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人生

标题: 我在奥林匹克山下的村野生活 - 书评 [打印本页]

作者: 门下书客    时间: 2013-5-25 18:47
标题: 我在奥林匹克山下的村野生活 - 书评
  《我在奥林匹克山下的村野生活》内容简介:二十世纪初的美国西部,18岁的贝蒂麦克唐纳随年长自己13岁的“万人迷”丈夫鲍勃,婚后在西太平洋沿岸奥林匹克山下过起了田园牧歌般的村野四季。左手开荒、砍山、抗灾、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771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作者: 欢笑的    时间: 2013-7-24 00:01
  转载《译后记》
  
  我们先来看看《我在奥利匹克山下的村野生活》(原名《我和蛋》The Egg and I)到底是怎样一部作品呢?
    
     首先,“这是一部令人忍俊不止的女性自传文学。也是一部令人捧腹的美国西部乡村实录。”美国1987年版的封底曾这样写道。
    
    
    
    其次,1947年拍摄的电影《我和蛋》片头推广(至今仍能从网络上搜到这部视频)这样写道:
    
    
    
    这本书用“爆笑”震撼了全世界,
    
    出版两年以来,一直雄踞畅销排行榜榜首,
    
    曾创下在美单月销量506,208本的惊人业绩,
    
    被《亚特兰大月刊》、《读者文摘》称赞为“感动了两亿读者的作品”。
    
    
    
     再次, 1946年9月12日,在华盛顿州首府西雅图庆祝女作家贝蒂·麦克唐纳作品The Egg and I销量超百万特别庆祝午宴上,华盛顿州州长芒拉德·沃尔格伦纳,州长芒拉德·沃尔格伦(Monrad Wallgren)亲自将特别装订的第100万本The Egg and I交到作者贝蒂·麦克唐纳(Betty MacDonald)手中,并请贝蒂在自己购买的The Egg and I书上签名。颇为搞笑的是,他还拿来一枚蛋,让贝蒂在蛋上签名,席间各位来宾也纷纷效仿,不一会儿,贝蒂的面前就排满了鸡蛋……
    
    
    
    
    
    
    而且不止于此。
     翻译本书时,笔者依据的是美国1946年3月的第15版,该书的扉页罗列了版次信息:
    
    FIRST IMPRESSION, JULY, 1945(首版,1945年7月)
    SECOND IMPRESSION, SEPTEMBER, 1945(第二次印刷,1945年9月)
    THIRD IMPRESSION, SEPTEMBER, 1945(第三次印刷,1945年9月)
    FOURTH IMPRESSION, OCTOBER, 1945(第四次印刷,1945年10月)
    FIFTH IMPRESSION, OCTOBER, 1945(第五次印刷,1945年10月)
    SIXTH IMPRESSION, OCTOBER, 1945(第六次印刷,1945年10月)
    SEVENTH IMPRESSION, NOVEMBER, 1945(第七次印刷,1945年11月)
    EIGHTH IMPRESSION, DECEMBER, 1945(第八次印刷,1945年12月)
    NINTH IMPRESSION, DECEMBER, 1945(第九次印刷,1945年12月)
    TENTH IMPRESSION, DECEMBER, 1945(第十次印刷,1945年12月)
    ELEVENTH IMPRESSION, JANUARY, 1946(第十一次印刷,1946年1月)
    TWELFTH IMPRESSION FROM NEW PLATES, FEBRUARY, 1946(新版第十二次印刷,1946年2月)
    THIRTEENTH IMPRESSION, FEBRUARY, 1946(第十三次印刷,1946年2月)
    FOURTEENTH IMPRESSION, FEBRUARY, 1946(第十四印刷,1946年2月)
    FIFTEENTH IMPRESSION, MARCH, 1946(第十五次印刷,1946年3月)
    
     发行不到八个月,已经是第十五次印刷,销量可谓惊人!
    
     1946年9月,The Egg and I在美国销量已逾百万,几乎每个月都要重印一次乃至多次;被《纽约时报》评论为“巨畅销书(huge bestseller)”。此外,本书被翻译成30多种其他文字,在全世界范围掀起了“贝蒂·麦克唐纳幽默小说”的热潮。1947年The Egg and I被搬上银幕,其中剧中凯特勒夫人的扮演者马乔里·梅因,因这部电影赢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由此也衍生出其他九部以小说中的凯特勒先生与凯特勒太太为主角的电影。在美国上世纪四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贝蒂·麦克唐纳幽默小说”的热潮一直高烧不退,并且延烧到欧洲,英国BBC电台就曾多次制作与贝蒂相关的广播节目,并且在2008年,BBC为作者贝蒂·麦克唐纳制作的“百周年诞辰纪念”节目中,还播讲The Egg and I全文。
    
    故事梗概:
    
    
    
