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人生

标题: 我们台湾这些年 - 书评 [打印本页]

作者: 飞雪    时间: 2013-5-25 00:40
标题: 我们台湾这些年 - 书评
  关于真正的台湾,你又了解多少?
  这是我常常问大陆朋友的问题。
  我明白,对于很多大陆朋友来说,台湾往往只是一个空洞的政治概念;大多数人并不清楚台湾过去30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台湾普通民众到底过着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670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作者: cadman    时间: 2013-7-20 19:26
  读这本书的初衷是了解一下台湾,因为“台湾”很熟悉,但又感觉模糊。脑子里关于台湾的关键词想想都是从中学历史课本、电视新闻和主流新闻中获得的:宝岛、日月潭、台独、选举闹剧、流行歌曲、综艺节目、小清新还有一串明星的名字,但这些关键词穿不成一个有逻辑的故事,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开始看这本书。
  从开始看这本书就没有抱着什么政治目的,或者带着类似的有色眼镜去看,只是纯粹想了解一下这天天在新闻中看到却又个陌生的地方。因为不了解,所以处处都觉得有点惊奇,读着读着就有点“原来台湾学校也体罚学生啊”、“原来台湾的学生也要上补习班啊”、“原来台湾要有高考啊”等等,脑子里一直有这种“原来……啊”的句式出现。当然还是有一些才开始知道的东西,比如眷村、日本对台湾的影响、服兵役、捷运、选举造势等等。
  还有一种感觉是,台湾比大陆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可能要发达至少十年,因为台湾出现过得东西,在大陆要晚个十年才出现,比如流行歌曲、综艺节目、捷运系统、房地产热等,当然现在,很多领域已经能够同步发展,但在某些领域差距还是很明显。
  这本书的优点是从作者自己的角度去描写台湾近30年的发展,而不像史学家一样有取舍有体系的去展现,被一些人诟病的地方,比如不严谨、回避政治问题等等,在我看来恰恰是这本书的优点,也是作者扬长避短的极好运用。严谨确切的史料和热点的政治问题不是每个人都关心,也可能更多的人想去近距离地看清台湾的细节和纹理,从自己的角度来写刚刚能够体现,虽然很多事件描写比较主观。当然,如果书中提到的“历史”事件完全脱离事实,肯定会让这本书有所失色,但若是作者能力不足而不是故意为之,倒不会使这本书失去本来的意义。
作者: roger    时间: 2013-9-2 18:10
  可能是因为接下来马上就有一场旅行,所以对外面的世界特别想了解多一点。对台湾一直很好奇,下午一屁股坐着看完了一整本。
  没有特仔细得看,作者从自己出生到2009写了许多关于台湾的社会,经济,政治许多事情,可谓不全。
  这些确实对于我一个90后很有感触。从那么多小事,大事都表明作者是个思想比较独立的人,其中书中有一点比较感触。书中写到:“父亲和母亲大多是穿旗袍和西装。让许多孩子自卑" 有一老师指出如果真有父母穿旗袍和西装那才是。   
  在这个特殊的环境里,造就了作者这样的台湾一代,他们跟我们大陆有一样的传统,一样的习俗。从言语中看出,台湾人对自己这么多年来的政治改革和对于台湾的归属感还是满意的。
  我想这些就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别。
  回想我从小到现在大学毕业。家中和学校极少谈论政治,就事而谈,很少有立场可言。经济也大多是发展的宏观控制下的经济。这些都造就我很少有独立思维。感觉从小很少事情是经过自己深思,熟虑有一定成熟的想法的。
  确实爱这个国家,但社会上,对于这个政治体系的归属感多是萧条。人人自危,哪来共和。
  看更多的不同的文化,尊重不同的人,有自己的立场。真的需要出去走走,看看,想想!
  
