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虫百变 发表于 2013-5-20 22:08:41

盛宴 - 书评

  伪满洲国时期,溥仪为庆贺建国十周年,在嘉乐殿设午宴欢庆,席间川岛芳子、溥杰及妻子嵯峨浩、祥贵人谭玉龄等人均在场,李香兰登台献唱。孰料溥杰的同学兼挚友玉木将生在宴上中毒身亡,引发轩然大波。陆军中将吉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911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烟花 发表于 2013-7-21 15:18:33

  在我的记忆里,鲜少有把人物都刻画得那么丰满,那么真实的小说。
  
  故事从一个凶案开始,但却没有立刻给读者足够多的线索让他们能自己推理出凶手。而是借由“侦破”的名义,把所有相关人的人生命数徐徐展开:婉容,川岛芳子,杜小兰,山家亨,薛凤娇,李香兰……
  
  估计大部分读者都会跟我一样,一开始并不会过多地推敲凶案,而是被里面的人物所吸引。这本书出现的人物多,有主有次,在书里占用的文字分量也有多有少,但是作者总能把人物营造的丰满。比如那个打了几次酱油就领了便当的袁公公,他一直都在跪着,磕头,哀求,用尖利的嗓音嚎哭。却也贪恋阳光带来的慰藉,也会用一个苍凉孤独的站姿表达自己“皇家老奴”的尊荣。那些像符号一样连名字都没有的嬷嬷们,也懂得欺凌不得势又软弱的主子,但是也会在她真的疯病的时候出于同情和责任风险多加照料——作者的匠心之一,就是连不太重要的角色都能把握和营造到这种程度,更别说那些更重要的人物了。
  
  书里面总有些人,些场景,让我感觉在现实中似有相识。比如曾经混迹夜场会所,就识得几个像杜小兰一样的牛郎,生活奢靡拜金,骨子里对女人又鄙夷又厌恶,可面对着自己的金主们却总是体贴卑微得近乎下贱。但当他们能吃定一个女人的时候,又变得残忍了起来。而对于已经丧失价值的女人,他们可以很自然地恶毒。
  
  用“变色龙”来形容川岛芳子到让我立刻联想到了自己,哪怕是在趴体里同时面对几个男女,我也能顺畅自然地调整我的眼神和肢体语言。在此可以透露一点点技巧,比如望向女孩的眼神应该温柔体贴中带一点轻视,而望向男人却该是欣赏中带着几分善意的挑衅?让女孩觉得你温柔安全而带着些捉摸不透的刺激。让男人希望跟你做好哥们儿的同时激起他们对你的好胜心——那些心机颇深的双性恋才会钻研这点“变色”的道道。却要极好地把握住分寸,否则会变成杜小兰那样带着一点娘味的戏子供人嘲弄。而川岛芳子是女人,她完全可以利用性别优势把这种双性游戏玩到极致——穿着硬朗的男装,让男男女女都被这别样的性感吸引的同时,偷偷在唇上染一抹自然的媚红,藉以捕捉自己在人海中看上的猎物。
  
  同样让我会心一笑的还有李香兰在东兴饭店的穿着,我能想象得出那个样子,身边类似懂得穿衣服的朋友也有几个。许多看似随意的穿着揣摩一下就会发现其实是匠心。世上天真的人很多,但是能把这种味道营造出自有美感的人却往往有些心机。
  
  这本书的主线是调查玉木将生之死,但却是由一个个故事组织起来的。其中我最喜欢的一个小故事就是千代跟阿丰的畸恋两小无猜,他为了供她零食而一次次地偷窃,她想办法不接客也是为了他。她说要随娼馆离开,他拿未来的娼妓生活吓她,却没有挽留她。多年之后,他发达,找到她,盘下她所在的娼馆,故意传染她梅毒,不给她治疗,看着她在阴臭的茅屋里像下水道人鱼一样慢慢烂掉。她阴差阳错治好病成了间谍,回日本前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逼他离开娼馆,他终于在她面前袒露了他潜藏的病态,她一枪杀了他。
  
  其实作者在写上面那段故事的时候,用的是近乎白描的笔触,阿丰是怎么样得到的珍珠项链给千代当礼物,千代是怎么染上的梅毒,等等等等,都没有写出来。为什么当年千代宁愿随着娼馆去南洋,阿丰每一次说“笨蛋,总能过下去的”时候是怎样的表情?怎样的心情?
  
