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人生

标题: 樹上的男爵 - 书评 [打印本页]

作者: 门下书客    时间: 2012-9-17 09:39
标题: 樹上的男爵 - 书评
  卡爾維諾羅曼史小說最佳代表作之一。故事背景以18世紀中葉至19世紀初期,義大利半島地中海沿岸的熱內亞共和國的翁勃薩地區。大意敘述一個父親為過氣的男爵,母親為曾經身經百戰的女將軍家中,十二歲的長子柯西謨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73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作者: 雅霖$    时间: 2012-10-18 09:27
  故事是这样的:12岁的柯希莫因为忍受不了姐姐做的一顿蜗牛餐,愤然离家,住到了家门口的树林上。当看到柯希莫爬上树的那一刻,我心里一紧,完了完了,卡尔维诺肯定不会再让他下来了!!果然,直到故事的最后,65岁的柯希莫去世,他再也没有用双脚接触过地面哪怕一步。这种感觉像是在看,我看的这个非常感动,我本来是在www.zhj2.com看电影的了,多少我不知道为什么就看了这个小说,这个真是好神奇的说

来自: 豆瓣
作者: 夏之桐$    时间: 2012-10-18 09:27
  
  “你要后退吗?”
  “不,是抵抗。”
  第一次读卡尔维诺,被这本书吸引是因为偶尔看到这句话——我往往会被一本书的其中一个句子、段落,某一个主角的名字、故事情节,甚至封面装帧所吸引而去读它。只是出于感性的、毫无意义的喜好去接触一本书或者一个人,总是有失偏颇的,人深不可测,讳莫如深,但是这些书往往不会令我失望。
  用一周的多的时间读完这本书,在每一个夜读的时段我都会随着柯西莫一起生活在树上。很难想象一个正常的人怎么会在树上生活了53年而依然与世间保持最合适的关系不被摧毁。柯西莫自愿远离地球表面,在他12岁的时候他就做了这个决定并且一辈子都在坚持这个决定。从黄毛幼童到耄耋老者,柯西莫莫失莫忘的不变初心已经使我感到无比敬佩和讶异。柯西莫在树上做了正常人一切该做的事情:吃喝拉撒、日常生活、谈情说爱、博览群书甚至革命起义,他甚至超越常人的力所能及。
  想想自己,因为某些所谓的“迫不得已”一步步妥协,并且对自己好言相却,以主流的世俗观点说服自己。对于理想,我们总是无所不用其极地降低它的气焰,总是想着可以将它往后靠一靠,再靠一靠,我们有着更紧迫的事情要做——我需要事业,我需要挣钱养家,我需要更多的名牌,我需要休息。理想,往后靠一靠吧,等我做完了这些我就去实现它。殊不知,随着你的冷淡,理想正在慢慢的与你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有一天等你再提及理想,那种陌生与疏离早已横亘在你们之间,你再也没有那种激情,你已经变成了芸芸众生中的行尸走肉,你的特立独行早已经被同化,你变成你曾经最瞧不起的那种人。
  生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必须知道为何而生,为何而死。这种暂且可以被称谓“信仰”的东西,对柯西莫来说,就是“生活在树上”。柯西莫是特立独行的,自从12岁那年宣告“我决不下树”之后他就再也没有下过树,任何人都不能改变他的意志。但是后来发现柯希莫又并非要特立独行,他离开地面,离开人们是为了与他们保持更近的距离,只有距离才能够使他看得更加清楚,才能使他在漫漫迷雾中找到一丝光亮。如果说他在反抗,也是带着入世的精神,是“为自己和为他人的”。在树上时他带领村民修水库,打海盗,扑火,到广场的树枝头讲故事瞎侃……他一直生活在人群中,但是他独自生活在树上。
  卡尔维诺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不离不弃。即便是在黑暗纷乱的时代他依然致力于对正义的追求、最理想的坚持和对人类无限的爱。所以他笔下的柯西莫是那样一个既固执又可爱的人。他不是中国古代隐士般的卸甲归隐,从此不问世事,他有着一颗博爱的心,这是真正的爱与慈悲。
  或许柯西莫根本不知道自己所为的坚持到底是什么,那些每个人都有不同见解的所谓的“对与错”于他而言又有什么意义呢?他只要记住自己一生只做一件事:生活在树上——这就足够了。即便死去之后,他也不愿背叛自己,他用尽生活的最后一丝气力飞了起来!最后,他的墓碑上也刻了这么一行字,“柯希莫皮奥瓦斯科迪隆多——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升入天空。”
  柯西莫从12岁上树直到65岁死去,始终生活在树上——不忘初心,惟己是从——这是他自己最大的骄傲、最棒的坚持。
  

来自: 豆瓣
作者: 木桃木$    时间: 2012-10-18 09:27
    我在密林深处呼唤你
    ——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
    
    我的一生,只为等待你达达的马蹄。
    我像只孤独的鸟儿,在树上孤独盘桓,只因你的一句戏言。
    我像股终日游荡不定的风,呼啸过万水千山,只为等你相见。
    我走过的每条枝桠都想通往一个地方:薇莪拉。
    
    《树上的男爵》虽然不是爱情小说,却让我看到了最精彩的爱情。
    好的爱情,不一定是两情相悦,不一定要情意绵长,不一定会长相厮守,甚至不一定能铭记终生。
    柯希莫和薇莪拉同样是拥有不羁灵魂的人,鄙夷世俗,离经叛道,用一生在追寻想要的生活。
    她,选择了倾倒红尘,用毕生的情感玩弄世界的虚妄、浮华;
    他,选择了逃离世俗,用居高临下的角度俯瞰他所背叛的生活。
    自从柯希莫选择了树上的生活,薇莪拉便在无意中规划了他的一生:永远不再到地面上。
    于是,他的人生正式拉开了帷幕。谢谢你,薇莪拉,给了我拥抱自由的理由。
    当他孤独地在树上终日游荡的时候,当他为了生存下去而不得不去利用一切条件的时候,当他开始不甘于做一个只满足于温饱的人的时候,当他开始进入阅读的世界的时候,当他以与众不同的方式与那些姑娘谈情说爱的时候,当他以他的方式融入社会的时候,就注定了他的孤独,他的荣耀,他的悲伤,他的狂喜,他的超凡脱俗的一生,都是她的赐予,薇莪拉。
    而薇莪拉能带给他的,只是方向,她也在忙于追寻她自己的生存。
    
    在他们成年后的那次相遇,美得像是一场梦,同样也如梦境般短暂。
    他们长久的爱情只有那一段真正灵与肉的相依,可是毫无悬念,她又离开了。
    在她离开后,他的后半生,始终没有得到什么乐趣。
    只是为了维持在树上的生活而生活。
    直至风烛残年的他面对热气球的铁锚时那惊天一跳。
    
    合上书时,我是多么希望,
    天国也有这样一片森林,有一棵棵比天空的范围还要触摸得远的树。
    枝繁叶茂,根根相依。
    某一棵树主干的最高处,刻着:柯希莫、薇莪拉、佳佳。
    

来自: 豆瓣
作者: 雅霖$    时间: 2012-10-18 09:27
  故事是这样的:12岁的柯希莫因为忍受不了姐姐做的一顿蜗牛餐,愤然离家,住到了家门口的树林上。当看到柯希莫爬上树的那一刻,我心里一紧,完了完了,卡尔维诺肯定不会再让他下来了!!果然,直到故事的最后,65岁的柯希莫去世,他再也没有用双脚接触过地面哪怕一步。这种感觉像是在看,我看的这个非常感动,我本来是在www.zhj2.com看电影的了,多少我不知道为什么就看了这个小说,这个真是好神奇的说

来自: 豆瓣
作者: 木桃木$    时间: 2012-10-18 09:27
    我在密林深处呼唤你
    ——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
    
    我的一生,只为等待你达达的马蹄。
    我像只孤独的鸟儿,在树上孤独盘桓,只因你的一句戏言。
    我像股终日游荡不定的风,呼啸过万水千山,只为等你相见。
    我走过的每条枝桠都想通往一个地方:薇莪拉。
    
    《树上的男爵》虽然不是爱情小说,却让我看到了最精彩的爱情。
    好的爱情,不一定是两情相悦,不一定要情意绵长,不一定会长相厮守,甚至不一定能铭记终生。
    柯希莫和薇莪拉同样是拥有不羁灵魂的人,鄙夷世俗,离经叛道,用一生在追寻想要的生活。
    她,选择了倾倒红尘,用毕生的情感玩弄世界的虚妄、浮华;
    他,选择了逃离世俗,用居高临下的角度俯瞰他所背叛的生活。
    自从柯希莫选择了树上的生活,薇莪拉便在无意中规划了他的一生:永远不再到地面上。
    于是,他的人生正式拉开了帷幕。谢谢你,薇莪拉,给了我拥抱自由的理由。
    当他孤独地在树上终日游荡的时候,当他为了生存下去而不得不去利用一切条件的时候,当他开始不甘于做一个只满足于温饱的人的时候,当他开始进入阅读的世界的时候,当他以与众不同的方式与那些姑娘谈情说爱的时候,当他以他的方式融入社会的时候,就注定了他的孤独,他的荣耀,他的悲伤,他的狂喜,他的超凡脱俗的一生,都是她的赐予,薇莪拉。
    而薇莪拉能带给他的,只是方向,她也在忙于追寻她自己的生存。
    
    在他们成年后的那次相遇,美得像是一场梦,同样也如梦境般短暂。
    他们长久的爱情只有那一段真正灵与肉的相依,可是毫无悬念,她又离开了。
    在她离开后,他的后半生,始终没有得到什么乐趣。
    只是为了维持在树上的生活而生活。
    直至风烛残年的他面对热气球的铁锚时那惊天一跳。
    
    合上书时,我是多么希望,
    天国也有这样一片森林,有一棵棵比天空的范围还要触摸得远的树。
    枝繁叶茂,根根相依。
    某一棵树主干的最高处,刻着:柯希莫、薇莪拉、佳佳。
    

来自: 豆瓣
作者: 雅霖$    时间: 2012-10-18 09:27
  非常不错不错我喜欢樹上的男爵
  
  里面的内容写的非常不错哦
  
  我就看了一点
  
  但是我感觉非常不错
  
  你们应该去看看
  
  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写出来这样好的书的
  不是吗?
  你或者应该去www.zhj2.com这个文章看看
  

来自: 豆瓣
作者: 黑猫不$    时间: 2012-10-18 09:27
  不曾知道生活在自己身边的树,都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特点的叶子,树枝能承受多大的重量。
  路过的时候却不自觉的跟着书一起想象,上面会有一个在攀援的男孩子,穿着兽皮像只狗熊似的到处跑,带着猫皮帽,揣着猎枪。或许他长大了,穿起长袜子和考究的燕尾服,戴英国式的大礼帽,刮胡子,戴假发。
  然后恨不得自己也怕上树去。
  更想拥有他的倔强和执着。
  
  反叛行为不是用尺度可以衡量的,他说道,有时以为只迈出了几步,却永无掉头回返之机了。
  出发点是幼稚,一旦加进执着,便是信仰。

来自: 豆瓣
作者: gengre$    时间: 2012-10-18 09:27
  文字上面的孩子般的天真,文字下面的却浸含着无限的思想和智慧。所谓水深波浪静。大智者的大智慧不是大声聒噪的布道,不是指指点点地评价对错是非,甚至都不是字里行间的不经意的流露,而是文字之上和文字之下的浑然天成,是思想幻化成气息游走飘散萦绕于整本书里里外外。

来自: 豆瓣
作者: 雅霖$    时间: 2012-10-18 09:27
  非常不错不错我喜欢樹上的男爵
  
  里面的内容写的非常不错哦
  
  我就看了一点
  
  但是我感觉非常不错
  
  你们应该去看看
  
  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写出来这样好的书的
  不是吗?
  你或者应该去www.zhj2.com这个文章看看
  

来自: 豆瓣
作者: gengre$    时间: 2012-10-18 09:27
  文字上面的孩子般的天真,文字下面的却浸含着无限的思想和智慧。所谓水深波浪静。大智者的大智慧不是大声聒噪的布道,不是指指点点地评价对错是非,甚至都不是字里行间的不经意的流露,而是文字之上和文字之下的浑然天成,是思想幻化成气息游走飘散萦绕于整本书里里外外。

来自: 豆瓣
作者: 0.0$    时间: 2012-10-18 09:27
  他的一生是自由而孤独的,连死都是自由的,如果说他最后成热汽球坠落而死,我情愿相信,他挂在树上死去,成为永远的树上的男爵。正如作者希望男爵有理想国被拿破仑采纳最后实现一样。死,不是终结,他的一生也正如他对爱情的定义:勇敢,力量,痛苦。

来自: 豆瓣
作者: 0.0$    时间: 2012-10-18 09:27
  他的一生是自由而孤独的,连死都是自由的,如果说他最后成热汽球坠落而死,我情愿相信,他挂在树上死去,成为永远的树上的男爵。正如作者希望男爵有理想国被拿破仑采纳最后实现一样。死,不是终结,他的一生也正如他对爱情的定义:勇敢,力量,痛苦。

来自: 豆瓣
作者: 青石$    时间: 2012-10-18 09:27
    对自由有着极致向往的人,会从书中体会到灵魂深处的振颤……不知道他是怎么写出来的,魔幻现实主义,可能就是随意让想象飞翔,让笔端肆意奔泻吧。
      为什么还嫌评论短呢?
      好吧,再说点。最近看了卡尔维诺《分成两半的子爵》,《什么什么什夜什么什么人》,感觉还是《树》最好,因为在树上,不是在陆地上,所以能飞起来。
      《两半的子爵》也挺有想象力的,但总感觉寓意太明显,有点浅陋,哈哈。
      《什么什么夜什么什么人》,我很讨厌前面那些关于读书姿势的猜想,等等,啰里啰唆的话,作为实验尝试可以,但是让读者读那些东西有什么意义呢?

