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人生

标题: 自由 - 书评 [打印本页]

作者: 角落有故事    时间: 2012-8-28 10:07
标题: 自由 - 书评
  ★多年来,我们以为再也不会读到这样的作品
  ——那种濒临灭绝的真正好看又伟大的小说
  ★《纽约时报》《时代周刊》《泰晤士报》《卫报》公推为“世纪之书”
  ★十年来唯一登上《时代》封面的作家,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62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作者: Harlan$    时间: 2012-8-28 13:48
  一句话概括我的阅读感受——哭着哭着就知道太阳还存在着,只是看不见了(真的很复杂的感受)
  自由带给我们的真的是幸福之外的一切,但是还有一种东西是永恒的,这是人类理性的最后一种挣扎,这种东西是当下的充实和对未来的希冀。

来自: 豆瓣
作者: 老达$    时间: 2012-8-28 13:48
        这本书挺厚,翻开一看,50万字,我当时想什么破事儿值得写这么多字儿啊,要不买来一看吧,书的腰封上写的很牛逼,一看,果然挺牛逼的,光是这帕蒂、理查德、沃尔特以及其他人等的个个角色,都被这老乔同志写活了,那一个月里只要闲下来我就会想,帕蒂这个女人的后路会怎么走下去,沃尔特到底什么时候大爆发一场,对着帕蒂破口大骂,你妹的,我受够你了,你给老子滚出这屋子!哈哈,果然不出所料啊,在我看来这场爆发来的也足够晚的,等的我这看客整整大半个月午饭时间是陪着这书度过的。
      不过我想老乔估计特别不喜欢沃尔特这个人物,让他度过了艰辛的童年不说,少年青年时期也总是在一个朋友的光芒下带点自卑又自傲的活着,每天心里那些个小九九被自己喜欢的女人摸的一清二楚,抛下羞涩的性格好不容易追来的女人,谁知道最后竟是因为没有得到自己的朋友,而委屈下嫁的,你想这种打击谁能承受,这还没完,儿子瞧不起自己,女儿又太骄傲,老婆得了抑郁症还给自己戴绿帽子,最后的最后,以为自己终于得到了一个年轻女人的崇拜和无私的爱,还没享受几天滋润的日子,小情人出车祸死了,这杯具,让看客我都直接没有想法了。即使我也不喜欢沃尔特这个人物,他有时比帕蒂还像个怨妇,人性的弱点在他身上都展露无遗,但他毕竟深爱着帕蒂,一个男人即使事业没有多大成功,家庭也不尽如人意,但他有着深情的一面,就足以让人多注目一点。
      如果这小说改编成电影,我想罗斯来演沃尔特再好不过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Wennis$    时间: 2012-8-28 13:48
  读到大半时,觉得以“自由”为标题到不如“个人主义(美国的)”更贴切,书中的人物不正是因为成长在美国这片个人主义的沃土上而个个都太讲究个性,太强调维护自我的完整性才导致纷纷变得自私自利、麻木不仁、感受不到信赖和朴素的温情吗?然而看到最后,却发现作者的笔触里还有比单单分析人物心理产生因素之外更深广、更重要的东西。他提出一种共同的困惑:一种所有现在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现代人都在感受着的困惑,自由这种人类追求了这么多年,标榜了这么多年,甘愿为之牺牲了这么多年的东西,到底最终为我们带来了什么?自由真的是一种诅咒吗?表面上,自由赋予了我们更多为自我辩解的机会和权利,可是我们也越来越会为自己的胆怯找借口、找理由了。有时候,自由好像反而让人变得更懦弱胆怯了。
  小说的结局是个happy ending, 用爱和原谅结束了前面600多页的苦痛煎熬,也许还是有点太像电影,可是还能怎么收场呢,前面的人生错的太多,误解和执迷不悟的太多,已经乱的让人认不清来路了。这时候,哪怕一点点软弱,一点点同情和谅解,也会像久违了千百年的一簇火,一下子就消除了黑暗,照亮了心房。
  毕竟,为消极情绪追根究底并不是作者的最终意图,每一本真正棒的小说总会给人点亮这么一盏烛火,帮助人们更好的看清和理解周围的世界,然后更有勇气的生活下去。

来自: 豆瓣
作者: zhyiyi$    时间: 2012-8-28 13:48
  其实这本书是很好看的,主人公的生活并不好,可以说是混乱,糟糕,但却真挚。最后的结局很温暖,是我喜欢的。当我试着去描述那些内容时,贫瘠的词汇都显得太粗俗了。因为里面的人物像是故意走弯路一样去质疑人生或是世界,做了些叛逆或伤害爱的人其实也是伤害自己的事,所以故事并不优美,但跨出的每一步都是勇敢的,从另一面也看出他们并不是趋从现实地在妥协。结束了这本小说,跟随他们去了也许我一辈子也没勇气去到达的心理状态,其实是让我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惜福,感恩。之前的我也许内心还是躁动的,但现在经历了这本书里跌宕的人生后,决定坚持现在的坚持,幸福,快乐。
  人有时需要那份坚决,不去触碰不属于自己的世界。

来自: 豆瓣
作者: 光风小$    时间: 2012-8-28 13:48
  不值将近50元的售价
  整本书无非就说了,整个社会,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是妥协的产物,想要独立而自由的意识形态却反而成了追求幸福以及快乐的枷锁。
  就如同书中所说的,在这个商业包装一下即可,人们可能看到这些包装以及作者的成就而去购买了这本书,而不是书内本身的内容。

来自: 豆瓣
作者: june$    时间: 2012-8-28 13:48
  当沃尔特对帕蒂的爱已经渗入他的五脏六腑的时候,事实上,不管帕蒂做什么,他都是爱她的,哪怕她出轨了,不离开她是痛苦,离开她也是痛苦,最好的办法我们已经司空见惯,分开--各自寻找自己的幸福--复合, 不管你把这当成什么,这就是人类的基因会做的事情,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她也这么想。

来自: 豆瓣
作者: 经观书$    时间: 2012-8-28 13:48
  by周鸣之
  
  
  
  从美国著名作家弗兰岑的小说《自由》中读到关于后9·11时代美国家庭、社会与政治的段落时,颇有些怪异的感觉。一来出于某种众所周知的偏见,600多页的大部头小说,加之以细致的现实主义笔墨刻画当代事件,不免生出今夕何夕的错觉(弗兰岑也以此非同一般的雄心被冠以“伟大的美国小说家”之名,成为近年来美国文坛一道“亮丽的风景”)。二来,自由这个书名在当下语境也显得有些不合时宜,自美国民主进程两百年来,自由一说显然已太主流、太正确,以至于让人少了一份理直气壮。
  
   《自由》的英文版原有个副标题“一部小说”(Freedom:A Novel),我个人颇为中意,细品之下似有些双刃剑的况味。既明言是小说,一来可平息某些自由主义者打了鸡血般的热情;二来,一提政治便头疼脑热的读者也可大松一口气。
  
  故事发生在一个典型的原子化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丈夫沃尔特·伯格伦德是个典型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坚定的环保主义者,妻子帕蒂在成为家庭主妇前是个篮球明星,随后回家专心育子,转变为“一只殷勤友好的蜜蜂,快活地传播着社会文化的知识花粉”。伯格伦德一家温文尔雅、见过世面、举止得体,思想进步,无疑是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保守居民中的翘楚。但读者绝不会错过作者口吻中清淡的调侃,这几乎与那通常表现为蜚短流长的民间智慧合为一体,自然生长出一种敏感的怀疑来,要撕开这个完美家庭温情脉脉的外衣。
  
  矛盾几乎总是从内部开始的,伯格伦德一家也不例外。沃尔特发现废寝忘食为之奋斗的鸟类栖息的事业,被周遭解读为与煤炭开发商的同流合污;自己中肯的环保言论对年轻人似乎早已过时,大家只图一时之快,用偏激泄愤;儿子乔伊似乎是专门与自己对着干,非但挂上了精英的“共和党人”式的假笑,更与9·11后大发战争财的肮脏交易搅和在了一起。
  
  妻子帕蒂的痛苦或许更具象一些,作为一个去政治化的母亲,儿子的反叛本身就足以令她痛苦不已。雪上加霜的是,儿子的背叛是真正发觉了母亲的秘密,无论是他选择了贫穷而粗俗的邻居,还是投靠早年便与自己观念不和的古怪姐姐,都足以击溃帕蒂一直以来想要表现得多元、友好、成熟的价值观的虚无。
  
  或许对作者弗兰岑来说,生活的真相远远不止这些,痛苦的是对自己行为的复杂动机的深刻理解。沃尔特很快还会发现,他的诸多选择,无论是对帕蒂的爱,对环保事业的坚守,还是他的自我塑造,无不是要摆脱条条横亘在自己成长路上的阴影:是不公平对待自己的父亲,是粗鄙的哥哥,是感情深厚却永远处在彼此竞争关系中的大学同学。他或许还会发现自己对鸟类超乎寻常的热爱,不过是源自于雾霭中的惊鸿一瞥,那个飞扬洒脱的剪影寄托了被过多的责任所束缚着的,弱小而不自由的自我。
  
  这不免让我们想起哲学家对于自由意志之不可能的论调,叔本华有言,“大家都相信自己先天是完全自由的,甚至涵盖个人行动,而且认为在任何时候他都可以开始另一种生活方式,从经验上,他会惊讶地发现自己并不自由,而是受制于必需品,而且不顾他的所有决心,他无法改变自己的行为,而这就形成从他生命开始到结束的生活,他必须扮演自己谴责的角色”。
  
  如果600多页的小说,所讲述的不过是主人公“在既定路线上又向前移动了一格”,未免显得太过抽象而厌世。弗兰岑小说最为动人之处,恰恰在于个人对于自由意志彷徨无助的探索,主人公们在左冲右突中发现,原来世界留给意志自由的空间竟是如此狭小。就在这小到可怜的区域里,无不充满了沉重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本文刊于经济观察报-书评版 2012年6月4日号
  官网地址:http://www.eeo.com.cn/bookreview/
  小站地址:http://site.douban.com/106727/
  经济观察报-书评 微博:http://weibo.com/u/2526630955

来自: 豆瓣
作者: EVA_小$    时间: 2012-8-28 13:48
  “在忍受两人轮番轰炸的同时,卡茨感到悲哀而漠然。沃尔特和女孩就这个世界被糟蹋到了什么程度进行了过于详尽的思考,似乎已在这样的心理压力下全线崩溃。他们被一种观念牢牢攫住,然后彼此劝说直至对方信服。他们自己吹了一个大泡泡,之后就被它带着一起脱离了现实。他们似乎没有意识到,他们正在一个人口总数为二的世界里安家落户。”
  
  
  
  
  
  我们追逐自由之始,也许正是失去幸福之时。自由从来不等同于幸福,也许恰恰在它的对立面

来自: 豆瓣
作者: 一点一$    时间: 2012-8-28 13:48
  当我们谈论自由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最近看了一本书《自由》,在阅读时,思绪像捅了马蜂窝一样都钻了出来。旧的体验,新的发现,一下就充满了脑子。书里几乎没有出现过自由这两个字,但是扉页上的话提醒着读者:自由带给我们的原来是幸福之外的一切。
  自由,甚至在我还不知道它是什么的时候,就定做人生的一个追求。那个时候,自由的意义仅仅是想要摆脱束缚的一种渴求与欲望,狂热的生命力的一种声张。稍后,我觉得自由意味着可以选择,可以改变。如今在现实、责任与道德的缝隙写下自由这两个字,不得不问自己,自由是什么,自由能带来什么?以前我一直以为:自由即使算不上获得幸福的充分条件,也是必要条件吧。你想走向幸福,自由便是必经之路。但近来却有点认同作者的迹象:自由和幸福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幸福该是人生的最高追求,却太与个体的体验与理解有关,雄鹰与雄鸡的幸福又能有什么相似之处。如若幸福果真与自由无关,那么自由是否还值得我们去奋力追求?
  小说里作为自由主义者的伯格伦德一家人,帕蒂溺爱儿子冷落女儿,并且一直都爱着丈夫沃尔特的朋友理查德并最终出轨,举止言谈怪异,抑郁症缠身;乔伊因和母亲之间的矛盾日渐加深而背弃家庭,高中就住进了女友康妮的家中,上大学后发现康妮是个怎么都摆脱不掉的麻烦;沃尔特和女儿只能在工作和学校的空间里躲避并维护着自己的一小片空间。自由让这一家人彼此愈来愈远,帕蒂无法拉近自己与儿女之间的距离,沃尔特与帕蒂感情却始终似是而非。而独居的音乐人理查德,看来是最自由不过了,多年的努力,唱片最终成功之后,却无法继续而放弃了音乐去做装修工。自由似乎让人变成了一座座独自承受的孤岛。其实仅仅自由并不能让人变得更好。自由对此结果无能为力,因它只提供给人选择的空间与可能。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自由并不比顺从带来的更多。是否应该放弃呢。不,绝不!唯有自由比我们能想象得到的珍贵更珍贵,也比我们能想象得到的困难更困难。
  途径不该变成目的,不能为了自由而自由,然而空间可以转化为能力。当你获得自由的时候,你应该获得野生动物一样灵动的眼神,而不是酒鬼耷拉着的眼皮下木然的眼球。让自己成为自己是每个人的责任,而承担对自己的责任,是最高的道德。承担对自己的责任应该作为选择自由的前提,而不是摆脱束缚。如果你能够对自己负责,能利用自由并让自身变得更好,才有资格享有自由;反之,看着自己跌进深渊而无力把自己拉起来的,还是不要把自由变成毒品。诚然谁也无法一开始就获得这种能力,所以才要在自由带来的风雨中,吸取营养,自然生长。而强大的心灵与强烈的渴望将指引着生命前行。
  一度我很疑惑,《自由》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也没有魅力迷人的角色,却一直让我着迷。其实吸引我的不过是,人物在做出各自的选择后,心灵与心理上的挣扎与前行。人性大于天,而只有自由能让人性自然的伸展。自由的思考去确定内心真实渴望的追求,自由的选择去顺从人性最想要呼吸的期望。善恶美丑会冲破躯壳生长出来,自然生长、痛苦挣扎、肆意释放、奋力反抗。这一定不是每个人都愿意都能够承受的,可能会因对立而分裂,因承受而崩溃。但是这些与幸福无关的经历,让我们看到更多未知的自己,让灵魂按照自己的意愿与自我去较量,去调和人性的种种倾向。如果失败,能看到自己的限量,如果成功,那成为的自己一定是坚定、淡然、纯粹、真实的存在。自由实在是我们所能获得的最珍贵的拥有,连幸福也为之黯然失色。
  最后用米兰·昆德拉的一句话来作结语: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我已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前走。

来自: 豆瓣
作者: 誌李ご$    时间: 2012-8-28 13:48
  不喜欢外国社会这种混乱的关系。
  所谓的自由,我不敢说是不是幌子。
  总之,我不喜欢。
  和我想像之中的自由,完全不一样。
  真正的自由,我想应该是先遵遁了约束的相对自由,
  而不应当是放任!
  我怀疑此人的思想。
  仅为我个人的观点。

来自: 豆瓣
作者: 瞎凑热$    时间: 2012-8-28 13:48
    新世纪之初,《帝国——全球化政治秩序》成了第一本在全球引起轰动的理论著作,它与其说是对“帝国”的颠覆性研究,不如说是一个宣言,以批判的形式宣告了一个新“帝国”的到来。此书的两位作者麦克尔哈特和安东尼奥奈格里认为,“正是在美国宪法的全球扩展中,帝国得以诞生。”对“帝国”将在全球迅速占据上风这个趋势,两位西方左派虽满怀沮丧,却也断言不可阻挡。
  
    非常凑巧,美国小说家乔纳森弗兰岑也在世纪之初,发表了一部超过四十万字的大部头《纠正》(2001年),在小说中,他通过对日常生活和个人欲望之细微处的观察,预言了这个想象中的“帝国”所面临的内在危机:它在瓦解。果然,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结束的时候,我们惊异地发现,“帝国”确实没有迅速取得胜利,反而深陷各种泥潭,遭遇到“中年危机”。而这时,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结尾,弗兰岑又发表了另一部超过四十万字的大部头《自由》(2010),在上一次的预言之后,又用同样的方式为这个十年作了总结,“自由”无法为“帝国”带来幸福和安宁。
  
    理论家总惯于高屋建瓴,站在意识形态、政治和经济的角度指引历史发展的方向,仿佛只要看到滚滚东流的长江水,便可以假想它是一个无限的奔涌过程,存在着一个直接的源头和另一个直接的去处,全然不顾它实际上是无数涓涓细流的暂时汇聚,最终也将分散到无数的涓涓细流和毫无方向可言的海洋中。在这一意义上,意识形态并非意识形态,它不过无数个人欲望博弈和叠加的过程,体制也并非体制,而是无数日常生活的汇聚。或者说,只有深入到个人的内心欲望和日常生活中,历史才会展现其真实而鲜活的面貌。这正是文学、尤其是小说的工作重点。弗兰岑干了一件漂亮活,在理论的时代,在新闻占据统治地位的文字空间里,捍卫了小说的独特价值。
  
    从内容上看,弗兰岑世纪头尾的这两部小说至少有着两个共同点,第一,它们发生的起点不在繁华喧闹的东部大都市或者热闹奢靡的西海岸,而是在美国中部;第二,它们都以一个中产家庭为叙述对象来展开故事。
  
    选择圣裘德和圣保罗这两个名不见经传的中部城市,弗兰岑显然有其用意。在这里它们不仅仅是地理学意义上的中部,也是文化社会学意义上的腹地和核心。纽约或者洛杉矶总是因其鲜亮招摇而被人看作是美国的象征,但正如我们在中国生活的经验所展现的那样,大都市的声音虽然能通过报刊、网络、校园和会议被放大,但事实上它们只是在曲折地反应一个国家的价值取向和文化面貌,它可能是前瞻的,但不是决定性的,广阔的内地才是真正的主体,才是决定一个国家历史走向的真正力量,前者是用来表演国家性的,后者才是真实的国家性。
  
    因此,选择中部作为《纠正》和《自由》的出发地,弗兰岑显然是以空间作为腾挪转移的手段,深入到历史和社会的深处,然后再从根部,走向枝繁叶茂之处。譬如在《纠正》中,那对作为源头的老夫妻生活在圣裘德,而他们的子女则从那里出发,分散到了纽约、费城乃至立陶宛,而《自由》中的那对中年夫妻,后来也离开了圣保罗,分别到达了美国政治之都——华盛顿和经济文化中心——纽约。在这从美国腹地到达前沿的小说之旅中,我们看到,所谓全球化,更像是大都市之间的一场游戏而已,即使在“帝国”的核心地带,全球化也似乎不曾发生过,日常生活中的美国社会更像是一个物质发达但观念保守的乡村社会,人们更关心自己的房子、婚姻、子女以及与邻里之间的各种交往和纠纷,对它们之外的世界似乎并不在意,或者说是漠视的,所谓进取的美国,不过是政治和经济精英们的夸大其词或者生意策略。某种意义上,倒是处在全球化边地的中国,要比美国具有更多心怀世界的浪漫情怀。当然,这是闲话。
  
    同样,小说选择以白人中产核心家庭为观测点,也深具匠心。在美国,甚至税收制度都是以鼓励核心家庭建设为准则而设计的。同时,核心家庭也是调和个人自由和社会秩序的最佳粘合剂,是美国社会得以成立和稳固的基石。在主流的好莱坞神话中,核心家庭不断以爱情、婚姻和子女的面目反复出现,成了英雄们总是能打败各路反派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在某种意义上,自由只是美式价值观的门面,在其内部真正起支撑作用的其实是核心家庭实践。因此,核心家庭是最适合用来解剖美国社会的标本,其中以白人和中产为特征的核心家庭又代表了这种美式价值体系的主流,弗兰岑非常精准地抓住了典型,让他的微观史诗得以顺利展开。
  
