内,似乎只要是安上腰封,并在上面大大地挂上好些名人的评语,或写一些夸张的赞美之词,这本书就能够大卖。这本《不分东西》的大陆版没有选择加腰封,放弃了名人推介和宣传口号,在我看来,一是因为闾丘露薇的名字以及她大陆人出身、香港著名记者的身份,足以代替所有其他名人,产生属于“闾丘露薇”她自己的名人效应;二是图书以没有腰封这样一个附加物加上纯白背景色封面的简洁形象呈现给读者,更加符合书本内容本身的理性和冷静的气质。而且在大陆当下的读书群体中,真正能够沉下心来通过《不分东西》这类书籍去观察社会并进行自我检视的人,大多是不浮躁、不功利的,他们良好的教育背景和个人素养,使得这群人会自愿跟随闾丘露薇的文字,在独立的思考和反省中培养自己的媒介素养,培养自己成为合格的大众传媒受众,成为现代社会的公民。
         
      另一方面,在香港这样一个忙碌的商业社会里,一条好的腰封却有助新书迅速地崭露头角,用最简单快速的方式让读者了解书的内容和信息。倒不是说香港的读者有多么的浮躁或者功利,只是现实的社会大环境让他们没有那么多的空闲和心情待在书店里慢慢地翻阅每一本似乎令人有兴趣的书。而这个成熟的市场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有效的营销或者宣传方式,哪怕只是一个能够印下两三百字的小小腰封。在港版《不分东西》的腰封上,出版社选择了陈冠中、梁文道和周保松三位名人的评语。这其中既有文化人、媒体人,也有学者,他们以一种文化精英的视角向读者传达本书的核心价值所在,这正是符合了香港人崇尚精英文化的心理。这一点,在港版《不分东西》的目录之后、序之前的推介词里,也有充分的展现。
         
   关于内容
  
      这两个版本最大的差别莫过于港版的《不分东西》中从序开始就首先由香港谈起。用香港人的视角,从香港本土的大事小事,谈到香港和大陆之间的偏见和矛盾,由浅入深的引入核心内容。身份认同、前景展望、民主法治,香港人谈起这些与政府与民众关系密切的话题时总难免带有一些情绪和对大陆的成见。港版《不分东西》用这样的方式开篇,是希望能够获得香港读者的心理认同,从而避免了先入为主的情绪影响到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客观独立的思考。而这,也正是闾丘露薇希望通过这本书告诉读者的:学会避免偏见。由于港版比大陆版多出了这几章节香港视角的探讨,因此在港版的目录安排上,也几乎是专门将这些内容都归入第一部分,于是港版的《不分东西》便比一共分为两大部分的大陆版多出了一个版块。
         
      有趣的,以“我是香港人”为题的这一章节虽然都存在于大陆和香港两个版本中,但是却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不仅从内容本身,而且从编排上都有所体现。港版书中“我是香港人”被放在了后记的位置,作者从自己的身份出发,简单地讲述了香港人和大陆人对于对方身份的定义和标准中存在的偏见,用这一个普遍存在、且尤其存在于香港人观念中的偏见现象,画龙点睛地为全书巧妙收尾。而大陆版的书中,这一章节则抛开了身份认同的偏见,更倾向于以一个香港人的视角去向大陆读者展示香港的舆论环境和公民的社会责任。
         
      我也注意到,在两种版本的《不分东西》中,文字内容基本一致但章节标题不一致的则有四处。其实到这里我真的很敬佩作者和编辑们的细致之处了。我不知道究竟哪一个版本的标题是原始的,哪一个版本的标题是后期修改的,总之在相同的内容下不同的标题确实是考虑到了不同地区读者的文化背景和语境。例如“驻华记者”和“暂居中国的他和她”这两个标题,很明显能感觉到前者是属于大陆版本的,因为相信大陆的受众们通过报纸和电视,“驻华XX”这样的表述方式早就深入人心,成为一个专有名词了;再例如“港飘的内地学生”和“香港的内地学生”这两个标题,前者是站在大陆读者的角度表达,因此使用了“港飘”这样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词语,十分贴切地符合了大陆的文化和语境。
         
   关于其他
  
      然后是一些零碎的要素差异了,不成系统,也无法归类。我在拆下腰封后,在大红色的港版封面的右下角,看到这样一行字:“拆解东西偏见,才可从容面对中国;把守香港核心,才可拒绝沦为边缘。”封底的文字对这句话进行了一些扩充和具体的表述。总体看来,这里的文字都是从香港出发,以香港为立足点,去分析和思考有关偏见的话题。对于“中国”的归属感和“中国人”的身份认同感尚处于形成中的香港受众来说,选择从大家更熟知、更亲切的“香港”概念出发,读者接受起来更容易,也更心甘情愿。
         
      另外,港版的每个章节的开篇,在标题的旁边,都有寥寥几行竖排的文字,类似于本章核心观点,是直接从文中摘录的。大陆版则没有。我是否可以理解为是港人读书也需讲求高效准确呢。猜想而已。
  
  
  
  (2011年6月应聘香港天窗出版社——即本书的出版商,应面试官要求撰写了本文。转载请告知本人并注明出处。)

来自: 豆瓣
作者: 天啊!$    时间: 2012-10-23 09:45
  (这个标题好挫啊…)
  
  这本书“是想尝试告诉大家,偏见是不分地域、种族的,偏见来自于对咨询掌握的多少,以及使用怎样的思维模式”。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本书也算差强人意,ok合格,达到了它自己提出的目标,虽然还有些不痛不痒。
  
  第一处吸引我的是关于“立场在先?是非在先?”的讨论,这个问题提的很聪明,回答及解释也很巧妙。而更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关于媒体人的公信力中,介绍了媒体人待遇很低这一现象,并认为这与媒体在报道中关于基本权益保障方面关注的缺失这一现象有着内在联系。这个考量很有意思~
  
  作者以许多采访的案例为依托,阐发了自己的观点。其中关于家史传承、几家大媒体垄断信息传播的思考和感慨,虽然篇幅很短,但也对人有所启发。
  
  摘一小段吧。“……大家都在千方百计寻找中国官员口中的”负面新闻“,缺少”正面报道“,当然,你可以把这样的局面看成不友好,也可以换一个角度理解,这就是他们对于新闻的定义,新闻从来没有正面或者负面之分,新闻就是新闻,而所谓有价值的新闻,就是那些能够找到政府做的还不够的地方,以保障民众的权益。”
  (打完才发现,这么长一段话,竟然都是逗号??希望是epub版本的勘误吧。。)
  
  总之,这本书很短很好读。不过这是本想了才讲的书,与报道性质的书区别很大。所以,短就短吧,point get到了就好~

来自: 豆瓣
作者: 偶尔无$    时间: 2012-10-23 09:45
  闾丘露薇今年初出的书,寒假前想看,过完年这学期开学买的,因为看史,所以一直放着没看,一个月半前看完。以下是感想、评论和思考。
  
  首先书名和封面很值得一说。不分东西,用书中的说法,是指处于不同文化背景和资讯接触面下的人们,看问题的角度、思维方式的不同会一定会导致偏见,偏见是客观存在的,不分东方和西方。这个道理异常简单明了,但是作者从媒体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角度,在08~10年的重大公共事件中解构、分析了偏见产生的原因、传播方式和尽可能避免偏见的方法。在本书的末尾,作者希望通过全书,唤起广大民众的公民意识,在公民记者时代到来的时候,呼唤更加理性、开放、包容的大国姿态。而封面白底(港版是红色),上面是不同角度的E字,像一个体检测视力的表,想来是喻总有你看不到的角度这个意思。扉页上居中一个「洞见 INSIGHT」,可以说是书的小名,也暗含了全书想要从具体事件入手进行思考得到最终答案的意味。
  
  
  书的内容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叫做「偏见的形成」,从12个重大社会公共事件入手,先中立客观地叙述整个事件,然后陈列并尝试解读各方观点,其间包含作者的独立思考,从各个角度进行换位分析,得到一些结论。书和她的博客一样,文字很简单清晰,读起来很顺,阅读速度如果快的话,甚至跟滑滑梯一样一溜就读完了一篇,感觉没看到什么东西,在讲故事一般。重读之后,将自己换位思考一下,会有思辨和分析的快感。偏见和客观,永远是相对而言的,不停在偏见和客观的天平上运动,正体现了人们在不停地换角度思考。
  
  
  第二部分,「从记者到公民」,八章,将独立思考、新闻事件、偏见、意见表达和责任、公民社会用一条线穿起来了,个人感觉写的不错,一些话说的很恰如其分,到位,又不出格,可能就是序言里她说她写书「累」的原因吧,不然大陆不给出版的呀。不过说的都是常识,又只不过,常识在大陆是没有的,或者有些人不想让你有的,又又不过,不让我们有,我们就更该有。相比第一部分,个人更喜欢第二部分。
  
  最后的后记标题是「媒体人的品格」,写出了作者的心声。作为香港这个地方的一个独立商业媒体(凤凰不知道现在还算不算得上这个称号了)的一个著名记者,她从「记叙到思考」的转变在这篇后记里面表达出来了。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闾丘认为,作为媒体人,必须有自己的品格、个性和操守。媒体是为事实说话的话筒,为有权利表达的人们搭建的出声平台,为监督政府和社会而存在中立人,媒体人任重,媒体人道远。她认为媒体人不仅要有好的业务水平,更要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还有有一颗温热的内心。是的,不说假话,已经很值得敬佩了。这些,作为公民,也需要有。同感于她,如果每个人的底线都提高一些,社会的底线就慢慢提高了。
  
  此书希望通过一些思考,减少人们的偏见——纵偏见是难以避免的——带着地域、民族、人种、国家、文化、宗教、情感等总总差异——可是,透过深度解读能够带给人独立思考,多角度思考的习惯,纵然一本书是做不到的,可是总有人在不断努力,这一点要敬佩。
  
  
  作为一个公民,特别是,特别是作为一个身处不是公民社会的社会中的公民,更应该做一些事情,努力去想一些事情,推动公民社会的进程。你,我,媒体,社会,都有责任,尽管压力重重。
  
  
  对于本书的另一个收获,是学习和总结到了媒体的三个重要职责和任务,愚见,应该是分别是:
  
  「传播——客观的事件报道」
  
  「监督——监督责任政府和大社会」
  
  「思考——自己思考并带动公众思考」
  
  能做到三者其之一就不错了,某些强势媒体愣是三者无一。
  
  
  总之,资讯获取的不平均、不平等会带来偏见;种族、地域、民族文化、教育背景、意识形态会带来偏见;看问题的方法、角度不同也会带来偏见,那末,媒体的责任除去传播事实、监督政府之外,还应承担带领社会公众思考,提供分析角度的指责。这需要媒体和媒体人本身能够并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媒体不该是谄媚的宣传工具,报道是不能有预设立场的,不独立的媒体不配让人们跟着走。对于媒体、媒体人,要时刻记住,客观比偏见重要,事实比立场重要,责任比什么都重要。这就是闾丘说的「媒体人的品格」。
  
  
  
  总的来说是本好书。  
  
  
  
  
  
  
  
  

来自: 豆瓣
作者: Icarus$    时间: 2012-10-23 09:45
  前几天收到了当当网送来的书(定了3个月了,我本来都不抱希望了),又开始了有中文书看的日子。买来的书有深有浅,最近又不是太有闲心,就挑了闾丘露薇的《不分东西》下手。当初看到书评时对这本书是抱有很大期望的,现在真正到手,虽不能说失望,但亦不是欣喜了。
  
  今天看到《被滥用的民族主义》一文,突然想起我大三时写的那篇《也谈汇源收购被否》,于是翻出来又瞅了瞅。感叹自己当年文字功力还不错的同时,突然觉得,写那篇文章时自以为颇为有自己的思考,但现在看来,也难说没收到看过听过的文章的影响。顿时觉得,不管这本书看完后是大呼过瘾也好,还是稀松平常也罢,序言里闾丘露薇的那段话才是精华:
  
  “偏见是不分地域、种族的,偏见来自于对资讯掌握的多少,以及使用怎样的思维模式。很多时候,带着良好的出发点、善良的用心,同样会产生偏见,因为正是先入为主的立场,阻碍了个人用开放的心态去获取更多的资讯,甚至会对那些和自己的观点不符的看法产生抗拒,严重的,会质疑提出这些观点的人的用心。”
  
  因为自己是媒体人的缘故,闾丘露薇的这本书更多的是在拷问媒体的职责,概括起来差不多是“要让民众关心是非,而不是先确定立场,要为民众说清事实,而不是引领大家的好恶”。但其实这算是媒体人最基本的责任了。
  
  对媒体感兴趣(不是作为职业发展方向的兴趣)是高中时看到的一篇关于白宫女记者海伦·托马斯的传记性报道。当时震撼于一位媒体人对新闻真相以及媒体道德的那种锲而不舍的执着追求,还一直想买她的那本《民主的看门狗》来看。当时在我的眼中,海伦代表了我理想中的那种媒体人应有的形象。但前一段时间看到的一篇柴静的文章《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让我对媒体人有了更深的认识。在那篇文章一开始提到了海伦辞去白宫记者转做专栏作家后发生的一件事:因为在某一个集会上对着镜头说:“告诉以色列人,滚出巴勒斯坦……他们(以色列人)可以回家,去波兰、德国,去其他任何地方”,海伦在舆论压力之下辞职了。从个人角度来说,她的言论无可厚非,因为她是黎巴嫩后裔,她有理由去恨;但是从职业角度来说,她的言论有失偏颇了,因为“公众对记者这个职业的要求是揭示这个世界,不是挥舞拳头站在什么东西的对面。”
  
