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人生

标题: 剑拔弩张的盟友 [打印本页]

作者: 小书虫    时间: 2013-5-26 13:42
标题: 剑拔弩张的盟友
  20磨一剑年,70岁高龄再出新作。齐锡生1991年曾在大陆出版了《中国的军阀政治(1916-1928)》,该书曾为人们重新了解这段军阀混战时期的历史真实"很有帮助"。《剑拔弩张的盟友》一如既往地改变诸多以往对抗战时期中美同盟关系的认识。如蒋介石抱持什么心态接受美国的帮助?美国出于何居心给予蒋介石的各种支持?有些什么附加条件?本书以历史的细节揭示二者同盟关系背后剑拔弩张的真实与内幕,重塑中美之间的微妙。
  堪称解读战时中美军事同盟关系最优秀的历史作品。一是资料收集宏富,以大量原始资料为依据,且兼有中美双方的;二是抽丝剥茧,层层推进,以扎实的资料为基础,细致分析中美军事同盟建立、运作、问题及其双方责任所在。全面检验过去历史论著的客观性,如最大程度地还原蒋介石与美国之间的关系,以及史迪威与中国关系等的历史真相。
  文字细腻流畅,叙事生动。这既是一本优秀的学术著作,也是一本优秀的历史普及读物。该书之所以成为"2011年度台湾最畅销的历史著作",就在于齐先生对语言文字超强的驾驭能力,将许多史实和观点以讲历史故事这种生动的叙事方式表达出来。
  太平洋战争爆发及中美建立军事同盟关系,不但使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和西方强国形成实质性的政治军事合作关系,而且在抗日战争的最后四年中,帮助中国从一个在生死边缘挣扎的半殖民地国家跃升为世界四强之一。
  这个变化如何产生?其过程有怎样的特色?中美两国处理同盟关系的基本态度有哪些不同?二者之间的互动行为对于同盟关系的效率产生何种影响?这是作者试图解答的问题。
  在已有的历史著作中,美方学者,特别是美国军方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或囿于史料,或处于偏见,他们的历史重建以维护量美国利益为主,与历史真实是较大的距离。中国的作品,限于史料,很多问题的阐释语焉不详。
  本书作者有关这一问题的中文、英文基本史料及相关史料进行了充分的搜集、对比、辨析,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过程做了细腻的梳理,在很多问题做出了与传统史学(尤其是美国学者的观点)不同的叙述,为我们重建了全新的战时中美军事合作关系的"历史现场"。
  作者认为,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在政策层次上, "利益交换"概念模糊不清,领袖们经常异想天开,不肯务实求知甚至自作聪明,还自以为是。再加上种族优越感作祟,吝于作合理的投资。在执行层次上,它用人失当,导致作风粗糙,无端树敌,反而责怪他人不顺从。
  美国对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也并非一般人想象的那样"制度化",很多偶然的因素,非制度化的运作,时常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一些当事人的个性,如史迪威的个人性格,也在这个时期的中美军事同盟关系中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作者简介
  齐锡生,早年毕业于台湾东海大学,后赴美国深造,主修国际关系和政治学,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67年-1992年任教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1992-2002年参与香港科技大学的建校工作并任历史系主任。研究兴趣包括中国近代以来的内政外交问题、国际关系理论和军备战略问题。代表作有:《中国的军阀政治》(1991)。






欢迎光临 悦读人生 (http://dothinking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