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人生
标题:
你好,陌生人 - 书评
[打印本页]
作者:
粉晶乖乖
时间:
2013-5-26 11:02
标题:
你好,陌生人 - 书评
迷失自我→遗忘自我→寻找自我→重塑自我
生命中的每一次逆境以及认为创伤,无不是在引领我们通往永恒的平静。唯有灵魂的力量,可以让我们创造美好的生活。
26岁那年,北京女孩罗艺突然觉得生活糟透了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731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作者:
鸡蛋笑
时间:
2013-7-25 16:35
感觉没有什么很特别的感觉,比较意识流吧,但书中有些感悟还是蛮不错的。简单的一本小书,适合在安静的午后,一个人慢慢读。
作者:
sue
时间:
2013-7-27 18:55
爱上一个人之后,每天都是倒计时,过一天,少一天,有点消极,不过现实似乎就是这样。罗艺和马良,soulmate forever,为不让时间将缺点暴露,选择分开,让爱在最鲜美的那一刻永恒。我倒是很喜欢那段关于大地,太阳,天空,月亮和天狼星的爱情故事的。只有遇到那个真正懂你的人,爱才会以最美的方式绽放。
作者:
休伊
时间:
2013-7-28 15:57
今天“终于”把这本书读完了,
之前是每次临睡之前就翻番看看,没有多如心。
于是老是断断续续的看。
之前看这本书的时候,是在图书馆里翻阅到了,觉得它的封面我很喜欢,然后里面的语言我很喜欢,于是自己也买了一本。
由于老是断断续续的看,所以不记得故事的细节,故事人物我也不记得具体和主人公的关系了。
但是我觉得故事不是重点,而是作者在于心理对话的那些话语比较让我感动。
或许每个人不同,但是对于我来说,作者写的某些话语貌似是写出了我内心的独白,由于自己语言的苍白,有时候一闪而过的感想、念头都无法及时的写出来。而在这本书里,我找到了许多可以共鸣的语句。
我很喜欢罗艺和马良的爱情,虽然最终无法陪对方永远,但是彼此在“热恋”期的投入,然后被现实狠狠的拉回,彼此知道自己的位置,彼此知道应该要适可而止,于是,带着对彼此深深的思恋,而分开了。他们是SOULEMATE,而非LIFEMATE. 我想这样的爱情才能够长远,而我也知道,这样的灵魂恋爱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能够拥有的。所以,罗艺还是个幸运的恋爱。
其实,看这本书的过程,也是对自己的一次心理的释放,告诉自己,有些感情必须放下。有些人注定只是你的SOULMATE.其实也很幸福,能找到那么个人,曾经陪我度过那么一段美好的时光。不再耿耿于怀,也不再恨他,因为我们都清楚,彼此是那么的不可能。
其实,看书还是要个人顿悟吧,不过这本书适合静静的看,泡杯咖啡~~同时这本书也号称“双子座的疗伤制作”噢,希望有伤的双子们,能够在阅读的同时,愈合自己的伤口。
有些伤,不必提,
有些痛,不必说,
因为能够说出来的痛,并不是真的痛。
但愿大家都好。
作者:
Noodle
时间:
2013-7-28 22:46
这类书其实泛滥的厉害。出于好心,许多人愿意分享自己的痛苦和经历。
她的压抑和悲伤谁都有——
但是我看标题从这里:
从北京出发,到柏林、到卡塞尔、到法兰克福、到佩鲁贾、到威尼斯、到维罗纳、到佛罗伦萨、到罗马,甚至,到梦中的Neverland。
就全不一样了。
欧美这类书籍泛滥的更厉害,相比于文艺腔的这部书,我更推荐从实际出发,因为我真不明白为何是这些城市而不是别的。
旅行有两种:
一种是没得选择,遇见的有缘份的没缘份都得接受,兴许拒绝然后逃离,最后还是厚着脸皮回到老路上,最后修成了几分心境。甭管打工啊,忙碌啊,都市被老板被骂啊,学生考试啊 孩子上学啊
再王八蛋的都是旅行。人生,这路子大,不小心的扯蛋都是小事儿!
