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人生
标题:
百年孤独 - 书评
[打印本页]
作者:
角落有故事
时间:
2012-8-28 09:37
标题:
百年孤独 - 书评
《百年孤独》内容复杂,人物众多,情节离奇,手法新颖。马尔克斯在书中溶汇了南美洲特有的五彩缤纷的文化。他通过描写小镇马孔多的产生、兴盛到衰落、消亡,表现了拉丁美洲令人惊异的疯狂历史。小说以“汇集了不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48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作者:
夏古儿$
时间:
2012-8-29 17:43
拉美文学代表,推荐必读,拉美文学代表,推荐必读,拉美文学代表,推荐必读,拉美文学代表,推荐必读,拉美文学代表,推荐必读,拉美文学代表,推荐必读,拉美文学代表,推荐必读,拉美文学代表,推荐必读,拉美文学代表,推荐必读,拉美文学代表,推荐必读,拉美文学代表,推荐必读,拉美文学代表,推荐必读,拉美文学代表,推荐必读,拉美文学代表,推荐必读,拉美文学代表,推荐必读,
来自:
豆瓣
作者:
柠檬吵$
时间:
2012-8-29 17:43
这个故事是我读不懂又喜欢读的,一个家族的繁荣并不能代替每个人内心的落寞,到底冰的融化和外来人代表了什么?似乎一切过于隐晦,或许是自己不够成熟读懂那个其实是真实的世界,时间和经历会教会我们更多东西,这本书值得一读,不是因为它可以马上给你什么,而是你会用未来的日子慢慢咂摸它,一点点浮出属于自己的答案。是不是,人生本就不需要定式呢?
来自:
豆瓣
作者:
吃不了$
时间:
2012-8-29 17:43
十年前,我最想玩的东西就是蹦极。看着那些出现在电视中的勇敢者从高高的悬崖上一跃而下,我仿佛也能听到划破空气的声音在耳畔鸣响,也能体会到心将从嗓子眼跳出的失重快感。那时的我决定,等自己成年后一定也要去试上一试,纵然一旁闻言的母亲不能认同地摇头。当是时,我年方十岁,去游乐园最爱玩的就是过山车,什么刺激就玩什么,而且还老是嘲笑坐“旋转茶杯”都会晕的母亲。现在的我早已成年,能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但却没再提及“蹦极”一词。我不敢去想自己将生命托付在一根细绳上的情景。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里雷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这句是《百年孤独》的开头(范晔译),作家莫言在1984年王府井的某个书店里看完另一个翻译版本的这句话,曾在心里暗骂:“他妈的,原来小说还可以这么写。”也是因为在某杂志上看到这“暗骂”,我才心思一动,将这本书买下——在此之前,我对外国文学向来是敬而远之的。无奈这是2011年,如此开头显然已经不算新鲜,里面繁冗的人物关系更是让读者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才搞得明白,然而我却把书在两天时间里看完了。一页一页看着布恩迪亚这个注定孤独的家族如何演变壮大直至衰弱灭亡,我无法不为马尔克斯奇妙的构想(那将现实托付于魔幻奇迹的构想)所叹服。其他人跟我谈起这本书时,总会说到其内战背景和现实意义,从而延伸出无数“哈姆雷特”式的读者臆想——这总让我烦躁不已。说实话,虽然明知小说是反映现实,但我却不愿将现实生硬地套进故事中,可能是我心里总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想法:故事就是故事,较真你就输了。
合上书时,我便想起了前面提到的儿时对蹦极的痴念以及现在的退怯。这种内心的转变与马孔多这个村落(书中故事主要发生地)以及布恩迪亚家族的演变竟有极为相似的地方:马孔多刚刚建立起来的时候,村中的领导者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心中满是创业的热情,即使后来他沉浸在吉普赛人给他带来的新奇中,心中也不乏向上的精神。这种年轻的闯荡精神,在他的两个儿子身上发挥到极致。然而随着时间流淌,老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渐渐神智昏聩,只能被捆在树上;他的子子孙孙们也没有谁能正常地走完一生。马孔多从封闭走向开放,最终又回归封闭。
白驹过隙,最初那种“初生牛犊”的无畏也被时光无情冲散——至暮年,剩下的好像只有对“已拥有”的执着,没了对“未拥有”的追求;只留有日积月累的“软弱”,却磨掉曾经宏大的志愿。人性中的“软弱”是伴着年龄成长起来的,尤为可怕的是——人会老,而这份软弱却不老。
噢,突然间我想起是从何时起自己不敢再去玩那些刺激的游戏:十五六岁的时候曾经去国外交换过一年,天天想家想得紧,好不容易快到回国的日子了,每天自己掰着指头算自己何时回去。回国的前一周,跟其他交换生跑去西海岸玩,在赌城的观光塔上,我很兴奋地拉人一起去玩塔顶刺激的机动游戏。可是当那台机器将我缓缓伸出平台,看着悬空的脚下灯火辉煌,脑中一个念头闪过:“万一机器出事了怎么办?我还有几天就要回去了,我得平安见到爹娘。”机器开始旋转,我心底从未如此害怕过。现在我二十岁,经历了高考,正在享受大学生活——这种情况下,我更加不希望遭遇“砍号重练”的惨剧。
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心中在乎的东西越来越多,而从前就在乎的人和事分量也越来越重。
如果说这个例子只能说明“人都惜命”这个命题,那我就再说说发生在我们大多数人身上的事。小学一年级,你我甫进课堂,老师通常会问一个问题:“你长大以后想成为什么?”我那会儿第一志愿是科学家,第二志愿是军人,为我国科学发展和国防事业献身。我不知道其他人想成为什么,但能肯定他们的志愿只会比我大,不会比我小。二十春秋已过,我再没“妄想”过能成为一个研究出时光机器的科学家或百战沙场的军人,只想能不能在毕业的时候在一线城市找到一份收入不算太寒碜的工作。天下大事早就在心中淡去,只剩下“CPI怎么涨得那么快,还让不让人活了啊?”。心中的“软弱”让我成为了“近视眼”,只看到眼前。它还让我罹患上了“健忘症”,抹去了曾经构想的蓝图。而今年我二十岁,这种软弱是不是长得有点快?
如果让我写一句《百年孤独》开头式的语句作为结尾,那大概会是这样的:
多年以后,面对镜中人丛生的白发,老潘将会回想起小学老师问她“你长大以后想成为什么”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和同样遥远的书本上印着的那句“宁欺白发翁”。
老潘记于2011年夏
来自:
豆瓣
作者:
香菇妮$
时间:
2012-8-29 17:43
六七年前看过这本书,当时混乱的人名和压抑的情节让我痛苦不堪,浑浑噩噩的看完第一遍后,画个Familiy Tree Chart试图理清头绪。怎么评价这本书的属性来着?对了,“魔幻现实主义”!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实在是记不清故事大纲,只是隐隐约约的记得有个姑娘在晒床单的时候被风吹走了。
我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也实在不能昧着良心推荐,毕竟能认真看完这本小说需要莫大的耐心,大多数会在100页阵亡。而当我回想起这本书,时常想着,花这么细致的文笔去描述这么枯燥乏味的故事到底有没有意义。我也时常觉得,或许就是作者在用这种如魔似幻的文笔挑战读者的下限企图把读者也变成如书中所描述的神经质。
最近网上都在力荐这本书,我只能说,买回家放在书架上装X用吧,就算读不下去也没关系,在别人问起的时候,你用阴郁的眼神看着天空:“时间总是轮回的。已有之事,后必再有;已行之事,后必再行。”
来自:
豆瓣
作者:
张帆$
时间:
2012-8-29 17:43
除了乌苏娜,我怎么也记不住家族中其他人的名字,
在一代代重复的名字和复杂的关系中,我也找不到头绪,
只是上帝既然创造了人类,却只让人类按照自己的旨意存在,
上帝从来不仁慈,
既然让这个家族诞生,却不得善终,
一代代的人,寻找着解脱,却又丧命注定的轮回中万劫不复,
盛极一时也一时之间就化为乌有,
站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这只不过是一个孤独的存在。
来自:
豆瓣
作者:
夏古儿$
时间:
2012-8-29 17:45
拉美文学代表,推荐必读,拉美文学代表,推荐必读,拉美文学代表,推荐必读,拉美文学代表,推荐必读,拉美文学代表,推荐必读,拉美文学代表,推荐必读,拉美文学代表,推荐必读,拉美文学代表,推荐必读,拉美文学代表,推荐必读,拉美文学代表,推荐必读,拉美文学代表,推荐必读,拉美文学代表,推荐必读,拉美文学代表,推荐必读,拉美文学代表,推荐必读,拉美文学代表,推荐必读,
来自:
豆瓣
作者:
柠檬吵$
时间:
2012-8-29 17:45
这个故事是我读不懂又喜欢读的,一个家族的繁荣并不能代替每个人内心的落寞,到底冰的融化和外来人代表了什么?似乎一切过于隐晦,或许是自己不够成熟读懂那个其实是真实的世界,时间和经历会教会我们更多东西,这本书值得一读,不是因为它可以马上给你什么,而是你会用未来的日子慢慢咂摸它,一点点浮出属于自己的答案。是不是,人生本就不需要定式呢?
来自:
豆瓣
作者:
吃不了$
时间:
2012-8-29 17:45
十年前,我最想玩的东西就是蹦极。看着那些出现在电视中的勇敢者从高高的悬崖上一跃而下,我仿佛也能听到划破空气的声音在耳畔鸣响,也能体会到心将从嗓子眼跳出的失重快感。那时的我决定,等自己成年后一定也要去试上一试,纵然一旁闻言的母亲不能认同地摇头。当是时,我年方十岁,去游乐园最爱玩的就是过山车,什么刺激就玩什么,而且还老是嘲笑坐“旋转茶杯”都会晕的母亲。现在的我早已成年,能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但却没再提及“蹦极”一词。我不敢去想自己将生命托付在一根细绳上的情景。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里雷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这句是《百年孤独》的开头(范晔译),作家莫言在1984年王府井的某个书店里看完另一个翻译版本的这句话,曾在心里暗骂:“他妈的,原来小说还可以这么写。”也是因为在某杂志上看到这“暗骂”,我才心思一动,将这本书买下——在此之前,我对外国文学向来是敬而远之的。无奈这是2011年,如此开头显然已经不算新鲜,里面繁冗的人物关系更是让读者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才搞得明白,然而我却把书在两天时间里看完了。一页一页看着布恩迪亚这个注定孤独的家族如何演变壮大直至衰弱灭亡,我无法不为马尔克斯奇妙的构想(那将现实托付于魔幻奇迹的构想)所叹服。其他人跟我谈起这本书时,总会说到其内战背景和现实意义,从而延伸出无数“哈姆雷特”式的读者臆想——这总让我烦躁不已。说实话,虽然明知小说是反映现实,但我却不愿将现实生硬地套进故事中,可能是我心里总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想法:故事就是故事,较真你就输了。
合上书时,我便想起了前面提到的儿时对蹦极的痴念以及现在的退怯。这种内心的转变与马孔多这个村落(书中故事主要发生地)以及布恩迪亚家族的演变竟有极为相似的地方:马孔多刚刚建立起来的时候,村中的领导者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心中满是创业的热情,即使后来他沉浸在吉普赛人给他带来的新奇中,心中也不乏向上的精神。这种年轻的闯荡精神,在他的两个儿子身上发挥到极致。然而随着时间流淌,老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渐渐神智昏聩,只能被捆在树上;他的子子孙孙们也没有谁能正常地走完一生。马孔多从封闭走向开放,最终又回归封闭。
白驹过隙,最初那种“初生牛犊”的无畏也被时光无情冲散——至暮年,剩下的好像只有对“已拥有”的执着,没了对“未拥有”的追求;只留有日积月累的“软弱”,却磨掉曾经宏大的志愿。人性中的“软弱”是伴着年龄成长起来的,尤为可怕的是——人会老,而这份软弱却不老。
噢,突然间我想起是从何时起自己不敢再去玩那些刺激的游戏:十五六岁的时候曾经去国外交换过一年,天天想家想得紧,好不容易快到回国的日子了,每天自己掰着指头算自己何时回去。回国的前一周,跟其他交换生跑去西海岸玩,在赌城的观光塔上,我很兴奋地拉人一起去玩塔顶刺激的机动游戏。可是当那台机器将我缓缓伸出平台,看着悬空的脚下灯火辉煌,脑中一个念头闪过:“万一机器出事了怎么办?我还有几天就要回去了,我得平安见到爹娘。”机器开始旋转,我心底从未如此害怕过。现在我二十岁,经历了高考,正在享受大学生活——这种情况下,我更加不希望遭遇“砍号重练”的惨剧。
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心中在乎的东西越来越多,而从前就在乎的人和事分量也越来越重。
如果说这个例子只能说明“人都惜命”这个命题,那我就再说说发生在我们大多数人身上的事。小学一年级,你我甫进课堂,老师通常会问一个问题:“你长大以后想成为什么?”我那会儿第一志愿是科学家,第二志愿是军人,为我国科学发展和国防事业献身。我不知道其他人想成为什么,但能肯定他们的志愿只会比我大,不会比我小。二十春秋已过,我再没“妄想”过能成为一个研究出时光机器的科学家或百战沙场的军人,只想能不能在毕业的时候在一线城市找到一份收入不算太寒碜的工作。天下大事早就在心中淡去,只剩下“CPI怎么涨得那么快,还让不让人活了啊?”。心中的“软弱”让我成为了“近视眼”,只看到眼前。它还让我罹患上了“健忘症”,抹去了曾经构想的蓝图。而今年我二十岁,这种软弱是不是长得有点快?
如果让我写一句《百年孤独》开头式的语句作为结尾,那大概会是这样的:
多年以后,面对镜中人丛生的白发,老潘将会回想起小学老师问她“你长大以后想成为什么”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和同样遥远的书本上印着的那句“宁欺白发翁”。
老潘记于2011年夏
来自:
豆瓣
作者:
香菇妮$
时间:
2012-8-29 17:45
六七年前看过这本书,当时混乱的人名和压抑的情节让我痛苦不堪,浑浑噩噩的看完第一遍后,画个Familiy Tree Chart试图理清头绪。怎么评价这本书的属性来着?对了,“魔幻现实主义”!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实在是记不清故事大纲,只是隐隐约约的记得有个姑娘在晒床单的时候被风吹走了。
我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也实在不能昧着良心推荐,毕竟能认真看完这本小说需要莫大的耐心,大多数会在100页阵亡。而当我回想起这本书,时常想着,花这么细致的文笔去描述这么枯燥乏味的故事到底有没有意义。我也时常觉得,或许就是作者在用这种如魔似幻的文笔挑战读者的下限企图把读者也变成如书中所描述的神经质。
最近网上都在力荐这本书,我只能说,买回家放在书架上装X用吧,就算读不下去也没关系,在别人问起的时候,你用阴郁的眼神看着天空:“时间总是轮回的。已有之事,后必再有;已行之事,后必再行。”
来自:
豆瓣
作者:
张帆$
时间:
2012-8-29 17:45
除了乌苏娜,我怎么也记不住家族中其他人的名字,
在一代代重复的名字和复杂的关系中,我也找不到头绪,
只是上帝既然创造了人类,却只让人类按照自己的旨意存在,
上帝从来不仁慈,
既然让这个家族诞生,却不得善终,
一代代的人,寻找着解脱,却又丧命注定的轮回中万劫不复,
盛极一时也一时之间就化为乌有,
站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这只不过是一个孤独的存在。
来自:
豆瓣
作者:
已注小$
时间:
2012-8-29 17:45
恩,我读得这本应该是盗版的,因为我发现了好多错字后面还有名字搞混的地方,不过这些也都没那么重要。。。
这本书应该是名著吧,感觉很早以前貌似就听说过。因为名字的缘故一直以为是一本特别压抑的书,没勇气读。你看,“百年孤独”,听着就那么吓人。我以前绝对是因为被名字吓到不敢去读的,觉得这名太吓人,一百年的孤独那得多压抑啊。。前几天我就突然想起这本书就特别想读它,我觉得我要读它是因为我觉得我太孤独了。。。我想知道这本书到底有多孤独多吓人,是不是我看了之后会感觉好一些,看看这本书的孤独会不会打败我的孤独。。
看到十几页的时候,我就觉得名字绝对是吓人用的,它应该换个名字比如像什么什么的一家之类的,比如像《辛普森的一家》这样的名字,就很好,也一样会是一本名著的。我觉得我看这本书基本是从头笑到尾的。。。。因为这个故事很有意思,讲故事的人也很有意思,一点也不像书名那么让人觉得压抑。。尽管书里面每个人的生活都不那么乐观,每个人的命运都走的是悲剧路线,但我还是一直笑一直笑直到看完它。
然后我想,我在笑什么呢?读它的时候,就感觉像深更半夜坐在篝火旁听一个古怪的老头讲一个真实性很值得怀疑但情节曲折离奇的好故事,我最大的兴趣是由我的好奇心引起的,不是别的,比如同情啊,善良啊什么的,没有感同身受,完全是袖手旁观的姿态。。所以我是当喜剧看的。。也可以说我是把我的快乐建筑在了剧中人物的痛苦之上。。我觉得这不能怪我,应该怪讲故事的人,这是他达到的效果,对于我是这样的。。
这本书挺好看的,虽然那些看起来都一样的名字和那么多有着差不多名字的人出现都给我搞糊涂了,我都搞不清都是谁生得了,还有就是对内个美丽的姑娘和她的床单就那么升天了这件事又点困惑外,其它的都读得很顺畅。。
关于孤独。。。其实书里面是总提到这个词的。“孤独”“孤寂”这些词在书里面出现的频率挺高的。。我觉得就因为它用这个词用的太频繁了,才让我感觉不到那么深刻的孤独所在。。就像我当着你的面跟你说:“我觉得我太孤独了,孤独的快死了。”你听到这样的话,其实并不能感同身受,并不能震撼到你的小心灵是一样的。。。。但我还是很喜欢这本书,至少在读它的时候我是暂时忘了孤独的。
来自:
豆瓣
作者:
锈钝的$
时间:
2012-8-29 17:45
读完了这本伟大的著作,随着阅读节奏的深入,越发喜欢他的文字,可以说是诗一般的文字和语言。非常有阅读的快感,我觉得这是好小说的标准之一。
书中是一个魔幻的世界,与现实反而很好的映射起来。家族中的人,丈夫与妻子,儿子与母亲,虽然是一家人,虽然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但每个人的孤单感是如此之强烈,而每个人的这种孤独感对其它人似乎都无法言说,也无法治愈。人的孤独感也许就是人的属性之一,人和人的距离如果要近,要做到了解那么能了解到什么程度?人和人之间的这种关系又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我们摆脱这种孤独感。
同时,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或许永远也无法完全的站在他人的角度上去观察这个世界,所以从这个层面讲我们到底能了解他人多少?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中,我们个性的形成,我为什么会成为今天的我?我们自以为对他人的好,尤其是亲人的,父母的子女的,到底是在成就他还是毁灭他,其实真的很不好说?不幸中的万幸是,他们永远也不知道做错了,永远不知道这会造成多么大的影响!