    相比《纠正》,《自由》所选取的这个核心家庭,更具象征意义。这一家子的女主人帕蒂,按她邻居们的观察,在温柔和善的表面下,藏着个冷酷、自私、好胜的“里根分子”,她真正在意的不过是她的孩子和房子,邻居、穷人、祖国、父母甚至她的丈夫都算不了什么。很显然,她身上浓缩了共和党式的保守倾向。而她的丈夫沃尔特,则表现出更多的民主党色彩。他是个环保主义者,对少数族裔怀有好感,甚至爱上了一个印度裔女孩,同时对穷人怀有同情,虽然他无法和他们在实际中沟通,虽然为了自己的政治抱负最后还是把他们给牺牲了,但他的中左派倾向显而易见。这样一对家长,正好暗合于美国主流社会的两种主导性政治立场。而他们的儿子乔伊则是个崇尚自由的个人主义者。在帕蒂看来,他天赋异禀,从十一二岁起就在追求个人自由,试图跟父亲平起平坐,为了赢得经济独立,还乐于给人打短工,做点“骗钱”的小生意,帕蒂显然将他当成了自己的继承人。女儿杰西卡是个勤勤恳恳、活得认真的乖乖女,她似乎与父亲更为亲密。设计这样的一个核心家庭,作者应该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精心布局的结果。
  
    和《纠正》相似,《自由》也用了一多半篇幅,描述了一个来自中部的核心家庭走向瓦解的过程。在《纠正》那里,瓦解更多是出于自然原因,老一代白人男性家长在走向衰老,他得了帕金森病,即将老年痴呆,作为家庭秩序的绝对核心,他的衰老直接导致了秩序的瓦解。但在《自由》中,家庭的核心是两个人,而且都正当壮年,身体和事业至少在小说开始时还正处于上升趋势。因此这个核心家庭的瓦解显然不是自然原因的衰朽,而是一场中年危机,它是欲望和心理层面上的瓦解。
  
    瓦解首先开始于乔伊这个被帕蒂用自由放任的方式培养起来的骄子,在追逐自由的过程中,他终于偏离了帕蒂预想的轨道,让帕蒂第一次意识到,乔伊想要的自由并不是她为他设计好的那种自由。但问题是,自由一旦被给出之后,便再也没有收回的借口了,于是这位被帕蒂寄予厚望的骄子和家庭决裂了。这对帕蒂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她原来以为自由是一种继承性的关系,是一种可以在先辈和后人之间被无限传递的普世价值,但儿子的背叛,让她认识到,自由成了一种纯粹的个人体验,它是不稳定的,是无法形成共识的。儿子的这个革命性举动,一方面是一种背叛,另一方面又似乎是一种解放,她心中另一个被社会性角色压抑的帕蒂被唤醒了。她想起多年以前,她曾暗恋过丈夫的好友、摇滚乐手理查德,这个男人也是个把自由当作个人体验的先锋派。作为社会性动物的沃尔特和帕蒂当年都不约而同地被他深深吸引,只不过最后在以婚姻和养育后代为目的的社会性选择中,帕蒂牺牲了她的个人欲望,挑选了更有责任心和爱心的沃尔特作为配偶。儿子的背叛,间接地将她从社会性的链条上解脱了出来,她终于主动和那个魔力非凡的摇滚乐手偷了情。如同多米诺骨牌效应,她的背叛,也让沃尔特有了追求他的个人自由的借口,两人因而顺理成章地分了手。这分裂看似是家庭内部的分裂,某种程度上也投射出美国社会深处的分裂,这个以自由为凝聚力的社会,却正在因为自由而失去凝聚力。
  
    而另一方面,当自由不再作为一面虚构的旗帜,而成为一种具体的个人体验时,每个实践自由的个体,时时处处感受到的却是不自由。帕蒂的自由无法忍受理查德的自由,乔伊想尝试其他可能性的自由,又被康妮痴心的自由所威胁。只有当一个人真正实践自由时,才会突然发现自由的不可能,或者说,人们在乎自由,只是因为他们自身的不自由。
  
    最后,沃尔特和邻居之间关于猫和鸟的纠纷似乎是弗兰岑对《自由》作的一个总结性发言。沃尔特爱鸟,他有保护鸟的自由。邻居爱猫,他们有养猫的自由。但问题是猫要去抓鸟,于是两种自由变成了一对激烈的矛盾。斗争的结果是双方都失去了自由。这时帕蒂忽然从天而降,以乞求的姿态与沃尔特和解。当沃尔特接受了帕蒂之后,帕蒂又用她女性的社交才华,与邻居打成一片,沃尔特和邻居之间的矛盾也随之一下子迎刃而解,在双方消除了对立之后,当自由不再成为一个问题的时候,自由反而轻易地来临了。或许,这才是人类生活的真相,所谓自由不过是一种虚构,正如“帝国”也不过是一种虚构,自由是否可能不重要,“帝国”是否存在也不重要,所有这些故事不过是一些借口,大家真正要做的,不过是想尽办法一起活下去。                                                         

来自: 豆瓣
作者: 秤蝎$    时间: 2012-8-28 13:48
         每看完一部电影,看完一本书,我都会迫不及待到豆瓣上看其他人的书评,带着一种崇拜的心情去认真仔细的看,只是我始终没有找到跟我相似的想法,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太过浅薄。
      我没看过纠正,自由是我看过的唯一一本乔纳森的小说,没有比较,我只能说,乔纳森才是真正讲故事的高手,才会把帕蒂这个人讲的这么栩栩如生,每一章每一节都让这个人物一点点的丰满,就好像是真的有这么一个人,好像其实这就是帕蒂的手稿,导致她完美婚姻走向毁灭的导火索,同时也是最后促成这个结局的关键。
      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人像我一样震惊于帕蒂这种矛盾的人格,作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她本该是一个热情甚至应该有点暴力的形象,可是,完全相反,她自卑懦弱胆小,被强奸了居然都不会尖叫,明知自己的朋友是这样一个人也不知道反抗,明知自己不爱沃尔顿还是和他结了婚。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震惊到不行,我看了第一反应是,还好,我的生活正常而且幸福。不过这都不及乔伊与帕蒂断绝让我来的震惊,或许是帕蒂过度的爱让乔伊觉得受到了束缚,为了得到自由,他选择抛弃这份爱,选择了一条与他母亲背道而驰的路。于是,自由带给了乔伊一系列选择,而他却,在这些选择中迷失了方向,差点走错路。所以,乔伊当时选择的并不是真正的自由,他选择的不过是披着自由外衣的陷阱。还好最后乔伊没有走错,或许,康妮起了不可忽视的重要的错误,每一次乔伊准备好要跟康妮分手,但只要以后康妮打电话,或者一见康妮,那种想法就会被内疚或是可怜等等其它情感所代替,因为康妮的存在,一直保存着乔伊在自由之后渐渐消失的某种道德情感。所以,为了康妮,他送去了那一堆锈掉的原件,把赚来的钱捐给慈善机构,重新走上了正常的人生道路。让我印象尤其深刻的是乔伊在他的粪便中找戒指的那个场景,有多形象我就不多说了,重点是什么促使乔伊一直在自己那么恶心的粪便中一点点的挖下去的,是对康妮的爱吗,我看不是,我想,在他在第一块粪便的挖的时候,他早就不把他仅仅当做是粪便了,这就像是他乱成一团的现实生活,他要获得戒指就得忍受恶臭,忍受恶心,外面敲门的詹娜是自由的诱惑,他本可以放弃继续寻找然后享受自由赠予他的美女与金钱,可他却疯了一样一直在里面挖,好像要与这样的现实做抗争,所以他胜了,在最终找到戒指的那一刻他终于看清了一切,选择面对现实,选择放弃这份让他难以承受的自由。
      在这么多人物中,我最爱的还是理查德,看似他是真正自由的那个,放荡不羁,不把自己的生活当一回事,可他却同时也是最不自由 ,为了友谊,为了爱情,他一直在承担着属于他的那份责任并且真诚的活着,只是或许他并不够坚定。其实我认为,沃尔特不一定不知道帕蒂和理查德之间的暧昧,帕蒂对乔伊到底溺爱,乔伊冤家般的i理查德相似的个性,他只是假装视而不见,就像他假装自己不被拉丽莎迷惑一样,做一个好人的期许压的他喘不过气,当帕蒂的手稿摆在他的面前,这么多年他伪装起来的,暴戾的一面最终爆发了,正是他的假装最后促成了拉丽莎的死,也是拉丽莎的死让一起完结,让一切可以从头开始,还好,结局很好,让我意犹未尽。
      最后,我想说,真正的自由是受束缚的,每个人都有自己该承担的责任,还有请认真并真诚的活着,我想或许,这是帕蒂最后想要告诉我们的。

来自: 豆瓣
作者: Andy$    时间: 2012-8-28 13:48
          自由就是一个人自由的做出自己的选择。自由是什么?自由是帕蒂在被强奸后自认倒霉甚至还看着自己的母亲去施暴者家参加晚宴。自由是帕蒂在无名湖边的小房子里顺从自己的心和理查德偷情。自由是帕蒂在冰天雪地中苦苦等待并与沃尔特重归于好。自由是什么?自由是沃尔特在山顶剥离开采之初明知道这个项目对环境危害巨大却不得不为了资金向媒体辩解此项目的好处。自由是沃尔特在华盛顿顺从自己的本心说出自己对这个项目的不满。自由式沃尔特在得知帕蒂出轨后和拉丽莎的激情享受。自由甚至是沃尔特作为计划生育支持者却希望别人少生一个以让他和拉丽莎生一个。在书中,总是有不同的因素导致主人公无法自由的做出选择,我想能够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而不用去考虑如此多的外部因素就是自由!

来自: 豆瓣
作者: Scorpi$    时间: 2012-8-28 13:48
         600多页的精装本,终于看完了~ 其实,不单单是自由,任何事物都要有个“度”,过着这个度,自由也不自由了~~
          整个故事是以美国政治为背景的,读的时候,还有点费劲
          

来自: 豆瓣
作者: ZnTU$    时间: 2012-8-28 13:48
  迅速的咽下了整本书,过程充满了焦虑怀疑,不仅是对书中的人物,还有自己。
  但感谢最后的结局,有个这么温暖的结局,使我释怀且感到由衷的高兴。
  
  我不明白美国人对爱的认识对家庭的认识,以及性在这一切中所占的比重。本书的所告诉我的,和我以前所接受到的关于爱和家人和朋友的认识完全不同
  朋友之间的竞争,父母令人诧异的对待自己孩子的刻薄,以及自己对自己的误解....我感到令人不安的焦虑,因为令人不安的真实....
  我却不知道缘由,他们3者间的感情尤其使我难以理解。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那样,为什么最后他们能继续走到一起?
  跟一个自己认为爱着的人上床,喜欢他的大橡皮擦!可为何她内心深处爱着的人却还是沃尔特?
  我知道她的青少年时期所经历的痛苦,却无法理解一切为何演变成了如此。对沃尔特和理查德也是如此
  我能从文字里看到他们内心的变化,可却无法体会其中的情感产生的缘由
  
  凭我现有阅历能理解的,是帕蒂和母亲和解(还有老沃尔特的拒绝)
  帕蒂想远离她的家庭,到最后却发现她和父母是如此的相像
  环境的潜移默化,自己居然不知不觉变成了自己所讨厌和要逃离的人
  在我身边不乏这种家伙,他们所憎恶的人的特质,似乎就是他们自己的特质。
  而且我自己也有过,当我第一次发现这种情况时,感情上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若说沃尔特和帕蒂这对,经过30年的磨难,终于认识到自己既是对方人生中最糟糕的也是对方人生中最美好的。我想往后的日子,应是值得期待的美好的日子(可弗兰岑没多写几页让我来体会)
  令我担心的倒是 乔伊 和 康纳 这一对。如帕蒂所说,他们从没吵过架。
  
  直到现在,我还是无法理解,为何书名为《自由》?
  我看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己之间的关系
  
  

来自: 豆瓣
作者: 何适之$    时间: 2012-8-28 13:48
  史诗式小说
  
  
  
  一本厚厚的现实主义小说,在21世纪意味着什么?起码对于读者,这就是一个十足的挑战。在魔幻现实主义,极简主义,意识流等各类后现代创作手法轮番在读者中走俏时,弗兰岑耐得住寂寞,依然坚守着19世纪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路子,不能不令人佩服。
  
  弗兰岑在小说人物面对情感纠葛时,都给予了最深的理解和同情。身份的焦虑是全书贯穿的共同主题,伯格伦德夫妇在面对各自的身份转换时,都以为自己能够做出英明的决定,却发现到头来,总是与自己所持守的价值观发生严重对立。沃尔特年轻时,是如此的乖巧,保守,乐观,进入华盛顿之后,却整天侃侃而谈于那些穷人是如此的短视和没有觉悟,以至于最后帮助煤老板欺压普通人。而他的夫人帕蒂总是娇宠着自己的儿子,可到最后儿子与他闹得不可开交,她才明白正是因为她的过分的溺爱,才会形成母子二人如今的僵局。反倒是他们共同的朋友卡茨,虽然生活中也总是有小纠结和小牵绊,但总体上还是把握住了自己最初的那份简单和纯真。
  
  整部小说的主体部分是在《2004》年一卷,那一年布什取得了连任,而就在一年前,布什因怀疑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对伊发动了全面战争,民怨四起,人们纷纷游行反战,一如六七十年代的越战时期。
  
  事实上人们对于战争产生的焦虑情绪更多的来源于三年前的911事件,弗兰岑在小说中对于沃尔特儿子乔伊在911事件后所表现出的迷茫也是更多当时美国年轻人的想法。新千年刚刚到来没多久,一个靠自由民主享誉世界的国度就遭遇了这样的重创。如果说国家安危,世界和平这样的主题已经被这个消费主义时代所彻底摒弃,那自身的不安全感,对于生命的幻灭感,在任何恐慌的时代却都是流行的主题!
  
  
  
  技术与现代传媒:自由“敌人”?
  
  
  
  弗兰岑在公开场合曾不止一次的表达了对现代电子技术与流行文化的痛恨,譬如他反对读电子书,因为那会“对出版业造成致命伤害”。但另一方面,他似乎又不得不依附于现代传媒的力量,尽管对于欧普拉相当有意见,他还是会去她的节目上去推广他的书。那是全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媒体平台,只有在那儿弗兰岑作品才能被更多的读者阅读和接受。在《自由》中,弗兰岑借摇滚歌手卡茨之口表达了对现代政治文化的不屑:“iPod才是共和党政治的真实面孔,我们只关心我们想听的,忽略其他一切”。
  
  或许这句话很好的总结了弗兰岑眼中的当代美国社会,在人们片面的强调个人自由之后,带来的是家庭情感的支离破碎,道德上的虚无堕落,以及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传播学大师波兹曼认为,电视文化让人们彻底丧失了思考的意识,它创造了全新的一种话语方式,让你不知不觉之中沉入期间,而不管它的内容有多么无聊、琐碎及混乱。而网络时代的到来,无疑更加加剧了波兹曼在传播学意义上所言的“娱乐至死”。当满大街都出现了新一代iPhone的发布海报时,当全球果粉为之欢呼雀跃时,作为作家的弗兰岑却清醒的看到,消费主义时代,人们对于思想,道德论证,自由及其后果这样的人文关怀主题早忘记的一干二净!《自由》一书封面上那句“原来自由带给我们的,是幸福之外的一切……”,或许是对弗兰岑这一思想的最好脚注!
  
  
  
  权利与善,谁该先行?
  
  
  
  美国成为消费主义的美国,除了技术上的巨大推动因素,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当代自由主义的公共哲学所宣扬的“自愿论”价值观。自由主义宣称把人作为能够选择自己目的的自由且独立的自我来尊重,政府应该悬置各类道德争议,让人们“自由选择”!
  
  作为与美国自由主义思潮对立的另一派系,社群主义者对于自由主义的批判也就在此一方面,社群主义者不能接受中立的权利框架,他们把人类的美德视为一种荣誉,提出各类明确倾向的价值判断,积极追寻美德与荣誉!如此看来,《自由》中对美国社会道德堕落的批判,从某种程度上也给作者带上了社群主义的“帽子”!
  
  
  
  19世纪俄罗斯黄金时代的作家如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托尔斯泰,他们在作品中对于人类文明前景的忧虑,对于道德状况堕落的思考,如今在弗兰岑这里重新被唤醒,时间已经到了21世纪,此类小说的警示意义却不会丝毫减弱!

来自: 豆瓣
作者: nnnno$    时间: 2012-8-28 13:48
  这本书写的很好。我准备看第二遍。
  
  但是最让我不解的是作者对拉丽莎这个任务的处理,她的死亡,阻碍了结局和人性的更深刻描写。如果拉丽莎没有死,沃尔特还会选择和帕蒂在一起么?沃尔特终究是受拉丽莎的热情,勇敢,才华,美貌,对他的崇拜所有这些客观条件的存在下爱拉丽莎,还是无条件的更爱自己抑郁的妻子,这两者中哪个是真正的爱情,哪个分量更重?可是拉丽莎的死戛然而止,让上帝在这两者中做出了裁判,这不是完美的。

来自: 豆瓣
作者: 吃货$    时间: 2012-8-28 13:48
         什么叫做自由?自由式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还是?故事主要围绕着帕蒂,理查德,以及沃尔特之间发生的。故事的导火线应该来自于沃尔特离开之后,帕蒂的自由而导致的悲剧。文中的每一个人看起来都是自由的,但是每一个人却又被他人所牵扯着。如同封面上的一句话,自由带给我们的是除了幸福之外的一切。我们每个人都渴望着自由,但是从来没有人去想过拥有自由之后,自己能否习惯自由。帕蒂,沃尔特,从小被家庭所束缚,长大后拥有了自己的自由,但是所谓的自由就一定能比不自由更好吗?不见得。
  
         文中许许多多的配角也是很精彩,比如康妮以及罗伊,阿比盖尔等等。拥有自由后所做的可能是好,但是也可能是坏。罗伊利用自己的那自由过的应该算是一个美满的结局,阿比盖尔利用自己的自由却造成了一个悲剧。
  
         理查德也是一个代表吧。他一直都是一个自由的代表?结果为自己最好的朋友家里带了了悲剧。自由有时候不仅是你去追求,有时候也是会不由自己的来到。
  
         其实自由真正是什么?天知道。
         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自由。这样不是就很好了么,不过千万给自己的自由过了火。

来自: 豆瓣
作者: 金胡子$    时间: 2012-8-28 13:48
  三年大学生活戛然而止。我本想抒情,三年的各种情事呼之欲出,俯拾皆是,比如说伟大的友情,甜美的爱情,亦或是深深的师生之情(我对辛老师真有满腔的情怀要抒,但都是后话)。低头酝酿良久,抬头看看题目,我决定不去抒情,想来抒情是一种病,我不能做一件自以为有病的事,哪怕大多是人能从这件事中看到美好中的遗憾,看到遗憾中的美好,并为之心痛,为之叫好,为之悔恨,为之祈祷。今后我不能放纵自己做这种事,哪怕思想开小差,也不能被周围氛围感染,坚决不能,我须保持对这种事强烈的免疫力,以防被其招安。
  早些年,高中时期吧,写语文作文,我惯于抒情。那时抒得不亦乐乎。印象中我写过的一篇周记,写的内容好像是抒发内心孤独的感受的,被老师批了一个大大的“好”字,现在想起来,不免惭愧有余,但终究是一场经历,试想谁没有过情窦初开,乳臭未干的时候呢,幼稚难免。
  
  
  前段时间,跟高中时期的朋友一起吃饭喝酒聊生活。四年时间,朋友从一个精瘦干练的浪漫主义者蜕变为一个有些微胖的现实主义者。朋友高中毕业,家中条件拮据,未能上大学,转而打工养家求生存,做的是药品销售。朋友问,你当初选择当医生真明智啊!我说我现在还真有些后悔,主要是学医太耗时间了,对于那些硬性的知识也丝毫提不起兴趣来。朋友说,好好干,将来红包里钱不会少的。我说自打初中毕业后就没拿过压岁钱了,哪里还会有红包?朋友说,你是不是傻,你看那些大夫手术前哪个不收一两个红包的,你要是不收人家病人家属还不放心呢。还有,那些大夫开药,哪个不是开最贵的药,提成啊!我说,我不这样做也能过活啊,不一定要这样坑人啊。朋友说,我靠,装逼啊。这就是现实,赤裸裸的现实,你要想过得好的话,你就得这样干,你不这样干,生活很难的。朋友说完,讥讽的表情在其脸上若隐若现,拿起酒杯,一饮而尽。我也喝了一口,问,你现在平常没事还弹弹吉他,遣词造句吗?朋友说,我去,还在那抒情呢,什么阳光雨露,什么鸟语花香啊,有个屁用。我说,我也早不抒那些情怀了,甚至对那些幼稚的情怀开始怀有厌恶之情,但面对残酷的现实,我总有满腔的怒愤。朋友说,接受现实吧,你有多大本事,光愤怒有什么用,值几个钱?我反驳,虽不能挣钱,但生活总不能只是干巴巴的几张钞票吧。朋友大喝道,现在有钱就是牛逼。切,对牛弹琴!等你走向社会,你就知道什么是现实了,我现在跟你说什么都白说。朋友说完,脸上的讥笑已经像现实一样赤裸裸的了。
  酒过三巡,朋友有些微醉。朋友大谈做销售时候的艰辛,对生活感慨唏嘘得淋淋尽致,令我也感到社会的险恶,生存的不易,甚至能感觉到向社会现实妥协后的快感。最后朋友向我传授经验,如何展现自己,如何讨好上司,如何欺诈患者,如何挣得更多,不一而足。我说,不至于这样吧,我先按我的方式来,先让我试试吧。朋友见我冥顽不灵,有些无奈,于是我们不欢而散。
  回家路上,我对自我产生了怀疑,我怀疑当我面对迷雾重重的社会能否再坚持着自己的那一套干下去。三年大学生活,看人情冷暖,分分合合;世间百态,居心叵测。我回首在大学期间做过的事,历数下来,对事没几件,错事一箩筐。与人交际,乏善可陈。朋友劝我,非友鄙我。性格中的缺点,可能会造成别人对我的误会,我不去主动澄清,你看我是啥样那就是啥样,黑锅我主动背在身上,不差你那个,我就这样干了;我无法控制自己的表情,我不能一边脸上笑着说“是”,一边心里骂你“傻逼”,你说一句我不愿听的,我回一句“滚你妈的”是客气话,因为我不能骗你,我骗你的话,我就对不起你;我看你不顺眼,我就表现给你看,甚至在这方面我是看人不看事,你说一句话,我首先产生怀疑,再从怀疑中慢慢理智;我就这样干了!
  听别人谆谆教导,做人要圆滑,走向社会更要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我试过,但每次我都觉得做作的有些不知所措,主要是表情跟嘴里说出来的搭配不好。我就放弃了。别人说,你别这样!我说,我就这样干了!
  关于现实。现实是大多数信奉的那些所谓的生存哲理。总有一条道是大多数人追求的,你挤他拥的,蜂拥而上,头破血流,在所难免。你往这走,争捷径,走后门,好吧,我让路。如果一个东西是大家都追求的,哪怕是起初令我欢喜的,都会激起我内心的反感。大家走这条路,那我就另辟新径,哪怕是走得慢些,也还是可以欣赏路边的野花天上的白云。有人说,大家都这样做,你这是逃避现实啊。我不跟你解释,我就这样干了!
  
