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人生
标题:
虚拟书评 - 书评
[打印本页]
作者:
天天向上
时间:
2012-9-12 14:31
标题:
虚拟书评 - 书评
本书由“虚拟书评”和“作家和书”两部分组成。所谓“虚拟书评”,就是为那些并不存在的、“虚拟”的书撰写的书评。写法别开生面,读来生动有趣。而“作家和书”部分则涉及卡佛等西方当代文学名家,以逸闻趣事为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68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作者:
小英书$
时间:
2012-10-18 09:23
读了比目鱼写的名符其实的书评,却找不到货真价实的书,让人生恨。
《虚拟书评》,乍以为是作者读完一些书后,闲得想拉风,想调侃一番,娱情怡性。翻开书,开篇写着:所谓“虚拟书评”,就是为那些并不存在的、“虚拟”的书撰写的书评。这成了我每读完一篇书评都要翻回来反复琢磨的句子,如果不在琢磨这句话,便是在热血沸腾不厌其烦地百度这些书去了。我不肯相信,这些书都是假想出来的,我怀疑我人肉搜索的能力,作者有板有眼地在那说三道四,明明这些书就摊开在他的面前。
可是,可是,我每翻看一篇书评,都真的想从地球上刨出这本书来,怎么就没有这本书呢,作者写得传形又传神,剧情、大纲、作者、译者、主人公叫什么性格怎样、人物对话、书的封面、宣传文案、媒体点评、销售业绩,样样具备,一本书存在的所有证据都有了,甚至书里的重点段落都摘抄了出来。它为何就是不存在,为何是假想的呢?看看,有时候作者都是真名,如伍迪·艾伦,可书是假的,说的是《暴发户的自我修养》。我还自我安慰,或许这些书国外有,国内还没有引进出版吧。再配合研究这句话,“并不存在的、‘虚拟’的书”,内心无比的失落,真是没有啊。
再次让我死心的、证明这些书确实没有的讯号是:每本书的书影上都打着标记——比目鱼出版社。
以我多年的出版经验,比目鱼点评的11本书,如果真的有,一定都能登上各大畅销书排行榜。找不到书,我只好跟随书评来寻找它们的蛛丝马迹了。
《枪口下的十四篇小说》《麦特·埃里克森晚年言行录》《寻找村上春树》这三本书我最期待看到,我甚至想提供大纲,找个精通创作的人写给我看。《枪口下的十四篇小说》讲一群武装分子劫持了一群正在开研讨会的作家,让每人现场创作一篇短篇小说,以小说质量决定释放顺序,为公平起见,规定小说中必须出现三样东西:一把枪、一个闹钟和一条船。比目鱼活灵活现地讲述说,武装分子头领后来阵亡,这批小说手稿在他的基地被发现,由著名的兰登书屋结集出版,读者们十分期待。一个作家面对死亡威胁时会写下什么故事?在强大的精神压力下,作家能否保持创作水平?小说故事都是怎么开展的?比目鱼在得瑟地提出这些问题后,又得瑟地说,那么就让我在此不要泄露任何秘密,让读者自己去阅读这本书吧。本篇书评到底结束。
《麦特·埃里克森晚年言行录》这部书的背后故事,我认为特别适合改编成电影。埃里克森是一位“后现代小说大师”,他成功后隐姓埋名,个人生活成谜。《言行录》作者乔·施拉姆,是埃里克森的狂热粉丝,他通过私人侦探获取埃里克森住址,然后只身前往那个小镇,以咖啡馆侍应生的身份作掩护,对埃里克森的晚年生活进行了大量观察,并和他进行多次对话,这样的观察记录历时半年,这部书最后成为研究埃里克森的珍贵学术资料。比目鱼故弄玄虚地摘取了书中好几段对话。
有些书虽然不存在,但也有现实基础,比如《寻找村上春树》这部书。比目鱼在书评里介绍道,村上春树跑步时神秘失踪,各大媒体热烈讨论村上的失踪,并根据村上作品揣测他的各种去向,是欧洲是美国还是日本的四国岛。平日与村上为敌的专家批评这是一起炒作事件。趁着村上热愈演愈烈,集英社提前出版了研究村上作品的文学论文集,更名为《寻找村上春树》,掀起畅销浪潮。比目鱼在这篇评论里算是将整个事件交代得比较完整,他把结局讲出来了,村上又现身了,原来他在跑步时失足坠入下水道,昏迷了几天才醒过来,重返地面。那些看热闹的人是有多无聊,发闲不如挖挖下水道,检查一下路面井盖。
写虚拟书评是有好处的,能将一些入木三分、犀利刻薄的观点,通过虚拟的作者表达出来。在《笑不出来,相声的没落》里,比目鱼附体于作者小东宝说:相声的没落除了存在政治上的原因(长期以来只能以歌颂为主,无法自由地讽刺社会现象),更主要的原因在于相声艺人自身定位的偏差,相声本来是“泥腿子”们(放在今天叫“草根”)的一种找乐方式,它当初的魅力就在于一个“俗”字,是通过俗人和小人物的视角表现俗人和小人物的喜怒哀乐。而自从相声演员们翻身成为人民艺术家、不再被视为“下九流”之后……他们觉得自己已走入高雅殿堂,不屑于再以“泥腿子”身份说话,他们甚至认为相声的传统过于粗俗,他们力图去美化这门不雅的行当。结果呢?相声演员的谈吐文明了,气质高雅了,可是相声却不再可笑了。
这本精装小书分为两部分:“虚拟书评”与“作家和书”。读“虚拟书评”,我可以利用百度断定那些书都是假的,可是“作家和书”部分,写得亦真亦幻,真让人迷惑,实在分不清真假,只能苦练内功、研究作家去了,不然只有一条路——质问比目鱼去。
比目鱼更招人恨的一点是,他是学理科的,从事过生物制药和IT项目工作,写作只是业余,闲的时候才写。这更让我生恨。
如果他再写一部《虚拟影评》,我可以一笔勾销这个恨,承认对他的崇拜。
来自:
豆瓣
作者:
明法抗$
时间:
2012-10-18 09:23
枪口下的当代外国文学(家)——《虚拟书评》读书笔记
这本书介绍的是外国作家及其作品。作者是我在网上一直关注的比目鱼。
“虚拟书评”部分,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力,以假乱真地介绍评论了11本外国文学书籍。如劫匪要求被劫持的作家们即时创作有可能是遗作的作品,汇编成《枪口下的十四篇小说》;将烂小说集结成册帮助写作爱好者指点迷津;以过马路为例,为在中国的老外出一本指南。这些经典的创意,新鲜另类,足够引起作家、出版商的兴趣“做”一本出来。比目鱼甚至为《过马路的艺术》想好了具体的章节:第一章《交通灯不能不看——如何确保自己不犯“原则性”错误》,第二章《什么时候可以忽视交通灯——学会灵活掌握政策和规定》,第三章《看车往往比看灯更重要——如何了解、运用“潜规则”》,第四章《警察管不了太多违章的人——如何把握行事的尺度》,第五章《红灯今天能闯不代表明天还能闯——认识中国社会政策法规的快速变化性》。这些章节不仅颇有道理,而且足够吸引人。如此,等这本书畅销后,出版商可顺势推出《餐桌上的艺术》《开会的艺术》《打高尔夫的艺术》等等,正应和了忙碌而追求品位的国人,庶几可赚得盆满钵满。
借由对虚拟的书的介绍评价,比目鱼实则展开的是社会话题、文化评论。如在介绍《笑不出来:相声的没落》时,他实际想说的是,相声的没落并非由于“表现形式跟不上时代”之类客观原因,而在于相声艺人自身定位的偏差(由草根的“俗”而转变成“人民艺术家”的“雅”),他希望相声艺人能够回到茶馆、酒吧等小型场所,开展贴合生活的即兴创作。
比目鱼的这种横空想象不是空穴来风。在随后的“作家和书”部分,他就介绍了外国作家已有的类似创作。2003年去世的智利作家罗贝托波拉尼奥,早在1996年就曾出版过一部伪百科全书式的小说《美洲纳粹文学》,里面虚构了一批并不存在的作家和他们的作品。波拉尼奥现在已经是与马尔克斯、略萨、科塔萨尔相提并论的拉美作家。但他被认为是当代拉美作家中的离经叛道者,其作品不同于“魔幻现实主义”。比目鱼对《荒野侦探》、《2666》这两部代表作品有详细评介,读者可借此加深了解。