最后,马多贡最后消失了,但是书中的故事在现实中永远上演,而且更为残忍!
来自:
豆瓣
作者:
沐木$
时间:
2012-8-29 17:45
刚合上这本书,思绪还在闷热的南美洲游荡,如同书中的始祖的幽魂那般。这是一本小说,一本南美洲简史,一本对世界的总结和预测。
一百年,说小,是一个家族的兴衰,说大,是一个民族,甚至是整个人类文明的兴衰。故事从一片荒凉的无人知晓的沼泽地深处开始,慢慢发展到民族革命,殖民入侵,知道大水洗刷干净所有,回到原始般的荒凉。这个家族的百年岁月也见证了吉普赛人的兴衰。可以感觉到书中的宿命论,也许是源于南美洲古老文明吧。
惊叹于这一家人,对什么事情都充满着好奇。热情和勇气贯穿着整个家族,通过孤独这种特质把一个庞大家族的每个人(直系)拧在一起。而这些正是祖先们所有的气质,是最原始的真实。如果不是第一个阿卡迪亚对爱情的冲动和执着,如果不是第一个乌苏拉的勇气和蓬勃的生命力,也没有这个家族百年的故事。虽然最后所有有记录的没有记录的都随风而逝,虽然后人很难证明那些存在过的是否是真实的。不禁要感慨,凡历史,最后你所能抱的心态就是对这种无法解释的随风而逝现象的无奈。
惊叹于作者。要看多少书才能驾驭那么的知识,科学,宗教,历史,文化,甚至是传说和迷信。要有怎样缜密的思路才能驾驭这样复杂的一种时间概念,把这么多种人物融为一体,从立体多维的角度把每个人的生活交织起来,从生到死,而不至于让人读来混淆不清。作者真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小小的一本书涵盖了一个家族百年的时光。
而通过这本书,我似乎看到了各个民族之间的混战的原因和意义。甚至找到了民族极端势力和恐怖主义的影子。我似乎看到了人类进入物质文明时代以后的迷失和慌乱。而作者的那个时候,还没有我们现在这么纷繁复杂的物质,无尽的物质,把人带入到混沌中去。我甚至还想到了古老的玛雅人对人类文明更迭的预言。其实,在我理解,那也不算是一种预言,只是从最朴素的角度,用最简单的方式解释了人类发展的过程而已。
来自:
豆瓣
作者:
黄叶$
时间:
2012-8-29 17:45
多年以前,浙江文艺出版社这个版本的《百年孤独》不知怎么就被挑回家了。
几年以前,坐在黑夜中,看着一大群人清扫混乱过后的街道,小说中香蕉园一夜之间消失的场景浮现眼前。
多年以前,看奥雷良诺上校在自己的园子里做小金鱼;今天,变大堆废毛线为拖鞋。
《小团圆》开头结尾都这句:大考的早晨,那惨淡的心情大概只有军队作战前的黎明可以比拟,像“斯巴达克斯”里奴隶起义的叛军在晨雾中遥望罗马大军摆阵,所有的战争片中最恐怖的一幕,因为完全是等待。
来自:
豆瓣
作者:
南歌子$
时间:
2012-8-29 17:45
20年前刚参加工作,那时候年轻人还比较流行送书作为礼物,所以我得到一个朋友送给我的《百年孤独》。我记得那时候的我因为这本书的名气,很认真地想去读,可是因为感觉太混乱,没有读完,对本书的印象就只有书里有个很怪的吃土的女人。从此这本书就跟着我从这个城市到那个城市,从这个书橱到那个书橱,我虽然再没读过,但也从没想过抛弃它。
20年后,人过中年,我终于想到也许我可以读懂它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这时候又开始有大量可供自己支配的闲暇时间。于是,我又开始读它,正如自己预感的一样,经过多年岁月的流逝、人生的磨练,我可以理解它,不再感觉混乱。那些众多重复的人名、荒诞的情节、奇怪的人物,在现在的我看来,它们有条有理,都围绕着一个主题,反复渲染,就如海浪一波一波有节奏地冲击着山崖。这个主题就我的理解应该就是书名所提示的——百年孤独,它不仅是拉丁美洲的孤独,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孤独。
写作,其实是人类孤独感最强烈的表现之一。孤独让人渴望用文字来展示和渲泄,所以我们才能看到,古今中外众多表现繁华散尽人去楼空孤独意境的文学作品。《百年孤独》体现出的孤独意境隐藏在荒诞之中,表现手法奇特,格外摄人心魄。
来自:
豆瓣
作者:
的·朴$
时间:
2012-8-29 17:45
从始到终都觉得这个大家庭里的每一个人都在苦难与孤独中生存。从第一代布恩蒂亚拓荒建立马贡多,对科学的求索,奥雷连诺上校对自由的探索,奥雷连诺第二对女人和财富的求索,阿玛兰塔对爱情的追求……追求、探索总是一个孤独与痛苦的过程。即使这个家族曾经辉煌过,然而乌苏娜临期前仍然会咒骂这个世界。
一切并不能永恒,追求的永远不能得到。就像最终的阿玛兰塔·乌苏娜和奥雷连诺·布恩蒂亚即使得到了真正的爱情,最终也必须毁灭。这就是命运。实在是太苦了!
只能说出这样一篇胡言乱语,因为这个混乱的家族故事很难让我细细理清。
来自:
豆瓣
作者:
石头$
时间:
2012-8-29 17:45
我买的是浙江版的。
看了开头,觉得写得不错,翻译有功劳,但更重要的是马尔克斯的功力,小说的特色并没有被异国的语言消磨掉。阅读中,他甚至引发了我的想象。就像随着剧本,在脑子里拍一部只属于自己的电影。
很多年后,才知道是盗版,国家出版社的盗版。有人出来大言不惭的说:当时我们没参加什么什么公约,情有可原。可我要问一句:您还要脸吗?
别说是为了启蒙中国的文学青年。我不搭这个交情。你赚得盆满钵满就算了,别人家来要自己的东西,就这个那个的。像个傻逼。
来自:
豆瓣
作者:
大歪歪$
时间:
2012-8-29 17:45
关于孤独,这大概是一场惨烈的战争。不断有人死去。不断有人出生。
何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是孤独的,老了后,呆在院子里的大栗树下,即使死了以后,阴魂还在那儿呆着。乌苏拉,抚育了一代一代,经历家族的创建,繁荣,衰败,最后瞎了后,被孩子当作玩具。丽贝卡,带着她父母的骨头,来到这个家族,她吃土,欲望热烈,杀死自己的丈夫后,终日在屋子中,不出门。多年后,成了头发稀疏的老人,眼神仍旧孤寂。雷梅苔丝,这个奥尔良诺上校美丽的小妻子,死的时候,还是个孩子,喜欢玩具……马孔多是孤独的,经历逐渐的发展繁华,最后终抵挡不了衰败死亡的气息,在一阵龙卷风中,永远的消失。
不断有人死去。不断有人出生。
当奥尔良诺回到家,孩子被蚂蚁吃掉。他开始破译手稿,这个可以预见家族命运的手稿。
“这时,他又跳过几行,想要预先看到他自己的死亡时间和死亡情景。可是,他还没来得及念到最后一首诗,救已经明白他再也出不了这个房间了,因为按照羊皮手稿上的预言,救在奥尔良诺破译完手稿的这一时刻,马孔多这镜子般(或者海市蜃楼般)的城镇,就会被飓风一扫而光,并从世人的记忆里永远消失;手稿上所记载的一切,过去不曾,将来也永远不会重复,因为注定要遭受百年孤独的家庭,不会有机会在大地上重新出现了。”
彻底的孤独和绝望,那一刻我被击倒,无声的强大的孤独。
一切都是注定的。
摘抄豆友的评论,学习,这本书也许我需要读十遍
来自:
豆瓣
作者:
梅子$
时间:
2012-8-29 17:45
读这本书的原因是因为一句话“当你还未尝过痛苦,当你还未开始尝试看透生命,请好好的收着它,不要读它”现在正在断断续续的读着,有点乱……,据说今年中国会有正版的上市,那时再好好读一遍
来自:
豆瓣
作者:
T.Levi$
时间:
2012-8-29 17:45
FAT说你喜欢就留着吧,一直到今天。就是这本书(浙江文艺版)。随我浪迹天涯又同归书架。我总记得那是2000年的夏天。《维特》、《梵高传》后我看的第一本标准意义上的长篇小说。其后是卡夫卡——就进入我记忆的角度和藏书(卡夫卡的第一本书大学毕业后被人买走)来说约略如此。我至今相信,从那时开始,我迈向文学的脚步,就是在20世纪令人眩晕的云层上,并且直冲云霄属于21世纪的天堂。新世纪就这样开始。后来写诗似乎要向我印证这一点。而我竟然什么都不知道也什么都没有觉察到、感觉到和预见到。我可以笨死的时候相似于此吧?就像路边的野草,或者梦中穿越森林游过长江的老马。
重拾这么大时间跨度的阅读,多么难以消受啊!当现在的我在当时面对这本书时,我那么幼稚,那么肤浅,怀疑一个人的大脑会随着时间的增长生长出不同的组织,心跳的节律也会不同;那时候的爱恨和现在有完全不同的内容,那时候的一切都静止不动,那时候的一切什么都不缺,那时候没有一切的意外或者不幸……许多许多年以后,差不多在七仙女回到天上以后,我在那么多黑夜里向文字世界某个延宕的空白处积注了那么多圣泉般高能量的墨液之后,这一切之后的之后的今天里,我认识到需要这样来迎接一个注定在时空混乱中偶发重叠在当下的史前事件的回响与欢呼。一把古刀,可能饮过三四个人的鲜血,现在放在她的面前,她激动不已。高龙巴对她说,需要一块钱消灾。这是怎样的一枚分币呢?
这个压强如此巨大,在我个人看来,几乎是一个关于窒息的阴谋,一件走向毁灭或虚无的宏大而徒劳的尝试或假定。原来10-20天看一章,现在30分钟看一章。那时紧密而眩晕的时间,在当下的瞳仁里瞬间收缩,无限收紧,在文字的外围又星云般高速地流转。夜色迷人,而几乎就在昨夜的此时此刻,我在同样的地方慨叹,我多么害怕,望着天空无法被城市建筑物阻挡的可以延宕的空白处,我多么恐惧,惟恐负此夜色,惟恐负此手中书,惟恐负我世事,惟恐世事负我,惟恐陶渊明负九月九日之菊更负南山之望……
在这文本的时空漂流中,这个阅读行为的本身就是一个“魔幻现实”。我选择首先翻开的竟是我毫不犹豫、意外来到手上的北京十月文艺的老版本。这是我在文学某梦的中途,在黑森林的开满白色小花的角落里,牵回并允诺跟随的羔羊或白马。眼前的老本子和新本子都先放下,放在时间的水里再漂洗一段时间吧?他们都需要首先消消灾,在我找到一枚合适的分币以前。太古老和太新近,一旦直面都太过于尖锐,像一把匕首从两个对立的方向直挺入心脏(像高龙巴演示的那样),只有这种感觉能让我触摸到尖锐亲和的边缘,像一个嘉尔曼式美学的爱情,一朵在19世纪的异域里开放的恶之花,一颗在19世纪批判的土壤中结出的文明之果……就这样,这个夏天于我有太多的东西争先恐后进入记忆也被迫挤出记忆。我喜欢这样能通畅流转的从古到今和自我消长的汪洋恣肆。在这无边的激流中生长哪一种永恒之花?哪一种东西经历必经之地(“魔鬼通行的地方,一个女人照样畅通无阻”——梅里美《高龙巴》)、真正进入内心并激起整个生态系统的全面变化,尚且保留可以辨认的美?这在逻辑上是很难得到理解的事物。比如电影后的世界。然而在《百年孤独》里,这一切或将被重新唤醒又重新沉睡,数个百年伴随所有百年的孤独。这个数字可以用若干一生来计算。那时的一生这样算着:“团结是孤独的反义词。加西亚·马尔克斯。”
2011.7.13 BJ
来自:
豆瓣
作者:
小崔$
时间:
2012-8-29 17:45
翻译家眼中的《百年孤独》:与黄锦炎对话2009-11-25
我得说我最喜欢的《百年孤独》一定要有黄锦炎的名字,那是我分辨译本是“马贡多”还是“马孔多”的标准之一。我喜欢他的译本的文字感觉,不过才知道原来他从来就是和人合译的。
在下一个真正的正版出来之前(据说很无望啊),我要去弄一本1984年上海译文出版社的《百年孤独》来。台版翻译太不习惯啦!还贵……
以下转自《深圳晚报》(真是惊讶呀):
打开一扇通往世界的窗户
与《百年孤独》译者之一黄锦炎对话
1984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黄锦炎、沈国正、陈泉三人合译的《百年孤独》,这是人们能看到的《百年孤独》最早版本之一。近日,记者颇费周折找到了当年的译者之一、上海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系教授黄锦炎,透视《百年孤独》走过的岁月。
记者:还记得第一次遇到《百年孤独》是什么时候吗?当时怎么会关注到这样一本书?
黄锦炎:上世纪六十年代是拉美文学爆炸的年代,但当时国内对拉美文学的研究是非常滞后的。我们几个译者都是搞西班牙语语言文学的,在图书馆里能看到的都是五十年代以前的作品。《百年孤独》出版于1967年,那时国内“文化大革命”刚刚开始,根本无法看到这种作品。我第一次看到《百年孤独》原作是在“文革”后的1978、1979年。有位同事去古巴进修带来这本小说,因为长期没有接触新的外国文学作品,同事们一面传阅,一面讨论小说的内容,感觉特别新鲜。
记者:能形容一下您初读《百年孤独》的感受吗?
黄锦炎:我初读《百年孤独》是把它当成了一本国外流行小说。当时感觉到这本小说很特别,不像其他小说那样有大段的描写、对话、人物心理分析等等,这本小说就像在讲故事娓娓道来,从布恩迪亚家族背井离乡建造马孔多到最后一个家族成员被蚂蚁吃掉,前后有七代人,历史跨度很大,人物关系复杂,读起来很有挑战性,所以我一拿到书就觉得放不下来,读完了就想把小说译成中文介绍给中国读者。
记者:在您的眼里,《百年孤独》是怎样一本书?
黄锦炎:《百年孤独》作为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被认为是20世纪西班牙语文学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也因为这部不朽的作品而登上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奖坛。对于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是无法用简单的几句话来评价的。从个人的感觉而言,我觉得《百年孤独》是一部用文学语汇写就的民族发展史。
记者:当时的翻译过程有何曲折吗?
黄锦炎:作出翻译这部作品的决定是比较容易的,因为作品内容吸引人,艺术表现手法很新奇,我和沈国正都是搞文学翻译教学的,所以一拍即合,决定把作品译成中文。但那时候译介外国文学作品还是有很多限制,作品内容经过审查后,各出版社为了避免“撞车”有一个统筹的计划。
我开始找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后来被告知这本书的计划在上海译文出版社。我听说已经有人去联系过翻译事宜,后来比较了一下两个试译稿,上海译文出版社决定让我们继续翻译下去。出版之前,沈国正和我选了《百年孤独》六章登载在《世界文学》杂志上,这是国内最早介绍的《百年孤独》译文。
记者:当时为何会三人合作呢?后来,我曾经看过某出版社您独自翻译的版本。
黄锦炎:合作翻译在当时西班牙语文学翻译界很时兴,因为绝大多数译者是西班牙语教师,课余时间搞翻译时间不是很充裕。几个人合译可以分担,也可以译得快一些,出版得早一些。从那以后,我就没有重译过,有好几个人跟我说他们看到过我单独译的版本。我说,如果真的看到过,那肯定是盗版,反正我没有收到过翻译费。
记者: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中国,没有一个年轻人不知道《百年孤独》,每个作家的梦想都是写出一部中国版《百年孤独》;现如今,这部经典的年轻读者还能像当初一样吗?
黄锦炎:1982年,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后来介绍拉美文学爆炸的资料也多起来了,《百年孤独》的名字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开了。经历过书荒年代的年轻人,那时求知若渴,正巧在那时出版,所以一下子拥有那么多读者,这是不奇怪的。现在的年轻人能静下心来看文学名著的比较少了,加上这部小说的再版遇到版权方面的问题,想看也不一定找得到书。当然,爱好文学的铁杆读者还是有的。
记者:自1991年伯尔尼国际版权公约在中国生效后,就没有出版社再出过《百年孤独》了吗?
黄锦炎:现在书店里的确买不到《百年孤独》的中文版,作为译者我当然感到非常遗憾,但是伯尔尼国际版权公约是保护作者知识产权的,应该遵守。我们十多年没有再版《百年孤独》中文版,说明我们严格遵守了版权公约。这几年来出版社和我们都在和各方面联系沟通,我想通过大家努力,总会争取到再版权,让今天的年轻一代能欣赏到这部不朽的著作。
记者:如果开列清单的话,或多或少受到《百年孤独》影响的中国当代作家有一长串:莫言、余华、韩少功等,翻译这部作品时,您预料到了它在中国的巨大影响吗?
黄锦炎:《百年孤独》译本出版的时候,这些作家都很年轻。他们都曾经是知青,“上山下乡”的艰苦经历磨练了他们,也丰富了他们的阅历,使他们产生一种创作的冲动,想通过文学语言来诠释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然而,长期统治着文艺界的社会现实主义写作方法不能满足他们渴望创新的要求,于是他们就在外国文学中寻求启示。
《百年孤独》出版后在上海文艺报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这完全出乎我们意料。因为我们对作品的理解主要是从语言、文化、艺术的角度吃透原作,然后尽可能原汁原味地再现原作,把它奉献给读者。而这些年轻的作家阅读这部作品却是为了寻找创新突破的“门道”。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他们看到作品的第一句话“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就觉得大受启发:原来小说还可以这样写的。我个人认为,《百年孤独》对于当时刚摆脱长期禁锢的中国文学,意味着打开了一扇通向世界的窗户。
来自:
豆瓣
作者:
橘子$
时间:
2012-8-29 17:45
很多年前,拿起来读过两章,那时候觉得这种魔幻让人漂浮起来,找不到依赖物。
多年以后,拿起来仔细读完,读到的全是现实,那么多人,那么多琐事,到底是什么力量让人能一直怀着巨大的兴趣看完,而看到最后又舍不得看完。
这种带着荒唐的细节描述,让人苦笑叹息,心里放佛下着四年六个月的大雨。
来自:
豆瓣
作者:
安妮忘$
时间:
2012-8-29 17:45
热情没有了回应,就是一个人的百年孤独。
除了孤独,将一无所有。甚至连哭泣的时候,都没有了眼泪。
孤独,不是遇到的人不多,只是心灵的交集太少。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几乎感觉整个世界都沉默了。
书中那么多错综复杂的人物,不知怎么出现,又不知怎么消失了,连名字都很难记住,还有那么多匪夷所思的情节,我就时常想起那个爱吃泥巴的小姑娘的脸。
就好像所有角色都好像在一出哑剧,沉默的一百年,比一百年更长,
看到末尾,几个寒颤。
有人容易沉醉不可自拔,所以总感到周遭的冷漠。
对感兴趣的事情投入过多的热情,所以看起来几分疯癫。
时间和伤害,会磨灭了一个人的热情,对不对,对不对?