来自: 豆瓣
作者: 残烟缱$    时间: 2012-10-18 09:27
         许久不曾读小说。某个阳光斜照的午后,花了半天时间,阅读完卡尔维诺的《树上的男爵》。于我而言,卡尔维诺很陌生,16世纪的故事背景亦不得我喜。但这本小说,我竟然一点一点的看了下去。着实出乎我的意料。
  
  
      有人说:《树上的男爵》是最中意的小说,没有之一。
      有人说:卡尔维诺的作品中,对《树上的男爵》百读不厌。
  
      ……
  
      对刚刚阅读完《树上的男爵》,且对卡尔维诺及其陌生的我来说:卡尔维诺就是一个讲童话的人,他讲诉了一个热爱梦想、敢于探索但有孤独至老的传奇之人的一生。
  
  
      这个传奇人物就是柯西莫。与其说,柯西莫是一个实践家,还不如说他是一个伟大的梦想家。也许,我说到这里,一定会有人叫嚷:柯西莫就是一个实践家!但我偏执的认为,柯西莫的实践相较于他伟大的梦想而言,是那么的微不足道;而他的一生实践都是在追逐他的梦想。
  
  
      话还得从头说起。
      12岁的柯西莫为了对抗专制的父亲,一气之下爬上了花园的圣栎树,从此拉开了传奇的帷幕。从表面上看,年少的柯西莫是一气之下才爬上树的。可是仔细推敲,卡尔维诺用这种方式来讲童话,无非是想表达:一,柯西莫是一个具有反叛精神、敢于尝试且具有坚持精神的少年。这是童话能够得以顺利进行下去的基础。如若柯西莫无法持之以恒,那么该童话的醒世意义便荡然无存了。二,树下有专制的父亲、沉溺于旧梦的母亲、“美食家”姐姐、怯懦的弟弟,还有纷繁复杂的规矩、礼仪,这是势力、冷冰冰的社会。在这个残酷的现实面前,柯西莫的未来可以预见(继承父亲的男爵爵位,过着捉襟见肘的生活,却还要努力跻身上流社会,穿着可笑,装模作样的吃饭……)。作为一个具有反叛精神的主人公,柯西莫需要寻找一个出路,逃避现实的出路也好,追逐梦想的出路亦好。所以,卡尔维诺安排童话的主人公爬上了树。
  
      逃开了树下的现实。在树上,柯西莫是否寻找到了梦想呢?
      柯西莫在树上的生活可谓是丰富多彩。
  
      他对邻居翁达利瓦侯爵家的薇莪拉心动了。作为一个少年,并不能完全懂得爱情是什么。但薇莪拉无疑是柯西莫爱情的启蒙,并影响了他的人生。邂逅薇莪拉后,他拿着他的小短剑与一只猫决战,并将战利品拿去向薇莪拉邀功。但换来的却是薇莪拉高傲的离开,他由此大哭一场。
      虽然薇莪拉离开了,但是她对他的影响不可谓不深。
      第一次见面时,他对她说:从不下树。从此,他真的不再下树。
      她说她认识小偷团伙,是其首领。他便于小偷团伙形成了亦敌亦友的关系。
      她对他提过强盗首领贾恩德依布鲁基。后来,他格外关注此人;再后来,竟然通过阅读改变了此人。
      她有一条短脚小白狗。她离开时,未带上它。他收留了它。
  
  
      他与律师叔叔成朋友了。他专制的父亲格外关照这位律师弟弟。他之前从不明白缘由。可自从爬上了树,与尘世保持了一定的距离,他看清楚了很多事情。原来他的家庭一直捉襟见肘;原来律师叔叔一直在秘密养蜂补贴家用……他与律师叔叔的关系不由自主的亲密了起来。而律师叔叔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在给予柯西莫巨大的打击,促使他成熟之外,同时也随着律师叔叔的死亡永远成为了谜。
  
  
      他见证了强盗首领贾恩德依布鲁基的改变,及其死亡。上面也说道了,初次得知强盗首领的名字是出自薇莪拉之口。其后,他多次探听此人情况。终于某天得以相见,并通过阅读改变了这个强盗。而这个改变让这个强盗走上了一条通往死亡的道路。在贾恩德依布鲁基被实施绞刑后,柯西莫一个人坐在树上,默默地赶着前来凑热闹的乌鸦。到这里,我看到了柯西莫的孤独。
  
  
      他找了一个同样生活在树上的王国,并遇到了初恋。某日得知远方有一个生活在树上的王国,他千辛万苦终于寻得。可是这个王国爬上树的目的,只是为了对抗强权。这个初衷与柯西莫倒不谋而合。但对抗现实的强权,只是柯西莫上树的一个导火索,他的目的是为了追寻梦想。目的的不同,决定了柯西莫最终的抉择。果然,这个来自西班牙的王国最终选择了对强权妥协,回归地面。此时,便是柯西莫告别的时候。与之告别的,还有柯西莫的初恋。从这里,我再次看到了柯西莫的孤独。
  
  
      他与伏尔泰间接对话了。在树上的日子里,柯西莫迷上了阅读写字,并曾经想写一部生活在树上的人们的宪法大纲。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柯西莫具有柏拉图似的梦想。他给当时非常著名的卢梭等人写过信,但是从未收到过回信。后来,主人公的弟弟偶然碰到了伏尔泰。伏尔泰说:“听说翁布罗萨有一个生活在树上的哲学家。”柯西莫的弟弟表示那是他哥哥。伏尔泰对主人公为什么生活在树上感到奇怪。柯西莫的弟弟转述了柯西莫的话:“谁想看清尘世就应同他保持必要的距离。”对此,伏尔泰回答:“从前只是大自然创造生命现象,现在是理智。”我无法看出卡尔维诺的观点。但感觉伏尔泰并不了解这位生活在树上的哲学家。这是否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主人公孤独的状态,以及当时欧洲大学者之间彼此不沟通的状态呢?
  
  
      毫无疑问,生活在树上的柯西莫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阅读写字、积极参与社会事物,并没有因为爬上了树就封闭自己。但这又从另一个方面表现了,他摆脱不了地面的束缚:他需要与社会沟通,他看重亲情。
  
  
      但是柯西莫是一个伟大的梦想家。他不会因为孤独(无论是心理的孤独,还是生活环境的孤独),而放弃自己的梦想。他试图实践过,尽管未实现。但并不妨碍他继续梦想,继续探寻。在临近死亡的时候,他的做法亦充满梦幻主义色彩。
  
  
      读完这个童话故事,对照现实中的自我。
      你是否因为现实的压力(如房贷、车贷等)放弃了实现梦想(如环游全球)的机会?
      你是否因为工作太忙而忽略了亲情维系?
      你是否因为追求自我提升而忘记了身边的幸福?
      ……(不一而足)
  
  
      也许你很享受这种现实,并成为现实的一分子(如专制的父亲);也许你选择了对现实妥协(如树上的西班牙王国);也许你怀揣梦想,准备出发或者犹豫着是否出发(如柯西莫的弟弟);也许你已经像柯西莫一样迈出了追寻梦想的步伐…… 不管怎么样,这都是你个人的选择!但人生总有一次为自己而活,为自己的梦想而活!你觉得呢?
  
  
  

来自: 豆瓣
作者: 青石$    时间: 2012-10-18 09:27
    对自由有着极致向往的人,会从书中体会到灵魂深处的振颤……不知道他是怎么写出来的,魔幻现实主义,可能就是随意让想象飞翔,让笔端肆意奔泻吧。
      为什么还嫌评论短呢?
      好吧,再说点。最近看了卡尔维诺《分成两半的子爵》,《什么什么什夜什么什么人》,感觉还是《树》最好,因为在树上,不是在陆地上,所以能飞起来。
      《两半的子爵》也挺有想象力的,但总感觉寓意太明显,有点浅陋,哈哈。
      《什么什么夜什么什么人》,我很讨厌前面那些关于读书姿势的猜想,等等,啰里啰唆的话,作为实验尝试可以,但是让读者读那些东西有什么意义呢?

来自: 豆瓣
作者: 残烟缱$    时间: 2012-10-18 09:27
         许久不曾读小说。某个阳光斜照的午后,花了半天时间,阅读完卡尔维诺的《树上的男爵》。于我而言,卡尔维诺很陌生,16世纪的故事背景亦不得我喜。但这本小说,我竟然一点一点的看了下去。着实出乎我的意料。
  
  
      有人说:《树上的男爵》是最中意的小说,没有之一。
      有人说:卡尔维诺的作品中,对《树上的男爵》百读不厌。
  
      ……
  
      对刚刚阅读完《树上的男爵》,且对卡尔维诺及其陌生的我来说:卡尔维诺就是一个讲童话的人,他讲诉了一个热爱梦想、敢于探索但有孤独至老的传奇之人的一生。
  
  
      这个传奇人物就是柯西莫。与其说,柯西莫是一个实践家,还不如说他是一个伟大的梦想家。也许,我说到这里,一定会有人叫嚷:柯西莫就是一个实践家!但我偏执的认为,柯西莫的实践相较于他伟大的梦想而言,是那么的微不足道;而他的一生实践都是在追逐他的梦想。
  
  
      话还得从头说起。
      12岁的柯西莫为了对抗专制的父亲,一气之下爬上了花园的圣栎树,从此拉开了传奇的帷幕。从表面上看,年少的柯西莫是一气之下才爬上树的。可是仔细推敲,卡尔维诺用这种方式来讲童话,无非是想表达:一,柯西莫是一个具有反叛精神、敢于尝试且具有坚持精神的少年。这是童话能够得以顺利进行下去的基础。如若柯西莫无法持之以恒,那么该童话的醒世意义便荡然无存了。二,树下有专制的父亲、沉溺于旧梦的母亲、“美食家”姐姐、怯懦的弟弟,还有纷繁复杂的规矩、礼仪,这是势力、冷冰冰的社会。在这个残酷的现实面前,柯西莫的未来可以预见(继承父亲的男爵爵位,过着捉襟见肘的生活,却还要努力跻身上流社会,穿着可笑,装模作样的吃饭……)。作为一个具有反叛精神的主人公,柯西莫需要寻找一个出路,逃避现实的出路也好,追逐梦想的出路亦好。所以,卡尔维诺安排童话的主人公爬上了树。
  
      逃开了树下的现实。在树上,柯西莫是否寻找到了梦想呢?
      柯西莫在树上的生活可谓是丰富多彩。
  
      他对邻居翁达利瓦侯爵家的薇莪拉心动了。作为一个少年,并不能完全懂得爱情是什么。但薇莪拉无疑是柯西莫爱情的启蒙,并影响了他的人生。邂逅薇莪拉后,他拿着他的小短剑与一只猫决战,并将战利品拿去向薇莪拉邀功。但换来的却是薇莪拉高傲的离开,他由此大哭一场。
      虽然薇莪拉离开了,但是她对他的影响不可谓不深。
      第一次见面时,他对她说:从不下树。从此,他真的不再下树。
      她说她认识小偷团伙,是其首领。他便于小偷团伙形成了亦敌亦友的关系。
      她对他提过强盗首领贾恩德依布鲁基。后来,他格外关注此人;再后来,竟然通过阅读改变了此人。
      她有一条短脚小白狗。她离开时,未带上它。他收留了它。
  
  
      他与律师叔叔成朋友了。他专制的父亲格外关照这位律师弟弟。他之前从不明白缘由。可自从爬上了树,与尘世保持了一定的距离,他看清楚了很多事情。原来他的家庭一直捉襟见肘;原来律师叔叔一直在秘密养蜂补贴家用……他与律师叔叔的关系不由自主的亲密了起来。而律师叔叔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在给予柯西莫巨大的打击,促使他成熟之外,同时也随着律师叔叔的死亡永远成为了谜。
  
  
      他见证了强盗首领贾恩德依布鲁基的改变,及其死亡。上面也说道了,初次得知强盗首领的名字是出自薇莪拉之口。其后,他多次探听此人情况。终于某天得以相见,并通过阅读改变了这个强盗。而这个改变让这个强盗走上了一条通往死亡的道路。在贾恩德依布鲁基被实施绞刑后,柯西莫一个人坐在树上,默默地赶着前来凑热闹的乌鸦。到这里,我看到了柯西莫的孤独。
  
  
      他找了一个同样生活在树上的王国,并遇到了初恋。某日得知远方有一个生活在树上的王国,他千辛万苦终于寻得。可是这个王国爬上树的目的,只是为了对抗强权。这个初衷与柯西莫倒不谋而合。但对抗现实的强权,只是柯西莫上树的一个导火索,他的目的是为了追寻梦想。目的的不同,决定了柯西莫最终的抉择。果然,这个来自西班牙的王国最终选择了对强权妥协,回归地面。此时,便是柯西莫告别的时候。与之告别的,还有柯西莫的初恋。从这里,我再次看到了柯西莫的孤独。
  
  
      他与伏尔泰间接对话了。在树上的日子里,柯西莫迷上了阅读写字,并曾经想写一部生活在树上的人们的宪法大纲。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柯西莫具有柏拉图似的梦想。他给当时非常著名的卢梭等人写过信,但是从未收到过回信。后来,主人公的弟弟偶然碰到了伏尔泰。伏尔泰说:“听说翁布罗萨有一个生活在树上的哲学家。”柯西莫的弟弟表示那是他哥哥。伏尔泰对主人公为什么生活在树上感到奇怪。柯西莫的弟弟转述了柯西莫的话:“谁想看清尘世就应同他保持必要的距离。”对此,伏尔泰回答:“从前只是大自然创造生命现象,现在是理智。”我无法看出卡尔维诺的观点。但感觉伏尔泰并不了解这位生活在树上的哲学家。这是否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主人公孤独的状态,以及当时欧洲大学者之间彼此不沟通的状态呢?
  
  
      毫无疑问,生活在树上的柯西莫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阅读写字、积极参与社会事物,并没有因为爬上了树就封闭自己。但这又从另一个方面表现了,他摆脱不了地面的束缚:他需要与社会沟通,他看重亲情。
  
  
      但是柯西莫是一个伟大的梦想家。他不会因为孤独(无论是心理的孤独,还是生活环境的孤独),而放弃自己的梦想。他试图实践过,尽管未实现。但并不妨碍他继续梦想,继续探寻。在临近死亡的时候,他的做法亦充满梦幻主义色彩。
  
  
      读完这个童话故事,对照现实中的自我。
      你是否因为现实的压力(如房贷、车贷等)放弃了实现梦想(如环游全球)的机会?
      你是否因为工作太忙而忽略了亲情维系?
      你是否因为追求自我提升而忘记了身边的幸福?
      ……(不一而足)
  
  
      也许你很享受这种现实,并成为现实的一分子(如专制的父亲);也许你选择了对现实妥协(如树上的西班牙王国);也许你怀揣梦想,准备出发或者犹豫着是否出发(如柯西莫的弟弟);也许你已经像柯西莫一样迈出了追寻梦想的步伐…… 不管怎么样,这都是你个人的选择!但人生总有一次为自己而活,为自己的梦想而活!你觉得呢?
  