比目鱼的文学视野是前沿的。他详细介绍了“歇斯底里现实主义”(Hysterical Realism)或曰“极繁主义”小说、邪典小说(Cult Fiction)等作家、作品。就个人阅读兴趣而言,虽然马丁艾米斯《时间箭》那样倒带式的叙述颇有新意,但总体来说我并不喜欢那种结构奇特、观点另类、挑战传统、“形式即内容”的“后现代”写法,我更赞同“歇斯底里现实主义”概念的提出者詹姆斯伍德的观点,“希望当代作家摒弃这些花里胡哨的噱头……,沉静下来,重新担当起描绘人类心灵的重任”(P113)
能够写出风格另类、歇斯底里的后现代小说,这与现代社会的技术化有关,也与作家的精神生活有关。拜伦说:“我们艺术家全都疯癫,有些人迷醉于狂欢,有些人则受制于忧怨,但都有点精神错乱。”比目鱼在《患者肖像》中,专门介绍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伍尔夫、海明威的精神疾病。据说,作家患躁郁症的概率比普通人高出十至二十倍,患忧郁症的概率比普通人高出八至十倍,而自杀的概率更比普通人高出十八倍。美国精神病学专家凯雷德菲尔德贾米森在《疯狂天才:躁狂抑郁症与艺术气质》中开列了“可能患有循环性精神病、重度抑郁或躁狂抑郁症的作家、艺术家和作曲家”,除了伍尔夫、海明威,还包括:巴尔扎克、查尔斯狄更斯、威廉福克纳、果戈里、高尔基、菲茨杰拉德、格雷厄姆格林、赫尔曼黑塞、亨利詹姆斯、赫尔曼麦尔维尔、罗布特路易斯斯蒂文森、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左拉。他们的精神病史不少与家族遗传有关,同时,也与他们对世界、对人生的体认互相作用。患有“躁狂抑郁症”弗吉尼亚伍尔夫,创作了《达洛维夫人》《到灯塔去》《海浪》等经典意识流小说。经历了二战、目睹过屠杀的冯内古特,在创作了“时间旅行”题材的《五号屠场》后一度搁笔,无法创作,并在六十二岁时试图服药自杀。晚年的海明威表现出妄想症状,曾接受电击治疗而导致记忆力部分丧失。在他第二次从精神病诊所出院一个月之后,这个硬汉在家中用一把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2012年5月17、18、28、29日午后 于绍兴
《虚拟书评》,比目鱼著,上海书店2010年7月第1版,20元。推荐指数:★★★。
推荐篇目:《过马路的艺术》《暴发户的自我修养》《雷蒙德卡佛:刻小说的人》《冯内古特的时间旅行》《邪典:由读者决定的小说类型》
来自:
豆瓣
作者:
未悟道$
时间:
2012-10-18 09:23
第一次接触虚拟书评,在读的过程中,就一边看,一边反复琢磨虚拟书评的定义,因为的确分不清孰真孰假。很多虚拟评论都是涉及人类情感底线的文章,刚开始读的时候的确想,如果有这样一本书,那该是多么震撼,实际到了后来,我不太想看了,也许射手座都有一种盲目的单纯,尽管很愚蠢,还是很希望世界很纯粹。我希望看到的都是美好的一面。若说非要出版一本书,我还是喜欢《过马路的艺术》,表浅的讲,我一直到现在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该过,什么时候该闯?记得刚到澳洲读书的时候,师兄师姐说得最多的就是:一定要按规矩过马路哦。讲得最多的一个故事就是一个到英国留学的男生,在国外谈一外国女友,过马路的时候,红灯,但是没车,带着女友就往前冲,外籍女友很正义的批评他:没有规矩,破坏法律。分手了。留学生回中国了,在国内又谈一中国女友,谨记上次在英国的教训,过马路的时候,红灯,没车。坚持等着绿灯,被中国女友批评一顿:死板,不知融通。分手了。哈哈。。。实际上直到现在,过马路的时候仍然是我最尴尬的时候,所以每次都磨磨蹭蹭等着刚好绿灯的时候就刚好过。往深了说:这是国家体制决定了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虚拟书评》后面的作家和书,我一本都没看过,汗颜。。。但是里面有一句话,我有点心有余悸:天才都是疯子!不是不知道这句话,只是隐隐觉得有些孤寂!
来自:
豆瓣
作者:
独家旅$
时间:
2012-10-18 09:23
比目鱼出这本书,一定是为了报仇血恨。
献给LL。(现在你该相信我是个作家了吧?)
想必比目鱼在这本书出版之后一定相当畅快得意,大宴三百宾客。这本书一举两得,既让他一血前耻,又把玩够文字。没准他现在正琢磨出版下一本《实体书评》再过过作家瘾。到时献辞就会写上:LL,这下你总该相信我是高产作家了吧。
回到比目鱼虚拟第二本书的前作《虚拟书评》。目次第一页,虚拟书评。共11篇,虚构11本书。且本本都是畅销书。
第一篇《枪口下的十四篇小说》不禁令人联想到《诺亚遗稿》。《诺亚遗稿》是由黄粱美梦出版社近期出版的新书,这本书收录了在2012年地球中国人制造的诺亚方舟与南极冰川相撞沉没之前,船上的城管、警察、红十字会成员等留下的手稿。上面完备地记录了当时的地球中国人的生存状况。这部珍贵史料被封存千年,今天终于得以出版。
第二篇《烂小说精读》,作者用轻松幽默的笔调写给自己的反讽。
第三篇《风铃》尤为传奇。据传,为写作此篇,比目鱼进入邓不利多魔法学院,借助水晶球通晓了自己的前世今生和来世。比目鱼更因此罹患抑郁,一病三年。期间病重到数次需要进入医院疗养。如今比目鱼写出此篇,揭示俗世轮回的真谛。当然,值得庆贺的是,在此篇写出之后,比目鱼也彻底痊愈。
比目鱼在罹患抑郁症期间,写下《泪水的收获季节》,便是本书的第四篇。这本书可说是比目鱼历经三世伦回的辛酸之作。书里详细记载了比目鱼三生三世的情感纠葛,以及他前一世的为情自杀。感动程度堪比新西兰经典动物文学《总有你陪伴》和国内原创催泪大作《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比目鱼在痊愈之后做过一次环球旅行。第五篇《过马路的艺术》即是他途径中国的感受。这本书是比目鱼在中国的血泪史,经验史,教训史。这是一篇写给所有准备去中国人的书。
在结束环球旅行之后,他开始研究粉丝与偶像之间的关系。于是在研究过程中写出了这本《麦特埃里克森晚年言行录》,也就是本书的第六篇。
有感于近日北京方面在西方大肆推广他们的国粹相声这一农民艺术,比目鱼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写出这篇相声现状的报告,《笑不出来:相声的没落》,以期为北京方面提供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
第八篇《暴必户的自我修养》是比目鱼目睹中国大陆富豪在纽约斥巨资购豪宅,有感而发。
第九篇《地久》是比目鱼自己的上当经历。
在被无数读者友人批评为没有腔调之后,比目鱼写出第十篇《腔调》聊以自慰。
第十一篇《寻找村上春树》可谓本书压轴之作。当中的村上春树其实是作者的隐喻,记录的是作者某次掉入下水沟的经历。
翻开目次第二页。原来还有另一版,作家和书。当中是比目鱼为各大媒体撰写的真实存在作者的书评。这些评论由长篇大论组成,语言沉闷。在此不作评论。
来自:
豆瓣
作者:
1-2-3$
时间:
2012-10-18 09:23
读到这本书很偶然。但是其实读到哪本书不是偶然的呢?所以有些时候你会想说感谢老天让我读到这本书。《虚拟书评》算是一本。
作者是个搞IT的。我敢说他肯定不务正业,不然怎么能读了那么多的书,写出堪比专业作家的作品出来呢?
