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战略 - 书评
本书所收录的22篇文章,是作者40余年研究生涯之中的代表作。这些作品从战争与战略的角度研究军事问题,提出和论述了战略思维、战略文化、战略遗产、战略动因、战略控制、战略误导以及战争历史哲学等方面的一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898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由解放军出版社结集出版的《当代中国军事学资深学者学术精品丛书》面世已几年了。近些日子,笔者认真拜读了李际均将军所著的《论战略》一书,感触颇深,兹笔录之。
《论战略》一书是李将军的学术作品文集,收录的22篇文章和重要文献以及一些宝贵资料也都是作者40余年研究生涯的代表成果,凝聚了作者的巨大心血。该书主要从战争与战略的角度出发来分析和研究军事问题,通过运用无产阶级辩证法分析工具,在具体考察军事历史和军事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和论述了包括战略思维、战略文化、战略遗产、战略动因、战略控制、战略误导、战略联盟以及战争历史哲学等一系列具有相当理论价值的学术观点。从作者50多年的军事生涯来看,李将军不仅通过早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获得了一定的直接战争经验,而且在多年的实际工作中通过阅读和研究大量军事文献,包括各个时期的作战电报等获得了更多的间接战争经验。他阅历丰富,担负过多个岗位的工作,曾辗转于总部、军事科研机关与部队实践岗位,经历了师长、军长、机械化集团军军长等职务的变迁。不管在何岗位,李将军都时刻注重体验从战术、战役直到战略以及军事理论与部队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完整过程。在担任军事主官期间,他主动将历史战争经验和作战条令以及前沿军事理论等贯彻到我军未来防御作战的具体部署中,组织所属各兵种、各级主官和司令部以作战能力论证研究为基础,开展实兵大演习等一系列军事实践活动,从而有力促进了军事学术的发展。立足于我国、我军实际,从一位无产阶级军事理论学者和高级军事指挥员的角度出发,作者对军事战略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军军事理论科学的发展,尤其是促进了军事战略问题研究的更加广泛和深入,在国内外军事学术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最早接触李将军,是通过他的另外一本著作——《军事战略思维》。当时,作为一名军事理论爱好者,刚刚迈入军事理论殿堂的笔者深深明白,军事理论科学是一门严谨、缜密、深邃、具有特定结构和规范的学科,而自己作为一名军事理论爱好者去研究军事战略问题,仅靠自己零散的军事知识和相关学科思维所达到的水平是完全不够的,需要规范系统的知识体系加上科学高效的理论思维方法统摄,并且思维还不能局限于固有和传统的理论框架之内,思维更需要创新和超越。思维方法对于理论研究和提升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是极其重要的,这就是《军事战略思维》一书给笔者的巨大诱惑力。怀着这种心情拜读了李将军的这本著作后,笔者深感作者用军事哲学的理论来分析和论述军事战略问题是非常深刻的。几年后的今天,笔者再次拜读作者的《论战略》一书,感到作者在原先论述军事战略思维的基础上,又把军事战略问题的研究更加系统化,理论总结也更加全面了。在这本《论战略》一书中,作者不仅继承了原先对军事战略思维问题的基本观点,又在此基础上把军事战略问题从宏观到微观方面进行了更加系统的论述,分析也更加注重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来考察,并广泛结合高技术条件下现代战争来分析,这就有利于读者借鉴作者的思路来达到自身思维能力的拓展和提高。譬如,作者认为,战略问题的最高层次是战略思维,军事战略思维是军事艺术的最高殿堂,它体现在战争指导者在头脑中进行的思维比较、思维判断、思维选择、思维决策、思维反馈、思维总结与升华的全过程。战略思维的质量取决于军事实践经验、军事学术素养等因素,但最关键的是要掌握科学的认识论与方法论,等等。更值得提及的是,作者作为一名军事哲学专家,自始至终强调把军事理论上升为哲学观念的战略思维,又用这样一条线把有关军事战略的各个层面贯穿起来,这就为我们研究战略提供了哲学的方法论。
《论战略》一书有个鲜明的特点,就是通过一种看似无关、实则潜藏的理论纽带将军事战略的一系列问题有机统一了起来,把军事战略问题研究的整体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作者构造了军事战略的自身研究框架,却并没有向读者灌输一种特定的军事战略理论模式,作者更强调结合自身研究状况和方向来探索一种对战略问题的研究路径。诚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说的那样,“无意建立一种学术体系或模式,只是试图探求对军事领域某些规范性的认识”,“作为自己几十年来学习与研究的一些心得奉献给读者作为参考-----。”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作者研究军事战略理论问题40余年的学术成果基本上都浓缩在这样一本《论战略》中。作为军事战略历史与现实经验的总结,这本书既体现着历史哲学的思考,又充满战争逻辑的指导,闪耀着军事理论前瞻性和统筹性的光辉。这同时也启示我们从事军事理论研究的人们,必须重视哲学思维和军事历史尤其是战史的研究,而且要努力寻求反思历史与演绎现实的结合点,并经过自身不断的长期积累、探索与修炼,方可凝聚人类战略理论和军事艺术的精华。