作者: banana    时间: 2013-9-2 19:57
  曾听到有人说过 要了解台湾 这本书就够了
  够  毛 线。。。
  
  
  非常老百姓的视觉,简单朴实的语言的确有较高的可读性
  但很多真正感兴趣的政治问题只是非常浅显的带过
  让人读得非常不过瘾
  读完下来 了解最多的反而是综艺节目和哪一年哪位歌手影星最红
  正宗流水账
作者: 寻找菩    时间: 2013-9-9 02:00
      对岸的台湾,我一直很感兴趣。可能是“沦陷区人民”对“解放区同胞”的天然好奇心所致吧。台湾的消息在现在这个网络年代,年青人多多少少都能获取到,其实也没有多少太深的隔阂,要说有只是距离上的隔阂,但现在也放开了。只是看到这本作者特地署出台湾的书,还是想看看生于斯、长于斯的台湾同胞的亲身感受。
      豆瓣上有评论说,这本书成为09年的畅销书有些莫名其妙。确实这本书对影响台湾民主进程的重要事件都是轻描淡写的带过去,给我印象比较深的倒是书中提到的几个大案要案,而像美丽岛这样的事件反而惜墨如金。不过这也不能苛责作者,作者本意就是想以自己平常老百姓的视角来写这些年的事,也不用站在多高的高度上作宏观的历史叙述。其实这本书的内容无非是:一、对重大历史政治事件以及影响深远的案件的描述;二、台湾文化市场(电视台、影视、流行乐曲)的变化和对普通民众的影响;三、以作者个人的读书经历反映台湾的教育变迁;四、作者服兵役和工作经历。
      其实我倒是对作者的学习经历和工作经历比较感兴趣。据作者讲述,其实台湾70后成长起来的和我这个在大陆的80后的所受的教育倒是蛮像的,都是填鸭式的教学,意识形态的灌输,面临着升学的各种压力,没有网络的干扰等等。最羡慕作者的是他服兵役后竟能用这期间攒的钱跑遍中国大陆的大江南北,三十岁做第一份百货柜台工作,两年后辞职可以去国外旅游,实在是汗颜。或许这就是差距,大陆人活得太累,被生活压得抛弃了享受的权利,为了面子死命往政府部门事业单位里挤,为的就是名声好福利好。
      总之,除了部分内容比较拖沓陷于流水帐的缺点外,作为消遣和增进了解还是不错的。
  
作者: 破晓了    时间: 2013-9-9 09:47
  这本书我是在kindle上下载的,只需要6块钱。所以还挺值的。作者文字幽默风趣,各种调侃政治、调侃自己的生活。个人感觉让我对台湾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而且还感觉很新鲜。而且特别喜欢他按照时间顺序,结合自己个人生活,以小见大,体现台湾社会从蒋介石逃到台湾到两千年的种种变迁。推荐了很多人,看完之后普遍都想组团去台湾看看之类的,坐一坐捷运,吃一吃台湾美食。
作者: 破晓了    时间: 2013-9-25 22:20
  作者文字幽默风趣,各种调侃政治、调侃自己的生活。个人感觉让我对台湾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而且还感觉很新鲜。而且特别喜欢他按照时间顺序,结合自己个人生活,以小见大。推荐了很多人,看完之后普遍都想组团去台湾看看之类的,坐一坐捷运,吃一吃台湾美食。
作者: 雨而需    时间: 2013-9-26 20:21
    这书写的真给力。还原了我们一个有血有肉的台湾,确实,台湾给我们的印象只不过是个空洞的政治概念,即使通过媒体新闻接触到的东西,也往往是经过过滤的,对于其本身便产生着怀疑。于是在是懂非懂之中,我们对于台湾的概念被塑造出来了。
  
    作者以其作为一个台湾人,并且具有跟大陆的相关联系,在这样的一个位置,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呈现出来,便已经是对于我们了解台湾再合适不过的素材了。
    从作者的文字中看来,台湾跟大陆有太多的相似点了,这是我们以往所料想不到的。早在看此书之前,看过台湾的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跟大陆的《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面的故事背景跟人物的塑造,便有着相当大程度的相似性。自然,对于台湾跟大陆之间的差异性,我们都是有目共睹的。
    以编年体的形式,将台湾这些年的点滴记录下来。在凤凰卫视的许多节目中,对于台湾过去发生的事件都只是一笔带过,本书里便有对这些内容的描述,是一本不错的资料简阅读本。
作者: 徐淼    时间: 2013-12-4 02:12
          这本书的内容与副标题的名字非常符合,的的确确是讲述台湾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本书涉及的面还是很广泛的,讲到了教育、选举、娱乐、当兵等等方面,可以让大家深入了解了台湾地区老百姓的生活。
          正是从老百姓的视角,从一般生活的视角叙述,让我觉得读起来很轻松和亲切。我们平时对台湾地区的了解大多都是一些正统的角度,居高临下来审视,那样其实缺少了真实性,就像作者所说的两岸同胞相互有很多误解,其实都是源于角度问题。
          作者年纪不大,所以对80年代的叙述大多也是后来查看资料的所得,觉得有些遗憾,如果作者年纪再长个10岁,也许会有更精彩深入的叙述。当然更重要的是要感谢现在的开放,这本书籍肯定是历经千辛万苦才得以面世,而且内容肯定也是经过“修饰”的,但终究是出了。真心希望以后还能看到更多类似的书籍。
  