听说这是一本“虚拟”的(也就是瞎编乱造的)书评,一直想不通它应该是什么样的。看了之后其实也平平无奇——你可以说它是一本虚拟书评,也可以说它是作者尚未实施的写作大纲——这么形容可能更恰当些。是的,虽然每一篇都充满了创意和笑料,但是它们绝不是随便YY来取悦观众的。相反的,每一篇都设想了“书”的背景和作者,内容的方方面面,有的甚至有的连目录都有了。例如《过马路的艺术》就列举了如下章节:
第一章:《交通灯不能不看——如何确保自己不犯“原则性”错误》,
第二章:《什么时候可以忽视交通灯——学会灵活掌握政策和规定》,
第三章:《看车往往比看灯更重要——如何了解、运用“潜规则”》,
第四章:《警察管不了太多违章的人——如何把握行事的尺度》,
第五章:《红灯今天能闯并不代表明天还能闯——认识中国社会政策法规的快速变化性》。
听说小说家的基本功之一就是每天写故事大纲,这一点倒是可以跟作者好好学学。
来自:
豆瓣
作者:
liubar$
时间:
2012-10-18 09:23
前半部分是虚拟书的书评, 各本书之间似乎还有交集. 后半部分评价了一些作家, 有些知道,有些没听说过. 也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
关于歇斯底里的极繁主义风格, 也不知道真假, 反正我是信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左手的$
时间:
2012-10-18 09:23
我相信比目鱼属于那种举手投足间深入骨髓的绝对文学范。这种不可多得、不可模仿的气质,在这本书中展露无遗。就好像看了和菜头,一个微微谢顶,面容看上去憨厚仔细看猥琐的中年胖子就立马站在你的面前;就好象看了王小峰,斯文外表下冷不丁的爆粗,会让人有种衣冠楚楚实则兽类的印象;更不用说冯唐那个妇科圣手,字里行间的淫邪依然盖不住重口味的浪漫味...重要的是,我都很喜欢。除此之外,这本《虚拟书评》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又招着我这种装逼饭去装点书柜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远古深$
时间:
2012-10-18 09:23
前几天在网上买了比目鱼的虚拟书评,然后花了一天时间粗略读完了比目鱼的博客,有营养,很知足。读过这本书还不知足的人,可以去再去读完比目鱼的博客。
关于这本书,大部分内容都可以在比目鱼的博客上找到原文,有心的人完全可以做一个电子版出来,不过这事俺不干了,只给出链接:
《虚拟书评》中的“虚拟书评”:http://www.bimuyu.com/blog/cat_10.shtml
虚拟书的封面也都是比目鱼亲手设计的。这位比目鱼老兄本身干的是IT工作,blog的代码是亲手所写,写书评却也有一套,还建设有“读写人”网站一个,真是让人羡慕嫉妒。
来自:
豆瓣
作者:
垃圾桶$
时间:
2012-10-18 09:23
文笔的优秀不能掩盖想象力的贫乏。同样是通俗读物,此书无论从立意独特性、还是思想的深度、或者涉猎的广度上,和莱姆《完美的真空》都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作为噱头的“虚拟”的书评除了形式之外无甚独特之处,而书中所列的许多所谓“虚拟书”在市面上恐怕已经有了类似的产物。此外,《虚拟书评》之名也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虚拟”只占全书五分之一,后面又是书籍散评,本想看到类似莱姆《完美的真空》那般想象力的盛宴,没想到不过是文青随笔而已——虽然从文笔角度而言写的还不错。
但总的来说,此书购来大大不值。收藏意义不大。
不知为何豆瓣上给的评分为何这么高,还是推荐《完美的真空》吧。
《完美的真空》: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440442/
来自:
豆瓣
作者:
这么远$
时间:
2012-10-18 09:23
这是一本很奇特的书,奇特在于应该是时代给予了这样书内容的可能性,如果换在很早之间,估计这种想法会很少见,甚至没有。任何时候,关于学术上一向都是讲究效率、严谨,而并非是泛泛而谈,甚至是空谈。可这本书恰恰就是一种“空谈”,如果你看过书的介绍,那么对虚拟书评这种事儿应该就会有所了解。
先说说自己,我是写文章的,尤其喜欢写散文。后来无意跨入书评界,不知水深水浅就一步淌了进去,先不说是否游得好,能不能踩住底其实也是一个问题。对于一位新书评人来讲,我是万万不敢怠慢,更不敢胡诌。而所谓的“虚拟书评”,恰恰就是这样“胡诌”。对一本不存在书来写一篇看似真实的书评,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曾经我和一位资深的书评人交谈,我问他作为一个书评人成功在于什么,他说,如果没有一个人曾经讲过你是书托,你写书评的书他们觉得和你写的不符,那么就是成功。我深以为然。任何一次对书的阅读,都是一次新鲜的体验,在看完书之后写下点滴感受,交代给读者们,就会觉得很高兴,很满足。这种满足不同于写散文或者是小说,而是另外一种感受。
但我想,写虚拟的书评估计又是另外一种感受,我没有写过虚拟书评,但我可以想象到,书在作者的心中,你想怎么写,情节要怎么走,其实都可以,如果说真实的书评是书评为了书本身服务,那么虚拟书评就是心中的书为书评服务了。这种类似于臆想的感觉,如果真的能够体验一次,或许会很爽吧。
我知道有一些书评人尝试些过虚拟书评,我也看过除了作者之外的一些,在这个方面,我不敢轻易去尝试,因为我驾驭不了。作为一个书评作者,我觉得评论一本书是非常严谨和严肃的事情,是一种对作品尊重和敬佩的笔法,书评人看完一本书,带着一种完全对书的尊重和梳理来写下关于作者自己的点滴评论。而对所评之书的感受,也需要完全遵从于自己的内心,首先进行阅读,读者和作者在某个奇妙的时空内邂逅,作者用作品,读者用眼睛,彼此交融在一起,全身心地去感受作者带给读者的那一份奇妙的旅途。
于是,我向来不敢把随便评论一本书当做是儿戏,当然现在很多书评大家叫嚷着是书托,我表示很无奈,因为那已经不是一个书评人应该有的行为,任何的对话、质疑、怀念和反驳,都应该存在于书评之中,对作品的感受,对文字的感受,对书中所提到的关于世界的感受,一点点记录下来,并且整理出一篇让读者,尤其是没有看过书的读者受益的文章,才是作为书评人最基本的职责。
这本书前面和后面的部分,是虚拟书评和作者和书,虚拟书评的部分让人拍手称快,觉得畅快淋漓,遗憾的是我之前没有在网络上看过它们的一点一滴,不然我会更加不犹豫地选择去饥渴地阅读。整个前半部分或幽默、或反讽、或深刻,整体洋溢着作者优雅的文字气质和别具一格的文字风格,颇有一点嬉皮士的感觉。这样的虚拟书评,虽然所评论的不是真正的书,倒更像是一篇篇的小说,虚拟的情节、虚拟的评论、虚拟的世界,这和看其他书评的感觉截然不同,反而更加的微妙,因为明知是假的,却不由自主地想要往现实的方向去想,而且也无法控制这种套用现实的情绪。