  
  

来自: 豆瓣
作者: 郑小愚$    时间: 2012-10-18 09:27
         看这本书因为王小波,因为悦,他们都没有给出直白的喜欢理由,只是说,卡尔维诺,很有意思的作家。
         确是有意思,独此一家的有意思。天真纯真的文笔,没有矫饰,没有华藻,没有专科,一气呵成的自然清新。文字上面的孩子般的天真,文字下面的却浸含着无限的思想和智慧。所谓水深波浪静。大智者的大智慧不是大声聒噪的布道,不是指指点点地评价对错是非,甚至都不是字里行间的不经意的流露,而是文字之上和文字之下的浑然天成,是思想幻化成气息游走飘散萦绕于整本书里里外外。
  

来自: 豆瓣
作者: 乱耳$    时间: 2012-10-18 09:27
  怎样才能找到一条生活的路,“树上”的生活,还是“地上”的世界?坚决果敢的不放弃理想,杜绝平庸,也是一种抵抗。

来自: 豆瓣
作者: 张sir$    时间: 2012-10-18 09:27
  第一次看1900是高一,恰逢《读书》有一期将1900和阿尔维诺的树上的男爵放在一起做、比较研究,很喜欢1900的原因便爱屋及乌的一直对《树上的男爵》念念不忘,后来终于找到一本三联出的书才算完完整整看了一遍,从此不可收拾的迷恋上了此书。
     《树上的男爵》,一个关于坚持与特立独行的故事,看似乌托邦般故事下饱含着对信念的坚持与自身领域性的思索。关于信念,太多人说了太多,我不想重复,倒是“自身的领域性”值得一述。书名中“树上”一词清楚明白,主角的一生都像1900中的钢琴师呆在且仅呆在一个特定的领域里---“树上”(或是1900中的游轮),而“树干,树枝,树叶”树上三点异于地面的场所特性与男主角的心理与行为具有了强烈的关系并决定了主角的一生:
       高耸的树干提供了高且远的视野,使他帮助小城建立了防火系统,挫败了土耳其海盗,打退了狼群的袭击。
       枝枝相连的枝杈提供了无分界的超距离可达性,使他能跟情人们密会,更使他比同时代人更早的接受到了远方的新思想,成为当地共济会的创始人,在大革命期间他甚至组织了当地的革命。
       茂密的树冠提供了天然而厚实的保护层,使他免除了地上纷繁事务,可以专心学习阅读与思考,他与伏尔泰和卢梭通信,印刷自己的出版物,塑造了他在思想与人格上的独立型。
       由此“树上”这一空间要素成为了主角的个人“领域”,主角也成为了“树上”的领主,树的垂直性高度与树叶的视觉性间隔使主角的领域从一般地上居所脱离出来,而广阔的相连的树枝又给主角提供了地上原来存在后来却被人为分割的广阔水平可达性,一隔一阔中“树上”这一空间成为了阿尔维诺唯这一现实主义小说的“现实基础”,也使得“树上”获得了场所现象学的诸般特点。
      《树上的男爵一书》据阿尔维诺自己讲是要描写一个即使在特定的区域中仍坚持积极实践的理想主义行动派的故事,特定区域即指“树上”,男主角偶然的一次赌气行为却使自己今生都双脚都再也没有碰到过地面,他在树上吃饭,睡觉,阅读,思考,甚至在恋爱,私会与做爱,后来同样在树上更广泛的参与到了地面社会活动中,可以说“树上”这一空间不但没有使得男爵脱离地面反而给他提供了参与地面事务的独特便利。

来自: 豆瓣
作者: 郑小愚$    时间: 2012-10-18 09:27
         看这本书因为王小波,因为悦,他们都没有给出直白的喜欢理由,只是说,卡尔维诺,很有意思的作家。
         确是有意思,独此一家的有意思。天真纯真的文笔,没有矫饰,没有华藻,没有专科,一气呵成的自然清新。文字上面的孩子般的天真,文字下面的却浸含着无限的思想和智慧。所谓水深波浪静。大智者的大智慧不是大声聒噪的布道,不是指指点点地评价对错是非,甚至都不是字里行间的不经意的流露,而是文字之上和文字之下的浑然天成,是思想幻化成气息游走飘散萦绕于整本书里里外外。
  

来自: 豆瓣
作者: 乱耳$    时间: 2012-10-18 09:27
  怎样才能找到一条生活的路,“树上”的生活,还是“地上”的世界?坚决果敢的不放弃理想,杜绝平庸,也是一种抵抗。

来自: 豆瓣
作者: 张sir$    时间: 2012-10-18 09:27
  第一次看1900是高一,恰逢《读书》有一期将1900和阿尔维诺的树上的男爵放在一起做、比较研究,很喜欢1900的原因便爱屋及乌的一直对《树上的男爵》念念不忘,后来终于找到一本三联出的书才算完完整整看了一遍,从此不可收拾的迷恋上了此书。
     《树上的男爵》,一个关于坚持与特立独行的故事,看似乌托邦般故事下饱含着对信念的坚持与自身领域性的思索。关于信念,太多人说了太多,我不想重复,倒是“自身的领域性”值得一述。书名中“树上”一词清楚明白,主角的一生都像1900中的钢琴师呆在且仅呆在一个特定的领域里---“树上”(或是1900中的游轮),而“树干,树枝,树叶”树上三点异于地面的场所特性与男主角的心理与行为具有了强烈的关系并决定了主角的一生:
       高耸的树干提供了高且远的视野,使他帮助小城建立了防火系统,挫败了土耳其海盗,打退了狼群的袭击。
       枝枝相连的枝杈提供了无分界的超距离可达性,使他能跟情人们密会,更使他比同时代人更早的接受到了远方的新思想,成为当地共济会的创始人,在大革命期间他甚至组织了当地的革命。
       茂密的树冠提供了天然而厚实的保护层,使他免除了地上纷繁事务,可以专心学习阅读与思考,他与伏尔泰和卢梭通信,印刷自己的出版物,塑造了他在思想与人格上的独立型。
       由此“树上”这一空间要素成为了主角的个人“领域”,主角也成为了“树上”的领主,树的垂直性高度与树叶的视觉性间隔使主角的领域从一般地上居所脱离出来,而广阔的相连的树枝又给主角提供了地上原来存在后来却被人为分割的广阔水平可达性,一隔一阔中“树上”这一空间成为了阿尔维诺唯这一现实主义小说的“现实基础”,也使得“树上”获得了场所现象学的诸般特点。
      《树上的男爵一书》据阿尔维诺自己讲是要描写一个即使在特定的区域中仍坚持积极实践的理想主义行动派的故事,特定区域即指“树上”,男主角偶然的一次赌气行为却使自己今生都双脚都再也没有碰到过地面,他在树上吃饭,睡觉,阅读,思考,甚至在恋爱,私会与做爱,后来同样在树上更广泛的参与到了地面社会活动中,可以说“树上”这一空间不但没有使得男爵脱离地面反而给他提供了参与地面事务的独特便利。

来自: 豆瓣
作者: Deja.v$    时间: 2012-10-18 09:27
  树栖生活,我从未抵达
  ——五度空间理论与卡尔维诺作品的论述(阅读《树上的男爵》)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向往一种树栖生活,那种生活状态是如梦境般美好的,完全不同于现在“地上的生活”。这个世界总是令人感到专制粗鲁、冷酷凶残,于是我们心灰意冷,选择逃避成了许多人的庇护。每个人其实都生活在一个平行的世界里,在这个世界中栖息、痛苦、逃遁、想象、快乐……
  而对于12岁的柯西莫——爬上了树,却从此拒绝再下来。我想我们许多人都曾爬上树逃避些什么,却没有人能永远选择不下来。对逃避的觉知,致使我们在逃避中挣扎,无法安然度日,最终只好下树来面对。
  后来我读了更多卡尔维诺的作品,当我惊叹于他光怪陆离的想象力时,那些天马行空的故事如桥下流过的河水,暗涌又深藏其中。而《树上的男爵》却一直是我记忆最深刻的寓言,没有什么比这个小男孩拒绝下树更迷人的了。
  
  第一次听到卡尔维诺,是被他名字的发音,Italo  Calvino那浓郁醇厚的意大利气息吸引了。轻吟Italo,完全是文艺复兴时古朴的欧洲小羊皮的味道。读他的文章,发现他完全是生活在童话中的。而这童话又包含着伟大的现实意义,那种包含了人类经验之上所有内容的社会发展脉络的记忆。欲望、竞争、罪恶、表达和沟通的冲动,自我的肯定和归属,伦理道德和存在方面的抉择都是他终生萦念的主题。就连《意大利童话集》也让我相信,他所写的童话都是真实的。
  于我而言,卡氏作品早已超越了传统物理学三维空间观,爱因斯坦相对论四维空间观。这是一种全新的五度空间。从《树上的男爵》来看,它已是事物本质的反映,是人的意识空间和心理空间的反映。柯西莫的“树栖生活”象征了我们人人追求的人生终极理想,只有逃避能让我们暂时接近,从梦境中醒来还需回到“地上的生活”,充斥着无奈与凄凉的宿命感。
  五度空间观,是包含自然、社会、意识空间的完整的空间理论。它应用在《对称哲学》与《对称经济学》中,已从物理层面上升到哲学高度,而卡尔维诺正是在践行这种五度空间观。这体现在以下三种对称之中。
  
  第一,五度空间观在宇宙的发展和人的认识上认为两者是对称的。宇宙的发展是从本质到现象、从有限到无限、从简单到复杂。人的认识,是从现象到本质、从无限到有限、从复杂到简单的。
  这一点我认为从卡尔维诺的长篇《宇宙奇趣》和《时间零》中可略窥一二。主人公qfwfq与宇宙一起成长变化,卡尔维诺从数学公式和单细胞生物中讲述宇宙进化的理论,无限的时间和空间成了一个有限生命的瞬间记忆。科学概念幻想似的运用到作品中,用一种轻盈的明晰无暇文体表达。与五度空间的理论完美贴合,将人的思维拓展。他的作品一直在预言,我也坚信社会人文学与自然科学是永远也分不开的。
  第二,五度空间论认为社会的发展一方面是有序化、共性化、法制化,另一方面是无序化、个性化、自由化。表现在当今世界就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既全球化又区域化。
  我想用卡尔维诺在诺顿讲稿第一讲中的内容来论述这一观点。卡尔维诺认为世界是沉重、惰性和难解的,如同被石化一般。而文学创作应是轻逸的,他践行轻的理想用以投射于未来。的确,卡尔维诺的写作风格清楚直接,全无矫揉造作和花巧虚饰,他的文字是如水晶般明澈、冷静、轻盈的,但却用来更好地描述了这个被石化的沉重世界。他的轻盈是没有重量的,云彩般漂浮着的轻灵与美好。不久之前,我进电影院看了《诸神之战》,所有对轻盈的记忆也都回来了,这同样也是卡尔维诺在诺顿讲稿中使用的例子。在希腊诸神中,被美杜莎(Medusa)看一眼便会被石化,而柏修斯(Perseus)却穿着最轻盈的长有翅膀的鞋砍掉了美杜莎的头颅。而更对称的是,从美杜莎血中生出了飞马佩加索斯(Pegasus),以及为柏修斯提供最轻盈鞋的美杜莎的姐妹。石头的沉重转化为其对立物,正像卡尔维诺所说“如果要显示生存的重负,那就应该轻盈的显示。”他对文学和科学、哲学和政治的理解与分析都显示了这种沉重与轻逸的对称。同五维空间理论中的对称又再次完美相符。
  第三个对称体现在管理对称学中,五维空间论认为社会的调节机制也越来越简单,从强制经济(暴力、战争、人身依附关系、计划安排)到市场,市场从价格机制到价值机制,从人治到法制再到法制。
  在卡尔维诺最著名的寓言《黑羊》中,人人是贼的国家里,贸易是买卖双方的欺骗,政治是向臣民行窃的犯罪机构,没有穷人和富人。而当一个诚实的人来到后,一切都变了——贫富分化,没有了偷盗和被偷盗,只有穷人和富人,诚实的人最后也饿死了。而在这所谓的进步和理论中掺杂着鬼影,揭示着这个社会的虚伪与浮浅。它在变复杂的过程中也趋向简单,而人们也会因此产生疏离或压抑的情绪。这种无限发展的可能性,在这种对称中很好得被证实了。
  这是我第一次尝试将物理体系应用到文章中去,居然得到了如此巧合的结果,不得不说卡尔维诺的作品是科学、意识、哲学、社会、宇宙的统一体,是存在于五度空间中的,充满着对称性的美。
  
  回到《树上的男爵》,卡尔维诺说:想要清楚看见地上的人,经应该和地面保持必要的距离。这种智慧也许有人会用“当局者迷”或“距离产生美”来解释,但这是触不到卡尔维诺思想的精髓的。当我们爬上树只为试图逃避的时候,柯西莫却有了传奇的经历。他开始思考那个时代深层次的问题,他成了一个伟人,传播着真理与正义。而当我们被叫醒回到地上后却只留下了那些觉悟和警醒的瞬间。
  整个阅读的过程正如卡尔维诺所说:就像在丛林中前进。他将我领入丛林,然后趁我一不留神就溜走了,剩下我自己面对入霄的巨木和杂乱的灌木愁叹。然后,我发现他刻下的记号,按着他的指示前进,在他的游戏中,我的想象力、思维岩浆开始迸射,蔚为壮观。
  像行走在迷宫中,错综复杂,不可捉摸。是一场旅行,在这场旅行中我经历了各种最离奇的梦境,并看到了历史发展的一些难以名状的暗示与规律。
  而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们从来都没有抵达那种树栖生活。当我回顾自己短暂的十几年时,试图拾捡起一些碎片,梳理并且排列,这才发现,整个青春期的感知都是非常虚妄和空泛的。我们日新月异,却从没有一块自己耕耘和浇灌的土地。在寻找个性的过程中,把美化的品位当做是一种创造,用所谓的鉴赏力代替了创造力,制造出繁盛的幻觉。所有的热爱都无根基,也没有给过精神力量。偶尔有过的激情,也显得莽撞和苍白,像一些被线支配的小丑。
  而作为一个对前途在意,对自己负责的好孩子,当我再次沉入乏善可陈的梦境中,柯西莫叫醒了我。
  如果说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中,那么卡尔维诺和他的主人公们就都在五度空间里创造着奇迹。对于树栖生活,从未抵达的我们,会在将来的某一天爬上去吗?
  结果不得而知……
  
  
  
  
  
  (版权属于孟桐羽,转载请注明)
  
  
  
  
  
  
  
  
  
  
  
  
  
  

来自: 豆瓣
作者: Deja.v$    时间: 2012-10-18 09:27
  树栖生活,我从未抵达
  ——五度空间理论与卡尔维诺作品的论述(阅读《树上的男爵》)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向往一种树栖生活,那种生活状态是如梦境般美好的,完全不同于现在“地上的生活”。这个世界总是令人感到专制粗鲁、冷酷凶残,于是我们心灰意冷,选择逃避成了许多人的庇护。每个人其实都生活在一个平行的世界里,在这个世界中栖息、痛苦、逃遁、想象、快乐……
  而对于12岁的柯西莫——爬上了树,却从此拒绝再下来。我想我们许多人都曾爬上树逃避些什么,却没有人能永远选择不下来。对逃避的觉知,致使我们在逃避中挣扎,无法安然度日,最终只好下树来面对。
  后来我读了更多卡尔维诺的作品,当我惊叹于他光怪陆离的想象力时,那些天马行空的故事如桥下流过的河水,暗涌又深藏其中。而《树上的男爵》却一直是我记忆最深刻的寓言,没有什么比这个小男孩拒绝下树更迷人的了。
  
  第一次听到卡尔维诺,是被他名字的发音,Italo  Calvino那浓郁醇厚的意大利气息吸引了。轻吟Italo,完全是文艺复兴时古朴的欧洲小羊皮的味道。读他的文章,发现他完全是生活在童话中的。而这童话又包含着伟大的现实意义,那种包含了人类经验之上所有内容的社会发展脉络的记忆。欲望、竞争、罪恶、表达和沟通的冲动,自我的肯定和归属,伦理道德和存在方面的抉择都是他终生萦念的主题。就连《意大利童话集》也让我相信,他所写的童话都是真实的。
  于我而言,卡氏作品早已超越了传统物理学三维空间观,爱因斯坦相对论四维空间观。这是一种全新的五度空间。从《树上的男爵》来看,它已是事物本质的反映,是人的意识空间和心理空间的反映。柯西莫的“树栖生活”象征了我们人人追求的人生终极理想,只有逃避能让我们暂时接近,从梦境中醒来还需回到“地上的生活”,充斥着无奈与凄凉的宿命感。
  五度空间观,是包含自然、社会、意识空间的完整的空间理论。它应用在《对称哲学》与《对称经济学》中,已从物理层面上升到哲学高度,而卡尔维诺正是在践行这种五度空间观。这体现在以下三种对称之中。
  
