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贪胜 - 书评
“石佛”李昌镐是围棋界的一个奇迹!他的辉煌战绩使得他在国际上也享有盛名!《不得贪胜》讲述了他在一路走来过程中的感悟,通过本书可以了解李昌镐的围棋人生,并品味其深奥的“不得贪胜”的胜负哲学,挖掘才能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507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烂书一本!绝对是代笔的!大概作者就做过鸡翅李昌镐的访谈,然后代笔写成此书。
为了凑满200多页而七拼八凑了些内容。真的是在灌水啊
翻译也是个外行有些人名都翻错。
看玩后就扔到一边去了,唯一有用的是印有围棋十诀的书签。 砺沙磨石终成佛
——《不得贪胜》读后感
在全球体育界,有着“石佛”外号的人有两个,一个是围棋界的不世天才李昌镐,一个是NBA马刺队的当家球星蒂姆邓肯,虽然前者已不再是“第一人”,后者刚把媳妇变成前妻,但说他俩为“佛”,一指经常面无表情,目光沉静(稍显呆滞);二指成绩绝佳,尤其是在大场面的比赛中屡创佳绩。这两位都兼而有之,故敬称为“佛”。
而李昌镐的自传《不得贪胜》([韩]李昌镐,许丽译,2012年,化学工业出版社)就是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的书。与一般成功人士的书不同的是,此书风格与李石佛的性格如出一辙,低调谦虚,不花哨,重点讲述自己经历过的挫折,以感恩的心感谢家人和师父一家,却在自己战绩最高潮处一笔带过,戛然而止!
“不得贪胜”来自于中国围棋经典《围棋十诀》第一句,意为越是对胜利存有贪念,越得不到胜利。越接近胜利的时候,越需小心谨慎,哪怕只能半目胜,也会将优势巩固到最后,而绝不去冒风险去强行“好棋”大胜。这个观点虽然略显功利,但能赢便好,够赢不错!即使是李昌镐这种天才,在当初的职业棋手入段赛也并非一蹴而就,而且失败再三才成功。
不过正因为他自认为自己不是天才,“要战胜棋艺非凡的棋手,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努力”,“围棋有‘复盘’这样一位‘好老师’,如果你获胜了,那么复盘可以让你养成‘胜利的习惯’;如果你失败了,那么复盘可以让你做好‘胜利的准备’”。重视反思和总结,再加上不懈地努力,“就再也没有必要害怕那些天生具有某些才能的人了”。
可见要想知道石佛是怎样炼成的,须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天才也需苦十年!
另:八卦两则:
①李昌镐是韩国现代围棋界的第一号内弟子,所谓内弟子就是入室弟子,指到老师曹薰铉家里和他一起食宿起居学习棋术的弟子。
②1989年第一届应氏杯决赛,曹薰铉战胜聂卫平后,韩国记者采访他一直都陷入沉思,后来打破沉默的第一句话:“从今以后,该昌镐看着办了吧!”舔犊之情和期望之深可见一斑。
那么我希望在他刚刚出道还没如日中天的时候买入,然后一直持有到其他同类的注重终盘计算的年轻选手大量涌现的时候
我希望能在早期,通过研究他的实战复盘,发现他能够赢棋的真正的内在秘密。
胜率的数字能够说明一定问题,它会告诉你结果,告诉你李这个人与众不同,但不会告诉你原因。
发现真相的关键还在于,对比众人,找到李的胜利到底建立在一个什么因素之上,而这个因素为什么别人做不到,而且之前为什么没人去做。研究清楚过去围棋行业内存在的只重视布局与中盘的错误认识,才有可能发现李崛起的内在原因。
要发现这个原因,必定是很早的时候就要近距离的去观察李的棋,必定要对李过去成功做细致的分析,并把李与竞争对手做细致的比对。
研究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很多错误的假设被错误的验证了,有时根本无法分辨他们。因此要始终带着怀疑来看待自己形成的结论。尤其不能相信业内所谓专家的盖棺论定式的论调。(正所谓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