细细想来,作者这本书中的虚拟书评看似荒诞,但却也离着现实特别的近,这种对于社会暗喻的讽刺和供给,给予了我们可以想象的空间,更为深入一点来谈,虚拟书评亦是为了真实而存在,所有作家,尤其是名家,他们在写作的时候都会让你想到你自己的生活,非常地真实,他会用最浅显的语言,或者是最晦涩的调子,告诉你你在该如何生活,如何面对这个世界,如果说作者写下讽刺的话与其说是借故宣泄,倒不如说他更想让你看清现实,然后远离那些虚假。
而在这本书里,能够让人想到真实的,也不仅仅是语言,而是作者一种非常特别的写作方法,就是在写书评这样带有略微学术性质文章的时候,还写到了自己的生活,让你觉得不枯燥不乏味,他会因为评论的话想到自己,然后简单描写自己的生活,并且还原一些本质,这种写法,让书评读起来又顺畅又有趣。
其实作为一个新书评人,写写优秀作品的评论,我内心是一直有愧的,因为我自己根本写不出那样的文字,但又要在看完它之后装出一副很懂的感觉去描述和评论它。之前很多人不喜欢书评人这个角色,因为有一点站着说话不腰疼,而重要的是关于书评人自己的态度,如果你将自己凌驾于作品之上,那么写书的评论就永远盛气凌人,如果你和作品平等对话,平等看待,甚至带着一种敬佩和谦卑的心理,那么写出的书评在气势上就会平和一些,读者看着也会舒服一些。
归根到底,书评人现在这种角色其实真的有一些吃力不讨好,不然就不会出现虚拟书评了。书如果好,那么大家都会说书评人写的不错,如果书评人夸赞了一本书,但有的读者觉得不好,那么就会连着作者和书评人一起骂。但书评人自己也有自己的无奈,这话说起来就长了,只是总结一句话,做事情,谁都不容易啊。
另外还需要提到作者,我觉得这真是一个奇特的人,看看他的简介,理科专业,生物硕士,还在IT公司做过。这种人一般人理解起来应该每天和数字和实验室打交道,怎么也不会想到会写东西。而事实是总会有一些人在自己的工作之余做点喜欢做的事情,哪怕和自己的职业完全没有关系,又认真又细致,是我觉得作者具有的,不然他不会写出这样的文字。
如果说很多书评人都是专业的,那么我就是一业余选手,并且很不靠谱,因为我几乎没有写出让人交口称赞的书评,更没有通过这个行当给自己带来什么收入,我愧对这样的称号。但我又觉得,发自内心热爱,敢于写下自己的真实感受,是我在开始写书评之后最深刻的感受,虽然是不靠谱选手,但却用着靠谱的心态。
这毕竟是一本充满了想象力的书,虚拟的书评评论着虚拟的情节,阅读着书评就如同阅读着所评论的小说本身,或许小说就是它,它就是小说吧。这种文体将想象力发挥到了极致,将作品和书评完全融合在了一起,当然你知道——这一切都是假的。但无所谓,这本就是一场与真实对弈的旅途。
来自:
豆瓣
作者:
jackie$
时间:
2012-10-18 09:23
本书由“虚拟书评”和“作家和书”两部分组成。所谓“虚拟书评”,就是为那些并不存在的、“虚拟”的书撰写的书评。写法别开生面,读来生动有趣。而“作家和书”部分则涉及卡佛等西方当代文学名家,以逸闻趣事为主,辅以与“文学性”相关的作品解读
来自:
豆瓣
作者:
二不休$
时间:
2012-10-18 09:23
已经连续五个月,我没有合过眼了。
我女朋友分手那天跟我说,我房间里面有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秘密。
我每天早上六点下床,喝一杯不必要的咖啡,在椅子上发呆到七点,梳洗,坐公车,上班,回家,自己煮饭,关灯,看鱼缸里面的鱼,看到困了,上床,牙痛,然后失眠。
我失眠并不是因为某个故弄玄虚的秘密,或者某个女孩子离开了某个地方,我失眠只是刚好跟它们同时发生。如果她看到我这番模样,她对这份感情的满意度是不是会前所未有地飙升到最高点?我现在唯一能给她的,是发觉前男友不如意的快感。
牙疼得厉害。我下床拿一本书,突然听到敲门声。我转过头去,对于失眠来说,还有什么比半夜的敲门声更可怕的?金鱼还在鱼缸里面游泳。
我已经失眠到有资格出现幻觉了?
我开了门,她拿着一个袋子,站在门口。
我是不是该装成一副熟睡中被人吵醒的模样?还是我这五个月每时每刻都是这模样?
她没有搭理我,快步径自地走到我的书柜前,肆无忌惮地把书一本一本地拿起来看,一本一本地扔在地上。等到所有的书都被她翻遍了,她开始翻抽屉。
对我视若无睹,来我家里翻箱倒柜,你找伤药吗,你以为你在玩RPG吗?
我说,你干嘛?
她抬起头看着我,说,有一本书,你记不记得,你七月买的?
我问,什么书?
她说,《虚拟书评》。
我走到床头,把刚从书柜上拿起来看的这本书拿给她。
她把她带来的袋子里面的东西拿出来,是十一本书。
你饿了吗?五个月不见,你想吃什么?杜蕾斯炒黄瓜?
她翻开《虚拟书评》的目录,然后把她那十一本书放到一边。
她问,你看,你有没有发现什么?
我弯下腰去看,《枪口下的十四篇小说》、《烂小说精选》……
《虚拟书评》目录里面写着的十一本书,她都找到了。
我很恍惚,我想睡觉,你说世界上会不会有一种动物,生命短暂,短得几乎可以忽略,但它们却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睡眠上。哦,人类。
她睁大眼睛看着我,说,你还没看出来?
不知道吸毒之后出现的幻觉,是不是跟失眠五个月的一样。每年有八点六亿的人开始失眠,吸毒的人有没有这么多?有人说,失眠的人会延长三分之一的生命,说这话的人一定没失眠过,其实我们丢了剩下的三分之二。
她翻开《虚拟书评》,念,“……所谓虚拟书评,就是为那些并不存在的、虚拟的书所撰写的书评。”
嗯,然后呢?
你傻了吗?她打了我一巴掌,然后拿着其中的一本书,叫《地久》,她说,这本书,它不存在。
我喜欢吉他,如果一首歌的前奏是温柔的吉他声,我基本上会把这首歌听到完。你有没有听过全世界失眠?
她把书扔在桌上,说,这十一本书,都不应该存在。
我说,是不是有人太无聊,把这些书都出版了。
她翻开《枪口下的十四篇小说》,说,我去查了一下,1994年的时候,真的有“传统与创新作家协会”被武装分子挟持了,里面的作家,真的在他们的枪口下临时写出来这些小说来。
她又翻开《风铃》,说,这是第一卷,2000年出版,书店里面还有七八本,每隔一年出一版,内容跟《虚拟书评》写的都一样。
她盯着我,说,这不是恶作剧。
我牙痛。
如果这个世界上有一个最大的秘密,阿桑奇会不会知道?
她坐在桌旁,绝望地看着我,桌上是十二本矛盾的书。
她说,在什么样的世界,可以同时存在这些书。
我不知道。
她继续说,我们这个世界是虚拟的。
如果这个世界是虚拟的,不知道我能不能让全世界的人都喜欢我。
她抬起头,对我说,不行,就算是太阳,一次也只能照耀半个地球。
我心中一凛,你知道我在想什么?
她说,我知道啊,写在上面了,这个世界是虚拟的,你在想什么,大家都看得到。
如果有一天我们老了,一起老去,牙齿都掉光了,就再也不会担心这牙痛了。
我们在哪里?
我们在一篇书评里面,一篇《虚拟书评》的虚拟书评里面。
这就是我的一生,就一千多字的人生,这么短,我想不起这开头,却经历了这结尾。
不知道作者什么时候会治好我的失眠。
来自:
豆瓣
作者:
三童$
时间:
2012-10-18 09:23
书评是可以玩的——这是我看完《虚拟书评》最大的感觉。当然,还不止如此。
这本知名网络书评人比目鱼出版的第一本书评集,评价的都是现实中不存在的书,这难免让人好奇。
谁可以玩得如此认真?