  感谢作者没有低估读者的分析能力。做了恰到好处的留白,让那些细心而怀着阴暗的读者能自己填补完空缺的部分。更觉得惊心动魄,回味悠长。这种病态的情感纠缠如果放在小清新的文字里,放在那些民国背景的电视剧里,一定会显得很违和,而放在本书却不会。作者一开始就构建出了这种浓郁,病态的基调。
  
  阅读本书的快感,就像是在啃一大块鲜嫩肥厚的牛排,浓郁的味道,咀嚼起来会流淌出美味的汁液,还带着血的味道,咽下去许久,滋味还在舌根味蕾里凝固。
  
  第三章,李香兰的情人,有些偏离主线剧情,但却是全书悬疑、推理、侦破分量最重的一章。里面还是在写人物,人性。还把李香兰无邪的皮和山家亨情圣的皮剥了下来。袒露出内里的脓血——山家亨的薄情滥情,李香兰的情欲与怨毒。
  
  写这篇评论有点麻烦的是必须避过本书的悬疑内容,这是能吊着读者胃口,又能体现作者匠心的部分。只能是读者随着剧情一页页看到一个个谜底揭晓,提前戳破就没意思了。只是提醒一下推理狂,如果你发现前面某些案件设定有bug,别急,慢慢看下去,看完全书之后你会发现其实不是bug,作者在这本书的后面给出了完全合乎逻辑的解释。
  
  最后一章加上尾声,直到最后一个被千代误导了的谜底的揭开。玉木将生这个人物貌似升华了整本书的格调。这个在全书一开始就猝然领了便当,在最后一章才打了几次酱油的人物,竟是本书悲剧色彩浓厚凝结的核心。一个正直,善良,无辜的年轻人,受制与自己最亲近的人和那些握有强大力量的人的执念逼迫,加入了这场他一直逃避的战争,继而成为了牺牲品。当从“尾声”的最后一句得出最后的谜底,我不禁开始重溯玉木将生的人生——如果,他优秀得能逃脱军方得控制;如果他没那么优秀,不能在军校拿到这么好的成绩;如果,他长得不是那么像山家亨;如果,川岛芳子不那么自以为是;如果,溥仪有后;如果,小野菊子……;如果,嵯峨浩……;如果,谭玉玲……
  有太多的如果,能让玉木将生避免这个命运,可是他们都没有发生。却有太多的事情又发生了。于是,玉木将生这个本来应该抽身事外的年轻人,踏上了前往中国的不归路。
  
  在这本书里,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自己病态的,畸零的一面,也是这些东西决定了他们的某些行为,甚至人生走向。
  如果说第四章通过玉木将生这个人物表达出了某种反战思想,感叹了个人在时代的浪潮里的身不由己。那么尾声之后却让我开始思考每个人的命运互相纠结摩擦所带来的对其它个体甚至时代造成的影响。当然,也许作者本人并没有想写这么深,是我自己过度解读了。但确实是这本书引发了我这样的思考。

五只猫 发表于 2013-8-6 19:22:16

         个人感觉,妖娆的这部长篇没有她的博客惊艳。诚然,这与河蟹帝国的审查制度有一定的关系,但是结构上的稍许刻意与无力应该不是制度的问题。
      比如,李香兰的情人那一章感觉纯属多余,而且刻意的很,或者是想用欧阳的人格分裂隐喻书中每个人都是分裂的?但是我在其中看到的是对桐野夏生《异常》的拙劣模仿。从妖娆的博客中看出妖娆对桐野夏生是喜爱的,但是个人感觉妖娆自己的文风自己的思想足以撑起一本书,没有必要将对别的作家的热爱生生揉碎了嵌入自己书中。
  还有,感觉整本书的推理味道不是太浓,是否是前文埋下的伏笔过少导致最后的结果总是感觉有点突兀。
      无论如何,支持妖娆。

belle 发表于 2013-9-9 13:51:18

  本书评与书无关,纯属看后的胡扯。标题就是看过书后的最大感受。好奇与猜疑是女人的天性,特别是在谈恋爱的时候。男人有点风吹草动,立刻就能明察秋毫。可是没有男人的时候,或者男人实在没有什么风吹草动的时候,这种本领也不能荒废不用啊,于是女人发展出了另一个爱好,也就是八卦。几个女人凑在一起,一包瓜子,东家长,李家短,巴拉巴拉,一通畅谈信息共享之后,便开始了推理。A+B的信息能够得出结论1,A+C的信息合力印证了已知结论2。无聊的时候日子就是这么打发的。无聊的时候尚且如此,所以只要出了事,可想而知,女人该有多么的兴奋啊。某处发生了什么惨烈案件,嘴里说着害怕害怕,还是要把详情打听清楚,心里慢慢琢磨,回头跟人八卦。邻居家女人自杀了,一定要搞明白她是为了啥事,绝望主妇的故事就是这么开场的,不是么。到了《盛宴》这本小书里面,女人们也都是名侦探,不管是深闺怨妇,还是当红明星,又或者叱诧风云的女间谍,都凭着自己的好奇破了个案子。反而那位负责侦破大案的中将,十分抱歉,我连你的名字都没有记住。
  

