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att 时间: 2013-8-26 17:32
中译本、原文都该读。一个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一个是世界马克思主义的经典。
摘一段:
A spectre is haunting Europe — the spectre of communism. All the powers of old Europe have entered into a holy alliance to exorcise this spectre: Pope and Tsar, Metternich and Guizot, French Radicals and German police-spies.
Where is the party in opposition that has not been decried as communistic by its opponents in power? Where is the opposition that has not hurled back the branding reproach of communism, against the more advanced opposition parties, as well as against its reactionary adversaries?
Two things result from this fact:
I. Communism is already acknowledged by all European powers to be itself a power.
II. It is high time that Communists should openly, in the face of the whole world, publish their views, their aims, their tendencies, and meet this nursery tale of the Spectre of Communism with a manifesto of the party itself.作者: 左手刷 时间: 2013-8-29 08:12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 而忘记为什么出发
——读《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被认为是科学共产主义的最伟大的纲领性文件。列宁等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宣言》都有着极高的评价,在此不一一赘言。《宣言》是马克思与恩格斯为共产主义同盟起草的纲领,1847年底至1848年初用德文写成。是时正值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前夜,而此文又为组织的纲领性文件,无怪乎其用语读来颇具煽动性,或曰:感染力很强。 不过充斥文章的革命激情与两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对当时革命形势的理性分析是并行不悖的。
书的开篇先为七个不同语种版本的序言。恩格斯在《1892年波兰文版序言》中提到,“根据《宣言》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的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换句话说,《宣言》对于那个年代此起彼伏的欧洲无产阶级运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872年德文版序言》则很好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恩在这一篇序言中对《宣言》作了较为客观的评论,“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而“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他们坦然承认: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随着革命形势的改变,《宣言》对于社会主义文献所作的批评在今天看来是不完全的。对于这种自我批判精神,我们当然应该抱以欣赏的态度;而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更有理由要继承这种批评精神,用理性的眼光来审视这一历史文件。
而在《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恩格斯指出了《宣言》的核心思想,笔者在这里简要指摘为以下三点: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二、人类的全部历史(从土地公有的原始氏族社会解体以来)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三、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必须使整个社会一劳永逸地摆脱一切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差别和阶级斗争。
《共产党宣言》正文共分为四章,其中第三章主要为对当时流行的各派别社会主义思想及伪社会主义思想的批判;而第四章“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则是对当时共产党人在具体实践上的指导,一言以蔽之,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本文主要从《宣言》前两章入手,结合一个多世纪以来的世界形势变化,对马、恩所提出的共产主义作几点反思。
第一章“资产者与无产者”用历史唯物主义系统阐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起源与发展,并从阶级斗争角度论证了资产阶级灭亡与无产阶级取得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值得一提的是马、恩在一百多年前就指出了资本主义的固有弊病——“生产过剩的瘟疫”,亦即不断发展的生产力反抗固定下来的生产关系、“反抗作为资产阶级及其统治的存在条件的所有制”。而当时的资产阶级所能做的:一方面,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开辟新的市场和更彻底地利用旧市场。当然,这两种方式在历史上的各次重大经济危机中都为资本家们广为采用。直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的“大萧条”中,仍有资本家为使牛奶保值而将大量奶倒入河流。而到了今天,事情开始起变化了:资本主义可以从内部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以使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尽可能地去追随生产力变化。美国自“大萧条”以后,由罗斯福新政至今,历届政府采取的经济措施无一不是对这一观点的佐证。资本主义制度也因而得以在当今世界继续为许多国际采纳和发展。