作者: 大白鲨    时间: 2013-12-4 23:15
         是我喜欢的那种书,真实,简单,不用花很多心思。在亚马逊上买了KINDLE版本,用手机,和电脑一口气就读完了。
  
         作者和我年龄相仿,从李登辉上台开始的历史,对我来说也都似曾相识,记得比较清楚的有 千岛湖惨案,陈同兴案件,张惠妹被封杀,红军倒扁的记录都清晰生动地记录在我脑海里。
  
         让我对台湾很多熟悉名字,地名,典故,有了清晰的认识。
        
         明白了,台湾有今天民主和开放,每一步都来得不容易。当初他们也和我们一样的环境,一位一位伟大的任务,一起努力,才到今天。
  
         台湾真的是我们的同工同祖的同胞,我们的一些劣根性,他们也都有,只是他们用更先进的制度把丑陋的一面钳制住了。 我们的未来也会更好么好,因为我们也可以普选,我们也可以多党,也可以有尊严地活着,我们的兄弟都做到了,我们没有理由做不好。
  
         反思自己对台湾的很多误解和偏见,不了解所以迷信,所以自大,其实我们各有优缺点,交流让我们一起进步,隔绝让大家一起愚昧。
  
          如果让我写这么一本书,我和更多些大陆同胞敢兴趣的描述,会少些自我日记似的记录,因为我想这一刻大家更关心的是台湾,而不是作者本人,就算对家庭,社区多些记录也比长篇大论地记录当兵,打工,旅游记录更好些。能再多点正能量的记录吗?
  
         时间过得好快,快的就像这本书的目录,一转眼,30年过去了。
  
        有机会一定要到台湾去走一下。
  
  希望看到作者更多的作品。
作者: 外星BB    时间: 2013-12-5 14:22
  作者写得很用心!这是最让我感动的地方!了解一个地方或一段历史,当然是要从各种角度了解啊,即使不够权威性又有什么关系呢?至少作者打开了一个大窗口,提供了两岸交流的更多可能,我们从个体的角度也可以试着去体会一个台湾个体的成长历程啊。总之,这本书值得想了解台湾更多的人一看啦!
作者: 小虾仁    时间: 2013-12-5 15:20
       一个普通台湾人出生到现在,通过自己的视角,把所经历的家事,国事,社会等各方面与大陆的读者分享,It‘s enough.
       读了这本书以后,至少让我明白,国民党和民进党,以及其他一些党派之间的关系,明白了台湾一些政治人物的过去。以后在看台湾新闻的时候,就不会显得很迷茫。
       读了以后,让自己有种冲动,写下大陆这些年,好让台湾朋友看看,了解大陆这些年发生的事。
      大陆与台湾毕竟是同根生,有很多的相似之处,跟朋友、家人一样,多沟通沟通,才会更加了解,更加亲近,这样的书就是很好的桥梁。
       
作者: 钱顺顺    时间: 2014-1-1 19:21
          拿起这本书,其实就有心理预期,这本书不是历史,不是真实、客观的台湾,也不是社评。
  
          今天是儿童节,看了微博上一堆的怀旧吐槽之后,我想起了这本书。平实的文字,很有一种平易近人的感觉,读着读着,就回到了我的童年时代。原来大陆的那些荒唐事,台湾一样也不少。台湾的小虎队,也曾经风靡大陆。“人二科”这种机构,我们现在还有。党禁、报禁自不必言。射雕英雄传,也是偶当年的必追剧。总之,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那么的真实,仿佛是在和一个朋友聊天、回忆童年似的。
  