  其实,要让一个人不知畏惧不难,但要他不带好恶就很不容易了,记者也不例外。
  
  没有人可以拍着胸脯说他没有带着自己的标准去看待一些人一些事,记者,至少是绝大多数记者,也没有胆量宣称自己的报道是完全客观、准确的。一个人在描述一样东西的时候总会根据自己的习惯、思维进行加工编辑,在一篇时间有限的新闻报道里,记者就更会进行筛选删减了。于是不知不觉中(有些时候也是故意的)媒体引导观众关注一些东西,忽视一些东西;而背景画面经过不同的剪辑也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感官体验,更不用说选用不同的音乐对受众情绪上产生的影响差异了。
  
  相比于过去,现时代的信息量之大是以前从不敢想象的。信息渠道的丰富让人有了更多的方法去了解一件事情的正面反面,但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却让人失去了去了解一件事情的正面反面的愿望。而一些信息媒体却在利用技术手段来深化我们这种心理:RSS订阅可以让人可以有选择性地去读自己喜欢读的东西;文章分享功能让更多的人去跟随一种观点态度而忽视其他;讯息平台的排序功能又自动让阅者最多的文章被更多地阅读——马太效应在媒体界的影响竟是如此之大。不要说那些为了获得收视率而故意迎合读者的心态(闾丘露薇笔下的媒体),就算是带着揭露事情真相却不幸为自己加上了情感的枷锁的记者(柴静眼中的媒体),也会因为信息传播渠道的这种无序的筛选性而产生意想不到的误导作用。
  
  在柴静的文章中还引用了一位读者对柴静文章的评论:
  
  “如果你用悲情贿赂过读者,你也一定用悲情取悦过自己,我猜想柴静做节目、写博客时,常是热泪盈眶的。得诚实地说,悲情、苦大仇深的心理基础是自我感动。自我感动取之便捷,又容易上瘾,对它的自觉抵制,便尤为可贵。每一条细微的新闻背后,都隐藏一条冗长的逻辑链,在我们这,这些逻辑链绝大多数是同一朝向,正是这不能言说又不言而喻的秘密,我们需要提醒自己:绝不走到这条逻辑链的半山腰就嚎啕大哭。”
  
  不管现状如何,我都有信心未来的媒体可以做到闾丘露薇所写的“不带偏见”,但能否做到柴静所说的“准确”我不知道,或者说,这种“准确”也是需要受众去配合努力才能实现的。更何况,“准确”本身也是带有很强的地域和时间性的,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见解与标准。就像一篇文章里说的,“人总以为自己是在直立着走路,若干年后才发现,原来人们是倒立着走过那段历史时期的。”
  
  历史只是每个人头顶的那一片天空。

来自: 豆瓣
作者: cozy-    时间: 2012-10-23 09:45
  闾丘露薇
  
  对于这样独立特性又才华横溢的女子们,我总是无法抗拒的被吸引。
  
  可能因为看之前期待值太高,没有打五星的冲动,却觉得这是一本绝对值得一读的书。
  
  消除偏见,从某种程度上讲,相当于要重塑自己的价值观,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啊,因为你不得不打碎一些曾经深信不疑的东西,甚至否定一部分曾经的自己。
  
  但如果每个人都愿意在这件事情上多做一点努力,这个世界一定可以更美好的。
  
  (其实我只想写到这里的,但豆瓣说“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想到前段时间看得白岩松的《幸福了吗?》对于这个人从最开始的小欣赏到中间很长一段时间的不待见到最近两三年的大欣赏,我算是我自己认识一些事情上的某种进步吧
  
  像他们这样的新闻媒体人,比一般人有更多认识这个世界的途径,这是我向往的。生活在一个与自己的价值观格格不入的环境里,我一方面鄙视自己没有勇气和力量离开,一方面也需要一些虚幻的东西来支持自己坚持下去。多读一点书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来自: 豆瓣
作者: 清清$    时间: 2012-10-23 09:45
  1 要让民众关心是非,而不是先确定立场;要为民众说清事实,而不是引领大家的好恶,这是媒体的责任。
  
  
  2 现在的年轻人里,优秀的太多,懂得独立思考的却不多。他们的表达经过了计算,为的是能获得最高的回报,是因为他们看到,只有这样,才能在自己所处的社会被视为精英、榜样和成功的标志。
  
  
  3 如果媒体只是放大议题,不带领受众去做深入思考,那么这样的媒体依然只能停留在作秀的层面,不是真正在做新新闻。当我们把媒体的底线一点点降低后,整个社会的判断力其实也在降低。
  
  
  4 要在这样的社会里获得成功,必须花精力和时间去经营一些表面的东西。中国人从小便开始学习各种不同的才艺,不是因为兴趣,而是因为多一项技能。正是因为这样,中国是全世界学琴、学画、学芭蕾人口最多的国家,却很少有艺术家出现。因为进入中国的商学院往往就意味着成功。对于那些选择了中国艺术院校的人来说,他们大多是为了成名,因为成名已经和成功基本等同。
  
  
  5 如果民意是处于可以被操控的情况下,公众的集体无意识,则会成为利益集团手上的筹码。
  
  
  6 这就是我们所接受的教育模式。我们一方面被教育要对自己自信,一方面又被不同的模范人物左右着我们的人生目标,有意无意地复制。而我们却还没意识到,这其实需要改变。
  
  
  7 每个年代的人,生存的压力都以不同形式存在着,区别只在于物质上的多寡。

来自: 豆瓣
作者: 金剛菩$    时间: 2012-10-23 09:45
         因為能真真切切感受到閭丘女士的真誠,所以評價比三顆星多一顆星;也因為認為閭丘女士能寫得更好,所以評價比五顆星少一顆星。
  
         整本書我最喜歡開篇的“序”——《從記述到思考》。因為能脫離具體事件和話題的纏繞,好像傾聽閭丘女士最純粹的思考和訴說。也因此,我在開篇即被閭丘女士的真誠所打動。
  
         《序》裡說:“原來文字是可以進步的,思辨能力也是可以進步的”。說得真好,因為感同身受,所以覺得好。也因此,在看到正文中偶有表達不暢的時候能會心地一笑,并更加感受到作者文字素面朝天之“真容”中包含的真誠。
  
         若只夸一個廚子的菜品外相好,等於說人家燒的東西不美味。但此理不能用在這兒。夸多了閭丘女士的序言並不意味著之後的平淡。對新聞專業的愛好者而言,本書解開了近兩年有價值新聞事件鮮為人知的層面——通過重新的審視和理智解讀,閭丘試圖告訴我們的國民,準備成為公民的國民,如何告訴,如何傾聽,如何包容,如何……看得出來,閭丘女士希望過去的新聞事件前臺幕後的主角和觀眾們,能成長成為堪稱理智、理性的公民。從此說,閭丘女士此書具備——或這說我希冀很多人能認識到它具備——“啓蒙”意義和價值層面上的延伸性。
  
         “啓蒙”,多麼浪漫而久遠的詞語。沒有想到偏偏稀缺於當下的中國。我悲哀地認為:沒有跨越式發展這回事。因為你跨不過去。人類的悲哀之一,就是眼看到別人在近前摔倒,你未必就能免去這一跤。貪腐、污染、泡沫、躁動……——哪一個跑得掉?把別人研發出來的技術拿來利用就能叫“跨越式發展”?“後發優勢”?
  
         因此,倘若缺失現代文明的“啓蒙”,我們在心智上不僅仍是落後的;更無法以一個迷茫和混亂的心理、思緒,驚慌失措的文化層次面對後現代的來臨。
  
         我希望,像閭丘女士《不分東西》,以及劉瑜女士《民主的細節》這樣極具啓蒙價值的書,能多起來。而更重要的,真正終極的目標是——像閭丘女士和劉瑜女士這樣的公民典範能多起來。只有那樣,我們才能真正自豪、自尊地認為我們生活在一個文明的國家、社會。

来自: 豆瓣
作者: 宁静的$    时间: 2012-10-23 09:45
      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我以前的老板也是记者出身的,他告诉我,作为记者,要用客观事实去报到新闻,不能带有自己的感情色彩,一旦带有感情色彩的报到就不是基于客观基础之上的。
    《不分东西》这边书再次阐述了这个观点,同时告诉我们如果要客观的看待事物的发展就不能带有偏见,也指出每个人看事物的角度不同,因而所说的观点也不同。
     这是一本有趣的书,看过之后让你用客观的角度看世界。

来自: 豆瓣
作者: 狸丫小$    时间: 2012-10-23 09:45
  我记得实习的时候,办公室的曲老师对我说过,传媒行业看似风光,其实只是外人不了解,实际上付出的辛苦是非常非常大的,那些光鲜亮丽的主持人,在电视机前是如此风光,但是在卸下妆以后,脸上的灰败已经无法看了。
  
  这些话在我实习的日子里得到了充分的验证,我的一个实习生同事为了工作加班加点,她家住的很远,每次来回各要一个半小时,忙的焦头烂额,瘦的不成人形了,最近的这段日子,拖着高烧也来上班,脖子上都是拔火罐的印子。
  
  我打心眼里心疼这个比我大了4岁的姐姐,也很高兴认识她,我总是把身边的人拿来当做榜样,虽然她发着高烧强忍着来上班很不好,但是我依然佩服她的毅力和勇气。
  
  我一直很想变得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想要出去租房子,自己赚钱,自己念书,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哪怕这样累趴下了也好,但是往往决心下到一半却又会懈怠下来。我常常会想,其实我想要做的很多事情都这样慢慢的被我放弃掉了,那我还剩下什么呢?
  
  就像我为什么那么喜欢闾丘露薇,她真正吸引我的,不是那战地记者的光辉形象,而是她一路走过来的艰辛,她做过会计师,做过销售,做过翻译,还买过文化衫,推销过汽水,在咖啡屋里打工。她经历过的一切都是她本身最宝贵的财富,人生经历的越多,看东西就会越透彻,做出的决定和走的路,也会更通透,更坚实。
  
  

来自: 豆瓣
作者: 残酷一$    时间: 2012-10-23 09:45
  朋友惊叹我读书速度,重点不在读者自身。@闾丘露薇 #不分东西#绝对拿上手就不想放下。她是个了不起的记者。正因为如此,过于冷静且中立导致其职业病:文章略嫌拖沓和啰嗦,文字也没有严谨斟酌的痕迹。但绝没有妨碍我们了解她对媒体的深刻体会:新闻没有正面和负面之分。足够谦虚的同行,应该懂的

来自: 豆瓣
作者: 你不知$    时间: 2012-10-23 09:45
  恩,是有道理的书也适合我来读,一些观念,一些思维方式非常值得看看。我们需要去培养自己一个开放包容理智的性格,以来促进我的社会。我们媒体的公正性和独立性应该好好的对待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壮得惊$    时间: 2012-10-23 09:45
       今天,在这里,不谈人,只谈书。
     作为一个政治学专业的童鞋,经常到“一五一十部落格”鬼混,看一些评论。2010年底,一五一十部落举办了一个活动,我留下了邮箱和地址。没想到,过了一个星期,就在我寒假回家的当天,这本闾丘露薇的新作,以她本人的名义赠送给我,寄到了我手上。
      在火车上就开始读了,卧铺,在车上就一口气读了一百多页。
      我并不想歌颂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因为它只是使大脑中一些想法成为了理论,系统抽象了。这本书始终围绕“偏见”来写,还举了大量例证,来证明“偏见”的形成与存在,及其影响,很值得读。
      谈起偏见,印象最深的是2010年十一月份,《潇湘晨报》的晨报大讲堂《美国国家档案馆中的中国抗战》,主讲人章东磐讲述的一件事情:他到过松山,同一名老英雄谈中缅战场上,伤员是怎样从山谷里运走的,老英雄回答是美国人用直升机。章先生不相信,他以为老英雄的记忆错乱了,二战时期怎么可能有直升机?因为我们知道,直升机是战后才投入军队使用的。等到他在美国档案馆看到有一张1945年照片在中国战场上的拍的,里面的确有美国直升机飞到松山救伤员。
      这个故事有很大的启示就是,我们往往认为自己的常识是对的,然而,却很少认为自己存在着诸多“常识性偏见”。
  
      《不分东西》有个遗憾,也就是我不力荐的原因:这本书自身是存在一种叫做“普遍价值”的偏见,也就是说,排斥“偏见”本身,也是一种偏见。

来自: 豆瓣
作者: 拓荒者$    时间: 2012-10-23 09:45
  不分东西,不左不右,这是一个立场,一种素养,其实也仅仅是媒体人的职业操守。
  保持中立,就事论事,起到监督作用。
  在西方,媒体甚至被称为第四权而存在。
  说起简单,做起难。毕竟媒体的生存受制于种种条件,而受制于人的组织必然存在着某种立场,要做到公允不偏颇那就难上加难。
  偏见必然存在,立场永远都有。
  媒体的作用越来越大,媒体人的职业道德和人文情怀是否到位,这是减少偏见,弱化立场很重要的素质。
  归根结底,言论自由才是减少偏见的最根本方法。百家之言,各有说法,各有立场,一个立体的信息源,社会便呈现在所有人面前,让具有独立思考力的民众思考和选择。
  独立思考能力的民众对于偏见和立场的认识同样重要。
  

来自: 豆瓣
作者: 千山暮$    时间: 2012-10-23 09:45
  闾丘露薇,我不知道这个名字对新闻工作者和学传媒的学生来说意味着什么,但是对我这样一个门外汉来说,是一个所谓的“名人”。对太过出名的东西,一向采取避而远之的态度,可能这也是我对一些热门话题一直都处于一知半解状态的缘故吧。不过就她这本畅销书,还是买来看了,习惯了钻网络的空子,从网上下载书看后,很难有书让我下定决心下来买,除非是专业的,这本的试读让我产生了买书的冲动。
  