black 发表于 2013-9-13 10:22:42

  被盛宴第一眼的吸引是在书店,看着它的封面和作者的名字“暗地妖娆”我的脚步就停在了那里…..
  一个神秘的女人占满了半面的封皮,白皙的皮肤衬着那性感妖艳的红唇,你看不见她除了唇以外的五官,黑暗幽深的背景上写着“盛宴”两字,“将毁禁的人碾碎,与当年的事文火煎煮,和酒服下,引怔忡,催断肠……”两行小字跟在它的左边,向我暗示着这也许是段曲折悬疑的故事。女人穿着蓝色暗纹的旗袍两粒红丝绸纽扣让我猜测着这本小说发生的年代。
  神秘莫测的氛围吸引我我想去一探究竟这本书的内容。其实也许我是小说看多了,细节总是让我多加留意。
  毫不犹豫的拿着这本书去排队付钱,爱不释手的想快快到家赶紧看看书的内容,我就是个急性子,看到喜爱的故事或者小说从来都是一口气读完、然后会躺在床上默默发呆慢慢回味…..感受着自己也在那个想象的小说世界、我也许也是里面某个我喜爱的人物。
  飞奔回家,坐下,拆书、然后我就一头栽了进去…….
  故事发生在康德九年,伪满洲国。以日本人玉木将生的死展开,三个女人相继出现,贵为皇后的最后却被鸦片吸食成鬼魅的婉容、神秘莫测心狠手辣的东洋蝶花川岛芳子、众人宠爱内心苦涩的女明星李香兰、三个女人各有自己的命运、但是又有着某种交集……一台悬疑的好戏在三个女人之间跌宕起伏。
  到底是谁杀了玉木将生?
  我本想停下来吃个饭在读,但是这个问题在我脑海里一直缠绕着我,被暗地妖娆的缜密的思维、悬疑的推理深深的吸引了,我一直读到深夜……带着知道答案的释然,我又躺在那陷入了我的思想世界。悬疑推理小说就有这个吸引人的魅力。故事的答案并没有很明显的告诉你,而是婉转的把目光推给了阿久婆……
  我只能佩服暗地妖娆能在史实人物的基础上延伸出如此丰富的想象!不得不让人佩服作者的写作功底。捧着小说在那里回味,华丽的辞藻、丰富的人物内心世界、曲折悬疑的故事……无不让我陶醉,我真想自己没有读完这本书,这样我就能在暗地妖娆构造的世界里多徘徊一会,好的东西总是让人留恋。我的想象天马星空的在盛宴的世界里游走,我突然觉得这本书很适合拍部电影,一定超好看。希望暗地妖娆能写出更多好的作品,我就大言不惭的管自己叫妖粉啦!!有没有妖粉要加入呢???强烈推荐这本好书。
  

大石落 发表于 2013-9-14 11:04:08

  一直是妖娆的粉,从几年前她还在新浪写博客的时候开始,就默默地看她的文,各种重口味的短小说,泼辣的影书评,和姐妹相惜又吐槽的八卦,和意见相左的哪个骚人的对骂。
  有时也会无聊上去发表下个人意见,之后常常能收到她与人唇枪舌剑之余回头补的两句回复。只觉得是个爽利的女子,还有点三头六臂面面俱到。有时见解不同了还会想,至于和我一个老潜水员冒的泡这么较真吗。于是脑补的形象总是她叉腰俏骂,脆生生,花枝乱颤,还有点肆无忌惮,身上还要套件貂皮领旗袍。自己也古怪这种画面,不过想归想,从没想过我们会有什么关系。
  
