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棉袄 发表于 2013-12-18 12:00:52

  对这本从网上火起来的书早有所闻,也曾几次想买,但老是怕自己没有时间看。这次终于趁物物交易的机会拿到了。突然发现,坐火车或是长途车时看书是最好的消磨方式,因为周围嘈杂时、没有电子玩物时、睡不着时,你还能干什么呢?相信作者是很有实力的人,他对重庆的典故了解得太多了,以至于我都觉得看的是历史书,而不是探险小说了。唯一的遗憾就是书中的典故之处感觉有点不自然,使得探险小说的紧张氛围还不够。这个也许只是我的个人观点而已。因为中途我曾试图放弃,但是那个最大的悬念,那笔掩藏极深的财富到底在哪里、被拿来做了什么,使得我坚持着读完了。结果相信是大家都很满意的,既是意料之中又是清理之外。从前段时间开始,《渝报》也跟风做起了都市寻宝的专题,看来这个书的力量又给我们重庆人带来了新的娱乐方式!

sally 发表于 2013-12-27 09:43:38

     查资料无意中搜索出这本书,赶紧去上清寺追寻,在前美国军人俱乐部旁的新华书店购得此书。居在重庆,非常有幸能够循着书中挖掘出的真实历史遗迹一一找寻,了解淹没在尘埃里的重庆的久远历史。
      以小说故事串起真实史事的写作手法,以前还读过李敖的“北京法源寺”。在故事中轻松知晓历史,何乐不为。
      吃着上清寺巷巷面,看着马路对面的鑫隆达大厦,作者罗渝书中的起头地点,这个头起得好,把重庆的历史几乎一网打尽。
     渝,重庆的简称,似乎天意名中带“渝”的人来完成这串起重庆历史的使命。在此,谢谢作者为家乡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提示:请在此回应的去走走、看看重庆的历史遗迹,再留言,谢谢!
     
     
     
     
     

小藕 发表于 2014-1-5 14:03:26

  从重庆离开一个多月后,对ta的怀念开始象夏天的野草一样疯长。正觉得无着无落,无处倾诉的时候,发现重庆老罗的失踪的上清寺出版了,于是立刻就沉了进去。
  平心而论,老罗的文笔倒没见的有多优美,至多只是有份重庆人特有的豪爽耿直。不过,故事情节倒是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
  一切的险象环生或者有惊无险都从那个上海女孩子徐敏无助的在雨夜寻找一个似乎是莫须有的叫上清寺的寺庙开始。这个开头很好,特别是对于土生土长的重庆人,或者熟悉重庆的外地人。若是完全对那里没有了解的外地人读了,大抵不过当作是读了一个普通的情节还过得去的寻宝故事而已。上清寺,是每个重庆人都觉得不能再熟悉的地名。对于我,第一个知道的是江北城--他的家,第二个是解放碑,第三个应该就是上清寺了。在解放碑上班的时候,那里是我的必经之地。
  这个从我熟悉的上清寺开始的故事远不只是一个普通的寻宝故事而已。
  感谢老罗,让我在离开这座城之后开始纵深地观看ta.当然,如果这个故事里所描写的一切有那么一点真实性的话,还要感谢小敏的爷爷,感谢他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用他自己的方式保全了这座城。

HLAIRE 发表于 2014-2-3 10:51:51

  “
      七星岗闹鬼上清寺镇邪
  
      乱坟闹鬼不清净,菩提镇邪多宝藏
  
      城头变幻大王旗,箭楼空留守城兵,上清道人何处寻,登高轻敲打火机
  
      禹王宮下暗河悠,洪崖洞壁印佛手,明清川亂萬民死,古洞藏經為誰留
     
      阆中佳液,秘图顿开->保宁醋
     
      老子無為出函谷,君王從此知神仙。洞藏墨宝唐宋时,廟滿香火雲如煙。青山坐看兩江匯,牛車疾行黔路遠。壁守對岸千年城,後世前生續善緣。->老君洞庙,青牛壁后
  
      老君古时洞,何处望长空,石边赏古典,醉后一场梦。->涂上碘酒
     
      日暮独上美联处,遥望古道分两路,还忆当年轰炸后,犹存茶亭黄桷树。
     
      紫气东来处,佛光普渡人,将心照汗青,本来无纤尘。->紫光照纤
  
      十八洞前忆神仙,二六火后失真颜,御制碑赞镇密室,深藏红绿翡翠圈。
  
  
      青牛出關寺边,草下水邊溝中,木生於土土在,進門萬事大吉->“特”、“范”、“桂”、“周”
  