  不得不说,这前言和后记深深的打动了我。理性的分析、不带偏见的努力、个人思辨的灵活和温暖,在以“媒体人的品格”为题的后记中,让我看到了于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思维方式一种不同的视觉。
  
  我想:读书,并不是让我们去全盘接受作者的思想,你可能会有相见恨晚的共鸣,不过却不是沿着作者的轨迹去“人云亦云”,那看书也便成了“思想复制”。最重要的应该是“在别人的思想上建立自己的思想”,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我们可以尝试着用一种不同的眼光去看待某个问题,而不是一味的沉浸在自己固有的思想和自以为是的事件“真相”中歌舞升平。不在“人云亦云”里粉饰太平,也不在“愤世嫉俗”里思想暴动。
  
  有一句话,离开了本书的主题,说的是作者的感受:虽然这个时代让人无奈,可是我们的幸福感也恰恰来自我们所身处的这个时代,那么,走好,记得相互取暖。
  
  说白了,读书,思考,不过是为了让自己更好,让这个世界更好。
  
  所以,别忘了,一路上,和身边的人,相互取暖。

来自: 豆瓣
作者: 稻草人$    时间: 2012-10-23 09:45
  之一,媒体人的品质
  说起记者,就想到了在江西的经历。
  2010年夏天,有个电视台的记者在三联学校要求采访一个曾经被拐骗进入了盗窃团伙,现在改邪归正来读书的聋哑人。
  当时经过和学校以及当事人的沟通,加上电视台的人信誓旦旦说会打马赛克前提下,我们安排了采访。
  到了快播出时,对方打电话给我通知我去看,我顺便问了一句,打了马赛克吧。她说没打马赛克。我立马就急了,我说不上了,不上了。因为我们担心这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包括他的家人。所以我说不播了。但是那个电视台的记者说不行了,已经进入程序了,无法逆转了。而且她保证说不会有什么影响。无奈,我赶快给学校打电话,要他们看看效果如何。
  幸好,学校的人看了,说没什么,镜头也短。
  
  不过,从此,我对媒体,特别是电视台留下了非常恶劣的印象。不仅仅因为他们不讲究诚信,说话不算数;更因为他们这样不尊重采访人的隐私,毫无顾忌地把当事人放在大众之下,任人伤害,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修养。
  
  加上之前,我听说过的江西一个电视台,在采访了刘九龙后,结果没有按事前说好的保密,把他家都放出来了。九龙后来希望讨回公道,结果不了了之。
  这样的经历另一个艾滋感染者也遇到过。也是电视台答应了,结果播放时,全部暴露了感染者的身份。
  每每谈到这个事情,我们3个都对电视台非常失望。
  从聋哑人到艾滋感染者,在媒体,特别是江西电视媒体的眼里,我们这些弱势人群没有任何尊严,只是电视台用来吸引眼球和收视率的工具。
  媒体人堕落的程度让我心寒。
  
  这种现象在闾丘露薇的书《不分东西》中得到了验证。在《“港漂”的内地学生》中指出,内地来的学生喜欢听关于成功的故事,希望问如何成功和出名的问题,心态很浮躁。学生的这种心态其实反映了全社会的风气都是这样。
  可以想象,这样的人毕业后进入媒体,又会影响媒体的内容。于是,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媒体对社会浮躁推波助澜,而浮躁中的社会人又进一步恶化媒体的浮躁。闾丘露薇说:“在大部分人还没有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之前,媒体追求收视率,吸引眼球,只会让这个社会更加浮躁,甚至误导民众。媒体是应该拥有社会责任的,特别是中国的媒体。因为中国民众目前的选择并不多。”
  
  说到社会责任,就要说到公民社会。在公民社会,人,企业,才会有责任。
  有责任,就有底线,有道德,有使命感,有诚信,就不会出现种种没有底线,没有道德的恶性事情,以至于温总理说这样的话:“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
  
  所以在最后闾丘露薇在后记《媒体人的品格》时说:“曾经觉得,只要用专业的手法,敬业的精神,去做好自己的工作,已经算是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但是现在,当我不断反省自己的时候,我问自己,作为一个公民,我合格吗?作为一个媒体人,我合格吗?作为一个公民,我为何不能对社会多尽一些责任呢?作为一个媒体人,我为何不能在不说假话的同时,多说一些真话呢?做公民的底线,还有作为一个媒体人的职业底线,是不是应该随着时间而不断地提高,而不是后退呢?我们渴望看到社会的进步,但是自己又做了多少呢?”
  
  我们太缺乏像她这样的反思了:不论是媒体人,还是商人,不论是教师还是医生,不论是警察还是工人,我们太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忘记了抬起头来看看这个社会,看看自己在哪,看看不论是社会还是自己的运动方向是哪。强调公民责任,就是希望我们不要一味工作,而要想到自己作为公民,你的所作所为是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谐,还是制作了冲突、歧视?你是把权利放在第一,还是把权力放在第一?这不仅仅是记者需要思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我们的行为和工作在这个社会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和地位?等等,需要不断审视和反思自己所处的位置,自己所做的事情,并不时与公民社会的概念去进行比较,看看自己是不是偏离了位置。如果我们就这样埋头前进,结果,这个社会很容易再次重蹈二战德国和文革中国的覆辙,把这个国家社会带向毁灭。
  而媒体人,因为掌握着新闻传播的功能作用,责任更重大,如何引导大众去思考,媒体起着关键作用:“如果媒体只是放大议题,而不带领受众一起去深入思考。那么这样的媒体依然只能够归纳在作秀的层面,而不是在真正地做新闻。或者大家认为媒体作秀,娱乐大众,最多显得自己很cheap,也不会带来其他坏处,那可完全错了。这就有点像温水煮青蛙,当我们放任媒体把底线一点点降低之后,整个社会的判断力其实也在同时降低。”
  
  新闻记者,是无冕之王,我希望他们不要降低自己的道德底线,去侮辱了这个行业,而应该以身作则,去给维护作为记者的尊严,去担当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从记者到妓者,只有一字之遥。
  
  
  之二,新闻报道reporting和宣传报道propaganda
  
  13年还是14年前,在关于总结自己学英语的感受时,在最后我附上了自己阅读外语杂志的心得,大意是就是觉得外国媒体很坏,抹黑攻击中国,天天说中国这不好,那不好,觉得他们居心不良,动机不纯,处心积虑地恶毒攻击我们伟大的党和政府,觉得他们好坏,我说我再也不想读这些外语杂志了。
  现在想想,才知道自己错了,原来人家国外,新闻是reporting,去报道事实;而中国是有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而没有真实报道;在国外新闻媒体的作用是监督政府,批评政府,是watchdog;在中国是夸大或者编造事实,进行宣传报道,是propaganda。
  当初国外媒体报道歪曲我们的时候,我们觉得很愤怒,很生气,并且喊出了个口号叫:做人不要太CNN。可是我们自己有没有想过,我们自己的新闻做人是不是也很CNN呢?
  我反对所有的CNN,不但是国外的,也包括国内的。包括《不分东西》里,闾丘露薇指出,在报道新疆事情的时候,国外媒体很过分分,带着偏见去采访和报道。我觉得我们完全有理由愤怒,并且表示抗议(导致我的一个朋友很鄙视我,居然去反CNN网看资料)。可是我们自己的呢?在利比亚的报道上不也是这样吗?害得人家利比亚人特意为CCTV打出了中文横幅。我们自己的国内很多问题,不是也一样,只见宣传报道不见新闻报道?现在回过头看,我们凭什么愤怒?抗议?简直就是五十步笑百步。
  
  天不怕,地不怕,最怕媒体带着意识形态去报道。其实很多问题无关政治,“。。。没有任何政治企图,也没有给政党绑架,而是来自对自己生活的地方的热爱,对未来的一种责任感,以及一种人文关怀。”
  40年前,中国刚刚开放的时候,邓丽君的歌被批评为用来腐化年轻人思想的毒草。现在看看,多么可笑的观点,简单的一个流行音乐动辄用意识形态去上纲上线,让人贻笑大方。同理,新闻报道如果处处讲究政治正确,最后只会是有政治,没有正确。这是天下媒体共同要面对的问题:政治正确。中国如此,国外也是如此。国外很多媒体的中国很多问题的立场上,也存在政治正确的问题。这也是新闻的特殊性。所以,作为读者,我们必须学会从众多的声音中来寻找事实真相:永远用批判性的观点来看待新闻。

来自: 豆瓣
作者: 好运少$    时间: 2012-10-23 09:45
  “圈子是一个可怕的东西
  对于追求相同利益的人是最好不过的基础
  但对于希望思考的人来说
  则是一种束缚
  对着权贵说话不需要勇气
  但对着普罗大众说不,需要更大的勇气。”
  
  “在大部分人都还没有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之前
  媒体追求收视吸引眼球
  只会让这个社会更加浮躁
  甚至误导民众
  中国媒体应该拥有社会责任
  因为中国民众在目前的选择并不多”
  
  “当我们指责政府拥有特权的时候
  却没有看到
  给公众特权同样是危险的事情”
  
  “如果只是有勇无谋
  我们只能永远陷入自己的悲情里
  仰视对方的傲慢”

来自: 豆瓣
作者: 宋。媛$    时间: 2012-10-23 09:45
  早早的在豆瓣推荐上看到这本书。
  然后去了当当网卓越网查阅。
  最后始终又忘记了。
  
  周隆赞同学来青岛的时候
  我俩去不是书店。
  我要焦糖玛奇朵
  他要卡布奇诺
  我拿了张爱玲的红玫瑰白玫瑰
  他拿了闾丘露薇的不分东西。
  回到座位上
  
  我惊讶他竟然拿了这本书
  因为这是我最近很想要读的一本书
  人就是这样。
  偶尔有人触到了你的心思
  你就会在心里止不住的感慨缘分呐心有灵犀呀
  即使他坐在那,书连翻都没翻不停地在玩手机
  你也会以为其实他是懂你的
  于是心里着急的问他
  好看么?
  好看呀~!
  你看了?
  看完了!
  。。。。
  
  于是心里开始复杂浮躁
  连自己的书也看不下去
  有时候我在想
  很难找到一个可以陪你一起安静看书的人
  两个人坐在一起
  心就变得敏感
  想东想西
  静下心来各自安静读书沉浸在书中的世界便被看成冷落了对方
  安静读书变成了一件复杂的事情
  
  这本书依然是我最近很想读的一本书
  找个时间
  一个人安安静静看完它

来自: 豆瓣
作者: 若雨荷$    时间: 2012-10-23 09:45
   从4月1号看了这本书后就一直念念不忘,因为没看完,直到今天才看完。这是一本有着很独特视角的书,因为作者特殊的身份,一个资深的新闻人。目前貌似就职于凤凰卫视。这就决定了她有着迅速贴近食物本身实质的特点以及从整体和大局观上思考的能力。
  
      整本书从偏见出发,从个人的角度去解读了2008年至2010年国内外发生的新闻大事。作者最主要的是力图还原事物本身的样子给大家看,越真实越好。从她的眼光里,突然发现自己原来是如此狭隘。不过狭隘也有狭隘的原因,我们被主流媒体奴役了这么多年,早已退化了思考的能力。这就牵扯到一个做人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我们该拥有什么。
  
      我想最主要的,还是要拥有独立精神,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一点无论在婚姻中,还是日常生活处理事务中都显得无比的重要。很多女性都有这样的想法,譬如结婚之后,就不再走自己的路了。丈夫的想法就是自己的想法,丈夫的目标就是自己的目标,就这样一步一步地迷失自我。直到有一天,你的丈夫说,你怎么变的这么的狭隘,层次如此之低,手上只有眼前这么一点点事情,这时才欲哭无泪。在说起,难道我的付出不是成就了你吗?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就像是作者在书中所说的,希望在今后人们提起来,不是因为她的美,因为战地玫瑰,而是因为她的思考。这点我相当赞同。在闾丘露薇哪儿,主要是探讨偏见的产生发生造成的影响和之后该如何。可在我这儿,我看到的只是作为一个女人是如何深入地去了解整个事件,并在掌握了大量的资料后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尽管这些意见和主流媒体大不相同。在这里又牵扯到了一个媒体人的职业道德相关。
  
      到底一个怎样的媒体才能算得上一个称职的媒体。从最根本上讲,媒体应该是一面镜子,发生什么,就报道什么,把所有事实都摆在观众面前,而透过这个事实你能看到什么,那就是你自己的事情了。可是从国家舆论层次导向上讲,媒体是一个标杆。你必须有你的观点,这个观点也必须符合科学的发展观,这才能够引导人民走向“幸福”的道路。这就是舆论导向性。
  
      如果在这个时候,媒体的观点与现实产生了偏差,又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
  
      一个人的偏见引导了一群人的偏见。一个人的以点盖面或者是不实报道甚至可以引起整个民族的抗议与不安。是的,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里,你怎么做?你怎么做才能做到最好?你怎么做才能即不忘社会的阴暗面又不会让人悲观绝望?这都是对媒体人的考验。
  
      要做到客观公正现实的报道和引导每一件事,媒体所需要素质就很高了。一个老的媒体人可以迅速从一个事物联系到过去几十年所经历的变革,就像是站在山顶上看日出。而一个新媒体人,始终站在山谷中,看不了全面。这就决定了我们要学贯东西,了解每个事件发生的背景,而不只是他的现状。这也决定了我们要学贯古今,看到历史,也要看到未来。
  
      敬佩这样的新闻人。只是因为一个思想独立的女人,所面对的世界将远远精彩与那些心理抑或各方面有着依赖感的人。看这样一本书,更像是一场头脑风暴。
  
      而最终我们想要得到的目的是什么?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在房贷,学业,婚龄逼近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该不该挺起被压弯的腰,大声地抗议,为什么都要我们来背负。社会凭什么给我们如此压力。社会又凭什么给我们如此之多的诱惑!为什么不能把压力转借到大脑上,我想知道我们的祖国会走向怎样的发展,因为那也预示着我的未来。我不想一切向钱看,可这不也是舆论所给我们的指示。
  
      去吧,做一个有钱人,有钱有车有房,资产XX万,这样的话,即使回到母校,还会吃一碗不一样的高级的盒饭呢。媒体也会报道你,作为一个“成功人士”,到处宣讲“成功经验”,抑或考入哈佛,成为“刘一婷那样的女孩”,考入音乐学院,即使你杀人了,也是因为“激情”,你罪不至死,只是因为你用的是“弹钢琴的手”。实在不行高喊一句“我爸是李刚”,不管在多少人眼皮子底下,判多少年都无所谓。
  
      很多的不公与特权使我们愤然,可是愤然后,我们也想要那些不公与特权,那怎么办?升官发财是也。有钱有权什么事情办不到呢。
  
      但是舆论还在大喊,现在的年轻都怎么了!作为垮掉的一代,你们怎么可以要求刚结婚就有车有房,为什么把所有的眼光都放在钱上,放在iphone上,放在相亲热潮上。放在自己一亩三分地上。看看我们的祖国吧,他是如此的千疮百孔却又欣欣向荣,他需要你的理想你的志向做为支撑,作为血液,去维持和发展。你们怎么可以狭隘,又怎么敢狭隘呢?
  