可是我觉得这书说的,是旅游。所以很小资,带有炫耀的装饰悲伤,所谓宝马车里哭泣等等。
所以里面陈述的大事儿,都是扯蛋~~
建议上架,公司内部发送员工,或将书名置于明信片,用于介绍时自我妆点。
(女士可以很在意化妆,写作时,表露内心时咱最好别这样)
作者:
昀子
时间:
2013-8-16 01:58
写的第一篇书评,给了一个很不好的评价。愿意尊重作者的创作,只是有自己的郁结想要表达。
北京人,书里过分地强调了北京人,甚至在一百一十六页提出了外地人对北京人的成见。我认为这样是很不明智的。若是谈心理修行,我认为书籍的对象应该是所有人的,而作为一个外地来北京上学的学生,我却有一种明显被隔离在书籍之外的感受。或许不是作者本意,或许作者只是想用北京说明点什么,但是我被伤害到了。一直认为哪里的人都没什么要紧,新一代的外地人并不是带着成见来北京的,有些人对北京人的不满不理解是北京人给他们留下的。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朋友告诉我,北京人有无可避免的优越感,即便不浓重,也会有。是的,我在这本书里看到了,北京人的优越感。令我不喜欢的并非优越感的存在性,而是把北京二字时刻挂在嘴边。不妨去多深交一些中国人吧,人该以性格划分,不是地域,地域确实养成了性格,却远不及人性宽广,差得远呢。
对书本内容不做评价。语言并非我所喜爱的。有京味,但是冗长的大自然段里的内容并非值得这么多文字。就好比我的上个自然段。语言是承载思想的,但这本书的语言,在我看来,有碍于思想的传播。内涵不及张德芬老师的深刻,语言不及林清玄老师的凝炼朴实。甚至标点的运用都是不细致的,想摘录一句话,却发现上一个句号可以追溯到将近二百字之前,其中并非不可断出两三句的。
总之只是个人见解,与个人口味有关。希望不影响任何人对其的欣赏。
作者:
搭座房
时间:
2013-8-16 13:07
越看到最后越觉得这本书不该打着华语版eat.pray.love的名号 前半部分挺好的 在德国遇到的那个3P女人 绝对的生活家 浪漫至上主义者 还有那个小丑 都是很棒的旅行故事 书里该是这样继续说故事啊 但是后来就是几个北京年轻人 飙着北京话 陷在北京孩子恋爱的小情绪里 没意思~
作者:
Vampir
时间:
2013-8-26 22:29
这真是本年度最让我看不下去的一本书。买的时候看简介很吸引人,心想哪怕写的差点,好歹作者也是个独自周游世界的文艺女青年,总该有点故事的吧。
不过这货还真不是小说。作者文笔不错,可以看得出人也很有想法,但这种随笔+游记+对话录的写法把这本书搞成了个四不像,其中随处可见的陶醉于内心世界的情结着实太考验人的耐性了。虽然我很喜欢北京也喜欢哲思,但对大段大段的铺陈还是很快就厌倦了。分明就是本旅行对话录嘛。
称之为什么“城市综合症疗伤手册”、“闺蜜般的心灵成长书”,实在过誉了。这本书最大的问题就是散乱,像在读一本天马行空的日记,加上满篇并不那么精彩的对话记录,还没有多少具体的事件作为切入点,实在是太不给力了。会有耐心看完这一本冗长自言自语的人,我佩服他。
莫非博客体私人写作的时代到了吗?
