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人生

标题: 庄子 - 书评 [打印本页]

作者: 小小看客    时间: 2012-9-17 09:42
标题: 庄子 - 书评
  “中华经典藏书书系”,内容经典,形式精美,全面体现“经典藏书”理念。
  《庄子》为其中之一。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体现道家学说的一部极其重要的作品。现今通行的《庄子》一书,分为“内篇”、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79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作者: 时间的$    时间: 2012-10-18 09:41
  在战国这样一个暴烈的时代,人头随时可能被砍,人均寿命很短,文化人常常打嘴仗(同时代的孟子甚至骂墨子是禽兽)。唯独庄子没被骂过,并且思想流传至今,活到80多岁且过得逍遥快活。他只是在他最重要的对手惠子坟前感到很寂寞。越来越觉得庄子是一个了不起的无条件快乐主义者。
  庄子,一个无条件的快乐主义者,他是当今中国最宝贵的心灵鸡汤。他告诉我们如何活得长,如何老得爽。庄子的伟大绝不仅限于这些耳熟能详的成语。
  
  《阿凡达》、《盗梦空间》、混沌理论、云计算、巴菲特投资理念……这些被认为是世界上最NB的事,无不指向老庄的智慧。我们不学老庄,白投胎到中国了。
  @正安学院  : 《阿凡达》是理解庄子最好的注解。男主角在陆战队战士和阿凡达两种身份间切换,时间久了以至于适应了潘多拉星球,反而怀疑现实的身份是虚幻的。这不就是庄周梦蝶吗?人与马、大鸟、森林的连接沟通,不就是《齐物论》万物齐等、能量相融想通的精神吗?理解了庄子的《齐物论》也就能理解云计算的本质。

来自: 豆瓣
作者: 疯狂幻$    时间: 2012-10-18 09:41
     记得古代文学老师在讲到庄子的《逍遥游》时,说到,《庄子》的逍遥出世的思想不能消极的来看待。庄子的隐逸不应该是用来消磨自己的斗志和少年风发意气的,而是在失去什么的时候,用来安慰自己的良药。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儒家着眼于现实,是一个积极的入世者,执着于理性、有着自觉的社会责任感。而道家,则给那些在世俗中忙忙碌碌的仕子庸人留一条退路,在现实当中碰得头破血流的人们,往往特别能够在庄子的那份逍遥的闲适中掩藏自己的忧伤。后来多少怀才不遇的感慨悲歌之士纷纷都归隐山林,徜徉乎自然山水之间,为的仅仅是寻求一片属于自我的天地,不受尘世的污染,保留了自身最后一点人性的美好以及贴近自然的一份纯真。
     隐士,是道家的价值观,而隐者的境界,无外乎庄子《逍遥游》中所提到的那棵树的境界了。这棵树,大而无用,匠者不顾,但是庄子却说“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彷偟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树于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何其的逍遥,何其的自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了世俗的烦扰,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必往来奔波。如苏轼一再被流放,来到岭南后却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的诗句,如此的豁达、乐观。再如陶渊明,“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虽然仕途不顺,但是平淡的隐居生活给他带来了无限的美好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生活中充满了诗书的香气,摒弃了世俗的污浊,美好品质的清流才得以显现。
     隐士总给人消极避世的感觉,其实,在现实的挫折面前能够很好很坚强的生存下来都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隐者们其实都很乐观,他们需要乐观的心态去对待残酷的现实,这实际上也反映了人类某种生存困境与人生的无奈。在现实面前,人不得不低头,无谓的抗争已经没有任何作用,不能改变现实,那么,何不放宽心态,去享受可以享受的生命,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改变不了环境,但是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隐士不消极。
     庄子也曾做过小官吏,但是他最后选择摒弃世俗,选择关照自我以及重视个人内心品质的修养,一方面是由于他对黑暗现实的清醒认识,另一方面则是与他的哲学修养是密不可分。庄子是个伟大的哲学家。关于实与名的看法,关于存在的思考,以及关于宇宙、时间、运动、生死等问题的哲学性思考,都极大的影响了《庄子》思想风格的形成。庄子对儒家的做法是极其贬斥的,在庄子看来,一切礼法、道德、智术都是统治者劫掠的工具,人应该顺其自然,如果能回到人类原始蒙昧的状态那是再好不过的。他对黑暗社会的揭露是毫不留情的,但是提出的解决办法是违反历史规律的。然而,儒家相比而言就比较勤恳,儒家拥有世俗的社会政治理想,哪怕暂时不能实现也要孜孜不倦的追求。
     我认为在当今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外儒内道是个人不可缺少的两方面。既要努力积极的去改变我们身边的环境,另一方面,对结果不要太苛求。认真努力踏实的走好脚下的每一步,结果便是自然而然的了。豁达的接受一切结果不是消极,不进取才消极;有梦想敢追求不是乐观,不畏失败重来才是乐观。
  汪国真的一句诗写得好:我不管结果如何,只要梦想还在前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来自: 豆瓣
作者: 风神归$    时间: 2012-10-18 09:41
  原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
  
  说点轻松点的吧。
  
  沿着伟大的思想家庄老爷子的足迹,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一条咱们耳熟能详的名句:“相濡以沫”。
  
  在《大宗师》篇中,庄子给我们讲了这么一个小故事:“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他说的是有一天,一眼泉水干了,两条小鱼被困在了一个小水洼,为了生存下去,它们彼此从嘴中吐出泡泡,用自己的湿气来湿润对方的身体,互相扶持,互相依赖。但,与其在死亡边缘才这样互相扶持,还不如大家找到一条水路,开开心心地回到广阔的江河湖海,回到各自的天地,彼此相忘,自由自在。
  
  相濡以沫,这句话的全部意思,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来自: 豆瓣
作者: 仔予D_$    时间: 2012-10-18 09:41
  庄子,实在一位是傲然独立于四方乱世的仙人!
  
  了解庄子还是从《大秦帝国》开始的这部纪实性的历史小说是在教给了我太多东西了,每一次看都会有不一样的发现,而这次,我看到了庄子。
  庄子原名庄周,字子休。生于宋国蒙地,也曾在那里做过漆园小吏。后来他飘然出世,一直隐居于山水之间,却成诸子大家。他的思想由弟子蔺且集结成册,由是,《庄子》问世。
  
  宋国蒙地的逍遥峰上,瀑布悬泉,飞漱其间,好似人间仙境。而山中的庄子,此时正叉开双腿,像簸箕一样的坐在一堆枯枝燃起的大火旁,鼓盆而歌。瓦缶清远的声音和着歌声飘扬远去,散落在山中,也散落在天地苍穹之中。
  这是庄子在祭奠去世的妻子。这样做似乎于礼不合,亲人去世,本该哀哀哭泣,但庄子却看得很开。死为达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古代英雄侠义之士为救人多将自己自己生死置之度外,是为重情重义。而如庄子这般将亲人生死置之度外的,这份旷达的意境,就实在可以傲视天下了!难怪张仪要说:庄子,非人也,诚为仙也! 了。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庄子》的开篇就有这样的气势,雄浑绮丽。这种神游万里,气居天宇之巅的气概是道家始祖老子所未曾涉及的。我想,这也正是庄子的特别之处。
  战国乱世,庄子所处的年代正是宋国灭亡并入齐国的时期。然而庄子却对一切都不上心,只安然的做他的漆园小吏。他从未像先秦其他诸子般辗转功业,因为这些在他眼里看来都是一般模样的——名利、家国、万物……庄子在乎的,只是他自己天地中那样绝对的自由,他也一直在探索。庄子所持的无为出世之学在乱世中原本曲高和寡,远离天下潮流,但如果放到当今时代。庄子的很多思想就会给人以深思了。
  
  “水之积也不厚,其负大舟也无力。”这是我在议论文里常用的例子。如果水的积聚不够深,它就没有能力承载大船了。这不是很好的启示吗?厚积薄发,在于厚积。只有风在其下,鹏才能高飞九万里,背负青天的飞往南海。
  《逍遥游》里面还有一个尧让天下给许由的故事。他说:太阳月亮都出来啦,而烛火还不熄灭,它和日月比起光亮来,不是太没有意思了吗?及时雨普遍降了,还要提灌溉,岂不是徒劳吗?先生如果在位,定会把天下治理的很好的。可是我还占着这个位子,自己觉得惭愧,请允许我把天下奉交给先生。(原文抄自《庄子》译文)但是许由却说: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名乎?名是实的影子,我不为名,也就不要做影子。鸟在森林里筑巢,不过占一枝树枝;鼹鼠喝河里的水,也不过喝一肚子而已。天下对我是没用的。于丹在《庄子心得》里也提到了这一段,她说,许由的话,言外之意就是人生有涯。
  语文老师说庄子的有些思想放在现世有些不太合适。但是我觉得,这种宁静致远的淡泊心志,应该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就在昨天,我看完了《北京爱情故事》,起初是冲着那些“老士兵们”看的,后来才发现剧的好看。最触动我的就在于吴狄的“世间唯有真情在”和小伍、吴魏这样的成功人士的“唯物质”之间的矛盾冲突。这应该也是大多数人所困扰的。我想我们很多人应该都在这两者之间犹豫徘徊过。吴狄说:“我不希望自己惊天动地,我更不希望自己能对这个世界产生什么巨大的影响。我只希望守着自己的爱人、亲人、朋友过日子。”这不就是当今社会中的淡泊吗?我们整日的忙碌又为了什么呢?尽管人物是虚构的,但我想社会上也许会有成千上万的,和吴狄有同样想法的人。有人问杨丽萍是否是为了舞蹈而54岁不生孩子。杨丽萍说:每个人来到世界上的目的不同,有人是为了享受,有人是为了成名立万,我是为了旁观。我的目的只是为了看清世界上每一条河流是怎样缓缓流动,每一朵花是怎样静静绽放。吴狄们,他们在这个败金的社会中,步履维艰,如履薄冰,只为了坚持自己的初衷。不被吴魏和小伍们改变,他记住了自己最初的方向的信念,于是他赢了。纪伯伦说,我们走得太远,以至于我们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而许由,他记得,他以天下苍生出发,尧已经把天下治理的很好了,就不需要自己。这样的淡泊明志大概也是庄子自己的化身。
  楚国和魏国都曾想拜庄子执政,然而庄子心中无政,只念着在自己的天地中神游,所以断然拒绝了他们的邀请。试想如果庄子这样的心态和学问,真的执掌大权,百姓们能不被战火侵扰吗?
  还是没忍住不提起范蠡。政界风云之后果断隐退,将自己莫大的功业留在身后,此后转战商海依旧无人能敌,得陶朱公美名,也终于抱得美人归。实现了双赢。这才是真正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无人可及。这样的进退有道也是道家精神的体现了。
  
  
  惠施是庄子的好朋友,也是名家的代表人物。这个名家在当时大概算是“先秦非主流”了。惠施学问的主
  
  要精华是“离坚白”和“合同异”,我觉得跟诡辩学差不多。会是本人和庄子是好朋友,当时名家还有公
  
  孙龙。他和惠施几个一起,整理了一个“二十一事”的学说,流传至今,得到很多大师的论证,特别好玩
  
  。其中有好多诡异的说法,例如“鸡三足”“火不热”“簇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时。(疾飞的箭头既
  
  不动也不行)”“郢有天下”等。但在当时,“二十一事”出世伊始就在到了四大显学的轻蔑嘲讽,但同
  
  时却也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就连庄子也来凑热闹。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惠施的原因,庄子对名家非
  
  常感兴趣,也可能就像是黄老邪见到黄蓉提过的杨过时对了脾气,结为忘年之交差不多吧。反正庄子专门
  
  有《天下篇》对天下学问进行了批判论证,其中就包括“二十一事”。相较其他大家的不屑为伍,庄子这
  
  样就显得十分的难能可贵了。这儿是庄子不流于世俗,淡泊从容。虽然骂尽天下学问,但却皆无恶意,因
  
  为庄子待事,从来都让自己“站在门外”,只参加,不参与。所以才能和名家这样的学派和而不同。终究
  
  是叫人佩服。这样的庄子,怎能不“成仙”呢?
  
  大哉庄子,奈何斯人已逝焉!唯生者如斯,凭怀吊唁。
  

来自: 豆瓣
作者: 送子涉$    时间: 2012-10-18 09:41
        能读懂庄子的通常有两类人,一类像陶渊明一样,完全放弃功名利禄,只过平淡质朴生活而无怨言;一类是像苏东坡那样,虽然获得了功名利禄,但在现实中又遭遇了很多挫折,于是借庄子舒解自己心中的苦闷,有时就能获得短暂的快乐,从而表现的很旷达。
      从本质上说,第一类人已经比第二类人高出一个境界,可以拿慧能跟神秀对比。慧能和神秀在五祖弘忍座下学禅,两人分别写了一首偈子阐述心得。这两首偈子大家是很熟悉的。
        慧能偈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神秀偈云: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废话不说了,总之能看出慧能心中已无清净尘垢之别,而神秀犹停留在保持清净的境地。这就是两人的境界差别,正如读懂庄子的人,第一类人是真读懂了,第二类人顶多算是读了个半懂。现在像陶渊明、慧能那样的人很少见了,但第二类人倒不少,很多学者、名人大谈特谈自己对庄子心得体会,还希望普通人能学学他们把什么都看淡点,这些所谓的成功人士或许能像苏东坡那样从庄子悟出点东西,但对普通人来说,如果不能像陶渊明那样抛弃俗物,想学庄子只是自欺欺人,只会更加逃避现实。如果非要读庄子,那就尽管把它当做文学作品读吧!
  
  

来自: 豆瓣
作者: 徐无鬼$    时间: 2012-10-18 09:41
  我看的不是这个版本,而是《诸子文萃》中的,从小到大,这本书帮我解决了很多问题,或是人生 ,或是心境...甚至在我高三 的学 习 中也给我指导了不少,那时我曾一度无法静下心来学习,偶尔翻到了“佝偻承蜩”一篇时,明白了“不以万物易蜩之翼”的道理,顿时豁然开朗...

来自: 豆瓣
作者: 花缸思$    时间: 2012-10-18 09:41
  其实是选编,就是类似庄子思想的那些文章的集合,并不全是庄子的语录或者文章。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萱$    时间: 2012-10-18 09:41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老子认为“道法自然”,庄子继承了老子的观点,把自然视为审美的最高境界。
  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庄子继承而发展下来,认为“天道自然无为”,不是人为的力量可以改变的。因此,他提出“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主张尊重客观事物本身的规律,而不应该以人的主观愿望去改变它。庄子自然主义的哲学观反映在《庄子》一书中便形成了“朴素为美”和“法天贵真”的美学思想。庄子认为,美在自然,任何人为的艺术都是对自然美的破坏。他在《齐物论》中以天籁、地籁、人籁三者比较来说明这种自然美:“地籁则众窍是己,人籁则比竹是己”,“夫天籁者,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人籁是指人们用丝竹管弦演奏出来的,是人为地东西,属于等而下之的声音:地籁是风吹自然界大大小小的孔窍而发出的声音,它要借助于风力的大小和孔窍的不同形状才能形成,也不是最美的;只有天籁是众窍自鸣而成、不依赖以任何外力作用天然之音。
  自然纯朴之真美崇尚自然美,也就是崇尚朴素美,因为朴素是一切事物的自然状态。庄子主张“物顺自然”,他说:“既雕既琢,复归于朴。”成玄英解释说:“雕琢华饰之务,悉皆弃除,直置任真,复于朴素之道者也。”庄子又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可见庄子把自然朴素看成是一种不可比拟之美,一种理想之美。但“顺物自然”反对雕饰,并不是庄子完全否定事物外形的美,而是反对违反事物自然本性的人为摧残。它指出:“纯朴不残,孰为牺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庄子及其后学在《渔父》中还借客之口提出“法天归真”说,对于“天”,庄子认为“无为为之谓天”,而对于“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庄子 渔父》进一步说,就是“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言简意赅。庄子在《天运》篇中用“丑女效颦”
  的故事,生动的阐发了她崇尚自然朴素之美,反对雕削取巧之风的思想。她说:“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庄子指出了美女西施“之所以美”,是由于西施“貌极妍丽”,既病心痛,颦眉苦之,出自自然,出自真情,益增其美;而邻里丑人,见而学之,不病强颦,故作媚态,倍增其丑。所以说,“朴素为美”和“法天贵真”的美学思想史庄子关于自然的审美思想。
    这种自然美拓展开来,就体现为“顺物之性”,尊重个性的发展,发对人为的束缚。他说:“天下有常然。常然者,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圆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附离不以胶漆,约束不以墨索。”这就是说,天下万物,各有常分,应顺物之性,任其天然发展。庄子《马蹄》篇说:“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虽有义台路寝,无所用之。”庄子的意思是说,马,处于真性情,放旷不羁,俯仰天地之间,逍遥乎自得职场,不求“义台路寝”,真有怡然自得之乐。
  “道法自然”这是一种无为而无不为、回归天真本性的境界。庄子的美学思想对后世影响巨大,他对美和人生的追求永远是一个向上的过程,回归自然,重视自我,是我们要一直延续和铭记的。
  