那时候还有人会相信曾经的热爱么?
是不是当人挥霍了最后的一滴泪,最终会成为铁石心肠的人?
当我的读着《百年孤独》这样的小说时,竟会流泪。
一个人,没人理解的时候该怎么办,除了去远方游荡,或是书写,把自己禁锢在书本里文字里。
我的百年孤独是电子书,阅读于长途汽车的猛烈摇晃中,一次脑和心的振荡,网上买不到好的译本,听说绝版了,作者临死之前没有给出在中国的版权。
但我想,这样的书,很难成为畅销书吧。
来自:
豆瓣
作者:
恬淡悠$
时间:
2012-8-29 17:45
以前看过,但中途放弃了。此次拾起看完。跟随书中的布恩地亚家族一起从兴盛到消失。他们尽管相貌各异,肤色不同,脾性、个子各有差异,但从他们的眼神中,一眼便可辩认出那种这一家庭特有的、绝对不会弄错的孤独神情。
来自:
豆瓣
作者:
秦人遗$
时间:
2012-8-29 17:45
——看《百年孤独》中的《大学》
小说《百年孤独》以马贡多镇布恩迪亚家族十代人的故事来展现拉美的封闭和孤立,描写出了一个落后民族的伤痛。其中贯穿始终的线索,对整个国家造成影响的人物,当属奥雷良诺上校了。书中对于上校有这么一笔交代,他的岳父属于保守派,给他灌输的观念也是保守派正义自由派邪恶什么的,但他却成了自由派领袖,原因是他所看见的保守派成员(如他岳父等)会玩阴谋诡计,而身边被自由党感染的年轻人却一个个那么单纯而向往崇高和光荣。在军事行动上自由军是失败的一方,却是受很多人尤其是马贡多人尊敬的一方,甚至于胜利的政府都不敢怠慢。而作为投降者的上校,原本会被误认为懦弱而受到辱骂和指责,却因他那未遂的自杀行为挽回了名誉。
这是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时的特色了。小说中革命者们也不过是在被吸纳入秘密团体时被予以该团体理念的简单介绍,真正吸引很多人,尤其是受过良好教育又有实际行动力的人的,是该派别成员的素质,而非信仰。如果说太平天国这样的农民起义体现的是底层人民企图通过战争赌博为自己赢得命运的改变,而法国大革命后期由于这个具有人文气质的民族对于主义过分推崇而导致不同主义间的混战不断,那么一般既受过教育又有良好生计的家庭成员要投入战争,其理由一定是相信自己是正义的一方的了。这些人相信,他们与之斗争的敌人,是对包括自己家庭在内的很多家庭的生活已产生或将要产生干扰和破坏的邪恶势力,自己的战争是为了赢回和平。
无独有偶,苏联小说《静静的顿河》中塑造了一个在红军和白军间反复徘徊的主角,其叛变的理由也是认为原派军人没有仁义道德。可见普通实诚本分人家,无分国别,都是有深入骨髓的正义观的,这是漫长历史中的教育形成的。
所以让我们来看看我们的祖先多有智慧。《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又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经文中把“修身”作为根本,修身是由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达到的,即一个人言行符合“明德”是其发自内心的结果,而不是由外在因素造成的结果。我们知道近朱者赤,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极深的,但一个真正的君子不是只在民风淳朴的时代才是君子,真正的道德有如明珠,在黑暗中也能发出让肖小不敢正目的灿烂光芒。《论语》中在谈到“孝”时就提到“色”(既态度),否则人无异于牲畜。这里体现的是儒家学者积极乐观的世界观,其对人是持高度肯定和赞扬,认为“人之就善有如水之就下”(《孟子》),并且认为一个人正心诚意既能使言行合乎君子之礼,而修身之后就能做到齐家,治国,平天下。
那么世事真的像《大学》中那么几句话中所写的那么简单吗?德行就能代表处理事情的能力吗?其实这是因为一个人倘若拥有德行既能克制私心,他是会很受人尊敬的,并且他在处理事情时也能够示之以公允而不徇私舞弊,这样的人处理纷争的结果才能让人信服。而一个人连处理家务这种大量涉及到与自己的私情的事物都能让人信服,那么其治国必也是一把好手。而一个人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好了,没有了后顾之忧,才能够考虑平天下。
这便是德行的魅力,一个人若能够“修身”以符合“明德”,其也是极具人格魅力的,才能对其他人产生巨大的感染力。《百年孤独》中自由军是势弱的一方,却那么受人尊敬,正是其成员素质收获的结果。普通的百姓,不会考虑什么主义,甚至也并不明白什么叫“大局观”,什么是对祖国未来有益的(如果没有经过宣传)。但他们能够明白的,是怎样的行为是正义的,合乎他们的道德观的,并且他们相信的是正心诚意的人。上校向政府军投降,让人们对其产生质疑至于非难,但他那未遂的自杀行为立刻让人们的看法改变,相信他从头到尾是在为自由军考虑,可见这个民族对于一项行为是否合乎道德的判断,是建立在作出此行为的人是否是他们眼中的道德的人这一点之上的。
《百年孤独》中将上校引入自由军的那个医生,原本制定的一系列暗杀计划赢来上校这么一句评价:“你不是自由党人,你是个屠夫。”而后制造叛乱成功的他,在他岳父面前那么潇洒地说:“这是战争。”我们知道,战争意味着要死人,那么我们还能够认为上校的行为是正义的,道德的吗?
我们再来看《大学》,发现它还有一些内容:“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又有“知止然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个“止”是什么意思呢?其实作者想表达的是人要有原则。什么叫原则呢?就是任何时候人优先考虑的东西。比如儒家也讲爱人,但它却极反对墨家那样华夏民族与蛮夷一视同仁的爱。儒家说爱人是推己及人的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因为它所宣讲的道德,是发乎于人情的,合乎内心意愿的,而不是外来强加的。同时儒家也讲修身,却反对道家的“自清”,从《论语》中好几处地方我们都能看到孔子对“邦无道则隐”的行为的不以为然。所以对任何一种道德的追求都要适可而止,《大学》中宣讲的,便是“止于至善”。
所以我们的老祖宗推崇“堂堂之师”,有纪律有原则的的军队才是不可战胜的军队,因为这是百姓心中正义的军队,是即使形体被毁灭了精神也依旧长存的军队。小说中上校和镇上其他人的后人都忘了上校政府却没有,虽则作者想写的是镇上人丧失了精神之根,却也写出了“堂堂之师”的影响。
来自:
豆瓣
作者:
且听风$
时间:
2012-8-29 17:45
在网上看对大家对这部书的评价都很不错。或许我的阅历还不够,不能对这部著作完全理解透彻。不过故事确实也是不错的,最另我感到惊奇的也是里面的人名。十几个相同的姓名,却不会让读者将人物混淆,我不得不惊叹一句。
来自:
豆瓣
作者:
张小白$
时间:
2012-8-29 17:45
我只想说,在你要读这本书的时候,请你虔诚些。现在的文学市场是在是太大太大,大到繁杂,大到我们焦虑,大到我们无所适从,大的到处都是快餐文学。但是一些书却是需要我们怀有一种敬畏去看的,如果你焦躁,请不要去糟蹋它。
来自:
豆瓣
作者:
来小福$
时间:
2012-8-29 17:45
“这个家族里所有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派遣寂寞,事实上是延续自己的寂寞。”
——《百年孤独》
当面对攻击性的人或事时,我们是把自己孤立在原处,享受寂寞还是奋起反抗?除去作者批判西班牙殖民者对拉美文化造成的不可磨灭的冲击,如果一定要挖掘出一些启示的话,这应该是最合适的吧。
爱情,情欲,权利,荣誉,政治,纯真,美丽,教条,不分好坏,不分轻重,都是孤独的种子。书中家族里的任务见没有任何心灵的交流,每个人都因为自己的欲望和秉性将自己封闭起来了,他们都是动荡社会的受害者,是外界因素点燃了他们人性中孤独的火焰。
作品中的人物都是极端的,这也必然,文学的张力总是伴随夸张的手法。试问,如果除去这夸张的情节,如何才能战胜孤独呢?要接受孤独,就像一个精神病人永远不知道自己患了精神病一样,漠视换来的是无知。这让我想到了和拉美有着类似历史的十九世纪末的中国,同样那些固步自封的封建主义者不正也是孤独的吗?正视孤独的人,发现了自己身上孤独的影子,拿起刀枪反抗。书中前言有句话说:孤独的反义词是团结,也许,在孤独面前,团结也是一个强大的敌人吧。再者,就是要理性,不能被权力冲昏头脑(上校),不能太唯心(作品中人的幻想,迷信),事实就是吧(最近毛邓背多了)。
但是,我始终认为孤独只是一个代名词,这始终是一个反应现实的爱国主义小说,作者声讨的是政治问题,这些太复杂,我也就不多想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喜洋洋$
时间:
2012-8-29 17:45
其实,后来自己一直也纳闷,大学时代是什么力量让自己爱这本书,且不厌其烦的读了N遍?现在,却翻也不翻?是因为如图的版本不小心遗失在校园,后来手中的译本,没了熟悉的韵味?还是时过境迁,人事已非? 读书时,看来读者的心境和外环境很重要,记得在一天,阴阴的中午读安意如的《当时只道是平常》,心情被那伤感的句子感染的莫名的忧伤;可是第二天,在暖阳里阅读,居然会微微的笑。我是个容易被左右的傻女子?还是文字的力量巨大? 总之,当年读这本书除了了解了拉美的历史外,真的在书中体会到了深深的孤独,那个家族的孤独,那个一生不语的女子的固执和孤单。 现在,幸福的快找不到北了,所以《百年孤独》落满了寂寞的灰。
来自:
豆瓣
作者:
涉江采$
时间:
2012-8-29 17:45
看了十年,还没看完:(
来自:
豆瓣
作者:
涉江采$
时间:
2012-8-29 17:45
果然很孤独啊 看得很辛苦
来自:
豆瓣
作者:
慈心$
时间:
2012-8-29 17:45
初识加西亚·马尔克斯是因为一本杂志,其中有一篇文章介绍了他。杂志和文章的标题我都已经忘却了,记住的是一个故事和一个书名。
一个故事:在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祖国哥伦比亚,曾经发生过一起离奇的绑架案,绑匪的要求居然是“让加西亚当总统”——这个故事的真假无从考证,但这起绑架案从前到后,都非常“魔幻现实主义”。
一个书名:《百年孤独》——我不记得之前是否看到过这个题目,但我这次看到的时候,不由地心头一热,觉得这是一个非常熟悉的书名,亲切而又令人激动。若干年以后,当我读到泰戈尔的诗句“你是谁?读者,在一百年后,阅读我的诗篇”时,也有类似的感觉。
从此,我开始寻找《百年孤独》。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看到过其他拉美作家的名著,也买到过马尔克斯的其他著作,还看到了《百年孤独》的一些介绍,但一直无缘《百年孤独》。
后来,我在苏州书城徘徊,偶然发现浙江文艺出版社的一套文学译丛,其中就有《百年孤独》,我一见心喜,马上从盒子里抽出这本书。翻了翻,发现是单独标价的。但是有些书店的规矩是一套书、一套卖,所以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把书拿到柜台结账,最后居然顺利结账。
出门后,我乐坏了。接下来就拿着书啃起来,没几天就看完了。
很多人觉得《百年孤独》难读,我没有这种感觉,反正是看得很舒服。
记得尤小立老师说:“魔幻现实主义,并不是魔幻化了的现实主义,而是魔幻、现实主义。在拉美,魔幻和现实是共通的,魔幻的就是现实的,现实的就是魔幻的……”读了《百年孤独》,略微明白一二,其中很多情节,我仍然记忆犹新。比如,马孔多在还没有死过人的时候,其他地方的鬼也找不到这里;有了死人以后,其他地方的鬼也照过来了。再比如,马孔多的人患上了失眠症以后,都睁着眼睛做梦,以至于彼此的梦都混在一起,每个人都可以看到别人的梦。诸如此类,并不是作者故意制造魔幻,或许他们的现实就是如此。
我看过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一段访谈,有一段话我印象深刻,他说:我在某地发现一种跳豆,觉得非常有趣。谁知,一个科学家很好心地告诉我,这种豆子之所以会跳是因为它里面含有虫卵,虫子孵化后,在里面动,从而导致豆子跳动。叙述完这段经历后,他不无遗憾地说:我感到有趣趣,是因为这种豆子会跳,但我不需要知道它之所以会跳是因为里面有虫子。读到这里,我会心一笑,一如我读到庄子的“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来自:
豆瓣
作者:
云烟俱$
时间:
2012-8-29 17:45
似乎是在一个暑假时吧,到三哥家玩的时候,看见书架上的这本书,拿下来,翻了几页,被里边的内容所吸引,于是,借回家好好的看了几天! 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样看的这本书,至少我是很喜欢的! 这本书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 ,原是一名记者,在1982年因此书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已经成为当代世界文坛上众目所瞩的风云人物! 小说的情节离奇令人迷惘,场景琳琅,怪事迭起,新颖别致,耐人寻味。一个家族,百年的兴衰,从衰到兴,再从兴到衰,来的样子,去的摸样,一切都逃不出一个诅咒。(那个家族所珍藏的羊皮卷早已经把未来要发生的事都记载了),霍·阿·布恩地亚与表妹乌苏拉近亲结婚,阿苏拉担心会像姨妈和姨父近亲结婚那样生出长猪尾巴的孩子而拒绝与霍·阿·布恩地亚同房。布恩地亚与邻居发生口角的时候,布恩地亚因为邻居嘲笑他被乌苏拉拒绝同房而杀了邻居。结果死者的鬼魂不断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搅得布恩地亚一家日夜不宁,布恩地亚家族被迫迁移到小镇马贡多。起初布恩地亚家族人丁兴旺,但是随着内战的爆发和外敌的入侵,布恩地亚氏的命运急转直下,一代不如一代,甚至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领导的32次土著居民起义都以失败而告终。到了第六代奥雷良诺·布恩地亚的时候,因为与姑妈乌苏拉通婚,结果生下一个带尾巴的男婴,正好应验了一百年前吉普赛人用梵语在羊皮纸上写下的密码,而这个密码的破译者就是第六代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自己。这个无疑充满了讽刺的意味。而这个带尾的男婴,被蚂蚁咬烂以后拖入了蚁穴。随后,小镇马贡多消失在一阵飓风中。 在《百年孤独》中作者用梦幻般的语言叙述了创业的艰辛,文明的出现,繁衍与生存,爱情与背叛,光荣与梦想,资本主义的产生,内战的爆发,垄断资本主义的进入,民主与共和之争等足以影响拉美的大事,却让他们集中发生在一个小小的名叫马贡多的乡村中。把布恩迪亚家的每个成员都深深的牵扯了进去。在故事的结尾时。家族的最后一个守护者奥雷良诺阅读了记载这个百年世家的命运的羊皮卷后说:“这里面所有的一切,我都曾经看到过,也早已知道!”正是借这个总结性的人物之口,表达了自己对拉丁美洲百年历史的看法,即近代拉美百余年的历史是重复的,拉美的发展和历史进程都停滞不前。 所谓魔幻现实主义,以荒诞的形式反映现实,不管马贡多发生的一切有多离奇古怪和扑朔迷离,都是取材于马尔克斯对拉美现实的观察和感悟。 对梦想与光荣的向往,对独立与自由的憧憬,在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中,现实中的追求和希望超越于形式的虚幻,找到了最终完美无缺的结合点。 正如他在《拉丁美洲的孤独》那篇演说中剖析了拉丁美洲孤独的原因之后所说的: 面对压迫、掠夺和歧视,我们的回答是生活下去。任何洪水、猛兽、瘟疫、饥馑、动乱,甚至数百年的战争,都不能削弱生命战胜死亡的优势。 小说中的最后一句: 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 ,恰好说明了作者的主导思想:孤独的拉丁美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新的、团结的、朝气蓬勃的拉丁美洲必将出现。 百年的孤独在风中早也云淡风轻。。。。。
来自:
豆瓣
作者:
国境以$
时间:
2012-8-29 17:45
【黄锦炎 译,浙江文艺出版社(据称此版本是根据布宜诺斯艾利斯南美出版社1972年版由西班牙语直译而成,后来这一版本转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此版本被现在的高中三年级语文教科书选用)】 第一章 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那时的马贡多是一个有二十户人家的衬落,用泥巴和芦苇盖的房屋就排列在一条河边。清澈的河水急急地流过,河心那些光滑、洁白的巨石,宛若史前动物留下的巨大的蛋。这块天地如此之新,……盒内有一绺女人的头发。 第十章 若干年之后,当他在病榻上奄奄一息的时候,奥雷良诺第二一定会记得六月份一个淫雨连绵的下午,他踏进房去看他头生儿子时的情景。尽管孩子并不活泼,又爱哭闹,毫无布恩地亚家族的特征,他还是没多费脑子,一下子就给他起了名字。 第二十章 —个节日的夜晚,庇拉·持内拉在她的乐园门口看门的时候,坐在藤摇椅上死去了。人们……有的是公海上的加冕牌王。 总结:对这个版本我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就是很普通的一个译本。注意真正的版本在正文开头第二页就有关于里亚尔的注释。 ——事实上,这是一个大家公认的最好的译本。这也是它能入选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原因。
来自:
豆瓣
作者:
掬水引$
时间:
2012-8-29 17:45
好奇怪的一个家族,衰到极点的家族,到底是家族的悲剧,或是人生的悲剧。孤独的是家族、人生、或者孤独的只是时间本身,寂寥的是作者的笔,荒谬无谓的是人的人生。。。
来自:
豆瓣
作者:
随遇而$
时间:
2012-8-29 17:45
百年孤独已经是一个遥远的印象了,似乎是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不是很厚的一本书,依稀记得满是蛆子的浴缸……有空再读一遍,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触的吧。
其实一段时间后再去读一本读过的书,比你读一本新的畅销书要有意识的多,对于你的人生启发作用也会大恨多。
来自:
豆瓣
作者:
已注小$
时间:
2012-8-29 17:45
《百年孤独》因为他独到的艺术成就而让马尔克斯走向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领奖台,评论界称赞他的《百年孤独》为“20世纪用西班牙文写作最杰出的长篇小说之一”,这部小说所采用的创作手法“魔幻现实主义”广为流传,作者极善用绚丽而无羁的想象构造出一仿佛神话的世界。作家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性格鲜明的众多人物,描绘了这个家族的孤独精神。在这个家族中,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没有感情沟通,都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孤独的生存着,这种孤独弥漫在布恩地亚家族和马贡多镇,这个古老的家族也曾经努力的走出去寻找新的世界,尽管有过畏惧和退缩,可是他们还是抛弃了传统的外衣,希望溶入这个世界。可是外来文明以一种侵略的态度来吞噬这个家族,最终布恩地亚家族和马贡多镇随风而逝。"羊皮纸手稿所记载的一切将永远不会重现,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 作者用这样一个宿命的结尾来表达了自己深深的无奈和悲哀,使读者产生一种切肤之痛,并引起强烈的共鸣。
这部作品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它独特的写作手法引人入胜。读完这篇作品,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沉溺其中不能自拔,仿佛自己也变成了宿命当中的人物。当现实将我敲醒的时候,我发现,人类的进步带动了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文明,百年孤独的家庭早已随风而逝,就像作者所说的“遭受百年孤独的家庭,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然而孤独依然存在于人类的灵魂深处。
来自:
豆瓣
作者:
水中的$
时间:
2012-8-29 17:45
高中的时候看它,拿起又放下;大学里,再一次尝试,还是放弃;在大四时,忽然就明白了。真的是在什么的年龄阶段就该看怎样的书,才会有着自己的见解
来自:
豆瓣
作者:
David$
时间:
2012-8-29 17:45
我收藏了黄锦炎的译本,但是比不上高长荣的译本,忠实、流畅,所谓信达雅,达到了信达,很高了。历史上译文达到雅的绝对是个位数了。
奥雷连诺
加尔布雷斯
让我们回到那个久远的下午...
