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ne$
发表于 2012-7-26 13:39:12
当看到那句流传甚广的话突然想起寒山和拾得得话
世间谤 、欺 、辱 、笑 、轻 、贱 、恶 、骗 、如何处治乎?
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当我看完第一章的时候,放下手竟不愿再看,也许是害怕自己不懂吧
来自: 豆瓣
左手G$
发表于 2012-7-26 13:39:12
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被成长,是一件愤怒的事
但,某个人不想被成长而不得不被成长的时候,
如其说是一件痛苦的事,不如说是一件悲哀的事。
................................................................................
如果不打算看《把时间当作朋友》的话,建议不要看
来自: 豆瓣
稷下走$
发表于 2012-7-26 13:39:12
这本书绝对是横空出世!它以全新的视角来阐释西游四人组,让我们看到英雄是如何被世俗消解的,看到坚持的无奈和高贵。这本书对年青的我们是一种火山爆发的震撼,而在步入社会多年后,依然可以给我们一种落寞伤感的玩味。
来自: 豆瓣
忽然长$
发表于 2012-7-26 13:39:12
中学时候看了,看了两遍才看懂,黄绿的皮子,借着同学的书看的。书中的内容记得不太清楚,但仍记得那揪心的感觉。
来自: 豆瓣
我是传$
发表于 2012-7-26 13:39:12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我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被束缚的那种痛苦,在书中能产生共鸣。
来自: 豆瓣
西红柿$
发表于 2012-7-26 13:39:12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每当我看见这句话时,那种汹涌澎湃的感觉就油然而生。不知道是感触太多还是自己多愁?
其实,现实中的我们和悟空又有什么区别呢?无力的看着一切我们所不能改变的东西,却堂皇之的觉得我们很强?当真正需要我们去奋斗时?我们的目标却渐渐离我而去····
我有想起那个班主任的话,既然我们不能改变世界,就尝试的改变自己吧~
我很努力的去改变自己的一切,却发现自己原地没有动···
闯关于梦想的故事其实我们都在坚持就算流汗 也会勇敢笑容总会在陪伴。
孩子,加油!
来自: 豆瓣
纸莺$
发表于 2012-7-26 13:39:12
要说在当今文学界,能给青少年带来真正触动的,除今何在《悟》之外。实是少之又少。对于传统文学对青少年的触动,引用一句话概括:“我对路边乞丐,对失学儿童的同情与对伊拉克的人民同情是一样的。只是同情而已”传统文学对吾辈之触动恰如次同情,绝不会因看几部世界名著而在苦难面前做自我牺牲行为。《悟空传》却有此力量。
悟空传可用此类关键词来进行概括:生命,自由,信仰,牺牲,思考,欲望。
对生命的一种思考体现在孙悟空烧生死簿上,其在拜师时亦说:我想学长生不老之术,借此摆脱生命的拘束。同样,在《悟空传》的开场《花果山》中就也满了各种生命的气息。由此,在作者把生命放在最重要之位置时,“无论何种的行为都是建立在生命的基础之上”可以成为我们本文的核心。
是否生命长生不死,就能获得最大的生命自由,以此摆脱生命的拘束,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小说中因生死簿被烧后,被神仙杀死的妖怪都变成了一只只血红的怪鸟,在天地间循环,由此比拟我们亦能读出孙悟空的极限性。
唐三藏正是为了为了这个生命的拘束而存在的,生命以何种形式生存才能称之为生命,而不是一块冷冰冰的石头。正如暑期热播的仙剑3一样,唐三藏提出了一个问题,修炼自己度自己,而不去度众生的如来小乘佛法有何意义而言,与变怪鸟的妖怪有何区别。但然,这只是他思想的一个衍生物,其核心思想便是“生命”二字,他喜爱一切生命,以生命的为其思考的方向。这点大家可以参考我国冯友兰哲学大师冯友兰的天地境界。
沙悟净与八戒相对于前二者来言,就平凡的多。
沙悟净是一个鲁迅笔下典型的自愿为奴隶者,为了回到天庭,他收集五百年前打碎的那盏琉璃盏----他因为就王母而打碎的----因此他居然被罚下了天庭。这不得不是一个天大讽刺,为此他居然还愿回到天庭,只是为了自己能掌控住自己生命。