      这能怪我们么?我们不是垮掉的一代,我们只是在压力下连三餐都不济的一代。给我们一个良好的温床,我们会繁衍的比谁都旺盛。对他们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你去死吧!
  
      最后,闾丘露薇借了韩寒的口,说出了她对年轻一代的希望。那就是自信,负责,真诚,勇敢。
  
      我想再加一条,思想的独立比行为的独立更重要。
  
  

来自: 豆瓣
作者: 惊世鬼$    时间: 2012-10-23 09:45
  原谅我如此喜爱这个句式。
  
  我记得小学二年级的女同桌,也叫露薇。这让我后来看凤凰卫视的时候,多留意了闾丘姐姐几眼。昨天有幸去了她新书的签售现场,观众提问时有说自己十六岁看她的,有说十三岁看她的;我忘了自己什么时候关注她,至少小于十三岁。我没提问,只好笑而不语。
  
  观众的提问我大抵都忘了,只记得那位十九岁的小妹妹,在发言的最后希望闾丘,保持自己的观点,「不要为中国政府说话」。
  还记得一个,有人问她在Twitter和新浪微博上说话有何区别。她说在Twitter的人大多是知道分子,不需要她在微博上那样传播常识之类,所以她大部分时间是看推。
  
  还是讲一讲内容吧。文字洗练,选用素材也颇有趣;尤其是开篇那个Twitter的段子,关于奥巴马在上海的那场Town hall meeting。我记得自己当时看网络直播时说,奥巴马自以为在跟中国未来的青年领袖对话,而真实情况是大部分青年学生在睡午觉,电视也根本没转播。
  这本书主题是偏见,的确切中时弊。资讯越来越多,偏见却越来越重;关键是得到的资讯是怎样的,而国内的资讯往往是一边倒且具有煽动性。本书尺度还是蛮大的,书中自然提到了传说中双语精神分裂的《环球时报》。
  看完后最大的启发就是“正面新闻”和“负面新闻”。闾丘说新闻不应该有什么正面负面,新闻追求的是价值。整本书的基调就是普及常识,所以读者也别期待她讲得很深入。
  
  书是第一版,大概有一页是漏印了,希望再版时可以改正,毕竟书价这么贵,怎么可以给读者有印刷错误的书呢?另外纠正一下闾丘一个错误,“口碑不好”是错误搭配,“口碑”就是指好的评价。不是在故意挑剔,是看到太多人犯这个语病了,顺带一提。
  天窗文化的书买过几本,最大的感受是印刷都是很好的,就是价钱太坑爹了——所以,可以考虑改名叫天坑文化吧。。。
  (开玩笑而已嘛,请潜伏在豆瓣的天窗编辑们莫见怪~)
  
  说回凤凰卫视。我很小的时候看凤凰,所能记住的最早的节目就是一部纪录片,《回首辛亥革命》。当年是九十周年,白驹过隙,忽然民国百年就到了。
  多年以后,我渐渐对凤凰有些失望,但对闾丘从来没有失望。遗憾的是,在她面前我还是拘谨了,其实我想喊一声“闾丘姐姐”的。

来自: 豆瓣
作者: 骚的特$    时间: 2012-10-23 09:45
  广州购书中心六楼,闾丘露薇大姐(我老家话就是年轻女人的意思)在我破产买的《不分东西》签上中英文,本来我还想问几个问题,众人之下我居然放弃了这样做的勇敢。。。
  好在我这个写手喜欢文字沉默的力量,没有发生的可以写出来。
  本来我想让她签第88页。
  本来我想让她签另外一本书,因为《不分东西》属于我,我有权决定不受原作者的签名定格。
  本来我想有三个问题:
  1闾下一本书的时间预测。
  2出版此书的几个阻力。
  3日本之行的心情。
  问题未遂~
  我甚至幻想,能否学鲁迅送我一本书,我觉得我热血了13年。关于写作,何止用爬行的灰色写手可以概括?
  4.4.的凌晨四点多,《不分东西》看到86页,这样三天就可以看完它了。
  很想说,完全看明白一本书,我就想烧掉一本书,因为我没有存放书的空间了。带走,有选择就有分裂的痛苦。
  如果我有时间,《东西不分》,可以代表现在中国教育的强迫症,80后的牺牲品如我这个自虐先锋。
  如果说能为日本地震做些什么?
  我说如果可以献600CC的血,我愿意。血最能代表一个人的精神。。。可是,我的血是否能送到那么远?有那么久的保质期呢?
  一直写,一直买书和过期杂志。。。一直换工作。RMB一直嘲笑着我的精神。
  孤岛宏 2011.4.4.
  关于勇敢和专业,我觉得勇敢重要一点。

来自: 豆瓣
作者: Federi$    时间: 2012-10-23 09:45
  前前后后用了三四天时间的跨度看完了这本书。
  应该说这三四天是我个人心气比较浮躁的一段时间,可也正是借着浮躁,我对这本书的优劣有了自己明确的判断——这本书比不上刘瑜的《送你一颗子弹》。因为对于后者我同样是在心气浮躁的情况下开始阅读,但后者很快就能够把我吸引以致手不释卷并且得到了安静舒适的阅读感受。
  同样是具有影响力,同样是当今女知识分子的代表,我感觉刘瑜驾驭文字的本领更深——当我打下这几个字时,我突然又想到两本书的表达方式不一样(一个篇幅长一个篇幅短),两位女性的学术背景职业不一样(一个记者一个教授),两本书表达的集中程度也不一样(《东西》集中表现偏见,《子弹》包罗万象),所以我以《子弹》的短小、丰富、精悍来否定《东西》的可读性似乎很有偏颇、或者可以说是赤裸裸的偏见,而《东西》一书所想表达的精髓正是叙述各种偏见的形成与表现以让读者通过反思尽可能地摒弃偏见。我这样论断似乎真的就是没有读透本书的表现。
  然而,平心而论,这本书的阅读于我而言确实不是一次愉悦的旅程。
  譬如,当我读到"当Jane和她的同伴谈起gang of four(“四人帮”)时,台下的年轻听众对于这个英文短语显出了迷茫的神情,就算是翻译成中文告诉他们,还是有不少学生在交头接耳地相互询问,“四人帮”到底是什么。"(第六章),我很纳闷很疑惑,这个举例是用以说明大陆学生对文革了解空白的,但以我个人的经历来看“大陆学生对文革了解相当空白”简直是个伪命题(如同当代中国年轻人不关心政治一样),我从小学到大学漂流三省四市,所到之处所接触同学几乎都对文革有相当程度了解,尤其是初中以来稍微在历史课上认真听讲的起码也清楚文革起止时间,怎么会至于在大学讲座里“交头接耳询问四人帮到底是什么”呢?说询问四人帮到底是哪四个人我倒觉得还有可能。同是这一章,作者又举了自己听说的“小朋友描写春天”的例子,这样类似的例子版本很多,且多言大陆教育死板云云。这样的叙述同样与我个人的经历抵触很大,我印象中我不同阶段的老师经常举这样的例子以说明自己不属于那种刻板的老师,在我尽可能了解的范围内老师也多是如此,所以我真的想问传闻中那么刻板的老师是不是只是传说呢?那些不同版本的故事也仅仅是为讽刺而讽刺的寓言呢?因为,我觉得最起码没有哪个老师真的会蠢到成为讽刺故事里的现实版本的。退一步,即使真的有那样的事实,这样的事实又会是多少年代的版本?作者相识的朋友的孩子又究竟是什么年代的人呢?
  以上就是书中最让我觉得不舒服的两个举例。我觉得作者作为媒体人,“挑剔”是职业素养,所以理应对类似的故事非常敏感,但故事的真实性以及来源真的有待考证。
  此外,我的“不舒服”还有读了<如何向大众说不>依然不晓得如何对大众说不,读了<两个同而不同的错误>却不懂为合同而不同(可能读得太不仔细的原因)....总之总体感觉上去,作者行文篇幅较长所以主题变化思维跳跃难以把握。
  但书中不少句子段落单拿出来倒真的感觉不错,比如我摘录的:三年的时间,从学校走入社会,很多年轻人都会出现转变,不是说他们不再拥有理想,而是有时间和一定的人生经历去重新审视自己曾经的追求,从而重新排列自己所追求的东西的次序。
  此外,我个人还觉得第二部分最后四篇都是亮点~
  封面上的介绍应该是来阐述书的主题的,所以书的主题就是关于偏见的,但是即使现在,我觉得读完全书之后对偏见的理解与读完封面那段话境界差不多,书中的内容貌似仅仅是些平常不易获得的见闻罢了(liao).而这些见闻可能对新闻工作者以及闾丘露薇的粉丝又比普通读者更有吸引力——也许这又是因身份不同信息不同而让我产生的偏见,但我的确是这样感受的,所以我说这本书只是一本适合做畅销书的书。

来自: 豆瓣
作者: 老大请$    时间: 2012-10-23 09:45
  看了看,对作者抱有文字幻想的,不如直接看她本人。只能说对于作者本人的兴趣,要远远超过对于她文字的兴趣。看之前抱着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因为挺牛的一个女性作者,媒体上宣传的挺厉害。但是然而文字是很能说明问题的,说话和写字还真不太一样。不如直接看本人节目,不解释,你懂的。

来自: 豆瓣
作者: 盛饰新$    时间: 2012-10-23 09:45
  什么事底线???
  社会学、经济学和心理学术语,指人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谈判双方讨价还价时心里可以承受或能够认可阈值的下限、或某项活动进行前设定的期望目标的最低目标和基本要求。
  
  如果每个人都可以坚守自己的底线,而这个底线会随着时间不断提升,那么,我相信,这个社会可以变得更好;
  
  你的底线是什么?国家的底线又是什么?盛饰新贵

来自: 豆瓣
作者: Bruce.$    时间: 2012-10-23 09:45
      其实之前我不熟悉‘战地玫瑰”,读完书百度了一下闾丘露薇,发现她真的是一个执着和独立的人。从此知道这个人,会关注她的事。
      书名叫《不分东西》,大意是抛却一切左右、敌我等偏见,不加预设,一心求真。事关知识分子的丰富内涵和独立人格。

来自: 豆瓣
作者: 古罗马$    时间: 2012-10-23 09:45
         在中国做个有理想的媒体人就跟做个有理想的医生一样难。可以看到问题,可以暴露问题,可以呼唤人们关注,总觉得关注了也没什么用,世界还是这个样。
      怎样消除偏见,重点在于了解。有讽刺意味的是:作者举了几则twitter来鼓励人们互相了解,而事实是twitter已彻底告别我们的国家了。  
      看了这本书的最大收获在于终于搞明白什么是左派什么是右派了。原来我们还有“有中国特色的左右派划分”,长见识了。
      行行有本难念的经,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从事的是这世上最苦最累,投入产出比最低的职业。做新闻的,做医生的都是这样。C'est la vie.
         这不是性别歧视,但总觉得男性写的杂文要比女性写得更犀利点~

来自: 豆瓣
作者: 镜子$    时间: 2012-10-23 09:45
  喜欢闾丘露薇的采访风格,很拼命,雷厉风行。估计很多男人都做不到这点!正是基于这种初步认识,打算买本来看看,好提升下自己的斗志!
  不过,不知道书店有卖了没?如果有,大家告诉我下哈!
  