来自:
豆瓣
作者:
h1900$
时间:
2012-8-29 17:45
记得是高中快要高考了才一直缠着语文老师借到了这本书 ,直到现在我还完全的认为我是看不懂的=,其中的孤独不是每个人用自己的有限生活阅历可以理解明白,书中的文字甚至是超越了孤独的一种苍凉,只记得翻开书的时候也翻开了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在那里现在的一切仿佛是那么的遥远,新鲜。而人性却和现实中的一样血淋漓的真实。“孤独的反义词是团结。”已经记不起书中的哪怕一个词句了,想看这本小说的,建议可以在决定看了以后,准备下自己的心情,那样一个世界是美丽而残酷的 ,想想时间遥远,可爱高中时候傻傻的我们,真的世界也是魔幻的
来自:
豆瓣
作者:
うみ$
时间:
2012-8-29 17:45
百年孤独的,其实并不孤独。人生的过程总会遇到很多人和事,只不过是遭遇,或者偶遇。一路走过,最终还是一个人。所有的爱情、亲情、友情,就想马先生笔下的时空变幻。朋友变成爱人,爱人变成亲人……下一代,冥冥中蕴藏着上一代的种种纠结,向陌生之地、陌生之人蔓延,最终相遇,在马先生笔下,或是悲剧,或是喜剧,只不过是一个故事。孤独的,是一个人。百年的,是某种孤独。
来自:
豆瓣
作者:
打口的$
时间:
2012-8-29 17:45
我觉得书中想表达的并不只有一个观点,不仅仅是孤独的反义是团结
奥雷连诺发动了三十二场战争,最后却不知道为什么而战,而仅仅是被别人利用了
阿玛兰塔开始一心要和克雷斯庇结婚,可到了后来却把自己紧紧的捆在孤独之中
奥雷连诺·布恩蒂亚和阿玛兰塔·乌苏娜成了这个故事里真正相爱的一对结果却生下了怪胎,最后结束了整个家族.等等一些事情
我觉得这些东西是作者的要揭示的现实,以及对现实的反思,这些事情不光存在在殖民时期的拉美国家,还存在于各个国家
来自:
豆瓣
作者:
笨三毛$
时间:
2012-8-29 17:45
看完《百年孤独》,看的很不舒服。从未看过如此晦涩难懂的书,人物关系错综复杂,情节荒诞离奇,故事背景模糊而茫然。
看的非常憋气,书中没有真正的爱情,即使有也是悲剧收场。亲情被孤独代替,每个人物好像都给自己织了一个厚厚的茧,将自己与外界隔绝,漠然的看待一切,漠然承受现代文明对生活与思想的冲击,然后痛苦的接受。
每个人都如此孤立无援,那么,是个人的孤独造成了整个社会的孤独,还是整个社会的孤独影响着个人的孤独?或者是因为文明世界将他们的遗忘而让他们孤独,是否因为文明的冲击让他们无法接受而产生了孤独?不得而知。
孤独从何而来?又如何能去?每个人在孤独时都会有这样的疑问,然而仿佛永远没有答案。那就继续孤独!直到孤独成为亲密伙伴,不再孤独!
直到最后,书中那个孤独的家族所有的人都一一寂灭,连同那个孤独的小镇也寂灭于一场飓风之中。那场飓风意味着什么?是否可看作是文明的进步?孤独的寂灭是否真的意味着新的开始?历史上的孤独,是否是一种轮回?文明的进步并不能将所有的孤独完全消失,个体的孤独却是永远都存在的。
来自:
豆瓣
作者:
joy$
时间:
2012-8-29 17:45
书名是百年孤独,我却觉得是部十分热闹的小说。
喜欢书的开头部分,喜欢第一代的何塞·阿卡迪奥·布恩地亚,即是个实干家,如国王帮带着跟随他的人建造了这个秩序的小镇,又像个浪漫的梦想家,沉醉于各种发明,梦想用他们改造世界。那样激情爆发的专注的人物,像个现实与理想的结合体。
喜欢俏姑娘雷麦黛丝,纯朴自然,不受尘世半点污染,很好奇她的命运,还期待她会遇见怎样的爱情,后来既然变成了天使飞走了,哦,原来她已如此完美,已不需要另一半来圆满。原本就是天使啊。
个体是孤独的,时代却显得异常热闹,有革命,有自由,有独裁,有殖民,有愚昧,有发明。。。。。。
是本我想读第二遍的书。
来自:
豆瓣
作者:
奔放的$
时间:
2012-8-29 17:45
多年前朋友一句“枯涩难懂”的评语令我不自觉的对这本书产生一种莫名的敬畏,每每轻掩书卷,总是浅尝辄止,唯恐不能探其深邃。直到有一天,在一段苦闷的旅程中,神秘而美丽的大门终于为我打开。初读此书,书中洋溢的尽是欢乐和可爱,让人忍俊不禁。可是好景不长,幻丽的开头不过是一个温柔的陷阱,宿命般的悲苦,寂寞,不解,无奈,绝望接踵而来,最后乃至麻木不仁,我行我素。那种感觉,用网上一位朋友的话“心中苦涩,眼中却干涉留不下一滴眼泪”来形容是最合适不过了。所以说,这本书写的不是魔幻,而是孤独,一个人的孤独,一个家族的孤独,一个大陆的孤独。看看现实中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呢,每个人都像是布恩地亚家族中的一员,日复一日不断的上演着内心的独角戏,却往往缺乏沟通,回避真诚,或在动荡不安的情感世界里流离失所,或在奔波忙碌的工作生活中迷失方向,如同小镇马贡多的居民一般,一夜之间患上了“失忆症”,去回避和忘却每一个可能的伤害。读完这本“深刻得令人害怕”的小说,再回味那个可爱而美丽的开头,绝对可以让人温暖到骨子里。所以,最喜欢的,还是开头。
来自:
豆瓣
作者:
Wei$
时间:
2012-8-29 17:45
网上很多包年孤独的电子书,但都不是这个版本。
我看了很多,还是觉得这个版本最好。
谁有这个版本的电子书啊?千恩万谢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beepee$
时间:
2012-8-29 17:45
《百年孤独》
你不想放过任何一个字的小说。
用了整整4个小时看400页,密不透风却高潮迭起。过瘾。
一个家族的7代人,名字串来串去,却展现了云谲波诡的传奇。
人生的戏码,料猛,劲足。
马尔克斯的口吻如同儿童的呢喃,轻慢之间透着普罗大众可以言传的通俗美丽,深刻之处让精英族类激情澎湃为之动容。
在这个洗脱喜气、略显阴霾的天气,看这个家族的魔幻史,你仿佛收紧了时间的绳索,在被浮躁与浅薄透支的生命里平添了几许光亮。很奢侈的光亮。
曾经听过王菲唱同名的歌曲,也觉得林夕在极力描摹情之心境,但跟小说比起来,这一切都不过是插科打诨,过眼云烟。文学不会没落,因为它经得起各种冲击、各类洗礼,依旧坚挺,依旧绚丽,依旧震撼,依旧感动。
拉丁美洲的土地上曾经诞生的、经历的、灭绝的历史,都被浓缩在字里行间。政治家可以从保守派与自由派的纷争中,拓贴权术的遗迹;史学家可以从吉卜赛人捎递赠予的礼物中,呼吸殖民的空气;社会学家可以从小镇变迁的风物中,窥视独特的南美印痕。但是,你唯独从中寻觅不到被奉若神明的爱情。那里只有性,只有引诱,从身姿到气味,从幻想到越界,从放浪到遗忘。在近亲、嫖娼、乱伦、纵欲、恋物等各类癖好之中,你发现这种赤裸裸的残酷现实不但没有让小说的魔幻色彩打折,相反还营造了一种掷地有声的快感。唯一的例外,来自梅梅跟他的恋人,但是短命的情结最终锁定了悲剧的结果。
《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1966年成稿,1967年6月正式出版,15年之后斩获诺奖,一路高歌猛进,成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作家,拉丁美洲的翘楚。他对于生活细枝末节的敏锐洞察力与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让每个读者都能从字里行间获得抑制不住的共鸣。他的隐喻深刻,透射着他对于生存环境与历史成因的思辨,他的叙述直白,但这种理性操控的浪漫展现得是另一种夺目的美。
虽然,由于庞杂的人物、重复的姓名会对阅读造成一定的困境,但是这种对读者的挑战本身就是一个游戏的噱头和卖点,并且在厚实的内容包裹中,你会愿意对杂糅的神话传说、历史预言怦然心动,从此引发的思维征战最终会获得异乎寻常的回馈,值得一生回味。
来自:
豆瓣
作者:
Yoland$
时间:
2012-8-29 17:45
马尔克斯真是厉害 ...人周遭循环反复的历史, 就这么被道破了. 无论是三口家庭, 还是家族, 还是整个民族, 乃至人类.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面对的或者是必须承受的,都是我们作为独立个体存在在这个世界所要承受的那份孤寂.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个小星球, 有自己的轨迹, 究其根源是独立存在的. 所以孤独,是一辈子也摆脱不了的人生履历.
平日我比较不看历史, 因为我这人觉得历史都是过去的东西. 总结教训貌似有用, 其实微乎甚微. 我们在面对问题时作出的处理决定和解决办法, 都是由我们每个人的性格决定的, 而性格是与生俱来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慢慢形成的, 或许也是在你的成长历史中慢慢成熟的. 所以很多时候,面对同一个问题,你或许也会做很多次一模一样错误的决定. 因为你性格使然, 历史的教训也是过眼云烟了.
若是你想改变性格, 那也很难, 因为历史是没法改写的, 你也没法改变你性格形成的种种过往, 只能说完善你性格中的缺陷. 但是缺陷往往是你性格中的软肋, 运气好的话你能靠着你强大的理智去弄弄, 运气不好的话, 或许你一辈子也摆脱不了. 但我觉得其实不伤大雅也无妨.
孤独是种种历史中人类的宿命, 越优秀的人越是如此 ,拥有越多的人被孤独拥抱的也越强烈, 心灵越丰富的人对孤独的抗性也就越低.
人啊 就是需要热闹的敏感群居动物. 越是有故事的人, 成为故事会的几率越大. 故事都是为了抵御孤独而和其他人发生的. 婚姻能缓解孤独 但只是小面积的, 与年龄成正比. 年龄越大 孤独感越强, 你丈夫或妻子给你的陪伴也就越重要.
有人说我无欲无求 ,所以我无法给人安全感, 而安全感是孤独的最好缓解之词. 尽管这样 人都是愿意征服和挑战的动物. 这段时间看到了太多人, 听了太多人的故事, 开X6的果然比开X3的有两倍的孤独和迷茫, 一无所有的人和什么都不缺的人都想法设法的找事干, 年纪大些到适婚年龄的忙着用房用车表诚意想摆脱孑然一身的夜晚, 年纪轻的忽冷忽热让人难捉摸.
有人说我看得太透了 其实我特清楚什么时候该糊涂什么时候清醒, 我也特别明白我有几两重(这两天过百了 要注意一下哈). 我也只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我还是对不喜欢的人清醒 对喜欢的人糊涂. 我有时候会一天一个想法. 或许我还不知道我要什么, 我没法停止拽着喜欢的人的衣角不让他离开的罪恶小行径, 但我也没法停止读书来满足我这颗日益孤独饥渴的心. 我原来从未觉得孤独, 但最近发现 如果你的世界只剩下一个人, 而那个人不那么上心的话, 真是一件不怎么好的事情.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动物, 人为财死是趋利 因噎废食是避害,善于承诺也善于转念就忘. 其实我的生活比大部分人都来得精彩, 但是丝毫不乱. 原因何在? 就是因为我有一个想一起百年孤独的人, 我可以从一堆人中 一眼认出他来.
人 要扮演很多角色, 无非是为了得到不同圈子的身分认同 .所以在夜店你就跳跳舞 在酒吧就喝喝酒, 年轻可以上不同人的车, 逢场演戏但不做戏, 看明白 学聪明点.
可有时候生活也是讽刺. 过简单生活的人可能很复杂, 过复杂生活的人其实很简单, 知道你要什么 然后去做. 活着的尊严 就是执着 .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 找到孤独的你. 然后一起百年孤独一辈子, 剩下的孤独 交给下一代延续.
人 也是最会自我安慰自我欺骗的宇宙动物. 哈
来自:
豆瓣
作者:
Bamboo$
时间:
2012-8-29 17:45
高中时候在课本里看到一些百年孤独的片段,很感兴趣。大概就是这么启蒙了吧,之后就一直很喜欢看魔幻小说。
然而看百年孤独还是不久前的事,很想赞一句super!
不同于指环王的恢弘,它只讲了一个大家族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指环王是完全虚假的,可百年孤独游离在真实和魔幻之间,极尽夸张,却又激起现实共鸣。
不同于哈利波特的短时间跨度,它叙述了百年间7代人的经历;哈利波特不算是儿童读物,但是和百年孤独相比,前者似乎真的只能算童话。童话里面善恶分明,公平正义终会战胜黑暗,而百年孤独里更夹杂着百年叹息,强烈的矛盾感,厚重的历史感,随着作者娓娓道来的N个布恩蒂亚们,充斥着全书。
那不甚完美却又无可奈何的结尾,在令人叹息之余竟也有解脱之感,感慨无后的布恩蒂亚们终于解脱了孤独的命运?感慨读者自己不用继续纠结在那么多重复的奥雷良诺们阿卡迪奥们之间?