         看书是为了享受,我认为这本书能够让我享受这种回忆的乐趣,至少好过捧着《战争与和平》的煎熬和催眠。所以,我给五颗星没说的。
作者: Josh.h    时间: 2014-6-29 06:11
  这是一本生活化流水账式记录台湾这些年发展的历程,以一个百姓的角度去感受台湾近30年的变迁。
  一直以来对于台湾的影响都停留在地理课程上的”日月潭“、”阿里山“或者思想政治上”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语文课上”脱离祖国母亲怀抱的游子“还有新闻中”台独“、”蓝绿阵营大竞选“等还有各个有名的综艺节目,这本书将这些印象变得更加的真实。
  能够感受到大陆和宝岛台湾有太多一致性的地方,人文、语言、政治风格等,尤其在国军刚进入台湾的时候,在后续发展的历程中,不同的国际环境、居民以及政治领导风格也带来较大差异。在国军刚进入台湾,大量维护政党独裁专政合法权利的政治统治教育和警备部等带有很强时代特征的部分和大陆有那么几分贴近,仿佛回到国共抗战期间的氛围。二而到后续的学校教育中要求”反攻大陆“,还有维护政权统治的奴性教育和大陆的收复宝岛是那么协调。
  真实的台湾发展步履也带着几分艰辛,跟随国军进入台湾的大量”眷名“在反攻大陆无望后的失望以及生活无法自理还有和本地居民的冲突矛盾,闽南人面临压迫统治争取权利的历程,还有客家人受到的冷漠和歧视,以及高压政治的逐步缓和与开放都是用一件件惨案换取的。其实我很欣赏蒋经国开放包容的心态,能够接纳党外先进人士来对抗腐朽力量,对台湾的民主化进程有很大的帮助,尽管这是一个阵痛的改变,但对民众来说是值得期待的。独特的”政治生活化,生活政治化“,可能民众对于最终的选票结果并不那么关心,但他们需要这样一个话题和生活中乐趣。
  看过之后很想去台湾走一趟,在有很多共同的民族情结还有一些独特的传统文化,在同胞的土地上更能了解大陆的这些年
作者: happym    时间: 2014-7-28 01:25
        鉴于本人不太会写东西,主要还是节选一些自己觉得特别好玩或者有共鸣的段子出来给想要看这本书的朋友看看本书是否合自己口味,因为不是小说,所以情节透露应该不是那么罪大恶极吧。
  