  
   本书以2008年至2010年间发生的重点新闻事件入手,通过对新闻事件和新闻报道背景的还原和条分缕析,理性梳理从专业媒体到民间声音对新闻事件的不同解读,展现中国和世界在相互理解和沟通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与错位,以及这错位背后所折射的中国从政府到民间的思维范式。   作者从新闻谈起,但不囿于新闻领域,更在书中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会,呼唤中国在经济崛起的过程中,培养更为宽容、开放、理性的大国心态,引导年轻一代用更包容、更多元的胸怀和视野来思考中国和世界,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合格公民。

来自: 豆瓣
作者: jinjin$    时间: 2012-10-23 09:45
      闾丘露薇带着独立客观的视角剖析经历的大小事件,并以人们熟知的热点新闻为例,有时候层层剥离、有时候旋转角度,让这些热点新闻第一次集中地、立体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交由人们知情权,交由人们去判断是非对错。我太喜欢这些解析了!人们看世界,大多通过媒体的引导。我以前未曾质疑主流媒体的报导,特别是大多数人对事件的看法都高度一致时。但现在我知道这是怎么样的多米诺骨牌了。
  
      让我来理一理:人们由媒体了解事件---人们对事件产生看法。首先,事件是多角度、多层面、因果相接的。媒体作为素描者,面对一个立体的苹果,最负责任的媒体是尽量还原苹果的真实模样。而这个写实过程取决于素描者的心态或技术的局限。就心态来说,媒体是否在叙述之前便有自己的立场,也就是他要刻意选择一个自己想要的角度去描摹眼前的苹果:技法的应用在于截取、放大甚至干脆偷换。在西方媒体报导中国西藏或新疆事件时很多媒体都有自己的“政治正确”,这种先入为主的价值观会引导他们不自觉地有意捕捉。另一种心态是为了赚取眼球而刻意炒作,只在表象或无关痛痒的细节做文章,以讹传讹,也就使事件的面貌大大失真或使严肃事件娱乐化。技术的局限在于价值观和文化的隔阂以及眼界的局限,导致疏于追因溯源,一拍脑门就按快门了事。所以,人们看到的事实其实是一张素描画。社会最大的冒险就在于我们要凭素描画来判断是非。最好都祈祷所有的画都客观中立,那判断权还握在人们手中,但事实是素描画几乎都包含创作成分,而创作是很容易削弱或是篡改事实的。
  
      所以,怎样才能让大众拥有真实的信息?1、撤掉素描环节,让大众直接面对事实。这当然最直接有效,但操作性不强。不可能人人都亲临现场、追踪事件经过。但网络交流的多元化大大增加了民众直接接触事件人物的机会,比如微博、博客、社交网站都是有利的沟通途径。2、人们自己多搜集不同角度的素描画,尽量还原事件的真实再作判断。3、媒体从业者更加专业、更加负责,做好大众的“眼睛”,希望每张素描都还原真实。因为大多数的时候,人们是被动的,而媒体是主动的。
  
  

来自: 豆瓣
作者: 怏然自$    时间: 2012-10-23 09:45
        不好意思,全书几乎是在特殊地点特殊时间看完的,但也因为总是有所触动,以致于我在不该久留的地方滞留的时间有点长,呵呵,原谅我的有失恭敬。
     此书给我最大的震撼是一个媒体人的自觉意识,我眼中的她原来只是一个敢于出生入死的战地记者,凭着责任与担当在无所畏惧的工作。之后在凤凰的一档与网络相关的节目中发现她主持的身影,甚感遗憾,演播室中的她失去了现场镜头前的锐度,变身女主播的状态无法让我适应。但读过此书,我站在一个新的视角解读了一个真正的媒体人,用生命在无限地去接近真实与真理,这是一种信仰,媒体人的对责任的自觉意识,她的很多认知是一个真正的公共知识分子的该有的认知。
     想起我看电影《通天塔》后走出影院的感觉——压抑得喘不上气,那是一种悲剧心理,因为电影通过一个偶然发生在普通人身上的意外事件串联起不同地域的人们,引发了猜疑,不信任,甚至争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同的文明,不同地域的文化带给人的是无法根除的隔阂,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的偶然事件都有其文化的必然性,而这些必然永远无法被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真正的理解。那是人类的共同的痛。
     
    
  

来自: 豆瓣
作者: 阿修罗$    时间: 2012-10-23 09:45
   这本书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的用心,起码是经过思考的记录,不是漫不经心的流水账。海外媒体同大陆媒体新闻报道的视角差别很大。尤其是面对突发事件。固步自封是可怕的,不了解多元的信息更是无从准确阐述事实。放下立场,还原客观真相。

来自: 豆瓣
作者: 小光$    时间: 2012-10-23 09:45
  读此书的前半部分,只是觉得闾丘的文字流畅、见识面开阔、谈及的人物多,并没有太深的记忆痕迹。
  
  但是,书的第二个部分《从记者到公民》,文字开始慢慢打动我。《我是香港人》里谈到香港市民保卫天星码头,香港公民社会意识的觉醒。
  
  对韩寒的采访,写到了从刚开始只是一个关注自己的有文学才华的赛车男孩,到几年以后逐渐成熟,有公民意识,敢于诚实说话,并从诚实中受益的一个公民标本。
  
  有意思的是,里面也写了香港的记者行业收入不高,导致有很多有理想的男性青年为了养家糊口被迫转行。。。
  
  总而言之,这是本值得一看的书。
  
  

来自: 豆瓣
作者: EricaS$    时间: 2012-10-23 09:45
  “偏見是不分地域、種族的,偏見來自於對諮詢掌握的多少,以及使用怎樣的思維模式……正是先入為主的立場,阻礙了個人用開放的心態去獲取更多的諮詢。”——閭丘露薇
    
    
    前陣子突覺得藏書稀缺,大腦空曠,年後趕忙在豆瓣的連接上面購得幾本星級暢銷,其中一本閭丘露薇的《不分東西》主講“偏見”,真是讓人感慨頗深。在“八國聯軍”、“日寇”、“蔣匪”聲中長大的我們,對於流亡海外的國寶、不知悔改去祭拜供奉戰犯的靖國神社的小日本領導人、還有欲與大陸劃分開來的李登輝“台獨”之流,可謂是人人誅之的憤怒。然而是非上我們可以深惡痛絕的譴責,國家利益上應該尺寸必爭的強硬,可是歷史畢竟是已經過去,難道要抱著慈禧那幾隻花瓶一直怨恨的延續下去嗎?
    
    二戰的時候日本的的確確的狠狠禍害了中國一把,源於他本土的資源短缺,他的武士道精神,他的欺軟怕硬。記得大學時候一門“中日文化交流”類似的選修課,老師說日本人的情感和我們實在是不同,比如說一家的兄弟,中國的孩子會被教育著照顧、謙讓弱小,而在日本的話哥哥就會在家裏欺負著,在外保護著相對弱小的弟弟,可見當年的小日本真的是得了吧艘想要在自己的領導下達到亞洲的“共榮”,可是也不想想中國一直可以自給自足,誰要跟你“容/榮”啊?後來真正下狠手的是老美,兩顆原子彈下去逼得小日本投降,令我們不齒的是日本人居然還一直跟著老美混,太沒個性了。
    
    二戰,的確給參與其中的國家留下了很多歷史遺留,世界上大多目前還處在水深火熱中的人們雖不能說百分之百但十之八九是當時造就出的隱患,包括和中國一直搶小島啊領海啊的國家,互搶小島啊領土的幾個國家,其中很多或是老美的套,或是是美蘇互鬥的產物,誰是誰非至今基本上已經可以忽略,國與國的交往都是以國家利益為基礎的,哪裡有好處又和我們有關聯的,那就是我們的,世界上所有國家都是這麼認為的。
    
    近日日本仙臺地震波加海嘯,身邊的人們態度居然有如此巨大的差別,有拍手較好的,有憐憫的,也有幸災樂禍的。可見中國人對待小日本的情感還真的是相當的糾結。畢竟中國有句話“死者為大”,當年給別人造成災難的禍害們得到善終的又有幾個,泱泱大國又有幾千年文化傳統的我們何必借著歷史說事兒而侮蔑死去的人們呢,那不是把自己劃成了CNN“張腿”主播一流?以怨報怨什麼時候才能結束呢?PS: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都有你的同胞呢~說話幹嘛那麼陰損呢?!
  
  對於書評,有點跑題了 呵呵

来自: 豆瓣
作者: jj-312$    时间: 2012-10-23 09:45
         在学校书店看到的这本书,看了一些内容感觉很不错,可是看到韩寒的那一部分,书里提到韩寒和白烨的笔战时,将所有的白烨写成了白桦,不知道是有意为之还是学校书店给的是盗版书还是作者写的错别字还是出版社没有仔细校对?

来自: 豆瓣
作者: 文闻$    时间: 2012-10-23 09:45
  书中列了一些事件,自己就是参与着,那年家乐福事件,69圣战,韩国棒子,这些自己似乎都有参与进去。书中给了我不同于我知道的答案,我没有想去验证的想法,因为事情似乎发生了,我找的真的答案也只会让自己已经冷漠的心,更加冷漠。也许自己潜意识里是相信了这本书。当社会热点已经让自己麻木的时候,告诉自己这个也是假的,真相更加社会,更加无奈。好吧,像作者做为一个媒体人,要告诉我们的必须是真实的,如果一个新闻,我们要去分辨是真是假,那我也没有必要看新闻了。最后韩寒可以不提的,感觉没什么关联。

来自: 豆瓣
作者: 早晨的$    时间: 2012-10-23 09:45
  读了这本书,对我最好的地方是,让我开始思考,究竟媒体会对我们产生多大的影响,媒体人又应该如何保持客观和理性。(其实我是学金融的……)
  我在北京读书,本科加上研究生,一共六年。在北京这样的环境下,比上海、香港、台湾、以及我的家乡成都,会产生更多的对“正面新闻”的拥护者。毕竟有一种皇城根下的心态,我是北京人,那么北京发出的声音,自然是代表我的声音,我当然会倾向于认为这个声音是正确的。但是其实这样,并不能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美好。
  我很喜欢北京,是因为这里的人很直接,也很爱自己的国家,但是有时候确实过于保守和固步自封了。
  很多人都说,我以前也常这么说,国外的媒体和香港的媒体倾向于报道中国的负面新闻。但是读了这本书我才开始明白,其实只是在不同国家,媒体的方式和作用是不同的。
  在国外和香港,新闻的目的在于“监督”和“报道”,而在国内,很多时候,新闻的作用都在于“宣传”。所以国外的媒体,虽然真的是报道了许多中国的“负面新闻”,但是他们事实上报道了更多自己国家和政府的“负面新闻”。(其实按照闾丘露薇的说法,新闻本来就不该被分为“正面”和“负面”,只有新闻本身罢了)。
  下面是一些引用的话。本来应该写在笔记里,whatever了。
  P205——(香港)虽然这是一个资本主义社会,但却看不到仇富心理,或许在外人眼中,觉得这里的年轻人不够关心中国,不够关心政治,但他们有自己的道德底线,就是对个人权利的尊重、对自由的追求,同时保存着怜悯之心,尽一个公民的责任。
  P217——台湾《联合报》的创办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一百年的李登辉,却有一百年的《联合报》”。对于媒体来说,需要扮演在野党的角色,这样才能够起到监督的作用。这样的想法,不单单是这个报人的一家之言,第二天打开电视机,一家被标签为深蓝的电视台里,一位节目主持人正在那里批评马英九,他说,现在最重要的是媒体不能够成为执政党的共同体。
  P218——和一个来自北京的朋友争论。他很看不上台北,觉得这么多年,这个城市已然没有宽阔的街道,没有太多高楼大厦,没有发展。但是我和另外一个出生在上海的朋友却觉得,一个城市,不是以高楼的多少、道路的宽窄来衡量的;一个城市是否适宜居住时以人们在城市里面行走的舒适度,在城市里面生活的方便度来计算的,而这一点,走过如此多的亚洲城市,台北让人体会到才是有质量的生活。
  P219——台北的道路总是干干净净的,空气也是清新的,城市里面的绿化让人心旷神怡。台北的捷运四通八达,更让人感叹的是乘坐捷运的台北人的公德心,他们极有秩序地排队,见到儿童和老人便礼貌地让座,不在公共场合高声喧哗,还有过马路的时候,即使是在晚上,行人稀少,也可以看到台北人,在路边耐心地等待绿灯亮起。这样的景象,就连自觉经济发展水平要高出一层的向高人,看到后相信也要自叹不如。
  P223——韩寒可贵的地方在于,他所处的这个社会和时代,说真话需要勇气,而不是常识。他其实完全可以用这种毫无风险的方法获得更大的物质上的回报,他可以办一份风花雪月的杂志,他可以接洽很多的商业广告,以他的受欢迎程度,不难做到这些。但是他却选择透过博客,用免费的韦恩子,和大家分享他的想法,成为一个很多人口中的公共知识分子。

来自: 豆瓣
作者: luufy$    时间: 2012-10-23 09:45
  透过 网络、报纸、电视 了解到的新闻,不要第一时间就完全的相信,如果感兴趣,可以再深入的了解一下事情的真相。也许一段文字,再加上一个精彩的配图,给人证据确凿的感觉...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另外,应该先明辨是非,然后再摆明立场,不要带有色眼镜看待事物。

来自: 豆瓣
作者: chjac1$    时间: 2012-10-23 09:45
         感觉笔者在内容编排上还是有些混乱,或者编辑在编排上有些欠逻辑。不过书中提到的一些新闻事件,以及几大媒体关于同一事件在报道角度上的比较分析还是值得一读。
      不分东西这个书名起得相当恰当,有的时候读着读着这书感觉自己的思路就跑了,好像少了一些闾丘露薇应有的犀利文字,看着感觉没有南方周末的《后台》给力。
      下周三闾丘露薇去北外,考虑要不要去听下她的讲座。

来自: 豆瓣
作者: 李子$    时间: 2012-10-23 09:45
  看完,有些混乱,是看得太快了吧,没理解作者想表达的到底是东西是什么?
  