  第一,五度空间观在宇宙的发展和人的认识上认为两者是对称的。宇宙的发展是从本质到现象、从有限到无限、从简单到复杂。人的认识,是从现象到本质、从无限到有限、从复杂到简单的。
  这一点我认为从卡尔维诺的长篇《宇宙奇趣》和《时间零》中可略窥一二。主人公qfwfq与宇宙一起成长变化,卡尔维诺从数学公式和单细胞生物中讲述宇宙进化的理论,无限的时间和空间成了一个有限生命的瞬间记忆。科学概念幻想似的运用到作品中,用一种轻盈的明晰无暇文体表达。与五度空间的理论完美贴合,将人的思维拓展。他的作品一直在预言,我也坚信社会人文学与自然科学是永远也分不开的。
  第二,五度空间论认为社会的发展一方面是有序化、共性化、法制化,另一方面是无序化、个性化、自由化。表现在当今世界就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既全球化又区域化。
  我想用卡尔维诺在诺顿讲稿第一讲中的内容来论述这一观点。卡尔维诺认为世界是沉重、惰性和难解的,如同被石化一般。而文学创作应是轻逸的,他践行轻的理想用以投射于未来。的确,卡尔维诺的写作风格清楚直接,全无矫揉造作和花巧虚饰,他的文字是如水晶般明澈、冷静、轻盈的,但却用来更好地描述了这个被石化的沉重世界。他的轻盈是没有重量的,云彩般漂浮着的轻灵与美好。不久之前,我进电影院看了《诸神之战》,所有对轻盈的记忆也都回来了,这同样也是卡尔维诺在诺顿讲稿中使用的例子。在希腊诸神中,被美杜莎(Medusa)看一眼便会被石化,而柏修斯(Perseus)却穿着最轻盈的长有翅膀的鞋砍掉了美杜莎的头颅。而更对称的是,从美杜莎血中生出了飞马佩加索斯(Pegasus),以及为柏修斯提供最轻盈鞋的美杜莎的姐妹。石头的沉重转化为其对立物,正像卡尔维诺所说“如果要显示生存的重负,那就应该轻盈的显示。”他对文学和科学、哲学和政治的理解与分析都显示了这种沉重与轻逸的对称。同五维空间理论中的对称又再次完美相符。
  第三个对称体现在管理对称学中,五维空间论认为社会的调节机制也越来越简单,从强制经济(暴力、战争、人身依附关系、计划安排)到市场,市场从价格机制到价值机制,从人治到法制再到法制。
  在卡尔维诺最著名的寓言《黑羊》中,人人是贼的国家里,贸易是买卖双方的欺骗,政治是向臣民行窃的犯罪机构,没有穷人和富人。而当一个诚实的人来到后,一切都变了——贫富分化,没有了偷盗和被偷盗,只有穷人和富人,诚实的人最后也饿死了。而在这所谓的进步和理论中掺杂着鬼影,揭示着这个社会的虚伪与浮浅。它在变复杂的过程中也趋向简单,而人们也会因此产生疏离或压抑的情绪。这种无限发展的可能性,在这种对称中很好得被证实了。
  这是我第一次尝试将物理体系应用到文章中去,居然得到了如此巧合的结果,不得不说卡尔维诺的作品是科学、意识、哲学、社会、宇宙的统一体,是存在于五度空间中的,充满着对称性的美。
  
  回到《树上的男爵》,卡尔维诺说:想要清楚看见地上的人,经应该和地面保持必要的距离。这种智慧也许有人会用“当局者迷”或“距离产生美”来解释,但这是触不到卡尔维诺思想的精髓的。当我们爬上树只为试图逃避的时候,柯西莫却有了传奇的经历。他开始思考那个时代深层次的问题,他成了一个伟人,传播着真理与正义。而当我们被叫醒回到地上后却只留下了那些觉悟和警醒的瞬间。
  整个阅读的过程正如卡尔维诺所说:就像在丛林中前进。他将我领入丛林,然后趁我一不留神就溜走了,剩下我自己面对入霄的巨木和杂乱的灌木愁叹。然后,我发现他刻下的记号,按着他的指示前进,在他的游戏中,我的想象力、思维岩浆开始迸射,蔚为壮观。
  像行走在迷宫中,错综复杂,不可捉摸。是一场旅行,在这场旅行中我经历了各种最离奇的梦境,并看到了历史发展的一些难以名状的暗示与规律。
  而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们从来都没有抵达那种树栖生活。当我回顾自己短暂的十几年时,试图拾捡起一些碎片,梳理并且排列,这才发现,整个青春期的感知都是非常虚妄和空泛的。我们日新月异,却从没有一块自己耕耘和浇灌的土地。在寻找个性的过程中,把美化的品位当做是一种创造,用所谓的鉴赏力代替了创造力,制造出繁盛的幻觉。所有的热爱都无根基,也没有给过精神力量。偶尔有过的激情,也显得莽撞和苍白,像一些被线支配的小丑。
  而作为一个对前途在意,对自己负责的好孩子,当我再次沉入乏善可陈的梦境中,柯西莫叫醒了我。
  如果说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中,那么卡尔维诺和他的主人公们就都在五度空间里创造着奇迹。对于树栖生活,从未抵达的我们,会在将来的某一天爬上去吗?
  结果不得而知……
  
  
  
  
  
  (版权属于孟桐羽,转载请注明)
  
  
  
  
  
  
  
  
  
  
  
  
  
  

来自: 豆瓣
作者: nemos$    时间: 2012-10-18 09:27
       住在树上,对生活有了完全不同的视角,可是仍然保持跟社会的联系。
  
    值得反复重读的好书,时隔多年再次重读,还是很有味道,书里的细节很生动,好像还是第一次读的感觉。
  
    我所在的这个城市,大家都忙于赚钱,每天早晚坐公交车,大概有一两次吧,有人在看书。
  
    赚到钱应该挺有成就感的,金钱确实有它的力量,能让人放松,也能让人自我膨胀。
  
    对于我来说,看书,尤其是看这样充满想象力的书,本身就让我放松,让我对生活充满期待,跃跃欲试。

来自: 豆瓣
作者: nemos$    时间: 2012-10-18 09:27
       住在树上,对生活有了完全不同的视角,可是仍然保持跟社会的联系。
  
    值得反复重读的好书,时隔多年再次重读,还是很有味道,书里的细节很生动,好像还是第一次读的感觉。
  
    我所在的这个城市,大家都忙于赚钱,每天早晚坐公交车,大概有一两次吧,有人在看书。
  
    赚到钱应该挺有成就感的,金钱确实有它的力量,能让人放松,也能让人自我膨胀。
  
    对于我来说,看书,尤其是看这样充满想象力的书,本身就让我放松,让我对生活充满期待,跃跃欲试。

来自: 豆瓣
作者: 庄B王    时间: 2012-10-18 09:27
  十一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感恩节。 说实话我有很多情绪,特别是想起了去年的感恩节,故事写了又删删了又写,想想还是算了吧。 下午去图书馆看了一下午书,感觉真好。很久都没看书了,恩,包括课本。这次总算把卡尔维诺的《树上的男爵》看完了,从大一就定计划要看的,一直拖到现在。故事大概说的是贵族少年柯西莫12岁的时候和男爵吵翻了,于是一气之下爬上了树,在树上,他打猎、读书、恋爱、旅行,和各种各样的人交往,继承了爵位,使一个凶残的大盗爱上了小说,打败了土耳其的海盗,与伏尔泰和卢梭通信……人人都以为当初只是一时气话,没想到柯西莫坚守誓言,在树上度过了五十年的时光。 海装教员说,其实有趣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有些同学已经不知道什么是有趣,我看和行尸走肉差不多。听到有趣二字时我的心咯蹦颤了颤。前一阵子看《老男孩》,看到最后肖大宝和王小帅两个老男人在舞台上认真地又唱又跳,用海装教员的话说,很是感动了一下。这首《老男孩》在我们宿舍播了又播,我们都时常挂在嘴边。“梦想总是遥不可及,是不是应该放弃。”唱到这句歌词的时候,鼻子很容易就酸了。 今天上马原,其实我一直都在打瞌睡,最后教员叫几个人回答问题时才醒了一会儿。讲的是“真理”的问题,教员问:马克思主义是不是真理?这位同学来回答一下。于是大家就按照书上的定义分点答题回答了一通。罐头起来回答,扯到了我说过的一句话:试管里的珊瑚虫,是永远不能得知自己是试管里的珊瑚虫这件事情的。虽然我不知道他后来又扯了啥,不过这时候我倒是醒得差不多了。于是我想到了一个问题:如果按照马克思主义给出的对真理的定义,去判定马克思主义是不是真理,这样是不是有点自圆其说的意思?这和用流氓的角度去判断谁是流氓没有实质性的区别。我举手表达了一下,教员没有听明白,就这样糊里糊涂下课了。 罗素大师说,从一个错误的假设出发,可以推出无限个谬论。今天我就在想,也许我们已经走入了一个循环反复不断自圆其说的谬论圈里,不断重复着没有意义的人生,永远走不到尽头。我有个很要好的朋友,十七岁离家出走了一次,揣着冰箱里隔夜的面包和全部家当两百块钱,坐着火车去了康定。高考完后一个人跑到了云南,本来只准备了从西双版纳到丽江的钱,在丽江遇到一群萍水相逢的朋友,就随他们去了西藏,一路上逃票,摆摊,最终在墨脱分别,约定若干年后大家回此地开客栈。她的故事壮丽得让我嫉妒万分。对,是个女生,一个喜欢杜拉斯三毛张爱玲的女生。有时候回想往事,发现在最好的年龄却没有做任何值得铭记的事,过了小半辈子却没有一次是为了自己而活着,我总感觉无比凄凉。在谬论的最初,那个错误的假设是什么,我现在已经无法给出答案。也许是父母的苦心,也许是自己的胆怯,也许是现实的无力,事已至此,后悔没有任何意义。 年老的柯西莫在圣栎树上等待死亡,他已经没有力气在枝桠之间上蹿下跳了,群众和神父围在树下,他的弟弟请他回到地面,他只是无力地摇了摇头。他就这样静静地躺在树梢,仰望着天空。忽然飘来了一只被乱流吹来的热气球,驾驶员为了控制方向把锚链垂了下来,垂死的柯西莫展现出不可思议的力量,高高跃起抓住了锚链,当热气球在沙滩上降落时,他已经消失在了海峡里。 我喜欢这个结尾,垂老的柯西莫仍然没有妥协,用华丽的方式告别了这多姿多彩的一生。如果12岁那年他循规蹈矩地坐在餐桌前吃蜗牛,他的一生将永远不会如此灿烂。上树还是下地都一样,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勇敢的决定,去改变生活的轨道。 于是我愿意等待,只希望,不远的某天,能等来一个属于我的惊喜。  PS:今天是老兵退伍的日子,祝你们一路平安。

来自: 豆瓣
作者: 犸骐$    时间: 2012-10-18 09:27
  第一次看卡尔维诺的书是很多年前译林出版社的《卡尔维诺文集》(第四卷)一共三个故事:《命运交叉的城堡》《 看不见的城市》《 宇宙奇趣》 语言晦涩 凹造型 无生气 看得我很心生怨怼 恨不得把给那本书打高分的人都当装逼犯供起来
  但是就此放弃卡尔维诺的话还是不甘心 对我来说 完全否定一个作者 至少要看他三本书 如果是外国作家 就还要比较不同译者 因为之前有过惨痛的阅读经验(比如欧阳应霁 看了N本 最后不得不说服自己那家伙确实没什么水平 就是被炒起来而已)所以对自己首次阅读后否定的作者的其他作品有本能的抗拒感 于是耽搁了很多年才开始看这本最有名的《树上的男爵》
  读下来感觉和《百年孤独》有点像 那是一个你清楚地知道在自己脑海里永远无法形成的世界 你能做的一切就只是在别人造它出来的时候张着嘴巴看
  开篇还是有点无厘头 但好在这不是无厘头到底的《命运交叉的城堡》或《宇宙奇趣》坚持一下 等到文章完全铺展开 所有的疑点都会一一得到解答
  不仅如此 文中许多字句会像有魔法一样让你念念不忘 可见这本书的译者工作有多到位 上次让我有这种感觉的书是《小丑之见》 那是很久很久以前了 如今再次领略到这种阅读带来的安慰 心里像被熨斗抚平了一样觉得感激

来自: 豆瓣
作者: 水镜$    时间: 2012-10-18 09:27
  洋溢着一种淡淡的忧伤。(这算文艺么?)
  看看小说的结尾:
  纠结解开了、线拉直了,最后把理想、梦想挽成一串无意义的话语,这就算写完了。
  
  突然发现我已经不习惯读这样的作品了,没有惊险刺激,也没有忍俊不禁的笑意,只是用淡淡的笔触娓娓道来一个意志坚决的人的一生。
  
  不是反叛,是抵抗。抵抗什么?追求什么?又获得了什么?
  我觉得我读完之后就像进入了一个云雾迷蒙之地,雾气让我看不清现实也让我连呼吸都小心翼翼,我想说话,却啥也说不出来。
  
  好吧,能一辈子呆在树上不接触地面,真的很有能耐。除了强大的决心以外,还要有相当不错的技术。佩服佩服。。。
  
  于是,在一串无意义的话语后,我决定啥也不说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犸骐$    时间: 2012-10-18 09:27
  第一次看卡尔维诺的书是很多年前译林出版社的《卡尔维诺文集》(第四卷)一共三个故事:《命运交叉的城堡》《 看不见的城市》《 宇宙奇趣》 语言晦涩 凹造型 无生气 看得我很心生怨怼 恨不得把给那本书打高分的人都当装逼犯供起来
  但是就此放弃卡尔维诺的话还是不甘心 对我来说 完全否定一个作者 至少要看他三本书 如果是外国作家 就还要比较不同译者 因为之前有过惨痛的阅读经验(比如欧阳应霁 看了N本 最后不得不说服自己那家伙确实没什么水平 就是被炒起来而已)所以对自己首次阅读后否定的作者的其他作品有本能的抗拒感 于是耽搁了很多年才开始看这本最有名的《树上的男爵》
  读下来感觉和《百年孤独》有点像 那是一个你清楚地知道在自己脑海里永远无法形成的世界 你能做的一切就只是在别人造它出来的时候张着嘴巴看
  开篇还是有点无厘头 但好在这不是无厘头到底的《命运交叉的城堡》或《宇宙奇趣》坚持一下 等到文章完全铺展开 所有的疑点都会一一得到解答
  不仅如此 文中许多字句会像有魔法一样让你念念不忘 可见这本书的译者工作有多到位 上次让我有这种感觉的书是《小丑之见》 那是很久很久以前了 如今再次领略到这种阅读带来的安慰 心里像被熨斗抚平了一样觉得感激

来自: 豆瓣
作者: 水镜$    时间: 2012-10-18 09:27
  洋溢着一种淡淡的忧伤。(这算文艺么?)
  看看小说的结尾:
  纠结解开了、线拉直了,最后把理想、梦想挽成一串无意义的话语,这就算写完了。
  
  突然发现我已经不习惯读这样的作品了,没有惊险刺激,也没有忍俊不禁的笑意,只是用淡淡的笔触娓娓道来一个意志坚决的人的一生。
  
  不是反叛,是抵抗。抵抗什么?追求什么?又获得了什么?
  我觉得我读完之后就像进入了一个云雾迷蒙之地,雾气让我看不清现实也让我连呼吸都小心翼翼,我想说话,却啥也说不出来。
  