因为是拿手机看的电子书,觉得还真不方便,有条件一定要买书看,这样在自己被那么多重复的名字搞混时才可以从从容容翻回前面去寻根溯源^^
来自:
豆瓣
作者:
家里的$
时间:
2012-8-29 17:45
奔着名著的名头,痛苦地读完了。
原来,名著不是如我辈之人都易懂的。
幸亏有前言之名著分析,否则我差点把名著当一荒诞不经兼无病呻吟之怪谈小说,深感无趣味地一掷千里;更别说能兰心蕙质地看出此乃描述拉美世界之小说。
呵呵,无怪前人说,看同一本名著红楼梦,有人看到了爱情,有人看到了勾心斗角,有人看到了淫乱。年少时不理解,而今恍然。
来自:
豆瓣
作者:
泊月$
时间:
2012-8-29 17:45
许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蒂亚上校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百年孤独》卷首语
“有谁的心能够承载这沉重的悲痛?有谁的哀伤能够令行星惊疑止步?只有我,丹麦的王子,哈姆雷特。” 这是《哈姆雷特》中最动人的句子。若是以往,我定会激动不已,因为那时的心一如躁动的洛丽塔,燃烧着我的生命之光,欲望之火。而此刻,我却心神恍惚的游走在那个被飓风刮走的马贡多,怀恋四年十一个月零两天淅淅沥沥的淫雨;轻嗅俏姑娘蕾梅苔丝那种致人死地的芬芳;周旋于漫天的黄蝴蝶和无休无止的裹尸布中;惊恐于死而复生的回环往复和人鬼对话的灵界谜语;渴望神秘的炼金术,却只敢徘徊在那颤颤巍巍的小木屋外;初试香甜的芝麻蕉,却难忘二百多节车厢的死人一夜间从记忆中蒸发……我仿佛坐在诺亚方舟上,面对茫茫大海淹没世界时,无助的孤独感侵袭了我,想起了曾经看到过的罗伯托胡亚罗斯的一首诗《时间是永恒》。
“时间,是永恒
所拥有的一种看守我们的方式。
我们是这两者杂交的孩子。
尽管永恒有照看我们的其他方式,
时间也许是最仁慈的方式。
例如:另一种方式即死亡。
然而另一种即睡眠。
依然应该有其他方式
永恒的想象无边无际。
因此,并不会令人惊讶的是,
为了加倍照看好我们,
永恒有时会呈现出它自己的形态。”
孤独,便是永恒呈现的形态。这是我多年后第二次读《百年孤独》的最直观的感受。
书中如同沉思般的开头,饱含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宿命感,沧桑感和孤独感。一种挥之不去的苍白无力,诉说着“多年以后”那种似曾相识又觉陌生的感受。同时,那种时间纵横连绵的美感在一开篇便显露无遗。当然,文中也多处变换,比如“‘多年以后’,那种飓风注定要把马贡多从地面上一扫而光。”的照应也让这个轮回的圆更加深入人心,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即使很多人没有读过《百年孤独》,却依然知道开篇的这段话。
在拉美那块土地上,既有预言家也有乞丐,既有诗人也有无赖,在荒诞的现实里充满了荒诞的神话,而表现这种荒诞甚至不需运用儿童式狂想,只要做一场梦,照一照镜子就足够了。因为那里面,普通而陈旧的日常生活,会包含着反影所精心创造的虚幻而深刻的世界。其实,也就是利用了梦的美学,梦在荒诞中依然要极力地靠近现实的合理性。这就是我理解的魔幻现实主义。
抛开所谓“政客的虚伪,统治者的残忍,殖民主义的剥削……”,我看到的《百年孤独》更像是一幅幅油画,其中有梵高近乎疯狂的浓烈色彩的《向日葵》,也有莫奈平和冷静的灰暗色彩的《印象日出》,就好像一个是充满兽性放荡不羁的阿卡迪奥们,一个是孤静幽僻而预知未来的奥雷良诺们。马尔克斯谈“孤独”时说,那是“团结”的反义词。我不想去探究拉美文明的内伤,那太沉重,只是想像多年前读村上春树,川端康成时那样静静地赏玩每一个人的孤独。
尼采说,孤独者有三种状态,神灵,野兽和哲学家。神灵孤独,因为它充实自立;野兽孤独,因为他桀骜不逊;而哲学家既充实自立又桀骜不驯。而布恩蒂亚家族的孤独者正是这句话的最好诠释。
毫无疑问,乌苏拉是神。她勤劳善良,似乎是书中唯一正常的人。她孤独,是因为无法理解丈夫和儿子们冒险或创新的念头,但她却默默承受着。可是,从书中你似乎看不到她的孤独,她“太忙了”,以至于把孤独感冷落了,但是当百年后,她不得不退场时,却又重现了孤独的本质。她死时蜷缩如婴儿状。其实,那正是孤独的表现。婴儿蜷曲状是回归母体的象征。它渴望在温暖的子宫中被羊水包围着,独享爱带来的安全感。
以霍塞阿卡迪奥为代表的阿卡迪奥们可以说是第二类孤独者——野兽。自由、躁动、迷乱、狂欢的澎湃浪潮下是劲头强劲的潜流——孤独。蛰伏,是他们孤独的状态。记得霍塞阿卡迪奥回村时,作者把他描写成一个巨人,因为他生命里装了世界回来,必然是巨大的。而在马贡多这个与世隔绝的小村庄不合群也是自然的。他死时,血液左一转,右一转,绕过长长的街道回去向母亲告别,那种孤独的血液离开母体在游荡了尘世后又回归到母体。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是奥雷良诺第二,显然他应属于阿卡迪奥们,书中说可能是小时换名字他和它的胞弟弄错了。我认为他的孤独是繁华褪去后的空虚。他突然回家后,像一个当家男人那样修这修那时,我竟为他感到悲悯,那种铺天盖地的孤独感笼罩了我,除去酒水和食物的喧嚣,在阴雨连绵的古宅里第一次发现心那个地方竟然空虚的那么深邃。于是他开始不停的修理,容忍妻子狂轰滥炸似的“发疯”。
不能不说的是奥雷良诺上校,虽然我并不喜欢他。他是哲学家,他的孤独把他从纷繁世界的世俗生活拉开了距离,他像先知一样可以预言。他安静沉着却又桀骜不驯。我始终不能理解的是他发动的大大小小的战争。很多人说,那是为实现信仰而战。我却不能苟同。我一直认为他像尼采一样,认为人生毫无意义,他发动战争只是在重构他的信仰,为解除自己孤独的命运。而他所谓的“人生毫无意义”正是重构的一种信仰被现实社会中的香蕉工厂所解构的写照。“上校老了”,是他在激扬的战争过后重新沉浸在巨大的孤独的原因,他力不从心了,被遗忘了,而遗忘正是孤独的源泉。
这样想来,村上的“孤独”是一种不无优雅的情调,故可以赏玩。川端康成的孤独是一种对盛极而衰的预见,徘徊在改变与接受边缘的独自苦闷。而马尔克斯众生万象的孤独则是一种历史的沧桑感、沉重感、压迫感。
《百年孤独》除下孤独,其实还有重复。马贡多从最初的创立到内战、香蕉热、大罢工等又回到初建时的贫困落后;还有重复的人名,重复的故事(如:阿玛兰塔与侄子险些成功的不伦恋在第六代的阿玛兰塔生的猪尾巴后代中找到归宿)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所说“只发生一次的事就像压根没有发生过。”也就是说,事件只有重复才有规律,才给人一种可以把握的感觉。我想马尔克斯就是这个意思吧,重复才不至于遗忘,重复才可以找到规律。这样,遗忘症的出现就可以理解了,也可以理解他说的为了让人们记住拉美受难的历史,发现解决的办法,世上绝不会出现第二个马贡多。
不能再写下去了,虽然我很想写写吃土的雷贝卡,想写写马尔克斯让文学的毁灭(阿尔丰索在妓院里丢失了加泰隆尼亚语的手稿后,博学的加泰隆尼亚人说,这是文学的必然命运)想写写《尘埃落定》和它的异同,但是却不得不搁笔,突然间彻底懂了糜霏斯特的禁语“美啊,请为我停留!”整篇都选了孤独,只因为那是一种生活的常态,是时间和自由的结合体。于是我得出结论,与其说时间是一条前进的线,还不如说,时间是透过外部关系的纵横交织来实现变化的。如果缺乏了这些关系来印证生命的衰老,那么时间等于不存在。于是《百年孤独》里,一切如故成为必然。
来自:
豆瓣
作者:
tigero$
时间:
2012-8-29 17:45
百年孤独,作者以一种混乱的但能更让你分清时间与空间里虽然整齐排列而让人迷惑的事物的手法开始叙述。倒序。书中的世界充斥着孤独,压抑,迷信,狂乱。。。读者却清醒的看待这一切。我阅读时映像最深的是作者对奥雷良诺上校的描写,他在年轻时发动过五十几次的起义却都以失败告终。平民都希望把自己的女儿献给英雄,把女儿送到他营帐中。到老年他多出了很多不知来历的子女,他却只是孤独的做他的金鱼,做完就融化掉再做。他的父亲对各种事物都充满好奇,简直就是狂热,最后他对科学狂热到了非理智的地步。男人的狂热,女人的理智。他的妻子乌苏拉从始至终维持着家庭的秩序,才没能让男人的狂热摧毁这个家庭。这个家庭中没有爱情。作者写到梅悒苔斯,一个美丽但不解风情的女子,让见到她的男人都无法克制欲望。我惊讶作者能以这样一种角度呈现意乱情迷,读者是克制的。家族的最后一个孩子是爱情的结晶,却长着猪尾巴。一场洪水结束了家族的历史,百年孤独。
来自:
豆瓣
作者:
一土$
时间:
2012-8-29 17:45
http://www.oneleo.com/2009/01/one-hundred-years-of-solitude.html
《圣经》告诉我们:“现在发生的,过去曾经发生过,将来仍会继续发生。”
的确如此,马贡多小镇一百年间的循环往复,出生–消亡,孤独–淫爱,破坏–重建,和平–战争,嫉妒–报复,传统–脱俗,等等。
直到一百年的到来,羊皮卷上家族的古老寓言得到了证实,结局也出现了,马贡多消失了,被飓风刮走,并将从人们的记忆中完全消失。
这手稿上所写的事情过去不曾,将来也永远不会重复,因为命中注定要一百年处于孤独的世家绝不会有出现在世界上的第二次机会。
然而,作者马尔克斯错了,这个孤独的世家会继续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因为直到人类真正懂得了爱,孤独才会消失。于是,马尔克斯竟在领取诺贝尔文学奖时一反他在书中所过的这句话,而变成“命中注定一百年处于孤独的世家,最终会获得并将永远享有在世界出现的第二次机会。”
2009年元旦的三天看完这本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百年孤独》,中文翻译稿29万字,作者不乏幽默的描述让人在刚刚读完悲惨的血流事件之后,依然能够保持一种继续读下去的心情。这种心情其实是一种不敢正视现实的逃避心情,正如同马贡多小镇的人们不敢承认那次火车站的流血事件一样,人们都错误的认为唯有忘却,才能更好的继续生活。然而,他们错了,唯有记住,才能让我们不至于重蹈覆辙。
马贡多的人们,在经历了初创时的喜悦、和平,到吉普赛人来到所带来的新鲜、科技和诱惑,再到所谓自由派和政府派之间的战争进而引起的无数次暴乱和谋杀事件,再到美国人的香蕉公司的屠杀三千人,可是,马贡多的人们似乎都有着一种坚强的能耐,就是他们忘却事情的本领高于我们的想象力。
Wikipedia上的家谱:
其实,我只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人类就摆脱不了孤独?在我的博客中有一篇关于孤独的文章《享受孤独》,这篇文章吸引了很多网友的评论和感慨,大多都因为自己孤独而进入了这片领域。难道享受孤独真得变成了一种奢侈?一种做作的高贵?
其实在一开始我就告诉大家摆脱孤独的秘密,那就是内心充满爱,对这个世界的爱,对周围亲人,朋友哪怕陌生人的爱,对自己的爱。所以,直到那天,人类真正懂得了爱,孤独才会在世界上彻底消失的无影无踪。
http://www.oneleo.com/2009/01/one-hundred-years-of-solitude.html
来自:
豆瓣
作者:
景君肖$
时间:
2012-8-29 17:45
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它的载体包括贸易自由化、生产国际化、金融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四个主要载体都与跨国公司密切相关,或者说跨国公司就是经济全球化及其载体的推动者与担当者。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之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有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就是资本主义化、甚至可以说是美国化,是美国模式资本主义在全球取得最后胜利的标志。有人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分析,认为“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利用科技进步,借自由化之名,行控制世界经济之实,使发达国家越来越富,发展中国家越来越穷的历史过程。
在《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中,我们已经了解到美国利用全球经济一体化这一手段争夺全球霸权、构建全球帝国的野心。它的具体步骤是:与美国政府相互勾结的跨国公司通过经济杀手的游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巨额贷款,发展该国的基础设施——前提是由美国的公司承包所有工程;实际上所谓的贷款根本没有离开美国,而发展中国家还不得不因此背上巨额债务,从而让它们以美国马首是瞻;一旦经济杀手失败,公司王国没有获得预期的利益,那么“豺狼”们就会出手,杀死反抗运动中的领导者;如果“豺狼”也失败了,军队才出马。这一套程序俨然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做法。将这种做法付诸于像拉丁美洲国家这类的第三世界国家就必然是有预谋、有计划的经济侵略。
在《百年孤独》中,随着铁路的开通,电影、留声机等现代化技术和奢侈的进口商品涌入马贡多,外国资本家在村里开垦香蕉种植园,在马贡多周边建造属于他们自己的城镇,资本主义在马贡多的发展愈加猖獗,小镇进入一个混乱的时代:“人们一会儿高兴;一会儿失望;一会儿百思不得其解;一会儿疑团冰释,以至谁也搞不清楚现实的界限究竟在哪里。”而工程师、农艺员、测绘员、水文学者和土地测量员的到来实际是美帝国派来进行经济侵略的爪牙。正如马尔克斯在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一样:“这使人禁不住猜想:这些农艺师、水文学者、测绘员和土地测量员,还有带来系留气球和捕捉彩色蝴蝶的赫伯特先生,以及带着活动陵墓、牵着德国猛犬的布朗先生是否同战事有什么联系。”显然,作者对这些侵略者的态度是十分厌恶的,他在书中这样写到:“虽然他们的模样装得与常人一般,但骨子里却象马戏团的演员。”
我们不能说经济全球化对拉美完全没有带来有利的一面,毕竟在《百年孤独》中马贡多从一个闭塞的小城镇变得更加现代化。但消极影响却更加显而易见:奥雷良诺上校发现,“人的本性起了变化”、“地方官员被发号施令的外乡人代替了”、“从前的警察都由手持大刀的凶手代替了”。这正是《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中所说的由经济上的控制深入到政治上的控制。而香蕉公司工人与政府的谈判到三千人大屠杀再到用火车将尸体扔进海里更是充分体现了美国贯彻全球野心的有条不紊的计划。
总之,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在写香蕉公司在马贡多的情节,暗含了一部西方资本主义尤其是美国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史,这种新式殖民是美国借经济全球化玩的把戏。对于马贡多的居民来说,这种全球化暴露了资本主义的贪得无厌,给居民带来的是无情的镇压。在香蕉公司操控的保守党政府背后隐藏着的是拉美国家陷入巨大的债务危机。大屠杀过去后,那场如上帝操纵般连续下了五年的清洗了所有罪恶的大雨,更突显了拉丁美洲国家作为第三世界国家任人宰割的凄惨境地。
我们不禁要问:全球化使贫穷的国家更加贫穷,富裕的国家更加富裕,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将对发达国家意味着什么?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将无力购买发达国家的产品,使全球市场萎缩,“贸易自由化”还有什么实质意义?贫穷的国家总是带来严重的社会矛盾与动荡,从而投资环境恶化,“金融自由化”又有什么实质意义?占人口三分之二以上的发展中国家无法参与,还有什么经济全球化?这样,反过来必将制约发达国家自己的经济发展,引发起全球性经济危机。在全球性经济危机中,发达国家不仅无法幸免,而且即使不首当其冲也必然损失巨大。约翰珀金斯说:“从来没有一个国家或联盟,可以靠剥削别人而长盛不衰。”“经济增长导致利益最大化”观念将使这种绝望的境地显得更为悲惨。
和拉美国家同样作为第三世界国家,我国的民族经济面临着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公司帝国及其资本不断扩张,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冲击,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也不断增大。如果我们不能最终找到一条合适的、独立的发展道路,我国与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扩大,以及国内的贫富差距扩大,最终将使整个社会的和谐受到严重破坏,中华民族产生危机。而这一条道路,就是建立在领引人类前行的神圣大观念如博爱、正义、平等、宽容和自由之上的真正的共产主义。
除了贫富差距的增大,在《百年孤独》中我们已看到,经济全球化带给马贡多带来的是腐化与野蛮,人性的扭曲。经济全球化的效率-利润功利指向,决定它不能回答人类的终极关怀、人存在的意义和天地万物的价值。退一步说,经济全球化的过程能够促进世界范围内社会的现代化,但并不意味着人们就会幸福。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我们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我们如何找准自己的位置?这也是《百年孤独》所关注的,我们为什么孤独?马尔克斯说:“孤独的反义词是团结。”
来自:
豆瓣
作者:
夏小洛$
时间:
2012-8-29 17:45
是我读过给我震撼最大的一本书,简单的叙事,略带魔幻,尤其是故事结尾,整个村子一起消失,像抽离肺里的空气,百年孤独。
来自:
豆瓣
作者:
纯良豚$
时间:
2012-8-29 17:45
百年孤独,孤寂百年,起先还是以很平静的方式来读这本书的,对于魔幻对于现实根本也没多大概念,说实话开头部分看的挺郁闷,脑子里还没有找到马孔多相对于这个地球的位置,固执地认为凭什么布恩蒂亚家族活在那里就会染上孤独,而且这一孤独就是几代人,造作的不适应。直到读到梅尔加德斯开始宅在他的小屋里研究羊皮纸手稿,老布恩蒂亚抛妻弃子似的跟棵树死磕,乃至后来阿卡蒂奥第二和奥雷连诺布恩蒂亚一进一出吉普赛人屋子,俏姑娘和老乌苏娜一老一少在秋海棠长廊上的迥异的精神状态,突然觉着这一家人是真性情的,有些人对现实无法跟上自己认知感到无力,有些是见识了冷冰冰的现实又退守到原先的状态,最后的结果都是染上莫名的孤独症状。当然各自的反应也不尽相同,有趣的是爱情在这里就像一剂猛药,尤其是阿玛兰塔和俏姑娘蕾麦泰斯,相比几个滥交乱伦的男人,这俩女人的表现还真是惹人怜爱。活了n久的老乌苏娜和皮拉苔列娜见证了这个家的风风雨雨,更像是家族几代人正室和情妇的模板,故事看到最后不尽让人莞尔一笑,实在佩服作者的构思。当然不仅仅是构思,吸引我读下去的动力更多的来源于作者的博学和细节描述,吉普赛人带来的第一次开化,失眠症的有些滑稽的后果,香蕉公司对旧生活的冲击,和政府的一系列勾心斗角,给人感觉就像是在读一段正史。而魔幻的氛围更多时候感觉是语言带来的,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精妙,看似陈述的口吻散发着言灵气息,加之一些典故神话的借用,以致有点不忍看完小说,总之习惯了这种叙述风格后读起来就会有滋有味很多。
ps.一张家谱是少不了的
来自:
豆瓣
作者:
路小路$
时间:
2012-8-29 17:45
大都在睡前读,很明显这不是一本适合晚上且又具体到睡前读的书,更何况如此敏感、好幻想的我!
前面时,觉得轻松、小愉快。再往后“孤独”促使我加快进度,后半部看得较快。整部看完,眉头一直是紧锁着,好像我在思考,又好像在回忆,回忆从那个上校认识冰块的遥远的下午开始。。。
伟大的母亲乌苏拉,孤独的代表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传奇的“过去不曾,将来也永远不会重复,因为命中注定要一百年处于孤独的世家决不会有出现在世上的第二次机会”的布恩地亚家族。。。
现在,我们能做的就只有在这个雨后温润的空气中慢慢回忆。。。
来自:
豆瓣
作者:
wanbao$
时间:
2012-8-29 17:45
完全被书中精妙绝伦的想象迷住了,在阅读的过程中,萦绕于心的是对家族命运的好奇与探究。合上书许久许久之后,这个被风刮跑的家族依然屹立我的面前。相对于其他人,我最挂念的就是第一代的乌苏拉和第二代的阿玛兰塔,乌苏拉的活力以及与命运抗争的勇气以及阿玛兰塔处于命运统治的阴影下的悲惨一生,让我感触颇多。孤独,是有人的地方就会存在的,以不同的形式,只是我们选择了不同的方式面对。
来自:
豆瓣
作者:
深海的$
时间:
2012-8-29 17:45
这本书是我在学校门口花10块钱跟小贩买的,第一遍看不太懂,不过却深深地吸引我看了第二遍、第三遍,以至于对书中所有人物的关系能倒背如流,书中弥漫的压抑、孤独的情绪对于那时少年的心境竟有着强大的共鸣,而且很想找看过这本书的人谈谈自己的感受,于是不厌其烦地把这本种推荐给我的好朋友,以至于后来我们很长时间的谈资都是这本书,那时对孤独有更深的理解应该就从这本书中体会的吧。
来自:
豆瓣
作者:
leila$
时间:
2012-8-29 17:45
第一次读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还是在高中的时候,记得当时看的稀里糊涂的。依稀还记得里面的吉普赛人。。。。
今天在图书馆翻书的时候,无意中又瞟到了这本尘封在我记忆当中的这本书。一眨眼都过去6,7年了,已经不像高中那会了,那个时候得我们如饥似渴的阅读着,欣赏着,羡慕着,书中的主人公的种种。
现在呢,浮躁的生活,诱惑,早就打乱了我们的生活了。应该再好好多读几本书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倦眼书$
时间:
2012-8-29 17:45
第一次读,还是初中的时候,那时已经先看过博尔赫斯了,对拉美文学心甚向往之,于是从此一连串的读了下去.
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个乌拉变成天使飞离尘世.
真希望自己某一天也能长出翅膀,自由翱翔!