来自: 豆瓣
作者: 零$    时间: 2012-10-18 09:41
  题外话
  在进入主题之前,我想先说一个名字叫做〝止母念佛〞故事,它来自冯梦龙主编的《笑话选》。原文是这样的:
  翟母皈心释氏,日诵佛不辍声。永龄佯呼之,母应诺,又呼不已,母愠曰:“无有,何频呼也?”永龄曰::“吾呼母三四,母便不悦,彼佛者日为母呼千万声,其怒当何如?”母为少悟。
  这个笑话翻译成白话文内容大概如下:
  有个叫翟永龄的人,他的母亲信佛,每天念佛不住声。永龄假装叫她,母亲答应了,他接着又一连叫了好几声,母亲不高兴的说;“别喊了,为什么啥都不说有叫个没完?”永龄说:“我才叫了三四声您就受不了,那佛祖每天被你呼叫千万声,还不知道气成什么样呢。”母亲听了以后,便稍微有了些醒悟。
  笑话归笑话,笑完以后我们可否进行一下反思:除了笑以外我们从中还能得到什么呢?我觉得是一种超出我们的日常生活,超出我们的惯性的思维模式的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智慧。它给了我们当头棒喝:我们习惯的、熟悉的、往往被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东西未必是合理的,甚至可能是错误的,或者说我们的行动往往与我们的目的是相互矛盾的,甚至是南辕北辙。而本文也正是想从这个角度来解读我所了解的、从我自己的生活中所读出的庄子。因作者年幼才疏,学识浅薄,本文借用《庄子》的几个片段来草述作者自己的一些观点,其中难免有贻笑大方之处,诚望观者恕之。
  ”
  “草狗”的是与非
  孔子西游于卫。颜渊问师金曰:“以夫子之行为奚如?”
  师金曰:“惜乎,而夫子其穷哉!”颜渊曰:“何也?”                               师金曰:“夫刍狗之未陈也,盛以箧衍,巾以文繡,尸祝齐戒以将之。及其已陈也,行者践其首脊,苏者取而爨之而已;将复取而盛以箧衍,中以文繡,游居寝卧其下,彼不得梦,必且数眯焉。今而夫子,亦取先王已陈刍狗,聚弟子游居寝卧其下。故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是非其梦邪?围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死生相与邻,是非其眯邪?
   “夫水行莫如用舟,而陆行莫如用车。以舟之可行于水也而求推之于陆,则没世不行寻常。古今非水陆与?周鲁非舟车与?今蕲行周于鲁,是犹推舟于陆也,劳而无功,身必有殃。彼未知夫无方之传,应物而不穷者也。
  “且子独不见夫桔槔者乎?引之则俯,舍之则仰。彼,人之所引,非引人也,故俯仰而不得罪于人。故夫三皇五帝之礼义法度,不矜于同而矜于治。故譬三皇五帝之礼义法度,其犹柤梨橘柚邪!其味相反而皆可于口。
  “故礼义法度者,应时而变者也。今取猨狙而衣以周公之服,彼必龁齧挽裂,尽去而后慊观古今之异,犹猨狙之异乎周公也。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走。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惜乎,而夫子其穷哉!”
  上面便是我们所熟知的“草狗”的典故,当然还有“东施效颦”的由来。“草狗”象征着上古礼仪,孔子讲礼仪,并沿用上古的有效规范了人民的做法,这似乎并没有问题,可庄子却对他予以否定,原因何在?我们一般有这样两种解释:
  一 庄子认为礼仪要随时代而变,不应拘泥于古法。
  二 庄子崇尚逍遥,认为礼仪是一种对自由的束缚。
  这二种说法都很有道理。尤其是前者,符合“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的时尚观点,也符合人们对庄子顺应天道的理解。对这两种看法,我二者都认同,但有些认识的不同。孔子讲礼仪,庄子其实也讲礼仪。讲礼仪的目的是让世人的行为变得更文明,以促进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孔子循古法,而古代的礼仪在它的时代起到了好的效果。这一点孔子明白,与孔子同时代的很多人也应当知道,我相信这也应该是孔子提倡将之发扬光大并身体力行的进行推广的原因,可是古礼毕竟是古礼,它一定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却还要一意的推广它,能达到礼仪的初衷吗?不能!而且是把人们引向了一个比现状更加不妙的境地。如果像方才所说的孔子是出于好的目的而讲古礼,那么他的错只是不智,以至于使自己行为和目的南辕北辙。但是假如、只是说假如孔子认识到了这一点还执“草狗”不放,那么他便有了借推广古礼仪沽名钓誉、甚至是恶意的去误导世人的嫌疑。而这恐怕是能够看透的人都会觉得不齿的。
  撇开以上那些不谈,事实上三叩九拜、牲畜祭祀……这些繁文缛节就真的达到了我们讲礼仪的目的了吗?未必。世上道貌岸然者大有人在。真正的礼仪应该是从内而外的,是人内在品质的一种自然流露。要进行礼仪的推广,只要在潜移默化中改善我们的精神、思想,那么外在的一些行为约束就变得多余了。庄子不是因“崇尚逍遥”而认为礼是一种约束才说“惜乎,而夫子其穷哉!”,而是认为孔子所做的不是真正能够实现礼仪目的方法才有了如此的感叹。
  老聃死,秦失笑
  唐伯虎的《桃花庵》诗中有这样两句:“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这恐怕是大多智者的共同点。《庄子内篇养生主》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死者长已矣,活着的人一定要为之痛苦不已吗?我相信这是很多人的疑问。庄子有言“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噍然随而哭之,是不通命也”,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算一笔账的话,一个人的死去是固定成本,那么我们因此的苦痛都是额外的付出,不但不能挽回什么,还会增加损失。死者已逝,不管活着的人怎么做他都不会活回来了,而如果要以此来表达对死者的情感的话,这不啻于缘木求鱼。
  当然我们有一个充分的理由可以来反驳这笔帐,那就是我们的感情。再理性的人也没有充分的理由驳倒感情,因为他无论再怎么理性也还是个人,不可能毫无情感。可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感情只能通过其死后去痛哭来表达吗?如果死者和你没有多少关系的话,那么你的痛哭要如何解释?如果你和你的长辈有感情,在他在世的时候多孝顺他一些岂不是来得更实际?如果你和你的朋友有感情,在他活着的时候多给他一些你的友谊多好?一句话,如果一个人在丧葬场的哀嚎不是在给活人作秀的话,那就是一个蠢才在犯傻。
  “老聃死,秦失笑”或者“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恐怕都不是“疯癫”两个字所能涵盖得了的。
  至仁“无亲”?
  《庄子》的《天运》篇中有这样一段:
  商大宰荡问仁于庄子。庄子曰:“虎狼,仁也。”
  曰:“何谓也?”
  庄子曰:“父子相亲,何为不仁?”
  曰:“何谓至仁?”
  庄子曰:“至仁无亲。”
  问题就出在这个“至仁无亲”,可笑我们总是根据字面的意思及对庄子的普遍认识将之理解为“对天地万物一视同仁,故无所谓‘亲’”。毛佩琦先生在他的《图解庄子》中《天运》篇的题解里就有这样的解读:庄子认为“至仁无亲”,对天地间万物一视同仁。为什么说这种认识有问题呢?接下来大宰的提问也许正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疑问。
  “荡闻之,无亲则不爱,不爱则不孝。谓至仁不孝,可乎?”
  庄子的回答中谈孝尚不足以言仁姑且不说,我们且看这几句:
  “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以忘亲难;忘亲易,使忘我难”
  庄子所拥有的是至仁,是高于孝的存在,那么他是否就已经对孝无所谓了,或者将孝当成了达到至仁的绊脚石呢?答案是否定的。孝必然是构成更高层次的仁的一部分,而“至仁无亲”的“无亲”也只是表面的无亲。试问孝的目的是什么?是让双亲更好的生活。“爱”的孝要比“敬”的孝要好是因为一个肯定是发自真心的而另一个未必,可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要让父母感觉自己很孝敬,要让旁人看到自己很孝敬。我不否认子女的孝敬很多时候会给父母带来幸福感,但是我们可否想到当父母觉得我们很不错的时候,他们将为此付出什么?无时无刻的为你担心,无时无刻的为你牵挂,想尽办法把自己的一切给你……只为了补偿你的孝顺,他们所还给你的要比那所谓的尽孝道所付出的要多得多。
  你达到了你尽孝的目的吗?适得其反吧!如果不是出于那一颗颗并无邪意的心,我甚至想说这是一种诈骗,利用父母的感恩之心进行诈骗、利用路人对美德的向往进行诈骗。
  只有融入父母的生活,在父母全无觉察之中做我们该做的,这样才能让他们尽情的享受我们所给与他们的那一份报答之中,而非深陷于如何回馈你的孝顺的惶惶不可终日里。而这样才真正达到了我们尽孝的目的,同时这也就达到了所谓的仁。父母尚不能感觉到我们的作为,更何况俗人的眼睛呢?说这样是“无亲”并无不可,而它的实质是令人无法感觉到的至亲、至孝,也是至仁。
  天道
  说到庄子,不能不说一下“天道”,而所谓的天道,真的就是那么玄虚,不可捉摸吗?恐怕未必,起码作者认为“天道”并非不可捉摸。
  上文“至仁‘无亲’?”、“老聃死,秦失笑”、“‘草狗’的是与非”所说的种种,其实都是一件事:我们以为没有错的很多行为其实在背离我们做这件事的初衷,或者可能只是一些人在利用人们错误的认识来欺世盗名。
  将这个道理推广至“忠孝节义,礼仪廉耻”,再推而广之以至于“济天下”,哪个又不是此道理。庄子下面的论述可谓深入骨髓!
  “使亲忘我易,兼忘天下难;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难。夫德遗尧、舜而不为也,利泽施予万世,天下莫知也,岂直太息而言仁孝乎哉!夫孝悌仁义,忠信贞廉,此皆自勉以役其德者也,不足多也。故曰,至贵,国爵并焉;至富,国财并焉:至愿,名誉并焉。是以道不渝。
  “要做好一件事,就应该用能够将这件事做好的最佳方式,不要为那些外在的东西所累,以致影响自己达到做事的目的,甚至使自己的行动与目的相背离。”将这个最佳方式推之于世间万事万物,那就是天道。
  庄子其人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庄子也同样是人手一个的 “哈姆雷特”,而我的庄子,还想借用唐寅初的那句诗:“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来形容。
  我脑海中的庄子就是手执利刃的庖丁,穿梭于世界的骨隙之间;就是满身污泥的老龟,自由的徜徉于泥田;就是世人眼中的“疯子”,活在一个别人看不穿的世界。
  谁说庄子是一个冷漠的人?那是因为你看不到他炽热的心;谁说庄子是一个自私的人?那是因为你早已被世俗的行为模式蒙蔽了眼睛;谁说庄子不讲礼仪道德?那是因为你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才能算礼仪道德以及如何才能实现它。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这样评价《庄子》:“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我想说其实庄子也是普通人,他也想像“乌龟”一样更长久的活在这个世上;也讲忠孝节义的美德;也对亲人、朋友充满关爱……又或着说他是一个更明智的普通人吧!
  他更理智的知道怎么样去行动自己的这些情感才真正意义上得到了释放 ,并且他将自己所领悟的这种行为方式进行了推广、记述。正是因为他发现了一些我们所未看到的真理并将之付诸于行动才使我们觉得他是如此“疯癫”;才使我们感觉他如此深邃高远;才使我们觉得他的一切是如此地游刃有余、恣肆汪洋,如此“疯癫”。
  再说题外话
  一日作者“偶发奇想 ”,请同班的男生吃饭、喝啤酒以排解心中因吃多了同学们的生日宴带来的欠债感,理由是:本人也要过生日。说是一个班的男生,其实也就八、九个人,在一个小饭馆的包厢里随便点几个菜、叫几瓶啤酒就算是请大家吃一顿了。与往常相比,这一餐“生日宴”有些不太一样,相同的地方、相同的人、相同的酒、相同的菜,不一样在哪呢?大家喝得不一样的尽兴。有同学提出来说我“面子大”云云,我一一给以否定:我非富非贵,再加上平时为人孤僻乖张、张口就伤人,谁会买我的面子这笔帐。那究竟为什么会更尽兴呢?仔细一想,才知道正是因为我面子小、大家少了以前的那些琐屑计较使然。“寿星”不用坐在某个位置上,大家也不用给“寿星”敬酒、说一些祝福的套话,大家自然放得开了,这样我请大家喝一顿的目的也就真正达到了。
  明白了这个原委,再将它与生活中的其它事拿在一起一想,其实有多少能够逃出这个道理?我们所做的多少事不是在缘木求鱼?或许道理是很多人共知的吧!只是真的没看见多少人真正有明智的行动,这真是一种悲哀!又或者好多人是因为太明白这个道理才有了某些看似不智的行为呢?这应该会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吧!
  
  
  
  
  引用书目;
  《笑话选》
  《图解庄子》
  《汉文学史纲要》
  

来自: 豆瓣
作者: 王传历$    时间: 2012-10-18 09:41
  对于这本书,一开始是很向往。因为向这种书,按说每一个字都是值得推敲的。大家已经把它抬到了那个位置了,所以我也不敢妄自评价了。但是我只想说一句话,经典也要本人说了算

来自: 豆瓣
作者: 曾经苍$    时间: 2012-10-18 09:41
  读了庄子的《秋水》,我不禁为其超凡脱俗的哲理思辨所震撼,奔放肆虐的理想色彩如同海神若般庞大无涯,游曳于天地间的清灵洒脱的思想却极其巧妙地以“个人”为切入点。我蓦地想到了《红楼梦》里“空云洁白”的妙玉最爱读的也是老庄,自比为“樫外人”的她是否像庄周一般对人世冷眼旁观?
  
  《秋水》中“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的,在庄子看来不过是“犹小石小木在大山也。”尘世间功名利禄变得可笑,诸公衮衮像红尘的丑态嘴脸成为社会的主体,叫庄周如何不幽愤?但他将对现实的失望化为木简上嘲讽激昂的文字和思想中案例剖析的材料,让文以载道,从社会的泥滓中飞出悠然的蝴蝶,于是濮水曳尾,漆园傲吏,终成了南华如诗的篇章。
  
  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庄子《秋水》中河伯很符合当下一些炙手可热的人的形象,自负狂妄,目中无人;而海若虚怀若谷,有容乃大的精神是理想中完美人格的化身。对比之下不仅感慨,当时离我们是多么远,又是多么近啊。受现代实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濮水边拒绝楚王的庄子很容易被看做不思进取消极怠慢的自由主义者——可我们是多么需要自由的心灵世界啊,现实的实用是一缸水泥,凝固了,就会永远冷下去。几千年前,庄子拜见惠施却反被搜捕,几千年后,有人证明嫉妒者的本质是恐惧失去;然而庄子早就用鹓鶵栖梧的寓言告诉世人什么是真正的高贵,不是富贵名利,而是保持自我。濠梁之鱼的故事充满了喜剧的辩证色彩,虽然照唯物论的观点谁也不能窥探心灵。如果撇开哲学,从诗意一点的角度看,庄周看到鱼儿高兴,仅仅是因为天朗气清,游目骋怀,河面碧波粼粼,河岸郁郁芊芊,庄子的心境替外物涂了一层明丽的光辉——鱼儿乐不乐不是我能指认的,但我看着它就觉得它很快乐。若干年有个叫王国维的替这种把感情加给生物的意境起名叫“有我之境”,是耶,非耶,化为蝴蝶。
  
  《秋水》是庄子哲学思想方面的一篇论述,包括了他寻求个人自由“全性保真”的处世态度,和他辩证的宇宙观两个方面。
  
  “濮水钓鱼”是庄子自由精神的直接体现,面对浩瀚的人世,是寂寂漫漫,还是庸庸碌碌。选择精神的欢乐颂就意味着一种和凡尘的剥离,只因为战国是个信仰缺失的时代。即使如此,庄子依然要选择剥离。拒绝小吏,就是关闭了通向红尘的大门,红尘中不止有虚左以待的楚相之位,也有集体的认同,时代价值的体现,然而他关上了通向那些的大门,打开了另一扇名位“性灵”的窗,窗外,白鹭在湍流中戏水。
  
  如果说“濮水钓鱼”说的是自由的选择,那么“鹓鶵栖梧”则说的是自由的保洁,真正的自由是要如高山之雪那般纯净的。“富贵于我如浮云”自由的高洁如莲花般不可亵渎。所以庄子宁愿饥寒,也要“饮梧桐枝的水”;宁愿困顿,也要“采薇而食”,落落拓拓,干干净净。
  
  前两个例子讲的是庄子“自由保真”的处世态度,“河伯与海若”的寓言则体现了他辩证的宇宙观。这辩证包括:大小之辩,多少之辩,道德与天道之辩。河伯宽广得“百川灌河”,然而相对于海若的“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它还是显得微小,而海若相比天地“犹小木石在大山也”,仍然微不足道。在庄子看来,一粒可以是一个世界,一个世界也可以是一粒沙。这是大小之辩。接下来是多少之辩。“人卒九州,似毫末在马体。”“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粒米之在大仓乎?”强调个体的渺小,但反过来为渺小与博大的矛盾统一做了铺垫。最后引出人间的道德与天道之辩,所谓“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说的是泛化的仁义道德在亘古流传的天道面前,正如高山下的小草一般的渺小。那些逐鹿中原的王侯将相,救国图强的仁人志士,伯夷、叔齐死节首阳山的好名声,孔丘羽化八千弟子的博学,面对造物的智慧神奇,天道的宝相庄严,难道不狭隘吗?
  
  庄子在秋水之湄唱出一段放飞心灵,敬畏自然的清阙。松林泉下,斯人同谁?
  