作者:
默锡
时间:
2013-9-15 11:51
信仰也好,执念也好,出人头地的心愿也好,在快速的昼夜黑白切换之间,我们曾经认为最值得为之奋斗的东西转瞬即逝。把自己推上风口浪尖,又跌落谷底,起起伏伏的几十年,在午夜安坐静心回首的时候,能记起来的却无非是爷爷烟斗上焦黄的污渍、初见爱人时小鹿撞心房的慌张、聚会时某个朋友讲笑话时的神情,甚至记得公园里撒欢的小狗翘起的尾巴和陌生路人的一个善意微笑,那些微不足道的东西,竟然组成了过往生命最完整的回忆。
跑步的人跟摩托车手相反,身上总有自己存在,总是不得不想到脚上水泡和喘气;当他跑步时,他感到自己的体重、年纪,就比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身与岁月。
大家不都是这么一路或四平八稳或跌跌撞撞地走过来了么?
存在、证明和思考,在一段又一段旅程中感悟出属于自己的真实与爱。
在最美丽的青春韶华,有甜似蜜糖的爱情、乐如飞天的游戏,但,不是没有痛。疼或不疼,其实并不重要,关键是:你是否记得自己经历过的每一个瞬间。
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人们常常必须相信生活是用来慢慢过的,慢慢探索,但这从来都是万不得已,不是吗?这个时代是个飞速运转的巨大齿轮,带着机械的惯性和难以抗拒的强硬习性。复杂的家庭背景、社会背景、时代背景偷走了人们的心,事态所趋,这个世上的人类渐渐变成了只会用脑思考的机器人。他们长进迟缓、自私现实,但反应敏捷,适者生存,以CPU的性能界定尊贵贫贱,只是大脑终归有个定数在,如同硬盘,能承载的认知极为有限。而那些乐于把玩地位、名声、时尚、权力的显贵,更被地位、名声、时尚、权力玩弄于股掌之间。应接不暇、推陈出新的“精明”之道,连同腐机勃勃的游戏规则,都格外别致地成全了哗然愚昧的离“心”力大气候。人们已是无暇顾及内心深处的灵魂与为人根源了,所谓命运不仅仅是在面对应付一场巨大的羁绊,更是在接受对生命本身自性心灵的凌迟。
所有恋爱的契机都无外乎没完没了的聊得来。这实在没什么特别,但聊得来的确是所有故事的开始,无论后面的情节是火药味的、苍白的、光芒四射的、还是不堪回首的,你要知道,它有个华丽丽的学名叫谈心,过来人对它一笑而过,年轻人对它奋不顾身,还有些人可能一辈子执著于此。
时间是一把钥匙,任何一种感情都需要时间的培养,无论是友情、爱情、亲情、对故乡的眷恋还是对神的爱,而过程境遇都是考验,如何选择取决于见识。
其实精明谁不会呢,但是连爱都要靠心计,那和谁爱也就都一样了。
只要你在路上,就必须接受变化和短暂即逝。
作为一个女孩,你必须要享受你是一个变化多端的女孩,拥有你变化多端的生命,你手里的一切都是变化多端的,就像你爬满手掌的掌纹,它们都是莫测的。你渴望长久地停留在一个男人的身边,可是你们还是会离开彼此,分离是你的生命,从来与爱无关,爱一直都在你的手里,永远的,在你手里,然而你的爱也是变化多端的,不是吗?亲爱的女孩,你知道你的心它在说,再没有什么比纯洁更加重要。你是多么多么渴望永远纯洁,可以老去,但不要长大;可以老去,但不要变成只是执著地活在爱人身旁不再天真的妇女。
爱伤从来都是内伤,如何平复、何时平复是一个谜。
结婚是很严肃的事情,不爱不可以结婚,结婚就意味着你已经是个完整的人了,已经准备好也甘愿为你的另一半舍弃各种欲望和诱惑了。