因为着眼于发现长期的因素,所以深入的研究花些时间也是值得的。
~~~~~~读后感~~~~~~~~
看完此书之后体会,李昌镐是人不是神。
李成功其背后的最关键的一点是:围棋界固有观念重视布局与中盘,很少有人能意识到收官能左右胜负。李并不想接受那种认为局势不明朗的序盘,中盘就能决定棋局胜负的所谓围棋法则。开局需要敏锐的大局观和方向感,中盘则要比拼计算和比赛经验,这两点都需要无数次反复摸索,需要慧眼,而终盘收官则需要不断反复的单纯计算,这正是令人厌烦无聊的过程,而李的“投入”和“努力”的性格特征正好使其能够忍耐这个无聊的过程,他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终盘的收官和整理上,所以提高了胜率,这对李来说是偶然的幸运,也是其能获得如此多成绩的隐藏要因之一。(进来的年轻棋手复制了李的这一点,给李也带来了挑战)
他的成功有家长循循善诱的早期启蒙,也有顶尖老师尽其所能的传道授业,更重要的是他自己对围棋的兴趣,与对胜利的强迫感。
天才不是一定长得聪明伶俐的样子。李表面上木呆呆的样子,内心其实也有喜怒哀乐(输棋会偷偷躲在厕所哭)。
李昌镐年少时并不是那种特别灵,凭借聪明一下准确锁定关键部位的非凡天才,相反他却是通过努力,比别人更集中精力,思考得更多胜出的。在他心里除了这没有其他捷径。(李认为复盘是个好老师)。相比非凡才能,李认为自己只是具备持久力。
获得赞美增强自信,并且转变他人的期望为自我期望的时候,给孩子带来的压力就变为动力了
顶尖棋手,面对失败都是能够做到坦然直面,不给自己找借口,承认对手比自己强大,而不是给自己找藉口。(清楚自己的位置,不过分谦虚,也不过分自负)
李面对加藤正夫等前辈对自己棋风的批评能够虚心承认,这也是很难得的
我从小喜欢看金庸的武侠小说,好多小说反复看了很多很多遍。但我不会下围棋。但有好几年,几乎每期的《体坛周报》都买,看的第一个版面就是围棋版,关注各项赛事和评论,尤其关注李昌镐。
为什么?我关注围棋,不是因为体育的原因,而是因为我觉得围棋那个天地和圈子,非常类似金庸里面的武侠小说。只不过书里拼杀的武功招法,换成了棋盘上的定式和计算。围棋界的那些比赛,似乎在上演着一个生动的,现实版的“武林”世界。但那个19*19的棋盘屏蔽了出身、体力、背景的差异,直接在棋盘上投放一个个性情中人的性格,让大家的智力和性格化成棋子比拼。
好多武侠小说,都会有这么一个主角,少年英雄,宅心仁厚,小小年纪就奇遇不断,在武林中创下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事情。其实这种事情,放在现实世界中,轻易不会出现,但围棋界这20年里面,却实实在在出现了这么一个任务,他就是李昌镐。
05年,我一时心血来潮,特别想要见识一下我心目中的这个偶像,我特意跑到华侨饭店,看到了比赛结束后的李昌镐,这也是我唯一见过他的一次,他就像报道里面说的,目光沉静(稍显呆滞),面无表情,有种想逃离的感觉。我没有要签名,远远看了几眼,咋了几下嘴,心满意足的回来了。
扯的有些远了,回到这本他的书上吧。和他的棋风很类似。他的棋的特点是比较“寡淡”,单个棋子看来,似乎平平无奇,但组合起来,却威力无穷(是不是有些武侠小说里面的味道)。他的书也是这样,单看单个章节,似乎都很平淡,没有高潮,文字也是平平淡淡,连本最应有武侠味道的他独自挑落5人的三国围棋擂台赛(我现在还记得那个比赛期间,我追着看新闻报道的情景),他叙述更多的比赛期间的起居安排和心理感受。但看完整本书,细细思索,看看章节安排,看看内容的选择,看看那些反复强调的他下期的感受,感受着扑面而来的他真挚的情感,再一次动容。深觉他这本书比很多词藻华丽,叙述讲求很多技巧的书(我说的不是余秋雨的书)其实更有深度,也更耐读。
人生如棋,棋如其人。就像我们经常说的,酒品如人品,在个人经常从事的事情(事业、活动、人情往来),都在不断投射这个人的内心,这本书让我更了解了李昌镐那如璞玉一般的内心,在围棋的胜负世界,他已渐行渐远,但我会很长一段时间,继续关注他。
李昌镐一如他的风格,写的书也实在。
不过,出版方就不实在了。本来也没多少内容,非要把字印的那么大来凑数吗?