  说完了思想,再来谈谈文笔:
  
  铺张渲染的修辞,汪洋恣肆的句式,云水空阔的意境,构成了庄子语言最主要的特色。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径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张扬的比喻使人一下子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浩浩汤汤,衔远山,吞长河,横无涯际的江水流向远方。“吾之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让人真切感受到天地有多么阔大,好似穷千里目也不能望尽。“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既有比喻,也有铺垫,奇特的想象给人以鲜活的意象,更好地说理。《秋水》铺张渲染的修辞在文中起了增添文采,构建境界,说理透彻的作用。
  
  汪洋恣肆的句式是《秋水》文笔上另一个特点。“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对仗的句中透着一股肆意磅礴的张力,仿佛抬首便是万里江河奔涌,千秋斗转星移。“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连续排比的句式自有锋芒,句句如剑发硎,那样气势,将王霸图雄尽归尘土。“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反问句式的运用,选择之间是凛然生死般的神勇,异常执著,刹那间抓住人心。
  
  读着《秋水》,忽然就有“积雪满燕山,万里长城横缟带”的寥廓,仿佛风生水起,字字句句如庞大天空的碎片。王小波是和庄子一样的斗士,他将自由化作与生命逆行的歌。庄子则用他行云流水的文字,构造一个“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始终无故。”的景地,那背后蕴藏着他深邃的智慧,《秋水》是庄子关于宇宙的解读,面对未可知的谜,他的文字却将我们代入云空水阔的意境,难道不像极了李白那个梦游天姥山的梦境?我们触摸意境,就是对庄周梦的解释
  

来自: 豆瓣
作者: 孔爷$    时间: 2012-10-18 09:41
  书上说。孔子是授予我们为人处世的大道理。庄子是教授我们如何生活的小道理。
  
  
  
  人们大多数执迷于大道理。我们经常对自己说:人生活再世上就要努力,就要活的比别人好。即使再身心疲惫的时候,我们依然不放过自己。每日的辛勤我们都觉得是必须的。原来我也是这么想的。在学校我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不在学校我依然每天跑图书馆学习看书。上班之后我朝九晚五,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给老板看。结果是我们很累。
  
  
  我们的心就像风筝一样被束缚着。竟然浑然不觉。如果不看庄子的文章。我会一直以为这束缚理所当然。但庄子给了我一个不一样的价值观。在我看来就是豁达(记得小学的一个同学说是顺其自然,现在才明白)
  
  
  
  做人要豁达。不应当执迷于物质。庄子一生贫穷。但他却有丰富的思想世界。再他看来。精神的贫困才是真正的贫困。一个人的心飞不高。那他就永远走不出自己的世界。想想一个被束缚内心世界的人,他的生活会是多么可悲。没有追求,没有自由,他的世界永远是灰色的。
  
  
  做人还要有一种境界。这种境界因人而异。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东西。我们需要挖掘自己的独特再哪里。明白自己的优势再哪里。这种自省是达到自己境界的基础。只有了解自己才能够深入剖析自己。发现问题的所在。通过一些内在外在的方法解决掉问题。如果我们不具备这种能力。那么今后遇到问题我们就只能深陷其中。最后自己杀掉自己。
  
  
  生活其实很简单。就是让自己的心飞翔。你知道你的心能够飞到多远吗 ?如果你还局限再那里,那么就一把剪掉风筝线。挣脱束缚。让心无限飞翔。
  
  还会有更多的感触,慢慢来。
  
  春游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没有烦恼的事情缠绕我们想必是很多人的梦想。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心灵是一片净土。但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不被世俗所打扰。六根清净。心如止水。宠辱不惊呢? 在庄子看来,这需要两点。一个是智慧。一个是慈悲。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价值观,这让我们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世界在有的人眼中是美丽恬淡的。有的人眼中是肮脏污秽的。一个有智慧的人,他会学习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他用一种大胸襟,大境界审视世间万物。达到与世界水乳交融的境界。在他的眼中,世界多大多辽阔,自己的内心就有多大多辽阔。再不堪的事物在他眼中也是美丽的。而一个没有智慧的人,只能拘囿于自己狭小的世界。以一己之见看待世界万物。重要的是,他的世界是静止而非动态的。世界万物,都要在动态中寻找平衡。用一句俗语就是与时俱进。一个与时代脱离的人就只能蜷缩在一隅,他的世界只有自己,所以他看待别人用的也是那双落后的眼睛。
  
  
  
  另外一点是慈悲。刚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很不能理解。在我看来慈悲早已远离我们这个物质的世界。但一旦仔细冥想。是的。慈悲甚至比智慧更重要。如果我们拿一颗慈悲之心看待世间万物,一切会变得美好可爱。就像那句诗一样:春游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春夏秋冬,美就在身边。慈悲之心让我们能够欣赏花开,聆听流水,能够看见飞鸟掠过天际。朝阳跃上云端。这样的话,我们的心才是干干净净的。一旦失去慈悲,我们就会拿自己一双被功利迷失的眼睛看待事物,用一颗功利的心去丈量事物的好坏,那么一切也就失去了他们本来的面目。因为这个世界上,功利根本不值得追求。
  
  
  
  庄子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哲学家。还有感悟,慢慢来。
  
  这篇文章是我对庄子理念最后一点小看法。
  
  庄子强调“外化而内不化”。顾名思义,就是我们的外在应该顺应时代,与他人好好相处。但再相处的同时,也要保持内心的原则。这样的处世态度才能既不隔膜他人,也保留自己的一份执着。
  
  
  
  我对这种观点特别赞成。首先,我们是社会人,我们本身不能脱离社会单独存在(我从不相信有真正的隐士),这就意味这我们要与他人相处交流。而这交流中就有很多处世的哲学了。庄子建议我们不要特立独行,要观察周围的世界,要给自己一个合适的生存空间。一旦我们失去乐这个空间,我们内心即使有再多想法也就只能埋藏于心中。再我看来,与人交流相处是一件挺艺术的事情,要拿好分寸,不可张扬,又不可失乐自己的原则。每个人的原则不一样,所以每个人的方法都不一样。我们不能拿别人的方法硬套再自己身上。
  
  
  
  第二,我们不能完全深陷于社会原则中,再社会的包围中,我们应当保留心灵的纯洁,坚持一份原有的梦想。千万不可等到没有机会的时候再重头回忆起年轻时候的梦想。我觉得自己原来就是失去了内心的。过分看重社会对自己的看法。差点就忘记自己想要干什么乐。现在开始。让心自由飞翔。
  
  
  
  庄子感悟就写到这里吧。

来自: 豆瓣
作者: 琴心剑$    时间: 2012-10-18 09:41
  夫人秉天地清浊二气而生,大抵形骸寄寓于六合之内而鲜有神游于八荒之外者,故善恶之分,长短之别,仁与不仁,此诚人之天性也,而应自然之道法。子又何必惩善扬恶,倡取义而恶苟生,褒伯夷而贬盗跖,重墨翟而轻杨朱耶?夫圣人者,正己身而心力交瘁,弘大道而天下嚣嚣,损人寿而折国运,逆天也。至于身败名裂,为天下笑,古往今来弗若此者,有几人耶?
  

来自: 豆瓣
作者: creamz$    时间: 2012-10-18 09:41
  想写篇庄子的书评,题目本想写作庄子偶记,但想来想去,偶忘更有意境,要我说原因,我说不上来。
  
  初时未得,未得而欲,欲不得而困,困而更欲得,得之必失,失之必苦。
  
  初时未得,未得然不求,后得之幸,不得谓命,得而喜,后忘,失不悲,后不觉。
  
  世界是唯心的,也是唯物的,本没有得到一说。庄周梦蝶,什么是得到?
  
  永恒的快乐估计不现实,但我还是相信会有这种人的,庄周说那是至人,至本来就是一个渐行的词,得之后一定要忘,否则必然失去,看不懂看不懂所以一遍一遍的反复看,看了也不知道说的什么,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但为什么不刻意尝试着去修道呢,如果有那么一天,我想做到那样,不喜不悲,不贬不誉,不求不悔,无友无敌。我想做到那样吗?
  不知道,时而觉得那样好,时而觉得这样好,但是何必执着,老子主无为,庄子主自然,我就是我,所以不思不困。

来自: 豆瓣
作者: 代号陈$    时间: 2012-10-18 09:41
  有友人喜谈“自然本性”。一日,引庄子为证,说近日读庄子,始觉一篇逍遥游,并不曾嘲笑鼠目寸光,歌颂鸿图大志。大鹏有它的大活法,小雀有它的小活法,既然万物齐一,自然说不上哪种活法比哪种活法优越。大鹏小雀各依其自然本性生活。大鹏像小雀似的在树棵子间扑腾固然滑稽,小鸟非要背负青天而图南冥也一样可笑。
  
  我们都知道,“自然”原先的意思不是自然界,而是如其本然。羊吃草,羊长毛,羊活上十年自然死亡,都是如其本然。羊吃肉,羊长翅膀,羊才活了一年却被狼吃了,这些该是不自然。可是细想,羊才活了一年就被狼吃了并没有什么不自然,因为狼吃羊,是狼的本性使然,不管那羊是一岁还是两岁。世上不只生着羊,而且还生着狼,羊的命运,不只是由羊的本性使然,而是由狼、由世上的所有事情一道决定。如此放大了看,天下竟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自然的了,“无物不然”。可是我们凡人,很难始终放眼全球,总想分出个自然不自然来。即使眼光放得很大,仍然想划个界限。比较分明的界限,就落在有没有人的干预上。凡是没有人工的,我们就称为“自然”。于是生出“自然”的第二层意思:自然界。自然界里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地震海啸,山崩河枯,这些事情颇不寻常,却没有什么不自然。
  
  把界限划在自然界和人之间,主要的麻烦出在人这一边,因为无论哪种语言,都不肯把凡是人为的统统称作不自然。在自然主义者看来,试管婴儿和克隆羊是不自然的,飞机和飞船是不自然的。但在更彻底的自然主义者眼里,果树嫁接和马车驴车也不自然。推到极端,种庄稼或直立行走也一样不够自然。这当然不是咬文嚼字,而是天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争论。夹着皮包在车流里堵上一两个钟头,每天八小时坐办公室,肯定不是最自然的生活方式。可是谁又敢说,比较起马桥那些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农民,神仙府里的马鸣一定过得更为自然?从卢梭的自然主义到当今的环境主义,都有这个疑问需要澄清。
  
  在这些事情上,我们需要的是透彻,而不是彻底。理论太彻底了,可能就不自然了。其中一个原因,在于我们凡人终究彻底不到底。极端主张返璞归真的,仍不肯一路手脚并用在地上爬走。在这关键的一点上,我觉得庄子比他的读者思得透彻。虽说无物不然,却仍然有小大之辨。我们不可只记得“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而且要记得这一段的末尾,庄子的结论是“莫若以明”。单线的彻底不能通乎道枢,而是在恶无穷里打转,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通乎大道,不是单拣那些六合之外的事情,发那些大而无当的议论,而是返回于就事论事;不是笼统地无为绝迹,而是就事做事。这是妙处也是难处:“绝迹易,无行地难。”
  
  我猜想,庄子总会知道大有大的难处,小有小的美处。不过,无论怎样读《逍遥游》,也不会感到庄子把大鹏和学鸠等量齐观。凡这样的结论,总不是来自阅读,也不来自对生活实际的思考,只能从知性想当然演绎而来。在数学式的上帝眼里,大活法和小活法大概是不分轩轾的,但犹太教的上帝,更不要说我们这些凡人,绝对进入不了这样的境界。赞赏一些活法,怀疑一些活法,反对一些活法,是我们本性里的本性,自然中的自然。各种活法不分轩轾这种说法,也许可以用来欺人,也许可以用来自欺,但不会是真情实理。

来自: 豆瓣
作者: 世木盐$    时间: 2012-10-18 09:41
         刚刚考完中华文化,最后一篇小作文要求写庄子读后心得,趁着记忆还清晰,略作修改搬过来。
  
      这世界似乎是中了庄子的毒,从老师们教导小孩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到流行乐队苏打绿的《各站停靠》音符化庄周梦蝶典故,人人都知道庄子,人人都会说起庄子及其文字。如果拟一个调查问卷,发于春熙路,我想至少有9成的人会对“你知道庄子么?”这一问题选择“知道”。
      可见,庄子之毒,流毒甚广。
      人们知道庄子是古人,道家学说代表,知道庄周梦蝶这四个字;深一点,有一群人知道《秋水》知道《逍遥游》,可以对译成现代语言,可以背诵,知道表达意思,这些是面临高考的学生;再深一点,小部分人研读庄子,破解他的理论,传扬他的思想;可对于那深到幽暗的地方,也就是庄子的内心,知道的又有几何?(由于本人也是应考而粗读庄子著作,也不敢以理解自居,故下文改用第一人称。)
      由以上症状可见,庄子之毒,流毒甚广,中毒至深,一旦毒发,无可愈治。得出这结论的原因,且听我一一道来。
      这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孔孟之说、老庄之言被点阵化数字化,我们被沙尘暴似的信息席卷,我们没有时间静下心来泡一杯香茗品一本《庄子》,因为我们开始崇尚能把接收到的信息快速转化为自己知识的人。我们说庄周梦蝶,说他梦见自己变为蝴蝶,醒后怅然,体现他闲适逍遥的心境,我们用“生有涯知无涯”被督促学习,于是以讹传讹;可殊不知庄子的心里是否真的怡然,可殊不知那话的后半句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这毒,我称其为庄子之毒,其实也是孔子之毒,孟子之毒,鲁迅之毒,阿Q之毒,可也不是他们的毒,是我们自己毒,是我们无法沉静下来的心的毒!
      试想一下,每个具有传承五千年文化底蕴义务的国人都如此对待文化著作,那么《庄子》不被理解,庄子不被理解,中国文化不被理解,最后会导致中国都不被理解!而这理解的主体,是我们中国人!这并不危言耸听,类比到癌症,也是从一个小细胞的癌变扩散,致使真个机体缺少活力甚至遗失生命的。
      这毒,还有多少在蔓延!这毒,还有多少人未解!
  
      既然意识到毒素的存在,就着手必须解毒。“小心求证”是我下的解药。
      于丹读《庄子》,是她的哲思;崔大华《庄学研究》,烙上的是崔氏的印;老师课堂上传授的庄子学说,也是“阿明制造,盗用必究”(四川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 刘黎明老师)。唯有我们自己阅读,自己思考,转化成的才是自己的语言以支持的理论。
      庄子之毒,曲解文化之毒,唯有此法可解。
  
      读《庄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发现存在后面一句所感。
  

来自: 豆瓣
作者: 鱼片粥$    时间: 2012-10-18 09:41
  庄子是让人宁静的一本书,他让人剥去浮华,看见内心的本质。顺其自然,纵然有时消极,确是人生最大的智慧。时不时出现的寓言,让人会心一笑的同时,给人思考。

来自: 豆瓣
作者: 天颜润$    时间: 2012-10-18 09:41
     以前对庄子的印象完全来自教科书,根本没有读过他本人的著作,唯一印象是老庄哲学,南华真人,在道教中都已成仙。
    在我最迷茫最沉沦的时候,也就是我的大一上,因为一时难以适应大学的新生活,逐渐变得自暴自弃,对待事物和人事消极无助,并不喜欢与人沟通,只喜欢与自己心灵沟通的我,遇到了一个瓶颈,生命中最重要的爱好指明了我的出路——看书来疗伤。
    于是就去图书馆寻找一本好书,刚好之前读过《老子》,觉得老庄并称,那么就随便找了本《庄子》来看看。就这样,从逍遥游开始,一直到天下,我完全的着迷了,心灵第一次受到强烈震撼,解放了我禁锢的思想,令我马上转变了当时待人处事态度:自己只要生活过的逍遥,并不需要注重他人和他事,一切都看得自然就好。用生动的故事告诉我们一定要齐物我,同生死,无为清净,安常处顺。其实核心就是“自由”。这与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心思想是契合,应该说与整个人类思想发展是契合的。
    看看于丹的《庄子心得》的大受欢迎就知道,庄子用“逍遥人世”的哲学,用来治疗整个人类的困惑的人民,是绝对有帮助的。当然我希望大家去看看古文,而不是经过别人解释的学说或者翻译,因为原著的言语,真的是象哲学诗,非常耐读,最后希望大家都能与庄周梦蝶一样,能够梦见自己就是庄周,而自己也就是蝴蝶,与庄子一起为列仙班。当然这需要思考,做一个自由主义者。

来自: 豆瓣
作者: 妍爱恩$    时间: 2012-10-18 09:41
  最近在看《庄子》。以前看这本书我也只是读懂表面的东西。如今换了一个角度再读这本书,发现这本书比以前易读了许多,自己能够看到的层次也较之从前深入许多。以前读《论语》的时候,边读我心里边一个劲儿地暗自佩服:孔子太厉害了;现在读《庄子》的时候,我边读边一个劲儿地暗自佩服:庄子太牛了!
  
  《庄子》这本书我看的遍数最多的是它的内七篇。内篇中的每一个小故事对我来说都具有很深的启发性。而我收获最大的就是明白了什么才是智慧,什么叫聪明,并且我对智慧下了一个明确性的定义。而以前我自认为是智慧的东西,如今看来,其实大多数也只能算作是聪明。
  
  在这里我要写的不是我对智慧的领悟,而是我对书中“朝三暮四”的新的理解。
  
  什么是“朝三”?什么是“暮四”?
  
  其实“朝三”“暮四”就是指事物的两个面,就像“是”与“非”。在一个集合中,“是”是其中的一个子集合,“非”也是其中一个的子集合。在只有“是”与“非”的集合中,无论是看到“是”与“非”当中的任何一个子集合,其实我们都可以以此看出什么是“是”,什么是“非”。每一件事物都有它的双面性,如果证明出事物当中“是”的一部分,无须证明我们也可以看到事物当中“非”的一部分。
  
  “朝三暮四”正是指事物的两面。没有改变事物的自身,从任何一面出发都可以达到目的。
  
  其实“朝三暮四”对人真的有很大的启发性。比如说我曾经做什么事情都是想着要把它做好。但是好这个要求其实很高,没有上限。有句广告词说的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样的好如同虚设,对人容易制造压力。如果反过来想,倒不如只想着别把事情做坏就行了。每个人对坏都有他自己的标准与限度,这样想可以很轻易地为自己指出方向,避害就利,压力也会相对地降低。其实不把事情做坏不就好了吗?对坏的标准要求越完善,事情就会被更好地完成。事情没变,目的没变,条件没变,只是改变了自己对做事的要求而已。
  