说到此处,我们有得回到开始的孙悟空与唐三藏的思想,从特定的角度看来,孙悟空同样也是我为了自己能掌控住自己生命而选择长生不死,他惧怕死亡。也惧怕看到其他生命的死亡,唐三藏的思想则比他们要深刻的多,因为他从生命本省出发,去热爱生命------他仅仅是爱纯粹的爱生命,而不是爱那些生命可以给他带来的东西,唐三藏喜欢一个人走在森林中,或看一朵朵花慢慢的绽放,或看一棵棵书缓缓成长,或听着一只只蚂蚁搬家的声音。。。。。
我们把思想再回到沙悟净为了自己能掌控住自己生命而甘做神之奴隶处,沙悟净看惯了神仙随意对妖的杀戮,他恐惧了。恐惧了像那些妖---(不能被神所控制的物种称之为妖)一样,他于是愿做一奴隶。结果等他终于寻回琉璃盏碎片并拼凑好送给王母。“我还它做什”王母嘲笑着又将琉璃盏摔成了碎片。“我要杀了你们”沙悟净终于怒吼了出来。奴隶终究是奴隶,这是就是沙悟净奴隶的一生。
我们又把眼光转向现实,思考下自身,将来是否也是这样的奴隶的过完一生。
现在再来谈谈八戒,又是一个现实中的人物,不像悟空那么少见,三藏那么理想。八戒最大的梦想就是与自己相爱的人生活在在一起,可是他没能办到,原因就像在文革中提出毛的一个错误一样,他扶起了跪在天庭实话实说的爱人。于是他被处罚成了一头猪。但他的坚韧之处确实没有吞下那颗令他记忆消失的药丸。他愿意永远背负其这段痛苦的记忆,因为这段记忆里有他的爱情。
这又是一个伟大的话题:矢志不渝。仙剑对此也有相应的解释。但本文的主题在于对生命的理解,所以在此省略一下,有兴趣的的可以发邮件给我讨论myzhiying@sina.com 。在此我们以一种曲解八戒本意的理论去解说她------记忆是否也为生命的一部分。。。这个问题留给大家去思考。
接下来是一群我们理应为之感到震撼的群体:妖众,他们就像红军的长征一样,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唤醒被禁锢住的孙悟空,只有孙悟空才能与天庭斗争。当然,他们其中有代表人物----白晶晶。白晶晶本是一据毫无生命骷髅,因为等孙悟空等了太长时间而一只骷髅手一直指向一个确定的地方。终于她醒了过来,只因抱着对孙悟空的信仰-----孙悟空也一直在摆脱神对生命的控制。在悟空传第二部分《百年孤寂》中孙悟空醒来后,他却化成了一片片飞尘,她本是不属于此世上的,只是为了一个信仰而存在了如此之久。其实妖众们信仰的来源以及为什么而信仰也是值得思考的,但是在此为了保证文本的一致性省略不提,但点出来希望大家能有所深入。
当然,为了更好的突出主题,《悟空传》还以对比的方式描绘了多个人物:阿瑶,黄袍怪,二郎神,如来,王母等等,在此不一一列出,读者可自己去阅读本书。
下面说说自己的思想倾向,我是极度倾向与唐三藏的思想的,可能原文中唐三藏的并不是我描绘的这样,只是经过我自己的“曲解”而成的,读者在阅读中可不拘泥与本文,以免“被理解”了。
来自: 豆瓣
FM/飛$
发表于 2012-7-26 13:39:12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我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每每看到这句子都会感动半天,想起那时候的人,那时候的事~~那时候单纯的孩子们。。
来自: 豆瓣
lupus$
发表于 2012-7-26 13:39:12
原来这个世界竟是这般无奈吗?有可以击碎苍穹的金箍棒,有无所不能的七十二般变化,有钢筋铁骨,有火眼金睛,最后还是败了,一次又一次,直到败灭成一道与紫光纠缠的金光?!也许孙悟空本来就应是一道金光,不应是石猴,不应是妖王?不应拥有力量,不应拥有豪气?能背负五行山的重压,能背负百万天兵的围困与狂攻,能背负残山剩水不肯寂灭的命运,竟背负不了自己的存在吗?
原来这个世界竟是这般残缺?给了灵魂却不给一颗爱人的心?给了力量却不告知力量背后更深刻的无奈,给了希望却不说出走向希望的道路,给了生命却不说明生命的意义何在?一败再败,无非是求解;残缺的天地要不完美的神、人、妖怎么样?残躯被焚,温情已冷,仇恨张扬到极限成为空虚,力量虽然强大但最终缄默于无奈,连铁石心肠都碎了,还要舍弃什么,忘记什么?只有成为那道金光才能完美吗,但那也只存在于人们的传言中罢了。
来自: 豆瓣
霓丶$
发表于 2012-7-26 13:39:12
犹记得在地府的那一幕,悟空不懂,他们为什么笑我?
读完这本书以后,才发现很多东西都是我们真是生活的写照。在我们还年轻的时候,那种对于未来的憧憬与狂热,而当疲惫于现实的时候,那种落寞不甘。可是依然羡慕着那股子血性,我不及。可能是我太容易入戏,我以为自己就站在旁边,看着他们各自的悲哀。看完结局,我想我们也只不过是芸芸众生中,被玩弄或玩弄别人的那么一个人,从头到尾,都过着自己可悲的生活。
来自: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