看这本书首先让我惊讶的还不是内容,而是作者。书的封底这样介绍:“比目鱼,男,一九七一年生。北京大学生物系毕业后赴美留学,获华盛顿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硕士学位。曾在加州“硅谷”的生物制药及IT公司工作数年……业余写作,小说、随笔、书评等散见于国内刊物。”
其实,很早我就关注比目鱼和他独立博客上的书评了,当时我就在想这是何方神圣?竟可以把书评写的如此出神入化?看到上面的文字,我在知道这位写得一手好书评的竟然是一个和文科和文艺圈子都没有关系的理科生。惊讶之余,我也明白了为什么他才可以玩的如此之认真,玩的如此之好。
首先,他有一份好工作、一份挣钱的工作——有足够的钱撑腰写东西自然就没有必要讨好别人,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发自内心,独述己见,如此一来,文章也自成一格。
其次,轻松的心态。业余乐趣,玩玩而已,自然不必面对什么压力。
其三,认真地玩。“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很喜欢玩的“游戏”,玩起来怎么会不认真?工作也一样,喜欢的话,玩起来也会很认真。
真实与虚构
在普通的书评中,真实就是真实,但在这本书中,虚构即真实。例如:
《枪口下的十四篇小说》探讨的是被绑匪劫为人质的作家,在这种恐惧的压力之下如何写作的问题;
《烂小说精读》探讨的是读一本烂书可能比阅读一本名著更能指导自己的写作;
《风铃》的构思更为精妙,小说家以每年一卷的速度出版小说,每一卷都是相同的人物,但是每一卷的人物命运和情节各有不同,仿佛在暗示小说中的人物各有命运,离开了作家也会自然发展;
《过马路的艺术》写的是一本为生活在中国的老外而写的一本书,教他们认识中国生活中的种种“潜规则”,让外国人了解“中国式为人处事”的特色;
《笑不出来:相声的没落》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了相声没落的真正原因,不免让人会心一笑、心中一酸;
《一个暴发户的自我修养》是一本专为提高暴发户修养的百科全书,作者建议暴发户要从多个方面提高自己,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不卑不亢、真诚、有礼貌”——看到这里我不免又要笑了!
诸如此类。
要说这些书评是虚构的话,真说不过去,因为作者撰写的这些虚拟书评显然和现实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种虚构正是一种真实。
书评的想象力
书评也可以想象吗?是的,这就是一本充满想象力的书评集。每一篇书评都是虚拟,每一篇虚拟书评中也是虚拟的情节,把书评的想象力发挥到了极度之境。阅读一篇一篇的书评就像阅读小说一样,情节跌宕,异想天开。
例如《寻找村上春树》这片书评,春树在跑步途中消失不见,大家还以为他玩起了失踪但不久春树却在一口破水井中发现。其中,贯穿了大众和媒体的种种猜测和议论,但最后却是一场误会——其实这篇书评本身就是一部很好的小说。
很多人可能就觉得书评就是书评,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是一段介绍引导文字罢了。但是,比目鱼的书评让人想到的不仅仅是书评;是小说,也是杂文;是虚构的结晶,又是真实的写照、批评和讥讽。
可能是些许你的还不过瘾,在全书的后半部分,作者更是把真实作家的书评中穿插了许多虚拟情节,读着读着,你就进入了似真似幻的时间旅行。
来自:
豆瓣
作者:
icancu$
时间:
2012-10-18 09:23
上海书店出版社今年7月推出的《虚拟书评》引起了读者和评论界很大的关注,不容否认,这本书的确是一本非常奇特的书评集。
所有介绍此书的文章都会引用下面这段作者自注:
所谓“虚拟书评”,就是为那些并不存在的、虚拟的书撰写的书评。
书评界一致认为,这种左右手互搏的写作技法不仅是对作者想象力的充分展示,更是对读者趣味的一个有力挑战,这种书评写作方法是对书评界的一次革命,堪称对书评界的末世救赎。著名的玩家严锋老师在为此书写作的书评《好看III》中说道,“有时候,从乏味中透过气来,摸摸胸口还在跳,就会很高兴,因为活着就意味着还能再把《虚拟书评》读一遍,而读《虚拟》就意味着还没脱离不论高级还是低级的趣味。”对此书的评价莫衷于是,著名评论家思郁认为这本书可以当小说来读,也有人把它归诸作者臆想症发作的产物,更有人认为这种技法是对当红电影《盗梦空间》的变相呼应。上海书店出版社于是秘密联络京沪两地各大影院,拟出奇招制胜对新书进行营销。于是在这部电影片尾字幕结束前的最后几秒钟,坚持到底的观众们有福了(真有很多观众等到最后呢),他们将看到传说中神迹:这本书的巨幅书影,和六个腥红的大字:梦中梦,书中书;和一句齐藤苍老如远古传至的旁白:“一本比盗梦空间还有劲的书……”
由这本书还引发了虚拟书评写作的狂潮,很多山寨版虚拟书评迅速涌现网络,其势头不压于前些时候的凡客制造风潮。比目鱼也因此书摇身一变成为拥趸无数的偶像作者,但作者始终坚持如初的低调姿态,使此书更的神秘气质愈演愈烈。有网友引用书中原话对比目鱼的不肯现身进行调侃:“对比目鱼的隐身,我们应该问的不是WHY(注:为什么?),而是WHERE(注:他在哪里?)”。几乎所有人都怀疑他的“生物学”硕士学位,认为他的书评中完全没有流露出相关的“腔调”,全书除了“比目鱼”三字以外似乎全都与生物学无关。有些人认为比目鱼是一个不得志的作家,还有人认为他是一个不得志的图书封面美编,还有人据此书的献辞——献给LL。(现在你应该相信我是个作家了吧?)——推定:他是一个不得志的情人。(这种“不得志”的印象大抵是从他擅长的反讽笔法和冷幽默文风推知。)有一些人甚至认为并不存在比目鱼这个人。也就是说,作者也是虚拟的,和它的书评一样。
更为有趣的是,比目鱼虚拟出来的11本书,在此书上市后半年内陆续由正规或非正规出版机构出版,且全部跃居畅销书榜,堆上了黄鱼车。弥富娱乐精神的是,所有书的从内容设置到装帧设计包括作者名称等等,一应按照比目鱼在虚拟书评的虚构设置。据知情人士透露,其中《风玲》一书即由比目鱼本人操刀完成。让人颇感意而外稍加思考又觉不出意料的是,其中销量最好的,不是《寻找村上春树》,而是《暴发户的自我修养》。鉴于以上几部书出版的混乱状况,有人竟然在一周之内购到了《麦特埃里克森晚年言行录》的6个不同版本,这些书从内容到风格和排版上都各不相同,但令人惊奇的是,所有版本全都安插了比目鱼在虚拟书评中虚拟的三个段落,并且无一不做到妥帖平滑。有网友猜测,《虚拟书评》的出版是一个“预谋”,乃欲以一部书为“书托”,要钓起的是后面11尾BIG FISH,——不止11尾!
据称,最新版的《汉语大词典》将收录“虚拟书评”一词,而《英汉大词典》的编者、英语咬文嚼字专家陆谷孙先生也正在考虑怎样精准地翻译该词,以便已购得此书独家海外版权的兰登书屋在今年年末首版时就能够较好地传达书名的本意。
(本书评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亦属虚构)
来自:
豆瓣
作者:
思郁$
时间:
2012-10-18 09:23
说起虚拟评论的写法和渊源,我们最为熟悉的应该是博尔赫斯。我曾经多次提到卡尔维诺对博尔赫斯的评价,他声称博尔赫斯发明了一种简洁的写作诗学,即是说为了写得短小,他假装想写的那本书已经由某个来自另一种语言和文化的无名作者完成,而他只需要描述、概括和评论那本假想中的书就可以了。据说博尔赫斯的这种以假乱真的写法迷惑住了很多评论家,他在《虚构集》中的篇章引述了众多书籍,这些书籍大都是古典文本,要么是知者寥寥,要么不为人知,要么根本就是杜撰出来的,真假难辨。但是他在文本层面上营造出的真实氛围让人疑无可疑。博尔赫斯经常开自己的玩笑,他认为有两个博尔赫斯,哪一个更真实他也不知道。在《我与博尔赫斯》的开篇部分,第一句是这样写下的:我不太喜欢博尔赫斯写下的东西,但我没有选择的余地。这老头儿,八十多岁双眼失明还不忘跟自己玩躲猫猫,你说你是喜欢他呢你是喜欢他呢你是喜欢他呢?