封面更搞,本来大李在讲不得贪胜,编辑非要写什么常胜之道,不败之源。这智商真让人捉急。 如果是棋迷,如果想对李昌镐多了解一下,也可以看看这本书。有关李昌镐的信息量,此书毕竟要多于其他一下泛泛的报道和资料。
我买这本书,主要是想看看李昌镐学过谁和怎么学,好借鉴过来教我儿子学围棋。但这方面的具体内容不是太多,只是讲到李昌镐在曹薰铉家里学棋的时候,以9岁的年纪,竟能自个在屋里,常常学到凌晨两三点钟才睡。要喜欢围棋到什么程度,才能这样学习?这种学棋的方法,别的小孩很难效仿。
这本书,好在前边有些李昌镐的学棋轶事,后边有打三国擂台赛的近似日记体的故事。不好的地方是有很多感慨和感悟,那种文笔,恐怕不是李昌镐自己的文字,而是代笔者的拽文。结构编排上,也没有到清晰干净的效果,感觉是对李昌镐做了几次采访后,就由代笔者仓促成书了。 《不得贪胜》,李昌镐著,许丽译,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年8月第1版。
与李昌镐同时代的棋手是悲哀的,如同与吴清源同时代的棋手一样。吴清源提出“中的精神”,李昌镐便是“不得贪胜”。两大宗师对这争胜负的艺术之理解都与胜负无关了。做事欲到极致,总须戒除胜负心。天下道理,都是一样。只是欲达这一境界,不知须先经过多少争胜负的层次才行。故对凡夫俗子来讲,也只能听听说说罢了。
与《中的精神》一样,书与宗师的棋比起来,实在有些平淡无奇了。 差不多半年前在书店一眼就看到这本书,当时就觉得很入我眼,觉得这本书自己肯定喜欢。从书名来说,与现在鱼龙混杂的励志书不同,四个大字不得贪胜就在封面中间。我觉得这是一种很有气势的做法。
本人对围棋不懂,但是不妨碍阅读这本书,因为首先书的行文很通顺一点不晦涩,其次这基本是自传很容易懂但是文字的通俗不代表没有内涵。围棋这种纯脑力劳动考验的是人的许多东西,没有定力 耐心 判断是不可能下好棋的也不可能做好事情。
“危机二字如同字面意思,危险和机遇是相伴相生的。即使会有遇到危险的可能,也不能够放弃摸索和尝试”。李昌镐的这段话我觉得在任何情况都应认真思考,人没有绝对安全的状态,事情也没有绝对成功的情况,我们应做到把任何事情做到极致,并应该不断的思索如何做的更好。
“没有一种比赛能够象围棋这样充分表明相对的这个词的意义。面对逆流仍不乱阵脚,继续坚持再见的顺流,那么这顺流将成为对方的逆流,所以毫不动摇的坚持再见的节奏可以说是最高明的防御手段兼进攻手法”。我自己经常会有面对现在世界不知所措的感受,自己的想法很容易被左右,而且坚持的恒心会时有时无。
书里这样的“经典句子”仍有许多,我看完后觉得李昌镐其实不算一个天才,这在他自己的书里也有说明,在书里他多次提到别人对他的许多赞美让他不安甚至羞愧,而且他自己也说任何天才都抵不过汗水。而且他还是一个“认生”的棋手,在面对初次交手的棋手他经常会出现失常的发挥。但是他又达到了天才都难以企及的高度,他自己总结了许多,我看后觉得有些道理自己好像有些明白,但是更多的道理我看后只有迷迷糊糊云里雾里的感觉,要反复的看并且停下仔细揣摩都难以理解。
生活里的事情千千万,我们难以要求每件事都做到胜或者赢,但是这不妨碍我们用一种豁达或者不贪胜的想法或者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我们要做的是更好的活在这世间,提升自己的修炼,性情和高度。我想这不是看一本书就能做到的,这需要长期的修行,经历,磨难。有一句话说“失败就是失败,对失败的总结思考才是成功之母” “在下棋过程中,如果我看到有机会去赢,哪怕是一个子的优势,我就会把优势稳稳守护到最后,而放弃另外一条赢20目以上‘好棋’的路,一次师傅在复盘的时候跟我说道,你只要走这一步,就能赢很多子了,为什么不下呢?我说,大胜的棋,也意味着冒大的风险。如果按照我的下法,能够保证赢一百盘棋,而且都是半目胜。”
能赢便好,够赢便好。
石佛这番话印证了他厚实坚韧的棋风,稳而淡,实而不华,看似笨拙的手段往往在关键时刻发挥极大作用,这不由得让朕想起令狐冲在华山绝顶的石壁上看到“日月神教尽破华山剑法”那一刻的震惊与感叹。大智若愚,大音希声。若棋分九品,朕认为“守拙”才是最高境界。能够拒绝诱惑,心无旁骛,无论顺境逆境,始终走着自己的步伐,那份从容与淡定,得者几何!
曾经有人对穆里尼奥执教切尔西时代1:0的战术嗤之以鼻,认为其功利的足球思想扼杀足球艺术。姑且抛开“功利性”的争议话题,单从执行过程来看,朕不得不佩服魔力鸟能抵住舆论的攻击,以及放弃进攻足球的观赏性追求,一心一意把切尔西转型为一支机械式的军队,难能可贵。能赢并保持能赢,1:0实质是令对手窒息的比分,不但针对比赛对手,更加针对争冠对手。
也不禁想到另一位风格颇为相同的大师许银川,往往在平淡无奇的局势中,放弃冒险出击的诱惑,一点一滴地积聚优势,转化为胜利。局面越是平淡,对手越是感到不安。虽然二位在不同的战场,却正验证了“棋理相通”的真理。
无论路途多艰险,只顾一心向前。抵住诱惑,固守本心,确实艰难无比。有多少人真正做到心如止水,无欲则刚?在如此巨人面前,朕只能仰止。
页:
[1]
2