  我内心欢喜的可能是你认为不靠谱的,那我就靠了。我像少女怀春一般怀念那些逝去的美好,望穿秋水般憧憬理想的未来。那些我错过的人,做错的事,我一并怀念了;那些即将遇到的更加美好的人,我即将再次做错的那件事,我也一并憧憬盼望着。
  我目前所做的就是我所爱的,并且怀着赤诚之心,我将怀着狗对屎一般的情怀迈步向前,痴心不改。
  “保佑我暂时成为小孩子专注的一笔一划的写下去,别长成个面目可憎疲于应酬的傻大人。”
  一个字——“干!”
  

来自: 豆瓣
作者: 未见的$    时间: 2012-8-28 13:48
  还没读完这本书就迫不及待想倾诉读后感,这是在我的阅读史上很少见的。不算是个细致的读者,此间多次分析帕蒂的内心,她的成长模式融入她的生活,她对待情感的模式已经被她内心的枷锁禁锢,以至她在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时惯用了思维先入为主的模式。旁观者一眼能看清的东西,当局者有时候需要很多年才明白,但纵使如此,旁观者又怎可读出主人公心中那些暗藏的小澎湃!和主人公相似的成长经历,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不断的反省自己,反省自己这些年在那些人和事上反反复复的纠葛,这是一部精彩的小说,于我而言,这更是一个值得深究的故事。

来自: 豆瓣
作者: 山月($    时间: 2012-8-28 13:48
  濒临灭绝的现实主义
  
  在《自由》这部六百页大部头的最后,印有作者弗兰岑的一句话:“我唯一不会谈论的问题便是自由,对读者而言,这似乎是一个独立的考验。我希望你们在读完后能抽出五分钟来想一想:这本书为什么叫‘自由’。”这其中,反叛、乃至挑衅的意味是鲜明的,在经历了艰难的阅读之后,我们依然无法回避这个举重若轻的质问。
  其实,我们也大可以给弗兰岑贴上某种反叛和孤绝的标签。他对奥普拉·温弗瑞的拒绝和其他种种我们眼中的怪癖早已经成为典故,而他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呈现出来的将近五十万字的《纠正》和《自由》,无疑显示出一种笨拙、沉重而老派的作风。无论是在评论家、作家,还是在读者眼中,现实主义都意味着一脉更加久远的传统,我们熟悉的是现代主义和后现代层出不穷、不断更新的标签。更重要的是,在“自由”早已成为主流价值观,为我们所习焉不察时,弗兰岑力求以一部小说(《自由》的副标题即为“一部小说”)展开正面强攻,撬动我们关于自由的反思和追问。
  面对弗兰岑这个稍显异样的存在,我们的消费时代和流行文化依然能够颇为艰难,但却最终一如既往地将其收编和吞咽。《时代》杂志给他献上“伟大作家”的花环,弗兰岑也终于成为了奥普拉节目的嘉宾,而《自由》也毫无意外地成为了全美畅销作品,它的反叛和异样似乎恰恰成其为最大的商业价值。
  只有在这个时候,我认为慎重对待弗兰岑的质问才显得至关重要。一反常态的创作手法,厚重的篇幅,皆是为了提示“自由”一词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和其间的张力,而错过这些则意味着一种遗憾和对作者的辜负。
  
  民主制下的嫉妒心
  
  法国青年托克维尔在对美国民主制度的考察之中,慎重而睿智地提出了民主制下的嫉妒心这一命题,“不可否认,民主制度使人们心中的嫉妒感情发展到了最高点。这与其说是因为民主制度给每个人提供了使自己与他人拉平的手段,不如说是因为人们总是觉得不能得心应手地使用这些手段。民主制度唤醒和怂恿了永远无法完全满足的要求平等的激情。这种完全的平等,总是在人们以为得到它的瞬间,便从他们的手中溜走和消逝了”。而追求平等,无疑是以身心自由为前提的。
  这种嫉妒心和求胜心在小说主人公帕蒂那里得到了再清楚不过的展现。在家中缺乏关注和关爱的帕蒂,将从事篮球作为使自己出类拔萃的诉求和对父母一种无言的抗争;而在膝盖意外受伤后,她则全身心投入到家庭生活中,只是为了做一个比她母亲更出色的家庭主妇,克服她所认为的母亲的种种缺点。她在自己的自传中多次剖明心迹,承认自己具有强大的好胜心;而在这种好胜心的背后,则深深埋藏着她的不甘和屈辱,“本是个明星和斗士的她,却被困在家庭主妇的生活中,她认为她应该为此得到补偿”。嫉妒和好胜心裹挟着帕蒂,她和自己的兄妹竞争谁的表现更出色,和父母竞争谁组建了更优秀的家庭,和康妮争夺自己的儿子乔伊,甚至嫉妒丈夫沃尔特无条件的得到理查德的爱……
  而如果我们再将目光调整得开阔一些,便会发现嫉妒和竞争关系其实无处不在,每一个人都心怀不满、不甘落后。
  沃尔特和理查德,大学舍友和长期的朋友,他们之间也一直存在互相竞争和奋力追赶的微妙关系,而这种竞争和好胜的欲望在沃尔特那里表现得尤为强烈。在理查德的音乐专辑《无名湖》大获成功后,沃尔特行动的转向堪称怀有好胜心者的绝佳样本,“于是,沃尔特变得争强好胜。他曾经被诱使着相信自己才是两人中的大哥,但现在理查德再次纠正了这一想法。理查德或许私下里棋下得不怎么样,也无法和女人保持长期的感情关系,且算不得一个好公民,但他却因为他的坚持不懈、他的目标明确和他那出色的新歌获得了公众的喜爱和敬仰。这使沃尔特突然开始痛恨他的大宅、他的庭院、他倾注了如此多时间和精力的小小的明尼苏达股;他把自己的成就贬得分文不值,令帕蒂感到震惊”。
  自由,赋予了人们自主行动、追求个性的权利,谁也不能被另一个人决定、妨碍和干扰。而在古典政治经济学那里,推崇促进竞争的自由市场,则构成了自由主义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小说中一章的标题就直截了当的命名为“自由市场促进竞争”。
  自由是竞争的导源。在自由和竞争的关系中,存在一个自身不断加强的恶性循环过程。自由的个体在竞争的路上一路狂飙,又因为有道义和权利为支撑,而愈发理直气壮一往无前。正如小说中借沃尔特之口所表述的那样,“而如果你没有钱,你就会愈发愤怒地紧抓住你的自由不放。……你可以是个穷人,但有一样东西任何人都无法从你手上夺走,那就是你拥有想怎么糟践你的生活就怎么糟践的自由”。
  
  自由的同质体
  
  弗兰岑不仅讲述了一个有关嫉妒心的故事,更是在讲述一个悲剧的故事。自由的竞争关系能够带来对道德的败坏,小说中展现的帕蒂的出轨、家庭亲情的淡漠和疏离、经济活动中的残酷和不人道,皆是生发于自由理念下的竞争关系。
  不过,暂时放下这些宏大的层面不论,对一直求胜心切自视甚高的个人来说,自由竞争所带来的最大悲哀,是猛然惊醒发现自己的平庸,是明白自己所有的努力都付诸东流,自己其实仍然或者一直未能挣脱平庸的牢网。
  弗兰岑在小说中,清晰地展现了这一点,这无异于对自由幻梦的一记猛击。好胜心切的帕蒂和沃尔特,结局悲惨而落魄。帕蒂几乎落得众叛亲离的地步,深陷抑郁的深渊,成日借酒消愁;沃尔特受到理查德刺激,期待能在环境保护方面干一番大项目,遭遇巨大失败后回归到他多年前的职业,重新成为自然保护协会的管理员。
  就像一直在追寻独立的乔伊所表述的,“这不是他本以为他是的那种人,也不是如果能够自由选择,他愿意成为的那种人”;也如沃尔特的父亲埃纳尔所展现的,“在这里,一个儿子仍然可以想象他自己是特殊的。但是,这种特殊感最受不了的就是其他同样自觉特殊的人的存在。埃纳尔用他那与生俱来的智慧和艰苦卓绝的劳动成就了一定程度的富裕和独立,但这两样都不是那么充足,之后,他就成为愤怒和失望的研究样本”。这种相似性,在代际之间依然存在,父亲临终前依然表现出来的对周遭事物带有的愚蠢的嘲笑口吻,使帕蒂意识到自己和父亲是多么相似,并顿悟了乔伊对自己厌恶和逃避的缘由,因为这不正是和自己如何对待父母一样的道理吗。
  在这种追求不凡却最终坠入平庸的历程中,心灵受到磨难,而德性则被败坏。强烈的好胜心,是一种逐万物而不返的姿态,而当一切落空,仅存陈年的自哀自怜。就像帕蒂所感受的那样,她用她的自怜搞砸了一切,“她的自怜从何而来?这过度的自怜?几乎无论按什么标准来衡量,她的生活都是非常舒适的。她可以用她每一天的每一时刻去探索更像样、更令人满意的生活方式,但在她所有的选择中,在她全然的自由中,她所找到的似乎只是更多的痛苦。自述人几乎要被迫得出这样的结论:她因为过得如此自由而可怜她自己”。
  这个自由的悖论其实深藏于自由主义理论的基石中。现代意义上的自由观念,意味着破除以往神权、王权和特权观念对人的束缚和羁绊,而倾向于将社会中的人处理成独立自足的同质体。因为唯有这种同质体,才能保证每个人拥有相同的自由权利。而恰恰是这些自由的同质体,注定了这种悲剧性的、普遍意味的相似。
  
  “强迫他自由”
  
  考虑个人的自由权利时,不得不注意自由的界限,严复在翻译密尔的《论自由》时,将其译为“群己权界论”,可谓深谙个中精髓。政治学者伯林在总结以往思想资源的基础上,区分了两种自由观念,即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前者指自己的活动空间和本应该去做的事不受他人阻碍、制约的自由;后者意味着不仅没有外在干预,更意味着以某种方式行为的权力或能力,强调人应该是自主的,排除非理性欲望。
  正是积极自由的观念,引发了人们的恐慌。所谓的“国家意志”“权威观点”“集体观点”等可能取代人关于自主的自由判断,成为决定一个人是否自主、是否代表了真实自我的标准,而消极自由下的行动和思想,却被斥为不自主的、非理性的、没有代表真实自我的。积极自由给压迫、强迫提供了可趁之机。激进的人民主权论者卢梭曾提出了带有“强迫自由”意涵的观点,引起了无论是自由主义学者密尔还是保守主义学者柏克的一致批评。
  弗兰岑在小说中,也思考了这种自由观的越界。正如我将在下文分析的,这一方面表现在父母子女关系中,另一方面表现在美国的对外战略中。
  《自由》中的悲剧意味,很大程度上是由自由观念对传统家庭的败坏来展现的。已经分析过的相似性,再一次明确的显示,帕蒂的父母和帕蒂自身,在对待自己的孩子时都带有一种极其强烈的先入为主的偏见。他们唯恐力有未逮,将自己的意志和观点完全地灌输到子女中;在培养过程中,也表现出强烈的进攻性倾向,力图为子女包办一切而不留下任何余地。“她(即帕蒂的母亲乔伊斯)需要觉得自己非同一般,而嫁入爱默生家加固了她的这一感觉,当她开始生育孩子,她需要觉得她的孩子也非同一般,唯有这样才能弥补她内心的某种欠缺。……多年来乔伊斯一直传递着这些信息,一直纵容她的孩子们的生活被它们扭曲……”。扭曲的生活包括帕蒂过分独立的性格,和她弟弟妹妹一无所成的人生。帕蒂抚养乔伊时,则总是与他毫无保留的分享秘密,试图营造一种异乎寻常的亲密感;总之,她对乔伊的爱过了头。如此对待乔伊的方式,引起了他的强烈反弹,以致于不惜搬出家庭,并在余下的一生中和帕蒂的交流都是尴尬的。
  这种对自由观的过分信奉,却最终走向了自由的反面。所谓“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的确引人深思。
  
  新保守主义的道德困境
  
  弗兰岑的小说中也渗透了相当了政治内容,可以认为弗兰岑未曾回避对政治的思考,其中构成重要背景的政治事件当属美军入侵伊拉克。这一事件,深刻体现了作为美国对外关系意识形态指导的新保守主义(Neo-Conservatism)。新保守主义虽然冠以保守之名,但在思想资源上却对传统的自由主义观点多有借鉴,其保守特性主要反映在文化层面和对外关系层面。与新自由主义者力图建立一个互相尊重、互惠互利的国际社会不同,新保守主义者否认多元的文化价值观,因而冀求以美国所代表的文化、以美国的政治军事力量,领导国际社会、重塑国际秩序、匡范世界道德。
  乔伊的朋友乔纳森的父亲,“是一家智囊机构的发起人和声名显赫的主席,这家机构致力于提倡单方面运用美国在军事上的绝对优势,让世界变得更加自由和安全”。正是因为否认多元的文化观和自由观,难以容忍别人有权利持有错误的逻辑,乔纳森的父亲认为,“自由就是气得人屁眼疼。正因如此,我们才要努力抓住今年秋天被置于我们面前的这个机会。让全国信奉自由的人放弃他们的错误逻辑,开始接受更好的逻辑,无论需要采用什么手段都在所不惜”。
  再一次,我们看到以自由之名,对自由的尊重和保卫演变成对自由的压迫。这也恰恰是新保守主义的悖谬之处,坚持自由的价值,却又放纵对自由的侵犯与破坏。
  在这种思想观念下个人,他们又作何感想?对理查德而言,格莱美音乐奖上的反战言论,在他看来是格外虚伪和单薄,以至于他只能以无端崖之辞来应对对此事的反复追问;对沃尔特而言,当得知他的环保项目和一家伊战的供货商产生关联,他已经颇为愤懑,最终则在公开场合一吐不满和愤怒;对乔伊而言,在伊战中获取不义之财的他,则备受内心煎熬。
  这些均反映了新保守主义面临的道德困境。一方面,新保守主义者自以为占领了道德制高点,以一种优越的姿态去解放和拯救他者,具有充分的道德合理性;但另一方面,这种新保守主义的对外战略,虽然高举道德的大旗,但往往也与实际经济利益相勾连,同时漠视其他地区的文明成果,以自由之名,却犯下自由最不能容忍的罪行。在这种道德困境中,不仅有一个被撕裂的国家,而且有无数被撕裂的良心。
  
  在故事的最后,沃尔特和帕蒂重修于好,而这分明建立在对诸如宽容、理解、容忍等种种旧道德的回归上。但是,在小说的最好,我们看到的依然是一副郊区美国人的典型画面,表面上虽然和睦亲善,但彼此仍然心怀不满、暗自较劲。这一幕,和故事开头,和沃尔特与帕蒂曾是一个模范家庭的拉姆齐山地区的社区格局,又是多么相似。
  弗兰岑以艰苦卓绝的努力和超凡不羁的勇气,试图以一本小说平衡我们对自由的思考,这终究是艰难了些。不过,它依然是如此好看,并给人教益无比。我对这本厚重小说的评介,终归是挂一漏万罢。

来自: 豆瓣
作者: Althea$    时间: 2012-8-28 13:48
  (一)
  第一次看见弗兰岑是在经济学人上。第二次看到是Amazon的推荐单上。第三次是书店的导购推荐,我不知道是这本书,我推辞说我的书单目前还没排开。于是先标记成“想读”,还说我可能和这本书没什么缘分,一直想看但迟迟未看。早上习惯性的去图书馆溜了一圈,新书推荐扫一眼,赫然的被它的名字吸引了,显然过了好久我再次忘记了这个一点都不具特色的名字,但是一看到弗兰岑,我翻开了,没有臃肿的前言,所以迫使我一翻开就要读下去。希望了解一下这本我四次相遇的书到底为何这么渴望得到我。看了目录,那几个章节的名字让我以为是人类学或是社会学的学术书。可是其实是小说。
       讲的不是什么名人轶闻,也不是什么悲惨故事,没有什么特别的美妙语句,也没有什么跌宕的情节,但是却能莫名的激发起我们心里的同理心。作者没有特别多强调中心思想“自由”,而且故事也看似并不自由。可是字里行间却透出个中人物对自由无时无刻的渴望。Patty在walson 和Richard之间的选择,看似她是自由的,可是她却被对Walson的依赖和对维持完整婚姻的渴望结束了对Richard的眷恋。她几次尝试着逾越朋友与情人的界限,但是Richard只用了一句“请不要挑战我的底线”结束了整场充斥着欲望的戏剧。他尽力使他们的关系像喜剧一样收场,但是悲剧和喜剧的界限常跨越在一个片段,毋庸置疑,他们还是没有抵挡的过“情欲”这个看似天使的恶魔。他们尝试着去修补这份已经充满创伤的关系(正如Richard组成的“创伤乐队”的名字一样)。他们开始是自由的,堕落后被彼此束缚住。现在,他们想重新获得自由。可是上帝可不想让事情发展的这么简单。他们努力修复着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的心。他们远离了彼此,可是却更加牵挂。
       而Walson呢?他并不知情么?他从未怀疑过吗?他真的可以那么大度?作者用了一页的篇幅写当R和W发生了争吵的时候W可以一句话不说。我想这也许并非他缺乏男子气概,而是他成长的环境逼迫他学会容忍一切,学会大度的面对冲突。适时的逃避有时候是解决冲突的最好方式。作者频繁的强调Richard性生活是怎样的不节制,和他的颓废,但是作者却从来没有把R写成一个失败的人。他过度自由,等于没有自由。他羡慕W能有固定的性伴侣,但是他又控制不住他的生理需求。这种自由是可怕的。让我想起了我曾经说的那句“自由,是个人尽皆知的悖论”(我也选择它作为了题目)W和R从一开始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一个白皙秀气,一个黝黑(像卡扎菲)富有诱惑力。他们互相爱恋,却又互相埋怨,甚至嫉妒。很真实,不虚伪。而Patty呢?正如第一章所说的,她过于温顺。她17岁被强奸,是一个运动员,平庸无奇。0也曾认为爱情是伊甸,美丽无瑕。但是内心的她还是渴望一种魅力十足的生活,因为她带有“纽约乡下富家女的自豪感”。而正是这种特点才会使她碰到R和W这样两极化的男人。
  
  整个故事连贯,让我们一旦开始去阅读就无法停止的连贯性,窒息似的快速冲向结局,而这个结局想必拥有小说始料未及的尊严性。刚刚看到Walson和Richard探讨在华盛顿的Patty的生活,阅览室就要关门了。 to be continued...