嬉是起步,惜靠培养,是否相爱是最后面很后面的事情。两个人合适不合适,试了才知道,而人心是变动的,好的会变动,不好的也会变动,而在一起绝不是一个发生在最开始某一天里特别惊天动地的决定,结合都是非常复杂的过程,那些简单的的确存在,不过只能说是一夜情或者恋爱的感觉吧。
你的生活还长着呢。有足够的时间去发现自己、对手在思维模式上的缺陷。算计啊,失去啊,这些都是你的经历。它们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成为你的硬伤。只有经历了,才能看清楚。现在再怎么算计也是瞎子摸象,雾里看花,不能说十分有把握。但是作了决定就承担决定的后果,这个最重要。
自由的含义就是生活不需要为我们承诺什么,所以人有喜怒哀乐,是因为人有自由的灵魂。自由从来不是什么自由的生活,压根不存在自由的生活,做本分的事,本分,管好自己,仅此而已!在尝试中发现新的感受和美好的体验,因为有陈旧和不美好,所以全新和美好才显得更有启发性,心是打开的,越来越打开的,直到与宇宙完全融合。所以没有什么痛苦是真正的痛苦,都只是眼前事、眼前人、眼前的喜怒哀乐,而已。只有胸怀的爱是永恒的定力,而爱会越来越满,满等于完全奉献,等于一颗很大很大的心,它拥有不可思议的能量——本身的能量。
快乐就是要坦诚开放,不去对抗已经发生的事,不要耗费精力试图控制和反抗事物的自然发展规律,要保持乐观的情绪,全身心地投入。
如果我害怕什么,我就去做什么,只要它是心中原本期待去做的事情,我就要毫不犹豫地带上我的心去体验一场从害怕到不怕的过程,不应该把心只禁锢在一个永远止于同一层面的平衡里。我觉得我变笨了,就在我固执地算计、相信我该做什么的时候。可我们已经是二十六岁的成熟女人了,已经知道自己经历过什么,想做什么,在做什么,能做什么。而我能做什么就是不该再像以前那样过度地为自己搭建一个个紧凑的心理安慰和暗示,让自己生活在一片黑暗的猜测里,乐此不疲地进行着伪光明没完没了的心理活动,结果却选择了最笨的方法。
就算失败也没什么,一个倒霉过的人而已,她会比从前更爱所有发生的一切还有明天的生活,因为她已经活在一个积极的良性循环里了。
对于一个审美上、感知上从不设防的女孩来说,她的爱、她的生命、她的艺术、她的生活方式都是无从猜测的。她活在变动里,每一秒都可能是发生改变的时刻,她在变动里寻找并学习安静,内心安静的那一刻就是新感知和智慧即将来到的时刻,爱是变动,把我们变成更可爱的女孩。谈恋爱,和谁谈?怎样谈?这都是灵感,爱是飞行的经验,灵性的行为。生活本是充满平淡与平凡,而灵感是打破平淡与平凡的决定性创造力。
年轻人的恋爱从来都不肯直奔主题,耽溺于共性过于苍白,他们高傲的心太不怕困难,所以简单的也会变成难的。他们有优越的灵魂,和太多的不害怕、不动摇。他们活在丰富的灵感里,却不能熟练地控制自己的思维和能量的流动,所以他们彼此折磨,以一种“非伤害”的方式,充满了念头,却不知道目的地。他们只是太年轻,认得出爱人的模样,却不能一眼就看到自己和对方的交汇有多宝贵。
离开一座城市用上几小时到几天的时间不等,离开一个人用上几秒钟到一生不等,有些过往,有些人往往只在告别的时候才懂。
人总是最迟钝于感知最爱的人和自己的内心,他们把最后的赌注压在对方身上,渴望对方懂得自己,懂得自己的隐忍,懂得自己的含蓄,懂得自己的脆弱与不放松,他们面对面,如此之近,却看不到彼此的痛苦,幸福与不幸福之间,往往只差一句最简单的交代,而最简单的话总是最难说出口的,但也简单到不过仅仅只是技术层面上的难而已,如果他们知道说与不说存在很大差别的话,事情或许会是另外的样子,甚至那都不叫峰回路转,只是还原出他们感情的本来面目。爱是最高级的灵性互动,不互动不灵性不时时刻刻都难以信其为爱,再深再真实的爱也会在信与不信之间逐日变淡,直到最后消失。