  做人也是如此。自己对人对己的标准可以换一种要求方式。自己只要做一个不危害他人与国家利益的人,不做坏人这样也是可以的。
  
  P。S:如今才发现我对“朝三暮四”的理解并非十分正确。

来自: 豆瓣
作者: 迟钝被$    时间: 2012-10-18 09:41
  那天,和一个朋友聊天,她在抱怨一场活动中的不公平。她非常看不惯,她为那些人抱不平。印象中,她不是这样的人。总是不想引起冲突。这是怎么了?
  我说:“这个结果又不是很重要,何必让你自己这么烦恼?”
  她说:“我觉得自己以前一直在逃避,我要改变自己。我觉得我不能再对一切都保持沉默了。”原来,她觉得自己一直会逃避问题,她想改变。
  对于庄子而言,我朋友的所为就是一种“自寻烦恼”,对于她的朋友而言,她真的是对的?就算是对的,要去改变自己也是对的?
  我相信庄子的精神多多少少已经深深的进入了我们炎黄子孙的骨髓里,刻在我们的DNA结构上,随着我们的基因,一代代的往下传。在我失败的时候,我总是会想:其实每个人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现在的结果不是那么重要了,有这个过程就好。然后这个安慰的话总是显得那么消极,以至于曾几何时,总觉得自己是个有些悲观的人。直到看到庄子说:生死是最大的“厉害”,在生死的面前,一切都显得不重要了。“齐物齐物”,外物同一,就是种“无”。我突然觉得仿佛遇到了知己。但是我又怀疑起来。
  我觉得庄子的“无”是一种逃避。
  我难道不是在逃避什么么?我选择不直面这堵墙,我选择绕个弯。在整个社会都鼓励“冲吧,把这堵墙撞破的”时候,我是他们眼中“逃避的人”么?我这样做真的是“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吗?
  庄子生活在一个连自己的生命都没有保障的时代,所以消极的躲避一切是他最好的处事方法。是不是极度的期待也会变成极度的失望呢?庄子的抉择是无奈的?是对于身边周遭世界的无奈,失望,甚至绝望而给自己穿上的一件件厚厚的外壳,在一个个壳里建造起他自己的逍遥世界?他把一切都变得不真实起来,梦里的蝴蝶,梦醒的自己,到底哪个才是梦?这可不可以认为是一种自我欺骗,自我安慰,自我解脱?这可不可以看成庄子把他自己赶到了一个他自己营造的极端的“无”中?
  庄子的“无”亦是种极端,让一切都“不真实”起来。
  庄子用自己“迷惑人心的”,或者在现在被称为“形而上学的”理论来编织起自己的避风港。也为后世的我们提供编起我们自己的避风港的方法。
  对于失败,对于成功,对于别人的评价,对于荣誉,对于庄子所认为的一切该舍弃的“外物”,我们都“身不由己地”在其中沉浮,我们能做的或许是建立一个庄子式的临时避风港,又或者英雄般地与命运抗争。“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为是而有畛也”。所谓真理从不曾有过界线,言论也不曾有过定准,只因为各自认为只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才是正确的,这才有了这样那样的界线和区别。我非常赞成这句话。庄子告诉我们,其实一切是非成败,都可以看成是我们自己给我们自己编织的牢笼。最好的办法,就是什么都同意,什么都不同意,什么都没有的混沌,此时自己也仿佛站在一片宇宙中,什么都知道,又什么都不知道,一切都无关。就好像我们面对现实中种种事件,不要去在意它的结果,因为“这个”结果,“那个”结果其实都是一样的。这样,疲惫的现代人,或许可以活得更轻松些。
  然而,“无”始终都只是种不要关心一切的“妄想”。就如那幅在书上扉页的庄周梦蝶的画般,刹那的虚无定格成了一种永恒的自在。但是我们总是要回到现实的,就仿佛我们需要神灵,我们需要许愿,我们需要奇迹,这一切都基于我们的现实。正是有了现实的无奈和巨大的压力,才有了庄子梦想的逍遥;正是有了疲惫的身心,才有了希望“无所待”的轻松。
  而现实对于我们而言到底是什么?
  记得前段时间看了部日本的电视剧:《工作狂》,里面的女主角工作至上,她可以为此放弃一切。她也曾迷茫自己工作狂的状态是不是她真正要的,她也曾怀疑如此的拼命是否值得。但是,在最后,她意识到:在这个时代,只有疯狂的工作,能让她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意识到自己的充实和价值,即使她不喜欢这样。事业的成功给她带来无限的成就感。
  原来,现实就是我们存在的真实,我们的“所待”。无论我们是开心,还是难过;是潇洒,还是艰辛,这都是一种活着的安全感。但正如庄子所言,有所依赖,就会离开“无”,“有得必有失”,“妄想”和现实只能择其一。所以“无”永远在那个看似触手可及却怎么也抓不住的地方。我们离庄子的“无”是越来越远了。
  但是,庄子的“无”一如大海中那远远的,时隐时现的灯塔,在我们和汹涌的大海搏斗后,当我们在漂泊的航行深夜的时候,给与我们希望。但是我们知道,我们必须继续航行,因为,或许在灯塔的那里,有我们最终的避风港。
  

来自: 豆瓣
作者: 鲁比科$    时间: 2012-10-18 09:41
  《庄子》当然是经典中的经典
  本书的水准也很高
  但是
  如果我知道是选本
  是不会买的
  为什么不在书名里写上“庄子选”
  不说欺骗
  至少是误导

来自: 豆瓣
作者: 时间的$    时间: 2012-10-18 09:42
  在战国这样一个暴烈的时代,人头随时可能被砍,人均寿命很短,文化人常常打嘴仗(同时代的孟子甚至骂墨子是禽兽)。唯独庄子没被骂过,并且思想流传至今,活到80多岁且过得逍遥快活。他只是在他最重要的对手惠子坟前感到很寂寞。越来越觉得庄子是一个了不起的无条件快乐主义者。
  庄子,一个无条件的快乐主义者,他是当今中国最宝贵的心灵鸡汤。他告诉我们如何活得长,如何老得爽。庄子的伟大绝不仅限于这些耳熟能详的成语。
  
  《阿凡达》、《盗梦空间》、混沌理论、云计算、巴菲特投资理念……这些被认为是世界上最NB的事,无不指向老庄的智慧。我们不学老庄,白投胎到中国了。
  @正安学院  : 《阿凡达》是理解庄子最好的注解。男主角在陆战队战士和阿凡达两种身份间切换,时间久了以至于适应了潘多拉星球,反而怀疑现实的身份是虚幻的。这不就是庄周梦蝶吗?人与马、大鸟、森林的连接沟通,不就是《齐物论》万物齐等、能量相融想通的精神吗?理解了庄子的《齐物论》也就能理解云计算的本质。

来自: 豆瓣
作者: 疯狂幻$    时间: 2012-10-18 09:42
     记得古代文学老师在讲到庄子的《逍遥游》时,说到,《庄子》的逍遥出世的思想不能消极的来看待。庄子的隐逸不应该是用来消磨自己的斗志和少年风发意气的,而是在失去什么的时候,用来安慰自己的良药。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儒家着眼于现实,是一个积极的入世者,执着于理性、有着自觉的社会责任感。而道家,则给那些在世俗中忙忙碌碌的仕子庸人留一条退路,在现实当中碰得头破血流的人们,往往特别能够在庄子的那份逍遥的闲适中掩藏自己的忧伤。后来多少怀才不遇的感慨悲歌之士纷纷都归隐山林,徜徉乎自然山水之间,为的仅仅是寻求一片属于自我的天地,不受尘世的污染,保留了自身最后一点人性的美好以及贴近自然的一份纯真。
     隐士,是道家的价值观,而隐者的境界,无外乎庄子《逍遥游》中所提到的那棵树的境界了。这棵树,大而无用,匠者不顾,但是庄子却说“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彷偟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树于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何其的逍遥,何其的自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了世俗的烦扰,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必往来奔波。如苏轼一再被流放,来到岭南后却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的诗句,如此的豁达、乐观。再如陶渊明,“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虽然仕途不顺,但是平淡的隐居生活给他带来了无限的美好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生活中充满了诗书的香气,摒弃了世俗的污浊,美好品质的清流才得以显现。
     隐士总给人消极避世的感觉,其实,在现实的挫折面前能够很好很坚强的生存下来都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隐者们其实都很乐观,他们需要乐观的心态去对待残酷的现实,这实际上也反映了人类某种生存困境与人生的无奈。在现实面前,人不得不低头,无谓的抗争已经没有任何作用,不能改变现实,那么,何不放宽心态,去享受可以享受的生命,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改变不了环境,但是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隐士不消极。
     庄子也曾做过小官吏,但是他最后选择摒弃世俗,选择关照自我以及重视个人内心品质的修养,一方面是由于他对黑暗现实的清醒认识,另一方面则是与他的哲学修养是密不可分。庄子是个伟大的哲学家。关于实与名的看法,关于存在的思考,以及关于宇宙、时间、运动、生死等问题的哲学性思考,都极大的影响了《庄子》思想风格的形成。庄子对儒家的做法是极其贬斥的,在庄子看来,一切礼法、道德、智术都是统治者劫掠的工具,人应该顺其自然,如果能回到人类原始蒙昧的状态那是再好不过的。他对黑暗社会的揭露是毫不留情的,但是提出的解决办法是违反历史规律的。然而,儒家相比而言就比较勤恳,儒家拥有世俗的社会政治理想,哪怕暂时不能实现也要孜孜不倦的追求。
     我认为在当今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外儒内道是个人不可缺少的两方面。既要努力积极的去改变我们身边的环境,另一方面,对结果不要太苛求。认真努力踏实的走好脚下的每一步,结果便是自然而然的了。豁达的接受一切结果不是消极,不进取才消极;有梦想敢追求不是乐观,不畏失败重来才是乐观。
  汪国真的一句诗写得好:我不管结果如何,只要梦想还在前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来自: 豆瓣
作者: 风神归$    时间: 2012-10-18 09:42
  原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
  
  说点轻松点的吧。
  
  沿着伟大的思想家庄老爷子的足迹,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一条咱们耳熟能详的名句:“相濡以沫”。
  
  在《大宗师》篇中,庄子给我们讲了这么一个小故事:“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他说的是有一天,一眼泉水干了,两条小鱼被困在了一个小水洼,为了生存下去,它们彼此从嘴中吐出泡泡,用自己的湿气来湿润对方的身体,互相扶持,互相依赖。但,与其在死亡边缘才这样互相扶持,还不如大家找到一条水路,开开心心地回到广阔的江河湖海,回到各自的天地,彼此相忘,自由自在。
  
  相濡以沫,这句话的全部意思,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来自: 豆瓣
作者: 仔予D_$    时间: 2012-10-18 09:42
  庄子,实在一位是傲然独立于四方乱世的仙人!
  
  了解庄子还是从《大秦帝国》开始的这部纪实性的历史小说是在教给了我太多东西了,每一次看都会有不一样的发现,而这次,我看到了庄子。
  庄子原名庄周,字子休。生于宋国蒙地,也曾在那里做过漆园小吏。后来他飘然出世,一直隐居于山水之间,却成诸子大家。他的思想由弟子蔺且集结成册,由是,《庄子》问世。
  
  宋国蒙地的逍遥峰上,瀑布悬泉,飞漱其间,好似人间仙境。而山中的庄子,此时正叉开双腿,像簸箕一样的坐在一堆枯枝燃起的大火旁,鼓盆而歌。瓦缶清远的声音和着歌声飘扬远去,散落在山中,也散落在天地苍穹之中。
  这是庄子在祭奠去世的妻子。这样做似乎于礼不合,亲人去世,本该哀哀哭泣,但庄子却看得很开。死为达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古代英雄侠义之士为救人多将自己自己生死置之度外,是为重情重义。而如庄子这般将亲人生死置之度外的,这份旷达的意境,就实在可以傲视天下了!难怪张仪要说:庄子,非人也,诚为仙也! 了。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庄子》的开篇就有这样的气势,雄浑绮丽。这种神游万里,气居天宇之巅的气概是道家始祖老子所未曾涉及的。我想,这也正是庄子的特别之处。
  战国乱世,庄子所处的年代正是宋国灭亡并入齐国的时期。然而庄子却对一切都不上心,只安然的做他的漆园小吏。他从未像先秦其他诸子般辗转功业,因为这些在他眼里看来都是一般模样的——名利、家国、万物……庄子在乎的,只是他自己天地中那样绝对的自由,他也一直在探索。庄子所持的无为出世之学在乱世中原本曲高和寡,远离天下潮流,但如果放到当今时代。庄子的很多思想就会给人以深思了。
  
  “水之积也不厚,其负大舟也无力。”这是我在议论文里常用的例子。如果水的积聚不够深,它就没有能力承载大船了。这不是很好的启示吗?厚积薄发,在于厚积。只有风在其下,鹏才能高飞九万里,背负青天的飞往南海。
  《逍遥游》里面还有一个尧让天下给许由的故事。他说:太阳月亮都出来啦,而烛火还不熄灭,它和日月比起光亮来,不是太没有意思了吗?及时雨普遍降了,还要提灌溉,岂不是徒劳吗?先生如果在位,定会把天下治理的很好的。可是我还占着这个位子,自己觉得惭愧,请允许我把天下奉交给先生。(原文抄自《庄子》译文)但是许由却说: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名乎?名是实的影子,我不为名,也就不要做影子。鸟在森林里筑巢,不过占一枝树枝;鼹鼠喝河里的水,也不过喝一肚子而已。天下对我是没用的。于丹在《庄子心得》里也提到了这一段,她说,许由的话,言外之意就是人生有涯。
  语文老师说庄子的有些思想放在现世有些不太合适。但是我觉得,这种宁静致远的淡泊心志,应该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就在昨天,我看完了《北京爱情故事》,起初是冲着那些“老士兵们”看的,后来才发现剧的好看。最触动我的就在于吴狄的“世间唯有真情在”和小伍、吴魏这样的成功人士的“唯物质”之间的矛盾冲突。这应该也是大多数人所困扰的。我想我们很多人应该都在这两者之间犹豫徘徊过。吴狄说:“我不希望自己惊天动地,我更不希望自己能对这个世界产生什么巨大的影响。我只希望守着自己的爱人、亲人、朋友过日子。”这不就是当今社会中的淡泊吗?我们整日的忙碌又为了什么呢?尽管人物是虚构的,但我想社会上也许会有成千上万的,和吴狄有同样想法的人。有人问杨丽萍是否是为了舞蹈而54岁不生孩子。杨丽萍说:每个人来到世界上的目的不同,有人是为了享受,有人是为了成名立万,我是为了旁观。我的目的只是为了看清世界上每一条河流是怎样缓缓流动,每一朵花是怎样静静绽放。吴狄们,他们在这个败金的社会中,步履维艰,如履薄冰,只为了坚持自己的初衷。不被吴魏和小伍们改变,他记住了自己最初的方向的信念,于是他赢了。纪伯伦说,我们走得太远,以至于我们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而许由,他记得,他以天下苍生出发,尧已经把天下治理的很好了,就不需要自己。这样的淡泊明志大概也是庄子自己的化身。
  楚国和魏国都曾想拜庄子执政,然而庄子心中无政,只念着在自己的天地中神游,所以断然拒绝了他们的邀请。试想如果庄子这样的心态和学问,真的执掌大权,百姓们能不被战火侵扰吗?
  还是没忍住不提起范蠡。政界风云之后果断隐退,将自己莫大的功业留在身后,此后转战商海依旧无人能敌,得陶朱公美名,也终于抱得美人归。实现了双赢。这才是真正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无人可及。这样的进退有道也是道家精神的体现了。
  
  
  惠施是庄子的好朋友,也是名家的代表人物。这个名家在当时大概算是“先秦非主流”了。惠施学问的主
  
  要精华是“离坚白”和“合同异”,我觉得跟诡辩学差不多。会是本人和庄子是好朋友,当时名家还有公
  
  孙龙。他和惠施几个一起,整理了一个“二十一事”的学说,流传至今,得到很多大师的论证,特别好玩
  
  。其中有好多诡异的说法,例如“鸡三足”“火不热”“簇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时。(疾飞的箭头既
  
  不动也不行)”“郢有天下”等。但在当时,“二十一事”出世伊始就在到了四大显学的轻蔑嘲讽,但同
  
  时却也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就连庄子也来凑热闹。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惠施的原因,庄子对名家非
  
  常感兴趣,也可能就像是黄老邪见到黄蓉提过的杨过时对了脾气,结为忘年之交差不多吧。反正庄子专门
  
  有《天下篇》对天下学问进行了批判论证,其中就包括“二十一事”。相较其他大家的不屑为伍,庄子这
  
  样就显得十分的难能可贵了。这儿是庄子不流于世俗,淡泊从容。虽然骂尽天下学问,但却皆无恶意,因
  
  为庄子待事,从来都让自己“站在门外”,只参加,不参与。所以才能和名家这样的学派和而不同。终究
  
  是叫人佩服。这样的庄子,怎能不“成仙”呢?
  
  大哉庄子,奈何斯人已逝焉!唯生者如斯,凭怀吊唁。
  

来自: 豆瓣
作者: 送子涉$    时间: 2012-10-18 09:42
        能读懂庄子的通常有两类人,一类像陶渊明一样,完全放弃功名利禄,只过平淡质朴生活而无怨言;一类是像苏东坡那样,虽然获得了功名利禄,但在现实中又遭遇了很多挫折,于是借庄子舒解自己心中的苦闷,有时就能获得短暂的快乐,从而表现的很旷达。
      从本质上说,第一类人已经比第二类人高出一个境界,可以拿慧能跟神秀对比。慧能和神秀在五祖弘忍座下学禅,两人分别写了一首偈子阐述心得。这两首偈子大家是很熟悉的。
        慧能偈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神秀偈云: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废话不说了,总之能看出慧能心中已无清净尘垢之别,而神秀犹停留在保持清净的境地。这就是两人的境界差别,正如读懂庄子的人,第一类人是真读懂了,第二类人顶多算是读了个半懂。现在像陶渊明、慧能那样的人很少见了,但第二类人倒不少,很多学者、名人大谈特谈自己对庄子心得体会,还希望普通人能学学他们把什么都看淡点,这些所谓的成功人士或许能像苏东坡那样从庄子悟出点东西,但对普通人来说,如果不能像陶渊明那样抛弃俗物,想学庄子只是自欺欺人,只会更加逃避现实。如果非要读庄子,那就尽管把它当做文学作品读吧!
  
  

来自: 豆瓣
作者: 徐无鬼$    时间: 2012-10-18 09:42
  我看的不是这个版本,而是《诸子文萃》中的,从小到大,这本书帮我解决了很多问题,或是人生 ,或是心境...甚至在我高三 的学 习 中也给我指导了不少,那时我曾一度无法静下心来学习,偶尔翻到了“佝偻承蜩”一篇时,明白了“不以万物易蜩之翼”的道理,顿时豁然开朗...