来自: 豆瓣
作者: 矽钨铵$    时间: 2012-8-28 13:48
  这是一本属于美国人的书,是一本极其私有化的书。
  
  看其他许多外国小说,总是能在其中找到一些共鸣,不管处于哪种环境,只要是人,有人性之光,就能找到共鸣。
  
  我从未看哪本小说如此没有带入感,整个阅读的过程就是一个折磨人焦虑的过程。里面每个人的乐趣就是自我感觉与众不同,需要特殊的待遇,不断的刺伤其他人,每个人都极其自私自利。除了老好人沃尔特和他的妈妈。
  
  写作的手法有趣,以不同人物的独立视角配合时间推移来写,类似《冰与火之歌》但因为人物有限,每个人篇幅更大,心理独白和思考更长。类似心理医生著作般的心理描写和分析也精彩。
  
  可我就是讨厌里面塑造的每一个人物。
  
  似乎里面每一个人都带着愤怒,不成熟,孩童时期的创伤,极强的自大,自私,极强的自我主义。这一切都让我觉得喘不过气来,觉得恶心。里面的人(典型是帕蒂和乔伊)把自私自利当自由,努力追求的自由,就是可以随心所欲的追求欲望,刺伤别人而不需要背负任何内疚感。她们不断的痛苦,焦虑,烦躁,都因那一丝仅存的良心内疚和极强的自利主义的矛盾碰撞。因此抑郁,叛逆,上演各类看似凄苦的丑剧。
  
  如果有少数角色如此也罢,当一本书里寥寥无几的几个人物都是这样的个性会怎么样?
  
  就是看得很累。
  
  我看得出作者拼命想强调人有多么矛盾。
  
  好在里面的主人公,最后都慢慢变得成熟(都50多岁了),没有再留一个恶心的结局。
  
  美国那个世代的人,我不了解。难道书中描写的那种自大,叛逆,自私,自以为自己是世界最特别的人,傲慢,幼稚,就是他们的人生写照以及造成各种矛盾的根源吗?
  
  我想,今日的年轻人,的确更加早熟一些。
  
  这不是给我看的书。

来自: 豆瓣
作者: Diablo$    时间: 2012-8-28 13:48
  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吧,囫囵吞枣似的把这本厚厚的小说看完
  读完之后,并没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作者要透露的信息太多太杂,不是那么好消化的。
  美国社会几百年来所崇尚的自由,在作者眼里,似乎是那么的不靠谱,对渥伦特一家的影响,冲击,从他的父辈到他的后代,都有深刻的影响
  或许应该再静下心来研读一下

来自: 豆瓣
作者: 忘情风$    时间: 2012-8-28 13:48
  《自由》是乔纳森弗兰岑的最新作品,自2010年末问世便受到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内的各界人士追捧,被称为“后世得以了解21世纪美国的文学范本”。弗兰岑本人也借此作登上《时代》周刊封面,并被冠以“伟大的美国作家”之名。那么,这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呢?作为一个读者如我,在鼓起勇气翻开这本600多页的大部头前不免在脑海中有此一问。
  
  和弗兰岑上部作品《纠正》一样,本书一上来呈现给读者的仍是一个典型美国中产家庭:温和勤勉的丈夫沃尔特,热情但有些占有欲过剩的妻子帕蒂,成熟稳重的姐姐杰西卡,以及叛逆的弟弟乔伊。当然,这也是一个因种种纠葛而日益分崩离析的家庭。当弗兰岑在头一章以一种旁观者视角对伦德伯格一家进行一番白描式的叙述,并用几近漫画式的戏谑呈现剧中人物种种做为时,你或许会误以为自己在阅读维多利亚时代作家如狄更斯的小说,只是故事场景换到了世纪交汇的美国。不过,随即插入剧情的以女主角帕蒂为叙述人的厚厚“自传”,足以让你明白弗兰岑与传统的“故事叙述者”还是颇有差别,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
  
  当然,虽然有模仿当事人自述的大段插叙,以及不同角色为线索的“多角度叙事”,但本书并没有先锋文学或实验小说似的晦涩。故事整体流畅,细节生动。弗兰岑刻画的美国家庭细致独到,令人犹如亲历,这应该归功于他对书中人物不遗余力的塑造。他笔下的角色并非只为剧情服务的棋子,或是虽有个性但却没有内在发展的静态画片,即使第一章中给人以此种错觉,可作者随后便以不惜令全文架构松散的插叙述说男女主人公的童年、少年及青年时代,甚至回溯以上几代人经历,以阐释书中角色的性格形成。同时他以伦德伯格家为中心,向外层层拓宽,描绘他们生命中邂逅的各色人等,巨细靡遗。可以说,正是这种兼具深度和广度的人物塑造,令得《自由》中的主要角色拥有不可替代的内在灵魂。当你阅读时,你会感觉到这些角色内心的挣扎与痛苦,体会到他们的发展和成长,以及从其身上所体现的真实人性。某种意义上,本书中的人物不是因为剧情需要而被塑造,而是人物的成长与互动塑造了剧情本身。当然,为剧情服务的“功能性角色”也是存在的,如乔伊室友的姐姐詹娜便属典型,但即使是这样的角色也不会让人感到刻板。正是从人物的描摹入手,弗兰岑得以通过不同人等的交错编织出美国家庭乃至整个美国社会的宏大图景。这种手法不似狄更斯,倒与托尔斯泰相类。书中曾出现帕蒂阅读《战争与和平》的情节,也许并非偶然。至于如此一来必然导致的冗长篇幅和纷繁信息,也许可以被看做是对读者记忆力和耐心的一种考验吧。
  
  正是在这种由个体延至整体的远景式叙述中,弗兰岑展开了一幅当代美国社会的生动画卷,其恢弘之感倒是与书名“自由”颇为相衬。不过,本书并不是对自由的深情赞美与歌颂,而是对其充满了质疑与嘲讽。虽然书中角色也有其政治立场,但这也不过和其成长环境、宗教信仰一样是其一面,而非绝对的标签。即使本书得到了奥巴马总统的盛赞,也不能将其单纯看做民主党的政治宣传。书中也没有对自由进行什么哲学意义的探讨,而是通过描绘美国这个“自由国度”之中为自由而痛苦不堪的众生群像,用平凡人的生活经历不断拷问何谓“自由”。自由是什么呢?是像帕蒂那样纵容自己的情感而将生活与家庭弄到一团糟吗?是像她的两个妹妹一样随心所欲,结果始终难以自立吗?是像沃尔特的哥哥米奇一样,自私自利,最后妻离子散,孑然一身吗?是像帕蒂的儿子乔伊那样,为了背叛家庭的权威而刻意追逐本不属于自己的虚幻吗?是像沃尔特的祖父那样,用敌意和刻薄将自己与外部世界层层阻隔吗?是像布莱克一样,我行我素,不顾邻里的反对砍光自家院子的树木吗?是像科伊尔马西斯那样,为了追逐中产阶级的梦想,为了拥有自己的越野车、等离子电视而放任环境被日益破坏,让鸟儿失去栖身之地吗?自由之名下,却是无数病态的煎熬:焦躁、抑郁、冷淡、歇斯底里、互相伤害……充斥着整个社会的,是庸俗的理想、虚假的满足、盲目的乐观、横流的物欲,以及无处安放的自由。难怪本书题记中叹息:“自由带给我们的,原来是幸福以外的一切。”
  
  早在半个世纪前,英国人类学家约翰高乐就在其剖析美国国民性格的著作《The American People》中指出,美国人对于自由近乎偏执的坚持,并非来自表面那么崇高的说辞,而是源于其对权力的恐惧和忌惮。自美国推翻“父国”英国的统治而自立,这种恐惧便埋藏于美国人性格的深处,并以各种非理性的形式表现出来。本书即使不算高乐著作的当代注解,也堪称是对这种精神烙印至今仍存的一个证明。当帕蒂因为童年的伤害和家庭的冷漠而意图脱离父母的权威,她所做的却是立即陷入一个有着病态占有欲的同室伊莉莎的控制,只为获得一份虚无的安全感;之后她又在感情漩涡中过快建立家庭,为日后的分裂埋下祸根;在儿子乔伊身上投注过多情感,导致母子反目成仇。而乔伊反抗父母权威的方式就是走上与父亲不同的政治立场,并与母亲不喜的邻家女孩康妮“搞上”,然后又为了所谓的自由和成功,去追求那个明显不合适自己的物欲化身詹娜,并将自己陷入一场荒唐的骗局之中。弗兰岑以一种极其刻薄的笔法,将陷于矛盾纠结中的乔伊刻画成一个十足的丑角,奚落之意溢于言表。至于沃尔特和理查德,两人之间的“竞争情结”始终横亘在本应深厚的兄弟情谊之间,“自由市场促进竞争”这一标题本身似乎已经是对自由主义的莫大嘲讽。“自由主义”意味着“自己由自己做主”吗?可在这样的旗号下,人们却在不停伤害自己、伤害他人、伤害整个地球。难怪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曾说:“自以为自由的人,哪儿都不在”。
  
  面对这样的自由困境,应如何应对?弗兰岑通过书中沃尔特和理查德的经历,给出了两条不同的路。理查德是反抗者的代表,他曾用歌声来抗拒社会的同化,但最终发觉这也不过是商业社会所制造的另一条“口香糖”而已。于是他放逐自我到社会边缘,但这条逃避的路也让他放弃了应有的责任,失去了改变世界的力量。沃尔特则代表责任者,他的一生几乎贯彻各种责任。他对父亲负责,即使父亲对他刻薄异常;对帕蒂负责,即使她更爱理查德;对家庭负责,即使儿子对他不够恭敬,即使有年轻助手的诱惑;对地球负责,结果为此沦为富人的傀儡和破坏幻境者的帮凶……他的责任感,反而令他成了被妻子背叛的丈夫,成了别人眼里的怪人,令他饱受精神焦虑之苦,甚至濒临崩溃。可见在一个病态社会里,责任之路也一样崎岖难行。何况他的社会主义倾向在意图消除过度自由弊害的同时,是否又会走得太远呢?可惜的是,弗兰岑对此论及甚少。书到最后,沃尔特和帕蒂在经历了伤害与冷漠后重归于好,理查德也开始重新创作音乐,乔伊则放弃了不切实际的迷梦,选择与康妮牵手。相比之前,他们是更加“不自由”了吗?还是说,建立在爱与责任,尊重与信任之上的,才是真正的自由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在书中,而是需要我们在自己的人生中领悟。
  
  而在当下的中国,人们是否已经做好准备和弗兰岑探讨自由的负面也是令人怀疑的。我们更愿意看到文学作品中表现的,是挣脱束缚压迫奋而争取的自由,是老大哥的视线下求而不得的自由。与阉人谈论性解放的危害是否为时过早呢?弗兰岑的前一部作品《纠正》在2008年已有译本,至今却依然反响寥寥,似能说明一些问题。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如今的中国也与美国一样走在物质主义和商品经济的道路上,人口增长的压力和对环境的破坏相比美国更是过之而无不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否还应该把美国式“自由梦”当做值得效仿追寻的模板?也许本书应该会让我们有所警醒。
  

来自: 豆瓣
作者: 蓝调芊$    时间: 2012-8-28 13:48
  
  《自由》作者:乔纳森.弗兰岑,中译本:缪梅,610页,499千字,被定义为那种濒临灭绝的真正好看又伟大的小说,而我,刚刚翻完一遍。用“是自由,也不是自由”的主旨来说说这本登上美国时代杂志,被称为“伟 大的”小说。
  
       其实,合上最后一页的时候,内心是释然的,半生的纠缠,终归是落下了帷幕。乔纳森.弗兰岑,真不愧是写故事的高手,好人沃尔特,篮球运动员帕蒂,摇滚歌手理查德,这样三个不相干的人却真真切切的互相爱慕或者叫做“互相仰慕”着。21世纪初的十年,美国,三个人,一个时代,几个相关的家庭,以及如9.11,伊拉克战争的政治事件,还有蔚蓝莺濒临灭绝物种的保护,以及错纵复杂的各个人物的生活细节。如果仅仅用好文笔,好故事,似乎并不能说明乔纳森.弗兰岑的自由有多么伟大,而恰恰正是他的细腻,字里行间散发着对人性的洞察和思考,得以呈现出各个人物在这个时代的大背景下挣扎,抑郁,纠结的内心状态,一些精妙的名子,不得不使人停下来斟酌,重读,或者拍手称快。
  
       “来这个国家的人,不是为了钱,就是为了自由。而如果你没有钱,你就会愈发愤怒地紧抓住你的自由不放。就算抽烟会杀死你,就算你喂不饱你的孩子,就算你的孩子会被疯子们用突击步枪射倒。你可以是个穷人,但有一样东西任何人都无法从你手上夺走,那就是你拥有想怎么糟蹋你的生活就怎么糟蹋的自由."
  
         是自由,也不是自由。当自由过度,一切是否还和幸福有关......
  
           
        整本书,分五个部分,前后两个章节,分别以邻居的视角来写沃尔特一家的情况,但又截然不同。邻居的视角见证了这个家庭前后的变化,然也正反映了中间那些年所发生的各种事件。乔纳森.弗兰岑,不得不要说说他的细腻做得功夫了得。邻居:前后有很多人,但是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那么清晰的一个社区,那么清晰的社区里住着的每一户人家,当帕蒂一家一家的拜访,一家一家的送上自制的曲奇饼时,读者其实也跟在帕蒂的身后一一的拜访了这些邻居。单身带着一个女儿的邻居卡罗尔,街坊们讨厌的保尔森夫妇,以及喜欢和沃尔特对着干的琳达,等等,每一个,都如此亲近,就好像这些人就在身边,一片喧哗声中,众人登场,但各有各的生活,各有各的个性,不落下一人。
  
  
      第二部分《错误已经铸成》 是以帕蒂的视角写的一部自传,交待了三个人物之间的各种羁绊,以及主人公帕蒂由一名篮球运动员,到一名家庭主妇,到出轨,到抑郁,最后酗酒成积。而这份手稿最后落入丈夫手中,后者震惊,愤怒。而谁又记得,在那个三次错误的发生前,主人公帕蒂是如何的熬过那思想斗争的半个下午,自述里说“时间以一种奇特的方式流逝着,今天, 在空耗了无数个下午之后,准确的提出抑郁就是(时间似乎没有尽头却又令人伤感地飞逝,每一秒都满满当当,每个小时却又空无一物)。帕蒂的抑郁绝大部分可能就是因为拥有了太多自由,所以才有了足够的时间随意的践踏自己的自由。
  
     
       第三部分《二00四》开始多方人物先后出场,沃尔特的工作搭档拉丽莎年轻,活力,单方面深爱着沃尔特。叛逆的儿子乔伊以及邻居卡罗尔之女康妮,正直的女儿杰西卡,以及阔别两年的好友理查德因为蔚蓝山基金再次加入沃尔特的生活。而理查德记起来,“痛痛快快地就某个现实问题进行一番讨论是他想念沃尔特的原因之一。”而这些讨论涉及政治,涉及战争,涉及山顶剥离开采,涉及森林复植,涉及蔚蓝莺保护区,涉及环保,涉及人口过盛,涉及选举,涉及战争。关于人口过剩自始至终都是沃尔特关注并且想要做的事情,他说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动力因,形式因,目的因。那么在自己的巢穴里遭到乌鸦和流浪猫的捕食是蔚蓝莺数量减少的动力因,而栖息地被分割是其形式因。可是目的因呢?这个目的就是我们面临几乎一切问题的根源所在,那就是这地球上的人太他妈的多了。” “而他们还批评互联网,和电视网---从来没有任何中心,也没有什么共识,只有无究无尽的小小嘈杂声,我们从未坐下来进行任何形式的对话,只有廉价的垃圾信息和无益的盲目发展。所有真实的,可靠的,诚实的东西都正在消失,无论是从知识还是文化的角度来看,我们都只是像台球一样随意反弹跳跃,对恰巧出现的那个最新刺激作出反应供。” 这样深入的谈话在全书中比比皆是。每一个人的语言论点无不反映出这个人物的性情以及主张个性。包括乔伊和室友父亲的对话,一个政治的犹太家庭,双方的谈话也意味悠长。  
  
      至到后来,开始一一展现帕蒂的家庭:有钱的爷爷,爱好公益的律师父亲,参加竟选的政治母亲,无法走上社会,性格怪异活得一塌糊涂的兄弟姐妹。 以及沃尔特的家庭:爷爷,父母,以及两个兄弟各自的生存现状。
  
      这里面,出现人物众多,每一个他们都不能称之为坏人,但他们各自活得都如此痛苦,但痛苦的原因又各不一样。“而那些抗争的主人公,则无不陷入知性与道德的怪圈。沃尔特供职的环保基金以肮脏的权钱交易方式运行,但这确系资金来源所必需;乔伊打工的国防承包商将破铜烂铁卖给政府赚昧心钱,令他备感煎熬;长期在乐坛失意的理查德终于在格莱美奖上扬眉吐气,却看不惯嘉宾反战言论的伪善嘴脸……道德、良心、亲情交织为一个人性选择的修罗场,举手投足处处浸透生命的挣扎却仍徒劳如“弹球游戏里那只单纯对撞击作出反应的弹珠,唯一的目标就是为了活着而活着”。然而,就在这声声雷同的“撞击”中,立场截然不同的人却舔舐到彼此处境的雷同:乔伊的困惑仿佛复制了父亲的困惑,而沃尔特终于在两难中选择了沉默,他们像帕蒂那样从消极的“放弃”中获得解脱……至此,这些读来如此熟悉的对位情节的寓意赫然浮现:正是在亲历和认知家族历史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人们重拾了因代沟、误会、背叛,或是其他事由而失落的理解与宽容。
  
  
      第四部分是《错误已经铸成》的序,是沉默的六年。这六年,帕蒂开始觉醒,对大而无当的“自由”的热爱敌不过对“失去一生挚爱”的恐惧,空虚的心灵毕竟不是“自由”能够填满的,最后,帕蒂选择孤注一掷放弃所有,重新唤醒两个过往的甜蜜记忆。最终,回到最初的样子。但经历过人生一番碰撞之后,对自由的苛求有了另一番的释义。就像沃尔特眼中的麻鳽:它们在地面上谦卑而鬼祟,一如它们那泥泞的生存环境,但一旦飞上天空,却高贵而骄傲。
  
       这一切的一段往事,各种人物上演着的美国21世纪十年史,及穿插着的20世纪的回忆史,无不说明生活真的并不美好,但正如文中所说:人们的不幸中含有某种幸福,如果这种不幸恰如其分。

来自: 豆瓣
作者: 西红柿$    时间: 2012-8-28 13:48
  从最初的阴暗,到中间的有几分想摔书而去,当然不是对作者,而是对书中的女主人公的愤怒,最终我咬牙坚持读到了最后的那一丝光亮。合上书,一个感触:我不得不说作者确实是个很会讲故事的人。
  书名叫做《自由》,可我通篇看到的是个人的狗屁自由是如何伤害爱自己的亲人,而且是爱的越深,则伤的越伤。从帕蒂的父母如何在女儿最需要帮助时,“背叛”了她;从帕蒂如何在挑逗沃尔特沉浸于爱时,又在做梦与沃尔特最好的朋友理查德上床;理查德则在朋友与朋友之妻间走钢丝、、、、、混乱,从亲人之间的关系到人与时代的关系。
  好在最后那个结尾让我从黑洞里爬出来透了口气。
  