  好吧,能一辈子呆在树上不接触地面,真的很有能耐。除了强大的决心以外,还要有相当不错的技术。佩服佩服。。。
  
  于是,在一串无意义的话语后,我决定啥也不说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开心$    时间: 2012-10-18 09:27
  故事的开端:一个十二岁的男爵因无法忍受一直利益熏心的父亲为了获得名利对他作出种种的强制而爬上树。他爬上树后,就再也没下过树。哪怕在年轻时遇到自己心仪的女孩,因为不肯下树,只能让她离开。 男爵曾在森林的尽头良久观望一大片他无法逾越的空旷的草地,“仿佛可以从草地上悟出长久以来在内心折磨着他的那个东西:对于远方的思念、空虚感、期待,这些思想本身可以延绵不断,比生命更长久”。当我们厌倦了现在,现地,总希望逃离,逃离到一个又一个的地方,远方成了我们对世外桃圜的期待。我自己现在是站在门中的,门里装着厌倦的世界,对于门外有着期待,更多的是害怕。自己以前的时候讨厌以前的地方,现在讨厌现在的地方,总期待着远方。真的要选择离开了到很远的地方了却犹豫不绝,世外桃圜在远方,可是自己走的远方不一定是世外桃圜。远方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可是站在树上,可以俯瞰这个世界,可以少经人打扰,自己可以有所掌控,不容易那么迷失。然而站在陆地上的人们不得不寻找到自己的一条道路,卡尔维诺现实手法告诉我们要走怎么样的道路。                                                                                                                                                                  故事中有说到在很久很久以前故事的发生地有一大片的树林,多得可以让男爵爬着树到好远的地方。而现在那些树不复存在了。故事结束了,故事仿佛如同那些被砍掉的树一样没了,过去就这样子没了。这让我想起了我的过去,那些历历在目,却遥不可及的过去。记忆只是过去的碎片;快乐的,痛苦的,轻松的,压抑的。有一天我也会那样子地没了,无人问津。无论记忆有多么的斑驳,时间绵长着荒诞、无聊直至空虚。意思?可是总有一些东西可以划破阴沉压抑的灰暗空间,使一切开始鲜艳.明亮起来。一些信任,鼓励,提示,还有少一些对偏离正轨的人理直气壮的谩骂。哪怕这些加起来只是一瞬,也是好的。                                                                小说中有写到一个江洋大盗贾恩·德依·布鲁基在接触书后“ 一种在他心灵里潜藏已久的意向明确了,仿佛在折磨他,他渴望正常的家庭生活、亲人、亲情、美德,憎恨恶人和坏人,对环绕身边的一切他都不感兴趣了,或者是满怀着厌恶。”“贾恩·德依·布鲁基这个凶狠的人居然被书籍软化得连一只蜘蛛也害怕起来。”一个人的人生下坠后只是一大片的谩骂,没人在乎你在很年轻的时候是需要指引的,多得只是指责你的本性是坏的。也许只有自己靠书来帮助自己,让自己觉醒。
    读书让自己明白道理后,那就要进行实际活动。柯希莫帮助小城建立了防火系统,挫败了土耳其海盗,打退了狼群的袭击“他懂得这个道理,集体会产生出最强有力的人物,能突出每个人的长处,使人得到替自己办事时极难以获得的那种快乐,会为看到那么多正直、勇敢而能干的人而喜悦,为了他们值得去争取美好的东西。而为自己而生活,经常出现的是相反的情形,看到的是人们的另一副面孔,使你必须永远用手握住剑柄。 ”他广泛阅读,比同时代人更早的接受新思想,他与伏尔泰和卢梭通信,印刷自己的出版物,成为当地共济会的创始人,在大革命期间组织了当地的革命,成为市政委员会的一员,连拿破仑视察意大利的时候都慕名来拜访他。                                                                                                                                                                  作者那个时代的战争已经离开我们很久了,就算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公平,我们应该要学会珍惜。书中有说到大量砍掉的树,也许是告诉现在我们能做的还有的是保护环境。奇怪,为什么这么多人不带购物袋,为什么这么多人喝塑料饮料,为什么这么多人扔垃圾。
  
   书中也有意无意地带到有些人物的死亡,一些不幸福。当自己还来得及悲伤时,已经挥霍了本可以快乐的时光。
  

来自: 豆瓣
作者: 开心$    时间: 2012-10-18 09:27
  故事的开端:一个十二岁的男爵因无法忍受一直利益熏心的父亲为了获得名利对他作出种种的强制而爬上树。他爬上树后,就再也没下过树。哪怕在年轻时遇到自己心仪的女孩,因为不肯下树,只能让她离开。 男爵曾在森林的尽头良久观望一大片他无法逾越的空旷的草地,“仿佛可以从草地上悟出长久以来在内心折磨着他的那个东西:对于远方的思念、空虚感、期待,这些思想本身可以延绵不断,比生命更长久”。当我们厌倦了现在,现地,总希望逃离,逃离到一个又一个的地方,远方成了我们对世外桃圜的期待。我自己现在是站在门中的,门里装着厌倦的世界,对于门外有着期待,更多的是害怕。自己以前的时候讨厌以前的地方,现在讨厌现在的地方,总期待着远方。真的要选择离开了到很远的地方了却犹豫不绝,世外桃圜在远方,可是自己走的远方不一定是世外桃圜。远方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可是站在树上,可以俯瞰这个世界,可以少经人打扰,自己可以有所掌控,不容易那么迷失。然而站在陆地上的人们不得不寻找到自己的一条道路,卡尔维诺现实手法告诉我们要走怎么样的道路。                                                                                                                                                                  故事中有说到在很久很久以前故事的发生地有一大片的树林,多得可以让男爵爬着树到好远的地方。而现在那些树不复存在了。故事结束了,故事仿佛如同那些被砍掉的树一样没了,过去就这样子没了。这让我想起了我的过去,那些历历在目,却遥不可及的过去。记忆只是过去的碎片;快乐的,痛苦的,轻松的,压抑的。有一天我也会那样子地没了,无人问津。无论记忆有多么的斑驳,时间绵长着荒诞、无聊直至空虚。意思?可是总有一些东西可以划破阴沉压抑的灰暗空间,使一切开始鲜艳.明亮起来。一些信任,鼓励,提示,还有少一些对偏离正轨的人理直气壮的谩骂。哪怕这些加起来只是一瞬,也是好的。                                                                小说中有写到一个江洋大盗贾恩·德依·布鲁基在接触书后“ 一种在他心灵里潜藏已久的意向明确了,仿佛在折磨他,他渴望正常的家庭生活、亲人、亲情、美德,憎恨恶人和坏人,对环绕身边的一切他都不感兴趣了,或者是满怀着厌恶。”“贾恩·德依·布鲁基这个凶狠的人居然被书籍软化得连一只蜘蛛也害怕起来。”一个人的人生下坠后只是一大片的谩骂,没人在乎你在很年轻的时候是需要指引的,多得只是指责你的本性是坏的。也许只有自己靠书来帮助自己,让自己觉醒。
    读书让自己明白道理后,那就要进行实际活动。柯希莫帮助小城建立了防火系统,挫败了土耳其海盗,打退了狼群的袭击“他懂得这个道理,集体会产生出最强有力的人物,能突出每个人的长处,使人得到替自己办事时极难以获得的那种快乐,会为看到那么多正直、勇敢而能干的人而喜悦,为了他们值得去争取美好的东西。而为自己而生活,经常出现的是相反的情形,看到的是人们的另一副面孔,使你必须永远用手握住剑柄。 ”他广泛阅读,比同时代人更早的接受新思想,他与伏尔泰和卢梭通信,印刷自己的出版物,成为当地共济会的创始人,在大革命期间组织了当地的革命,成为市政委员会的一员,连拿破仑视察意大利的时候都慕名来拜访他。                                                                                                                                                                  作者那个时代的战争已经离开我们很久了,就算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公平,我们应该要学会珍惜。书中有说到大量砍掉的树,也许是告诉现在我们能做的还有的是保护环境。奇怪,为什么这么多人不带购物袋,为什么这么多人喝塑料饮料,为什么这么多人扔垃圾。
  
   书中也有意无意地带到有些人物的死亡,一些不幸福。当自己还来得及悲伤时,已经挥霍了本可以快乐的时光。
  

来自: 豆瓣
作者: 审美疲$    时间: 2012-10-18 09:27
        柯西莫:在过去的许多年里,我一直为一些对我自己都解释不清的理想而活着。但我做对了一件事:生活在树上。
        你是否已经厌倦了地面的生活?想不想换种方式、换个地方度过人生?比如,树上?
        别,不是你想象的,上个树掏鸟窝什么的。
  而是,吃饭、睡觉、唱歌、学习、思考、指挥别人或者被别人指挥、做一些有意义的,没意义的事情。。。。。。总之,这一辈子都在树上了。而且,绝不下来!不为什么,只为我曾经这样承诺。这是柯西莫唯一清晰而明确的理想吧。
         从前的热那亚公国有着足够多且稠密的树。从亚平宁半岛一直延伸到整个欧洲大陆。这是柯西莫的理想国得以实现的实践基础。像猴子一样,从这棵树灵巧的跳到另一棵树——最远的一次,柯西莫就这样跳到了西班牙。如果他有条件能带更多干粮,肯定可以去到更远——我对此深信不疑。平庸的脑袋是想象不出那样的快乐的:他在那里,俯瞰整个地面。透视一切高尚和卑鄙的表演;窥探所有善意和恶毒的谎言。他有时是免费的侦探,及时发现并驱赶心怀不轨的海盗;有时又是尽职的指挥官,带领采葡萄的农民抗击侵略者;他是猎人,不停地捕捉野鸡野兔营生,他还是演说家,总在广场上最高的圣栎树上,向人们大声讲述那些真实或者杜撰的奇闻。他使一个威震四方的强盗从良,建立起一种奇妙的友谊。他还领导了革命,受到拿破仑的接见——还是在树上,个子矮小的法国皇帝不得不费劲的抬起头,同时期望树上的柯西莫挡住刺眼的阳光——这让人想到亚历山大大帝和第欧根尼。他看足够多的书,学习各个领域的知识——完全自愿的——从而帮助人们修水渠、建防御工事,甚至酿葡萄酒。成为无所不知的专家全才。不仅因为他的世袭男爵身份,更为特立独行、神出鬼没的行事风格。他成为那个时代最神秘、最独一无二的人。
         有一次,他在一颗很高的树上与3个强盗决斗。大家都有些小心翼翼。他抽出剑——算了,我叫他自己来告诉你吧:
  有一个性急的强盗先过来了,我把他引到一处较细的树枝上,用一只手隐蔽的抓住上面粗壮的枝条,假装那里可以承载一个人的重量。那个蠢货信以为真,冲过来发觉不对,可惜为时已晚。掉下去摔死了。第二个更加小心翼翼。我忽然觉得有点热,就把兽皮外套脱了。给他扔过去。那家伙以为接到的是一个重物。未曾想这衣服很轻,接的时候重心不稳,又掉下去了。我脱了外套才骤觉寒冷,冷不丁打了一个大喷嚏。最后一个强盗突然被吓到。也掉下去,摔死了。
         呵呵。
         柯西莫,其实活在每个人心中。那就是:对自由的追求和灵魂的净化。其实毋庸赘述了,你会看得到更多的。
         足够优秀的小说,往往给人带来较之电影、影视剧更大的享受。它让你更能发挥想象、嗅到原生态的美感。
          王小波说,卡尔维诺是这个星球上贼会讲故事的人。《树上的男爵》后,我对此毫不质疑。
  

来自: 豆瓣
作者: 開心$    时间: 2012-10-18 09:27
  故事的开端:一个十二岁的男爵因无法忍受一直利益熏心的父亲为了获得名利对他作出种种的强制而爬上树。他爬上树后,就再也没下过树。哪怕在年轻时遇到自己心仪的女孩,因为不肯下树,只能让她离开。         男爵曾在森林的尽头良久观望一大片他无法逾越的空旷的草地,“仿佛可以从草地上悟出长久以来在内心折磨着他的那个东西:对于远方的思念、空虚感、期待,这些思想本身可以延绵不断,比生命更长久”。当我们厌倦了现在,现地,总希望逃离,逃离到一个又一个的地方,远方成了我们对世外桃圜的期待。我自己现在是站在门中的,门里装着厌倦的世界,对于门外有着期待,更多的是害怕。自己以前的时候讨厌以前的地方,现在讨厌现在的地方,总期待着远方。真的要选择离开了到很远的地方了却犹豫不绝,世外桃圜在远方,可是自己走的远方不一定是世外桃圜。远方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可是站在树上,可以俯瞰这个世界,可以少经人打扰,自己可以有所掌控,不容易那么迷失。然而站在陆地上的人们不得不寻找到自己的一条道路,卡尔维诺用童话的荒诞包装着疼痛的现实告诉我们要走怎么样的道路。    故事中有说到在很久很久以前故事的发生地有一大片的树林,多得可以让男爵爬着树到好远的地方。而现在那些树不复存在了。故事结束了,故事仿佛如同那些被砍掉的树一样没了,过去就这样子没了。这让我想起了我的过去,那些历历在目,却遥不可及的过去。记忆只是过去的碎片;快乐的,痛苦的,轻松的,压抑的。有一天我也会那样子地没了,无人问津。无论记忆有多么的斑驳,时间绵长着荒诞、无聊直至空虚。什么是意思?可是总有一些东西可以划破阴沉压抑的灰暗空间,使一切开始鲜艳.明亮起来。一些信任,鼓励,提示,还有少一些对偏离正轨的人理直气壮的谩骂。哪怕这些加起来只是一瞬间,也是好的。    小说中有写到一个江洋大盗贾恩·德依·布鲁基在接触书后“ 一种在他心灵里潜藏已久的意向明确了,仿佛在折磨他,他渴望正常的家庭生活、亲人、亲情、美德,憎恨恶人和坏人,对环绕身边的一切他都不感兴趣了,或者是满怀着厌恶。”“贾恩·德依·布鲁基这个凶狠的人居然被书籍软化得连一只蜘蛛也害怕起来。”一个人的人生下坠后只是一大片的谩骂,没人在乎你在很年轻的时候是需要指引的,多得只是指责你的本性是坏的。也许只有自己靠书来帮助自己,让自己觉醒。

来自: 豆瓣
作者: 已注小$    时间: 2012-10-18 09:27
  知道《树上的男爵》,是因为王小波。卡尔维诺并不像索尔仁尼琴,像惠特曼,像博尔赫斯一样在中国大陆广为人知。所以,王小波是把卡尔维诺当成独藏在享受的。他说自己离卡尔维诺还差得远,我一直不信,直到读了《树上的男爵》。
  
  
  这个故事很简单:1767年6月15日,12岁的柯希莫因为忍受不了姐姐做的一顿蜗牛餐,愤然离家,住到了家门口的树林上。从此,直到65岁的柯希莫去世,他从未用双脚接触过地面哪怕一步。在他居于树上的这53年里,他安然地在树上捕猎,学习,恋爱,与人们交往,与伏尔泰、卢梭等当时负有盛名的文学家及哲学家通信,击退强盗和野狼的袭击,使一位让人闻风丧胆的强盗迷上文学并且荒废自己的抢匪生涯。柯希莫甚至领导革命。
  
  
  我始终不能想象一个人如何在树上生活一辈子。但是作为园艺家和植物学家的儿子的卡尔维诺,将这一件不可思议的超出人们想象的事情娓娓道来,一切都显得那么顺其自然,那么理直气壮,那么情理之中。柯希莫用一节中空的树皮,把位于树林旁边的瀑布水接引到树林中,他可以洗漱。柯希莫在人际荒芜的树林尽出找到一棵强劲有力的大树,树下是一条急湍勇进的河流,他在那棵树上排泄。柯希莫为一只母鸡在树上筑巢,从而获得鸡蛋。柯希莫在一棵树上用木板建了一个小房子,怡然自得地在这个家中获得温暖。那片树林,不仅新鲜,有生气,孔武有力,甚至几乎是无边无尽的。柯希莫身处其中,从一棵树攀援到另一棵,用他由于长期攀援而形成的略微的罗圈腿,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和娴熟度,可以随心所欲地到达海边,到达不知何方的远处。
  
  
  是的,12岁的柯希莫上树伊始,所有人,包括我,都以为这只是一个12岁的反叛的小孩子一气之下的冲动。直到柯希莫向家人,向社会,向地面,向我,宣告:“我决不下树!”我们才知道,这决不是一个孩子的反叛。这能被称为反叛吗?不,这应该被定义为追求。那么,柯希莫到底在树上追求什么呢?书中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谁想看清尘世就应同它保持必要的距离。柯希莫追求的,是在树上的自由。他选择将“在树上”作为他的常态,也就选择了高于尘世的态度。在柯希莫眼里,树上和地下这二者是对面的两面。他从一开始就是下定了决心的。在步行了两天到达那群贵族流放地和那群被流放的贵族相处了一段时间之后,贵族们获得大赦离开树林的时候,他们也邀请柯希莫同他们一起离开。这段对话是这样的:
  
  
  伯爵说:“你留在树上做什么事情呢?没有理由呀!”
  