因此,《宣言》在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上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的。而在当时的革命实践中,则表现为高估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使得无产阶级运动过早到来,却见效甚微。当然,从积极意义上讲,《宣言》和早产的无产阶级运动也极大地促进了无产阶级的觉醒。
那么,无产阶级运动发生的合适时机又在何时?《宣言》认为,当资产阶级的统治使工人沦为赤贫者,当无产阶级被压榨至极、资产阶级不得不反哺自己的奴隶时,资本主义即宣告破产。这一理论看似合理,然而落实到现实语境中,它的理想主义色彩便鲜艳起来。聪明的资产阶级当然不至于竭泽而渔,自毁前程,前述的局部调整即为例证。而面对美好的共产主义蓝图,觉醒的一部分无产阶级也不会甘于枯等理想时机、继续忍受压迫。于是,他们对《宣言》的思想进行了现实化发展,如列宁的“一国胜利论”。笔者无意在此探讨这些现实化理论之于科学共产主义实现的理论意义。而《宣言》的后文论述业已完成对段首问题的解构。
《共产党宣言》第二章“无产者和共产党人”进一步描述了共产主义宏伟蓝图,并对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作了简明陈述。不过分地讲,所谓共产党人即是无产阶级中最觉醒、最先进的那一部分人。他们强调坚持一切无产阶级的共同利益,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前进方向。因而他们的终极目标是: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
这一章中有一段论述值得注意:“资本不是一种个人力量,而是一种社会力量”,而共产主义是“把资本变为公共的、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财产,这并不是把个人财产变为社会财产”。这一句的后半句话指明,共产主义并不否定个人财产,它所改变的只是财产的社会性质──“失掉它的阶级性质”。对于个人财产而言,则无所谓私有制。因此,后世的共产主义实践中浩浩荡荡的公有化、集体化运动及一味的公有制无疑是对马、恩的误读。但是,也有人愿意将之视为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显然这是对共产主义的意淫了。要知道马克思和恩格斯描述的是“人”的共产主义——“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而这些人所称的“发展”已经不可避免地落入了国家主义的极权陷阱,也许称之为政治家打着“共产主义”幌子的阴谋更加合适。
《宣言》还提到,“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活的劳动只是增殖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的一种手段。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进而总结为:“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是过去支配现在,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是现在支配过去”。而著名的反乌托邦小说《一九八四》中也有一句相似的名言:谁控制过去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就控制过去。乔治·奥威尔是否读过《共产党宣言》不得而知,但如此雷同的表述不得不令人将两者联系起来。读过小说,不难看出奥威尔反的是披着共产主义羊皮的极权主义,反的是那些包藏着政治家个人野心的阴谋意图。不过奥威尔的反讽也暴露出了共产主义在实践中的困境。在历史上的共产主义运动中,这样的情况并不鲜见:无产阶级因为心怀对共产主义的美好憧憬而迫不及待地投入到革命实践,却因自身的觉醒程度不高而为那些政治阴谋家所利用,终于使运动步入歧途。因此领导实现共产主义的重任落到了共产党人身上。《宣言》在末尾提出了著名的无产阶级运动口号: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既是对无产阶级的呐喊,也是对共产党人方向性的指示。
此外,在第二章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还对来自各方对共产主义的责难进行了反驳。所有这些责难都是从既有的阶级社会这一点发出的,而共产主义消除了阶级差别,阶级对立已经不在,所以一切建立在这些基础之上的“宗教的、哲学的和一切意识形态的”观点便不堪一击。从这一角度看来,不难得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提出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成功与伟大之处更在于其为一个能够自圆其说的体系。
然而,体系是君主吗?自圆其说就足以让一个体系冠冕堂皇地主宰人类思想吗?笔者在这里要强调的仍然是共产主义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每个人的自由发展。至于其真正内涵何在,我们会发现马、恩给出的仍不过是消极的回复——消灭剥削与压迫。而消灭了所谓的“剥削与压迫”至多也不过是为人的自由发展提供了看似理想的客观环境,更何况人的深处还潜藏着不自由的要求,即要求不自由的自由。诸如此类的题目非共产主义所能解,马、恩的思考也并不能替代我们对答案的追问。“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谨以纪伯伦的名言与诸共产党人共勉。作者: Kirais 时间: 2013-8-30 21:08
我们从小就一直被灌输很多共产主义思想,可是,到底什么是共产主义,似乎很多人都不知道。我在国外读大学,所以不用在大学学习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在国内的同学大概都被为背这两门课折磨得要死,我却因为没有体验到这两门课的痛苦反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于是,我问了好几个同学,到底什么是共产主义。得到的答案大多都是:不知道。这样的回答,是因为共产主义不是一两句就能解释清楚的东西,还是因为学校没教好,大家都没学好,所以回答不出来。
以前我也问过爷爷,什么是共产主义。他也答不上。最近又问了妈妈,什么是共产主义。她也说不清楚。我突然就不懂了:我们明明是一个由共产主义为纲领的政党单独执政的国家,不应该每个人都得到很好的共产主义理论教育吗?为什么大学里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做得那么烂?为什么我身边没有一个人知道什么是共产主义?