来自:
豆瓣
作者:
b_6_b$
时间:
2012-8-29 17:45
对此书早有耳闻
每次都擦身而过
年少时怕这当中的孤独吞噬自己
怕承认自己的孤独
这一次终于拿起来阅读
从一开始就被牢牢抓住
于是
荒诞离奇的故事
一代又一代相同名字的人物
有些杂乱的非线性时间描述
都没有让我感觉迷失并放下书本
充实的情节一气呵成
从村庄的建立到繁荣到毁灭 抑或是被一阵风吹走
从儿孙满堂到只剩下两人和众多灵魂封闭在自我的世界
家族的兴衰代表了村庄
小小的村庄成了这百年拉丁美洲的代表
在这个虚构的马孔多小镇
吉普赛人的文化普及 资本家的涌入 革命的始末 血腥的屠杀
这些故事揉搓在虚实中
六代人个性的传承 历史的重复
牵扯到众多人物 众多的故事
作者信手捏来 让我目不暇接 不断想知道后来怎样了
这个家族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推动着村庄的发展
他们的闯荡带来新的契机
对知识的探求精神到头来都不过是缘于淡泊的性格
为了追求什么而去追求
似乎相等于为了拆而装
生来孤独的人 不论做着什么 被多少人包围 灵魂都是孤独的
他们意识不到自己的孤独 甚至沉醉在这样的沉寂中
布恩蒂亚坐在大树下的样子总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这个像唐吉柯德般的人物
在喧嚣中唯一理智的人 一个疯子的样子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百年犹如一瞬
那些羊皮纸预言了全部
若逃不开孤独的轮回 那么就兴建个自己的马孔多吧
看那里的狂欢
来自:
豆瓣
作者:
Dream$
时间:
2012-8-29 17:45
门多萨问马尔克斯,布恩地亚家族的孤独感来源何处,马尔克斯回答说"因为他们不懂得爱情."
那个长猪尾巴的奥雷良诺是布恩地亚家族在整整一世纪中唯一由爱情孕育的后代.布恩地亚整个家族都不懂得爱情,不通人道,这就是他们孤独和受挫的秘密.
孤独如奥雷良诺上校,在爱情的荒漠中结识了数不胜数的女人,她们摸黑前来拂晓离去,留下索然的肉体回味,却没在他心里激起一丝涟漪,她们将他的种子撒遍加勒比海沿岸,但他只在被重复的恐惧中感到更加孤独.因为他不懂得爱情,那些激荡的肉欲不是爱情也无法代替爱情,所以他的心在对救赎的绝望等待中腐烂泯灭了.
[天使之城]中坠落凡尘的天使,[远离赌城]中的酒鬼和妓女,[巴黎最后的探戈]中衰颓的中年男人……想起影像中哪些孤独焦虑的人们,唯有爱情可以拯救。
爱情,只需这最简单,最原始的东西,就足以拯救那些孤独飘荡的灵魂.
来自:
豆瓣
作者:
Dream$
时间:
2012-8-29 17:45
阖上[百年孤独],脑海里那些奥雷良诺们和阿卡迪奥们的形象像流云一样聚拢又散去,而那些女人,乌苏拉,蕾贝卡,阿玛兰塔,俏姑娘,梅梅……女人们像拉丁美洲的土地一样坚实,她们精力充沛,情感丰富,勤劳勇敢,冷静机智,只要有她们还活着,这幢疯人院就不会坍塌.
乌苏拉,精力充沛的乌苏拉,精明能干的乌苏拉,她可以组织起马贡多的老妪们,以她那悲怆而庄重的神态,她名字的分量,她激昂慷慨和令人信服的言辞来动摇审判的形势,对他们说:"不管你们多革命,我们都有权因你们的大逆不道而扒下你的裤子,狠狠的给你们一顿鞭子."
蕾贝卡,这个吃土的女人,这个孤独的寡妇,最终成为旧时的一个鬼影,骨子里透出磷火,游走于凝滞的空气中,散发出幽微的火药气味.最终她埋葬了那些散发花香的信笺,褪尽了地动山摇的寻欢作乐,安静了下来,躺在房间角落的旧藤椅中,任凭往事历历在目得在房间里悠然穿行.
阿玛兰塔,这个曾经被嫉妒灼烧着的女人,以种种理由拒绝着她坚韧不拔的追求者,却在最后告诉他:"我们实在都太年老了"她强烈的爱情和合不可战胜的怯懦殊死搏斗,最终占上风的却是那荒谬的恐惧-对幸福的恐惧,年老的她日夜兼程得织自己的裹尸布,白天缝,晚上拆,以这种方式来保持孤独.
还有乳房干瘪犹如枯萎玫瑰的庇拉特内拉,随着床单一起升天的俏姑娘梅雷苔丝,在黄蝴蝶的簇拥下洒了满地芥子泥的梅梅,带给牲畜强大繁殖能力的佩特拉科特……
这些女人们,鲜活的女人们,她们是母亲,妻子,情人,女儿,当男人们狂热昏聩时她们保持着理智清醒,当世界亟亟可危的时候她们是唯一的希望。
来自:
豆瓣
作者:
eline$
时间:
2012-8-29 17:45
很多年前读过这本书,它有种神奇的力量,让我无法停止对它神秘世界的窥探,一口气就读完了,但实际上我却并未真正理解它,也许这就是它的魅力,需要三遍五遍地细细品味,我会继续努力,因为感觉自己也在它的孤独世界中。
来自:
豆瓣
作者:
Rubant$
时间:
2012-8-29 17:45
为弄明白关系,看书的时候不得不划了张族谱。 不过看完知道其实也没大的必要。人在世上走一遭真是眨眼的功夫,这本百年孤独在我看来说的是星球的孤独,生命的孤独。南美洲只是故事的一个躯壳。
来自:
豆瓣
作者:
已注小$
时间:
2012-8-29 17:45
买书仅仅是因为题目,我从来不是一个会很莽撞买书的人,书必须要喜欢才会去买,因为热爱所以珍藏。
看到哥伦比亚的作家,有些茫茫然,拉丁文化是很少接触的,但是喜欢拉丁女子的性感和奔放,混血的人种总是带着一些神秘和狂放。
名字是让我觉得心灵震颤的感觉,时空交错,却还是孤独和落寞的融合。不得不喜欢,因为这样苍老的孤独,传承一个世纪的支离,感觉神秘但是心却神往。
我承认看到一半的时候,我开始后悔了,这是一本多么晦涩难懂的书啊。书中一带一带都是重复的一样的名字,我总是把人物的亲属关系弄混乱。但是却不能罢手地看完了整本书。
感觉只有两个字:震撼。
百年孤独是为作者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是拉丁美洲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地一部作品。作者开创了一个非常有意思但是却让中国读者陌生的文学流派:魔幻现实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的定义,我不知道,我也不想用确定的专业术语去形容它。魔幻自然就是有很多的现实生活中所没有的故事的存在,但是它又和现实融合的十分紧密。
比如,死神,灵魂,飞天,等等,在作品中都是和现实紧密联系,仿佛,那就是真正的事实。和平常的说话,吃饭,是一样在平常不过的事情.
魔幻现实主义给整个作品添染了神秘的色彩,更在很多的程度上表现了拉丁美洲独特的文化。这让我们好奇而且新鲜。
这个故事我最惊叹的还是作者不一般的想象力,他展示了 一个百年世纪,从肓蛮的闭塞社会,到科技入侵的巨变,一家人6代(或者7代,抱歉我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的数字)人物形形色色的命运和各种各样的性格。
但是,他们无法拜托的是:孤独。
这让 其中的所有人,几乎都是不幸的命运。因为他们无法摆脱在他们家族内部的深刻烙印。
最后这个孤独的家族在一次飓风中从地球上消失了,因为这样的孤独的家族,上帝不会让第二个存在。
一个孤独和抗争的时代,但是却是失败的。
有些宿命的轮回的意味。
大概你们知道,我不喜欢给作者附加出太多的所谓的社会的历史意义。作者无需表达,读者自我感受,是我对文学的一概看法
所以,我不想说他的作品是表达了什么社会意义。
我能感受到的,孤独,抗争,失败,宿命,轮回,消亡……</P><BR>
仅此而已,如有大家,能指点一二,不胜感激,不过我是个不愿意去听人家讲解的人,个人读书滋味,自在其中,这对我而言,快乐
来自:
豆瓣
作者:
XYZX$
时间:
2012-8-29 17:45
难道不是如此么?生死爱恨,一幕幕在你眼前过。
一本书读完,几代人的恩怨就过去了。
作者只是让你看,而没有任何自己的感情色彩。
你看到这种文字后什么感觉?
来自:
豆瓣
作者:
马懑兜$
时间:
2012-8-29 17:45
高三上语文课老师推荐了这本书,当天就跑去买来,并且以后几天的语文课读这书成了主题。
书最后写到马孔多被一阵飓风一扫而光,而作者预言这个遭受百年孤独的家庭,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
不知道现在的拉美洲人民是怎么看待“来自美国的香蕉公司”。倒是认识的一个人,当得知自己要被派到南美国家出差半个月,马上就有了被发配到那儿去的感觉。或许是因为我们现在在冬天,他们在夏天,也或许是因为要坐十几个小时的无聊的飞机,反正,对中国人来说,那儿是一个远到地球的另一端的地区。对中国人来说,他们还是一个通常只能从电视里了解到的地方。
这书名,却又被林夕写在了王菲第一次婚姻结束后发的第一张专辑里面。“一百年你不是你我不是我”,“一百后没有你也没有我”,其实这和这书并没有关系。
读了《百年孤独》好几年后,才读到博尔赫斯的书。印象最深的到不是《小径分岔的花园》,而是描写传播造神之愿的《马可福音》--其实根本没读懂前面那篇...
来自:
豆瓣
作者:
夏雪凉$
时间:
2012-8-29 17:45
马尔克斯在台湾的走红,大概是在1982年,那一年作者因为百年孤寂及其前的文学成就,大量受到台社的关注,其中比较有名的版本是宋碧云女士翻译在1982年由远景出版首印的《一百年的孤寂》(在台湾马尔克斯一般被翻译为马奎斯),该书在2002年4月再版,封面采用了胡奥·杜菲的绘画,做的非常漂亮,我手里拿到的也就是这个版本了。
另外一个则是杨耐冬先生在1984年完成的译本《百年孤寂》,由于台湾当时流行名著文库的关系,志文出版社就把该书收到了它当时推出的“新潮文库”里,由于是文库版封面装帧并不如何突出,此书在2001年再版,我手里有的也是再版的版本。
坦白来说,倘若不是因为中国始终无法拿到马尔克斯的中文简体正版版权,单就翻译的文学性与对原著的理解与尊重来说,大陆的翻译者更有资格获得尊重,除了马氏专家朱景冬先生以外,另外比如云南出版社出版于90年代初的版本,由吴健恒先生翻译的也相当不错。
80年代的台湾,流行美文国学,翻译,因此无论是新潮文库中的《百年孤寂》还是远景的《一百年的孤寂》,也不免留有该时期非常浓郁的风格。
以文章的开头举例:
“多年后,奥瑞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面对枪毙行刑队,将会想起他父亲带他去找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当时马康多是个小村子,只有二十栋砖房,建在一条清水河岸上,河水顺着史前巨蛋般又白又大又光滑的石头河基往前流。世界太新,很多东西都还没有名字,要称述必须用手去指。……”
——远景社《一百年的孤寂》(宋碧云 译)
“许多年后,当邦迪亚上校面对行刑枪队时,他便会想起他父亲带他去找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那时马康多是个二十户人家的小村子,房屋沿河岸建起,澄清的河水在光洁的石块上流泻,河床上那些白而大的石块像史前时代的怪兽的巨蛋。这是个崭新的新天地,许多东西都还没有命名,想要述说还得用手去指。……”
——新潮文库297《百年孤寂》(杨耐冬 译)
“许多年以后,奥雷良诺·布恩迪亚上校面对着行刑队时,准会想起他爹带他去看冰块的那个多年前的下午来。那时马孔多是个二十户人家的村庄。一座座用土坯和蕲竹(这里的“蕲”是输入问题,原用的那个字一时没找到)建成的房子修在河岸上,清澈的河水在遍布卵石的河床上流过,卵石光滑洁白,大如史前巨蛋。当时,这片世界还清新得好些事物都没起上个名字,要提到时得使手指来指指点点。……”
——云南人民 《百年孤独》(吴健恒 译)
由于朱先生的译本比较普及,就不再这里输入了,翻译对于外国小说来说,应该算是个不大不小的问题——不大是之于了解内容情节而言,不小是之于小说研究而言,当然,个人有个人的偏好,比如对村上,尽管我认为译文曾有比林少华先生翻译得更得体的译本,然而现在村上专家还是非林先生莫数的,当然更有人喜欢台本赖明珠女士的翻译了。
大陆对《百年孤独》以及马尔克斯的热爱从80年代初就得到了证明,然而也许现在想要读这本书的人,不是需要去找繁体字翻译本就只能去旧书铺里找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甚至于阻碍了作者其后小说为中国读者了解。
台本小说后的马奎斯年纪到1982年为止,两个翻译本在这里是完全一样的。实际上,马尔克斯的作品除了大陆《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以及后来在2000年前后曾出版过的《爱情和其他魔鬼》以外,又增加了《迷宫中的将军》,按照我个人的猜想,这也许是在年纪中被提到的《独裁者的秋天》,另外也有包括《爱情和其他魔鬼》在内完成于作者50-66岁左右的各个中短篇。这些作品,中的大多数,只要想办法似乎是可以弄到中文翻译本的,因为我看的《爱情和其他魔鬼》(完成于其66岁)就是大陆出版,牛皮纸封面,共收录该文与《无人来信的上校》两文。
版权交易的障碍导致的最大损失是使得大陆大部分的粉丝无法方便的看到作者后期的重要长篇作品《智利秘密行动》,(此处更正,异乡客为其短篇合集,SORRY)这两本书由时报文化分别于90年与94年出版,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时报网站上看一下它们的详细介绍,就我个人在阅读以后,尤其震惊于其在晚年的风格大变。那种曾经出现在《百年孤独》和《霍乱时期的爱情》里的犹如地下熔岩般喷涌不止的瑰丽语言与想象,在这两本小说里,几乎完全找不到踪影,并且可以肯定的是,这也并非翻译带来的谬误。然而这并非是能量消失的佐证,应该说,它们被以一种更另人震惊的、不小说化的方式掩藏和消融了。
无论如何,对于这样一位伟大作家的读解,其答案惟有在反复的阅读过程中才能为各位读者逐渐捕捉了。
TO:
2006-12-05 18:38:20: 六欲有节
《智利秘密行动》大陆译为电影导演历险记,文汇出版社出版。
同时楼主不要老是中国,台湾的说话,我虽然没有政治洁癖,但是也要考虑大环境吧!
恩,事实的确是这样的,昨天我去查了一下,实际上,2000年后还有各种对马尔克斯小说的印刷,但是,我想,如果我没有弄错的话,这些版本应当是在至少不符合国际版权法的情况下出版的,我不能说,他们就一定是盗版的原因是出版这些出版物的机构本身的确不是“非法盗版制造机构”,这是我个人的立场。
另外,我想我没有,至少没有故意要引起大环境的不满以及读者的不快,所以,如果这位发言者愿意的话,是否能及时给予我必要的帮助,告诉我以何种称呼出现,才是最能照顾到大环境而同时又不损害事物的客观性的呢?或者说以中国,以及中国台湾这样会不会比较妥当点呢?
至于为什么会导致这种情况,我原本写在下面的回复中了,考虑到其他一些因素,顺便也就补充一句,就我有限的了解,这是因为尽管马尔克斯本人并无政治洁癖,但他似乎不得不考虑到全球性的政治大环境,并且,由于他的版权代理,一位有着政治洁癖的(西班牙女士?)知名版代商的关系,他们不愿意向中国大陆提供任何版权上的支持——当然,他们比较明确的理由是——如果有谁能完全偿还在正式授权以前,中国(大陆)经由不(合法)出版行为而给作者包括他的版权代理人等,造成的数以百万计的经济损失的话,那么这种正式的授权行为应该也是有可以考虑的余地的。
来自:
豆瓣
作者:
音尘绝$
时间:
2012-8-29 17:45
一
雷梅苔丝的孤独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百年家族里的各色人等,他们都充满自由与孤独精神,强盛的原始欲望,封闭而饱满。雷梅苔丝是马尔克斯最怜爱的人物,她看上去不经世事,不谙男女之事,然上校说她是家里“最聪明的女孩”,她看的太透反而行事过分简单,她的孤独是与生俱来的宁静和天然,不像那些堂兄弟们,天生被打上家族烙印。她长时间地做某件事,比如洗澡,并不是她要干净,而是无处打发时间;她剃着光头,只因为长发麻烦,她是世人眼里的白痴,智者心里的最爱。
不幸的家庭是相似的,因为孤独感相似。解决的方式有所不同,她是布恩地亚家时别出心裁的一个孩子,也是作者心里纯洁无暇的爱。透明、简洁、一尘不染。最后不翼而飞,丑的天使降落在院子里,翅膀都是脏的,雷梅苔丝与飞毯一起消失在天空中……宛如一滴水蒸发在云彩中,又似珍珠重回大海。
保留自如宁静的孤独,不安的灵魂总想脱离沉重的肉身羁绊,俏姑娘雷梅苔丝与欲望无穷的蕾蓓卡是两个极端,蕾蓓卡暴烈、肉欲,压抑,紧张时就吃墙壁上的土,蕾蓓卡是为孤独而病态,她会传染失眠,并且会让村人得病。她仿佛是人精神深处压迫一个心魔,她死的僵硬而顽固,但也极其完整。在马尔克斯笔下,没有哀怜,只有肃穆。对生命本身的敬意与玩笑。除蕾梅苔丝以外,所有人都在情欲中打滚而不可自拔,她远离情欲,却坠入虚空。自满于孤独境界而与世永绝。
二
布恩蒂亚家族的孤独
一本长久让你迷惑而着魔的书,如同一个长久让你迷惑的人一样,都是把握不定的。书里的张力似醇酒,历年不衰。让你从高空中下坠,心却又悬浮。十年前我第一次拿到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便从书名一下子坠入书中哀伤又活泼,混乱的轮回的孤独中。第一次花了长长的一天一夜读完后,我知道从此放不下这本书了。十年来我并没有经常去翻它,有一种凝重在那里而不想触碰太多,对孤独的体会,也要适合的心境才恍然大悟。
读它经常在深夜,夜色笼罩下审视心灵的孤独其实是一种幸福。无论是他虚构出的马孔多小镇,还是布恩蒂亚家族百年不屈服的自由精神,反抗精神,及面对人类本能的孤独的无力自拔,庞杂的家族系统和让人头晕目眩的重名是里面我最喜欢的细节,其实每一代人貌似不同,但血液里传存的精神却无一不同。乱伦是藐视世俗的结果,是自由精神达到彻底后的一种混乱不堪,反过来这个恶果要人类自己去承担。天生的欲望被理性强制压抑着,所以奥雷连诺上校内心原是很安静的人,却会投身于革命洪流中,花了长长的十七年时间终于明白他赖以为荣的那些战争不过是堆狗屎。其实天下的革命说白了都是一堆狗屎,人们不停标榜的某种标签,革命者要得到安宁与幸福,唯有认识到自己的命运荒唐可笑,才能获得真正的平静。
乌苏娜这个伟大的女性,也是布恩蒂亚家族百年来的精神支柱,她顽强、坚韧,是天下伟大女性的典范,她是一位母亲,而且寿命极长;她凭直觉行事,出于伟大的母性她庇佑着家族里的每一个人;至于叫阿卡迪奥的,身上兽性十足,是靠本能存活的,往往情欲超强而死于非命。布恩蒂亚家族最后在小镇上消失,小镇在地图上消失。那个靠着民族自由精神建立的小镇,也逃不脱消亡的宿命,也许命运就是这么回事,反抗与不反抗其实都无关紧要,默默忍受其实也是种反抗,只要是活着那就是对命运最好的诠释。而自由也并非一定要去抗着枪革命。不懂得爱情心灵却会有自发的召唤,只是无从表达,只好夜以继日地铸造小金鱼,那是奥雷连诺上校孤独的图腾,精细地制造,然后焚毁,不用如此繁复的手法,便无法打造艺术品;其实艺术的本质也是孤独,是人类借以消磨时间而发明的一种娱乐办法。
至于爱情,更是布恩蒂亚家族中的人借以消磨打发时间的工具,对自己的折磨大过对别人的。每一代的阿玛兰塔都很羞怯、高傲、自闭,对爱情极度渴望却无力跨越自己障碍,她们身上仿佛看到许多被爱恨纠缠折磨的人的影子,所谓文明与理性,就是给爱情再加一道沉重的桎梏。每一代的雷蓓卡,从第一代开始,瘦小的身躯站在布恩蒂亚宽敞高大的家里,便预示着这是一个将被驱逐的灵魂。她们情欲、愤怒、自虐,是理性文明对立面的另一原始欲望,这些极强的张力分铺到不同人身上,就成了布恩蒂亚家那些女人们个性鲜明的特征。奥雷连诺上校对雷麦黛丝的爱,那么深沉,“使他经常感到痛苦。这是肉体上的感觉,几乎妨碍他走路,仿佛一块石子掉进了他的鞋里”。一块石子掉进鞋里还算好的,阿玛兰塔的爱情是一把毒剑插入胸膛,雷蓓卡的爱情是一粒子弹呼啸而过,那些死于非命的爱慕者们,都是完整献给马尔克斯内心爱情定义的人。那些配角默默无闻,却如树上的柆子,闪着晶莹的光。
也许马孔多什么也没发生过,如同南京屠杀后现在的集市,万人坑后的高楼大厦,人们很快会遗忘,除了艺术与文学,把人类奋勇反抗后的孤独得以保留,其余一切毫无意义。如同镇长说的:“马孔多过去没有发生,现在没有发生,将来也不会发生任何事情。这是一个幸福的市镇嘛。”
马尔克斯在后记中写道,“这部小说是一部反帝、反封建、反独裁、反保守的作品,结尾表明作者的主导思想――孤独的拉丁美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新的、团结的、朝气蓬勃的拉丁美洲必将出现。”我想,所有一切的反抗其实就是顺应,反帝反封建反保守,这是文学作品对政治需要的某种提法吧。也许马尔克斯内心并不这么认为。官方公布的,总是不一定准确,尤其对于当时被压迫着的拉丁美洲来说。
一只暴怒的兽隐藏在体内,它叫百年孤独。
来自:
豆瓣
作者:
Even$
时间:
2012-8-29 17:45
读了N遍,每次脑中都只剩巨大的回响
觉得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的译的得是最棒的,书上却没有写明译者
一大遗憾~
来自:
豆瓣
作者:
靛海幽$
时间:
2012-8-29 17:45
这里的网友们都写了很多评论了,呵呵,我就不多说了,我最大的感觉只是当看到最后一页小镇从大地上消失之后,突然心中非常震撼,小镇一百年来的风风雨雨都在脑中闪过,顿时觉得好沧桑啊~
来自:
豆瓣
作者:
米缸$
时间:
2012-8-29 17:45
您好,《百年孤独》由于版权问题,在大陆已经没有合法的出版物,只剩下些老版和盗版的。所有正规大书店几乎都没有这本书!我的这本是托人在山西买的,是盗版,不过基本和正版没有区别,品相也比较好,也没有错字。不过您要是想收藏还是等正版出来吧。
来自:
豆瓣
作者:
ahayao$
时间:
2012-8-29 17:45
初看这本书,觉着这个马尔克斯太有想象力了,书中的情景是怎么想出来的,但是我没看懂他的用意,一个家族从开始形成到发展到消亡,用意何在?