     段一:《楚留香》
     1982年,影响台湾社会最巨大的不是政治事件,而是港剧《楚留香》的播放。这是第一步正式引进台湾电视台的港剧。在那个只有三个台的年代,这部剧居然创下70%的超高收视率。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每到《楚留香》播放的礼拜六晚上,街上的人都空了,店也都关了,出租车索性也不跑了,通通都回家看《楚留香》。这也难怪,当初台湾电视剧的水准实在太烂。以早期台湾的武打剧来说,拍摄非常粗糙,全是简陋的棚内景。这还不算,比如插个几根茅草,一个人蹲在草旁,追兵就看不到他(请自行想象舞台剧的风格)。好不容易要到武打的高潮了,但出手前,都边互绕圈废话一堆,讲个十来分钟后,真正交手仅花三秒钟,真是让人看了好心酸。
      ……
      《楚留香》影响到了各种层面。各种以“留香”、“无花”为名的餐饮茶艺馆开了一堆,酒店小姐也多了一堆“蓉蓉”,酒店业者都抱怨周末晚上的生意很差,因为男人都要赶回家看《楚留香》。死小孩如我,虽然不会粤语,但一定都会唱主题曲的最后一句“千山我……独行,不必相送”……同时,因为港产武侠剧实在太轰动,因此当局又把它给禁掉。
  评:作者廖信忠是1977年出生,比我大了十来岁,我们有着这一部分共同的回忆。我对于这部剧的剧情真的不太有印象了,几岁的小屁孩看电视时主要还是全力投入在画面上的吧。话说虽然不懂事,但还是知道郑少秋扮相是相当吸引人的,这似乎是开启我花痴的启蒙剧啊。当时家里还没有电视机,都是在晚饭过后和姐姐一起奔到村里的小店,和其他七七八八个小孩们一起哄闹着看这部剧,然后奢侈地买一瓶汽水,美美地喝完,似乎是当时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刻了吧。
      至于电视圈里红啥禁啥的现象,书中当局的行为和现在的肿菊也是如出一辙。关于这一点,不论是看这本书还是其他反应近现代台湾社会现象的书籍中都可以看出来,两岸走过的相似的脚步,对此每每感慨不已。
  段二:李师科案
     “钱是国家的,命是自己的!”
  评:如雷贯耳的名言,原来是台湾人说的?
  段三:亲民的蒋太子
      不过话说回来,既然是“民间友人”,那相对的,蒋经国应该就是在“宫廷”,高高在上的喽?那个时候,报纸就常常会看到“民间”这类字眼,可见过去封建的思想欲孽仍然占据着人们的思想阵地而不自知,简单地说,就是奴性。当局施点儿小惠就叫“德政”,其实,这些还不都是当局本来就应该做的吗?
  评:看完每天国内政治新闻的大标题后,心里就是这种想法。
  段四:龙骑士
      台湾的大学生几乎都会骑摩托车,而摩托车除了当交通工具外,通常还具有送货、交友等功能。所以同学们也常会办摩托车联谊活动,找一些女同学出来一起去郊外玩。这时就要抽要是啦!男同学把自己的车钥匙都丢在一个安全帽里让女同学来抽,来决定谁载谁。这个过程可真是残酷呀!要是自己的要是被漂亮的女生抽到,那简直整天都会心花怒放,骑着骑着都好像要飘起来一样,然后在汽车过程中还会故意踩几次刹车,让女生的胸部靠上来,或者故意开快一点儿,女生就抱得更紧。但如果遇到被恐龙抽到的情况,虽然大家表面不说,但也会忍住不笑地默默拍拍你肩膀,辛苦了,龙骑士。
  评:和从小看过的台湾言情小说、偶像剧中的情景很好地契合起来了,青春真美好啊!
      为了让自己不要沉迷于小说,让自己的kindle发挥一些预期中的作用,所以强迫自己看看小说之外的东西,但总是很难坚持。为了迎合自己的兴趣,看完吃货喜欢的《台湾味道》以后,就选了这本,本书的文笔随和得像和一个台湾大男生在闲聊,轻松诙谐,很快就聊完了,得趣的同时也对宝岛多了一些了解,所以在此推荐一下。
作者: 三月晴    时间: 2014-7-28 07:01
  不是正统的历史追溯,描述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虽是流水账居多,但颇为真实,值得一看。
  
  关于历史,我常常想,如果某时某刻,谁做了一件什么事/或者没做什么事,最后是否会有不一样的结局。在民主这条道路上,两党领导人选择了不同应对方式,于是有了今日不大一样的格局。从这本书来看,我始终觉得对于百姓形成国民素质,即citizenship(主人翁意识)是非常关键的。
作者: stianx    时间: 2014-9-29 07:40
  台湾,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地方,至少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仿佛既熟悉又陌生。
  
  一本老百姓讲述台湾的故事的书,平淡无奇中让我们了解了那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是如何感受那一切的。
  
  台湾,一路走来也不容易,经历了风雨和坎坷,终于迎来了自己的辉煌。经济的腾飞能否给大陆一些启示? 同样经历过的曲折,是不是也值得我们思考?
  
  无论最终的结果如何,都无法否认,那片土地上生活着一些可爱的人,发生着一些有趣的事情。
  
  希望有一天,不再有隔阂。
作者: 豆皮    时间: 2014-11-24 02:31
          从1949开始,台湾的兄弟们开始过着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每次想到台湾人,都觉得他们好像就是镜子中的自己。无论是政治,生活、就业,生活中的吃喝拉撒,我们都碰到过相似的问题。只是长久以来两岸信息交流闭塞。突然信息发达了起来通过新闻和媒体我们看到的台湾又多是片面的或官方有意要我们看到的政治的一团混乱,过分自由下的派系之争,会议上大打出手。如果和严肃我党会议比起来真是不敢想象的。其实人家台湾人根本就把这些政治活动当作节目欣赏,这一点我想我们是需要适应否则无法理解的。
       
       政治只是台湾这些年生活的一个缩影,因为都是炎黄子孙所以两岸人民很多生活习性上终究是殊途同归的。
  




欢迎光临 悦读人生 (http://dothinking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