来自: 豆瓣
作者: 舒涵64$    时间: 2012-8-28 13:48
  还有几十页没有读完,不忍读完。
  自由是一种对人生的全新认识,而这种认识需要太多的勇气。书中没有人是自由的,也没有人不自由,而最自由和最不自由往往就是一线之间。感谢作者写出如此好看的小说,让我们能够更勇敢的去思考生命、寻找自由。

来自: 豆瓣
作者: 向日葵$    时间: 2012-8-28 13:48
     封面写着“自由给我们的是幸福之外的一切”。我在选择的关头看到这句话,之前以为,逃避现状去跟随自己的意愿才是真正的自己的自由,原来,在束缚中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所以,我选择了坚持在束缚中,试着做个心灵自由的人更好。
     这本给予我一个新的观点:我们在追求GDP增长的同时,试着想想,有时增长像细胞的增生,带来的结果并不一定都是好的。

来自: 豆瓣
作者: 西堤熟$    时间: 2012-8-28 13:48
  当沃尔特和帕蒂终于离开湖边的小屋。以拉丽莎命名的保护区成为蔚蓝莺最后一抹栖息地——一间湖畔小屋和周围一小片区域,象征着无处寄存又无处释放的自由老无所依的领地。
  自由如同清新空气中的氧气,是一切快乐生命的起点,不可或缺,却永远不会因为更多、更充足而带给活人更多的快乐和幸福。没有人会为每一次呼吸感到喜悦。或舒缓或急促的呼吸也从来不会成为我们生命中重要的事件,尽管它弥漫在生命的每一个角落,从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到你我死前咽下的最后一口气。这就是氧气,这也是自由。
  我把弗兰岑的《自由》送给朋友,几乎每个人都首先注意到这本书的厚实,足足600多页仿佛一道高高的岩壁,让人攀爬之前就心生畏惧。而实际上,语言的流畅和内容的铺陈,仿佛人生挚友间一场漫长的闲聊,绝无任何故弄玄虚、卖弄技巧之嫌。
  随后,越来越多媒体和论坛开始讨论这本书,围绕它的厚度,围绕它的书名,也围绕主人公各自的经历。然而,当我们并不缺乏氧气,却缺乏足够自由的时候,《自由》在中国越是畅销就越容易积累更多的误读和偏见。人们把自己积压的对于自由的理解倾泻出来,仿佛这样“一本小说”不仅要讲述一个长长的故事,还要承载我们对自由全部的理解和期许。这未免太过现实,又太过荒唐。
  《自由》的故事发生在美国,而世界各地不仅自由程度不同,对自由的理解和传统也千差万别。至少对于沃尔特、帕蒂、理查德、拉丽莎,对于乔伊、詹娜、康妮、乔纳森……自由不是他们的问题,自由包围下的人性、欲望、朋友、儿女或父母才是人生中永远纠缠不清,又没有标准答案的大问题。相比现实世界内涵无比广阔的“自由”和弗兰岑讨论美国式自由的专注,对人性的讨论或许是《自由》更具普世价值的另一个主题——一如那些已经收入全人类文学宝库的名著一样。
  关于人性,在《自由》中,我们可以看到最多的是纠结。这种心理层面的自虐源于人类——主人公和我们——矛盾的天性。帕蒂的温顺得到的只有伤害,中学被强暴的经历也仅仅是悲剧大幕开启的帷幔,在未来的婚姻中,温顺地听从命运安排的帕蒂没有从婚姻生活中获得快乐的极致,反而是与理查德的婚外情,让她短暂体验到背叛与毁灭的快感。背叛与毁灭的确有快感,尽管更多人愿意称为“自由释放的快感”,其实都一样。而这种快感在任何自我控制、压抑中绝不可能得到满足,就像沃尔特那样。他在内心挣扎中克制着对拉丽莎的情欲,巨大的忍耐并没有带给他任何快乐,对婚姻的忠诚没有帮他逃离爱情和友情的双重背叛。“他希望快感是对等的!”沃尔特对人性的奢望并非虚幻,只不过这种对等没有以他期望的方式呈现。当帕蒂被逐出他的房子,当他进入拉丽莎的时候,或许沃尔特也体验到了背叛与毁灭的刺激和满足。当他们终于对等体验了自由的快感之后,重新继续破碎的生活才成为可能。伯格伦德夫妇的开场恰如他们的邻居梅里所说,“我觉得他们还没弄明白要怎么活着”,可是结局却细致地解释了另一位邻居保尔森的疑问,“这两口子居然还在一起”。
  没错,是理查德撕裂了他们的婚姻,也同样是他帮他们在不完美的世界找到一条让婚姻“活着”的小径。放荡不羁的摇滚青年理查德一度坚定地捍卫着与沃尔特的友谊,直到和老友的老婆帕蒂上床,直到把帕蒂的手稿放进沃尔特的办公室,直到帕蒂穿着亚麻裙、蓝色无袖衬衫,伤心、温顺地微笑着说“我被赶出来了,你干的好事。”理查德没能从畅销的唱片、长途旅行巡演中获得的自由,终于在自我毁灭中满足。也在自我释放中,帮帕蒂和沃尔特扭转了婚姻日渐干涩与乏味的宿命。
  还有多萝西和吉恩、乔伊和康妮,还有很多人,他们的生命、爱情和婚姻在自由中缠绕、扭曲在一起。这就是为什么《自由》会写的那么厚,让习惯了微博、豆瓣、微信的我们闻之肃然的原因。关于人性的纠结之处,关于自由的舒缓与急促,这样的讲述篇幅并不夸张。这让所有与之有关的书评都成为难以触及核心的自言自语或凌乱的剧透。
  我们唯一能确定的是,这已经是一本伟大的小说,你可以读它,然后忘掉,十年后再读一次,再忘掉,直到你体验过他曾讲述的那些人性之后,再读一次——如果那时你还能阅读,而不是生活难以自理的话。
  自由始终伴随着人类,但对个人而言却终会无处安放。生命的轨迹注定是不断获得更多自由,又渐渐失去全部自由的过程。当我们看到蹒跚学步的幼儿,当我们看到轮椅上的老人,我们都会像他们一样,慢慢走进人生最自由的时光,再慢慢衰老,直到生命和自由终无所依。
  沃尔特关注着保护蔚蓝莺的计划,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赋予他们活下去的自由,每当看到相关的桥段,我都忍不住邪恶地想,弗兰岑也许永远不会想到,沃尔特和他的蔚蓝莺几乎可以理解为“自由是件鸟事”。
  相比之下,帕蒂更加洞悉人生——错误已经铸成。
  

来自: 豆瓣
作者: gin$    时间: 2012-8-28 13:48
  从弗兰岑的《自由》中读到关于后911美国社会与政治的段落时,颇有些怪异的感觉。一来出于某种众所周知的偏见,600多页的大部头小说,加之以细致的现实主义笔墨刻画当代事件,不免生出今夕何夕的错觉。二来,自由这个书名在当下语境未免显得有些“不合时宜”,自美国民主进程两百年来,自由一说显然已太主流太正确,以至于让人少了一份理直气壮来。
  
  《自由》的英文版原有个副标题“一部小说”(Freedom: A Novel),我个人颇为中意,细品之下颇有些双刃剑的况味。既明言是小说,一来既可平息某些自由主义者打了鸡血般的热情,二来,一提政治便头疼脑热的读者也可大松一口气。
  
  故事发生在一个典型的原子化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丈夫沃尔特伯格伦德是个典型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坚定的环保主义者,妻子帕蒂在成为家庭主妇前是个篮球明星,随后在家专心育子,转变为“一只殷勤友好的蜜蜂,快活地传播者社会文化的知识花粉”。伯格伦德一家温文尔雅、见过世面、举止得体,思想进步,无疑是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保守居民中的翘楚。但读者绝不会错过作者口吻中清淡的调侃,这几乎与那通常表现为蜚短流长的民间智慧合为一体,自然生长出一种敏感的怀疑来,要撕开这个完美家庭温情脉脉的外衣。
  
  然而矛盾几乎总是从内部开始的,伯格伦德一家也不例外。沃尔特发现废寝忘食为之奋斗的鸟类栖息地事业,被解读为与煤炭开发商的同流合污;自己的中肯的环保言论对年轻人似乎早已过时,大家只图一时之快,用偏激泄愤;儿子似乎是专门与自己对着干的,非但挂上了精英的“共和党人”式的假笑,更与911后大发战争财的肮脏交易搅和在了一起。
  
  妻子帕蒂的痛苦或许更具象一些,作为一个去政治化的母亲,儿子的反叛本身就足以令她痛苦不已。雪上加霜的是,儿子的背叛真正发觉了母亲的秘密,无论是他选择了贫穷而粗俗的邻居,还是投靠早年便与自己观念不和的古怪姐姐,都足击溃帕蒂一直以来想要表现得多元、友好、成熟的价值观的虚无。邻居背地里对完美帕蒂的猜测很可能是对的,她并不关心政治、不关心父母、不关心祖国,不关心穷人,不关心人口膨胀与人类的未来,她只愿意内缩在自己的世界里,她只希望和她的孩子绑在一起,守着内心小小的尚未被磨灭的诱惑和渴望。
  
  对作者弗兰岑来说,生活的真相远远不止这些,通往真相的痛苦之旅是对自己行为的复杂动机的深刻理解。沃尔特很快还会发现,他的诸多选择,无论是对帕蒂的爱,对环保事业的坚守,还是他的自我塑造,无不是要摆脱条条横亘在自己成长路上的阴影:是不公平对待自己的父亲,是粗鄙的哥哥,是感情深厚却永远处在彼此竞争关系中的大学同学。他或许还会发现自己对鸟类超乎寻常的热爱,不过是源自于雾霭中的惊鸿一瞥,那个飞扬洒脱的剪影寄托了被过多的责任所束缚着的,弱小而不自由的自我。
  
  这不免让我们想起哲学家对于自由意志之不可能的论调来,叔本华便有言道,“大家都相信自己先天是完全自由的,甚至涵盖个人行动,而且认为在任何时候他都可以开始另一种生活方式,从经验上,他会惊讶地发现自己并不自由,而是受制于必需品,而且不顾他的所有决心,他无法改变自己的行为,而这就形成从他生命开始到结束的生活,他必须扮演自己谴责的角色”。
  
  如果六百页的小说,所讲述的不过是主人公“在既定路线上又向前移动了一格”,未免显得太过抽象而厌世。小说有一种动人的善意,在某种程度上抵消了决定论给读者带来的压抑与不快。弗兰岑颇能够捕捉心灵中的悸动,尤其展现个体在探索自由意志中陷入的进退维谷、彷徨无助——尽管结果仍然不够令人满意,弗兰岑主人公们”终于“”不出意料地“在左冲右突中发现,原来世界留给意志自由的空间竟是如此狭小,而就在这小到可怜的区域里,还无不充满沉重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全书中最优美的段落,无疑是在伯格伦德家那无名小湖旁的度假屋里,沃尔特已经离开,只剩下帕蒂与丈夫的好友理查德彼此相对。在冰雪消融的一刻,帕蒂面对着年轻时倾慕的幻想对象,内心的奔腾不休,把世界塑造成一个纯粹盲目的幻想之地。然而沃尔特好像从未离开,他用特殊的方式参与着三个人的拉锯和角逐。对平淡生活的报复,对自我的失望,裹挟着欲望与爱情的外衣,让帕蒂的意志在责任与自由之间痛苦抉择。她的煎熬、试探、狂喜与内疚,俯首甘愿地承受加诸于意志自由的限制与惩戒,的确是我近年来读过的最真实而优美的篇章。
  

来自: 豆瓣
作者: 乔小囧$    时间: 2012-8-28 13:48
  人们提到乔纳森.弗兰岑(Jonathan Franzen)总会想起他那双眉紧蹙、神情焦虑的表情——带着这幅表情他登上了2010年8月《时代》周刊的杂志封面。这是《时代》封面近20年来除了斯蒂芬.金之外的唯一作家,与君特格拉斯、汤姆沃尔夫、乔治奥威尔和约翰厄普代克为伍。
  
  弗兰岑带着黑框眼镜,有着自然而蓬乱的头发,络腮胡,这并不呆板的形象之下, 却全是美国老派作家的风骨。“我想创作的是和眼下生活息息相关的作品”,他说。从《纠正》到《自由》,他的作品也和美国文学过去这十年里代表性的作品大相径庭,亚文化、女性、少数族裔和后现代创作这些元素都跟弗兰岑没有太大关系。美国小说界自上世纪90年代后开始倾向于对单个的个体在微观层面的描绘,弗兰岑的好友大卫福斯特的小说也在此列,然而弗兰岑的文学观却不赞同这一趋势,他坚持在小说中用全镜头的方式来写美国社会。他就像《时代》的那篇封面报道里描述的一样,是一种“海獭类作家”,和菲利普.罗斯、厄普代克一道,站在十九世纪现实主义的创作立场上。
  
  弗兰岑有一个九磅的戴尔笔记本,他却买来就拔掉无线网卡,还往网线插口里灌了胶水;他在《纠正》畅销时拒绝了奥普拉的读书俱乐部的邀请,翻脸说对奥普拉在美国出版界“独裁般的权力”感到不舒服,之后还饶有兴趣地写了篇文章叫“怎样保持孤独”;《时代》周刊给了他“伟大的美国小说家”的头衔,他却愤怒地对媒体说这真是一种“死气沉沉地,用微妙的方式表达出的蔑视”,“我甚至不愿意去谈论它”。
  
  他热衷于去描绘全景式的美国世相,写当下写大世界写主流文化,从核心家庭折射普罗大众,描摹家庭、婚姻、性和现代人的心理状态,去用各种手段隐喻出这个世界所出现的那些问题。这些老派作风和纯文学的写作却并不阻碍他成为当今美国最红的作家,连他的眼镜被偷了的事情都能登上报纸头条,这本大部头的《自由》(中译本612页)在美国也是一本畅销书。而当奥巴马捧着一本《自由》的照片广为流传时,当事人弗兰岑却说希望总统先生把精力放在处理国内亟待解决的国家事务上,“我投票给他可不是为了让他在文学世界里游手好闲的”。
  
  在大众消费文化充斥着整个世界的时候,快餐化的写作与阅读正消解着小说的社会责任与道德约束功能。即便劣币驱逐良币,也恰是自由的一种。自由即可以选择,而选择并不一定可以保证自由会一定朝着更好的时代迈进。而小说《自由》依然葆有浓郁的旧派小说观念,不为了讲故事而写故事。“我很清楚,我不再用讽刺手法写作,不再沉迷于让每一句话都起到取悦读者的作用。我试着把华丽的词藻从脑中驱逐出去一段时间,忘记现代主义,忘记后现代主义——让我们只用这四个人物来说话。”弗兰岑如是说道。
  
  从“怀疑有互联网的人怎能写出好小说”到“读者是朋友,不是对手也不是观众”,再到“静坐时比追逐时看见的更多”,弗兰岑有着很多的写作口号。而《自由》一书中的母亲帕蒂也是发扬了他那条“用第三人称写,除非有个真正独特的第一人称声音无法抗拒地出现”的口号。他在创造出引起读者同情和共鸣角色的同时,又给自己的写作信条增补了新番——“让语言适度”。他解释说,“我不想让读者厌倦,但这里的文字只需要做到适度,而不需要精彩绝伦。”
  
  和《纠正》一样,弗兰岑再次直击了美国人的共同缺陷,从家庭的内部矛盾开始着手,挖掘出核心家庭表面的裂痕之源。除此之外,他还试图去让人们去反思我们究竟错在哪里。情感纠结的母亲帕蒂、坚持当好人的丈夫,遭遇参与9.11后发战争财的肮脏交易之中的儿子乔伊的背叛。贫穷粗陋的邻居、观念古怪的姐姐、精神飘荡不定的摇滚歌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让一个美国中产阶级家庭伪装出的多元化的、成熟的梦想再次陷入虚无。
  
  这本书有许多幕发生在首都华盛顿,不可避免地触及了美国当下的政治问题,然而作者说自己并不想写一本“关于美国”的书。弗兰岑解释到:“我们当中很多人对眼下世界所面临的危机有初步的认识——能源问题,环境问题,地缘政治——这些确实是我想在小说中建立起的联系,但那并不意味着向读者传达关于美国的信息。当我在写作的时候,这点无疑是你能体会到的全部了。这本书的目的在于塑造一群通过彼此之间的戏剧冲突而被联结在一起的人物。要加入时事性元素很容易,我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完成,任何人都可以,但要塑造出一个我衷心喜欢、充满兴趣、难写却并非完全写不出的人物,那才是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做的。”
  
  弗兰岑始终还是在写人物,写小说。而他在《自由》里提及的这些本该与永恒对立的流行文化元素,像萨拉丝沃曼、蒂娜费、白色条纹、Wilco这些,也不过只是他将小说植根于所处时代的一个方法。“我不在意我死后小说会怎样,我在意的是当下的阅读和写作文化”,弗兰岑说。而这部从始至终耗费了近十年的小说,达到这一效果也并非易事,“之前我一直在《纠正》的阴影里写作,我每次新尝试的东西都像是对《纠正》的粗劣模仿”。
  
  最终他还是完成了这本注定成为(或者已经成为)经典的《自由》。和前作《纠正》一起,这本小说因家庭题材被归纳为“家庭编年史”式的写作。面对这个问题,弗兰岑停顿了很久,他回答到:“家庭是你唯一不能改变的东西,对吧?”
  
