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塔 - 书评
沈嘉柯的推理小说《平行塔》观照被命运遗弃的那一群人,追究犯罪的动机,逐步向着探究人性深处的困境前行。这样的“社会派”作品的出现,意味着中国的推理类型文学也步入了成熟的阶段。——《 中国青年报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863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编辑:对于创作,您有哪些难忘的经历和独到的经验吗?
沈嘉柯:我最难忘的经验可能是我最初工作的经历。
因为我从前在一家心理咨询杂志工作,接触到这个世界上最庞大的痛苦。常常拿起电话,打开读者来信,劈头盖面就是一句“我不想活了,帮帮我”“我要自杀”诸如此类。现在回头看,太过沉重了,逼迫我不得不常常面对终极思考的问题。
大学生为了失恋哭喊着要自杀,患了绝症又家境艰难的人陷入绝望,痛哭哀伤,生离死别。年年月月天天都在发生,然而,人们还是顽强生活,寻求着救赎之道。
世界广大,苦难永远深不见底,那些光照稀少乃至黯淡的生命,应该有更加多的目光去注意。
所以,我虽然写了很多相对纯真的短篇小说,同时也写过一些比较沉重的东西,只不过后者不大为人知。所幸,心理学就是人用来观照自身,洞察自身,协助自己认知,找到理解人生的,相当于我有了职业便利,得以用不同的角度去理解。
有一句外国电影台词问,“人生一直如此痛苦,还是仅仅是童年?”这句话很多人听说过,也一定在心中有自己的答案。如果将这个问题丢给我,我的答案是,人生是与痛苦共存的。痛苦不是人生外来的不速之客,而是人生的主要组成部分。于是,我越来越倾向于,去写那些人性中最幽微的东西。沿着善恶的道德判断,探究人灵魂中更深处的湖,以及湖面上奇异的波光粼粼。
编辑:古人云,三十而立。目前而言,您觉得自己做到了么?希望您可以跟广大读者朋友分享下自己的成长历程和感悟。
沈嘉柯:我觉得我做到了在大地上找到自己的坐标,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所谓成长,其实就是知道自己何去何从。
说个通俗的比喻,人为什么要看新闻,看报刊,读文学作品?其实在参考他人,古今中外别人的生活和人生,来找到自己应该怎么活的坐标参照系。人可以参考经验,但不能重复他人的人生,活成了盗版。总要有为彻底自己而活的一段岁月,才算真正活过,就像毛姆的名作《月亮和六便士》笔下的那个画家。
编辑:小编私下了解到,您现在没有工作。作为一名专职作家,有遇到做人原则和写作良心跟现实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么?觉得作家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
沈嘉柯:我比较认同这么一个原则,有可以不说的真话,但不说假话,抱持最大善意,但也绝对不做糊涂虫。至少于我而言,发生冲突时,我会适度退让,但不过底线。
作家最重要的品质还是洞悉人心,以心证心。我不敢想象一个缺乏阅历和阅读,同时对人不了解的作家,能写出什么像样的东西来。东摘西抄拼凑瞎掰的那种,明眼人肯定可以分辨出来。
编辑:觉得自己目前的作品能够流传的更久更广么?希望您能够结合自身,给后来者在写作上一些学习和借鉴呢?
沈嘉柯:其实给报刊写作的东西,流传的已经特别广的,恐怕也会一直传下去。只不过,读者记得文章,不记得作者的名字而已。所以我有这么一个看法,作家有些作品应该对得起稿费,这是职业道德;还应该有些作品对得起自己,那是写作的本原,最初的价值。表达我们内心的哀伤和认识。
文字太幽微,呼吸绵延之间,人的一生连百年都不足,就已经匆匆远逝。有时候我觉得,相比较于大多数生命的湮灭无闻,活着还能够尽量记取自己的种种体验,简直是一种莫大的恩赐。写小说是寒夜里,伸手火中取栗的温暖和心惊胆战,也是观照万事万物初诞的喜悦,还是对一切走向尽头的事物的哀伤仪式。不多不少,就是这么一点意义,令我情愿一直写下去。当读者读到我的文章那一刻,我将从灵魂提炼出的东西,最大程度分享了。
编辑:您在青春文学领域已经有了一定影响力,但是从小编个人来看,同年纪的知名作家似乎都出现了一个写作瓶颈,近些年来突破不是很大,您如何看?请谈谈您对80后整个创作环境和创作成就的看法。
沈嘉柯:我想这要分两个层面来说。
青春文学本身只是一个类型标签,其实文学哪有什么限制呢!真正限制文学的,是为什么而写,想写什么。有时候屈从于迎合,也就难免发挥收到限制。这还是看个人的取舍。毕竟学生是最广泛的一个阅读群体。
就以我自身而言,我当然希望在写青春文学的时候,也努力写出应该有的文学气息。但如果难以兼顾,我情愿另外去写可能冒着风险的体裁和题材。写作可以养活自己,同时有进一步的要求,这不矛盾。
说到80后这个分类法,我觉得其实只有文化意义,没有文学意义。当成学术研究可以制造概念,但文学是千年尺度的东西。百年都不够,试看现代人,很多百年名作还有人读吗?买回家都是摆着装范而已。阅读过程都没了,还谈什么文学。
准确说应该是这一代的30岁左右的创作者,眼界开阔,阅读到很多跨越国界的好作品,保留了幼年的熏陶。小时候读的文学刊物,很大程度影响写作者。老一辈作家们也是如此,苏童王朔莫言们在《读书》杂志谈影响自己的作家,清一色欧美苏俄。他们的写作势必欧风美雨气息。80年代的人视野更加广阔,也更加务实一点,更加庞杂。这其实挺好的,什么都有,总会出金子。但不幸的是,门槛拉低了,商业化过头了。商业化是文学双刃剑,文学史上名著大师都离不了书商推动,但能否尽量少损伤文学品质,看造化了。
