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人生

标题: 冷月 - 书评 [打印本页]

作者: 书虫百变    时间: 2013-5-25 19:53
标题: 冷月 - 书评
  寒冷的十二月夜晚,一轮满月高挂在纽约市的上空,此时发生了两起命案。凶手在两个现场都放置了同样诡异的古董钟,还附上一张署名为“钟表匠”的纸条!犯罪学家林肯·莱姆和警探萨克斯受命组成调查组,在扑朔迷离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397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作者: 水镜    时间: 2013-8-17 05:24
  这绝对是一本精彩的书!
  
  在以往的作品中,无论对手如何狡猾,在林肯·莱姆与艾米利亚·萨克斯珠联璧合的攻势下,都会败下阵来。然而,随着“钟表匠”的初次登场,林肯·莱姆终于迎来了他人生中第一个可以称得上劲敌的对手!
  
  本书中,林肯·莱姆面对的是一个十分难缠的对手。不仅如此,本书中,莱姆的搭档艾米利亚·萨克斯由于其他案件而分身乏术。莱姆只好让新手警探——在《第十二张牌》中登场的罗恩·普拉斯基替代萨克斯。虽然普拉斯基表现的也很出色,但他无论从经验还是与林肯的默契程度都无法比得上萨克斯!于是,迪弗为莱姆带来了一个更为厉害的搭档——有着“真人测谎机”之称的加州表意学专家凯瑟琳·丹斯!
  
  当刑侦学遇上表意学,迪弗笔下最强大的组合出现了!再加上神枪手警探艾米利亚·萨克斯,在这三个人的配合下,相信无论是谁都会感到压力吧!
  
  于是,面对如此华丽的组合,林肯·莱姆系列中智商第一高的反派,“钟表匠”杰拉德·邓肯出现了!他是个以时钟为标志的连环杀人狂,他喜欢用各种酷刑令受害者在受尽心理折磨后才被杀死。并且他做事十分谨慎,在作案现场基本找不到任何对破案有利的物证。这让莱姆等人十分头疼。
  
  然而,初看本书的时候,读者可能会感到十分失望。因为这个钟表匠的表现未免太差了一点儿。除了嘴炮无敌外,几乎每次杀人计划都会闹的灰头土脸以失败告终。我也因此两次中断阅读此书。然而,当书至中盘时,一次惊人的逆转会将这一切不好的印象完全打破!之后,这名第一聪明人将会为读者带来一个又一个惊心动魄的高潮!
  
  林肯·莱姆、凯瑟琳·丹斯、杰拉德·邓肯!这是属于高手的对决!如同紫禁之巅那集万千光华为一身的一剑!可谓是巅峰对决!
作者: 倩倩    时间: 2013-8-20 03:02
  钟表匠出场之作。我就不叫他杰拉德邓肯了,反正他也不真的叫这个名字,叫啥无所谓。
  
  在气氛的营造上面终于硬气了一回,有人骨拼图的味道了。开篇描写几个杀人现场,让人想象凶手的残忍,折磨着被害人慢慢死去,还加以计时。这不是犯罪心理没跑儿了吗?变态杀手啊我去。于是我就兴奋了。再加上一个强奸惯犯,这两个货狼狈为奸,有意思。
  
  后来发现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儿……原来钟表匠是个正常人,拿钱办事儿而已。            
  
  我突然感觉蛋碎了一地。要你写个真·变态就那么难么迪弗叔……
  
  最大的惊喜就是钟表匠真正的目的。因为中国读者对纽约地形不熟所以基本上是猜不出来他想干嘛的。读到那里我被shock了一下,哎这家伙智商挺高啊。
  
  此作中凯瑟琳丹斯首度出场。因为我自己不善于察言观色的原因,我喜欢street smart型人物远胜于科学家式人物,比如FBI卧底高手德尔瑞,比如丹斯。其他的比如CSI里面的Jim Brass,The Mentalist里面的Patrick Jane,能在谈笑中令对手屈服的功夫非常有可看性。正在看《少女的坟墓》,且看丹斯如何大展身手。
  
  迪弗的作品读得多了对每部作品里必出现的一些套路化描写有点烦了。比如必然要写林肯是多么介意别人是怎么看他的,是躲躲闪闪还是直视;比如萨克斯每集必然抓头皮啃指甲开快车遭遇危险然后没事儿……审美疲劳了,真的。
  
作者: 纳兰潜    时间: 2013-8-30 18:57
  一鼓作气再而衰,迪弗此书要早读——评迪弗《冷月》
  
  《冷月》寒假起了个头,后来因故耽搁了,期间不幸看了《破窗》,被透了部分的底,于是回家头件事就是把《冷月》看掉。虽说部分泄底有很多乐趣体会不到,但总体感觉依然甚佳。
  