所谓风平浪静是我的心放在你那里,而我还可以口无遮拦地告诉你我的任何感受、男女永恒的差异是男人的脆弱从来不是女人的脆弱,而女人的脆弱从来不是男人的脆弱,女人是水,男人是火,但敞开心扉,水火同源,天生的配合、灵魂的契合都不足以构成幸福的全部,非凡的全部是在鸡毛蒜皮中成就幸福。那些从不曾说出口的千言万语,只是让我们在自虐中伤害他人,并永远失去他人。而爱不是临危之际的一股勇气,爱是面对人与人之间永无止境的差异,你的底线有多少,爱有多少。
女孩打算找个宠自己的男人要特别特别甜的爱情,男人则想找个不那么能折腾的,静静的女孩儿,所以就都看不到对方,其实何必要求对方做到那么多呢?爱,可爱却变得很艰难,男人误以为女孩太难伺候,干脆在心里断了心念,女孩认为自己更需要一个英雄气概的男子,对爱情敬而远之,其实谁的内心不需要这样的东西,爱,都需要。是在此刻,她想其实真正的爱在于和谐,善待爱人,和谐和谐,从不需要征服谁。
任何一种姿势都是他们真切生活在各自生命里的轨迹,而生命便是一场切身不止的移动,移动伴随未知和不安。
所谓幸福的建筑,如同透视,会让人萌发深刻而公平的灵感,去看待无常与失去的痛感,幸福的建筑都是悲天悯人抚慰心灵的精神力作,哪怕你正在饱尝生活十足的悲剧,心底潜伏着无数难以表达的意向与诉求,但当你站在它心脏的那一刻起,所有紊乱的经历经验都会凝结成一个声音,它只有两个字——不怕。
PS:文章读起来很舒服。
作者:
卡卡
时间:
2013-9-15 22:56
有时候读书,只是因为懒得思考,所以想借鉴下。
所以觉得好书应该只是把事实陈述,让而激起人们的思考。
这书真他妈的腻人,
很多语言都是精心雕琢,
言语里也不停的暗示作者可是一个热爱音乐,美术以及品味相当的人
这是种骨子里的优越感
让我不禁揣测作者是个家境优越多愁善感的姑娘。
各种文艺腔,连超市都要和自身的安全感相勾连,一副女人缺爱不能生活的语气。
我这话是说重了。
我也喜欢北京,
喜欢这的姑娘和小伙
可是作者的因为自身的优越感而描述出来的类似“罗艺”的北京姑娘让我有些反感
作者:
李佳倪
时间:
2013-9-16 04:03
看完第124页,轮到chapter 11时,终于忍不住闭上眼睛,
久久不肯睁开。
小茜的脸挡住了灯光,我伸开双臂,抱着她,一直憋着没有呼吸。
就在呼吸的那一刻,眼泪也大滴大滴跟着从眼睛里溢了出来。
我哭的那么矫情,那么动情,肺又开始疼,眼泪随着呼吸一直掉一直掉。
所有的委屈都瞬间汹涌崩塌。
再回到豆瓣的时候,再没有像上次那样,大批大批地往北京组里加,把常住城市改成了KL,执拗地认为终于可以做到人在哪儿心就在哪儿了。
那个叫北京的地方,爷我再也不想回去了。
临走的时候还跟我老娘说的头头是道,说什么,将来的爱人是哪儿的,就跟他去到哪儿,天涯海角,爱人最重要,北京也没什么了不起。
还倍儿装逼地用SWOT分析了一遍北京与其他城市利弊。
跟自己说,北京不怎么样,留在外面也挺好,在哪儿生活不是活着。
觉得自己不喜欢北京的环境,不喜欢北京的气候,不喜欢北京的天气。
觉得自己可以不吃烤鸭,不吃卤煮,不吃涮羊肉,什么北京小吃,吃了就长肉,全是累赘。
读到书里提到的北京人,说北京姑娘怎么怎么,说北京人怎么怎么的时候,我这儿还嗤之以鼻,北京人有个毛毛可牛逼的啊!!!
