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看书 发表于 2013-5-19 11:43:39

人肉搜索 - 书评

  歌星在演唱会上当众暴毙,是猝死还是他杀?股神一夜赚得数千万,却突然心脏病暴死,是凑巧还是必然?电视台副台长车祸身亡,车祸现场为什么发现神秘的铁条?门户网站首席执行官被杀,尸体为什么“置顶”在天花板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494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小溪 发表于 2013-7-21 22:41:12

  这两天看完了这本书。作为一个从事互联网的新人,我还是对这个领域有着非常的热忱。事实也证明互联网让人类的生活更为简单便捷。
  在互联网出现以前谁会想到沟通和信息搜索如此容易。任何不了解的领域,通过google和百度就可以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知识信息。而因为移动互联网,让我们生活饮食购物可以通过地图导航,大众推荐等app获得最快最优的信息帮助。。。这些都是在没有互联网以前大家无法想到的。
  诚如作者所说,人肉搜索是中国独有的。但是网络暴力确实国际的。为何如此呢?
  网络暴力,这确实是因为网络匿名和群体犯罪而导致的。但是网络这个虚拟社区确实缺乏一定的管理。可是舆论导向和社会导向才是管理网络行为的重中之重。
  为什么只有中国才是人肉搜索的土壤?看客这种本性不是中国人独有的,哈弗大学拍摄的一个烧水过程都成为点击热点就可以看出 窥视秘密,围观实事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爱好。但是中国人民缺乏对一个人的基本尊重,对最最基本的法理和情理的理解。就是因为缺乏这种泄露公布他人信息是不道德的,是违法的这个概念,那些受害者们周遭的人将他们的信息肆无忌惮的公布于众。
  我想信息管制不是用于government监控每个人的私人信息的,信息管制是用于造福每个人的。作者通过杀手视角将人肉搜索的每个犯案人惩罚一遍是极度偏激的。毕竟参加这种网络暴力的大部分网民是年轻的且容易受到鼓动的,而网络编辑的工作责任则是分内之事,记者写指导稿的行为也不是犯罪。没有人应该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将一个社会的问题归结到个人身上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的扭曲!!!
  
  
  当然这部小说是非常有趣的~小说将一个现代而新潮的信息时代引入整个推理背景,人肉搜索这个话题也是新颖并且备受争议的。在这个时间段,学术界尚未有较为权威的统一观念出现之时,作者套入连环相扣的推理谋杀情节让我难以释卷。只是我非常讨厌最后的结尾,太过老套的日式结局,什么谋杀生生不息。毕竟因为受害者这个事情厌世还是可能,尽心尽力找出暴力人并且谋杀的,就是bt了。咱们又不是从小内心bt扭曲的岛国人民,就算是像好莱坞大片一样,男女主角拥抱热吻也比那个烂尾好吧!

玻璃球 发表于 2013-9-13 03:03:04

         偶然在图书馆看到别人还这本书,随手拿起来看过之后,让人欲罢不能。作为一个老师,我所讲授的课程即是信息检索课,教给学生在这个网络爆炸的信息时代,如何更加快速便捷的找到所需信息。但是在这样一个网络时代,信息的获取既方便又是可怕的。在这样一个随意人肉的时代,在这样一个缺乏道德的时代,任何人都没有什么隐私可言,当你裸奔在网络上的时候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情。但是我还是赞同那句话“人肉搜索本身并没有什么对错,可怕的是以人肉搜索为工具去伤害别人的人”。
     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空间中,所有的人都披上了马甲,带上了面具,我们自以为身边的人认不出,所以将内心深处紧紧压制唯恐被别人发现的另一面自由释放出来,随意的侮辱别人来宣泄自己。其实在谩骂别人之时,自己说不定也做过同样的事甚至做的更甚。人性大抵如此,宽于律己,严于待人。在这个利益至上的时代,很多人为了利益放弃了基本的道德。在这个混沌的时代,很多人都随波逐流,也不清楚自己的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真希望今后中,大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让人肉成为集合弱者攻击弱者的暴力,让这种智能化的搜索用到该用的地方,发挥应有的作用。大家在传播信息时,也要遵守信息传播的伦理道德,让我们处在一个干净的网络环境中!

东巴. 发表于 2013-9-13 08:21:26

  看到这本书也纯属偶然,但一拿起却欲罢不能,可以放松地看,算是悬疑小说吧~结局有些和一开始猜想的一样,但到最后一刻才确认,作者确实在全书中慢慢地留下了点滴的犯人的痕迹,但有不那么明显,让人思索与回味~
  看完全书,还是觉得那句话,任何都要有度,不能过,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肉搜索 - 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