好像有点跑题了,本来谈的是比目鱼的《虚拟书评》,结果在博尔赫斯的巴别塔图书馆里绕了一圈,差点出不来。比目鱼也承认他的写作渊源就是来自《博尔赫斯文集·小说卷》,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11月第一版,作者是阿根廷作家豪·路·博尔赫斯。现在这套书就放在我旁边,除了小说卷,还有文论自述卷和诗歌卷。我们所遭遇的经历几乎一模一样,这套书在阅读的过程中几经断裂,页与页之间已经分离脱落,现在回头翻都是小心翼翼,恐怕页数打乱了。这是对我的写作道路上影响深远的一套书,我手头上已经有了各种版本的博尔赫斯文集和选集,但是这套现在有些惨不忍睹的博尔赫斯文集仍然对我意义重大,一旦我的写作陷入了停滞,灵感顿失,心情烦躁时,我总能通过阅读它们安抚内心,抚慰灵魂。博尔赫斯让我意识到了文学的无限和浩远,更让我意识到可以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写作,无关乎现实层面,最大程度地提升写作的形而上特性。
我如此郑重其事地铺垫博尔赫斯对比目鱼和我可谓不约而同的影响,只想说明这个问题,精神上的高度契合诱使我对比目鱼的这本《虚拟书评》中收录的篇章作出理性和感性的双重认同。作为一个书评作者,他所认同的不仅仅是所评论的书和作者,更是对一种新颖的书评写作方式的提倡。我从不认为书评写作就是书的附庸,虚拟书评的存在就是对这种观点最为有力反驳。当然,书评写作的独立性主要还是体现在书评作者对所评之书进行的对话、质疑、辩难乃至毫无保留地批判的声音中。在书评写作之前,我们会首先进行阅读,这种阅读行为意味着读者意识和作者意识的结合,换句话说,阅读意味着我们要用作者的头脑来思考,力图再次亲身体验和思考别人已经体验过的经验和观念,全身心去拥抱、认同、赞扬所读之书。因为只有经过这个过程我们才能最大层面理解所读之书,借用批评家乔治·布莱在《批评意识》中的话说,只有全身心投入和认同的阅读过程才能分享作者和读者的共同财富,这些毫无保留的“颂扬总是充满着一种动人而准确的个人语气,仿佛批评家竟然如此颂扬他在别人身上发现的东西仅仅是因为他将其移入自己的思想中,并且在他自己的精神中又光荣地或深刻地体验了一次”,正是这种转移的慷慨,情感的认同,才造就了我们在写作评论时做到知己知彼,方能与其做到完全平等的对话和辩难。书评写作的阅读层面和写作层面紧密相关,任何一层面有所缺失,都会造成书评写作中的瑕疵和遗憾,书评写作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自然也大打折扣。
比目鱼的《虚拟书评》中分开的两辑:前者是“虚拟书评”,后者是“作家和书”,两者之间泾渭分明。“虚拟书评”一辑中收录文字很多都在网络上流传甚广,比如《寻找村上春树》一文,惟妙惟肖,小说笔法,反讽语气,某些情节令人捧腹,但细细想来还有几分回味,颇有后现代的风格。这样的书评写作,借用了小说的写法,虚构成为了最大的看点,讲故事变成了书评的核心,一改平时书评写作那种沉闷的分析,枯燥的文风,喋喋不休自以为是的观点——本文即是这种书评写作的范例,可供读者对比和批判之用。要说这种小说笔法写评论的方式也不少见,除了博尔赫斯,埃科的小说《玫瑰的名字》、戏仿《洛丽塔》以及假冒编辑写给历史上众多名著的退稿信都极有这种虚拟书评的特色。稍微广义一些,那些被作家在小说中提及文学大师和名著都可以划为此列。比目鱼的这试验性的写作相比那些大师级的写手,虽然不算新鲜,却有很多独特的用心之处。比如在首篇《枪口下的十四篇小说》探讨的是被绑匪劫为人质的作家,在这种恐惧的压力之下如何写作的问题;《烂小说精读》探讨的是读一本烂书可能比阅读一本名著更能指导自己的写作;《风铃》的构思更为精妙,小说家以每年一卷的速度出版小说,每一卷都是相同的人物,但是每一卷的人物命运和情节各有不同,仿佛在暗示小说中的人物各有命运,离开了作家也会自然发展。这种写法与其说书评,倒不如说是小说,虚构成为了最大的真实。
可以对比一下书中收录的“作家与书”中文字,比目鱼写卡佛、写冯内古特、写陀思妥耶夫斯、伍尔夫和海明威,风格扎实稳健,更接近我们日常媒体中读到的中规中矩的书评,但是偶尔还会在其中穿插作家生活的描写片段,勾勒简单的故事情节,还原某些生活场景。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写作习惯,虚构成为了还原作家真实生活的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比目鱼的《虚拟书评》与其说是书评,倒不如说是一本充满奇思异想的小说集。
思郁
2010-8-7书
虚拟书评,比目鱼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年7月第一版,定价:20.00元
来自:
豆瓣
作者:
许骥$
时间:
2012-10-18 09:23
我的个人简介上总是印着“书评人”三个字。就因为这三个字,我还以为自己有多了不起了,沾沾自喜了,甚至还把自己当成一个作家了呢!直到我读了比目鱼兄的新作《虚拟书评》,才知道压根儿不是那么一回事。我真是惭愧。这惭愧不是箭手射中靶心后的谦虚,而是真惭愧,觉得自己这一点小伎俩实在是没什么值得炫耀的了。
写书评有那么难吗?我顺手援引一段比目鱼兄在虚拟书评中的文字为例好了:“兰登书屋去年推出的短篇小说集《枪口下的十四篇小说》出版以后并没有引起读者和评论界的太多注意,然而不容否认,这本书的确是一本非常奇特的小说集。”只寥寥数语,就令我对这本小说集产生了阅读的兴趣。可是天晓得,这样一本“奇特”的书压根就不存在,完全子虚乌有,是比目鱼的捏造产物!
“所谓‘虚拟书评’,就是为那些并不存在、‘虚拟’的书撰写的书评。”真不知道亲爱的比目鱼兄写虚拟书评的初衷是什么。是为了好玩吗?但是看在我的眼里,这本书简直是对“书评人”这一职业(假如能算一种职业的话)莫大的讽刺。对我这样经常要拿起一本厚厚的书,在深更半夜挑灯夜读,读完之后苦思冥想,思想之后爬格子写书评,写完之后头昏眼花到处卖稿的人来说,虚拟书评写起来也未免太轻松了吧?
真的,靠写书评吃饭的人的心理是很“变态”的。
起初,大抵也会抱着给读者推荐值得读的好书的心态去写作。但是,媒体的一些“硬性条款”是必须遵守的。比如,所介绍的书籍一般必须是出版不超过三个月的新书。这就意味着,如果你想靠写书评维生,那就必须不断阅读新书,根本没有时间去“经典常谈”。然后,为了尽量“节省时间”,书评人开始往“更轻更薄更易读”的方向发展。当两本相同题材的书同时摆在面前的时候,书评人很自然会选择页数较少,行文较直白,主题较明确的那一本来读。最好是半天即可读完,半天就可以把书评写出来的书。如此一天一篇书评,也能多赚几块稿费花花。
另外,书评人的一个宿命是经常要接受出版社的赠书。写字真是不赚钱的,书又贵,所以出版社如果愿意赠书,书评人自然乐意。可是天下没有免费午餐,那人钱财替人消灾。今天出版社给你寄你喜欢的书你写书评,来日他们给你寄你不喜欢的书你也要帮着写。看自己不感兴趣的书,还要写文章推销,真叫痛苦!