    故事从叙述贝蒂·麦克唐纳的童年生活开始。她不得不跟着探矿工程师爸爸在北美西部不断变换住所,而她的妈妈也在所到的每个州都生下了一个孩子,加上她还有个花样百出的奶奶,童年生活充满了欢乐和喜剧。
    
    母亲从小传授的为妻之道就是“妻子必须支持丈夫的工作”,这在贝蒂嫁给酷爱西部乡村生活的丈夫以后发挥了极大效用。贝蒂渴望支持丈夫的事业,跟着他来到了美国西海岸一处偏僻蛮荒的养鸡农场,与当地的农民和印第安人比邻。
    
    不过,对于这突如其来的一切,贝蒂并没有准备好。本书也从这里开始转入描写“一只离开水的鱼”的逸闻趣事,也就是贝蒂开始了对抗恶劣的生存条件和环境的生活。这里没有自来水,没有电,破旧的房屋需要不断修补。这还不算什么,每天还得从凌晨4点钟一直劳作到夜里9点钟,连歇歇脚的机会都没有,而且这一切仅仅还是在孩子没有出生之前……
    
    不过生活处处有精彩。种菜虽累,收获颇丰,款待客人,还要费力腌渍,该死的压力锅却不给力。养鸡艰苦,捡蛋也要与母鸡对峙,可鸡蛋却没吃够,何况还能赢得乡村集市的蓝绶带。野生动物可怕,猎狗又怯懦,可邻里朋友古道热肠,又有走私酒、残书相伴。次生的冷杉树需清理,小圣诞树却十分可人。伐木工人自有他们的快乐,突发的一场大火可真够吓人的……
    
    作者用其别具一格的诙谐幽默的方式,叙述了她在居住地的生活,在周围的“探险”以及与邻居和大型野生动物的交往与接触的趣事。作品出版60多年来在美一直畅销不衰,成为美国西部乡村生活的文学典范。
    
    
    
    作者生平简介:
    
    
    
    贝蒂·麦克唐纳生于1908年,根据书中的描写,童年生活无疑是新奇、快乐、妙趣横生的。1927年,贝蒂嫁给了罗伯特·尤金·赫斯克特,也就是小说中年长她11岁的“万人迷”丈夫鲍勃,开始了她在西部养鸡农场的生活。书中描写的养鸡农场的生活无疑是艰难而辛苦的,可贝蒂就是有本事将它描绘的令人忍俊不止。四年以后,也就是1931年,贝蒂离开了罗伯特,带着两个女儿回到西雅图与家人一起生活。在大萧条年代,贝蒂为了养育两个年幼的女儿,曾经做过各种工作,包括给探矿工程师当秘书,给照片上色,还做过广告销售工作。贝蒂后来把这些经历也写成了一本书,就是《你无所不能》(Anybody Can Do Anything)。1937年至1938年,因罹患肺结核,贝蒂在疗养院里度过了一段岁月。这次特别经历也被贝蒂写进《瘟疫和我》(The Plague and I),也是贝蒂的另一本畅销书里面。1942年贝蒂再婚,嫁给了唐纳德·C.麦克唐纳。他们夫妇搬到了瓦雄岛,开启了一段忙碌但幸福的生活。这段生活写入了贝蒂的另一本书《肉锅里的洋葱》(Onions in the Stew)里。就是在瓦雄岛居住期间,贝蒂开始了写作生涯,并一举成为“巨畅销”作家。除了四本自传体著作之外,贝蒂还写了“小猪摇摆”夫人系列童书,以及童书《南希和李子》(Nancy and Plum)。1958年,贝蒂·麦克唐纳因子宫癌在西雅图辞世,享年49岁。
    
    
    
    综合贝蒂·麦克唐纳的生活经历,以及她在书中提到的那个时代的女人要遵循“你去哪儿我都跟着,你做什么我都配合,你是什么人我都高兴”的为妻之道,我们可以判断出,贝蒂还是那个时代美国女性解放运动的先锋人物。贝蒂因为《蛋和我》一举成名,成为巾帼不让须眉的公众人物;虽然不会像我过古代那样被冠以“牝鸡司晨”的名号,但也打破了女人“就应该待在家里,做饭,生孩子”的“惯例”。不过,也正是她本人以及她的作品所代表的这种女性解放的意义,打动了当时数以亿万计的欧美女性读者。
    
    
    
    那么今天,这本书是不是过时,是不是不适合中国的读者了呢?
    