来自: 豆瓣
作者: 花缸思$    时间: 2012-10-18 09:42
  其实是选编,就是类似庄子思想的那些文章的集合,并不全是庄子的语录或者文章。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萱$    时间: 2012-10-18 09:42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老子认为“道法自然”,庄子继承了老子的观点,把自然视为审美的最高境界。
  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庄子继承而发展下来,认为“天道自然无为”,不是人为的力量可以改变的。因此,他提出“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主张尊重客观事物本身的规律,而不应该以人的主观愿望去改变它。庄子自然主义的哲学观反映在《庄子》一书中便形成了“朴素为美”和“法天贵真”的美学思想。庄子认为,美在自然,任何人为的艺术都是对自然美的破坏。他在《齐物论》中以天籁、地籁、人籁三者比较来说明这种自然美:“地籁则众窍是己,人籁则比竹是己”,“夫天籁者,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人籁是指人们用丝竹管弦演奏出来的,是人为地东西,属于等而下之的声音:地籁是风吹自然界大大小小的孔窍而发出的声音,它要借助于风力的大小和孔窍的不同形状才能形成,也不是最美的;只有天籁是众窍自鸣而成、不依赖以任何外力作用天然之音。
  自然纯朴之真美崇尚自然美,也就是崇尚朴素美,因为朴素是一切事物的自然状态。庄子主张“物顺自然”,他说:“既雕既琢,复归于朴。”成玄英解释说:“雕琢华饰之务,悉皆弃除,直置任真,复于朴素之道者也。”庄子又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可见庄子把自然朴素看成是一种不可比拟之美,一种理想之美。但“顺物自然”反对雕饰,并不是庄子完全否定事物外形的美,而是反对违反事物自然本性的人为摧残。它指出:“纯朴不残,孰为牺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庄子及其后学在《渔父》中还借客之口提出“法天归真”说,对于“天”,庄子认为“无为为之谓天”,而对于“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庄子 渔父》进一步说,就是“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言简意赅。庄子在《天运》篇中用“丑女效颦”
  的故事,生动的阐发了她崇尚自然朴素之美,反对雕削取巧之风的思想。她说:“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庄子指出了美女西施“之所以美”,是由于西施“貌极妍丽”,既病心痛,颦眉苦之,出自自然,出自真情,益增其美;而邻里丑人,见而学之,不病强颦,故作媚态,倍增其丑。所以说,“朴素为美”和“法天贵真”的美学思想史庄子关于自然的审美思想。
    这种自然美拓展开来,就体现为“顺物之性”,尊重个性的发展,发对人为的束缚。他说:“天下有常然。常然者,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圆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附离不以胶漆,约束不以墨索。”这就是说,天下万物,各有常分,应顺物之性,任其天然发展。庄子《马蹄》篇说:“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虽有义台路寝,无所用之。”庄子的意思是说,马,处于真性情,放旷不羁,俯仰天地之间,逍遥乎自得职场,不求“义台路寝”,真有怡然自得之乐。
  “道法自然”这是一种无为而无不为、回归天真本性的境界。庄子的美学思想对后世影响巨大,他对美和人生的追求永远是一个向上的过程,回归自然,重视自我,是我们要一直延续和铭记的。
  

来自: 豆瓣
作者: 零$    时间: 2012-10-18 09:42
  题外话
  在进入主题之前,我想先说一个名字叫做〝止母念佛〞故事,它来自冯梦龙主编的《笑话选》。原文是这样的:
  翟母皈心释氏,日诵佛不辍声。永龄佯呼之,母应诺,又呼不已,母愠曰:“无有,何频呼也?”永龄曰::“吾呼母三四,母便不悦,彼佛者日为母呼千万声,其怒当何如?”母为少悟。
  这个笑话翻译成白话文内容大概如下:
  有个叫翟永龄的人,他的母亲信佛,每天念佛不住声。永龄假装叫她,母亲答应了,他接着又一连叫了好几声,母亲不高兴的说;“别喊了,为什么啥都不说有叫个没完?”永龄说:“我才叫了三四声您就受不了,那佛祖每天被你呼叫千万声,还不知道气成什么样呢。”母亲听了以后,便稍微有了些醒悟。
  笑话归笑话,笑完以后我们可否进行一下反思:除了笑以外我们从中还能得到什么呢?我觉得是一种超出我们的日常生活,超出我们的惯性的思维模式的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智慧。它给了我们当头棒喝:我们习惯的、熟悉的、往往被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东西未必是合理的,甚至可能是错误的,或者说我们的行动往往与我们的目的是相互矛盾的,甚至是南辕北辙。而本文也正是想从这个角度来解读我所了解的、从我自己的生活中所读出的庄子。因作者年幼才疏,学识浅薄,本文借用《庄子》的几个片段来草述作者自己的一些观点,其中难免有贻笑大方之处,诚望观者恕之。
  ”
  “草狗”的是与非
  孔子西游于卫。颜渊问师金曰:“以夫子之行为奚如?”
  师金曰:“惜乎,而夫子其穷哉!”颜渊曰:“何也?”                               师金曰:“夫刍狗之未陈也,盛以箧衍,巾以文繡,尸祝齐戒以将之。及其已陈也,行者践其首脊,苏者取而爨之而已;将复取而盛以箧衍,中以文繡,游居寝卧其下,彼不得梦,必且数眯焉。今而夫子,亦取先王已陈刍狗,聚弟子游居寝卧其下。故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是非其梦邪?围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死生相与邻,是非其眯邪?
   “夫水行莫如用舟,而陆行莫如用车。以舟之可行于水也而求推之于陆,则没世不行寻常。古今非水陆与?周鲁非舟车与?今蕲行周于鲁,是犹推舟于陆也,劳而无功,身必有殃。彼未知夫无方之传,应物而不穷者也。
  “且子独不见夫桔槔者乎?引之则俯,舍之则仰。彼,人之所引,非引人也,故俯仰而不得罪于人。故夫三皇五帝之礼义法度,不矜于同而矜于治。故譬三皇五帝之礼义法度,其犹柤梨橘柚邪!其味相反而皆可于口。
  “故礼义法度者,应时而变者也。今取猨狙而衣以周公之服,彼必龁齧挽裂,尽去而后慊观古今之异,犹猨狙之异乎周公也。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走。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惜乎,而夫子其穷哉!”
  上面便是我们所熟知的“草狗”的典故,当然还有“东施效颦”的由来。“草狗”象征着上古礼仪,孔子讲礼仪,并沿用上古的有效规范了人民的做法,这似乎并没有问题,可庄子却对他予以否定,原因何在?我们一般有这样两种解释:
  一 庄子认为礼仪要随时代而变,不应拘泥于古法。
  二 庄子崇尚逍遥,认为礼仪是一种对自由的束缚。
  这二种说法都很有道理。尤其是前者,符合“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的时尚观点,也符合人们对庄子顺应天道的理解。对这两种看法,我二者都认同,但有些认识的不同。孔子讲礼仪,庄子其实也讲礼仪。讲礼仪的目的是让世人的行为变得更文明,以促进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孔子循古法,而古代的礼仪在它的时代起到了好的效果。这一点孔子明白,与孔子同时代的很多人也应当知道,我相信这也应该是孔子提倡将之发扬光大并身体力行的进行推广的原因,可是古礼毕竟是古礼,它一定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却还要一意的推广它,能达到礼仪的初衷吗?不能!而且是把人们引向了一个比现状更加不妙的境地。如果像方才所说的孔子是出于好的目的而讲古礼,那么他的错只是不智,以至于使自己行为和目的南辕北辙。但是假如、只是说假如孔子认识到了这一点还执“草狗”不放,那么他便有了借推广古礼仪沽名钓誉、甚至是恶意的去误导世人的嫌疑。而这恐怕是能够看透的人都会觉得不齿的。
  撇开以上那些不谈,事实上三叩九拜、牲畜祭祀……这些繁文缛节就真的达到了我们讲礼仪的目的了吗?未必。世上道貌岸然者大有人在。真正的礼仪应该是从内而外的,是人内在品质的一种自然流露。要进行礼仪的推广,只要在潜移默化中改善我们的精神、思想,那么外在的一些行为约束就变得多余了。庄子不是因“崇尚逍遥”而认为礼是一种约束才说“惜乎,而夫子其穷哉!”,而是认为孔子所做的不是真正能够实现礼仪目的方法才有了如此的感叹。
  老聃死,秦失笑
  唐伯虎的《桃花庵》诗中有这样两句:“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这恐怕是大多智者的共同点。《庄子内篇养生主》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死者长已矣,活着的人一定要为之痛苦不已吗?我相信这是很多人的疑问。庄子有言“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噍然随而哭之,是不通命也”,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算一笔账的话,一个人的死去是固定成本,那么我们因此的苦痛都是额外的付出,不但不能挽回什么,还会增加损失。死者已逝,不管活着的人怎么做他都不会活回来了,而如果要以此来表达对死者的情感的话,这不啻于缘木求鱼。
  当然我们有一个充分的理由可以来反驳这笔帐,那就是我们的感情。再理性的人也没有充分的理由驳倒感情,因为他无论再怎么理性也还是个人,不可能毫无情感。可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感情只能通过其死后去痛哭来表达吗?如果死者和你没有多少关系的话,那么你的痛哭要如何解释?如果你和你的长辈有感情,在他在世的时候多孝顺他一些岂不是来得更实际?如果你和你的朋友有感情,在他活着的时候多给他一些你的友谊多好?一句话,如果一个人在丧葬场的哀嚎不是在给活人作秀的话,那就是一个蠢才在犯傻。
  “老聃死,秦失笑”或者“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恐怕都不是“疯癫”两个字所能涵盖得了的。
  至仁“无亲”?
  《庄子》的《天运》篇中有这样一段:
  商大宰荡问仁于庄子。庄子曰:“虎狼,仁也。”
  曰:“何谓也?”
  庄子曰:“父子相亲,何为不仁?”
  曰:“何谓至仁?”
  庄子曰:“至仁无亲。”
  问题就出在这个“至仁无亲”,可笑我们总是根据字面的意思及对庄子的普遍认识将之理解为“对天地万物一视同仁,故无所谓‘亲’”。毛佩琦先生在他的《图解庄子》中《天运》篇的题解里就有这样的解读:庄子认为“至仁无亲”,对天地间万物一视同仁。为什么说这种认识有问题呢?接下来大宰的提问也许正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疑问。
  “荡闻之,无亲则不爱,不爱则不孝。谓至仁不孝,可乎?”
  庄子的回答中谈孝尚不足以言仁姑且不说,我们且看这几句:
  “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以忘亲难;忘亲易,使忘我难”
  庄子所拥有的是至仁,是高于孝的存在,那么他是否就已经对孝无所谓了,或者将孝当成了达到至仁的绊脚石呢?答案是否定的。孝必然是构成更高层次的仁的一部分,而“至仁无亲”的“无亲”也只是表面的无亲。试问孝的目的是什么?是让双亲更好的生活。“爱”的孝要比“敬”的孝要好是因为一个肯定是发自真心的而另一个未必,可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要让父母感觉自己很孝敬,要让旁人看到自己很孝敬。我不否认子女的孝敬很多时候会给父母带来幸福感,但是我们可否想到当父母觉得我们很不错的时候,他们将为此付出什么?无时无刻的为你担心,无时无刻的为你牵挂,想尽办法把自己的一切给你……只为了补偿你的孝顺,他们所还给你的要比那所谓的尽孝道所付出的要多得多。
  你达到了你尽孝的目的吗?适得其反吧!如果不是出于那一颗颗并无邪意的心,我甚至想说这是一种诈骗,利用父母的感恩之心进行诈骗、利用路人对美德的向往进行诈骗。
  只有融入父母的生活,在父母全无觉察之中做我们该做的,这样才能让他们尽情的享受我们所给与他们的那一份报答之中,而非深陷于如何回馈你的孝顺的惶惶不可终日里。而这样才真正达到了我们尽孝的目的,同时这也就达到了所谓的仁。父母尚不能感觉到我们的作为,更何况俗人的眼睛呢?说这样是“无亲”并无不可,而它的实质是令人无法感觉到的至亲、至孝,也是至仁。
  天道
  说到庄子,不能不说一下“天道”,而所谓的天道,真的就是那么玄虚,不可捉摸吗?恐怕未必,起码作者认为“天道”并非不可捉摸。
  上文“至仁‘无亲’?”、“老聃死,秦失笑”、“‘草狗’的是与非”所说的种种,其实都是一件事:我们以为没有错的很多行为其实在背离我们做这件事的初衷,或者可能只是一些人在利用人们错误的认识来欺世盗名。
  将这个道理推广至“忠孝节义,礼仪廉耻”,再推而广之以至于“济天下”,哪个又不是此道理。庄子下面的论述可谓深入骨髓!
  “使亲忘我易,兼忘天下难;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难。夫德遗尧、舜而不为也,利泽施予万世,天下莫知也,岂直太息而言仁孝乎哉!夫孝悌仁义,忠信贞廉,此皆自勉以役其德者也,不足多也。故曰,至贵,国爵并焉;至富,国财并焉:至愿,名誉并焉。是以道不渝。
  “要做好一件事,就应该用能够将这件事做好的最佳方式,不要为那些外在的东西所累,以致影响自己达到做事的目的,甚至使自己的行动与目的相背离。”将这个最佳方式推之于世间万事万物,那就是天道。
  庄子其人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庄子也同样是人手一个的 “哈姆雷特”,而我的庄子,还想借用唐寅初的那句诗:“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来形容。
  我脑海中的庄子就是手执利刃的庖丁,穿梭于世界的骨隙之间;就是满身污泥的老龟,自由的徜徉于泥田;就是世人眼中的“疯子”,活在一个别人看不穿的世界。
  谁说庄子是一个冷漠的人?那是因为你看不到他炽热的心;谁说庄子是一个自私的人?那是因为你早已被世俗的行为模式蒙蔽了眼睛;谁说庄子不讲礼仪道德?那是因为你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才能算礼仪道德以及如何才能实现它。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这样评价《庄子》:“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我想说其实庄子也是普通人,他也想像“乌龟”一样更长久的活在这个世上;也讲忠孝节义的美德;也对亲人、朋友充满关爱……又或着说他是一个更明智的普通人吧!
  他更理智的知道怎么样去行动自己的这些情感才真正意义上得到了释放 ,并且他将自己所领悟的这种行为方式进行了推广、记述。正是因为他发现了一些我们所未看到的真理并将之付诸于行动才使我们觉得他是如此“疯癫”;才使我们感觉他如此深邃高远;才使我们觉得他的一切是如此地游刃有余、恣肆汪洋,如此“疯癫”。
  再说题外话
  一日作者“偶发奇想 ”,请同班的男生吃饭、喝啤酒以排解心中因吃多了同学们的生日宴带来的欠债感,理由是:本人也要过生日。说是一个班的男生,其实也就八、九个人,在一个小饭馆的包厢里随便点几个菜、叫几瓶啤酒就算是请大家吃一顿了。与往常相比,这一餐“生日宴”有些不太一样,相同的地方、相同的人、相同的酒、相同的菜,不一样在哪呢?大家喝得不一样的尽兴。有同学提出来说我“面子大”云云,我一一给以否定:我非富非贵,再加上平时为人孤僻乖张、张口就伤人,谁会买我的面子这笔帐。那究竟为什么会更尽兴呢?仔细一想,才知道正是因为我面子小、大家少了以前的那些琐屑计较使然。“寿星”不用坐在某个位置上,大家也不用给“寿星”敬酒、说一些祝福的套话,大家自然放得开了,这样我请大家喝一顿的目的也就真正达到了。
  明白了这个原委,再将它与生活中的其它事拿在一起一想,其实有多少能够逃出这个道理?我们所做的多少事不是在缘木求鱼?或许道理是很多人共知的吧!只是真的没看见多少人真正有明智的行动,这真是一种悲哀!又或者好多人是因为太明白这个道理才有了某些看似不智的行为呢?这应该会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吧!
  
  
  
  
  引用书目;
  《笑话选》
  《图解庄子》
  《汉文学史纲要》
  

来自: 豆瓣
作者: 王传历$    时间: 2012-10-18 09:42
  对于这本书,一开始是很向往。因为向这种书,按说每一个字都是值得推敲的。大家已经把它抬到了那个位置了,所以我也不敢妄自评价了。但是我只想说一句话,经典也要本人说了算

来自: 豆瓣
作者: 曾经苍$    时间: 2012-10-18 09:42
  读了庄子的《秋水》,我不禁为其超凡脱俗的哲理思辨所震撼,奔放肆虐的理想色彩如同海神若般庞大无涯,游曳于天地间的清灵洒脱的思想却极其巧妙地以“个人”为切入点。我蓦地想到了《红楼梦》里“空云洁白”的妙玉最爱读的也是老庄,自比为“樫外人”的她是否像庄周一般对人世冷眼旁观?
  
  《秋水》中“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的,在庄子看来不过是“犹小石小木在大山也。”尘世间功名利禄变得可笑,诸公衮衮像红尘的丑态嘴脸成为社会的主体,叫庄周如何不幽愤?但他将对现实的失望化为木简上嘲讽激昂的文字和思想中案例剖析的材料,让文以载道,从社会的泥滓中飞出悠然的蝴蝶,于是濮水曳尾,漆园傲吏,终成了南华如诗的篇章。
  
  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庄子《秋水》中河伯很符合当下一些炙手可热的人的形象,自负狂妄,目中无人;而海若虚怀若谷,有容乃大的精神是理想中完美人格的化身。对比之下不仅感慨,当时离我们是多么远,又是多么近啊。受现代实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濮水边拒绝楚王的庄子很容易被看做不思进取消极怠慢的自由主义者——可我们是多么需要自由的心灵世界啊,现实的实用是一缸水泥,凝固了,就会永远冷下去。几千年前,庄子拜见惠施却反被搜捕,几千年后,有人证明嫉妒者的本质是恐惧失去;然而庄子早就用鹓鶵栖梧的寓言告诉世人什么是真正的高贵,不是富贵名利,而是保持自我。濠梁之鱼的故事充满了喜剧的辩证色彩,虽然照唯物论的观点谁也不能窥探心灵。如果撇开哲学,从诗意一点的角度看,庄周看到鱼儿高兴,仅仅是因为天朗气清,游目骋怀,河面碧波粼粼,河岸郁郁芊芊,庄子的心境替外物涂了一层明丽的光辉——鱼儿乐不乐不是我能指认的,但我看着它就觉得它很快乐。若干年有个叫王国维的替这种把感情加给生物的意境起名叫“有我之境”,是耶,非耶,化为蝴蝶。
  
  《秋水》是庄子哲学思想方面的一篇论述,包括了他寻求个人自由“全性保真”的处世态度,和他辩证的宇宙观两个方面。
  
  “濮水钓鱼”是庄子自由精神的直接体现,面对浩瀚的人世,是寂寂漫漫,还是庸庸碌碌。选择精神的欢乐颂就意味着一种和凡尘的剥离,只因为战国是个信仰缺失的时代。即使如此,庄子依然要选择剥离。拒绝小吏,就是关闭了通向红尘的大门,红尘中不止有虚左以待的楚相之位,也有集体的认同,时代价值的体现,然而他关上了通向那些的大门,打开了另一扇名位“性灵”的窗,窗外,白鹭在湍流中戏水。
  
  如果说“濮水钓鱼”说的是自由的选择,那么“鹓鶵栖梧”则说的是自由的保洁,真正的自由是要如高山之雪那般纯净的。“富贵于我如浮云”自由的高洁如莲花般不可亵渎。所以庄子宁愿饥寒,也要“饮梧桐枝的水”;宁愿困顿,也要“采薇而食”,落落拓拓,干干净净。
  
  前两个例子讲的是庄子“自由保真”的处世态度,“河伯与海若”的寓言则体现了他辩证的宇宙观。这辩证包括:大小之辩,多少之辩,道德与天道之辩。河伯宽广得“百川灌河”,然而相对于海若的“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它还是显得微小,而海若相比天地“犹小木石在大山也”,仍然微不足道。在庄子看来,一粒可以是一个世界,一个世界也可以是一粒沙。这是大小之辩。接下来是多少之辩。“人卒九州,似毫末在马体。”“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粒米之在大仓乎?”强调个体的渺小,但反过来为渺小与博大的矛盾统一做了铺垫。最后引出人间的道德与天道之辩,所谓“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说的是泛化的仁义道德在亘古流传的天道面前,正如高山下的小草一般的渺小。那些逐鹿中原的王侯将相,救国图强的仁人志士,伯夷、叔齐死节首阳山的好名声,孔丘羽化八千弟子的博学,面对造物的智慧神奇,天道的宝相庄严,难道不狭隘吗?
  
