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人生

标题: 只是孩子 - 书评 [打印本页]

作者: 小书虫    时间: 2013-5-26 13:59
标题: 只是孩子 - 书评
  2010年美国最高图书奖“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作品
  帕蒂史密斯与罗伯特梅普尔索普,二十世纪纽约最传奇、最美好的爱情。他们共同的人生,她以此书回忆。
  1967年,他们在布鲁克林偶遇,她是离家流浪的女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425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作者: 黑利安    时间: 2013-7-24 06:12
  最好的爱情不是王子遇上公主,而是一个流浪汉遇上另一个流浪汉。
  
  在那个可能通往一切的年代,女孩已逐渐摆脱童年时的名单。她开始愈发强烈的意识到独立的自己。她有强烈的冲动想要去实践脑海中不切实际的幻想。她认为她应该去追逐自己的使命。于是她来到了纽约,开始了前途未卜的流浪。她决心把自己投身于历史的洪流中。那是,她只是一个孩子,一个除了理想一无所有的孩子。。。
  
  在科川离开的夏天,是《水晶船》的夏天。手无寸铁的花童举起了双臂,中国试爆了氢弹,吉米亨德里克斯在蒙特雷烧了他的吉他,调幅电台放了《比利乔颂》,纽瓦克、密尔沃基和底特律都发生了暴乱。这是《埃尔薇拉马迪根》的夏天,爱的夏天。这是那个注定将成为诗人的女孩遇到罗伯特梅普尔索普的夏天。
  
  此后的命运将这两个流浪的孩子,紧紧连在一起。。。即使是死亡,也无法将他们分开。每当我看到书本封面上的两个人,看到群马CD上帕蒂的眼神,我就不再羡慕其他的爱情了,即使任何人都有权利把自己的爱情称作爱情。。。
  
  当你只是一个一无所有的孩子时,不要放弃做梦,然后等待夏天。。。
作者: csensi    时间: 2013-7-25 15:01
  这样一本书,在这样一个大太阳的周六读完也没什么不可。还好,今天是儿童节,就像书名说的,只是孩子(Just Kids)。
  
  第一次发现这本书是在豆瓣读书的推荐里,自己当时被书的封面无情击中,纯黑画面上的两个相依偎的人,一个依赖,一个享受,他们终究会有一段不一样的故事。后来的某一天,豆瓣阅读上有了试读版,一口气读了四十多页,很久都没有那种被完全吸引的感觉了。一直期待豆瓣能出完整的电子版,却迟迟没能如愿。我尝试通过各种途径去找可完整阅读的版本,结果没有发现中文版,只有英文版。找到的这唯一的英文版很不完美,没有如期的封面,字密密麻麻。还有一点,因为Patti写到了太多的地名,人名,我现在的英语水平读起来实在费劲。虽然中间又尝试读过几次,最终因为难理解而放弃。然后经历了考研,过年,找工作。来深圳后买的第一本书就是她了,亚马逊的快递还带来了那个有纪念意义的诺基亚3020和《英语阅读参考手册》。时间是4月2日。
  
  本来,期待这么久的书应该很快就看完才对。可是,很奇怪,我没想着要一口气看完,虽然也没想过要慢慢欣赏。只是,总觉得不着急,会优先处理每天遇到的各种事情,然后利用真正的空闲时间来看。这不是一部小说,却比小说更让我着迷。只身一人来到深圳,投奔同学,找工作,面试。日子很苦,能享受的只有思想。
  
  Patti笔下的自己和Robert,两个自恃才情的年轻人,独自闯荡纽约大都市。有过食不果腹、睡地铁的经历,也有过迷茫为生活何以为继发愁的时候。Patti越是轻描淡写,越发透露出不懈可击的神秘。对于我,他们那个时代本身就是一个传奇,而他们,正是铸就那段传奇的一份子。我本身不懂什么摇滚、朋克,诗我也无法欣赏,前卫摄影我也不知能否接受。这些都不重要,吸引我的是他们的故事,只是这个故事本身。记得Patti在描述Robert的时候用过这样一句话,大致意思是:他爱它,是爱它本身,而不是它给他带来的光环,这是真爱。是的,如果带着目的去爱,很累。
  
  Patti和Robert两个人,亲密无间自不必说,难得的是他们心里真的有彼此,就算后来Patti嫁作他人妇,Robert成为同性恋,他们那份无时无刻的牵挂都从未消失。他们在生活是彼此的扶持,精神上更是如此。他们无条件相信自己,在人生探索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他们也有世俗的烦恼,却从未向世俗低头。我们大多数人都想追随自己的心,可都没有那份勇气,甚至,有时候我们连自己真正的心是什么都没有概念,所以,大部人都成不了传奇。
  
  自工作这段时间以来,业余几乎没有活动。无非看看电影看看书,再“研究”一下感兴趣的技术,这就构成了我全部的业余生活。当然,出于本能,我会隔三差五去我曾经借宿的那个同学,捎上点水果什么的。然后跟他们一起吃饭聊天。要是摆脱世俗的眼光,我喜欢这样的生活。
  
  读着他们故事的时候,莫名地羡慕他们那种无羁无束,好奇他们那样一个遥不可及的社会。感觉只有在那样的环境,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而非为了艺术而艺术。作为回忆录性质的这本书,Patti是怀着怎样一种心情在写呢?是对Robert的一份承诺,还是对过去时光的缅怀?再或者,这些都不重要,这只是他们传奇一生的一部分而已。
  
  看到最后,知道Robert要不久于人世了,心里酸酸的感觉,虽然还不至于流泪。不过,Patti写到她放声痛哭的场景,我们都能想象的到。那是对生命的尊重,是对流逝光阴的尊重,是对人生旅程的一次总结。
  
  贴一些书中的句子。
  p182 要记得我们不能永生。
  p191 我们还是我们。
  p225 我相信你,我也相信自己。
  p238 矛盾往往是通向真理最清晰的道路。
  p240 爱他的作品。
  p247 他对我的信心改善了我的自我认知。
  p274 今天如何,今年如是。
  p276 若不能理解他们的两情相悦,便不能评判他们的关系。
  p277 极端的资源性行为。
  p290 耶稣是一个值得去反叛的人,因为他就是反叛本身。
  p292 那晚我必须在榜样面前充分的成为自己。
  p314 那曾交集过的,终将再度交集。
  
  写到这里,想起仅有的亲密无间的他。




欢迎光临 悦读人生 (http://dothinking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