  后来她转战时光网,评论渐多,小说反而量渐渐下去了。想想当初她说过希望自己那些鲜血淋漓的小故事可以集成小册出版,但始终没能如愿,估念也许是她歇了写故事的心。可11年初,她在博客里公布自己铁了心靠文字吃饭,借着多年的工作经验揭了过去的老底,整出了职场小说《客服凶猛》,把铁饭碗砸个粉碎性骨折,彻底告别白领生涯,开始辗转各个媒体整评论写专栏。当时不是不佩服她的勇气,但是也怀疑,也担心,因为太多评论给我一种嚼着别人的皮肉,然后吐吐骨头的不咸不淡。轻松适意,可透着一股仗着文笔好,就自动生成个性化八股文的味道。不痛不痒拿人钱财替人吆喝的评论人,这年头着实不算少了。以所爱之物来谋生,多多少少要折毁一些初心。而她如果这样,我会感觉非常惋惜。
  果然她有一两篇这样的文章面世,除了挂在她的地盘,署着她的名,一点也看不出她原来文章里的劲头,于是粉丝的心夹生了起来,吞吞吐吐在留言里露了点埋怨。没想到就此得到了机会和她讨论了她当时的境况,我才知道自己脑补的那个泼辣的女子,原来也会赌着气去掩盖自己的迷惘和脆弱。有些人总要坚持自己选路走,没有交代给任何人,于是路有多难走,都只好咬牙撑到底。后来熟络起来,她有时会说,我准备好了以后老了,连灯泡都没人帮我换的。口气淡然又搞笑。话说到此,无非是把最惨的结果用哈哈镜看一看,没有什么再吓得倒她,那么剩下的不过是怎么做才能更好,多一点努力,那个结果也许就会好一点。
  之后的妖娆就回到了自己的路上,该夸的夸,该骂的骂,约着写要说的还是要说,不时透露自己各种生活的各种精彩,还有各种写作的各种成果。于是就有了这本《盛宴》,关于《盛宴》的创作心路,她也都交代在自己的文章里
  http://book.douban.com/review/5232390/
  我也就不画蛇添足,作为一个长篇小说的新手,折腾情节、气氛、结构、诡计……她已经做得有模有样,更重要的是,她说:“ 写这个《盛宴》,我写得非常爽……”做事情最难也最先要过的,不就是自己那一关吗?咬着牙,攒着汗,给自己一个交代,何况,你去看,这绝对也不是一个新手的笔墨。
  当然如果你仔细看,她笔下的那些形态各异姿态万千风情万种的女人,都热腾腾地冒着着旺盛的生命力。她们对于爱情的竭尽全力,甚至有点一条道走到黑的生猛劲头,都氤氲着妖娆自己的影子。她对于生活的,对于感情的投入感,是这个凡事渐渐流于表面的时代,一桌吃到让人满头发汗的盛宴。
  
  
  
  

暗地妖 发表于 2013-9-19 17:41:22

      今年真是让我了却心愿的一年,小说《盛宴》也即将上市。讲实话,写这本书缘于赌气,因老爸总说我缺乏写小说的才能,因为写小说就如下棋,要埋线布局,有梗放在里头,后边再一一抖开。我一听就不乐意了,谁说我没这个能力?干脆就写最考验布局能力的推理罢!关乎这本小说,我个人一直都很满意灵感源头,以我最钟情的川岛芳子、李香兰、白光、婉容及谭玉龄这五位女子为主线,写由她们的爱恨情仇引发的血案。大抵鲜少有我这样的推理小说吧,书中没有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坏人,也没有正儿八经的好人,都是用心机城府在做事,也都陷入爱情的迷局。而且谜中谜、案中案,时空交错分布,将一桩血案的“前世今生”都写尽了。
      关乎《盛宴》里的故事,纯属杜撰,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便是这些杜撰的案子发展到后来,都与历史真实纪录的发展与结果相吻合,权当是我与历史戏说玩的一个游戏罢。书写完的时候,老爸跟我讲:“这个尺度对中国的合法出版物来讲,已经是触碰高压线了,你今后写的书都不能这么阴暗、血腥、乖张,也不能从头到尾都没有一个纯正的好人,否则小说的路子你很难走下去,这次是运气好。”我在想,最复杂莫过于人心,若好人都往好了去写,坏人都往坏了去写,那不是小说却是教科书,故事可以假,性情要真。所以我相信《盛宴》出来之后,必会引发争议,有骂的,我自能承受,有赞的,我受宠若惊。
      写这个《盛宴》,我写得非常爽,因为大部分从前一直感兴趣的推理环节都用上了,本格的、社会的、案中案的、甚至叙述性诡计,外加“不到最后一句故事便没有结束”的桥段,写好后,顺便拿老爸做实验品,看他有没有提前看出来,如果他没猜到谜底,我就好放心。当然,香艳情欲的内容也是必不可缺,甚至还悄悄犯了一点小禁忌,所以过审的时候,我一颗悬在半空的心才完全放下。戴着镣铐跳舞的滋味,我也是第一次尝,所以消化不良的情况可能也会出现。所幸,一切都很顺利,能一气出版两本小说,大概也不枉我辞职出来当码字工的决心了罢。
      说到《盛宴》的出版,还得感谢凤凰壹力的周正朗童鞋,当初写好时,没想到能出版,于是便在自己博客里吹上了,亏她有心,把那稿子要了去,更有心的是选了这个封面照片,换得一片叫好。于我来讲,那是前世修来的福份,只希望这福份能一直伴随我,这样我才能坚定不移,继续码字,并告诉周围人,这条路,我没有选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盛宴 - 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