说到北京哪儿哪儿都是人,简直就是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啊,我想起来北京的道路交通,想起来我吃个麻辣诱惑都得在门口等半个小时,吃个DQ都没地方小坐一下;去五棵松那个成龙开的什么电影院来着,看个电影,我就日啊,电梯敢不敢修的大一点?!!!反正就是不管你走到哪儿,看着别人手里拿着票看着人家坐在饭桌前,你就得等,等人家吃完你才能有桌子吃,马勒戈壁的。你们等的想不想死?你们活的隐忍不隐忍?
“已登机一切顺利。再见,北京”
这是我在屁股落座的那一刻群发出去的短信。是的,当时我真的觉得北京这个地方我一天也呆不下去了。被伤的不浅,甚至可以说是落荒而逃。
喝西瓜汁的时候,回忆起每年夏天坐在客厅四仰八叉的挖着半个西瓜。我说我,宁愿这一辈子都不再那样痛快地吃西瓜,也绝不要再除北京以外的其他地方,那样吃着西瓜。
某一天,吃饭的时候,突然就想吃烤鸭了。每次回北京的第一顿饭,绝逼跑不了北京烤鸭,我爸妈对这个乐此不疲,我甚不能理解。现在想起来了,理解了。
看书看到恢恢妈去世的那一段,我完全疯了,立即决定4月必须回趟北京。这是第三年了,有两年都没陪我妈过过生日了。有些难过,我们是承受不起的,比如说,子欲孝而亲不在这种重打击的伤害。谁知道2012会不会真的到来,日本震了,利比亚被打了,不定还得出什么幺蛾子呢。他们都惊了,说你赶在开学这个节骨眼回国,多耽误事儿。我回答说,许你们花一万块钱跟男朋友过个天价情人节,不许我花我亲娘的钱,跟自己亲妈也浪漫一把啊!!!是的,我走之前还信誓旦旦地发誓,一年之内应该不会再回到这个地方了。计划总赶不上变化。而我,喜欢这种变化,事实上生活也需要这种变化。
确实,之前我还想过,不然就去新加坡拿研,把我妹接过来读高中,把我妈接过来陪读。干脆就这样在外面全漂着得了,反正亲人在哪儿家在哪儿。
书里说的不是没有道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共同话题、心灵感应、生活习性什么的这些,到底是出自同一个地方的人,呆在一起能够更舒服更简单一些。
这从我坐在一群说方言的同学里,一脸茫然与骤然袭来的孤独感还有京片里的一口京片子勾出来对父辈祖辈的思乡情绪中就可以一针见血的明明白白自己的心。
不回家,你去哪儿呢。
至于那个把我的心从北京踢出来的人,如果我有原谅你的机会,那就等于我彻底失去了成全自己的机会。
其实我应该知道,北京没有你,对于我而言没什么不同,什么都不因为,就因为那是北京,爸爸妈妈亲戚朋友都在,能让我以最舒服的状态歪着。
这时想起好朋友聚会时候埋怨我的一句话,
你读书,你留学,你心野了,你在外面玩,你在外面比在北京开心,这些我们都能理解。但是,你这一年半载的都让我们看不到你,我们就不能理解也不能原谅了。你得回来啊,我们都在这儿等你呢,你跑那么远,我们你都不要么。过去的那些都一笔勾销了么?
不管怎么样,我终于跟自己握手言和了,是恨过北京,我想,那是因为爱的太深了,都刻进骨头里了吧?期望落空的时候,心理落差大到自己不能承受了吧?
soulmate,waiting for me in PEK, please.