  
  柯希莫张开双臂:“我比你们早到这上面来,先生们,我也要留到最后!”
  
  
  “你要后退吗?”伯爵大声嚷。
  
  
  “不,是抵抗。”男爵回答。
  
  
  那么,树上的柯希莫到底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呢?我想,书中的一句话足以道尽一切:“我哥哥像在站岗放哨,什么都看在眼里,什么都漠然视之。”
  
  
  柯希莫与薇莪拉的爱情无疑是本书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柯希莫与薇莪拉的第一次相遇分明是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的。12岁的攀援于高大圣栎树的男爵柯希莫在阳光中俯瞰10岁的正在边啃着苹果边悠然荡着秋千的少女薇莪拉。她邀请他一起荡秋千。他拉着她在树上狂奔。他向她宣布树上的领土。她却是一个调皮的质疑者。相遇之后便是长达数十年的分离。十年里,他与一个纯洁的女孩相爱过,也和很多勇敢的女人私会过。她有无数的风流韵事,嫁过人,却最终成为一个寡妇。就这样,这个名声在外的古怪的树上攀援者柯希莫和这个以风姿绰约的新近丧偶的小寡妇薇莪拉,因为一条叫佳佳的短腿捕猎狗,也因为这十年的时光,再次将他们的生命会合。他们的爱情,是激越又绝望的。
  
  
  他们相互认识了。他认识了她和他自己,因为实际上他过去不了解自己。她认识了他和她自己,因为虽然她一向了解自己,却从来没能认识到自己原来如此。
  
  
  还有比这更透彻的爱情吗?他们一同在树上攀援,他们疯狂地抱在一起,他们的内心因为爱情中的嫉妒而被撕扯,他们彼此诉说彼此倾听,他们忘记尘世,只拥有爱情。
  
  
  薇莪拉最终还是离开了。我会觉得惋惜吗?怎么可能。我想,薇莪拉的离开是一种必然。如果说,柯希莫是站岗放哨的士兵,那么,薇莪拉无疑是草原上奔驰的野马。对于她来说,爱情是非凡的经历,是欢愉之中体验到了人所具有的勇敢、慷慨、献身、力量这一切心灵之美。我想,她要做的,是最特别的那一个。他们眼里的爱情是不一样的。在他眼里,爱情是包含在完整的生命之中,没有自己,没有完整的生命,也就没有爱情。而她呢,将爱情视为超越于生命的本源,具有排他性。我想,这正是柯希莫与薇莪拉的爱情的悲剧之源吧。他们的爱情,败在骄傲与不理解。
  
  
  如果可以在残缺的、不美的、矫情的现实与高高在上的乌托邦之间架一座桥,让我们能够在迷雾之中看到一丝光亮,那么,柯希莫无疑就是那一抹。浪漫的骑士精神,持久的战斗力与战斗渴望,淡化一切的无欲无求,这些矛盾点和谐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一片树林之中。
  
  

来自: 豆瓣
作者: Ged$    时间: 2012-10-18 09:27
  柯西莫这辈子人是始终待在树上,可心里经历了多次的“上树”“下树”,始终以一己之力始终抗争这个社会。一次次的争斗,小时候的学习,为城邦工作,青年时代的爱情,为革命者提供帮助,无论是多么双赢的局面,柯西莫始终无法摆脱他不满的这个社会,只能妥协,内心深处他一定是遍尝了失败的滋味的。最终他的死亡时刻要到来了,他清醒的认识到他再也没有机会成功了,这次没有妥协,只有彻底的失败。作者也不想看到这么悲观的结局,所以依然给我们提供了希望,垂死的柯西莫抓住了热气球的锚绳飞跃大洋,让柯西莫对自己的终了地有那么一点选择权。无疑柯西莫应该是选择的海洋,在那里男爵可以“恪守”他的誓言永不着陆。
      一生的失败也不改对“希望”的衷心,也需这是人性中最美好的部分了吧!
      不过文字中感觉有大量的隐喻,不过俺的知识有限,实在不懂,望有有缘人解读。
      卡尔维诺的文字读来觉得和阿兰得波顿很是相似,清风拂面、娓娓道来人生的体验和智慧,绝不作高深晦涩状。也许多阿兰受到过卡尔维诺的影响吧。

来自: 豆瓣
作者: et$    时间: 2012-10-18 09:27
  平时读书总有点目的 最近一般不读小说  这次读它纯粹是为了好玩
  最后面衰退得好快啊。。。觉得是部可读可不读的小说 它的意义我没看出来。。。 可能我年龄还算小阅历不够吧。。。

来自: 豆瓣
作者: 開心$    时间: 2012-10-18 09:27
  故事的开端:一个十二岁的男爵因无法忍受一直利益熏心的父亲为了获得名利对他作出种种的强制而爬上树。他爬上树后,就再也没下过树。哪怕在年轻是遇到自己心仪的女孩,因为不肯下树,只能让她离开。  男爵曾在森林的尽头良久观望一大片他无法逾越的空旷的草地,“仿佛可以从草地上悟出长久以来在内心折磨着他的那个东西:对于远方的思念、空虚感、期待,这些思想本身可以延绵不断,比生命更长久”。也许只有在树上才能俯瞰这个世界,才过着少经打扰的生活,才能掌控自己的生活,才能不容易迷失。  我一直站在门中,无法退进门里,也不敢走到门外。有点像《海上钢琴师》中的1900站在轮船与陆地的跳板的中间,也许这本来就是有点神化的故事,所以天才 才可以宁愿死在船上,也不肯下船。就像我压根不能理解1900的话“我看不见的那些。在那个无限蔓延的城市里,什么东西都有,可惟独没有尽头。根本就没有尽头。我看不见的是这一切的尽头,世界的尽头键盘有始有终,你确切知道 88 个键就在那儿,错不了。它并不是无限的,而音乐,才是无限的。你能在键盘上表现的音乐是无限的,我喜欢这样,我能轻松应对。”

来自: 豆瓣
作者: Emile$    时间: 2012-10-18 09:27
  由于对当时历史不太了解,很自然便把注意力集中在主人公的感情关系上,很庆幸看到柯西莫重遇嶶峩拉,可他们的高傲和互相一次次的怄气般的对爱情的证明方法是得他们无法走到一起。但这最终都不碍柯西莫将她视为最爱的人。可事实上之前柯西莫与嶶峩拉相遇时他才12岁,他们之间的感情还根本不如柯西莫与乌苏拉之间的多。可他却那么容易忘记了乌苏拉而永远抹去不了对嶶峩拉的记忆,甚至一直生活在对自己的懊悔之中。也许嶶峩拉对柯西莫的爱胜过乌苏拉的,但我始终觉得正是嶶峩拉的高贵,高傲和难以捉摸的性情使柯西莫在艰难的对她了解的过程中产生了对她的眷恋般的爱!可为什么我也这样。可怜的乌苏拉。

来自: 豆瓣
作者: 审美疲$    时间: 2012-10-18 09:27
        柯西莫:在过去的许多年里,我一直为一些对我自己都解释不清的理想而活着。但我做对了一件事:生活在树上。
        你是否已经厌倦了地面的生活?想不想换种方式、换个地方度过人生?比如,树上?
        别,不是你想象的,上个树掏鸟窝什么的。
  而是,吃饭、睡觉、唱歌、学习、思考、指挥别人或者被别人指挥、做一些有意义的,没意义的事情。。。。。。总之,这一辈子都在树上了。而且,绝不下来!不为什么,只为我曾经这样承诺。这是柯西莫唯一清晰而明确的理想吧。
         从前的热那亚公国有着足够多且稠密的树。从亚平宁半岛一直延伸到整个欧洲大陆。这是柯西莫的理想国得以实现的实践基础。像猴子一样,从这棵树灵巧的跳到另一棵树——最远的一次,柯西莫就这样跳到了西班牙。如果他有条件能带更多干粮,肯定可以去到更远——我对此深信不疑。平庸的脑袋是想象不出那样的快乐的:他在那里,俯瞰整个地面。透视一切高尚和卑鄙的表演;窥探所有善意和恶毒的谎言。他有时是免费的侦探,及时发现并驱赶心怀不轨的海盗;有时又是尽职的指挥官,带领采葡萄的农民抗击侵略者;他是猎人,不停地捕捉野鸡野兔营生,他还是演说家,总在广场上最高的圣栎树上,向人们大声讲述那些真实或者杜撰的奇闻。他使一个威震四方的强盗从良,建立起一种奇妙的友谊。他还领导了革命,受到拿破仑的接见——还是在树上,个子矮小的法国皇帝不得不费劲的抬起头,同时期望树上的柯西莫挡住刺眼的阳光——这让人想到亚历山大大帝和第欧根尼。他看足够多的书,学习各个领域的知识——完全自愿的——从而帮助人们修水渠、建防御工事,甚至酿葡萄酒。成为无所不知的专家全才。不仅因为他的世袭男爵身份,更为特立独行、神出鬼没的行事风格。他成为那个时代最神秘、最独一无二的人。
         有一次,他在一颗很高的树上与3个强盗决斗。大家都有些小心翼翼。他抽出剑——算了,我叫他自己来告诉你吧:
  有一个性急的强盗先过来了,我把他引到一处较细的树枝上,用一只手隐蔽的抓住上面粗壮的枝条,假装那里可以承载一个人的重量。那个蠢货信以为真,冲过来发觉不对,可惜为时已晚。掉下去摔死了。第二个更加小心翼翼。我忽然觉得有点热,就把兽皮外套脱了。给他扔过去。那家伙以为接到的是一个重物。未曾想这衣服很轻,接的时候重心不稳,又掉下去了。我脱了外套才骤觉寒冷,冷不丁打了一个大喷嚏。最后一个强盗突然被吓到。也掉下去,摔死了。
         呵呵。
         柯西莫,其实活在每个人心中。那就是:对自由的追求和灵魂的净化。其实毋庸赘述了,你会看得到更多的。
         足够优秀的小说,往往给人带来较之电影、影视剧更大的享受。它让你更能发挥想象、嗅到原生态的美感。
          王小波说,卡尔维诺是这个星球上贼会讲故事的人。《树上的男爵》后,我对此毫不质疑。
  

来自: 豆瓣
作者: 已注小$    时间: 2012-10-18 09:27
  知道《树上的男爵》,是因为王小波。卡尔维诺并不像索尔仁尼琴,像惠特曼,像博尔赫斯一样在中国大陆广为人知。所以,王小波是把卡尔维诺当成独藏在享受的。他说自己离卡尔维诺还差得远,我一直不信,直到读了《树上的男爵》。
  
  
  这个故事很简单:1767年6月15日,12岁的柯希莫因为忍受不了姐姐做的一顿蜗牛餐,愤然离家,住到了家门口的树林上。从此,直到65岁的柯希莫去世,他从未用双脚接触过地面哪怕一步。在他居于树上的这53年里,他安然地在树上捕猎,学习,恋爱,与人们交往,与伏尔泰、卢梭等当时负有盛名的文学家及哲学家通信,击退强盗和野狼的袭击,使一位让人闻风丧胆的强盗迷上文学并且荒废自己的抢匪生涯。柯希莫甚至领导革命。
  
  
  我始终不能想象一个人如何在树上生活一辈子。但是作为园艺家和植物学家的儿子的卡尔维诺,将这一件不可思议的超出人们想象的事情娓娓道来,一切都显得那么顺其自然,那么理直气壮,那么情理之中。柯希莫用一节中空的树皮,把位于树林旁边的瀑布水接引到树林中,他可以洗漱。柯希莫在人际荒芜的树林尽出找到一棵强劲有力的大树,树下是一条急湍勇进的河流,他在那棵树上排泄。柯希莫为一只母鸡在树上筑巢,从而获得鸡蛋。柯希莫在一棵树上用木板建了一个小房子,怡然自得地在这个家中获得温暖。那片树林,不仅新鲜,有生气,孔武有力,甚至几乎是无边无尽的。柯希莫身处其中,从一棵树攀援到另一棵,用他由于长期攀援而形成的略微的罗圈腿,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和娴熟度,可以随心所欲地到达海边,到达不知何方的远处。
  
  
  是的,12岁的柯希莫上树伊始,所有人,包括我,都以为这只是一个12岁的反叛的小孩子一气之下的冲动。直到柯希莫向家人,向社会,向地面,向我,宣告:“我决不下树!”我们才知道,这决不是一个孩子的反叛。这能被称为反叛吗?不,这应该被定义为追求。那么,柯希莫到底在树上追求什么呢?书中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谁想看清尘世就应同它保持必要的距离。柯希莫追求的,是在树上的自由。他选择将“在树上”作为他的常态,也就选择了高于尘世的态度。在柯希莫眼里,树上和地下这二者是对面的两面。他从一开始就是下定了决心的。在步行了两天到达那群贵族流放地和那群被流放的贵族相处了一段时间之后,贵族们获得大赦离开树林的时候,他们也邀请柯希莫同他们一起离开。这段对话是这样的:
  
  
  伯爵说:“你留在树上做什么事情呢?没有理由呀!”
  
  
  柯希莫张开双臂:“我比你们早到这上面来,先生们,我也要留到最后!”
  