来自:
豆瓣
作者:
黄佩仪$
时间:
2012-8-29 17:45
百年孤独,百年思索。
我的《百年孤独》是台湾版的,从右而左,由上到下,我读得比较辛苦。第一次看的时候,读了一两页就睡着了。但是慢慢地,我爱上了这种魔幻的孤独。
看完以后,有种“一回头已是百年身”的感觉,有冲动会哭,为这种孤独,为这种思索。
人生和历史总是充满了陌生和不稳,命运降临得有点滑稽,让人发笑,但是结局是永恒的沉沦。人在对抗命运的时候本身就是很具悲壮性的事情,而顺从命运的行为却又可以说是堕落得可以为之恸哭的葬礼。我们好像总是困在中间,上下而求索,攀援在天上地下的绳子上,好像尼采口中的未进化的“爬虫”。
哲学上有一个词语我很喜欢,叫做“慎独”。孤寂,就是一个思索的缺口,是时候想想自己怎样进化了吧!
来自:
豆瓣
作者:
斜阳$
时间:
2012-8-29 17:45
译后记介绍说《百年孤独》是以拉丁美洲的历史和现状作背景写的一部作品,并且小说的最后一句:“遭受百年孤独的家庭,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恰好说明了作者的主导思想:孤独的拉丁美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新的团结的,朝气蓬勃的拉丁美洲必将出现。
可见,在十几年前我因为被多个阿卡蒂奥和奥雷连诺闹得晕头转向,并将小说混同马孔多一起被飓风如镜子般卷走;十几年后的今天依然没有看懂哥伦比亚人马尔克斯.加西亚到底想表达什么。
但,我已经开始喜欢这小说了。同样是飓风,堪萨斯州大草原上的是把多萝西吹到了伟大的奥茨那里,从而经历了一系列有惊无险妙趣横生的冒险,结识了性格鲜明善良可爱的各色人等;而在马孔多,却是遵从预言将创世纪般经历了辉煌后衰落的家族从大地上摧毁,甚至没有诺亚方舟。在经历了四年大雨十年干旱后用一场飓风把一切吹得干干净净,而置身于这里的人们早已经因为他们的爱恨情仇把自己的种族消灭殆尽,“家族中的第一个人将被绑在树上,家族中的最后一个人将被蚂蚁吃掉。”百年的抗争和努力,在注定和轮回里,在爱情和毁灭里,在虚幻和现实里,比灰尘更轻得被风吹得干干净净。
在我眼里,这是一部描述爱情和人性的小说。用瑰丽的想象创造了一个华丽的时代一个虚幻的空间,生活在这里的一家六代和跟随他们的人们在这里惊天动地得生活着,比任何地方的生活都更加丰富多彩更加跌宕起伏也更加荒诞不经。这里的爱情是极致的爱情,人性是极端的人性。一个一个跟卡通画一样可以从面部刻画看到内心。他们不是大战风车的唐吉坷德那样过于虚构的人物,即使霍阿布恩蒂亚在吉普赛人梅尔加德斯的引导下锻造金币也是充满科学精神和勇于实践。之后发生在家族中的故事,比如做糖鸟,做小金鱼以及繁衍牲畜,卖彩票等等,都是扩大了的生活,而不是无中生有的对虚妄想象的推崇。所以,他们的爱情他们的人性,也变得可靠并真实。
小说中的女性很讨人喜欢,比如顽强的乌苏娜。她是家族里的第一代女性,因为和表兄相爱又生怕生一个带猪尾巴的后代以致婚后一年保持处女身,直到丈夫因此杀了嘲笑他的邻人并威胁她如果她不想还有其他人因为她的愚蠢而丧命才开创了这个孤独的故事。从乌苏娜开始,爱情就勇敢得展开了画卷,为了爱情可以接受未来的绝望,为了爱情不惜流血,而爱情和性紧密联结在一起,没有性的爱情,让人绝望到窒息。为了实现家族必定要从大地上消失的预言,家族的爱情故事和漫卷性欲紧紧拥抱推波助澜奋勇向前。于是,族谱开始变得混乱。
乌苏娜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阿卡蒂奥和奥雷连诺,他们就好比这个家族里的两张脸谱,一个名字一个性格,名字和性格在一代一代的繁衍里反复使用,从不出错(即使双胞胎活着的时候行为性格与姓名发生了相反的反映,却在最后下葬的时候得到了修正)。这两个儿子都和妓女皮拉. 苔列娜生下了自己的儿子,而兄弟俩都没有和自己的妻子留下子嗣。少校与众多情人生下的十七个儿子被一一暗杀也没有留下子嗣。所以,家族到了第三代就成了妓女的后代。看似艰涩的社会道德和事实上的放荡宽容融合在一起,让族人的血统温和得搅乱,偏偏奥雷连诺第二娶了个靠家族荣耀生存,用十五个名字签署信件的贵族女性为妻,并用贵族的法则果断结束了女儿梅梅情人的性命,将梅梅流放到远方的修道院以绝家丑后,终于让梅梅的儿子在众人无法辩解身份的情况下来到家族中,并最终和姑姑相爱,生下带猪尾巴的第七代。
已经瞎眼的乌苏娜利用视觉意外的感觉系统了解了她的儿子奥雷连诺少校一生都没有爱过,他是一个不会爱的人,包括他的妻子雷麦黛丝。他发起战争,停歇战争并不是外人以为的出于理想而仅仅是他名副其实的,罪恶的虚荣心。他是生来就没有爱的人。与之相反的,一向被人认为铁石心肠,被隐秘的痛苦压抑了一生的阿玛兰塔却是最温柔的女人,在她一生中为她遭遇不幸的那些钟情于他的男子并不是因为她的报复或者极度的悲愤,一切的秘密是因为她心中不可限制的爱情和无法战胜的羞怯。她担心自己不是对方最爱最需要的那个人的荒谬恐惧一直占领上风,而没有一个男人能够带领她走出这恐惧,才造成了这样的结果。
而吃着泥土长大的蕾贝卡却拥有她一向渴望的勇敢。阿玛兰塔爱上了皮埃特罗克列斯比,而后者一心想跟蕾贝卡结婚。阿玛兰塔发誓除非从她的尸体上踩过去,否则蕾贝卡不能和她的心上人结婚。甚至她不惜为此毒死蕾贝卡。可惜结果她毒死了小天使雷麦黛丝,从而将家族的血统走向预定的轨迹。蕾贝卡在婚姻被阻后的苦闷里等到了已经周游世界六十五圈高大威猛如同神人的“哥哥”阿卡蒂奥,从而一发不可收拾不顾传统礼仪一往无前得享受惊世骇俗得爱情。他们无视俗人的一切指责,忘记了羞怯失去了自我没有道德标准也没有任何负担得在墓地边上租了间屋子,过起了自我的生活。阿卡蒂奥去世后,蕾贝卡就封闭了自己,在那间屋子里跟幽灵一样得活着,没有过去没有现在也没有将来。几十年后当其他人敲开那屋子并自说自话做了修复工作后,蕾贝卡捧出的是一堆早已作废的钱币。她勇敢得追求了自己想要的爱情和生活,坚持着,不妥协也不卑微。
俏姑娘雷麦黛丝是家族的第四代。她美丽绝伦,身上散发着让所有男人为之疯狂的味道,她清纯单一,对一切事情只做出最简单的理解,她不懂爱情却让无数男子倾心并痛苦欲死。她着一袭麻布遮身,从不修饰,并无法理解赤身裸体对于他人的诱惑。最后这个纯真可爱的俏姑娘批了一张床单飞走了。跟仙女似的飞走了。算一个隐喻?这个世界上早已经没有了天使那样美丽纯真而无害于人的女子?
梅梅是俏姑娘的小妹妹,她撅强却又屈从于贵族母亲的家族规则。可是生命中无法抗拒的爱情因素让她一往无前扑入那个总围着一群黄蝴蝶的橡胶园工人的怀里。在爱情来临之前,她是守着所有规矩的,爱情来临后,她却冲破了所有的恐惧。在皮拉. 苔列娜的指引下,和蕾贝卡那样付出灵与肉。在她听到那声枪响之后她就已经死了。和幽禁自己的蕾贝卡一样,活在什么地方怎么活着对她毫无区别。这段感情的唯一作用就是彻底执行预言,让她生下家族的第六代,并因为她母亲的贵族尊严悄悄抚养而使得大家都没有确认那个小孩是家族第六代的事实,从而导致第五代的阿玛兰塔乌苏娜和她的儿子乱伦产下家族最后那个被蚂蚁吃掉的第七代。
在这里不得不提到的是妓女皮拉. 苔列娜,她在小说里用身体和纸牌严重参与了家族的繁衍生息和命运走势,以致到最后为布恩蒂亚家族算命已经不需要纸牌。她在这里用毫无保留的慷慨引诱男子教会女子,把他们生命深处的火般冲动引导出来,如火山般喷发。她用妓女,祖母,女人,朋友,邻人,巫师的多重身份关心,关怀,关爱着家族的发展,并以一百五十多岁的高龄去世。
关于家族的男子,实在不想写了。姓名和性格的轮回,让人有窒息的疼痛。仿佛用八个字就已经解决了全部的历史,周而复始的轮回里,无论是野兽,洪水,战争,都挡不住他们的生命力,唯一让这生命戛然而止的是他们甩不掉的家族预言,和悖于家庭道德和繁衍规律的乱伦。
不知道,十年后再读一遍,我会不会再看懂些什么。
来自:
豆瓣
作者:
kill3b$
时间:
2012-8-29 17:45
自从在路边摊上把他买回了以后,(还是大一拮据时的事情)就不知道看了多少遍。刚开始看的时候头昏脑胀,可气的家族几乎就知道那几个名字,爷爷,儿子,孙子,来回用,看着看着就分不清
谁是谁。不能通过名字去记人了,只能想象他们的表情,动作的
差别了。但毫无疑问他们都表现出了同样的性格--孤独。
那种孤独是一种性格,而不是一种感受,是深入到骨髓的,你能从
他们的目光中感受到寒意。当老太太收到一群孙子的时候,只看到
他们的目光,她就知道这肯定是上校的儿子了。
所以他们的孤独,他们自己并不感到难受,只会让周围的人痛苦。
而我们的孤独,是因为我们渴望被人关注,被人关心。所以这只是
伪孤独,是表面,骨子里是热情,是渴望,是希望被人拥抱的感觉。
所以,一个人并不孤独,想一个人才孤独……
来自:
豆瓣
作者:
何不三$
时间:
2012-8-29 17:45
马尔克斯之《百年孤独》
一个人的孤独,一个家族的孤独,一个小镇的孤独,一个拉丁美洲的孤独,无法排遣,长达百年。在霍·阿·布恩蒂亚臆想的地图里,马孔多四面八方都给海水围住;在马尔克斯的小说里,布恩蒂亚家族的七代人,全给孤独围住了。几乎所有的男孩生来都是沉默寡言、孤僻内向,所有的人都在寻求解脱,可是谁也无法得到解脱,只能寻求别的慰藉。
霍·阿·布恩蒂亚梦里的房间、乌苏娜的辛勤劳作、皮拉·苔列娜的纸牌、雷贝卡的泥土与石灰、奥雷连诺上校的战争和小金鱼、阿玛兰塔的黑色绷带、奥雷连诺第二的寻欢作乐和挥霍无度、霍·阿卡蒂奥第二的梅尔加德斯的羊皮纸手稿、奥雷连诺. 布恩蒂亚的书……其实给不了他们丝毫的希望和慰藉。
除了爱情,也许什么都无法把这个家族从孤独里解救出来,什么也给不了这个家族温暖的慰藉,可是在这个孤独的家族里,爱情只是一根容不得的猪尾巴,或是漫天飞舞的黄蝴蝶。所有的爱情都不得善终,所有的人都郁郁而终。孤独的症结,在于没有爱情,一种原始的、朴素的感情。
仅有一个人例外,她是俏姑娘雷麦黛丝。简单、美丽、自由的雷麦黛丝。她是美的象征,她凭借被单飞离了这个孤独的世界。
多年以后,面对长达百年的孤独,面对被飓风一扫而光的马孔多的遗迹,马尔克斯的回答是生活下去。伟大的《百年孤独》之于拉丁美洲,如同梅尔加德斯的羊皮纸手稿之于马孔多,是一个最神秘的预言。遭受百年孤独的拉丁美洲,某一天准会像吉卜赛人梅尔加德斯一样复活,得到在地球上永远生存的第二次机会。
来自:
豆瓣
作者:
猪妖$
时间:
2012-8-29 17:45
寻寻觅觅终于再旧书滩中发现了这本书,于是假期间小心翼翼读起。
不知道是有太多的期待,当真的实现的时候,反而产生了许多的失望。我不知道我那同学有没有好好读下来,于我,翻了整整一个礼拜竟然还只是看了一百多页,是我不专心,是我厌烦吗?只是看着那一大堆的莫名其妙重复的名字,一堆乱七八糟的关系,还有密密麻麻的文字,我不自觉地没有了耐心。即使看着别人的评论说这是一本很出色的书,这是一个可以让人振奋的书,真的吗?我看到的竟然是一个个荒诞的故事,想象。
也许是我的思考还不够,也许是我只是太肤浅,也许我无法和别人一个感同身受,但是,书还是继续看下去,也会建议别人去看,也许等我真的看完以后,会有和现在不一样的感觉吧。
谁知道呢,结局会是怎么养,无论是故事的结局还是我看书的结局。
来自:
豆瓣
作者:
didala$
时间:
2012-8-29 17:45
高一的暑假,我们最爱的语文老师怕我们在假期里玩野了,就布置一道作业,抄文学名著.我在家里顺手拿了本大概叫"当代文学"的厚厚的期刊,一翻,发现后半本的小说还长点,就开始照着抄写,结果第一句就深深吸引了我,并且认识了马尔克思和"百年孤独".一个暑假过去,虽然还没完全搞清楚里边的人物关系,却也抄了厚厚的几大本.
也是多年以后,当年的杂志已经不知道灰飞烟灭到了哪里,可那个暑假却是我脑子里最深刻的记忆之一.想再次拥有这本书的想法也在某个时候以后更加强烈,可辗转了几个城市,居然都没有找到有这本书出售.很失望.电子版的也不能随时翻阅.前些天在北京万圣书店转悠的时候,突然问了一下那里的服务员,结果她神秘的告诉我那是禁书,我诧异的问她怎么可能,她更神秘的说好多书都是禁书,买不到的.我很怀疑,她是否明白我是问的哪一本书,是否知道当年在少年脑海里遥远莫测的马孔多镇和长了尾巴的小孩.我不明白,为什么这本有那么多出版社曾经出版过的小书会成为一个禁忌.
如今的语文老师已经不复当年的神采飞扬,我们高中毕业后他遭遇一场车祸,伤到脑筋,如今神智很不清了.这位深受八九年影响的才子,曾经用他澎湃的热情,带我们进入与一个有别于课本的文学世界,现在常常孤独地坐在高中学校的古树下,黯淡的打发于他而言本该正是旺盛的黄金年华.