作者:
Poc
时间:
2013-9-17 04:43
旅行 用不怎么文艺的方式说 是陌生地走动~
没有报什么特别高的期望 见到了 然后离开 毫无负担
也许正是这份毫无期望 那么多的人 那么多的旅行 那么多的奇遇
丰富了旅行的意义~
我总是把每个在路上见到的人当成好人热心人 因为初次见面 总是愉快
在每个新城市的拐角 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心里的满足 突现
世界那么大 我们没有理由宅着
作者:
轻铃
时间:
2013-9-17 07:52
喜欢这种夹叙夹议、思想流动多于文藻堆砌的作品,读这本书,会有种同作者真切交流的感受。我喜欢这种互动。不过看到开篇那几句酷似郭小四风格的句子的时候,还是小小失望了一下。还好只是一种朴素的小资情调,更多的还是很实诚的感情,比如,对老北京。
之所以会和罗艺产生强烈共鸣,或许因为心里也有一个罗艺。“她”强撑着活在这个世界上,“读五花八门的书,交四面八方的朋友,懂得调剂,善于打扮,有驾轻就熟的专业和按部就班的计划,足以应付的生活琐事和不痛不痒的心事,她一边脚踏实地地过着自己并不喜欢的生活,一边不慌不忙小心翼翼地拉近现实与梦想的距离,一切都在控制范围之内。”
两种距离,现实与梦想,人与人。用一段旅行,丈量这两种距离。
我没读到那种很具体的梦想,只是感受到,自己所向往的是一种像小丑Pedro、林童……一样活得自我的生活状态,所渴望的,是有一个像马良一样好似有着同一个灵魂的爱人,在旅途中遇到林童一样的知己。可这一切都太过理想化,容易让人迷醉。有时追求完美会让自己对这个世界太过苛刻,于是总会感到不满足,感到某种缺失。
罗艺的改变,“不再尖锐,对他人友善,与自己和解。其实什么都没有变,这个世界越来越糟糕,她自己却变得越来越妙。这已足够。”包容,包容自己,包容这个世界,身体力行,做一些能让自己和这个世界都能变得好一点的事情,哪怕再微不足道。
如果不喜欢现在的自己,不妨尝试改变,跟着心的声音走,务实,也要务虚……最近不再对“面具”那么呲之以鼻,这种轻微的人格分裂,也算是梦想与现实的和解吧。“作为一个女孩,你必须要享受你是一个变化多端的女孩,拥有你变化多端的生命,你手里的一切都是变化多端的……可以老去,但不要长大,可以老去,但不要变成只是执着地活在爱人身旁不再天真的妇女。”
作者:
hebin.
时间:
2013-9-18 01:57
先不管作者的逻辑思维,书中细腻的细节让人感动不已
以及那些经典的“台词”的东西 耐人寻味。
世上最陌生的不是别人,是自己
不过生活可以更迟钝点 想得多了反而弄巧成拙。
读完后 彻底怀念童年。
作者:
Purple
时间:
2013-9-20 01:37
典型的女人写的书,不是在讲故事而是讲感觉,或者说,故事讲得其实不怎么样。
女人的作品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看完了可能记不住故事情节或人物形象,但是能记住里面一些能使自己产生共鸣的句子,这本书也是如此。
不得不承认,虽然故事和文笔都有些纷繁杂乱,但那些句子,确实感动到我。
Hello, stranger, 这个句式用英文说更有感觉,这种感觉,十分微妙,有时也挺美妙。
作者:
向日葵
时间:
2013-10-6 17:19
很赞同作者的某一句话:随着时间的变迁..世界变得越来越糟糕...可是自己越来越自己......
你好!陌生人
这是对自己说的一句话
呵呵..什么时候就发现自己不是自己了
明明喜欢这样...却对着别人说我不喜欢这样
明明很讨厌....却说很喜欢
明明一个人很孤单
却说我很好
明明不快乐..