80后的创作因为某些书商大老板,实在败坏了胃口,也框死了有才华的人。才华浪费在写垃圾上。所以我觉得,还是要骂一骂,既然他们无所畏赚钱至上了,被骂几句也是应该的。
但要说成就,这不关年纪的事。每个人的开窍不一样。我是在26岁读到日本社会派推理时。我觉得,那代表着后工业时代的写作。这不是我在造词,现代文学里的社会化问题和对人的影响,千年一变,完全不同于农业文明时代。人性变化不大,但人性的表现和反应大变。
编辑:前段时间获悉,您的新书—《平行塔》已经出版发行,请向读者朋友们简单的介绍下这本书吧。
沈嘉柯:说到自己的书,我曾和一个心理咨询师兼作家的友人柯晗聊天,她说到,为什么要让那些差劲的东西霸占着阅读的视野(大意如此)。深有同感。作家本来不该自吹自擂,但现实状况是劣币驱赶良币。那么,我们身为作家,如果写出了用心之作,理当积极推向更加广阔的市场,理当让更多的人听见看见。
我用两年时间写这样一本社会派的推理小说《平行塔》,渗透了这些年用心理学的东西,对观察的社会事件的看法。因为我大学专业是法律系,心理学法学联袂文学,正好用来写这样的小说。是我写得最过瘾,最唏嘘的一本小说。我写了一群家庭伦理惨剧的受害者,就如书的英文名“Three inmates in a boat”。就是同病相怜的意思。人生的困境到了无可立足时,该如何活下去。
关于作品本身,我不能说我的看法有多高明,但我希望让更加多人知道,活在世界上,可以在关注他人的命运里,对自身,对他人,对当下,有多角度了解。 好吧,我有阅读强迫症,而且是睡前阅读强迫症。
所以,睡前我一定要读书。本来这是一个还不错又很助睡眠的习惯。但坏就坏在,有时候我会选到一本烂书,关键是越烂还越强迫自己一定要尽快看完,否则第二日我还会受一本烂书的侵扰。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去图书馆借书,在一大堆悬疑小说的架子前停下了我的脚步。因为此前看过一本名为〈幻夜行〉的小说,让我对国内的推理小说重新有了一些信心,而且我对三个字的小说莫名有种畸形的好感,再加上封面上一段让人心动的推荐语。于是,我手贱了。
在一个与平常毫无差别的睡前,我翻起了这本书,我承认,刚看了两页的感觉还是有那么一点点悬疑的,但是看了十几页之后,我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 这难道是本烂书,完蛋,越烂的书我就只能一口气读完。。。怀着这样的预感,我一直在跟自己打赌,不会的,没理由的啊,这本书是咱们的著名小说家写的,在豆瓣上还有8。0的高分,前面不够悬疑没关系,中间不够紧张没关系,高潮部分完全没有没关系,只要在最后的最后把包袱抖出来我也忍了。。。。。。好吧,我输了。
作为一个读者,我一般不这么刻薄,因为知道写文字不容易。看过整本书,觉得最悬疑的就是封面上的那段推荐语“挑战日式小说完美悬念,数十年无人涉足题材,重塑中国悬疑格局”。这段话是想让东野大叔把大牙给笑掉吧。
好吧,也许我是弱智,看不懂这么高智商的悬疑小说。
但最后的最后,我想说,一个完全没有童年阴影的孩子,分析解构毛童年阴影啊!!!!!!我嘞个去!!!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2年7月10日
作者:蒋双超
全职太太敏行返家途中,偶遇两只待宰杀的麋鹿。麋鹿眼眸仿佛具有某种魔力,敏行在无形的感召下,卷入一起偷窃行为……潜藏已久的恶意预谋,就此开始运行。谁在布局游戏,谁在扮演对手?一般推理小说叙述诡计,最终破解谜底。沈嘉柯的推理小说《平行塔》里的主题句是:“高塔坍塌之日,平行终结之时”。它的构思似乎凌驾于诡计设计之上,在高处观照被命运遗弃的那一群人。如果说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不幸,是囚禁这个人的心灵高塔,那么想要走出高塔,唯有主动面对,尽力令高塔坍塌。
“社会派”是上世纪50年代在日本崛起的一种推理小说流派,区别于“推理派”的“密室”、“诡计”等纸上解谜游戏。悬疑推理历来为读者所喜爱,有很强的可读性。“社会派”认为推理小说不能仅仅是推理,还要体现出对社会的批判和思索。在推理逻辑学高度发达的日本,“社会派”的诞生,提高了推理小说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成为日本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典型代表有堪称日本国民作家的松本清张。
《平行塔》就是典型的“社会派”推理小说——追究犯罪的动机,逐步向着探究人性深处的困境前行。这样的“社会派”作品的出现,意味着中国的推理类型文学也步入了成熟的阶段。
《平行塔》作为一本推理小说,在情节结构上充分运用了制造谜团的技巧,以一种极为冷静克制的叙述口吻,讲述家庭主妇敏行遭遇的离奇绑架事件。这仅不是一起案件,而且凸显了一个受难的群体。主人公不是仅一个主角,而是许多个主角的典型反映。受害者、施暴者的不同命运,如同平行的高塔;而他们之间、至亲相残,犹如困于高塔中的麋鹿,等待心灵救赎。 很久不看书了,悬疑类的以前就不怎么看,现在仍然不怎么看。友人推荐了,看一下子。开头一看这一点都不像悬疑啊,科幻差不多,看到最后才知道……
原来是在这等着我呢……被摆了一道的感觉。
奇才啊作者,很少有人这样写悬疑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