  豆瓣上冷月评分貌似没有迪弗早出版的几本作品高,翻了翻评论,主要理由是审美疲劳,此外还有人觉得是为了逆转而逆转,逆转多了,就觉得腻了。平心而论,虽然我由于刻意把迪弗作品和其他流派作家的书穿插着看,目前尚没有出现审美疲劳;但是我能够感觉到,自己看的七八本迪弗作品里面,《冷月》是最容易出现审美疲劳,也是最容易因审美疲劳而影响阅读快感的。这让我想到《左传》里面“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桥段。因此,我建议,读《冷月》,能早则早,《人骨拼图》入门或者《棺材舞者》入门的读者,建议第二或第三本就读《冷月》。
  
  冷月一书最大特点是连续翻盘。几次翻盘里面,最精彩的是第一次,第一次翻盘是如此地出色和出人意料导致后面几次翻盘虽然同样精彩,但在其面前都黯然失色。豆瓣上不少人觉得翻盘多了而有腻味之嫌,我觉得应该考虑进这个因素。至于还有人提到的“为翻盘而翻盘”之说,我是没有觉出来。邓肯的行为乍一看,确实很容易让人觉得“杀鸡用牛刀,杀人抬大炮”的感觉,但是仔细看临近结局时的第三人称倒叙,钟表匠的行动目的性、逻辑性非常鲜明,几乎每一步都有用途。“杀鸡用牛刀,转弯太多”适用的对象是《消失的人》里的“魔法师”。
  冷月一书突破了林肯系列反派人设的瓶颈,由于防止泄底,各位就自个儿去看书体会吧。
  顺带感慨句:钟表匠确实不同凡响,难怪迪弗本人都说钟表匠是自己笔下最得意的XX类角色。暴走前、暴走后的棺材舞者纵然能够通天,都远没有钟表匠厉害。
  冷月一书另一个重大亮点是动机的隐藏。借用书中XX角色经常说的一句话,警方办案都是从动机着手,只要不让他们发现你的真实动机,他们就抓不到你。这本书从头到尾一直贯穿这一原则并将其发挥到极致,钟表匠种种奇怪行为的动机也是一变再变,每次变都会带来一次意想不到的翻盘。
  
  为何此书给我“最容易出现审美疲劳”的感觉?理由有好几个,不泄底的情况下,我只能泛泛而谈。最重要的也许是两个主角身上的问题。林肯和阿卡利亚都是同一类人,都固执得令人讨厌,都很“专制、独裁”,都个人主义思想严重,不肯听劝,都是给美国主流价值观严重洗脑的人。不可否认,林肯和阿卡利亚在前面的故事里很成功,这是因为他们前期的遭遇,人骨拼图时两人都穷途末路,然后从棺材舞者起慢慢地培养、达到默契。因为这样性格的人,要走得如此亲密,其过程是颇为有趣的。然则,到了《冷月》,林肯系列第七作,这种默契已经到了瓶颈,他们再怎么搞也不过尔尔。而两人鲜明的、相似的、极端化的坏脾气一下子就从后台跳将出来,平时不突显之处,顿时变得异常惹眼讨厌。此外,林肯和阿卡利亚的经历过于顺风顺水,没有出现延续到下一部作品的“持续性打击”(比如阿卡利亚如果在冷月里真的辞职了,他俩的故事就会有看点得多,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养成了思维定势,就是阿卡利亚身上无论出现多少看似对她不利的事,最后都能轻松摆平,甚至发展成对她有利的事,我读到阿卡利亚提出辞职,就知道她最后肯定不会像哈里-博斯或者马修-斯卡德那样来真的,虽然我真的很期待来个变数)。然后就是语言,这本书反复出现某些很教条的话,“有个残忍变态的杀手正在逍遥法外”这句话几乎成了林肯和阿卡利亚的口头禅和推脱各种大小事宜的招牌,仅这一句就出现了不下十次。
  《冷月》一书,这种毛病仅仅是起了个头。在林肯系列下一作《破窗》中,这个毛病就很突兀了。看来迪弗是该搁下笔来思索一下,如何重新调整这对搭档身上、身边的人事物,让他们重新变得像当初那样惹人喜欢。
  总体评价,按照我的评分标准,给90分,介于神作和准神作之间吧。当然,肯定会有人抱怨我给迪弗的分普遍偏高,但这本书我觉得绝对值90分这个价。
  最后说一句,存在“杀人抬大炮”现象的《消失的人》我给的是93分,反而在《冷月》之上。因为无可否认,那本书两个主诡计和一堆小诡计非常本格,非常强悍,非常“岛田”(欧美当代作品能如此岛田确实令人眼前一亮),而且那本书是当代欧美写实派难得一见的不可能犯罪集萃。
  




欢迎光临 悦读人生 (http://dothinking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