  对其中的某些句子,单摘出来很有道理,但觉得篇幅间内在有些散漫,上篇与下章,看不出什么联系。
  
  很茫然。
  
  看来还是东与西的理解差异
  
  

来自: 豆瓣
作者: mosqui$    时间: 2012-10-23 09:45
  闾丘露薇的书出来了,与闾丘直系的新闻系同学人手一本,好友回家塞给我说,你肯定有兴趣。多谢jounalism的同学不歧视我这个偏门的media。
  
  书刚出版时,有资深人士在围脖推荐说:新闻教科书,新闻系同学都应该看。之前在闾丘博客上看过片段,很多观点在其授课过程中都涉及到了多次,所以有点感觉“借书复习”的意思。借是动词,也是介词。
  其实这本书更适合给普通大众看,从闾丘对于偏见、立场、角度的举例中,提醒大众,严肃新闻的播报平台更容易带有立场,你不动声色的“被”划到了谁的立场看事情;一篇报道的角度是什么,文字和图片的取景器之外你“被”忽略掉了谁口中的真相;记者的报道没有绝对的客观,你“被动”得带上了谁的有色眼镜。简言之,作为新闻的受众,不顺从,不盲从,独立思考。
  
  关于教科书使命的部分
  闾丘说新闻本没有所谓的“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的区别,新闻理论中只有“reporting”和“propaganda”的差别。如果我们在指责西方媒体对华负面报道的时候,对比一下同一份报纸中他们对自己国家的新闻报道,或许就不会大肆叫嚣阴谋论泛起了。
  
  关于媒体责任的一段文字写的很有爱。
  闾丘指责只是放大议题,却不深入做新闻的媒体,是在做秀。媒体做秀,除了显得自己很cheap之外更恶劣的影响在于“温水煮青蛙”,“当我们放任媒体把底线一点点降低之后,整个社会的判断力其实也在同时降低”。
  
  关于民族主义和媒体选题
  在民族主义一章中,闾丘几乎原版重现了当年 “韩国宣称##是本国历史文化遗产” 一系列新闻的演变始末。在还原事件真相后,没有斥丝毫笔墨指责大众“莫名我就仇恨你”的民族主义心态,而是将矛头指向自己所处的行业。反问是否多数时候是媒体刻意在无中生有。“即使不是直接造假,至少也有推波助澜的心态”。闾丘告诉大众,“热门话题的好处是获得持续的关注度,从而带动销量点击率收视,最重要的是,民族情绪这东西,应该是安全系数最高的”。“在大部分人还没有行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之前,媒体追求收视,吸引眼球,只会让这个社会更加的浮躁,甚至误导民众。”提醒新闻学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别做文字里的那些没有独立思考的大部分人,在日后工作中,切记着那些大部分人,别让他们因你而受误导,这是媒体的社会责任,是每一个媒体人随时都应紧绷的原则。“特别是中国的媒体,因为中国民众目前的选择并不多”,以这句话来简单结束全章,如同这篇章节想要强调的重点,如同闾丘一直留给我的印象,面对新闻事件,足够冷静。这句话可以有无数表达方式,哗众取宠的媒体人可以用一个最偏激最高调的表达,然后被和谐,然后抱怨,你看,我说句真话,又被和谐了。很多时候,不是不让说真话,而是可以用一种冷静,不刻意以反主流做卖点的方式说真话。
  
  关于新闻本身
  在闾丘最后一节课的Q&A上,我问她,至始至终,有没有对新闻失望过,不是新闻同行,也不是新闻行业,而是新闻本身。我心里的话是:新闻毕竟不是如政治学,经济学这样的专业学科,在阐述一些专业问题的时候,会发生话讲不周全,讲不到位的情况,又或者是讲周全讲到位了就不是讲求时效的新闻了,也不是新闻的受众能接受的新闻了。同时在新媒体的语境下,它还随时存在着娱乐至死的风险。这是新闻本身的属性,换言之,我想问的是,有没有对投入具有这样属性的领域后悔过,后悔没有专心去做学问。闾丘当时的回答大致是:新闻就是这样,它也一直是这样。你可能对行业,对周围的一些现象无力,失望,但是新闻本身不会让失望,因为它一直就那样存在在那里,你需要秉持若干的新闻原则,更好的去做它。因为这是你的选择。
  当时的回答并没有切中我的要害,倒是在书中,闾丘很好得做了解答。她不认同公共话语娱乐化使得人类成为“娱乐至死”的物种这样的说法。她认为,电视或者网络都只是传播的手段,真正让人娱乐至死的,只有人本身。“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或者“对权力控制的追求”又或者是“为公众知情权服务”,这些不同的出发点,决定了“利用这些手段传播怎样的内容,这些内容最终以怎样的形式出现”。
  
  关于内地学生
  这是我周围很多即使没有看完全书的同学也看完的一章,因为文字描述的就是我们,我们的前辈们。令她遗憾的是在港的内地学生功本位主义盛行,我先以自己所看到的赞成一下,再以在自己身边的几个为例反驳一下。最后感慨下我命好,遇到了几个好姑娘。
  另一个我很关注的点,是闾丘提到内地学生对于香港各类游行的冷漠态度,“即使他们认同这种行为的正确性,仍不打算去看看热闹'见识'一下”,她认为内地学生的自律成为潜意识的一部分,随即指出,“自律的时间越长,越会禁锢思想,时间久了,不仅无法察觉,甚至认为理所当然,新闻同理,自我审查久了,新闻的敏感触觉会慢慢消减,再谈新闻技巧就会成为浮于表面的东西。”
  抛离开在港内地留学生这个特定的范畴,我想说说关于散步这件事学生群体截然相反的两种态度。前不久jasmine事件时,受益于地域和网络,我不仅看到了各大媒体的报道,也看到了网络上内地和香港同学的各种言论。过于亢奋和过于淡漠似乎都是主流。我给一个很亢奋的好友泼冷水说,不要幻想民主有多美,有时候不过是选秀。大家都会轻易因为民主的过程而热血,这个令人沸腾的过程就像行为艺术般令人着迷,但却甚少有人去考虑要如何建立起一个更合理的结果。如果说亢奋都是同样的亢奋,冷漠却各有各的考虑。我看到了很多很克制的人,他们面对媒体或者意见领袖的煽动,思考行为本身以及可能导致的结果和影响,这样的冷漠我更愿意称之为冷静。而对于真正漠然的人,他们可能需要一个“随手拍照解救傻逼青年”的围脖活动的帮助。
  
  关于香港年轻人
  “讨论香港核心价值观到底是什么,虽然香港人并不善用文字来进行表达和描述,但往往从行动中流露。这是一个资本主义社会,却不仇富,在外人看来,这里的年轻人不够关心中国,关心政治,但他们又自己的道德底线,就是对个人权利的尊重,对自由的追求,同时保存着怜悯之心,尽一个公民的责任。”
  
  关于公众
  闾丘书中另一个重头应该是公众,她肯定公众的力量,在政府外交层面之外,应做足公共外交的文章。另外,某种程度来说,公众的力量,民间的力量在网络时代确实正在实践着“围观改变世界”的宣言。她同时质疑“站在民意的一方,就一定政确吗?”这句话让我想到了steve郭说南方周末的一句话,这年头,反主流才能卖钱。
  
  坐在床边,捂着肚子,码了半天的字,胖子很饿,但是要去学习了。回想起还是闾丘学生的那半年,我曾经不满意过她的观点,不是很热衷于她的授课方式,也对于她热爱的新闻事业纠结过很长时间,但是她是一个在学生问她,记者的爱情和事业是不是很难权衡这样的问题时,会竖起无名指上的戒指莞尔一笑说,没什么问题啊,对我来说,她首先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女人,接着是一个冷静独立的媒体人,也许最后,她才是那株别人口中勇敢的战地玫瑰。
  
  可以不分东西,但是要分高低,她或许不是一个出色的老师,但一定是一个表现卓越的媒体人。
  

来自: 豆瓣
作者: 师傅,$    时间: 2012-10-23 09:45
  对有中西背景的媒体人,我总是期待他们能我们提供一些我们不是那么可能接触到的论调。这也导致我对这类媒体人莫名的期待,对国内的媒体人总是带着“偏见”。这本不分东西是否会给我带来洗礼呢?闾丘是我比较喜欢的媒体人,虽然她的文字看的不多。但那里面透露出来的思考却轻易地让我由衷的有了好感。或许我喜欢她的文章源自她的背景跟立场吧,一些东西可能不言自明的。

来自: 豆瓣
作者: 春日暖$    时间: 2012-10-23 09:45
      多元信息减少偏见,理性担当成就公民。
      我想在论坛上肆意抱怨、谩骂的人,可能包括我自己,都应该看看此书,思考,并开始相信自己的力量:不再把抽象的“社会”、“政府”等概念看得跟我们距离很遥远或者觉得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事物,因为无论如何撇清,你都无法不成为这“社会”中的一员。你就是这现实社会中的人。而且,你这个人经由过去而来,也影响着将来。
  
  

来自: 豆瓣
作者: 早饭凉$    时间: 2012-10-23 09:45
         偏见,这个贬义的词在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地不渗透我们其中,因为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形成的思维模式不同,对一个事件资讯的掌握不同,都是会存在偏见。刚刚读完这本书时我也在反问自己,我对什么有偏见,又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偏见?
  
         喜欢的新闻人不算多,ROSE是一个。03年的伊拉克战争让我第一次知道这个表面文静内心强大的女子。 从她的文字里总是能感受到一种冷静的思索和别样的理性。在这本书里她思考了很多,也以很多实例来叙述我们对事件看法的偏见是怎样形成,如何不分东西。我很赞赏她的一个观点:就是只有新闻的宣传,而不分“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作为一名记者,应该对事实进行如实地报道,并深度剖析事件的内涵,同时不添油加醋,使人们 对事件不会产生偏激的想法。然而可悲的是,现在随着商业化越来越严重,很多媒体报纸都是在向一个哗众取宠的方向上越走越远,为了博取大众的眼球而牺牲了自己的职业信仰。但是也不全是这样,也有更多的新闻人在为了自己的信念在努力工作着,正是他们的努力才让人们看到了希望。ROSE在书的结尾里引用了一个很经典的道理,半杯水的道理:
        
         其实这就是半杯水的道理,悲观的人总是看到还缺半杯水。作为媒体,既要告诉大家已经有了半杯水,也就是政府已经做了哪些,也有责任告诉大家还缺半杯水,也就是政府还有哪些没有做到。政府的责任,就是尽快地去把这杯子逐渐装满,虽然这个杯子会越来越大,不管怎样努力,总是只有半杯水。
  
         我喜欢ROSE,小萌,柴静这样的记者,她们可以坚守着这份职业的底线,而这份底线让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像她们这样真诚理性的记者会用一种更敬畏的态度去面对这份职业和自己的生活,出于正义公平的角度去记录这个社会的变化。
  
          向ROSE致敬:希望我也可以像她一样成为一个爱自己的人,因为只有学会爱自己,才懂得爱护他人,才懂得控制自己坚守住那一份底线,找到让自己幸福的感觉。
  
           最后用双城记的开头语做结尾: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 it was the epoch of incredulity, 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 it was the season of Darkness, it was the spring of hope, it was the winter of despair, we had everything before us, we had nothing before us,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o Heaven,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he other way
  
        

来自: 豆瓣
作者: izo$    时间: 2012-10-23 09:45
      读此书过半以至如今结尾的时候,标题里的话一直是最大的体会,之所以存在偏见,很大程度上是当事人对资讯的缺乏或者说对其采取本能的抵制,有时候,这非常可怕。
  
    处于媒体、媒体人这个‘中介’位置,在是非曲直和个人价值方面总会面临这样那样的利益博弈,偏见往往就在这个过程中产生,这需要媒体人用自身的专业素养作出恰当判断。而资讯,一种港式的说法,说到底就是消除信息中的熵,让信息在传者和受者之间更通畅、客观地流动。
  
    这本书最明显的就是将诸多事件、人的价值观摆在一起,试图去打破固有的偏见,给予一种新的思考,特别是记录“港漂”学生的刻板思维,更是作者对未来媒体人的寄语。
  
    
    偏见不分东方或西方,它随时随地存在。然而,偏见不可能完全消除,总会旧的偏见被打破,也会有新的偏见生成,一切就在这种打破与形成中向前发展

来自: 豆瓣
作者: 青红皂$    时间: 2012-10-23 09:45
  一口气看完闾丘女士的新书《不分东西》,跟着回顾了这几年的部分大事件(书中所列似乎都是和政治沾边,社会、文化现象讨论的不多,如郭德纲、拆-迁、访-民之类),也跟着思考了一遍,但脑筋却会时常跳到书以外,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男女的看法存在差异,我有一些不同的想法——这也是书之所以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让读者产生更多的思考)。
  总体感觉还有些不过瘾。前阵子翻了下《政府的本分》,可能《政》批判精神(批判不代表偏见,更不是文革那种)较为阳刚,作者的良知“霸气外露”,符合男性口味。闾丘女士的批判则内敛一些,或者说是欲言又止,有所保留。
  
  几个小问题:
  
  一、佛教并不是有神论,所以选择当无神论者在逻辑上和信不信仰宗教无关。佛是觉者不是神,拜佛的意义和拜神完全不同,原谅我对佛法知之甚少,就不多说了。
  二、拜佛是没有派别之分的,佛教的派别仅仅是因为修行的法门不同,而去除分别心恰恰是佛法要求修持的。和基督教徒不进天主教堂的情况需区别开。
  三、113页结尾不完整,是个不该出现的瑕疵,出书是严肃的事,建议出版商可节省每页纸双色印刷的成本来保证文字内容的认真校对。
  
  还是说说“偏见”:
  
  什么是偏见,其实用佛学思想来看,根本不存在偏见这个东西,它只是各种事情、现象在人们心中产生了不同的感受,而让人起分别心并执着的某个概念而已。而佛学告诉我们,放弃这种执着,去掉这种概念才能看到隐藏在后面的本质、真理。就如善与恶一样,很难分清,因为它们根本就是一体的啊,如金刚经说:“比丘者,去恶取善,名小比丘;善恶俱遣,名大比丘也”。
  
  抛开高深的佛学不谈(毕竟很多人带着宗教是有神论或宗教是迷信等其他种种偏见而无法去了解他,尽管佛学佛法和佛教是两回事),让我们试着换个角度看。
  
  什么是偏见,“藏-独”这个称呼是不是一种偏见(当然书中加了引号,我们可以有其他理解)?我们从中国的媒体上看到过一句达-赖或他的代表的原话吗?我们没有客观了解,只听一面之词,或我们站在我们是汉人的所谓民族主义立场,就应该用这样的字眼而不求证它是不是事实吗?
  