    我敢断言,
     如果你是城里生活的女性,曾经憧憬着乡间生活,那么你会喜欢这本书。
     如果你是从乡下走出,融入大城市生活的女性,那么你肯定会喜欢这本书。
     如果你是为人之母的女性,曾经在育儿问题上与老一代产生观念冲突,那么你也会喜欢这本书。
     如果你和我一样,曾经用并不安全的“安全压力锅”做过“飞鸡”,那么你铁定会喜欢这本书。
    
    
    这也是在事隔六十多年以后,我仍坚持首次将这本书翻译成中文,引介给广大读者、特别是女性读者的原因。或许你会说我的身上流淌着西蒙·波伏娃的血液,但又有那个女性身上没流着呢?就像贝蒂·麦克唐纳本人所说的那样:
    
    “我宁愿被跟风,也不愿成为跟风者。”
    
    
    ps.需要说明的是,原书曾有一些“侮辱”印第安人的语句,散在几个章节中,总共约二百多英文单词,翻译出版的过程中略掉了。
    
    (《我在奥林匹克山下的村野生活》,【美】贝蒂·麦克唐纳 著,杨立新 译,凤凰出版社,2013年3月)
作者: 李青菜    时间: 2013-7-31 18:21
  “ 田园牧歌 ”  这个词害死人,封面折口上就印着呢,估计不少读者都会因为这个词错过这本书。折口上还写着  “她始终充满了对丈夫鲍勃的无限激情,和对野味十足奥林匹克山下生活的好奇。这一对欢乐夫妇生活中鸡毛蒜皮琐事不断,却也历尽种种迷人的村野奇情,读来令人如沐春风,十分振奋。”  如果认为这样的陈词滥调与这本70高龄的书相配就错了,写这段话的人跟出版社销售部有杀父之仇啊么?如果是编辑自己写的,只能说编辑没有看这本书,把译稿直接下印厂了。
  
  这么好看的一本书,编辑怎么会这么轻率?这本书出版时曾两年排在美国畅销书榜的第一,注意,那是公元1945年。作者贝蒂·麦克唐纳成了风靡美国的明星,读者来信来访,巡回讲演,出尽风头,财源滚滚,她家从此阔气得每个房间都装了壁炉编辑怎么不把关于这本书和这个作者几十年的奇闻轶事叨唠叨唠,仅把作者女儿写的序言贴进去就算交差了,序言写在1987年,那一年,我国第一台国产的286微机——长城286正式推出,而现在,是啥时代了?这个懒编辑。
  
  现在是啥时代了?左手拿书没看几页右手开始扒拉淘宝,哎春装上新了;书换到右手,左手拿起手机,咦,微个信还是微个博呢?让我一口气读完一本280页的书,满满都是字,堪称奇迹,作者要是没两把刷子的话,怎么可能。
  
  贝蒂出生在1908年,1912年泰坦尼克首航,片子里的罗斯姑娘在餐厅里看到一个妈妈教导自己的女儿如何摆出木偶一样的淑女仪态,罗斯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未来,晚上就打算跳海,杰克救了她贝蒂出生的时代母亲教导女儿都是学芭蕾学法语做淑女唯夫命是从的,“妻子最大的责任就是看着丈夫在自己喜欢的岗位上工作”,贝蒂新婚时是18岁,和保险推销员老公鲍勃度蜜月时正想恶补保险知识来旺夫,没想到鲍勃说自己最大的理想就是开一个养鸡场,而且已经看中一个荒废的农舍,准备抡圆了大干一场,因此贝蒂就跟着老公来到西部奥林匹克山里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种鸡蛋”,最后贝蒂表示,她恨鸡,连毛茸茸的鸡雏都恨。
  
  除了要对付鸡的愚蠢,还有鸡屎、鸡瘟、鸡痘、鸡白痢,鸡的子宫脱垂,贝蒂家还有一群奇葩邻居,臭鼬也会来敲门,还有狂风暴雨,森林火灾神马的,家庭主妇从小的芭蕾训练完全没用,春天,因为拎水手臂长的简直拖到地上,她点一支烟喘口气;秋收时每天做罐头炸飞了一个压力锅——压力锅是被累死的,压力锅爆炸之后,贝蒂在满天的鸡肉雨中,噗通跪倒,挺直上身向苍天伸出双臂高喊“我自由了!我自由了!” 不好,这段穿越到电影《刺激1995》里安迪了。
  
  为什么能一口气看完这本颇有厚度的书,因为贝蒂的小奸小坏实在太逗,让人捧着书咯咯地笑出声来,一边看一边想,上次看书发笑是什么时候?我是说同类的书。首先是上个世纪90年代末看彼得·梅尔“永远的普罗旺斯”系列的时候,再往上蹈,是80年代中看三毛“撒哈拉沙漠”系列的时候,不过,无论彼得·梅尔的南法、泳池、松露,还是三毛的北非、澡堂、骆驼,跟贝蒂奶奶的印地安酒会、美洲狮、炸鸡相比,都弱爆了。
  
  前面已经抱怨了,这个编辑是个懒人,这本书的前因后果没有做清楚。往好里说呢,编辑是一个很有眼光的人,翻译也很到位。《我在奥林匹克山下的村野生活》中文书名虽然不算太好,也没把英文书名直译过来,英文书名叫《The egg and I 》。




欢迎光临 悦读人生 (http://dothinking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