因此我说,《虚拟书评》一书是对书评人职业的一种讽刺。你们那么辛苦地炮制书评,我不看书,照样能写出“像模像样”的书评来。不仅如此,你们还要处理诸多复杂的关系,我不用。更何况,你们的溢美之词还容易被人误解你们是出版社的托儿,我也不会。
为什么虚拟的书评能写的跟真的一样?因为写书评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难,因为书评是有套路可循的。每当有人向我“请教”(这简直使我惭愧)书评该怎么写的时候,我总是顾左右而言他。不是我舍不得跟人分享“秘籍”,而是我还没有花时间将这种套路好好总结过。但是凭我的经验,书评绝对有其规律(如格式、措辞以及那些读者希望看到的话),只要掌握了这些规律,每个人都能如法炮制出“好书评”。我猜,比目鱼兄的虚拟书评,就是根据这些规律写出来的吧?
我只是不解一件事。为什么现在的读者买书,要这么倚赖书评呢?不少人的解释是,看了书评,确定这是一本好书我才买。可是照我的习惯,一本书在自己看过之前,无论别人怎么忽悠,我都不能确定其好坏。更何况,在我心中似乎没有“坏书”一说,“好书”可以直接获得营养,“坏书”可以作为反面教材,皆有益处。
比目鱼兄在扉页上说:“献给LL。(现在你该相信我是个作家了吧?)”哥哥,我们大伙儿都信了。只是在信你之余,我们却对自己产生了怀疑。——看来我们这些所谓的“书评人”是到了可以歇歇的时候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坏书生$
时间:
2012-10-18 09:23
刚才把前面那个评论发表了之后,我才发现我写的是评论,本来我是想在“论坛”里发个言的,因为我还没读过这本书,怎么写评论呢?难道和比目鱼一样写个虚拟的?但是这又不行,因为比目鱼写的虚拟书评,所评论的对象是货真价实、如假包换的假书,可是现在这本《虚拟书评》都已经要出实体了,就算我没读过它就写一篇书评,那也不能算是虚拟书评了。所以我想了老半天,还是没将前面的那个书评删掉,我觉得做人没有必要那么低调。甚至我现在精虫灌脑、血顶龟头,我要再写一篇,以便快速达到高潮(不速度不行,老子正在加班中……)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应该是08年底的时候儿,那时候我刚过完单身两周年的纪念日。我无意中闯进了一个叫做“比目鱼博客”的声色犬马场所,然后就一头栽进去了。因为那里面有好酒,有肥臀大奶的妞,还有公开兜售摇头丸、大麻、震蛋的家伙,这里简直就是失足青年的天堂。
后来玩得时间长了,才知道掌柜的就叫比目鱼,应该是男的,冯唐的朋友,足迹好像经常在上海和香港来回折腾。此人和翻译卡佛的小二哥、“洛之秋”但sir、“云也退”章sir一起,成了我最羡慕的人种——“牛逼而不装逼,即使装逼都很牛逼”的种。
在那个店里泡,对我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找到了评价一本文学书最实用又最能滥用的词——“气质”。这个词语浓缩了我十几年文学阅读史的所有经验,因为此前我始终无法做一个爱憎分明的人,我喜欢一本书、一部电影、一首曲子的时候根本找不到为什么喜欢,同样厌恶的时候也是这样,我不知道该怎样表达我的喜欢和厌恶,我拙于言辞,所以在我说不出一二三的时候,别人都会鄙视的说我“装逼”。自从用了“气质”,我腰不酸腿不疼,连痔疮都痊愈啦,我看对眼呢就会说“哇塞这个气质好好哦,好正哦,好对味哦”,我不来电呢也会说“这个气质太庸俗、太不牛逼了,太没气质了”,然后就摆出一副不屑一顾、阅尽人间春色的表情,那个玄虚的样儿,差点就能迷倒酒店妹了……但是始终就差那么一点。
气质啊,气质。我所欣赏的气质,已经完全被掌柜的同化了,在他一遍又一遍的“准备好,读XXXX”的咒语下,我不可救药的吃进了保罗·奥斯特、马丁·艾米斯、罗贝托·波拉尼奥、大卫·米切尔、伊恩·麦克尤恩、朱利安·巴恩斯、盖伊·戴文坡……在我无比穷酸的时刻,我一单网罗了七本台版书,厄文·威尔许、威尔·赛尔夫、恰克·帕拉尼克……在他的唠叨下,我又一次翻开买了很久但读得很少的托马斯·品钦、冯内古特、卡佛、德里罗、艾什诺兹、图森……我搜罗到了许多“气质”相当的电影:奇迹小子、杯酒人生、夜夜买醉的男人、重奏……我下一步的搜罗目标,是好译本的托比·利特,以及没有大陆译本的大卫·福斯特·华莱士、阿拉斯代尔格雷。我有一个深藏心底却难以实现的愿望,就是当一个“老痞子作家”。不管这个愿望能不能实现,想一想不也是很好的吗?
最后扯几句,书的目录让我看了很自豪,因为我看过其中一大半文章,所以就算我这篇书评写得很烂,也只是我的水平问题,不代表我态度不端正,因为我是看过内容写的,而并非对一本确实存在的书不经阅读就打着“虚拟书评”的旗号瞎扯淡。
啊!写完了,真爽。但是,娘的,爽完了,老子还是要加班儿。
比目鱼呀比目鱼,您老人家快聘我当书托儿吧,我当您书托都强过加这个鸟班儿啊!!!
来自:
豆瓣
作者:
坏书生$
时间:
2012-10-18 09:23
写完上面的标题,我知道,有生以来第一本我没有翻阅过就非常喜欢、觉得非常牛逼、需要“力荐”的实体书,终于出现了。
比目鱼兄,一日偶像,终生偶像!
太屌了!谁他妈卖给我一本儿,我感谢他全家!!!!