  坚持写作家庭这种不能被改变的永恒的宏大的主题,即便在消费时代,也是一个老派美国作家该有的写作自由。
  

来自: 豆瓣
作者: 天下有$    时间: 2012-8-28 13:48
  作为一个视钱财如父母的人,自从世界上有了图书网购这种勾当后,我几乎所有的购书都在网站上完成。虽然经常也去实体书店逛一逛,但主要是贪慕其中的氛围,一般不轻易下手。但是前不久却破了一次例。那是在书店看到一本新书叫《自由》,一个叫乔纳森·弗兰岑的美国作家的小说。腰封上是这样写的:“多年来,我们以为再也不会读到这样的作品:那种濒临灭绝的真正好看又伟大的小说。”“《纽约时报》、《时代周刊》《泰晤士报》《卫报》《卫报》公推为‘世纪之书’。”“年度选书NO.1。”众所周知,书籍的腰封就跟娱乐圈某些女明星的裤带一样,都是靠不住的,但这根裤带未免也太诱人了吧,于是我激情难耐地扯了一根。
  
  然后……好吧,我不肯定腰封上的广告是否属实,但我承认这部小说是多年来最让我激动的一部。阅读过程中的某些时刻,我仿佛回到了很多年前看金庸古龙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年代。但与金庸古龙阿加莎克里斯蒂截然不同的是,《自由》并不是一本类型小说,也不是有些人不以为然的通俗小说,相反,这是一本典范的纯文学小说……嗯,是的,它是一部伟大的小说,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的。
  
  小说的名字叫“自由”。自由是什么?我也不知道,反正自由和民主这些词汇在中国都是一些半推半就的解答。照我的理解,小说里的人物虽然有很多选择,但无论如何放肆,都在一个有限的边界内奔波。他们看似自由,实则不自由,把他们拴在一起的,是人与人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四个字:活给你看。孩子憋着一口气要活给父母看,长大后又宿命似地走上了父母的老路。最好的朋友憋着一口气要比对方过得风光,彼此相爱却又互相伤害。夫妻之间也是一样,即使相濡以沫多少年,相互之间还是有一种微妙的关系……一种可以称之为竞争的关系,竞争家庭的地位,竞争孩子的相似与爱,竞争共同的朋友的亲近。事实上,我觉得要为这部小说换个直白的名字的话,也许可以叫做“竞争”。
  
  按正统的说法,小说讲的是“美国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经历的梦想与失败,如果放在中学课本里,也许提炼出的主题应该是“反映了资本主义国家的虚伪、虚无和赤裸裸的人际关系”。但我不觉得因为作者碰巧是个美国人,讲的又是美国人的故事,就必然得出“美国家庭”如何如何的结论。
  
  虽然美国人总体上单纯快乐、没心没肺一些,但就这部小说而言,在阅读的全过程中,我没有觉得在对故事的体察、对人物的感受和对情感的代入方面有丝毫的障碍。中国人和美国人活法不一样,但一样免不了踯躅在人际关系的沟壑纵横中。退一步说,即使全人类都拥有肆无忌惮、为所欲为的自由,但天可怜见,作为人类的一份子,我们做出的每一个选择都来自于身边每一个人的推动或牵制。
  
  其实世界上本没有自由,说的人多了,也还没有自由。
  
  我花了几段文字来阐述我理解中的小说主题,但我觉得上面所说的一点都不重要。如果说故事是小说的血肉,那《自由》这部小说当然堪称血肉丰满。但作为一个有深度的男人,我要说的是,相比于内容,我更看重小说的文本。《自由》这部小说从主题到主题都是一流的,但比起它们更我迷恋的,是作者的文本叙述。这部小说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表达方式上非但没有一丝惊世骇俗之处,反而全篇都在心平气和和娓娓道来纤毫毕现。没有技巧,毫不花哨,却让人欲罢不能,这种大巧若拙的叙事在我有限的小说阅读体验中,堪称惊心动魄。如果说叙事是小说家的第一才能的话,我推乔纳森·弗兰岑跻身古往今来作家的第一阵营。
  
  《自由》还没看完,我就马上买了乔纳森·弗兰岑的上一部小说《纠正》。同样的大长篇,同样的美国家庭的故事,我期待着再一次在作者通过无与伦比的叙事营造出的时空中。话说最近复出的马原曾放言“小说已死”,我真心建议他读一篇《自由》,再考虑是否收回自己的话。
  
  原文:http://www.youyou5.com/post/3868.html

来自: 豆瓣
作者: 虾米$    时间: 2012-8-28 13:48
  掩上这本厚如砖头的《自由》,我长嘘一口气,乔纳森弗兰岑,这位自1996年便被选入“最佳美国青年小说家”的作家,如今终于可以摘去这个头衔而成为众多青年小说家师法的大家了。因为较之其获2001年美国国家图书奖的《纠正》,《自由》除具他早年凌厉尖刻、辛酸嘲讽的文风之外,又有在生活中长久历练而生的对人性的洞察与同情,透出的人情味浓郁到令人不得不凝神屏息,咀嚼玩味。
  
  《自由》书分五部。首尾两部篇幅不到全书的十分之一,以邻居的视角讲述主人公沃尔特一家的古怪情状,普通民众的保守心态通过日常的闲言碎语暗示与书名的背离。不过这两部又有区别,它们的对位则象征了全书各处情节的对位。
  
  《错误已经铸成》是女主人公帕蒂的自传,“依心理医生建议所写”,系帕蒂用于舒缓胸中块垒的疗伤之作。它用一种事不关己的第三人称书写,这固然是帕蒂为与自身保持一段足可令她看清病情来龙去脉的距离,但从其他人物的视角来看,这份自传除暴露了一些东西之外,也轻描淡写了一些东西,比如她的酗酒委实严重到令她的丈夫沃尔特和情夫理查德(也是沃尔特的终身挚友)都不忍目睹的程度。这份自传也是帕蒂与理查德关系的心声,要命的是,它不慎落入沃尔特之手,后者震惊于二十年婚姻生活竟有如许见不得人的潜台词。这份自传还有个尾声,帕蒂写来呈给沃尔特,不过夫妻和好并非得益于它们,正如它们并没有治好帕蒂的抑郁症,它们只起到一种别开生面的叙述作用,并构成全书的第二、四部。
  
  第三部《二○○四》分别讲述沃尔特、理查德、沃尔特夫妇的儿子乔伊的个人生活与事业。全书若干多边或双边人伦关系在此一一铺排,并通过沃尔特一家串联起诸多普通美国家庭,而如911、伊拉克战争、美国总统选举、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自由资本主义等重大现实问题,则如蝴蝶效应般盘根虬结于家庭生活的细水长流中。这种从个人家庭出发,如辐射般层层推进的宏大叙述架构全部采用现实主义手法完成。而作者对生活巨细靡遗的刻划,尤其是对人物千回百转的心理分析更是切中了本书的要旨——关于“自由”和因“自由”而生的人性纠结与家国情怀。
  
  帕蒂未成年时曾遭强奸,这是个不幸,但更不幸的是她全无为自己讨个说法的可能。她的教练要她为众多可能同样落入色魔爪牙的姐妹代言指控,而从政的父母却指出这不仅有伤门面,且色魔一家为白宫的座上宾,轻易不能得罪。虽然出发点不同,但人们无不要求帕蒂为了“集体”、“家庭”作出个人牺牲。由是,“责任”与“义务”以貌似公允的利己主义和真心实意的利他主义牢牢拴住了她,使她在人生道路上一直遭遇挫败。
  
  这一点也在家庭生活中孳生蔓延。帕蒂爱理查德的狂野、浪漫与性感,也爱沃尔特的体贴、温柔与善良,她有一女事二夫的愿望而无实践的可能,最后只好徘徊于包法利夫人式的出轨与安娜卡列尼娜的道德自疚之间。而她对乔伊无所不包的母爱,又使得儿子一再逃离,如诅咒一般重蹈了她与自己父母的决裂。为与家庭保持最后一线羁绊,她只好把自己训练成一个毫无自我的人偶。个人情感与生活的失败使帕蒂认识到为得到“自由”有必要学会“放弃”,她从放弃“责任”和“义务”中品尝人生一路下跌失重的解脱与快感。而这种解脱与快感却是毁灭性的,支付的代价是人际情感,对“自由”的追求最终铸成了“自由”的樊笼。
  
  这种虐心的写法在《自由》中比比皆是。比如这三角关系,理查德“被帕蒂吸引的程度并不比沃尔特被他吸引的程度弱,而他被沃尔特吸引的程度又或许要强过帕蒂被沃尔特吸引的程度”,撇去帕蒂,沃尔特与理查德堪比伯牙子期的知音之情自不待言,但他们之间那种微妙到无法言说的竞争更让人难以释怀。他们在很多事情上的共谋令帕蒂和其他女性心生嫉恨,但彼此各有胜负的人生又使他们备尝“自己输给那个他因为太爱而不忍心去痛揍一顿的兄弟时那种备受折磨的感觉”,而一旦“胜过”对方,便可让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尝到某种甜蜜的罪恶感。帕蒂的自传准确地捕捉到了这一情状,她为之取了个颇有社会学意义的标题,“自由市场促进竞争”。
  
  事实上,关于美国的自由主义,我们不必拎出美国宪法,光是911之后一个老牌政客对乔伊发表的演说,便足可让包括帕蒂和沃尔特两大家族在内的人们前仆后继。但自由主义的吊诡之处在于,“一个人可以想象他是特殊的,但是,这种特殊感最受不了的就是其他同样自觉特殊的人的存在”。尤其在竞争名义下,早期的资本积累完成并形塑为一个国家的政经制度之后,那些输在起跑线上的人便难逃在既有体制下被边缘化的命运。在经济上,他们沦为沃尔特父辈那样的底层民众,在社会生活中,则处处牵累于早已定型的游戏规则。他们就像一只只自以为“自由”的蝴蝶,翻飞于凶险的社会丛林,一朝落败,只能以沉沦失意、愤世嫉俗来应对,其无产流氓的心态为沃尔特这样奋力打拼的中产阶级所痛恨,却又为作者深深怜悯,“来这个国家的人,不是为了钱,就是为了自由。而如果你没有钱,你就会愈发愤怒地紧抓你的自由不放……你可以是个穷人,但有一样东西任何人都无法从你手上夺走,那就是你拥有想怎么糟践你的生活就怎么糟践的自由。”作者说这是一个阶级国家之能存活的因由,美国的政治传统得益于这种“自由”,信焉。
  
  而那些抗争的主人公,则无不陷入知性与道德的怪圈。沃尔特供职的环保基金以肮脏的权钱交易方式运行,但这确系资金来源所必需;乔伊打工的国防承包商将破铜烂铁卖给政府赚昧心钱,令他备感煎熬;长期在乐坛失意的理查德终于在格莱美奖上扬眉吐气,却看不惯嘉宾反战言论的伪善嘴脸……道德、良心、亲情交织为一个人性选择的修罗场,举手投足处处浸透生命的挣扎却仍徒劳如“弹球游戏里那只单纯对撞击作出反应的弹珠,唯一的目标就是为了活着而活着”。然而,就在这声声雷同的“撞击”中,立场截然不同的人却舔舐到彼此处境的雷同:乔伊的困惑仿佛复制了父亲的困惑,而沃尔特终于在两难中选择了沉默,他们像帕蒂那样从消极的“放弃”中获得解脱……至此,这些读来如此熟悉的对位情节的寓意赫然浮现:正是在亲历和认知家族历史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人们重拾了因代沟、误会、背叛,或是其他事由而失落的理解与宽容。
  
  到头来,对大而无当的“自由”的热爱敌不过对“失去一生挚爱”的恐惧,空虚的心灵毕竟不是“自由”能够填满的。我想,这长达600页的《自由》仿佛一种“试炼”,在尘世的一番摔打之后(阅读又何尝不是)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开头,只是这一开头孕育了诸多生机与可能,这便是首尾两章貌似相同却判若云泥的所在。而经此,这一描摹当代美国社会生活的细密画熠熠凸显其纹理:“自由”或许是我们一直在追求却无从到手的一个伪命题,它大约就如沃尔特珍爱的一种名叫麻鳽的鸟:“它们在地面上谦卑而鬼祟,一如它们那泥泞的生存环境,但一旦飞上天空,却高贵而骄傲。”
  

来自: 豆瓣
作者: 豆美护$    时间: 2012-8-28 13:48
  这本书很好,我找了许久了,里面的内容真的很好啊!什么是自由,怎么样才能有自由,你有自由吗?看了这本书,我相信你都能找到答案的。
  这本书很好,我找了许久了,里面的内容真的很好啊!什么是自由,怎么样才能有自由,你有自由吗?看了这本书,我相信你都能找到答案的。这本书很好,我找了许久了,里面的内容真的很好啊!什么是自由,怎么样才能有自由,你有自由吗?看了这本书,我相信你都能找到答案的。这本书很好,我找了许久了,里面的内容真的很好啊!什么是自由,怎么样才能有自由,你有自由吗?看了这本书,我相信你都能找到答案的。这本书很好,我找了许久了,里面的内容真的很好啊!什么是自由,怎么样才能有自由,你有自由吗?看了这本书,我相信你都能找到答案的。这本书很好,我找了许久了,里面的内容真的很好啊!什么是自由,怎么样才能有自由,你有自由吗?看了这本书,我相信你都能找到答案的。这本书很好,我找了许久了,里面的内容真的很好啊!什么是自由,怎么样才能有自由,你有自由吗?看了这本书,我相信你都能找到答案的。

来自: 豆瓣
作者: 思郁$    时间: 2012-8-28 13:48
  那本已经夭折的杂志《大方》第二期上曾刊登过美国作家乔纳森弗兰岑的一篇随笔《远方》。那是一篇风格有些奇特的随笔,可以看作是游记与小说理论的结合体。那篇文字给我留下印象深刻的是弗兰岑为遥远的传统,以史诗为所有文化的主要特征的旧小说观念辩护。前现代文化中,我们阅读故事是为了增长见闻、获得教益或是娱乐消遣。但在我们的社会中,纯粹为快感去阅读一个编造的故事,成了一种消费文化的主要方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把我们的文化与先前所有文化区别开来的,便是其无所不在的娱乐性。小说,作为一种具有两重性和态度面向的事物,已彻底改变了我们的态度,以致其本身陷入了不被需要的危险之中”,小说的社会责任和道德功能被消解殆尽。
  弗兰岑的担忧绝不是危言耸听,大众消费文化对我们日常生活的侵袭已经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阅读已经缩减成为了一种极为小众和学院的行为,代替大众文化品味的是充满了各种八卦消息和新闻的杂志,经典与名著日渐湮没无闻。2010年8月,《自由》上市前夕,弗兰岑登上了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并被冠以“伟大作家乔纳森弗兰岑”的称号。这一文化事件的标志性意义在于,我们既可以从中窥探到美国急需树立新的文化偶像,打造新的文化经典的迫切心态,也能察觉出美国文学早已面临断代断层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况。
  如果你读过了《自由》,你会很诧异这样大部头竟然也能够成为畅销书。毫不客气地说,它不具备畅销书的任何元素。当然,这并不是贬低这部作品,恰恰是一种褒扬。纯文学的畅销往往被认为是一种耻辱,尽管每位作家都会渴望自己的书大卖特卖,但大多数时候,作家更渴望的是文学众神殿中永恒位置——“伟大作家”。2010年,弗兰岑的《纠正》出版时,经过脱口秀女王奥普拉的推荐卖出了二百多万本,但弗兰岑还是公开表示对奥普拉的不满,以示对流行文化的排斥。而《自由》出版后,弗兰岑还是上了奥普拉的节目。这种妥协可以说是为了市场——没有哪个小说家会拒绝市场的需要,弗兰岑也不例外。但是这样评价弗兰岑多少有些不公平,他对小说的认识还属于老派作家的观点,你可以说他守旧也罢,传统也罢,但是他所继承的确实是一种纯正的现实主义套路。
  我们可以从这些年欧美文学界的主流看出版的文学作品,极简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玄幻主义……各种标签都甚嚣尘上,但就是没有现实主义。我们总认为现实主义文学隶属于一个更为遥远的十九世纪传统,当代的文化与文学特征要求我们在现实主义文学之外挖掘新的写作方向。这种极为荒诞多元的语境中,一种纯正的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竟然成为了异类,这才是最为奇谲的现象。我们可以从中揣摩这种变化,把弗兰岑誉为当代美国伟大的作家,也就意味着恢复一种纯正的现实主义传统。《自由》出版后,很多评论家的评价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了十九世纪和托尔斯泰:从一个家庭的失序看整个大时代的变迁。这里的吊诡在于,当批评家敏锐地指出弗兰岑与遥远的传统的密切关联时,是想把弗兰岑归纳入那个经典的传统序列。但是对大部分的读者而言,他们其实已经远离了托尔斯泰的时代,远离了那个陌生的传统,他们是从弗兰岑的著作中印证那个过去的时代,那个阅读故事是为了增长见闻和获得教益的时代。从这个意义上说,弗兰岑创造了他们的文学先驱,复活了旧时代的文学传统。
  从《纠正》到《自由》,弗兰岑一直把他写作关注的焦点聚集在中产阶级这个庞大的人群上。他的小说中总有一个失意的家庭,一群郁郁不得志的人,他们与时代的隔阂不是因为坚守了旧时代的价值观远远被抛在脑后,恰恰是因为遵从了时代的需求,才坠入了堕落的深渊。《自由》这个题目下可以作很多的大文章,单是以此为题的著作不知道吸引了多少思想家和哲学家,但是从小说的角度阐述自由的寥寥无几。而且,我们应该注意到,弗兰岑想表达的“自由”真正是什么:不是自由给家庭和个体带来的福祉,幸福生活,而是自由给家庭与时代带来的失控与堕落。
  小说讲述了中年中产阶级夫妇沃尔特伯格伦德和帕蒂伯格伦德遭逢家庭危机。两口子本来是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栅栏街小区邻人眼中的模范夫妻:年轻漂亮,事业有成,育儿有术。可等到迈入新世纪,沃尔特——环境律师,单车上班族,爱家好男——竟然与破坏环境的煤老板沆瀣一气,欺压百姓;好脾气的帕蒂变成了母老虎,隔三差五对老公疯狂嘶吼;未成年的儿子乔伊看不起父母,离家出走到讨厌的共和党邻居宅内,与小女友同住。这个曾经的模范家庭到底发生了什么?弗兰岑一步步带领我们深入到这个正在分崩离析的家庭的肌理,一点一滴发掘他们内心的惶恐与不安。最终找到的祸根竟然是“自由”二字。这个组成美国社会精神的核心价值观念,已经成为了时代精神堕落的罪恶渊薮,真应了罗兰夫人那句话: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
  弗兰岑通过《自由》对时代的批判昭然若揭。他所坚守的仍然是一个旧时代的价值观,当自由成为了逃避责任的借口,道德的堕落不可避免。看看吧,我们身边还有多少人如此郑重其事地讨论道德与公德。不要说现实生活中,就连文学作品中,对虚构的故事和人物的道德讨论也被遮蔽了,我们关注文学技巧的兴趣竟然远远大于文学人物的道德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弗兰岑复活了那个悠久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他与十九世纪文学传统的最紧密的关联就在于对道德问题的重新关注和迫切质疑。
  思郁
  2012-5-10书
  自由,【美】乔纳森弗兰岑著,缪梅译,南海出版公司2012年5月第一版,定价:49.50元
  

来自: 豆瓣
作者: 青春飞$    时间: 2012-8-28 13:48
  看到书名是“自由”,忍不住往下看了点,虽然没看完,但是知道了很值得看的一本书。有关于这本书的幕后故事:
  之前,美国总统奥巴马在麻省科德角玛莎葡萄园度假时,不小心在当地著名的“葡萄串”书店获得了一本试读本,谁知引发了一连串麻烦……这件事被热炒后,弗兰岑随即被请上《时代》周刊的封面,成为“伟大的美国作家”。弗兰岑的《自由》与《纠正》相似,讲述的都是关于美国家庭的故事。

来自: 豆瓣
作者: 爱的供$    时间: 2012-8-28 13:48
  每个人都渴望自由  但是自由不是那么简单的东西  世界太复杂 很多人过得不快乐 但是人要有上进心  才能过得更加快乐 。。。。自由是一个政治哲学中的概念,在此条件下人类可以自我支配,凭借自由意志而行动,并为自身的行为负责。学术上存在对自由概念的不同见解,在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上有所不同。

来自: 豆瓣
作者: 夏杪$    时间: 2012-8-28 13:48
          这个小说的故事并不复杂,写得那么长是因为他非常仔细,对人的性格、心理、动作、言语,也写得很聪明。更重要的是,他时常有很多让你觉得太过精彩的人物分析,如果在别的小说家笔下,可能一本小说有几个这样的东西,已经觉得很有亮点了。
  
          《自由》最好看的部分,就是里面几乎隔几页就会出现一些非常灿烂、非常深刻的描写,比如说我们看看这书里面到了最后,沃特经历了婚姻的失败,非常难过,跑到了老家,因为他一生从事自然保护工作,于是他有一块由基金会买下来的土地,在里面看护鸟类,然后他变成了一个搞动物保护搞到古怪的人。
  
         他喜欢鸟,所以就讨厌猫,因为猫总在捕杀他心爱的野鸟。于是他就劝大家看好自己的猫,后来干脆劝大家不要让猫出来玩,再后来甚至跟大家说,应该把你们的猫套上口罩。终于有一天他忍不住,一个邻居的猫弄死了很多他要保护的野鸟,于是他把那只猫抓了起来,丢到远处另一个动物保护中心,让这家人伤心欲绝。
  
         这家人的女主人公琳达非常痛苦,她觉得这好像身上的疥疮被抓了一把,那种越抓就越糟糕的疥疮,她马上就明白了,沃尔特是她的猫消失的幕后黑手,她觉得非常感激,为什么呢?
  