  庄子在秋水之湄唱出一段放飞心灵,敬畏自然的清阙。松林泉下,斯人同谁?
  
  说完了思想,再来谈谈文笔:
  
  铺张渲染的修辞,汪洋恣肆的句式,云水空阔的意境,构成了庄子语言最主要的特色。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径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张扬的比喻使人一下子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浩浩汤汤,衔远山,吞长河,横无涯际的江水流向远方。“吾之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让人真切感受到天地有多么阔大,好似穷千里目也不能望尽。“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既有比喻,也有铺垫,奇特的想象给人以鲜活的意象,更好地说理。《秋水》铺张渲染的修辞在文中起了增添文采,构建境界,说理透彻的作用。
  
  汪洋恣肆的句式是《秋水》文笔上另一个特点。“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对仗的句中透着一股肆意磅礴的张力,仿佛抬首便是万里江河奔涌,千秋斗转星移。“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连续排比的句式自有锋芒,句句如剑发硎,那样气势,将王霸图雄尽归尘土。“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反问句式的运用,选择之间是凛然生死般的神勇,异常执著,刹那间抓住人心。
  
  读着《秋水》,忽然就有“积雪满燕山,万里长城横缟带”的寥廓,仿佛风生水起,字字句句如庞大天空的碎片。王小波是和庄子一样的斗士,他将自由化作与生命逆行的歌。庄子则用他行云流水的文字,构造一个“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始终无故。”的景地,那背后蕴藏着他深邃的智慧,《秋水》是庄子关于宇宙的解读,面对未可知的谜,他的文字却将我们代入云空水阔的意境,难道不像极了李白那个梦游天姥山的梦境?我们触摸意境,就是对庄周梦的解释
  

来自: 豆瓣
作者: 孔爷$    时间: 2012-10-18 09:42
  书上说。孔子是授予我们为人处世的大道理。庄子是教授我们如何生活的小道理。
  
  
  
  人们大多数执迷于大道理。我们经常对自己说:人生活再世上就要努力,就要活的比别人好。即使再身心疲惫的时候,我们依然不放过自己。每日的辛勤我们都觉得是必须的。原来我也是这么想的。在学校我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不在学校我依然每天跑图书馆学习看书。上班之后我朝九晚五,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给老板看。结果是我们很累。
  
  
  我们的心就像风筝一样被束缚着。竟然浑然不觉。如果不看庄子的文章。我会一直以为这束缚理所当然。但庄子给了我一个不一样的价值观。在我看来就是豁达(记得小学的一个同学说是顺其自然,现在才明白)
  
  
  
  做人要豁达。不应当执迷于物质。庄子一生贫穷。但他却有丰富的思想世界。再他看来。精神的贫困才是真正的贫困。一个人的心飞不高。那他就永远走不出自己的世界。想想一个被束缚内心世界的人,他的生活会是多么可悲。没有追求,没有自由,他的世界永远是灰色的。
  
  
  做人还要有一种境界。这种境界因人而异。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东西。我们需要挖掘自己的独特再哪里。明白自己的优势再哪里。这种自省是达到自己境界的基础。只有了解自己才能够深入剖析自己。发现问题的所在。通过一些内在外在的方法解决掉问题。如果我们不具备这种能力。那么今后遇到问题我们就只能深陷其中。最后自己杀掉自己。
  
  
  生活其实很简单。就是让自己的心飞翔。你知道你的心能够飞到多远吗 ?如果你还局限再那里,那么就一把剪掉风筝线。挣脱束缚。让心无限飞翔。
  
  还会有更多的感触,慢慢来。
  
  春游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没有烦恼的事情缠绕我们想必是很多人的梦想。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心灵是一片净土。但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不被世俗所打扰。六根清净。心如止水。宠辱不惊呢? 在庄子看来,这需要两点。一个是智慧。一个是慈悲。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价值观,这让我们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世界在有的人眼中是美丽恬淡的。有的人眼中是肮脏污秽的。一个有智慧的人,他会学习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他用一种大胸襟,大境界审视世间万物。达到与世界水乳交融的境界。在他的眼中,世界多大多辽阔,自己的内心就有多大多辽阔。再不堪的事物在他眼中也是美丽的。而一个没有智慧的人,只能拘囿于自己狭小的世界。以一己之见看待世界万物。重要的是,他的世界是静止而非动态的。世界万物,都要在动态中寻找平衡。用一句俗语就是与时俱进。一个与时代脱离的人就只能蜷缩在一隅,他的世界只有自己,所以他看待别人用的也是那双落后的眼睛。
  
  
  
  另外一点是慈悲。刚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很不能理解。在我看来慈悲早已远离我们这个物质的世界。但一旦仔细冥想。是的。慈悲甚至比智慧更重要。如果我们拿一颗慈悲之心看待世间万物,一切会变得美好可爱。就像那句诗一样:春游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春夏秋冬,美就在身边。慈悲之心让我们能够欣赏花开,聆听流水,能够看见飞鸟掠过天际。朝阳跃上云端。这样的话,我们的心才是干干净净的。一旦失去慈悲,我们就会拿自己一双被功利迷失的眼睛看待事物,用一颗功利的心去丈量事物的好坏,那么一切也就失去了他们本来的面目。因为这个世界上,功利根本不值得追求。
  
  
  
  庄子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哲学家。还有感悟,慢慢来。
  
  这篇文章是我对庄子理念最后一点小看法。
  
  庄子强调“外化而内不化”。顾名思义,就是我们的外在应该顺应时代,与他人好好相处。但再相处的同时,也要保持内心的原则。这样的处世态度才能既不隔膜他人,也保留自己的一份执着。
  
  
  
  我对这种观点特别赞成。首先,我们是社会人,我们本身不能脱离社会单独存在(我从不相信有真正的隐士),这就意味这我们要与他人相处交流。而这交流中就有很多处世的哲学了。庄子建议我们不要特立独行,要观察周围的世界,要给自己一个合适的生存空间。一旦我们失去乐这个空间,我们内心即使有再多想法也就只能埋藏于心中。再我看来,与人交流相处是一件挺艺术的事情,要拿好分寸,不可张扬,又不可失乐自己的原则。每个人的原则不一样,所以每个人的方法都不一样。我们不能拿别人的方法硬套再自己身上。
  
  
  
  第二,我们不能完全深陷于社会原则中,再社会的包围中,我们应当保留心灵的纯洁,坚持一份原有的梦想。千万不可等到没有机会的时候再重头回忆起年轻时候的梦想。我觉得自己原来就是失去了内心的。过分看重社会对自己的看法。差点就忘记自己想要干什么乐。现在开始。让心自由飞翔。
  
  
  
  庄子感悟就写到这里吧。

来自: 豆瓣
作者: 琴心剑$    时间: 2012-10-18 09:42
  夫人秉天地清浊二气而生,大抵形骸寄寓于六合之内而鲜有神游于八荒之外者,故善恶之分,长短之别,仁与不仁,此诚人之天性也,而应自然之道法。子又何必惩善扬恶,倡取义而恶苟生,褒伯夷而贬盗跖,重墨翟而轻杨朱耶?夫圣人者,正己身而心力交瘁,弘大道而天下嚣嚣,损人寿而折国运,逆天也。至于身败名裂,为天下笑,古往今来弗若此者,有几人耶?
  

来自: 豆瓣
作者: creamz$    时间: 2012-10-18 09:42
  想写篇庄子的书评,题目本想写作庄子偶记,但想来想去,偶忘更有意境,要我说原因,我说不上来。
  
  初时未得,未得而欲,欲不得而困,困而更欲得,得之必失,失之必苦。
  
  初时未得,未得然不求,后得之幸,不得谓命,得而喜,后忘,失不悲,后不觉。
  
  世界是唯心的,也是唯物的,本没有得到一说。庄周梦蝶,什么是得到?
  
  永恒的快乐估计不现实,但我还是相信会有这种人的,庄周说那是至人,至本来就是一个渐行的词,得之后一定要忘,否则必然失去,看不懂看不懂所以一遍一遍的反复看,看了也不知道说的什么,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但为什么不刻意尝试着去修道呢,如果有那么一天,我想做到那样,不喜不悲,不贬不誉,不求不悔,无友无敌。我想做到那样吗?
  不知道,时而觉得那样好,时而觉得这样好,但是何必执着,老子主无为,庄子主自然,我就是我,所以不思不困。

来自: 豆瓣
作者: 代号陈$    时间: 2012-10-18 09:42
  有友人喜谈“自然本性”。一日,引庄子为证,说近日读庄子,始觉一篇逍遥游,并不曾嘲笑鼠目寸光,歌颂鸿图大志。大鹏有它的大活法,小雀有它的小活法,既然万物齐一,自然说不上哪种活法比哪种活法优越。大鹏小雀各依其自然本性生活。大鹏像小雀似的在树棵子间扑腾固然滑稽,小鸟非要背负青天而图南冥也一样可笑。
  
  我们都知道,“自然”原先的意思不是自然界,而是如其本然。羊吃草,羊长毛,羊活上十年自然死亡,都是如其本然。羊吃肉,羊长翅膀,羊才活了一年却被狼吃了,这些该是不自然。可是细想,羊才活了一年就被狼吃了并没有什么不自然,因为狼吃羊,是狼的本性使然,不管那羊是一岁还是两岁。世上不只生着羊,而且还生着狼,羊的命运,不只是由羊的本性使然,而是由狼、由世上的所有事情一道决定。如此放大了看,天下竟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自然的了,“无物不然”。可是我们凡人,很难始终放眼全球,总想分出个自然不自然来。即使眼光放得很大,仍然想划个界限。比较分明的界限,就落在有没有人的干预上。凡是没有人工的,我们就称为“自然”。于是生出“自然”的第二层意思:自然界。自然界里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地震海啸,山崩河枯,这些事情颇不寻常,却没有什么不自然。
  
  把界限划在自然界和人之间,主要的麻烦出在人这一边,因为无论哪种语言,都不肯把凡是人为的统统称作不自然。在自然主义者看来,试管婴儿和克隆羊是不自然的,飞机和飞船是不自然的。但在更彻底的自然主义者眼里,果树嫁接和马车驴车也不自然。推到极端,种庄稼或直立行走也一样不够自然。这当然不是咬文嚼字,而是天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争论。夹着皮包在车流里堵上一两个钟头,每天八小时坐办公室,肯定不是最自然的生活方式。可是谁又敢说,比较起马桥那些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农民,神仙府里的马鸣一定过得更为自然?从卢梭的自然主义到当今的环境主义,都有这个疑问需要澄清。
  
  在这些事情上,我们需要的是透彻,而不是彻底。理论太彻底了,可能就不自然了。其中一个原因,在于我们凡人终究彻底不到底。极端主张返璞归真的,仍不肯一路手脚并用在地上爬走。在这关键的一点上,我觉得庄子比他的读者思得透彻。虽说无物不然,却仍然有小大之辨。我们不可只记得“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而且要记得这一段的末尾,庄子的结论是“莫若以明”。单线的彻底不能通乎道枢,而是在恶无穷里打转,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通乎大道,不是单拣那些六合之外的事情,发那些大而无当的议论,而是返回于就事论事;不是笼统地无为绝迹,而是就事做事。这是妙处也是难处:“绝迹易,无行地难。”
  
  我猜想,庄子总会知道大有大的难处,小有小的美处。不过,无论怎样读《逍遥游》,也不会感到庄子把大鹏和学鸠等量齐观。凡这样的结论,总不是来自阅读,也不来自对生活实际的思考,只能从知性想当然演绎而来。在数学式的上帝眼里,大活法和小活法大概是不分轩轾的,但犹太教的上帝,更不要说我们这些凡人,绝对进入不了这样的境界。赞赏一些活法,怀疑一些活法,反对一些活法,是我们本性里的本性,自然中的自然。各种活法不分轩轾这种说法,也许可以用来欺人,也许可以用来自欺,但不会是真情实理。

来自: 豆瓣
作者: 世木盐$    时间: 2012-10-18 09:42
         刚刚考完中华文化,最后一篇小作文要求写庄子读后心得,趁着记忆还清晰,略作修改搬过来。
  
      这世界似乎是中了庄子的毒,从老师们教导小孩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到流行乐队苏打绿的《各站停靠》音符化庄周梦蝶典故,人人都知道庄子,人人都会说起庄子及其文字。如果拟一个调查问卷,发于春熙路,我想至少有9成的人会对“你知道庄子么?”这一问题选择“知道”。
      可见,庄子之毒,流毒甚广。
      人们知道庄子是古人,道家学说代表,知道庄周梦蝶这四个字;深一点,有一群人知道《秋水》知道《逍遥游》,可以对译成现代语言,可以背诵,知道表达意思,这些是面临高考的学生;再深一点,小部分人研读庄子,破解他的理论,传扬他的思想;可对于那深到幽暗的地方,也就是庄子的内心,知道的又有几何?(由于本人也是应考而粗读庄子著作,也不敢以理解自居,故下文改用第一人称。)
      由以上症状可见,庄子之毒,流毒甚广,中毒至深,一旦毒发,无可愈治。得出这结论的原因,且听我一一道来。
      这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孔孟之说、老庄之言被点阵化数字化,我们被沙尘暴似的信息席卷,我们没有时间静下心来泡一杯香茗品一本《庄子》,因为我们开始崇尚能把接收到的信息快速转化为自己知识的人。我们说庄周梦蝶,说他梦见自己变为蝴蝶,醒后怅然,体现他闲适逍遥的心境,我们用“生有涯知无涯”被督促学习,于是以讹传讹;可殊不知庄子的心里是否真的怡然,可殊不知那话的后半句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这毒,我称其为庄子之毒,其实也是孔子之毒,孟子之毒,鲁迅之毒,阿Q之毒,可也不是他们的毒,是我们自己毒,是我们无法沉静下来的心的毒!
      试想一下,每个具有传承五千年文化底蕴义务的国人都如此对待文化著作,那么《庄子》不被理解,庄子不被理解,中国文化不被理解,最后会导致中国都不被理解!而这理解的主体,是我们中国人!这并不危言耸听,类比到癌症,也是从一个小细胞的癌变扩散,致使真个机体缺少活力甚至遗失生命的。
      这毒,还有多少在蔓延!这毒,还有多少人未解!
  
      既然意识到毒素的存在,就着手必须解毒。“小心求证”是我下的解药。
      于丹读《庄子》,是她的哲思;崔大华《庄学研究》,烙上的是崔氏的印;老师课堂上传授的庄子学说,也是“阿明制造,盗用必究”(四川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 刘黎明老师)。唯有我们自己阅读,自己思考,转化成的才是自己的语言以支持的理论。
      庄子之毒,曲解文化之毒,唯有此法可解。
  
      读《庄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发现存在后面一句所感。
  

来自: 豆瓣
作者: 鱼片粥$    时间: 2012-10-18 09:42
  庄子是让人宁静的一本书,他让人剥去浮华,看见内心的本质。顺其自然,纵然有时消极,确是人生最大的智慧。时不时出现的寓言,让人会心一笑的同时,给人思考。

来自: 豆瓣
作者: 天颜润$    时间: 2012-10-18 09:42
     以前对庄子的印象完全来自教科书,根本没有读过他本人的著作,唯一印象是老庄哲学,南华真人,在道教中都已成仙。
    在我最迷茫最沉沦的时候,也就是我的大一上,因为一时难以适应大学的新生活,逐渐变得自暴自弃,对待事物和人事消极无助,并不喜欢与人沟通,只喜欢与自己心灵沟通的我,遇到了一个瓶颈,生命中最重要的爱好指明了我的出路——看书来疗伤。
    于是就去图书馆寻找一本好书,刚好之前读过《老子》,觉得老庄并称,那么就随便找了本《庄子》来看看。就这样,从逍遥游开始,一直到天下,我完全的着迷了,心灵第一次受到强烈震撼,解放了我禁锢的思想,令我马上转变了当时待人处事态度:自己只要生活过的逍遥,并不需要注重他人和他事,一切都看得自然就好。用生动的故事告诉我们一定要齐物我,同生死,无为清净,安常处顺。其实核心就是“自由”。这与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心思想是契合,应该说与整个人类思想发展是契合的。
    看看于丹的《庄子心得》的大受欢迎就知道,庄子用“逍遥人世”的哲学,用来治疗整个人类的困惑的人民,是绝对有帮助的。当然我希望大家去看看古文,而不是经过别人解释的学说或者翻译,因为原著的言语,真的是象哲学诗,非常耐读,最后希望大家都能与庄周梦蝶一样,能够梦见自己就是庄周,而自己也就是蝴蝶,与庄子一起为列仙班。当然这需要思考,做一个自由主义者。

来自: 豆瓣
作者: 妍爱恩$    时间: 2012-10-18 09:42
  最近在看《庄子》。以前看这本书我也只是读懂表面的东西。如今换了一个角度再读这本书,发现这本书比以前易读了许多,自己能够看到的层次也较之从前深入许多。以前读《论语》的时候,边读我心里边一个劲儿地暗自佩服:孔子太厉害了;现在读《庄子》的时候,我边读边一个劲儿地暗自佩服:庄子太牛了!
  