来自:
豆瓣
作者:
无辣不$
时间:
2012-8-29 17:45
这是我高中三年读过的最有价值最难忘的小说,以至于当我在高三上的课本中的小说单元里看到其中的一段节选而欣喜若狂,就像我发现原来网络上有这么多热爱文字热爱音乐的同类一样。
关于执着,当周围的人觉得你疯了的时候,你还可以继续着迷你所热爱的事物,你的沉迷不被他人理解,这就造成了一种孤独。而当事人不会在意这种孤独,是的。只有旁观者,活在社会里的人会觉得这样孤独,因为他们习惯了和身边的人一起生活。而布恩地亚家族的人不这样想。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所顾忌的在空中划出一个个绚烂的惊叹号,然后让周围无知的人瞩目,或顶礼膜拜,或不以为然,或天真好奇,或排斥逃避。
事实上,世界需要这样的勇者,因为太稀少所以孤独,太独特所以悲哀,太执着所以荒诞,马尔克斯是这样觉得么?众人为这个伟大而罕见的家族命运唏嘘的时候是否想到过自己,是否回想起曾经有很多义无反顾,在社会面前,在现实面前不由瞻前顾后最终退缩?
世界的准则有些明文规定,有些潜移默化,有些只是小众的自欺欺人,包括统治者和安守本分的被统治者。于是有些成了冒险家的牢笼,真理追求者的枷锁,或是信仰自由者的坟墓。
也许在世俗的眼光看来,阿卡迪奥是孤独,因为他为自己而活着。然而鲁迅也是孤独的,尽管他为一个民族而活着。
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让人无比艳羡向往的孤独呢?
来自:
豆瓣
作者:
carols$
时间:
2012-8-29 17:45
少年时读的一本非常感动和震撼的书。书的内容已经不大能记得清了,后来和朋友谈及的时候,我说:哇,那是一群BT。脑子里呈现出一个古老的村落,一个家族的兴衰;一个老妇,一群强壮的男人以及他们的女人和名字相似的后代;炼金术,杀戮和战争,近亲婚配;结尾是老妇的过世和一度兴盛过的村落的淹没……
当时根本不想去分析其内在的文化精神,只知道是个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还记得当时看书时的心情,心灵的冲洗和震动,爱不释手,连夜阅读,看完后是一阵压抑之后的掩卷长叹。
后来上大学,听文化鉴赏课,老师讲这本书,分析得清晰透彻,但找不到年少时看书的震撼了。
最近听说马尔克斯要封笔了,写不出更好的东西了罢。不过有这本书也够了。
来自:
豆瓣
作者:
欢乐分$
时间:
2012-8-29 17:45
“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型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这是一个太著名的开头,曾在大学的文学课上被当作范例反复研究模仿,造成我以后一读到类似语句,胃就要痉挛。
在世界文学名著之林中,南美文学能异军突起,我认为在于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浓厚的魔幻色彩,在那片神奇、古老又饱受创伤的土地上,有无数的神话故事,本书更是将现实与神话完美地融入一体,真假难分。
通过述说永恒不变的循环,描绘了一个家族的兴起与衰落。马尔克斯的语言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在不动声色的叙述中隐藏着一种深沉的悲凉和无可奈何的宿命感,小说其实一直在交错两个主题:孤独和宿命。布恩蒂亚家族里很多人都对死亡的逼近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警觉,你无法对这种未卜先知作出迷信的评价,因为那是他们的命运。所以尽管时间在打转,但他们依然沿用着祖先的名字,也依然一直在重蹈覆辙,吃土、乱伦、通奸、屠杀、创造、谎言、失忆、大雨、干旱,繁荣、衰败……其实苔列娜用来算命的纸牌,奥雷连诺上校对死亡的预感,羊皮纸上的梵语密文已经在预言了,但没有人是清醒的,唯一的清醒者---家族的创始人被绑在树上。这是否也暗示着在任何时代,都要“世人皆醉,唯我独醒”?
庞杂的家族系统和让人头晕目眩的重名也许会吓退一些人,第一次读此书时,就是这张迷宫般的家谱吸引了我,于是在那个阴冷的冬天开始我终生难忘的阅读经历。纷繁的人物角色,其实每个人都有独特之处,但可能女性的观察角度不一样,我对其中两个女人印象最深刻,看我若干年前写的诗歌:“丽贝卡/你的血液一定是粘性的/会喷出愤怒的欢乐/绝望的激情/你在无时无刻的守侯中/热心呓语/你吹灭了灯/亲吻你那软弱的情人/你积极痛苦/为了延迟的婚礼” ; “你在等候情人/世界是无用的垃圾/火焰燃烧了帷幔/浑身颤抖 无比焦虑/你是注定要爱他的/你为了爱,所以去爱/你渴望成为上帝的女人/你在机油中欢乐/在车库中欢腾“(媚媚)她们俩都是那种可以不计后果疯狂去爱的女人,是我曾经那么喜欢的女人。
中国现在一批当红的先锋作家走曾或多或少受到马尔克斯的影响,如余华就曾坦言马尔克斯是他文学上的领路人之一,所以可以想象马尔克斯在中国的巨大影响,也带动了一大群南美作家的热销。
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的结尾写到:“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同开头遥相呼应的是,这也是个惊世骇俗的结尾,像宣告着悲剧的结束,旧体制的摧毁以死亡和毁灭告终,因为作者决心清扫一切,让这冤冤相报、以血还血、乱伦仇杀全部消失,显示了反抗命运的勇气。阿来的《尘埃落定》的结尾也不无模仿意味,我认为。
来自:
豆瓣
作者:
京$
时间:
2012-8-29 17:45
第一次看《百年孤寂》(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是四年前。當時是為了學校功課而讀,看得頗草率,沒有太大感觸。幾年來,也沒有翻過,可是書中的味道慢慢地沉澱了。後來老是將這本書想像成喝到口中的茉莉香片,苦澀也芬芳,那顏色大概是聯想自於美洲雨林的斑斕。
"多年以後,當他面對著槍隊時,邦迪亞上校想起了許久以前的一個下午,父親帶他去看冰..."這是全書的第一句,整本書便是從悲劇性的開章下展開。當讀到有關邦迪亞上校的倒敘時,必然會想到最後他被子彈穿透胸膛的情景。《百年孤寂》是這樣,在不停地的倒敘、回憶、插敘中進行,時而又會跑出某些奇怪的人物預告未來,時空圍繞著一個家族的六代人不斷向前翻向後退。這是馬奎斯(Gabriel Garcia Marquez)的風格,大概也是他對時間的看法,過去現在將來溶為一體,所有已發生的都將會再發生,小說中的時間像是咬著自己尾巴的蛇。
《百年孤寂》錄邦迪亞家族這六代由興到衰之間的愛恨情仇。書中可以讀到很多取自聖經的故事,其中的角色也有象徵聖經中的主要人物。雖然全書籠罩著悲劇性的沉重負載著各種隱喻,可是馬奎斯的筆觸是輕挑的,率性地搬動時間人物。故事中心的那一所詭異的大房子取自馬奎斯童年記憶,他說"這龐大的屋子裡,充斥著鬼魂。我的家人都非常迷信和敏感。彷佛每個角落都是屍骸和記憶。六點以後你是哪裡也不敢去的了。"
混合著神話、政治、歷史、與真實,「魔幻寫實」像是芙烈達卡洛(Frida Khalo)的油畫般地陸離斑駁。書中的吉普賽人帶來了各式各樣的嶄新器械,亦帶來了魔法飛毯和千奇百怪的玩意。馬奎斯的世界滿是鬼魂,但並不駭人,鬼魂像生人一樣有著煩惱,而且會與人吐心事。印象深刻的是一幕當書中一個女孩自殺後,她身上的血變成了有生命的線,轉彎抹角違反所有物理定律地走到老祖母跟前告知死訊。各種奇異的事件展現了馬奎斯的想像力,同時可讀到南美洲人的信仰及世界觀。
殖民地時代,天主教由西班牙傳入中南美洲。當地的土著有著自己的宗教,但該宗教的其中一個特點就是喜歡把別人的神祇納入自己的信仰中,可以想像到天主教被本土化時滑稽的情景。他們同時是非常迷信的民族,信仰是很生活化的,由其是對死亡的樂觀看法:在天主教式葬禮上載歌載舞是他們樂知天命。這樣繽紛的一個民族是馬奎斯的創作土壤。「魔幻寫實」之所以是寫實,是因為馬奎斯認為真實是各種主觀認知的總和。
同是諾貝爾獎得主的墨西哥詩人柏斯(Octavio Paz)說"美洲其實並不存在,她祇是歐洲人幻想的烏托邦。"說穿了,「魔幻寫實」其實是後殖民時代的超現實主義,第三世界的精神體現。除加美兩國以外,美洲的確於十八十九世紀興盛一時,當時她們的身份是被佔領的殖民地。可是當二十世紀,真正的現代化將要來臨時,歐洲人又離開了,中南美洲回到了過去百多年前的貧窮,孤寂。大街上滿是牆灰岥落的教堂,人們腦中仍緬懷著過去的繁華。政治上,唯一的真實就是人民永遠被蒙在謊言裡。這也就是「魔幻寫實」的真實寫照。
在柏斯的詩中也印證歷史分離了真實,他寫道:
詩,
歷史與真實之間懸吊的橋,
並不要通向任何一頭:
而是去看
動蕩中的沉靜。
馬奎斯的《百年孤寂》就是這樣的一條橋。
来自:
豆瓣
作者:
小愚$
时间:
2012-8-29 17:45
一百年或者一万年或者一百万年都没有区别。与人相伴始终的仍旧是寂寞。关键是他把这个问题如此直接明确地告诉你,近于残酷地把这个永远终止不了的悲剧摆在你面前,叫你不得不承认接受。
所以这本书才会这么火,跨越了文化与种族得到全世界读者的认同呀。
来自:
豆瓣
作者:
去邻国$
时间:
2012-8-29 17:45
这个不是读后感,因为距离读过时间已经三年了。高三的语文课本上有《百年孤独》的节选,看完之后就绝对会想借来读,高考后的暑假陪姐姐去借书,在市图书馆搜寻竟然就找到了,不是金色版本的封面,记得是版画封皮的一本小册子,当时实在是高兴啊,借回来看后就完全迷上了,虽然被里面的人名搞得七荤八素,现在也只记得猪尾巴的女孩和满屋子的蝴蝶(不要骂我啊)但那种读过后酣畅淋漓的快感相信是每个读书人都喜欢的。后来在贝塔斯曼里买了本中篇,里面有收录他的《枯枝败叶》,因为时间过的挺久,里面的人名基本搞混了,所以这篇根本看不下去,一直搁着。
当时在高中学校的时候因为马尔克斯借了很多其他拉美的魔幻小说,印象最深刻的就数那篇小河那孤独的独木舟,虽然名字还是给忘了,现在基本不看书了,只是偶尔会想到买本,不过一直在搜寻着“孤独”。听学西班牙语的同学说,为什么中国现在都没有《百年孤独》了,因为马尔克斯相当讨厌共产党,她老师要拜访他,但马尔克斯一听说是中国人是共产党就闭门不见,真是令人伤心啊,所以她们就只有私印版本的原文了。
看到这么多人喜爱,这原本的百年孤独至少也会感到融融暖意吧,真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情。
孤独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但成为民族的典型气质了,那你一定要看看到底是为了什么,有天你若看到了这《百年孤独》四个字,一定要把她捡起来,把她紧紧揣在怀中,如果你能联系到我,但我会万分的高兴^-^
来自:
豆瓣
作者:
气泡$
时间:
2012-8-29 17:45
很早读的这本书,我窝在我的小屋里好久不出来一直读一直读,沉浸在情节中不能自拔,魔幻的作品,比那些现在拍成大片的魔幻小说还要让我惊奇。里面的人物关系复杂,我自己画了张小图标明他们的身份,这张小图如同一张探宝地图一样给我许多小欢喜.
来自:
豆瓣
作者:
mika$
时间:
2012-8-29 17:45
读过个很老的版本 太喜欢了
反复读了很多次 还是觉得很好
不知道现在有什么新的翻译版本
或者谁有 英文的版本 介绍一下
来自:
豆瓣
作者:
可怜$
时间:
2012-8-29 17:45
大学的时候读过这本书,一读就是3遍.也许是因为自己喜欢魔幻的氛围,喜欢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喜欢在平静的生活里偷偷的在思想上逾越束缚.不过,很遗憾的是,现在这本书已经埋没在我的书房里,要不是今天看见了书评,也许要很久以后才想起来.工作了以后就是这样吧,年轻的多愁善感都被磨灭,理想和那种年轻时候才有的清高也慢慢的与孤独的情节被尘封起来.
来自:
豆瓣
作者:
way$
时间:
2012-8-29 17:45
初中的暑假,把买来不短时间的这本书翻出来读。
一间朝北的屋子,靠西墙坐在床上,一连三天把书读完,每天下午四五点钟,金灿灿的夕阳从旁边的窗户反射进屋子,看得也累了,放下书,呆呆地看着夕阳,说不出什么感觉。好几天人都发木似的,沉浸其中不想自拔。
算算已是十五六年前的事情了,如今是绝对不会再有这样的体验了,无论是书还是读书。
来自:
豆瓣
作者:
方向偏$
时间:
2012-8-29 17:45
马尔克斯总让我寒冷,不因为魔幻,是因为现实。他的隐语充满了冷漠,看事物的超然视角使人心底生出畏怯来。
来自:
豆瓣
作者:
jenny$
时间:
2012-8-29 17:45
这是我读过的加西亚的第一本书,是同学推荐的。可能当时还小读的过程有点吃力,第一遍看得不是很明白,又接着看了第二遍。最后我还买了一本作为收藏。只觉得写的很深奥,但喜欢那种感觉。这本书使我喜欢上了加西亚,我还买过他的《霍乱时期的爱情》也十分不错。
来自:
豆瓣
作者:
What's$
时间:
2012-8-29 17:45
“掩卷长叹”
这是我每次回忆读这本书时候的感受时都会冒出的四个字。并且我问过其他喜欢这本书的朋友,很多人赞同这种感受。
作者用虚拟了地理位置的马贡多似真似幻的变迁与霍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几个拗口名字的胡乱组合扰乱着我们的大脑,最终让我悄然体会的是世界变迁的无可逆转,世事轮回无常的孤独。就像一个伟大的抽象画家,用扭曲影响,凌乱的色块,无规则的排列,最后竟然表达了充满孤独的意境。
最近读了莫言的生死疲劳,书评家说这篇作品是对中国章回小说的伟大致敬,我倒更想说这书是对百年孤独的致敬。莫言试图用人,驴,猪,狗,人的六道轮回搅乱我们的思想,用魔幻的世界表达现实的意境。也算是很好的作品。
来自:
豆瓣
作者:
qiqiao$
时间:
2012-8-29 17:45
它在我心中就是一部传奇.上校的传奇经历、他奇特的家人和短暂的家族,情节发展让我目瞪口呆,却又觉得理所当然!
某些场景在读后十年的今天仍历历在目:
一个穿着床罩做成的裙子在房间里像风般穿梭的女孩儿平静的看着房顶裂缝中偷窥她的男子.....................
一个头上带有标记被人打死在上校家门的台阶上(只因他是上校的儿子)......................
飘泼的大雨不停的下着,冲洗着广场上的血迹,不断变淡、消失...........
雨夜,一具具尸体被装上火车,扔进大海.........
连绵不断的雨,下呀下呀下..................
一个老人死在小院中的栗树下,好像依着树睡着了,一只鹰在天空中盘旋......................
一个长着尾巴的男孩躺在地上,死了,蚂蚁爬满了他的全身,门口站着他的父母................
来自:
豆瓣
作者:
齐冰郁$
时间:
2012-8-29 17:45
第一次知道《百年孤独》是在高中的课本上,有介绍,节选的是开头,很喜欢第一句话: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也许有认会找出这句话的很多写作技巧,我不去找,我只知道,我喜欢它--就像我喜欢《情人》的第一句话:我已经老了。
我的喜欢一向是感性的。
一直想看到这部小说,然而没有机会,直到大四一个室友从图书馆找到了它--陈旧、残损。那本书于是在我们宿舍传看,但不知道为什么我们没有交流对这部小说的看法。
在这里看到了有评论,忍不住说两句,《百年孤独》,好书!(呵呵)
喜欢它首先是喜欢它的名字,仿佛一个沧桑寂寞的老人,抛却一切名利智慧,默然不语。
喜欢它的亦幻亦真,看似荒谬却无比真实,“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最适合来评价《百年孤独》吧。(呵呵:))
我不是一个很会理性分析的人,所以也不能多说了,只能说,《百年孤独》是一本很不错的书,绝对值得一看。
来自:
豆瓣
作者:
沫子,$
时间:
2012-8-29 17:45
他们的名字太复杂了,这让我从最开始看就用笔记录着每一个人的名字与家族的关系,看到最后,理清楚关系之后,我喜欢上了阿玛兰塔,而且曾也一度用这个名字当做自己的网名。
阿玛兰塔的绷带,阿玛兰塔的裹尸布,阿玛兰塔爱了却躲避……
她不是躲避孤独,她在保持着孤独……
她说,阿玛兰塔将在殓衣缝完的那天夜里死去,没有痛苦,没有忧伤和恐惧。
来自:
豆瓣
作者:
渐淅$
时间:
2012-8-29 17:45
从前好像有观点说《白鹿原》和《百年孤独》很像。或者说是《白鹿原》师承于《百年孤独》。
其实前者读起来 是面包,后者读起来是馒头。差别很大。
现在很难买到好版本的《百年孤独》。手头的两本都是盗版。
来自:
豆瓣
作者:
大隐牺$
时间:
2012-8-29 17:45
记得一位作家说:一本小说质量看两方面,一是看故事讲的好不好,一是看故事本身怎样。马尔克斯无疑是讲故事的高手。尽管不同的人会从中看到不同的意义,有人看到的是家族和历史,有人看到的是人类的童年时期,有人看到的是魔幻与奇想,有人看到的是永恒的孤独。我始终坚持认为,马尔克斯决不是为了魔幻而魔幻,他的故事来自他的国家和现实,他的叙事来自自小就有的童话、传奇故事的熏陶(记得导演sperlberg包括其他一些知名的科幻导演都谈到童年类似的启蒙)。马尔克斯曾说:“我所写的一切都是我熟悉的事,我认识的人,我并没有做什么加工分析。”可以说,拉丁美洲的历史,犹如人类在童年时代的经历一样经历着类似魔幻而有趣的变化,整个拉丁美洲的历史就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的小说。我相信,童年是每个人心底最深的纪念,而人类的童年至少年、成年所经历的启蒙和发展,更是每个作家心灵深处的巨大宝藏。因而,了解一点拉美历史是有益的。
马尔克斯的叙事的确让人沉醉,《世界上最漂亮的溺水者》、《巨翅老人》便若甘醴。
来自:
豆瓣
欢迎光临 悦读人生 (http://dothinking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