要了解共产主义思想,我想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认真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而其中浓缩了共产主义理论精华的,大概要数《共产主义原理》和《共产党纲领》这两篇文章了。
我没有接受过“正统”的共产主义教育,除了这两篇文章以外,也就只看过曼德尔(Ernest Mandel)的《From Class Society to Communism》,所以一下关于共产主义思想的分析和理解必然是非常肤浅的。有什么说得不对,还请大家指出。
我对共产主义的理解大概是:
工业革命带来了大工厂生产。封建社会里的各个阶级,渐渐变成了资本主义社会里头的两大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产阶级本身(资本用于购买劳动力,一个资本家的资本可以购买远远超过一个无产者劳动力)就决定了它是个少数阶级,而无产阶级是个多数阶级。由于某种原因(我不懂,我还没看过剩余价值论,这大概是剩余价值论的结论),无产者得到的薪金够且仅够他维持基本的生活。由于人类生产力在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社会会发生周期性生产过剩,商品价格下降,工厂倒闭,工人失业。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不适应人类生产力发展的表现。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是个缺点,在共产主义社会却是个优点。生产力的极度发展会让每个人的生活水平都得到提高,而不会发生周期性经济危机。这是共产主义适应人类生产力发展这一历史潮流的表现。
共产主义革命的核心是废除私有制,一切财产归为国有。共产主义革命分为三个阶段: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社会主义阶段,共产主义阶段。最终目标是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看完这几本书,我一直以来对于中国共产主义教育的疑问终于找到了答案。既然共产主义革命的核心是废除私有制,改革开放以来渐渐恢复私有制就是完全违反马克思主义的做法。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经济不一定是计划经济,也是和马克思的说法完全不一样的。可以说,我们现在已经完全偏离了共产主义革命的道路。这就是为什么,大学把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教得那么无聊——如果那些这的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党和国家绝对会投入更多的资源把教育搞好。现在教得那么烂,大概是他们自己都不相信那一套理论了。可是不教又不行——“共产主义”四个字可是写在党的名字里面的。以前一直都教,不能停,不然别人怀疑,可是又不想让人知道我们已经走偏了,于是就教得很无聊,让大多数人都没有兴趣去专研,也就没有群众去怀疑。
当然,我不是说改革开放以来走的路是错的。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很明显可以看出来的。只是,如果我们是要走共产主义道路的话,或许已经走偏了。
以上仅仅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作者: 迅觉于 时间: 2013-9-3 23:00
有人说,共产党宣言的诞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对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在百年之后直接影响了中国几代领导人的政治方针,推动了中国的发展。
正是因为这本书与中国有着莫大的渊源,所以有必要从一个普通中国人的角度,来谈谈自己的感受。说来惭愧,在完成这个作业前,我也没有好好地看过这本书,总觉得党的东西神圣不可解。在网上搜索这本书的书评,也是参差不齐,通篇溢美与全盘否定的都有。我觉得我们作为一个大学生,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所以我把自己对这本书的理解整理成这篇文章,不足之处,还望老师见谅。
《共产党宣言》包括引言和正文四章。《宣言》引文说明了《宣言》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目的任务。《宣言》第一章《资产者和无产者》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 最初的《共产党宣言》(1920)中文译本《宣言》第二章《无产者和共产党人》,说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目的和任务,以及共产党的理论和纲领。《宣言》第三章《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各种假社会主义,分析了各种假社会主义流派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并揭露了它们的阶级实质。分为1、反动的社会主义。2、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3、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宣言》第四章《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论述了共产党人革命斗争的思想策略。
通过对文章内容的结构分析,我们主要讨论的地方是正文的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内容。
第一章主要是阶级斗争学说,作者在这里肯定了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进步性,并给出结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我们已经看到,至今的一切社会都是建立在压迫阶级和被压迫阶级的对立之上的”,“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作者又阶级斗争学说断言无产阶级将战胜资产阶级,建立自己的统治。
这里产生我的第一个疑问,是否一定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在网上看到一种说法,当你相信存在着阶级时,你总能从历史中“发现”各种“阶级”;当你相信阶级斗争主导着历史发展,那你也总能“发现”相应的线索。只是被发现的这些“阶级”、“斗争”往往需以“不同形式的”作为修饰,以确保历史纷繁表象下的“本质”能够符合先定的假设。
而且就中国来说,人与人之间有一种超越阶级的“人情”,也就是为什么中国总是被叫做人情社会。人情社会好不好暂且不论,但是只是简单地以阶级来划分人,未免有些单薄。在中国,根深蒂固的还有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的各种联系,简单以阶级来划分,姑且不论标准是否客观,仅仅是这些联系加上中国人尚未成型的法制观,足以混乱。
第二章是我个人感觉比较多疑问的地方。这一章论述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者。作者在这一章阐述共产党的性质特点目的和任务。“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首先的问题是作者主张消灭私有制,但是却没有说清楚如何去区分是否私有的标准,这是很容易导致混乱的。其次是主张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争得民主,但也同样没有说清楚民主的定义,要知道权力一但不被束缚就会很容易地向极权靠拢。再次是采取一些国有制措施,这个后来恩格斯自己也承认“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我们当时所持的观点只是一个幻想”。
同时作者认为共产主义要消灭国家,家庭等资本为联系的剥削,这也是疑问所在,剥削的定义是什么,假设夺取政权之后资源全部公有,那么谁能保证看守者有受到监督不会中饱私囊。所以我觉得除了定义不清,这些问题的实现必须加上一个人的素质达到一定程度的前提。例如当前的中国,我们的素养并不够好,或者说我们还有一定的封建残余存在,假使突然照着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来,一定会重蹈大跃进的覆辙的。一切一切,还是要像恩格斯在序言里说得那样,“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一口气写了这么多,其实共产党宣言并不是一无是处,只是有些地方不太严密而已。当然还有一部分原因是翻译和版本以及个人的认识的问题,而且作为宣言,更重要的是能够打动人心,马克思恩格斯在这么年轻的时候就能写出如此激扬的文字,对于资本主义能够分析得如此透彻,为世界科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理论去研究社会和政治,这已经足够让人佩服了。而且更伟大的地方在于它关注了无产阶级这个阶级,并赋予变革的使命,提出了方向和目的。即使如恩格斯所说“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的程度……”但是我还是觉得,引导人们为了底层人民的幸福去努力奋斗,正是他们的伟大之处,至于主义与阶级,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