却说我很好..
...现在的自己很犹豫..很假..很不快乐..
所以很想看看这本书...................
作者:
黟夕
时间:
2013-11-1 23:35
这是我近期看过最好的一本书 我一直都很喜欢看旅行者的书
尤其是这本 书中写到的都让我很有感触
对陌生人诉说一句 你好 就已经包含了对所遇到的陌生人的一切情感
这本书 我是利用在上下班坐公车的时间看完的 车上的陌生人并没有扰乱我看书的心情 因为对我来说 车上的陌生人 都想说一句 你好
我是在图书馆借来看的 看完后 我却冲动的去书店买了一本
这本书 值得我拥有
作者:
2`妹
时间:
2013-11-20 09:56
一本读到最后不舍得读完的书···让我的心平静了好多,决定一个人去旅行寻找属于我的 旅行的意义。。。
作者:
老虎
时间:
2013-11-22 10:08
80后的文字,原以为不会有太深沉的东西,却意外的让我在书上做了笔记。书中的情感细腻真实,从头到尾无法拒绝的是那感情的真诚。我是今年从济州岛回来的时候在大连的机场买的书,一碰就放不下了,喜欢,很喜欢。不知道,那一天,我也会带着淡淡的微笑和那最熟悉的陌生人说一句“你好”
作者:
风夕云
时间:
2013-12-10 19:20
看到一本好书,就像遇到一场一见钟情。说不上为什么,他就是他。发自灵魂深处的默契和了然,就凝固在那个瞬间。也许就那样交身而错,但是,曾经有那么一刻的时间,爱到灵魂。
在这样一个城市里奔跑。每天周而复始的节奏、苍白、固执、陌生的脸,一张张面目模糊地从身边走过。嘲笑别人的同时,我们忘了,自己也是一般模样。于是,去旅游、聚会、电影、小资、和朋友大声的笑、痛快地闹……但依然解释、舒缓不了自己内心深处的那种孤寂和落寞。我们失去了什么?
梦想、爱、还有幸福的能力?
现实就像一个庞大地永无休止吞噬者我们的怪兽,我们没有办法抗拒,只能把自己的底线一天天降低,去适应它,去忍受自己被麻醉一样地走进它的口中。顺道还蔑视一下,尤做困兽斗的,对这样的现实不满的人们。时尚、奢华、高贵、享受、事业、成功、爱情……都被怪兽涂上了昏黑的颜色,只是我们的眼睛早已经分辨不出,视若至宝地捧在自己的手心上。
就像皇帝的新装中那个说实话的小孩儿。少数感觉到痛苦的人,是被怪兽视为怪物的。简直像麻风病人一样不可理喻。于是,我们挣扎、头破血流,想去找到关于生活、还有生存的意义。慢慢剥去脸上一层层的面具,扯开身上一串串的枷锁,去掉心里一重重的隔离,去找到我们最真实的自己和内心。
才发现,世界上最陌生的不是别人,是自己。我们早已经在时光大手的摆弄下,顺道还有社会大叔的熏陶,变得面目全非。现实,在这一刻,显得那么地残酷。
《你好,陌生人》,直接接触灵魂的一本书。也许素速的文字有些小华丽、小矫情。偶尔用一些字堆砌出一段看起来亮丽实际没什么主题的文字。但是90%的内容,是会引起共鸣的。那种热忱的发自内心的非北京人能体会的对北京这座城对北京文化的极端的热爱,那种对生活对爱情对音乐对旅行对梦想对朋友的深沉的真实,都会让你感动。然后就像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和舞蹈。
读完之后,只觉得全身都舒坦,所有的心思都是顺毛的,不带叛逆的,安静的。
很少读所谓的畅销书,这纯粹是在豆瓣上的一场美丽的邂逅。不过,很开心,没有错过。
我对自己说,你好。
欢迎光临 悦读人生 (http://dothinking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