        因为她如此仇恨沃尔特,而沃尔特干了这样的事回应了她的仇恨,给予这种仇恨新的理由和新的营养,她愿意陪着他玩这个仇恨游戏,愿意成为他世界中所有问题的代言人。她爱她的猫,但是她现在更爱她的仇恨,她甚至养了新的猫,还故意要把它们引向那个可恨的邻居家里,希望它们再度失踪,这样她的仇恨才能够继续滋长、茁壮。
  
                                                                   ——梁文道:《开卷八分钟》

来自: 豆瓣
作者: 夏杪$    时间: 2012-8-28 13:48
      《自由》一出,广受赞誉。大家都说这真是21世纪头十年最重要的美国文学甚至是英语文学,有人更夸张的说是世界文坛的盛事。假如你说这本书,这个作者他就是21世纪第一个十年美国文坛向世界交出的成绩表的话,我们会发现太奇怪了,为什么呢?因为他居然违反了他自己心爱的美国大家丹·迪里等人的一个小传统,就是他完全回归到几乎是十九世纪的写实主义。从这个角度上讲,你的确可以说他有点像托尔斯泰、巴尔扎克、狄更斯。
  
       他用一种几乎是复古的、还原的写实主义的方法或者他自己讲的悲剧写实主义的方法来写小说。没有什么太超前的技巧,虽然夹杂了一些不同的文本在里面,但大体上它是一个能够让你读的很顺的小说。
  
       它很厚,你看的很慢,但是你不会有太大的阅读障碍。你会觉得它像个画卷一样慢慢铺开,全景式的一个画卷。它也许不像十九世纪的很多伟大的写实主义小说,一下子很夸张,把整个时代包进去。他虽然写的集中在几家人身上,但是这个家庭的整个时代的背景、美国的社会的情况到“9·11”、伊拉克战争这些东西也都在里面。
  
       一个新世纪的小说要回到一个最传统的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它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美国文学、英语文学传统的新看法,那么到底这本书讲的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我们可以用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的第一句话,也是非常有名的那句话来描述它:每一个幸福的家庭都很相似,但是每一个不幸的家庭,都有自己不幸的故事、不幸的方式。这本书基本上要谈的就是这么一个不幸的家庭,它是怎么变的这么不幸。
  
      这本小说要做的是什么呢?就是要让我们看看,这个普通家庭的成员到底为什么会变的这么痛苦,为什么这么难过。那么,基本上他讲的是在六十年代美国中西部成长起来的这些人的故事。但是你在看的时候,会感觉到弗兰岑触及到的远远不只是美国的问题,而且是我们所有不同文化、不同国家的人都晓得的一些家庭里面永远会出现的困难,他写到了某些很共通的东西。他就这样,从邻居,从一个社区开始慢慢慢慢,很缓慢、很细心的铺开了当今的美国社会的画卷。
  
                                                   ——梁文道:《开卷八分钟》

来自: 豆瓣
作者: 夏日庭$    时间: 2012-8-28 13:48
        (引自《乔纳森·弗兰岑与我们的错》,作者:倪湛舸)     
  
          当意识到自己已经浪费了太多时间浏览(甚至只是刷新)网页,我(仍然是通过点击)买来了Kindle阅览器,而入账的第一本书,是乔纳森·弗兰岑(JonathanFranzen)的《如何孤独》(HowtoBeAlone,2002)。弗兰岑以抨击传媒时代、宣扬文以载道著称。我想我有必要接受他的再教育,谁知事与愿违,他对电视和网络的鄙夷完全不能引发我的共鸣,倒是描摹父亲和全家受老年痴呆症折磨苦状的文章读得人心里发紧。
    
     有句政治不太正确的老话又得拿出来重复:既然是作家,还是少喊两句口号,多刻画些街头巷尾、家长里短、鸡飞狗跳。其实这倒也正是弗兰岑的写作姿态。他的小说好看,写的都是普通人家的日常生活,把语言当照相机和录音机使,有19世纪现实主义遗风。可他自己总不满足,一会儿说卡夫卡那样的奇诡想象才最真实,一会儿跳出来呼吁读者反思信息爆炸的肤浅。不过这样的弗兰岑才够可爱。他早年曾喟叹小说之丧失公众,而曾几何时,据说就连他爹妈都在《时代》周刊的封面上见过厄普代克。后来他自己也上了那封面,这究竟是夙愿得偿,还是转而痛骂“公众之收买小说”的良机?
    
    小说《矫正》热销时,弗兰岑曾受邀请出席名嘴奥普拉的读书会,据说弗兰岑不慎表达了对该读书会品味的怀疑,于是双方翻脸;可数年后,他的新小说《自由》再次畅销,两人冰释前嫌,弗兰岑终于回归奥普拉的推荐榜。瞧这些个翻云覆雨的皮影戏和走马灯!
    
    乔纳森·弗兰岑生于1959年,在圣路易斯度过幼年时光。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读于斯沃思莫学院(SwarthmoreCollege),修德语文学,而今在纽约东村与加州均有住处,享受着最完美的美国生活。1988年,弗兰岑发表以故乡圣路易斯生活为原型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第二十七座城》(TheTwenty-SeventhCity,1988),第二部小说《强力运动》(StrongMotion,1992)的主题是某分崩离析的家庭。《矫正》呈现了又一出悲欣交加的家庭闹剧,弗兰岑因此赢得了国家图书奖的小说大奖。在前作成功的巨大阴影下,最新长篇《自由》终于在9年后挣扎而出。弗兰岑的虚构世界回到了圣路易斯,而寻常百姓家的可怜与可恨始终是小说家和读者共同的心神所系。
    
    与小说相比,弗兰岑的非虚构作品——散文集《如何孤独》和回忆录《不安地带》也许是因为少了虚构的假面,多少显得太过端正而几近拘谨。弗兰岑自称年轻时是马克思主义者,至今仍坚信文学要有社会担当,要做新时代的堂吉诃德,讨伐以真人秀、漫画和微博为代表的碎片万花筒。对此我只想说:时已过,境已迁,与其讲这些抱残守缺的理,还不如赶紧去琢磨人情世故。其实弗兰岑又何尝不明白,他小说里所营建的一幕幕场景,恰好是向虚拟社区寻求逃避的宅男宅女不能也不愿直面的人生尴尬。
     
    读完为弗兰岑赢得盛誉的作品,我不由对这位也许并不太高明的散文作家刮目相看,甚至感慨道,这就是我梦寐以求想要写出的小说。早些年,我热衷于纯粹的审美趣味和大一统的命运悲剧,现在吃的盐渐渐能够与读的书相平衡了,忽然就爱上了哭也不是、笑也不该的讽刺故事。以前最不喜欢的就是世故文章,为此宁可去读学问书或是美不胜收的妙文,可这些年下来,在经历且目睹了一场场头破血流之后,不得不笑着解嘲:谁敢说叫嚣精神追求和境界不是另一种明目张胆的势利?谁又能说冷却的热血所意味的不光是妥协,更还有幻灭,甚至不乏点缀着苦笑的谅解?这其中的流程,也许是从“为赋新词强说愁”到“天凉好个秋”;也许是从狂飙突进的左翼文学到低入尘埃的苏青、张爱玲;再也许,就是从弗兰岑的宣道文到结结实实塞满了他小说的那些欲说还休的美国琐事。
    
     我的朋友曾斩钉截铁地说:“去大街上随便拉人,要是能找到背后没有见不得人、或是谁都不稀罕搭理的破事的,我这就输给你钱!”可是,满大街衣冠楚楚的也好,破衣烂衫的也罢,又有谁愿意叫你知道他/她的那点破事?除非??除非你去读弗兰岑的小说,边读边骂,这不就是我家那点破事嘛?

来自: 豆瓣
作者: 嘀嘀鸟$    时间: 2012-8-28 13:48
  沃尔特和帕蒂绕了好大好大一圈,从一墙之隔到千里之外,
  又走到咫尺之间,再大打出手,
  人生如戏啊。
  帕蒂确实自由,自由得令人发指。
  所有人都自由,自由得令人发狠。
  但慢慢地,会发现几乎每个人,都像琳达那只丢失的猫。
  自由是生活,以外也是生活。
  无论希望和绝望。

来自: 豆瓣
作者: 沧浪之$    时间: 2012-8-28 13:48
  无论使用什么喧嚣的字样,都无法形容最后——读完最后一页时的沉默。
  那种带有某种绝望的沉默。
  默默无语。
  身边有许多技巧高手,有许多文本高手,有许多带着众多"post"字样的高手,但在这本厚厚的《自由》面前,
  都会黯然失色。
  更相信,弗兰岑是一个讲故事的好手。(不愿意用高手)
  他甚至蔑视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里的技巧,也蔑视《尤利西斯》语言绚烂的技巧。
  他更像一个美国西部牛仔的后代,一个不养牛马只种地的后代农民。
  
  自由意味着选择。
  选择意味着失去自由。
  这是一对意味深长的悖论,一对人类与生俱来的异化之词。
  天堂,不是永远,只是起点;
  进入天堂,与踏入地狱并无差别。
  自由不意味任意选择,一旦选择便意味着失去更多的选择。
  这不是哲学的考量,
  是美国的“自由”。
  
  读到最后,最后,文字说,“帕蒂最大的温暖作用就要发挥在沃尔特身上”。
  不如说,万里的圈子,其实就是一邻之墙。
  这是绝望。
  也是自由。

来自: 豆瓣
作者: change$    时间: 2012-8-28 13:48
  书确实厚,英文版562页。
  一个“自由”的故事,一个女人关于自由的故事。
  一个不是没有自由、而是自由太多了的故事。
  一个因为“自由”而陷入迷茫的故事。
  
  天朝没有自由,天朝的屁民都以为美利坚是何等天堂。
  但这个天堂也会让人沮丧。
  却不能因为“沮丧”而不给子民以自由。
  这是一段痛苦的记忆。

来自: 豆瓣
作者: Mr.Cur    时间: 2013-8-1 10:24
  贯穿始终的一个问题是,这本书为什么叫自由?我不知道,比起能写几千字严肃书评的人,我也算不上是什么有特别的文学艺术鉴赏力的人。可能是最近自己一个人,所以脑袋运转的也勤快了起来。所以还是有一些模糊的未成形的想法,对于本书的解读未必是正确的,但是对于自己的启示而言,是真切的。
  观点之一是可能社会和外界整体对于自由的宣扬和鼓吹将其定义为人的一种基本道德和人格财产是误导性的。并非说人不需要自由,追寻自由是必须的,甚至要为之斗争,但是需不需要被定义被宣传是值得商榷的事。要获得自由,必然要独立。小说中的角色不是为自由而抗争的斗士,所以这个观点或多或少有些莫名其妙。但是我觉得,每个角色都是一个困顿的个体,与其他个体的结合与亲密联系,意味着失去一部分的个体自由。掌握平衡是艰难的,或者彻底沦落为关系的囚徒,或者走向孤独的疏离。从这个层面来说,外界对于自由这一观念的强力推动会让人们走向过分疏离的极端。(好天马行空的idea)。小说里每个人的关系都徘徊在亲密与疏离之间,渴望亲密与爱,又在微妙的竞争中形成奇怪的对抗,所有人都被安置于一种充满时代感的焦躁与困惑中挣扎。而人的融合与妥协又是那么的必须,所谓“两个人在一起才能对抗生活”。配角们在挣扎中非死即伤之后,主角们开始在完全破碎的生活中重建爱与连结。最终达到一种自由与妥协的平衡。虽然这个重建显得有些突兀,在整部书的基调之上也显得太过温情。
  其他的idea在工作琐事中被扼杀。。。。。
作者: 阿奕    时间: 2013-8-2 09:01
  刚刚把这样一本大块头给看完了,原先还想着争取两个星期看完,没想到一拖就是一个月了。小说的结局真的让我感动得热泪盈眶,小说的描述在后面越来越具有画面感,让我完全沉浸在作者所构造的情景中,非常感同身受,映像出了一些个人情感。整篇小说所描写的人物心理,真实贴切,自然流露。每一个情节都能够表现得非常饱满,在每个情节中都能给于读者一定的高潮。很佩服作者采用的这样一种第三人称的写作方式,带有一种旁观者平静客观的视角,而通过自述人这样一种形式,又能让读者跟帕蒂有着一种潜意识的熟悉亲近。故事并不深远,记录的就是生活中再平凡不过的事情,那样的成长环境,塑造了那样的人物形象,那样的生活态度,成就了那样的人生。小说没有怎样去强调自由这个话题,但情节的发展就是围绕着每一个人的自由,在缓缓的故事描述中,流露的都是每一次自由的渲染和芳香,它就散发在我们每个平凡的人内心里,无处不在,只是有些人会去主动感知,而,有些人,就存在无意识中的生活细节里。
作者: 种茶花    时间: 2013-8-4 07:14
  作者乔纳森用三个故事串起了整本书。
  NO。1
  帕蒂,理查德和沃尔特·伯格伦德三个人的爱情,当然了如戴安娜王妃说所说三个人的爱情有点挤。从一开始帕蒂就要在理查德和沃尔特两个人之中做出选择,理查德象征着自由,他邋遢滥情甚至和最好朋友的妻子上了床。但混蛋就是惹人爱,作者有意在前头打压了沃尔特来烘托理查德,沃尔特在自我救赎中收获了圆满。拉丽莎之死成了一条出路。而帕蒂出身于一个爸爸是律师妈妈是议员的家庭,姐妹都比作为体育生的帕蒂有前途,她在年轻时遭遇了强暴,为她后来的情爱之路的坎坷埋下了伏笔。
作者: 没错我    时间: 2013-8-4 20:17
    这本书有着大部分美国小说共同的特点,即治疗各种失眠。当年我看《暮光之城》看到340来页还是多少来着,发现男女主人翁居然还没上床,用四川话说还在“欧起”,我就立刻把这套花了我差不多快300块的英文原版扔到不知道哪个角落去了。
  
    但是这本书让我坚持了下来。
  
    POV视角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这本书主要的几个POV角色——帕蒂、卡茨、沃尔特顺带帕蒂和沃尔特的儿子乔伊,每个人的故事读起来都带给人一个晚上的好睡眠,但是几个人的故事结合在一起就把人惊醒。
  
    帕蒂、沃尔特、卡茨的三人关系是故事的核心,每个人的在这共同的故事中都有独立的一个角度,包含了每个人鲜明的个性和他们自己纠结的内心。三个角度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五味杂陈的故事。在每一个人自己的角度里面,无论是帕蒂、沃尔特还是卡茨都像是一个神经病。但是三个“神经病”的结合,使得三人的复杂关系让人理解。
  
    看上去这本书有一个不错的结局,至少帕蒂、沃尔特和卡茨三人的关系得到和解,但是个中滋味着实令人唏嘘不已。这不是一个悲剧的结束,只是一种解脱。悲剧来源于三人各自扭曲纠结的人格,正是这些多变的扭曲的无耻的人格让三人陷入深渊,而也正是这些人格又让他们最终从深渊中走了出来。
  
    而让人惊魂不已的是,这些人格不止是存在于小说之中。
  
    书名叫做自由,书中的人物渴望心灵的肉体的自由,却被这种渴望纠缠束缚在牢笼之中,痛苦不堪。看着这种痛苦,想起一种说法,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而真正的悲剧应该是,拿出一种痛苦来告诉你,看,你也一样。
  
    平静的开始,平静的结束,这是我喜欢的小说开始和结束的方式。
作者: SE7EN    时间: 2013-8-5 18:33
  《自由》给我一个窥视的机会,从西进运动到20世纪中期的反战hippee到性解放,抗争,深深植根于美国文化。但这本书从另一个角度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美国,同样是抗争,但对象是人性。Walter对商业欺诈的抗争,Patty对中产家庭禁锢的抗争,Joe对贪婪的抗争。在虚荣、占有等人类劣根面前,是妥协还是抗争?如何才能获得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作者: 乔小娜    时间: 2013-8-7 18:32
  终于看到了结局,是欢乐的。
  从一开始阅读的苦涩无味 到后来仿佛是与主人公们一起体验着世界和人性带来的杂味,亦或是好奇、疑惑、震惊和甜蜜。
  好比 用了几十个小时,过了把别人的人生。
  但好玩的地方在于 作者试图将每一个故事情节透过不同人物的思想活动呈现出来。虽然有时还真会眼花缭乱,但你会突然发现,人性并非如此复杂,它只是顽固地植根于个人的原生家庭及人生经历。取决于你愿不愿意去了解去思考去接受。
  同时,当读到某个情景时,就仿佛那些事那些人就活生生地在你生活中出现过,甚至像在复现你自己的一段旅程。
  这本书挺「重」
  二十几年的人生 还太「轻」
  我想 应该还能读很久
  
作者: Summec    时间: 2013-8-8 13:20
         在这本厚达六百页的书的腰封上,印着作者的一段话:“我唯一不会谈论的问题便是自由......”但对读者来说,要看出作者为什么把此书命名为“自由”并不是件难事,相反,可以说是显而易见。书中的人物形形色色,但几乎都与“自由”这个抽象的概念分不开来。
      帕蒂,这个疯狂的抑郁的好胜者,因为自由得过分而被锁住。书中的每一次关于她的描写。都有种令人躁闷的忧郁。她对沃尔特无条件的爱不知所措,在这份给予了她死心塌地的崇拜、无所保留的赞扬和充分的自由得爱中,帕蒂感受到的却只是感激---所有不爱的借口。她一心想要寻求更刺激的,更符合她骨子里竞争天性的爱。而沃尔特,处于他天生的无限同情和对帕蒂盲目的爱,给予---或者说是强迫---帕蒂去有条件胡思乱想,去忧郁。书中花了很大一部分写帕蒂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写她的家庭对她的影响,但大部分都是站在帕蒂那怪异、偏激的角度上去看待的。而事实上哪有这么糟糕?每个家庭都有各自的矛盾,而她显然太过于沉迷于这种自己被家庭成员间无法避免的竞争感和恶意所压迫而想去做得更好更偏激的想法和行动。帕蒂无疑是享有充分的自由的,而她却可悲地花光这些自由来换取抑郁和崩溃。关于帕蒂的事情太多太杂,而我敢肯定的是,她对谁都不爱,因为她只爱她自己。即使她在努力去爱她的家人、朋友,但她显然没有这个能力。她的爱充满了要完成的紧迫感、压抑感和利己感。对乔伊无私的付出和无微的照顾,不过一半是出于母性的本能,一半则出于对乔伊斯---她专注于工作(或者说在工作上寻求逃避和安慰)而忽视家庭的母亲---的拙劣报复。对理查德的渴望,到最后却发现也只是出于性、未被满足的欲望的瘙痒和对沃尔特的微妙的排斥(我非常觉得这一点很重要)。
       书中人物里我最喜欢的是沃尔特---说实话,是因为我在他身上找到了太多自己的影子。别的暂且不说,光凭最后一部分写到他用尽办法劝告邻居们把家猫关在室内,我对这个人物充满了同情、理解和同病相怜。他和我一样,是个积极的悲观主义者。他悲观地看待这个人口过剩、贪婪的世界,他的眼中全是腐烂的土地和死去的动物,而他又积极地费尽心血为保护生态奔走(而最后却沦为一个过去时的笑话)。沃尔特是最不自由的,因为他伟大而又悲伤的同情心注定将他的双眼牢牢地钉在人类疯狂的杀戮和对自然无休无止的破坏上。他的内心得不到安宁,即使在那个寂静的湖边小屋里,他所感受到的也只是一切都会失去,一切都在趋于更糟,一切都不可救药。如果不是从小习得的令人惊佩的忍耐力,我觉得沃尔特是做一个恐怖分子的好料子---有毅力有头脑有恨意。整本书的语调都很平淡,少笑点,无泪点。而最后看到“‘老天,你真是个混蛋’,他边笑边哭,‘这是多么的不公平,你个混蛋’”的时候,真的就很有流泪的冲动了。理查德绝对是真正爱着沃尔特的,像爱儿子、爱父亲、爱远方、爱自己的那种无法形容的爱。这也是书中我觉得唯一经得起推敲的爱。
        理查德的确是个魔鬼般的存在。但一开始可以看到,在大学期间他是如何和沃尔特死心塌地地成为挚友的。理查德是个有心有感情的魔鬼,是个天使般的魔鬼。他很聪明,有才华,却羞于被大众承认,他对自己这种仍在人群中立马就成为焦点的气质既骄傲又烦恼。但他无论怎样就是这么酷。对理查德而言,“他人即地狱”是完全正确的。他无比享受诱惑新鲜猎物的过程,而之后又立刻厌倦。他人的存在对理查德而言是维生素也是细菌。那他和自由有什么关系呢?我只是觉得,他好像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他独立于这些抽象的概念之外,因为他太难以被定义。那么或许,他就是最自由的吧。
       单从书本身而抛开人物来看,我认为弗兰岑这本《自由》被誉为“世纪小说”也是当之无愧的。
       书中提到的政治、经济方面的内容我并不能很清楚地搞清楚。但我的确看见了一个缺陷丛生的美国,一个很不完美的世界。政治家腐败(当然,这是我们不用看书都懂的),环保家虚伪,群众无思想。而有思想的呢,又要么太过无力,要么就是太偏激---总之,有了和没有差不多。
       弗兰岑对家庭问题、个人性格缺陷的分析非常精确。令人赞叹,我不得不成为他的忠实拥护者了。首先,他的条理非常清晰而有独特,他并不满足于单纯地叙事,而是“东拼西凑”地慢慢把整个地图展开。再者,人物的刻画很到位,这一点是所有这类小说要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同类型的还有如 John Steinbeck 的《伊甸之东》,但后者显然要在其他方面---无论是叙事的手法还是故事的结构---都要稍显逊色)。
       但是我不是很理解这样的结局的意义何在。是要先用力的搅拌成一团乱,再出人意料地呈现出一杯美味的麦片吗?还是作者希望这个世界是美好的,破碎之物是能修复的呢?......或者,这样的结局也算是一种妥协,停止向世界向众人宣战,而最终得到了真正的安详的自由?
       抑郁,放纵,沉溺,破坏,愤怒,无力,疯狂,死亡,逃避,自卑...真是这样,“自由带给我们的,原来是除自由外的所有东西”。
作者: tianji    时间: 2013-8-11 08:43
  西闪说“去接近离你最远的人生”,弗兰岑说“看,你的人生在这里”。
  用半月的时间,看一部六百页的小说,已是我的最慢的记录了。而乔纳森.弗兰岑的《自由》也无疑会成为我阅读书目里最棒的一部作品。
  “自由带给我们的原来是幸福之外的一切……”合起书本,重读这句话,似乎才对作者的意图有了一些踏实的理解。
  琐碎里的真实,真实里的阵痛,阵痛后的清醒,清醒后的领悟,领悟后的反省,反省后的宽容,宽容后的平静,平静后的从容……生活里还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还有什么是意义亘古的?仅有的是对欲望的克制和对生活的应战。
  乔纳森.弗兰岑对人性至真至细的洞察令我敬佩,那些来过的人们,他们人性中的可爱、可叹、可怜的故事真实的发生在现实的每个人身上。生活的每次举动都不可避免地影响着自己的未来,影响着周边的他人,有时也被他人影响着,走在自己不愿行经的路上。人生是只皮球,对外力的反击有时执着到让人心碎的地步。帕蒂,沃尔特,乔伊,康妮,杰西卡,卡茨,拉丽莎……他们的生活,让你不能用幸福,或快乐去评判,甚至让你没有评判的可能,你有的是,静静欣赏,或者说静静经历那些类似的情感的洪涛或细流,那些发生的事如一面面镜子,反射出我内心的柔软或疼痛,然后和那些角色一起康复。
  感谢弗兰岑,给了我们预示和提醒,也给了我们看见未来的希望 。
  自由,应该是有所克制的,开放的自我,在自我的圈子周围,尽可能去宽容,理解那些相伴你的人们。理解他们,不要苛求他们,宽容他们,不要指责他们,接受他们,不要拒绝他们,爱他们,用内心的真实和柔软。我想,这是我试着理解的弗兰岑的忠告。
  妻说,你每次一阅读这本书,就心烦气躁。我得承认,当从那些人物的幸或不幸里窥见了自己灰暗的已经无法挽救的失误时,的确另人沮丧。但是,能感动是好事,能体悟也不坏。我想,我需要通过这样一些笨拙的方式触摸触摸自己的路,“去接近离你最远的人生”当从自我开始。
  我清楚地知道,我还会在某个年龄,再次进入到这个琐碎的世界,然后,看那些失败和成功,看那些伤痛和从容,来预示我的前路。从这个角度看,《自由》也不失为一盏路灯,在前方蓄势,等着我的到来。
  