  
  “你要后退吗?”伯爵大声嚷。
  
  
  “不,是抵抗。”男爵回答。
  
  
  那么,树上的柯希莫到底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呢?我想,书中的一句话足以道尽一切:“我哥哥像在站岗放哨,什么都看在眼里,什么都漠然视之。”
  
  
  柯希莫与薇莪拉的爱情无疑是本书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柯希莫与薇莪拉的第一次相遇分明是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的。12岁的攀援于高大圣栎树的男爵柯希莫在阳光中俯瞰10岁的正在边啃着苹果边悠然荡着秋千的少女薇莪拉。她邀请他一起荡秋千。他拉着她在树上狂奔。他向她宣布树上的领土。她却是一个调皮的质疑者。相遇之后便是长达数十年的分离。十年里,他与一个纯洁的女孩相爱过,也和很多勇敢的女人私会过。她有无数的风流韵事,嫁过人,却最终成为一个寡妇。就这样,这个名声在外的古怪的树上攀援者柯希莫和这个以风姿绰约的新近丧偶的小寡妇薇莪拉,因为一条叫佳佳的短腿捕猎狗,也因为这十年的时光,再次将他们的生命会合。他们的爱情,是激越又绝望的。
  
  
  他们相互认识了。他认识了她和他自己,因为实际上他过去不了解自己。她认识了他和她自己,因为虽然她一向了解自己,却从来没能认识到自己原来如此。
  
  
  还有比这更透彻的爱情吗?他们一同在树上攀援,他们疯狂地抱在一起,他们的内心因为爱情中的嫉妒而被撕扯,他们彼此诉说彼此倾听,他们忘记尘世,只拥有爱情。
  
  
  薇莪拉最终还是离开了。我会觉得惋惜吗?怎么可能。我想,薇莪拉的离开是一种必然。如果说,柯希莫是站岗放哨的士兵,那么,薇莪拉无疑是草原上奔驰的野马。对于她来说,爱情是非凡的经历,是欢愉之中体验到了人所具有的勇敢、慷慨、献身、力量这一切心灵之美。我想,她要做的,是最特别的那一个。他们眼里的爱情是不一样的。在他眼里,爱情是包含在完整的生命之中,没有自己,没有完整的生命,也就没有爱情。而她呢,将爱情视为超越于生命的本源,具有排他性。我想,这正是柯希莫与薇莪拉的爱情的悲剧之源吧。他们的爱情,败在骄傲与不理解。
  
  
  如果可以在残缺的、不美的、矫情的现实与高高在上的乌托邦之间架一座桥,让我们能够在迷雾之中看到一丝光亮,那么,柯希莫无疑就是那一抹。浪漫的骑士精神,持久的战斗力与战斗渴望,淡化一切的无欲无求,这些矛盾点和谐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一片树林之中。
  
  

来自: 豆瓣
作者: Ged$    时间: 2012-10-18 09:27
  柯西莫这辈子人是始终待在树上,可心里经历了多次的“上树”“下树”,始终以一己之力始终抗争这个社会。一次次的争斗,小时候的学习,为城邦工作,青年时代的爱情,为革命者提供帮助,无论是多么双赢的局面,柯西莫始终无法摆脱他不满的这个社会,只能妥协,内心深处他一定是遍尝了失败的滋味的。最终他的死亡时刻要到来了,他清醒的认识到他再也没有机会成功了,这次没有妥协,只有彻底的失败。作者也不想看到这么悲观的结局,所以依然给我们提供了希望,垂死的柯西莫抓住了热气球的锚绳飞跃大洋,让柯西莫对自己的终了地有那么一点选择权。无疑柯西莫应该是选择的海洋,在那里男爵可以“恪守”他的誓言永不着陆。
      一生的失败也不改对“希望”的衷心,也需这是人性中最美好的部分了吧!
      不过文字中感觉有大量的隐喻,不过俺的知识有限,实在不懂,望有有缘人解读。
      卡尔维诺的文字读来觉得和阿兰得波顿很是相似,清风拂面、娓娓道来人生的体验和智慧,绝不作高深晦涩状。也许多阿兰受到过卡尔维诺的影响吧。

来自: 豆瓣
作者: 安竹$    时间: 2012-10-18 09:27
  http://www.ruanyifeng.com/calvino/novel/our_ancestors/the_baron_in_the_tree/

来自: 豆瓣
作者: et$    时间: 2012-10-18 09:27
  平时读书总有点目的 最近一般不读小说  这次读它纯粹是为了好玩
  最后面衰退得好快啊。。。觉得是部可读可不读的小说 它的意义我没看出来。。。 可能我年龄还算小阅历不够吧。。。

来自: 豆瓣
作者: Emile$    时间: 2012-10-18 09:27
  由于对当时历史不太了解,很自然便把注意力集中在主人公的感情关系上,很庆幸看到柯西莫重遇嶶峩拉,可他们的高傲和互相一次次的怄气般的对爱情的证明方法是得他们无法走到一起。但这最终都不碍柯西莫将她视为最爱的人。可事实上之前柯西莫与嶶峩拉相遇时他才12岁,他们之间的感情还根本不如柯西莫与乌苏拉之间的多。可他却那么容易忘记了乌苏拉而永远抹去不了对嶶峩拉的记忆,甚至一直生活在对自己的懊悔之中。也许嶶峩拉对柯西莫的爱胜过乌苏拉的,但我始终觉得正是嶶峩拉的高贵,高傲和难以捉摸的性情使柯西莫在艰难的对她了解的过程中产生了对她的眷恋般的爱!可为什么我也这样。可怜的乌苏拉。

来自: 豆瓣
作者: 安竹$    时间: 2012-10-18 09:27
  http://www.ruanyifeng.com/calvino/novel/our_ancestors/the_baron_in_the_tree/

来自: 豆瓣
作者: 尼拉基$    时间: 2012-10-18 09:27
  quote:
  
  -------------------------------------------------------------------------------------------
  为了能变成那样的人,暂时变成了另外一种人。
  为了实现一个美梦,暂时跌入一场噩梦。
  -------------------------------------------------------------------------------------------
  
  人使劲浑身解数去做一件事情时,那苛求而努力的姿态,是不是看着很可耻?在看《树上的男爵》时,我不自觉得希望自己可以模仿柯西莫的姐姐贝蒂斯塔。她那恶劣的心绪在烹饪上表现的最为明显,这些描写甚至无形中会影响一个美食者对食物的取向。然而她在烹饪上是极为出色的,因为她既不缺乏勤劳也不缺乏想象力,这些正是一位厨娘应具有的起码品质。在历史上但凡热爱烹饪的女人都是不缺乏想象力的。只不过《双食记》里的危言耸听不知会不会叫一心想娶个擅厨艺的老婆的男人心有余悸。
  
  我要说的其实和贝蒂斯塔没什么关系,甚至和《树上的男爵》也没什么关系。但是还是要顺带提一下,它值得一看。
  
  我要说的是,我终于舍得承认“想要变成的人”和“将要变成的人”根本就是两回事儿。至少对一部分人来说是这个样子。石头说不能有这种想法,因为我们要努力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可是我自己想变成的人不一定就是关心我的人想叫我变成的人,比如我妈。所以我还是成不了柯西莫的姐姐,不是我不够勤劳不够想象力,而是我妈不叫我恶劣。我又那么希望我妈开心,所以这事就难办了。
  暑假里看了几本书,其中的两三本很不错,就是那种看着看着就醍醐灌顶或者产生共鸣的书。但是因为看的投入偶尔会有“我要变成谁谁谁”的想法,这种想法不同于小学时要变成科学家那种志向,而是一种带着自嘲的期待我要是那个谁谁谁就好了的小无奈。并且我无法说服自己,那个谁谁谁只存在于文学作品,因为事实上他并不是只存在于文学作品。所以我还要顺带说一句,热衷妄想的青少年一定要少看书。
  
  我想要变成一个神情暧昧腰肢柔软的跳舞的女子,给你抛媚眼送红唇。然而事实上我现在就像一条苍白浑圆的蛆一样,把腐败的所有的事情都当作是一种肥沃。
  
    p.s.  以上送给石头,来弥补我的没灵感没时间没心情。这些时不时都会有,就是凑不到一块儿。
  

来自: 豆瓣
作者: 尼拉基$    时间: 2012-10-18 09:27
  quote:
  
  -------------------------------------------------------------------------------------------
  为了能变成那样的人,暂时变成了另外一种人。
  为了实现一个美梦,暂时跌入一场噩梦。
  -------------------------------------------------------------------------------------------
  
  人使劲浑身解数去做一件事情时,那苛求而努力的姿态,是不是看着很可耻?在看《树上的男爵》时,我不自觉得希望自己可以模仿柯西莫的姐姐贝蒂斯塔。她那恶劣的心绪在烹饪上表现的最为明显,这些描写甚至无形中会影响一个美食者对食物的取向。然而她在烹饪上是极为出色的,因为她既不缺乏勤劳也不缺乏想象力,这些正是一位厨娘应具有的起码品质。在历史上但凡热爱烹饪的女人都是不缺乏想象力的。只不过《双食记》里的危言耸听不知会不会叫一心想娶个擅厨艺的老婆的男人心有余悸。
  
  我要说的其实和贝蒂斯塔没什么关系,甚至和《树上的男爵》也没什么关系。但是还是要顺带提一下,它值得一看。
  
  我要说的是,我终于舍得承认“想要变成的人”和“将要变成的人”根本就是两回事儿。至少对一部分人来说是这个样子。石头说不能有这种想法,因为我们要努力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可是我自己想变成的人不一定就是关心我的人想叫我变成的人,比如我妈。所以我还是成不了柯西莫的姐姐,不是我不够勤劳不够想象力,而是我妈不叫我恶劣。我又那么希望我妈开心,所以这事就难办了。
  暑假里看了几本书,其中的两三本很不错,就是那种看着看着就醍醐灌顶或者产生共鸣的书。但是因为看的投入偶尔会有“我要变成谁谁谁”的想法,这种想法不同于小学时要变成科学家那种志向,而是一种带着自嘲的期待我要是那个谁谁谁就好了的小无奈。并且我无法说服自己,那个谁谁谁只存在于文学作品,因为事实上他并不是只存在于文学作品。所以我还要顺带说一句,热衷妄想的青少年一定要少看书。
  
  我想要变成一个神情暧昧腰肢柔软的跳舞的女子,给你抛媚眼送红唇。然而事实上我现在就像一条苍白浑圆的蛆一样,把腐败的所有的事情都当作是一种肥沃。
  
    p.s.  以上送给石头,来弥补我的没灵感没时间没心情。这些时不时都会有,就是凑不到一块儿。
  

来自: 豆瓣
作者: 三更$    时间: 2012-10-18 09:27
  http://www.ruanyifeng.com/calvino/卡尔维诺的中文网站,有他所有书的在线阅读!!

来自: 豆瓣
作者: 暂停$    时间: 2012-10-18 09:27
  在某个时候,我们不理智地企图进入一本书,幻想从中找到被周围世界的困扰包围的解决之道。往往是一些小说,被我这样强求过,这似乎表明,比喻式的讲解更容易被人接受;面对问题时,我们需要现场感。当然,这也表明,我们正处在最虚弱的时刻,已经丧失了阅读哲学、伦理类作品所需的能力。
  
  但任何一本书,都将带你进入一个陌生的世界,就像《黑客帝国》里惊慌的人们推开一扇门后发现的:那是一处,与你脚下所在完全不同的隐秘天地,流云怒转,树高风飘。这个严重不同的世界与你的当下能否成为彼此映衬的互文,在书中或者发现相似的体会,或者找到对立的情况,你都会觉得愉快。于是在并不成功地解决了现实问题之后,我们终于醒悟自己把关系整个地搞“倒颠”了,并非小说为生活提供帮助,反而是生活阅历帮助我们体贴而跳脱地享受阅读之乐。
  
  年青的柯西谟男爵在18岁时体会到讲故事的虚构之乐,“对柯西谟那般年纪的少年来说,说故事的欲望仍然为生活带来冲劲;他们觉得自己的生活仍然不够丰富,尚不足以成为故事的材料。为了说出更多更妙的故事,柯西谟会离群远行好几个星期……”生活曾经是为了讲述,在精彩的讲述已足够多的如今,生活似乎是为了阅读。
  
  小说当然也能帮助我们,同在《树上的男爵》中,就像被阅读改变了性情的土匪吉安一样,临刑前,这个曾经心狠手辣的大盗竟然就他还没有读完的一部小说向我们的男爵提问:
  “告诉我故事的结局吧”;
  “我很难过”,他“最后是被吊死的”;
  “谢谢你。所以他和我一样。再见”。吉安踢开脚下的梯子,绳圈将他的脖子紧紧勒住。
  
  这是一部好小说,比如我想将上面的片段概括成“阅读可以抚慰人”、“书是精神鸦片”、“阅读对人的塑造力量仅次于遗传基因”、“腹有诗书气自华”等中心思想,但这种概括明显是对原文的伤害。好的小说是诗,散文类小说缺乏拒绝概括的底气,被概括表明在与读者的智力对抗中,作者落败。
  
  在对卡尔维诺断断续续两年的阅读之后,在这个十一之前,我感觉很不舒服,不把读后感写出来就不舒服。如果劣人在侧,我们不置一词至少还能显示自得的不屑,可如果对美好的东西不加赞扬简直就是罪过。所以要向大师致敬。所以长假首次不出游,只上树。
  
  决定“上树”是因为在兰圃,没有哪一本书比《树上的男爵》最适合被阅读。当我发现这一点后,就决定把老卡的其他东西暂放一旁,在兰圃高高低低的树间,就着层层蔓蔓的叶缝里漏下的天光,第3次跟随翁勃萨的柯西谟男爵,重温他从12岁到65岁的树上生涯。
  
  兰圃的橡树高大粗壮,我掩书幻想着男爵怎样一枝一枝爬上树颠,保持平衡,在郁闷不堪时随风远眺。但橡树上垂下的藤萝却是书中没有提及的,想必与华南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不同,地中海滨的森林里少见野生藤类,那里只有作为主要经济作物的葡萄园。否则,男爵在树间的移动就可以更自由,而不必在无法攀缘时借助绳索荡来荡去。如果在兰圃,男爵的生活一定会更舒适一些,这也是广州这所城市的特点。
  
  只是东边就立着环城高速的高架桥,在车马声闻的浓荫里,兰圃就如时光中幽秘的隧道。如果一旦妥协,走下树梢,男爵将拥有最便捷的交通条件,直达马可波罗时代就已是中国大港的广州最繁华的闹市街区。北京路上,两处古道与城门遗址在明亮耀眼的玻璃罩反光下,吹去宋元明三朝至今的千载积尘,铺展它依旧青幽内敛的条石纹路。毫无疑问,它们与兰圃曲径相通。真的吗,在这里,在广州,下树也不意味着放弃抵抗?——
  “……你们离开之后,我仍然要留在树上!”
  “所以你想退出了?”伯爵惊呼。
  “不,我想要抵抗。”男爵答道。
  
  遍搜网上,大陆对卡尔维诺的研究评述简直太少。仅有中大的艾晓明老师几年前在一篇长文里,毫不掩饰对卡氏的偏爱与用心。或许这就是广州与卡尔维诺的缘分,这里的读者似乎并不认为书与其他商品有何区别,生产者应该签署质量保证书——承诺开卷有趣。
  
  北京城以前爱读《约翰克里斯多夫》的人多,上海读什么呢?《围城》还是张爱玲?南京有个译林出版社,出了一套大陆最全的卡尔维诺作品集。在前辈作家诗人失去创作自由被迫转做翻译的时代结束后,大陆的译品乏善可陈,所以就不必对照台湾版的译文来寒碜大陆的翻译人对语言美的不解风情,像个青涩的少年。只是在收录《树上的男爵》的册子里,竟然漏掉了作者亲笔的总序!看过这篇序言的人,如我,很难原谅这种漏失。
  
  在遗失的序言中,关于《树上的男爵》,老卡是这样自述的:“《树上的男爵》的题旨则包括孤立、疏远、人际关系的困顿……探讨了知识份子在理想幻灭的时候,该如何在政治洪流中知所进退。”而该篇与同为《我们的祖先》的另外两部作品一样,“故事的起点都是非常简单、非常鲜明的意象或情境:劈成两半的男子……爬到树上的男孩不愿意下來……一具中空的甲胃自认为是一名男子……这些故事由意象滋长出來,而不是来自我想要阐述的理念;意象在故事之中的发展,也全凭故事的内在逻辑。这些故事的意义——准确地说,这些故事以意象为基础而衍生的意义网络——总是有点不确定的;我们无法坚持一种毫无疑义的、强制认可的诠释。”
  
  在序言的末尾,卡尔维诺说,“此三部曲可以为当代人类描画出一幅家谱。所以,我把这3本书合并重印于一册,称为《我们的祖先》:如此,可以让我的读者浏览一场肖像画展,从画像中或许可以辨识出自己的特征,奇癖,以及执迷。”几回开卷之后,听到这最末的话音,不禁又沉迷在兰圃的林下风中。
  
  在90年代大陆才注意到卡氏之前,那个两获台湾联合报系中篇小说奖的王小波却秘密地把卡尔维诺视为独享的宝藏,他说:“前不久有位朋友看了我的小说,对我说道:看来小说还能有新的写法——这种评价让我汗颜:我还没有探索无限,比卡尔维诺差得远。我觉得这位朋友的想法有问题——假如他不是学文学的博士而是个一般读者的话,那就没有问题了。”小波忘不了对文学博士轻讽一下,正如大陆的同时代作家们对他几无所知、毫无兴趣一样。这种情况富有意味。
  