  《庄子》这本书我看的遍数最多的是它的内七篇。内篇中的每一个小故事对我来说都具有很深的启发性。而我收获最大的就是明白了什么才是智慧,什么叫聪明,并且我对智慧下了一个明确性的定义。而以前我自认为是智慧的东西,如今看来,其实大多数也只能算作是聪明。
  
  在这里我要写的不是我对智慧的领悟,而是我对书中“朝三暮四”的新的理解。
  
  什么是“朝三”?什么是“暮四”?
  
  其实“朝三”“暮四”就是指事物的两个面,就像“是”与“非”。在一个集合中,“是”是其中的一个子集合,“非”也是其中一个的子集合。在只有“是”与“非”的集合中,无论是看到“是”与“非”当中的任何一个子集合,其实我们都可以以此看出什么是“是”,什么是“非”。每一件事物都有它的双面性,如果证明出事物当中“是”的一部分,无须证明我们也可以看到事物当中“非”的一部分。
  
  “朝三暮四”正是指事物的两面。没有改变事物的自身,从任何一面出发都可以达到目的。
  
  其实“朝三暮四”对人真的有很大的启发性。比如说我曾经做什么事情都是想着要把它做好。但是好这个要求其实很高,没有上限。有句广告词说的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样的好如同虚设,对人容易制造压力。如果反过来想,倒不如只想着别把事情做坏就行了。每个人对坏都有他自己的标准与限度,这样想可以很轻易地为自己指出方向,避害就利,压力也会相对地降低。其实不把事情做坏不就好了吗?对坏的标准要求越完善,事情就会被更好地完成。事情没变,目的没变,条件没变,只是改变了自己对做事的要求而已。
  
  做人也是如此。自己对人对己的标准可以换一种要求方式。自己只要做一个不危害他人与国家利益的人,不做坏人这样也是可以的。
  
  P。S:如今才发现我对“朝三暮四”的理解并非十分正确。

来自: 豆瓣
作者: 迟钝被$    时间: 2012-10-18 09:42
  那天,和一个朋友聊天,她在抱怨一场活动中的不公平。她非常看不惯,她为那些人抱不平。印象中,她不是这样的人。总是不想引起冲突。这是怎么了?
  我说:“这个结果又不是很重要,何必让你自己这么烦恼?”
  她说:“我觉得自己以前一直在逃避,我要改变自己。我觉得我不能再对一切都保持沉默了。”原来,她觉得自己一直会逃避问题,她想改变。
  对于庄子而言,我朋友的所为就是一种“自寻烦恼”,对于她的朋友而言,她真的是对的?就算是对的,要去改变自己也是对的?
  我相信庄子的精神多多少少已经深深的进入了我们炎黄子孙的骨髓里,刻在我们的DNA结构上,随着我们的基因,一代代的往下传。在我失败的时候,我总是会想:其实每个人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现在的结果不是那么重要了,有这个过程就好。然后这个安慰的话总是显得那么消极,以至于曾几何时,总觉得自己是个有些悲观的人。直到看到庄子说:生死是最大的“厉害”,在生死的面前,一切都显得不重要了。“齐物齐物”,外物同一,就是种“无”。我突然觉得仿佛遇到了知己。但是我又怀疑起来。
  我觉得庄子的“无”是一种逃避。
  我难道不是在逃避什么么?我选择不直面这堵墙,我选择绕个弯。在整个社会都鼓励“冲吧,把这堵墙撞破的”时候,我是他们眼中“逃避的人”么?我这样做真的是“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吗?
  庄子生活在一个连自己的生命都没有保障的时代,所以消极的躲避一切是他最好的处事方法。是不是极度的期待也会变成极度的失望呢?庄子的抉择是无奈的?是对于身边周遭世界的无奈,失望,甚至绝望而给自己穿上的一件件厚厚的外壳,在一个个壳里建造起他自己的逍遥世界?他把一切都变得不真实起来,梦里的蝴蝶,梦醒的自己,到底哪个才是梦?这可不可以认为是一种自我欺骗,自我安慰,自我解脱?这可不可以看成庄子把他自己赶到了一个他自己营造的极端的“无”中?
  庄子的“无”亦是种极端,让一切都“不真实”起来。
  庄子用自己“迷惑人心的”,或者在现在被称为“形而上学的”理论来编织起自己的避风港。也为后世的我们提供编起我们自己的避风港的方法。
  对于失败,对于成功,对于别人的评价,对于荣誉,对于庄子所认为的一切该舍弃的“外物”,我们都“身不由己地”在其中沉浮,我们能做的或许是建立一个庄子式的临时避风港,又或者英雄般地与命运抗争。“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为是而有畛也”。所谓真理从不曾有过界线,言论也不曾有过定准,只因为各自认为只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才是正确的,这才有了这样那样的界线和区别。我非常赞成这句话。庄子告诉我们,其实一切是非成败,都可以看成是我们自己给我们自己编织的牢笼。最好的办法,就是什么都同意,什么都不同意,什么都没有的混沌,此时自己也仿佛站在一片宇宙中,什么都知道,又什么都不知道,一切都无关。就好像我们面对现实中种种事件,不要去在意它的结果,因为“这个”结果,“那个”结果其实都是一样的。这样,疲惫的现代人,或许可以活得更轻松些。
  然而,“无”始终都只是种不要关心一切的“妄想”。就如那幅在书上扉页的庄周梦蝶的画般,刹那的虚无定格成了一种永恒的自在。但是我们总是要回到现实的,就仿佛我们需要神灵,我们需要许愿,我们需要奇迹,这一切都基于我们的现实。正是有了现实的无奈和巨大的压力,才有了庄子梦想的逍遥;正是有了疲惫的身心,才有了希望“无所待”的轻松。
  而现实对于我们而言到底是什么?
  记得前段时间看了部日本的电视剧:《工作狂》,里面的女主角工作至上,她可以为此放弃一切。她也曾迷茫自己工作狂的状态是不是她真正要的,她也曾怀疑如此的拼命是否值得。但是,在最后,她意识到:在这个时代,只有疯狂的工作,能让她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意识到自己的充实和价值,即使她不喜欢这样。事业的成功给她带来无限的成就感。
  原来,现实就是我们存在的真实,我们的“所待”。无论我们是开心,还是难过;是潇洒,还是艰辛,这都是一种活着的安全感。但正如庄子所言,有所依赖,就会离开“无”,“有得必有失”,“妄想”和现实只能择其一。所以“无”永远在那个看似触手可及却怎么也抓不住的地方。我们离庄子的“无”是越来越远了。
  但是,庄子的“无”一如大海中那远远的,时隐时现的灯塔,在我们和汹涌的大海搏斗后,当我们在漂泊的航行深夜的时候,给与我们希望。但是我们知道,我们必须继续航行,因为,或许在灯塔的那里,有我们最终的避风港。
  

来自: 豆瓣
作者: 鲁比科$    时间: 2012-10-18 09:42
  《庄子》当然是经典中的经典
  本书的水准也很高
  但是
  如果我知道是选本
  是不会买的
  为什么不在书名里写上“庄子选”
  不说欺骗
  至少是误导

来自: 豆瓣
作者: 已注小$    时间: 2012-10-18 09:42
  《庄子》哲学被后世称为逍遥哲学,《逍遥游》开篇明旨,作为第一篇。。
  庄子很形象地写出了逍遥游是怎样的一种状态: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鲲或鹏,只是外形,在逍遥游状态下,没有特定的形态。为鲲为鹏,据情况而定,需要在水里游,就变成鲲;需要在天上飞,则化为鹏。他不会去思考作为鲲或作为鹏有何意义,因为鲲和鹏只是众多变化中的一两种,属于技术层面。
  如何才能到达逍遥游的境界?庄子提出了“小大之辨”、“有用与无用”的说法,事实上,庄子提出“小大之辨”、“有用与无用”仅仅是提出了一个思路:要超越世俗的评价标准,以与天地相通的内心中的标准作为标准,所谓“人法道,道法自然”。
  庄子在说“小大之辨”、“有用与无用”的时候,说了几个寓意深刻的故事。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所谓小大,其实是指境界,“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而“ 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做为境界的存在,永没有极限,只有不断超越的过程,这其实是人生成长新陈代谢的过程。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我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龟手之药在宋人手里,使其世世代代以洴澼絖为事,同样的药在另一个人手中,却可以得官封地。一个大葫芦在惠子那里一无是处,可是庄子则用它浮乎江湖,何其逍遥。
  何为有用无用?突破种种的世俗界限,这样的内功修为,只是逍遥游的基本功。所以在《天龙八部》以及《笑傲江湖》道家最高深的武功第一步都是散功,只有虚怀若谷,才能无所不容,只有空才有空间吸纳更多的东西并使之再转化为无。
     到这里,不禁又一次想起《天龙八部》中扫地僧关于“体与用”的议论。扫地僧是佛家功夫的代表,看起来佛和道截然不同,可是在更高的层次上,是相通的。鲲和鹏也不就是“用”么?
     何为体?道家的说法是“道”,庄子强调“外化内不化”,内不化,就是体。
  是鱼是鸟,有怎样的外在形态,无关紧要。鱼和鸟看起来那么对立矛盾,只有“内”足够强大,才能将外在形态截然不同的二者调和。也就是说,只有足够强大的“内”,才能有丰富多彩的外在表现。这一点又是和扫地僧强调的“体与用”是相通的。
  那老僧道:“本派武功传自达摩老祖。佛门子弟学牙,乃在强身健体,护法伏魔。修习任何武功之间,总是心存慈悲仁善之念,倘若不以佛学为基,则练武之时,必定伤及自身。功夫练得越深,自身受伤越重。如果所练的只不过是拳打脚踢、兵刃暗器的外门功夫,那也罢了,对自身为害甚微,只须身子强壮,尽自抵御得住……”
  那老僧继续说道:“但如练的是本派上乘武功,例如拈花指、多罗叶指、般若掌之类,每日不以慈悲佛法调和化解,则戾气深入脏腑,愈隐愈深,比之任何外毒都要厉害百倍。大轮明王是我佛门弟子,精研佛法,记诵明辨,当世无双,但如不存慈悲布施、普渡众生之念,虽然典籍淹通,妙辩无碍,却终不能消解修习这些上乘武功时所钟的戾气。
  但听他继续说道:“我少林寺建刹千年,古往今来,唯有达摩祖师一人身兼诸门绝技,此后更无一位高僧能并通诸般武功,却是何故?七十二绝技的典籍一身在此阁中,向来不禁门人弟子翻阅,明王可知其理安在?”
  那老僧续道:“本寺七十二绝技,每一项功夫都能伤人要害、取人性命,凌厉狠辣,大干天和,是以每一项绝技,均须有相应的慈悲佛法为之化解。这道理本寺僧人倒也并非人人皆知,只是一人练到四五项绝技之后,在禅理上的领悟,自然而然的会受到障碍。在我少林派,那便叫做‘武学障’,与别宗别派的‘知见障’道理相同。须知佛法在求渡世,武功在于杀生,两者背道而驰,相互制。只有佛法越高,慈悲之念越盛,武功绝技才能练得越我,但修为上到了如此境界的高僧,却又不屑去多学各种厉害的杀人法门了。”
   在佛家而言,内为“佛法”,外为高强的武功。
     庄子对“知见障”的表述为“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此言目的,是要由知回心:“知”代表我与外在世界对立,不要将世界割裂开来用逻辑去认识(知),而是将世界当作一个整体,由心去感知它。
  在第二篇《齐物论》的开头,“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 南郭子说:“今者吾丧我”。“吾”与“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我”是社会关系的集合,是外,是用,“吾”是内,是体。所以“吾浩然之气”,而非“我浩然之气”,是“吾丧我”,而非“我丧吾”。对于世人而言,为尘世种种的追求迷失自己是我丧吾。
  
  庄子强调“外化内不化”,所谓外化,就是指我们的种种行为,如同变色龙的皮肤,要适应各种不同的现实环境。内不化,是指内心中有自肯自得的根基,有内在独立的精神,内在精神的长生是人的第二次发育。只有足够深厚的内在根基,才能无可无不可,才能忽而为鲲忽而为鹏,只有足够强大的内在根基才能让行为“随心所欲不越矩”。
  在社会生活中,如何生活的更好?这是所有人都关心的现实问题。好比学武之人如何练得绝世武功?以前更关注于体和道的思考,而忽略了用和行的实践。用和行是技术层面的东西,如同武功,只是技巧,并且用和行的种种不应该反过来影响体和道,因为技术层面的东西没有内涵与意义可言,纯粹是套路。
  
  
  
  

来自: 豆瓣
作者: 小远山$    时间: 2012-10-18 09:42
  在江海中的鱼儿是不会相濡以沫的,因为不需要。爱情,始终就只是处于危机中的人无可奈何的彼此相拥,迫于时机,迫于环境,迫于寂寞,迫于人心。在我们穷困无助的时候,我们需要一个人来爱,或者爱一个人,以证明你我不是孤单的。在这个世界上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地点总会有一个人等着的,无论那个人是谁,总会有那么一个人。我们开始幻想,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在另一个人身上实现,或者自己拥有的独特潜质在另一个人身上再现。我们不再孤独,不再虚弱,不再百无聊赖,或许在这个没有水的泥潭之下,忽然会冒出甘甜的清泉。只是泥潭终究是泥潭,孤独终究是孤独,虚弱也终究是虚弱,百无聊赖的将更百无聊赖,差别只是,从一个人身上,变成两个人所共有的虚无,处于困境中的人终究无法摆脱这样的困境,就算再多一个人也无济于事。两条在泥潭里进行感天动地爱情的鱼儿,终究只是因为在这样一个局促的环境中才做出这样无可奈何的选择,与其说是爱,不如说是对于彼此的怜悯,或者在生命将尽之时表演的一场良心发现的真人秀。
  这就是爱情,庄子用一个简单而极端的例子将它解剖给我们开,温情脉脉之下的伤害与困顿。局促的环境促织了这样局促的爱情,还是局促的爱情导致了这样局促的环境?我猜那两条鱼儿在相濡以沫的同时定会相互怨恨,被这样缠绵才小情感蒙住了眼睛,错失了及时游入江海的契机。或者,悔恨交加,爱情好比毒品,你我只能消受那么一点点,结果一时沉迷,天上一日,地上千年,错失的只有彼此最为珍贵的生命。或者顿悟,爱情,原来就是个泥潭而已。我曾经像棵草一样无法自拔的仙境,原来就是个可怜的泥潭。恩,庄子轻轻的笑了笑,这个令人不屑的泥潭。
  还是忘掉的好,转身离去,消失在人海,或者所谓的江湖。凉薄如斯,高傲如斯,潇洒如斯。但站在一条鱼或者一个人的立场上,失水非鱼之愿也,丧道也非人之愿。大道既废,倘无些许仁义,我辈如何活法?两条泥潭里的鱼儿不相濡以沫,又能怎样?尽管出于无奈,但也只能如此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筝吹     时间: 2013-7-22 18:29
  说起来,老庄的思想算得上带有点自然哲学的意味。“道”的思想贯穿于通篇。“道”者天也,自然之法。用现代人的语言来解释,或许可以称之为“自然规律”(虽然庄子对它的解释更富至高(全知全能)的意味)。
  
  出于个人对哲学的喜爱,任何的勤于思辨我都并不排斥,即使它是一种诡辩(当然持反驳论调的人完全可以就人类认识必须出于直观感性来否定我并坚持不可知论观点,就这点来说,我确是无法拿出任何证据来证明现象的自在客观的。就哲学的科学来说,任何一种科学方法,都是基于人类的感性、知性和理性的,而这些无一不是必须建立于纯粹形式与先验综合统一性之上的。但即便如此,不可知论者吹嘘主观唯心力量万能的做法仍旧显得过于草率。因为不可否认的是,人类的规则能力是随着对现象观察所积累的经验(统觉中的现象统一性)而逐渐定型并趋于稳定的,即使你的主观可以曾经天马行空地想象一种从未经验过的现象)。
  
  然而道家此种对伪儒礼(就其被权力绑架来说)的虚伪与扭曲人性所提出的坚决的反论,其高举人性自然的大“道”,并非是没有可取之处的。当儒学试图垄断伦理解释权时,道家这种毅然走上坚决彻底的怀疑论的做法,若在一个交流讨论自由的话语环境之中,是显然有助于民智发展的。
  
  遗憾的是,由于东方哲学大多充斥着先验唯心(与经验唯物观相对)论调,这些意识形态的长期占据人心使得科学观念无法得到长足的发展。在儒家承认的世界秩序中,这种秩序不是自然本身具有的关系,而成了这个世界应该具有的面貌。而道家和佛家对于世界之“独化”、之“无常”的神秘阐释,同样失落了人们对世界秩序进行探索的兴趣。
作者: 茱萸青    时间: 2013-7-25 18:42
  以前看这本书,大概是忙着看《庄子》,因此没功夫看“庄子”和他的思想吧。又或者年纪太小无法理解他的洒脱,他的包容,他的通透。
  不中绳墨,不中规矩,而能不夭斤斧。人与人之间若能不刻意扭转切割而相互有所得,即停留共生,这于双方才是深重持久的平和。因为种种欲望,看待事物总与这事物本身存在偏差,一旦发现,又舍不得放手,于是强行拿刻刀重饰,用手将其扳“正”。这样的关系中,人得不到成熟与平静,只有占有欲与失去的恐惧。
  
  可知接人待物应有平常心,不因为人或物的难得或优越而兢兢战战,而应以平和随淡之心包容囊纳,走出圈定的小我,去与这些人和物贯通交融,携五石之瓢,浮乎江湖。而不是为这件罕物所苦。
  
  自由,法国一个哲学家说:人生来注定为自由所苦。于庄子,自由是可以免于“犹有所待者”。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一种在我理解是外界与自我之间的通透,没有自我圈定固步自封的界限。定乎内外之分盖乎是。
  
  
  
作者: 拾柒    时间: 2013-8-3 03:19
  【写于2007年3月,大一下学期】
  
  先秦各派哲学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庄子,因此选择读《庄子》。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庄子其人。历史上关于庄子的记载很少,其生前默默无闻,死后也很少有人问津,家世渊源,师承关系,生卒年月均不甚明了。后世了解庄子,主要是通过《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及《庄子》一书,介绍极其简略,仅两百多字,但是历史书中对庄子所作的最早的详细的记录。因此有关庄子的详细情况,大部分要来源于《庄子》。
  