  外国记者说“不明白为什么说长城阻挡了互联网”是不是就是偏见的消除?或许它正是偏见的产生。因为那个长城真的存在,我们就生活在里面,它不仅削弱了外部的竞争,也让我们看不到完整的世界,还如闾丘女士所说,它还让国内的抄袭者成了IT精英。直面它的存在,可能不是偏见,却恰恰是事实,这样的事实对我们才真正有益。
  
  所谓的偏见是现实存在的,它的存在也是很正常的,也是必然的,毕竟每个人的背景不同,角度不同,思维方式等等也不相同,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或每个报道都是真实的,我们只能保证忠实我们对我们对自己所见的真实的感受,只要不是对自己所见的视而不见、麻木不仁,或模糊它,或蒙蔽它,或甚至修饰它。
  
  试问,能说喝过三鹿的孩子的父母,对别的奶粉的不信任是一种偏见吗?是因为他们没有考察过那些奶粉?他们有责任和能力去考察吗?谁让他们产生偏见的呢?是有责任和能力去考察奶粉的机构。对,是政府,是卫生部门。孩子的父母们(也包括我们)可能进一步怀疑政府、卫生部门也没有把好其他的食品关,是他们的偏见吗(抑或根本就是事实)?是谁造成这些偏见的呢?恰恰是被我们偏见的对方。
  
  对于上述这种所谓偏见,我们到底应谁做反思?是偏见的一方,还是被偏见的一方?
  那么,如果这种偏见如果能够让被偏见方反思,进而改进,那么这种偏见存在有没有那么一点点的价值呢?
  如果有,我们不妨让偏见先飞一会儿!
  
  康熙皇帝说“外国人油画中的小孩脸上怎么能有阴影呢?”而怎么可以没有阴影呢——从每个角度都放到光下面看一遍?或者把它忘掉?就因为他阴影有是因为“偏”见,而不顾它是事实?
  
  我们应该允许一些所谓“偏见”的存在,各种“偏见”组合到一起,也许可以拼凑出一个立体的图像,他可能更加真实。
  
  或者,我们应该干脆抛弃所谓的偏见这个概念,这样我们才更接近事实。

来自: 豆瓣
作者: 心里有$    时间: 2012-10-23 09:45
  原文发表于1510博客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168e2d4c19cc5102,略有改动。
  
  乍一读,《不分东西》似乎是一本有关新闻传播伦理的读物。从闾丘对若干案例苦口婆心的分析与反思来看,这本书通篇其实就讲了两个字:理性。媒体,往往会因为历史的原因、利益的原因、立场的原因,有意或无意地充当偏见的执行者、波澜的助推者。书中这些尚未冷却的案例,能够让新闻从业者沿着自己的观点,顺藤摸瓜,反思新闻理性的重大意义——即使不能完全做到,也应该朝这个方向去努力。
  
  细一品,《不分东西》其实是一本向新闻媒体人传达工作方式的教科书。闾丘用自己的从业经验,特别是近几年的思考与成长,向同行暗示了两个字:方法。在中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记者的报道不能见报?为什么很多人宁肯去做娱记,也不从事新闻报道?审查之下,难道就真的没有表达的机会了吗?闾丘用事实证明,其实,很多时候,审查者们审查的,往往不是“什么不可说”,也不是“让不让你说”,而是“你该怎么说”。如果媒体从业者把自己等同于民间意见领袖(后者往往可以更加感性、随意),那么,在现行体制下,被封杀无疑是注定的了。
  
  作为一名图书编辑,我一看便知《不分东西》属于需要特别申报备案的重大图书选题,需经总署的特别审查后方可出版。而且,这本书涉及的雷区远不止一个:国家领导人、宗教、达赖…… 这些个主题,出版社通常连碰都不会碰,甚至连想都不会想。是什么让此书得以顺利出版呢?抛开其他可能的原因,我能找到的唯一确定答案,就是闾丘的理性和方法。更简单地说,是她的专业。
  
  但是,《不分东西》真的只是一本媒体人应该要读的书吗?我想没这么简单。因为,如果媒体的偏见会因为一本书就消失的话,这个世界恐怕早就成了人间天堂了。更何况,在利益(销量、收视率、点击率)的驱使下,媒体往往是最不可能公正、客观或善意的。闾丘想为中国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出谋划策、贡献力量、带来影响的心愿,恐怕实现起来很难。
  
  最应该读《不分东西》的,恰恰是媒体的广大受众,特别是习惯于只从官方渠道获得信息的我们。闾丘用多个事实,提示了我们四个字:别当傻帽。从《不分东西》里,我们得以窥见一个真实的媒体“视”界。它使我们明白,既然新闻是人写的,而人往往是有立场或动机的,那么我们长久以来形成的观点,很有可能是被媒体“操纵”的结果。尤其是对涉世不深的年轻人来说,他们没有经历过社会风波,从小听着一种声音长大,其简单化的思考方式早已深入骨髓,如果不尽快唤醒他们,使他们养成对媒体观点保持“中立”的态度,他们中越是出类拔萃、关注社会的,越有可能沦为骂战两边的乌合之众。从这个意义上说,我真希望每一个平日里关注社会新闻的人,都来读读这本《不分东西》。并且,还要慢慢地读,边读边想。
  
  闾丘在前言里说,自己这几年感受到了成长,的确。从这本书里,我看到了她在家人和朋友鼓励之下的进步,感受到了这进步所积淀的力量。我相信,闾丘的进步还在继续,或许,也祝愿,在未来的某一天,她会发现,自己还可以写出比《不分东西》更有含金量、更值得收藏的好书。我期待着……
  

来自: 豆瓣
作者: 书蠹精$    时间: 2012-10-23 09:45
  关注闾丘露薇多年,有很多原因。因为她是我的老乡(上海人),因为她是我的校友(复旦大学毕业),因为她学过哲学(我有一定的哲学情结),还因为我和属于一个年代。此外,我钦佩她的事业、她的责任感、她的为人。
  虽然没有与她有过直接接触,但是从朋友那里了解了不少她的事情。
  人在一生中,总要考虑很多得失,从而活得很累,很不真实。
  但是,在我们的社会中,如要要活得真实,有时候会受到不少限制,反而也会觉得很累。
  知道闾丘过去的人,当然很能理解她目前的为人。她从最底层开始打拼,到现在还是忘不了那些最底层的人们。我们却可以看到,有多少人从底层上来的人们,不仅忘记了自己的过去,还成为他们当时所憎恶的那种人。
  在《不分东西》里,闾丘多次谈到了民族主义情绪、地域偏见等问题,这都是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无法避免,自己察觉不到,但却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在闾丘露薇的文章里,对人的地域观念有很多论述。特别是在“我是香港人”里,闾丘更多地谈了自己的看法。
  确实,中国人的地域观念很强。地域观念的存在,表示各种文化并存的多样性,使得这个世界如此绚丽多姿。但是地域观念过强,却有时候制约一个地方的发展。
  这个地域观念,从大可以到一个国家,从小可以到一个城市或村庄。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在生活环境上的地域差别已经越来越小了,可是我们的文化差异不可能消除,偏见似乎仍然存在。
  作者的身份,得以沟通中国和外国,大陆和台港澳、东方和西方,这个特殊的身份,使她能摆脱偏见,更客观地看待所遇到的新闻事件。
  然而,光有身份是不够的,我们遇到过很多有这样身份的人,但是能像闾丘那样没有偏见(或者努力没有偏见)去思考问题的人到底有多少呢?
  我认为,除了身份以外,还要有特殊的品格。在作为后记的最后一篇文章“媒体人的品格”里,闾丘再次谈论了自己对品格的看法。
  我记得过去读过有关新闻职业的书,看到过有关新闻记者道德准则的内容,但是现实生活中有多少记者在恪守这些准则呢?我看出来,闾丘不仅在文章里论述它们,而且自己还身体力行,所以我们才能看到她的那么多打动人心的报道。
  不分东西,实质上就是没有偏见,我认为从人的生活上来说,应该是达到最高的境界了。
  欢迎大家关注闾丘露薇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uqiuluwei
  还有她的微博:
  http://t.sina.com.cn/luqiuluwei

来自: 豆瓣
作者: 可乐加$    时间: 2012-10-23 09:45
  在来来回回的路上,看了一大半,虽然更像是一本针对新闻从业者如何独立思考的书,但看看也无妨
  她的东西看得不多,但每看到一篇她的文章或报道,都还是很佩服这个姑娘,思路很清晰,闾丘是我很欣赏的几个凤凰人之一
  

来自: 豆瓣
作者: lily$    时间: 2012-10-23 09:45
  从微薄上看到书的出版,很快便在书店见到了。书中涉及的新闻事件大都是社会热点,但却可以看到不一样的观点和视角,不知道是不是中西新闻观念的差异。大概香港呆的久了,还是会不一样吧。
  之前看过白岩松的《幸福了吗》发现会是同一规律和道理的不同论述方式。但央视的背景还是不可避免的对白岩松有很大的影响啊。
  许多时候,新闻传播的规律,本质,理论的一些认识,似乎还是有一些普世的通用性的,问题还是在于,落实到实践中,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呢。

来自: 豆瓣
作者: jackie$    时间: 2012-10-23 09:45
          第一次听说闾丘露薇这个名字好象是在《民主的细节》一书的后面,上面有她推荐此书的理由,当时就觉得这名字怎么那么怪啊。
      后来也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就看到了她写的文章,再后来找到了她的博客,觉得文字什么的都很好,感觉人也很随和,也就读下去了,经常去看看她有没有更新。
      但博客这东西你只能断断续续地看,可就像图书和电影都需要连续性一样,一旦断下来整个的形象就会被打乱,所以第一次读完她写的这本书以后,给了我一个完整的闾丘露薇,一个更完美的作者。
      之前听说过她是第一个进入伊拉克(还是哪儿,记不清了)的中国记者,还是一女的,加上她的英文名是Rose,所以叫她战地玫瑰。一直觉得一位女性做了那些世俗眼光认为她们做不了的事情,都很伟大,都很有吸引力,都很美丽,所以有很多人管这叫知性美女,我很赞同这点,因为这样才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个性,有个性的人才能吸引别人,而一个人要是没有个性,跟着传统走,俗不可耐,那实在是无药可救。《民主的细节》里有一章是介绍希拉里,文章的名字就叫“敢飞”。有很多人对她们感到不理解,我觉得这只是因为人们的成见太深,认为女性就不能有所作为。不论是男是女,你只要有自己的理想,并非无所不用其极,那么就一定能获得人们的尊敬。
      你看闾丘露薇的文字,那么的井井有条,没有高深的辞藻,没有庸俗的煽情,让人一下子就能读下去,而且还能学到很多知识,看不出作者自我的立场,只有公平地看待每一件事。而且在此书中,作者是以一个记者的角度来看各种事件,非常专业,告诉人们记者应该的模样,让人在看待事件时有了另一个视角。你会觉得她在一条一条帮你分析整个事件,从各个角度,不会无意或刻意偏袒任何一方。
      我不喜欢在我的评论里写一大堆对细节的分析,好象跟中学生阅读一样,太幼稚,而且每个人的理解不可能一样,所以就不写了,真要想理解自己买一本去看就行了。
      总之,这是一本好书。
  

来自: 豆瓣
作者: xuelia$    时间: 2012-10-23 09:45
  从卓越订购,发现第113页和第114页之间明显漏掉内容,这是一页纸的两面,很是诡异。请各位买到书的朋友看看是不是有同样问题,怀疑是出版社排版问题。
  ×××××××以下内容重复×××××××
  从卓越订购,发现第113页和第114页之间明显漏掉内容,这是一页纸的两面,很是诡异。请各位买到书的朋友看看是不是有同样问题,怀疑是出版社排版问题。