作者: KittyZ    时间: 2013-8-12 20:55
          “一切都围绕着同样的问题,即个人自由的问题,”沃尔特说,“来这个国家的人,不是为了钱,就是为了自由。如果你没有钱,你就会愈发愤怒地紧抓住你的自由不放。就算抽烟会杀死你,就算你喂不饱你的孩子,就算你的孩子会被疯子们用突击步枪射倒。你可以是个穷人,但有一样东西任何人都无法从你手上夺走,那就是你拥有想怎么糟践你的生活就怎么糟践的自由。”
  
          看完这部600页的书,只记得这段话。
  
          人生追求的再多,最虚无缥缈的自由仿佛还是最诱人的苹果。社会却永远用它的规则阻挡你冲出牢笼的渴望。
  
         年轻的人们雄心壮志,遗憾的是初次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并不意味着你是你以为的那个独特的个体,你终将要懂得的游戏规则,告诉你什么时候该保持沉默,什么时候要扮演不擅长的角色,然后才得到属于你的利益。
  
          婚姻之外的爱情,不去用道德来批判。无论为了旧时的错过,为了更年轻而饱满的生命,在高潮褪尽的空虚里,依然只有自己而已。然后花掉以年为单位的时间,反省不是过错的过错。
  
          直到有一天,我们终于理解父辈对我们过于严苛的管教,终于宽容对待他们的不完美不高大不伟岸,终于接受自己是平凡人的事实,也终于和这个社会握手言和。或许我们想要的幸福,真的只是以自由为代价。在明白这一切之前,必须要以自由的名义去冒险。
  
          就像小说的开头和结尾一样,静静讲述一个外表平淡的家庭,在所有事实被层层剥开露出他们的本来面目后,现实主义的残酷还是毫不留情地刺痛了我。喜欢这个突兀却给人一点温暖的结局,至少生活依旧继续着。  
  
作者: Santis    时间: 2013-8-13 10:30
       自由这个词似乎在它一接触到这个世界时,就镀上了金,没错,灿烂夺目的金色。人们追逐它,簇拥它,拥抱它,亲吻它。已经得到它的人(请允许我暂时这样说),毫不掩饰的夸耀它;被束缚的人则对它露出赤裸裸的贪恋。我从没怀疑过自由的光亮,它在人类文明史上一直这样昂扬的矗立着,像贤者的雕像,引人膜拜,给人力量。但是,我一直却在怀疑另一件事,那就是究竟是哪种程度的自由才令人满意,我们在自由中获得的到底是什么?
      前一个问题就充满了争议。一旦我们将自由的可接受程度缩小,必定  有些人会立马站起身来,以时代先锋的姿态毫不讳言的指出那其中可能存在的保守主义错误。但是,当我们将自由无限放大时,也必定会有现实主义者以轻蔑的语气,像教育小孩子一样告诫我们“这世上本没有自由”。我最开始在自由上面的辩证就是试图在自由的范围上寻求平衡以使持上两种观点的人都能够满意。但是,问题在于,这两类人在自由上的追求就是极端的崇拜或是妥协,要让两者都服气,硬来不太可能。《自由》这本书给我们提供了不同的,新鲜的角度。
      凭我的能力必定远不能彻底理解这篇文章吧。但是有一点须是确定的,我还会再读它,现在第二次动笔写这篇读后感离读完它时便是更久了。我特别在意的还是作者对于这本书取名的用意。他也在别处(或是某个推荐吧,记不太清了),说了读者应该思考一下自由的含义。我看这部小说,完全感觉不到自由在哪里,处处都是束缚,掺杂着欺骗的酸楚,仇恨的火焰,矛盾编制成一张巨大的网,罩住所有人。
      人们总是试图挣脱,但终究妥协,不知是怎样的力量让所有人都释然,将苦涩装点。我坚信,作者绝不是像前文所说的现实主义者,这观点或许有一点我对于作家浪漫情怀先入为主的介怀吧。但是我这样说也是有实在的根据的。单从结局而言,确实是浪漫的,闪耀着宽容的光辉。我不认为这是作者给读者的某种形式上的希冀。我认为,这正是答案。是人们在经历自由时候的思考,自由本身只是一种状态,能够使人们真正有所得的是自由在我们胸前佩上的勋章。
      我映像最深的便是沃尔特一家人的儿子乔伊了。受人宠爱,有着畸形的性格,对女友的不诚实与对财富盲目的追求,带来了迷茫与胆怯。一时的冲动就做出的决定就像无数的钉子,铺满了他的生活。他不断地踩上钉子,留下的血就是他一路走出的足迹。自由让他享得了狂喜,却终是“自我界限”暂时且部分的崩坏。这种捆绑着的微笑的脸,勒出的痕,终化作醒悟的符号。释然与接受,自由的回归于收敛,变得厚重且缤纷。
      其次就是理查德了。与朋友与朋友之妻的牵绊,他不知做出了多少的妥协与挣扎。在这里,自由就是一种逃避。放纵与麻醉,背对着的微笑与哭泣,像是蒙着浓浓雾气的独自驾着小船的旅人。这里的自由是可悲的,灰色的,没有希望的。随着所有的联系暴露在巨大的探照灯之下时,自由才发出了光亮。
      我所思索的就是“自由”的真谛。我一向就是不期望什么绝对的自由的。但是奇怪的是,我却对飞翔感觉情有独钟。我一直思索,我是不是平时对自己有太多的束缚,才在梦里获得解放。但是,不是的。我想得必是一种思想的自由,是一种轻松的,排除杂念的状况。所以我寻求自由,但是我不愿沉溺在自由虚假的温暖中,那是一种可以跟温水煮青蛙相比可怕的事。我愿看到的是最后“自我界限”的释放。我一定会努力。
      
     
                                                              2013.4.5
                                                                   南京
作者: silenc    时间: 2013-8-17 14:23
  读完《自由》是半年前的事了,现在回忆起来故事情节依然清晰,帕蒂小时候在家里的不受重视造成了她性格上的怪异,长大后她想极力逃出这个家庭。上大学交了一个性格同样怪异的朋友,遇到了好朋友的男朋友理查德并喜欢上了他,理查德是个放荡不羁的乐队成员,喜欢四处漂泊。帕蒂伤心之余选择了理查德的室友兼好哥们沃尔特,婚后的帕蒂相夫教子,觉得儿子聪明并引以为傲,不想长大后儿子同家庭的矛盾也越来也大。。。
作者: 林活泼    时间: 2013-8-17 19:40
  去年就听说《自由》,如此庞大的字眼再配上六百页的纸张,我很自然地想象这是一部晦涩艰深但在内行人看来价值十足的著作,就如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或者黑格尔的《小逻辑》一般。望而生畏,停滞不前。机缘巧合之下借到此书,竟然意外地可读性极强,即使作为一本小说,作者也将其叙述能力展现地淋漓尽致。我倒是不强求作者能够用一部小说来诠释自由二字,毕竟每个人对这个词的定义,基于自己的一方天地都有着自己的理解。现在看来,freedom更像是一个噱头,大抵和奥巴马的yes we can一般,及时地抓住了读者的兴趣点和好奇心。之后翻开此书读了进去着了此道不能释卷,有几个人在乎书名和内容之间的真切联系呢?
  《自由》这个故事是以一个美国中产阶级家庭为基础展开的,大概的内容应该是关乎这个阶层的精神情感生活状态和危机。如此匆匆一笔带过是因为我无意于对故事本身做过多的介绍,那样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种剧透和无聊的复述。我更关心的是,能否通过一些对比来发现更普遍的意义。显然,《自由》这部小说在美国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备受好评。大概是它真实地反应出目前美国人特别是中产阶级人士的一些问题,但对于我们而言呢?我们身处不同的文化,亦不属于那个国家的那个阶级,会感同身受吗?这么想也许有人会觉得太功利,觉得小说只要过瘾就好,不需要寻找更多的意义,可是如果不这么做,倒是真有可能忽略《自由》的价值,这对自己同样是不负责任的。
  《自由》的男主人公沃尔特是一个自然爱好者,身处于他们这个阶级的人,似乎不用为生活做出过多的操劳,因此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做一些更伟大的事情,例如思考人口过剩资源紧缺又或者保护一种名为蔚蓝莺的鸟类,可是当这种高尚的理念遭遇现实阻隔,而后又混杂着家庭关系破裂等各种危机问题时,我们看到的沃尔特似乎只是一个可悲哀伤又不被人理解的男人;女主角帕蒂的一生似乎也并不是很如意,尽管她出身于一个良好的家庭。年轻时的争强好胜和之后错误百出的人生履历,让我甚至怀疑帕蒂应该是从DH劳伦斯小说里走出的人物,纠结又自我伤害。但凡当我们试图理解一个人的悲剧时,我们都不应该错过他/她童年时的成长环境。所以作者乔纳森弗兰岑才会为我们展现帕蒂年轻时发生的故事,之后沃尔特和帕蒂他们儿女们的故事也就更加合乎情理了。除此两个男女主角,还有一些人物的存在也是十分关键的。理查德卡茨,沃尔特和帕蒂的共同朋友;乔伊,沃尔特和帕蒂的儿子;杰西卡,沃尔特和帕蒂的女儿。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对整部小说做了最好的补充,有了更多的现实意义。实际上,当我在读这本书的期间,我曾两度向我的朋友们提及书中的某些片段故事。有一次是在西湖苏堤,我和朋友提及了发生在帕蒂和卡茨之间的微妙关系;而另一次,我则试图用乔伊的故事来为我的朋友提供一些解释性的理解。显然,《自由》中的某些情节已经介入我自己一些观点的形成,我接受它们,因为确实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你在认真读书,类似的境遇总会邂逅个一两次。
  基于我对美国中产阶级的理解仅限于几部美剧和索尔贝娄的《赫索格》,我不能对关于他们这个阶层做出太多的评论,所幸的是作者似乎也不是很关心这些,他只用了很少的篇幅来描写他们的政治观念和治国理念,有点春秋笔法的味道,更多的还是关乎人心。我想提及几个细节,以作思考。第一个细节是沃尔特的崩溃。当他崩溃时,他的那段演讲似乎就是发自内心的呐喊,无法抑制的悲哀和愤怒。“欢迎加入中产阶级……你们能够参与到这些经济活动当中来了,你们也能够帮着毁掉亚洲、非洲和南美的最后一块原始栖息地了!你们也能够买六英尺宽、即使关着的时候也要耗费大量电力的等离子电视了!”你看,他就是这么一个人,可是如果他食不果腹,还能如此吗?这就是我尝试着去理解他的一点,因为我知道,对于我们绝大多数的普通读者而言,沃尔特的行为确实有些怪异。而当沃尔特的邻居都在为经济危机而削减开支时,他要求人家管好自己的宠物当然就显得那么的不合时宜了。这就是自由吗?我想这是自由的一种,你总有权利来要求别人做到你希望他们做的事情,他们总有权利来拒绝你!每个人都在说,那是我的自由!在彼时彼地,每个人都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更可怕的是,他们都认为自己站在真理的那一边!哦不不不,我想我有点儿跑题了,我不是故意要讨论自由的,请千万别以为《自由》仅仅就表达了这个观点,这只是沃尔特的一小部分观点,沃尔特也不是小说的全部,还有帕蒂,还有卡茨,还有其他人,他们都有自己的想要追逐幸福的自由啊!说欲望也好,说志气也罢,说是听从自己的内心也不是不可以,你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这一切都是自己的自由。只不过,每个人的自由权利就如一道深刻的锋芒,总在照面之间就伤害到彼此,直到最后,我们已经分不清谁对谁错,谁的身上留着谁曾到过的伤疤。
  《自由》的最后,我惊奇地发现,一切又变得和开始时一样了。同样在一个安静的住宅小区,周围的邻居依然是那些热情又怀有私心的普通人,每天做的事情似乎也没有发生变化。可是,未曾到过和到过又离去毕竟不是同一种存在方式。沃尔特和帕蒂经历了那么多,终于在寒冷的夜里拥抱在一起,他们的目光相互辉映,触到了某个虚无的空间,“在那里,他们说过的每一句话,做过的每一件事,他们加诸彼此的每一分痛苦,他们分享过的每一分快乐,都将轻如鸿毛,消散于风中。”我们只听到他们在耳边呢喃,“是我。”“我知道。”尘埃随着狂风被卷起,无助地在命运的漩涡里飘荡,他们如此卑微又细小,没有人会关注,没有人会同情。在这个自身难保的时代,握紧自己左手的,似乎就只有右手。生存的哲学简化了一切道德标准,只留下冰冷和坚硬。不过我想,至少还有一件事情可以做,那就是等待。在迷茫中等待也好,在奋起中等待也好,狂风止后微微风未起之前,尘埃终究会落定。
  
作者: 没辙    时间: 2013-8-20 22:54
  此书初读是抓不到重点,不太明白要表达什么,但其叙事的节奏和语言还是能吸引人读下去的。渐渐地,开始看到这自由的怪圈。
  
  即每个人在追寻自由的时候,陷入了另一个深渊,反而不那么自由了。后来读到了这句话,“一个人可以想象他是特殊的,但是,这种特殊感最受不了的就是其他同样自觉特殊的人的存在。“这是一个很好的阐述,我们认为自己是不同的,努力地找寻自己的自由,然后让自己和其他人陷入痛苦,然后继续追寻。
  
  这个怪圈就是实实在在的人生,不限于在美国,美国只是更明显更特殊。这个怪圈还包括“轮回”,不是实实在在的轮回,而是代际之间交往模式的延续变化以及复制。帕蒂和父母之间的交往模式,影响到了其与子女的交往模式。帕蒂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是忽略,而她要把忽略的反面给自己的儿女,可还是没有处理好这种关系。原因还是由于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没有处理好,以至于为了去弥补而弥补,却少了一种真挚。不可否认她是爱子女的,但是从她一开始说要把自己没得到的给子女的时候,就注定这是会失败的。沃尔特也是一样的。反而到了最后,当帕蒂处理好了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后,和儿女之间的关系也变得顺手多了。
  
  书中的多角关系,帕蒂一直在将沃尔特往外推,自己抑郁得像是个不会说话的小孩,说什么都是在把关系推向终点。这是一种对自由的吗?我认为是的,只是效果不那么好。她也许潜意识里认为自己爱的是理查德而非沃尔特,所以一直默默地向理查德靠近,人就是这么的奇怪和复杂。当两个人真正分开后,才能够好好地去修理自己的羽翼,修剪自己的刺,这种自由是必须的。
  
  自由是一个怪圈,追它它就跑。
作者: viki    时间: 2013-8-21 15:28
  这本书首先是一本好看的小说。它讲述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讲述得既美好又辛酸。
  
  这也是一本伟大而厚重的小说,看似讲述的是一个家庭、两代人、三角关系,但其实涵盖了那个年代美国千千万万的家庭。在好友和爱人的三角关系中,存在着一种深层次的竞争关系,而同样的竞争也存在于兄弟姐妹之间,甚至是两代人之间。作者一点一点地向我们展示了与同辈人的竞争和好胜心如何推动我们不断超越自我或是走向疯狂、走向自我毁灭。
  
  然而,于此共存的还有“爱”。“爱”无处不在,“爱”与 “爱”之间有着天壤之别,“康妮的爱过于无条件,他妈妈的爱过于自我”。“爱”有它美好的一面,也有其丑陋的一面。我们单知道溺爱有害,但或许并不晓得,父母鼓励孩子自由地发展自己的爱好,最终带来的也可能不仅仅是子女的一事无成,还有他们的不幸福感。相当讽刺的是,有时候,“不爱”往往更助人健康成长。“爱”可以是不自由的源泉,或者说,太爱一个人,会让我们放弃掉自己的一部分自由,人生变成一种迁就,一味地深爱,意味着一再地迁就,像一颗威力与日俱增的定时炸弹,最终会带来痛。
  
  那书的题目“自由”又是源于什么?我只在故事里看到了人生,我们经历过的、尚未经历的、本来会经历但是错过的人生。“自由”到底指的是什么? “自由”是故事里游离于字里行间的幽灵。我肤浅地认为,选择的权利是自由,选择的结果意味着放弃其他所有的东西,意味着某种意义上的禁锢。而帕蒂、沃尔特和理查德这三个人之间的纠结,让人不得不思考“爱”与“自由”是不是两样不能兼容的东西。
  
  这本书的厚重还体现在另一个方面,那就是...
  
  [余下全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608ce20101b0ad.html




欢迎光临 悦读人生 (http://dothinking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