来自:
豆瓣
作者:
高俊傑
时间:
2013-7-22 12:06
(原刊2012 年九月號cacao雜誌)
我總是無可避免地以微微仰視的姿態來看待書評:一篇好的書評,必然充滿著炫目的靈光,帶領讀者直抵文字核心,甚至以其稜角召喚出書的第二生命;但它又同時必需姿態謙恭,平靜地守在作者身後,像閒話家常,卻不囉唆,不以自身搶去書的風頭。當中種種進退的軌跡,輕重之間的拿揑,都得兼顧好。所以這個年頭能遇上好的書評,有時比發現一本好書更令人傾心——在副刊文化萎縮,評論類文章很難賣得好的時代,還有人願意花時間經營,也有能力把這個複雜的遊戲玩好。那種心情像忽然遇見消失於舊時代裏的技藝。
若從這一點看來,《虛構書評》一書其實「只是」剛好合格——這本小書由中國內地一位在網上持續發表書評,取比目魚為筆名的作者所寫。書中一半的篇幅是上述那種規規矩矩的書評。這一半被收納在「作家之書」這個題目之下。比目魚寫當代美國小說作者馮內果、瑞蒙卡佛的兩篇書評文章尤其出色,他準確地把握到作家的生命及其創作之間如何相互交纏,資料的剪接、摘引也做得恰到好處。高水準的評論,本身就是一種創作。
另一半的文章便是題目上的「虛構書評」。說整本書「只是」剛好合格的意思,不是指這個部份不甚可觀,而是無法按慣常的標準評分。比目魚並不意在開列閱讀清單,因為他在這部份談的,是一堆不存在的書:《過馬路的藝術》、《暴發戶的自我修養》(但還是貼心地一併虛構出這些書的封面)……談暴發戶一文的黑色幽默感就做得不錯。比目魚通篇羅列「具中國特色」暴發戶的種種惡行,但真正致命的伏擊其實在文末:「讀完此書我惟一的困惑是:一個真正的暴發戶是否可以忍受《暴發戶的自我修養》這樣措辭強烈的書名呢?」……「假如作者把書名改得過於文縐縐、過於含蓄,也許那些暴發戶讀者們就不一定能明白這本書是寫給他們的了。」
比目魚所做的工作,其意義不僅是簡單的惡搞,而是藉著戲仿挑戰邊界、分類系統。形式帶來的快感總是最純粹的。這位書評人將創作偽裝成書評,向讀者,也向書評這個形式施襲。
然而我還是稍嫌他在姿態上太過「老實」:這從書的取名,「作家之書」的部份可以看出來。但我想,其實不是比目魚寫得不夠好,而是珠玉在前——張大春的《本事》展示了一個難以企及的高度。
嚴格來說,《本事》內的文章不完全是書評,而是「偽知識」的條目。張大春將虛構的實驗性推向最極致:書中最跨張的是他調動極具像真的文獻資料、考證功夫寫成的三篇文章。一場虛構出來的學術討論由此誕生。《本事》使我看到,在小說世界以外,一個優秀的創作者如何以敘事的狂歡接管不同類型的文本。
其實我不無貪心地想,如果比目魚和張大者根本沒有寫出《虛構書評》、《本事》,那我也許能夠寫出一篇真正的虛構書評。我明明知道我不能夠,而這一不能夠,卻又是寫作書評帶來的幸福。書評總是關於仰視。
作者:
穆肃
时间:
2013-7-23 18:06
博尔赫斯的文笔很有意思,他的许多小说写得都像是内容梗概,言简意骇,行文简洁,有时候又像是那种“剧透派”评论家所写的评论一样,把故事情节进行干巴巴的概括总结。我常在想,这也是使他被誉为“作家中的作家”的原因,在他的简洁背后,却藏着一种迷宫式的繁复,至少,博尔赫斯在小说领域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体,在一种暧昧不明、四不象的语气里,却又透着一种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一般复杂循环、无限衍生的叙事魔力。
比目鱼的《虚拟书评》同样给了我这样的阅读感受。《虚拟书评》确确实实是书评,但大多数的书评却又建立在“虚拟”之上,“所谓‘虚拟书评’,就是为那些并不存在的、‘虚拟’的书撰写的书评。”作者没有透露他的真实姓名。比目鱼,三个汉字,一个意象,代表了一位生于1971年、在北京大学生物系毕业后赴美留学,获得华盛顿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硕士学位的中国人,他曾在加州“硅谷”的生物制药及IT公司工作,后来回国,业余写作小说、随笔和书评。除了这些信息,他显得面目模糊,同样像是一个虚拟者。
有意思的是,当你在一种虚拟的暗示之下,翻开书籍时,却屡屡遭遇真实。在书的字里行间里,无处不在显示着作者的阅读趣味,村上春树、雷蒙德-卡佛、库尔特-冯内古特、陀思妥耶夫斯基、伍尔夫、博尔赫斯……这些大师的作品,一方面构成了“比目鱼”的阅读养分,另一方面,在《虚拟书评》中,他们也成为了其笔下调侃与解构的对像,《寻找村上春树》杜撰了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失踪,在对村上春树失踪事件的描述中,出现了许多村上春树笔下司空见惯的场景,六点半起床,在厨房烧咖啡、烤面包片,吃完早餐出门长跑,然后,“这位年近六十岁的作家消失在长跑途中”。
除了为村上春树这类真实存在的作家写“虚拟书评”外,比目鱼还在《麦特埃里克森》等文章中,直接“虚构作家”,“麦特埃里克森”是一位类似于托马斯品钦或者是塞林格之类的后现代主义的作家,他的生活因为隐居而充满神秘感,一位热爱文学的硕士生,为了探究他的生活就前去调查他的生活细节,结果发现这位作家的生活中充满了“文学性”,比如说,当这位作家试图去买一杯咖啡时,他不是直截了当地说他要一杯什么咖啡,而是充满了自相矛盾,“我想来一杯摩卡咖啡……等一下……我在想是不是卡布其诺会更好……对,还是来杯卡布其诺吧!”此外,这位文学硕士生还敏锐地发现,麦特埃里克森还在他的生活中随处体现着文学创作中常用的 “戏仿”等技巧——“他在玩飞镖游戏的时候喜欢伸出右手比划成一把手枪,还会煞有介事地对着‘枪口’吹一口气。”
在这里,存在着一个“双重戏仿”的游戏,在麦特埃里克森戏仿文学生活时,比目鱼也在戏仿中对此类作家发出了充满善意的揶揄。
《虚拟书评》所杜撰的许多不存在之书,大多数都充满了黑色幽默的气质,《过马路的艺术》无异是借外国人的视角嘲笑了国人在“过马路”一事上的素质缺失;《风铃》一书,则对国内的“先锋派”写作,有了另类的看法;《暴发户的自我修养》书如其名,“该书名给人的第一感觉是这本书会是一部揶揄、讽刺有钱人的搞笑作品”,但好笑的是,比目鱼更正说,这本书其实“提供了一个了解暴发户阶层心理和生活方式的渠道”。而为这种幽默起到锦上添花之妙的,是比目鱼为这些“虚拟之书”所设计的种种封面。
把自己对种种文学现象,尤其是对外国当代文学的真实阅读感触,一一编织在一篇篇的“虚拟书评”之中,无异是一种智性阅读的行为艺术,这也呈现出一种混淆着书评与跨文本写作的思路,《枪口下的十四篇小说》你也可以将之视为是一个小说构思,《烂小说精读》可以视为一种文学现象梳理,《邪典:由读者决定的小说类型》宛若是一个文学论文。
遗憾的是,在这本并不存厚的《虚拟书评》中,还混杂着一些“真书评”。这种编排方式在我看来有弊有利,弊端在于,整本书晚节不保,不能在“虚拟”的品德上保持纯粹;利处在于,作为一本志在戏仿、拼贴之书,真实书评的存在,反而使这本书更多了一些耐人寻味之处。
更何况,这些“真实书评”中所评点的几本书,都再一次验证了比目鱼对风格独特、写法复杂玄妙的西方当代小说的偏爱,罗贝托波拉尼奥的《2666》,大卫米切尔的《云图》,都是近些年来在文坛上制造出爆炸效应的小说,比目鱼热爱它们并给予赞颂式的推介,这一点很重要,这无异是一位狂热读者应尽的职责,需知,在比目鱼写作《虚拟书评》时,这些小说还没有被引介到国内,在某种程度上,当时他们也是一种虚拟之书
作者:
rain
时间:
2013-7-24 04:58
为不存在的书写书评,和不存在的女人谈恋爱,两件事都显得如此不合理,但是艺术提供了各种形式却给这种闲得蛋疼的行以发泄的出口。
不信,你看看比目鱼的《虚拟书评》和叫兽小星的《看不见的女朋友》。
枪口下的写作比赛作品结集出版,烂小说精选,同一作者出版的七本同主人公不同命运的小说,让人哭到晕过去送医院的悲情泪水小说,外国人写的中国生活指南,比较文学硕士跟踪大师写的言行录、相声演员对相声艺术没落的批评、……当作者煞有介事地评论着根本不存在的书时,讽刺成了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你可以把你看不惯的精英主义、商业文明、社会脆弱神经、无信仰的大众、被病态放大的名人效应、放在那些不存在的书里,也可以跳出来作为书评人直截了当地指手画脚。
总而言之,对于一个有想象力的作者,隐忍而克制的批判,并不难。
欢迎光临 悦读人生 (http://dothinking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