      白鹤庵前巨石峨,大书忠烈鬼神呵
  
      年年鹃血啼归好,处处渔歌唤奈何
  
      一点心悬山吐日,九回肠寄水旋沱
  
      可怜蔓子尤遗洞,独钓寒江泪逝波
     
     
      江山煙雨霧茫茫,當年鴻儒留茶香,八一英魂安息處,猶聽思鄉訴衷腸
  
  
      金碧台下波涛滚
  
      八省商贾门重门
  
      磨剑归时难用武
  
      人微言轻宅井深
     
     
      给孤荒郊安乐处,洞前远眺江北城。岩上观音空悲悯,塔下白骨数新坟。崖壁争掘子弹壳,满坡别墅失旧人。谁知大夏镇国宝,红墙掩映草木深。
  
      沧白之路
     
     草草寻觅蹇家宝,人人不识沧白道。一入当年二仙庵,小洞室启大谍消。->茶
   
  朝天文笔插空稳,拔地楼阁依势牢.莫道虎啸桐轩空,曾闻风拂石塔高。
    ”
  跟着这些线索,徜徉于并不熟悉重庆历史故事中,在引人入胜的同时吸收了这么多有趣的故事,套用当年明月的一句话:原来历史可以这么好看。不论其存在多少真实性,作者的思路与独辟蹊径的想法还是令人眼前一亮。
  个人觉得不足之处:线索不是藏头就是藏尾诗,浅显易懂的同时也让人意犹未尽;永远的防空洞,有点疲劳啊;再有就是情节有时过于突兀,作者的文笔还是不够火候..
  总之,新颖的内容,跳动的情节,还是值得推荐。

慢慢走 发表于 2014-2-13 01:42:20

  吸引我读下去的不只是情节,还有对自己生长的这座城市的好奇。上清寺,七星岗,这些路过无数次的地方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故事。
  我现在对纯情节的小说一般不接触,觉得费时间,但是包含了更多文化底蕴的东西却无法拒绝,既娱乐又学习的高效率成就感是无法抗拒的。
  推荐给了大学寝室的同学,他不是重庆人,看过其他知名的探宝小说。他也很感兴趣。按他的说法,写这种小说比那些架空的小说难度更大。如果你和我一样,就不妨读读这部。提醒一下,网络连载版和纸版最后一部分是有差异的。

鱼龙 发表于 2014-2-18 23:16:33

     当大部分人对“当今”尚且自顾不暇,怎能有心思去回头顾问"历史"时,一本《失踪的上清寺》出现了,原以为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寻宝故事,深读下去却是重庆——这个颇具特质,令人心动浪漫的城市的历史文化的再现。
     排开一般寻宝故事的消遣和娱乐性质,作者将一个经历了太多变迁、动荡、辉煌、骄傲、挫折的城市--重庆迅速地摆在我们面前,是坦然面对还是扭头就走?毕竟直面历史,往往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沉重的反省,而压着5000年疲倦的中国人比谁都更想告别过去,轻装迎接未来。
     然而熟知人性者会更明白,这种恐惧害怕再经历沉重历史的情绪往往还带点好奇——对历史的偷窥与思考,希望从中找到别样生活或者某种通往美好生活的捷径,要知道人总是对自己现实生活难以满足的。此时,历史文化就足够提供给我们知性的享受和心灵的满足。
     一个有足够历史知识和探险经历的重庆老人、一个手持父亲留下的寻宝线索的上海女孩、一个同时具备好奇与聪明的重庆男人,一个以泡妞为最初目标而参与进来的重庆导游男组成了探险团队,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虽然某些手法上略显生涩,但解数学题式的寻宝方式加之运用到地理、历史、语文(解字谜)、化学(显影)、建筑等知识确实精彩。虽然探宝最后的结果是发现所有宝藏都被“爷爷”捐献救国,故事一下子又蒙上了爱国主义色彩,但想想那个年代的中国,战火、贫穷重重灾难下出现这样行为,倒也是件可以理解的壮举。

碧绿色 发表于 2014-3-3 22:11:30

  每个人都生活在不同的城市,每个城市在流光岁月中都有无数的故事,这些故事就仿佛是浩瀚夜空中的点点繁星洒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我们日复一日在自己熟悉的城市中匆忙的生活着,但是却没有一次停下脚步,去真正看看自己的周围,去用力感受一下这个城市的内心。历史和传说的美丽,都在这浮躁的社会里被消磨殆尽,只剩下零星的枝桠在痛苦呻吟,转瞬又被岁月的尘烟和我们的漠视所埋没。
      买这本书原于我的一个重庆朋友,非常感谢她,让我在终日的伤春中得到了一份宁静和厚重。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和她回到那个书中的城市,也能有机会深深地感受重庆,因为在我的心里,它已不再仅仅是我少女时代记忆里的那个充满了琼瑶式轻雾的城市了。
      大学在南京四年,很后悔,没有认认真真去读读那个城市,却花了大把的时间在一些没有结果的事情上。现在再想去,恐怕已经没有那么多空闲了,想想真是懊恼,那么美好的时光,与其稚嫩地去爱一个男人,不如深切地去爱一个城市!
      南京也是一个同样美丽同样沉重的城市,期待有人能再写一本南京的书,相信也会很精彩!
  