“战略文化”是近些年来军事理论界研究比较多的问题,也是《论战略》一书中独立成章、区别于其他军事学术著作的一个鲜明特征,而这也是作者对军事学术理论的一项巨大贡献。在本书中,作者提出了很多创新性的观点,甚至有很多是具有开创性的。这些年来,随着对军事战略文化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国内学者开始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战略文化进行系统探讨和研究,研究范围也不断扩大,包括美国、日本、俄罗斯、印度等一大批对我安全环境具有重大影响的国家其战略文化都得到了系统总结。新世纪之初,中国军事学术的权威刊物《中国军事科学》曾专题讨论军事文化,其中,战略文化方面的问题就是军事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和层次,也是题中应有之意。《南京政治学院学报》主编严高鸿教授也在《海军学术》上撰文《战略文化刍议》,着重从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角度对战略文化进行了分析研究,阐述了一系列有创见的观点。所有这些,都在促进着军事战略文化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也客观上大大繁荣了军事理论研究。众多军事理论研究者在研究和分析战争及战略问题的过程中,也逐渐在客观上形成共识,即普遍认为:东西方国家由于社会制度、文化背景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对战略的认识和在战略指导观念上存在着差异,因此也形成了不同的战略思维和战略文化。军事理论研究要向更新的领域、更深的层次发展,需要对战略文化进行哲学和历史角度的反思。
六年前的四月,《光明日报》以“感悟战略思维”为题,刊发了钟良先生读《军事战略思维》一书的观后感,其中有一段话说得非常精彩。他说:“文如其人,一个人的文章就是一张面孔,反映作者的生活历练、教养、性格与追求”,并进而论述到,“学术乃天下之公器,作者(李际均)的专著和文章始终贯穿着一个基本理念----起自学术,终及国家。学者的历史责任在于以学术的成果追求国运昌盛,国泰民安。综观历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可悲的是没有成熟的学术理论,没有忧国忧民的批量学者。没有精品级的学术成果,军国大计必然失之于肤浅,学者和学术的作用虽然有限,但通过学术作品所造就的社会氛围,所培育的栋梁学子将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事业”------这些都是对李将军为军事学术所做贡献的褒奖。在《论战略》一书充满感情的序言中,李将军谈及了自己多年来从事军事理论研究的一些心得和体会,“这种研究不是出于兴趣和为了获得一种发现的快乐,而是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怀着强国的夙愿,参与我们饱经忧患的、伟大的中华民族的集体沉思”,表达了一位老革命军人终身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和从事军事理论学习和研究的坚定信念,令人感动,也令人对作者肃然起敬,而这些对于从事研究的学者也是做人、做事和做学问的深刻启示。
著名军事理论学者夏征难曾撰文评介《当代军事学资深学者丛书》,在其中借用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总序”中对所谓的经典进行了一番诠释:“所谓经典,主要是指在学科上有开辟意义,对某一领域的研究有示范作用。既为后来者开启无穷法门,又留下未决问题供研究者继续思考。弥久不变和与时俱新是经典的两个方面的品格。”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该丛书所遴选的就是汇集和浓缩颇有代表性的军事学者某个时期或一生心血的“经典”之作,它们在各自的领域和学科皆有开拓意义,是中国军事学术史上具有恒久生命价值的学术精品。李际均将军的《论战略》不愧为经典之作!以至于笔者随后读到李将军《军事科研与学术思考对话》除了感受到一种深邃的理论魅力之外,更感受到一种机智灵活的思维魔力,获益匪浅!
“战争表面上是两个对立军事力量在战场上的直接较量,而在战略决策层次上,则是两种哲学、两种智慧与道德力量的较量。”事实上,诚如作者所说,“战略就是这样,事后认识到的浅显道理,在当时的实践活动中,却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如果事后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则有可能在将来的实践中付出重大的损失。”战略问题于国、于民、于军如此重要,使得我们不能不对其施以百倍关注。李际均将军把多年积累和研究的理论成果浓缩为《论战略》一书,无疑是利国利民、恩泽千秋的巨大贡献。其价值不仅在于对本学科尤其是战略问题的创新和独到认识,更在于其当前和今后的恒久理论指导价值。在严肃的军事理论背后,还潜藏着作者作为一名老革命军人对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无限关心,也体现着作者睿智的理论思考,而通过与读者这些情与理的交流,使得作者和读者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当然,李将军的《论战略》一书还有许多精彩的地方,更有许多妙笔,如果要真的领略战略论述的精彩,笔者觉得《论战略》一书的确值得认真一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