  在供认文学师承的短文里,小波说:“有位意大利朋友告诉我说,卡尔维诺的小说读起来极为悦耳,像一串清脆的珠子洒落于地。”在漏失的序言中,卡氏也自称:“我一读再读某些作家的小说,也不知不觉将他们视为榜样——R. L. 史蒂文生就是其中一位……史蒂文生运用他那准确而几无瑕玼的文体,以及他那舞步一般既激越又节制的韵律,将这看不见的文本其中精华加以翻译。”可见,卡氏重视语感之美素有渊源。而译林本最大的缺陷就是丢失了悦耳的韵律,几乎可以肯定,译者对中文诗歌未曾有过入心的阅读体验。
  
  每一种语言的杰出诗篇都是将该种语言使用到最准确生动精练之极限的典范。卡尔维诺虽然不像博尔赫斯一样也享诗名,但他无疑对诗歌之美淫浸颇深。这从他在1985年去世前未竞的“文学遗嘱”——《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中对诗歌的引证分析可见一般,意大利的作家是不会轻易放弃对但丁的传承的。
  
  61岁的卡尔维诺生命最后的备忘录,其实也是对自己毕生创作信条的总结。对照《千年备忘》重读《树上的男爵》,在这部34岁时的作品中,卡氏所重视的文学价值标准诸如:轻逸、迅速、确切、易见、繁复都已经在书中得到完整地实践。而这一过程标志性地始于他29岁时在《分成两半的子爵》中的运用,而在写于49岁的《看不见的城市》中,文学的轻逸之美近于极至。此后的几部小说主要在叙事技巧上更具创新,例如在《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中所做的后设式探索,其实在《树上的男爵》中已经隐约可见。
  
  卡尔维诺文学转向最关键的年头正是他搜集整理意大利童话期间。在创作《我们的祖先》的同时,他一直在研究民间故事和童话。可以说,未来文学的价值标准我们恰恰可以在最传统的意大利童话中找到。《树上的男爵》明显可见作者取自民间故事的叙事技巧和节奏、童话的夸张和省略。大师的根毕竟扎在自家的土里,而不轻易向“国际标准”靠拢。
  
  在我们的土地上,我们的花开得自信,所以它们美丽。
  兰圃的荷塘里,睡莲如睡,洁白地庸懒在圆大如床的莲叶上,轻陈肉欲之美,如另一意大利俊男莫迪里亚尼的裸妇。
  一只萤绿的翠鸟,急速掠过水面,擦燃意识边缘一道亮蓝的闪电。
  池边的乌桕苍颈探波,让人想起男爵站在溪边枝头取水的情景。鱼木的秀美是男爵所没有接触到的,树体修柔,树纹如眼风,虽静立而若漾动。
  
  父母均为植物学家的卡尔维诺,在阿尔卑斯山脚下、地中海畔充满绿色的意大利里维埃拉省长大,借《树上的男爵》,老卡神思悠然,抚今追昔,溯时间而飘远,到他迷恋的18世纪。无怪乎台湾版的译者纪大伟先生感慨,在《我们的祖先》三部曲中,以该部最为耐读,老卡未敢忘情也。
  
  在秀美雅致不及兰圃,而阔大粗犷实尤过之的翁勃萨的树上世界,男爵渔猎、阅读、成长、甚至也恋爱、也偷情。在阅读中他初感与周围世界的疏离,继尔重新发觉世界之美,然后渴望运用知识对世界有所助益。16、7岁他既已学会从他人的处世之道中反观诸己,18岁就懂得把握事物的实质,20岁附近因性压抑而第一次提笔写作。
  
  25岁时,他“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遭遇一生最剧烈的爱情,“他们来到一丛突出于悬崖的橄榄树上。方才他们……只见细碎错杂的枝叶,来到橄榄树顶之后,他们赫然看见海洋,沉静光明,豁然开朗。海平面无垠开阔,海蓝色平整空旷,连一艘船也看不见,甚至他们也数不出有无波浪。只不过偶有一阵轻微骚动扫过滩上圆石,宛如一声叹息。他们看呆了……”爱情就要放弃自己,还是“全心全力作好自己”?如花美眷终成纷飞燕,男爵终成一个与人群互动共存、熟知人类本质局限、乐于贡献却为而不恃的智者。
  

来自: 豆瓣
作者: 三更$    时间: 2012-10-18 09:27
  http://www.ruanyifeng.com/calvino/卡尔维诺的中文网站,有他所有书的在线阅读!!

来自: 豆瓣
作者: 暂停$    时间: 2012-10-18 09:27
  在某个时候,我们不理智地企图进入一本书,幻想从中找到被周围世界的困扰包围的解决之道。往往是一些小说,被我这样强求过,这似乎表明,比喻式的讲解更容易被人接受;面对问题时,我们需要现场感。当然,这也表明,我们正处在最虚弱的时刻,已经丧失了阅读哲学、伦理类作品所需的能力。
  
  但任何一本书,都将带你进入一个陌生的世界,就像《黑客帝国》里惊慌的人们推开一扇门后发现的:那是一处,与你脚下所在完全不同的隐秘天地,流云怒转,树高风飘。这个严重不同的世界与你的当下能否成为彼此映衬的互文,在书中或者发现相似的体会,或者找到对立的情况,你都会觉得愉快。于是在并不成功地解决了现实问题之后,我们终于醒悟自己把关系整个地搞“倒颠”了,并非小说为生活提供帮助,反而是生活阅历帮助我们体贴而跳脱地享受阅读之乐。
  
  年青的柯西谟男爵在18岁时体会到讲故事的虚构之乐,“对柯西谟那般年纪的少年来说,说故事的欲望仍然为生活带来冲劲;他们觉得自己的生活仍然不够丰富,尚不足以成为故事的材料。为了说出更多更妙的故事,柯西谟会离群远行好几个星期……”生活曾经是为了讲述,在精彩的讲述已足够多的如今,生活似乎是为了阅读。
  
  小说当然也能帮助我们,同在《树上的男爵》中,就像被阅读改变了性情的土匪吉安一样,临刑前,这个曾经心狠手辣的大盗竟然就他还没有读完的一部小说向我们的男爵提问:
  “告诉我故事的结局吧”;
  “我很难过”,他“最后是被吊死的”;
  “谢谢你。所以他和我一样。再见”。吉安踢开脚下的梯子,绳圈将他的脖子紧紧勒住。
  
  这是一部好小说,比如我想将上面的片段概括成“阅读可以抚慰人”、“书是精神鸦片”、“阅读对人的塑造力量仅次于遗传基因”、“腹有诗书气自华”等中心思想,但这种概括明显是对原文的伤害。好的小说是诗,散文类小说缺乏拒绝概括的底气,被概括表明在与读者的智力对抗中,作者落败。
  
  在对卡尔维诺断断续续两年的阅读之后,在这个十一之前,我感觉很不舒服,不把读后感写出来就不舒服。如果劣人在侧,我们不置一词至少还能显示自得的不屑,可如果对美好的东西不加赞扬简直就是罪过。所以要向大师致敬。所以长假首次不出游,只上树。
  
  决定“上树”是因为在兰圃,没有哪一本书比《树上的男爵》最适合被阅读。当我发现这一点后,就决定把老卡的其他东西暂放一旁,在兰圃高高低低的树间,就着层层蔓蔓的叶缝里漏下的天光,第3次跟随翁勃萨的柯西谟男爵,重温他从12岁到65岁的树上生涯。
  
  兰圃的橡树高大粗壮,我掩书幻想着男爵怎样一枝一枝爬上树颠,保持平衡,在郁闷不堪时随风远眺。但橡树上垂下的藤萝却是书中没有提及的,想必与华南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不同,地中海滨的森林里少见野生藤类,那里只有作为主要经济作物的葡萄园。否则,男爵在树间的移动就可以更自由,而不必在无法攀缘时借助绳索荡来荡去。如果在兰圃,男爵的生活一定会更舒适一些,这也是广州这所城市的特点。
  
  只是东边就立着环城高速的高架桥,在车马声闻的浓荫里,兰圃就如时光中幽秘的隧道。如果一旦妥协,走下树梢,男爵将拥有最便捷的交通条件,直达马可波罗时代就已是中国大港的广州最繁华的闹市街区。北京路上,两处古道与城门遗址在明亮耀眼的玻璃罩反光下,吹去宋元明三朝至今的千载积尘,铺展它依旧青幽内敛的条石纹路。毫无疑问,它们与兰圃曲径相通。真的吗,在这里,在广州,下树也不意味着放弃抵抗?——
  “……你们离开之后,我仍然要留在树上!”
  “所以你想退出了?”伯爵惊呼。
  “不,我想要抵抗。”男爵答道。
  
  遍搜网上,大陆对卡尔维诺的研究评述简直太少。仅有中大的艾晓明老师几年前在一篇长文里,毫不掩饰对卡氏的偏爱与用心。或许这就是广州与卡尔维诺的缘分,这里的读者似乎并不认为书与其他商品有何区别,生产者应该签署质量保证书——承诺开卷有趣。
  
  北京城以前爱读《约翰克里斯多夫》的人多,上海读什么呢?《围城》还是张爱玲?南京有个译林出版社,出了一套大陆最全的卡尔维诺作品集。在前辈作家诗人失去创作自由被迫转做翻译的时代结束后,大陆的译品乏善可陈,所以就不必对照台湾版的译文来寒碜大陆的翻译人对语言美的不解风情,像个青涩的少年。只是在收录《树上的男爵》的册子里,竟然漏掉了作者亲笔的总序!看过这篇序言的人,如我,很难原谅这种漏失。
  
  在遗失的序言中,关于《树上的男爵》,老卡是这样自述的:“《树上的男爵》的题旨则包括孤立、疏远、人际关系的困顿……探讨了知识份子在理想幻灭的时候,该如何在政治洪流中知所进退。”而该篇与同为《我们的祖先》的另外两部作品一样,“故事的起点都是非常简单、非常鲜明的意象或情境:劈成两半的男子……爬到树上的男孩不愿意下來……一具中空的甲胃自认为是一名男子……这些故事由意象滋长出來,而不是来自我想要阐述的理念;意象在故事之中的发展,也全凭故事的内在逻辑。这些故事的意义——准确地说,这些故事以意象为基础而衍生的意义网络——总是有点不确定的;我们无法坚持一种毫无疑义的、强制认可的诠释。”
  
  在序言的末尾,卡尔维诺说,“此三部曲可以为当代人类描画出一幅家谱。所以,我把这3本书合并重印于一册,称为《我们的祖先》:如此,可以让我的读者浏览一场肖像画展,从画像中或许可以辨识出自己的特征,奇癖,以及执迷。”几回开卷之后,听到这最末的话音,不禁又沉迷在兰圃的林下风中。
  
  在90年代大陆才注意到卡氏之前,那个两获台湾联合报系中篇小说奖的王小波却秘密地把卡尔维诺视为独享的宝藏,他说:“前不久有位朋友看了我的小说,对我说道:看来小说还能有新的写法——这种评价让我汗颜:我还没有探索无限,比卡尔维诺差得远。我觉得这位朋友的想法有问题——假如他不是学文学的博士而是个一般读者的话,那就没有问题了。”小波忘不了对文学博士轻讽一下,正如大陆的同时代作家们对他几无所知、毫无兴趣一样。这种情况富有意味。
  
  在供认文学师承的短文里,小波说:“有位意大利朋友告诉我说,卡尔维诺的小说读起来极为悦耳,像一串清脆的珠子洒落于地。”在漏失的序言中,卡氏也自称:“我一读再读某些作家的小说,也不知不觉将他们视为榜样——R. L. 史蒂文生就是其中一位……史蒂文生运用他那准确而几无瑕玼的文体,以及他那舞步一般既激越又节制的韵律,将这看不见的文本其中精华加以翻译。”可见,卡氏重视语感之美素有渊源。而译林本最大的缺陷就是丢失了悦耳的韵律,几乎可以肯定,译者对中文诗歌未曾有过入心的阅读体验。
  
  每一种语言的杰出诗篇都是将该种语言使用到最准确生动精练之极限的典范。卡尔维诺虽然不像博尔赫斯一样也享诗名,但他无疑对诗歌之美淫浸颇深。这从他在1985年去世前未竞的“文学遗嘱”——《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中对诗歌的引证分析可见一般,意大利的作家是不会轻易放弃对但丁的传承的。
  
  61岁的卡尔维诺生命最后的备忘录,其实也是对自己毕生创作信条的总结。对照《千年备忘》重读《树上的男爵》,在这部34岁时的作品中,卡氏所重视的文学价值标准诸如:轻逸、迅速、确切、易见、繁复都已经在书中得到完整地实践。而这一过程标志性地始于他29岁时在《分成两半的子爵》中的运用,而在写于49岁的《看不见的城市》中,文学的轻逸之美近于极至。此后的几部小说主要在叙事技巧上更具创新,例如在《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中所做的后设式探索,其实在《树上的男爵》中已经隐约可见。
  
  卡尔维诺文学转向最关键的年头正是他搜集整理意大利童话期间。在创作《我们的祖先》的同时,他一直在研究民间故事和童话。可以说,未来文学的价值标准我们恰恰可以在最传统的意大利童话中找到。《树上的男爵》明显可见作者取自民间故事的叙事技巧和节奏、童话的夸张和省略。大师的根毕竟扎在自家的土里,而不轻易向“国际标准”靠拢。
  
  在我们的土地上,我们的花开得自信,所以它们美丽。
  兰圃的荷塘里,睡莲如睡,洁白地庸懒在圆大如床的莲叶上,轻陈肉欲之美,如另一意大利俊男莫迪里亚尼的裸妇。
  一只萤绿的翠鸟,急速掠过水面,擦燃意识边缘一道亮蓝的闪电。
  池边的乌桕苍颈探波,让人想起男爵站在溪边枝头取水的情景。鱼木的秀美是男爵所没有接触到的,树体修柔,树纹如眼风,虽静立而若漾动。
  
  父母均为植物学家的卡尔维诺,在阿尔卑斯山脚下、地中海畔充满绿色的意大利里维埃拉省长大,借《树上的男爵》,老卡神思悠然,抚今追昔,溯时间而飘远,到他迷恋的18世纪。无怪乎台湾版的译者纪大伟先生感慨,在《我们的祖先》三部曲中,以该部最为耐读,老卡未敢忘情也。
  
  在秀美雅致不及兰圃,而阔大粗犷实尤过之的翁勃萨的树上世界,男爵渔猎、阅读、成长、甚至也恋爱、也偷情。在阅读中他初感与周围世界的疏离,继尔重新发觉世界之美,然后渴望运用知识对世界有所助益。16、7岁他既已学会从他人的处世之道中反观诸己,18岁就懂得把握事物的实质,20岁附近因性压抑而第一次提笔写作。
  
  25岁时,他“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遭遇一生最剧烈的爱情,“他们来到一丛突出于悬崖的橄榄树上。方才他们……只见细碎错杂的枝叶,来到橄榄树顶之后,他们赫然看见海洋,沉静光明,豁然开朗。海平面无垠开阔,海蓝色平整空旷,连一艘船也看不见,甚至他们也数不出有无波浪。只不过偶有一阵轻微骚动扫过滩上圆石,宛如一声叹息。他们看呆了……”爱情就要放弃自己,还是“全心全力作好自己”?如花美眷终成纷飞燕,男爵终成一个与人群互动共存、熟知人类本质局限、乐于贡献却为而不恃的智者。
  

来自: 豆瓣




欢迎光临 悦读人生 (http://dothinking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