余西 发表于 2014-3-4 16:47:26

  我想再一次引用安伯托.艾柯在《悠游小说林》里举的那个例子。他说,在《傅科摆》第115章,他写到卡素朋在1984年6月24日午夜时分,在巴黎走过的一条路线:从圣马丁路一直到沃土奇广场。这条路线在小说中写得具体而详细,不仅卡素朋走过的每一个街道是实有的,甚至具体到月亮的圆缺,月亮在特定的时间所在的特定位置都与现实生活中几近相同。《傅科摆》出版后,某读者向安伯托.艾柯提到,这条路线在卡素朋路过的时间前后正好发生了火灾,而且是一场很大的火灾,原因就是当天的报纸就有所报道。据此他很奇怪地问道:“小说中的卡素朋为什么没有看到?”
  
  提这样一个问题的读者,他已经在安伯托.艾柯制造的巴黎之城,这座城市的真实与虚构之间彻底迷失了。他中了作者的圈套,也中了这个故事散发出来的魔力。我本以为这样的迷失、这样的阅读中魔症状只会发生在异邦,或者是古老的传说中,但《失踪的上清寺》让我改变了看法。从重庆的各大报纸得知,已有一大批读者迷失于罗渝所营构的重庆这座城市的真实与虚构之间了。
  
  《失踪的上清寺》讲述了一位上海女孩徐敏遵照父亲的遗命,要将一个遗物交给在重庆上清寺出家的叔叔。在寻找上清寺的过程中,那还得到老曾遗迹一位重庆南孩的帮助,三人随着小敏的爷爷留下的藏宝图,解开了一个个谜团……它以惊险小说式的悬疑写法,一一展现许多重庆这座城市的文化古迹:解放碑、金刚塔、茶亭、老君洞、杨柳街、湖广会馆;也翻出了许多已经被遗忘的重庆老地名的典故和传说。甚至是在城市的建设中已经消失了的古老建筑、文化遗址。从这点上来说,《失踪的上清寺》描述的并不仅仅是重庆,也是其他有历史的城市所面临的境况。
  
  这是一部在真实的城市中嵌入一个悬疑故事的小说,或者说一个悬疑故事包容一座真实的城市。《失踪的上清寺》如同所有这一类型的典范小说,散发着诱惑,容易让人迷失其中,让人无法知道真实和虚构之间确切的界限在哪里。尤其像重庆这样一座城市,它自身就充满了无数个无法解开的谜,是一个带着真实和虚构的矛盾综合体。解放碑,金刚塔,或是老君洞,尽管本身仍然存在于这座城市之中,但是它们背后却拖着一长串在时间的流逝中变得真假难辨的传奇故事。
  
  我们每天都在城市里穿行,自以为熟悉城市的每一条街、每一座建筑、甚至是每一个细节、每一张面孔,但事实并不如此。我们是否真的触及到了一座城市的内核了?那隐藏在城市熟悉的面具背后陌生的脸谱,隐藏在那些貌似简单的地名和建筑背后复杂而真实的历史,我们到底触及到了多少?又忽略了多少?每一座城市都有着无穷无尽的过去,而在这段无穷无尽的过去中也演绎着无数的传奇和故事。
  
  《失踪的上清寺》还在网络连载、受网友追捧时,就有《重庆晨报》报道了很多类似于安伯托.艾柯式的读者带着故事的打印稿,亲自去书中提及的地点游览,寻找有关“上清寺”的踪迹的事例。
  
  这本书还让我想起了约瑟芬.铁伊的《时间的女儿》,想起那位苏格兰厂的探长,摔断了腿住了院,哪里也去不了,整天躺在床上,却因此为四百年前的理查三世翻了案。这样一本侦探小说却引起了部分历史学家的兴趣,他们甚至对理查三世到底是否杀害囚禁的两名小侄儿重新进行了研究。这就是虚构小说所具备的唤醒人心的力量。《失踪的上清寺》也是如此。它吸引了不少专家的目光,他们由此解密出上清寺的历史和地理位置,让这座在时间的迷雾中消失、被人忽略的寺庙重现出它清晰的轮廓。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失踪的上清寺 - 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