来自: 豆瓣
作者: 欧阳宁$    时间: 2012-10-23 09:45
      发表于东莞时报2011年1月16日第B05版:文化读工场
      邻居家有个六岁小孩喜欢玩游戏,经常把两只眼睛凝聚起来扮斗鸡眼。有时候边扮边走路,因为测不准前面的距离,看不清周围的物体,突然就摔倒了。家长发现后,立即教育。小孩比较听话,改过了这个坏习惯,用正常的眼光看世界,终于再没因此而摔倒过。
      这样的斗鸡眼显而易见。但另一类斗鸡眼,则隐藏颇深,不分东西,人人皆有,较难感知,诊治更难。这双斗鸡眼不在脸上,而处内心。它就是偏见。
      闾丘露薇久经媒体沙场历练,成就一副火眼金睛。她出入中外新闻,探究社情民意,通过不断观察、思考和对比,揭示出偏见之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一些小偏见偶然聚拢后,还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巨大负面效应,摧毁国家间的信任,破坏人民中的友情,造成紧绷、对峙、乃至对抗。所以,偏见怎么产生?偏见兴风作浪时有多严重?怎样消除偏见的根源?这些紧要问题都是闾丘露薇在此书里提出来并试图求解的。
      作者并没有陷入理论化地凭空讨论,而是从一个极小的入口来具体展开。第一章举了美国和德国两个记者随各自的总统访华的见闻,都是发在推特上,充满了正式报道所没有的调侃、挖苦、讽刺。外国记者所受教育和文化背景,与我们这边有太大不同,他们看到的中国跟我们自己所感受理解到的自然迥异。而推特报道的个人化,让这种差异更显著突出,偏见遂问世。
      偏见一旦产生,社会热闹至沸腾的可能性大增。比如“抵制家乐福”短信群发后,中国的粪青们争相串联,砸其店铺,抢其货物,把一个合法经营,吸纳了大量就业者的正规超市弄得乌烟瘴气,无法营业,只得暂时关门了难。而打砸抢的粪青们则若无其事,还以为自己把爱国付诸行动,赢得众人敬仰,拥有至高无上的道德优越感了。
      媒体人负责把事实真相传达给受众,受众则根据他们获得的信息作出相应言行。媒体人所处位置之重要,勿需赘言。通常认为,媒体人充当着平面镜的角色,真实地反映事件整个过程,不偏不倚。但现实存在种种因素,常使平面镜蜕变成哈哈镜,或夸大,或缩小,精确形象,极难映射。
      让民众关心是非,而不是预设立场;给民众说清事实,而不是引领好恶。这是真正的知识分子和媒体人所念兹在兹,时刻不忘的座右铭。媒体人应成为架设在真相与民众之间的桥梁,这座桥梁不应该造得七拐八弯,最好直截了当,直通对岸。如果让人误入歧途,那更是罪过。
      最后一章以韩寒压轴,展现了祛除种种偏见后,闾丘露薇所期许的公民形象:自信,负责,真诚,勇敢。
      整书基本都通过案例,剖析了近年各类重大新闻背后的不同偏见,以及怎样避免偏见,成为公民,用自己的切实努力替未来的公民社会添砖加瓦。生动具体自不待言,细细道来的背后,更让人感受到闾丘露薇作为资深媒体人的严密新闻伦理和高度职业自觉。她好像一名铁匠,用批判和反省之锤不断敲打淬炼观察之砧板,最终熔铸出这么一块精钢纯铁来。
      闾丘露薇因报道阿富汗战争而赢得“战地玫瑰”称号。如今她转型为“真相玫瑰”,从记者到公民,超越当初被贴上的“勇敢”标签,不只是敬业,更是专业地,聚焦偏见消弭,培育公民意识,启发民众从俯瞰、平视、仰望等不同视角来完整看待问题。
      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位小孩,受他父亲督促,纠正了斗鸡眼。偏见有时如同余则成,深深地却悄悄地潜伏着,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我们内心深处潜伏的那一双顽固的斗鸡眼,更加难改。很幸运地,有闾丘露薇这位常识医生查诊,可以慢慢得到矫正。到时候再对应《不分东西》封面那张特别的视力表进行测试,应该会比以前看得更清,更深,更远,更全面了。
  
  发表于:
  东莞时报2011年1月16日第B05版:文化读工场
  http://dgtime.timedg.com/html/2011-01/16/content_640716.htm

来自: 豆瓣
作者: 醉卧着$    时间: 2012-10-23 09:45
     闾丘露薇的新书和大眼的抗拆记是同时入手,同时开始看的。现在还都看了差不多一半多一点。有点想说的,因为还没完全看完,所以会有些偏颇。
     大眼和闾丘都是记者出身,他们两个在网络上的阵地也非常有影响力,大眼的新浪博客和闾丘的一五一十上面犀利的文章对现实问题的独立看法都很吸引我。
     闾丘书的风格保持着记者的专业独立视角。用心、细致,不紧不慢中把一个事情一个看法讲述清楚,让你了解作者的看法和心思。但是感觉少一些东西,在某些地方读着觉得少些文字,希望是由于我们伟大的审查制度造成的。
      她不调侃当权者的无知和腐败,她不大声疾呼煽动民众的愤怒,只是告诉我们有一种客观理性的方法能认清事实,改善制度。
      完全看完,再完善书评。
      这两本书都没有那写着XXXX专家、XXX学者推荐的腰封,非常高兴,在这一点上没有像吆喝卖白菜一样的做法,最起码没引起我的反感。闾丘书里还送了书签,省的我又用门上夹的那种色情名片做书签了,还被人误会。

来自: 豆瓣
作者: 一尺八$    时间: 2012-10-23 09:45
  
      偏见不分东西,谬误总有源头。前二分之一读得津津有味,后二分之一读的囫囵吞枣。
      书籍20万字,一日精读足矣。闾丘站在一个资深而专业的新闻前线从业人员角度谈偏见的产生缘由、规避方式,最大的启示在于新闻从业人员如何将偏见尽量最小化,受众如何在阅读新闻报道的过程中也能独立思考,尽量分辨事实真相。
      颇为难得的是,闾丘的姿态,她谦卑、自觉、既有师者的谆谆善诱,又有新处事者对一切的好奇、怀疑,更别提她平等的看待书中提到的每一个个体、群体、事件。不去轻易评价(judge),这既是一个记者应该秉持的,也是一个普通公民应该学会的,且与独立思考并不相悖。
  印象最为深刻的几点:
  1、很多时候,即便出发点是良好且善意的,也会产生偏见,先入为主的预设立场会阻碍个人开放心态接受讯息,特别是会抗拒忤逆自己意见的看法,甚至会质疑提出这些相左观点的人的用心。
  
  2、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获取外界资讯主要依赖媒介、公共知识分子,但媒介或个人展示的内容往往有主观性,需要警惕的是有些人利用信息源与受者两边的信息差距为自己谋取利益。因为在他们看来,人们对外界了解得越少,对自己的依赖就越大,而自己的影响力和权威也越大。这也提醒公共知识分子或者意见领袖们更规范自己的言行。
  
  3、国内有部分媒体总喜欢拿“民族主义”刺激读者神经,因为他们明白这话题既迎合读者心态,又显得有深度,还不用背负某些显而易见的敏感话题责任,最重要的是——有阅读量就有销量和点击量。
  
  4、不论书中还是发布会现场或者闾丘个人的微博,闾丘都多次提到内地年轻人的成功学本位和急于求成的心态,看得出她的焦虑。
  
  5、偏见或异见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发出声音的渠道,如果真的万口同音,那黑暗的就不只是新闻界了。
  
         闾丘很认真的讨论了国内的教育问题、民工问题、新闻伦理问题,她极力避免观点偏颇,努力做到意见的“平衡”。她引用大量数据、观点、资料,但总是强调出处和背景,同时也很注意论据的比对,相比希望读者在阅读中自己选择事实,自主思量。一个专业的记者正要是避免自己的倾向外露,陈述事实,启发读者追问,足矣。
  
      但是,这是一本阅读门槛很低的书,故而令人有“不分上下”的错觉。对于一般读者来说,大部分偏见的讨论是基于新闻报道衍生的,如果平日不关注时事,很难产生共鸣;而对于专业的从业人员来说,学者可能会觉得事例与观点不够力,记者可能会觉得书中作者的希冀对国内传媒生态现状而言意义不大。
  
       1月9日的新书发布会我有幸出席聆听,闾丘露薇、刘瑜、贾樟柯三位的智慧激情碰撞,难得都是平易近人的名人,肚子里很有货,却不着急倾倒,都很爱倾听,不卖弄,不急躁。
       p.s:贾导真人太白嫩了,年轻时候是正太吧。
  

来自: 豆瓣
作者: 书蠹精$    时间: 2012-10-23 09:45
  昨天从闾丘露薇的微博了解到,她出版了新书《不分东西》,出版人孙海玉(Helen)给她做的书。今天卓越做了名人访谈。
  Helen过去是首代,与我有多次交往。前年她通知我去参加了复旦校友会,我在那里见了她和闾丘,听她朗诵了校园诗歌“黄梅雨季”,看上去动了感情。
  知道Helen最近几年在京港之间奔波,几次约见都错过了。从MSN上了解到她又做了新书,没有想到是闾丘写的。
  当时她告诉我,她们是系友,住隔壁,很熟悉的。
  记得N多年前,还是在图书馆北侧科贸中心的全聚德烤鸭店里,Helen托人介绍见我。我当时根本没有心情见那些烦人的出版社代表,只是应付,没有想到见了校友,还是学哲学的。值得一提的是,我是有哲学情结的人。
  知道她曾经在出版社里当处级干部,给Wiley做了几年,出国几年,又给Springer做了一年多,后来就自己闯江湖了。
  因为不是纯粹的商人,要做自己喜欢的书,带有理想主义的色彩,在这个商业气味很浓的社会里是不容易的。
  能做到现在,不知道Helen自己认为是否成功了呢?
  昨晚又通了MSN,她答应给我快递一本书。8点还在打电话,还没有吃饭。呵呵!

来自: 豆瓣
作者: 安庆卢$    时间: 2012-10-23 09:45
  这是一本关于媒体的书。书名叫《不分东西》,大意是抛却一切左右、敌我等偏见,不加预设,一心求真。具体内容以案例分析为主,多为故宫星巴克风波、哈佛女孩、抵制家乐福等近年热门事件。——说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有了一种“这本书我好像读过”的错觉?不错,书中的每一个案例都曾是喧嚣一时的热门事件,每个事件都曾经过连篇累牍的媒体报道,有错漏,有误会,有断章取义。我们关注过,评议过,争论过:既包括事件本身,也包括媒体在其中的表现。我们受过偏见的蒙蔽,讨论过怎样避免偏见,更曾经思考过面对偏见如何应对。
  
  所以,如果你要问我这本书里有什么东西可令人耳目一新,那么答案是:没有。
  
  但这依然是一本好书。
  
  首先,因为这是一本系统的书。闾丘露薇自05年在新浪开博客以来,已经写了近千篇博文,此书却并非博文汇编。书中案例亦非简单堆砌。刚又翻了一下目录,章节脉络清晰可辨:偏见的主要成因 – 摒除偏见的总原则 – 结合不同案例分别具体分析 – 如何应对偏见……这样经过系统组织的材料,价值远大于每一部分之和。即便你对书中的每个案例都已足够熟稔,跟着闾丘露薇重新梳理一趟,亦能查漏补缺,温故知新。
  
  其次,闾丘露薇身为名记,或曾直接参与事件,或能获取更全面的咨询,更能从新闻从业者角度感同身受。做惯了新闻媒体受众的我们,难免好奇:同一件事,在媒体从业者角度看来是什么样子?这本书多少能满足我们“用闾丘露薇的眼睛看新闻”这一好奇心。即便看完之后发现并无太大不同,这一“发现”本身也是收获。就好比,能发现“山那边也没什么不同”,也并不枉这一趟爬山的辛苦。
  
  以上绝非空话。既然在态度、认识上“并无太大不同”,那么我们与一位高水平新闻从业者的不同之处在哪呢?倘不能问出这个问题,这本书就未免白看了。许多事情都是知易行难,关乎毅力,更关乎能力。我们都知道偏见从哪里来,但在生活中却总是放松警惕,以好恶代替真伪。即便提高警惕,但世事复杂难辨,个人亦难免缺乏去伪存真的能力。回头看书中案例,当然清清楚楚,昭然若揭。但在当时,我们当中又有几人能灵台清澈,全身而退?今后若能加倍反省自觉,知难而进,就正是读完此书后的大收获。
  
  “反省自觉,知难而进”更不是一句空话。在这个资讯爆炸的年代,世界已成一块奶酪,偏见谣言的陷阱遍布其间。闾丘露薇在书中特意提到了微博,固然大力赞扬了其积极作用,也对其散布不实信息的情况表示了担忧。而后者正是我近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作为网络时代一个有社会责任心的公民,以往我们往往致力于积极传播各种信息,但今天看来,“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已不成问题,反倒是“核实”显得尤为稀缺,因而也尤为重要。前几天我还在【我说】里提及,是否可以组一个“谣言揭穿社”这样的社团?
  
  今时今日,用新浪微博者众,却估计没几个人留心过其右下角的“不实信息曝光”链接吧?那么现在来看一看吧:http://t.sina.com.cn/pub/i/zt/wbpy ,对新浪微博此举,我十分赞赏,但同时也深感不足。1.0的辟谣怎敌得过2.0的传谣?谣言自民间起,也该由民间止。任重道远,各位公民,不妨把“传播”的热情稍微分一点给“核实”吧。以我的经验:很多时候,识破谣言,只需要百度一下,半分钟的事情而已。
  
  半年前,一位学新闻出身的朋友曾向我分享了“如何与记者打交道”的诸多经验,大部分记者在其口中都不可信、需提防,但她又说:“有一类记者,业务水平和职业操守极高,对他们就可以完全信任。比如说,闾丘露薇。”——这番话给我留下印象极深。如今想来,要是闾丘露薇自己听到这番话,只怕也要冷汗涔涔。任何人或实体都会犯错,世上并无绝对公正中立的媒体,——即便CNN,08年的时候不也闹过断章取义的丑闻么。就好比这本书封面上的视力表:你知道,那些东倒西歪的E,一行小过一行,无穷无尽,总有一行你看不清。偏见无止境,对真相的寻求亦无止境。

来自: 豆瓣




欢迎光临 悦读人生 (http://dothinking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