  庄子姓庄,名周。根据司马迁的记载,庄子是“蒙人”,但并未指明是何国之“蒙”。庄子生活的年代可以确定为战国中期,但确切生卒年以无法考证。
  《庄子》一书应成于先秦时期,有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是经西晋郭象删订而流传下来的。
  
  下面我想就《庄子》一书中的《逍遥游》来具体谈一下庄子的思想中的某一部分。
  《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表现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思想。庄子的逍遥是指“无所待而游于无穷”,即是说无视物我之别,忘己,忘功,忘名,与自然化而为一,不受任何约束而自由自在地优游。此逍遥义同时奠定了整部《庄子》的浪漫主义基调。
  文章一开始就给我们塑造了大鹏的宏伟形象,它凭风怒飞,扶摇而上九万里,看虽逍遥,实则有所待,“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没有达到庄子理想的境界。紧接着有通过野马,尘埃,朝菌,蟪蛄,冥灵,大椿,彭祖等形象说明他们皆有所待。到此以“小大之辩”稍做收结,再引出誉不加劝,非不加沮的宋荣子和“御风而行”的列子,他们因为有所待也不逍遥。于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只辩,以游无穷”的至人,神人,圣人形象就呈现在我们面前,成为庄子肯定的正面形象。
  然后文章进行一系列的具体论述,用许多寓言故事如“越俎代庖”等逐层阐述了圣人无名,神人无功,至人无己,继续重申了顺乎自然,无为而适的逍遥游观点。这种“游”是指向内心的精神的“无所待”之游。
  那些具有理想人格的至人,真人,神人,圣人体现了庄子人生观的最高境界。这些形象的最大特点是能超然于物外,无往而不逍遥。他们一方面能超脱死生,另一方面能超脱世俗道德与情感,同时还具有一些养生之法,这些使他们能够超乎常人,具有一些令人惊讶的能力,“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这是庄子眼中处世的最高境界,但也只能是一种理想的追求与向往,人总是要生活在某个特定的历史与社会之中的,因此更现实的问题还在于如何避免外物对于本性的摧残,而达到“自救”的目的,庄子由此提出了“避世”和“游世”的办法。
  
  庄子的逍遥游作为一种理想境界,让人心驰神往。但在现实中却是无法达到的。后代学者对庄子的逍遥义进行了很大发展。后人评此篇曰:“庄子之学,以虚无为体,以静寂为用,以自然为宗,以无为为教。逍遥游者,游于虚无之乡。寂静一任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也。……《庄子》全书,皆是虚无,寂静,自然,无为只递演。此篇为第一篇,统括全书之意,逍遥物外,任心而游,而虚无,寂静,自然,无为之旨,随在可见。能了解此意,《庄子》全书即可了解。”
作者: 张大白    时间: 2013-8-3 08:08
  大二那年买了一本看了一半就没在看
  前段日子收拾东西翻出来每天看一点,这两天感冒就睡睡醒醒的看着,一点不矫情的说,读着有想掉眼泪。我想我三年前没有这种感觉,我过了现在也不会在有这样的感觉。
  这不是最好的时代,最好的时候是万物初蒙。我把这些写下来也不好。我认识很多人也不好,我听到这些也不好,我最好的时候是什么也不懂的时候。
  没有大智慧,小聪明也不够,不知道怎么表达。
  却是受益匪浅的好书。
作者: 梅从梅    时间: 2013-8-3 10:14
         皎月如水,秋风瑟瑟,仰面数落稀落星辰,聆听缥缈云端絮语,不由忆起浑沌通七窍而亡的故事——
         南海帝王倏和北海帝王忽受恩于中央帝王浑沌,欲报答他,二人认为人人都有七窍:眼视物,耳闻声,口饮食,鼻呼吸,唯独浑沌上下无别,内外无分,囫囵一个。于是二人决定为浑沌开凿七窍,让他像常人一样享受畅快的生活。征得浑沌的同意之后,二人便开始每天为浑沌开凿一窍。第七天七窍全部开通,浑沌也死了,悲剧由此而产生。
        一个看似荒诞不经的言论,一声带着许辛酸与无奈的叹息――我不得不佩服这位二千多年前的智者,有着怎样一种穿越时空的睿智与透彻。浑沌本一体,它的生机默默通着有形万物的生生不已,而让它陷于一个有形有相的世界,自然之性泯灭了,正如孩童的纯真没有了,人类最初的淳朴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是是非非中的纠葛争纷,是斤斤计较中的趋利避害,是追名逐利中的艰辛疲惫,是尔虞我诈中的欺骗受伤……
        于是庄子告诉人们,“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万物“以不同形相禅”,而并不固守于彼此之分。庄子修炼了“法自然”的浑沌之术,心中聚集了天、地、人浑沌为一体的饱和力量,于是他可以在沉重的人世间,心灵如大鹏鸟飞上九万里的高空轻松而快乐地“游乎尘垢之外”,在“无何有之乡”看到方内的大千世界也只是宇宙变化的一个瞬间,一个角落,也才有了“不遣是非,以与世俗处”的逍遥游般的人生之旅。
         “浑沌”当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之境界。然而蒙昧的淳朴时代一去不复返如同浑沌死而不能复活,有时人们不得已在压力下疲于奔命,也许达到庄子的“举世而誉之不加劝,举世而非之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是吾辈可望而不可及,但是我们可以也修一点“浑沌术”,回归自然本性,也不时地让心灵跳出困顿的人世,忘记是非善恶,走到方外的“无何有之乡”去体味与天地合一的痛快,让胸怀变得宽阔,培养内心的一种从容与淡定的浩然之气,学一学“形莫若就,心莫若和”、“就不欲和,和不欲出”的处事态度,所谓“外化而内不化”,在纷乱的时代,喧嚣的都市,外表可以追随潮流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自我,而内心却拥有一块属于自己一块最美好的精神疆土:
         也有片刻——置凡尘琐碎于不顾,抛纷乱喧嚣于脑后。声音,在那里凝固;时空,在那里定格。唯能听见,自己和缓的呼吸,还有咚咚有节奏的心跳,原来,这就是生命的天籁。俯视清澈的河水,没有顾影自怜的感伤;仰望宁静的天空,唯有灵魂的回归与自由。
        也有片刻——在落英缤纷、花香满径的百草园,一个毫无拘束、洒脱不羁的灵魂与清风明月相伴,独与天地精神共往来,随万物化为一体,如苍穹下飘荡的一朵流云,原野上悠然的一阵笛声。
        也有片刻,憧憬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荣辱不惊,去留无意的诗意人生。
        心之浑沌,莫过于斯。
作者: 超人    时间: 2013-8-5 18:35
         齐物后,会有一种民胞物与之感,人与自然社会消泯了主客体差别,融为一体。此时,个人便超越了个体局限性,仿佛与整个宇宙,整个时空融合为一。这种无限感和永恒感令人感到自己仿佛就是上帝,佛。自己的心就是宇宙心。达到这种神人至人状态后,便超脱于现实世界,仿佛上帝看人间一样,不为世俗功利所牵引,不为功利得失而喜悲,从而达到彻底纯粹的自由。庄子和禅宗都能达到这种状态。如果是庄子哲学的话,因为它的人性假设是人的自由无役,所以通过这种宇宙心获得自由感后,便会反过来大大强化对自由超越的信仰,不断循环加强。
作者: 蓝灰    时间: 2013-8-6 14:51
     对于道家思想和归隐文化,主流评价多有“消极避世”之辞,似乎“消极避世”就是联系道家思想和归隐文化的精神纽带。然而新读庄子《齐物论》,再重读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对于老庄与隐士,就有了全新的理解。想法零碎杂乱,谨以“自然”、“去欲”、“无”勉强连缀成文,姑且尝试一谈。
  
  一.自然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1]陶潜的归隐,一开始就指向了田园,指向了自然。而自然,也恰是庄子追求的理想境地。
  
     对于庄周本人之归隐,大概可以《逍遥游》之“樗”及《秋水》之“龟”的意象来理解。樗因“不中绳墨”、“不中规矩”[2]而免于“山木自寇,膏火自煎”[3],得以“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4];龟则“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虽“留骨而贵”,而人人知其“宁生而曳尾涂中”[5]。至此,盖可理解庄子之归隐,乃是强调“无用之用”,避世以全其身。而再细读之,又可得出新的意象:“乡”、“野”、“涂”——即“自然”。
  
     “自然”首先可以理解为“自然界”。对于归隐,虽有言“小隐于野,中隐于市,大隐于朝”,似对归隐“自然”有所贬低,但也还不足以泯灭“自然”本身的象征意义。“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6],此情此景给予的是对隐士身份的认同:好似穿着特定衣饰,好似举行特定仪式,山川草木、花鸟虫鱼,身处其中,方才有欣然皈依之感。
  
     当然,“自然”更是指“自由”、“自足”、“自得”之境界,而“自然界”本也是同“自然境界”一脉贯穿的。“云出无心,鸟倦知还,本非有意”[7];容身自然,顺应万物,亦是无心。无须多心,便是自由、自足、自得之状态。“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此言一出,《齐物论》阐释的归隐境界,较《逍遥游》与《秋水》中“无用之用”、“避世全身”的立意,又有提升。而这一境界,即“随顺自然”。
  
  二.去欲
  
     随顺自然,自无多可欲。如老子所谓“圣人为腹不为目”[8],即满足自然之需要,而剔除冗杂的物质和精神欲求。
  
     依佛家说法,有了欲望,便生言行;言行一出,必然造业;业已造成,引来因果报应;屈于因果报应,遁入轮回;轮回转世,不得涅槃。与之相似,以庄子的道家视角看来,儒墨之争,归根到底也是“欲望”使然,而其因果链条大概如是:有了欲望,便生私心[9];私心作祟,引来辩驳;适应彼此辩驳,分出是非界限;界限划定,无异作茧;作茧自缚,不得超脱。
  
     明知欲望之祸、争辩之咎,故儒墨相与口诛笔伐之际,庄子没有选择从属一派。与之相似,十六世纪,西方新教与天主教战火正酣之时,面对甜言蜜语的拉拢与咄咄逼人的威迫,蒙田[10]只静静归隐象牙塔,没有作出非此即彼的立场选择——因为不值得选择。
  
     “是其所非”、“非其所是”,辩驳之中恐怕连自我悄然迷失;“寐也魂交”、“觉也形开”,即使赢得一时赞誉,也会输掉自在人生。老子道:“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11]。有欲于君王之宠幸,则必然低眉于君王;有欲于功名之荣誉,则必然折腰于功名[12]。
  
     而无欲,则不争;“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13]。所以庄子钓于濮水,能够对楚使“执竿不顾”[14];所以陶潜息交绝游,拒绝向朝廷“为米折腰”[15];所以同在轴心时代的希腊,当亚历山大大帝问及何所欲求之时,第欧根尼[16]连眼皮也不抬一下,只冷冷一句:“只要你别挡住我的太阳”。
  
     不欲不争,故而宠辱不惊——即使地位自甘人下,而于精神则始终高贵。归隐之人,确实多为失意之士,然而人们常抱以精神上的绝对敬重态度,正是因此。
  
  三.无
  
     至人去欲,故而“无己”;神人去欲,故而“无功”;圣人去欲,故而“无名”[17]。去欲,终归于“无”。
  
     读《齐物论》,开首是南郭子綦荅焉“忘我”,结尾是庄周梦蝶欣然“物化”。“忘我”,即心中“无我”;“物化”,即眼中“无物”。一头一尾,以“无”统摄全篇,自现深意。依庄子看来,如若寻求事物初始的状态,就会发现对这一根源的追索只是徒然:“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循环推进,不得穷尽;如若设立事物美丑的标准,就会发现对这一界限的划分也纯属虚妄:“孰知正处”、“孰知正味”、“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利害之端,到头来只是一家之言。故而无穷极,无准则。换言之,穷极就是“无”,准则就是“无”;“真君”、“真宰”就是“无”;“道”,就是“无”。老子有言:“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18],又有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19],两相叠加,方知“道”“无”原是异名同谓。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20],虽言出孟子,却向来被视作“儒道互补”的思想合流,其实难免是后人对先贤思想的主观臆测和肆意改造,难免是对儒道两家学说的樊然殽乱和双重误读。
  
     明眼之人已付出了为儒家辩驳的努力,从文本学和逻辑学角度把孟子此言拉扯回儒家本身。而在我看来,只需往原文中回溯一句,孟子言中之意就自然晓畅了——“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21]。“见于世”,自然泯灭出世归隐之念,盖知“独善其身”与“兼善天下”,只是“善”的程度之分,而全无本质之别。
  
     而以“穷则独善其身”来解释归隐,还硬往道家脸上贴金,想必是阿谀奉承却不得要领。依老庄看来,“有生于无”、“道通为一”,故而“天地一指”、“万物一马”。既皆出于“道”,则万物齐同;皆出于“无”,则物论齐同。又何有“穷”“达”之分,何出“兼”“独”之辩,何来“善”“恶”之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在隐者看来,必然是偏“道”而缚于时势,分明是“有为”而溺于功名。把这种理解强加于归隐之士,得道之人大概只会付之一笑,连辩解都不觉必要了。
  
     “归去来兮,我今忘我兼忘世”[22],东坡之唱叹,道出了物我两忘、终归于“无”,才是归隐之至境所在。
  
  
  
  后记
  
     解读传统道家思想,总不觉联想到外国人物,可能多有牵强,却也是为了表达我长久以来的一种理解——无论儒、释、道,墨、法、名家思想,早在成为纸上文字以前,定然已存在于人们的心灵世界之中,是一种超越国界与时限的精神共性。至于“道”的观念,在老子言简意赅地陈述论点、庄子纵横恣肆地充实论据以前,其实先人早已有之。从这一意义上来讲,称老庄为道家思想之“始祖”,似有不妥;而称为“集大成者”,倒是适宜很多。
  
     另一有趣的现象在于,我们虽常视老庄为道家思想的“践行人”,但无论是老子“强为著书”[23]而作五千言,还是庄子一再强调“吾恶乎知之”却又“尝试言之”[24],终究还是有言、有为、有争,难免流于尴尬的悖论。至于归隐之人,虽有诸如“忘我”、“忘世”之言,而是否真达超然境界,想必读者各自心存犹疑。“道”好比黄金分割点的小数循环,是种可以无限接近却不能精确抵达的理想境界。从这一意义上讲来,归隐之人是否达“道”其实并不重要了——“道”作为一个精神理想,只要存在,就是意义。
  
  
  
  
  
  
  
  
  
  参考文献:
  
  1.《庄子直解》,姚汉荣、孙小力、林建福,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老子》,奚侗集、方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3.《道德经解》,释德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庄子内篇注》,释德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孟子》,万丽华,中华书局,2006;
  
  6.《陶渊明集》,逯钦立,中华书局,1979;
  
  7.《苏轼词选》,苏轼,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
  
  [1] 引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为正文首句。
  
  [2] 引自《庄子.逍遥游》。
  
  [3] 引自《庄子.人间世》。
  
  [4] 引自《庄子.逍遥游》。
  
  [5] 引自《庄子.秋水》。
  
  [6] 引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7] 引自苏轼《哨遍.为米折腰》。苏轼改《归去来兮辞》以就声律而作此词,可与《归去来兮辞》互为补充,甚至在意境上还多有提升。另外,苏子还作《和陶归去来兮辞》,其中末句称“我其后身盖无疑”,故而在文中也暂且视其为隐士。
  
  [8] 引自《老子道德经》第十二章。  
  
  [9] 在《齐物论》中,私心大概以“成心”或“爱”表示。
  
  [10]法国文艺复兴后期人文主义思想家蒙田,在宗教改革如火如荼之时退隐为塔中人,有名句 “我知道什么?”其实同王倪“吾恶乎知之”颇似。
  
  [11] 引自《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
  
  [12] 观点借鉴了憨山德清注《老子道德经》,原文道:“宠为下,谓宠乃下贱之事耳。譬如僻幸之人,君爱之以为宠也。虽卮酒脔肉必赐之。非此,不见其为宠。及其赐也,必叩头而啖之。将以为宠。彼无宠者,则傲然而立。以此较之,虽宠实乃辱之甚也。岂非下耶。”
  
  [13] 引自《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14] 引自《庄子.秋水》。
  
  [15] 引自苏轼《哨遍.为米折腰》。
  
  [16] 第欧根尼所属的犬儒学派,认为除了自然的需求之外,其他的任何东西,包括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都不合自然,都无足轻重,强调禁欲修身,简朴生活,其实与魏晋玄学颇为相似。
  
  [17] 引自《庄子.逍遥游》,原“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8] 引自《老子道德经》第四十章。
  
  [19] 引自《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20] 引自《孟子.尽心章句》第九章,原句本作“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21] 亦出自《孟子.尽心章句》第九章,正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前句。
  
  [22] 引自苏轼《哨遍.为米折腰》,为下阕首句。
  
  [23] 见《史记.老子列传》,“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24] 《齐物论》中此言虽出于王倪,然视其为庄子口舌,我想亦无不可。
  
作者: sisi    时间: 2013-8-6 21:57
  很多人看老庄看到了清静无为,可是我却没看到出世的思想,庄子借寓言的形式从宇宙一直探讨到生命,虽然不见得是终极,但是在那个几千年前的年代里,能想到大无其外,小无其内,只有拜服。
  现在市面上各种的成功学,厚黑学,职场心经,不一而足。
  可是回过头来你去找找。孔子,大学中庸来看看,那里面的经验和为人处事的哲学就够你享用不尽了。
  当然,如果完全相信书上说的,你不如就不看书了,读书不如出行,出行不如阅人无数。
  真正的经验是在生活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而彼时凭空想象出来的死规律。
  庄子的秋水已经把世俗的道理说的很清楚了,不知道为什么还有很多人认为老庄是叫人出世的清修的书??
  或许每个人看到角度不一样吧,得到的结论也不尽相同。但是我始终认为,就算一个务农的普通农妇明白的事理,人情也并不比高知差多少。
  生活交给一个人的道理往往更是生活中的本质,而不是所谓的对错。
  始于混沌的世界何来对错之说?所谓的对错也是源于我们自身的感知而已
  




欢迎光临 悦读人生 (http://dothinking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